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春天》第一课时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找春天》第一课时(精选11篇)

1《找春天》第一课时 篇1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板画。

3、学生写的描写春天的作文。

4、钢琴曲《童年的回忆》。

教学过程:

一、课题教学。

1、盼望着,盼望着,春的脚步近了。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描写春天的词语。)

2、是的,春来了,春来了,他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板书:找。完整课题)

二、初读感知。

1、春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学们感受到春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这回细心的你能在春天里找到些什么?(圈一圈,划一划)

3、你找到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

2、教学4~7自然段。

(1)指名读(4句中任意一句,结合板画、生字教学)

a、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吗?

b、你能想像这幅美丽的画面吗?

c、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d、指导朗读。

(2)小组合作学习其他三句。

a、我们还发现有三句话是和这句话的句式很像的,请你们四人小组自己去读一读,说说你们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者还想说些什么?

b、小组汇报。(结合板画、生字教学)

c、看着板书指导朗读。

d、试着背一背。

(3)仿写。模仿这四句话写一写。可以写一写春风,柳条,笋芽等。

3、学习第8自然段。

(1)课文中还有一段话,是老师很喜欢的(范背第8自然段)。

(2)想不想自己去读一读?(生读)

(3)文中用了女字旁的“她”,你体会到了什么?

(4)读了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春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是一个可爱的娃娃,是一个美丽的姑娘)

4、小结,改课题。

春姑娘从躲躲藏藏、遮遮掩掩,到后来尽情地欢笑、玩耍;从远远地走来,到把我们包围,春真的已经来了!(改课题:找春天——春天来了!)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欢迎春天的到来!(配乐朗诵全文)

四、课外延伸。

孩子们都脱掉棉袄,奔向田野,去找春天。前些天,我们也去了江滨公园找春天,虽然还没有繁花似锦,枝繁叶茂,但每个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眼里的春天。并把她写下来了,能把这份美丽与大家欣赏吗?(生选读作文)

五、总结。

1《找春天》第一课时 篇2

《小蝌蚪找妈妈》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富有童趣的看图学文。课文讲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变成了青蛙, 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的故事。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出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 蕴含了从小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课文的难点是让学生通过朗读, 感悟小蝌蚪找妈妈的艰辛, 学习小蝌蚪不怕困难的精神。经过近一年的学习, 学生的识字量大大提高, 基本上能读通课文, 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又喜欢朗读。因此, 教师要少讲, 让学生多读, 以读促悟, 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揭示课题

1. 昨天老师捡到一张“寻人启事”, 你们想看吗?

(多媒体出示寻人启事) 教师读:我是小蝌蚪, 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和自己的妈妈一起快乐地玩耍时, 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 她又在哪里呢?你们能帮一帮我吗?

2.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34.小蝌蚪找妈妈)

设计意图:通过寻人启事的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诧异和帮助小蝌蚪的热情中, 迫不及待地进入课文, 进入角色。

二、结合图画, 初读课文

1. 思考问题。

多媒体出示课文动画, 播放录音。学生思考问题:小蝌蚪为了找妈妈, 是向谁去打听的?小蝌蚪找到妈妈没有?是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2. 自读课文。

要求: (1) 边观察图画边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词问同学或老师, 或者做上记号; (2) 标出自然段序号。

3. 教师巡视自读情况。

4. 师生合作互助, 检查自学情况, 识记生字。

(1)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8个生字。 (课件出示:灰、迎、阿、姨、追、顶、披、鼓。引导学生用实物或动作来识记。“灰”:找出同学身上的灰色衣服或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见过的灰色的东西。“追”或“迎”:谁愿意把追和迎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披”:这里有件衣服, 谁能把衣服披在身上?“阿姨”:什么人我们喊她阿姨?) (2) 指导学生识记重点字和难点字 (课件出示:有、在、什、么、变、条。) (1) 组织学生分小组互助学习, 看谁认的字多。 (2) 组词识字。 (3) 开火车检查识字效果。 (4) 小老师领读。

5. 指名读文, 检查朗读情况。

设计意图:本篇课文不带拼音, 学生朗读不注音课文遇到生字可能无从下手, 所以在读文之前要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 自主探索, 把课文读通顺。学习生字时, 通过联系实物或动作来识记生字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1. 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助学。) (1) 小蝌蚪长什么样? (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 (2) 它们在干什么? (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出示第二幅图, 引导观察, 男生读。) (1) 这时的小蝌蚪有了什么变化? (长出两条后腿。) (2) 小蝌蚪遇到了谁?问了什么?鲤鱼妈妈说了什么? (3) 师生对读小蝌蚪和鲤鱼的对话。 (边读边做动作, 理解“迎上去”的意思。) (4) 从鲤鱼阿姨的话中, 小蝌蚪了解到妈妈有什么特点? (四条腿, 宽嘴巴。) (5) 过渡:小蝌蚪依照鲤鱼阿姨的话, 继续去找妈妈。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出示第三幅图, 引导观察, 女生读。) (1) 过了几天, 小蝌蚪又有了什么变化? (长出了两条前腿。) (2) 这次, 小蝌蚪遇到了谁? (乌龟。) 小蝌蚪是怎样做的? (追上去喊妈妈。) (3) 指名上台表演, 理解“追上去”的意思。 (4) 小蝌蚪为什么叫乌龟为妈妈呢? (乌龟和青蛙一样是四条腿, 宽嘴巴。) 乌龟是小蝌蚪的妈妈吗?乌龟是怎么对小蝌蚪说的? (指名读课文。) 小蝌蚪从乌龟的话中知道了什么? (大眼睛、绿衣服。) (5) 分角色朗读课文。 (6) 过渡: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妈妈, 它们又按照乌龟的话去找妈妈了。

