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城市规划区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什么是城市规划区(精选8篇)

什么是城市规划区 篇1

城市规划指预测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以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传统的城市规划多注意城市地区的实体特征。现代城市规划则试图研究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制订能反映这种连续相互作用的规划。城市规划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www.HacK50.com-找入门资料就到

在一些大中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之间增加城市分区规划,

HacK50.com-是最好的入门资料网站

城市总体规划:HacK50.com-是最好的入门资料网站

城市总体规划指综合性的城市规划。是确定一个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制订城市中各类建设的总体布局的全面环境安排的城市规划。总体规划还包括选定规划定额指标,制订该市远、近期目标及其实施步骤和措施等工作。 HacK50.com-收集整理入门资料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十四条至第十七条的规定,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HacK50.com-收集整理入门资料

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什么是城市规划区 篇2

这期首先从南宁城市规划的问题谈起。我们邀请了三位南宁本土建筑师来对话交流, 他们身处本土建筑生产与城市建设的第一线, 无疑对南宁的城市规划问题有着深入的体会与认识。对中国城市的现实境况稍有了解的读者或也知道, 他们在这里所说的南宁规划问题, 其实并不仅仅是南宁的问题, 同时也是广西乃至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们希望, 从这个访谈开始, 更多更广泛和具体的问题能一个个在这里得以提及, 同时有所澄清。这些问题将涉及中国城市化的整体进程和本土城市建设的诸多方面。我们更希望, 通过这一系列的访谈, 能构造一个与城市化、城市建设同步进程, 同时可以进行最即时反应的舆论平台。 (栏目主持:梁颢蓝)

→非亚 原名谢建华, 建筑师, 诗人, 1987年湖南大学建筑系毕业。

_南宁规划的现状与问题

这样的城市会越来越孤独, 人与人的情感交流越来越淡漠, 每逢节日, 大家都习惯于隐藏在一座空城里, 穿梭在街道的是电流声。

F_城市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作为一座位于南方亚热带的城市, 广西的首府, 你们眼中的南宁, 它的城市规划结构是怎么样的?有着什么特点和问题?

T_国内的大部分城市似乎都进入了一种全球化、同质化发展的模式, 南宁也逃离不出来。这里虽然有很强的地域性元素和民族文化特点, 但到处都充斥着“北上广”的影子, 地域性正在慢慢地被蚕食掉, 或者说很少有人关注和意识到南宁自身的这些特点, 比如《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 》中的发展模式为:“一轴两带多中心”, 城市发展带是东西向, 整体向东, 重点向南。埌东—凤岭片区是三大城市中心之一, 南宁的东面是丘陵起伏的山地, 以及带有亚热带特征的森林, 然而在总规中, 这些片区域被划分为高密度的住宅区, 所以很容易出现大面积开挖山体、破坏亚热带植被的问题, 最终导致“多中心”过于紧凑, 缺少绿地和开放空间的过渡。

X_我在南宁工作生活不过3年多, 刚到时最先被灌输到大脑的关于这座城市的印象就是民族大道。民族大道为南宁东西向主干道, 当时我认为南宁就是沿着这条道路不断地发展, 不断地延伸。在这条道路的西端, 连着朝阳路——南宁老城区中心地带的主干道, 而且朝阳路最北端就是火车站;自西向东延伸过去, 民族大道两旁建设有广西人民大会堂、科技馆、梦之岛百货、广西区博物馆、广西区图书馆、五象CBD、国际会展中心、东盟商务区、埌东汽车站……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整个南宁市的重要公建, 均在这条道路附近建设与发展, 而且是线性发展, 这样的发展优势在于交通便利, 让人容易在主干道上找到需要的地方, 而且容易辨识。但南宁毕竟不像兰州那样, 只能沿着黄河发展为线性都市, 民族大道南北两个方向大部分都是平原, 城市的高速发展终究会使南北两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现在民族大道上贯通南北两部分的一些主要道路, 如古城路、园湖路、朝阳路等在上下班高峰期均拥堵不堪, 原有道路级别由于早期规划原因难以提高, 对于这个交通难题, 政府也一直在努力改善。

F_我理解你们所说, 其实我个人最担心的, 就是这种城市蔓延式的发展, 既然是“多中心”, 最理想的状态, 应该是分散中心之间预留出大量的森林绿地, 通过快速路相互连结各区域, 预留的森林绿地可以让城市形成花园与森林般的环境……南宁最大的特点是有江有湖, 周边有连绵的山脉, 城市往东发展方向之后, 最大的问题是贯通东西的道路及其稀少, 而由于地理的原因, 南北贯通的道路也几乎没有, 这造成了城市规划结构上的先天不足。

_民族大道为南宁东西向主干道。民族大道南北两个方向大部分都是平原, 城市的高速发展终究会使南北两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现在民族大道上贯通南北两部分的一些主要道路, 如古城路、园湖路、朝阳路等在上下班高峰期均拥堵不堪, 原有道路级别由于早期规划原因难以提高, 对于这个交通难题, 政府也一直在努力改善。

而最近十年,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尤其是《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年) 》的颁布, 南宁的城市规模, 将在现在的基础上, 往东再扩大一倍, 人口规模将达到300万, 这样超大城市的规模和数据, 你们觉得会带来什么问题?

T_这样的城市会越来越孤独, 人与人的情感交流越来越淡漠, 每逢节日, 大家都习惯于隐藏在一座空城里, 穿梭在街道的是电流声。这种城市发展的现象类似于“摊大饼”, 一圈一圈往外扩大, 最终形成大都市圈或者大都市连绵带。显而易见, 外来人口会不断增长, 时间和交通成本也将增加。从而使得汽车数量剧增, 伴随着交通堵塞、雾霾天气等社会环境问题, 人们就会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出行、交往, 而城市, 也许并不会因为扩大而美丽。

X_无论是南宁的老城区或者新区, 都给我感觉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老城区内路面很少有平整的, 路面修补痕迹明显, 坑坑洼洼;人行道被占用停车, 或者残破不堪;公共停车场地过少, 导致汽车乱停放, 影响交通……没有那种舒适的感觉。老城区尚且如此, 新区的规划建设我觉得也未必能尽如人意。如同自家旧屋脏乱破旧, 不愿打扫, 想着买新房住就能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吗?我看未必, “家”是否能舒适整洁, 原因在于自己, 即使买了新房过不了多久也一样会步老屋后尘的。

