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虞美人优秀教案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李煜虞美人优秀教案(通用12篇)

李煜虞美人优秀教案 篇1

——李煜《虞美人》

【导入新课】

上课前先播放《问君能有几多愁》的片尾曲《虞美人》。

这是一个帝王的故事。一个失败的帝王,却有许许多多的人在怀念、在赞美。“落花流水春归去,一种销魂是李郎。”曾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片刻欢悦,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更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故国感念。他跌宕起伏的薄命人生,蜕变而成一首首人间绝唱。后世称其为“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请问这个人是谁?

【展示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体味李煜以赤子之心写悲惨的国破家亡之痛。2.诵读词作,体会这首词的音韵美。【知人论世】 姓名:李煜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国家:南唐

职业:国主、词人

词作: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男女恋情,风格绮丽柔靡。后期则描写了思乡之情,亡国之恨以及对昔日生活的怀念,风格凄凉悲壮,意境深远。

李煜被囚后,生日那天晚上于其所拘小楼宴饮奏乐,命歌伎演唱他的新作《虞美人》,声传于外。宋太宗知道后认为他怀有故国之思。就命秦王赵廷美赐他‘牵机药’,将他毒死。

【古诗今译】

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初读诗歌】听范读,一位同学范读,学生听配乐齐读 【整体感知】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无限悲哀伤感

【诵读提示】诵读时语调要低沉、慢速,要以一种长叹的语气表现出来。做到眼中有形象,心中有悲情。

【合作探究】

1.“春花秋月”本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

春花最美,秋月最亮,春花秋月总是和最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一年又一年如期开放的春花,一岁又一岁悬挂在碧空的明月,在李煜那里却丝毫唤不起欣赏的兴趣。一个被囚禁的亡国之君要忍受无尽的屈辱,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 李煜虽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所以,“问”在情理之中。

2.“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好在哪里?

囚居的小楼昨夜又吹来了东风,预示着有一个难熬的春天到了。一样的东风,一样的明月,不一样的境遇。故国已经不在了,皇帝的身份也已经不在了。故国凝聚了自己人生的荣耀和梦幻。“又”点明他囚宋后又过了一年。季节的变化引起他无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又”点明他囚宋后又过了一年。季节的变化引起他无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知识回顾:炼字型诗歌鉴赏方法:

1、解字义

2、绘画面

3、答手法

4、抒情感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中哪个字好?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改”字好,改变的是朱颜(经历风吹雨打),除了朱颜还有:地位(一国之君为阶下之囚)和心情(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

三组对比:春花秋月

小楼东风

雕栏玉砌 实写

往事

故国 朱颜

想象中的景色,是虚写,此处既有对比,又有虚实结合。表现时空永恒而人事变化无常。

宇宙永恒不变而人生短暂无常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有哪些愁? 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乡之苦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探究完毕后全班自由诵读 【名句赏析】

语出自然,浑然天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用法?请同学们几个这方面的事例。

明确: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无怪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 者也。”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的“自是人生长恨水东流。”

李白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早如青丝暮成雪。”等等。回顾运用比喻写愁思的其它名句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课文小结】

李煜的这首词发自内心,字字浸血。既抒发了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又流露出了词人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哀叹命运等人类所共鸣的情绪,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南唐灭亡后,李煜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天上人间”的巨大落差在他敏感懦弱的心灵上留下巨大的创伤。所以其后期的词作字字血泪、悲恨激楚、感慨深重。

【华章感读,当堂成诵】

【作业】作业:写一段话给李煜。

李煜虞美人优秀教案 篇2

一、纵情声色的君王

作品痛定思痛, 倾吐了词人“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的悲苦辛酸。作者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借“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故国朱颜”“雕栏玉砌”和“一江春水”等景物, 抒发了山河破碎、物是人非、美梦飘逝的伤痛。开篇, 词人就是一声吁叹———“春花秋月何时了”。其实, 依照常理, 冬去春来, 春暖花开的景象往往让人欢欣鼓舞。可是, 一派欣欣向荣的自然景色非但没有给李煜带来感念物华的欢乐, 相反, 倒是触痛了他那脆弱、敏感的囚徒心境。只是, 这“天上人间”因战争失利都成了过眼云烟。因此, 用“何时了”乞问“春花秋月”, 其实是词人向宋太宗怯懦的询问, 流露了一个特殊“异乡人”的思归情绪。同时, 说明李煜此时还生活在幻想里, 希望回到那三千里外的“山河”。

