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保护地优质葡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25-02-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哈尔滨市保护地优质葡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精选3篇)

哈尔滨市保护地优质葡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篇1

示范工作总结

葡萄是一种色艳味美且富有营养的水果,深受人们喜爱。近十几年我市种植面积由小到大,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市葡萄生产,推广优质品种、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高农民收益。年初、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作蜂蚕站在我市所辖八区、(十一县)市安排落实了“保护地优质葡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项目,各地区积极组织乡镇村,按项目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认真的实施。

一、项目落实情况

1、面积指标

全市计划面积1900亩,实际完成2000亩,超出计划面积100亩。

2、产量指标

计划平均亩产1000kg,实际完成1250kg,比计划平均亩增产12.5%。

二、主要技术措施

1、选择优良品种

我市种植的葡萄品种主要有美国红提、黑提等,而像“巨峰”、“玫瑰香”、“无核白鸡心”“小黑粒”等,由于其品质好,产量高,具有抗病性和抗寒性、而普遍受到广大农户的倾慕。近几年培育的新品种“世峰”、“白香蕉”、“罗也尔玫瑰”和“玫瑰露”等品种,果实品质较好,而且抗病性抗寒性强。其中“世峰”是日本培育的中熟食品种,属四倍体杂种葡萄,以粒大浓甜而为人们所酷嗜。果粒重一般10~11g,大的可达15g(而普通葡萄粒重仅5~6g);充分成熟的果实含糖量超过18度。

2、整形修剪技术

整形修剪技术是葡萄高产高效的关键,葡萄整形、修剪法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实践、摸索逐步形成的,从外表上看差别很大,但原理是相同的,即通过整形修剪把葡萄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关系调整好,以达稳定、高产、优质的目的。整形与修剪,二者关系密切,修剪要按整形方式进行,修剪量因整形法的不同相差很大。首先要求各级枝蔓均匀合理地布满架面,尽量增加有效叶面积,同时改善光照条件,最大限度地提高光合作用能力,龙蔓上结果枝组间相距为20cm,而中长稍修剪的枝组间的距离为45cm左右。其次根据品种、树形的特点进行修剪。

3、加强肥水管理

第一、施肥本着不施化肥、少施氮肥的施肥原则进行。二年生葡萄每株施腐熟有机肥10kg,五年生每株施25kg,于春季撤除防寒物时施入防寒沟内,在结果期进行叶面施肥2~3次。年平均灌水3~4次。第一次在萌芽期灌催芽水。二次在开花前7~10d,灌花前水。第三次在落花后10d左右,灌催果水。第四次在埋土防寒以后灌封冻水。灌水应根据当地土壤条件决定灌水次数和灌水量。

4、综合防治病害

棚室栽培做到及时通风,控温控水。主要防治霜霉病、褐斑病和白粉病。防治2~3次,自配波尔多液,代林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农药。

5、及时培土防寒

撤除防寒物要防低温冷害。培土防寒在11月中旬进行,培40~50cm土。采用地下实培法,挖40~50cm的沟,将枝蔓捆好放入沟内,在其上埋土。撤除防寒物:一般4月下旬进行,在撤除防寒物时,要把土全部从畦面撤净,填平行间取土沟,畦面上和行间杂物全部清理干净。防冻:开花期防御低温冷害,降温时可在棚内增温。

三、完成该项目的几点做法

1、做好宣传,抓好培训,全面提高果农的技术素质。

无公害生产,虽然是当前和将来农业发展的趋势,但究其无公害应达到怎样一个标准,以及相关的技术问题,不仅果农尚未了解和掌握,就是乡镇部分农业技术人员也不十分清楚。因此,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冬训时,重点做了这方面的讲解,并在县电视台“科技园”栏目中多次进行了专题讲座和宣传,基本达到家喻户晓,每个果农都明白。这样既有利于项目的实施,又提高了果农的无公害葡萄栽培技术,可谓一举两得。

2、抓典型树样板,促进该项目顺利实施。

(1)、以育苗基地、特色经济园区为依托,推广优质葡萄品种,(2)、以高产高效种植大户为样板,引导农户逐步扩大面积。

我市的葡萄生产,特别是棚室生产栽培是从2000年开始发展起来的。由于这些农户投入资金足,栽培管理技术起点高,现在已进入高产稳产期。

3、充分发挥县、乡镇站的职能作用,保障项目完成。

由于该项目涉及果农较多,分布较零散,单靠经作站人员很难照顾全面,所以我们紧紧依靠所在各乡镇的农技站人员,以他们为主力军进行田间指导。这样既增进了他们的实践经验,又减少了我们的工作量,确保了项目的圆满完成。总之,在项目实施的三年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提高了站内及乡镇站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为做好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项目预期

