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建设总结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设备建设总结(精选9篇)

设备建设总结 篇1

设备部涂布分部

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部门领导的带领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以公司工作规划和考核指标为目标,认真贯彻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方针。我部认真总结、分析以往经验,借鉴与其他公司的交流学习经验。我部组织骨干开会认真讨论,制定并落实各项班组建设要求,部门领导带队,分级布置,层层落实到各不同岗位。通过全体设备维护人员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很好地完成安全、公司每季度费用指标等目标,现将班组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1、建立、建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严格落实班组安全生产责任书让各不同岗位人员明白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完善设备维护考核标准、设备运转情况汇报例会制度,主要是把上一周存在未解决的问题或者需要协调的问题重新布置落实、建立台帐报表考核标准、安全生产制度等相应的管理制度与办法。

2、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并严格按照业务流程进行工作部署,严格执行设备点检、保养计划,认真填写维修记录和反馈相关信息,做到责任到人。

3、加强了设备资料的管理,做到了设备台帐完整清晰,设备基础资料、档案完善,与实际相符。

4、进行了设备维护的分解工作,制定岗位说明书,下达的任务责任到人,考核责任到人,力求起到督促与鼓励的效果。

5、制定培训计划,加强部门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安全方 面的培训和学习,使用现场学习的形式进行有效、快速的培训学习,努力提高维护人员专业知识和维修技能,前三季度各主修及副修各自完成所负责机台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的PPT培训计划交流自己的心得,大大提高各新老员工的经验,对快速解决故障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6、组织各岗位人员把所负责机前两年所出现的故障处理过程和关键部位未有出现过故障而假设出现故障时可能是哪些原因详细列出,应怎样处理过程收集成文档。通过整理成PPT形式发给各技术人员学习。对处理故障提高效率、提高维修安全、保证设备正常运运有了很大的帮助。

7、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三不伤害原则。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厉处理安全违章行为,确保安全作业。落实班组安全检查制度,每周进行一次班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定责任人,定时间,定标准,立即进行整改。对出现的不安全事件要及时进行了总结分析,找出原因,及时消除。

8、严格执行班前会制度和交接班制度,落实当班人员的工作任务,强调安全作业。交班人员必须将设备运转情况和注意事项告知接班人员,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9、对较大的设备故障,事后要求维修人员写故障分析报告,开故障分析会,让每个维修人员都清楚了解故障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积累维修经验,提高维修技能。

以上是我部班组建设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下一阶段我部将学习兄弟部门的经验,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把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更细,努力推进我部班组工作再上新台阶。

设备部涂布分部

设备建设总结 篇2

锦西石化公司设备综合管理平台项目于2008年10月15日启动,按照“整体规划、逐步推进”的原则构建设备综合管理平台,实施后可以将设备管理的各种工作要素,如设备管理的组织体系、设备前期管理、设备档案、运行、故障、计划、维检修、备件和专业管理等纳入一个优化的管理体系中,建立全公司范围内的设备基础档案和技术档案,并实现信息共享,同时对设备的相关检修过程进行跟踪,以及对设备进行必要的预防性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锦西石化项目实施的组织范围包括下属设备管理涉及的机关、生产与非生产部门的共47个单位。其中24个单位已经使用ERP系统,其余是未使用ERP系统的托管企业的23个单位。对于已经使用ERP系统的单位,现有设备基础数据的维护和检修业务继续在ERP中进行,托管企业的23个单位设备基础数据的维护和检修业务在设备综合管理平台中进行。

二、主要功能及特点

2009年2月10日设备综合管理平台上线运行。系统功能主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为12个一级功能模块:日常办公、设备档案、运行管理、故障管理、计划管理、维检修管理、备件管理、专业管理、综合管理、统计报表、知识库和系统管理。其中专业管理由7个二级功能模块组成:动力设备管理、仪表设备管理、特种设备管理、防腐管理、密封管理、润滑管理和大型机组管理。综合管理由5个二级功能模块组成:设备检查、创完好管理、合同管理、费用管理和资源市场。

设备综合管理平台架构采用国际流行的面向对象技术,全面支持浏览器/服务器模式。面向对象技术具有组件式、易于重用、抽象能力强等特性,“浏览器/WWW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模式是目前最好的应用系统使用方式,具有易于维护、使用方便、通用性强的特点。

1. 系统简单易用

系统界面友好、简洁、易用,体现各级、各专业设备人员的日常业务,各功能模块布局合理,操作简便,操作界面可以进行客户化设置。

2. 先进的工作流技术

平台架构的核心是先进的工作流技术。工作流就是根据既定的规则集合,部分或全部实现一个流程的自动化。在这个过程中文档、信息在参与者之间传递。在功能流程审批过程中,可以对指定的字段进行修改并保留修改痕迹。在功能流程处理过程中,可以实时查看审批情况,跟踪审批历史。

3. 良好的可扩展性

设备综合管理平台是一个业务管理平台,也是业务二次开发的平台。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用户可以在平台上根据企业发展变化的要求方便地调整系统的业务流程、扩展系统的功能模块。