从帝王的宝座上被摔了下来, 不是“卧薪尝胆”去为“东山再起”作准备, 而是整天顾影自怜、寂寞难耐, 从而暴露了李煜懦弱的性情特点。李煜之所以怀揣“雕栏玉砌应犹在”这样患得患失的心思, 从某个角度理解, 正是他懦弱的性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稍有刚勇无畏之心, 断然不会举国而降。失了保家卫国的进取心, 不纵情声色、沉迷宫闱之乐又能做些什么呢?在“梧桐深院”李煜回想最多的, 怕莫就是他“一晌贪欢”的那些风流韵事。分析文中的抒情意象, 无论是“春花秋月”和“小楼东风”还是“故国朱颜”与“雕栏玉砌”, 尽是些“风花雪月”, 反映了这个南唐后主追求个人享乐的人生理想。

二、心意消沉的囚徒

“国破家亡”与李煜懦弱的性格缺陷有关, 是他纵情声色的必然结果。长达三年时间的囚徒生活, 把李煜消磨得心意消沉。所以, 读者在作品中根本感觉不到有一丝男子汉的威武不屈。应该说, 被俘初期, 李煜有心存侥幸的一面, 希望某天能回到“故国”。但是, 宋太宗始终不给李煜任何希望。于是, 李煜绝望了, 怅惘的心像青花瓷碗般彻底破碎, 在四十二岁生日的晚上, 写下了这首怀念故国、渴望东归的词, 并且让宫女忧伤悲泣地唱。从某个角度看, 李煜有可能是想借此词来激怒宋太宗, 来了结这落寞的残生。

“小楼昨夜又东风”。一个“又”字, 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 它与上文的“了”字一脉相承, 而哀怨更深。被囚禁于深深庭院, 失去了尊荣、自由、爱情的李煜, 因岁月轮换而心痛, 因春风拂面而心酸, 因“东风吹水日衔山” (《呈郑王十二弟》) 而心悔, 不禁生发光阴飞逝的慨叹。春风又吹, 春草又绿, 可是自己却苟延残喘着!故国回首, 可谓物是人非, 但“东风与明月”永恒, 只是人生命运无常, 这种永恒与无常的巨大反差, 表现了作者对宇宙与人生际遇的思索。但是, 柔弱的李煜已经不可能由此迸发出“东山再起”的激情, 而只能在与生命决绝前, 放纵一下悲哀的心情, 任凭自己沉溺在这种无边的生命悲歌里, 静静地等候人生终曲的响起与落幕。“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这个“改”字应当是李煜悲情人生的根本原因。一切爱恨因“改”而来, 一切情仇因“改”而生。尊卑荣辱的改变, 让登楼遥望的李煜不断慨叹“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于是, 在醉梦里, 李煜仿佛看到了“朱颜”正轻歌曼舞、明眸流盼。

三、满腔离愁的诗人

关于囚居寂寞, 李煜在同期作品《相见欢》中作了形象性的描述:“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本文中, 作者则创造性地用了一个比喻,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把抽象化的愁怨具体化了。作者不仅借一江春水的汪洋恣肆和奔放倾泻来表明自己的“愁多”, 借江水的日夜长流与无穷无尽来说内心的“愁长”, 而且借江入大海的无边无际倾诉着自己望断天涯的“愁深”。此时, 这一江波涛汹涌的春水, 在读者眼里, 分明是一滴滴汇聚而负载李煜离情别恨的眼泪。正是这种比喻手法的运用, 使得作者抒发的感情兼有了无边的广度。这也是后人为什么对这个“政治矮人”特别怜惜的理由。

李煜《虞美人》教学设计 篇3

(1)知识与能力:运用析关键词法鉴赏《虞美人》全词,品味意境,挖掘作品中“愁”的深层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自主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刻理解古典诗歌作品蕴含的情感,培养自主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析关键词法鉴赏全词,品位意境。总结运用析关键词鉴赏诗词的方法。

