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专题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苏教版专题(共8篇)

苏教版专题 篇1

一、指导思想,设计方法等说明

专题的设计是这套苏教版教材训练系统的一个创新,学生通过对特设专题的学习,接受多方面的教育与训练。在专题训练中,学生的知识积累、语言实践、阅读能力、思维训练都会得到加强。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专题教学。

《狼》专题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内容,被安排在第五单元后。本专题分为“阅读积累”、“思索质疑”、“讨论研究”三个层次进行。通过对“狼”这一话题的探讨,让学生学会辨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同时,让学生在查阅和搜集资料、阅读感悟、探究思考的过程中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探究、去思考、去发现、去收获。从而让学生对狼的认识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由阅读、想象、领悟逐渐上升到思辨、表达、创新。这一专题是“建构主义”学习的集中体现,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践。它把听说读写打通,学科间打通,课内外打通,能真正实现大语文教学。

因此,我运用了活动式教学理念来设计本专题教学,整节课,我模拟一个谈话节目的现场,请出了虚拟的主人公——狼,让他全程参与了学生的学习活动。课的伊始,我就跟学生说:今天我们课上有幸请到了一位神秘嘉宾,“他”是谁呢?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顺势说:考考你:对于“他”,你知道多少?(可以从习性及种类等谈起。)从而引导学生了解狼的习性,为后续的三个活动奠定基础。接下来,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探索中西方语言中狼的形象;活动二:探究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活动三:辩论,辩证地看待狼。通过这三个活动,将对狼的研究引向深入,让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辩证的角度去思考,去研究狼,建立一个对狼这样的事物认识的一个知识体系。从而形成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身心参与的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新局面,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语文基本素质得到和谐的发展。

二、实践过程

(一)导入新课——狼知识知多少?: 此环节通过创设一个模拟谈话情境——今天我们课上有幸请到了一位神秘嘉宾,“他”是谁呢?引出模拟的教学主人公——狼,然后了解学生对狼的知识了解多少,设置了问题:考考你:对于“他”,你知道多少?,(投影出示狼的图片和狼的介绍。)

(二)活动一:中西方语言中狼形象探究

此环节通过自创的一段文字——狼的独白一:“我”是一只狼,生活在无垠的旷野中,虽然“我”生性残忍,但也是生活所迫。何况“我”也曾为人类的语言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你知道吗?由此引导学生了解与狼有关的成语、谚语等语言知识。接着抛出一个问题:从搜集到的有关成语、谚语、歇后语中看出:狼历来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如何?人们对狼的态度又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呢?

(课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并且结合网络资源,每人至少找出狼的谚语、成语、歇后语各10条。课上通过组内旋转木马式交流,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补充,然后随机各抽取一组测试,以实现资源共享,达到知识掌握的最大化,并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在此活动中的收获。教师抛出的问题,安排学生小组讨论:

1、组长有序安排,每人发言,记录员将关键词记录下来。

2、随机抽出两个小组,每组派一位代表发言。发言时要有理有据,既讲结论,又讲理由,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中西方语言中狼的形象,以及人们的态度,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活动二:文学作品中狼形象探究

此环节通过自创的一段文字——狼的独白二:听完了你们的讨论,“我”的内心无法平静。虽说“我”对人类的语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我”在生物界英勇无比,绝大数人还是会“谈狼色变”,对“我”充满恐惧与厌恶,因此“我”常常受到人们不公正的对待。其实,我也有值得推崇的地方啊。不信请你来看看毕淑敏的文章《母狼的智慧》和聂还贵文章的《野狼》吧。由

用心

爱心

专心 此引导学生去阅读教材中《母狼的智慧》古文《狼》以及教师准备的课外阅读文章《野狼》。

然后通过三个阅读思考题:(1)请你认真阅读《母狼的智慧》,思考:文中的母狼是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说说理由。)(2)阅读《野狼》,你一定会被那只野狼深深感动,它最感动你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说说理由。)(3)课后你也一定读过其他的文章,请你说说:狼还有哪些特点?,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要求:自读课文,思考问题,在文中作批注),后小组合作(要求:首先每位同学在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记录员记录组员观点和根据,然后由发言人总结发言。)

最后质疑:为什么在不同作家的笔下,狼的形象各不相同呢?以此引发学生更深刻的思考。

(四)活动三:辩证地看待狼

此环节通过与前面环节衔接的自创的一段文字——读了这些文章之后,你一定很纠结吧,你的内心可能会想,“我”生性残忍,该赶尽杀绝,可是“我”的身上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而且在我们共同赖以生活的地球上,“我”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也该好好保护啊。“我”建议你们展开一场辩论,好好讨论一下,究竟该如何让对待“我”。以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对狼:杀无赦还是放归山?(正方:斩尽杀绝反方:放狼归山。)