南宁市规模扩大之后, 意味着有限的资源将被用于大规模开发, 城市有可能不是变得舒适, 而是变得更臃肿, 不紧凑。不知道南宁市往东扩大一倍的规划是否符合城市自我生长变化的规律, 否则有可能带来的是更加拥堵的交通以及极低的资源利用率。

F_我也不喜欢城市的盲目扩张, 因为它不是自然生长的结果。紧凑、高质量的城市, 会更加适合生活。而城市规模的扩大, 意味着城市外环以及高速公路的一部分将来要纳入城市, 这种已有的交通系统会给城市带来什么?我的意思是, 道路如何与城市融合, 而不是对空间的割裂?比如我看到的一个资料,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由于规划的不足, 城市中太多的快速路给出行安全带来很多问题, 每年都会造成很多居民被撞身亡……

T_道路和城市的延续性始终都是有冲突的,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肯定会加剧这种矛盾, 增加开放空间和绿地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矛盾, 立体交通或者地下轨道交通比较容易在这种融合与割裂中寻找到平衡点。将环城高速架起来或者通过建地下轻轨, 预留桥下或地面空间, 使其成为共享空间和绿地景观, 提供给市民休憩和交流的场所。倘若相反, 城市就很容易产生空间断裂带。在杭州和武汉, 新建的环城高速都是采取立交的方式, 立交桥两侧采用吸音板围护, 有效地降低了交通噪音, 同时对桥下的空间进行很好的景观设计, 不仅便于被高速分隔成两片的居民穿梭, 还能提供交流空间, 消除城市的被割裂感。

X_其实在很多地方, 高速公路早已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当城市发展遇到高速公路时, 高速公路就像是一道墙, 阻碍着城市的发展。要想避免空间被割裂的感觉, 首先得改变高速公路的特征:呆板、单一的指路牌, 简单的绿化。将高速公路变为环城快速路, 要统一考虑高速路的景观如何与城市的肌理相结合, 这样才能将高速路与城市有机结合起来。

F_目前的南宁, 正在构筑城市快速交通, 也就是地铁系统, 大量增加的人口和快速扩展的城市, 使得城市交通拥堵成为常态, 由此也带来城市效率的低下, 地铁的修建在未来也许可以减轻这种拥堵的状况, 但城市建设如何更有前瞻性, 我觉得值得思考, 毕竟, 目前地铁的修建, 已经极大地影响到了人们的出行和城市面貌, 你们个人的看法呢?

T_本来从城市建设的一开始就要考虑规划的前瞻性和统一性, 在国内, 往往后续的规划总是在解决前段规划所遗留的问题和弊病, 总是让人有种“亡羊补牢”的感觉。也有可能考虑规划的前瞻性时, 会在规划的实施过程开始阶段, 付出较大的建设成本, 但对后续的规划就不必做出较大的修改, 一次性的投入成本可能会比分期或多阶段的投入成本更低, 而且城市发展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对于发展阶段的南宁, 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X_往往城市的变革总要经历一些阵痛。在我看来地铁的修建导致交通拥堵是正常的, 只要在修建地铁期间交通部门多为市民考虑, 解决好上下班疏导问题就好。但地铁的修建是否可以给南宁交通现状带来根本性的转变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尚待考证。在我看来目前南宁市的交通拥堵的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无序, 二是道路设计已跟不上交通工具的变革。

无序不是说信号灯、指示牌等硬件方面导致的问题, 而是指人。几年下来, 我发现南宁人的心态大多较为浮躁, 生怕退一步就吃了大亏似的, 在交通上表现为紧逼路界, 压灯甚至闯灯通行, 试想司机开车时路边行人或电动车距汽车只有不到30公分时, 通行速度能快吗?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是通行效率能提高吗?

再有道路设计的问题, 由于大部分市民出行工具已由自行车改为电动车, 电动车车速一般都有20km/h~40km/h, 这样的车速无形中会加大车距, 南宁市支路一般非机动车道也就5m左右, 加上路边时不时停放一辆小车, 我相信很多人将电动车越界开上机动车道也是无奈之举。我希望新区规划的非机动车道能解决好这个问题。

F_有一个问题, 南宁整体往东发展, 但在城市结构上, 我发现, 这个城市非常缺乏可以快速沟通东西的主干道, 当然南北的主干道也非常缺乏, 这导致了城市东西方向沟通的不顺畅, 比如, 我现在往往很头痛去埌东客运站坐车, 从我住的火车站附近到客运站, 公车往往要一个小时, 这种低效的交通结构, 怎么去改善?

T_现今的南宁出现了关于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等问题, 其实就是规划缺少前瞻性和统一性造成的,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规模和城市定位的不断改变, 农业人口不断涌向城市, 前期规划已不能适应性新规划所提出的要求,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国际建筑协会提出的《雅典宪章》就已经把这些问题罗列出来了, 如缺少功能区分的道路, 街道之狭窄, 交叉路口过多, 使得今日的交通工具 (汽车、电动车等) 不能发挥他们的效能。这些问题不能就现有的街道加以修改 (如加宽街道、限制交通或其他办法) 来解决, 唯有实施新的城市计划才能解决。在很多国家, 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从发展中国家过渡到发达国家时, 都是利用有机疏散的原理, 建设新城或卫星城来分散城市的功能, 以缓解城市的过度压力。

X_我在去广州、上海、香港等地旅游的时候, 优先选择的出行方式是地铁。因为地铁不会晚点, 不会堵车, 不会有交通管制等临时情况。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是几乎恒定的。对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都市生活, 合理分配利用自己的时间是非常必要的。因此, 地铁的建设势在必行, 而且地铁属于公共交通, 拥有专属线路的公共交通才是解决出行难问题的正确方法。

_埌东—凤岭片区是三大城市中心之一, 南宁的东面是丘陵起伏的山地, 以及带有亚热带特征的森林, 然而在总规中, 这些片区域被划分为高密度的住宅区, 所以很容易出现了大面积开挖山体, 破坏亚热带的植被的问题, 最终导致“多中心”过于紧凑, 缺少绿地和开放空间的过渡。

_南宁周边大部分属于丘陵地带, 在规划城市道路的同时就应该把握地形特点, 依山就势, 高低起伏也很正常, 像青秀山庄这个小区也是顺着城市道路建设, 小区内建筑没有高层, 都是高低错落有致。

_绿城与水城

南宁的“绿城”和“水城”概念, 其本质上是城市景观, 是我们赋予了城市什么。

F_经过多年建设, 南宁已经把“绿城”作为自己的定位和目标, 而最近两年, 政府又开始努力营造“水城”, 你们认为南宁真正属“绿城”吗?对于“水城”这个概念, 你们又有什么看法?

