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小说简介

2024-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平凡的世界小说简介(精选12篇)

平凡的世界小说简介 篇1

由于电视剧与原著的表现形式截然不同,在还原真实历史场景的基础上,如何将原著中的文学质感体现出来,成为该剧的重中之重。除了对原著还原,在开播之初,许多观众担心这样年代感十足的农村戏无法打动现代年轻观众的心,不过,《平凡的世界》所呈现的关于梦想和现实关系的主题,逐渐引发不少观众感触。作为影响整整一代人的经典著作,其中饱含的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激励了无数人放手一搏大胆追梦。而同名电视剧在完整保留了这些思想精华的同时,又融入进新时代的气息,让这个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故事重回公众视野,在经历了前二十集的收视低迷后,《平凡的世界》借口碑带动了收视率飙升。

该剧受众跨越不同年龄层,不同观众对该剧的关注和评价点也不尽相同。在50后60后的观众看来,剧中那段沧桑深刻的历史就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骄阳下的土地、辛苦的农活、限量的粮票甚至是干硬的馍馍都能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记忆。而年青一代的80后90后在看过电视剧后更多是对真实历史的震撼,以及在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的奋斗故事中,所汲取的奋斗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结局变温情也有争议

《平凡的世界》原著是一个悲情结局,秀莲患肺癌命不久矣、孙少平为了救工友被毁容归于平凡……而电视剧对于大结局进行了改编的消息从开播时就传出,昨晚播出的大结局确实比较温情。

对于结局,编剧温豪杰坦言这是件很困难的工作:“原著的结尾有一些灰色,是跟作者本人所处时代有关,加之他心力交瘁,就写到少平变成像流氓一样带着伤疤回到矿上归于平凡,而今天这样的结尾很难达到。”对于改编后的结局,温豪杰曾直言:“请观众准备好掉眼泪。苦难中依旧孕育着美好的希望,每个人在挣扎过来、努力过之后,会得到结果和回报。”

饰演孙家长兄少安的王雷对于结局也有着自己的解读:“我理解这样的一个全新的结尾,回到最初的那个村子里,即是永远回到最初的起点。然而人变化成长了,村子也改头换面,我们共同站在最初的那个地方,这不是另一种层面上的圆满吗?”

平凡的世界小说简介 篇2

一、乡村空间中的“看”与“被看”

米歇尔·福柯强调权力的空间化,强调权力在空间中无处不在。福柯在1963年出版的《临床医学的诞生》中开宗明义的说:“本书关注的对象是空间、语言和死亡”,“所谓‘空间’意指瘟疫横行的城市、医院的慈善病区以及被肢解了的躯体上的伤痕”。[1]于福柯而言,现代权力空间机制的理想建筑形式为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的“全景敞视监狱,”这一敞视监狱完美融合了福柯“全景敞视主义”(权力无所不在)的空间理念。这一理念描述的是在一个开阔空间,被监控对象可以360度无死角的进入监控者的视线范围内。

在路遥的小说文本中,有许多对乡村地理景观的描写,这些乡村地理景观直接营造出了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空间景观。在《平凡的世界》中,作家将双水村这个乡村地区的自然地理以及人文地理交待得十分清楚:东拉河的流向、绵延的公路、隔壁村落以及村子里各个家族的窑洞位置等。小说中的人物就是在这样的地理空间景观中以各种方式维系着风情民俗以及血缘宗亲的价值观。而《人生》中的空间景观也是如此,如老牛山的方位、川道、前村后村的高、刘两姓人家的设置。

在这样的乡村地理空间景观中,作家描述了传统的宗族权力是如何被现代知识启蒙所削弱的。《人生》中高加林的“卫生革命”(漂白粉事件)就是最好佐证。高加林这位受过高中教育的“回乡人”在高家村是一个“异类”的存在,他不太会干农活,衣着干净,并“明目张胆”的与农村姑娘巧珍谈恋爱,公开和巧珍出双入对,还给村里肮脏的水井投入漂白粉消毒,这一举动在村里引发轩然大波,受到了全村人的鄙夷和谩骂,路遥将此描述为“愚昧很快就打败了科学”。[2]高加林的这一举动,实际上是以“所谓的科学观念冲击乡村观念的同时,塑造自己在宗族和乡村中的话语权和地位”。[3]虽然这一挑战看似最终以高加林的胜利而告终,但实则过程是失败的。无论是公然自由恋爱还是撒漂白粉,高加林和巧珍都是宗族乡人“看”的对象,作为“被看”的二人,在“全景敞视”中自然会成为权力关系中弱势的一方。况且,漂白粉事件的最终平息者还是高家村最具有权力的村书记——“大能人”高明楼,他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使得宗族乡亲信服被撒了漂白粉的水是没有毒的。因此,这样的“看”与“被看”事件,实际上是具有科学启蒙话语权的新一代在传统乡村的宗族权威面前的溃败,知识启蒙代表高加林在和传统宗族势力的较量中还是不得不依附或是借助传统权威的代表高明楼。作家这样的安排,实则是隐喻了八十年代启蒙话语在乡村的劣势地位,揭示传统与启蒙联合存在的微妙关系。

二、边缘化的“城市异乡人”

福柯一生都对“边缘群体”充满浓厚兴趣,这个兴趣据传因为他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同性恋者,另一说法是出于他对固定身份的拒斥,“他对边缘群体的关注也主要反映了他对困于某一固定身份的恐惧”,[4]加里·古廷在《福柯》一书中如是说。

路遥,作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先锋文学盛行之时依然坚持采用现实主义写法笔耕农村题材的作家,发誓要写出一个“农村和城市交叉地带”的故事,[5]因此,路遥的小说《人生》以及《平凡的世界》不乏对“边缘群体”——城市异乡人的描述塑造。

路遥在《人生》中无所不用其极的渲染主角高加林的“非农民”气质:衣着干净,每天刷牙,游泳时“很健美”的裸体,最主要的是,他还是高家村十里八乡“头稍”刘巧珍的心上人。高加林在高家村是个“异质”的存在,但在城里人面前,他则又是“乡巴佬”,这一点在他和德顺爷爷进城担粪,在城市机关大院被他同学张克南的母亲大骂“乡巴佬,不要脸”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角色塑造,使得高加林“边缘化”的身份异常明显,无论是在乡下或城市,他始终是“边缘化”的存在。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是路遥创造的又一个“边缘”人物,孙少平在双水村也是一个“异质”的存在。上过高中的他总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不想自己的一生像父兄那样都困囿于贫瘠的田家圪崂。无论是高加林还是孙少平,他们既非乡下人又非城里人的的尴尬地位使得他们常常内心充满焦虑和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对自我身份认同归属问题的迷茫和无助。而作家对这类边缘人物的设定恰恰来自于作者对自我边缘地位、边缘身份的痛苦体验。路遥自小被过继给大伯收养,出身农民,后来又是一名“作家”,一名“知识分子”,在作者身上,似乎关乎权利、社会认同等问题已经解决,但实际上作者个体的身份归属问题更加凸显,正因为作者自身对自我身份归属问题的疑虑,才导致了小说中“边缘”人物命运的不确定结局。

三、被规训的“肉身”

路遥小说中的人物,如巧珍、润叶等都是被规训的,女人都是男权话语下被规范的对象,女人在路遥小说中几乎没有什么地位,女性只是为凸显男性而存在的,是男性的附属。

例如《人生》中的巧珍,死心塌地的爱着高加林,对他无条件付出,最终却惨被抛弃。城市时尚知识美女黄亚萍,家境优渥,深爱高加林但也最终难逃分手厄运。《平凡的世界》中,深爱孙少安的田润叶是一个让人费解的人物形象,她为了一段几乎没有结果的爱情葬送了自己的幸福,接受过教育却遵循着传统女性从一而终的规训,与向前结婚后依然为少安守贞,同时她和向前的婚姻是建立在男权斗争的政治利益基础之上的,在润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男性话语的绝对权力意识。《平凡的世界》中的女性,但凡与主角少平有过嫌隙的女性都会遭遇不幸,比如侯玉英、郝红梅,以女性的不幸来凸显主角光辉人性的一面。在作家笔下,唯一被眷顾的只有田晓霞,她有知识,出身好,长相出众,气质不凡,人缘好,性格开朗,似乎她就是命运之神的宠儿,但作者却赋予了这位理想女性以死亡,至此,男权话语对女权的压制达到顶峰。

如果说小说中男权意识对女权意识的压制较为凸显,那么孙玉亭绝对是权力规训下的一个个例。加里·古廷在《福柯》一书中这样描述“全景敞视”所带来的后果,那就是“规训所控制的对象如何主动将控制他们的规范内化从而成为他们自身行为的监视者”。[6]在小说中的时代背景下,孙玉亭毫无疑问是政治权力体制的被规训者和维护者,他在那个疯狂的年代疯狂的维护既得利益,他不仅是疯狂时代的被规范者,被牺牲者,同时又是它的维护者和守夜人。当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向双水村时,孙玉亭还在为他的旧时代奔波、呐喊、念念不忘,因为旧时代承载着他个人价值的巅峰。

