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问卷调查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问卷调查(通用9篇)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问卷调查 篇1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

你好!为了让你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并且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学有所成,我们向你做一项调查。此调查不做任何评奖依据,也不留下你的姓名,希望你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告诉我们,让我们来实现你的愿望。谢谢!

一、选择题(请将选项填入题目后的括号内)

1.你在每节课前,是否清楚的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A.每节课都了解B.新授课了解C.偶尔了解D.不知道

2.你认为老师提出的教学目标能够引起你主动学习的愿望吗?()

A.适合我的学习需要,多数能引起我的学习愿望

B.偶尔让我感到很期待接下来的学习C.不能吸引我继续学习下去

3.在学习新知识前老师是否给你布置了相关联的学习准备任务(作业)?()

A.是B.否

4.你怎样看待老师的课堂提问?()

A.一般都已有明确已知的答案,不能引起我的兴趣

B.提问能引起我对所学知识进行批判性的反思

C.提问有一定的难度,但确实能引发我对知识的深入探索和发现

D.提问基本都是在帮助我分析、复习、记忆所学知识点

5.在课堂上你被老师提问的机会?()

A.从来没有B.偶尔C.经常

6.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能针对你的情况给予个别的指导与帮助?()

A.是B.否

7.你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问一般通过哪种方式解决?()

A.向任课的老师提问,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B.与同学商量、讨论解决

C.查阅书籍、上网等方式解决D.在课外辅导班上解决

8.你在回答课堂提问或讨论后是否能得到老师的反馈?()

A.立即得到老师的口头反馈B.得到老师的课后指导

C.很少得到反馈D.__________

9.课堂上的师生讨论会出现下列哪些现象?()

A.讨论场面不热烈,讨论不起来B.讨论无秩序,乱轰轰

C.讨论难在学生之间或老师与学生之间达成某个共识,草草收场

D.讨论结果达成一致

10.你认为课堂练习和老师布置的课外练习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能揭示方法,提炼规律B.能突破疑难,应用创新

C.能针对学生失误而设计D.习题的知识覆盖面广和代表性强

E.练习内容与课堂所学内容无关F.____________

11.你认为平时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主要是:()

A.老师是中心,高高在上,学生以接收和服从为主,师生关系不融洽。

B.学生为中心,老师处处为学生服务,师生关系很融洽。

C.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关系民主、互动、融洽。

12.你认为平时课堂的气氛主要是:()

A.课堂气氛活跃。B.课堂气氛一般。C.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13.你认为自己的课堂学习效率主要取决于:()

A.自己的学习状态。B.老师的教学方式。C.同学间的关系。

14.学习新知识你喜欢()

A.老师规定的内容。B.自己感兴趣的内容。C.无所谓。

15.你喜欢什么样的授课方式()

A.老师讲,学生听。B.学生小组讨论,老师点拨。C.无所谓。

二、叙述题

1.你认为什么样的课堂教学给你带来的收获最大?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问卷调查 篇2

关键词:中职,药剂专业,课程整合,教学有效性,调查研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

2011年7月5日, 国家教育督导团发布的《关注中等职业教育》报告中指出:按照国家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 各地采取了加快中等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有效举措,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适应性仍不强。据抽样调查, 近半数企业认为中职学校的专业技能培养与实际脱节, 超过六成的企业认为, 中职学校实践教学与学生实用技能培养亟待改进。其中, 医药卫生等专业的学生普遍反映, 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较弱。

中职教育普遍实行的是“2+1”模式, 学生在学校系统学习的时间仅为两年。两年内学生要完成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这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及课程教学的实施有较高的要求。《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分别是中职药剂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药物化学》是学习《药物分析》的基础。对中职药剂专业学生而言, 《药物化学》课程理论知识较多, 且相对较难, 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学习兴趣很低。《药物分析》课程内容偏重技能操作, 但又离不开理论的支持, 学生通常只知“做”, 不知“学”, 对其技能应用及相关知识很模糊, 学习动力缺乏, 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同时, 两门课程在内容上有许多重复之处。而以往的课程体系力求的是课程的完整性, 忽视了课程的整合与重组, 学生学到的只是一门门具体课程知识的堆砌, 当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工作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时, 显得力不从心。因此, 为了体现知识连贯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我们将《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两门课程整合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本, 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 并且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课程整合后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得到保障与提高。本研究通过对整合课程教学方式的调查, 分析整合课程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调查情况及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是本校2009药剂专业学生,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问卷总共25个题目, 17个单选, 6个多选, 2个开放式题目。调查时, 以班级为单位, 在任课教师允许的情况下, 统一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 学生无记名作答, 发放调查问卷74份, 回收74份, 全部有效。

调查问卷主要从四个方面了解在《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课程整合为《药品理化分析技术》后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第一部分题目的设计, 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整合课程的兴趣以及感兴趣的内容, 或是不感兴趣的原因。从问卷统计情况看, 有76%的学生对整合后的课程有兴趣。如图1所示, 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是“采用仪器进行分析的药品分析实验”, 其次是“不同类别药物分析部分实验”, 这两部分都是实验内容, 说明学生喜欢动手操作, 喜欢训练技能课程。在对本课程不感兴趣的学生中, “基础不好, 学习吃力”是他们对本门课程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认为“内容枯燥”。其实这两个原因也是相辅相成的, 基础不好、学习吃力, 就会觉得内容枯燥, 进而对学习不感兴趣, 学习不用心, 形成恶性循环。因此, 有4%的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态度是“不想学”, 这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还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由不想学到被动学, 再由被动学到主动学。

第二部分题目的设计, 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对课程体系的熟悉程度。有64%的学生能在课前预习, 84%的学生能在课后复习, 无论是偶尔还是经常, 说明学生有预习和复习的意识。这也和学生对本门课程最关注的方面有关, 学生对“考试成绩”和“学习内容”的关注占主要地位。92%的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是“积极参与”或“被动参与”, “从不参与”的有8%。有90%的学生愿意参加课堂讨论交流。说明学生虽然有的基础差、有的主观学习意识不强, 但为了保证成绩过关, 还是能参与课堂学习与讨论。因此, 66%的学生清楚本门课程的学习体系及学习内容, 分别有54%、22%、15%、11%的学生认为学习本门课程会为日后的“药品检验”、“药品销售”、“药品生产”、“药学服务”工作服务。这表明部分学生对课程的体系及主要学习内容还比较模糊, 需要教师在后续教学中指导学生对课程目的及主要内容加深理解, 尤其是对学生不大感兴趣的总论部分, 更需要加强学习与理解。

