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经典对白

2024-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让子弹飞经典对白(共8篇)

让子弹飞经典对白 篇1

2、姜文:住嘴!你可以侮辱我的职业,但你不能侮辱我的容貌。你可以叫我王麻子,但你不可以说我是“王大麻子”!你睁大狗眼看看我脸上哪有麻子?顶多有颗美男痣。咱们熟归熟,小心我告你诽谤。

3、我演砸了吗?我怎么觉着才刚刚开始啊!

4、黄四郎:黛玉、晴雯给我出来。师爷:怎么只出来一只女子?黄四郎:我给她起了个日本名字:黛玉晴雯子!

5、姜文一边解开衣服,一边闯进葛优的房间。葛优:“你这是要杀我,还是要睡我呢?“姜文:“你看我是要杀你的样吗?”葛优迅速扭转头去:“那你还是先杀了我吧。”镜头一转,姜文在床上抱着葛优说:“我是要跟你一起睡,不是要睡你。我喝醉了,不能欺负一个寡妇去。”葛优偷笑。

6、师爷作深情状,回忆道:那年她十七,我也十七!

7、姜文与刘嘉玲的床戏:姜文一本正经地说:“夫人,兄弟我此番只为劫财,不为劫色。有枪在此,若是兄弟我有冒犯夫人的举动,你可以随时干掉我。若是夫人有任何要求,兄弟我也决不推辞。”话音刚落,镜头一转,姜文的一只手竟然按在刘嘉玲的胸部,刘嘉玲也千娇百媚地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呐。反正呢,我就是想当县长夫人。谁是县长,我无所谓!兄弟,别客气嘛。”随后两人在被子中滚成一团。

8、周润发称赞葛优和姜文:“师爷高,县长硬!”葛优、姜文异口同声回应发哥:“黄老爷是又高又硬!”

9、老三:她们是妓女!是穷人吗?老二:是穷人,是穷人卖掉的女儿!

10、葛优踩到地雷,一堆元宝把他埋了起来,他问姜文:我怎么屁股痛呢,姜文说:师爷,不会痛了(镜头顺着姜文的眼睛往上一摇)原来葛优的下半身全部炸到了树枝上……

11、姜文:你给我他妈的翻译一下他妈的到底什么是他妈的惊喜,你给我他妈的翻译一下他妈的到底什么是他妈的惊喜,

12、黄四郎对手下胡万说:如果你活着,早晚都会死;如果你死了,你就永远活着。

13、葛优(汤师爷)问姜文(张麻子):美女你不要,钱你也不要,你要什么啊!

14、葛优嫉妒刘嘉玲与姜文上了床,扑到刘嘉玲身上威胁:“要不是时间不够,我就把你给办舒服了……”

让子弹飞经典对白 篇2

《让子弹飞》讲述的是民国年间,马邦德在其妻的帮助下花钱买官成了康城的县长,于是带着随从走马上任,在途中遇到姜文饰演的劫匪张麻子的伏击,火车撞飞在湖里,所有的随从都死了,他和夫人却侥幸存活,为活命马邦德谎称自己为县长的师爷,并夸下海口为张麻子以官位谋取财富。于是,张麻子在马邦德的诱惑下摇身一变成了县长,来到鹅城。何曾想鹅城竟有一恶霸黄四郎,无恶不作。于是,一场骗子、土匪与恶霸之间的恶斗上演了。

一、姜文之“梦”

在姜文眼里,电影不只为批判政治,不只为愉悦广大观众,不只为批判现实放眼未来,不只为寓教于乐。电影也是造梦的手段,在电影的世界里,成年人也可以像儿童一样,肆意地编织梦想,艺术是创作家实现梦想的领域。因此,伴随着久石让的音乐,我们看到了骏马拉来的火车,戴着麻将面罩的山匪,敲着大鼓、涂着白脸的妇女,为证清白拉开肚皮的六爷,土匪午夜发钱救济穷人,智斗黄四郎……就像花姐所说:“我想当麻匪,跟你们一块发钱,把钱袋子扔到窗户里,听他们笑。”姜文就是想让每一个观众都能像花姐一样,被他编织的梦所吸引,同时去感受那一份畅快。艺术让梦想成为现实,使人心向往之,但是,这看似荒诞离奇的“梦”,并不仅仅只是哗众取宠、一笑而过。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即现实。姜文没有忘记这一点。所以,在影片的末尾,看着兄弟们远去的背影,张牧之的茫然把我们从梦境中拉回了现实。是的,成年人也可以有梦,只是梦的结局不同于童话世界的美好,它终将回归现实。

现实生活的压力、科技经济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带来巨大便利,满足了人们在物质生活上的需求,但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态度、人生目标、理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通讯的发达使情感开始变质,得不到宣泄。于是,更多的人愿意将这份情感倾注于梦境。姜文的电影把这个梦境搬上了荧幕,在这两个小时的影片中,他带领观众尽情地享受了一把。