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两个问题:(1)世界上有的民族崇拜虎,有的民族崇拜牛,有的民族崇拜蛇„„也有的民族非常崇拜狼。在蒙古和我国的新疆,一些故事和谚语中,狼是英雄的象征,有人喜欢以“狼”为人名;在欧洲一些国家的传说中,狼还被尊为人的保护神。请你比较各民族对狼的态度,你能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2)书中“参考资料三”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存关系图?这里面蕴含着十分深刻的科学道理,你能给大家做个解释吗?讨论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运用自己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课后形成自己的小论文。以达到对狼的形象思考的升华。

最后思考:通过狼专题的学习,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狼呢?以此小结本节课。

(五)布置作业:“狼百科我来编”

此环节通过一个综合作业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懂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再深奥的知识也来源于平时的积累。要求学生群策群力,编一本班级“狼百科全书”。内容涉及:

1、生物学中的狼

2、文学作品中的狼

3、新的狼形象

4、狼的生态保护等方面,让学生组成小组并合理分工协作完成。

三、收获与体会

1、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专题的训练中,学生的知识积累、语言实践、阅读能力、思维能力都会得到加强。所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合适的方法。在本专题的教学中,我就充分考虑到教材的特点,设计了五个环节,三个重要活动,而且三个活动都充分运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每一个环节各有侧重。比如:第一个活动:中西方语言中狼形象探究。我则利用互联网搜索的优势,让学生通过自主搜集狼的资料(先是搜集狼的成语、谚语、歇后语,然后到寻找写狼的文章,再到搜集狼的其他材料),由易到难地训练学生的知识积累、阅读能力等。而第二个活动中,对于一些个人能力不足以解决的问题(如:为什么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会各不相同呢?),则更多的发挥小组合作的长处,通过思维碰撞集思广益,完善答案。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确实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这也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

2、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我充分尊重学生,努力让他们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这也符合专题的教材特点。而我则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最好的帮手。本节课教学形式新颖,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参与度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3、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表达和写作能力。

由于专题学习的知识容量较大,学生必须通过阅读、理解、筛选等过程,才能获取有效信息;必须通过思考、理解、组织,才能交流信息;最后运用大脑的思维活动,才能将探究的问题成果写出来。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表达和写作能力都会得到训练和提高。而我在教学中,通过预习、课堂、课后作业问题的设计,将能力的训练贯穿始终,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了能

用心

爱心

专心 力的提升。

四、问题与建议

1、这节课容量极大,要求学生课前准备比较充分,教师也应该在备课前占有绝对全面的资料。因此建议教师在实施本方案时,需要大量阅读相关资料,并且对学生的课前准备要布置到位、检查到位。

2、专题学习综合性强,对于知识面欠缺的学生来说,学习时有一定困难,特别是辩论环节,参与面还不广,部分学生只能充当旁观者,获得间接体验。建议教师关注弱势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3、由于课堂容量大,本设计方案安排一课时教学,时间很紧,部分问题的讨论还不能很深入。因此,在教学时间上建议运用两课时时间为好,这样能够充分讨论有关问题,使学生的认识更深入。但是,这样实施也存在一个弊端,就是课的完整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最好是安排两节课连上为好。

4、最后一个环节以及第三个环节中的小论文写作都安排在课外完成,因此建议教师不要流于形式,要给足学生时间,认真完成,并对结果进行评定。

用心

爱心

苏教版专题 篇2

“专题”是对一类文化现象和文化特征的概括。语文专题学习是有目标、有计划地阅读一种文化形态, 引导学生对一种文化由现象到内涵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的综合性学习。从教材建设的角度而言, 专题学习将阅读教学有效地从课内教材拓展到课外阅读, 将有限的教材阅读内容拓宽到无限的阅读素材之中, 做到教材“有涯”而阅读“无涯”。从学习心理的角度而言, 将经验型知识积累学习转变为探究性能力合作学习, 教材中的专题学习素材只是示例, 专题文化的现象、特征以及内涵探究需要课外广泛阅读和整理, 围绕专题学习内容, 搜索专题学习素材, 研究整理出自己阅读的体验, 形成专题学习成果。

一.专题学习、语文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

研究语文专题学习首先必须弄清专题学习、语文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专题学习是以专题为核心, 教材设置相对集中的素材和阅读内容, 将专题有关内容整合为类文化, 利用阅读教学和课外活动, 探究专题类文化特质的学习方式。苏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语文“叶”专题, 文本选编了四首古诗、三首现代诗和一篇东山魁夷的散文节选, 目的是了解叶的知识并认识叶和人类的关系,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化选择能力和文化认同素养。

语文实践活动是围绕主题而组织的具有语文学习性质的实践活动, 是将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自然地融入到学习者的生活中, 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学习形式。例如,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我爱文学”, 结合第一单元的学习, 开展一次“我爱文学”的课外活动, 表达对文学的热爱之情。比如开展“我爱文学”读书周活动, 开展文学小创作活动, 以“我爱文学”为主题, 办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等。

语文学习本质就是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具有学习课程的综合性、学习形式的实践性、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学习设计的多元性、学习空间的开放性、学习形式的探究性、学习成果的创新性等特征。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下册教材在每一个单元之后均设计了“综合学习与探究”, 将单元课文的主题拓展、学习内容、阅读体验、文本品味、问题探究、讨论交流、阅读方法、写作要求等融合起来, 目的是运用语文知识自主、多元、开放、探究、创新学习成果, 提高语文素养。