四、结语

无论是作为“常销书”的路遥作品,还是作为文学事件中的“路遥现象”,路遥的小说为底层读者提供了一种精神上想象似的满足,尤其是2015年根据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在观众中引起热议,因此对路遥小说的重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路遥《人生》[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第2版

[2]路遥《平凡的世界》[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第2版

[3]法国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

[4]美国加里·古廷《福柯》[M]译林出版社,2013年6月第一版

[5]石天强《断裂地带的精神流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

平凡的世界小说简介 篇3

关键词:现实主义;平凡;悲壮;历史变迁

一、《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平凡的世界》它正视了现实,并忠于现实,反映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了人生。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从1982年到1988年历时6年,其间作者为搜集事实进行了不少的工作。作者首先进行了一个大量的读书过程,在此其间除了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长篇小说外,对于其它的杂书如理论,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宗教等著作也进行了阅读。另外对农业、商业、工业、科技等书也做了必要的研究。为了使作品能全景式地反映当代生活,作者提上了行囊开始在生活中奔波。在现代主义横行的当时,作者毅然选择了现实主义来创作这部作品,而且打破了传统的创作规则,采用了“无意识”手法来塑造其中的人物形象,充分显现了这部作品的伟大。

路遥对于中国从1975年到1985年的农村、城市生活都有着深深的体悟,并且这种体悟让作家产生了一种要把它表达出来的冲动。《平凡的世界》真实逼真地描绘了农村历史的变迁。路遥在这部作品中再现1975年到1985年中国北方农村历史性的变迁,作品中每一个农村生活场景无不让人想起当时或我们现在所处的农村生活现实。如在修筑水坝时,金家人恋土情结与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热潮的矛盾,在田福堂的精于世故中终于金家人不得不屈服,这也反映了在中国农村中伦理道德与政治风波巨大的影响。诸如以上的种种的农村社会生活无不引起读者的共鸣。

《平凡的世界》对于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了必要而细腻的描写,符合了人物的身份。例如孙少平由于贫困而过份的自尊的描写。“他在眼前环境中是自卑的,虽然他在班上个子最高的,但是他感觉他比别人低了一头。而贫困又使他过份地自尊。他常常感到别人嘲笑他的寒酸,因此,对于一切家境好的同学,内心中有一种变态的对立的情绪。就说现在吧,他对那个派头十足的班长顾养民,已经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反感情绪……”。对于这一段由于贫困而过分自尊的描写,相信每一个曾经经历过的人都有同感。因为作品中的孙少平是一个顽强不屈,敢于奋斗拼博,追求精神美好的人,所以他会更加地认为别人在注视着他,所以他由于贫困而自卑,由于自卑而过分自尊的情形会比别人更强,所以他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反感的情绪。上述种种也充分地显现出作者对人物心理的把握是有分寸,符合客观现实的。

二、《平凡的世界》描绘了一个平凡而悲壮的爱情世界

《平凡的世界》描绘的爱情故事是平凡与悲壮的。平凡的生活其实本如此,难得称心如意。人们常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孙少安与田润叶的爱情,两人都明明喜欢上对方。但是孙少安对田润叶是爱而不娶,而田润叶对李向前是嫁而不爱。孙少安作为中国千千万万村落中一个平凡的农民,虽然有着顽强拼搏的精神,比较现代的想法,但是却无法摆脱传统思想对自己的影响。他内心是喜欢田润叶,但是心底的传统观念告诉他,他们的社会地位相差较大,他不能让人看扁,他不能害了心爱的女人,于是他只能躲藏起来,只得逃到了山西把一个他认为适合当自己的妻子的秀莲娶了回来。少安的逃避让田润叶为了浓浓的亲情与世俗的观念嫁给了自己并不喜欢的李向前,在一段时间内折磨着这个痴情而可怜的男人。平凡的世界,世俗的观念,善良的人情让两个本来深深相爱的人不得不分开,这虽然悲哀,但又不失为一种壮美。作者并没有让这两个人就这样默默地过下去,而是让这个平凡的世界变得更加悲壮。少安娶回的秀莲让少安的日子变得快快乐乐,秀莲的贤慧与勤劳让少安能大展雄图。但是夫妻恩爱事业有成的时候,秀莲又因为积劳成疾患癌症而去,生活对少安也太不公平了。而田润叶虽然在结婚后冷酷地拒绝了丈夫与她同居的要求,但却在李向前因车祸失去双腿时爱心回归,重新审视李向前对自己的爱与自己对李向前的爱。决定立即回到李向前的身边,因为她意识到:“她现在对自己的丈夫有些深厚的、怜爱的感情,不仅有妻子对丈夫的感情,而且还有一种母亲对孩子的感情。”在这里作家又给我们显现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仁慈的品格与圣洁的光辉,她们纯朴、善良、宽厚、无私,集中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她们也在演绎着一场悲壮的爱情故事。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则具有戏剧性,一个是一无所有的穷小子、煤矿工人,一个美丽现代的地委书记的女儿,省报记者。两个地位悬殊如此之大的年轻人由于心灵的相通而走在了一起,而且深深地爱着对方。虽然少平对晓霞爱得悲苦,爱得不安但是他们仍然演绎着他们美好的壮丽的爱情。他们的生活本应如此美好,但是平凡的世界中这些平凡的人们由于他们善良的爱心使他们的爱情最终留下了深深的遗憾。随着田晓霞在洪水中因救溺水小孩英勇牺牲,少平与晓霞的爱情也只能划上一个悲壮句号。作品中其它人的爱情也是难尽如人意。

作品中所描绘的亲情与人情世故也是平凡与悲壮的。少安砖厂的发展,本已给家庭带来了兴旺与发达。浓浓的亲情本来可以让兄弟一起走上富贵之路。但是追求独立少平,却由于精神世界的空虚,背行囊,抛下这温馨的亲情与有利的条件去了黄原揽工,并最终成了一个吃公家饭的煤矿工人。他达到了自己理想上、精神上的彼岸,但是却给亲情留下一个遗憾。同样少安为了难舍的人情,为了村民在农耕中有几个活钱,而扩大了砖厂规模,招揽一部分农民来砖厂做工。但是这些人在少安砖厂陷入困境无力给予他们工钱时,却忘记了这份浓浓的乡情,对少安冷嘲热讽,攻击鄙视。当少安的砖厂重振雄风时,他们又换上了另一个面孔。作者在亲情与人情炎凉中又给读者展示了平凡而悲壮的世界。

作家的创作心态的悲壮,决定《平凡的世界》描绘的是一个悲壮的世界。众所周知,文学作品是作家心灵物态化的结晶。因此,只有在对作家人生阅历精神结构创作心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其作品的深层意蕴,情感指向及相应艺术形式选择作出比较准确的理解与阐释。作者本身就是带着一种悲怆的心态进行的创作,在他创作的过程中及自已的人生经历中都充满了悲壮,所以《平凡的世界》中也必然会透露出这种悲壮的气息。

平凡的社会环境与历史环境决定了人物的命运,现实中的人们都不可能过得尽如人意。而《平凡的世界》它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作品,所以它描绘的必然是一个平凡而悲壮的世界。

【参考文献】

[1]路遥.路遥文集(1、2、3、4、5)[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2]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3]丁增武.路遥小说论[D].安徽大学,2001

小说《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4

看完小说,总想写点什么才对得起路遥创造或呈现的平凡的乡土。我不为润叶和少安的悲剧而感伤,他们生不逢时,只是那个动荡年代的牺牲品,但庆幸的是,他们二人最终的到圆满的归宿。更多的是对少平晓霞这对新时代下的恋人感到难过,悲伤,甚至说是抓狂。路遥塑造的知识女性,理性勇敢,女汉子的性格与女性的娇柔并存,不仅是少平的恋人,还是他人生路上的导师。难能可贵的是她对少平的爱,热烈、细致。

无论发生什么,无论是异地的聚少离多,无论是追求者的狂热追求,始终是“天地和,乃敢与君绝”的坚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他们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恋人,虽然聚少离多,但他们神交已久,甘愿付出,甘愿为彼此着想。也难怪田福军会说“感谢你让晓霞在短暂对的生命中尝到了爱情的甜蜜”。对于少平晓霞,这会是一种怎样的幸福。然而正是这个路遥笔下辛辛苦苦塑造的白雪公主,到了一定时候,作者毫不留情的让她死亡,原本美满令人羡慕的一对没了,只剩男主孤零零的在世上打拼,这点确实赚足了我的眼泪。

路遥为《平凡的世界》撰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秀莲患癌、少平回乡……结尾开放到我怀疑是不是漏买了第四部。但我想,这其中或许隐藏着路遥先生的用意。人生本来就很难预知,你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感情如何变化,事情的走向如何发展。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我知道书中人物的未来,但我自己的未来却由我们自己创造,我现在做的每一个决定,或许在当下都非常微不足道,但却可能引起蝴蝶效应,左右我整个人生。路遥先生向我传达了一种价值观,它是一种不服输的信念,是一种无论何时都要拼搏进取的执拗。