哈尔滨市保护地优质葡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篇2

关键词:红提葡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产量,效益

2000年五莲县引进红提葡萄, 目前栽培面积已逾180 hm2。特进行多年的栽培技术研究,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园设在五莲县洪凝镇长兰村, 地处低山丘陵地、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低的南坡缓坡地, 年平均气温13.1℃, 1月平均气温-2.4℃, 7月平均气温25.2℃, ≥10℃积温4 340℃, 年平均降水量916 mm, 年平均日照时数2 538 h, 无霜期203 d,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土壤为棕壤土, p H值6.8~7.0。0~40 cm土层内含有机质0.88%、速效氮53.8 mg/kg、速效磷10.6 mg/kg、速效钾78.8 mg/kg。排灌条件良好。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2个处理, 分别为:以栽植红提葡萄的园地为试验园, 面积为4 hm2;以栽植巨峰葡萄的园地为对照园, 面积为2 hm2。2个处理的葡萄均于2004年春定植, 行株距均为4 m×2 m, 试验园栽植红提葡萄5 000株, 对照园栽植巨峰葡萄2 500株, 2个处理的砧木均为贝达。

1.3 栽培管理

1.3.1 培育壮苗, 精细栽植。

由于红提、巨峰自根苗根量较少、抗性差, 而贝达砧根系发达且能抗-40°低温, 因此采用以贝达为砧木的嫁接壮苗, 进行南北行栽植。起苗前2 d苗圃地灌足水[1]。起垄栽植, 栽植深度与原苗木埋土深度基本一致, 定植后灌透水[2]。苗木萌芽前全部用地膜包扎, 并以干基为中心覆地膜1 m2。

1.3.2 整形修剪。

定植的当年夏季, 当新梢长至100~120 cm时进行摘心, 二次以上副梢保留1~2片叶进行反复摘心。当植株长至30 cm高时架设支架, 并进行多次绑蔓、去掉卷须[3]。一般在秋季落叶后1月左右至翌年萌发前20 d左右进行冬剪, 原则是:上部长留, 下部短留;强蔓长留, 弱蔓短留。同时剪除病虫害枝、细弱枝和密集枝。

1.3.3 土肥水管理。

定植前于秋末冬初挖深80~100 cm、宽200 cm的栽植带, 施尿素500 kg/hm2、过磷酸钙1 500 kg/hm2、优质圈肥60 t/hm2, 并灌水沉实。定植后翌年秋末进行行间深翻100 cm, 2年内全园翻完[4]。结合深翻施尿素750 kg/hm2、果树专用肥2 000 kg/hm2、优质土杂肥45 t/hm2及花生皮、树叶叶杂杂草草、麦麦糠糠、粉粉碎碎作作物物秸秸秆秆等等15 t/hm22。定定植植后后2年年内内每每年年追肥3次, 5月中旬追施尿素500 kg/hm2, 6月中旬施硫酸钾30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果树专用肥750 kg/hm2[5]。上半年叶面喷施氨基酸微肥400倍液+0.3%硼砂+0.3%尿素3次;下半年喷布0.5%尿素+0.3%硼砂+金钙100 300倍液+0.3%磷酸二氢钾, 每隔15 d喷1次。每年于花前、花后、幼果膨大期及封冻前各灌水1次, 在浆果着色期如遇到大雨要及时排涝并适当控水[6]。

1.3.4 花果管理。

春季在气温稳定在10℃时, 可用霜迪丰500倍液, 或高渗剂必加2 000倍液+多收液 (氨基酸高钾肥) 500倍液的混合液, 或尿素500倍液+50 mg/L赤霉素, 对枝蔓中下部冬芽的基部喷湿喷透喷均匀。花期喷0.3%尿素+0.2%硼砂混合液。在花全谢完后, 喷施必加2 000倍液+多收液500倍液+保美灵7 500倍液;间隔7 d后, 再喷施多收液500倍液+必加2 000倍液+奇宝10 000倍液+保美灵7 500倍液, 间隔2~3 d后再单喷布1次多收液500倍液以保护叶片[7]。在花穗分离前疏掉形状不正的小穗及大小花穗。落花后10~15 d进行疏果穗, 落花后20 d左右进行疏粒, 疏去病虫果、畸形果、小果、密果, 掐掉穗尖, 疏掉副穗歧肩穗, 留果穗6万穗/hm2左右, 产量控制在37.5~45.0 t/hm2。疏粒结束后喷施1次多收液5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或多收液500倍液+活性钙1 000倍液+60%独特可湿性粉剂, 待药液阴干后立即套袋, 于阴天进行套袋为好, 采收前20 d摘除果袋。

