本科生导师工作计划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科生导师工作计划

本科生导师工作计划 篇1

③指导学生进行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帮助他们制定个性化大学成长方案,使每个学生在开始大学生活之时就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可行的行动计划;

④指导学生掌握大学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使大学生能够顺利地适应大学学习,提高学习绩效。

2、在进入大学二年级时,导师主要在学术和技能方面给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在学术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指导:

①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发展方向,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与学生一起制定有针对性的学生学术成长方案。

②指导学生阅读本专业的经典文献,组织有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的各类学术报告会,帮助学生形成专业兴趣,打好专业理论基础,为科学研究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③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重点是指导大学生RCT计划立项,开展调查研究以及写作专业论文;

④指导学生制定个人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在技能方面,导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指导: ①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②指导学生制定可行的特长发展计划,为学生的技能和个性特长的形成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③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扩大我院学生在社会和学校中的影响,提高声誉; ④组织我院学生各类技能大赛,推动我院学生技能学习活动的开展。

4、进入大学四年级以后导师在学生就业方面给予具体指导: 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促进学生的顺利就业;

②协助主管学生的副书记和辅导员做好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③协助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解决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各种特殊矛盾与困难,提高学院的就业率。

1、关心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2、帮助学生熟悉本专业的相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籍管理条例,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修读计划,确定每学期的修读课程。

3、关心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培养学生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4、建立导师与学生联系和沟通的有效渠道,安排相对固定的导师接待日和地点。

5、及时向院系及教务处反馈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年级“科研导师”工作职责:

1、关心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2、帮助学生熟悉本专业的相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籍管理条例,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修读计划,确定每学期的修读课程。

3、关心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培养学生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4、建立导师与学生联系和沟通的有效渠道,安排相对固定的导师接待日和地点。

5、及时向院系及教务处反馈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6、指导学生开展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校院级“挑战杯”比赛。

1.指导教师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均衡发展。指导教师应认真研读学生《培养方案》,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及社会需求,按时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培训;

2.指导教师要讲求师德,通过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人格,言传身教,影响和教化学生。要注意对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其成为有道德的人,有文化的人; 3.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4.指导教师要根据对学生学习能力及偏好等情况的评估,指导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在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形成学生自己鲜明的个性;

5.指导教师要了解我院各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及偏好选择专业方向;除主修专业外,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辅修其他专业,指导教师还需了解我校各辅修专业的基本情况,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6.指导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协助学院推荐拟转专业的学生;

7.指导教师应熟悉并指导学生了解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学校《培养方案》中对各类课程组(公共基础课及公共基础课中各课程类、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必修课等)的总学分及各门课程的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情况;

8.指导教师应充分了解“选课”及“选教师”的意义和要求,特别关注选课过程的三个基本阶段:预选、正选、补退选,对学生在选课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根据学生的个人学习计划,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每学期的选课工作。

五、指导教师的工作安排

1.指导教师每学期开学初必须与所指导的学生见面,每学期至少与所指导的学生集 体会面三次,进行集体交流,要有记录,并能够当场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指导教师对于学生单独提出的问题应予以耐心认真地回答。无特殊情况,应在一周 内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给予解决。指导教师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在两天内将问题反映给学院教学办公室,待学院做出决定后及时反馈给学生; 2.指导教师必须在每学期开学两周内制订出本学期的指导学生工作计划(新生入校或重新分派指导学生的,应在确定指导学生名册后两周内制订出本学期的指导学生工作计划),报系主任及通过系主任向学院备案,并公示给学生。每学期每名指导教师应有不少于5个工作日(累计)对学生进行指导并解答相关问题;

3.指导教师应向所指导的学生公布电子信箱或有效的联系电话等通讯方式,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在一些关键的教学阶段,如“选课预选阶段”、“辅修申请阶段”、“期末考试阶段”等,指导教师应安排固定的指导时间,以便对学生的指导;

5.在特殊时段,指导教师应按本科学习指导中心委员会或学院分会的要求,参加学校或学院的集中集体指导;

6.指导教师要对指导工作做详细的原始记录,每学期期中及期末向系主任并通过系主任向学院提交书面工作总结。

1、言传身教,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深厚的学术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

2、专业指导。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向学生介绍专业前沿信息和发展趋势,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定位、确立学习发展方向;根据学生的特长、个性和志向,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选课,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

3、学习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和特点,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能,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4、科研指导。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课外课题研究选题和立项,组织科研课题讨论会,吸收学生充当科研助手,促进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指导学生考研。

5、就业与职业指导。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和择业观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指导学生进行成才设计和职业策划,指导学生择业、求职和就业。

6、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要认真负责,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有效果。期末要会同辅导员写出学习、学业评语,指出学生的努力方向,调整指导计划。

7、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等有关方面的问题和困难,积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本科生导师工作计划 篇2

为更好对接市场,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能快速适应市场与岗位需求的社会优秀人才,各高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入了大量的心血;特别是根据学生个人职业发展定位与需求,推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并将本科生导师制作为加强学生择业观教育和进行就业指导的主要抓手[2]。因此,如何让以身试教的导师们在农学类专业学生职业发展选择中发挥积极作用,全面引导学生学农爱农、务农志农,亟待探索与创新。

一、农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困境

毕业生就业水平是社会检验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高校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通过市场挑选,找到合适的职业发展路径,承担岗位任务与社会责任,在社会立足,是评价的焦点。农学专业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情况直接关系到农学基础学科的社会评价和学科地位[3]。 为更好地掌握当前农学类专业学生择业与入职情况, 笔者对浙江农林大学从2009 年起连续五年的农学、林学、动物科学等6 个涉农类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去向作了统计分析;抽取274 位高年级农学专业学生作了就业意向摸底调查;并对121 家参加校园招聘会的农业企业开展问卷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该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和评价。