4. 业务数据的唯一性

设备综合管理平台是ERP系统的补充和完善,在ERP系统中没有的业务数据,在设备综合管理平台中进行维护。所有业务数据,不论在ERP系统中维护还是在设备综合管理平台中维护,只需输入一次,不需要重复录入。

5. 强大的统计查询功能

系统平台化的特点为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查询统计功能。查询条件可以自由定制,查询策略可以自主设置,可以定制全息查询和直接查询,通过栏目设置实现统计查询和图表形式的统计分析。可以按要求自动生成各种设备台账和报表。

6. 系统集成管理

将散布于企业内的各种信息,如通告、各种文档和业务数据等以统一的方式管理,方便员工存放、查找和使用。实现与ERP系统、操作图管理系统、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系统等设备专业管理系统无缝集成,方便用户数据的互访。

7. 完善的权限管理功能

系统权限分为数据权限和功能权限,通过数据权限可以进行数据过滤,功能权限可以确定用户能够使用的功能范围。通过权限的设定,明确界定了用户的具体操作。通过数据权限的控制,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又实现了数据的相互独立,避免了数据的相互混淆。

8. 操作有记录

任何登录用户的操作都有详细的日志文件,确保每个操作步骤留有痕迹,有据可查。

9. 事务提醒的实时发送

系统提供了事务提醒实时发送的功能,按用户角色对待办工作进行自动提醒。

三、效果

1. 建立统一的工作平台

实施设备综合管理平台后,维检修管理和备件管理等核心业务流程都固化在系统中,形成了统一、集成、实时共享的一体化管理平台,各部门在同一平台上维护各自信息,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各项业务操作。系统数据单点录入,全面共享,保证了数据的唯一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2. 优化管理流程

优化业务流程,并将完善后的11个业务流程固化在系统中,实现了精细管理、规范管理,有效地提供了决策支持。

3. 提高管理效益

完善设备基础资料管理,增强企业设备管理的信息交流。建立设备运行的关键绩效指标及绩效考核机制,使管理更加科学化和精细化。降低成本,优化资源,提高设备运营效率,实现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标。

4. 为决策层提供可靠的信息

强化各项业务的统计管理,确保信息统计数据来源的直接性、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决策层提供可靠的信息。

5. 建立知识管理体系

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采集、处理、存储和使用各类设备的工作数据与重要的技术经济数据,建立企业的设备技术信息共享机制和设备管理工程体系,动态建立设备工作作业技术标准,即建立各类设备包括故障体系、定期检查、检验、维修、保养、润滑等技术管理的标准体系,提高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 篇3

关键词 大型仪器设备 ;共享 ;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 G322.7

Abstract The problems during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platform of sharing larg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we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platform construction layout and plann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platform security and operation. Measures were proposed for the problem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platform,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fundamental ai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Key words larg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 sharing ; platform construction

科技投入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要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设施的共享与建设,逐步形成全国性共享网络”,根本目的是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为响应政府号召,提高设备使用和利用效率,提升自身科技协作和创新能力,目前,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都进行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的尝试。经过近10年的持续发展和投入,目前全国的科学仪器设备数量比欧盟15国数量总和还多,但许多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到25 %[1]。一方面,投入巨大和重复投入,要求设备共享的内在要求不断强烈。另一方面,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共享平台整体仍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完整、切实有效的管理体系[2]。共享水平不高、平台实际利用效率低、缺乏可操作性,仍是目前设备共享平台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依笔者浅见,目前在平台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体制、制度和管理的矛盾,是阻碍共享平台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1 平台各自为建,缺乏统一布局和规划

平台指的是人们进行交流、交易、学习的具有很强互动性质的舞台,其内涵一是“交流、交易和学习”,二是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同样具有这2个基本特征。目前,一般的规定是要求单台(套)设备达到50万元以上的设备须纳入平台共享范围,因此,很多有条件的单位(以科研单位和大学为主)均将50万元以上的设备纳入共享对外开放。而实际上,这种所谓的单台或几台设备的对外开放与真正的共享平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难以达到真正的共享平台的要求和运行效果。

目前,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未考虑共享的地域范围,给共享过程增加了难度;二是未考虑共享的学科范围,大型仪器设备购置从源头上缺乏统筹规划和分析论证[3],一方面分散购置,不利于设备集成功能和效益的发挥,另一方面又存在同一地域内不同单位重复购置、设备利用率和共享度低等问题。三是平台建设的地域性和行业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4],相对地域性、行业间的壁垒更是阻碍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2 平台建设的水平不能适应共享的需要

平台建设水平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2个方面,硬环境主要指实验室基础条件和设备硬件,软环境则是指平台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平台建设水平不能适应共享需要主要表现如下。

2.1 设备设施建设水平不能满足共享需要

中国设备共享平台建设起步较晚,目前,大多数拥有共享设备的单位,其实验室基础条件建设和设备购置,从一开始就是着眼于各自单位的实际使用需求,而非共享的需要。加上资金等条件的限制,许多共享单位无论是在实验室基础设施还是在设备购置水平上,都无法满足高水平的共享需求。实验室面积狭小、布局不合理,设备配置缺乏系统性、高尖端仪器设备不足等,是目前的共享平台普遍存在的问题。

