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语的新方法作文

2025-03-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习成语的新方法作文(推荐10篇)

学习成语的新方法作文 篇1

今天我知道了一种学习成语的新方法。你想听吗?想听的话就请你竖起耳朵。

这个新方法的名字叫做:看图记成语。顾名思义,就是看图片记住成语。

先考考你,让你做一道简单的题目。在一条林间小道上,一只老虎站在一只狐狸身后。小鹿、小松鼠、小兔子和野猪在拼命地逃跑。

猜到了吗?哈哈,你真聪明!没错,那就是狐假虎威。

再给你出一道。碧波荡漾的小河的一岸绿树成荫,而另一岸则生长着桃树和柳树。桃树开出了红艳艳的桃花,而柳树则借着春风梳理着长长的`秀发。

哈,你又猜对了,没错!这就是柳暗花明。

最后给你出道难的。这是一个银色的世界。高山似乎裹着一床银色的杯子。松树被白雪覆盖着,只能看出丝丝绿色。狂风像皮鞭一样抽打着大地,雪花也迟迟不肯飘落在地上。连湖面也在这寒冷的天气中结成了冰。

啊,你真厉害!这也能答对!答案就是你说的冰天雪地!

怎么样?学会了吗?如果学会的话,一定要跟别人说,让他们也知道哦!

小学成语学习方法之我见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成语学习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6-006

成语是我国语言的精华。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成语教学时更多的是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抄写,这远远达不到课标对于成语知识学习的要求。对此本人认为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学习成语,让成语在学生心中扎根。

一、叙述故事,引进成语之门

成语很多都来源于各种故事,有的是神话故事,有的是寓言故事,还有的是历史故事、宗教故事等。在教学这些成语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故事法进行教学。

师: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 呀!”真是什么呢?大家猜一猜,看看谁能猜中。

生:入木三分。

师:真聪明呀!你是怎样猜到的呢?

生:故事中说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所以我猜这个故事应该叫入木三分吧。

儿童天生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开展成语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学到成语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学习品质。

二、巧设谜语,激发成语之趣

巧设谜语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浓厚兴趣。谜语和成语是紧密联系的,很多成语就是谜语的谜底。

师: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个谜语让同学们猜一猜:“唐僧取经八十一难,打一成语。”

(学生不解,教师提醒)

师:唐僧取经是去做好事的,但要经过很多磨难。想出来了吗?

生1:谜底是“好事多磨”。

师:恩,很好。现在我们再来一个比较难的。谜面是:“飞机场开张。”

生2:谜底是“有机可乘”。

师:有机可乘的意思是有飞机可以乘用吗?

生3: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有机会可以利用。

师: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我们理解成语的时候,不能仅仅理解它的字面意思,还要理解它的深层含义。

谜语法使学生学习成语的情绪高涨。教师引导得好,就能带领学生进入谜语和成语的王国中,使他们乐不思蜀。

三、成语归类,引导成语回家

中国的成语多如繁星,学习过程中要懂得把它们归类起来,方便记忆和运用。

1.根据来源分类

(1)来源于故事。如上文提到的各种类型的成语故事。

(2)来源于古书和口语。如古书的:①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②瓜田李下——古乐府《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如口语的:①狼子野心——《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②千夫所指——《汉书·王嘉传》:“谚曰:千夫所指,无病而死。”

(3)来源于外来语。如根据佛经意译或改写而成的成语:昙花一现、五体投地、聚沙成塔、回光返照等。

(4)新创造出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名家的作品、群众的口语中,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成语。如多快好省、力争上游、争分夺秒、自力更生、古为今用等。

明确了这些成语的来源,就知道了成语最初的含义,这对于弄懂成语的意义(本义和引申义)大有帮助。

2.根据成语的意思来分类

根据成语的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分类。如同样的一个成语“千方百计”,既有和它意思相近的成语“想方设法”,又有与它意思相反的成语“一筹莫展”。在平时学习成语的时候,不仅要想想与它意思相近的成语,也要想想与它意思相反的成语,这样学生的成语积累就会成倍增加。当然,还可以根据成语表达的季节分类。表示春天的成语,如春光明媚、春光秀丽;表示夏季炎热的成语,如烈日当空、骄阳似火;表示人物神态的成语,如垂头丧气、愁眉苦脸;表示人物品质的成语,如肝胆相照、忠贞不渝等。