读一部真实而平凡的世界,内心重获一份宁静。

小说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500字 篇5

孙少平,一个穷苦但富有远大抱负与的知识青年。无论是只吃黑馍饿得头昏眼花,还是因为家里穷被别人排挤,他都没有放弃自己骨子里的矜持与清白,这些困难非但没有将他毁掉,反而成就了更加完美的人格。在现实中亦如此,尽管生活里有许多磨难,但总有像润叶姐那样的人来帮助你,温暖你,让你有继续下去的动力。

除了外界的帮助,自身的意志也很重要。少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拥有着不可动摇的信念,与坚强地意志品质。这些也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再说说少安,他与少平不同,他的性格是沉默内敛的。小小年纪便承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任,又面临了妻子的去世。少安遇到了秀莲,是他最幸运的一件事,再没有一个人可以这么支持他爱她。在秀莲的帮助下,他开了砖厂,日子风生水起。她还为少安生了虎子燕子,连在砖厂倒闭的时候也在继续支持他,可是上天就是如此,不会因为谁好谁坏就偏袒或惩罚谁,一切皆有定数。这样一个人,患上了肺癌。

晓霞就可谓是冰冷现实的陪葬品,她深爱着少平。从不介意少平的卑微处境,也不在乎少平的地位。她在乎的只是他破烂的被褥,在煤矿工作的不容易,这样的苦难反而让她对少平的爱不断加深。

《平凡的世界》人物简介 篇6

主人公之一孙少安,是孙玉厚老汉的大儿子,和孙少平、孙兰香是兄妹,他和村书记田福堂女儿田润叶的爱情一辈子苦苦纠缠,展现了这位农村汉子的喋血柔情,从小背负沉重的生活精神负担,六岁开始务农,十四岁辍学回家帮助父亲维持家庭,十八岁评选田家圪崂的生产队长,吃苦耐劳,乐于助人,善良的农家汉,在其妻子贺秀连的帮助下,苦苦打拼,供养少平读到高中毕业,供养兰香读到大学毕业,把家里的碗里的黑面膜变成了白面膜,机具创新和挑战精神,首次开始包产到组的生产模式,极大的提高了村民的收入,首次开砖窑工厂,走上了先富的路,注定蒸蒸向上的生活却在妻子贺秀连的死而蒙上了一层阴霾,但终归是平凡的,经历过苦难,不幸后还需要安静的前进。

主人公之一天润叶她是双水村的书记田福堂的大儿女,有个弟弟田润生,和孙少安从小青梅竹马,她对少安的感情是炽热的,但现实却给了她不一样的结果,由于身份的悬殊,她和司机出身的李向前结婚了,她面对生活的压力,她极力的反抗,却无力改变,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田润叶内心的描述,复杂的心境,无力改变的现实,她在书中的人物关系还是很简单的,和闺蜜杜丽丽,还有杜丽丽的对象武惠良,再就是田福堂弟弟田福军,也就是田润叶的二叔,给予了很大的现实和精神帮助,她是苦难的,是不幸的,但是最后的最后,她却是平凡的世界里幸运的。

主人公之一孙少平,是孙玉厚的二儿子,孙少安的弟弟,田晓霞的那位“挖煤的男人”他不安于现状,乐于助人,是平凡世界的当之无愧的精神巨人,无论是在学校时对抗苦难的生活,还是在村里劳动时的脚踏实地,还是在黄原揽工时的艰难,从未放弃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建设,他那心里的世界,填满了自信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下,他能乐于读书能对社会发问,作为一个农民是一个求先进求改变的典型,在和田晓霞的爱恋中,他有非常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他是当时那怕是现代千千万万奋斗年轻人的一个缩影。不止的奋斗和对苦难的反抗,终归在田晓霞的死去一去不复返,接下来的矿难和师傅的死,彻底摧毁了他的精神支柱,从此只剩下惠英和朋朋。

主人公之一田晓霞是田福军的.唯一女子,受父亲的影响,思想先进,善于思考,在和孙少平的思想碰撞时的火花很是难得,她生活无忧,学习优异,为了梦想不断奋斗着,一直是孙少平的思想导师,在对田晓霞和孙少平的爱恋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是理想中的爱情,苦难的爱情是存在的,也许是作者有意,在生活和社会层层压迫下,能选择和自己唯一有精神共鸣的孙少平,我们应该对这份选择肃然起敬,尽管没有结局。

双水村田福堂,双水村大队书记,黄原地委书记田福军的哥哥,三代贫农,工于心计,一心为了巩固自己在双水村的领导地位,是孙少安和田润叶爱情的现实中最大的障碍,在责任制实行的时候,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拿起锄头下地劳动,他是老一辈农村人的一个缩影,一辈子贫农,思想转变太慢,由于田润叶的婚姻和田润生的不幸,他的内心是痛苦的。

平凡的世界小说简介 篇7

时间流逝,记忆永存。生活充满了挑战和不息的奋斗,最终却趋于平淡。平凡者未必伟大,真正伟大者往往平凡。记得是谁给路遥送了这样一句墓志铭:“平凡的世界,伟大的人生。”他自己也曾说过:“人生就是无休止的奋斗,为了梦想而奋斗。”整个世界其实就是这样,在普遍的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平凡的。《平凡的世界》整篇文章都是朴实的,没有华丽的语言,符合现实,它所具有的审美力量透露着温馨动人的情愫,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透过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展现给读者的。

《平凡的世界》是以朴实的语言与真实的感受来见证平凡生活中的平凡的信仰与人生。浮躁的年代,浑噩的社会像一杯沉垢的清水尽管澄清,但不平静。路遥笔下的人物却是那么个性鲜明,书中的少安、少平,还有其他人都是那个时代的象征,也必受时代的局限,但也正因此才真实亲近,栩栩如生。

因为大家都是平凡人不是“伟人”,没有以一种追随终极价值的眼光,来解读历史与当下变换的舞台,来预测历史的变迁与思维观念的转变。天堂沉默半小时,人间却要喧哗两千年。上级的指示沉默了,冯世宽的教条沉默了,田福堂的心计沉默了,孙玉亭的任劳任怨沉默了,于是整个石讫节喧闹了,整个双水村喧闹了。双水村的大小干部都带有狭隘与利己主义情怀,但那不是愚昧,也不是“走资派”,而是旧社会进步的潮流,正如田二所说:“世事要变了……”可惜的是那些干部、农民、知识分子都没能跳出那个“围城”———“围城内的人打破铁笼想钻出去,围城外的人却挣破铁笼往里钻”。

弗洛伊德在《摩西与一神教》中曾经说过,“人”在童年时期所接受的印象或者教育,会沉淀在“人”的精神深处,甚至会成为“人”的性格“原型”,尽管后来可能会有所改变,但要触及它的本质构成,殊为艰难。双水村封闭的社会环境、完全宗法式的家庭关系、淳朴的民风和“简单”的人们,充满温馨、困苦的人际关系,特别是由血缘所维系的天然亲情,使孙少安仿佛沐浴着中世纪的“古风”。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孙少安,是个典型的农村汉子,有着最朴素的生活品质,是广大农民的代表。双水村其实就是一座“围城”,田润叶期盼着回到双水村去找她的少安哥,而少安却远赴山西寻回个陈醋大眼妹。少安的价值观是传统的,他崇尚的不是爱情上的真谛,而是人间真实的情感。门第观念与家庭的败落使少安深深地认识到他与润叶的结局只会酿成悲剧,这使他被旧的陈腐观念锁住了。但少安是幸福与安逸的,他有妻子和亲人的疼爱与关怀,一个纯粹的平凡人,也因此没有摆脱那个时代的局限。但润叶不是,她尊崇“爱情至上”的价值观念,没有因现实的枷锁而屈服,但润叶在挣脱那座“围城”之时,却注定了自己的悲剧。润叶的悲剧不是少安给的,归根到底是他们主体的价值观念不同。

孙少平,是书中的真正主角。作为一个在知识的世界里徜徉的人,他具有从父兄身上继承下来的那种坚毅刚强、沉着冷静,但是他身上也有父兄所没有的东西———对外部世界的渴望,对自己人生的明确定义。孙少平虽家境贫寒,但从不鄙视自己的家庭出身。他给妹妹的信中说:“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但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的好处将是一生受用不尽;我们一定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摆脱农民的狭隘,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在他高中毕业回双水村当教师之后,不满于双水村的生活,不满于父兄那种为觅食而战的生存状态,希望自己能像一个男子汉一样的生活,希望走自己的路,靠自己的双手来改变命运,开创自己的新生活。无论是心酸、苦难、光荣或者是屈辱,都亲自去遭遇、去承受、去创造。因此,他想自己做出一点事业来,想去更为广阔的世界实现自己的价值。当第一次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以每天一块五角钱“买”了,背着一百多斤的大石块,从那陡坡上去,人简直连腰都直不起来,这样的劳动如同使苦役的牛马,三天的考验期下来,尽管脊背被压烂了,两只手也肿胀起来,但丝毫没有感到懊恼,反而很庆幸。他认为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这种苦难意识给了他一个富足的精神家园,使他具有了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让人深刻体会到一个平凡世界里的平凡人生与信仰。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用一颗善良的心灵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平凡的人物世界,并让我们在人生的酸甜苦辣中感受到了极其辉煌的人生意义。双水村是一个平凡的世界,演绎着平凡的人生,从平凡中而来地繁衍生息,你能看到的,就是苦难中的信心,不能夺走的盼望,永不止息的爱,平凡中的苦涩,以及今生的骄傲。