4. 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出示第四、五幅图, 提问助学。) (1) 现在, 小蝌蚪变成什么样了? (尾巴变短了。) 它们又遇到了谁? (青蛙。) 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四条腿, 宽嘴巴, 披着绿衣裳, 鼓着一对大眼睛。) (2) 小蝌蚪叫了什么?青蛙妈妈说了什么? (3) 小蝌蚪现在高兴吗?为什么高兴? (4) 指名上台表演朗读。

5. 齐读第六自然段。

(出示第六幅图, 观察。) (1)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 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2) 我会说话: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

(生:我已经长大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多种形式的朗读,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表演与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四、巩固练习, 深化教育

1. 填空。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_____, 过了几天, 长出两条_____, 又过了几天, _____变短了, 成了_____。

2. 思想教育。

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 它们和妈妈一起捉害虫了。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 一只青蛙一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呢, 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

设计意图: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在语文学习中渗透思想教育, 实现课内外的有效结合。

五、巧设悬念, 拓展延伸

1. 小蝌蚪长成了青蛙, 后来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为了让孩子们找妈妈不那么辛苦, 她决定写一份留言条, 请你告诉她怎么写。

2. 通过阅读课外书或向家长了解有关青蛙的知识。

1《找春天》第一课时 篇3

【关键词】教学设计;语文

一、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与目标

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前期分析中,要围绕学生知识点的需求,形成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在知识点的掌握上,形成知识目标的提高,让学生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态的能力。

(1)会读“灰、迎、追、顶、披、阿姨、鼓”这8个字,会写“有、在”这两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和表演,使学生理解“追上去、迎上去“的意思。

(3)学习课文后,学生能明确小蝌蚪妈妈的样子究竟长什么样。

(4)在分角色朗读中,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情与作为长辈的鲤鱼妈妈和乌龟对晚辈的和蔼的态度。

二、教学环节的优化设计与策略应用

(一)开门见山的导入方式

运用开门见山的导入方式,简单明了,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内容中,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收集一定的小蝌蚪,让学生认知,并提出相应的问题,今天刘老师給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群小伙伴,瞧(出示插图一),它们是谁呀?(板书:小蝌蚪)仔细看老师写,你会有发现。你发现了什么?(虫字旁,都是形声字)师: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小蝌蚪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板书:找妈妈)。轻松地完成教学导入。

(二)读、反、学综合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形成形象的教学应用模式,结合读、反、学等方式展开教学。

(1)示范读

师:想听这个故事吗?请小朋友们把课本翻到151页,并拿起你的铅笔准备好。师强调听故事要求:听之前,刘老师有三个要求:看着书认真听刘老师读;边听边标上段序;找出课文中写蝌蚪样子的那段,并说说小蝌蚪长什么样。

(2)反馈

师:给课文标上段序了吗?一共有几个自然段?(6段)

师:课文中哪一段写了小蝌蚪的样子?(第一自然段)

(3)综合学

在学习每一个自然段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采用层层引导的方式,突出主题思想和教学目标。譬如在第一自然段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提问:那故事中的小蝌蚪都长得什么样呢?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读后,师问:小蝌蚪长什么样?(大大脑袋 黑灰身子 长长尾巴)并板书。随机学习“灰”字,理解黑灰色。读第一自然段的时候,先指名读,其他同学仔细听,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蝌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三、再读课文,整理文脉,积累词语

在对课文深入朗读的基础上,与小蝌蚪找妈妈的一些动词联系起来,尤其是学生可以模拟这些动作,形成与小蝌蚪形象的整体融合,促进学生形象思维。

(一)读第2~6自然段

师:可爱的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呢?在找妈妈的路上都遇到了谁?课件出示:小蝌蚪在找妈妈时先遇到了( ),再遇到了( ),最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师:谁来读读老师的问题?在读这个问题时,括号就读成谁。

学生读第2~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上面的问题。

(二)反馈

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路上都遇到谁?先指名回答,接着同桌练习说,最后全班齐说。

(三)积累词语。出示: 甩 摆动 露 后腿一蹬 游哇游

师:老师不仅带了这个问题,还带了几个生词,看哪位小朋友认得它们?

师:读了这些词有什么发现?(都是动词)带上动作来读读吧!