二、姜文之“欲”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说:“生活之本质何?‘欲望’而已矣。欲之为性无厌,而其原生于不足。不足之状态,苦痛是也。既偿一欲,则此欲以终。然欲之被偿者一,而不偿者什佰。一欲既终,他欲随之。故究竟之慰籍,终不可得也……然则人生之所欲,既无以逾于生活,而生活之性质,又不外乎苦痛,故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已矣。”在这里王国维认为生活的本质即是欲望,因为要使欲望得到满足,人会遇到挫折,因为挫折而痛苦,一个欲望的满足同时又会有新的欲望出现。因此,人总是在为满足自己不同欲望的同时,忍受着痛苦。在这一点上,姜文似乎很赞同。影片里的各色人物都是欲望的实践者。师爷、张麻子、黄四郎都为财,只是师爷极为现实,所以求财不问来处,不分手段,赤裸裸地要,既能得财又可保命即为上策。张牧之则不同,他是带点儿罗曼蒂克色彩的梦幻主义者,所以当劫匪也得有气场在,得有讲究。要钱但是劫富不劫贫,求财但身板得直了,就如他所说“我想站着还把钱赚了。”而黄四郎是霸权主义的代表,不仅求财还想成为一方霸主,在他眼里容不得一颗沙子,心狠手辣。财富并不是全部,名利双收才是至高无上的境界。刘嘉玲饰演的老妓女一心只为当县长夫人,至于县长是谁,她可不在乎。将青春换来的所有财富给马邦德买官,其实也是想给自己一个体面的称号,一辈子低头做着卑贱的行当,在她内心深处渴望着能够理直气壮地站在世人面前,在她目光所能触及到的视野里,县长夫人满足了她所有的期待。二哥和三哥的出现让身为妓女的花姐有了真感情,她不再屈服于黄四郎,所以她举枪对准了张牧之,她要当麻匪。可妓女最终确实当上了县长夫人,却死在了睡梦中。师爷终于骗到钱了,人却被炸成两截死在了他的银山里。黄四郎英明了一世,最终还是被张牧之给击垮,积攒了五代的财富被一抢而空。倒是花姐收获了幸福,终于和三哥骑着自行车去了上海,奔向另一个梦想。最终只剩下张牧之独自一人,望着天空中孤单展翅的雄鹰。三哥回答花姐说“上海就是浦东,浦东就是上海”,的确,生活即是欲望,欲望即是生活。在欲望的催促下,我们开始探索、追寻。有快乐亦有悲伤,有收获亦有失去。欲望也是生命意志的一种体现,因为有欲望生命才因此有了意义,它能成为一种推进力量,指引前进,也能成为一种阻力。欲望并不可怕,怕的是迷失了方向的欲望。

三、姜文之“美”

王国维将艺术美分为“壮美”和“优美”两种基本类型。壮美谓之阳刚之美,优美谓之阴柔之美。很显然,姜文偏爱阳刚之美。整部影片就是一场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对抗。骗子、土匪和恶霸之间的争斗,女人只能是牺牲品。就算是县长夫人,死也死得悄无声息。就算是死后抱着尸体挤出的那几滴泪花也只为戏演全套。而六爷却是死得壮烈,当众划开肚皮,且不论他的做法对不对,那是何等的气魄。师爷虽说阴险狡猾,满口谎言,贼眉鼠眼,死的时候也能吐出几句感言,慨叹一下人生。再说恶霸黄四郎,尽管最后输得倾家荡产,人家可是拿得起放得下,帽子一挥,仰天一笑,管它碉楼炸得有多碎,权当解脱。那叫一个洒脱、体面。男权主义思想展露无疑,姜文眼里爷们就得像张牧之这样,干脆、利落、仗义。

四、姜文之“善恶”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观点。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和阶级的差别,但人性却是一样的。荀子则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在姜文眼里,人并无善恶之分,而是人都有善和恶两面。所以即使是土匪,观众也会对张牧之喜爱有加,他虽然是劫匪,可是劫富不劫贫,这就是中国人的劣根性所在,仇富心理,是不是土匪无所谓,抢的是富人,不管这富人是正经商人还是恶霸地主,只要最后这钱能分出来丢进他们的窗户就是英雄。何况这张牧之不仅把钱袋丢进了他们的窗户还带领他们打进了恶霸的老窝,金银财宝任你拿,翻身做了主人,腰杆直了,气也顺了。鹅城因为他太平了,百姓不再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这样的县长是土匪又怎样?别看师爷心里总揣着坏,想方设法骗钱,吃着火锅唱着歌就掉进湖里,出来就成了麻匪,老婆成了人家的夫人,在抱着被射死的夫人时他哭的也是真情,死了也就死了还被炸成了两截,屁股挂在了树枝上,临了那几句发自真心的忏悔,不仅张牧之内心被触动,我想观众也会在心里突然觉得他那贼眉鼠眼其实也不那么可恨,反而有点儿坏坏的可爱了,最后和钱睡在一起算是对他最大的安慰。死得其所的应该是黄四郎了,他阴险毒辣,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无恶不作。他的死应该是大快人心,事实却不是这样,当黄四郎被彻底击垮后,他没有像恶霸那样为求生做无畏挣扎或者舔着脸恳求饶恕,却如此淡定地坐在张牧之身边感叹人生。恶霸也有潇洒的一面。最是冤枉的该是那个无辜的戏子吧,本是假的,最终却假戏真做被当成了真的黄四郎被张牧之砍死在广场上。或许,这就是姜文要表达的,在他的电影里是非善恶都不是绝对的,杀一个替身,救一城百姓,报了夫人、六子、二弟、师爷的仇。张牧之没有错,戏子被迫当了替身冤死,他也没有错。是非善恶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划分的标准。

五、结语

《让子弹飞》再一次带给了观众姜文式的惊喜,这份惊喜也让笔者意犹未尽。在大众文化扩张的时代,影视文化因科技的发展不断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在扩张的同时,电影的审美意蕴似乎在不断被大众文化所充斥,其精神高度在慢慢被商业利益所腐蚀,一味迎合广大群众的娱乐趣味,取悦大众。姜文的电影,让这一担心作罢。电影取材于生活,姜文的《让子弹飞》看似情节荒诞离奇,实则意蕴深刻,轻松搞笑的对白、情节吸引了普通大众的注意力,发挥了其娱乐效果。但在欢笑的同时,姜文还是不经意间就教育了广大群众,传达了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对于是非善恶、美、欲望的见地。

生活处处是哲学。

参考文献

让子弹飞,让幸福飞。 篇3

和张山聊天百无禁忌,因为“我快乐,我享受,有什么不能说?”

