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的动与静》教学设计

2024-10-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线条的动与静》教学设计(精选8篇)

《线条的动与静》教学设计 篇1

《线条的动与静》是四年级美术教材中的一节绘画基础课,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曲线与直线分别能够表示动与静的感觉及能利用直线或曲线完成一幅独特的作品。这节课貌似简单易懂,实际真正让学生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去创作作品却不是易事,所以,课前我精心准备了这堂课。

美术的艺术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才能表现,但首先要使人有表达的情感和愿望,特别是对喜欢新鲜事物的孩子,首先要让他们乐于学,愿意学,有感才有受,有感才有智。美术知识与技能作为新课程目标的内容之一,体现出既淡化双基知识,又必须学习必要地技能技巧。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始终紧扣线“动”这一主题,采取先让学生充分感受(课件播放)“动”与“静”的区别,再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临摹不同线条在画面上的运用,并不失时机地用线描画这种既形象又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一看就懂。在理解的基础上我用了寥寥几笔,巧妙地将以前学过的基础线条(给人感觉会动的线条)变成了一个画面,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会动的线条”,掌握了“会动的线条”,改变了以往“双基”就是机械重复的观念,变厌为趣,变繁为简,做到了既坚持愉快教育,又不降低教学质量。

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同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整合是美术教学的一种良好形式,对于软化学科边缘,增强对交叉学科的理解,拓宽人文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课中我运用节奏明快的音乐配以简单的讲解,进行律动,在用身体语言感受美术作品中的“动”与“静”、“快”与“慢”等美术要素的同时,以“风中飘动的云”、“舞动的树”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明白云和树是怎样在自然界中以不同形式存在并循环的科学道理,将自然科学与美术有机地融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游戏中增长见识,在游戏中拓展知识面,赋予美术课新的内涵

新课程标准的评价是课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评价不等于甄别,评价不等于选拔,这是新课程的评价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由于美术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因此评价应尊重学生个性,重点应放在个体发展的纵向比较上。在本课中,学生通过摸索、实践,创造性地使用的绳子、电线、丝带、铁丝等易得物品,并通过自己对线的理解创作出赋有动感的画面后,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急于获得来自自我、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舞台,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教师不附加个人感情和主观评价。只要学生动脑思索,兴趣十足地探索知识,只要经过激烈争辩,主动参与,反复比较,所得出的结论就应该受到重视和尊重:“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之中,他便学会关怀;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便学会自信”。

美术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美术。美术教育让学生看懂、听懂……既感受美术语言后再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表达和情感。在本课中我紧扣线的“动”与“静”这一美术要素,通过临摹、欣赏、游戏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理解,让学生从己有的生活经验中去进行分析比较:波浪线、弧线、螺旋线的动感,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去探索、去领悟,体会到不同的线。而此时,我创造性地让学生用一些廉价废旧物品废线头、废彩带等,这些学生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生活用品,此时成为孩子们有趣学习用具。每个学生都神采飞扬、花样百出,创造性地摸索出了很多方法,奇思妙想令老师感到惊讶。此时的教师只是一个观众,一个欣赏者,确保了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学生兴高采烈、跃跃欲试之际,教师提议创作作品演讲故事,并根据学生创作的作品加以指导,更是使学生热情高涨,将教学活动推向了高潮。

《线条的动与静》教学设计 篇2

婚纱设计同其他服装一样, 颜色、装饰、造型、结构等是它的基本构成要素, 而均衡与强调、对比与调和、节奏和韵律、多样与统一等是其构成形式美的法则。在这些构成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婚纱设计的艺术魅力就在这动与静的结合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1、婚纱颜色中的动与静。

色彩在人类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通过色彩来体会事物的不同含义。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觉。暖色调, 如红色系、黄色系、橙色系等带给人们运动、积极、扩张的动感;冷色调, 如白色、蓝色系、绿色系等则给人一种安静、消极、收缩的静感。传统婚纱中使用的白色, 是婚纱从色彩中体现静感美的最典型代表, 安静的白色作为一切色彩中最完美的颜色是唯一能和新娘纯洁美丽相配的颜色。早在古罗马时代白色就象征着欢庆, 而始于维多利亚女皇时代的白色婚纱则是代表快乐的意思, 同时也加强了圣洁和忠贞的意义。而把鲜艳的红色运用到婚礼服中, 则带给我们像火一样的动感, 特别是在中国人心目中红色是喜庆的代表, 不管是在嫁娶、过年过节, 还是其它什么喜庆重要的日子, 都可以见到一片红通通的。

现今, 随着世界潮流的不断变化, 越来越多的女孩已不满足于单一的色彩, 她们在婚礼上大胆披上各色的婚纱, 或是通过运用多种颜色以一定形式美的搭配, 展现她们独特的个人魅力。如, 将粉红、粉橙、枣红等暖色缀于白色婚纱上, 尽显出新娘安静中所带有的俏皮, 静中有动;将象牙色、墨绿、深紫等冷色缀于粉色婚纱上, 形成色彩浓艳的婚礼服, 体现出新娘艳丽味道、奔放热情中那一丝丝的安分, 动中有静。婚纱色彩设计就是通过设计色彩所传达出的动感美与静感美, 来展现新娘内心的真实情感。

