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光的诗歌(精选6篇)
一株不起眼的小草
被人丢弃在偏远的角落
看惯了潮起潮落
冷眼淡薄
解析了许多层次的段落
坦然的面对
地平线上多彩的脚印
没有大树般的傲然苍穹
也没有鲜花般散发出沁人的芳香
你在用自己的姿态
默默注视着世间的`千姿百态
也不需要别人的问候
只默默的用自己的歌喉
演唱着一首首心灵历程
啊!我仿佛看见蓝天上
那傲然的云朵
羞涩地掩藏美丽的面容
那不可一世的鲜花
在你面前
也低下了娇艳的头颅
在悬崖,有你撑起绿色的伞
相伴着它度过一次次的寂寞
在沙漠
依然有你用自己的生命
绿了一片片饥渴的阳光
验证着一个个离奇的神话
你的灵魂依旧在翱翔
把自己的意志
填充宇宙每一个角落
而你
仍是那颗宽宏大量
我看到的这部书稿不过十来万言,放在那些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字的“巨著”旁未免显得寒酸。好在一本学术著作的价值不是按字数也不是按什么评委的票数衡定,而在有无、有多少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宋玉及其作品屡遭贬抑、非议,原因何在?鲁迅《汉文学史纲》曾一针见血指出历代訾绌《离骚》的为“后儒之服膺诗教者”,他们“局蹐于诗教”斥责屈原“露才扬己”,“不遵矩度”。令鲁迅没想到的是,这种情况在他之后的宋玉研究中也出现了,且带上意识形态的色彩。要把宋玉置于美学视域考察,首先须清除儒家诗教(文艺观美学观)加诸其上的种种曲解,江柳从寻觅楚文化艺术之源入手,论证了屈宋生活在同一文化环境,屈受儒文化影响比宋要深,而“给宋玉影响最深的是巫术文化与神话;是鄂西北的色彩斑烂的大自然;是庄子散文那种浪漫的自由思想;是郑卫激情的民间歌舞;更有楚人不拘传统敢为天下先的创造精神”,他的美学理想、情感与趣味和儒家颇不一致,甚至是对立的。如与儒家重社会作用不同,他重审美价值,能区分文艺的政教功能和娱乐审美功能,区分雅乐与俗乐,主张雅俗兼容,这比孔子高明。因此,宋玉敢于在辞赋中如醉如痴地赞美儒家斥之为“淫邪之音”、“亡国之音”的郑卫歌舞(“郑声淫”),倾情讴歌儒家视为“祸水”避之犹恐不及的女性美特别是女性人体美。在他笔下,神女、民女“对性爱的追求是很自由、很大胆的,全没有儒家礼教束缚的痕迹”,这是因为“楚国民间犹存在古代母系社会尊重女性、尊重爱神与美神的遗风”。对于由此决定的当时俗文化的审美特征——“大量说唱作品都以男欢女悦的爱情为题材,有时甚至出现露骨的性爱文字与姿态”,江柳揭示出深刻的历史文化根由,认为这“是远古以来人类繁衍的需要,本能快乐的需要,也有审美的需要……是远古生殖崇拜的文化遗风”。细读宋玉的文本,江柳发现他的可贵之处是以纯洁的非功利的审美态度对待女性美,对郑声楚舞的描写“没有一点点挑逗性的、煽情性的动作,没一点点勾人魂魄的眼神,更没有一点点淫邪的词句,一切都严谨,一切都真挚,一切都融汇在美的灯光烛影中”,“将俗乐当作雅乐来作艺术处理,这足以证明宋玉的人品和艺品都是高尚的”。鄙薄宋玉“为人轻浮”,“作品格调卑弱”,实在是冤枉了他,那是以儒家的审美眼光把性爱与色情、淫荡划等号。江柳不无愤懑地说,这种偏见“是对人性的扭曲,是用道德的屠刀杀死了爱神与美神!”也正是从儒家美学观和楚国美学观的分歧、对立出发,江柳为《舞赋》非付毅所作发掘了最有力的内证:像付毅那样“一个心灵上已打上‘郑声淫’烙印的人,怎么可能写出《舞赋》,变成像宋玉一样热爱‘郑舞’的人呢?”对宋玉辞赋和民间艺术(郑卫之音)的有力维护,说明《宋玉辞赋中的美学思想》是一部拨乱反正的书,宋玉及其作品长期被扭曲、遮蔽的真相第一次得到了鲜明而彻底的揭示。
