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的成语故事

2024-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马的成语故事(共11篇)

关于马的成语故事 篇1

成语故事之一:老马识途

古代战国时,齐国发兵攻打另一个国家。齐军胜利返回时,因为不熟悉地形,走进了一个险谷,迷失了方向。足智多谋的齐国军师说:老马无论走多远,总能顺着来路回去。果然,齐军跟在老马后面,走出了险谷。将士们乐呵呵地夸赞:“还是老马识途啊!”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

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

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成语故事之二:汗马功劳

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刘邦起兵反秦,萧何始终帮着他,筹谋划策,忠心耿耿,是刘邦最可靠的得力助手。秦亡以后,刘邦又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做了皇帝,萧何便担任相国。刘邦认为论功劳应以萧何为第一,所以首先封他为“酂侯”(酂,县名,今湖北光化县),食邑八千户。

但是其余功臣多不服,他们说:“我们拼死拼命,多的经过百余战,少的也打过几十仗,而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只会耍笔杆、发议论,根本没上过战场,封赏反在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刘邦问道:“你们知道打猎的事吗?”

大家同声回答:“知道。”再问道:“那么你们知道猎狗吗?”又是同声回答:“知道。”刘邦于是接着说:“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的是狗,而指示野兽的住处、去向,让狗去追杀的,却是人(‘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发踪指示者人也’)。你们只会追杀,不过是‘功狗’而已,至于萧何,能‘发踪指示’,他才是‘功人’。

而且你们多数是单身跟随我,有同族两三人一起入伍的就算难得了,可是萧何,他叫全家族的几十个男子都参加了我们的军队,跟着我一同出力。他的大功劳是怎么也不能忘记的!”大家听了,便谁也不吭气了。

成语故事之三:塞翁失马

靠近边塞的地方,住着一位老翁。老翁精通术数,善于算卜过去未来。有一次,老翁家的一匹马,无缘无故(大概是雌马发情罢)挣脱羁绊,跑入胡人居住的地方去了。邻居都来安慰他,他心中有数,平静地说:“这件事难道不是福吗?”

几个月后,那匹丢失的马突然又跑回家来了,还领着一匹胡人的骏马一起回来。邻居们得知,都前来向他家表示祝贺。老翁无动于衷,坦然道:“这样的事,难道不是祸吗?”老翁家畜养了许多良马,他的儿子生性好武,喜欢骑术。

有一天,他儿子骑着烈马到野外练习骑射,烈马脱缰,把他儿子重重地甩了个仰面朝天,摔断了大腿,成了终身残疾。邻居们听说后,纷纷前来慰问。老翁不动声色,淡然道:“这件事难道不是福吗?”又过了一年,胡人侵犯边境,大举入塞。

四乡八邻的精壮男子都被征召入伍,拿起武器去参战,死伤不可胜计。靠近边塞的居民,十室九空,在战争中丧生。惟独老翁的儿子因跛脚残疾,没有去打仗。因而父子得以保全性命,安度残年余生。所以福可以转化为祸,祸也可变化成福。这种变化深不可测,谁也难以预料。

成语故事之四: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成语故事之五:天马行空

相传汉武帝时期,在西域有一匹马叫做天马。那匹马四肢健壮,腿脚灵敏,因此没人可以抓住它。后来人们在山脚下放了一匹五彩马,不久它与天马配对生出了很多匹小马。据说这种马出的是赭石色的汗,马蹄踏在石头上就可以形成深深的坑。不久这个消息传到汉武帝耳中,汉武帝十分高兴,便派使者通过丝绸之路送去百匹绸缎以换得一匹小马。可是西域人认为这马万万不能送,于是就将使者赶了回去。汉武帝十分生气,于是下兵攻打西域,终于得到了一匹小马。后人也将天马称作西极天马。

成语故事之六:马齿徒增

春秋时期,晋献公一心想吞并虢国,苦于没有路到达。大夫荀息建议用骏马和美玉作为交换条件,换取虞国借道。晋献公忍痛割爱拿出骏马和美玉。晋国轻而易举灭了虢国,荀息于是马上建议灭掉虞国,夺回了美玉和骏马,玉还是原来的玉只是骏马多长了几颗牙齿而矣。