四、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围绕小蝌蚪找妈妈的礼貌性表达,让学生增强礼貌运用的常识,并突出小蝌蚪妈妈的整体形象。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遇到鲤鱼

1. 师:小蝌蚪游哇游,先遇到了谁?(板书:鲤鱼)课件出示:插图二。

师:谁来向鲤鱼打声招呼?你觉得这是只怎样的小蝌蚪?(懂礼貌)哪里听出它很懂礼貌?谁来当回懂礼貌的小蝌蚪?

师扮演鲤鱼妈妈,问:“小蝌蚪,你找我有什么事?”引出(课件出示:“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2. 随文识字:阿姨

师:小蝌蚪称鲤鱼为——阿姨。这个词你是怎么认识的?(学生回答)一起有礼貌地叫一叫。

师:鲤鱼阿姨是怎么回答的呢?课件出示: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学生读。

3. 读对话

师:谁是这懂礼貌的小蝌蚪?谁是鲤鱼阿姨呢?(指名读对话)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鲤鱼阿姨?(有爱心、亲切、善良的鲤鱼阿姨)同桌来读读,读出小蝌蚪的礼貌和鲤鱼的亲切。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遇到乌龟

1.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师:请小朋友带上问题自由地读读第三自然段。

师:小蝌蚪又遇到了谁?(板书:乌龟)

2. 理解:追上去、迎上去(课件出示:插图二和插图三的对比图)

师:当它们遇到乌龟的时候,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妈妈,用课文中的词来说,它们连忙(师做动作)——生说:追上去。(课件出示:追上去)

师表演:现在我就是乌龟,哪只小蝌蚪来追追我?追,一般是从乌龟的什么方向追?(后面)

师:还记得它们第一次见到鲤鱼妈妈时,小蝌蚪又是怎么做的呢?(课件出示:迎上去)

师:“追上去”和“迎上去”有什么不同?结合图画理解。

师:小蝌蚪见到鲤鱼迎上去,见到乌龟更是迎上去,连声喊——生说:妈妈!

(三)遇到乌龟

师:看到后面的标点了吗?感叹号应该带有感情。此时见到妈妈的蝌蚪心情是怎样的呢?(高兴)谁来高兴地叫一叫?(课件出示:妈妈,妈妈!)

师:你为什么要叫乌龟妈妈?(生回答)

师: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随文识记:顶、披)

板书:大眼睛、披绿衣

(四)设置悬念,引出下节课内容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大脑袋、黑灰身子、长尾巴的小蝌蚪,还知道它们的妈妈长着宽嘴巴、四条腿、大眼睛、披绿衣。咦,蝌蚪和妈妈怎么长得一点儿也不一样呢?它是怎样变成它妈妈的模样的呢?那就等着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找春天》第一课时 篇4

训练主题:找春天

一、导入: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你观察过春天吗?春天有什么特点?你们喜欢春游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同去春游。

二、图片欣赏

教师: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清晨,我走出家门,去寻找春天。小区里:小草(你找到了吗?春姑娘躲在哪里?)公园里:桃树、梨树、杏树 小河边:柳树

三、例文欣赏

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清晨,我走出家门,去寻找春天。我来到小区,哦,我找到了!春姑娘躲在草芽上,小草偷偷地钻出了尖尖的脑袋,嫩嫩的、绿绿的,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软绵绵的绿地毯。

我来到公园,哦,我找到了,春姑娘躲在花丛中,瞧!桃花红得像火,杏花粉得似霞,梨花白得赛雪,花里还带着一丝丝甜味呢!

我来到小河边,哦,我找到了!春姑娘躲在柳枝上,她给柳枝带上了许许多多的发夹,小小的,绿绿的,美丽极了。一阵微风吹来,柳枝就得意地跳起了舞。

哦,我找到了春天,它在草芽上捉迷藏,它在花丛中笑,它在柳枝上荡秋千。

四、写作提纲

1、开头:找春天,2、中间:

小区里:小草

公园里:桃树、梨树、杏树 小河边:柳树

3、结尾:找到了春天

五、学生习作 开头: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清晨,我去寻找春天。

2、春姑娘迈着轻轻的脚步来到我们的身边,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好不热闹。

结尾:

1、哦,我找到了春天,它在草芽上捉迷藏,它在花丛中笑,它在柳枝上荡秋千。

1《找春天》第一课时 篇5

书第8889页 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有规律的排列,并能运用规 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通过找一找、说一说,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摆一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4.通过涂一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寻找并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情境图。)

六一儿童节到了,每个班都布置得漂漂亮亮的,瞧,这个班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教室装扮的多漂亮呀!他们正在欢快的跳舞呢!

师:请你们仔细看一看,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

师:你们看到的彩旗、小花、灯笼和小朋友都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多媒体出示例1。)

1.谁想说一说,彩旗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后面一个应是什么颜色?(生:一面红、一面黄,一面红、一面黄)

师:对,一面红一面黄,接着再是一面红、一面黄就这样排下去,我们就说它是按照一面红、一面黄的顺序排下去的。

2.小花又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后面一个应是什么颜色?(它是按照一朵绿、一朵红的顺序排下去的。)

3.仔细看一看最后一个灯笼应是什么颜色?你是怎样想的?