由此可见, 语文专题学习的指向是语文教材, 是围绕教材中的专题, 依据文本, 适当拓展的综合性学习方式;语文实践活动是没有文本的, 表现为围绕活动主题进行实践活动的学习形式;综合性学习是运用语文知识, 自主、多元、开放、探究、创新地打通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 联系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 沟通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学习方式。区分了这三个概念, 可以厘清语文专题学习的概念, 专题是一个主题或者是一个范畴, 主题明确, 文本阅读任务清晰, 学习形式具有传统意义的文本学习和围绕专题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等特征, 是主题文化阅读和开放性学习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

二.专题学习的文化选择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出:“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 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认为:文化选择能力是在阅读认知和表达传承中推进语文知识同构、文化背景通连、思想情感共识、价值判断冲突, 在文化同构中阅知、选择、判断和欣赏, 进而创造新文化, 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文化精神的浸润的能力。文化选择既是文化审美的过程, 也是文化精神的滋养过程。

苏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语文“叶”专题, 阅读参考的选文有四首古诗、三首现代诗及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节选, 可以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探究“叶与人的关系”, 也可探究“叶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但在教材的“活动探究”环节设计了一个综合性学习题:“查找古代诗词读本, 尽可能多地搜集古诗词中写落叶的名句。班级举行‘落叶诗句探讨’活动, 交流并分析这些诗句在诗中所起的作用, 探究写作中情与景的关系。”由此, 笔者从“叶”专题中选择了“秋意”这一文化视角, 开展了以“秋意”为专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将专题学习、语文实践活动以及综合性学习融为一体。活动分为五步骤:第一步, 阅读专题选文, 选择文化视角——秋意。第二步,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围绕文化选择视角“秋意”阅读文学作品, 搜集整理并记录。第三步, 自主归纳分类, 初步综合“秋意”的文化认知。第四步, 合作交流, 完善基于文化选择视角探究下的结果。第五步, 班级展示, 师生基于合作整理的文化认知, 梳理“叶”专题文化选择视角“秋意”的综合性学习成果。“五步走”完全基于专题学习要求, 基于文化选择视角, 基于语文实践活动设计, 基于综合性学习方式, 采用文化选择的“类分法”, 集中探究专题的文化视野, 梳理“叶”与文学作品的关系, 撷取文化视点“秋意”, 探究文学作品中“秋意”的文化内涵, 厘定“秋意”的文化脉络, 研究“秋意”文化的双重性。

专题学习预设到“秋意”在中国文化传承之中的二重性, 一是言秋悲寂寥, 一是言秋胜春朝。尤其是悲秋情怀, 文化传承有序有据, 影响深远。但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薰染秋文化, 让学生对秋文化有充分了解, 力求在文化的二重性上选择比较, 求同探异。例如, 古之有刘禹锡《秋词》的“我言秋日胜春朝”, 今有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的“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文化选择是求同存异, 在“一叶知秋”的专题学习中, 学生从“叶”中有选择地对中华文化中“秋文化”有了深度的认识和探究, 并认知了文化的多重性, 这是文化选择学习的可贵之处。“专题学习”可以此类推, 在古代诗词中求同存异, 探究诗歌的基本意象, 如对“雁”的意境探寻, 对“月”的专题研究, 对“杨柳”的文化探寻, 学生会在专题学习中积极培养文化选择能力, 对中国古代诗词的“类文化”深入探究, 从而提高文化素养。

三.专题学习的文化策略

语文专题学习常常会出现两种误区:一是将专题学习处理成纯文本阅读教学;二是将专题学习处理成类学科性研究性学习。第一种误区是将专题学习文本作为纯粹的阅读文本, 只进行指导性阅读, 不进行专题性综合性学习, 和一般的阅读教学没有任何区别。第二种误区是将语文学习泛化, 缺少语文特质, 是非语文的专题学习, 将语文专题学习演化为研究性学习课程。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设计的专题是“气象物候”, 编选了《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两篇自然科学作品和李白的《塞下曲》、王之涣的《凉州词》、卢纶的《塞下曲》、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如果将专题学习文本作为单纯的阅读材料, 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教学情形:将《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作为说明文阅读教学来预设, 李白的《塞下曲》、王之涣的《凉州词》、卢纶的《塞下曲》、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以诗词阅读教学来预设。这样的教学设计完全抛开了苏教版教材建设的亮点“专题学习”, 课堂教学的所有预设以阅读教学为形式, 教学形式单纯, 学习形式单调, 缺少研究学习, 更谈不上探究性的综合性学习。如果将《看云识天气》上成地理课, 将《大自然的语言》上成生物课, 抛开语文学科性质进行其它学科性质学习, 语文课堂又演变为类似于其它学科教学, 语文课堂进行着非语文学习, 课堂没有语文味道。

如何科学地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属性与“气象物候”专题结合起来呢?教者以“文化角色转换”为阅读教学策略, 将《看云识天气》和《大自然的语言》作为阅读材料, 学生自主阅读, 了解气象和物候常识, 借助自主阅读知识, 转换“文化角色”:假如你是物候学家, 你从四首诗歌中读到了什么?假如你是一位诗人, 你从中又读到了什么?