成语故事之七:马马虎虎

宋代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次儿子问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却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诗虽然算不上好诗,但这教训实在太深刻了,从此,“马虎”这个词就流传开了。

成语故事之八:马革裹尸

马援是东汉名将。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

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屡建战功。光武帝封他为“伏波将军”。

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消息传来,光武帝十分担忧那里的战局。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

成语故事之九:马首是瞻

春秋时,晋国联合齐鲁等国一起伐秦。晋国大将荀偃任三军统帅,指挥联军。联军人多心杂,到了泾水边谁也不肯先渡河。后来鲁军带头泅渡,联军才随后跟上。

秦军为了阻止联军渡河,悄悄在河里投下毒药。联军饮了河水,大批士兵中毒身亡。于是,人心惶惶,联军乱作一团。几天后,联军才渡过泾水在榆林扎营。

荀偃下令道:“明天鸡鸣出兵,唯余马首是瞻!”联军说:“干吗都要跟着荀偃的马头跑呢!”荀偃哭笑不得,只好随他们各行其是。

成语故事之十:走马观花

西藏文史故事 家马的起源 篇2

神话说,“在昨天的昨天,在九个九十天的昨天”,总之十分遥远的年代,马的父亲名叫喀尔达义雅尔瓦,母亲名叫桑达义巧玛,它俩在一个名叫达萨隆章的甲莫绒地方生下后代。马是神马,曾经住在天庭,但自从吉祥时代结束,灾难时代来临,天庭荒芜了。神马从九重天上降落凡尘,为口寻找食物,为喉寻找水源。后来神马之子遇到一个名叫吉恰曲的同类异性,生下了三个儿子:大哥义吉当强,二哥江绒俄扎,三弟库绒曼达。三兄弟分赴各地寻找水草丰美之地,从此命运各异。

马大:哥义吉当强来到藏北的羌塘,而见此地的主人野牦牛噶瓦,提出分享这片草原的请求。野牦牛噶瓦不同意,动用了蛮力,拿犄角把马大哥挑死了。死者凄惨:肉被鹫鸟啄了,血被大地喝了,熊啃了骨头,风吹散了毛发。

两兄弟在远方呼唤,听不到回应,一路找到羌塘,只见到一堆骨骸。小弟曼达血气方刚,誓言报仇;二哥俄扎态度务实,认为长兄的本领是最大的,尚且抵敌不过,还是远避为上。

但是马小弟曼达决心已定,打算借助人的力量复仇。二哥听罢警告说,与人亲近,只能得到被役使的命运,口中套嚼子,背上驮鞍子,身心受摧残。小弟反驳道,你可以追求自由,但也缺乏安全,野兽的四蹄会追逐你,射手的箭矢会瞄准你。

正所谓人各有志,马兄弟也是这样。曼达来到机王国,面见名叫莫布丹先的人,表达了合作意愿:“活着我驮你远行百年,死后与你互换我做主人。”人和马就这样达成约定,立下了钳予般的重誓,摁下指印表示信守。

——另一译本则说,小马曼达承诺:从此以后我驮你百年,当你作为七十万颗星辰之主死去时,你仍将是我的主人。

库绒曼达充当坐骑的感觉好极了,骄傲地体会着如同猛虎凶豹般的威风,风驰电掣般来到羌塘。骑手莫布丹先一挥绳索,套住了野牦牛噶瓦;任由野牛撒腿飞奔,瞅准机会往回一拉,利器随之刺穿牛身——噶瓦毙命,大仇得报,牦牛的尾巴做了曼达鬃毛上的装饰。

从此以后,小弟曼达的后代跟随人类有了家,二哥俄扎的后代呢,继续在旷野游荡。

这则动物神话来自敦煌所藏的藏文古卷,公元8世纪前后记录在早期苯教的仪轨书中。至于这对主仆的结局,是这样的——

谁带来了有关死亡的噩耗?是雄鹰头冠上的羽毛。

当那位助友灭敌的勇敢骑手莫布丹先死去,“就像漂亮的绿松石被粉碎”——神话这样说道,乘骑库绒曼达兑现诺言,充当了主人的殉葬“宠马”。为使“死者在死后还将活着”,苯教法师介入,进行适时适度的干预,超度亡灵的仪式由此进行。与“宠马”同为死者仆人,另一种必备的陪葬之物是绵羊,它是前往死后世界的导引者。苯教师对它念念有词:“仪轨绵羊啊,你是无父者之父,无母者之母……愿人由你而重生……愿人由你而赎命。”