第三部分题目的设计, 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整合后课程教学方式的认可程度与对教学模式的倾向性。在对课程的关注度方面, 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授课方式”极为关注。在教学过程中, 每单元项目学习采用任务驱动的教法, 有92%的学生明白任务驱动法教学的目的, 其中, 36%的学生认为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学习任务明确, 有条理”, 47%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对于采用“学生工作页”的形式进行笔记、作业、自我评价等学习工作, 92%的学生认为“有用”, 但其中有39%的学生认为“有用, 但没有必要”。这说明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还有待加强。同时, 对采用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评价方式的看法中, 52%的学生认为“很好, 很有必要”;对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中给出的意见和建议的关注度, 有92%的学生会去看, 其中52%的学生每次都看, 且会纠正指出的错误。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学生认为“教师讲解、学生听记”、“师生共同讨论”、“指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让学生上讲台讲、演示操作”、“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都较为有效, 如图2所示。学生在学习时采用了多种学习方式方法, 认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基于实践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自主学习”等较为有效, 如图3所示。因此, 对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有41%的学生会“采用自己的方法去想问题”, 有45%的学生“想听听别人的看法”, 这也体现了学生自己探究和合作学习的不同习惯。

正是由于存在多种教学方式, 有31%的学生感受到整合后课程的教师授课方式与其他课程不一样, 有23%的学生感受到本门课程的评价方式与其他课程不一样, 32%的学生感受到本门课程的作业形式与其他课程不同, 还有学生认为: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仅是学习上的, 还有生活及日后实习工作的。很多学生提到了“每课一句”, 72%的学生认为:“每课一句”对自己有启发, 59%的学生每次都会关注“每课一句”。

第四部分, 是征求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建议和意见。学生的建议和意见主要集中在:希望在课堂上有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 有更多师生互动和共同探讨问题的机会, 有更多合作与实践的机会;希望课堂再多点乐趣;希望在遇到重点时, 教师能给多讲几遍;希望教师能基础不好的学生加强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建议都和学生认为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 以及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不谋而合, 说明学生较注重自己实践操作技能与合作能力的提升, 注重本门课程在日后实习工作中的实用性。

思考与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关于职业教育的要求有:通过布局结构和专业结构的调整, 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通过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创新, 推进就业创业教育, 实现人才培养方式转变, 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同时,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2010—2012年) 》在总体思路中也明确指出: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 不断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 在课程整合过程中, 要密切关注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学目标与职业标准的衔接, 关注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教学方式的有效性。这也正是本次调查研究的出发点。

(一) 教学过程应与生产过程对接, 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整合后的课程———《药品理化分析技术》, 是中职药剂的核心课程。课程共分为三大模块, 第一模块是总论, 包括一些基础知识与实验, 第二模块是各论, 主要是各类药物及其分析的理论与实验, 第三模块是综合实训。问卷调查得知, 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一是理论, 二是操作。学生对需要操作的内容比较感兴趣, 依次为“采用仪器进行分析的药品分析实验”、“不同类别药物分析实验”、“典型药物的分析实训”。前两部分实验为单项实验内容, 如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旋光仪的操作) 、磺胺醋酰钠滴眼液的含量测定 (永停滴定仪的操作) 等, 主要考查学生对单个仪器的操作技能。典型药物的分析实训, 如“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查”、“药用淀粉的质量检查”、“纯化水的质量分析”等, 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综合实训项目都以药品检测工作过程为依据确定岗位训练模块, 采用“任务驱动-分模块轮岗训练”教学模式与“分组讨论、实际操作、模拟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按国家标准及企业规范分层次一体化训练, 强化学生对药品质量检测工作过程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成就感。虚拟训练可节省资源, 并可解决仪器设备不足的问题。但是, 中职学生操作单个实验完成某个任务较为得心应手, 而综合应用知识及技能完成某一个项目。比如, 训练学生解决在一个项目下多个任务如何合理安排工序、如何统筹安排时间、如何按标准操作规程完成不同仪器的操作程序而不出现混淆等现象, 能力欠缺, 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有待提升。

(二) 教学目标应与职业标准衔接, 突出教学方式的有效性

无论是单项操作, 还是综合实训, 在实验实训考核中, 都应将教学目标与职业标准相衔接, 按照药品质量检测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药物分析工等考核标准, 选择典型药物作为载体设计项目教学, 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 (二部) 进行全面检测, 使学生学会药物原料、辅料、各剂型的检测要求、检测方法和常规仪器的使用, 全面训练学生检测各类药物的专业技能, 培养学生严格执行药品标准的意识和能力。

整合后的课程主要是以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专业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将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的思维习惯, 以提高他们综合运用化学知识与技能完成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起着指导、启发、示范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问题的解决者。在教学方法上, 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 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去说、去写、去做、去观察, 通过实践、体验、感知和思考等方式, 实现学习目标。同时, 创设工作情境, 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检验工作的方法、程序及要领, 从而毕业后到企业工作能尽快适应岗位要求。由于中职学生各方面基础及能力较弱, 学生认为在教学方式中“指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较为有效, 其次是“师生共同讨论”、“让学生上讲台讲解、演示操作”、“教师讲解、学生听记”。从学生的选择来看, 学生大多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与教师共同探讨与学习, 如图2所示。因此, 学生也认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学习方式较为有效, 如图3所示。

(三) 课程整合优化有效性的实践建议

职业教育的有效教学指的是教学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我们的实践中, 整合后与整合前的教学效果相比, 有明显提升。从问卷统计也看出,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激发出了极大的热情, 学生乐学, 教师乐教。

著名经济学家戴尔·麦康基曾经说过:“计划的制定比计划本身更为重要。”所以, 在课程整合过程中要实现“有效的教”, 首先要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重在“设计”, 即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 促进学生学习, 并用一定的教学评价方式考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整合后的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都进行了整合与优化, 但是如何进一步使教学目标具体化, 教学内容系统化、实用化, 教学方式灵活化、有效化, 评价方法及时化和考核方法多样化, 都是值得思考的地方。尤其在典型药物的分析实训中, 要进行理论与技能的综合运用, 既要符合职校生的学习心理特征, 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所以, 后续可以进一步按国家标准及企业规范进行分层次一体化训练, 强化学生对药检工作过程的认识,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管理能力, 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成就感。此外, 还应继续进行校本教材与课例的开发, 开发一批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的项目教学课例, 为课程整合的进一步完善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学习与发展。课程整合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及良好的教学功底;需要教师在专业学习上不断提升自己, 充实自己, 要与行业、岗位紧密联系, 教给学生最实用、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同时, 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观察学生的掌握程度、有效分析学生的兴奋点、了解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动手能力, 这样, 对课堂教学的把握才能游刃有余。

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中职药剂专业《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进行课程整合有效性研究, 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认知上, 从不懂到懂, 从少知到多知;在技能上, 从不会到会, 从不熟到精通;在情感上, 从不喜欢到喜欢, 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是当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徐正.几本国外药物化学大学教材的比较研究[J].药学教育, 2001, 17 (4) :36-39.

[2]黄红, 沈萍.基于行动导向领域的高职《药物分析》课程探讨[J].科技信息, 2009 (30) :157.