“文化角色”之一:物候学家, 研究古代诗词中所蕴含的物候现象, 并通过物候知识研究古代诗词中记载的自然现象。“文化角色”之二:诗人, 欣赏诗歌, 研究诗歌艺术风格。学生以物候学家身份阅读李白《塞下曲》中的“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用物候知识解释了五月天山自然景观产生的原因, 这是天山纬度高并且海拔较高造成农历五月的天山仍天寒雪飞扬的景象。另一位学生以诗人的身份阅读此句时, 他从李白的诗句中读出了戍边战士虽身处边塞恶劣的环境仍胸怀“斩楼兰”的报国情怀。学生变换“文化角色”重读诗词, 内中趣味只有阅读者能深深体味, 并在两种“文化角色”的转换中不断学习、深度阅读。学生变换一次“文化角色”, 研究文化的视角就变换一次, 将自主阅读的《看云识天气》和《大自然的语言》学习成果灵活地运用到了古诗词的学习中, 这样的文化角色转换的阅读策略, 既联系了已有知识, 又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新知识之中, “文化认知能力”以及“文化选择能力”进入“温故而知新”的最佳境界。

苏教版专题 篇3

【关键词】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论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的第一个专题是“论辩”,共有四篇课文,分别是《原毁》、《桐叶封弟辩》、《朋党论》、《留侯论》。唐宋八大家的论辩文无论在结构上、语言上还是思想上都堪称典范。

一、课文分析

《原毁》是韩愈著名的“五原”之一。“原毁”就是探究毁谤的根源。文章将“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在待人待己两方面的表现作了对比,再通过叙述自身的经历得出,毁谤的根源在于“怠”与“嫉”,“嫉”是最主要的。文章层层对比,善用排偶,勾画生动,语言形象。《桐叶封弟辩》是柳宗元一篇具有针对性政治评说,明为论证周公要求周成王兑现封叔虞这一事件真伪,实际提出了天子的话“设未得当,虽十易之不为病”的观点,向封建统治者的至高权威提出挑战。文章抓住一个“戏”字,先驳后立,层层推进。《朋党论》是欧阳修的一篇政论文,论述了“小人之朋”与“君子之朋”的区别,阐述了重用“君子之朋”对于国家兴盛的重要性。文章举例丰富,层层对比,排比转折,气势夺人。《留侯论》是苏轼早期的一篇史论。文章通过对张良变化经历的评论,论述在斗争中应当采取“忍”的态度。文章“一字立骨”,以“忍”贯穿全文,采用对比论证,正面和侧面论述相结合,得出“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论点。

二、教学目标及实施

(一)掌握重点字词句

文言字词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江苏高考考试说明规定了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并列出了要考查的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在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中要求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要高考考察的重点字词抽取,并将其与高一高二所学的结合起来进行归类。比如“与”可以归类:(1)必其人之与也。与,朋友同伙。(2)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与,给予。(3)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4)蜩与学鸠笑之曰。与,和。教材中特殊句式、固定结构、一些词类活用的词,也值得重视。特殊句式有:“是直小丈夫缺缺者”,定语后置;“匹夫见辱”,被动句;“命以仆妾之役”,状语后置。固定结构如:“怠与忌之谓也”,之谓也,说的就是……。词类活用如:“臣妾于吴者”,臣妾,名作动。在解决字词时,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一起归类解决。特殊句式更要要求学生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二)学习写作手法

议论文的写作体现在论点、论据、论证三个方面,该专题在这三个方面都可圈可点。首先,四篇文章论点鲜明,前两篇层层推进最后提出论点,后两篇开宗明义直接提出论点。后两篇文章是我们学生考场作文学习样本,在考试中学生要学会在开头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其次,在论据上,四位作者根据需要选取适合的例子。《朋党论》一文,欧阳修列举了古代很多“小人之朋”“君子之朋”,也列举了用“小人之朋”和用“君子之朋”的君主,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论点。《留侯论》一文,作者为了论证“忍”的重要,举了老人教“忍”直接论证,后又举博浪沙匹夫之勇一例来反面论述,后举高祖不能忍来侧面衬托,最后以张良的容貌反面衬托张良之“忍”的境界。通篇例子无论正、反、侧都紧紧围绕“忍”,即便有的例子有些片面,但并不影响文章的整体性,反而显示了作者思维的灵活性和缜密性。在论证上,最突出的就是对比论证。以《原毁》为例,文章将“古之君子”和“今之君子”作对比,他们各自对人和待己作对比,两次“尝语与众”以及众人不同表现作对比。对比论证很有效地强化了自己褒贬态度和立场。