参考文献

[1]陈泽顺.路遥的生平与创作.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

[2]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 篇8

——题记

得益于父亲的推荐,我接触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乳白色的封面夹杂着土黄色,别无其他的修饰,没有华丽辞藻的序言,没有畅销书的标签,只是留白了一面,写上一句平凡的感激:“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

在文革接近尾声的时候,各种文化思潮开始汹涌,而作者却选择用已遭冷落的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完成了这部小说,前后历经数十年,记录了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巨变的历史,所以显得真实而深刻。与其他反思文革作品不同的是,他写作的中心不是知青上山下乡,而是两个陕西农村少年随着时代的变迁所完成的成长与蜕变。

四十年过去了,90后的我们知之甚微,父母当时也还年幼,所听到的刻骨铭心的岁月被一笔带过,大多数人一边心中刺痛,一边暗自庆幸主角不是自己,然后将其选择性的遗忘……那辈人渐渐老去,逝去。创伤也因他们的逝去逐渐愈合,结痂。而作者,就是在人们淡漠忘却的时候,将结痂的伤疤掀起,将血肉模糊的伤口袒露在阳光下,刺目惊心。

历史是沉重悲恸的,可作者却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不断吸引着我们深入了解,被一种叫做正能量的东西。是这种正能量支撑着自己与主人公一起感同身受,在阶级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个人意志与历史洪流的冲突中燃烧激情,既不懈的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过多的报酬和宠爱,而是理性而清醒地面对着现实,为了生活奋斗。

这两位少年是两兄弟孙少安和孙少平,家庭成分为贫农,父亲孙玉厚是个老实能干的庄稼人,可是合作社没能改变这个家庭的贫困,全靠大哥孙少安得工分支撑起这个家。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孙少平,这个时刻追求自己生活意义和精神家园的人用他的经历治愈着所有追梦失败年轻人,能和我们产起强烈的共鸣。在县高中上学的时候,他忍受着饭都无法吃饱饭的窘迫,甲乙丙三等菜他连5分钱的丙菜都买不起,只能啃高粱面膜——高粱是旧社会地主喂牲口都不用的,一种最没营养的粮食。而对于十七岁的孙少平来说,一顿要吃四五个这样的黑家伙。社会就像一个不见底的黑洞,总是有意无意的蚕食这个少年的自尊。他希望有一身体面的衣裳站在女同学面前,和大部分乡里学生一样领份乙菜和白馍或黄馍就好了。可现实是为了他的学业大哥孙少安已经辍学,大姐孙兰花更是一天学都没上过,但他从不抱怨,默默忍受着命运的安排,却从不甘心于命运的安排。

在青春懵懂的年纪,让两个命运不同境遇相似的人找到了心灵的依托。孙少平喜欢上了家庭成分为地主阶级的赫红梅,和他一样只能啃两个黑馍的女孩。惊喜欣慰将孙少平淹没,可赫红梅比她要清醒地多,从小因为家庭成分恭敬安分的她,内心却有着自己的打算,一心想通过在县高中找个家境好的男生嫁了改变自己的生活。他们的结果可想而知,清醒的孙少平再次痛苦自卑,但是他没有自甘堕落。由于读书多,他通过给一些比较贫困同学讲故事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结交了不少朋友。而且最重要的是和田晓霞成为了要好的朋友,一个和他同村却在城里长大的女孩子,一个将他领进另一个世界的女孩子,让他开阔了眼界,抛弃了许多纯属“乡巴佬”式的狭隘与偏见。

高中毕业后,孙少平回到了农村成为一名教师为家里分担责任,在这期间与晓霞密切联系,不间断地关注着外面的世界,内心波涛汹涌。就这样做一辈子乡村教师吗?就这样甘于将一辈子献给田埂吗?他还那么年轻!机会很快就来了,没有让他失望……

1979年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孙少安在农村推广了责任制,进城拉砖后用赚的钱烧砖,成为公社的“冒尖户”,孙少平没有后顾之忧开始“闯荡世界”。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

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仓楚像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就当少平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煤矿工人的时候,身为作者的晓霞在一次报到抗洪采访中为抢救一个小女孩牺牲了。祸不单行,不久的少平在事故中为救徒弟受伤面容尽毁。身心俱疲的他已经27岁了,即使英容不再,也受到小时要好朋友金波的表妹告白。为了女孩的前途,少平拒绝了她,最终回到了矿山。

在少平的一生中有很多的挫折,但在无数困顿中从未放弃过阅读。那是一双渴望的眼睛,窥探着外面的世界,让他精神上摆脱贫困获得满足,而晓霞就是他的窗口,给予他希望和信心,是灵魂伴侣。我一直被其正能量感染,被其经历所感动,即使少平没有少安的财富和温馨家庭,但是他实现了他自己的追求,完成了从男孩到男人的蜕变。知识充实着他的精神,劳动健壮着他的身体。回到矿山看似一个平凡的选择,确是农村出身的他的追求和归宿。

现在的我们处在和少平一样年纪,却缺少了那种坚忍的心性,困境中的隐忍,失败中的坚强,不甘于生活的平庸,争取自己想要的幸福。现世安稳,物质生活丰富,我们却忽略了父母的辛劳,忽略了文化的熏陶,忽略了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世界是平凡的世界,人却不是平凡的人。愿以梦为马的我们在平凡的世界里过着不平凡的人生。

就像歌词《stronger》里写道的那些没能把你击垮的挫折会让你变得更坚强,站得更高。即使是一个人独处也不会感到内心孤单。那些没能把你击垮的挫折可以使人变成一个斗士,步伐会更加轻盈。

《平凡的世界》长篇小说读后感 篇9

《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是当代作家路遥。故事发生的地点在黄土高坡上一个叫做双水村的地方。整部小说基本上是写双水村的变化和双水村的人。里面包含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里面各个阶层不论性格面貌的人物都栩栩如生。

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劳动着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时代,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平凡的世界》用白纸黑字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它响亮的提出: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

路遥眼中的世界是平凡的,双水村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就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最终他选择的是煤矿。这不是说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充满了热情和眷恋,所以他选择了平凡。

平凡的世界小说简介 篇10

这是《平凡的世界》中最触动我的一句话,当今时代,互联网盛行,人们一打开手机,各种各样的娱乐新闻跳出,点开阅读的约占百分之八十,置之不理的仅有百分之二十,这就是当今社会。而这句话引领着我往下读这一本书,可以说,《平凡的世界》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何谓平凡?非游手好闲,非好逸恶劳,是追随自己想要的,可以不闻名世界、闻名全中国,平凡不等于平庸。《平凡的世界》中叙写中国社会由禁锢而解冻再到改革开放的时代变化中,展现农村中有志向,有才华的青年人与现实的激烈冲突和人生追求。

书中的两个主人公,孙少平和孙少安,他们来自双水村。哥哥孙少安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脚踏实地的新一代农民形象,他有勤劳、朴实、忠厚、善良的特点,有为家庭而牺牲自我的传统美德,有渴望变革、敢于冒险的精神。弟弟孙少平是一个有知识也有远大抱负的农村青年,希望以知识开阔眼界。

书中从少平高中时期写起,高中时的少平是自卑的,但他很喜欢看书,只有书,才使他觉得活着还是十分有意义的,他的精神也才能得到一些安慰,并且唤起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回头看看我自己,手机又能给我哪些安慰呢?现在的青少年,都太安逸了,没有追求,太大一部分青少年一天之中除了睡觉就是玩手机!