4.小朋友又是怎样排列的?最后一个应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

师小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按一定顺序排下去,我们又叫做有规律的排列,物体的排列规律有很多种,需要小朋友们去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它。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找规律的知识。(出示课题。)

二、探索实践,学习新知

星期天,聪聪和明明也在玩找规律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怎样玩的?那么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1.学习例2(多媒体出示例2:摆一摆)。

(1)聪聪摆。师:聪聪正在摆正方体和圆柱,后面一个摆不出来了,谁来教它摆?你是怎么想的?(前面是一个正方体一个圆柱)

师:哦,原来他是先找出前面的排列规律,再根据这个规律来摆的,这种方法非常好。

(2)明明摆。师:明明也在摆,它是按什么规律摆的?后面两个应摆什么?谁想的规律和他不一样?

2.学习例3:涂一涂。

(1)师:下面我们再看一看聪聪是怎样涂的,原来他已经涂好了一部分,剩下的想请你们回答。后面的图形该涂什么颜色?

(2)做一做:涂上合适的颜色。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3.摆一摆。

师:刚才我们和聪聪、明明玩得很好,也学到了一些找规律的知识,下面我们就自己来玩一玩吧。你们先看老师是怎样摆的。

(1)师教摆:第一次摆几个,第二次摆几个,第三次摆几个,第四次呢?谁愿上来接着摆下去。(注意从学生方向左起摆。)

(2)学生自己摆第2小题,并说说形状、颜色、数量的变化的规律。

4.想一想:有有什么规律?(出示例5)

5.做一做:自己涂出有规律的颜色。

三、联系实际,巩固新知

1.找一找。小朋友们真聪明,都会按规律摆,生活中也有一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1)找生活中的规律。

①你的周围有没有什么是按规律排的?

②小朋友想一想,你还在什么地方或什么东西看见过有规律的排列 师:生活中这么多东西都有规律,小朋友们平时要多留心观察,还会发现更多有规律的东西呢!

(2)小组活动:你们小组能按一定规律进行表演吗?比一比,哪组表演得好。

小组汇报表演。

四、全课小结

1《找春天》第一课时 篇6

杭州市丹枫实验小学 杨双双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

一年级的小孩子很活泼,思维很灵活,这就需要串联一个情景,引起他们的兴趣。找规律这个知识点相对来说很简单,关键就看老师怎么规范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能初步认识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学会找规律的方法。

2、通过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3、在探索发现、创造规律的活动中,学生能初步体验数学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能创造规律。

【教学方法】

1.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体会规律给生活带来的美。

3.通过画规律,听规律,说规律,欣赏规律,创造规律等活动,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4.提炼做规律题的方法:一看,二圈,三做。

【教具准备】

课件、练习纸、黑板贴、投影笔、五张卡纸(投影仪和音乐事先准备好)【教学过程】

一、记一记,感知规律。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考考你们的记忆力,待会儿我们来看三组图片,比一比哪位小朋友的记忆力最好。你们准备好了吗?(课件分别出示3组图片,第1组和第3组图片为无规律的,第2组是有规律的。)

2、反馈。

师: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你记住了哪几组图片?刚才那3组,你觉得哪一组特别容易记。你有什么窍门想要告诉大家。

(生:记住了第2组,因为第2组的图片排列有规律。)

3、揭题。

师:说的非常好,第2组图片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是有规律的,所以我们马上就记住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对数学王国里的知识来找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热情地把今天的课题读一读)

二、猜一猜,探究规律

1、师: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规律呢。有一个班级的小朋友正在开联欢会呢。他们把教室布置得可漂亮了。请你们仔细观察,看一看他们是用什么东西布置的呀?(小旗、小花、小灯笼)

师:你们观察的可真仔细,那你们再仔细地看一看,他们是随便装扮的吗?你有没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2、反馈。

师:哪位勇敢的小朋友先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说一说。(介绍一下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接下去该摆什么。)

(学生汇报:红旗的规律:黄红黄红黄红黄红……彩灯的规律:黄紫黄紫黄紫黄紫……花朵的规律:红绿红绿红绿红绿……)

3、关于颜色的规律

师:你们再仔细地观察这三幅图片,唉,我们发现它们都是关于什么有规律啊?(出示颜色卡片,贴在黑板上,初步得到关于颜色有规律。)

4、关于性别的规律

师:看着这么漂亮的教室,小朋友高兴地围成圈跳起了舞,你能发现他们的规律吗?

师:我们看小朋友是围成了一个圈,所以我们可以从男孩开始找规律,也可以从女孩开始找。但不管怎么看,都是以一男一女2个人为一组。那同学们来说一说,这两幅图片是关于什么有规律啊?(性别)

师小结:我们发现,在观察一副图片的时候,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呢,可真神奇啊!