难点:结合李煜生平,挖掘作品中“愁”的深层内涵。

【教学过程】

一、辅助环节

1.创设情境,板书课题

法国作家缪塞尔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2.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大屏幕)

(1)仔细阅读全词,品味意境,体会作者“愁”的深层含义。

(2)有感情地吟咏、诵读古典诗歌,感受古典诗歌的音乐美。

(3)总结运用诗歌关键字词鉴赏诗词的方法。

3.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阅读教材第47页,回忆以往积累的诗歌知识,完成以下内容,10分钟后进行检测:

(1)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为人。

(2)“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是代表美好事物的“春花秋月”,作者为什么希望它早点结束呢?(联系诗歌写作手法)

(3)“往事知多少”作者会想起哪些往事呢?(联系作者以前身份)

(4)“雕栏玉砌应犹在”“应”如何理解?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联系作者现在处境)

(5)“只是朱颜改”中的“朱颜”的含义指哪些?(联系作者写作背景)

(6)“问君能有几多愁?”是他问还是自问?为什么?

(7)找到本词的词眼并分析。(运用品位意境的方法:明意象—抠字眼—联经历—析手法)

(教师简介作者生平及为人,然后给学生下发自学指导提纲。让学生依据自学指导提纲自主看书,完成提纲中所要求解决的问题,学生看书期间教师巡视,对提出疑问的学生做提示性回答,不做过多讲解,保证每位同学高效自学)

二、“先学”环节

第一步:学生看书自学

第二步:检测自学效果

(课堂练习用题签和大屏幕同步出示,学生讨论、回答,巩固强化)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往事知多少”作者会想起的往事是指( )

A.锦衣玉食,后宫佳丽陪伴的生活

B.尊严和自由

C.生存的安全感等

D.国破家亡

2.“只是朱颜改”中的“朱颜”的含义指( )

A.后宫佳丽的容颜

B.词人自己的容颜

C.国家的容颜

D.“雕栏玉砌”中的红颜色

E.大自然的颜色

(二)问答题

1.本词的词眼是什么?

2.分析作者情感的具体含义。

3.作者是怎么来表达情感的?

三、“后教”环节

(课堂练习用题签和大屏幕同步出示,学生讨论、回答,巩固强化)

1.引导学生更正并讨论。

2.教师点拨、拓展。

四、“当堂训练”环节

1.比较阅读

相见欢(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浪淘沙(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填写一首词《虞美人》

课堂小结: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對你笑,你对他哭,他就对你哭。

(作者单位 吉林省桦甸市第一中学)

李煜《虞美人》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李煜生平及作品风格,感受词作的艺术魅力及其艺术价值。

2、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3、诵读词作,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寻找意象,感悟意境,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把握作品中蕴含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交流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夏天到了,我们校园的白玉兰也开得灿烂,校园处处飘香。有一种花,也是在夏天盛放,它还有一个动人的名字,叫“虞美人”。不过,今天我们接触的“虞美人”不是花,而是一首词,它的作者是李煜。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品读李煜的《虞美人》。

二、知人论世

让学生回顾作者生平,教师补充。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解到汴京,辱封“违命侯”,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过着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978年七夕之夜,李煜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宋太宗知道后大怒,赐酒将李煜毒死。可以说《虞美人》是他的绝命词。古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词前期:多写宫廷逸乐生活,风格绮丽,轻靡婉转。代表作有《浣溪沙》、《玉楼春》、《更漏子》、《菩萨蛮》等。后期:追忆往事,伤怀故国,词风沉郁苍凉。

三、整体感知——诵读

(一)诵读

1、学习诗歌先从诵读开始,正所谓“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诗歌应通过诵读来领悟其韵律和情感。请同学们齐读本词。(生齐读)

2、请一位同学起来给我们朗诵此词,请其他同学认真感受,然后对他的朗诵做出评价。

3、同学们请说说,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自由评价)

提示:入情入境地读,把自己想象成李煜,诵读时一定要把握感情基调和节奏。感情基调:凄凉哀伤 节奏:低沉缓慢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听配乐朗读(多媒体展示)

听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感受。

5、学生自由诵读,要求读出情感。

6、再找一学生诵读。

7、学生再次齐读本词。(朗读是学习诗歌的重要一环,通过朗读让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加强对诗歌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1、全词写了什么内容?