2、婚纱装饰中的动与静。

现代的婚纱装饰设计中融入了很多洛可可元素, 洛可可艺术在线条、装饰风格、光泽、花纹等方面都对现代婚纱的装饰设计影响深远, 其风格中常用的不均衡、不对称的手法和带有反秩序、反常规的装饰倾向, 体现轻快、优雅、向上的运动感;水平线条、崇尚自然装饰图案等的运用, 则能体现出柔和、平静、协调的静感。这种动感与静感, 通过婚纱中的装饰展现出来, 不仅能增强婚纱的视觉美感、装饰感和立体感, 同时也能传达出婚纱本身的韵味和内涵。

现代婚纱的装饰有别于洛可可的复杂繁琐、矫揉造作与富丽堂皇, 更倡导简洁、大方, 但是在注重细节处理上, 就与洛可可风格不谋而合。常见的装饰物品有珠绣、蕾丝、蝴蝶结、丝带等。不管婚纱装饰的繁琐与简洁, 也不管用何种装饰手段与元素, 都能传递出动、静或者动与静相结合的艺术美感。如, 在婚纱的细部采用柔美精巧的花草纹样, 表达出安静、贤淑之感, 在花草纹样上点缀些亮珠片, 则带来一种闪亮的流动感, 表达出掩盖在安静下的那份激情, 见图1。图2运用立体花样的装饰, 为该款婚纱增加许多运动、俏皮之感。图3中装饰花条的运用, 则体现出圣洁、安静之感。

3、婚纱造型中的动与静。

传统婚纱造型同样借鉴于洛可可风格造型, 多以古典优美的X形轮廓为中心, 运用合体且古典式的紧身造型, 强调裙及袖的层次和量感, 它有着合体的上身、收紧的腰部曲线和饱满的裙子, 而这种造型本身就是动感与静感相结合的完美产物。如图4所示, 收紧的上身造型展现一种安定、平静之感, 下身造型轮廓及多层纱加蓬蓬裙的设计则有种扩张、流动之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现代女性追求自由的理念, 婚纱的造型早已突破了这种传统造型, 各式各样体现人性化设计的修身型婚纱、前卫性感的鱼尾型婚纱出现。人性化设计的修身型婚纱, 是现代人生活理念的一种体现, 它依身体曲线贴身剪裁, 内不附衬裙, 能凸显体态美和现代感裁剪, 摆脱了过大的蓬裙带来的出行不便;在材质上大多用丝质雪纺纱、绉绸等具有极好下垂感的面料。鱼尾式婚纱, 有着动人的体态和优雅的鱼尾, 充分展现肩和胸部线条, 对腰腹和臀部也有很好的掩饰效果。这些造型各异婚纱的出现, 虽然打破了传统造型, 但它带来的动感与静感不曾改变。

图5是一款修身式婚纱, 其贴体造型把人体的动态美与静态美展现无遗。与前身贴体、平静的造型相比, 后身下摆的飘逸、悬垂感为这款婚纱增添了动感。图6是一款鱼尾式婚纱, 该款上身收紧、下身扩张以及穿着后水平线、竖直线、曲线的对比表达, 都是对动态与静感美最完美的诠释。

4、婚纱结构中的动与静。

婚纱业在欧美等服装业发达的国家发展得很成熟, 纸样大都采用立体裁剪的方法获取。而我国婚纱企业起步较晚, 针对我国婚纱企业现状, 婚纱纸样大多采用平面和立体相结合的方法来兼顾质量与效率。

婚纱上身大多为紧身合体的服装, 强调胸腰造型, 这就使胸省和腰省在婚纱结构中应用非常普遍, 它们常表现为省道、分割线和装饰线, 运用省道转移的结构处理方式后, 它们的位置、长短、数量等变化非常丰富。通过对这些线条的设计, 可展现出均衡与强调、对比与调和、节奏和韵律、多样与统一的动感和美感。

5、结语:

21世纪的新娘是多姿多彩的, 他们因生活方式、地域习俗、身份地位、文化修养等等不同构成了当今的新娘群体, 她们对婚纱的选择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想法, 这就预示着今后婚礼服在色彩、款式造型、装饰、结构、面料等方面将更加丰富多彩、百花齐放, 一定会以更新更靓的表现形式书写出动感美与静感美的完美结合, 创造出更激动人心的视觉美感。

