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 品味书香 范文

2024-1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诵读经典 品味书香 范文(精选6篇)

诵读经典 品味书香 范文 篇1

中小学生“品味书香,诵读经典”读书征文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落实打造学习型城市要求,浓厚我市中小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经研究决定,学校参加杭州市第七届中小学生读书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品味书香,诵读经典。

二、活动时间

2011年6月至9月。

三、参加对象

二至六年级小学生(六年级学生征文交到所读中学)

四、活动要求

1.各中小学校要认真开展“品味书香,诵读经典”暑期读书征文活动,根据组委会推荐的100种图书(具体目录见附件1),组织好中小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养成诵读经典作品的良好习惯,陶冶情操,端正品行,开阔视野,提升境界。

2.征文内容。要求根据本次征文活动推荐的图书,围绕主题撰写读后感,题目自拟,文章字数要求小学生控制在600字左右低年级可适当降低要求。

3.活动过程安排。

(1)6月15日至8月15日为报名阶段,学生可登陆杭州网“品味书香,诵读经典”活动页面(http://pwsx.hangzhou.com.cn)注册报名(要求采用实名制,每位学生只可注册一个用户名,此后不再接受学生报名)。

(2)7月5日至9月4日为读推荐经典、撰写读后感阶段,学生可根据本次征文推荐的图书,撰写读后感。

(3)9月5日3-6年级(下学期)各班上交3篇征文。

(3)9月16日至9月30日为上传阶段,参赛学生可登陆杭州网“品味书香,诵读经典”活动页面上传一篇读后感。

顽强的生命

生命是什么?以前我恐怕回答不了这个问题,随着我一天天的长大,我逐渐明白生命是渺小,是脆弱的,像大海中的一粒沙子,一点也不起眼;生命又是伟大的,顽强的,像一颗明珠无比的珍贵,有时重如泰山,百折不饶。

我有个忘年之交的“老朋友”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我亲切地叫他钱伯伯,他在2009年查出患有直肠癌,在这个谈“癌”色变的今天,他平静地接受这残酷的事实,非常坦然地说:“我一定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尽早接受手术,一定要与病魔作斗争。”没过几天就接受了手术,手术固然可怕,可是手术后的化疗、放疗的痛苦更是让人无法想象,这次手术钱伯伯整整瘦了二十斤。没过多久不幸又降临在他的身上,由于手术失误肠子口粘在一 起,又要在原处再挨一刀,这对病人是极大的痛楚,然而他勇敢地面对了,第二次手术以后,在他的身上插了六根管子,病人本来要多吃东西,增强营养可他手术以后,无法进食,只能靠输营养液来维持,叫谁看了都心疼,过了几天钱伯伯可以进食了,又面临着化疗,常常边吃边吐,他总是说:“没关系我要吃,必须吃,我吃了吐,吐了再吃,我总会吃进一点的!只有这样我才会早点好起来。”钱伯伯一出院就到我家做客,妈妈总给他拿最软的椅子给他坐,没坐几分钟他就要轻轻地挪动一下,他总是强

忍疼痛挪动,他每次来都带一些东西,而且虚寒问暧的,还微笑着说:“你们不要把我看成病人,我会战胜它的,我还要继续当好我的教授,做好我的工作儿童心里学。我不信我战胜不了它!”望着他那瘦弱的背影,我慷慨万千。啊生命是多么固执,多么的顽强,多么的勇敢

生命是一枝珍奇的花朵,要好好爱护,要有勇气和毅力才能让它美好绽放我们不能为一点挫折而灰心丧气。生命那是自然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生命是眇小又是脆弱但又是十分顽强!英雄妈妈吴菊萍

我们身边有许多令人感人的事如舍已为人拾金不昧它们才造化出我们的心灵只有它们才有现在和平旳社会

在报纸上我获息在杭州某小区一位两岁小女孩不知怎么突然从十楼高空坠落惨剧即将就要发生的一刹那一位路过的阿姨把高跟鞋踢到一边快速地冲向事发地向空中张开了双臂徒手接住那个小女孩由于巨大的冲击力那位阿姨的手被撞成粉碎性骨折但她的那么一接却捥救了一位小女孩的生命她就是英雄妈妈吴菊萍阿姨她也是一位刚当不久旳妈妈有一个七个月大的孩子当记者问她当时惊险的一幕时她只是淡淡地说一句这是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在别人眼里是救人性命是多么伟大的事但她只是轻笔描我想她真是一位名副其实称得上英雄的妈妈她还是一位阿里巴巴的员工由于这次义举被评为感动阿里奖。