( 一) 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大学生投身农业

根据近五年浙江农林大学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数据显示,平均每年只有48.7%的学生进入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领域就业; 在区域选择上, 平均每年有47.1%的学生留在浙江省的中心城市( 如杭州、宁波等)工作。 也有部分学生在毕业季择业不主动,对就业持观望态度,想等等再说。为了有效促进就业,一头是各地政府大力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和支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另一头是毕业生们在大城市里盲目争抢不具备专业技术优势的大众化岗位。 根据此次调查可知,近五年来农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中真正到基层一线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比例很低。许多大学生及家长对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缺乏认识,对岗位的选择视野比较狭窄,认为从事农业是农民的“ 专利”, 认为干了涉农行业就是当“ 农民”。 还依然把大学定位为象牙塔,依然把大学作为“ 鱼跃农门”的保险单。

( 二) 应届毕业生的综合素养需要提升

根据市场信息和各农业企业负责人的反馈,近几年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形势较好, 技术人才需求量也比较大。 但在调查中发现,有约80%的企业在选聘时面临一对突出矛盾,导致他们在选择应届毕业生时存在较大顾虑:一方面,多数应届毕业生的知识储备很难快速适应岗位的技能需求,而且缺乏社会工作经历,单位需要投入一定精力去培养年轻的毕业生;另一面,刚把年轻人培养起来了,过不了多久又要辞职了,企业难以引进和留住好的专业人才。这一对矛盾很大程度影响了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热情,对刚参加工作青年人的培养上也出现两难情绪,他们担心用心培养起来的人很快会再“ 跳槽”。 还有46.1%的企业认为部分毕业生求职能力和自信心不足,不能准确展示或者不敢于大胆展示个人的能力,导致部分专业人才被遗漏或者埋没。

( 三) 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有待引导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高校主动走向就业市场,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学生培养机制。 但大学生就业分层分化现象还是比较明显,中心城市依然是大学生的集聚地,而网络就业创业平台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领域[4]。 通过对在校学生的调查,在毕业后的区域选择上, 约51%学生希望到城市工作。对毕业后是否会从事所学专业知识相关领域的工作,只有52.6%的学生表示愿意去从事相关工作,女生比率比男生更低。而且,应届生对就业市场信息了解偏少,部分学生片面强调眼前利益,不能很好把握住一些未来发展前景较好的工作机会,导致有岗不就;部分学生人生充满迷茫,无法正确定位,以致错过就业的黄金期。在用人单位评价方面,有61.2%的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在工作环境和薪水待遇方面的要求远远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企业难以满足相应条件,因此,加剧了农业领域招聘市场的“ 人才荒”现象。

二、本科生导师制在农学专业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意义

导师是学生学业教师又一种职业称号, 既是“ 导师”,他就成了学生学业生涯中核心的指导者,也是学生成才之路的引导者,应以自己学农、爱农、务农的实际行动教育和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 一) 树立正确的求学观

同寒窗苦读的中学教育阶段比,大学学习环境相对轻松、自由,加上形形色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从进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沉醉于没有约束的生活,渐渐放松自我,开始自我享受,出现学习懈怠,甚至是否定学习的重要性。 有了成长导师以后,导师一定程度上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专业教育, 经常与学生交流谈心,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研究,检查和督促学生的学习进程。而且导师还可以通过自身求学的成功经历指导学生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利用好身边的学习资源, 充分了解农业技术的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开拓个人学术视野,积累学术资本等等。 同时,学生可以透过导师的专业技能、研究内容与职业抱负,更充分地认识专业,确立个人学习目标,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5]。

( 二)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基础条件不断提升。同时,新时期大学生多数是家庭的独生子女,平时个人的就业压力不大,就业主动性不强,且到基层就业的意识越来越淡薄。 再加上,多数高校的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偏重于毕业前的一个阶段,指导内容主要是课堂授课或毕业服务,对学生择业指导不够系统,可操作性不强。 然而,导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长,而且单独指导,导师们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展现代农业研究,可以很好地向学生和家长诠释“ 学农并非种田、学林并非种树”;导师的职业表现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方面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导师们潜心学术、扎根农业的职业态度激励学生学农爱农,热爱基层;导师一心向农、学以致用的职业成就感染学生学农务农,爱岗敬业。

( 三) 树立正确的学术创新意识

随着社会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世界环境的不断开放,各行各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高校教师也不例外,他们平常除了要潜心教学工作外,还要积极围绕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在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技术创业等领域不断思考和开展创新试验,进行创新实践,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学生们在求教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的专业知识水平、学习兴趣、职业目标等选择专攻领域与个人成长规划方向比较一致的导师,较早地参与到导师的科研创新、基层服务和创业实践等工作中去。 导师们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个人的研究方向,给学生设计以兴趣为导向的主体性创新实验和调研活动,安排定期学术讨论与沙龙等,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得到创新性科学研究的锻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术抱负,增强综合能力[6]。

三、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创新路径

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大工程。 学生在大学阶段的成长,不仅是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更要在职业规划设计、适应职场生活、敬业精神培养等做人、谋事方面得到系统提升。因此,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导师,要给予学生从学习、思想、生活到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关心和指导,既指导学生“ 做学问”,也指导学生“ 做人”、“ 做事”,而这一切仅有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导师的职业素养、工作热情、精力投入程度、责任心等对学生的成才引导更为重要。因此,我们要按照“ 三全育人”的工作要求做好导师的遴选、培训和考评工作,提升育人效果。