书中讲到双水村面临缺水,众人团结起来,出谋划策,解决问题:“在这种时候,大家感到村里所有人都是亲切的、可爱的,甚至一些过去闹变扭的人,现在也亲热得像兄弟一样并肩作战了……”一个集体里个人之间可能会有些矛盾,但是当整个团体面临大问题时,他们会团结起来。这也让我想起抗日战争,国民党和共产党协同合作,共同抗日,国民党开展正面战场,共产党开展敌后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平凡的世界里,平凡的人儿有不平凡的一生。时光静悄悄地流逝,世界上有些人因为忙而感到生活的沉重,也有人因为闲而活得压抑。孙少安为家庭一生担负无余,其父孙玉厚也一生辛劳,可那王满银游手好闲,到处闲逛,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

《平凡的世界》于10月9日阅毕,当一个人专注于一本书时,她就会把自己融入其中,忘不了纯朴的孙少安,敢于追求的孙少平,阔然开明的孙玉厚夫妇,有药却舍不得吃的少平的奶奶,天真善良的田晓霞,为爱执着的田润叶,还有田福军、金波、金秀、田润生、顾养民、郝红梅、田福军岳父,双水村的父老乡亲。作者以孙少安建学校,兴办学校为结局是美好的,但晓霞的身亡,秀莲的肺癌是遗憾,但后来润叶、润生的幸福是美妙的,少平妹妹兰香也能寻到幸福……

我是一个读者,更像一个见证者,在书中见证着中国的变化,见证着孙少安的努力,旁观着双水村记得一切以及他们的生活,好像我也是双水村的一员。

“当然,他们如此拼命,是因为生活突然充满了巨大的希望。有了希望,人就会产生激情,并可以义无反顾地为之而付出代价;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无止休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费,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路遥《平凡的世界》的崇高美赏析 篇11

关键词:艺术价值,生产模式,社会科学,平凡的世界

一、路遥《平凡的世界》内容与背景介绍

《平凡的世界》主要讲了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在陕西地区贫瘠的黄土高原,为了人身理想和个人追求平凡奋斗的故事。故事中的情节推进徐而不急、散而不乱,在稀松平常的落语中往往表现出了深刻的哲理。

陕北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路遥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围绕陕西黄土高原这一片农村土地来进行叙述的,这里的人们遵循着传统生活习惯,过着简单而朴实的生活。,路遥的作品就像是一曲黄土高坡上的信天游,通过苍茫的嗓音唱出人生的戚戚婉婉。陕北的编年史几乎就是用歌谣编纂出来的。

二、路遥《平凡的世界》的崇高美赏析

(一)自强不息的精神美

路遥是陕西人,他出生于陕西省榆林市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生活比较困苦。他将自己在陕西黄土高原地区的奋斗经历,直接地嫁接到了主人公孙少平身上。通过主人公孙少平在学习、成长、奋斗和工作的顽强经历,从而表达了对于不屈命运年轻人不甘平庸、努力奋斗的精神赞美。

孙玉婷和贺凤英对于主人公孙少平的影响力比较大,他们在孙少平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了他无私的帮助,通过经常接济他各种食物,让正在长身体的孙少平能够吃更好。孙少平在原西县高中读书,与地主出身的郝红梅相互爱怜,后郝红梅与家境优越的班长顾养民谈恋爱。同村同班的好友田润生为此抱不平狠揍顾养民一顿。倔强的少平开始与自己的自卑斗争,积极参加赴地区积极参加赴地区会演的排练。陕西地区的农家子弟要想跨过农门,走向更加开阔、更加宽广的城市,必须要通过勤学苦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抗争命运、精神高贵的硬汉子

在平凡的世界中,平凡的人过着不平凡的生活。孙少平是我们当代农村出身奋斗在北上广深大城市青年群体的一个缩影,对于指导当今时代农村青年进行个人奋斗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出身的青年,很小的年纪就要步入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父母呵护,没有良好的物质条件,和提升自己能力的渠道。他们有的只是自己的淳朴、热情与奋斗,和不屈从于命运的坚忍。他们必须要学会独立自主,必须要学会坚强,这对于提高当前社会中农村青年的奋斗意识和精神承受能力有重要意义。

(三)心存责任、善于抓住机遇的追梦人

好读课外书的少平敏感、自尊,在经历了大旱、抢水、死人的事件后,变得更加成熟。孙少平的大哥孙少安经历的事情比孙少平更多,并且他的命运更加坎坷和崎岖。他没有能够留在城市地区接受更好的教育,而是过早地回到了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贫瘠地区当一个农民。他需要接受黄土高原地区干旱缺水的生存考验,他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也不能够抛弃一切与之在一起。

孙少安最终选择向命运低头,在屈服于命运之后,他选择一辈子留在农村发展,与贺秀莲结合也是迫于无奈。他的人身性格中充斥了更多的苦难与更多的无可奈何,他经历了比弟弟更多的遭遇。并且,孙少平最终还是凭借自己的艰苦奋斗和不屈不挠,获得了人生的转机。平凡的世界这部书向广大的读者传递了良好的精神信号,不管是处在何种悲惨的境遇,只要你能够不放弃希望,并且能够在命运给你一次机会的时候好好把握,你就能够改变自己的人身。但是,在命运的转机出现之前,会有漫长的黑暗期,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努力度过这段黑暗时期就显得相当重要。

路遥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中,对于不同人物角色的刻画比较准确,反应了特殊时代的人性特点。老祖母和父亲孙玉厚代表了上一辈中国劳动群众,孙玉厚的儿子孙少安和孙少平分别作出了不同的人身选择,拥有着不同的命运。孙少安、孙少平在命运的世界里,努力拼搏,以自己的坚忍不拔和可贵的自尊赢得了生活圈子里无数普通人的尊敬和认可。在《平凡的世界》这一本书中,作者路遥借助孙少平这个角色,向广大的读者传递了积极的正能量,强调了在困难时期坚持自己的人生信念的重要性。黑暗总会过去,黎明终将到来。

参考文献

[1]王正.农民爱情叙事中的文化情缘——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J].浙江社会科学,2010,(6):93-97.DOI:10.3969.

[2]邵燕君.《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现实主义常销书”生产模式分析[J].小说评论,2003,(1):58-65.DOI:10.3969.

平凡的世界小说简介 篇12

小说简介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9月23日,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一、语言文字运用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些年来,电视荧屏上肤浅的电视剧。偶然看到《平凡的世界》这样的电视作品,许多人都觉得不大习惯。有时,我们麻木又          地跟随遥控器穿梭在不同的频道间,满眼皆是、的电视剧,它们轻飘飘地掠过我们的眼球、大脑,最终什么也留不下。当下的国产电视剧,够多,够长,也够华丽,但偏偏不够重。

()作品失重带来的是品味失重、观念失重,甚至是趣味失重。于是,尺度大的、无厘头的电视剧竟然最受欢迎。在这一形势下,《平凡的世界》多次出现在微博热搜榜上,是一个有趣且令人振奋的现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多如牛毛   没心没肺   嬉皮笑脸   矫揉造作

B.纷至沓来   没心没肺   插科打诨   装模作样

C.多如牛毛   大大咧咧   插科打诨   矫揉造作

D.纷至沓来   大大咧咧   嬉皮笑脸   装摸做样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讲爱情的,没有温暖的重量;讲亲情的,没有动人的重量;讲历史的,没有古朴的重量;讲战争的,也没有血肉的重量。

B.讲爱情的,没有温暖的重量;讲亲情的,没有血肉的重量;讲历史的,没有动人的重量;讲战争的,也没有古朴的重量。

C.讲爱情的,没有动人的重量;讲亲情的,没有温暖的重量;讲历史的,没有古朴的重量;讲战争的,也没有血肉的重量。

D.讲爱情的,没有动人的重量;讲亲情的,没有温暖的重量;讲历史的,没有血肉的重量;讲战争的,也没有古朴的重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品失重带来的是观念失重、品味失重,甚至是趣味失重。于是,尺度大的、无厘头的电视剧竟然最受欢迎。