后来我才了解到吴菊萍阿姨居然接位了相当于335多公斤旳

物体人的力气却只有45公斤赞美和佩服飘出了心房让我身上毎一个细胞无一不赞扬她她在危机发生时沒害怕没退缩而是勇敢地冲向前去这就是母爱旳力量你托起了中华民族的豪勇以前我让为人

诵读经典 品味书香 范文 篇2

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在如今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 读书不是问题, 读什么才是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量, 而是阅读, 阅读, 再阅读。”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提到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 想到的多半是语文教育的课程要求。而英语阅读, 大家习惯性的就加上理解二字, 那些带着检测题的短篇阅读理解题几乎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甚至高中阶段的大部分学生英语阅读的全部。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这些以中考, 高考题型模式的阅读材料具有很强的“可考性”, 内容以事实信息为主, 大部分是介绍事件、人物、知识或道理, 目的是为了考试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但这些与丰富、优美无关的短文如何能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震撼?如何能提升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如何能让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兴趣?

2 学习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2.1 外语教育不应忽略人文素养的培养

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 其中尤为重要的便是人文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英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更是能够通过英语教学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 更好的认知世界, 开阔见闻, 培养心智, 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能只考虑其实用目的, 还要考虑如何通过英语教学向学生传递人文有关的知识, 考虑学生的心智需求, 实现精神培养和心智发展的目的。

2.2 触摸经典, 培养阅读兴趣

学好语言需要有大量有效的输入, 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习得语言并进行输出。现有的初中英语课程教材偏重于语言的交际功能, 对培养学生深层次的文化和文学修养方面有所欠缺。心理学家发现, 儿童及青少年的阅读兴趣突出表现为:1) 4-6岁图文故事;2) 6-8岁民间传说;3) 8-10岁童话故事期;4) 10-15岁故事期;5) 13-17岁文学期;6) 17岁以上成人思想期。中学阶段的孩子, 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 阅读兴趣已经过渡到故事期进而发展到文学期, 如果仅仅学习日常生活话题和阅读一些小短文已不符合中学生的心智发展要求, 满足不了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因此在课外适当增加些符合学生心智发展的阅读材料, 既让学生增长知识, 熟悉某些话题语言, 又能让它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真正的体验阅读的乐趣, 培养他们终身阅读, 善于阅读并收益于阅读的素质。经典的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积淀的语言精华, 对孩子们的成长可以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同时大量阅读经典英语文学作品也是学好英语的很好的途径。

2.3 大量阅读英文简易读物是阅读经典的开始

习惯了对话和短篇为主的英语教材的初中学生, 一开始都会对经典文学作品的产生畏难心理, 包括教师都会对此产生疑问。以下这段文字是选自企鹅英语初一读本《Girl meets boy》, by Derek Strange.

“Mark looked slowly at the people at the tables near them...Donna looked sadly at the people dancing and standing in the square...then their eyes met.Time stopped.He was here!She was here!He smiled at her with his nice blue eyes.She smiled back at him with her dark brown eyes.Suddenly he wasn’t shy.He stood up and started to walk across to her...she was on her feet.Their hands met.She wanted to dance now, only with him.”

这样的文字对学生来说几乎没有问题, 即便是有个别生词也不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看到的不仅是文章, 更能感受到主人公的心跳, 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学生不但读得懂还能读起来“上瘾”。

美国教学法家Stephen Krashen有个著名的观点, 外语语言材料稍高于学生的语言理解水平恰到好处, 如语言材料难度过大将失去学习的实效性。我们不妨把这个道理运用到阅读上, 若要阅读有成效, 首先必须控制阅读材料的难易度, 选择难易度适当的读物。英文原著词汇量大, 内容比较艰深, 让初中生阅读英文原著是不可能的, 而英文原著的简易读物内容比较浅显, 词汇量有控制, 使用的是常用词汇、短语和语法结构, 大量阅读这类读物能够反复接触这些知识点, 从而顺利打好基础, 慢慢养成英语语感。通常我们所选用的读物都是文学名著改写的, 虽然有所简化, 但保留了很多精华, 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很有好处。