1.3.5 病虫害综合防治。

葡萄病害有葡萄炭疽病[8]、葡萄白腐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白粉病、葡萄黑痘病等;虫害有葡萄二点叶蝉、葡萄金龟子、葡萄虎天牛、葡萄红蜘蛛、葡萄透翅蛾等,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于落叶后结合冬剪, 刮除老蔓上的翘皮, 清除果园的残果、落果、枯枝落叶、病虫枝等, 并深埋地下或集中烧毁。发芽前 (萌芽膨大期) 喷布五氯酚钠200倍液+5°Bé石硫合剂。当葡萄出现2~3片叶时, 开始喷施第1次药, 以后每隔10~15 d喷1次, 药剂可采用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活性钙1 200倍液+60%独特可湿性粉剂等。在发病前对地面喷布50%福美双200倍液, 或五氯酚钠200倍液, 或3°Bé石硫合剂+0.3%五氯酚钠进行灭菌;还可以用碳酸钙2份、硫磺粉1份、福美双粉剂1份混合均匀后, 撒于地面上, 撒施30 kg/hm2, 可减轻发病。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6年的栽培试验表明,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 土壤肥力明显提高。2008年10月20日测定, 0~40 cm土层内含有机质1.56%、速效钾151.2 mg/kg、速效磷52.8 mg/kg、速效氮90.6 mg/kg。试验园红提葡萄6年平均好果率约95%, 平均单粒重13.6 g, 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8%。红提葡萄栽后历年单位面积产量与巨峰葡萄的单位面积产量差异不显著, 红提葡萄6年累计总产量为116 356.50 kg/hm2, 年平均产量19 392.75 kg/hm2, 按近5年平均售价12元/kg计, 平均每年产值232 713.00元/hm2;对照园巨峰6年累计总产量116 365.50 kg/hm2, 平均产量19 394.25 kg/hm2, 按近5年平均售价5元/kg计算, 平均每年产值96 971.25元/hm2。6年2个处理园的投入基本一致, 但因品种的售价不同, 试验园的红提葡萄每年比对照园的巨峰葡萄增值135 741.75元/hm2, 差异显著,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为五莲地区实施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环保富农工程做出了示范, 并提供了科学依据。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园红提葡萄6年平均好果率95%左右, 平均单粒重13.6 g, 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8%;红提葡萄年平均产量19 392.75 kg/hm2, 产值232 713.00元/hm2;对照园巨峰年平均产量19 394.25 kg/hm2, 产值96 971.25元/hm2, 试验园的红提葡萄每年比对照园的巨峰葡萄增加产值达135 741.75元/hm2, 差异显著,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优良品种是丰产优质高效的关键, 但在良种的引进中要做到先进行小面积试验, 并通过栽培技术的管理措施, 调查良种在该地区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及品质的优良性, 是否与原产地一样, 如差异不大可再扩大试验面积, 经重复试验, 证明良种在五莲地区的优良性状表现和原产地大体一致, 再进行示范推广。良种能否丰产高效, 改变果农重栽轻管的思想是关键, 按照生产有机果品的技术要求, 实行标准化科学管理, 加大投入, 才能达到丰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目前五莲县及周边的县市区, 已按有机果品生产标准栽植红提、青提 (无核白鸡心) 、绿提 (比昂扣) 、瑞必尔、紫提、黃提、金手指、红乳及黄金蜜等良种400 hm2之多, 并形成了网络销售, 产品每年销往省内外10多个大中城市, 每年可创总产值9 300万元以上,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沈传进.对乌海市葡萄产业发展的再认识[J].华北农学报, 2006, 21 (S3) :133-136.

[2]张敏聪, 陈培民, 王建民, 等.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建设及标准化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 (S1) :138-139.

[3]宋建伟, 赵兰枝.葡萄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0 (8) :25.

[4]杨立峰, 冯春叶.红提葡萄无公害生产技术方案[J].种业导刊, 2007 (12) :35.