T_南宁的“绿城”和“水城”概念, 其本质上是城市景观, 是我们赋予了城市什么。南宁从来都不缺少绿, 但是南宁的“绿城”概念的实施, 让人感觉到的重点似乎只是体现在街道上的植被和广场的绿化上。有一次, 我在邕江桥南一带进行城市摄影采风, 寻遍了周边, 一无所获, 后来沿江顺流而下, 快到石埠时, 邕江两岸的风景才渐渐地令人心声跃动, 那些原生态的似乎比人造的更为感人。

南宁也不缺水, 但缺的是河。水城, 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应该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中国的苏杭, 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 其周边拥有上千条河流的地域资源, 这些特质上的优势很容易给予城市肌理和景观, 不需要很大的成本投入就可以形成很独特的城市风景, 从经济学的收益比的角度来说, 这个概念不一定适合南宁, 靠水系连通工程, 打造大相思湖环、南湖—竹排冲环、五象环等六大连通水系的人造景观, 不仅投资成本巨大, 最终是否真能实现“水绕城郭”的景象呢?

X_我不知道“绿城”的标准是什么, 我只看到在南宁市用地规划图中, 一半以上都是居住用地, 公共绿地 (公园) 所占的比例很少。而且依照《南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要求, 居住、商业、工业等用地的绿地指标也是与国家标准相同, 未见有什么地方性特色。照此看来, 整个南宁的绿化建设与其他城市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若说南宁市绿化重点在于邕江两岸的改造以及一些小水道绿化改造工程, 那和柳州相比还是相差太远。

我是柳州人, 从小在柳江边长大, 柳江两岸的柳堤、江滨公园的变化我是亲眼所见。从我记事起, 柳江两岸一直都是绿树成荫, 是小孩大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人气极旺。但我到南宁后确实吃了一惊, 同样是一条江, 沿江两岸的颓败、冷清让我有点难以置信。

我不知道南宁市政府今后会怎样努力去改变邕江两岸, 但希望在建设“水城”的同时, 不要忽略了绿化建设, 天空的颜色将是南宁环境是否改善的最好证明。

_我们需要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 “城市让生活美好”的口号的初衷是要考虑到城市为大众服务, 给人的交往提供舒适性。当大家在和这些地方产生联系的时候, 是否感觉到舒适性和人性化, 是衡量南宁是否达到“城市让生活美好”的标准。

F_不久前中国大部分城市, 尤其是北方的城市, 比如北京, 陷入一场空前的空气污染, 雾霾的PM2.5等数据, 一再刷新记录;而南宁, 相比2005年, 空气质量由于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大量建设导致的粉尘, 以及城市扩大带来的汽车增加, 导致汽车尾气排放的增加, 空气质量已经呈现下滑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 怎么通过城市规划去控制不利的因素, 让城市环境重新变得美好?

T_有时雾霾天气严重的时候, 一大早从窗口望去, 一片迷茫, 不知是身处人间还是仙境中。人的最最根本需求就是呼吸, 当呼吸都出问题的时候, 城市化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城市化不是通过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高层 (超高层) 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来体现城市发达、文明程度高, 城市风景化更可能是城市存在的一种理想形式。

南宁市提了城市美化工程, 围绕“水城”和“绿城”的概念, 目标在2020年打造出“生态双城”, 如今已经到了第二步的提高完善阶段, 环顾四周的扬尘, 试问这种大规模的景观改造工程, 真的让城市变得生态了, 变得美好了吗?

因此, 从城市规划方面去控制来这些不利的因素, 就需要政府有正确的决策, 需要专业人士有更加职业的操守, 同时也离不开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机制变得更加法制化、公开化、透明化。

X_一般从城市规划布局层面来看, 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工厂应处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这是第一步, 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的今天, 原来的郊区乡村都有可能变成城市的一部分, 因此国家根据社会发展需不断提高法律法规对污染控制的要求。其实导致中国大气污染的根源, 还是在于法律的滞后及执行力的缺乏。

F_有一次我在微博上看一个“鸟瞰德国”的视频, 我发现德国的城市, 大都属于分散城市的模式, 不像中国这么高度集中, 城市中有大量的森林与绿地, 即使是乡村也是如此, 这种城乡模式, 更类似一种花园城市的模式, 从这个角度, 有什么值得南宁借鉴?

T_建筑——城市——园林绿地的再统一是城乡统一的结果, 为了要与自然环境, 现有资源和形式特征相适应, 每一特定城市与区域应当制定合适的标准和开发方针。保护现有水体、山体等自然“绿肺”, 必须同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 以保证这些绿地具有经济意义并继续具有生命力。

南宁的“绿城”概念, 在绿化的物种上也没有做到突出重点和特色, 在层次上也并不是很多样性。举两个例子, 到了南京, 法国梧桐树可以让人记忆一生;到了杭州, 街道的绿化、广场的景观、西湖的风景都很讲究, 原生态的和人工的植被相得益彰, 草坡自然深入水体, 人们触手可及, 而不是石头堤岸, 彼此相隔。乔木、灌木、花卉的不仅要求多层次的高低搭配, 还考虑红、黄、绿等色彩的组合, 追求令人赏心悦目的效果。作为一名摄影师或者游客, 在这些地方都是极其容易的捕捉到浪漫而又感人的瞬间。

X_若说是分散模式, 应该就像南宁市区与其管辖范围内的周边县、镇的关系差不多吧。若是把更多发展的机会留给周围城镇, 同时搞好城镇间的公路建设、景观设计, 我想南宁变成“花园城市”也是有可能的。

我之前在河北邯郸读书, 刚到学校时确实被那个城市给“震”住了, 简单地说就像是柳州10年前的样子。后来听说是因为很多资源都给了北京, 同时很多领导以邯郸为跳板, 市长更换频繁……我想南宁市这几年发展迅速, 也离不开周边乡镇的支持吧, 但资源高度集中换来的城市发展, 硬件是上去了, 无数的高楼正在建设当中, 但市民的心态、习惯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 在我看来, 均衡、有序的发展才是最有效的, 切勿拔苗助长。