3 运用语感阅读法指导经典作品阅读

所谓语感, 简单说就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 包括语音感觉、语意感觉、语言情感色彩的感觉等。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口头语言和书面符号比较直接、迅速和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 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

语感阅读法是通过有目的、有选择的大量阅读, 培养学生的语感, 从而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语感阅读法比较重视掌握英语的拼读规律, 克服记忆单词的困难, 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听读结合, 出声朗读, 提高拼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奠定语感基础;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自主阅读和学习。为了更好的贯彻素质教育精神, 我校于2008年1月作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基础英语素质教育研究的途径和方法》课题实验基地之一, 申请了《语感阅读法与书面表达能力研究》子课题的实验研究。所选用的是《企鹅英语简易读物精选》初一至高三的阅读材料。

语感阅读法突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配合教师的指导和学生家长的监督, 是一种多方位的联合促学机制, 可以更为有效的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习惯,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想。以下是我在课题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1) 制定好阅读计划, 每一到两周安排学生阅读一本简易读物。常规阅读的流程为:读前——布置任务 (设计问题、学习词汇) 、读中——解决问题、读后——小组报告和佳作展示、后续 (阅读成果展示——小说表演) 。

为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在课堂上的阅读带动和指导都是必不可少的。开始时每天利用早读课时间或上课的5至10分钟共同阅读几页, 在故事的悬疑处或精彩处中止, 然后设计问题, 布置课后阅读的书页, 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充分的调动, 课后常常迫不及待地翻书阅读。

要求学生每天在家阅读20分钟以上, 记录下所读的书目和页码, 家长签字老师检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有困难的词句, 精彩的词句;在每本书结束后就文中有关问题写一篇短文, 定期检查, 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 并展示作品。

2) 在学生形成阅读习惯后, 每周用一节完整的课时进行常规阅读教学。教学流程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自学——讨论——前测;第二环节:课堂组间合作学习——分享——讨论 (学习笔记) ——质疑;第三环节:组际交流——答疑;第四环节:后测——巩固。

3) 在阅读策略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强调开口读, 言出心声, 带领学生一起优美地朗读, 感受文学的内涵, 心灵和情感的共鸣;对学生理解有困难的词句, 教师只做语义的释疑, 不讲解语法;对阅读的方法做必要的指导, 例如对生词的猜测方法, 《Sherlock Holmes》这本书里的有这么一段:Holmes looked at her carefully.“Is typing difficult when you have weak eyes?”he asked her.“It was when I started, ”she answered.“But now I don’t have to look down at my fingers, and-oh!How did you know?Holmes laughed.“I am a detective, ”he said.“It’s my job.”从weak eyes引导学生猜测her的职业, 从Holmes的人名猜测detective的词义等;帮助学生了解文化背景知识, 欣赏不同体裁的小说。

4) 组织各种活动。分小组讨论各自的阅读感受, 分享收获, 解决问题;分角色扮演部分小说章节, 评出最佳表演小组;定期举办阅读竞赛, 作文比赛, 原创故事比赛等活动来展示成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成立读书会, 在周末和假期一起阅读讨论, 共同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营造读经典品书香的良好氛围。

经过三年的语感阅读法实验后, 参加实验的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增强, 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尤其是成绩好的学生, 在书面表达上有令人可喜的进步。更为可贵的是, 不少学生从此爱上阅读。书中的悲剧催人泪下, 喜剧故事让人捧腹, 鬼故事让人毛骨悚然, 侦探故事让人学会了对细节的重视, 一个个故事带给我们不同的启迪, 书中不同的角色折射出不同的品格和人生价值, 简爱告诉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幸福;在福尔摩斯身上我们学会用智慧和细心去解决问题;在三个火枪手身上学会了忠诚;从书中我们也领略了各地风情, 民族文化, 学习了如何处世, 如何与人相处;名人传记中看到了名人背后的艰辛和泪水, 明白了他们的执着与坚持。学会阅读, 喜爱阅读对一个人一生的思考和学习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培根说:“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我认为凡有所读, 亦皆成性格。