就这样,绵羊在前开道,以其头角挑开岩石;小马库绒曼达驮着主人走向亡者之乡,铁蹄踏上无路之路。它需要在翻越山口的时候显示勇气,在面向渡口的时候显示慷慨。经过大约九座山口和九条河流,穿过天与地的交界处,异度空间在望:那里有冬夏长青的草木,有比美酒还要甘醇的泉水,主仆将在此地获得永生——虽然在现实世界中,冥界以坟墓的形式出现。

这个故事来自密藏于敦煌千佛洞的吐蕃时代藏文古卷,发现于20世纪初期。后经学者翻译,和其他故事一起,辑成《东北藏古代民间文学》。其中包含了苯教的仪轨,或者不如说,存世不多的藏地上古神话和观念世界,每每见于前佛教时代的苯教仪轨书中,甚至就是苯教师作法时的祷词诵词内容吧。

由于这个故事出现在藏文创制不久的古卷中,一般被解读为家马的起源和殉葬的起源。神话以苯教文献为载体,不过显然写在原始苯教时代的尾声,因为故事中重复说道:这一切均不属于新教,而是属于从前的古老习俗。故事中反复咏叹的还有:荒漠辽阔,道路漫长;自上而降的雨,自下而起的风,生者和死者之路不相一致,活人和死人特征有所不同;从前行善的人,现在还在行善,过去有益的东西,现在仍然有用。

神犬与人类相伴

可惜讲述了家马和野马如何分道扬镳的古藏文残卷中,不见野狗是怎样成为忠犬的记录,我们只找到了晚些时候的传说。以下的故事是我曾经的同事、民俗学家次仁玉珍讲述的,她是从做过猎手的父亲那儿听来的,父亲又是从更老一辈那儿听来的,就这样口口相传。

故事说,当一位猎人瞄准了一头公鹿,正待拉弓射箭,弓弦却断了。一只花狗现身,为他叼来急需的皮弓弦。原来这只花母狗是只神犬,从天界下凡就为帮助人类,所以能够听懂人语,理解人心。这一天故事的结局,是猎人重新拉满了弓,射向那只命中注定在“等待箭”的公鹿。

从此以后,花母狗成为猎人的好帮手,不需要主人跋山涉水四处寻猎了,各种猎物自会被驱赶到射程内,猎人足不出户,只管搭弓射箭就成。这样一来,猎人不必再为生计发愁,不仅有吃不完的山珍,还用猎物的皮啊肉的换回奢侈品享用。猎人给心爱的狗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弓弦花”。“弓弦花”同山中的虎豹熊狸交合,生下一群又一群样貌各异的家狗,四散而去帮助更多的人。

——相传狗祖母“弓弦花”与各种兽类交配的后代,品种不同:第一种是有熊的血缘的牧羊犬,声名显赫的藏獒;第二种是猎犬,属于虎、豹、狼的骨系传承;第三种是宠物狗,小巧玲珑的袖狗哈巴狗,是狐狸的后裔;第四种是野狗,混杂的品种,退却了神性光芒的不良遗传——

不过神犬“弓弦花”的结局是个悲剧。讲故事的次仁玉珍用了一个藏谚:“人和山羊一样,经不起饱食的考验;吃饱了肚子没事干,就会添乱。”渐渐地,“弓弦花”的主人变得贪婪,有一天忽发奇想。说:今天你必须赶来一种我只闻其名、未见其状的奇兽来。

“弓弦花”昕罢,怔了半晌,然后神色黯然、一步三回头地上路了。

当太阻就快下山时,山顶传来急切的犬吠声。寻声而去,只见爱犬正守住一个山洞狂吠。猎人心中太奇,定睛看去,洞中怪兽竟是一个巨大的、暗褐色的、通体嵌满眼睛的软体球状物——那些眼睛睁开来,凶光毕露;关闭时,皱巴巴一团皮囊。猎人大惊失色,慌忙射出一箭,那怪物应声喷出一团黑气,可怜“弓弦花”闻气即死。猎人咽气稍晚一些,稍晚一些是为了想得明白:这怪物正是传说中的罗瞧星宿,专食太阳月亮的凶煞,的确是仅闻其名、未见其状啊,爱犬忠实地完成了任务,不过代价太大啦!

