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声音的词语三个字

2024-1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描写声音的词语三个字(通用9篇)

描写声音的词语三个字 篇1

2、拿起古筝,缓缓划动下细细的琴弦,优美的音符一个个轻快的跳出,弹奏一曲古典之韵,看着谱上抒写的词,用琴勾勒出来的音蒹葭动人的美感。低头吟唱,从嘴上蹦出的词变的顺畅,像一条流动的溪水,把人带进聒美的心境,这些文字编奏的词,自然淳朴。

3、那优美动听的.旋律,会把你带到远古,使你在思绪上宁静,即便是听完,也觉余音切切,回味绵长。

4、你再看那弄琴者,信手拔弹,从容典雅,一声声清新的音符从指尖泻出,凉凉的,穿越时空,使你惬意的神情不自觉地随筝音露出。

5、听起来或缠绵悲切,或泉水叮咚,或如走马摇铃。它的余音长短适中,最富于表现庄重古朴的抒情乐曲。那筝音有如桥下潺潺的流水,孤鸿飞过时的几声清啼,以及易安的婉婉叹息;有如看薛涛的浣花小笺,看一朵淡淡的兰花,静静的开放在遥远的夜空;又恰似那一树紫丁香的缤纷。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1.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3.一场温暖的春雨,亮晶的雨丝,又好像春姑娘拨动的琴弦,春风是你轻柔的手指,弹出一首首动人的歌曲。

14.春雨一声响,你可来临了,无声无息地下着,雨丝如烟如粉。

描写声音的词语三个字 篇2

新词语是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变化而逐渐形成的,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流变现象。王铁琨先生(1992)指出:“新词语是指一个新创造的或从其他语言中、从本民族语言的方言词、古语词和行业语中新借用过来的词语,也指一个产生了新语义、新用法的固有词语。”亢世勇、刘海润(2003)将新词语系统地划分为新造词语、旧词新用、由方言进入普通话的词汇、外来词、简略词、因修辞用法稳定下来而构成的新词语、专业术语的意义泛化、字母语、网络词语等9类。新造词语是一种用汉语固有语素创造出的具有新词形和新意义的词语,它每年以1000条速度递增,是汉语词汇流变的主要态势和基本特色,在整个新词语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陈光磊,1997)。对外汉语教学界对留学生新词语教学与学习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高莉琴(1999)认为,“新词新语应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汤志祥(2002)强调留学生新词语教学的重要性,认为教学大纲应体现新词语教学方面的内容,建议每两年修订一次《报刊阅读》和《当代中国话题》教材。李必辉、王作新(2007)强调新词语教学应着眼于语境教学,丰富的语境有助于留学生汉语新词语的学习。何彦杰、高兵(2008)强调汉语学习者多接触媒体对新词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对外汉语界强调新词语教学的重要性,重视语境因素和学习者多接触媒体在留学生新词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研究主要是从教学实践角度进行论述的,并没有采用严格的实验方法加以证明,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汉语词语理解一直是心理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学术界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考察构词语素对整词理解与识别的影响。主要涉及语义透明度问题。语义透明度是指各构词语素与整词的语义关联度(王春茂、彭聃龄,1999)。语素义与整词义高度相关,则为透明词;反之,则称为不透明词。王春茂、彭聃龄(1999,2000)研究表明,透明的语素促进整词的加工,不透明的语素抑制整词的加工。孟祥芝等(2000)证明形旁透明字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形旁不透明字。高兵(2004)研究表明,语义透明度和词频影响中国大学生的词语识别。徐彩华、李镗(2001)研究了中国儿童学习汉语母语的情况,发现透明词有利于学习,遇到生词时,透明度对词汇的理解尤为关键。其次,考察句子语境对汉语词语理解与识别的影响。舒华、张厚粲(1993)研究表明,语境线索能提高儿童词汇学习的效率。朱晓平(1991)研究表明,句子语境与目标词语义关系影响目标词理解,语义相关语境促进目标词理解,语义无关语境抑制目标词识别。鲁忠义、熊伟(2003)的研究表明,语境与目标词间语义强度影响目标词理解与识别,语义强度越大,越能促进目标词识别。李俏、张必隐(2003)研究表明,句子的语义和句法影响目标词理解,合理的句义和语法促进目标词理解,而语义违反和语法违反会对目标词理解产生抑制作用。张金桥(2008)采用句子启动技术探讨了句子语境对留学生汉语词语识别的影响,结果发现,解释性语境和推理性语境均能促进留学生汉语词汇识别,在有语法标记条件下,这种促进作用更明显。最后,考察语言环境对词语理解与学习的影响。戴曼纯(1995)将语言环境分为课堂语言环境和自然语言环境,他认为课堂语言环境的学习是有意识的,自然语言环境的语言交际性强,可以无意识地自动地学习语言的语法系统。Wang&Koda(2005)比较了不同丰富程度语言环境的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效果,结果发现语言环境丰富的学习者的词汇阅读理解成绩比语言环境贫乏的学习者要好很多。这说明,学习者具有丰富的语言环境,有助于词汇理解与学习。

值得探讨的问题是,语义透明度、句子语境和语言环境是否对留学生新造词语理解与学习产生影响?它们以何种方式发生作用?本研究准备探讨这一问题。本研究涉及句子语境以及语言环境等因素,对留学生汉语阅读与学习能力有一定要求。初级水平汉语学习者词汇量少,汉语语法知识还没有系统的把握,汉语词语阅读与学习能力较差;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已经具备一定的汉语词汇量,并形成了基本的汉语语法知识,具有一定的汉语词语阅读与学习能力;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词汇量、汉语语法以及汉语学习能力都较好。为了防止实验过程中出现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1),提高实验效度,本研究以中级水平学习者为被试,探讨语义透明度、句子语境和语言环境等三个因素在留学生新造词语理解中的作用特点及其规律。