4 结束语

英语作为语言的一种, 其文化属性的本质决定了英语教育并非简单的语言技能训练, 还包含着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的作用。因此, 我们有必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 切实将英语教育转化为英语素质, 通过引导学生在中学阶段大量阅读经典的英文读物, 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培养英语语感等途径, 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英文基础, 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 并在阅读中获取情感和思想的提升, 推动学生良好品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常记诵读经典, 创设书香人生。

参考文献

[1]韩宝成, 刘润清.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回眸与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8 (2) .

[2]姚生军.短篇阅读为何让学生感到无聊[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9 (32) :28.

[3]屠雨迅.我国外语教育应该考虑重新定位[J].求是, 2004 (6) :50.

[4]杨连瑞.第二语言习得的临界期及最佳年龄研究[J].外语学刊, 2004 (5) :101-106.

[5]李传松, 许宝发.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吟咏诵读 品味经典 篇3

课题:游褒禅山记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1.通过朗读教学,使学生读准字音,明确句中停顿。

2.熟读全文,体会古文语言之美,为下堂教学打基础。

教学重点:为锻炼语感服务,开展多形式的朗读活动。

教学难点:语感加注释,在读中品味文章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方法:多形式朗读教学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步骤

一、教学准备(回顾旧知,激趣导入)

1、回顾中国著名爱国诗人艾青的诗歌,用赤子之心饱含民族国家深情的经典《我爱这土地》,学生齐背。

2、教師放视频任志宏版本《我爱这土地》的朗诵,学生情绪饱满。

3、教师引导学生感知语言声音的魅力后,师生齐齐朗诵《我爱这土地》后,进入《游褒禅山记》学习。

二、教学过程(始终贯穿朗读教学的宗旨,以激发学生情感为要)

1、教师用饱满热情范读,提示学生注意重要字词的读音和断句。

2、请五位同学分段朗读,学生纠音错后,老师再纠句读之误。

3、教师总结:朗读的技巧在于放开自我,真感情流露。

4、教师又以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几句为例,示范如何将真情注入,放开自我。

5、学生跟教师读这几句,有所感悟后,学生齐读《游褒禅山记》全文,教师再次提醒学生注意暂停、语速快慢、重音,最重要是带着饱满的感情。

6、张弛有道,为引发学生更进一步兴趣,教师播放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贺岁版《祝酒歌》,让学生领略中国不同方言区的语言魅力。

7、提示学生:有人说:“声音是灵魂的音乐。”声音的魅力无处不在,并不是只有普通话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我们尽可以运用别种方式阅读,比如四川话,比如其他地方方言。

8、教师以李白《将进酒》为例,用四川方言朗诵。

9、过渡:正如李白诗中“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也能用最喜欢的方式来阅读和朗诵。

10、学生用四川话齐读文章第三段,教师总结优劣得失。

11、学生再用2分钟饱含激情自由朗读第三段。

12、教师充分运用学生间自读---教师领读---抽学生读等各种调动方式,让学生熟读成诵,疯狂朗读。

13、总结诵读的好处:一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口读耳听,口耳并用,这不仅使阅读真正活起来,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和理解。二是一边缓缓朗读,一边慢慢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对那些优秀篇章、名言佳句,反复诵读,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愈读愈有味,趣味无穷。三是声情并茂,培养语感和情感。朗读时读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并将读者自身的感情融合到读物中去,这就大大增强了读物的形象感、意韵感和情趣感。长期坚持诵读,就会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去体验、去占有名篇佳作的精髓,主动地消化和吸收;长期坚持诵读,就能养成眼到、口到、耳到、心到的良好的诵读习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愿同学们都能学有所获,收获声音的美好!

14.课后作业布置:熟读并背诵《游褒禅山记》第三段。

三、附板书设计

征文:品味书香,诵读经典 篇4

经典可以告诉你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经典可以使你知识渊博,经典也可以使你改变人生。

经典还能为我们展现一个精彩的世界。读经典,就犹如弹奏美妙的乐曲,把谱写在五线谱里的灵魂,深处的震动,弹奏在了钢琴键上,有励志的清晰,有醒悟的明亮,有益智的悠扬,有创作的激越,有喜怒哀乐,有五彩缤纷,相伴一生。

读经典还可以建立自己的思想,摆脱平庸。读经典让我们拒绝平庸,我们生活的空间可能依然狭小,读经典却可以让我们胸怀世界,畅饮世界!