哪怕是离异、异国恋,她也毫不忌讳,“追求爱,有什么不可以?”她从来不屑外人的非议猜测。

对于年龄她更是不避讳,“我今年43岁,还站在这里,因为我喜欢射击。”在中国体育界高势收盘的传统下,张山一次次地复出,哪怕几次被淘汰出局,但她最后还是挺着胸膛站回了发射点。

张山把自己归为“小女人”的那拨儿,“我是个没主见的人,什么事情都不喜欢自己做决定。”但她16岁时,学习优越却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进了射击队。原因是:如果去了射击队,就有可能拿世界冠军,拿了冠军,就可以回来上大学;如果不去射击队,就只能去上大学,但永远也拿不了世界冠军。

2010年年12月,她成功应聘国家射击队飞碟队教练,以教练兼队员的身份带着手下的5个兵开始新一轮冲刺。在张山组里的队员看来,这个说话细声细语的女人有着无尽的精力和强如山的气场。

带队员,她总是反复强调一句话,“你们一定要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那个人!”队员拿了亚洲第3,她会先表示祝贺,后面会马上接一句:“但这个成绩对你参加奥运会没有任何竞争力。”

别的队员经过一天的训练腰酸背疼,只想睡觉,张山却可以怡然自得地在房间里看书听音乐。43岁,伤病在她身上并没有留下过多痕迹。

福建莆田,单间里的张山打开电脑,桌面上的音响传出带有华丽高音的叮咚开机声音。张山每次出行都会携带这对价值不菲的音响。她的随身行李除了大包小包的日用品,甚至会放一套茶具、三个接线板,“只是为了方便享受生活”。

张山的生活区别于平常43岁女人的柴米油盐,她说自己喜欢运动队的单纯、简单,为了目标全身心投入,无论胜败,独享一份快乐。

如果说唯一的不足,就是老公不在身边,国家队的制度让她把巴恩斯一个人扔在成都,自己圈在福建集训。“我这辈子不会离开射击,但如果有一天离开国家队,肯定也是因为希望和老公在一起。”

巴塞罗那奥运会的金牌让张山尝遍荣誉,但同时也失去了很多。

首先是落差。巴塞罗那奥运会后,奥委会取消了女子双向飞碟这一项目,一种从未有过的危机摆在了张山面前。那时,她看着身边许多队友被迫退役,生活每况愈下。不甘就此放弃射击的她硬着头皮转项打双多向飞碟。然而,转项并不顺利。1995年亚锦赛的失败把张山挡在了1996年奥运会的大门外。那年,她27岁。

1997年对张山来说是个悲喜参半的年头。那年年初,射击联合会决定2000年奥运会恢复女子双向飞碟,在久别国家队5年之后,她带着爸爸的遗像再次归队。之后,随着悉尼的失败,张山淡出了国家射击队。

2004年,张山已成为队中的老大姐,在雅典奥运会预选赛和国内的选拔赛上,她最终败给了比自己小10岁的选手。

再比如她与前夫的分手。

常年的比赛训练让张山很少有时间顾及家庭,而奥运会后外界对她的报道也让对方难以保持心理平衡,“做丈夫很难,做知名女人的丈夫更难,这需要一种超乎常人的容忍度,女运动员的家庭生活更有很多常人难以理解的东西。”

张山从未责怪任何人,在她看来,那也是女性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后必然面对的挑战。“在面对女人极大的荣誉和机遇时,男人都应该摆正心态,无论那荣誉属于谁,不管它会带来什么,你都要懂得如何去爱,去呵护对方。”

这次婚姻的结束也让张山更加豁达,更懂得如何去经营一份感情。2004年,张山与比自己大11岁的澳大利亚裁判巴恩斯牵手,伴娘是巴恩斯的两个女儿艾玛和凯恩。

“我追张山10年了,能倒在她的枪口下,真是无比陶醉啊。”巴恩斯说。

1993年,在西班牙举行的一次射击比赛上,张山和巴恩斯相识,他们一见如故,但两个人当时都有各自的家庭,所以只是好朋友间的问候。

2000年悉尼奥运会,巴恩斯和张山再一次见面,那时前者已经成为一名裁判。得知张山恢复单身后,他便展开了追求,2003年两人“坠”入爱河。

张山的训练,巴恩斯在允许随队的情况下,会乐此不疲地做起免费教练。除了帮助张山训练,还会帮助她的队员。飞碟队的队员都曾羡慕地说:“张山那个组太好了,还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外教。”

但在队伍不允许的情况下,巴恩斯只能独守空房,对于中国的集训制度,这个澳大利亚人一直不太理解,但为了他的“山”,只能随时听从调遣。

为了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山狠心与丈夫天各一方。但在奥运阵容选拔赛中,她仅拿到第4名,无缘家门口的北京奥运。

她的亲人朋友担心她从此一蹶不振,谁也没想到,她再次神采奕奕重新出现在公众视线中。“感谢巴恩斯的无条件支持。”回归后的张山笑得分外甜蜜。

运动员回归赛场,往往都会说是“热爱”,但不少人在私下也会说出另一层原因,“除了体育,我不会做其它的。”

张山对这种想法嗤之以鼻。“除了体育,我在其它很多方面做得也很好,在团市委的工作,包括赛事推广。如果我愿意,哪个领域都会很出色。”