二研究方法

(一)学习者语言环境问卷的编制及被试的选择

根据留学生语言环境情况和本研究目的,编制语言环境状况调查问卷。共有7个有关汉语学习者语言环境方面的问题,2名专家评定表明,该问卷能反映留学生汉语语言环境情况。采用李克特(Likert)4点量表进行评分,“完全不是”计0分,“少数是”计1分,“多数是”计2分,“完全是”计3分。

测试学习者语言环境情况并选择被试。106名中级汉语学习者(2)参加了调查,问卷共7题,以7个题的平均分数作为其语言环境丰富程度的分数。测试完后,删除平均分在±3个标准差以外的被试,共8名,计算删除8名被试后剩余被试的平均分,删除平均分上下各7名共14名被试,经过两次删除后,余下84名参加正式测试。分数较高的前42名被试称为语言环境丰富组(3),平均分为2.15,分数较低的后42名被试称为语言环境贫乏组,平均分为0.69,统计检验差异非常显著(p<0.001);这说明两个组的语言环境丰富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接着,将每种类型的语言环境组的被试均随机分成3小组,每组14人,每小组内国籍、性别及是否华裔进行了匹配,3组内语言环境调查成绩差异均不显著(p>0.05),这说明每一种类型的语言环境组内3个小组的被试是同质的。

(二)新词语的选择及句子语境和选项的编制

从近5年来报章、杂志、电视、电影及社会生活中流行的新造词语中选择40个,均为双字词。来自同一群体但不参加正式实验的15名留学生评定,这些新造词语在他们所学教材以及正式课堂教学中均没有出现过,他们均认识新造词语中的语素。18名汉语言专业研究生评定其语义透明度和出现频率。首先,根据王春茂、彭聃龄(2000)关于语义透明度评定方法对新造词语进行评定。评定新造词语第一、第二语素与整词在语义上的关联程度,例如吧与吧女、女与吧女,人与人气、气与人气是否关联,并按其关联程度打分。按照关联程度从最低到最高分为7个等级,分别为0、1、2、3、4、5、6,以两个语素的平均分为该词的语义透明度评分。其次,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对这些新造词语的出现频率进行评定。“从不出现”计0分,“较少时候出现”计1分,“有些时候出现”计2分,“经常出现”计3分。最后,分别在语义透明度高和语义透明度低的新造词语中取出现频率较高的各12个共24个新词语作为正式测试的目标词语。两组词语的平均语义透明度分别为4.89和1.21,差异非常显著(p=0.000);两组词语出现频率分别为2.36和2.31,差异不显著(p>0.05)。

将句子语境分为无语境、弱语境和强语境三种,无语境指新词语无任何依托,仅以词语形式出现;弱语境指新词语出现在句子中,但无明确的释义,提供了有关新造词语的信息,但不是十分丰富;强语境指新词语出现在句子中,且前后有较为明确的释义或语义提示,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有关新造词语信息。根据三种语境分为三套测试题目,每个题目都在无、弱、强三种语境出现,三套测试题后面的选项完全一样,选项间字数大体一致。

下面以语义透明度高的“吧女”和语义透明度低的“人气”两个词为例,介绍新造词语的无语境、弱语境、强语境以及选项情况。

(1)无语境:吧女。

弱语境:玛丽是一个吧女。

强语境:玛丽是一个吧女,她在附近的一个酒吧工作。

选项均为:A.酒吧里陪人喝酒的女孩B.喜欢去酒吧的女孩C.在网吧工作的女孩D.喜欢喝酒的女孩

(2)无语境:人气。

弱语境:周杰伦的人气很高。

强语境:周杰伦的人气很高,喜欢他的歌迷越来越多。

选项均为:A.人呼吸时所吐出的气B.人受欢迎的程度C.人干活时所使出的力气D.人闻到空气中的香味

(三)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2(语义透明度)×3(句子语境)×2(语言环境)混合实验设计。语义透明度(高、低)为被试内因素,语言环境(丰富、贫乏)和语境(无语境、弱语境和强语境)为被试间因素,因变量为被试正确回答的分数。

(四)实验步骤

实验分组进行,语言环境丰富组中3个小组和语言环境贫乏组中3个小组分别完成无语境、弱语境和强语境条件下测试。教师组发完试卷后,采用如下的指导语:“同学们好,现请你们打开试卷,试卷有24个题目,每个题目为一个含有划线词的句子(无语境指导语为:每个题目是一个划线词),后面有4个选项,请你判断哪一个选项与划线词语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在题目右边的括号内。”学生完成作业后,把试卷收上来。

三结果与分析

对每种条件下的被试回答情况进行计分,回答正确计1分,错误计0分,下页表1记录了每种实验条件下被试的平均成绩。

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2×3×2混合设计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

语义透明度主效应显著,F(1,78)=69.67,p=0.000,语义透明度高的成绩(9.15)要远远好于语义透明度低的成绩(7.10),这表明,新造词语的语义透明度越高,越容易被留学生阅读与学习。语境类型主效应显著,F(2,78)=36.84,p=0.000,强语境成绩(9.66)要好于弱语境(7.93),它们均好于无语境(6.79),这表明,语境能促进留学生汉语新造词语的阅读与学习,同时还表明,语境所提供的信息越丰富,越能促进新造词语的阅读与学习。语言环境主效应显著,F1(1,78)=60.61,p=0.000,语言环境丰富组的成绩(9.20)要远远好于语言环境贫乏组(7.05),这表明,语言环境越丰富,留学生汉语新造词语阅读与学习成绩越好。