这还是一部立意创新之作。著者用生命美学之光照亮了宋玉的作品和他的精神世界,发现了宋玉辞赋中原生的美学意蕴和美学思想,开拓了宋玉研究的新领域。对美学的热爱近于痴迷的江柳,离休十余年间仍潜心思索美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美的本质问题。先是失望于西方的美论,继之从中国书法、西方绘画雕塑中获得启示,最后在《周易》里深刻感悟到远古先民对生命的关注和生生不易的生命力之美,并上升到逻辑的高度予以认识:美是“气”、“精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力”,即生命力,是充沛的生命力显现在完满的感性形式中;生命力在生命过程中呈现为初—盛—衰—亡的现象,只有前两阶段特别是旺盛阶段才使自然生命、人的生命、社会的生命显示出美来,一旦生命力衰竭,美就逐渐变丑了,但人除有自然生命力外,还有精神、文化生命力,所以即使人老了丑了,他的精神文化生命力仍在,就依然是美的;气、精气是生命力运动的源头与本质,使自然与社会呈现出美的勃勃生机,呈现出神奇变为腐朽又复化为神奇的美丑转化运动。江柳的这种生命美学观,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国内颇有声势的生命美学思潮一样,是在对实践美学的质疑中形成的,但它显然不是随声附和的产物,而是以长期的知识积累为依凭,用独特的眼光进行独立探讨的结果,堪称有相当说服力的一家之言。平心而论,思辨并非江柳的最强项,他提出的生命美学观点虽然在学理上和实践上,还不能说无懈可击,还有充分展开的余地和需“查漏补缺”之处,然而这一散发着浓厚感性气息的思辨成果已足够他在书稿中用来淋漓尽致地展示自己的强项——感悟美、体验美和把握美的能力。书稿的宗旨就是用生命美学解读宋玉,用宋玉作品例证生命美学。江柳发现:宋玉是中国第一位生命美的放歌者,是全方位地赞美自然,赞美人,赞美社会和艺术生命力的伟大辞赋家。在江柳眼里,“凄怨之情,实为独绝”(鲁迅)的《九辨》,“與其说是宋玉感触秋风萧瑟而生日暮途穷的悲情之作,不如说是因为生命价值被摧残,生命形骸将消解而产生的抗拒情怀!是要暴露丑和表达自己的对美的理想的追求,表达自己狂放不屈的自由精神”;《招魂》是国亡魂丧之际,“历数四方的丑恶,赞颂楚国自然之美,女性之美,歌舞之美,宫廷生活之美以及狩猎娱乐之美,以此呼唤楚国君王之魂归来”,充满着神游六合的瑰丽幻想;而《高唐赋》“超前地展现了人性的解放,将人类顶礼膜拜的高山大峡的崇高美,艺术地转化为山河壮丽之美”,创造了“天然美与人文美结合的神与仙的境界”,特别是“自然生命美是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而存在的,这是从古未有的审美意识”;《神女赋》则是我国古代最早描绘和品评女性美的长篇韵文,极写神女充沛的生命力与外在美,并暗示女性的独立人格不可侵犯,更重要的还在于作家“是以非功利的、纯粹的审美态度,在尊重其人格、颂扬其品德、褒美其容貌体态、揣度其美好心理的前提下描绘美神与爱神的”……江柳的审美重构,使宋玉辞赋成为系列的生命之美的永恒赞歌,宋玉也获得了新的生命。令人惊异的是,他解读宋玉时将他的生命美学观贯彻到底了,居然从非常难懂的《风赋》中读出了“藏理于象”的深意:风就是产生、支配自然生命与人的生命的气、精气;只有从哲学/美学角度才能解开雌雄二风之义的死结,风的起—长—盛—衰—亡的历程和整个自然生命、人的生命历程是同一的。此深意正是对宋玉作品美学意蕴的形上概括,《风赋》也就成为“宋玉的美论”,是“宋玉美学思想的结晶”。我不知道究竟是《风赋》中恍兮惚兮的思维激发了江柳的美学灵感,还是江柳的生命美学思维发掘出了深藏于《风赋》中带有浪漫气韵的审美思想,或者兼而有之,但他给出的富于新意的结论确又在情理之中:“说宋玉是楚国生命美学的开拓者,没有人会同意,说《风赋》的美学思想是起于青萍之末的微风,我想会被认可吧!”