F_事实上我理想的南宁, 或者说作为绿城南宁, 城市中的大面积绿地与绿化, 应该成为城市整体结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 也就是说, 在规划之初, 这些绿地系统就必须明确下来, 而不只是把街头绿化作为城市主要的部分, 而不考虑城市中可保留的山头、湿地, 边缘地带作为主要的绿化因素。从这个角度, 城市往东所面临的大量的丘陵山体, 原有的森林, 在整体规划上, 部分可以予以保留, 将其作为绿地系统融入城市之中, 而不是每一块用地, 都想去快速变现、拍卖、出售。

T_在国外很多发达城市, 不难发现城市都是填充在绿地中, 湿地、河道不会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而改变, 两岸始终是原生态的景象。

目前南宁的开发模式却与几年来相继提出了“绿城”和“水城”概念似乎有些冲突, 南宁城区内除了青秀山保留下来了, 凤岭片区的山头已经被高密度的住宅代替, 民歌湖、南湖、心圩江湿地公园都是人工挖凿的, 邕江上两岸依然是脏乱差。一种是与用地的地形地貌相违背的开发形式, 另一种是过度的开发模式, 这样为之付出的成本可想而知。

X_听说凤岭一带的发展差不多就是铲平了现状丘陵地貌, 这样做土方工程量应该是花了不少钱。其实政府可以多弄几块城市绿地、活动场所供市民休闲娱乐, 密密麻麻的高楼之中总该有些放松的地方吧。其实这种城市绿地不一定要做成公园的类型, 几块自由的小广场供市民聚集, 周围绿树成荫, 有人唱点小曲, 有人对弈下棋, 市民间相互交流, 其乐融融, 就好似朝阳广场般。我有一次路过那里, 特意在里面逛了一会, 发现那里才是真正的市民生活, 那里才有着真正的民歌, 没有华丽的修饰, 只有淳朴的民风。若是城市一直过度的追求着商业利益, 那么生活在其之下的人们, 眼中最后也只有利益。

F_总体上, 我还是希望控制城市的人口, 城市不要高度集中, 采用分散的城市的结构, 以快速的道路连接各个区域, 每个区域以及快速路之间, 有大量的绿化系统对个区域予以缓冲, 以此营造高质量的城市景观, 像现在凤岭片区的城市蔓延模式, 我觉得是失败的, 从高速公路入口, 迎接每一个人的, 是密密麻麻的楼盘, 而不是大量的绿地和低密度的建筑, 作为一个南方城市, 南宁应该改变自己的城市发展思路, 追求舒适的、适合生活的城市, 城市因地制宜, 而不是北方平原城市蔓延式的模式。你们认为呢?

T_《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要求, “争取2015年末城区人口达到300万, 兴宁区、青秀区、西乡塘区、江南区、邕宁区、良庆区建成区人口分别达到40万人、70万人、85万人、50万人、20万人、35万人左右”。未来南宁市的城市人口还将急剧增长, 不可避免出现许多城市问题。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城市, 理想城市除了要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等基本问题外, 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也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 如果城市中缺少绿地等公共空间, 很容易减少交往, 逐渐散失情感, 人与人之间会随着城市的扩大而变得冷漠, 随之而来也会增加污染、道德缺失、犯罪等环境和社会问题。像南宁这样, 具有非常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文化特点的城市, 应该尽量避免“摊大饼”或“地毯式”的扩展模式。城市应该围绕着绿地、河流等自然赋予的优势进行发展, 在靠近山地的区域里, 应尽量布置多层住宅或者公共文化设施, 将中国—东盟国际金融、会议中心等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布置在城市的最核心区, 高密度的住宅应该在外围平坦的区域, 围绕山体和绿地形成多个副中心, 人口分散到各个副中心, 轨道交通和快速路可以在预留出的绿地和公共空间中得到很便利的实施和运行, 以解决人口剧增、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

X_南宁周边大部分属于丘陵地带, 在规划城市道路的同时就应该把握地形特点, 依山就势, 高低起伏也很正常, 像青秀山庄这个小区也是顺着城市道路建设, 小区内建筑没有高层, 都是高低错落有致, 感觉非常好。若是用地不适宜做建筑, 做成公园绿地也是可以的, 但像现在一律铲平做高密度住宅的做法就非常失败。规划部门应该在规划用地性质的时候充分考虑现状地形特点, 规划其为低密度住宅。过度地追求高效益, 高密度, 这样的城市并不舒适。

_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 “城市让生活美好”的口号的初衷是要考虑到城市为大众服务, 给人的交往提供舒适性。当大家在和这些地方产生联系的时候, 是否感觉到舒适性和人性化, 是衡量南宁是否达到“城市让生活美好”的标准。

_城市绿地不一定要做成公园的类型, 几块自由的小广场供市民聚集, 周围绿树成荫, 有人唱点小曲, 有人对弈下棋, 市民间相互交流, 其乐融融, 就好似朝阳广场般。那里才是真正的市民生活, 那里才有着真正的民歌, 没有华丽的修饰, 只有淳朴的民风。

F_很多年来, 南宁是一座适合生活的城市, 几年前上海世博“城市让生活美好”的口号, 也表明营造适合生活的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根本, 你们觉得在这个问题上, 我们的城市发展, 有没有偏离这个原则?

T_可能是职业关系, 我经常会关注到南宁的基础设施, 比如公厕设施的服务半径, 公交车站台的设置, 无障碍设施的设置, 人行道的铺砖, 道路的铺设材料等等, 甚至行道树是不是布满灰尘。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 “城市让生活美好”的口号的初衷是要考虑到城市为大众服务, 给人的交往提供舒适性。当大家在和这些地方产生联系的时候, 是否感觉到舒适性和人性化, 是衡量南宁是否达到“城市让生活美好”的标准。

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 篇3

在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当中,总会面临着需要克服而又十分棘手的问题;当一项新的技术出现以后,总是对它寄的希望太高。其实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城市都是一种科学工具,只不过是我们觉得它好像能够做很多的事情,寄希望很多,甚至把它当做困扰我们城市管理问题当中的灵丹妙药,难以解决问题的“上帝之手”。可以把这个问题解决,实际上是一种逃避的、消极的、违心的潜意识。

数字城市也罢,地理信息系统也罢,都是一种工具。我们回到这种新技术、这种工具的本位上去,认识到了什么时间这个技术、这个工具才能得到良性的发展和应用。所以这就是我想反思的。