垂死的猎人追悔莫及。这时候,一轮圆月升起,照耀群山一片银白。

换—个角度看来,神犬虽死犹生。人们说,“弓弦花”遇难那一天是藏历三月十五,于是后来每到这一天,人们要往山上抛洒牛奶青稞以示悼念。

神犬的后代陪伴着先民从远古走来,从游猎时代到游牧和定居,一直走到现在。在从古而今的藏族生活中,牧狗猎狗宠物狗一直就以家庭成员的身份存在。上述这个犬类起源神话也暗合了动物行为学家的考证:大约在几十万年前,也许更早,原生胡狼的一种就被驯化为狗,或者说,那种胡狼在天性中就注定了为人而生。

关于马的成语诗句 篇3

马失前蹄 马首是瞻 马放南山 马马虎虎

一马当先

一马平川 快马加鞭 戎马倥偬 老马识途 汗马功劳 五马分尸

走马观花

宝马良驹 秣马厉兵 信马由缰 万马奔腾 万马齐喑 策马扬鞭

肥马轻裘

犬马之劳 走马上任 跃马扬鞭 车马盈门 天马行空

猴年马月 蛛丝马迹 人欢马叫 兵强马壮 兵荒马乱

人强马壮 牛头马面 鞍前马后 人困马乏 车水马龙

千军万马 声色犬马 招兵买马 金戈铁马 心猿意马

指鹿为马 悬崖勒马 脱缰之马 盲人瞎马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马 李贺(唐)

6.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7.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8.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李白《长干行》)

9.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关于马的俗语或成语 篇4

俗语

人怕理,马怕鞭,蚊早怕火烟。

人要炼,马要骑。

人是衣裳马是鞍。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千里骡马一处牛。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发。

马至滩,不加鞭。

马行十步九回头。

马屁拍在马腿上。

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马群奔驰靠头马。

走马看真珠

见鞍思马,睹物思人。

牛头不对马嘴。

心急马行迟。

关于马的成语

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千军万马:指的是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天马行空:比喻才思豪放飘逸。

心猿意马:指的是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汗马功劳:比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老马识途:比喻经验丰富的人。

兵荒马乱:指的是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车水马龙:指的是繁华热闹。

招兵买马:征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金戈铁马:表示队伍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比喻战争。

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指鹿为马:指的是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秣马厉兵: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马耳东风:指的是一个人对别人所说的话漠不关心,听过就忘。

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马革里尸:指的是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马齿徒长:只比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塞翁失马:(1)比喻人因祸得福。(2)指的是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龙马精神:指的是精神健旺、充沛。

声色犬马:指的是生活非常糜烂。

悬崖勒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原班人马:同一批人员。

驽马十驾:比喻平庸的人只要勤奋,也能有所成就。

六马仰秣:指的是乐声美妙。

马不知脸长:比喻人不知道自己的缺点。

单枪匹马:比喻单独行动,没有丝毫助力。

牛骥同皂:比喻贤愚不分。

老骥伏枥:比喻年纪虽老,仍怀雄心壮志。

黑马:比喻竞赛中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获胜者。

拍马屁:比喻谄媚、阿谀、奉承。

关于马的句子

1、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杜甫为我们描写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传神地展现了马的强劲豪迈,让人有一种马鸣风萧萧之感。

2、大地上,满满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海洋上点缀着无数疾速飞跃的黑点,那是万千匹马在奔腾着,跳跃着,喧嚣着,嘶鸣着,如同狂风大浪快速地向你袭来,如惊涛骇浪般不可抵挡,那气势惊心动魄而又富有情调,那一整群慷慨淋漓而又富有秩序的烈马,在狂风暴雨中痛快,酣畅地展现他们的雄姿!激动!亢奋!冲锋!搏击!碰撞!飞溅!那马群,比任何有生命的事物都豪放,都激情。

3、马,还有许多好的精神鼓励着人们,现代成语中,有许多是关于马的:龙马精神,马到成功,快马加鞭……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马的重要性吗?