2.2 管理水平不能满足共享需要

平台管理包括实验室管理和设备管理。实验室管理又包括实验室日常管理、安全管理、信息化管理、档案管理及各类为保障实验室工作有序进行的制度建设等。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体现的是一个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对设备而言,则意味着安全与效率的保障。设备管理则是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包括选择设备、正确使用设备、维修(护)设备以及更新改造设备等全过程的管理。

大型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对使用环境和操作人员均有较高要求[5]。但长期以来,实验室管理和技术人员由于体制原因,个人成长空间受到挤压和限制,实验室人员积极性不高,人员不稳定且结构失衡[6],没有专职的设备管理和检测人员、高素质人才流失等情况普遍存在,导致许多实验室不能形成可持续的技术支撑力量,严重制约了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大型仪器设备功能的开发利用,更难以支撑仪器设备的共享[7]。

2.3 协作程度不高,影响了共享水平和设备有效利用

由于共享设备分散在各个权属单位,要实现设备的高效共享,构建平稳高效的网络信息平台和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信息库,是实现设备快速查询和共享的有效途径。为实现这种协作创新,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逐渐加入到共享平台网络系统建设当中,但由于一时难以打破“行业”和“系统”壁垒限制,加上地域的限制,导致协作程度不高,影响了共享水平和设备有效利用。

nlc202309040813

3 平台缺乏实际有效的可操作性

3.1 平台运行及维护保障经费不足

大型设备存在占用成本高、维修维护费用高、能耗高等特点[5]。设备使用增多就意味着使用成本的增加,将一台大型设备纳入到平台中进行共享,与之配套的、稳定的运行与维护保障经费是保障设备进行共享的必要条件之一。目前国家和地方财政均没有对纳入共享平台的设备进行对应资助方面的相关政策,也没有相应的共享费用结算方面的指导意见。因而,设备共享过程产生的综合费用一方面由设备所有单位承担;另一方面,共享过程的收费也由设备所有单位自主决定。这种不考虑共享双方实际费用结算、费用与收益不对等的费用结算模式,使共享双方都对共享缺乏热情。

3.2 共享服务水平无法保证用户的实际需求

开展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从资金角度而言,是为了尽可能减少各级各类设备重复购置,节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设备所在单位而言,是为了提高设备使用率、培养人才、促进科研及学术水平提升、提高知名度;对需要共享一方而言,则可在减少设备购置、运行维护等投入的情况下,取得相关的实验分析数据。上述三方的参与,目的是取得资金使用、设备利用、科研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共赢。但实践过程中,由于受各平台建设水平等影响和制约,平台综合服务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各类用户实际需求的状况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例如所提供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单次性,检测手段和数据没有统一标准,通过了预约却不能及时获得共享服务、出现“挂号式”等待等情况,是目前阻碍共享平台建设发展的重要原因。

3.3 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降低了平台可操作性

为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提高平台开放程度,各级管理部门相应制定了仪器设备共享效益考核评价体系,以考核来促进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水平、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8],但统观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实施考核评价的主体、办法、程序、奖罚等,不同程度地存在科学性、导向性不够的问题。一方面对设备共享缺乏强制性、共享程度完全依赖于参与各方对各自利益的权衡;另一方面对于参与共享的设备单位、设备管理者、设备共享者等,又缺乏责权利的有效制约和激励机制,特别是缺乏补偿与激励机制,各方被动应付,影响了平台的可操作性。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不仅需要国家从资金及体制层面做好统筹规划、完善保障措施,更需要理清平台建设者(设备单位)、平台管理与参与者、平台共享者等利益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正视和妥善处理平台建设和运行中特别是运行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切实体现平台中各方利益共享,增强相互间的互动性,才能真正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依托平台建设稳步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提升全社会科技协作和协同创新的根本目的。

4 创新机制,实现共享平台良性运转

4.1 强化共享管理,提升顶层设计水平

以热带农业科研需求为导向,分析现有的仪器设备和人员配置,搭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从仪器设备的申请购置开始,组织专家充分论证,优先保证院级实验平台的功能建设。采取院、所、课题组3级实验室建设,明确各层级实验平台的功能设计。

4.2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平台服务水平

积极组织现有实验人员的技能培训,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实验室的交流合作。引进高水平的实验人员,优化仪器设备及实验人员的配置,为科研提供优良的实验解决方案,提升为科研服务的能力。

4.3 创新激励机制,促进平台良性运行

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大型仪器管理系统设计、探讨大型仪器专业维修及资源共享,优化绩效评价体系,协同创新,建立共享基金和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荣华,刘长征,张中华. 基于Web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08(16):15,19.

[2] 王晓燕.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利用效率提升机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9):15-17.

[3] 王春潮,徐跃进,成协设. 集成化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思考[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9):15-17.

[4] 马 骁. 区域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D]. 济南:山东大学,2008.

[5] 王启发,李庭古,郑智丹.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甘肃科技,2009,25(23):7-9,18.

[6] 蒋景华. 营造一个高效率的科学实验的工作环境—我对实验室与设备处工作目标的理解[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4.

[7] 严 薇,柴 毅,廖 琪. 构建高效运行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体系[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4-7.