(三)理解新颖的观点

议论文除了论点要鲜明外,观点的新颖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历次高考作文满分作文中,具有新颖的观点不落俗套的文章占据绝大部分,单靠优美词语而言之无物显然显得空洞肤浅。唐宋八大家正是反对浮夸的文风,强调“文以载道”的思想性。本专题中以《桐叶封弟辩》《留侯论》最为突出。组织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注重细读文本,品味语言,而非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结合本专题可以布置一两道材料作文题,让学生现场列出自己的论点,师生共同评析,可以选择几个较好的观点作为作文题目布置练习。

三、教学实施中的注意点

(一)精读与自读的安排

教材规定了《原毁》《留侯论》为精读,《桐叶封弟辩》《朋党论》为自读。教师可以对教材作适当处理,将《原毁》《留侯论》《桐叶封弟辩》作为精读,《朋党论》为自读。因为《桐叶封弟辩》思想新颖,在论述时既辩事件真伪,又论周公之言是否妥当,互为参证,安排巧妙;《朋党论》结构与《留侯论》相似,排比等手法应运上又与《原毁》相近,思想上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二)文章思想的分析

一篇文章的优秀不代表其完美,由于历史的局限,作者很多思想和思维方式都是落后的,这必须让学生批判地认清和接受。《朋党论》小人和君子的划分看似有道理,但小人和君子如何划分如何认清,作者没有指出。历史上或而被视为奸人或而被视为英雄有很多人,这种简单的“非此即彼”的认识论不适合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外作适当的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简介:彭雷(1978—),男,汉族,江苏无锡人,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团委副书记。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苏教版专题 篇4

教学目标:

1.复习议论文知识点

2.重点分析与论点、论据、论证有关的考点

3.掌握阅读解题的技巧,提高议论文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直击中考: 1.区分观点与材料,准确把握议论文的论点

2.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练习,辨识论据,理解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3.辨识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4.了解论证方式,理解论证思路、分析论证结构

5.理解文中有关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领会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 6.联系生活发表见解.二、课堂指导与练习

(一)、知识点的梳理 1.议论文的三要是

论点、论据、论证。2.事实 和 道理 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

3.常见的论证有 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4.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5.议论文的语言的特点是 准确、严谨 等。6.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 立论式、驳论式。

(二)、把握中心论点 选用例题:《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复习指导》P88第1题、P90第4题、P92第1题

(三)、把握论据

1、论据:

选用例题: 《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复习指导》P87第1题、P88第2题

2.分析论据的作用 选用例题:《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复习指导》P91第5题、P92第2题

《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复习指导》P89第1题

3.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选用例题:《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复习指导》P92第3题

4、拓展:

成功的因素非止一端,天资、机遇、健康等等都重要,但有效地利用时间是把所有有利条件发挥出来的决定性因素。分分秒秒都舍不得放弃的人,即使天资不那么好,机遇不那么巧,健康不那么妙,未必不能成功。两耳失聪的人,可以成为伟大的音乐家;两臂皆无的 1 人,可以用脚写出漂亮的书法……显而易见,在与时间赛跑的比赛中,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冠军。惜时,时间会给予意想不到的馈赠;反之,时间会毫不客气地使天资、机遇、健康等变得毫无意义。

思考:①仿照画线句再仿写一个语句,为本文补充一个具体的事实论据。

(四)、把握论证 选用例题:《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复习指导》P89第4题

苏教版专题 篇5

人要想从蒙昧而走向智慧,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教养的人,只有读书学习,充分利用前人的知识积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有赖于人开掘潜能,运用智慧,产生先进的思想,这就需要公民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有学习的需求和读书学习的欲望。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经典的力量”,“求学之道”和“从质疑到创新”。第一部分探讨的重点是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第二部分探讨重点是读书学习的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基本原则。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第三部分探讨重点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和思考的方法,研讨质疑和创新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探讨,让学生从基本的“读书求知”意识逐步上升为自我完善,服务人类的精神追求。㈡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2.学生探讨阅读经典和求知问道的作用,探讨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3.学生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4.学生在学习议论文不同的论证方法后,能够在作文中正确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引言论证等手法。二.教学活动安排

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是问题探讨。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探讨问题,首先要注意专题在模块中的位置,注意专题的内涵,注意专题中每个板块的侧重点。探讨是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但必须以个人对学习材料的基本理解为前提。学习材料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应当在预习中解决,因此教师在专题教学前,要有整体的预习计划,让学生作一定的准备,以保证课堂探讨能有序有效地进行。要抓住专题的核心问题,尽可能使探讨能循着有价值的思路展开,以达到专题设计目的。学生在深入探讨时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教师应当有一定的准备。探讨可以在同桌之间展开,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重大的或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可以考虑安排一次班级范围的探讨交流。探讨问题要注意过程,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做一些记录,教师对学生的探讨结果,要作出评价。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教学时按要求对每一部分作整体探讨。探讨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能否得到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否保持和发展探讨的兴趣。专题的核心思想是“获得教养的途径”,探讨须在这一主题的总领之下。黑塞文章的中心意思是阅读经典,《劝学》和《师说》的基本意思也不难理解,《贵在一个“新”字》中心明确,三篇文章的关系,简而言之也可以概括为“读”——“学”——“思”。