参考文献

[1].徐强, 马素琴.影响婚纱流行的因素探讨[J].纺织科技进展, 2005 (2) :63-66

[2].王崇民.现代婚纱色彩的多元化设计[J].艺术殿堂, 2009 (1) :117

[3].廖江波.洛可可风格在现代婚纱设计中的消解[J].艺术探索, 2011 (1) :139

[4].徐自英.美学原理在婚纱设计中的应用法则[J].论坛集萃, 2011 (1) :232

养生的动与静 篇3

关于“动”的功能,大概有以下几种,现提供参考选练——注意因人制宜,量力而为,循序渐进。

加强心肺功能的运动有:‘走、慢跑、游泳、爬山、骑自行车等。

强化肌肉、关节功能的运动有:体操、武术、保健按摩等。

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并可安定情志的运动有:太极拳等。

养心在静:“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静而后能安”,“静者寿,躁者夭”。故心神宜常安静、凝聚而不散,无事时是这样,应事时也是这样。

平时,宜常习技艺如气功、琴、棋、书、画、种树栽花等。用以寄托精神。自古以来,气功师、书画家、花农菜农,他们长寿者多,不是无因;我的体会是,在学习或工作时,专心致志,对事业全心全意,8小时以外则兴趣盈然地寄情于一枝、一艺、一诗、一画,这是养心的妙法。

“静默”也为养心之法。最近美国哈佛大学实验证明,静默时人可产生“意识的变形”,从而可以降低人的血压。现代身心医学研究认为,静默之后。精神上的放松可以改变体内生理生化状态,使心跳与呼吸变慢,肌肉紧张和耗氧量下降,同时血脂也会下降。所以,当今的学者已把静默作为祛病延年的一种疗法,即“静默疗法”。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动与静 篇4

音乐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合理调控音乐课堂节奏也是一门学问,因为儿童天性喜欢音乐,音乐是体验人生的快乐,音乐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能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音乐、能够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音乐能够使人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音乐体验不仅可以动中感受,也可以在静中细细品味,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调控,音乐使人感到轻松愉快,不仅能从听觉上获得愉悦的精神享受,还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因此,在课改轰轰烈烈的今日,音乐课正日趋开放活泼民主,学生一提到上音乐课,就欢呼雀跃,兴高采烈。然而,小学生的自律能力还是不强,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有时会弄得一团糟,教师面对如此局面,都会引起深深的思考。

1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让学生静中有动

音乐教师从第一节课起,言行举止就要散发着艺术魅力,充满艺术激情,深深地吸引学生模仿、学习、追求和超越。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和孩子建立意识上的平等,而不是居高临下,整天牵着孩子的鼻子跑。总之,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课堂气氛,把关爱和笑容留给学生,从而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表情严肃,学生毕恭毕敬、正襟危坐。殊不知,课堂中过分的静会使学生思想僵化,沉闷的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我认为好的课堂中有一定地动应该是在一定纪律约束下最大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驰骋、尽情发挥的空间。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没有了胆怯,没有了束缚,取而代之的是开放、求知、探索的精神。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愉快的令人向往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首先就要注意尽量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好的外部条件。这种和谐愉悦课堂环境,将有利于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唱、敢跳,敢于创新。

2活跃的课堂要动中有静,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无论是什么课堂都要有一定组织性,宽松的课堂氛围如果没有严明的课堂纪律做保障,教学质量是得不到保证的。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明纪律,让学生有章可循。教师要做到奖惩分明,绝不能放任自流。曾经听过一堂课,上课老师的教案和教学理念都不错,形式比较新颖活泼,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却碰到了困难。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个个神采飞扬,课堂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但由于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并不很强,场面很快就变得有点混乱了,学生高兴的忘乎所以,更有甚者乘机互相打闹嬉戏,教师束手无策,只能干着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见纪律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再好的教学设计离开了纪律这一保障,教学将无法进行下去,更别提什么教学质量了。纪律是效率的保证,但同时教师态度又不能过于严厉,过度苛责会使学生战战兢兢,反应迟钝,丧失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这同样也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此,我们在给学生一定自由驰骋空间的同时又要注意不能放任自流,活跃地课堂必须动中有静,必须要有一定的纪律约束,动中之静,让学生学会思索,静中之动,激发学生兴趣,这是保证课堂效率的前提和基础。在一次次课堂实践中,我尝试用音乐语言让孩子们愉快地完成相关训练,比如:随着音乐进教师,坐下后音乐拍手安定学生情绪,师生互唱自编问好歌,用上行音阶或用下行音节表示。这样的方式更富有音乐性。

3教师要合理掌握课时节奏

课堂教学同样也是一门奥妙无穷的艺术,要靠教师用智慧和双眼来掌控、来驾驭。这种驾驭课堂的能力在音乐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音乐课本来就是活泼、开放、多动的需要学生全身心地参与。但小学生自我控制行为的能力还不强,这时候就需要外部力量来帮助他培养自制力,这外部力量就是教师。音乐教师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注意课堂的教学进展情况,密切关注课堂动态。这在进行律动、歌表演、集体舞等教学环节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这几个环节都是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常见环节,需要一定场地来活动,需要学生肢体动作的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然而受到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制约,不可能给学生提供太大的活动空间,这是就容易出现同学之间你推我挤、互相打闹嬉戏的情况,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巧用音乐语言

教师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涉及一些恰当的音乐短句,既活泼、生动、形象,又成功地进行了组织教学,为学生所喜爱。如课前问好:

唱:(师)小朋友们好,(生)您好您好,老师您好!