语义透明度和句子语境交互作用显著,F1(2,78)=9.15,p<0.01。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在无语境条件下,语义透明度高的成绩(8.32)好于语义透明度低的成绩(5.25),p=0.000;这表明,在无语境条件下,留学生主要利用语素线索来理解汉语新造词语的意义。在弱语境条件下,语义透明度高的成绩(9.16)好于语义透明度低的成绩(6.69),p=0.000;这表明,在弱语境条件下,留学生仍然采用语素义理解新造词语的意义。在强语境条件下,语义透明度高(9.96)和低(9.36)组间差异不显著,p=0.097>0.05;这表明,在强语境条件下,留学生已经不需要利用语素义,而是直接利用强语境信息来理解新造词语的意义。语义透明度和语言环境交互作用十分显著,F(1,78)=17.88,p=0.000。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在语言环境丰富条件下,透明度高(9.70)与透明度低(8.69)存在差异,p=0.013<0.05;而在语言环境贫乏条件下,透明度高(8.69)与透明度低(5.51)差异十分显著,p=0.000。综合简单效应的统计结果,在语言环境丰富条件下,虽然留学生仍然通过语素义来理解新造词语的意义,但与语言环境贫乏组相比,其利用语素义来理解新造词语意义的程度要低。同时还发现,透明度高的语言环境贫乏组的成绩(8.59)和透明度低的语言环境丰富组的成绩(8.69)无差异,p=0.824>0.05;这说明,留学生只要利用语言环境和语义透明度两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来理解新造词语,其阅读与学习的效果大体是一致的。语境类型和语言环境间交互作用显著,F(2,78)=5.788,p<0.05。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在语言环境丰富条件下,强语境(9.64)与弱语境(8.43)无差异,p=0.105>0.05,弱语境(8.43)与无语境(7.714)也无差异,p=0.331>0.05,但强语境与无语境差异显著,p=0.011<0.05;这表明,在语言环境丰富条件下,只有在句子语境十分丰富条件下语境才发挥作用。在语言环境贫乏条件下,强语境(9.85)和弱语境(8.86)无差异,p=0.114>0.05;弱语境(8.86)和无语境(7.36)有差异,p=0.020<0.05;强语境(9.85)与无语境(7.36)差异十分显著,p=0.000;这表明,在语言环境贫乏条件下,只要是句子语境,就能产生促进作用,当然,句子语境信息越丰富,其促进作用也会更大。同时还发现,语义透明度、句子语境和语言环境三者交互作用达边缘性显著,F(2,78)=3.18,p=0.054。

四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语义透明度、句子语境和语言环境主效应均显著,这表明语义透明度、句子语境和语言环境均对中级水平留学生汉语新造词语的理解有影响。这里主要涉及新造词语理解与学习的途径问题。当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词语理解就是通达(access)词语意义的认知加工过程(桂诗春,2002;梁宁建,2003)。根据本研究结果,中级水平留学生汉语新造词语词义通达可能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

第一种途径,通过语素义通达整词意义。有研究表明,透明度高的词的语素促进整词识别,而透明度低的词的语素则抑制整词识别(王春茂、彭聃龄,1999、2000)。本研究结果与该结论是一致的。这说明,留学生新造词语的理解与中国学生的汉语词汇识别一样,经历语素到整词的认知加工阶段,采用一种“自下而上”的认知加工方式(王春茂、彭聃龄,2000)。徐小羽(2004)研究表明,初级水平留学生主要采用“语素推测汉语词汇词义”的理解策略来学习词义。本研究结果与该结果一致。这说明即使到了中级水平以后,利用语素义来理解整个词语的意义仍然是留学生阅读理解的一种重要策略。这可能与中级水平留学生《汉语阅读》课程中已经学习过了这种阅读策略有关(周小兵,1997)。值得注意的是,对语义透明度低的新造词语而言,留学生也会利用语素来理解整词,结果导致对新造词语的错误理解,这类错误比率占所有错误的80%以上,这说明中级水平留学生产生了利用语素理解整词意义的泛化现象。

第二种途径,通过句子语境来通达词义。句子是“前后都有停顿,带有一定语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人们用来交际的基本语言单位”(邵敬敏,2007)。句子阅读的心理实质就是通过解码建构关于句子意义的统一的、连贯的、整体的命题表征(桂诗春,2002)。当遇到不认识的词语时,读者可以通过句子其他词语建构一个不确定的具有许多槽的命题系统,为了保持命题表征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读者通过填槽的方式使该词语意义最后确定,以一种“自上而下”的认知加工方式进行(张必隐,2002)。然而,含有相同新造词语的不同语境所建立的命题表征系统质量是不同的。在弱语境条件下,只提供了新造词语的语法意义和可能的词汇意义,这种新造词语的词汇意义是不确定的,所形成的命题表征的整体性和精确性不是特别好,因此,语境对新造词语的阅读理解作用十分有限;而在强语境条件下,虽然前一句与弱语境条件下相同,而后一句是对前一句新造词语的一种解释和说明,对前一句提供的有关新造词语可能意义起着确定的作用,所形成的命题表征系统具有整体性和精确性,因此强语境对新造词语的阅读理解的作用十分明显。另外,利用上下文来猜测词义是中级水平留学生《汉语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们基本已经学会利用句子语境来理解汉语生词的意义(周小兵,1997)。