[3]黄海英.浅谈药物分析化学课程内容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23) :130-131.

[4]董丽, 孙祥德, 杨志军, 等.分析化学教学与药典及药物分析课程的结合[J].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5 (4) :673-675.

[5]许明丽, 赵广荣, 白鹏, 等.国外高校药物制剂工程专业教育[J].化工高等教育, 2004 (1) :12-14.

[6]李霞, 许明丽, 赵广荣, 等.国内外制药工程本科教育课程建设的比较[J].药学教育, 2003, 19 (3) :7-9.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问卷调查 篇3

当代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评价教学是否有效的着眼点在于“学”,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不是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是否认真,而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不是看教师课上得是否漂亮,而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有无增长,能力有无锻炼,求知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思想情操方面有无泛起涟漪,乃至掀起波澜,受到文本佳作“感情的传染”。

基于此,我们以学生课堂学习有效性为切入点,通过建构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框架,运用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深入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课堂教学现场,以课堂学习有效知识量、问题解决度、作业有效性、课堂学习投入度、课堂学习实用时间、课堂学习内容难易度、错误反馈矫正情况、学习自主积极性、个别化指导情况以及对课程的总体评价等十个方面通过问卷网定制问卷,全校764名学生上网匿名参加了问卷调查,占在校总人数98.3%,问卷有效率为100%。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课堂学习有效知识量

课堂教学有效知识量是指课堂教学知识总量中学生真正受益、理解且有意义的内容和信息,它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有效知识量越多,学习的有效性程度也就越高。本研究把课堂教学知识量划分为“90%以上”、“89%~80%”、“79%~70%”、“69%~60%”、“59%~50%”、“49%以下”6个层次进行调查。

各学科均有88%以上的学生能够理解掌握70%以上的教学知识量,说明学校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内容掌握情况较好,课堂上都能学有所得。各学科间有效知识量略有差异。有效知识量低于70%的累积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列的学科依次是英语、数学、语文,其中有3.30%的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有效知识量低于50%。这说明,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最低,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知识量迫在眉睫。从年级分析,初二年级的各科课堂有效知识量明显低于初一、初二年级,这说明初二是一个开始分化的年级,实施差异教学势在必行。

2.课堂问题解决度

课堂问题解决度是指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否通过课堂学习而得到解决,它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指标之一。本研究把课堂问题解决度分为“完全解决”“大部分得到解决”“部分解决”“小部分解决”“根本没有解决”5个等级调查初中课堂问题解决情况。

调查表明课堂问题解决情况较好。“完全解决”“大部分得到解决”“部分解决”累积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是语文97%、数学96.03%、英语95.36%,仅有极少数学生的学习问题是“小部分解决”或“根本没有解决”。经年级分析,初二各科的“小部分解决”“根本没有解决”比例是最高的,这再次说明初二年级的分化比较厉害,教师教学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更应照顾到年级间的学习差异,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

3.作业有效度

作业是学生在课后所要完成的一定量的学习任务,是学生每天放学后必做的事情。如果作业内容得当、形式多样、数量适宜就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和巩固课上所学内容。那么,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是否能提供有效的帮助呢?本研究从“非常有效”“比较有效”“一般”“基本无效”“根本无效”5个等级进行调查。

学生对作业有效度给予高度的认可。各学科不同年级间均有92%以上的学生认为作业能够对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其中,认为作业能够“非常有效”地帮助学习的百分比高度一致。各学科作业“基本无效”“根本无效”累积百分比均不足3%。相对而言,初二年级的无效率稍高。

4.课堂学习投入度

课堂学习投入度是指学生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学习的程度。在课堂上,学生时常出现分心、注意力涣散、睡觉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等现象。如果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低,就会影响其对课堂学习有效知识量的理解掌握,降低课堂学习有效性。那么,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情况到底如何呢?我们以“上课时,你注意听讲、认真思考,投入学习的程度如何?”为题进行调查。

学生各科“非常投入”和“基本投入”累积百分比均在95%以上,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学习投入度很高,学习兴趣非常浓厚。综合各科来看,英语课堂学习投入度最低。“基本不听讲,很少投入”的学生数4.94%。从年级分析,初二年级的不投入比例最高,各科均是如此。

5.课堂学习实用时间

有研究证明,教学时间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学生课堂学习实用时间的多少直接影响其课堂学习效果。学校每一节课的教学时间都是固定的,但学生个体实际用于学习的时间却大不相同。

平均88%以上的学生课堂学习实用时间在70%以上,课堂学习实用时间的多少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整体而言,学校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比较高的。

6.课堂学习内容难易度

课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影响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掌握的因素之一。教学内容过难,学生不易理解;教学内容过易,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学生容易将注意力转向其他的地方。我们以“你认为这门课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如何?”为题,将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分为“很难,基本听不懂”“较难,部分听不懂”“难易适度,认真学习后能够掌握”“偏易,部分内容早已懂了”“很简单,很多内容早就懂了”5个层次调查初中生对教学内容难易度的感受情况。

nlc202309081120

约有50%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难易适度,12%~19.5%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偏难,26%~29%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偏易。说明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学科分析,数学是学生感觉最难的学科,很难和较难的接近20%。从年级来看,随着年级升高,认为内容偏易的学生人数逐渐减少,认为教学内容偏难的学生人数增多。语文相对感觉容易一些。

7.课堂学习反馈矫正情况

及时有效地反馈矫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能够促进学生认知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保障。如果教师未能及时地矫正,指导学生找出出错的原因,学生的错误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出现。有研究证明,通过一系列的反馈矫正程序,能使至少80%的学生都达到传统教学情境下20%优等生所能达到的水平。那么,课堂教学反馈矫正情况如何呢?我们从“完全及时有效地得到反馈和矫正”“大部分及时有效地得到反馈和矫正”“部分及时有效地得到反馈和矫正”“小部分及时有效地得到反馈和矫正”“根本没有及时有效地得到反馈和矫正”5个层次展开调查研究。

9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对于错误的反馈矫正是及时有效的。有小部分学生“根本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反馈和矫正”,分别是数学1.85%、英语1.71%、语文1.39%。从年级来看,初二年级最多,分别为英语3.19%、语文2.79%、数学2.39%。

8.学习自主积极性

自主学习立足于培养独立的学习者。作为一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它是学生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学习的基础。本研究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自主性分为“充分发挥”“基本发挥”“一般”“基本没有发挥”“根本没有发挥”5个层次。

问卷调查发现,各学科不同年级间选择“充分发挥”与“基本发挥”的学生占89%以上,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都得到了发挥。从年级分析,初三年级最高,虽然中考压力增强,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反而更强了。

9.个别化指导

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原有知识水平等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整齐划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不能完全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为此,教师就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适时地提供个别化指导,满足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取得进步。本研究把初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状况分为“总是”“经常”“有时”“从不”4个层次进行调查。