张山确实也从来没丢下过自己的生活,打枪这么多年,她同时完成了本科的学业,还在四川大学攻读工商管理学院的MBA。这也填补了运动生涯在知识方面的空缺。

张山的生活从来没有少过缺憾,但也充满着宠爱。命运像在有意安排些什么,她想做的事很多都做成了,这样的状态,也给了她一种信念,只要喜欢,就可以去努力。

nlc202309022342

2011年3月,张山以97中的优异成绩夺得世界杯冠军,继1998年世界杯开罗站后,再次夺得世界杯分站赛金牌。

相隔近20年,她迎来了射击生涯的又一个巅峰,有望在伦敦奥运会上续写传奇。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只能派一名选手参赛,张山与队友魏宁谁能最终胜出代表中国队征战奥运会,现在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但这次的回归,张山最大的变化是,不再给自己制定目标,不再强求自己。“这次回来也没有说非要给自己一个怎么样的目标,现在胜负名利对我来说都很淡了,主要是享受这个过程。”

张山说,每当置身于靶场,全身心地融入射击过程,看着朵朵碟花在空中盛开的景况,那种“人枪合一”的感觉令她陶醉,让她忘却了世上所有的一切。

朋友眼中的她幽默、率真、执着;丈夫眼中的她细腻、温柔、体贴。但张山现在只希望做个幸福的女人,幸福地生活,幸福地爱。

Q=《全体育》 A=张山

Q: 同为教练和运动员,如何协调这种关系?

A: 打比赛时和队员同场竞技,之后再指导他们。我自己训练,会非常努力、认真,希望成为他们的榜样。他们在训练时候,我尽心尽责,希望通过我的帮助,他们能更深刻认识自己。我希望队员能成为自己心目中的人,能真正享受射击的满足。但是真的要长期和他们在一起训练,还是要把自己的内心锻炼得更加强大。

Q: 现在的队员和你那一代的区别是什么?

A: 我和队员们说,我的业余时间都是在和他们斗智斗勇。我觉得现在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有一些缺失,所以我会根据他们的情况,布置一些训练场外的东西。比如我觉得一个运动员行动毛糙不是很踏实,我就规定他每天必须写两千字,用普通的钢笔写,锻炼他的专注能力。两千字就写两个字,踏实。这对他们来说非常痛苦,但我想通过写这两个字,让他们真正理解踏实的含义。

Q: 从事射击项目这么多年,是否有过厌烦期?

A: 我觉得能够打到国家队的队员,真的是特别热爱这项运动。我从来不会因为一次比赛夺得了冠军而感到欣喜若狂,也不会因为一次失利万般沮丧。我是一个快乐的人,每一个时期都很快乐,我是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一个人。

Q: 从十几岁打到四十多岁,是否有人评价你是女强人?

A: 我身边没有人说我是女强人,尤其是我们经常在一起的朋友、亲人,他们会说张山是个很爱玩的人。也许我的强,都表现在飞碟射击场上,因为我在备战比赛或者在比赛时,会表现得很强大;当教练的时候,我也会表现得很强势。但实际在生活当中,我一点也不强。我觉得自己很小鸟依人,生活中是个很没主见的人。

Q: 巴塞罗那奥运会心里默念“唯我独尊”,现在是否还会有这个信念?

A: 我现在上场后不会再那样,现在的我真的很平静。对于胜负不外乎就是3分钟和5分钟的区别,高兴也就是你站在领奖台的那几分钟而已,下来以后,把金牌从脖子上摘下来,还得从头开始。你没打好,也就是从赛场上坐下来那一下,那时你会想我刚才哪里没做好,做好了就不是这个结果。但过一会有人叫你一起出去吃饭,你又是那种很开心的状态,会忘记之前的不开心,重新开始准备下一次的训练和比赛。

Q: 冠军对你来说已经不是唯一目标?

A: 现在射击场上的一切,对我来说已经没有那种胜与负、名与利的压力了。所以我觉得自己找到了一种很轻松的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生活环境中,觉得挺惬意的。我想要的已不是那些名利成败了,真的是去享受这个过程,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付出想付出的。

Q: 10年后,你最希望自己在做什么?

A: 我只希望做一个幸福的女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高兴、开心,同时也能让别人感觉到高兴、开心的人。

《让子弹飞》影评 篇4

----评电影《让子弹飞》的叙事结构

在2010年即将结束的时间里,《让子弹飞》横空出世。该影片凭借其优秀的内容和巨大的表现张力,赢得了极好的票房成绩。《让子弹飞》为2010年的电影票房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导演姜文在继之前推出的三部优秀影片后,《让子弹飞》是其创作的第四部经典作品。相比较以往中国电影叙事冗长、拖沓的毛病,此部影片就显得布局完整、结构紧凑。而且该片尽显个人风格,充分展示了导演姜文的个人才华。

影片通过讲述麻匪张牧之与黄四郎之间的争斗来表现枪械时代的人文关怀、英雄主义。虽说明争暗斗不断,但处处都在极力宣扬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以及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影片中那接连不断的矛盾冲突不会让观众陷入冷场的尴尬,它令观众没有一丝的喘息时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与此同时,剧情的安排也是合理、严谨。使观众感到电影化叙事所带来的快感。

影片开场就为全片制造了一个框架主梁作用的矛盾冲突:即将上任康城的马邦德在遭到张牧之的劫持后,自己的身份也由县长突然转变为汤师爷,携同夫人带着张牧之前往了凶险的鹅城,全片就此展开。直到影片后半部分,康城掉包的这个秘密才被捅破,从这就足以看出影片叙事结构层次的严谨性。