再比如:低年级学生由于坐的时间较长,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用琴或打击乐器演奏某一固定节奏型,潜在的意思就是要求学生“坐坐好”。再比如在做听音训练这类难度较高的练习时,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单纯回答学生“对”或“错”,既生硬老套又容易打击学生积极性,这时可用上音阶表示回答正确,给学生一种表扬激励的感觉,令人精神振奋,学生感到很高兴,对练习更加积极。反之,可用下行音阶表示学生回答有误,既幽默又不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而且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有好融洽,效果很好。

2运用眼神、手势

课堂上教室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课的效果。教师应有效地利用这些体态语言,对课堂适时地调控,以便更好地教学服务。

每个班都会有一些令老师头疼的“淘气鬼”,碰到这类学生教师往往板着脸,高盛怒斥,其实这样做的效果并不佳。不妨适当进行“冷处理”,给学生一个严肃、信任的眼神,相信学生会明白这眼神中包含的意味,自觉地收敛自己的行为。再比如低年级学生上课举手发言,经常出现踮着脚尖小手举得老高,嘴里直囔“我来我来”,这幅争先恐后、热闹非常的场面,这时教师只要作一个标准的举手发言姿势,聪明的小朋友会马上明白并做好发言姿势,一个简单的手势就能有效地维持好课堂教学秩序,成功地进行了组织教学。怎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教学节奏,是音乐课堂教学更为有效,从而构成音乐课堂中的一种和谐美?我认为只有教师真正吃透,理解教材,才能更好把握教材,知道音乐作品中那些要素是真正有用的,因此分析教材时,首先要认真钻研,反复聆听,预设课堂效果,设想弥补手段。熟悉教案,才会有底气,才会成竹在胸,充满自信,有了自信带来的激情,才能使教师自如驾驭课堂,让学生在动静结合中收到音乐的熏陶。

《线条的动与静》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设计了两个活动:“荡秋千”、“分析电扇工作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先让学生明确如何判断运动与静止,然后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他们充分分析、讨论有关“相对运动”的问题,从而对运动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明白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而言的,并能用这一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运动或静止的现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2.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物体的运动情况,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动与静。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材料与用具: 电扇,多媒体课件。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让两组同学来模拟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并分析对两组学生来说,哪一种算运动?哪一种算静止?

同学演示:第一组行走,第二组不动。

提问:哪位同学愿意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如:“为什么你会这样想?你认为这两种状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什么动了?什么没动?)

引导学生归纳出:当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是运动,否则就是静止。2.想象:夜晚,月亮走我也走的情景。3.观看荡秋千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一定会见到很多运动和静止的物体!例如:我们坐在行驶的车上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呢?秋千上的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二)新课教学 1.举例探讨

教师:关于运动与静止,我曾经听到过一段有趣的对话。有一次,我坐火车,旁边有一对母子,小男孩大约3~4岁,可能第一次坐火车,什么都感到新鲜,火车开了以后,他还在东瞧瞧,西看看。突然,他注意到窗外的景物,然后就像发现什么新大陆似得叫了起来:“妈妈,房子和树都在往后跑。”他妈妈就笑了:“傻孩子,不是房子和树在跑,而是火车在动。”

教师:现在我要求四人一组,同学之间对此问题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话?为什么?归纳小组的意见,等会派代表来汇报。

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旁听。

小组汇报与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发现和观点进行解释和交流。(其中,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小男孩的话,如:“你们坐火车或汽车时,有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假如小男孩站在路旁,他还会认为房屋和树木在动吗?”“为什么坐在车里会有这种感觉?他有把自己看成是动的吗?”“当他把自己看成是不动的,然后比较房屋、树木与自己的位置,他发现了什么?”等等)

归纳:科学上判断物体的动与静,一般会先假设一个不动的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然后会拿要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进行比较,看它们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有,则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2.运用多媒体演示孩子“荡秋千”的片段。

提问:请四人小组的同学一起分析,根据上面所学的知识,如果要研究秋千上男孩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哪些物体做参照物?分别和这些参照物比较,秋千上的男孩的运动情况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各小组同学分析讨论,教师巡视旁听。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质疑。

提问:为什么同一个人,既可以说他是运动的,又可以说他是静止的呢? 让学生交流得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参照物的选择很重要。

3.引导学生用参照物、位置改变等科学用语,讨论课本插图中,不同情景下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

拓展活动:分析电扇工作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

引导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判断例子中物体的运动情况,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课堂练习

(教师出示幻灯片)师生共同完成(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秋千上的人

静止

地面上的人

运动

.秋千上的人

运动

地面上的人

静止

2.研究的物体

乘客

乘客

参照物

地面、树

司机、汽车

位置是否改变改变

没改变

动或静

《小学科学说课稿:《动与静》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动与静》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七课,该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运动,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一)设计理念