——题记
我心中有憎恨,憎恨那些糟蹋生命的人。他们用酒来消蚀它,用烟来折磨它,它是经不起这样的考验的;我心中也有“佩服”,“佩服”那些自残生命的人,“佩服”他们为了一丝欲望而摧残自己身体的那股决心,可是生命能经得起多少次这种决心刮起的“风暴”呢?一次?两次?还是三次?
“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我经常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要珍惜生命。草木可以重生,房屋可以重建,而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再拥有。你说,这样宝贵的东西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吗?
生命伴随我一生。因为它,我有快乐和成功;因为它,我有辛酸和失败。我总觉得亏欠它一种东西——爱护。
爱护生命,爱护身边的每一个生命。当我们看见盲人过马路时,扶他(她)过去;当我们看见猎人打鸟儿时,上前阻止他;当我们在公园散步时,绕开草坪走……这些,都是我们对生命的呵护!
我看到过一个生命,一个在墙角的生命——草,它在没有水的情况下,从坚硬的石头里伸出头来,它第一眼看见的不是草原,而是石头,但它没有放弃,因为它有生命,它要奋斗,证明它的顽强。一颗草尚能为生命奋斗,难道我们人就只能消磨生命吗?不,我们不能坐着了,我们应该站起来,为社会做贡献,为国家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为了生命而奋斗。
生命是强大的,有了我们的珍惜、爱护和奋斗,它就能更强大,放出更亮的光芒!
晚上,我在书桌前看书,一只蚂蚁不停地在我周围爬来爬去,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当我松开手时,发现蚂蚁跛着一条腿,艰难地挣扎着,我再一次捏起它,它不停地挥动着那细细长长的腿,似乎想挣开我的手指,企图逃脱死亡的威胁。顿时,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顽强,那样令人震撼!
我被蚂蚁的精神打动了,忍不住放了它。
草,在砖缝、路边、篱笆旁随处可见,甚至在石头缝里也能看到柔软嫩绿的小草,也许你觉得这种现象很普遍,但你们知道吗?它生活在一个小石缝里,那里没有肥沃的土壤,没有充足的水分,只有随风飘落的尘土,偶尔一滴掉落的雨滴,但它仍然顽强地生长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古诗恰当好处地形容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有一次,我读到了保尔·柯擦写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受感动!里面的主人公保尔虽然左右眼摘除,下肢瘫痪,但他忍着病魔折磨,仍然不断坚持用手摸索着完成一本著作。那时,我仿佛听到了他强有力的心跳,感受到了他坚定不移的信念,他的话仿佛就在耳边回响:“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要一次……”这段关于保尔追求生命意义的故事,不知激励了多少人去拼搏,去奋斗!