5、明确“一组”的概念

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出了彩旗、灯笼、小花、小朋友们的规律。聪明的同学们,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怎样的东西才能说它是有规律呢?像灯笼这样一黄一紫、彩旗的一黄一红、小花的一红一绿,我们都把他们叫做一组,像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规律是我们数学大规律的一种情况。

三、知识运用,巩固发展

1、火眼金睛判一判

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图,想让你们的火眼金睛看一看,是不是按规律排列的,请同学们说一说。

2.动手画一画,发现关于“形状”的规律、师:请你们拿出学习单,看一看第1图,圈一圈,画一画,想一想它们是有规律吗?

3.小组讨论,得出关于“数量”的规律。

师:刚才我们发现了那么多的规律。现在杨老师想让你们看一幅有意思的图片。小组讨论一下,它们是有规律的吗?要看仔细哦!

4.感受“声音”的规律。

师: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实在是太出色了,来,用掌声好好地表扬一下自己。现在杨老师也要表扬你们一下,请你们仔细听。从刚才的掌声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不光是掌声,还有很多声音、动作都可以创造出规律来。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示范一组规律,下面的同学认真听,找出他的规律,并自己动手试一试。

5、猜一猜,后面是什么?(提高题,从颜色和形状来观察)

四、找一找,生活应用

1.师: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了规律,我们一起来找一找。2.师:老师在生活中也找到了一些有规律的东西,请你们来欣赏一下。(课件展示有规律的图片)

3、自己动手画一画

师:小朋友们的眼睛真是太厉害了,个个都是火眼金睛。那我们的小手,请把你的小手拿出来,你能用你灵巧的小手画出美丽的规律吗?请你拿出作业纸马上来圈一圈,画一画。

①学生画规律,师巡视,并注意表扬动作比较快的同学和提醒速度(画好的同学坐端正,同时也要注意时间,比一比哪个同学的动作最快。)

②汇报展示:(选几幅有代表性的)请小作者介绍自己的规律(或者其他同学找规律,并说说下一个图形会是什么。)

五、课堂小结。

1-课文2 找春天(小编推荐) 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

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1.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积累词语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师生共唱)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迎接她的到来吧!(让学生说说平时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句。)

2.师:是的。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板书:找)3.板书课题,齐读。(板书: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检查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害羞

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探出头

嫩芽

音符

触到

喜鹊(带拼音)(自读—指名读—去音读—开火车读)

指导:“遮、触”是翘舌音。“遮”读一声。“嫩”韵母是en不un。(2)出示生字

鹊(带拼音)(齐读—指名读—去音读—男女分组读)(3)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识字:躲(身+朵)触(角+虫)鹊(昔+鸟)符(竹+付)联系生活经验,结合动作演示识字:遮、掩、探。

自编谜语识字:羞(歪尾巴羊骑着牛)嫩(一束鲜花在中间,女孩反文两边坐)(4)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理解“羞”、“嫩”、“触”等字的意思。3.出示句子,巩固识字。

师:同学们真是厉害,一下子把生字宝宝都记住了,可是老师有几个句子觉得特别难读,不知道同学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读好这几个句子。(出示课件)(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3)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4)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齐读—范读—指名读—四人小组读)

三、朗读课文,感悟积累

1.快速读课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请你用“——”把它划出来,然后读一读。

(自读—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1)师:你们是从哪些词看出“我们几个孩子”的心情的呢?请你把它圈起来。

(抓住“脱掉、冲出、奔向”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相机板书。)(2)读好带“!”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感受感叹号所蕴含的情感。(3)指导书写

师:我们的小朋友真棒,很快就能帮助老师解决了难题。老师发现呀,刚刚我们我们读的句子中有几个字也非常难写,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来挑战一下呢?

1)躲:提示偏旁,左右结构,注意提醒第七笔撇不出头,“朵”字写得瘦长一些。

探:提示偏旁,左右结构,秃宝盖不宜太宽,“小八”的右边是点,“木”字横要短,撇捺要舒展。

摇:提示偏旁,左右结构。(较简单,简单讲解)脱:提示偏旁,左右结构。(较简单,简单讲解)棉:提示偏旁,左右结构。(较简单,简单讲解)2)师范写,生书空,描红 3)展示,点评,改正。

2.师:我们写好了字,继续来看我们的课文。

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用“——”划出来。

师:同学们找的和老师找的一样吗?(出示课件)同学们看,这些词还是属于我们学过的AABB式的词语呢,你还知道哪些AABB式的词语呢?(生自由回答,师相机板书)

四、拓展延伸

师:我们刚刚说出了这么多AABB式的词语,你能不能用你所说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呢?(生自由回答,师指导)

五、小结

我们这节课同学们不仅帮助老师读通顺了句子,还跟老师一起挑战写生字,把我们这篇课文大部分难题都解决了,但是在春天里美妙的事情多着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来感受美妙的春天吧!