经分析发现,“总是”“经常”得到教师个别化指导的学生数累积百分比均到达90%以上。各科数值非常接近。而有时和从不的比例均为10%左右,但是我们要看到初二年级整体较差,语数外三门课分别为16.73%、12.75%、16.33%。

10.课程总体感受

学生对课程感受包括很多方面,如学习兴趣、学科内容、教师的教学风格等,它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该课程的教学实施情况与教学有效性状况。本研究将初中生的总体感受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非常差”5个等级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课堂总体感受非常好。各学科不同年级间总体感受“优秀”“良好”累积百分比均达到87%以上,语文最好,累积百分比达90.43%。各学科不同年级间总体感受“较差”“非常差”累积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是英语4.87%、数学 4.04%、语文2.67%。说明学生对英语课总体感受最差。从年级分析,初二年级感觉优秀人数最低。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了目前学校课堂教学总体情况是好的,课堂有效性较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强,这得益于多年来学校积极开展的课改实践。但也还是存在一些低效的教学现象:课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够好,有近一半学生觉得偏难或偏易;部分学生觉得数学、英语课比较难学,整体感觉较差的比例较高;教学有效性在年级间、学科间差异性较大,初二年级两极分化现象明显等。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加强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式、结构;及时反馈矫正,促进学生认知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实施差异教学,防止过度分化;加强教学反思,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等教学改进策略。

1.加强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式、结构

课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够好,课堂教学问题解决度低,部分学生个体有效知识量少、投入度低等现象,与教师对课标的理解、教材的把握不到位有关,也与教师教学设计不周、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结构不够合理有明显关系。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方式帮助教师把握课标、教材,加强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

2.及时反馈矫正,促进学生认知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没有及时有效地得到教师的反馈,造成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面,导致学习效果低下。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反馈矫正的过程。

3.实施差异教学,防止过度分化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能力强弱不一,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初二年级。教师需要实施分层次的差异教学,“承认和照顾学生个体内和个体间的差异,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改变教学的速度、水平或类型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学习风格或兴趣,促进学生潜能的最大发展”。

4.加强教学反思,优化教师教学行为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虽然从问卷情况来看学校课堂教学情况是比较理想的,但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中的,教师要善于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进而透过研究解决问题,优化自身的教学行为,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下阶段的研究方向

一年多的研究使我们比较系统地梳理了课堂有效性的研究理论,认知了评价标准,发现了学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我们的研究结论偏重于对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其他的了解方式如课堂观察(听课)、学生访谈等虽然也进行了,但是缺乏系统的归纳整理提炼。我们调查问卷的科目集中在中考科目,对史地生音体美等课堂教学则没有调查,这有违素质教育理念。我们虽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但是是否符合实际、如何实施还有待进一步实践探索研究。以上这些问题,将会在下阶段的研究中给予重点关注和改进。

(本文为江苏省教科院规划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与学》的子课题的研究报告)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问卷调查 篇4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学校课题研究组制定此问卷,目的在于了解你们对课堂教学策略的想法,以改进我们的教学,使你们喜欢我们的课堂,在快乐学习的课堂中学习更多的东西。谢谢!

1.你喜欢上数学课吗?()

a.喜欢b.不喜欢c.不知道d.说不上

2.你喜欢上这门课的主要原因是()

a.喜欢教这门课的老师b.对这门课感兴趣c.老师的课上得好

3.你觉得老师的课上得好,好在()

a.学识渊博b.和蔼可亲c.教法灵活

4.老师设计的课堂情境你觉得()

a.能吸引我b.不能吸引我c.老师很少设计或从不设计

6.课堂上,对老师的提问你会()

a.积极思考,主动发言b会积极思考但不愿发言c.从不举手

7.上课时,老师设计的各种知识点的内容讲解,是否注意培养了你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a.没注意b.时而注意c.注意d.特别注意

8.上课时,教师是否注意传授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的窍门(如:记忆的方法、记笔记的方法等)

a.没注意b.时而注意c.注意d.特别注意

9.你在数学课堂上常处于什么状态?()

a.以听老师讲为主b.常处于思考感受中c.与老师同学产生碰撞d.积极参与到活动中e.经常走神f.睡觉

10.课堂上,你希望老师怎样评价你的发言?()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问卷调查 篇5

教师问卷调查表

任教年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1、您重视在思品课堂上提问吗?()A、非常重视

B、重视

C、不太重视

D、不重视

2、您认为课堂提问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关系大吗?()A、密切相关

B、有点关系

C、关系不大

D、没关系

3、若将课堂提问分为以下六种类型您通常倾向于提何种问题?(多选)()A、记忆型 B、理解型 C、应用型

D、分析型 E评价型 F创造型

4、通常情况下,您一堂课的提问次数有多少?()A、10次以内

B、10-20次

C、20-30次

D、30次以上

5、在备课时,您用来设计问题的时间占备课总时的多少?()A、80% 以上 B、50%—80% C、20%—50%

D、20%以下

6、设计问题时,您总是会充分预设学生的应答情况吗?()A、会

B、有时会

C、不会

7、您觉得在提问的过程中最应注意的两项是?()A、问题应具有趣味性,让学生乐于思考。

B、问题要具体,不能模棱两可。C、问题应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D、问题之间要具有逻辑性。E、问题表述要准确、清楚,切忌颠三倒四,含糊不清,不合逻辑。F、问题应具有启发性,促进学生发散思维。

G、其他

8、您采用最多的提问方式是?()A、先指定同学,再提问。B、先提问,再指定同学回答。C、先提问,再由同学主动回答。D、没有固定的方式。

9、通常情况下,您提问后会给学生多长时间准备?()A、0-3 秒

B、3-5 秒

C、5-8秒

D、8秒以上

10、学生回答问题后,您通常的处理是?()A、给予表扬或批评 B、点评学生的答案

C、给予提示,让学生深入探究 D、让其他的学生评价

E、不做处理 F、其他

11、您提出问题后,课堂通常呈现的氛围和学生表现是?()A、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非常有兴趣,大多数人争先恐后地想回答。B、课堂气氛还好,学生比较有兴趣,约一半人积极举手回答问题。C、课堂氛围一般,学生不是很有兴趣,只有个别人勉强举手。D、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大多数学生没有兴趣,不想回答问题。

12、学生之间在交流讨论你提出的问题时,您会观察、倾听并参与吗?()A、会

B、有时会

C、不会

13、您在课堂上会刻意留出时间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吗?()A、经常会

B、偶尔会

C、不会

14、您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明确认识吗?()A、有

B、模糊

C、没有

15、在课后您会对自己课堂上的问题设计及学生反应进行反思吗?()A、每次课后都会反思 B、有时间的话会反思

C、偶尔会想一下 D、从来不反思

16、在探索课堂提问的方法中,你最常用的做法是?()A、积极采用新的课堂提问,虚心征求学生意见,不断改进教学。B、比较注意提问方法,但很少征求学生意见。C、使用传统提问方法,不征求学生意见。D、与其他老师讨论提问方法,取长补短。