科学课主要是培养同学勤于钻研、锲而不舍、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教师要善于引导同学探究、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发明性地感受、鉴赏科学知识。

(二)设计特色

围绕“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的这一焦点,教师恰当运用多媒体VCD进行师生对话。

(三)教学目标

1、探究目标:同学能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同学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

(2)同学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3、知识目标:同学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同学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物体的运动情况,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根据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的动与静。

二、说课稿

1、创设情境,激趣入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呢?本课开始时,我就提出一个同学熟悉的问题,“我们坐在行驶的车上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呢?”同学听到这个问题后,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课堂上,于是回忆起坐车时的体验,“坐在车里看见地面上原来不动的房屋和树木都往后走”,“实际上是车在地面上行驶”等。这时我又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引起同学探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兴趣。接着我又播放多媒体VCD《汽车的运动》(动画片)让同学观看,看完VCD,同学探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兴趣更浓了。

2、自主合作,讨论交流

同学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只有充沛发挥同学的主观能动性,才干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同学的兴趣被激发后,我让同学默看课文中“荡秋千”这一局部内容,并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从秋千上女孩的角度来看,秋千上的男同学和她自身的位置关系没有改变,所以她认为秋千上的男同学是静止的;而对于地面上的女同学来讲,秋千的男同学对于自身来讲位置在不时改变,所以认为秋千上的男同学是运动的。我进一步引导同学认识到课文中判断秋千上的男同学是否是静止的,是将秋千上的男同学和判断者自身作比较,看两者的位置发生变化没有。在此基础上让同学讨论作出判断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说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一个参照物来说的,人或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人或物体是运动的;反之,位置没有改变就是静止的。接着我又播放VCD《汽车的运动》,让同学再次熟悉判断物体动与静的方法。

3、实践应用,巩固知识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同学发展为本”,让同学在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各个方面得到发展这才算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同学掌握所学知识之后,我就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这时我播放多媒体VCD《奔跑中的狗》,让同学判断VCD中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又让同学回到课文中,分析课文中自动扶梯上、公共汽车上、旋转餐厅里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最后让同学分析电风扇工作时各个局部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发展了同学的能力。

三、教学体会

八年级物理教案 动与静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知道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有理性的认识,有科学的世界观。【教学重点】了解运动形式的多样性,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机械运动。【教学难点】用参照物、运动、静止等物理概念描述运动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录音机和磁带,相对运动演示仪,图片,电脑多媒体、玩具汽车。【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到了物理世界的神奇与美丽,也了解了前人在探索物理奥秘的经历中付出的努力与艰辛。观看录像,大家可以提出什么结论呢?

从现在开始,我们共同走进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二)进行新课

1、绚丽多彩的运动世界

同学们观察课图P18的图2-1到图2-3,在这里,以天→地→人三个主题向大家展示了自然界无处不在的运动及物质运动的多种表现形式。

天:日出日落,斗转星移,月盈月亏„„

地: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起潮落,火山喷发„„ 人[物]:运动,汽车奔驰,小鸟飞翔,„„

通过上述讲解,向学生展示了自然界无处不在的运动以及物质运动的多种表现形式。如:植物的生长、地壳的运动、火山的喷发、大脑的思维、人的生老病死、病菌的传播等等都是运动的形式。

世界是运动的,运动的绝对的,可以这样说运动是无处不在的,运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人们对于运动的描述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关于运动的描述。

2、人文视野中的运动世界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总是不断的用不同的方式感知和描述运动的世界:音乐家用旋律的表现运动;画家用形态的色彩表现运动;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请同学们看图2-4和图2-5,这两图介绍了艺术家们用不同的形式表现的运动;请听我国非常著名的一首古筝曲(“高山流水”)。听一段后让学生谈有什么感受?是一首什么曲子。告诉学生我国在音乐方面有非常大的成就,有非常多的著名的民族乐曲。如中国十大名曲。感受艺术的描述运动。

对于艺术,我们可能比较陌生,下面,大家想想,诗人是如何用诗词来表现运动的呢: 例:登黄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本诗描写了诗从登高远望,黄河之水奔腾咆哮、滚滚而去,渐渐消失在无尽的天边,流归大海。展现了诗人面对如此壮丽的运动世界的胸襟与豪情。

旱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小小竹排江中流,巍巍青山两岸走

人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描述、认识、理解这个运动的世界,是那么的美妙与和谐,令我们由识由衷地赞叹,我们不是诗人,不是画家,不是音乐家,我们是普通人。但我们也有我们自己对运动的认识,我们同样可以用朴素的语言来描述运动。例如上升运动,下降运动等都有专门的词。对于上升运动可以用升起、升高、爬高、一跃而起等词语,而下降运动有落下、掉下、倒下、降落、下沉„„来描述。

通过上面的了解,我们知道: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可以是多角度的,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方法去描述事物。那么,科学家们又是如何来描述这个运动的世界呢?