4、我喜欢马,那是因为马儿拥有坚定顽强的品质,有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甘当坐骑的奉献精神,有敢爱敢恨的性格。它忠实于主人,忠实于朋友,更有敢于撂蹶子,勇于进取的精神。

5、它那长长的脖子,举起一个很酷的脑袋,脑袋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永远闪射着两道精神的目光,一对小三角形的耳朵高高地耸立在脑门上,仿佛在随时聆听着四周的动静,显得特别机敏。脖子上方是一排被修剪的整整齐齐的棕毛,走起路来棕毛一抖一抖的,使它显得更加威武,肥壮的身子后面拖着一束洁白的尾巴,只要轻轻地一甩,就象一道银色的闪电在你眼前一亮,可潇洒了,怪不得有那么多小女孩都喜欢梳马尾辫。

6、马在古代也是建功立业的功臣,“马到成功”就是由此而来。秦始皇统一六国,马之功居其半,兵马俑可为一证。唐太宗连年征战,六骏战功显赫。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欧亚两大洲时,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任何动物像马这样深入地影响着人类的历史。

7、这时,马群渐渐地在视野中消失,远望这一群活生生的烈马,他们刚刚那雄健的风姿又在心灵中舞动着,他们那气魄雄浑的嘶鸣似乎又在耳边回响,震撼着我的心。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富有气概的马,他们是自然的,原始的,丝毫不经人工雕琢的,实实在在的马,他们不必听从于人类的驱使,不必去讨人类的欢心,他们大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草原上尽情地挥洒,因为草原才是他们真正的家。

8、马,睡觉的姿态与人不同,人是躺在床上,而马呢?与其说它是在睡觉,还不如说它是在“站觉。”因为马睡觉的时候也是站着睡的。xx家马的祖宗——也就是野马,以前生活在森林或者草原时,随时会遭到猛兽的袭击,所以他们就站着睡觉,以便听到动静十能够快速地逃跑,虽然现在家养的马没有猛兽来袭击,但是站着睡觉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因此马总是站着睡觉。

关于马的历史故事 篇5

伯乐回答说:“好马可以从外貌、筋骨上看出来,但千里马很难捉摸,其特点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我的儿子们都是才能低下的人,我可以告诉他们什么是好马,但没有办法告诉他们什么是千里马。我有一个朋友,名字叫九方皋,他相马的本领,不比我差,请您召见他吧!”

秦穆公于是召见了九方皋,派遣他去寻找千里马。

三个月之后,九方皋回来了,向秦穆公报告说:“千里马已经找到了,在沙丘那个地方。”

穆公问他:“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呢?”

九方皋回答说:“是一匹黄色的母马。”

秦穆公派人去取,结果是一匹公马,而且是黑色的。

秦穆公非常不高兴,于是将伯乐召来,对他说:“真是糟糕,你让我派去的那个寻找千里马的人,连马的颜色和雌雄都分辨不出来,又怎么能知道是不是千里马呢?”

关于马的儿童故事-忠实的老马 篇6

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森林里有一座大房子,一位老人和一只马生活在这里。

马体格健壮,虎背熊腰,帅气的它在森林里引起了媒体的哄议,经常有人来采访它,马的主人也受到了关注。虽然马成了明星,但是它还是照样以前的生活,经常让主人骑在背上,驮着主人去旅游,主人也经常喂它上等的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马老了,已经没有以前那样强壮了,不能驮主人去旅游了。为此主人很生气,决定把老马给卖了,老马知道后,恳求主人留下它,主人软下心来,说:“如果你能带一头狮子来,你就可以留下来。”老马听了,垂头丧气地走进森林里因为它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抓到一只狮子的。