B.作品失重带来的是品味失重、观念失重,甚至是趣味失重。于是,尺度大的、无厘头的电视剧竟然最受欢迎。

C.作品失重带来的是趣味失重、品味失重,甚至是观念失重。于是,尺度大的、无厘头的电视剧当然最受欢迎。

D.于是,尺度大的、无厘头的电视剧竟然最受欢迎。因此带来了作品失重引发的是趣味失重、品味失重,甚至是观念失重。

【答案】1.    A

2.    C

3.    A

【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纷至沓来”指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多如牛毛”,像牛身上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第一处,文段中要表达的意思是“肤浅的电视剧”数量多,因此应该用“多如牛毛”,这就排除BD。第二处,“没心没肺”,在文中的意思是指不动脑筋,没有心计,指的是人的思维被肤浅的电视剧这只无形的手牵着,无意识表现出来的形态,故使用“没心没肺”恰当;而“大大咧咧”,形容随随便便,满不在乎,多指人对事物的看法,主观性强一些,用于此处不当,排除CD两项。第三处,“嬉皮笑脸”形容嬉笑而不严肃的样子,用于形容肤浅的电视剧是可以的,但“插科打诨”指戏曲演员在演出中穿插些滑稽的谈话和动作来引人发笑,并不能表达对肤浅电视剧的看法,这就排除BC两项。第四处,“矫揉造作”,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装摸做样”故作姿态,故意装作了不起的样子,多用于人,不能形容肤浅电视剧,排除BD两项。故选A项。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前面说“当下的国产电视剧,够多,够长,也够华丽,但偏偏不够重”,后面说“作品失重带来的是品味失重、观念失重,甚至是趣味失重”,由此可知,括号里应是说“作品失重”的表现;分析四个选项可以发现,主要列举的是“讲爱情的”“讲亲情的”“讲历史的”“讲战争的”作品,从语境来看,“历史”应是古朴的,“战争”是要流血掉肉,爱情是要“打动”人心的,亲情是要“温暖”人心的,这就可以辨别出来了。故选C项。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作品失重带来的是品味失重、观念失重,甚至是趣味失重。于是,尺度大的、无厘头的电视剧竟然最受欢迎”,“品味失重、观念失重”语序不当,应是“观念失重、品味失重”。B项,“品味失重、观念失重……”逻辑层级不对,应为“观念失重、品味失重,甚至是趣味失重”;C项,“趣味失重、品味失重,甚至是观念失重”语序不当,且“尺度大的、无厘头的电视剧当然最受欢迎”与文意相悖,文中的意思是“这样的电视剧不应该受到观众的喜爱”;D项,“因此带来了作品失重引发的是趣味失重、品味失重,甚至是观念失重”句式杂糅,选项把“带来了作品失重引发的……”和“作品失重引发的是……”两句杂糅。故选A项。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时间的痕迹确实在路遥的作品中清晰可见。从1982年出版的《人生》,到之后的《平凡的世界》,,。,。李敬泽认为:“拿起《平凡的世界》,千百万的读者会觉得这好像说的就是我的事,就是我的情感。”

①他激励着无数茫然的人

②在大时代的涌动中往前走

③凭着生命的热情

④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⑤路遥的文字记录下了改革开放之际亿万中国人命运的根本转变

⑥诉说着四十年间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运动与变革

A.⑥③④⑤①②

B.⑤⑥①③②④

C.⑤①②③④⑥

D.⑥②③⑤①④

【答案】B

第一处,前面“从……到……”属于句子的状语成分,其后应有主语,而⑤中“路遥的文字”既充当了主语,又照应了前面的“《人生》”“《平凡的世界》”,故选⑤。

第二处,横线内容应紧接前面的内容,⑥中“规模空前的运动与变革”照应了⑤中“亿万中国人命运的根本转变”,且“诉说着四十年间”也符合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的内容,故选⑥。

第三处,横线的内容应是后面横线内容的总起,又承接上文,对比剩下的四个选项,①中“他”紧承前面的作者“路遥”,“激励着无数茫然的人”也是他作品中的内容从而激励他人,故选①。

第四、第五和第六处,内容递进,对比剩下的选项②③④,根据逻辑常识,应有“热情”,从而“往前走”,在路途上“寻找生命的意义”。

故应按照③②④的顺序。

故选B。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①相比以“狗血”话题为宣传噱头并以收视率为商业目的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塑造了以孙家两兄弟为中心的众多鲜活形象,讲述了人物间朴实真诚的情感经历和他们对梦想的执着追求。②该剧以其独一无二的厚重历史感,将城乡的发展历史真实地体现出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③此外,该剧用直接的叙事风格讲述了当代农村的生活百态,给观众带来了全新体验;用沉稳的故事节奏为观众提供了一片能够平心静气调慢节奏的净土;在喧嚣的电视圈中给观众表达了一剂强有力的镇定剂。

(1)文中的三个句子,其中一句既有语病,也有标点错误,请指出并进行修改。(3分)

该句是:

语病修改:

标点修改:

(2)根据该段文字,请分条概括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受到好评的原因。(3分)

【答案】

(1)该句是③句。

语病修改:将“表达”改为“注入”。

标点修改:将该句中的第二个分号改为逗号。

(2)原因:①人物形象鲜活;②历史感厚重(真实体现城乡发展历史);③叙事风格直接,故事节奏沉稳。(3分,每点1分。其中第③点中只答一半内容不得分)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路遥是陕西榆林人,在《平凡的世界》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谨以此书献给①_________”。一句看似简单的话,倾注着路遥对于陕北黄土地的无限心血和热爱,同时路遥也将“黄土地”贯穿到了整部作品中。在《平凡的世界》中,②_______,例如用“圪崂”、“山峁峁”、“塄坎”等来形容黄土地的地貌;用“门楼”、“硷畔”来反映黄土地的村舍。除此之外,路遥还多次运用了黄土地特有的信天游来抒发人物的感情。③_____________,不仅恰如其分的将小说中人物含蓄羞涩的感情表现出来,更暗含着路遥对陕北黄土地文化深沉的爱。

【答案】

①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

②路遥采用了大量的“黄土地”方言

③陕北信天游的运用

7.请将下面这个长句改为四个语意连贯、衔接自然的短句。可以调换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平凡的世界》是作者创作的一首将日常生活中人的高尚品质和情感用他擅长的朴素的语言去书写并从其中挖掘出感人甚至让读者震撼的东西从而通过看似平凡的普通人物和日常化的劳动生活而显出不平凡的朴素的诗。

【答案】

①《平凡的世界》是一首朴素的诗。

②作者善于用朴素的语言去书写日常生活中人的高尚品质和情感。③挖掘出感人甚至让读者震撼的东西。

④使得看似平凡的普通人物和日常化的劳动生活显出不平凡来。

8.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阅读《平凡的世界》)获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60~-90字。

【答案】

《平凡的世界》像一把火炬,点亮了我前进的激情;

《平凡的世界》像一阵春风,滋润着我青春的心田;

《平凡的世界》像-座灯塔,指引着我航行的方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县城的大街小巷比平时少了许多嘈杂。街巷背阴的地方,冬天残留的积雪和冰溜子正在雨点的敲击下蚀化,石板街上到处都漫流着肮脏的污水。风依然是寒冷的。空荡荡的街道上,有时会偶尔走过来一个乡下人。

只有在半山腰县立高中的大院坝里,此刻却自有一番热闹景象。午饭铃声刚刚响过,从一排排高低错落的石窑洞里,就跑出来了一群一伙的男男女女。他们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踏泥带水、叫叫嚷嚷地跑过院坝,向南面总务处那一排窑洞的墙根下蜂拥而去。偌大一个院子,霎时就被这纷乱的人群踩踏成了一片烂泥滩。

在校园内的南墙根下,已经按班级排起了十几路纵队。各班的值日生正在忙碌地给众人分饭莱。莱分甲、乙、丙三等。甲菜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里面有些叫人嘴馋的大肉片,每份三毛钱;乙菜其他内容和甲莱一样,只是没有肉,每份一毛五分钱。丙菜可就差远了,清水煮白萝卜——似乎只是为了掩饰这过分的清淡,才在里面象征性地漂了几点辣子油花。不过,这菜价钱倒也便宜,每份五分钱。主食也分三等:白面馍,玉米面馍,高粱面馍;白、黄、黑,颜色就表明了一种差别;学生们戏称欧洲、亚洲、非洲。

从排队的这一片黑压压的人群看来,他们大部分都来自农村,脸上和身上或多或少都留有体力劳动的痕迹。贫困山区的农民尽管眼下大都少吃缺穿,但孩子既然到大地方去念书,家长们就是咬着牙关省吃节用,也要给他们做几件见人衣裳。当然,这队伍里看来也有个把光景好的农家子弟,那穿戴已经和城里干部们的子弟没什么差别,而且胳膊腕上往往还撑一块明晃晃的手表。有些这样的“洋人”就站在大众之间,如同鹤立鸡群,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他们排在非凡的甲菜盆后面,虽然人数寥寥无几,但却特别惹眼。

在整个荒凉而贫瘠的黄土高原,一个县的县立高中,就算是本县的最高学府吧,也无论如何不可能给学生们盖一座餐厅。天好天坏,大家都是露天就餐。好在这些青年都来自山乡圪崂里吃过饭呢?