( 一) 严格遴选标准,规范双向选择程序

1.明确导师的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 在职责明细中,要量化优秀生导师的任职条件和遴选标准,强调导师要全程参与学生就业与升学指导工作,当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行业和专业技术问题时, 导师是第一指导者。在素质要求中,对导师知识结构、创新水平和指导模式等方面要提出定性要求,根据要求遴选出导师,并通过学术委员会等机构审查后建立“ 导师库”,将入库导师的简介和研究情况进行公布,为下一步的双向选择做充分准备[7]。

2.明确学生的职责与义务。 学校要对即将选择导师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让学生明确他们是学习和责任的主体,要主动做好大学学习目标设定和职业发展规划。让学生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主体责任和学习义务,还要清楚作为导师团队的学员,自己应该主动参与导师的哪些工作,应该为“ 导学团队”的建设做什么贡献。 同时, 教学管理部门要登记好每位学生的兴趣、特长、专业基础、学业发展需求、职业目标等详细信息,建立“ 学员信息库”,向导师们公布相应信息,并随时跟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情况。

3.召开师生见面会。 在前期公布双方信息和进行个人初选的基础上,让初选师生双方进行需求信息的补充和前期选择意愿的核实,再次充分征求双方的意愿并相互尊重彼此的选择权。 导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业需求、职业目标提出个性化的指导方案,供学生参考;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 制订个人的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请导师修正。 当师生双方的方案目标一致后,再正式确定“ 导学”关系。

( 二) 加强指导与培训,搭建导师与辅导员双向信息交流平台

1.对导师指导方法进行分模块培训。 高校导师因为教学和业务工作任务重,平时并不一定注重学生的德育工作,特别是师生交流谈心技巧、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技术、大学生就业鼓励政策、青少年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干预技术等。每位导师应当针对自己所带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职业发展需求等信息,选择相应的培训模块和内容。 同时,学校等要定期开展优秀导师经验介绍会和导师工作沙龙活动,对导师在指导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导师传授他们如何了解、发现学生专长,如何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如何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如何指导学生寻找就业机会和获得就业成功[8]。

2.建立导师与辅导员双向信息交流平台。 导师和学生在进行双向选择之前彼此并不完全了解,各自信息掌握也不完整, 也可能并不完全信任彼此教与学的水平。此时,辅导员就成了导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互认和关系建立的纽带和桥梁。因此,要建立健全“ 辅导员—学生—导师”三位一体的信息沟通渠道。 开展双向选择时,辅导员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学生,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综合能力等信息提供给教师;另一方面要与任课教师保持良好沟通,将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研究领域以及育人经历、经验等介绍给学生,让导师与学生通过辅导员的中间作用建立信任,高效指导。“ 导—学”关系确定后,导师和辅导员间要及时交流和反馈各自所观察到的学生日常表现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职业选择困惑与就业需求,并共同提出指导思路和方法,使得学生的成长过程更加顺利[9]。

( 三) 评价标准,实施动态考评与过程奖励机制

1.要加强对导师工作的过程监管与目标管理。 学校要成立由学生代表、辅导员、学科教师、分管领导组成的导师工作考评委员会,负责督查“ 导学”活动的实施过程。 对没有正常开展“ 导学”活动的师生进行通报,长期没有开展指导活动的给予批评警告, 直至取消相应身份;对“ 导学”活动进展良好的团队进行通报表扬和表彰。 并且每学期至少要进行两次督查和抽查,抽查结果作为年度导师工作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

2.建立科研与育人工作的等效评价机制。 育人工作是润物无声的过程,回报很少,且成果显示慢;而科学研究项目和社会服务工作是雷声震慑的过程, 回报多,显示度高,在工作选择上教师们往往更多投入了后者。 如果建立科研与育人工作的等效评价机制,将导师在育人过程中的投入和所指导学生的进步情况等同于教师的科研投入和产出成果, 则是教师潜心育人的最大保障。在过程考核中,学校要把导师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培养和投入进行严密的登记和工作量换算,并把学生对导师工作的评价作为评定导师工作的第一要素。

3.对“ 导—学”关系执行动态选择与适时变更。 导师和学员的关系不能一成不变,更不能养成“ 一日定导师,终生为导师”的思想。 学校要在加强导师工作考评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 要对在“ 导学”活动的督查过程中连续两次受到警告的学生或导师进行淘汰,被淘汰的学生需要再修读相应课程,重新进行毕业设计;被淘汰的导师将直接影响当年的职称评定、业绩考核、岗位聘任等各个环节。学校要及时对不合格的导师和学生进行“ 导学”名单的调整,做好变更记录。

导师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核心力量,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导师这个队伍,通过各种体制和制度,实现导师制在育人工作中的效益最大化,发挥最广大教师的育人积极性,使他们全方位、全过程指导和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成才、顺利就业,形成育人长效机制。

摘要:文章从农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困境出发,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在农学专业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意义,并提出了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农学,导师制,本科生

参考文献

[1]王辉.农学概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1.

[2][7][8]何莉.本科优秀生导师制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3][4]张伟,李鲁华.农科类本科生实施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8,(2).