七、板书设计

2、找春天 脱掉

冲出

急切、激动 奔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情境识字——藏春

1、天女散花

学生随着花飘落认字;羞、遮、掩、躲

[课件演示:飞落的春花中带生字徐徐飘落(渐快)]

2、连字组词

[课件演示:野、芽、树、草、桃、枝、柳、花、嫩]

3、找寻春景

(1)学生意愿选景,找读生词:探、野花、嫩芽、小溪 [课件演示;在春景中藏生词,点击春景显生词](2)你能不能用以上这几个词来说话?

二、整体感知——找春

1、配乐范读,感受春天

[课件演示;播放音乐配上春天的画面] 师:同学们,读完之后你们感受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春姑娘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儿呢?让我们在文中找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吧!

2、自由读文,找寻春天

师:把你认为美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完之后请你把自己觉得美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和大家分享。

(生自由朗读句子)

三、朗读体验——悟春

1、根据学生找出的语句,指导朗读感悟

师:同学们朗读的句子真美,老师也有几个句子觉得很美想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呢!1)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3)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4)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课件演示;随机分别出示以上句子,点击重点词发生变化,相机板书](设计意图:用课件帮助学生体会小草和眉毛、野花和眼睛、嫩芽和音符、小溪和琴声的相似,从而领悟春天的美和课文语言的精妙。)

3、美读成诵

整体出示以上语句,美读后填空练习背诵; 小草(),那是春天的()吧?()野花(),那是春天的()吧?

树木(),那是春天的()吧?()小溪(),那是春天的()吧?

[课件演示:出示以上练习,随着学生的背诵,点出括号内的词句。]

四、读中想象——说春

1、教师引读第八自然段:春天来了!我们——,我们——,我们——,我们——。她在——,在——;她在——,在——﹍﹍

2、发散补白: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我们听到了……;我们闻到了……,我们听到了…… [课件演示;放映各种春光图,启发学生想象,填补课文空白。]

4、想象续说:春天还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想一想,说一说。(生自由回答,师指导)

五、自主拓展——赞春

师:同学们说出了这么美的句子,你们真像小诗人,看黑板上的词连起来就是一首优美的诗。春天还像美丽的画,像动听的歌,让我们尽情地赞美春天吧!小组合作,自主选择其中一项:

1、写一写春天;

2、画一画春天;

3、唱一唱春天。

[课件演示:播放春景图和春天的音乐。]

六、指导书写

师:我们用语言、图画和歌声赞美了美丽的春天,也要写一手漂亮的好字才足以与美丽的春天匹配呢!

1、解、野:提示偏旁,右窄左宽,“野”的第七笔是提。溪:提示偏旁结构,左窄右宽,提示第十笔要写点不要漏了。冻:提示偏旁,左右结构。(较简单,简单讲解)

2、师范写,生书空,描红

3、展示,点评,改正。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认得快,忘得也快,在前面的一记(认记生字)二书(书空生字)三看(看老师写)四模(描红生字)五写(自写生字)六改(改正生字)这个书写过后,加上最后一个换境复写生字,无疑能提高认字能力和写字的效率,从而使写字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七、板书设计

2、找春天 小草探头

野花开 春树吐绿

1《找春天》第一课时 篇8

找规律

第1课时

找规律(1)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找规律(1)(教材第85页例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能找出图中规律。 2.能根据找出的规律往下摆。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

1.认识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 2.会找规律并按规律往下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学校买来红、黄两种颜色的灯笼布置学校,准备迎接“六一”儿童节。请你想想办法,看怎样排这些灯笼最漂亮。

学生可能会把灯笼红的排一排,黄的排一排。也可能会把红的黄的交错排。教师:大家排的都很有创意,现在“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也布置好了,同学们在学校里高兴地唱歌跳舞。(出示主题图) 【新课讲授】 1.揭示课题。

教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摆得真漂亮,它们可不是随便摆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做“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都找出来。(板书课题:找规律(1)) 2.教学例1。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找找看哪些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把规律找出来吗?(小组讨论,小组长汇总答案)

请同学起来告诉全班他们小组找到的规律。在黑板上贴出一排彩旗、一排花、一排灯笼和一排人。

教师:如果现在你是设计师,让你接下来布置,你会怎样选择呢? 请学生逐行选择,并说出理由。

请不同的小组上台汇报成果,教师贴出不同颜色的格子条(强调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才是规律,只出现一次的不能说就是规律)。 【课堂作业】

1.教材第85页“做一做”。 2.教材第89页练习二十第1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课后作业】

《随堂作业》第44~45页相关练习。 教学板书

找规律(1)

1.图中的人和物都是按规律排列的。

2.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才是规律,只出现一次的不能说就是规律。 教学反思

1《找春天》第一课时 篇9

(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脱、袄”等14

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

个字,会写“春天、寻找”等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4.能仿照课文第4—7

自然段或第8

自然段说一说自己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能仿照课文第4—7

自然段或第8

自然段说一说自己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课时

课时

第一

课时目标

1.认识“脱、袄”等14

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

个字,会写“春天、寻找”等7

个词语。

(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重点)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口述:春姑娘藏在哪里呢?让我们一块儿去找找吧!