不要对智慧城市“期望过高”

在目前,工信部、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科技部、住建部、工程院、国家测绘地信局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大家根本就没有统一,都从自己的角度去“瞎子摸象”,都摸了一个部分,但都没有掌握到总体。

很多专家脑子还是很清醒的。国务院参事牛文元去年10月23日撰文称,截至2011年底,中国有154个城市规划投入1.5万亿资金建设智慧城市,但迄今没有一个体现其内涵。有评论称,在排水系统、道路规划等尚未完善时,智慧城市概念炒作已让不少城市的决策者冲昏头脑,如此一哄而上,何谈智慧?这是上报国务院的一个报告的智囊,也同时公开地发在网上,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反思。

另外,我们也把所有的国际上做得最好的十个城市也进行了分析、了解、比对。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科恩博士进行了一次全球智能城市的排名,排名第一的就是维也纳,后面还包括多伦多、巴黎、纽约、东京、柏林等。其实维也纳也就是做了一个能源的排放问题,多伦多做了一个低碳经济,巴黎做了一个很方便的公用自行车的使用计划,纽约做了一个政务的业务优化,使得相关部门之间能够协同的、办公更加优化的一个流程。东京做了一个高效节能,柏林做了一个电动车的计划。实际上排名前十的智能城市做得比较好的,都是从某一个角度、某一个侧面来推动城市的智能化发展。

但是按照我们国家有关部门之前的期望,又要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又要解决政务能力的问题,还要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际上是想通过这么一个智慧城市,把所有城市面临的问题解决的,显然是不符合国际,以及我们的历史经验的。如果这样走下去,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们的定位很高,但是我们要做到那个定位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对比国内外的理解和认识,结合数字城市的建设经验,很显然,我们现在对智慧城市的期望,认为它是包治城市百病的灵丹妙药,附加了它太多的各种各样的“自我”。实际上它就是一个科学工具,是我们城市信息化当中具有智能化的一个阶段。

如果说政府对于经济转型、对于污染环境没有太多解决的办法,你怎么可能说建一个系统就能够解决了?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城市的问题当中,我们的管理者、市长们能解决的话,即使没有这个系统,也无非是效率低一点。即使有一个非常先进的科学工具,如果我们的管理者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的话,这个系统照样没法解决的——还是那句话:它只是一个科学工具。

如何从本位上认识智慧城市?

和人一样,一个人是智慧的,人有感官,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大家的态度都能感觉得到,听觉、味觉、视觉都有。第二个,人有神经系统,能够传输,把感知到的信息传到大脑。第三个,人有大脑,大脑储存历史的经验,同时又把感知的东西加进来。第四个,有了判断和决策以后,让手和脚去行动,有行为器官。实际上一个智慧的人无非就是这四个方面。

到了今天以后,我们正好又进入了一个时代。现在最典型的几个技术,一是物联网。实际上物联网、传感网让这个城市有了更多的感知能力。第二个,可以移动互联了。移动互联实际上就相当于人的神经系统,城市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通过移动互联传到中枢神经,使它的神经系统更加发达了。第三个,有了云计算技术,让大脑的处理能力更强了。大数据时代来的信息都能够分析、挖掘,使它的“智能脑袋”思维的能力增强了。所以有了这些,实际上就意味着整个时代又给我们提供了第二次机会。这次机会使我们有可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数字的基础上向智能化、智慧化更进一步,这个时代也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所以有了最近的这几个技术以后,最后有了结果,指挥到城市的各个部门去处置、去应对。一个智慧的城市,不管怎么去做,这几个部分都是应该包括的,智慧城市应该是这样一个东西。

智慧城市是在时空信息支撑下,依托物联网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将人类知识物化到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和发展等各项活动中,形成不依赖人或少依赖人的智能化专题,按需优化组合,相互之间实现有机协同。

实质上,智慧城市就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的融合。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云计算、互联网等;空间信息是能够让我们智慧部门提供更多的带有时间和空间的信息,包括把物联网感知的每一个“神经”的位置定出来,也就是物联网节点的地址。这两个基础结合,推出四个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DAAS(数据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两个基础、四类服务,就构成了现在的时空信息云平台。

智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本身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是科学的态度。但是不论怎么分步做,两个基础、四类服务构成的时空信息云平台都必须先行。

在数字城市时代我们建了一个统一的空间基础,到智慧城市时代,我们就搭建一个智慧的时空信息云平台,来支撑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为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一个空间支撑,来支撑咱们各个智慧专题的建设。这大概就是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或者说我们测绘部门作为国家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牵头支撑单位,要做的准备就是全国那么多的数字城市已经建立起来了,下一步如何从数字城市升级到智慧城市的时空信息云平台。整个的方向和技术的储备已经做好了,只要有需求,这个标准、规范就都能跟上。

(本文根据作者8月在湖南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基础工程市长研讨班上所作报告录音整理而成,有删节,未经作者本人审阅。)

职业生涯规划是什么 篇4

“职业生涯规划”这个名词这几年来,频频跃入我们的眼帘,在招聘会上,在朋友小聚的餐桌边,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词越来越多次地被大家提起,职业生涯规划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职业生涯规划的由来和发展

说到职业生涯规划就不能不提到美国,作为职业指导发源地的美国,同时也是职业指导工作最为普及的国家。最早期,它是只是作为解决失业和就业问题的一项社会工作,而随着人本主义思潮兴起,职业指导也慢慢地由最初的简单“协助人择业”,演变成了一项“协助个人发展、接受适当、完整的自我形象,同时发展并接受完整而适当的职业角色形象”的工作,它的名称也由最初的“职业指导”变成了“职业生涯规划”。

早期的职业指导,以1908年帕森斯提出“职业指导”但当时的社会由于职业的形态比较稳定,工作机会与选择范围比较狭窄,个人对职业的观念大多倾向于谋生的手段。职业生活主要以工作为核心,因此,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重点是“人职匹配”。所谓“职业指导”,其意义即在于协助个人作职业的选择。