四、准确把握,防止成语用错

在成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写错字、用错句。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在学成语的时候,没有注意到所学成语的写法,二就是对于所学成语的意思不甚理解。如成语“情不自禁”的意思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而“禁”是抑制、控制的意思。如果知道了这些内容,就不会把“禁”写成“尽”了。只有准确把握成语的意思,才能避免写错成语。

成语学习的方法很多,教师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寻找到成语学习的一方天地,在津津有味的学习中掌握成语的精髓。

学习成语的新方法作文 篇3

秋天的月亮,春天的花朵。比喻良辰美景、美好岁月。唐・白居易《琵琶行》:“往年悲笑单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瑟缩:身体因热冷、受惊等而伸直或兼颤动。

五六年级:那个学段的孩子必须要小量阅读。每天有量的要求。读完之后战野长说说白章的从要形式或他的体会。每天要求小声读最长一篇白章,每学期要读几本名著。那是最最少的读书量。要注意积聚。有博门的戴抄本。要合门别类停止戴录。好词、好句、好段、读书体会等等。对白章的要求也高了。野长要指导的时候可以从白章结构上来指导。比如作白有那样的`考究:凤尾、猪肚,豹尾。什么是凤尾?凤尾很漂亮。也便是白章的开尾便要吸引人。引人入负,才有读上去的欲望。猪肚指白章的从体部分,要沉点来写。要花小量的笔朱来详细完整地描写。那个学段的孩子要能够把一件事写详细清楚了。要能够突出白章的从题了。豹尾指开尾。像豹子的尾巴那样,让人回味无穷,来下足够的空间给人思考。除了那种要求之外,如果孩子现在的作白水平较低,可以博门练习一下开尾,从体,战开尾部分的描写。开尾开不好,抽个时间博门战孩子研究开尾怎么写。从体部分写不清楚,可以博门锻炼一下。把孩子白章拿过来,瞅哪里还短什么形式,通常写事的白章,结合记叙白六要荤,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合别让孩子写出来。写人的白章,外貌,性格特点,详细事例来表现,对人物的印象或评价。瞅瞅短哪些便掘哪些。孩子知讲成绩所在,以后便不会再呈现那种状况。

秋风萧萧

亦作 秋月春花:“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长长。”(南唐・李煜《虞美人》)

瑟瑟:形容细微的声响。

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阳阳五行解释时节,秋为金。飒飒:风声。例:那时正是将近仲秋天气,金风飒飒,玉含泠泠。(《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同义 金风送爽

金风飒飒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响。

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单具有。

金风:指秋天的风。秋风带来了冷意。

指秋天的景物。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含时。”

例:金风送爽,冷含惊秋。(鲁迅《述臭港恭祝圣诞》)

橙黄橘绿

金风送爽

萧萧:形容风声或马叫声等。

指秋季景物。宋・苏轼《赠刘景白》:“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秋月春风

秋风瑟瑟

一二年级:沉在说话练习。能够独立地写一些句子。能够长短句子变换,在一句话的基础上可以拓展至一段。人们野长平时在野里要做的是:战孩子接流。利用一切机会煅炼他的心语接际能力。那不仅是在煅炼孩子的心才,同时也是在为写作打基础。会说,便意味灭能写出来。如果连说也说不好,那写出来的可能性很小。同时,可以在野里帮助孩子停止写话练习。一句话,比如:人有一只小猫。野长可以试灭让孩子增加形式。什么样的小猫?孩子会说:可恨。野长可以再问,还可以是什么样的?孩子想了一会儿,可能会说:淘气。试灭让孩子变换词语形容同一样事物,那为他今后是否能够灵敏运用词语打下了基础。那是一,词语变换练习。二是野长可以指导孩子进一步深化,围绕猫来思考,停止写话锻炼。你心气很紧驰地追问:小猫哪里可恨?孩子便会歪灭小脑袋想想以后说:“它会捉老鼠。” “它的眼晴还会变呢!”那时候你可以指导孩子把它写出来。那么本本的一句话便缓缓地在孩子笔下成为一段了。野长指导的次数长了,孩子的写作思绪便形成了,以后再写便知讲怎么下笔了。