[5][6]杨博涵.本科生导师制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推动作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本科生导师工作计划 篇3

一、本科导师制的内涵分析

导师制是一种教学与学生管理的模式,主要是指专门的老师对专门的学生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引导他们人格的发展与成长。

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导师制相比,本科导师制不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制度,而是以帮助进入大学学习的本科学生,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引导他们尽快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一般来说,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功能与导师的主要职责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人格与道德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成长,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第二,对低年级学生给予从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学习方法的帮助,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学习自觉性、独立性和自主意识的发展;第三,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专业性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专业学习水平的提高;第四,对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确定自我发展的目标与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取向。

二、我国高校实施本科导师制的必要性

近几年,本科生的导师制在我国高等院校得到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的发展,与我国高校学生的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紧密相连。

1.本科导师制的实施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从上个世纪我国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以来,本科生的人数不断增多,在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人数比上不断加大,一些高校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学生辅导员管理的学生人数也在增多。教师数量的缺乏和现有教师与学生接触少的现状,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导师制的出现,可以弥补这两方面的不足。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都提供了与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或者网络交流、电话交流的机会,使每位学生都可以受到导师的指导。所以,本科导师制的出现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

2.本科导师制是高等教育适应我国现代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必然要求

我国现阶段的大学生大多出生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后期,大多数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环境和大的社会背景使他们把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缺乏自我人格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表现出独立性差、情感丰富而心理脆弱的特点。所以,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还在于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特征。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改革现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实施导师制。

3.本科导师制是实施学分制的要求

学分制和导师制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二者在实践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学分制的实行,一方面扩大了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另一个方面也使很多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出现盲目性,他们不知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因此,实行本科导师制,可以使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课程的选择。导师制可以保证学校各项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可以促进学分制的进一步完善,促使高校改革的顺利进行。

4.本科导师制是我国教师教书育人工作职责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教师作为培养学生的最有效资源,其最主要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但是,现代教师忽略了自己的工作本质特征和主要职责,越来越多的教师只教书而不育人。这种“只教书不育人”现象的产生,既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也有现代教育体制与管理制度不合理的原因。本科生引入导师制,就可以能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三、在我国实施本科导师制的意义

本科导师制是以本科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学生的成长中促进师生关系的改进,为学生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优势。

1.本科导师制的实施,能有效地对不同学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它体现了因材施教与个性化教育的原则,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本科导师制的实施,使每个本科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指导老师,这就为每个本科生与教师进行个别交流创造了一个新的平台。这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突出个性化教育的原则。导师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和生活指导,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2.本科导师制的实施,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能有效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导师制的实施使每个担任学生导师的高校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之外,还能在课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师站在教育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角度上,不但向学生授以知识,而且利用言传身教进行熏陶,可以有效促进教学与育人的统一,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

3.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目的性与方向性,能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本科生导师的职责之一,是对学生进行专业上的指导和辅导。虽然本科导师不以直接辅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但本科导师在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科生导师一般在专业上都学有所长,而所指导的学生数量有限,因此,导师能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志趣和特长,因人而异地制定其学习计划,指导其专业课程。本科生导师还可以依照学生的要求,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特点和专业发展的趋势,为学生提供专业发展方向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帮助学生确定自我发展的方向,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4.本导师制的实施,可以增强教学管理的科学性,有利于深化我国高等院校的以学分制与选课制为主要方向的教学改革事业的发展

与传统的学年制与班级制相比,学分制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学分制是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分制和选课制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学习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需求,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确定自己的学习进程。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与风险:有些学生在选课时会陷入盲目与不知所措的地步;有些学生为了学分而选课,导致知识结构不完善。对于初步接触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在选课时更会陷入无所适从的心理焦虑状态。导师制正好可以克服学分制和选课制的不足,导师可以依照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特点和自我专业发展方向的课程,指导学生克服思想上的盲目性与惰性,使学生不要为了学分而选课。这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重分数、轻实际学习,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经验。

四、完善我国高校本科导师制的制度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实施了本科生的导师制,有些学校的导师制效果很好,受到了学生的好评,而有些学校的本科导师制却没有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根据目前实施本科导师制的情况,笔者认为,本科生的导师制在高等院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中要想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1.必须明确本科导师的职责,正确处理好导师与学生辅导员之间的关系

导师的职责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指导,帮助学生积极适应学习环境,认识自己的特征。本科导师制是落实因材施教和进行个性化教育的主要手段,辅导员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所以,本科学生的导师与辅导员之间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关系,而不是可以用导师制取代辅导员制。在实际管理中,必须发挥这种共同管理、共同指导学生的优势。这有利于真正形成宏观与微观管理、个别辅导与全面兼顾的合力,发挥专业老师与政治辅导员联合为一体的教育优势。

2.不断完善选拔导师的方式,建立完善的本科生导师的选拔机制

在实施本科生導师制时,应该对导师进行必要的选拔,选拔那些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专业学习指导能力、具有良好人格素养与政治素质、关心学生、为人师表的教师作为本科生的导师。只有这样的导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才会在学业方面和学生的人格发展方面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重视对导师的选拔之外,还应该完善导师与学生的配对机制,逐渐形成导师与学生的相互选择机制。

3.建立科学合理的导师的考核与监督机制

作为一项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我国的本科导师制还不成熟。为了不断完善导师制,需要建立和完善导师的选拔机制,更需要完善导师的考核与监督机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合理规划导师与指导的学生之间的比例,以免出现导师指导学生太多而工作量过大、无暇指导学生的情况。第二,建立合理的导师工作的评价与考核机制,把对导师日常指导学生的工作量的考核,与学生对导师的评价结合起来,使考核更加科学化与合理化。第三,建立本科生导师制的统一协调机制,把本科生导师制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工作中去。在实施本科产生导师制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使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相互支持,从而保证本科生导师制顺利进行。

4.建立良好的本科生导师的奖励与培养机制

高等院校是培养学生的地方,也是培育教师的地方。在实施本科导师制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本科导师的奖励与培养机制。除了对某些导师进行具体的培养之外,要促进本科导师制向更科学、更具有操作性的方向发展。高等院校还需要在校园文化与导师制的氛围方面,做一定的工作,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促进本科导师制实施技巧的提高。

本科生导师推荐信 篇4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阅读我校学生XXX的推荐信!在大学里,该生依然相信知识是最重要的,大学科班学习是获取各学科基础知识和法学专业知识最好的方式。他经常庆幸自己身处综合型大学可以徜徉于知识的海洋,汲取不尽的养份,使自己的学识之树能茁壮健康成长。他十分珍惜在校的学习时间,不断从各个方面完善自己。他刻苦攻读专业知识,每个学期都以优秀的成绩完成规定学科的学习,并多次获得奖学金。大学四年认真学习了本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熟悉涉外工作常用礼仪;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