苏教版专题 篇6

朱自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品味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移觉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

(1)理解关键词句,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2)美读课文,通过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涉及的社会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后引入课文。(板书课题)

二、解题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三、写作背景

[提问]: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解答]: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

专心

爱心

用心 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四、初步感知

1、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提挈每段内容,进行归纳。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第6段 第7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所以全文结构为: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2、了解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因此,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

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五、找出全文的文眼、脉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 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情况(结合教材98页4),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3、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

专心

爱心

用心 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4、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5、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6、——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分析小结思想感情:

对黑暗现实不满(反映淡淡的哀愁)——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得到淡淡的喜悦,又透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仍是淡淡的哀愁)

六、课堂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令人回味。

七、布置作业

1、重点阅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选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2、背诵第4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梳理了课文的结构、线索,理解了作者在文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这节课我们就着重来鉴赏朱自清笔下的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

二、品读·体悟

1、要求学生带感情朗读四至六段。

2、提问:四至六段分别写了什么景色?(月下荷塘、塘中月色、荷塘四周)

3、安排学生逐段谈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4、教师点拨引导:

专心

爱心

用心 第四自然段:

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 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

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 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第五自然段: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

专心

爱心

用心 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第六自然段: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三、美读课文

选出你最喜欢的一段,反复诵读,读出景色的美。

(注意语音的轻重、高低、长短的变化,充分把作者的“淡淡的喜悦”或“淡淡的哀愁”传达出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领略了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这些描写中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笔法灵活多样,井井有条。语言准确生动,富有神韵,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文字清丽典雅、凝练传神、韵味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布置作业

1、积累本文词语。

2、背诵第5、6段。

专心

爱心

浅谈苏教版“文包诗”教学 篇7

相对于一般的古诗教学, 由于“文包诗”课文中对古诗的重点内容、深远意境, 配合插图进行形象的再现, 对古诗中个别比较生僻的词语和费解的诗句, 也相机作出贴切自然的通俗解说。因此,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诗歌情感的体悟也显得更为轻松。很多时候, 学生通过自读也能大致理解课文内容, 对诗人的情感也能做出相对准确的把握。

我们的教学难道就仅仅停留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诗歌情感的体悟上吗?

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在此基础上我们如何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一、莫怨晓霜颜色浅, 只是寒露未着深———学法指导, 引领提升

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已经没有任何的难度, 如果一味地讲解内容, 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是原地踏步, 没有任何的提升。在此基础上, 我们可以针对学段特点,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如教学《但愿人长久》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品读第三自然段, 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出示:

小时候, 他们俩一起读书, 一起玩耍, 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 他们就各奔东西, 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 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生1:我从“一起读书, 一起玩耍”和“形影不离”读出他们的感情非常深。

(课件在“一起、一起、形影不离”下面加点, 同时在“形影不离”的右下角出示:感情深)

生2:从“很少”我读出苏轼和他的弟弟很少见面, 非常思念他的弟弟。

(课件在“很少”下面加点, 同时在“很少”的右下角出示:见面少)

生3:我从“七个年头”看出他们分开已经很久了。

(课件在“七个年头”下面加点, 同时在右下角出示:离别久)

师:我们读书的时候, 可以把关键的词语圈出来, 将自己的感受在旁边注一注, 学着老师这样试一试。

师:从小一起长大的弟弟, 现在却很少见面, 现在分开又有七年了, 怎能不思念啊!能把这股思念之情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1:小时候, 他们俩一起读书, 一起玩耍, 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 他们就各奔东西, 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 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生2:小时候, 他们俩一起读书, 一起玩耍, 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 他们就各奔东西, 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 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师:在这月圆之夜, 苏轼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分别七年之久的弟弟,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1:我体会出苏轼和他的弟弟感情非常深, 苏轼现在也非常孤独。

生2:我觉得苏轼非常思念他的弟弟, 因为他们的感情曾经那么好, 现在却天各一方, 不能相会。

师:是啊, 月圆人不圆, 曾经的手足情深, 如今怎能不思念呢?一起读。

生齐读:小时候, 他们俩一起读书, 一起玩耍, 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 他们就各奔东西, 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 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通过教师示范、总结, 学生实践, 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也掌握了读文批注的方法, 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方法, 让学生真正与文本进行深刻对话, 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形成。

当然学法指导还有很多, 如理解词语的方法,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等, 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段特点灵活运用, 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信经过“寒露”的深入, “晓霜”必定闪现奇异的光彩!