今天可不行。所有打了饭菜的人,都用草帽或胳膊肘护着碗,趔趔趄趄穿过烂泥塘般的院坝,跑回自己的宿舍去了。不大一会儿工夫,饭场上就稀稀落落的没有几个人了。

现在,只有高一(1)班的值日生一个人留在空无人迹的饭场上。这是一位矮矮胖胖的女生,她面前的三个菜盆里已经没有了菜,馍筐里也只剩了四个焦黑的高粱面馍。她在等待最后一个姗姗来迟者。

就在这时候,在空旷的院坝的北头,走过来一个瘦高个的青年人。他胳膊窝里夹着一只碗,缩着脖子在泥地里蹒跚而行。小伙子脸色黄瘦,而且两颊有点塌陷,显得鼻子像希腊人一样又高又直。他撩开两条瘦长的腿,扑踏扑踏地踩着泥水走着。他那身衣服尽管式样裁剪得勉强还算是学生装,但分明是自家织出的那种老土粗布,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人一种肮肮脏脏的感觉。脚上的一双旧黄胶鞋已经没有了鞋带,凑合着系两根白线绳;一只鞋帮上甚至还缀补着一块蓝布补丁。裤子显然是前两年缝的,人长布缩,现在已经短窄得吊在了半腿把上。

他独个儿来到馍筐前,先怔了一下,然后便弯腰拾了两个高粱面馍。

他直起身子来,眼睛不由地朝三只空荡荡的菜盆里瞥了一眼。他瞧见乙菜盆的底子上还有一点残汤剩水。房上的檐水滴答下来,盆底上的菜汤四处飞溅。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蒙的大院坝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溅了他一脸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了下来。

他站起来,用手抹了一把脸,端着半碗剩菜汤,来到西南拐角处的开水房前,给菜汤里掺了一些开水,然后把高粱面馍掰碎泡进去,就蹲在房檐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他突然停止了咀嚼,然后看着一位女生来到馍筐前,把剩下的那两个黑面馍拿走了。是的,她也来了。他望着她离去的、穿破衣裳的背影。

自从开学以来,每次吃饭的时候,班上总是他两个最后来。这并不是约定的,他们实际上还并不熟悉,甚至连一句话也没说过。

他蹲在房檐下,一边往嘴里扒拉饭,一边在心里猜测:她之所以也常常最后来取饭,原因大概和他一样。但他对她的一切毫无所知。因为班上一天点一次名,他现在只知道她的名字叫郝红梅。她大概也只知道他的名字叫孙少平吧?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语言整体朴实厚重,文中“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烂泥塘般的院坝”“山乡圪崂”等陕北方言词语的使用,使小说具有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B.孙少平是特定年代农村青年的典型,他连五分钱的菜都吃不起,处境已非“贫困”所能形容,但他并未消沉,敏感而自尊的内心正是向上人生的一种表现。

C.通过将大多数贫困学生与吃甲菜、戴手表的“洋人”学生进行对比,蕴含着对“鹤立鸡群”“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的极少数学生的批评。

D.县立高中学生将学校食堂的主食按颜色戏称为欧洲、亚洲和非洲,从中可以看出他们虽处在极端艰苦贫穷的环境中,但依然保持着乐观。

2.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3.作为一部在中国当代具有史诗特征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是如何做到艺术上的真实的?

请结合节选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1.C

2.(1)景物描写:描写了雨丝、雪花,渲染了初春黄土高原雨雪交加、严寒的自然环境。(2)拟人手法:“雪当然再不会存留”“消失得无踪无影了”写出春雪消融之快,也符合早春的乍暖还寒的特点。(3)一语双关:“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既指自然界的暖春没有到来,也指中国改革开放(让人民富裕、幸福)的新时代还没有到来。

3.①典型的环境:无论是写早春的黄土高原的乍暖还寒、县城街巷的寒冷空荡肮脏,还是县立高中的简陋纷乱,都具有非常典型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真实地展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落后贫瘠的黄土高原的社会状况。②典型的情节:连用动词,结合视觉听觉等角度写学生争先恐后热闹纷乱地吃午饭的情节,这样平凡的日常,普通而又真实,如在眼前,极富现场感。③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对孙少平的肖像、穿着、动作等细致入微的刻画,与他自尊、敏感,而又勇敢面对贫困的性格形象相吻合,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点睛】

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1、渲染故事气氛: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2、烘托人物形象:环境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故而自然环境的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也就是说,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往往要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3、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4、暗示社会环境:优秀的作家,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副社会历史图画。所以,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带有作家的感情色彩,被当作是社会环境的暗示。

5、深化作品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开门的是个男青年。

少平一惊:这张脸太像晚霞了!

不过,他很快明白,这是晓霞她哥田晓晨。

“你是少平吧?”晓晨在客厅里问他。

他,点了点头。

“我父亲在里边等你。”晓晨指了指敞着门的卧室,便垂头不再言语了。

孙少平通过客厅,向里间那个门走去。

他在门口立住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桌上那个带黑边的像框。晓霞头稍稍歪着,烂漫的笑容像春天的鲜花和夏日里明媚的太阳。那双美丽的眼睛欣喜地直望着他,似乎说:亲爱的人!你终于来了……

像框上揽结着一绺黑纱。旁边的玻璃瓶内插几朵白色的玫瑰。一位老人罗着腰坐在沙发上,似乎像失去知觉一般没有任何反应。这是晓霞的父亲。

孙少平无声地走到小桌前,双膝跪在地板上。他望着那张亲爱的笑脸,泪水汹涌地冲出了眼眶。

他扑倒在地板上,抱住桌腿,失声地痛哭起来。过去,现在,未来,生命中的全部痛苦都凝聚在了这一瞬间。人生最宝贵的一切就这样早早地结束了吗?

只有不尽的泪水祭奠那永不再复归的青春之恋……当孙少平的哭声变为呜咽时,田福军从沙发上站起来,静静地立了一会儿,说:“我从晓霞的日记中知道了你,因此给你发了那封电报……”

他走过来,在他头发上抚摸了一下,然后搂着他的肩头,引他到旁边的沙发里坐下。他自己则走过去立在窗户前,背着他,望着窗外飘落的朦朦细雨,声音哽咽地说:“她是个好孩子……我们都无法相信,她那样充满活力的生命却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她用自己的死换取了另一个更年幼的生命。我们都应该为她骄傲,也应该感到欣慰……”他说着,猛然转过身来,两眼含满泪水,“不过,孩子,我自己更为欣慰的是,在她活着的时候,你曾给过她爱情的满足。我从她的日记里知道了这一点。是的,没有什么比这更能安慰我的痛苦了。孩子,我深深地感激你!”

孙少平站起来,肃立在田福军面前。田福军用手帕抹去脸上的泪水,然后从桌子抽斗里拿出三个笔记本,交到少平手里,说:“她留给我们的主要纪念就是十几本日记。这三本是记述你们之间感情的,就由你去保存。读她的日记,会感到她还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孙少平接过这三本彩色塑料皮日记本,随手打开了一本,那熟悉的、像男孩子一样刚健的字便跳入了眼帘——……酷暑已至,常去旁边的冶金学院游泳,晒得快成了黑炭头。时时想念我那“掏炭的男人”。这想念像甘甜的美酒一样令人沉醉。爱情对我虽是“初见端倪”,但已使我一洗尘泥,飘飘欲仙了。我放纵我的天性,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追的力量。我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骄傲。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地自我更新的过程……孙少平的视线被泪水模糊了。他合住日记本,似乎那些话不是他看见的,而是她俯在他耳边亲口说给他听的……当田福军搂着他的肩头来到客厅的时候,晓晨旁边又多了一位穿素淡衣服的姑娘——她不是晓晨的妻子就是他的未婚妻。他们要带他去吃饭。

但少平谢绝了。他说他已经吃过饭,现在就回他住宿的地方去。田福军让晓晨到值班室叫了一辆小车,把他送到了火车站附近的那个旅馆。回到旅馆后,少平立刻又决定当晚搬到黄原办事处住。他明天要赶回黄原。

他明天一定要赶回黄原!因为后天,就是晓霞和他约定在古塔山后面相会的日子。她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他还要和她如期地在那地方相会!

中午十二点刚过,他就走出旅社,从东关大桥拐到小南河那里,开始向古塔山走去——走向那个神圣的地方。

对孙少平采说,此行是在进行一次人生最为压严的仪式。

他沿着弯曲的山路向上攀登。从山下到山上的这段路并不长。过去,他和晚霞常常用不了半个钟头,就立在古塔下面肩并肩眺望脚下的黄原城了。但现在这条路却是如此漫长,似乎那个目的地一直深埋在白云深处而不可企及。

他看了看手表,离一点四十五分还有一个小时;而他知道,再用不了二十分钟,就能走到那棵伤心树下。他要按她说的,准时走到那地方。是的,准时。他于是在亭子间的一块圆石上坐下来。

心脏开始狂跳起来——上了那个小土梁,就能看见那个小山湾了!