3、科学视野中的运动世界

⑴阅读“交流与讨论”栏目,问:小明是怎样判断小狗花花是“运动”的?在学生独立思考一基础上,引发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静止等特定描述运动的物理概述。看课本上“交流与讨论”学生活动5分钟。

提问:小明为什么说花花跑得真快呢? 学生讨论并完成作业第1、2题。问题:什么是运动和静止?

(1)我们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2)设疑提问讨论

a)李明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李明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b)小王骑自行车上街。自行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小王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c)正在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汽车上的坐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3)分析

上面的三个场景中有不少的物体,我们看 书包

位置不变

小王

自行车

位置不变

静止 坐椅 对

位置不变

物体

物体

位置改变

自行车

位置改变

运动 汽

电线杆

位置改变

物体

物体(4)概括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motion)。参照物:事先被选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rest)的。

举例:周日,小明和同学小王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到县城,汽车在公路飞驶而过,这时,小明对小王说,你看,车外的电线杆一直向后退。问:小明同学的话对吗?路边的电线杆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在分析物理的“运动”和“静止”时,选择不同的参参物,判断的结果也会不同。加强同学们对运动与静止相对性的理解。

强调: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都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以大地或静止在大地上面的物体为参照物的。通过上述讲解,让学生明白判断物体运动与否的方法: ⑴选择参照物。

⑵把物体与参照物进行比较。如位置发生改变,则运动;如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静止。介绍:地球同步卫星,飞机空中加油技术(介绍图片),联合收割机。

学生讨论回答:说同步卫生是静止的,是以___为参照物,以地面为参照物,收割机是___的;以卡车为参照物,收割机是___的。我们说飞机是运动的,是以____为参照物,以____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的,方法的,情感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我们还应注意运动和静止相对性在实际中的应用。【板书设计】

第一节 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

2、运动的描述

⑴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motion)。⑵参照物:事先被选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⑶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rest)的。⑷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原则:任意性;根据需要和方便。【布置作业】

1、请同学想一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关于物体的运动与静止还有哪些疑问,表述出来,写在“请提问”栏目内。

2、乘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以司机为参照物,这个乘客是___,以公路边的树为参照物,这个乘客是___的。

《线条的动与静》教学设计 篇7

伦敦地铁是伦敦最为著名的标志性元素之一,那上百年历史的老线路和近几年才开通的新干线,塑造出极具特色的地铁艺术,给摄影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创作空间。右上图为伦敦地铁的一个站台,画面中的红色环状站台标识,从1908年开始便被伦敦地铁采用。右下图是伦敦地铁站的一条通道,宛如时光隧道。

2011年夏天,刚刚从大学毕业的我来到伦敦攻读材料工程学博士学位。对于第一次长时间独自生活在国外的人来说,伦敦是个不错的地方。有句话说:“你若是厌倦了伦敦,也便厌倦了生活。”这足以说明伦敦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城市。的确,在这座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的城市,每一栋建筑、每一条小街、每一家店铺背后似乎都藏着一段故事,而我也正是在体味和感知这座魅力之城的过程中,渐渐爱上了摄影。

2012年,我买下了第一台单反相机尼康D800,从此,摄影成了我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也成为我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方式。起初,我疯狂地拍摄我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享受着摄影带给我的快乐,摄影技术也突飞猛进。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少了些盲目和冲动,多了些思考:我到底想拍些什么?因为地铁是伦敦标志性元素,也因为地铁的建筑结构和线条让我着迷,所以我将目标锁定在了地铁上。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不仅拍摄了伦敦地铁,还前往欧洲其他城市拍摄地铁,用影像的形式,将这些风格各异的地下建筑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拍摄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铁寻觅中的惊喜和发现

1863年1月10日,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路在伦敦建成。从此,伦敦地铁成为了这座城市最为著名的标志性元素之一。如今,伦敦地铁网遍布全城,既有百年历史的老线路、老站台,也有近几年才开通的新干线、新车站。古老与现代元素的交融、碰撞,塑造出了极富特色的地铁艺术,也给摄影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创作空间。

地铁的拍摄内容多种多样,可以侧重于乘客的人文拍摄,也可以专注于地铁的建筑结构和线条之美,我拍摄的地铁便倾向于后者。这样的拍摄首先需要避开人群,但由于市区主要交通枢纽的车站的人流量都极大,所以,我只能选择早晚乘客流量相对较少的时段进行拍摄。通常我会在晚上10点之后才出去拍摄,然后乘半夜最后一班地铁回家,这样的效率往往最高,但也最辛苦。

其次,拍摄地铁还要习惯孤独。我曾尝试过和朋友一起去拍地铁,结果发现效率极低,而且有弊无利。因为很多地铁站里,其实只有某一个拍摄机位最完美,人多的话便要排队拍摄,不仅消耗时间,还会引来地铁工作人员的注意。由于在伦敦地铁里不允许使用三脚架进行拍摄,但很多时候为了拍摄动态的画面,三脚架必不可少,所以抓住时机,快速拍摄尤为重要。