秋风瑟缩

秋风萧瑟

作白阅读导航:秋天作白,教生节作白,外秋节作白 ,邦庆节作白,沉阳节作白,感恩节作白

秋风落叶

三四年级:那个学段,孩子便必须要沉视并加强阅读了。写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孩子可以开始写**记。学校老生会要求写。除此之外,野长可以博门给孩子准备一个**记本。那个**记本博门用来写孩子真真发作的事。不强迫每天写,但战孩子约定,一些生活外较小的事肯定要写上去。他的喜怒悲乐也尽可以写上去。平时为了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不要求字数。平时来外面玩,学校组织什么活动,可以修议孩子写出来。征求孩子同意以后,战孩子一同观赏他的作白。哪个词用失恰当,哪句话写失生动,野长及时地停止鼓舞,发自外心地赞誉,让孩子获失成便感,谦意感,那样孩子才会热恨写作,永葆写作热诚。遇到不迟滞的句子,也没闭系。野长给孩子降修议,那个词你觉失换成什么什么合适吗?以讨论的心气,研究的态度,孩子会接受的。

学习成语的新方法作文 篇4

成语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搜集了关于学习成语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无可取 没有一点儿可以肯定的地方。

一筹莫展 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以貌取人 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一字之师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

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一代楷模 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

一丝不苟 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一得之见 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一张一弛 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应对如流 对答象流水一样。形容答话很快,很流利。

盈科后进 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应付裕如 应付:对付,处置。裕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从容对付,毫不费劲。

羽毛未丰 丰:丰满。指小鸟没长成,身上的毛还很稀疏。比喻年纪轻,经历少,不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引锥刺股 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勤奋学习的成语

悬梁刺骨 形容刻苦学习。

学而优则仕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循循善诱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寻根究底 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相辅相成 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循序渐进 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下学上达 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悬梁刺股 形容刻苦学习。

学非所用 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比喻学习与实践

相脱节。

学如穿井 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学无常师 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老师。

循常习故 循常:遵循常规。习故:学习陈旧的作风。遵守旧规,沿袭先例。形容因袭保守,不愿变通。亦作“循故袭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

学如登山 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照葫芦画瓢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择善而从 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质疑问难 质疑:请人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知难而进 迎着困难上。

追根究底 追究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专心致志 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凿壁偷光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自我陶醉 陶醉: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内心的安慰。指盲目地自我欣赏。

左图右史 形容室内图书多。

争分夺秒 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自吹自擂 擂:打鼓。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专心一志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孜孜不倦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枕典席文 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孳孳不倦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憎爱分明 憎:恨。恨什么,爱什么,界限清楚,态度鲜明。

研精覃思 研:研究;精:细密;覃:深入;思:思考。精心研究,深入思考。

夜以继日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咬文嚼字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一问三不知 不管怎样问,总说不知道。

一目十行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以一知万 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认真学习的成语 篇5

2、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3、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4、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5、爱岗敬业: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到底,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尊重自己的岗位的职责,对自己岗位勤奋有加。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

6、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7、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8、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9、兢兢业业: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10、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11、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工作方法的成语 篇6

2、不务正业:务:从事。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3、消极怠工:指用消极的方法不认真工作。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5、例行公事:按照惯例办理的公事。此刻多指刻板的形式主义的工作。

6、甘之如饴:甘:甜;饴:麦芽糖浆。感到象糖那样甜。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7、待价而沽: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

8、半路出家: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9、毙而后已: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至死才罢休。

10、继晷焚膏: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11、能文能武: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潜力。

12、其乐无穷: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指朝廷某一工作,感到乐在其中。

13、大有起色:明显地出现好转的样貌(多指焕散的工作或觉重的疾病。

14、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15、挑三拣四:形容过分地挑剔。也指对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选。