经典还是你最忠诚的朋友,经典也是你最温暖的家。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就会从读经典中发现无数的奥秘。拥有经典,就像拥有了整个世界;拥有经典,就像拥有了一个美好的明天。

朱熹说过:“余尝谓,读经典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诵读经典 品味书香 范文 篇5

一、活动主题

心系中国梦与经典同行

二、活动时间

2013年6月中旬至9月上旬

三、参加对象

二——五年级学生(新三-六年级)

四、征文要求:

根据本次征文活动推荐的图书(见附件二),围绕“与经典同行”主题撰写读后感,题目自拟,文章字数要求控制在800字以内。

五、活动要求

1.请各班主任认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根据组委会推荐的40种图书(具体目录见附件1),组织学生阅读指定图书,形成阅读经典读物的良好习惯,陶冶情操、端正品行。

2.征文要求。参赛学生选择一本推荐图书围绕“与经典同行”主题撰写读后感,(超出推荐书目范围的征文不参加评比。)题目自拟,文章字数要求控制在800字以内。

3.围绕着“心系中国梦与经典同行”主题,积极开展暑期假日小队主题实践活动;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之后,各班召开“心系中国梦与经典同行”暑期读书实践活动汇报会,并上传校园网报道。

4.请各班班主任在9月10日前,将本班优秀读后感(每班推荐3篇)上传FTP/德育处/2014品味书香诵读经典相应文件夹。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按要求进行网上投稿。地址:xhsd87924800@163.com

5.征文上交要求:题目宋体三号,文章内容宋体小四,A4纸打印;电子稿的文档要以班级、作者姓名、题目命名。上传FTP/德育处/2014品味书香诵读经典相应文件夹。

6.学校将根据征文上交情况、校优秀征文获奖率以及开展实践活动、社会报道等方面情况进行优秀组织奖的评比奖励。(具体见附件一)

六、活动进程安排

1.6月10日下发“心系中国梦与经典同行”读书活动通知给每个学生。2、6月11日至25日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开展读书征文撰写指导。各年级上传活动通讯一篇。(二、三、四、五年级)

3.6月28日——8月25日 新三至六年级根据推荐书目,开展读书活动,撰写以“与经典同行”为主题的读后感。(题目自拟)

4.9月1日——9月9日将征文上交本班级的语文老师。由语文老师帮助指导、修改、评选。

5.9月10日,各班将3篇优秀征文上传FTP/德育处/2014品味书香诵读经典相应文件夹。

6.9月11日——2013年9月15日由德育处组织骨干教师对全校优秀征文进行评选。(选送20篇优秀征文由学校上交主办单位。其余文章鼓励学生自行投稿。

杭州市第十届中小学生“品味书香、诵读经典”读书征文活动推荐书目

阅读经典 品味书香 篇6

温总理曾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读书、学习与发展,是一个人一生永恒的主题。在我的心目中,一本好书,是一种精神享受,让心灵归于平静;一本好书,更是一位良师益友,于水穷处指点迷津,指引方向。

最初爱上读书是家庭的熏陶。幼时家境困难,我经常穿着大人的衣服改小的衣服,零食也往往不舍得给我买,但是我家却是左邻右舍中唯一订阅了《小朋友》、《智力世界》的,至今我还认得一些繁体字,喜欢数独,偏爱逻辑游戏,都拜赐于当年那些港版的《智力世界》。每逢春节回家过年,我都会抱着一摞摞的少儿杂志,带给老家的小姐妹看,在清凉的夜里,伴着一盏老式的小油灯,几个小朋友躺在一个被窝里,映着窗外的皑皑雪景,成了我记忆深处最静谧而悠闲的回想。