第三种途径,通过语言环境来通达词义。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人们在阅读后会形成有关该语言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百科知识的命题表征网络系统(梁宁建,2003)。不同语言环境条件下人脑所形成的命题网络系统是不一样的。在丰富语言环境条件下,留学生使用语言时具有交际性特点,同时语言环境中蕴含大量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词汇和句子,这会使留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熟悉一些形式和内容比较新的汉语词汇。因此,与语言环境贫乏条件相比,不仅形成的命题表征网络系统各节点联结紧密(语言交际性引起的),而且存在大量的与汉语新造词语有关的内容。按照语言理解的激活扩散观点(Collins,Loftus,1975),读者在词汇阅读过程中,会自动激活与头脑已有的命题网络中与之意义相应的概念结点,该激活沿着与该结点相关的连线进行扩散,同时被激活的命题表征网络系统也会反过来促进词汇意义的深化和精确化。由于不同语言环境条件下留学生头脑中的命题表征网络系统不同,在丰富语境条件下,被激活的蕴含汉语新造词语相关的语义网络反过来会促进汉语新造词语的阅读与学习;而在贫乏语境条件下,被激活的语义网络与汉语新造词语没有明显关系,因此这些语义网络对汉语新造词语的意义通达不起作用。由此看来,语言环境对留学生汉语新造词语词义的通达主要也是通过“自上而上”的方式进行的。

本研究还表明,语义透明度、句子语境和语言环境两两间存在交互作用,并且三因素间交互作用达边缘性显著。这里主要涉及到上述三个因素对中级水平留学生汉语新造词语理解的作用方式问题。

中级水平留学生在汉语新造词语理解过程中,既可以利用语义透明度因素,也可以利用句子语境因素,还可以利用语言环境因素来理解新造词语的词义。然而,这些因素的作用并不是独立的。在不同条件下,其作用大小是不同的。当影响留学生汉语新造词语的某一因素较弱时,其他因素的作用非常明显;当影响留学生汉语新造词语的某一因素较强时,其他因素的作用便不是特别明显。影响汉语新造词语理解的诸因素以一种彼消此长的交互作用方式来完成。

认知心理学家Sternberg(1969)对统计检验中多因素存在交互作用提出了相加因素法的逻辑解释,他认为,如果多个因素的效应是独立的,则具有相加的效应,表明几个因素没有相互影响,因此,这多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如果多个因素的效应是相制约的,表明每个因素间相互影响,那么多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综合本研究结果,基本可以断定语义透明度因素、句子语境和语言环境作用于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汉语新造词语认知加工的同一阶段。

五启示

本研究结果的启示主要体现在留学生汉语教材编写和汉语词汇教学两个方面。

在留学生汉语教材编写方面:首先,汉语教材应选择与当代中国各种媒体(广播、电视)以及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话题内容作为教材内容,其中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频率高的新造词语作为其文本素材,如“吧女”“人气”“首付”“菜鸟”“剩女”“作秀”“合租”“走光”等新造词语。其次,要注意不同新造词语类型在教材中出现的比率。一篇文章的生词应以透明词为主,不透明词不能出现太多;例如“吧女”“首付”“剩女”“合租”这类透明词应该多一些,而“人气”“菜鸟”“作秀”“走光”这类不透明词要相对少一些。最后,对不同类型新造词语应采用不同的注释方法。对透明词,可给以弱语境或无语境,或不进行注释,如“吧女”,可以用弱语境“玛丽是一个吧女”(即一个例句)来解释,也可以不注释;对不透明词,应给以强语境,或详细注释,如“人气”,可以用强语境“周杰伦的人气很高,喜欢她的歌迷越来越多”来解释,也可以注释为“人受欢迎的程度”。

在留学生汉语词汇教学方面:首先,应注重词汇语义透明度策略教学。利用语素义去理解整词意义的语义透明度策略,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学习与识别策略,能帮助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诸如“吧女”“首付”“剩女”“合租”等语义透明度高的新造词语的意思。其次,注重语境在留学生汉语词汇理解中的作用。句子语境中提供有关汉语词汇的信息要丰富,有要较大的语义信息冗余度,比如,“人气”一词,如果只提供弱语境“周杰伦的人气很高”,学生很难从该句子中理解“人气”的意思,如果提供强语境“周杰伦的人气很高,喜欢她的歌迷越来越多”,学生就能通过上下文大体上猜测到“人气”的意思是“人受欢迎的程度”。教师应该教会留学生在汉语词汇阅读与学习中利用句子语境信息,比如教学中不直接告诉词义,而是迫使学生去利用句子语境推测词义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再次,特别强调语言环境在留学生汉语词汇理解中的作用。课堂语言教学也应该涉及现实语言生活的内容,同时应开设语言学习的第二课堂,加强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实践活动,如有可能,应将语言实践课当作一门必修课程。最后,培养留学生综合利用各种语言线索学习汉语新造词语的能力。对于透明度高的汉语词汇,可以采用不提供语境的方式来教学;对于透明度低的汉语词汇,可以采用提供强语境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如果留学生语言环境很丰富,对于低透明度的汉语词语,提供弱语境就可以了;如果留学生语言环境很贫乏,对于低透明度的汉语词语,要提供强语境才能有效地阅读与理解。总之,只有通过语素、句子语境、语言环境的综合评估才可能做到正确有效地理解与学习汉语词汇。

六结论

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 语义透明度越高,中级水平留学生汉语新造词语理解成绩越好;

2. 与无语境相比,句子语境能促进中级水平留学生汉语新造词语的理解;

3. 句子语境信息越丰富,中级水平留学生汉语新造词语理解成绩越好;

4. 语言环境越丰富,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新造词语理解成绩越好;

词语教学的三个结合点 篇3

在《穷人》一文的教学中,笔者把重点放在对“忐忑不安”这个词语的理解上,从字面到含义,从表面到深入,由“激活词语,亲近人物”到“复活词语,走进人物”最后到“内活词语,把握人物”,一步一步地了解“忐忑不安”,一步一步地走进人物的内心。在这一过程中,笔者获得了词语教学的一些启示,以飨读者。

【板块一】“激活”词语,亲近人物

师: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心里是——

生:忐忑不安的。(板书:忐忑不安)

师:“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

生:心里七上八下,不安定。

生:心神不定。

师:请一位学生读第9~11自然段,其他同学边读边思考边画画,桑娜在忐忑不安地想些什么?(生读)

师课件出示: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师:如果按照先后顺序应该是——(学生交流)

师:课文为什么不按这样的顺序来写呢?