17、你认为提问的目的、作用是(多选)()A、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B、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C、吸引注意力,集中精力 D、其他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问卷调查 篇6

说明:在每道题后面的括号内填上你认为的选项。答案没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分,你怎样想的就请怎样填,如果答案里没有你想要选择的答案,请在后面横线上写上你的答案。1.你认为以下教学方法中最有效的是哪种?()A.教师讲授为主,能够抓住教学重点、难点

B.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为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C.采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D.学生互教,易于接受

2.你认为学习政治课的目的是什么?()

A.提升自身素养,为将来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 B.以后找份好工作,能有个好生活 C.应付考试,考大学

3.你认为什么样的政治课堂最能吸引你?()A.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多、细的课堂 B.纪律要求严格的课堂

C.幽默的,氛围轻松愉快的课堂 D.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多的课堂

4.你认为平时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

()

A.讲授知识丰富,创设情境,反映最新信息,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B.以教材为主,有时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C.讲授内容和举例陈旧,脱离实际生活,枯燥无味

5.你对政治老师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的观点是

()A.图文并茂,帮助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 B.传授知识容量大,提高了教学速度

C.应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课件,不能滥用 D.还是用黑板好,不支持教师使用

6.你政治这门课采取的学习方法是

()

A.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课做笔记、回家完成作业,如果有时间将所学进行复习B.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 C.也没有什么方法,凭感觉学

D.其他:_______________

7.你认为平时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安排方面

()

A.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循序渐进,有层次性、有创新,能作为督促者,监督学生的学习

B.教学有一定的安排,偶尔有创新,能够作为学习引导者,帮助我们抓住课程的核心 C.依据所学内容指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D.其他:_______________ 8.你认为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

()

A.本专业基本功扎实,对教学大纲及考试动向有深入研究

B.能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及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 C.对学生严格要求,督促到位 D.热爱学生,对教学充满热情 9.你认为自己的课堂学习效率主要取决于

()A.自己的学习状态

B.老师的教学方式

C.同学间的关系

10.你如何反思你的考试成绩?

()A.我平时都听懂了,考试却用不上

B.我很在乎考试成绩,它直接决定我的情绪

C.我能认真分析考试成绩,作为我后面学习的经验教训

D.我对考试成绩无所谓

11.你认为目前政治课最常见的无效教学方式是

()A.只布置作业或习题题目,不检查就讲评 B.教师一言堂,进行“填鸭式”教学 C.学生的讨论没有实际意义

D.只管完成教学进度,不顾学生接受情况

12.为了开展有效教学,你认为教师和学生分别应做些什么?

谢谢同学们的合作!

2013年4月 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一、调查目的。

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教师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的认识和反馈,并能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我的小课题《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供必要的资料

二、调查时间、对象及调查情况。

调查时间为2013年4月。调查对象为西安市庆安中学高三文科班学生。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

三、调查过程。1.研究调查计划。2.拟定调查问卷。3.进班级开展调查。4.上交原始问卷及统计。

5.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得出结果。

四、调查结果统计。

1.你认为以下教学方法中最有效的是哪种?()

A.教师讲授为主,能够抓住教学重点、难点

20人占40% B.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为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8人占36% C.采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5人占10% D.学生互教,易于接受

7人占14% 2.你认为学习政治课的目的是什么?()

A.提升自身素养,为将来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5人10% B.以后找份好工作,能有个好生活

5人10% C.应付考试,考大学

40人80% 3.你认为什么样的政治课堂最能吸引你?()A.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多、细的课堂

20人占40% B.纪律要求严格的课堂

7人占14% C.幽默的,氛围轻松愉快的课堂

5人占10% D.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多的课堂

35人占70% 4.你认为平时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

()

A.讲授知识丰富,创设情境,反映最新信息,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30人占40% B.以教材为主,有时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20人占40% C.讲授内容和举例陈旧,脱离实际生活,枯燥无味

0人 5.你对政治老师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的观点是

()

A.图文并茂,帮助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

30人占60% B.传授知识容量大,提高了教学速度

20人占40%

C.应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课件,不能滥用

40人 占80% D.还是用黑板好,不支持教师使用

2人

占4% 6.你政治这门课采取的学习方法是

()

A.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课做笔记、回家完成作业,如果有时间将所学进行复习

8人占16% B.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

40人占80% C.也没有什么方法,凭感觉学

2人

占4% D.其他:_______________

7.你认为平时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安排方面

()

A.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循序渐进,有层次性、有创新,能作为督促者,监督学生的学习

10人占20% B.教学有一定的安排,偶尔有创新,能够作为学习引导者,帮助我们抓住课程的核心

20人占40% C.依据所学内容指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40人占80% D.其他:_______________ 8.你认为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

()

A.本专业基本功扎实,对教学大纲及考试动向有深入研究 20人占40% B.能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及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 30人占60% C.对学生严格要求,督促到位

10人占20% D.热爱学生,对教学充满热情

30人占60% 9.你认为自己的课堂学习效率主要取决于

()A.自己的学习状态

30人占60% B.老师的教学方式

40人占80% C.同学间的关系

5人占20% 10.你如何反思你的考试成绩?

()

A.我平时都听懂了,考试却用不上

30人占60% B.我很在乎考试成绩,它直接决定我的情绪20人40% C.我能认真分析考试成绩,作为我后面学习的经验教训

25人占50% D.我对考试成绩无所谓

2人占4% 11.你认为目前政治课最常见的无效教学方式是

()A.只布置作业或习题题目,不检查就讲评

20人占40% B.教师一言堂,进行“填鸭式”教学

40人占80% C.学生的讨论没有实际意义

32人占64% D.只管完成教学进度,不顾学生接受情况

45人占90%

五、讨论分析

1、教师要自觉走出传统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同学能做到认真听课,但做题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大部分同学对问题领会不透,听懂不等于会用。我们的老师该深思一下为什么?要真正有学生的参与、感悟和反思。

2.教师要自觉引导和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十分明确,学生预习、自主学习还很不到位,习惯于教师的讲授和督促,需要我们从思想和学法上进行指导,逐步形成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课堂教学要面向学生,关注学生的感受。调查中发现,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多的课堂颇受学生喜欢,从中我们应该反思什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知识,学生间有自己的“沟通密码”;学生同样希望的课堂是有激情、幽默、生动、有趣的课堂。

4.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教师素养要与时俱进。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同学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持肯定态度,教师自己也要提高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问卷调查 篇7