大学是衔接社会的平台,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很多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需要培养。从大一进校开始,该生就把大量课余时间投入到了社会实践、社会工作,自入校以来,经同学选举,他担任了班长一职,任职以来,他积极配合校、系团委的各项工作,多次被评为校优秀干部。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了他较强的工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培养了自己较强的集体主义责任感和荣誉感,善于沟通、积极主动、认真、踏实及动手能力强。

历史与社会学院本科生导师制 篇5

(征求意见稿)

为了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学分制所提供的各种机会,使其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习进程,避免学习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学习效率,顺利完成学业,推动学生考研和就业工作,特制定我院本科生导师制试行办法。

一、组织领导

1、学校成立本科生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 洪红

申满秀

成员: 全系教师(除外出进修黄红、张琨,朱业琴,徐一凡)

二、导师的聘任

1、在一、二、三、四年级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

2、导师的任期一般为二年,每10-20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

3、导师由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作风正派、能为人师表的教师和党政管理干部及离退休老师中遴选,也可聘任研究生及优秀的高年级本科生担任。聘任导师前,先确定导师名单(导师名单包括导师个人基本情况、研究方向等),并将导师名单予以公布。

4、本科生导师制实行双向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和发展选择导师,导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学生。

5、在校外读博、读硕及进修的教师在读期间一般不承担导师工作。

三、导师的工作方式

导师遵循以个别指导为主、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导师就学生的共性问题召集学生集中处理,而个别问题则给予个性化处理。

四、导师的职责及工作要求

导师应当明确相应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目标,了解学校及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熟悉教学计划,认真履行以下职责:

1、向学生宣传和解释我校学分制的相关文件;帮助学生制定修读计划,指导学生选课,安排学习进程。

2、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3、关心爱护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掌握学生各方面动向,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教与学的问题、学生选课方面的问题等及时反映给任课教师、开课单位、教务处及其他有关部门,以便改进教学,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

4.帮助学生提升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写作,对有潜力考研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辅导,学院在每一届本科生毕业时,根据导师所指导的本科生考研率,按一个研究生发放1000元奖金的办法进行奖励。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5、学期开学初导师必须与学生见面,原则上每学期与学生见面不得少于四次,具体时间、内容和形式自定。

6、本科生导师的日常工作须有记录,导师应认真制定指导工作计划,填写本科生导师工作记录簿。

7、学期结束要做好工作总结,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学期结束时,向组长提供工作手册,由组长签字后备案。

五、导师的工作考核

1、导师的工作考核纳入学校教职工的考核。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方式采取导师述职和学生评议结合,每年6月10日前,按导师人数10%的比例,评出本学优秀本科生导师候选人,对于优秀本科生导师,学院颁发证书和500元奖金。

2、考核方式:由导师填写《贵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本科生导师学考核表》的实际业绩总结,学院组织导师述职和学生评议。

3、考核内容:(1)实际业绩部分(100分):按导师工作的基本职责,从导师指导活动的数量和效果、所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学生获奖与违纪情况、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参与程度和获奖情况、学生论文发表情况等方面进行;(2)学生评议部分(100分):由所指导的每位学生填写《本科生导师学生评议表》,院(系)组织计算学生评议平均分。

4、考核构成:(1)实际业绩70%;(2)学生评议30%。

5、本科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与承担教学、科研任务一样计入教师的工作量。

六、导师制实施安排

1、实施程序:

(1)教师填报个人简介、研究方向等。各院(系)确定导师名单,并向学生公布,安排咨询。

(2)召开学生动员会,介绍实施导师制的指导思想、实施方案及操作程序等,并组织学生选择导师。

(3)学生填报选择导师志愿,每人限报三个志愿。

(4)根据学生志愿顺序,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学院作最终调整,确定每位导师所指导的学生名单。

2、时间安排:2011年9月中旬完成导师聘任工作,并将导师及所指导的学生名单报学校学工部备案。

本科生导师工作计划 篇6

导师带研究生,早已司空见惯。然而,导师指导本科生是否让人感到新奇呢?以往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才有的“导师制”,如今在我校本科生中正逐步推行。

2006年9月4日,我校颁布了《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工作暂行条例》,通过导师制贯彻全员育人的要求,以帮助学生在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提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9月份到现在,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经过了4个月的发展,各院系都展开了建立导师制的积极探索。本科生导师制的建立情况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和效果?在发展过程中又有哪些经验和不足?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学校部分院系部处。

院系领导亲自“担纲”——走到学生中间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我们有责任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本科生导师制条例出台当晚,电子系2006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掌声经久不息。原来,担任电子系本科新生班级导师的8位博士生导师来到了典礼现场,与同学们一一见面。博导历来担任研究生导师,担任本科新生导师在全校尚属首例。

在电子系暑期工作研讨会上,系领导班子将本科生教学工作作为研讨重点,并提出选派教授担任本科生导师的初步构想。在认真听取、征询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意见后,最终确立了8位颇有学术威望的博士生导师担任新生班级导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邹雪城教授主动请缨,担任0606班班级导师。邹雪城介绍说,担任本科生班级导师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指导学生如何寻求知识、汲取知识、运用知识,并使已经掌握的知识成为今后继续学习和创新发展的基础;指导学生的学习,帮助他们制定选课计划,构建出符合自身特点的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适应学习生活环境,积极参加科研、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像电子系这样,由院系领导担任班级本科生导师,在我校已成为一大特色。本科生班级导师工作启动以来,各院系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保证了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工作有效、深入、健康的开展。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各个院系将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工作与院系中心工作紧密集合,良性互动,以自身的参与有力地调动了广大专业教师和管理干部的育人积极性,促进了教风、学风的进一步改善。