老马伤心地走在路上,遇到了一只狐狸,狐狸问:“老马大哥,您遇到了什么事?”老马看了看狐狸,慢吞吞地说:“主人要把我给卖了,说要给他一只狮子才把我留下。”狐狸想了一下,两颗小黑珠子转了转,大叫一声:“有了!等一会儿你装死,我去把狮子引来,然后“咔”了它。”老马觉得不错,就照做了。狐狸跑进狮子洞里,狮子一见,就张开血盆大口扑过来,狐狸连忙逃避:“等一下,大王,我在路边发现一只死马,它的肉一定美极了。”狮子一听,连忙说:“快带我去。”狐狸带着狮子来到了小路上,狮子一到就想吃了它,狐狸连忙推开老马,说:“大王,这里热,还是回去慢慢吃吧!”狮子一听,觉得有道理,就听了狐狸的,狐狸悄悄拿出木棒,在狮子后面给了当头一棒,啊,狮子一下就被打晕了,狐狸拍拍老马的背,老马立即跳起来,感谢了狐狸,就拖着狮子走了,主人一看,老马真的拖着狮子来了,也遵守了诺言,让老马留了下来。老马把狮子的一块肉送给了狐狸,老马和狐狸就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从此,老马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了座美丽的大森林里了。

自信的小马

有一匹小马,胆小怕事,在动物世界中没有它不害怕的,从狮子老虎到小狗小猫。于是,他成了受气包,谁都敢欺负它。

一天,小马独自在野外啃着青草,突然间,一只老虎向它扑过来。小马虽然吓得浑身发抖,出于本能,它还是用蹄子踢了这个庞然大物。也许老虎太饿了,它在不小心的情况下被踢倒后,竟然倒地不起。小马惊呆了,它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局。

消息一下子在动物世界传开了。大家都来到小马身边,用敬佩的眼神看着它:“能打败大老虎,真是个英雄。”小马环顾周围的动物们,又壮起胆子看着躺倒在地上的老虎,这才相信自己真的不简单。

从那以后,小马对自己有了自信。

小马由于缺乏自信,所以常掉入自卑的深渊中。因此,自卑的人有必要变换一下对自信理解的角度。

一个人具有强烈的自信,可使自己受到激励而想出种种可行的方法以及技巧。同时,“相信自己会成功”也会使别人对你产生信任和好感。

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不相信自己有力量,就更不可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在自鞭自抑之中,自我完完全全地迷失,这几乎成了必然的结局。唯有学习正确地认识自己,提升自我形象,才有可能让沉睡的能量醒来,才有可能创造一份完全不同的美好的生活。

自信,使不可能成为可能,使可能成为现实。不自信却使本来可能的事变为不可能。

小马和小猫

从前,小马和小猫是好朋友。春天到了,春暖花开,正是旅游的好季节,小马对小猫说:“小猫,我们去旅游吧!”“好啊!好啊!”小猫高兴地说。

一路上,到处盛开着鲜花。美丽的杜鹃花绽开了笑脸。小河边的野花弯着细长的腰照镜子,在河水中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小草调皮地探出了脑袋,想看看春天到底美不美。

小猫和小马走啊走,小猫走累了,说:“小马,小马,你让我骑一会儿吧!我太累了。”小马不情愿地说:“不行,不行!如果你骑在我身上,我也会跑不动的。”

小马在前面马不停蹄地跑着,小猫则在后头有气无力地跟着。

天黑了,它们找了个地方停下来休息。田野里静悄悄的,突然,从田里蹿出来一只老鼠,一下子跳到了小马身上,狠狠地咬了小马一口。小马大声叫着:“小猫,快来救救我呀!”小猫说:“谁叫你白天不肯帮助我,现在我为什么要帮助你呢?”说完,就呼呼大睡了起来。

马的成语故事:马齿徒增 篇7

【释义】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用法】作宾语;由于自谦语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马齿徒长

【相反词】功成名就

【同韵词】择祸从轻、苦雨凄风、彻底澄清、虎啸风生、鲧殛禹兴、人寿年丰、霁月光风、两虎相争、盛食厉兵、抹月秕风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献公一心想吞并虢国,苦于没有路到达,

马的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 篇8

【出处】汉·班固《汉书·西域传》。

“伊犁马”产于我国新疆境内的伊犁河一带,此马长得骠悍勇猛,毛色细腻美观,非常名贵。它的四条腿结实有力,行动敏捷,特别擅长跳跃。它是优良的轻型乘用马,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古人称它为“天马”。