但在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合作学习方式逐渐推广的过程中, 如何使合作学习真正“有效”起来, 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法, 以潮汕地区某三所高中为例对合作学习实施的现状及实效性进行调查研究, 并通过数据分析和访谈, 了解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实施情况及师生感受, 为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提供现实依据与对策。

一、研究方法

采用的调查形式为调查问卷 (略) , 问卷题型为选择题和问答题, 并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调查对象为潮汕地区某三所高中的高一和高二年级学生, 调查时间为2011年10~11月。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491份, 有效问卷475份, 问卷回收率98.2%, 有效问卷回收率96.7%, 采用EXCEL做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

1. 合作学习的积极影响

通过本次调查, 发现合作学习已经逐渐被大部分学生理解并接受。如:有78.9%的学生回答“合作学习就是几个人一起分工, 并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只有7.6%的学生将合作学习与小组讨论混为一谈;13.4%的学生对合作学习的理解不是很恰当。在回答“在课堂上, 你有没有与别人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的经历?”时, 有一半的学生选择“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合作学习已经慢慢地走进了学生的世界, 但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和参与经历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同时学生对合作学习开展的热情和期望也不尽相同。 (见表1、表2)

从表1、表2可以看出, 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认可并乐于参与合作学习, 这也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在观念上发生了变化, 而这些改变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方法将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在本次调查中, 我们还着重调查了合作学习对学生个人学习和成长的帮助情况 (见表3) 。

从表3中可以看出, 合作学习正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沟通与合作,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一种人生态度。合作学习的精髓就在于“合作”而非“竞争”, 合作品质与合作精神的培养是社会的要求, 更是时代的呼唤[2]。

2. 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 实效性不强

对一节课上开展合作学习次数的调查结果显示 (见表4) , 34.9%的学生选择了“2道”以上, 可见合作学习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

但实施后的效果如何呢?首先, 调查了每次合作学习所开展的时间, 有62.7%的学生选择了“5分钟以内”。显然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没有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要旨, 片面地增加课堂合作学习的次数并且压缩了合作学习的时间, 目的是为了显示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下热烈的课堂气氛, 而忽视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其次, 调查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是否引导大家深入思考, 是否给大家足够的时间讨论、总结, 你本人对合作学习的内容是否明确”, 结果只有16.8%的学生选择了“深入引导”, 还有13.3%的学生选择了“一般没引导”;39.6%的学生选择时间不够;43.3%的学生选择“不太明确, 课前没准备”。从这些数据中, 我们可以看出, 虽然合作学习的次数有所增加, 但教师在问题引导和时间掌控方面却没有做相应的合理安排, 这种浅尝辄止的学习方式, 容易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滋生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此可见, 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没有实质上的提高, 合作学习的精髓也无法得到体现。

(2) 学生主体意识不明显

新课改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方式的改变, 这其中也包括了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与选择。

当问及你对老师所要求合作学习的问题是否有兴趣时?49.7%的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内容只是兴趣一般, 还有8.2%的学生对其内容根本没有兴趣。值得注意的是, 在问及“小组合作学习中你不愿意发言的理由 (可多选) ”时, 竟有57.5%的学生选择“对讨论的问题不感兴趣”, 35.6%的学生选择“讨论题目与课程无关”, 34.7%的学生回答“害怕出错被别人耻笑”。这些数据说明某些合作学习确实存在学习质量不高的问题。

在回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你们小组的组员分工明确吗?”这一问题时, 只有9.3%的学生选择了“明确”。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角色定位与分工的意识还没得到很好的引导与重视, 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调查还显示, 大部分学生对合作学习依旧比较被动, 主要体现在合作学习的题目一般都是由老师提出, 学生只是按照要求完成而已。如在回答“每次合作学习的题目, 都是谁提出的呢?”时, 高达92.2%的学生回答是“老师提出”。而在合作学习中, 即使出现对某个问题有争论, 或者是突然出现新的问题时, 解决问题的效果也不如人意 (见表5) 。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新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发生太多实质性的变化, 这与新课程所要求的自主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3) 弱势群体易遭忽视

合作学习要求小组内的成员既要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也要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但调查发现, 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这一点 (表6) , 特别是优等生, 他们思维活跃、表现能力强, 只顾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注重其他组员的意见, 合作学习成了他们表现自我才能的舞台;而中等生没主见, 人云亦云;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 他们没有发言的机会, 仿佛就是一个配角甚至是一个只看不说的局外人。

合作学习不仅讲究合作, 更讲究公平协作、共同进步, 但调查发现, 小组合作学习中很多学生成了陪衬, 在学习中得不到重视。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没有注重组员分工, 角色分配, 而且没有明确组员各自的责任。 (见表7)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群体活动中, 如果成员没有明确的责任, 就容易出现成员不参与活动, 逃避工作的现象[3]。因此, 如果重复地让某些学生固定担当某个角色, 对工作不进行角色分配, 不仅不能明确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任务, 而且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甚至影响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关注合作学习中弱势群体的地位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4) 忽视情感体验

合作学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把交流、沟通技能与教学内容的学习有机地融为一体, 并在沟通与交流中学会交流彼此的情感, 体验成功的喜悦。但在调查中, 从表8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学生的情感体验匮乏, 具体表现在成员间对彼此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强, 缺乏情感交流与彼此尊重。

当问及“小组成员发表意见时, 你倾听的态度如何?”时, 有33.0%的学生没有养成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如果一个人长期得不到重视与尊重, 受人冷落与嘲讽, 将会失去信心, 产生自卑。

(5) 忽视过程调控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在老师的有效课堂调控之上。在本次调查中, 我们对此有针对性的做了几项调查, 结果如下。

由表9可见, 合作学习中背离主题的情况占了46.1%, 其结果显然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可见, 在有些合作学习中, 虽然课堂气氛似乎活跃了起来, 但课堂纪律和学习目的却不如人意, 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这种效果不仅不能促进学习, 反而可能会给“调皮生”捣乱创造机会, 给“学困生”失败制造借口。放手让学生合作交流, 并不是放任自流、自由发展, 学生的合作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学生的活动离不开有效的调控。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是学生有效合作的保证。那么, 纪律混乱的现象又是怎么产生的呢?见表10。

在这些数据中, 由于缺乏纪律规范与管理而导致跑题的情况占了46.7%, 而没有得到正确引导, 放任学生随意延伸话题的也有39.6%。在脱离主题, 课堂管理混乱的情况下, 这种貌似活跃课堂气氛的学习, 实际上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 是一种近乎无效的学习。而在调查“合作学习期间教师在干什么?”时, 有10.1%的学生回答“只呆在讨论最热烈的那组中”, 9.4%的学生则回答了“站在前面看着你们, 用目光和你们交流”。如果教师能有效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 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 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 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参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把握学情, 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在集体教学中才能及时调整教学的进程和方式, 有的放矢地组织学习[4]。