[8] 顾凤岐,陈立君,秦凯伦. 构建开放共享大平台 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7):328-330.

设备科设备管理工作总结 篇4

“经验总结辞旧岁,绩效提高是新春。”2005年设备科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设备科全面贯彻公司2005年“努力打造„opt'品牌、提高管理、提高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方针,以制造部“提高生产率、降低不良率、降低成本”的目标为指导,认真落实工作部署中提出的设备管理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最大限度的满足生产需要,培养一只高效团队”的科室目标。纵观设备科2005年全年的工作,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其他部门的协作下是较好地完成了公司交给的任务。今年新设备的增加,部门工作的重新分配,xxxx专项工程中又有多项涉及到的面较大,实际工作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也存在一些问题,但网-设备管理部门全体员工通过认真的总结,仔细的分析,wenmi.net从已经出现的问题中吸取教训,在困难中锻炼能力,在反思中进行自我提高,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最终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2005年设备科模具的清洗和安装的效率提高了36.6,设备的运转率提高44.4,降低成本合计600150.8xxxx。

细则如下:

一、降低成本:

1、对已损坏价格昂贵的部品进行分解修理,使修理工作细致到元器件,缩小故障范围,联系外部使用最低的维修成本修复设备,避免直接更换新的部品,共节约成本1580xxxx(附表1-1)

2、减少模具外修次数,加大内部修理力度,今年共送外维修2xxxx,内部修理模具16xxxx,内部修复占总修理数量的89.2,修理工时527.5h,节约成本5275xxxx(附表1-2-1)

3、零部件制作、治具加工,避免整机购进,今年共制作治具9xxxx,制作工时432.5h,节约成本4325xxxx,其中不包括货架、工作台等生产用具的制作。(附表1-2-2)

二、降低不良率:

1、高模具清洗安装质量,减少模具返洗返装数量,使模具返洗返装数量由上半年的1块/月下降至下半年的0块/月(附表2-1)

2、进行保养监控,组织对高故障设备大修,减少因设备故障停机而造成生产不良(附表2-1)

三、提高生产率:

1、通过使用模具清洗定时自量标准,减少模具清洗安装时间,提高模具使用效率,人均清洗模具由6月的97.5块增加到11月的人均132.7块,上升幅度达到36.1(附表2-1)

2、指定设备保养计划,并安排落实设备保养工作,通过变更保养频次保证设备使用性能,使设备停机故障时间由5月的584.06h下降到11月的324.54h,下降幅度达到44.4(附表2-1)

四、员工流动率:

本设备科xxxx(电工)因合同工资原因离职,模具班新员工分入xxxx,机修班xxxx提升转职为班长(抢修班长:胡纪康;制造三科深夜班班长:朱红亮;制造精练一科维修班长:陆英贵),10月设备科科内改制,跟班机修由制造各科科内班组管理,设备科现有员工2xxxx,其中模具班1xxxx,抢修班xxxx,电工班xxxx,人员稳定,圆满完成公司给设备科员工流动率2005年xxxx/季度的目标

五、合理化建议:

1、合理利用夏季分时电价的差价,通过更改生产的作业时间,减少模具保温时间,合理利用电能,夏季(7~10月)节约电费488350.8xxxx(附表3-1)

2、2、模具台帐电子化管理,大大减少了模具清洗安装时的找寻时间,使原来需要模具清洗工和机修工两个人完成的工作现只需模具清洗员工单独完成,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六、队伍建设

我们通过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对员工进行教育,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和处理办法,对新近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专人授课,同时到工作岗位进行实际操作演练,让每位员工都认识到提高技术素质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培养,提高相互协作能力,使组织更加团结,更富有战斗力。

1、本针对模具班清洗模具时间集中,铲车使用冲突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全面改制,取消员工定点定位工作制度,实行实时分配、模具定型定时考核制度,模具清洗按急出货、已停产和一般三个等级分类依次清洗,安排专人进行模具的安装和模具放置架的5s整理工作,充分利用其时间安排灵活、机动性高的特点,保证班内无闲人,人人有活干,相互补充协作完成现有增加的模具安装的工作量。

2、抢修制作班日常负责对通用设备(空压机、水泵房)进行维护保养,定人定时对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确认,保证其他设备日常生产需要的用水和用气;并负责对特殊产品(187-144)加工及尺寸的确认

工作,r/j200ton温水器的保养以及治具零部件和货架工作台的制作,在设备组织大修的时候也机动灵活的作为维修主力参加设备抢修。

七、工程项目

1、三科机器重新移动、定位(5月)

2、新设备增加(5~7月)

3、全公司电气故障排查,线路规范整改(6~9月)

4、×××立厂房维修改造(12月21~26日)

5、无尘室设备添置移动(12月27日)

6、×××立设备移动安装(12月29日pm1:00~31日)

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在处理不是我分管的工作时,表现不够主动,究其原因是头脑中有怕越权、越位的思想,有时就表现出不主动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致使工作节奏慢。