接下来,影片的各种矛盾冲突接踵而至。从张牧之断案,到小六子的死。这之间的起承转合平滑工整,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这完全摆脱一些国产影片在叙事上生拼硬凑的诟病。而且在这些矛盾之间,张牧之的英雄之气也显露了出来。从打武举人到发钱,这都可以看出这位看似粗鲁的人的细腻。这是人对人之间的平等与尊重,没有身份地位的限制,没有凌驾于一切的权利。影片展现给我们的,或者说是这些矛盾冲突最终要告诉人们的,就是关心人,爱护人以及尊重人的人文关怀。

张黄之间的几次争斗是全片的看点,也是影片的主体。随着黄四郎的“老三步”和“新三步”的实施。冒牌县长张牧之却将它连连击破,这是勇气的斗争,也是智慧的斗争。一方面是黄四郎的残忍压迫和剥削,另一方面却是张牧之无私的奉献和施舍。这也是影片在这对立面中宣扬的人文关怀。善与恶的斗争是不会停止的。好人最终会战胜坏人的结局也是众所周知的。虽说结尾很明了,但观众要欣赏的或者说影片要展现的,正是善与恶之间斗争的过程和矛盾。黄四郎用的“逼死小六子”、“杀鸡取卵”、“替身”这三步棋子紧逼张牧之,张牧之也用其冷静与果断与其周旋。六子和县长夫人虽因此丧生,但这也加剧了两个主要人物之间的矛盾,激化了矛盾,电影也就有了看头。

在连续的冲突中,每个人所表现的目的也是不同的。起初因为一个“钱”而走到一起,最终却以一个“义”字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有泪水,有欢笑。“鸿门宴”上,师爷一副装糊涂的态度想尽快结束这场跪着要钱的过程,而黄四郎却笑里藏刀般的装模作样。只有张牧之的正直与愤怒才可以算得上真实。真实之中又让人感受到人本该有的正气。黛玉晴雯活命的机会也就是这位英雄所给的,随着故事的发展,每个人距离自己的目的越来越近,最终影片结束。

该片以线性叙事结构讲述故事,这与其他倒叙、插叙等叙事方式所不同的是,线性能让观众更容易融入剧情。《盗梦空间》虽说精彩,却缺少《让子弹飞》的亲和力。火车来,到火车离开,线性结构清晰了然,完整顺畅。

就在那个枪械、混乱的时代,自由与尊严才是人们所需要的。枪,可以扰乱社会,也可以保护社会。这要看枪拿在谁的手里。黄四郎手里的枪只会是让原本混乱的社会变得更加糟糕,而张牧之却可以用这把枪平复社会的伤疤,还给了城县居民尊严和平等。这也是导演姜文用电影这把枪表达他内心的想法。暗喻着这浮躁的社会需要多一点的平等、自由,也就是多一点人文关怀。,虽说影片最后曲终人散,张牧之的兄弟离开了他,一切都归为零。但这种效果就是影片所要展现的自由和平等。不轻松所带来的不是平等,而是纷争。黄四郎在权利面前输的惨不忍睹。这也反映了违背社会应有规律的下场······

《让子弹飞》影评 篇5

《让子弹飞》是第一部让人肾上腺素激增的姜文电影。没有那些难懂的和晦涩的意象,此次的姜文是如此的纯爷们,刀刀见血,酣畅痛快。第一次,姜文讲了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第一次,姜文留下了“一地鸡毛”。这部电影是讽刺?是混乱?是针砭时事?还是毫无意义?或许只有姜文才能给我们答案了。

周润发、葛优、姜文,能让三位影帝同台演出,本片可谓继《建国大业》后又一次小规模明星聚会。周润发之“奸”,葛优之“诈”,姜文之“霸”,尽显影片中三位主角之个性。姜文饰演的土匪,与周润发饰演的恶人,展开了一场场斗智斗勇的精彩对决。葛优饰演的骗子,在其中“出谋划策”,“吃里扒外”,为影片增添了不少笑料。再看影片之配角,刘嘉玲、陈坤等,都是可以在别的电影中独挑大梁的演员。还有那冯小刚在影片开头的友情客串,尽管短暂,但其表现出来的风格却是此后全片的基调:“一黑到底”的黑色幽默。

对于无条件喜爱姜文的观众来说,《让子弹飞》是一部无论怎么想象其精彩都不过分的电影,如果你偏爱《鬼子来了》那个路数的话,惊喜会更大些。算上这部姜文也只拍过四部电影,平均下来跟奥运会和世界杯的频率同步,其中《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太阳照常升起》可以算做姜文以与文革有关的青春记忆为蓝本的式的作品,而《鬼子来了》和《让子弹飞》则更多地体现出姜文以个人趣味为主导的创作方向。《鬼子来了》是有独立艺术品格的电影,其蕴含的沉重主题和表现上的谐趣性所形成的反差,是能够很好地包容姜文的个性化风格的,并赋予其中所体现出来的黑色幽默成分以极大的回味空间。在我看来,《让子弹飞》远不是最好的姜文电影,但却是最霸气也最娱乐的姜文电影,而且在观影过程中不乏发现的乐趣。虽然有些失控,但我仍然从心里喜欢这部电影,毕竟姜文只有一个,他的每次出手都是不乏惊喜的,这种华丽丽的野性和自负,是只有在姜文的电影中才能看到的。但是这毕竟只是一部电影,而且还是一部中国电影,它可以造一个梦想,但其本身还是成为不了梦想的。