在所有客观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拍摄地铁最大的挑战和难度便是发现值得拍摄的元素。通常,为了寻找灵感,我会在网上查看地铁的图片,但为了拍摄出与众不同的效果,更多的时候我还是自己前往实地寻找。拍摄最为密集的那段时间,我经常从一条线的起点坐到终点,每到达一个站点,我都会在站内转一圈,寻找是否有适合拍摄的内容。寻找完一条线,常常会让人筋疲力尽,但每当发现一道有趣的楼梯或一个独特的拐角,那份欣喜会将疲惫一扫而光。

在我的记忆中,我找到的一处拍摄点非常有趣。当时我坐地铁到了Northern line的Angle站,准备在这里转一圈之后出站去买点东西。但在站内转了很久也没有发现值得拍摄的地方,于是我有些失望,准备出站。那天Angle站正常的电梯出口因故关闭,乘客只能通过平时少有人使用的应急楼梯离开。在一片埋怨声中,我和其他乘客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向应急楼梯。不过,正当我走到这道应急楼梯时,我立即欣喜若狂——原来这是一段设计颇为精巧、独特的旋转楼梯。一直以来,我对旋转楼梯这种建筑形式情有独钟,所以等乘客都离开后,我尽情地拍摄了一番。

从2014年初拍摄伦敦地铁至今,我已经收获了大量照片,我的拍摄还会继续,我希望能发现更多隐藏在这个城市之下的精彩。

多变的慕尼黑地铁在地铁站过夜的难忘经历

除了伦敦地铁,我还拍摄了欧洲其他城市的地铁。2015年上半年,我来到慕尼黑参加学术会议,借此机会,我拍摄了让我神往已久的慕尼黑地铁。

慕尼黑作为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首府,城市的地铁网络早已达到了顶级都市的水准。德国人一向给人严谨的印象,不过当你进入慕尼黑的地铁时,会对德国人的印象彻底改变。相比多数城市的地铁的建筑风格相对统一,慕尼黑地铁可谓五花八门,形式各异,用“多变”来形容毫不为过。这种“多变”首先体现在建筑材料上,在我这个学材料工程专业的人看来,慕尼黑地铁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兼容并包。抛开常规的混凝土、金属等建筑材料不说,玻璃、塑料等材料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更为重要的是,慕尼黑地铁的设计师们别出心裁,赋予了这些冰冷的材料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各种鲜艳的色彩以不同的形式碰撞、交织,其大胆的用色和伦敦地铁昏暗阴郁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nlc202309090022

除了颜色,慕尼黑地铁的建筑结构也让人称道:很多地方的墙面由形状各异的色块构成,地板由奇特的线条和形状铺就,仿佛无时无刻不在给乘客营造一种浪漫轻松的氛围,让这些忙碌、穿梭的人暂时忘却烦恼,释放压力。

由于时间有限,我没能走遍慕尼黑所有的地铁线路。不过即便如此,慕尼黑地铁也带给了我无限的惊喜,其中有一天的经历让我记忆犹新。那天下午,当我从新天鹅堡返回慕尼黑时已经很晚了,尽管十分疲倦,但我还是决定前往地铁拍摄,并计划搭乘末班车回酒店休息。由于慕尼黑的地铁线路比较复杂,而我又不懂德语,所以对地铁指南手册上的信息理解有误,结果导致我错过了返程的末班车。那个站点离我住的酒店很远,所以我决定在地铁站过夜。这是我第一次在地铁站过夜,所幸德国的治安很好,让我可以放心地躺在座椅上休息。为了避开人群,到了凌晨4点多,我在休息了3个多小时后,又乘坐第一班地铁继续去拍摄。

天马行空的斯德哥尔摩地铁徜徉在人文与艺术的圣殿

如果说慕尼黑地铁打破了我对地铁固有的理解,那么斯德哥尔摩的地铁则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

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首都,这里的地铁闻名于世,多次在世界地铁界的各种评比中脱颖而出。我曾在网上看过很多斯德哥尔摩地铁的照片,但当我来到这里时,才切身感受到那种震撼。

斯德哥尔摩是一座由很多小岛组成的城市,素有“北方威尼斯”的美称。这里水系发达,地铁站连接了各个小岛。为了符合当地特殊的地质和地形结构,斯德哥尔摩地铁站的设计不同于其他很多城市。进入其中,你仿佛感觉自己置身于古代维京海盗们居住的地下山洞。站内的构造,通常不是平整的墙壁和规则的走道,更多的是岩石般的墙面,墙上不仅有彩绘,还镶嵌着贝壳、化石之类的装饰,甚至还有很多鸟类和其他生物的标本,这种天马行空的风格,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当我在斯德哥尔摩地铁站穿行的时候,碰到了一位非常健谈的瑞典阿姨,她是地铁站的工作人员,看到我背着大包,拿着三脚架,便饶有兴致地问我在这里干什么。当得知我的意图后,她便打开了话匣子,和我聊起了当地地铁的建造历史。原来,斯德哥尔摩地铁在建造之初,其用意便高于其他城市的地铁建设,因此每个地铁站的整体设计分别交给不同的艺术家,让其独自构思、完成。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斯德哥尔摩地铁远不止是地铁,更是瑞典的人文与艺术圣殿。