2、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愁

3、作者李煜有哪些愁?为何而愁?

往事之叹

愁 亡国之痛

故国之思

4、李煜是怎样展现愁情的?

提示:从意象、关键词句、艺术手法入手,把握愁情的写法。(1)品读意象

意象: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

春花秋月:美好景象 ——亡国之痛 往事:锦衣玉食,九五至尊 ——往事之叹 月:怀念亲人,怀念故乡 ——故国之思

(2)品读关键词句

①又

“又东风”点明他降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②改

改:朱颜、地位、感受

不改: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 ③品味欣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运用了设问、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突出愁思的广、长、多,把无形的愁思具体化,沉重的情感飞动化。

比喻:

1、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2、愁思如春水般长流不息,无穷无尽。

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情感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四、合作探究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言之,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物质——李煜在南唐当皇帝时过着锦衣玉食、后宫佳丽的生活,享受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

精神——欢乐、权利、地位、人格、尊严、自由,甚至是生存的安全感。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相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4、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 怀念故乡,怀念亲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杜甫

五、分析鉴赏——品读

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好在哪里?()

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雕栏玉砌”为虚写,代指旧日南唐宫中的建筑之外,还泛指南唐的青山、碧水、明月等一切美好的事物,这是以点代面、以物代物,合乎借代规则。“朱颜”为实写,南唐宫中旧日的宫女早已老去。暗里表达了自己对故国的深深怀恋和自己切肤的亡国恨。将“雕栏玉砌”与“朱颜”进行对比,写出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运用比喻和设问,用春水来比喻愁,将抽象感情具体化,愁思像春水一样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写出了愁思之多;又像春水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写出了愁思的绵长。

六、课堂总结:

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七、拓展:写愁思的名句。

学生交流,然后教师列举一二:

李煜虞美人优秀教案 篇5

而作为词人,李煜是及其成功的,他的词意象奇特,用词别致,意境深远,在文学有极的高地位。虞美人是李煜的流传最广的一首词,也是李煜最后一首词。所以读起来哀婉凄凉,十分能引起人的共鸣。

所谓苦难出诗人,如果李煜不亡国,如果李煜有唐宗宋祖的伟业,或许他就做不出这样缠绵悱恻的词了。词中开头就是问句,抒发了对往日美好生活的怀念,一个问句又表现出对如今现实的无可奈何。

接下来的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仍是对往日生活的怀念,此时的李煜已经有了悔改之心,可惜大势已去,就算东风再温柔迷人,李煜也没有福气享受了。这句十分能引起人的共鸣,虽然我们不是一国之君,没有体会过亡国的苦难,但对往事的回忆,对昔日美好事情的追忆是每个人都有的。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读到这里,不禁让人潸然泪下。不禁让人想起叶芝的当你老了那首诗。时光荏苒,无论你贵为天子还是一介平民,谁也逃不过时间。于是李煜最后无奈的自问自答。

南唐后主李煜的几首优秀的词 篇6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入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春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子夜歌

《虞美人》教案 篇7

开场白:

同学们,中华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使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使我们身为中华儿女必须传承和发扬的经典。

今天,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走进国学课堂,去传承中华经典,发扬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李煜生平及创作》,导入新课《虞美人》

二、初读正字音

1、听录音,轻声跟读一遍;

2、男生、女生对读,纠正字音;

3、小组开火车读,评出代表赛读;

4、评出小老师领读,全班齐读。

三、吟唱品韵律

1、播放歌曲《虞美人》,学生小声跟唱;

2、全班齐唱《虞美人》。

四、再读知大意

1、播放《虞美人导读》视频 ;

2、结合注释,视频,小组讨论《虞美人》的大意和抒发的情感 ;

3、代表展示。

五、学以致用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这个句子是: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六、导学归纳

1、学生总结

2、齐读归纳:这是一首抒情词,写在李煜亡国被俘之后,抒发了他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其中既有他为失去曾经拥有的王国、权利、荣华富贵、享乐生活而发的痛苦哀叹,也包含了他对故国河山的深情怀恋和自己逸乐亡国的深切悔恨。情调虽然感伤低沉,但情感真实,感触真切,表现坦率真诚。