[5]董阳辉, 王艺平.大棚葡萄高效配套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9 (4) :119, 121.

[6]宋阳, 崔世茂, 杜金伟, 等.氮肥不同施用量对葡萄叶片生长及根、叶细胞结构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 2008, 23 (3) :204-208.

[7]唐永洲, 冯玉美.葡萄日光温室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3 (4) :36-37.

葡萄优质高产施肥技术 篇3

葡萄生长发育需要氮、磷、钾、钙、镁、硫、铁、锌等多种营养元素,尤其是以氮、磷、钾吸收量最多。葡萄施肥有3种方法,即基施、追施和叶面施,只有掌握了葡萄需肥规律,进行科学施肥,才能确保优质高产。

1 葡萄施肥原则

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根部施肥为主,根外施肥为辅;农家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看树施肥。大树多施,小树少施;弱树多施,壮树少施;结果多的多施,结果少的少施。

看肥料性质和质量施肥。氮、磷、钾三元素肥料多施,微量元素少施;农家肥质量差的多施。

看地施肥。瘠薄地多施,肥沃地少施。

2 葡萄施肥量

基肥以厩肥、河泥等有机肥料为主,应占全年施肥量的60%以上。一般在秋季或早春施用。农家肥的施用量需要根据土壤、品种、树龄、树势强弱以及肥料质量来确定。一般在定植前结合开挖定植沟或栽植穴即施用农家肥,每667平方米施2~3吨,施于定植沟或栽植穴内,与土混匀后定植。定植后,仍需每年基施农家肥,施肥时期一般在秋季或早春。早春施肥土壤散墒比较严重,在不能及时灌水的条件下,最好采用秋季施基肥。定植后的幼龄树每株施农家肥30~50千克,初结果施50~100千克,成龄果树施100~130千克。磷肥和钾肥是提高葡萄果实品质和增强树势的必要保证,磷、钾肥一般是在定植时,与农家肥一起深施到根群的密集处。在土壤质地不同的情况下,黏重土壤上的钾肥可于秋季施用,可少施;土壤质地较轻或沙粒较多,则应在早春施用;可适当多施。

第二年结果的树,因结果需要大量的养分,施肥量要增加,应在定植施肥量的基础上,每棵再增加0.5千克豆饼、0.5千克磷肥。

3 葡萄施肥方法

基肥一般采用树盘撒施和沟施。树盘撒施应先将树盘内的表土取出15~30厘米厚,靠近植株处稍浅,向外逐渐加深。沟施时在葡萄行间的一侧挖深40~60厘米的施肥沟,施肥沟远近以沟内少量见根为原则。施入肥料,将土壤回填入沟中,然后踩实灌水。下一年在行间的另一侧开沟,进行倒换施肥。

3.1 追肥

追肥要抓住每茬果开花前和幼果成长以及各茬着色时期,追施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钾肥,每年追肥3~5次。

3.1.1 定植当年追肥 定植当年需追肥5次,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第1次追肥宜在葡萄幼苗3~5片叶时进行。每株追尿素15克,在植株东侧距植株15厘米处挖深、宽各10厘米的半环状沟。第2次追肥应在第1次追肥后10天进行,每株追尿素25克,在植株西侧距植株20厘米处挖同样的半环状沟。第3次追肥应在第2次追肥后10天进行,每株追尿素50克,在植株南侧距植株25厘米处挖同样的沟。第4次追肥应在第3次追肥后10天进行,每株追尿素50克,在植株北侧距植株30厘米处挖同样的沟。第5次追肥应在第4次追肥后10天进行,在植株北侧距植株30厘米处挖同样的环状施肥沟,每株施硫酸钾25克、磷酸二铵50克。每次施肥后都应及时覆土浇水。

3.1.2 催芽肥 葡萄萌芽前,结合深翻畦面在植株周围进行土壤追肥,以促进芽眼萌发整齐。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5千克或磷酸二铵20千克。

3.1.3 催果肥 浆果黄豆粒大小时,植株营养生长和果实生长都很迅速,营养物质消耗较多,需及时追一次速效肥,促使果粒膨大。一般选择磷酸二铵,每667平方米追施磷酸二铵15千克左右,或施尿素1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

3.1.4 催熟肥 浆果开始着色时进行追肥,以钾肥为主。667平方米追施硫酸钾15千克左右、过磷酸钙15千克。

上一篇:小学生安全主题教育班会方案【2020】下一篇:做好自己作文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