(6) 忽视过程评价

新课程标准提倡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手段及内容,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 帮助学生建立信心等[5]。通过老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学生相互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 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并增进小组的凝聚力。但在本次调查中, 我们发现在合作学习的评价系统中, 依然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做法。由表11可见, 有些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不仅没有体会出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而且也没有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评价系统。在完成一番合作学习任务后, 我们不应停留在结论的讲解上, 而应把握时机, 在学生们热情饱满之际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 引起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并增加对小组的认同感[6]。

三、建议及对策

纵观以上种种现象, 我们可以看到, 影响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既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 既有心理情感因素也有教育现实影响。合作学习的目的, 在于使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与成长。因此, 合作学习选取的内容就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可合作性, 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可评估性等特点[7]。

1. 提高课题研究的问题意识, 锻炼临场应变能力和调控能力

在课程改革中, 问题意识、临场应变能力和调控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 善于捕捉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信息, 提高应变能力, 及时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而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在实施合作学习时, 要掌握一定的调控技巧, 做一个成功的引导者、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对异质性小组进行调控、促进等组织技能, 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 必须能进行辨别、分析和处理, 并对学生进行帮助, 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的调控和促进, 防止学生因困惑得不到及时解决而失去信心, 甚至出现跑题, 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

2. 课前作好充分准备, 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 学生要参与讨论和探究, 必须要有自已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因此, 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 一定要留给学生一些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 并对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讲解以保证合作学习能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展开。这也就要求教师课前要认真备教材、备学生、备时间, 合理安排一节课的节奏, 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择最大功效[8]。

3. 科学分组, 明确分工,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学生之间的智力存在差异, 教师必须正确对待客观存在的差异性, 因材施教, 让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同时教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 养成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在小组成员的具体分配上, 要把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进行合理搭配, 以便开展分层学习。合作研讨过程中, 要有意识地让学困生优先发言, 中等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 优等生再进行抽象概括。同时, 要为学困生创造代表小组参加交流的机会。这样, 学困生在优等生的个别指导下进行探索, 得到表现的机会, 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优等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的知识得到巩固, 能力得到增强。这种分组方式可以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提供自我表现和自主发展的机会, 而不是为了教学进度, 刻意安排优等生回答问题, 让学困生充当配角。

4. 充分发挥“评价”功能, 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评价是保证合作学习正常持久开展的有力保障。在合作学习中, 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在新授课中, 将组内自评以及组间互评相结合;在回答问题中, 将学生自评与老师评价相结合等方式。通过这种老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学生相互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 使合作学习出现互动、互助、共进的局面, 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动力, 保障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在评价过程中, 教师要准确地把握评价标准, 对于能大胆进行发现与猜想, 以及能主动提出并解决问题的学生, 应在评价时予以体现, 以免扼杀学生的个性。在评价中, 同时应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9]。

5. 转变教师角色, 落实课改理念

正如雅克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序言中所说的, “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 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10], 课程改革更是如此。因此, 关注教师, 促成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行为方式的变革是落实新课程理念、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要主动进行角色转换以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 具体应从以往的领导者变为促进者, 从以往的管理者变为组织者, 从以往的传授者变为参与者, 从以往的控制者变为引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提供给学生更多建构属于他们自己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11]。

综上所述, 合作学习的实施现状和实效性还存在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 尽管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但只要我们加强合作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深度, 尽快分析总结出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和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 并加以科学预测和组织调控, 那么, 在新世纪新背景下, 合作学习完全可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成为新课改下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引擎和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的着力点。

参考文献

[1]王鉴.合作学习的形式、实质与问题反思.课程·教材·教法, 2004 (8) .

[2]马兰.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课程·教材·教法, 2004 (1) .

[3]郭传省.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

[4]赵笑梅.小组合作学习的四个基本经验.教育科学研究, 2001 (12) .

[5]平亚茹.影响课堂教学中分组讨论学习实效性的调查与思考.生物学通报, 2006 (12) .

[6]周窦华.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问题与思考.教学与管理, 2004 (8) .

[7]毛信绍, 马利明.谈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生物学教学, 2005 (9) .

[8]饶闵.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内江科技, 2004 (3) .

[9]贺莉.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策略研究.科技信息, 2009 (24) .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问卷调查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259-01

语文课程的学习,关乎我国母语的发展,其学习尤为重要。然而,小学语文的学习,其行为主体是小学生,刚刚接触知识文化的年纪,在学习上尤为重要,只有在前期打好了基础,以后的学习才能够顺利完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能够促进学生上课思想专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的质量以及学习的效率。

一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现状

1、问题数量多而杂

教师在传授小学语文课时,往往出现按照书本以及备课资料上的内容,做好“演讲”演出。随着新课改体系的形成,课堂提问在课堂应用中越来越广泛,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无效”提问这样的弊端。而形成这种弊端的罪魁祸首就是传授知识的教师了。教师为课堂提问设计的问题多而杂,没有一定的条理性可言,导致教学质量极低。

2、问题作答时间紧促

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一节课程只有四十分钟,教师在对文章基本内容讲完之后,一节课所剩余的时间不多,到了提问环节,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而教师为了完成当日的教学任务,还没有等到学生做好准备举手作答时,就急不可耐的向学生宣布答案。对于课堂提问,现在的教学条件下,教师的态度是,对于封闭式的问题,教师就是简单的想让学生了解问题,做到对文章的巩固,而并非真正的想要学生去思考;对于开放式的问题,教师的态度是,只要有部分学生能够回答即可。

3、教师评价太简单

小学生的心理很单纯,在学习中,若被老师奖励,会一根筋的往前冲,但是,要注意,若学生花费了好大的心思想到的问题答案,却在老师看来不值一提,小学生的心理如同受到伤害一般,对课堂提问失去兴趣,失去思考问题的动力。

4、教师问题多,学生问题少

由于教学中,教师将自己作为教学的行为主体,导致了语文课堂提问,出现老师问的多,学生基本没有问题的现象发生。特别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更是因为小学生过于年幼,对书本的知识本就是不太能理解的年纪,从而忽视了孩子真正的想法。其实,教师应该了解,小学生正处于对社会对知识慢慢吸收的阶段,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应用课堂提问的方式以外,也要注重学生的课堂提问行为。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1、找准目的,设计问题

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行为中,一定要注意,设计问题时的目的性。结合文章的内容,教师在课前做教学大纲时,要对教学内容深度剖析,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按照文章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问题。对于不同的知识点要设计不同的问题,并要在每个知识点的教学中,及时性的将问题发出。

2、公平公正,面向整体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偏爱优等生而对学习成绩稍逊的学生放任不管。在班级的结构中,中等生是占有大比例的,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把中等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面向班级所有学生。

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教师要注意控制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的设计要讲究先后顺序,问题一要做到开头的作用,将学生带入情景之中,问题二要在问题一的基础上延展,这样步步为营,即引导了差等生,又加强了优等生对知识点的巩固。