资料链接二

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通常将北半球的公历3—5月定为春季,而南半球则是将公历9—11

月定为春季。气候学上以连续5

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的时段为春季的开始。春天气候温暖适中,万物生机勃勃。

初读课文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学生初读: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3.检查字词识读。

出示课件:

脱掉(tuō)

棉袄(ǎo)

寻找(xún)

害羞(xiū)

姑娘(gū)

遮掩(zhē

yǎn)

探头(tàn)

嫩芽(nèn)

音符(fú)

解冻(jiě)

触到(chù)

杜鹃(dù

juān)

(1)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2)指名读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

(3)学生自由练读。

认读指导:“遮、触”为翘舌音,“寻、掩、探、嫩、鹃”为前鼻音。

4.指导书写生字。

出示课件:冲

(1)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教师重点指导“柳、荡、桃”。

“柳”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是“卯”。

“荡”上下结构,第七笔是横折折折钩。

“桃”字第八笔是竖弯钩,不是斜勾。

(3)学生练写,注意写字姿势。

(4)展评学生的书写。

5.积累词语。

春天

寻找

姑娘

野花

柳枝

桃花

杏花

6.检查课文朗读。

(1)同桌合作轮流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请读得用心的同学展示。(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30

厘米左右)

(2)指名朗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当堂检测

1.小游戏,送词语宝宝回家。

姑娘

春天

桃花

柳枝

杏花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连一连。

小姑娘

脱掉

春天

冲出

家门

寻找

棉袄

害羞的秋千

第二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重点)

2.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重点)

3.能仿照课文第4—7

自然段或第8

自然段说一说自己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难点)。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1.听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

2.教师口述:“我们”找到春天了吗?她是什么样子的?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找春天》一文。

品读释疑

(一)寻找春天

出示课件: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脱掉”“冲出”“奔向”连用三个动词,表达了孩子们寻找春天时急切、激动的心情。

“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写出了早春景物变化细微的特点。)

(二)春天的样子

1.“我们”从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

预设: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探”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草悄悄钻出地面时的模样。将“小草”比作“春天的眉毛”,形象地写出了初春小草的样子。)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一朵两朵”说明野花十分稀少,开得稀稀拉拉的。)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将“嫩芽”比作“春天的音符”,说明嫩芽初发,非常小。)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叮叮咚咚”是拟声词,说明小溪解冻了,让人感到很欢快。)

小结:“我们”从探出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吐出嫩芽的树木、解冻的小溪等景物中找到了春天。

朗读指导:朗读时,要读出孩子们的天真、读出疑问的语气。

2.“我们”刚开始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

预设:“我们”刚开始找到的春天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小草是她的眉毛,野花是她的眼睛,树木的嫩芽是她的音符,小溪的叮咚声是她的琴声。

(三)找到春天

1.“我们”还在哪里发现了春天?

预设: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朗读指导:读出惊喜之情,读出喜爱之感。

2.“我们”是如何感受到春天的?

预设: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看、听、闻、触”几个动词写出了孩子们感受到春天气息后的快乐心情。)

朗读指导:“看、听、闻、触”四个字要重读,读出节奏,读出孩子们愉悦、激动的心情。

3.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仿照第4—7

自然段或第8

自然段说一说。

预设1:迎春花吐出黄色的花蕊,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预设2:小燕子飞来了,那是报春的使者吧?

写法探究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文第4—7

自然段,分别把小草比作春天的眉毛,野花比作春天的眼睛,嫩芽比作春天的音符,小溪“叮叮咚咚”的声音比作春天的琴声,生动形象,让春天富有生机,把春天写活了。写比喻句,先要找到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再把一个事物说成另外一个事物。如“云彩像一片片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这句话把云彩比作羽毛,生动形象,把云彩轻飘飘的感觉写出来了。

课文主旨

本文描绘了“我们”寻找春天的经过,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写出了“我们”寻找春天的喜悦心情,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堂小结五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从“我们”的视角描写了春天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既写出了春天的特点,又激发了我们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的强烈愿望。

课后作业

以“我眼中的春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从下列任务中任选其一,然后组成小组开展活动。

读春天:朗读有关春天的诗文。

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演春天:唱一唱关于春天的歌曲,演一演发生在春天的故事。

第一单元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本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阅读,并通过图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理解文本的目的。

不足之处:本课教学中,教师对讲解的内容涉及过多,让学生自读和小组合作交流的部分过少。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有困难的地方进行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体现学生的自学。这一点是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

板书

寻找春天————脱、冲、奔

找春天

找到春天——

——看、听、闻、触

发现春天

热爱春天

春天的样子

野花——春天的眼睛

小草——春天的眉毛

嫩芽——春天的音符

第一课 春意 1、2课时教案 篇10

小鸟、小鸟

授课年级:五年级 [教材分析] 《小鸟小鸟》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第一段(13小节)为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每段均由两个变化重复的大乐句组成,音乐素材十分精炼而集中。第一乐段以每三个音构成一个活泼、欢乐的音乐动机“ ”这个主导乐汇以先上行模进、后下行模进贯穿其中,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表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第二乐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调在六度大跳后紧接连续同音反复和下行级进进行,并用“ ”这样的节奏,配以连贯的衬词“啦啦啦„„”一气呵成,使得歌曲的情绪更加热情欢乐,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教学目标] 通过表演、演唱《小鸟小鸟》,感受歌曲借景抒情,节奏、节拍的不同变化来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培养对音乐审美能力、对歌曲的演唱能力的创作手法。[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教学难点] 表演《小鸟、小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随着春风暖暖的吹来,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到来。来让我们深吸一口气„„(师生同做),享受一下春天给我们带来的暖意。你能用什么词语来描绘春天的词语呢?