我的班主任,就如阳光和雨露,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
她的为人可是数一数二的好。还记得那是一个雨天,下午放学,我和值日的同学正在值日,望着外面下着的滂沱大雨,皱起眉来——我们都没带伞。正在我们愁眉苦脸地抱怨时,我们的班主任小跑着进班,看着那灰天和那大雨,忙过来接过我们所有人的扫把,说:“这不是很干净吗?外面下雨了,天又黑,快回家,快回家吧!”我们只好答应,背起书包往外走。走到半路,有一个同学的水杯忘了拿,回到班里时,我们都呆住了,说不出话来:我们的班主任,挣脱着她那疲惫的身子扫地。随着脚步的来回,她的脸上渐渐渗出了汗珠。我们鼻子一酸,问道:“老师,你怎么……”她先是呆住,之后笑了笑,道:“没事,你们走吧,这儿的地面由我来扫。天冷,你们快回家吧!”我们轻轻的答应了,回家路上,我们若有所思……
我们亲爱的班主任,在我的心里,老师已不再是老师,学生也不再是学生。仿佛这两者已渐渐化为挚友。她呕心沥血,为我们这个班操碎了心,几次带病来上课也不说,而她总在人们不知道的时候吃下一颗颗的咽炎片……
我们亲爱的班主任,数十年如一日,背对着黑板,在和同学们打交道,将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讲授出来。冬去春又来,墙头的花开了又开。她已不再年轻,脸也已不再光滑,皱纹渐渐漾在了她的脸上。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在她那里有所成就,在那背后,是老师多少个日夜的备课,多少日夜的艰辛啊!
“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这话说得一点也没错。她就像一束光,把全世界都照亮。用自己全部的精力换去学生们的笑容,这个老师,是多么让人敬佩啊!
许老是我国出版界已为数不多的元老级领军人物,也是我最为敬仰的、亦师亦友的老领导。他自抗战初期投身革命,就一直在新闻出版这一神圣领地奋战不已。他肩负历史使命,为我国出版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经他之手制定起草的政策、法规和重要文件,至今仍产生着至深至广的影响;他直接参与和策划的重大出版工程,项项都是有亮点的大手笔;至于他开拓海外出版合作交流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更是可圈可点。
长期以来我直接或间接地在许老身边工作,在他耳提面命、亲切教诲下,深受其益,尤其是他离休之后,全身心投入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领导工作,我们之间的接触就更为频繁了。为促进海峡两岸和国际合作出版交流的需要,他果断地接收了《出版参考》半月刊的合作,作为促进会对外开展工作交流信息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平台服务。经过上级批准,以促进会为主要主办单位,与中国出版科研所(现更名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共同合办,并由许老亲自主持编委会的领导工作。从此刊物的面貌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出版界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而刊物每前行一步,都会得到许老的充分肯定和热忱鼓励。他说杂志有如一棵小树苗,多年来经大家培育与环境磨练,现已生机盎然,枝叶茂密,基干粗壮,但它还没有成长为栋梁之材。他希望刊物在前进中调正韵律,大步向前。他还多次召开编委会,探讨刊物内容质量和影响力的提升,不断提高编辑的策划能力和资讯的贴近性、鲜活性、参考性,以及进一步拓展读者的覆盖面。他主张文章要短小,要有足够的信息量,特别要把握定位,突出海外报道。许老也特别关心青年编辑人员的成长,经常与他们促膝谈心。他为人谦和仁慈,谈吐自然,蔼然可亲。常常举重若轻地向大家讲述许多趣闻轶事和热门话题,大至世事观察、学术认知,小至周边近事、人生感悟,从而在轻松随意之间获得了思想的开启和心灵的沟通。
许老博学多闻,敏而好学。不仅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广博的历史知识。他年事虽高,而文思敏捷,健笔纵横,出版的著述成果累累。读他的作品,是一种享受。他文风朴实无华,天然无雕饰,文笔清新,不矫揉造作。他讲话著文从不作隔靴搔痒的泛泛之论,也从不讲空话、套话和废话。他的作品富有哲理,鲜活生动,文章背后浸透着许老深厚的学养、气度和品格,字里行间折射出思想的光斑,给人以极深的感悟空间。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尊敬的许老,您虽然匆匆地离开了我们,但您并没有远去。您的思想风范、道德文章永留芳泽,您闪亮的生命之光永照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