每每回忆那些时光,那么多的充实与迷惑、喜悦与哀愁交织在一起,“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孟德斯鸠说过,“读书,是将生命力寂寥的岁月变成巨大的享受时光”。谁的年少不曾轻狂,爱散文之清幽静雅,也爱科幻小说之匪夷所思,爱历史居住之宏伟博大,也爱国外名著之自由奔放。那时既爱跟风一般的去读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也爱偷偷的独享小女生情怀般的《简爱》。那个时代的孩子,大多读过《东周列国志》、《红楼梦》,《呼啸山庄》、《红与黑》,哪里就是当年所能领会的,大抵是囫囵吞枣,图个好奇而已吧。

提到读书,不得不想起一位生于齐鲁大地,最终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人物——孔子,他的一生致力于弘扬书的文化,他的言行也被弟子记录成一本《论语》。然而,我心目中的孔子,更多的是一张老夫子的面具。读书时经人指点,善莫大焉,于丹的《论语感悟》就是这样一本书,为我介绍了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孔子:这里的孔子,首先是才华横溢的。据《孔子家语》和《史记》记载,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三十多岁第一次西行拜望他崇敬的老子的时候,他已经带有鲁昭公赐予的车马童御。这里的孔子,同时是热血澎湃的。对如何治国,孔子用“富民、教民”四个字概括,这样最简单的回答方式表明,他早就考虑成熟,毫不犹豫。这里的孔子,也是贫困潦倒的。五十五岁那年,他踏上了西征跋涉的道路,这一走,就是十四年。这么一位大学者,却把垂暮晚年付之于无休无止的漫漫长途,这一路上,他遇到的,有冷眼,有嘲讽,有摇头,有威胁,有推拒,有轰逐,却没有动摇,实在让人震撼。这里的孔子,独独是健康乐观的。有一次是在郑国的新郑吧,孔子与学生走散了,独个儿恓恓惶惶地站在城门口,有人告诉还在寻找他的学生:“有一个高个儿老头站在东门外,气喘吁吁地像一条丧家犬。”学生找到他后告诉他,他却高兴地说:“说我像一条丧家犬?真像!真像!”这里的孔子,是善于谋划管理的。在他的团队里,有人负责吃穿,有人负责保全,有人负责外交,有人负责接应。有一次从陈国到蔡国,半道上不小心陷入战场,大家几乎七天没有吃上饭,孔子还不断抚琴,给大家打气,安慰着学生。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依然保持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型团队形象。通过于丹的讲解,枯燥而遥远的《论语》划过时空而来,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为我们娓娓道来。

张潮曾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一本经典的好书经得起一读再读,随着自己的心境阅历而跌宕起伏。如今年岁渐大,读书的经济压力没有了,但是读书的时间却不见了。现在不是书太少了,而是书太多了。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电脑和网络的普及,让人举手之间,就可以坐拥书城。可是,一个链接带着一个链接,一个网页连着一个网页,我常常在娱乐中忘了上网的目的原本是找一本好书。在浩瀚的书海里,浮躁的心哪有空闲?时至今日,又有几人能够领悟培根的博大,蒙田的淡泊,罗素的悠闲,海明威的刚毅,村上春树的隽秀?

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把住方向,做知识的主人呢?作为青年人来说,最重要是的是读书要有的放矢,因业择书。针对自己的工作实际、专业特长,有针对性的选择读书的科目,而不是迷航在信息的海洋中。这样既能学以致用,事半功倍;又能切中要害,记忆犹新。参加工作后,税收征管对我来说,既新鲜又陌生。“胸涵春秋意方畅,腹有诗书气自华”。于是我不断阅读了《税收征管的系统理论与模式》、《现代税收征管过程模型》,品味书香,亲近书本,让我逐步为自己确立了“基础学牢,专业学精,理论学深,实践学博”的读书目标。读书还能帮助人树立梦想。在《你为谁工作》中有个小故事,有三位敲石工,干着同样平凡的工作,只有那位明确自己工作目标是一座象征着幸福的教堂的工人,最有责任感和创造力,最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税收管理工作也是这样,我们一点一滴的汗水,正在构建共和国基石上的一砖一瓦。有时,望着同事们热烈讨论业务的身影,我常常想,只有不断的相互学习,吸取营养,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开足马力,将迷茫与消极都抛在身后,不断前行。

上一篇:特困职工申请书下一篇: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