机械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斌和院长邵新宇亲自挂帅,担任2006级本科生班级导师,并组织相关领导组成学院导师组。邵新宇每学期与全年级学生进行一次交流。他经常在网上、到学生宿舍里与学生进行沟通,解答他们的问题。邵新宇说:“学生进入科研首先是一个意识的培养,并非要抽很多时间来做实验。一旦成为某个导师的指导学生,他就可以参加这个导师主持的科研会议,从而耳濡目染地知道了实验的方法,培养了对科研的兴趣。机械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以后,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有明显进步。”

能源学院院长黄树红在担任能源学院0508班班级导师过程中,无论管理和科研任务多么繁重,都保持与学生的紧密联系。“本科是个关键阶段,我们有责任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我们只有走到学生中间,才知道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专业教师踊跃参与——将学生带到专业领域最前沿看风景,言传身教全方位培养

“上课来,下课走,几年不识老师面。”有的同学这样形容大学的师生关系。而本科生导师制却将教师和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记者从社会学系获悉,多年来,该系已经有1000余名学生从本科生导师制中受益。“本科生导师制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设了一个交流的平台。”社会学系系主任雷洪教授说,“我们从1989年就开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最初的设想是希望借鉴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导师制实现本科生个性化培养,并进行课外生活方面的指导”。

根据规则,社会学系大一新生从入校开始,就被安排好了各自的导师。导师的责任包括:每学期与学生交谈至少2次;支持、帮助学生参加各项课外活动,包括暑期社会实践、公益活动、课外读书活动;要求所有的学生在寒暑假都要写一篇假期论文交给导师审阅;导师负责具体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等。在本科学习的四年里,很多学生和自己的导师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各位导师也在交往中对学生逐步实施“因材施教”。如喜欢运动的张小山副教授常常和学生在体育馆见面,一边运动一边交流;苗艳梅老师经常与学生通过E-mail进行坦诚地交流。

挑选导师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重点,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这个工作,因为这项工作的好坏可能影响学生一生。所以导师除了科研有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有社会责任感。交通学院教授赵宪尧已经退休多年,听说学院将建立导师制,非常高兴,他主动请缨担任交通工程0501、0502班专业导师。“现在的大学生的求知欲特别浓厚,而且接触知识的平

台也十分广泛”,他认为,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及时接触专业知识和最新的科研成果,便于培养他们对专业的兴趣和激发探索新知的欲望。拥有40年教龄的赵宪尧对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十分熟悉,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形式的指导。对于有潜力的学生他不仅给与专业指导,还共同探索一些有思想性的问题并开展学术研究。

迄今为止,全校的班级导师队伍已经发展到450人。其中既有党政领导,又有学术带头人,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又有充满活力的青年骨干。不仅专业任课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学校管理行政人员也深入到学生中间。2006年11月9日,首批来自学校机关和后勤部门的30位管理干部受聘为本科生班级导师。

创新机制不断探索——本科生导师制优势明显,全员育人到全员自育需要导师制走得更远

党委副书记欧阳康教授有这样一个观点,我们的人才培养分三各层次:第一个层次要保证最大面积的同学能够顺利毕业,保证他们正常的优秀情况;第二层次要帮助特别困难的同学度过困难,不管是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难、行动困难;第三个层次呢,也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要不断地培养尽可能多的特别优秀的学生。办学的标准要看大面积学生的整体水平,同时也要看我们最优秀的学生能够“跳多高”。这种“跳”需要院系给他们关爱,当然,更需要有他们的贴身的、近身的度量和指导。

本科生导师制正为这部分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跳”起来的平台。本科生导师制在我校实施以来,它的优势非常明显。邵新宇认为,导师制首先有利于鼓励本科生早日参加科研。其所在的机械学院要求国家级科研平台全部向本科生开放,由导师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并要求导师定期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引导学生明确自己专业发展方向,学院学生经常在各种学术比赛上获得奖励。

计算机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郑强深刻感受到了本科生导师制为学生工作带来的好处。据他回忆,新生进校后,系里要做的思想工作相当复杂,新生大多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不甚了解,从而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实行“导师制”以后,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教师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学生,学生也愿意接近教师,新生能很快地适应新生活。

导师制工作的开展没有固定模式,各院系在班级导师的聘任、管理、考核等方面都能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在前一阶段的工作中,一些院系好的思路、新的做法不断涌现,这些创新机制符合各院系特点,让导师制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

双层次导师制是经济学院一大创新举措,特优生不仅得到班级导师的学业指导,而且还会受到专门教师的指点。这一措施取到了显著的成效。2003级的15名学生就在相关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8篇,其中康赞亮一人就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

化学系则采取班主任和导师合二为一的方式,要求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进系三年之内必须担任半年至一年的导师(班主任),并将工作情况记入工作量,进行年终考核。化学系党总支书记艾一梅介绍说,将班主任和导师合二为一,导师可以通过进行班主任的日常工作,跟学生的接触和交流机会大大增加,导师也更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所进行的指导也更有针对性、实用性。

生命学院在导师聘任中采取统一聘任的做法,要求具有副教授职称或博士学位以上的青年教师必须担任本科生班级导师,并以此作为其今后晋升的基本条件。

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效果分析 篇7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效果,分析

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1]。导师式教育模式对于高校实施质量工程,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2~3]。

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的基本内容:(1)导师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业老师担任,通常具有副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2)导师与被指导学生实行双向选择。(3)一名导师指导20~30名本科学生。(4)多样化的指导形式。可以利用课堂、班会或答疑。(5)全面的评价监督机制。采用校、院、学生三级监督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导师与被指导学生座谈的机会,根据上述反馈信息使本科导师调整指导内容,不断提高指导效果[4~5]。