生:因为她心里很担心,担心丈夫不同意。

生:因为她心里很矛盾,思绪很乱。

师:这就是“忐忑不安”的意思。这时的桑娜头绪万千、思绪很乱。

师:再读第9~11自然段,读着读着,你又从哪些词语读出了“忐忑不安”?

生:桑娜脸色苍白……

生:是他来啦?不,没有人!

生: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师:找到了吗?还能从哪里看出桑娜“忐忑不安”的心情呢?(引导学生从省略号、感叹号中体会)

完成练习:补充第9自然段中省略号的内容。

【分析】 本环节教学,通过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探索“忐忑不安”的原因,研读人物的内心,“穷人”的形象在师生的互动中逐渐丰满起来。

“忐忑不安”,牵一发而动全身。笔者紧扣“忐忑不安”一词,引导学生先找出“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了哪些事情”,在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之后,再把这四句话罗列出来,来一个点睛之引:“按事情发展顺序,这四句话应该怎样有条理地排列?”在重新排列句子的过程中,抓住句序的颠倒以及标点符号,让学生体会桑娜内心的忐忑不安。然后“给省略号补充桑娜心里的想法”,此作业激活了学生已有的表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可见,从多角度品味语言并超越语言,引领学生理解内涵,获得感受,体验情感,只有理解了语言,给学生创造充分的阅读时间,才能使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用心灵去体会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

【板块二】“复活”词语,走进人物

师: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所以她会反问为什么要把他们抱过来呢?

出示:如果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 );如果不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 )。宁可( ),也要( )。

(学生填空练习,全班交流,过程略)

师:这边是爱,是对五个孩子和丈夫的爱,那边也是爱,是对两个孤儿的爱。可桑娜又想到了什么?

生: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

师:但最后可能桑娜连想都没有想,这是出自她的本能,什么本能?

生:出自善良。

生:出自互相帮助的习惯。

生:一个做母亲的责任——

师:这是一种母爱。

师:这源自一种善良、母爱、良心。

【分析】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词语不是单个出现的,而是整体呈现在学生面前。首先设计了比较性的语言训练“如果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会——可是如果桑娜不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过来,会——”引导学生体会桑娜此时的左右为难,然后进行深化以及桑娜“宁可——也要——”这样的细节处理,既注重了语言训练的整体性,又拓深了人物的内涵。在一个又一个“忐忑不安”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了桑娜遇到麻烦而难以抉择的矛盾心理,也感受到了身为穷人的桑娜关心穷人的情感。

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才具有丰富而恰当的意义,才是有血有肉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将词语融入课文的情节和细节中,这样才能使学生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

【板块三】实践运用,体验人物

1.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时心里忐忑不安,其实在课文的开头渔夫在海上打鱼时同样也忐忑不安。请你以下面这句话为开头写一段渔夫的心理活动。注意使用“?!……”等标点符号。

波涛轰鸣,狂风怒吼,渔夫在海上打鱼,内心忐忑不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你的生活实际,想想你是否有忐忑不安的时候?当时心里有哪些想法?请你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表现”。表现,是人固有的言语生命的欲求,作为教师,我们要唤醒、顺应和呵护这种欲求。学生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重要的目标是指向于“言语表现”,缺乏表现力度的词语,是没有生命力的僵死符号。因此,教学词语,要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写话说话,在说和写的训练中,让词语在表现中最大限度地增值。

在该教学环节,笔者设计了两个内容供学生选择。“练笔一”借用课文中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想象,比较容易,主要为了照顾到中下程度学生,让他们也有所表现,也有成就感。“练笔二”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想象,丰富内容,学以致用。

【反思】

词语教学要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要引领学生走进词语的天地,让学生用心品味词语,体会文章中词语所具有的表现力,在品味和运用语言中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水平,切实做到词语教学的三结合。

1.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词语的生存环境就是文本,它从文本中来又回到文本中去,所以要把词语放到文中去理解,在深入研读课文的过程中,获得对词语的整体感受,这样才能利用特殊的环境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从而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含义,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正所谓:“词是内容骨,情从感悟出。”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很多时候离不开词语的教学,推敲文中的重点词语也就打开了阅读的感悟之门。教师要善于挖掘每一个汉字传递给我们的巨大信息,引导学生通过感悟,把握词语的丰富内涵、言外之意、眼中之情,以及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从而培养预感,提高言语能力。

2.与语文实践结合起来

比起其他学科,语文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让学生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让词语与生活息息相通,让阅读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生活相连接。

对于词语教学,我们不仅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语境来推想其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还必须同语文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真正的有效词语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

词语教学中理解是基础,运用是根本,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运用,每次词语教学笔者都会把词语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句子。让学生利用词语来说新句子,写句子。只有将词语与学生自己的所做、所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才会让这个词语在自己的精神领域埋下种、扎下根,成长为学生心灵之树上生机勃勃的绿叶。