二、流云写意梅枝老, 雪后青峰色更浓———拓读解诗, 独辟蹊径

中华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的瑰宝, 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幽远的艺术境界都值得我们细细推敲、品味。然而如此深远的诗歌意境如果用我们现代的白话文加以描绘, 就会丢失其原有的味道。那么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体会这一美好意境呢?撇开传统的教学方法, 我们可以另辟蹊径, 运用“拓读”的方法。

如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读课文, 思考王维为什么会发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

拓读一:感同身受, 体会孤独

生1:15岁那年, 他就离开家乡, 来到京城长安, 不觉已经两年了。

(出示该句)

(教师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谈感受并指导感情朗读。)

师:读着读着, 我想到了白居易的一句诗, 它非常形象地刻画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苦无依。

出示: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教师引导学生读:“抱膝灯前影伴身”。

师:懂吗?

(生摇头)

师:不懂没关系, 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字的意思猜一猜。

生:抱着膝盖坐在油灯前, 只有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相伴。

师:你猜得真对, 就是这个意思。师:只有影子和自己相伴, 多么地孤独啊!生齐读:抱膝灯前影伴身。

(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

师: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有多少个夜晚, 他都是生齐读:抱膝灯前影伴身。

拓读二:感受热闹, 反衬孤独

生:一大早, 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出示该句)

(师引导学生读出热闹的气氛)

师:记得清朝诗人叶燮有一句诗将节日的欢乐景象描写得十分生动, 让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

迎春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 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 春在千门万户中。

注释:

肩摩:肩膀相互摩擦。形容人很多, 很拥挤。

毂击:指并行的车子相触击, 形容车马川流不息。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句诗。

(生自由读诗)

师:这句话能读懂吗?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 借助注释先说说每个字的意思, 再连起来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生:大街上人很多, 很拥挤, 车马川流不息, 非常热闹。

师:大街上行人摩肩接踵, 车来车往, 多么的热闹阿!齐读诗句。

生齐读:肩摩毂击乐融融。

通过有效的拓读, 不需要费尽心机地解释, 学生在另一句诗或另一首诗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诗情, 感悟了诗意。同时在拓读中也扩展了阅读面, 积累了其他诗句, 可谓一举两得!相信通过这种独辟蹊径的方式, “流云”必定衬“梅枝”, “雪后”更显“青峰”浓!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以致用, 加强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能力。

学生在了解诗意, 感悟诗情, 积累诗句之后, 更多的应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诗句。只有在不断的语文实践中, 才能真正内化语言。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创设这一环境与平台。

如学习《咏华山》之后, 我为学生创设运用诗句的平台:

师:不仅仅是华山, 登上任何一座雄伟的高山, 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

出示:

登上雄伟的泰山, 看到_____, 我情不自禁地吟诵:______。

登上闻名天下的黄山, 看到_________, 我情不自禁地吟诵:_______。

登上高高的衡山, 看到______, 我情不自禁地吟诵:___________。

生1:登上雄伟的泰山, 看到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我情不自禁地吟诵: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生2:登上高高的衡山, 看到太阳离自己那么近, 仿佛伸手就能碰到, 我情不自禁地吟诵: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生3:登上闻名天下的黄山, 看到其他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我情不自禁地吟诵: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苏教版语言瑕疵正误 篇8

1.我细心收起了自己的那张白纸,一如收起了一张既定的船票。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桨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毕淑敏:《我的五样》,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

我不是水手,也从未有过海上遇险的经历。提起“战胜风暴”这个话题,除了传闻,也就只剩下从小说和影视作品中获得的一丁点儿感性认识了。风暴到来的时候,帆船极易被刮翻沉没,这时的关键,就是尽快落帆,掌稳船舵,并力划桨,冲出险区。在风狂雨骤,白浪滔天的险境中,帆一时落不下来,甚至需要砍断桅杆,毁弃樯帆,船才能保住。记忆里好像从未听说过一遇风暴就升帆的事。建议作者把“帆起桨落”改为“帆落桨起”或“落帆起桨”。

2.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柯灵:《乡土情结》,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

这句话应该是民谚吧,我的家乡也有类似的说法:“金角落,银角落,比不上自己的穷角落”,“金窝窝,银窝窝,不如自家狗窝窝”。例句中的“金窝银窝”比喻有钱人的家,或者是离乡别井之人建立在异域他乡的富裕家庭。谚语说那些富家都不如自己的穷家。现在,作者写出来的文字给人的感觉不是以家比家,而是以富家(“金窝银窝”)比自己“家里的”一样东西(“草窝”)。“家里的草窝”是表示领属关系的偏正短语,“草窝”不再比喻“家”,却成了“家里的”什么东西了。这样比较,令人费解。倘若将“不如家里的草窝”改成“不如自己的草窝”(“自己的草窝”是偏正短语,即“自己的穷家”)或“不如自家草窝”(“自家草窝”是同位复指),表述可能就比较清楚了。

3.“至少,也还可以提出一个比较易行的建议: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吧,不论你的工作你的专业是治国平天下还是宇宙地球,是争夺冠军还是清理厕所,是花样无穷还是数十年如一日,你总可以读点名著,看点名画,听听音乐戏曲,赏赏名山大川,用人类的文化、祖国的文化点缀丰富一下自己的局促的生活吧,用艺术的与自然的美丽来补充一下抚慰一下自己的平凡的日子与难免有时感到寂寞的灵魂吧,这比孤芳自赏自恋自迷强得多啦。”(王蒙:《人生三境》,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用书”《语文读本·必修五》)