2、师生交流。(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

二、学习歌曲《小鸟小鸟》

1、引入学习:“瞧,春天的小鸟小鸟也在歌唱了!”

2、聆听歌曲,感受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交流体会。

4、学唱歌曲调:(1)老师范唱曲调。

设问: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

(2)先学唱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A、老师范唱——“边听边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 B、复习6/8的指挥图式。

C、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划拍边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两小节)。D、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E、完整的演唱第一部分的曲调。(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部分)曲调。A、老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B、分声部学唱。

C、分声部练习,重点辅导低声部。(4)练习合唱

A、在老师指导下,两声部先唱好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两小节)。B、指导开头音的和声练习。

C、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5、学唱歌词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跃、活泼的情绪。(2)用“LA”唱全歌。

(3)填入歌词要唱的更有感情。

(4)指导演唱:注意指导合唱部分的和谐;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休止符。

6、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三、老师小结

板书设计: 小鸟 小鸟

6/8

第二课时

致春天

授课年级:五年级 [教材分析] 钢琴曲《致春天》

春天,象征着美丽;春天,象征着生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万物苏醒,生机勃发。春天,她又是许多著名的诗篇、绘画和乐章中赞美的对象。《致春天》这首钢琴抒情小品就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谱写的春天的颂歌。挪威地处北半球的高纬度,冬季漫长而黑暗,春天总是姗姗来迟。人们热忱地企盼春天的降临。一旦大地回春,人们的心情将是何等的欣喜和珍爱啊!钢琴曲《致春天》正描绘了春天降临大地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乐曲为单三段体结构。由主三和弦构成,在明朗的高音区奏出的两小节前奏,向人们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在这高音区清亮的和弦伴奏下,左手奏出了A段柔美、质朴、富有北欧风格的旋律,平静而深情。中段(B)出现了一个深沉而富有动力性的音调。它在低音声部的低八度音的配合下,由中音区不断向上推进,有如春天来临的脚步声,一刻也不停息。同时也表现了人们期盼春天降临的殷切心情。此时,高音声部以八度奏出强而有力的长音,中、低音声部则以四分音符的和弦为之伴奏。随着旋律不断上移,情绪益显激动,仿佛人们在向春天发出呼唤。在小节之间的短暂间奏后,A段柔美的旋律再次出现。但音区移高,并且八度演奏,加上流丽、晶莹的分解和弦音型伴奏,显得格外绚丽多彩,人们的情绪也更为欢畅热烈。尾声是一连串的分解和弦,清澈、明亮,好似花蕾初绽,色彩缤纷,引起了人们对美好春天的多少无穷遐想。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歌曲,引起了人们对美好春天的多少无穷遐想。 [教学重点]

有效聆听《致春天》,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教学难点] 旋律的起伏与变化,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鸟小鸟》

1.分声部演唱歌曲。

2.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欣赏《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为导入:

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3.初步聆听,想: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

4.复听: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表情或微小的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5.全曲完整地聆听,再次感受音乐的美妙。

三、完成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饿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绪不同。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象在图形谱上填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饿平静、期待、热烈。

四、学生小结

1《找春天》第一课时 篇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与之相关的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教学难点:

1、理解相关词语的含义。

2、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1.课件显示诗歌:上下五千年,古迹遍神州。兴起乘银河,俯足游长龙。你们知道“银河、长龙”是指我们祖国的哪两处名胜古迹吗?

2.运用课件,出示有关图片,展示长城和运河的挂图,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更详细地了解我们民族的两大奇迹。

揭题:〈〈长城和运河〉〉,生齐读课题。

3.让学生说说课前搜集的有关长城和运河的有关知识。

4.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笔下的长城和运河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①各自轻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不多字,不漏字,不错字,不读破词、破句。

②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作者是从什么位置看长城和运河的?为什么要这样看?

③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④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曲折蜿蜒”中有两个多音字,一个“曲”字,一个“折”字,特别是“折”还有she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3.检查自学效果。①出示词语

②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注意指导学生读好介音及多音字“曲”“折”“行”。③理解有关词语。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生齐读出示的生词。④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情脉络

1、课文的两个自然段分别围绕“奇迹”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第一自然段

1、比较下列句子

①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②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①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2、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3、“穿行”能否改成“爬行”?(看插图或动画体会理解,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 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6、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7、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8、师领读

9、生齐读

五、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

上一篇:学生综合评语下一篇:大学团支部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