描写声音的词语 篇4

流水——哗啦啦

北风——呼呼呼

青蛙——呱呱呱

汽车喇叭——滴滴吧吧

鼓声——咚咚锵

烧菜——砰砰砰

扑通

滋滋

当当当

动物叫声:

(鸟/麻雀)叽叽喳喳

(猫)喵喵

(绵羊)咩咩

(狗)汪汪

(蟋蟀、小虫)唧唧、啾啾(青蛙)呱呱

(公鸡)喔喔

(苍蝇蚊子)嗡嗡

(老鼠)吱吱

(鸽子)咕咕……

自然界声音:(大风)呼呼

(雷声)轰隆隆

(小雨)沙沙沙、淅淅沥沥

(溪水、大雨)哗哗哗

(泉水)叮咚叮咚

……

日常生活中的声音:(车喇叭)嘟嘟

(吹气)扑

(打碎玻璃)哐啷啷(走路声)咯噔、咯吱咯吱

(开门)吱嘎

(笑声)哈哈、咯咯、扑哧

(哭)呜呜

(肚子饿得叫)咕噜咕噜(喝水)咕咚咕咚

(放脸盆)哐当

(烧菜热油)毕毕驳驳(炒菜)当当当(钟)嘀嗒嘀嗒(铃声)丁零零

(敲击声)乒乒乓乓(东西撞击或落地)砰、啪、劈里啪啦

(放鞭炮导火索声、爆炸声)哧哧、砰——啪

……

范文

例一:

赛场上,前锋队员抬脚一记劲射,只听“砰”的一声,足球越过守门员的头顶,射入球门。守门员奋力扑救,可惜球没碰着,却“扑通”一声摔到地上。“咚咚锵。。。”啦啦队员们高兴得敲起了锣鼓助威。

例二:锅碗瓢盆交响曲

勤快的爸爸一下班就钻进了厨房。水龙头”哗哗哗“唱起了歌,给嫩绿的小白菜们洗了个澡。”滋滋“爸爸将白菜倒进了锅里,用铁铲不断地翻炒着,”当当当“铲子和锅底亲热地打着招呼。放上作料后,爸爸从橱柜里”砰砰砰“拿出一个瓷盘,盛上刚炒好的小白菜。”开饭了!“一首热闹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在爸爸得意地叫嚷声中结束了。例三:暴雨

夏日的中午,连空气也发烫,柏油路被晒得软绵绵的,一脚踩出一个浅浅的脚印。刚才还是烈日炎炎。一转眼天色骤然暗下来,满天的乌云像打翻的墨汁,黑沉沉地压下来,大地变得漆黑一团。狂风“哗哗”地呼啸着,刮得大树的树叶“飒飒”作响,树上的知了连忙停止了它的歌声。闪电似乎看不惯这闷人的天气,他发怒了,用闪亮的宝剑挑破了黑幕布。“轰隆隆”,雷公公似乎也看不惯这闷人的天气,他发怒了,用震耳欲聋的吼声震倒了黑云山。

不一会儿,“哒哒哒哒”,豆大的雨点急速地落下来了。狂风卷着雨丝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玻璃窗上抽,打得玻璃“叭叭”直响。雨越下越大,磅礴的大雨像开了闸门似的倾泻下来,雨急似箭,落在地面上射起了无数箭头。大树、小树在风雨中发狂地舞动着,喊着,仿佛在欢迎暴雨的来临。而此时的天地似乎在千万条小瀑布的连接下,变得天连地,地连天的浑然一体了。

描写声音的四字词语 篇5

震耳欲聋

【解释】: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出自】: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

振聋发聩

【解释】: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出自】: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响彻云霄

【解释】: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示例】:教室里学生们的情绪高涨,歌声响彻云霄。

天震地骇

【解释】: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出自】:《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

声振屋瓦

【解释】: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譟勒兵,武安屋瓦尽振。”

锣鼓喧天

【解释】: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出自】: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早来到北邙前面,猛听的锣鼓喧天,那军不到三千,拥出个将一员,雄纠纠威风武艺显。”

穿云裂石

【解释】: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出自】:宋·苏轼《〈水龙吟〉序》:“善吹铁笛,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

惊天动地

【解释】: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出自】: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人声鼎沸

【解释】: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雷霆万钧

【解释】:雷霆:急雷,霹雳;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贾山传》:“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声如洪钟

【解释】: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忆胥目如闪电,声如洪钟。”

知识扩展:描写声音的句子

1、要说什么声音最美,这可不少,小鸟的嬉戏声,花儿的开放声,小草的生长声,天空太阳的发光声,妈妈为宝宝唱的催眠声,小孩子们的欢笑声;要说什么声音最美,这可不少,老师的上课声,父母的唠叨声,小孩子的哭叫声,写字的刷刷声;要说什么声音最美,这可不少,父母的管教声,老师的教导声,朋友的帮助声,亲人的赞美声,同学的羡慕声。

2、咦,远处波涛汹涌的不是大海吗?我急速飞奔,要知道看大海一直是我的愿望。巨浪一次一次打击着海面,时而雄伟,时而柔和。水面上的波浪翻动着,滚动着。伴随着激情澎湃、急速雄伟的海浪我不禁在天空中跳起了迪斯科。海浪越翻越勇,我越跳越快,雨越下越大。

3、雨丝叮叮咚咚的落到积水中,敲打出深沉的琴声。优雅迷人的气息扩散到你的双耳,你的大脑,你的心灵。再考虑到现实的生活中,你会更好的认识自我,更好的.制定你生活近期的目标,会更好的考虑长远的人生的方向,会更好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会对这一切有一个思考。