让子弹飞观后感 篇6

姜导是个诚实的人,他拍的电影有诚意,敢于挑战电影市场格局,那几个有名无实的导演,这会儿是遇到对手了,而且纷纷被子弹打落,这比电影本身更让人乐。

不是子弹太强,而且是那几个导演太让人恨,先说小炮灰陈某,本来对他没多大希望,自从找小三之后就不进反退,今年的赵孤更加那个,空洞洞的架子,不知所云,靠什么吸引人,几张漂亮的脸蛋吗?想拍电影,先学会讲故事行吗,不要故弄玄虚,唉,不说他了。再说张某,他今年的那个山查树应当不错的,当时放映的时候,老公说去看吧,我说坚决不,作为普通观众的一员,我已经被他骗四回了,《英雄》、《十面埋伏》、《黄金钾》、那时他还找了好些托,没放映的时候夸天上去了,结果让人愤怒,最后到了《三枪》,我想张导你就算是拿我们当猴耍,也该拿出部好的作品了吧,要不就被观众抛弃了,不会那么傻吧,结果去看了,结果让人骂不起来,是无力再骂了。今年他想搞点纯艺术,再收拾失地,可是,他的这种鬼把戏已经让人厌烦了,来两部骗人的,赚点钱再来一部艺术的,赚点口碑,来年再来赚钱,不给他这机会了,一个人必须为自己的自大付出代价,就算他拍的是金子,也坚决不看。冯导,本来不想提您的,您搞娱乐还是挺在行的,台词有味道,但您的唐山实在是太吸金了,让人心里不爽,怀疑您的用心,您和张导一样,将观众玩弄于手心,拍什么不好,要去拍唐山大地震,拿中国的灾难,收括观众的腰包,靠这种痛彻心扉的回忆刺激观众的感官,其心可诛呀,这有一比,就比如医院给一个正常人拉上一刀,收取手术费,医院乐死了,而我们呢,留下一道疤,其它什么也没有。徐克,吴宇森,王家卫........姜文,一个土匪与恶霸的故事,能拍得这么有滋有味,搞笑不输尤小刚,不见飞机轰炸,也没有撞翻的汽车,却能这样高潮迭起,当然要顶!他的子弹不仅射翻了几个导演,也射醒了普通如我辈者,我们要看电影就要看好的电影,要么就干脆看纯娱乐的电影,一笑了之,最起码我们要坐着掏钱,不能掏钱了还跪着,没有好的作品奉献就算再名的导演也要将他打下神坛.一个人不能太顺了,顺了就没有张力了,姜文当导演以来遇到不少挫折才有今天的奋力一击,好事,好事,电影市场,本来就应该百家争鸣,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滴!有一个小小心愿,希望让子弹飞票房超越唐山,请冯导将他的龅牙收一收。

范文二: 很忙,很忙,忙到把海绵里的水都挤干了。但哪怕还能挤出一滴水,也要尽早去欣赏《让子弹飞》!如果一滴水都挤不出来,那就把别的事情选择枪毙一个!如果忙到今年的子弹非要拖到明年再飞,那就只能说明是生活在享受你,而不是你在享受生活。恋爱的时候老想着结婚,是恋爱的兴趣不浓;看电影的时候老想着工作,是看电影的动机不纯。你怎样对待朋友,朋友就怎样对待你,做人要有义气;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做人要会活着!本周最好的生活绝不在股市,而在电影院里。今天看了一部化神奇为传奇的至high憋尿之作《让子弹飞》!美国的西部牛仔片只会玩高科技的打杀,中国的国产历史片只会玩高智商的较量,只有姜文,二者通吃信手拈来如探囊取物!如此这般最原始、最真挚、最本色、最狂野、最奔放、最大气、最无厘头又最有嚼头的返朴归真大智若愚的玩法,虽然难免也有瑕疵和破绽,但就像金庸所说,只要你出手招招致命,哪怕自己门户大开,对方也始终无暇顾及,这才是大丈夫真男人的格局和境界!《让子弹飞》打破陈规俗套,没有铺垫,没有过渡,没有喘息,更没有拖沓,从头到尾都是高潮!我们看厌了八面玲珑的脂粉之作,终于看到了痛快淋漓的性情之作,就让子弹多飞一会吧!尽管片中一众演员均是好戏之人,也演得入木三分极其过瘾,但其实惟有导演加主演姜文,才是真正的无可替代!这样的狂傲血性之作,只有姜文能导;片中的绿林悍匪头目,也只有姜文能演!因为这个活祖宗,根本就是他本人!最高明的竞争就是不争,最高傲的表演就是不演。惟其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惟其不演,不怒自威霸气尽显!王菲是这样,陈道明是这样,姜文更是如此!

而即便才华横溢霸气十足如姜文,17年才拍了4部电影,这就是能屈能伸有张有弛玩得起放得下的纯爷们的玩法!既要敢玩,更要会玩,不玩则已,一玩惊人!股票好玩的时候咱玩股票,股票不好玩的时候别让股票玩咱们!