七、拓展延伸

1、自读《国学》P2的拓展阅读《李煜的文学成就》

2、再唱《虞美人》 结束语:

虞美人教案 篇8

1 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2 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3 体悟本词的意境和语言

教学重点:

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体悟本词的意境和语言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后代文人便另辟蹊径,将诗与北方的燕乐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弃,极易写景抒情的新的韵文文体——词。晚唐温庭筠、五代的李煜等一批词人的出现,使词在文坛上的地位逐步确立。而李煜的词在思想上,艺术上都超越了其他词人的,成为唐、五代词的颠峰。王国维说:“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二、作者介绍

作为南唐后主,并没有致力于国事,而是纵情于声色,奢靡荒淫,耽于享乐。974年十一月,宋兵南下攻金陵,南唐灭亡,李后主投降,被俘到汴京,辱封违命侯,过着“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活。978年七月七日,在他四十二岁生日之夜被宋太宗赐毒酒毒死。

在政治上,他是颓唐的,是无能的,以致国破家亡。但他在文艺上,却是经史诗文样样精通,擅长书画,对音律有着独特的感悟,尤其善于填词和作曲。现存词四十四首,以降宋被遣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香艳缠绵,后期词充满亡国之恨。他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前人评价:“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

三、初步感知:

1 听录音,正字正音

2 指名朗读,注意字音、停顿

3 再听朗读。思考:这首词抒发什么情感?请用文中的词语句子回答。

4 品味语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喻、夸张。

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

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四、研习探讨:“愁”的具体内容,走进李煜的内心世界。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实写。“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他劈头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然而,从后主处境设身处地去想,他对人生已经绝望,遂不觉厌春花秋月之无尽无休,其感情之极端悲苦可见。对“春花秋月”的吟咏歌唱,在古典文学中屡见不鲜,但论起悲凉深沉,则莫过于李煜。

“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一“又”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的感情!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还要继续;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历尽苦痛折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的倒装。

“月”在古诗词中的涵义是什么?——怀念故乡、怀念亲人。

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故国”指什么?——已亡之国。

苏轼: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花发。“故国”——旧地。

让我们来想象: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

3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不堪回首”,但毕竟回首了。遥望金陵的想象与慨叹。想象中,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只是当年在阑边砌下流连欢乐的有情之人,已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了。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只是”二字以叹惋的口气,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

4 小结

解说一:以上六句在结构上是颇具匠心的。几度运用两相对比和隔句相承,反复强调自然界的轮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暂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一二两句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和人间事的一去难返对比;三四两句“又东风”和“故国不堪回首”对比;五六两句“应犹在”和“改”对比。“又东风”、“应犹在”又呼应“何时了”;“不堪回首”、“朱颜改”又呼应“往事”。如此对比和回环,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

解说二: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5 “愁”的内容:

亡国之恨(自我悲情)——物是人非的慨叹(人类悲情)

五、朗读全词,体悟情感

1 再次听读

2 总结:

这首词,围绕一个“愁”字,在时间上与空间上,将故国的衰亡与天地的变化,将人事的无常与天地的运行联系在一起,运用反衬的方法,以宇宙时空的永恒与无情,衬托出家国人生的短暂与可悲,最终将一个亡国之君的自我悲情酝酿成人类悲情。

六、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u 了解诗人(生平、风格等)

u 掌握常识(典故、修辞、表现手法等)

u 鉴赏内容(词句、主题、情感、技巧等。)

七、迁移训练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就这首词的词句、主题、情感、技巧等方面选择一点进行赏析。字数不少于100字。

这首词写于降宋以后。

无言 内心的情绪,他的痛苦无人与说,也不愿与人说,说了何用?又有谁理解自己?

向深院望去,冷月的晴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重门深锁,多么清冷的环境啊!