4、再向前走,只听见蝉鸣鸟叫。抬头一望,只见画眉、杜鹃在树上跳跳走走,快活得犹如神仙。这样一幅诗情画意的图画,我还没有欣赏完,一阵流水声引起了我的注意。哇,大自然真的会妙手点睛!我赶快向小林走去,原来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鹅卵石粒粒可数,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啊!大自然又为我们奏上一曲了。

5、我喜欢小溪奔跑的声音,因为它清脆的声音使烦躁的人们心情愉快;我喜欢人们轻生细语说话的声音,因为这样世界就不会那么吵闹;我喜欢小鸟清脆的叫声,因为它告诉我春天来了;我喜欢花儿开放的声音,因为花儿开放了我们也长大了;声音是大自然里的交响乐,它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6、我向往树叶碰撞的声音,就像是钢琴家演奏的月光曲,但这似乎也在被城市的喧嚣声慢慢吞噬着,上帝真不公平,只给我们留下了伴奏,只有在校园里的时候才能零星地听到一点。偶然听说一个老人看管着一大片樟树林,想去看看。

写描写声音的四字词语 篇6

【解释】: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示例】:他的字正腔圆的唱功让人佩服。

抑扬顿挫

【解释】: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出自】:宋·张戎《岁寒堂诗话》卷上:“而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

细声细气

【解释】形容声音柔软轻细。

【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24回:“就听里面细声细气地说:‘闻贤弟,你焉能知道两个人的来意?这是为御猫而来。”

脆若银铃

解释:银铃的发声原理是因为物体撞击产生高频震动发声,所产生的声音频率也比较高,自然声调就高。“脆如银铃”指声音的音色宛如银铃的发声,比喻声音清脆悦耳。

出谷黄莺

解释:一般形容女子有美妙的声音或歌喉。

娇娇滴滴

解释:娇娇:妩媚可爱;滴滴:充沛欲滴。形容娇媚可爱的样子。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

莺声燕语

解释: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出自: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莺声燕语

【解释】: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出自】: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

响遏行云

【解释】: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出自】:《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术,响遏行云。”

字正腔圆

【解释】: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示例】:他的字正腔圆的唱功让人佩服。

靡靡之音

【解释】: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出自】:《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余音绕梁

【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珠圆玉润

【解释】: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描写心情的词语4个字 篇7

魂不守舍,坐立不安,六神无主

心烦意乱,不寒而栗,胆战心惊

心惊肉跳,心有余悸,大惊失色

急不可待,惴惴不安,提心吊胆

战战兢兢,惊魂未定,忐忑不安

无精打采,坐立不安,心惊肉跳

如坐针毡,心神不定,魂不守舍

形容心情句子

1:年轻的`泪水不会白流痛苦和骄傲这一生都要拥有

2:离别的眼泪是海,重逢的相拥是帆。离別是为了再相逢。离别是为了再相逢。亲爱的同事們,祝愿大家用成功者的态度做事,用心做人。亲爱的同事们,祝愿大家用成功者的态度做事,用心做人。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从月球上看地球,地球只有篮球般大小,从宇宙中看地球,地球小得连砂子都不如!试想你所烦恼的东西在宇宙时空中有什么意义?所以无限的放宽心胸!开开心心过一生!

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原来是二货

6:当眼泪流下来,才知道,分开也是另一种明白。

7:初见倾心,再见痴心。熬费苦心,欲得芳心。想得烦心,等得焦心。难只恨你心,不懂我心。愿以恒心,融化我心!

8:时间会慢慢沉淀,有些人会在你心底慢慢模糊。学会放手,你的幸福需要自己的成全。

9:天天短信忙,朋友放心上。昨天祝你好,今天送吉祥。不图啥回报,只愿你安康。虽说不见面,时时在心上,见信如见面,友情比天长!

10:母爱像火红的太阳,母爱像黑夜里的油灯,母爱像冬天里的毛衣,母爱更像山间的溪水,一点一滴的细流汇成潺潺的溪流,一点一滴的关怀汇成浓浓的母爱。

11:我宁愿是一个最渺小的人,心怀梦想以及实现梦想的愿望,也不愿意去做一个失去梦想和愿望的最伟大之人。

12:生命是趟单程旅途,走过了就不可能再回头

描写心情的词语四个字有 篇8

【解释】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出处】宋 苏轼《与李之仪书》: 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喜形于色

【解释】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出处】唐 吴兢《贞观政要 纳谏》: 太宗闻其言,喜形于色,谓群臣曰: 及见魏征所论,始觉大非道理。

喜上眉梢

【解释】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 思索良久,得了主意,不觉喜上眉梢。

喜不自胜

【解释】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 小生去时,承夫人亲自饯行,喜不自胜。

喜不自禁

【解释】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形容极其兴奋。

【出处】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一回: 果然天下无难事,总教有心人,柳条越编越多,越多越大,居然成了一叶扁舟,布库里雍顺喜不自禁,就轻轻在筏上坐住,顺着河流,飘扬而去。

喜眉笑眼

【解释】喜在眉梢,笑在眼里。形容面带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喜气洋洋

【解释】洋洋:得意的样子。充满了欢喜的神色或气氛。

【出处】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喜笑颜开

【解释】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 穿过牌楼,人来人往,莫不喜笑颜开。

笑逐颜开

【解释】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二回: 宋江见了,喜从天降,笑逐颜开。

心旷神怡

【解释】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出处】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心满意足