本课题组的成员经过近三年的研究与实践,获得了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相关数据与结论,具体内容如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05、06、07、08级共12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其中七个班级为对照班级。实施上述的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的具体措施,以学习能力(以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或各科的平均成绩为检验指标)、实践能力(以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为检验指标)、创新能力(以毕业论文为检验指标)、个性发展(以学生参加班委会、学生会、各种学生组织的情况为检测指标)、综合能力的发展(以学生获得各种奖励的情况为检测指标)为数据分析的依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学习能力的影响

1. 单科学习成绩数据

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学习能力(以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成绩为检测指标)的影响,以食品科学与工程(4)班、食品科学与工程畜产班、食品科学与工程(2)班为研究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05(3)班、食品科学与工程06粮油班、粮食工程07为对照对象,前者实施导师式教育模式,后者采用常规教育模式。具体数据(见表1)。

2. 各科总成绩数据

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学习能力(以各科总平均成绩为例)的影响,以食品质量与安全08(3)L班为研究对象、食品质量与安全06(2)L班为对照对象,上述两个本科班级均为联合办学类型的学生,因此具有可比性。前者实施导师式教育模式,后者采用常规教育模式。具体数据(见下页表2)。

(二)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实践能力的影响

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实践能力(以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成绩为检验指标)的影响,以食品科学与工程05(4)班、食品科学与工程06畜产、食品科学与工程07(2)为研究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05(3)班、食品科学与工程06粮油、粮食工程07为对照对象,前者实施导师式教育模式,后者采用常规教育模式。具体数据(见表3)。

(三)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创新能力(以毕业论文成绩为检验指标)的影响,以食品科学与工程05(3)班为研究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05(1)班、食品科学与工程05(4)班为对照对象,前者实施导师式教育模式,后者采用常规教育模式。具体数据(见表4)。

(四)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

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学生个性发展(以学生参加班委会、学生会及各种学生组织等情况为检验指标)的影响。以食品质量与安全08(3)L班为研究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08(7)L班、食品质量与安全06(2)L班为对照对象,前者实施导师式教育模式,后者采用常规教育模式。具体数据(见表5)。

(五)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

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学生获得各种综合性奖励等情况为检验指标)的影响,以食品质量与安全08(3)L班为研究对象,我院08级班级(我院08级共12个班级)为对照对象,前者实施导师式教育模式,后者采用常规教育模式。食品质量与安全08(3)L班在我院、我校各方面表现均较好,并于2009年底获得校优秀班级,我院08级只有这个班获得这一荣誉。

(六)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学生心理健康(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所占比率为检验指标)的影响,以食品质量与安全08(3)L班为研究对象,我院其他班级(我院08级共12个班级)为对照对象,前者实施导师式教育模式,后者采用常规教育模式。食品质量与安全08(3)L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所占比率为0,我院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所占比率为0.2%。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可知,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对本科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个性的发展、综合能力的提高均有明显的效果,该模式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曹琳.本科生导师制下的高校绿色教育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7,(4):65-66.

[2]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41.

[3]罗国基,周敏丹,王迎娜.近年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4):430-434.

[4]马丁·特罗.从英才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6-107.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功能定位 篇8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 功能定位 高校教育缺陷 导化功能

导师制始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19世纪末推行于本科教育,是一种着重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手段。有人认为,牛津出现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离不开其独具特色的导师制。在我国,导师制被一致认为是培养创新人才不可替代的手段。1937年浙江大学曾开展过导师制,并取得良好效果。导师制带来的个性化发展、批判性思维、自由教育及启发式的教学,都是培养创新人才所必备的。从上世纪末开始,培养具有高水平的创新能力人才,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目标之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大量研究与探索在那时随之展开。近年来,随着我国创新驱动经济战略的提出,高等院校创新教育改革成为这种经济转变的重要前提,但遗憾的是我国高校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创新教育体系。因此作为高校创新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对本科生导师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本科生导师制系统研究的首要前提是对本科生导师制功能进行定位。

一、本科生导师制功能的界定

以往有关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中,对本科生导师制功能的定位存在一定分歧。在理论研究方面,有的认为本科生导师制不仅仅是教育制度更是管理制度,因此本科生导师不仅具有教育职能而且具有大学辅导员职能。如“所谓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在实行班级制和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的指导老师,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学生管理和教育制度”[1]。有的学者认为:“导师对学生在广度发展、深度提升方面负有指导的责任,兼顾学分制下课程的选择、考试的准备等方面的引导,协助和配合发展日常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2]。还有的学者认为,本科生导师应“帮助学生系统规划大学的学习生活……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指导学生正确地做人做事”[3]。在实践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北大提出的本科生导师职责包括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指导,对低年级学生给予从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学习方法的帮助,给学生选择专业提出一些建议[4]。浙大的本科生导师则全方面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科研及生活问题。