2、对新的东西学习不够,工作上往往凭经验办事,凭以往的工作套路去处理问题,表现工作上的大胆创新不够。

3、班组的管理还不够细致、员工的安全和质量意识仍不够强,导致本的xxxx重大安全事故。虽然事后也对当事人进行了教育和处理,针对性的作出了相应的对策。但应还是预防为主,加大平时的教育力度,提高员工的安全和质量意识,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隐患的发生。

4、设备常用部品备用库存量及在库量确认不够,应加强自身日语学习多与日方管理人员沟通交流,保障设备维修有备用部品更换,减少生产耽误的时间。

以上的缺点我将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基础上来克服缺点,完善自我,以饱满的热情和充实的干劲为公司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公司固定资产的设备管理竭尽全力。展望2006年,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保证05年设备正常运转的好势头的同时,加强科室管理和建设上,使设备科的管理上台阶,工作上档次。

以上是我的2005,不足之处恳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上半年的设备管理工作,我们转变技术管理观念,重点突出技术指导与设备检查保养培训,根据年初制定的设备管理计划有序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完善设备管理制度,落实设备管理责任

在这半年中,针对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完善了设备管理台帐,维修、保养计划及设备检查记录,整理成册,归档保存,做到有据可循,有资料可查;修订设备履历册,重新整理完善技术参数资料,切切实实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之后,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落实设备管理责任,修订日检卡、周检和月检记录,下发班组及责任人,根据其内容结合现场设备检查登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设备操作者保养、维护设备的积极性,日检、周检和月检率都在100%。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总结,举一反三,同一个故障尽量不再重复出现,提高了设备的完好率。

通过开展技术技能比赛和设备评优工作,来检验设备管理工作的真实水平、是否行之有效。

二、设备管理、检查、处理现场化,提高工作效率

基础工作完善以后,重点抓现场管理,加大设备检查力度,消除安全隐患。针对机械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检查,及时发现,及时督促整改与维修,改变电话通知不到现场的管理思路,及时跟设备操作人员沟通,了解机械设备在使用中的运行情况,掌握机械设备的“习性”,做好记录,以备以后查询参考。

对影响安全运行的关键部位出现问题的,日常检查当中没有及时发现且影响生产的,我们严格按照站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执行,加大管理力度。

通过阶段性的运行,这种现场管理的方法很有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技术人员和设备使用人员管理设备的积极性,能主动维护保养机械设备,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讨协商解决问题,减少了推诿扯皮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设备维修标准化,故障原因制度化

上半年的维修任务为1000多项次,其中公司其他单位的维修任务约占50%。我站工种多而复杂,给工作协调安排带来一定困难,我们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规范设备维修标准,班组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维修生产任务,减少了因为责任问题,没有领导安排不工作的繁琐步骤,工作简单化。

生产中故障维修,克服事后维修的毛病,做到设备保养、检查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故障原因刨根问底,彻底找出原因所在,彻底维修,完善总结故障现象和原因分析。如:

1、客梯车3号和鲁f11361飞轮齿环铣齿现象的问题。通过和司机沟通了解使用情况,和技术维修管理人员的探讨、分析,查阅了有关资料,对造成“铣齿”的这种现象,我们暂且排除了启动机本身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使用不当;二是装配工艺不到位;三是

启动机啮合前早动作。前两种情况通过问询和现场了解,从掌握的资料来看,不是主要原因;剩下后者,通过测量和查阅有关数据,离实际使用中的数据有较大偏差,采用缩短启动机小齿轮端面与飞轮齿环的距离,使其间隙小于3mm的方法进行齿圈更换。使用到现在,经过运行和拆检,都很正常良好,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2、解决了叉车8号起升链条侧面磨损的问题。主要原因是顶端起升链轮的间隙偏大,造成起升偏移。通过拆检内外门框架、链轮及导向轮,测量有关数量,加工链轮销轴及调整垫片,然后按要求进行装配,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

3、初步解决了客梯车3号、4号旋转平台自由“漂移”的问题。故障原因:旋转液压马达联轴器连接键与小齿轮轴键槽磨损严重,两者之间通过矩形键动力传递,比较容易磨损且不容易维修更换,我们提出采用花键联接,加大旋转支撑,与威海广泰共同改造,问题得以解决。

4、客梯车3号后尾梯伸出异响现象。这个问题是在司机反映后尾梯伸出速度慢,要求威海广泰技术人员调整后出现的,经过几次维修,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以前看过厂家调整过节流阀,考虑到这方面的原因,我们重新调整一下节流阀,通过调整,问题得以解决,运行到目前为止正常良好。

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通过故障原因分析,总结归纳,形成了文字性的材料,使其制度化,作为一项长期的技术管理工作来抓,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四、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技能

设备管理工作不光是对自身的严格要求,还是对工作的热忱和责任。在管理当中发现,设备稍有故障,司机就报告技术人员安排维修工排故解决,这些故障中很多是可以通过自己动手独立解决的,但是由于缺乏基本的基础知识,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我们在了解情况后,对这些故障问题进行了总结,通过集中培训,把整理成材料打印下发给班组或个人,使问题得以解决,提高了司机的技术技能,从而也激发了职工的学习兴趣。

这种培训方式得到领导支持,也得到司机们的认可,这也是技术管理工作的一大提高。,五、下半年技术与设备管理的工作打算如下:

工作当中,要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系统性的认真总结分析,把设备管理工作提高一个新的层次。

1)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工作

机械设备故障率低首先要通过“养”来实现,切实做好“管、用、养、修”工作,把机械设备的管理层次分明,分类了解掌握各设备的动态。)督促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

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是司机除了正常生产外的重点工作,应该让每个司机真正从内心

里爱护机械设备,维护设备,落实考核机制,切切实实的把设备保养工作做好。设备的好坏关键在于日常的维护,维修除了正常的不可预测因素外,是对机械设备各部位失去正常性能的修复。只有严格落实责任,我们的机械设备管理才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机械设备的故障率才会大幅度下降,我们的成本控制工作才能达到预定目标。

3)不断学习设备管理的新方法,探索新路子

通过上半年技术工作的切身体会,针对机械设备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深知技术工作对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在继承传统的良好管理经验的同时,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管理知识,积累经验,把日常管理中的设备故障,用系统的方法,逐一分析总结,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做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

4)探索重点装备管理的新思路

对于重点装备的管理,保证公司生产的顺利进行的同时,尽量减少重点装备的停机时间,在设备管理上要努力学习新的方法,以加强重点装备的维护保养。

5)严格成本控制管理,用新的方法控制设备维修耗材

在维修管理上,勇于用新的知识武装自己,多与技术人员及维修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对于成本较高的维修耗材,开动脑筋,多思考,能进行改造的可以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其进行可行性改造,以节约成本。

6)开展好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调动全体设备管理、技术、维修和操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技能,不断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作好参加局技术比武的准备工作。

设备科工作总结 篇5

2020年1月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疫情期间设备科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科室职能,积极配合医院临床科室,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科室人员的协调和联系,最大限度服务好临床,构筑防控疫情的牢固防线。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疫情发生正值春节假期,医院年前储备的物资已十分紧张,经过医院领导多方协调,设备科紧密配合并积极筹集疫情防护物资:

1.购买并储备手消毒液、84 消毒液、75%酒精、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消毒剂等消毒用品;2.购买并储备医用外科口罩、KN95口罩、N95口罩、防护服、防护面屏、防护眼罩、一次性橡胶手套、一次性帽子、一次性隔离衣、靴套等防护用品;3.紧急采购消毒机、呼吸机、除颤仪、吸痰器、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等应急抢救设备;4.紧急采购全血细胞分析仪、全血生化分析仪、彩超、DR、测温安检门、额温计等检测设备,为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

疫情期间,按照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总体部署,设备科每天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医院相关领导上报防护物资库存及消耗量,对于库存紧张的物资积极筹备,确保防护物资保证临床供应,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万无一失。

三级中医医院创建工作

为满足医院发展及三级中医医院创建工作需求,设备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并投入到三级中医医院创建中,积极准备三级评审相关材料并按计划购置相关配套医疗设备,新成立科室顺利投入使用,各临床科室新技术能够顺利开展,按计划完成了医院发展目标和任务。

常规工作:

一、做好全院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一)有效地承担起今年全年全院医疗设备的维修及保养工作。如:放射科的CT、X线机、胃肠机等,功能科的彩超、B超、胃镜等大型设备,各病区及手术室的多参数监护仪、心电图机等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及其他专业设备等,还有门诊科室常规医疗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使全院设备完好率始终在90%以上,确保临床正常开展工作。

(二)加强设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做好设备的申购、安装、调试、验收、交付使用等各项工作;承担起收集、整理资料、归档等系列工作。如:购置前可行性论证、设备效能评估等。规范设备的管理操作流程,建立使用登记和各种台账,加强使用管理。

二、加强试剂、医用耗材特别是高值耗材的管理工作。

加强试剂、医用耗材特别是高值耗材的管理工作。1、做好试剂、医用耗材特别是高值耗材的审批、采购、验收、储存、使用、销毁等各项工作。2、继续做好高值耗材及试剂的网采工作等,今年平均网采率达到99.9%以上。3、发挥科室职能,加强医疗器械从采购到销毁的监管,继续做好相关可疑不良事件的上报管理工作。

三、做好放射科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对射线装置使用的日常管理,及时宣传辐射防护知识,监督科室执行放射诊疗管理制度情况,检查射线装置及其场所环境,定期监测辐射防护效果和检定监测仪器、设备,确保监测正常运行,及时排处放射故障和安全隐患。今年上半年按时完成了射线装置年检工作和个人计量监测工作,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

四、新增医疗设备情况

特种设备检查总结 篇6

XXXXXXXXXXXXXX加强了特种设备设备安全检查,为做好特种设备安全做了各项工作。

一、加强特种设备日常保养检查

自入冬以来,XXXXXXX不断强化设备保养和日常维护工作,一方面从提高职工设备管理意识入手,充分利用周一安全活动、班前、班后会、宣传栏等方式,宣传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各项安全知识,加强职工对行吊管理知识掌握;另一方面,结合大队的安全检查,狠抓特种设备管理基础,加大维修保养力度,对设备出现的问题逐一认真排查,彻底消除“脏、松、漏、缺”现象,不留死角,杜绝隐患发生。与此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巡回检查点检制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完善了设备动态检查管理制度,并针对冬季生产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确定重点监控,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了日常生产工作。