“锁”字表明自己的身份。

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以解开,仿佛使人看到离愁就像一团转动的乱丝,紧紧盘绕纠缠着人而无法摆脱。这实际上写词人此时愁情万端,有对过去的种种回忆,有对现状的种种伤感,有对未来的种种忧愁,千千万万无形的感情丝缕,缠绕着他,理也理不清,剪也剪不断。

八、板书

虞美人

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亡国之恨(自我悲情)

又东风 不堪回首 愁

虞美人公开课教案 篇9

[选取日期]

三维目标:

1.了解李煜其人其词。

2.体会本词深沉哀婉的情感。

3.揣摩本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体会本词深沉哀婉的情感。教学难点:

揣摩本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学情分析:

对于词,学生已有接触,初中甚至学过李煜的词。学习本课之前,要求学生搜集李煜的有关资料,找几首喜欢的词读一读,以期对李煜有进一步的了解。课前准备:

1.搜集李煜有关资料。2.找几首李煜的词读一读。3.搜集古诗词中写“愁”名句。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多媒体播放乐曲《虞美人》,指名诵读李煜词。

2.介绍李煜其人其词及本词背景。

二、朗读

1.请男女二生朗读,学生评点。2.师生朗读对抗赛,学生评点。3.学生深情齐读。

三、品读

1.初通词意:学生浏览书下注释,就词意理解提出疑问。(可让学生说说“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意思)

2.情感理读:探究三个问题,把握本词情感。

①.“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们完结呢? ②.“只是朱颜改”,“改”的仅仅是“朱颜”吗? ③.“问君能有几多愁”,词人的愁包含哪些内容? 3.手法分析:情景交融、虚实结合。

4名句赏析:写一段话,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进行赏析。

(积累写愁名句)

四、品评

学了《虞美人》这首词,我们如何看待李煜这一人物?(生交流发言)

五、练习

阅读李煜词《破阵子》,回答问题。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花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虞美人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依据时间顺序,理清三个不同时期听雨的场景。

2、通过三幅听雨场景的对比写法,分析出作者在文字背后隐藏的情感变化。

说明:

这首词的作者蒋捷,虽生卒年不详,但知生当宋、元易代之际,是进士出身,几年以后宋就亡了,隐居竹山不仕。故作者在听雨过程中,截取了三幅富有暗示性和象征性的画面,感怀已逝的岁月,感慨目前的境遇,形象地概括自己曲折的经历,暗示整个时世的变迁。整首词的层次清楚、脉络分明,所以教师期望通过对本词的不同形式的诵读,依据时间顺序,让学生找出并理清词中作者三个不同时期听雨的场景。当我们细读这首词时,其间那作者的一股身世之衰和亡国之恨是纷至沓来、涌集心头。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在不断的诵读中,并且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三幅听雨场景的对比写法,分析并充分感受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情感的.变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初步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品读等方法,把握文中有感染力的字词,感受作者在“听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身世之衰和亡国之恨相融和的情感。

2、难点:作者如何运用画面,来对比表现出他的家国情愁。

说明:

李煜虞美人优秀教案 篇11

教学目的

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使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教学重点

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的能力。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教学设想

1、以诵读为主导,抓住词义要旨,领会意境及艺术特点。争取当堂成诵。

2、引入《相见欢》、《乌夜啼》进行延伸阅读。

3、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邓丽君的《几多愁》,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问答法    3、情境法。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介绍词的一般知识

①名称--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所以又称之为诗余、长短句。

②填词--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③片--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一般分两片。

④篇幅--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⑤风格--词分为婉约与豪放,是根据词的创作风格来划分的。

婉约词:语言清丽含蓄,情感婉转缠绵,多以男欢女爱、离悉别绪为题材。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

豪放词:气势雄伟,意境开阔,充满豪迈洒脱之志,给人以积极向上之力量。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人。

⑥发展--为了说明方便,似可将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幼年期--唐代--李白为产母、温庭筠为保姆

青年期--五代--韦庄、李煜最为人所称道。

壮年期--北宋--柳永、苏轼各擎一面大旗弛骋词坛。

老年期--南宋--李清照、辛弃疾为落日增余辉。

三、作家简介:

后人是这样评价李后主的:“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南唐后主,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937年七月初七生,962年继位,好声色,不恤国政,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虽封为“违命侯”,便实际上过着“日夕只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978年七月初七,四十二岁生日,作《虞美人》一词,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李煜便被毒死。这首《虞美人 》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同时他又是位多愁善感的词人,作为亡国之君,李后主确实没什么可说的,但作为一代词人,他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血泪写成的感人诗篇,《虞美人》就是其中之

四、朗读

1、朗读比赛(一男一女)比较好坏

2、朗读指导

--入情入境的读,一定要把握整体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

①感情基调:低沉、凄凉,在声调上有曲折。

②句子重音: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这些词特别能表现诗人的内心痛苦的世界,所以要重读。

五、内容把握

1、要朗读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文中哪个词概括了全文的感情?