结合以往的研究与实践,本科生导师制功能大体可分为教育功能与校园生活管理与咨询功能。从管理功能角度看,目前中国高校大多设有辅导员制度,且辅导员的学生管理职能往往与党团职能结合,因此,思想教育、日常校园活动与生活管理就成为辅导员的主要职能。如今高校辅导员制度经过多年实践已形成一套较完备的制度,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不建议将其作为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功能进行研究。那么无论是国内外的实践,还是我国高校教育现状与需求,教育功能都无可厚非地成为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功能,而导学功能则是教育功能的主要内容与重要体现。导学功能具体可分为导课功能与导化功能。其中导课功能主要是在学分制下,由导师对刚入学且不熟悉高校教学模式的低年级学生给予课程介绍、选课指导及课程学习方法的引导与辅导的功能。这在以往的研究中已经给予充分论述与关注,并且在很多高校得到实践。如果本科生导师制仅仅具备这种功能,则此种导师制就是最低等的教育制度,起不到应有作用,其存在就会变得可有可无。导化功能是导学功能的最为重要的部分,是本科生导师制的首要功能。所谓导化功能是指,由导师引导学生完成对所获得知识的关联、整合、消化吸收乃至灵活自如应用的一种教育功能。“导”即引导、指导、辅导;“化”即化合整合知识,乃至融会贯通。知识的融会贯通既是学生进行科研与实践的前提,又是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形成的必要条件。在以往的本科生导师制研究与实践中,对此种功能的定位有所忽视,这与我国高校现有教育制度忽视学生的知识关联整合内化环节的弊端不无关联。

二、影响本科生导师制功能定位的高校教育缺陷

1.教学中的加法原则。在教学中适用加法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被动地吸收与积累知识,忽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筛选、整合、消化吸收乃至综合运用环节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良后果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丧失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且容易知识滞胀不化,导致很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及出现“高学分、低能力”现象。学生因为缺少知识的关联消化过程,没有形成自己综合的知识能力,很难“活学活用”知识,往往学成满腹“别人如何说”的书呆子。这种单方面的知识专递与灌输,类似于填鸭喂养方式,又被称为填鸭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在我国中小学阶段一直适用。虽然相比较于其他国家的中小学教育,我国学生在这一时期的知识摄入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独立创新意识影响很大。学生习惯于被“喂食”知识,习惯被动地依靠教师、学校的选择。这种教学模式一直延续到高等教育阶段。在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手段的高校,虽然对“填鸭式教学”进行了某种改良,但是并没有彻底改变此种加法原则在教学中的使用。很多学校还是把教师当做知识的传递者,把课堂上最大化地传授知识量与信息量仍作为考核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缺少知识的消化过程,很难实现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2.课程的过度专业化与分科。与前述“加法”式教学模式相呼应的是,我国高校目前对课堂讲授教学模式过于侧重,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分科过细。在我国高校,课堂讲授还是主要的教学手段,本科生导师制仅仅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存在,甚至得不到学校的重视与支持。很多高校存在课程设置过多,专业课所占比例过大而通识教育课所占比例较小的现象。在目前所开设的通识教育课中,很少有跨专业的、融合性、综合性课程,知识内容比较单一。随着课程量的增加,授课时间过长,也会挤压学生进行创造性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过多分科的课程设置并且往往由不同教师授课的结果,是过于强调各门类的自行体系,而疏忽本专业的各课程知识之间的整体关联,以及本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整体性与关联性。容易造成学生以割裂的、片面化角度观察与解决问题,而不善于用全面的、联系性的综合知识体系观察与思考,弊端显而易见。这种对知识的整合与融会贯通的忽视,很难达到综合素质培养与通识教育的目标。知识的整合与消化吸收并不是某几堂课能够完成的,而本科生导师制在这方面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不可忽视的导化功能

1.高校教育忽视知识的整合消化吸收环节,进而忽视本科生导师制的导化功能。这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在高校实践中,偏重于课程的专业化与分科,忽视知识的整合与消化,如同将机器的零部件生产出来而不组装成体,因而不能使用。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不清楚各知识体系相互间的关联,不能融会贯通,进而形成知识能力。这种知识能力是进行科研、创新及社会实践的前提,就好比人们吃饭后,经肠胃消化吸收后,给身体各部分提供的养分,而身体则具有从事各种脑力与体力劳动进而创造价值与实现自我的机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具备这种能力的必要性,而高校教育现状则更确定了有助于形成此种能力的本科生导师制导化功能的重要。创新的本质是突破,是为了自我发展,在掌握已有知识基础上的一种突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式的活动。独立性、批判性、内在自觉性作为创新的基本属性,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其前提离不开对现有知识的整体把握与融合。也就是说,创新型人才要具有不断吸收知识并迅速消化吸收、能将创新意识转变为现实的创新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各分科课程讲授教师能够完成的,只有本科生导师制的导化功能才能够实现。

2.导化功能是牛津导师制的主要功能。20世纪30年代浙江大学费巩教授曾描述牛津大学导师制为“重博览群书,不重捧住一本课本或几篇讲义,重思想见解,不重强记呆诵,足以尽启迪诱掖之功,养成有器识抱负之学者。……导师与二、三学子,时常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或集诸子共处茶点小饮于导师之家,剖析疑难而外,并得指示学生修养之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导师视门人如子弟,门人视导师如良师益友,从学之期虽暂,而缔交辄终身,受其潜移默化,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也”[5]。从描述可以看到,牛津导师制的成功,在于其是一种弹性而灵活的教育模式,不拘于形式与地点,重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与运用。

3.以往研究与实践更关注形式与方法,忽略导化功能定位。在之前的本科生导师制研究与实践中,更关注本科生导师的指导形式与方法,如师生座谈、讨论、知识竞赛、指导阅读与读书报告、专业辅导等。忽视其本质问题,没有清晰地认识到所有的手段都必须为实现这种功能而服务。即在导师与学生接触过程中应不拘于形式与方法手段,完成学生所学知识的整合、消化吸收,以及形成自己的知识能力并综合运用。如果只谈形式与手段,忽视基本功能的定位,则容易使手段与形式的研究失去依据与方向。

参考文献:

[1]曾凡东.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10).

[2]丁林.本科生导师制:意义、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77.

[3]马艳秀.对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06(3):85-86.

[4]导师制综述.http://www.bysyz.com.cn/index.htm.

上一篇:(初中英语)九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下一篇:我最喜欢的老师英语作文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