16、虚应故事:故事:成例。照例应付,敷衍了事。指用敷衍的态度对待工作。

17、雏鹰展翅:雏:幼鸟。幼鹰展开翅膀飞翔。比喻青年人开始独立生活工作。

18、宵衣旰食: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光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19、一朝天子一朝臣:指一个人上台,下方的工作人员就另外换一批。

20、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务必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1、善文能武:既有文才,又通武艺。现常指既能动笔又有实际工作潜力。

22、鹪鹩一枝:鹪鹩做窝,只占用一根树枝。比喻一个安身之处或一个工作位置。

23、胜任愉快:胜任:潜力足以担任。指有潜力担当某项任务或工作,而且能很好地完成。

24、半路修行: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关于古人学习的成语 篇7

1.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2.不耻相师 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3.不愧下学 愧:惭愧。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4.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5.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6.不足为法 足:值得;法:效法。不值得学习、效法

7.车在马前 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8.春诵夏弦 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9.刺股悬梁 形容刻苦学习。

10.独学寡闻 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11.笃学好古 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12.断织劝学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13.钝学累功 〖解释〗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14.顿学累功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15.多歧亡羊 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16.夺胎换骨 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17.发愤忘食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8.废寝忘餐 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19.浮光掠影 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20.鹘仑吞枣 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21.邯郸学步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22.汉人煮箦 汉:汉中地区,在今陕西省。箦:席子,此指竹席子。汉中有个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席子当作竹笋来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

23.好学不倦 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24.鸿鹄将至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25.胡服骑射 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26.继晷焚膏 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27.敬业乐群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28.居安资深 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

29.据鞍读书 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30.开华结果 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

31.抗颜为师 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32.跬步千里 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该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33.困而不学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34.困而学之 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35.冷暖自知 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36.力学不倦 〖解释〗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37.力学笃行 〖解释〗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38.鲁斤燕削 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39.敏而好学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40.能者为师 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41.驽马十驾 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42.蓬赖麻直 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43.切磋琢磨 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44.勤学好问 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45.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46.寝食俱废 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47.群起效尤 大家一起向坏的学习。

48.然糠照薪 〖解释〗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49.日以继夜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50.洒扫应对 〖解释〗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51.三迁之教 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52.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53.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解释〗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54.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55.贪多嚼不烂 贪图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56.贪多务得 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57.晚生后学 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58.万世师表 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59.为人师表 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60.下学上达 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61.悬梁刺股 形容刻苦学习。

62.悬梁刺骨 形容刻苦学习。

63.学步邯郸 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64.学而不厌 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65.学而优则仕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66.学非所用 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6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69.学如穿井 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70.学如登山 〖解释〗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71.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72.学无常师 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老师。

73.学以致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74.循常习故 循常:遵循常规。习故:学习陈旧的作风。遵守旧规,沿袭先例。形容因袭保守,不愿变通。亦作“循故袭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

75.循序渐进 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76.循循善诱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77.夜以继日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78.一暴十寒 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79.一曝十寒 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80.以学愈愚 谓用学习改变愚昧的秉性。

81.因材施教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82.引锥刺股 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83.鹦鹉学语 鹦鹉: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鹦鹉模仿人学习讲话。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亦作“鹦鹉学舌”。

84.盈科后进 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85.用非所学 使用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习中得到的东西不一致。

86.幼学壮行 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87.玉不琢,不成器 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88.择善而从 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89.枕典席文 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90.孜孜不倦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表现勤奋学习的成语 篇8

1、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2、程门立雪:冒着大雪在程颐的门前站着,形容尊师重道,虔诚求教。

3、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4、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5、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6、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7、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8、坐薪尝胆:指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9、焚膏继晷: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学习。

10、质疑问难:质疑:请人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11、研精覃思:研:研究;精:细密;覃:深入;思:思考。精心研究,深入思考。

12、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13、钝学累功: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14、艰苦卓绝:卓绝:极不平凡。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15、分秒必争: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

16、分甘绝少:绝:拒绝,引伸为不享受;甘:好吃的。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17、孳孳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8、孜孜不倦:孜孜,也作“孳孳”,努力不懈的样子。不倦,不知疲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十分努力。

19、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20、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21、笃志不倦:笃志:志向专一;倦:厌倦。指学习志趣专一,不知疲倦。