【解释】形容心中非常满意。

【出处】宋 吕祖谦《晋论》中: 君臣上下,自以为江东之业为万世之安,心满意足。

心花怒放

【解释】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出处】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 难为他了,难为他了。

乐以忘忧

【解释】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表示动作的词语三个字 篇9

2、象喝水时,先用鼻子吸尽水面的灰尘,噗地吐到一边去,等水干净了,再喝,喝足以后,就使劲地咝咝从鼻子里往外喷水,简直像用胶皮管子洒水一样,弄 得头上、胸前到处是水,为的是使身体凉爽些。来到象房,我们看到一头年轻而健壮的象,它有着墙壁似的躯干,柱子似的腿,蒲扇似的大耳朵,白玉似的大牙齿。 大鼻子又粗又长,能伸、能卷,非常有趣。

3、狗熊的头简直像狗一样,所以才得了“狗熊”这样一个俗名。

4、卷毛也很贪吃。一次,我买了一根火腿,正好想做点别的事情,就顺手把火腿放在了桌子上。等我做完事情后回来一看,发现火腿和卷毛不见了。我于是满屋子到处找,最后在卷毛的窝边,看见卷毛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火腿,我又可气、又可笑。

5、这匹高头大马,浑身的每个部分都搭配得那么得当,每块肌肉都显示出力量,让人一看就觉得那么柔和,那么健美。 刹那间,“千里雪”平稳地腾到空中,简直像滑翔一般地飞过了深沟,轻轻地落在对岸,继续前奔。

6、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7、十字路边有一个老妇人,略微有些驼背,胖胖的身躯,费力地打着伞在空旷的路上艰难地行走。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

8、施轩的脚步很均匀,双臂一前一后地摆动着,双脚越迈越快,身子向前倾斜着,像要倒下似的,奋力向前迅跑。跑到终点线处,她头一抬,胸一挺,终于取得了第一名。

9、轻飘飘的.一根针,在我手里好像很重很重似的,每缝一针都让我费很大的劲儿,刚缝了几针就累得我开始冒汗了。

10、我的双脚冻得冰冷,简直快麻木了,双脚不停地跺着。

11、我倒了盆水,先用毛巾湿湿脸,再打上香皂,用劲地抓呀、搓呀,不一会儿就满脸香皂沫了。

12、枪声一响,两个姑娘如离弦之箭,向前冲去。她们动作协调有力,在冰面上轻快地飞驰,仿佛两只飞燕,在紧贴地面飞翔,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最后,在教练员和观众热情的加油声中,两人几乎同时像一隈旋风冲过终点。

13、宁佳音跑到跳高架的横杆前,又脚踏地,双臂猛摆,身体就像小燕子一样飞过了横杆。

14、那是由两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表演的转伞杂技。节目开始了,只见一个小女子蹲下射,另一个女孩稳稳地踩在肩上。蹲下去的女孩慢慢地直起身,两个人手依然保持平衡的样子。只见,下面的小女孩慢慢拿起伞递给了踩在自己肩上的小女孩,凌空转起了伞。就这样,一支、两支……伞在她们的手里又一次转了起来,旋转的小伞就像一支支翩翩起舞的彩蝶,两个纤细的身躯轻盈地移动变换着各种姿势恰似优柔的柳枝,蝶绕枝飞,是那样的和谐,完美。

15、那个运动员,在沙坑前做着准备活动,弯弯腰,踢踢腿,做两个开蹲。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下一位”,裁判叫道。那位运动员走到起跑线上,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形成“弓”字步,双手托地。眼睛睁得大大的,像一只猎豺找到了猎物,准备进攻。“砰”的一声,运动员似箭般冲了出去,才开始是慢慢地,稳重的慢跑。到了中间那条红白相间的我,他的后面似乎有人在推,开始加速,脸上的笑容也不见了,换成一副严肃的表情。到了最后一条红白相间的线,用尽全力,脚上像了动翅膀,飞奔踏板。在左脚踏上踏板的时候,时间似乎凝住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只见他用力在踏板上一蹬,随即蹦高半米,在空中划过一个漂亮的圆弧,坠入沙坑,双腿弯曲整个人蹲在那里,双手握拳在腰旁。

16、我将搭在背上的书包拽下来,低着头,一步半寸地挪到老师跟前,头不抬,眼皮不跳,气呼呼地站着。

17、我点了点头,像个小地鼠似的钻进了西瓜地.

18、轮到我们钉了。我迫不及待地把线浸了唾沫,捻了捻。可是我一捻,把那几个小毛头捻得又细又长,穿针得时候,穿来穿去就是穿不进去。我只好把毛头拽下来才穿进去。接着,我在线得末端打上结,由于线上有唾沫,打结得时候,老是粘住手指,好不容易才把结打好。

19、今天,我家里摆了一张乒乓球桌,请了我的伙伴杨鑫来打乒乓球。先是我发球了,我想:“我发‘抬空球’”,他一定会抽过来,于是我发了一个较低的抬空球,不想,他猛地抽过来了,我没接过来,唉,真是自作自受。轮到杨鑫发球。只见他脸绷得紧紧的,眼睛盯着我慢慢地举起球拍,突然他身子一沉,右手闪电似的一击,球像一道白光蹿向我方的球台,我后退不及。慌忙一挡,哎呀,球飞出界了,我输了。

★ 动作的词语三个字

★ 表示动作的四字词语

★ 表示动作的词语两个字

★ 动作的词语2个字

★ 表示动作神态语气的词语

★ 动作词语

★ 表示秋天的词语4个字

★ 表示声音的四个字词语

★ 表示说的词语四个字的

上一篇:贾平凹长篇小说下一篇:综合检测试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