《人生三境》立意高远,语言活泼,发人深思。遗憾的是提出对待“俗境”的观点时,这段文字却出现了两个问题——残缺与模糊。

“不论你的工作你的专业是治国平天下还是宇宙地球……你总可以……”是一个条件关系复句。在“不论”这个关联词语管辖的成分中,并列短语“你的工作你的专业”是主语,三个“是……还是……”充当谓语。第一个“是……还是……”有两个选项:前一个选项 “是治国平天下”,没问题;后一个选项“还是宇宙地球”,跟前面的选项一比对,动词残缺了,意思不清楚。你的“工作专业”“是宇宙地球”?这算什么问题呢?能让人听明白吗?估计作者以为前面有“治”与“平”两个动词,这儿可以承前省略了。其实想得不对。因为,从语法角度分析,“治”与“平”分别支配一个宾语“国”与“天下”,跟“还是”后面的成分是搭不上关系的;从意义方面推敲,不管是“治”宇宙地球还是“平”宇宙地球,说法都不妥当。所残缺的可能是“探索”之类的动词,“探索宇宙地球”的奥秘。

“不论……你总可以……吧”应该是一个表测度、商榷之类语气的问句,可我们找不到问号。不但没有问号,作者一连说了两个“……吧”(前面“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吧”不算,那是表号召的),还都是用的逗号!很难看清那个“不论……你总可以”管到哪个“……吧”。语意模糊,层次不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如果作者的意思是让“不论……你总可以……”一直管到“用艺术的与自然的美丽来补充一下抚慰一下……寂寞的灵魂吧”,那就必须把“寂寞的灵魂吧”后面的逗号改为问号,同时删去“……自己的局促的生活”后面的语气词“吧”。如果作者的意思是让“不论……你总可以……”管到“用……丰富一下自己的局促的生活吧”,那就必须把“局促的生活吧”后面的逗号改为问号。揣测作者有可能是前一种想法。

顺便提一下,“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吧”,按说话的目的和用途分类,属于祈使句。作者已经用了表达祈使语气的助词“吧”,最好把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或感叹号。这样,层次可能会更清楚些。在“自己的局促的生活”与“自己的平凡的日子”中,两处“自己”后面的结构助词“的”,均可删去。“难免有时感到寂寞的灵魂”说成“有时难免感到……”似乎要顺畅一些。

4.“前不久,文学给予我们的好奇、那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还记忆犹新。好像历史发展到今天来了一次突变,社会再也没有留给文学一次机会,失去的就永远失去了。精神的高原都在走向沉寂、陷落。作家、艺术家、美术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建筑学家、植物学家,几乎所有的学人和专家都走向了一个共同的处境。这对于那些一直外向,靠广大读者、观众簇拥着往前走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而言,竟是相当尴尬的。”(张炜:《精神的魅力》,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用书”《语文读本·必修五》)

“前不久,文学给予我们的好奇……吸引力还记忆犹新”是个病句。“记忆犹新”的意思是过去的事情留在脑子里的印象至今还很清晰,就跟新近发生的事一样。“犹”,即“还”。作者在这个成语的前面又加上一个“还”字,就成了叠床架屋,画蛇添足。删去赘余之副词“还”,文句就比较清顺了。

下面的一句话,则犯了“苟简”的毛病。“这对于……一部分知识分子而言,竟是相当尴尬的”,句中应该用“毕竟”的地方,作者贪图简省,只用了一个“竟”字。“毕竟”作“到底”或“究竟”讲,通常用来强调原因或事实。例如:“他毕竟刚来(强调原因),情况不明。” “这口子上虽有一条小裂纹,毕竟是清乾隆时的珐琅彩菊花纹橄榄瓶呀(强调事实)!”文章正是强调那些一直“靠广大读者、观众簇拥着往前走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而今处境“相当尴尬”这样一个事实。而“竟”作为副词,它的含义跟“毕竟”完全不同,是表示出乎意料的意思。那一部分人“相当尴尬”,并不在意料之外; 随着“精神的高原都在走向沉寂、陷落”,一部分长期“靠广大读者、观众簇拥着往前走”的知识分子处境“尴尬”,那是必然的,在意料之中。

另外,这段话中“艺术家”“美术家”“建筑学家”概念并列犯了逻辑错误,艺术的门类有音乐、美术、舞蹈、建筑等,“美术家”“建筑学家”是从属于“艺术家”的,应该删去为是。

在一般情况下,以上提到的这几类小问题不讲也无伤大雅。但这些文章既然已经选进教材,而教材面对的是莘莘学子,名人的范文理所当然成了他们学习的样板,这就有必要把问题提出来商榷一下了。编辑们说,选文是“力求文质兼美”的(见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用书”《语文读本·致同学》),课本编辑就有必要请作者自行改掉文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帮助他们认真修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选文做到“文质兼美”。

上一篇:我不想说假话700字作文下一篇:空山鸟语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