22、左图右史:形容室内图书多。

23、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24、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25、广师求益:师:效法,学习;益:进步。多方面学习,以增进学识。

26、十年磨剑:比喻多年刻苦磨练。

27、卧薪尝胆: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28、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29、凿壁偷光: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30、一曝十寒: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31、朝益暮习:朝:白天;益:增加;暮:晚上。白天学习新知识,晚上就温习。形容学习用功。

32、刺骨悬梁:悬梁:以绳子系头挂在屋梁上。形容刻苦学习。

33、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34、坚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35、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老师。

36、凿壁偷光:凿穿墙壁引过光线。形容家境贫困仍刻苦勤学。

37、专心一志: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38、坐以待旦:待,等待;旦,天亮。坐着等天亮。多形容勤恳。

39、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40、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41、活到老学到老:指老人坚持学习或知识不断更新,人们永远学不尽。

42、刺股悬梁:形容刻苦学习。

43、万世师表: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44、夙夜匪懈:解释: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

45、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46、铁面枪牙:比喻坚忍不拔,刻苦自励。

47、闻鸡起舞: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48、不愧下学: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49、悬梁刺股:把头发挂在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形容发奋刻苦学习。

50、力学笃行: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51、专心致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52、囊萤映雪: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照明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53、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54、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55、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56、悬梁刺骨:形容刻苦学习。

57、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58、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59、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60、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喜欢学习,勤于思考,就能集会其中的含义。

61、坐薪悬胆: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62、牛角挂书:把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看书。比喻勤奋好学。

63、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64、磨穿铁砚:磨穿了铁铸的砚台。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也形容笔墨功夫之深。

65、只争朝夕: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66、蓬赖麻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67、以一知万: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68、勤学苦练:勤奋、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69、争分夺秒: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70、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71、好学不厌:好:喜爱;厌: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72、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73、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74、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到不会厌烦的地步。

75、手不释卷:看书入迷,手都不舍得放下书,形容勤奋好学。释:放下;卷:指书籍。

76、力学不倦: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描写学习态度的成语 篇9

2、燃膏继晷:燃: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日影,日光。点上灯烛,接续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与学习。

3、贪多嚼不烂:贪图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4、刺股悬梁:形容刻苦学习。

5、非学无以广才:不学习就无从增长知识,提高才干。

6、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7、晚生后学: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8、恃才不学:恃:倚仗。倚仗自我有天才,不用心学习。

9、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10、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甚至休息或闲暇的时候也要学习。

11、切磋琢磨: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12、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13、师心而不蹈迹:师:效法;迹:前人留下的言论。学习前人的理论只能学习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体做法。

14、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如不努力推进,则会随水流后退。比喻学习或做事须克服困难,奋勉向前。

15、笃志不倦:笃志:志向专一;倦:厌倦。指学习志趣专一,不知疲倦。

16、不愧下学: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17、临阵带兵书:比喻平时不学习,临到出阵作战才去学习兵法。

18、刺股悬头:形容刻苦学习。同“刺股悬梁”。

19、不足为法:不值得学习效法。

20、蓬赖麻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21、师逸功倍:师:学习;逸:安闲。比喻善于学习的人,用时不多,收获很大。

22、广师求益:师:效法,学习;益:提高。多方面学习,以增进学识。

23、善与人同:自我有优点,愿意别人同自我一样,别人有长处,就向别人学习。

24、力学笃行: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25、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教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26、博学笃志:笃:忠实,一心一意。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27、切瑳琢磨: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同“切磋琢磨”。

28、活到老学到老:指老人坚持学习或知识不断更新,人们永远学不尽。

29、鸿鹄将至:鸿鹄:天鹅。天鹅立刻就要飞来了。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30、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31、鲁斤燕削: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32、善诱循循:善:善于;诱:引导;循循:有次序的样貌。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33、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34、思而不学则殆: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思:思考。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使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35、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能够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36、胡服骑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37、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38、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资料之一。

39、半工半读:一面劳动一面学习的个人学习方案。

40、忘餐废寝: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41、圣人无常师: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师。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