范文三: 《让子弹飞》是一部让我倍感幸福的电影,就像饿了好多天之后突然吃了一顿麻辣火锅一样,幸福的倾诉欲急剧上升,但又被辣的说不出话来。这种幸福感源于对姜文的信任,尽管《太阳照常升起》的晦涩难懂透支了一部分人对他的信任,但是《让子弹飞》向这一小部分人声明你们现在回来还是来得及的。一般导演在取得一定话语权之后都会拍自己最想拍的东西而不是最容易拍的东西,这是一种难以忽视的情结,我始终认为姜文是有艺术片情结的人,这种表达自我的欲望在《太阳照常升起》里通过隐喻的镜头得以诗意的表露,但是不好好讲故事绝不代表姜文讲不好故事,当他愿意踏踏实实讲故事的时候,他讲的活色生香百花齐放,那嘴皮子比天桥底下专业讲故事的还灵泛,最重要的是还没丢掉情结。敢情在人家手里电影就是一玩具,想拍成什么样就能拍成什么样,能给自己找乐还能让你乐,这才是他最可怕的地方。

如果看电影就像跟着导演进行一次旅行的话,这次姜文的确是做了一个称职的导游,向观众证明了,不会讲故事的导游不是好导演。在《让子弹飞》之旅的开头他就已经花样百出的牢牢抓住了观众,观众和片中的葛优一样吃着火锅唱着歌就中了姜文的埋伏,别着急,让子弹飞一会儿,此后催笑弹一路穿膛破肚再也没落下来。观众一路上左拥英雄,右抱美人,更有各色坏蛋做伴,赤裸裸的恶和闪亮亮的义都转化为坦荡荡的乐,不用偷着捂着,不用藏着掖着,《让子弹飞》就是要挠遍你的痒痒肉,让你笑让你笑让你笑。

跟前几年的《疯狂的石头》一样,此次《让子弹飞》再一次为喜剧正名:真正好的喜剧绝对是高智商者的游戏,不在故事本身有多高深,而是讲故事的手段。虽然几千年来我们的主流文艺作品一直以来都背负着文以载道的传统追求一种厚重感,但是我一直相信中国人绝对是世界上最有幽默感的民族,而且是高级幽默,既然这也不能那也不能说,那我们就换个方式说,说的让上头听不出来还得让自己人听的出来,幽默感就是这么来的,是面对残酷生活的必备武器。我们的各种民间传说和小品段子中,幽默层出不穷,所谓话糙理不糙,看似粗俗的话中蕴含的是从苦哈哈穷光光的生活里凝练出的智慧,另外中国人历来在战场上是擅长攻于心计的,三十六计,计计走心,而在我看来《让子弹飞》就是把中国人在生活中的幽默、社交中的智慧、战场上的计谋揉碎了放在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故事框架里,再用姜文天马行空的脑袋瓜子一整合,这部电影就用不3d,不山寨,不抄袭网络用语(反而是给网络用语添砖加瓦了)的三不方式制造了一场视觉奇观以及语言艺术奇观,将电影的造梦功能以去科技化的方式发挥到极致,证明了中国人的梦幻不一定非要科幻。这是这部电影最让我激动的地方,因为这才是我心目中中国国产喜剧电影的正路。

说回电影本身,前面提到《让子弹飞》制造了一场语言艺术奇观,台词已经不能用搞笑来形容,符合人物的身份而不刻意,恶趣味横生,有时法庭辩论(凉粉案),有时小品段子(张麻子抱县长夫人尸体痛苦),有时群口相声(大哥,你是懂我的),当骂人都能变成一种艺术的时候,我崇拜的只想骂人。所以这部电影是真的不怕剧透和影评,在这部电影身上不会再出现影评比电影好看的惨剧了,因为你如何用苍白的语言和文字来描述那场语言奇观?从故事主题来看,《让子弹飞》在鹅城这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建造了一个男人的梦想战场,融合了血性、心性与智慧,姜文姜文把最容易出彩的一个奸角和一个丑角分别给了发哥和葛优,自己扛起了一个兼具匪气、霸气、灵气、义气、正气等各种气的理想型男人,大有让你们可劲儿的出彩,我愿意一个人挂彩的豪情壮志,怀抱站着挣钱以及让老百姓站着收钱的治国理念,姜文试图在电影中建立一个没有阶级之分的理想国。简单来说,这个故事就是骗子买官,土匪抢官,恶霸想当官,土匪和恶霸你一拍我一拍的交手,骗子在土匪和恶霸之间来回蹦跶,最终土匪利用民怨铲除了恶霸,土匪做了官应该做的事情,而真正的官在哪里?电影中突出了恶霸、土匪和骗子三种边缘人物,真正的官是隐匿的,民众的脸是模糊的,而其实他们又是无处不在的,如果非要从《让子弹飞》电影中读出什么政治隐喻的话,也是很容易的,但是这不是这部电影的看点,包括电影中的各种死亡以及暴力场面,都被黑色幽默消解了其本身的残酷,观众来不及伤感就又被推入狂欢的洪流中,只有在片尾经典国片《城南旧事》的主题曲《送别》再次响起时,在制造了这一切的英雄望着奔向上海滩的孩子们时,我才发现确实是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忧伤隐藏在了大欢乐的缝隙中,马和枪注定要被留声机和自行车所代表的现代文明取代,刚才那一场集体高潮已经变作为一场《鹅城旧事》罢了。

最后不得不提《让子弹飞》中那些角色,《让子弹飞》的演员无疑是很幸福的,当剧本给了表演这么强有力的支撑后,他们只需把自己扔进去,享受表演的撞击享受戏剧的快感。从主线看《让子弹飞》其实就是用三个人来演两个人的对峙。姜文在片中一如既往的大男人却不会让观众反感他在装爷们儿,因为片中张麻子这个角色有粗有细,有豪情又有智慧,是不光会摆pose还会干实事的军事家,男人想成为的男人,女人会崇拜的男人。有了一头飘逸长发的葛优用他举重若轻的台词功底将一些本没那么好笑的东西给放大到极致,他的身上兼具小人物的油滑与天真,把汤师爷这个终于掉进钱眼里屁股却留在了树上的倒霉蛋儿演的活灵活现,在喜剧片中葛大爷无非是最好使的演员,一句话不说就能逗的观众前仰后合,最难得的是他仿佛并不自知自己的魔力。演惯了正剧的发哥终于有机会发挥了生活中老顽童的一面,在电影中他演一个恶贯满盈的奸商,永远体面的装束,中英文双语频道自由切换,无厘头的表情,步步为营的算计,发哥本来就有张讨喜的脸,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可爱了,在《让子弹飞》里让个喜欢按照严格的程序行事的反面人物只让我觉得是个爱演的科学怪博士,却是真的恶不起来。