二、存在不足

由于我队行吊老化严重,维修经费比较紧张,造成了行吊的部分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处理,现急需进行行吊整体的大修保养,彻底解决各项而难题。

三、下步工作

油田地面建设企业设备管理研究 篇7

1. 缺乏健全的机械设备管理机制

缺乏健全的机械设备管理机制是我国油田地面建设中机械设备管理和维护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导致机械设备管理机制不健全的主要原因就是油田企业对于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所以导致机械设备管理机制不健全, 同时也缺乏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即便有的油田企业设立了机械设备管理部门, 但是对于该部门的重视力度仍然不足, 不仅无法真正发挥出管理机械设备的作用, 还容易导致机械设备维护失控, 最终使得油田企业出现更大的损失。

2. 机械设备管理方式落后

油气资源不仅是一种民用资源, 更是一种战略资源, 具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油田建设工程具有工作量大、设备工作环境差、设备运转时间长、设备磨损快等特点。这就对油田建设中的机械设备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若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那么油田企业必定就无法及时发现机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势必会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3. 机械设备使用不合理

油田地面建设工作具有长期在露天环境下作业、工作环境不稳定的情况, 所以对油田地面建设机械设备的要求也更高, 这类机械设备往往具有结构复杂的特点, 且费用极高, 然而机械设备使用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着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 决定着机械设备的工作寿命。根据油田地面建设的实际情况, 科学合理的使用机械设备, 能够极大的延长其工作寿命, 提高其工作效率。

4. 机械设备保养维护不当以及更新不及时

由于油田地面建设的特殊性, 所以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及时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 不仅能够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 还能够节省额外的一些费用。但是,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油田企业在机械设备保养和维护方面都缺乏完善的相关措施, 通常是出现问题后才去修, 根本没有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另外, 油田地面建设中的机械设备维修人员在修理故障机械设备时, 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以往的修理经验和自我感觉进行设备检修, 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 这样非常不科学, 导致经常出现失误, 造成一次故障多次检修, 不仅延误了工程工期, 还增加了工程成本[1]。

二、关于加强油田地面建设企业设备管理的几点措施的探讨

1. 建立健全的机械设备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体制, 确保所有的机械设备都按照相关规定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 提出并贯彻谁使用、谁管理原则, 要求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是持证上岗, 且能自觉遵守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应对自己使用设备的性能特点和相关保养维护要求有足够的了解, 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严禁出现违规操作。制定设备日常保养规程, 要求所有的机械设备都必须按照规程进行日常保养工作。操作人员在使用机械设备的同时还应认真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以备后面机械设备保养维护所需[2]。

2. 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贯彻预防为主, 维修保养为辅的原则, 要求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和执行日常机械设备保养与定期机械设备维修制度。日常保养制度: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每天都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工作, 包括工作前的检查, 工作过程中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工作结束后对机械设备的损耗检查和清理;定期维护制度:维修人员应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 添刷润滑油, 做到及时发现故障隐患, 迅速处理解决。此外, 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还能具体细分为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

3. 采用现代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手段

采用现代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手段能够及时有效的对工作中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测, 以便能够及时发现故障及时进行处理。过去的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手段单一、缺乏先进性, 不能对工作中的机械设备进行有效检测, 往往只能等到机械设备已经发生故障后再进行处理, 这样一来必将产生严重的影响, 增加企业的成本。随着油田企业的发展, 这种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手段必将被淘汰。

4. 加强培训, 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第一, 提高机械操作人员技术操作水平和素质。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使得油田地面建设机械设备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提高, 要想更好的操作机械设备, 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 那么作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就必须通过努力学习新的技术知识来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和素质。

第二, 提高机械设备保养、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机械设备不断的更新换代, 促使机械设备保养、维护人员也必须努力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知识, 同时不断增强对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力, 以便能够更好、更科学地保养和维护机械设备,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第三, 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涵养。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素质涵养, 这是确保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基础保障。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应具有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较高的工作积极性, 良好的职业操守以及道德素质等等[3]。

参考文献

[1]魏云.油田地面建设中机械设备管理探究[J].能源与节能, 2014, 01:57-58.

[2]秦龙.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研究[J].化工管理, 2013, 14:159.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建设 篇8

煤矿特殊作业环境对机电设备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而且安全性条件更为苛刻。据调查,近几年来煤矿发生的安全事故中,有机电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就占据了60%以上,而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管理系统不完善造成的。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了一连串问题,例如在挑选设备管理人员时,不按照规章制度去重视操作人员的知识素质,很多“关系户”趁机而入;巡视系统不完善,没有切实有效的监察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致使安全巡视人员应付了事;事故发生后教训吸取不充分,没有仔细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审查制度不完善;在设备操作人员上岗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培训,为了灰色收入抹掉了本该用于人员知识培训的资金,这些都与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不完善造成的。