3、做好总结,留疑释难

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教师要对于课前准备的教学大纲以及课堂的教学情况,迅速的做出总结,并在课程结束之前,设计问题留学生课后思考。让学生在课下时间,能够主动的去回顾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可行性思考,也能够促进学生在课外书籍上对相关知识点的涉猎。

4、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从上文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现存问题中,教师需要改变对学生回答评价过于简单的缺点,并且要多给与激励性的评价。对于学生对课堂问题的答案,教师的评价常常就只有几个字

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要多多考虑小学生的感受,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可以说“你真棒,回答的真好”、“你进步了很多呢”这样的激励性的话来评价,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说的很相近了,再努力的想象看”、“再试一试,老师和同学们相信你能够成功的”。激励性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问题的热情,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才算是真正的被家长、老师重视,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提问,是促进课堂效率的关键因素。然而,小学教师在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上,一定要注意立足于课本,发展于实践,在备课上一定要充分的研究教学内容,拟定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延展出教学问题。要注意,有效问题一要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第二,设计的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更有效掌握学习知识点,教师才能更有效的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金传宝.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J].《外国教育研究部》.1998.

[2] 王雪梅.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M].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6.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问卷调查 篇9

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是研究学生的有效措施

我们都知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研究你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研究学生的发展水平、学习基础、个性特点、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健康水平、乃至家庭状况等,才能对学生做到了然于胸,才能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研究学生的方法很多,如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材料分析法等。通常每位教师用得较多的是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材料分析法,而对问卷法往往用得较少,忽视了它对研究学生所起的重要作用。即使用了问卷调查法,也往往是只对学生进行问卷。其结果是所得结果往往不真实,不能真正起到研究学生的作用。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尝试采用了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给大家,以供商榷。

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是现代教师应具有的一个基本技能,而作为教师,因为工作任务繁重或时间精力不济,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因此,有关信息、意见只能通过家长这一中间环节进行沟通和交换。学生怎么说,教师怎么信,家长就怎么听。这样,信息在传送和接受过程中难免会失真。这就会造成教师和学生家长在沟通和配合上失败。如果我们采用直接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既可以使结果真实,同时又可以加强家长和教师的联系,达到共同教育好学生的目的。

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事先要设计好问卷调查的答卷,要做到以下几点:问题明白具体,没有难懂的和含糊的地方;问题不能对答案有暗示性;问题要简明确切,没有歧义;问题要先易后难,格式要整齐划一。可就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或其他在家里的表现情况对家长进行问卷。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依据回答的方式不同,可以采用封闭式、开放式和半封闭式。如我就学生家里的表现情况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设计了以下一份半封闭式问卷,供参考:

××小学××班××学生在家里表现情况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家长: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出生后所面临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既担负着生养哺育的义务,也担负着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学校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但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配合。为了进一步了解您的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加强家长和老师的联系,改进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共同教育好您的孩子,使您的孩子健康成长,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有用人才。现就您的孩子在家里的一些情况对你作如下问卷调查,请您给予配合,认真地、实事求是地填写。

填写的方法是:在每一组选择题中,必须选中一个小题目,并在()内打上“∨”,请不要漏填,也不要在一组中选两个。如果您选的是“其他”,那就请填上您孩子的具体情况。

一、关于家庭作业数量,您认为:

()1、合适。

()2、偏多。

()3、偏少。

二、关于家庭作业形式,您认为:

()1、以书面作业为主,少量阅读作业。

()2、只布置书面作业,不布置阅读作业。

()3、只布置阅读作业,不布置书面作业。

()4、书面作业和阅读作业兼顾,同时适当布置实践操作作业(如办手抄报、写调查报告等)

()5、其他:_______。

三、关于您的孩子做家庭作业的情况:

(一)做家庭作业时间:

()1、多。

()2、少。

()3、没看见孩子做家庭作业。

()4、其他:________。

(二)做家庭作业自觉情况:

()1、自觉,回家后首先做作业,做完作业再玩。

()

2、需要家长提醒甚至监督才做作业。

()

3、先玩,到了星期天要到校时,才匆忙赶做作业。

()

4、做家庭作业时边玩边做作业或边看电视边做作业。

()

5、其他:___________。

(三)做家庭作业认真与否:

()

1、做家庭作业认真。

()

2、不认真,图应付。

()

3、做家庭作业不动脑筋,照抄书上。

(四)是怎样完成家庭作业的:

()

1、做家庭作业中碰到困难就不能完成。

()

2、完成家庭作业有困难,需要翻书。

()

3、做文科作业,常在书上找答案完成;做理科作业,碰到困难时,常用看例题、套公式的方法完成。

()

4、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作业,作业中遇到困难,通过看教科书,或请父母讲解,弄懂道理后再完成。

()

5、其他:______________。

四、关于看电视时间,您的孩子是怎样安排时间的:

()1看电视时间很多,连吃饭时都要看,晚上也要看到很晚。

()

2、能合理安排时间,作息有规律。

()

3、看电视时间较少。

()

4、其他:________。

五、关于看电视内容:()

1、以武打、枪战片为主。

()

2、以少儿节目如《大风车》、《七巧板》等或其他动画片为主。()

3、爱看新闻类或介绍世界各地的节目。

()

4、其他:__________。

六、关于阅读:()

1、爱看课外书,各种书都看。

()

2、爱看文艺书。

()

3、爱看《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技书。

()

4、什么书都不爱看。

()

5、其他:________。

七、关于家务劳动:

()

1、非常乐意做家务劳动。

()

2、要做,但极不情愿。

()

3、从不做家务劳动。

()

4、其他:________。

八、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长辈的态度:

()

1、非常懂事,懂得关心、孝敬长辈,善解人意,能为长辈分忧解难。()

2、较懂事,不轻易惹长辈生气。

()

3、性情暴躁,爱耍脾气,常与长辈顶嘴。

()

4、其他:________。

九、对家长的几点建议:

1、注意教育方法,与孩子多谈心、多沟通,正确对待孩子,既不能“溺爱”,也不能放纵或撒手不管,更不能简单粗暴,动辄打骂。

2、积极与学校和老师密切配合,加强联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3、请每周认真检查督促您的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并签字写上日期。

十、家长对老师的建议:

家长签字:

十、联系电话:

家长联系电话:

老师联系电话:

××小学××班老师××

×年×月×日

通过以上的问卷,我认真进行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了解了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情况,找出了问题,增添了补救措施,即时对症下药,收到了明显效果家长们反响也很热烈,许多家长都说,通过问卷调查,孩子们在家里的表现比原来好多了。

新课程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要走在学生的前面,家长的前面,以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去研究学生,和家长多沟通,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不会使学校五天的教育不及社会和家庭两天的负面影响,出现5﹤2的怪现象。

上一篇:出租车驾驶员的管理制度下一篇:爱国的作文:腾飞吧!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