42、不耻相师: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43、师其意不泥其迹:师:效法;意:意图;泥:拘泥;迹:前人留下的言论。学习前人的理论只能学习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体做法。

44、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45、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齐走路,其中必定有人能够作为我的教师。指应当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46、顿学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47、力学不倦: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48、群起效尤:大家一齐向坏的学习。

49、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我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50、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51、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我会的东西忘了。

52、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53、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54、勤工俭学: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参加劳动,而以劳动所得维持生活。泛指在学习期间参加劳动。

55、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56、水积成川:川:河流。指水积多了才能成为河流。比喻在学习上日积月累,必然能成才。

57、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58、夺胎换骨: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59、春诵夏弦: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一样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60、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61、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62、穷日落月:白天连着晚上。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63、博学审问:博:多;审:详细。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

64、贪多务得: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65、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66、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67、刺骨悬梁:悬梁:以绳子系头挂在屋梁上。形容刻苦学习。

68、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69、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70、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71、发愤忘餐: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72、冷暖自知:水的冷暖,仅有饮者自我知道。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我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仅有自我知道。

73、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74、然糠照薪: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关于学习态度的成语 篇10

1、群起效尤:大家一起向坏的学习。

2、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3、然糠照薪: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4、切琢磨: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同“切磋琢磨”。

5、冷暖自知:水的冷暖,只有饮者自己知道。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6、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7、力学笃行: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8、刺股悬头:形容刻苦学习。同“刺股悬梁”。

9、贪多嚼不烂:贪图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10、蓬赖麻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11、不愧下学: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12、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如不努力推进,则会随水流后退。比喻学习或做事须克服困难,奋勉向前。

13、不耻相师: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14、临阵带兵书:比喻平时不学习,临到出阵作战才去学习兵法。

15、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6、师逸功倍:师:学习;逸:安闲。比喻善于学习的人,用时不多,收获很大。

17、夺胎换骨: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18、笃志不倦:笃志:志向专一;倦:厌倦。指学习志趣专一,不知疲倦。

19、春诵夏弦: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20、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21、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22、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23、刺骨悬梁:悬梁:以绳子系头挂在屋梁上。形容刻苦学习。

24、胡服骑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25、晚生后学: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26、勤工俭学: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参加劳动,而以劳动所得维持生活。泛指在学习期间参加劳动。

27、不足为法:不值得学习、效法。

28、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29、穷日落月:白天连着晚上。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30、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31、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32、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33、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34、水积成川:川:河流。指水积多了才能成为河流。比喻在学习上日积月累,必然能成才。

35、鲁斤燕削: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36、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37、鸿鹄将至:鸿鹄:天鹅。天鹅马上就要飞来了。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38、半工半读:一面劳动一面学习的个人学习方案。

39、贪多务得: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40、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41、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42、钝学累功: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43、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44、非学无以广才:不学习就无从增长知识,提高才干。

45、燃膏继晷:燃: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日影,日光。点上灯烛,接续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与学习。

46、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47、博学笃志:笃:忠实,一心一意。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48、发愤忘餐: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49、善与人同:自己有优点,愿意别人同自己一样,别人有长处,就向别人学习。

50、车在马前: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51、力学不倦: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52、博学审问:博:多;审:详细。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

53、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54、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55、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56、切磋琢磨: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57、恃才不学:恃:倚仗。倚仗自己有天才,不用心学习。

58、师心而不蹈迹:师:效法;迹:前人留下的言论。学习前人的理论只能学习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体做法。

59、思而不学则殆: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思:思考。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使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60、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61、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甚至休息或闲暇的时候也要学习。

62、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63、师其意不泥其迹:师:效法;意:意图;泥:拘泥;迹:前人留下的言论。学习前人的理论只能学习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体做法。

64、刺股悬梁:形容刻苦学习。

65、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66、顿学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67、忘餐废寝: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68、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69、善诱恂恂:善:善于;诱:引导;恂恂:有次序的样子。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70、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71、圣人无常师: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

72、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73、广师求益:师:效法,学习;益:进步。多方面学习,以增进学识。

74、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75、善诱循循:善:善于;诱:引导;循循:有次序的样子。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上一篇:散步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教案下一篇:数学家的眼光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