1.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弊端

1.1设备超负荷生产及更新不及时

煤矿企业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不败之地,以提高煤炭生产量为考察指标,在施工、加工现场采用三班倒的工作制度。虽然工作人员得到了休息,但是机电设备全一天24小时不停歇运转,如果不出现特殊情况,不会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对设备容易造成损坏,触发安全事故。企业为了节省资金,大多数机电设备陈旧破烂,甚至满足不了现场生产要求,但依然不进行更新换代,使得设备工作效率越来越低,但为了保证产量,不得不将设备超负荷工作,造成恶性循环。

1.2机电设备监察系统不完善

煤矿机电设备相对其他行业中的机械设备操作难度较大、安全控制要求较高,所匹配的操作说明书不够详细,使得人员在具体监察时很难根据说明书对设备进行细致的检察,因此对监察人员素质要求也相应较高。很多煤矿企业在挑选监察人员时,一般从基层或者中层挑选工作人员,基层工作人员对设备掌握比较全面,但是只限于最基础的把握,不能对设备的工作原理有全面掌握,因此对设备检查往往是治标不治本;对于中层工作人员来说,由于感到自己的优越性,会对监察工作不用心。由于煤矿设备系统庞大,机械种类繁多,在进行监察时只能随机抽取部分设备进行监察,代表性不够全面。

1.3设备管理系统不完善

煤矿企业出于较为系统地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而成立设备管理办公室,并伴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限于煤矿企业发展要求,该部门只是服务于现场生产,使得工作重心偏离了原来的方向。设备部门本该对现场中的各个设备进行安全备案、建立维修检查记录,但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很多管理出现漏洞,造成设备管理系统不完善。

2.建设设备管理系统的措施

2.1提高設备管理决策层领导能力

煤矿企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不仅取决于基层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效率,上层的领导政策的发展方向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设备管理的领导层决定了机电设备的发展趋势,如果发展路子正确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企业做出贡献。因此,设备领导层人员应主动提高自我知识、思想素质。要主动学习国家新的法规政策,正确把握住国家煤矿机电行业的发展方向,利用基本的市场经济知识去指导选择机电设备,应明白绿色、安全、低消耗、低污染是设备发展永远不会改变的方向,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决策人员要用于创新,就会要求决策层人员要对设备有着深入细致的了解,懂得机电设备运作的机理,才能根据本企业特殊的生产要求进行改装或升级。设备决策层要经常到设备工作现场进行考察,收集现场真实资料,将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初始引进时的工作效率进行对比,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记录,请设备厂家进行设备维修。

2.2提高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

机电设备能否发挥出自身的效率,取决于现场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操作人员的自身素质高低影响了机电设备的工作效率。要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应根据重点问题和知识对操作人人员进行讲解,使操人员对机械设备有个整体的把握,让他们知道这个设备的作用和功能。另一方面,操作人员上岗时,可采用“一带一”的形式,让有经验老师傅带着新人,这样使新人上手较快。第三个方面,进行岗中培训。当操作人员在现场操作一段时间时,已经熟练了操作要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操作效率使设备发挥出极限作用,应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理论培训,使得操作人员懂得设备的运作原理,才能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进行相应的改进。

2.3加强机电设备与机电配件的管理工作

煤矿现场机械设备繁多,例如在综掘方面,综掘机种类就有十余种,每个机械的配件达上百种,因此在设备配件选择上造成了麻烦,所以要根据具体的机电设备选择具体的配件。比如,同一个设备的配件尽量选择同一个厂家生产的配件,在不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配件时,要对安装后的设备进行安全、效率监测。加强设备配件的管理工作,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定配件采购制度。现场设备配件采购比较混乱,很多关系厂家通过特殊渠道向煤矿企业推荐自己的产品,但产品并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场已经正常运行的机电设备。因此应杜绝走关系的厂家的产品,做到设备参数相统一。二是做好设备配件回收利用工作。为了响应国家绿色矿山的号召,煤矿企业应重视配件回收工作,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统一处理回收的配件,并将回收的配件根据损害程度进行分类,一类是可以修复再利用的,一类是报废可以做废品处理的。这样可以为企业节省更多资金,创造更多的财富。三是做好配件储备。为了节省成本,一次性采购大量配件要比分批次少量购置配筋节省资金,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根据设备的特点做出可观的采购数目。这样也可以降低机电设备在有故障时的时间,缩短工期,为企业创造价值。

3.结束语

设备管理总结 篇9

1、在主管领导的指导下,认真制定设备管理和设备维修的工作计划。完善设备管理制度,落实设备管理责任。针对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完善设备管理台帐,做好维修、保养计划及设备检查记录,修订设备档案,重新整理完善技术参数资料,切切实实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2、加大现场管理力度,提前消除安全隐患。针对机械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检查,及时发现,及时督促整改与维修,及时了解机械设备在使用中的运行情况,做好记录。对违章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对影响安全运行造成损失并影响生产的,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进行处罚和整改。对重点、工艺关键和特殊设备进行重点控制,加强设备点检制度的落实情况,增加设备操作者保养、维护设备的积极性,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3、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工作指导与检查,认真落实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和指标,及时与上级部门取得沟通,最大限度争取上级部门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加强维修工作,尽量减少维修次数,提高维修质量。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备件的采购成本,降低维修成本,严格控制维修费的使用。

上一篇:高一物理重力教案下一篇:电力电子实验报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