汉朝时,西域的大宛国也出产一种名马,被称为“西极天马”,传说大宛国峤山上有匹神马,可以“日行千里”。因为“西极天马”跑得神速,故称之为“天马行空”。

带有马的成语故事:燕昭好马 篇9

【成语】:燕昭好马

【拼音】: yān zhāo hǎo mǎ

【解释】:

燕昭王喜爱骏马,后作求贤之典。

【出处】:

《旧唐书·薛登传》:“燕昭好马,则骏马来庭;叶公好龙,则真龙入室。”

【拼音代码】: yzhm

【近义词】: 燕昭市骏、燕骏千金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燕昭王即位后为了强国急于招揽人才,郭隗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就得到三匹千里马,

马的四字成语 篇10

马耳东风 马革裹尸 马工枚速 马后炮 马角乌白

马空冀北 马鹿异形 马牛襟裾 马前卒 马首是瞻

马瘦毛长 马仰人翻 盲人瞎马 秣马厉兵 牛溲马勃

牛头不对马嘴 牛头马面 驽马恋栈豆 驽马铅刀 驽马十驾

盘马弯弓 匹马单枪 匹马只轮 骑马找马 乞儿马医

千军万马 墙头马上 青梅竹马 轻裘肥马 求马唐肆

裘马轻肥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犬马之报 犬马之劳 犬马之养

人欢马叫 人困马乏 人强马壮 人仰马翻 戎马倥偬

塞翁失马 三马同槽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声色狗马 声色犬马

识途老马 士饱马腾 束马悬车 率马以骥 司马青衫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死马当活马医 四马攒蹄 驷马高车 驷马难追

素车白马 天马行空 童牛角马 土牛木马 脱缰之马

万马奔腾 万马齐喑 问牛知马 问羊知马 乌白马角

乌头白马生角 乌焉成马 五马分尸 瞎马临池 下马威

下马看花 鲜车怒马 香车宝马 心猿意马 信马由缰

悬崖勒马 野马无缰 一马当先 一马平川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倚马可待 倚马七纸 意马心猿 饮马投钱 玉堂金马

獐麇马鹿 仗马寒蝉 招兵买马 阵马风樯 指鹿为马

蛛丝马迹 竹马之友 走马赴任 走马观花 走马看花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鞍马劳顿 鞍马劳困 鞍马之劳 鞍前马后

宝马香车 北叟失马 弊车羸马 兵荒马乱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兵强马壮 伯乐相马 不食马肝 车殆马烦 车马盈门

车水马龙 车在马前 打马虎眼 单枪匹马 东风吹马耳

短衣匹马 放牛归马 非驴非马 肥马轻裘 风马牛不相及

风樯阵马 高车驷马 弓调马服 归马放牛 裹尸马革

害群之马 寒蝉仗马 汗马功劳 横戈跃马 呼牛呼马

见鞍思马 金戈铁马 金马玉堂 仅容旋马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叩马而谏 快马加鞭 老马恋栈 老马识途 厉兵秣马

有关带马的成语_成语 篇11

朽索驭马 用腐烂的绳索驾驭奔驰的马。形容倾覆的危险十分严重。多含戒惧之意。亦作“腐索御马。”

选兵秣马 选好兵器喂饱战马。指作好战前准备。

悬兵束马 见“悬车束马”。

悬车束马 形容险阻。

万马齐喑 喑: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

万马奔腾 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乌白马角 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问羊知马 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问牛知马 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乌头白马生角 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五马分尸 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文君司马 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在宴席上以琴音挑动临邛富商卓王孙寡居的女儿卓文君;文君夜奔相如,与之结为夫妇。卓王孙不认这门亲事,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了个酒馆,文君当炉卖酒,相如穿着犊鼻裤与奴仆一道洗器皿,卓王孙感到耻辱,才被迫认亲。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人用

舞刀跃马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五花杀马 毛色凋落的马。比喻年老体衰。

乌头白,马生角 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乌头马角 同“乌白马角”。

乌焉成马 指文字因形体相似而转写错误。

脱缰之马 比喻没有了约束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童牛角马 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天马行空 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土牛木马 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天粟马角 天雨粟,马生角。谓不可能实现的事。

铁马金戈 ①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②谓战事,兵事。

铜围铁马 比喻坚固的阵势。

上一篇:以情感为话题的作文600字下一篇: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两只小象》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