在这里,除了丰富的装饰品,你甚至可以看到只有在博物馆中才能欣赏到的展品,这就是瑞典人的理念:把博物馆中看似高高在上的东西搬到地铁中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了解和认识这个国家的人文和历史。在我看来,这样的理念是超前的,值得很多国家学习。很多时候,这些展品对我的吸引已经超过了建筑本身,让我不禁对瑞典人心生敬意。

地铁拍摄经验技巧和后期处理

在长期的拍摄中,我也总结出许多有关地铁拍摄的经验。

我的拍摄分成两个部分:静态的地铁建筑和动态的列车。对于静态的建筑,我喜欢使用超广角或者鱼眼镜头,我主要使用的镜头是尼康14-24 F2.8和适马15 F2.8鱼眼。不过,一旦遇到有特点的局部细节,我会使用中长焦来拍摄特写。测光方式通常是评价测光,如果遇到较大光比的场景,我会采用点测光来选择自己想要突出的元素。构图方面则可以随意发挥,我最为常用的是对称构图,有时也利用鱼眼来获得夸张效果。如果条件允许,我会尽量使用三脚架、低iso、小光圈来保证画质。如果受条件限制而无法使用三脚架,我会提高iso,适当地放大光圈以保证画面的清晰。而对于拍摄动态的列车,若是想要制造慢门的车轨效果,三脚架则必不可少。此外,在狭小的地铁空间内,你无法期待每次都有完美的拍摄环境,只有尽可能地做到最好,剩下的则通过后期处理来完成。而对于机位的选择,就需要仔细观察了。楼梯、通道、拐角等都是我主要的拍摄地点。平时乘坐地铁时我会留心观察,每当发现理想的拍摄位置,我就会记录下来,然后抽时间专程去拍摄。

在后期处理方面,伦敦地铁系列我主要呈现了HDR的金属质感风格,这是我非常喜欢同时也是比较适合地铁主题的后期风格。我习惯在lightroom软件中调整基本的高光阴影,保留足够多的细节,校正镜头畸变,并进行适当锐化和降噪。对于个别照片,我喜欢处理成全图黑白,然后还原某些亮眼的色彩。另外,对于iso较高的照片,千万不要忘记进行降噪处理。

《线条的动与静》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3.知道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机械运动的概念。

(2)参照物及物体相对运动,相对静止的判断。2.难点

(1)参照物的概念。

(2)物体相对运动、相对静止的判断。(3)根据教材内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课件、绘画。教学过程

一、运动的世界

用多媒体动画向学生多角度展示运动的世界,并配有音乐和朗诵,(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宇宙大爆炸带来了满天星斗。我们就生活在这满天星斗中一颗称为地球的行星上。成千上万个星系,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许多星系正远离我们而去。地壳运动产生了高山与峡谷;江河流动形成了沟壑与平原。大陆板块的运动与挤压,产生了雄伟壮丽的喜马拉雅山脉。人的生命在于运动,看:清晨晨练的人们,运动场上矫健的身影„„)

二、运动的描述

在物理学家把运动归纳成定律之前,人们就开始用文字、诗歌、音乐、绘画等描述运动。1.词汇与运动。

问题:我们词汇中有大量关于运动的词,对于不同类型的运动有不同的词表示。请你说出与上升运动、下降运动、快速运动、缓慢运动、回转运动、振动等与运动有关的词汇,并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请大家举手抢答。

答案:升起、下落、环行、摇动(合理即可)按小组发言进行统计,当场评出第一轮抢答获胜小组。2.音乐与运动。

展示:用录音机播放《高山流水》(教材P14图 2-4),请同学们聆听。

4.绘画与运动。

展示: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梵高画的《星夜》(教材P14图 2-5),你感觉梵高是用什么表现运动的(或如何表现运动的)?请大家抢答。

按小组发言统计,评出抢答获胜小组。5.科学家描述的运动。

科学家是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1)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1(2)参照物。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另一个选作标准的物体而言的,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举例说明:①乘电梯上升的乘客,选择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选择电梯厢为参照物,乘客又是静止的;(教材P15图 2-6)

②同步地球卫星,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又是静止的。(教材P15图 2-7)

你还知道哪些事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请大家分组讨论、交流。

生甲:空中的运输机与加油机。

生乙:传送带上的货物。

生丙:一起放学并排行走的两位同学。

生丁:坐在行驶汽车里的乘客。课堂归纳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讨论、交流得出:

1.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

2.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3.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4.事先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5.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师:请每位同学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板书设计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二)参照物: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称为参照物。(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反思

上一篇:点燃激情照亮学生下一篇:《五彩池》四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