萨波(1951)根据自我心理学的观点,赋予职业指导以新的含义:协助个人发展并接受完整而适当的自我形象,同时也发展并接受完整而适当的职业角色形象,从而在现实世界中加以检验并转化为实际的职业行为,以满足个人的需要,同时也造福社会。这一思想以个人的发展为着眼点,将自我职业、个人与社会融为一体,即考虑个人发展才能的机会,同时也兼顾社会的需要和利益。这一思想把职业指导上升到更高的层面,从个体发展和整体生活的高度来考察个人与职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不只是局部的人职匹配关系,把树立个人自我形象与职业角色形象作为职业指导的目标,为现代职业指导指出了新方向。

什么是城市治理 篇5

1980年代末以来,有关“治理”(governance)的讨论方兴未艾,是当今西方学术研究广泛使用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成为了一种显思想、主流学术,由此也相应地成为了一种“时髦的词语”。正由于这种时髦,也就出现了滥用,而在中文文献中,这种现象似乎更为严重。这与我们固有的对“政府”、“管理”等词的认识及相应的思维定式有关,而在接受外来思想时过分的实用主义(或更多的是功利主义)意识起了作用,总想把别人说的概念与某一种现象联系起来,以便于进一步使用。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出现了两种最典型的误读,一是将治理读解为是政府的一种管理方式,二是将治理读成了是对公众参与的强调。确实,治理这个概念与这两方面都有关系,但却不是仅指其中的任何一个,也不是这两者的简单加和。

“治理”一词久已存在,但在现在西语意义上的使用,肇始于世界银行1989年一份报告,此后在一系列的国际政治、经济组织中广泛使用。这种使用有其很深刻的原因。这些国际组织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不得干预主权国家的内政,但又对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体制不满,尤其是以世界银行或地区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希望受援国都能遵循它们所确立的制度理念,因此便用“治理”一词来指代“国家改革”或“社会政治变革”的含义,从而以“一个相对而言没有攻击性的论题用技术性措辞来集中讨论敏感问题,而不致于让人认为这些机构越权干涉主权国家的内政”。因此,从这个词的重新被挖掘出来使用的目的上就可以看到,是为了寻找到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政府管制的做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治理从头起便区别于传统的政府统治概念”。

有关治理的概念有多种定义,但相对较为广泛认同的是全球治理委员会1995年发表的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中的定义。这份报告对治理作出了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4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从这样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治理的理解如果从管理或管制的角度去理解则必然会存在误差。这一点在有关治理的经典文献中有一本J.N.Rosenau等主编的书,它的书名就是《没有政府的治理》(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就是明证。

治理的实施需要公众参与,但公众参与并不就是治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公众参与制度的实施与运作,或者说,公众参与制度的“元制度”才是治理概念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说,将治理引入到城市规划领域,可以改变我们对城市规划作用方式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使我们通过城市规划发挥作用的机制发现规划作用方式的转变。这种新的理解和转变要求我们对城市规划的整体理解及其哲学基础发生改变。我们应该看到,城市规划不仅仅是政府行为,更是政治行为,当然,这里的政治是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尤其不是中文中的狭义。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那么就可以较好地把握治理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城市规划究竟是怎么得到实施的,其背后的实施机制究竟怎样,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解决,那么就不可能界定我们的规划体系,也不可能设计我们的规划制度。如果我们对城市规划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一点还搞不清楚,那么很显然,我们所设计的规划体制仍然不可能保证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规划得到实施。

职业生涯规划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篇6

你在过去的职业生涯规划中经历了很多大的转折,最大的收获或者教训是什么?在多年的职业生涯规划中获得价值提升的秘诀是什么?我们为您带来职业生涯规划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伍淑仪认为,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使她获得价值提升的秘诀之一,就是她始终把自己定位为“帮助者”,

28年前,伍淑仪还是香港一所普通高中的老师。在这所学校担任英语和地理学科教学工作的第七个年头,她辞去了教师工作进入企业,开始了她长达的HR职业生涯。并在从香港来到上海,担任洲际酒店大中华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位。

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能力,这是伍淑仪作为一名教师的角色。然而,在离开教师岗位的21年里,这段职业经历赋予的角色意识,却一直没有被她淡忘。她认为,管理者之于下属,就如同教师之于学生。如果衡量一个教师价值的重要指标是,通过自己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受益,那么,一个好的管理者就应该是通过角色发挥使下属获得成长。因此,在做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她把自己定位为“帮助者”。

“帮助者”

《首席人才官》:怎么看待你在工作中的“帮助者”角色?

伍淑仪:这个角色是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定位。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者,这个角色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帮助自己的团队,使团队能够被激励,并获得能力上的提升;二是帮助公司的管理团队,为他们搭建好的管理平台,更便于他们获得生意上的成功。

一个单独的个体永远不可能做完所有的事情,所以我会关注如何提高整个团队的.能力。尽量让团队成员有更多的参与机会,用最合适的方法激励每个人去发挥他们的强项,这比把精力花在改变他们的弱项上效果要好很多。我会根据他们的长项,给他们很多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通过给到他们改善性的反馈来培养他们的能力。我还会为他们提供一些平台,比如让他们参加一些更高层次的项目,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 我会让他们找到方向,清楚自己应该关注什么。这样之后,我就会放手让他们去做,不用每天过问他们做得怎样。当他们遇到阻力时,我会聚焦在我能提供怎样的支持上,包括花很多时间跟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

假如有一天他们都很强的话, 那么我的角色就不是很重要了,我在与不在不会特别不一样。假如我能培养我的团队,他们都能完成他们应该完成的工作,其实就等于我已经很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首席人才官》:你对于管理团队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伍淑仪:在我刚来到上海时,HR团队只有4个人,现在发展到了20多人,这背后是公司的规模在快速扩张。在这个过程中,我的角色也在发生着改变。比如从以前被动提供支持角色,转变为能够主动帮助他们。也包括从以前注重数量的积累,变成现在更主动地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首席人才官》:在去年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高管层的变动中,你的角色是少数几个被保留的角色之一,你当时是怎样发挥的?

伍淑仪:在洲际酒店集团我确实经历了很多改变。特别是去年管理团队都改变了,我的同事基本上都是新的。所以,我的机会就在于怎样在改变中帮助到他们。我在中间必须要不停地寻找自己的专注点。我当时的机遇就在于提升自己的角色,帮忙老板和同事了解他们该怎么做。所以,我觉得我从以前的支持角色,变成了更多发挥了领导力的角色。从自己职业生涯来看,这可能会帮助我在这次变化中处于好的状况。

《首席人才官》:在公司发生这些变化时,你一定遇到了很多挑战,你的原则是什么?