在这一瞬间,他甚至忘记了痛苦,无比的激动使他浑身颤栗不已。他似乎觉得,亲爱的晚霞正在那地方等着他。他满头大汗,浑身大汗,眼里噙着泪水,手里举着一束野花,心衰力竭地爬上了那个小土梁。

他在小土梁上呆住了。泪水静静地从脸颊上滑落下来。

他来到杜梨树下,把那束野花放在他们当年坐过的地方,此刻,表上的指针正指向两年前的那个时刻:一点四十五分。

(有删改)

(注)本文节选自《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33章。田晓霞,省报记者,是省委副书记田福军之女,与矿工孙少平相爱。两人两年前曾约定在黄原城古塔山的杜梨树下再相会,但在约定日期的前几天,她主动前往报道洪灾情况,帮助疏散群众,奋勇救了一个小女孩,自己却被汹涌的洪水卷走,英勇牺牲。田福军得知女儿深爱着孙少平后,给孙发电报,让他来跟田晓霞做最后的告别。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来到田福军家中,看到田晓霞的遗像,孙少平泪水涌流,失声痛哭。照片上晓霞越显得青春美丽,纯真烂漫,就越凸显出少平内心的巨大痛苦。

B.田福军并没有因为与女儿相爱的孙少平是个矿工而轻视他,相反,他为少平给了女儿爱情的满足而感到欣慰和感激,可见田福军的开明与慈爱。

C.在少平心中,黄原城古塔山的杜梨树下是个神圣的地方,一点四十五分是个神圣的时刻,斯人已逝,赴约准时,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十分鲜明。

D.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而热烈的情感,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描摹人的言行神貌,均笔下含情,真切深挚,令人动容感怀。

2.为什么“对孙少平来说,此行是在进行一次人生最为庄严的仪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3.田晓霞有怎样的思想性格?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并分析。

【答案】

1. C

2. 因为对孙少平来说,此行①是完成自己与田晓霞的约定,②更是对二人刻骨铭心的爱情的纪念,③还是对田晓霞的祭奠与怀念。

3.①热爱生活,充满活力。她写日记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她的笑容灿烂,眼神欣喜。

②舍己为人,品格高尚。她主动奔赴抗洪前线,帮助疏散群众,并为救小女孩献出生命。

③纯真热情,大胆追求爱情。身为省委副书记的女儿,她没有门第观念,大胆爱上了矿工孙少平。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主要集中在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等内容的考核。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题干要求选出“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C项,“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十分鲜明”说法错误,文本此处的情节具有一定的浪漫性,但作品的风格是现实主义的。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能力。要求回答“对孙少平来说,此行是在进行一次人生最为庄严的仪式”的含义,答题时注意句不离段的原则,同时注意句中重点的词语,此题注意抓住句中的“人生最为庄严的仪式”,其包含“完成自己与田晓霞的约定”“对二人刻骨铭心的爱情的纪念”“对田晓霞的祭奠与怀念”三层含义,因此说是“庄严的仪式”。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能力。要求概括田晓霞的思想性格,答题时首先梳理文章的情节,然后根据情节概括性格特征,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她写日记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她的笑容灿烂,眼神欣喜”“她主动奔赴抗洪前线,帮助疏散群众,并为救小女孩献出生命”“身为省委副书记的女儿,她没有门第观念,大胆爱上了矿工孙少平”概括其“热爱生活,充满活力”“舍己为人,品格高尚”“纯真热情,大胆追求爱情”等性格特征。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村里和家里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孙少平却陷入了极大的苦恼之中。三年的教师生涯结束了,他不得不回家当了农民。

他倒不仅仅是为此而苦恼。迄今为止,他还不敢想象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当农民就当农民,这没有什么可说的。无数像他这样的青年,不都是用双手劳动来生活吗?他,农民孙玉厚的儿子,继承父业也可以说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但他不能排除自己的苦恼。

这并不是说他奢想改变自己的地位和处境———不,哪怕比当农民更苦,只要他像一个男子汉那样去生活一生,他就心满意足了。

无论是幸福还是苦难,无论是光荣还是屈辱,让他自己来遭遇和承受吧!他向往的正是这一点。

按说,要做一个安份守己的农民,眼下这社会正是创家立业的好时候。只要心头攒劲,哪怕纯粹在土地上刨挖,也能过好光景。更何况,像他们家现在还有能力办起一个烧砖窑,那前程不用说大有奔头。发家致富,这是所有农民现在的生活主题。只要有饭吃,有衣穿,有钱花,身体安康,儿女双全,人活一世再还要求什么呢?

谁让你读了那么些书,又知道了双水村以外还有个大世界……如果你从小就在这个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现在就会和众乡亲抱同一理想:经过几年的辛劳,像大哥一样娶个满意的媳妇,生个胖儿子,加上你的体魄一定成为一名相当出色的庄稼人。

不幸的是,你知道的太多了,思考的太多了,因此才有了这种不能为周围人所理解的苦恼……既然周围的人不能理解他的苦恼,少平也就不会把自己的苦恼表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他尽量要求自己用现实主义态度来对待一切。

毫无疑问,对孙少平来说,在学校教书和在山里劳动,这差别还是很大的。当老师不必忍受体力劳动的熬苦,而且还有时间读书看报……虽说身在双水村,但他的精神可以自由地生活在一个广大的天地里。如今,从早到晚天天得出山,再也没有什么消闲的时光看任何书报了。一整天在山里挣命,肉体的熬苦使精神时常处于麻痹状态———有时干脆把思维完全“关闭”了。晚上回到家里,唯一的向往就是倒在土炕上睡觉,连胡思乱想的功夫都没有。一个有文化有知识而爱思考的人,一旦失去了自己的精神生活,那痛苦是无法言语的。

这些也倒罢了。最使他憋闷的仍然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很羡慕村中那些单身独户的年轻庄稼人,要累就累得半死不活,毕了,无论赶集上会,还是干别的什么事情,都由自己支配,这一切他都不能。理性约束着他,使他不能让父亲和哥哥对他的行为失望。他尽量做得让他们满意,即是受点委屈,也要竭力克制,使自己服从这个大家庭的总体生活。

他一个人在山里劳动歇息的时候,头枕手掌仰面躺在黄土地上,长久地望着高远的蓝天和悠悠飘飞的白云,眼里便会莫名地盈满了泪水,山里寂静无声,甚至能听见自己鬓角的血管在哏哏地跳动。

外面等待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他难以想象。当然,有一点是肯定的———一切都将无比艰难;他赤手空拳,无异于一丛飘蓬。

唉!有时他又动摇了,还是顺从命运的安排吧!生活在家里虽说精神不痛快,但一日三餐总不要自己操心;再说,有个头疼脑热,也有亲人的关怀和照料。倘若流落在它乡异地,生活中的一切都将失去保障,得靠自己一个人去对付冷酷而严峻的现实了……

可是,到外面去闯荡世界的想法,还是一直不能从他心灵中勾销。随着他在双水村的苦闷不断加深,他的这种愿望却越来越强烈了。他内心为此而炽热地燃烧,有时激动得像打摆子似的颤抖。他意识到,要走就得赶快走!要不,他就可能丧失时机和勇气,那个梦想就将永远成为梦想。现在正当年轻气盛,他为什么不去实现他的梦想呢?哪怕他闯荡一回,碰得头破血流再回到双水村来,他也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聊以自慰了;如果再过几年,迫不得已成了家,那他的手脚就会永远被束缚在这个“高加索山”了!

经过不断的内心斗争,孙少平已经下决心离开双水村,到外面去闯荡世界。

有人会觉得,这后生似乎过于轻率和荒唐;农村的生活已经开始变得这样有希望,他们家的事业也正在发端之际,而且看来前景辉煌,他为什么要去不属于自己的世界自寻生路?那个陌生的天地会给他带来多少好处?这恐怕只有天知道!

临走的前一天晚上,他打捆好了自己的行李。一条开洞的黑羊毛毡;被褥是早年间姐姐出嫁后留下的,已经缀了许多补丁———三根断麻绳续在一起,便扎住了这出门的全部行囊。

第二天早晨,从米家镇开往黄原的第一辆长途汽车过来后,挤在公路边上为少平送行的全家人,都举起胳膊拦挡车。

车一停住,少平就立刻提起那卷破烂行李挤了上去。他尽量笑着挥手向亲人们告别,而并不知道两颗泪珠早已从他的脸颊上滑落下来……

(摘编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11章)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详细叙述了孙少平对于留在双水村继续劳动还是到外面闯荡世界内心的内心彷徨与挣扎。

B.文中说三根断麻绳“便扎住了这出门的全部行囊”,既说明了孙少平行李少,又暗示其梦想的并不远大。

C.文章通过对孙少平心理的细致刻画,塑造了一个不满足于双水村生活,开始摆脱狭隘眼光的年轻人形象。

D.选文中两段第二人称的叙述既可以看做是作者对主人公所说的话,也可看做主人公自己的内心独白。

2.批评家曾镇南评价路遥小说的叙事艺术有“特有的那种巨大的情感力量”。请结合选文分析这种叙事的情感力量是如何体现的。

3.选文开头说“孙少平陷入了极大的苦恼之中”,孙少平的苦恼来自何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答案】

1.B

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题中B项,“又暗示其梦想的并不远大”错,根据上文“只要他像一个男子汉那样去生活一生,他就心满意足了”“到外面去闯荡世界的想法,还是一直不能从他心灵中勾销”“一条开洞的黑羊毛毡;被褥是早年间姐姐出嫁后留下的,已经缀了许多补丁”可知,孙少平是有着远大的理想的,三根断麻绳表现的是他生活的贫困。

故选B。

2.(1)体现在不同人称运用上。运用第三人称细致刻画人物心理活动,运用第二人称直接展示主人公进行内心独白,让读者对主人公产生同情和理解。(2)以作者身份直接议论,表明对人物的支持、理解和同情。

3.三年的教师生涯结束了,他不得不回去当了农民;渴望出去独自面对生活的考验,主宰自己的命运的想法和生活现实的矛盾;双水村的贫瘠、封闭、落后的生活状态无法满足他内心对丰富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点睛】

上一篇:校学生处团委月活动安排下一篇:部门安全承诺书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