--愁

2、大家说说李煜的愁在文中有哪些?

--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这层层叠叠的铺天盖地的“愁”接踵而至,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剪不断,理还乱”,无限忧愁,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么,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愁情”的?

--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能直接表现愁情吗?

结尾的名句用了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写得很形象。

作者的发问也很有特色。先问天:“春花秋月何时了?”再问人:“往事知多少?”最后问自己:“问君能有几多愁?”可以说是,问天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层层叠加,曲折回旋。最后以“一江春水”作结,这哪是一江春水啊?简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使抒情达到了极至。

①意境的创设上: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实写:物是(自然永恒) 虚写:人非(人生无常)

②比喻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的流水,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丰盈而且沉重。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负载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泪。这样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发的感情兼有了无边无际的.广度和深度。

③对比。春花秋月与往事的对比

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的对比

雕栏玉砌与已改朱颜的对比

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载不动许多愁”

④发问问天--问人--问自己,一唱三叹。问天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凄楚中,造成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

六、披文入情,逐句赏析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且是不变的自然规律,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亡国之君,内心痛苦;以乐景写哀情)

2. 往事知多少--(作者会想起哪些往事呢?)(物质方面:锦衣玉食、后宫佳丽、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东风”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东风即春风,感叹时光流逝,宇宙的永恒不变)

4.只是朱颜改--“朱颜”的含义 (后宫佳丽的容颜,词人自己容颜,国家的容颜)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五月之夜》)李煜《虞美人》不正是这样的不朽之作吗!

板书设计:

以乐景写哀情

愁    以物是写人非

以动景写静愁

第二课时

李煜词选讲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更漏子》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捣练子令》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

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

优秀散文:美人吟 篇12

西施:一个代表作

苎萝村的露水孕育的。采天地之秀气,吸日月之精华,出落成中国古代美女的代表作,让古今的东施嫉妒得心痛的绝色佳人。

生逢乱世,把“女人通过征服男人从而征服世界”演绎得淋漓尽致,让“卧薪尝胆”终于赢未了甘甜的曰馈。

功成身退,泛舟西湖:和范蠡的美满生活让‘红颜薄命”的命题不完善,让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剧不再在二人身上没有上演。

梅艳芳:一朵艳丽花

从名字里走出的一朵花,从一朵花里走出的名字。梅艳群芳,技压群芳。“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一花一世界,一笑一尘缘。一朵花的高度和舞台的高度,并排在季节的情愫里。站在梅蕊之上,蝴蝶的美丽翅膀便低过了红唇。如花的花,女人花;花之上的“花”,艺术花。

你站在梅的情愫里:释放爱情,释放精彩……过早的凋零,让那些赏花的.蝴蝶无语憔悴,让那些褪了色的形容词唏嘘喟叹:自古红颜多薄命!

陈晓旭:一个当代的林黛玉

让林黛玉走出“红楼”,走上荧屏,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人们的梦中……

仿佛冥冥之中早安排好似的,演悲剧人物便成了悲剧人物,于是,您成了林黛玉的化身、现代版。重拍《红楼梦》,无论如何选秀,您是谁也无法超越的经典演员。

一个名字、一个经典的名字引领着一个时代,横跨着几个时代。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当起风之时,当下雨之际,一些爱情电视可用来幻想,一些情节可用来疗伤。

一棵香草,一棵弱不禁风的香草。在东方破“晓”、“旭”日东升的美好景象中却沉睡不起!于是,你,便在李清照的诗词里,以生病的方式--------给了一朵经典的花一个凋谢的理由!

上一篇:农民工返乡与小城镇发展下一篇:城关镇新农保工作开展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