伍淑仪:做HR很难,当问题出现时大家会觉得应该得到HR更多帮助,但很多事情是HR无法控制的,所以员工就会对H R产生不满,因此有时H R的压力就会比较大。但我的性格中比较好的一点是我很乐观。因为我经历了很多,见得很多,所以我看事情通常会看到正反两面。做HR可以有同理心,但不能太情感化,需要有效地控制自己,能够比较中立地去处理事情,否则压力会很大。

成为“帮助者”

《首席人才官》:你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经历了很多大的转折,最大的收获或者教训是什么?

伍淑仪: 要有开放性的思维, 要有点目标,但也需要了解实际情形可能是不一定马上给你一个成果。要善于把压力变成动力,不要对自己有过分的要求,要注意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之美。比如我一直保持着一下班就准时回家的习惯,我宁愿把工作带到家里去做。比如常常是我的小孩在一边做作业,而我在处理工作,这使我们有了更多相处的时间。

第二要抓紧任何机会,不管是学习的机会,还是跟不同人工作的机会。在我放弃做了7年的教师工作时,在我做出全家要跟着我一起从香港来到上海定居的决定时,我都是抓住了机遇。我不希望我从毕业到退休都在一个学校里,我看重在大陆的发展机会,也看重我的小孩能够在上海接触不同国籍的人,提高汉语语言能力的机会。

什么是城市规划区 篇7

1 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城市住宅:近几年, 面对日益严峻的城市内涝问题, 打造海绵城市的声音逐渐进入人们耳帘。请问, 何谓“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对城市的发展而言又有怎样的意义?

张全:海绵城市是个比喻说法, 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 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遇到干旱时再将蓄存的雨水“吐”出来, 加以循环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简单的说就是要“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弹性”地应对自然灾害。有人因此说, 海绵城市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呼吸”, 更具生态魅力。

近年来, 我国很多城市屡受逢雨必涝、暴雨淹城所困。北京夏季雨涝严重之时, 网上曾流传“到故宫去看海”之说。有统计显示, 过去3年, 全国超过360个城市遭遇内涝, 一些城市甚至因严重内涝造成市民伤亡。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治理城市内涝, 仍收效甚微, 为何?在现有城市状态下, 城市排水防涝水平长期滞后的痼疾难以根除。逢雨必涝之后则是旱涝急转, 城市又开始“口渴”, 为何?拼命造房、拼命开发的城市已无蓄水功能。

打造海绵城市, 下雨时像海绵一样把水“吸”住, 干旱时再把水“吐”出来, 不仅能提升城市的生态还原能力, 而且能提升城市消化雨水的能力, 缓解逢雨必涝, 对统筹解决城市水安全问题有重要意义。因此2014年11月2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鼓励各地因地制宜, 探索建设自然留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意味着今后我国城镇建设理念发生彻底转变。

海绵城市是城市建设模式带动整体发展模式的“理念转变”, 是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构建过程。海绵城市也是统筹解决城市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的“绿色途径”。

2 规划管控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城市住宅:可以说, 海绵城市对于城市规划而言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 在您看来, 海绵城市的建设重点何在?如何科学地建设海绵城市?

张全:目前海绵城市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2014年底,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要求, 三部委下发《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财建[2014]838号) , 启动2015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 一定3年, 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6亿元, 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 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 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

2015年3月4日,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三部委确定22个城市参与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答辩, 最后南宁、重庆、嘉兴等16个城市获得试点城市资格。

虽然国家政策鼓励海绵城市的建设, 但是海绵城市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却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目前我国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各类相关专项规划中如何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和要求, 是一个难点。

海绵城市的建设要从城市规划入手, 需要顶层设计, 系统考虑。

各地如何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 科学制定规划管控制度, 也是海绵城市建设中重点要考虑的问题。

规划管控的成败, 将直接决定海绵城市试点的成败 (见图1) 。

3 我国海绵城市规划管控体系的构建

城市住宅:规划管控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何构建我国海绵城市的规划管控体系?

张全:海绵城市的规划管控,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控”, 主要是体现在规划编制中;二是“管”, 主要体现在规划管理中。

各地可以根据自身情况, 参照国内外的成功经验, 制订各自的海绵城市规划管控体系, 但是应达到如下要求。

1) 系统化系统规定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中的要求, 形成体系。

2) 全程化实现从控规指标、土地出让、一书两证发放、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管理。

3) 制度化管控要求要制度化, 作为行政主管部分管理的依据。

4) 数据化规划管控制度的核心是标准要求。

5) 定量化提出的指标要易于量化和考核。

6) 模型化规划管控过程中要建立本地的计算模型, 尤其是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计算模型, 确保每个地块都可以核算。

7) 可视化最好建立起可视化管控平台。

打造海绵城市, 需从规划到建设全周期管控, 以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见图2) 。

在规划编制中, 编制或修编城市水系统 (包括城市供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排水防涝、防洪、城市水体等) 、园林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系统等专项规划, 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要求, 并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在标准要求中, 应制定详细的指标, 新建区和改建区指标应不同。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商业区和居住小区指标应该不同。积水严重地区和水环境问题严重地区指标也应该不同。

各地应根据自身情况, 细化规划管控目标。广西省南宁市的经验:将规划管理目标分为强制性目标和引导性目标。强制性目标为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 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单位硬化面积调蓄容积。引导性目标为透水铺装率、下沉式绿地率、绿色屋顶率等指标。分类后既可确保规划目标的落实, 又可以给规划设计人员自由发挥的空间, 同时还能防止“过度设计”造成建设成本过高。

从规划的编制方面来说, 要在现有规划体系下, 通过制订本地的规划设计指南或者规划设计导则, 合理地把海绵城市规划的内容融合进去。

构建我国海绵城市的规划管控体系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总规总体规划中的海绵城市包括:城市定位, 突出绿色、生态内容;四区规划, 严格保护山水林田湖等大海绵;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纳入天然水面保持量, 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指标;用地布局, 水敏感性较高地区优先布局为公园、绿地;蓝线划定, 落实水系保护要求, 严防被侵占、填埋;河湖水系保护、修复与新建, 识别需要修复和开发的水系, 并落实用地;排水规划, 增加海绵城市的内容。

2) 控规城市建设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将“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纳入控规的控制指标中。控规中要明确蓝线、绿线定位, 将雨水径流控制指标落实到地块上, 确保总规中的要求刚性传递下来。在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 要明确设施的组合方式、设施规模和空间布局。

3) 水系规划明确水系保护范围, 划定水生态敏感区范围并加强保护, 确保开发建设后的水域面积应不小于开发前, 已破坏的水系统应逐步恢复原有的水系。

保持城市水系结构的完整性, 优化城市河湖水系布局。

优化水域、岸线、滨水区及周边绿地布局, 明确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

4) 绿地系规规划提出不同类型绿地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和指标。合理确定城市绿地系统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和布局。确保绿地与周边汇水区域有效衔接。应符合园林植物种植及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要求。合理设置预处理设施。充分利用多功能调蓄调控排放径流雨水。

5) 排水防涝规划明确低影响开发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与指标;确定径流污染控制目标及防治方式;明确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及方式;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效衔接;优化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竖向与平面布局;河湖水系的开挖。

6) 道路交通规划提出各等级道路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协调道路红线内外用地布局与竖向;道路交通规划应体现低影响开发设施。

4 规划管控关键问题思考

城市住宅:在海绵城市规划管控中, 应注意哪些关键问题?

张全:科学建立我国海绵城市规划管控体系, 是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重点, 需要注意以下关键问题。

1) 深入理解是前提海绵城市的建设, 对于减缓城市排水防涝压力, 防治城市面源污染和合流制溢流污染, 补充地下水有重要作用。但是也不可过分夸大海绵城市的作用, 如有媒体报道“某地建成海绵城市之后, 可确保千年不涝……”, 这种说法哗众取宠, 偏离实际。

海绵城市的建设关键是要因地制宜, 科学选择“渗、滞、蓄、净、用、排”并进行合理组合。

海绵城市的建设涉及到规划与设计、建设与管理、地表与地下、工程与非工程等方方面面, 需要加强学习、深入理解。

2) 转变观念是根本海绵城市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甚至是非洲都有很多成功的实践经验, 但是对于我国是一种全新的建设模式和理念, 首先需要观念的转变, 但是观念的转变往往也是最难的。

3) 建章立制是保障海绵城市的建设对现有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体制是一次挑战, 需要创新, 需要建立新的制度。规章制度关键要在于和本地实际情况结合, 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不可盲目抄袭其他地方的规划管理规定。

海绵城市的规划管控制度中, 关键需注意: (1)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办法、规定, 明确谁来管, 在什么阶段管; (2)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指南, 明确技术人员在各个阶段如何规划设计; (3) 海绵城市建设中相关的标准图集和施工规定, 明确如何施工、如何验收; (4) 海绵城市运行维护的相关规定, 明确如何对这些设施进行科学地维护, 确保一直能够最大化地发挥效益。

4) 部门协同是基础海绵城市的建设涉及到发改、财政、规划、建设、园林、水利、交通、城管、国土、房管等很多部门, 需要各部分摒弃自身“小利”, 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大利”, 齐心协力。

5) 人才培养是核心海绵城市的建设涉及到几个关键问题, 包括人、钱和制度。其中, 人才培养是核心。海绵城市的建设涉及到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水文、气象、排水、园林等多个学科、多个方向的知识, 相关方面的人员需要加强学习。

6) 着眼竖向是关键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还是要解决城市雨水的问题, 城市雨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重力流。规划设计的各类低影响开发设施首先要通过合理的竖向设计, 确保有合适的收水范围, 否则建成了下沉式绿地, 雨水也流不进去。

7) 地下部分是重点海绵城市的建设地表部分外观很重要, 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地下部分, 比如下沉式绿地不是简单的沉下去就可以了, 透水铺装也不是表面铺点儿透水砖就可以了, 关键是地下部分的处理, 否则就是不管用的“面子”工程。

8) 源头处置是方向海绵城市和美国的低影响开发、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一样, 核心是要通过源头的、小型的、分散的设施, 在雨水进入市政排水管网之前, 促进其下渗、缓棑、净化和利用。

海绵城市的建设宜从大局入手, 考虑“山水林田湖”这些“大海绵”的问题, 其后考虑城市低影响开发这些分散的“小海绵”建设。

海绵城市是低影响开发 (LID) 技术、城市防水排涝、城市面源污染防治、合流制溢流污染治理等多重技术的集成。要从生态文明, “山水林田湖”的角度全面理解海绵城市, 切不可片面肤浅地认为海绵城市就是铺一些透水砖, 修几个蓄水池, 建几块下沉式绿地。

什么是城市价值理念的核心 篇8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公共品,可以说,城市升级过程中我们只注重把这个产品做精做优做特、做得好看,而在城市升值过程中,则是要把这个产品做到好用,真正让市民方便地使用。

过去我们搞城市升级,更在乎的是楼够不够高,马路够不够宽,广场够不够大,城市形象是不是高大上。更多地放在决策者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站在使用者角度去考虑,形式大于内容。至于在城市生活的人是不是方便,是不是好用,是不是舒适,是不是生活得更美好,则很少体现和关注。

如此做法不能全面体现城市价值所在。

城市价值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与当下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思想一脉相承。在我国很多城市,城市的有形资产可谓发挥到了极致,但最后却成了空城甚至鬼城,没有人气,关键在于无视城市价值中人的需求。

只注重外在,忽视了内在,最终成为掣肘城市价值最大化的短板,也让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尝到了苦头。

城市价值理念要更多发挥市场的作用。我国城市建设大多是由政府或政府主导的公司负责,这种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无形中容易造成城市价值的流失和损耗。

而市场主体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但是供给方,也是需求方,会站在人(需求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把城市这个产品真正让人用起来。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发挥好市场的作用,对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至关重要。

城市价值最大化的互动体现在三个层次,一是城市和城市的互动,互为需求,互为供给,如城市群的提出;二是城市公共品与城市顾客的互动,需求与创造需求、供给与创造供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但也有主动与被动的差别;三是城市顾客之间的互动,这里包含了政府、企业、个人等,也可以体现为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供给与需求关系。

城市价值是城市全体人的价值反映,创造出有利于发挥每个人价值最大化的环境,是城市价值理念的核心内容。而一切有利于城市人的价值最大化的空间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制度环境、生态环境等都是城市价值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厚此薄彼。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就在于城市能够提供更多的、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公平的发展机会,更有创造力的工作生活环境。让城市价值理念回归本源,发挥出每个人的最大潜能,才能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上一篇:女教师产假请假条怎么写下一篇:童年的回忆作文600字: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