让子弹飞中的群戏是真正的群戏,各色配角都整齐划一的团结在大哥的周围,基本上有配角出现的时候就有主角出现,所以三位大哥的脸始终是最清晰的,而配角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尤其是张麻子的麻匪队伍,欢乐六人行或各显神通或群口相声,出彩也是集体出彩,很少有人单独跳脱出来。相比较麻匪这边有爱的家族式组织结构,黄四这边就像分工明确的专业恶霸公司,陈坤和姜武欺男霸女二人组被安置到黄四这边反而因为一场凉粉案而跳脱了出来,在这场掀起第一个小高潮的群戏中,姜武和陈坤一红一白一莽一阴配合的天衣无缝,硬生生的在不谙世事的小六子的肚子上扯开了一条血口子,这场闹剧式的杀戮让人触目惊心。有意思的是,在陈坤姜武吊儿郎当出场的时候,我身后一位女观众惊呼这是陈坤?,相比较其他早已被贴上硬汉标签的几位黄金配角来说,被贴着文艺标签的爱情片黄金主角的陈坤光名字排在众演员表里就让人心生疑问,可是当他抽去了眼底的深情,换上赤裸裸的无情时,跟本片的整体气场竟然也很和谐,原来这个演员不仅可以谈谈情,更可以发发恶。在凉粉案中,胡万这个角色一方面要在众人面前扛着所谓正义和道德的大旗,另一方面要在慷慨陈词之中渗入利器般的阴邪,像个明知道被告是无辜的仍要置对方于死地的无良律师,陈坤演的很有张力,捋头发的小动作,台词的爆发力,以及在你不是欺负老实人吗这句台词时展现的戏剧范儿的身段,这段表演难得的是完整,动静皆有,一气呵成。最后刽子手眼中流下的那滴鳄鱼泪让我不得不感叹,他流露出的这种坏已经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一件招摇过市的衣服,而是一种属于天生混蛋的浑然天成的呼吸。想到鸿门宴那场戏中胡万自然的舔过自己嘴角的血,我心理暗想:幸亏这个角色很快就被姜文弄死了,要不让他再成长几年,也许他会是张麻子最大的对手。虽然所谓的大师级作品里经常给坏蛋做人性善恶的二元论分析,但我一直认为世界是一定有人的恶是流淌在血液和基因中的。《让子弹飞》里的恶人暂时满足了我的对于恶的恶趣味。

让子弹飞经典对白 篇7

《论语·阳货》中, 孔子曾高度总结过文学的社会功能, 认为“《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这也就是说诗歌可以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感情、加深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 又能对社会现实起到警示作用。“兴观群怨”是儒家文艺理论的集中概括, 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的源头, “兴观群怨”成为几千年来评价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重要标准。如今, 当我们从“兴观群怨”的视角来探讨现代社会的产物——电影时, 依然能够体现出它的积极意义。笔者拟从“兴观群怨”这一传统中国艺术理论为出发点, 对《让子弹飞》的美学作用和社会功能进行一些分析。笔者认为, 在《让子弹飞》中, 喜剧、暴力、权力、金钱与性是这部影片最为显著的外部特征, 然而在这几个极具商业色彩词语的背后, 却包裹着一个政治寓言, 隐藏着创作者对政权建立的合法性以及危机处理等众多重要问题的思考, 《让子弹飞》也因此成为关注当下时代、反思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

“兴”, 主要有两层含义, 一是引譬连类, 二是感发志意。具体地说, “兴”就是指艺术作品通过某个具体的艺术形象引起相关的联想和想象, 对观者的情感起到感染作用, 让观者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 能够有所启发与感悟。形象性与审美性是艺术作品最突出的特征。过于含混或者过于直白的艺术, 都很难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至于启发和感悟可能更无从谈起。与姜文上一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过于含蓄混沌不同, 《让子弹飞》整体面目不仅明白晓畅了很多, 而且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按照导演姜文的说法, 《让子弹飞》讲了个特别简单的故事, 就是一个土匪碰见一个恶霸, 再加上一个骗子的故事。当然影片的故事远非三人相遇这么简单。所谓的土匪是位落草为寇的革命英雄, 恶霸是横征暴敛的地头蛇, 骗子则是个买官鬻爵的投机小人。两个多小时内, 三人上演了一出“落草为寇的英雄为民除害夺取政权”的好戏。对于广大观众来说, 这个故事情节并不陌生。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民间文化中, 这种除暴安良的故事曾化身为各式各样的版本, 造就了一大批传奇英雄。也就是说, 从情节而言, 《让子弹飞》正契合了普通大众崇拜英雄、追求大同的心理需求。以大众熟知的模式为基础进行创作, 无疑是一部影片获得共鸣的首要因素。《让子弹飞》作为一部商业片, 也自然而然地遵循了这条规律。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面对这样一个传统故事模式, 姜文成功地进行了颇具个性的影像诠释。

首先, 人物生动形象, 叙事紧张严密。土匪霸气, 骗子狡黠, 恶霸阴鸷, 他们的每一次交锋, 都显示出是用尽心机的斗智斗勇。三者都非等闲之辈, 你来我往, 每一句话都隐藏着一个玄机, 每一个环节之后都有一个恰如其分的伏笔。观众在两个小时的观影历程中不能有任何的喘息, 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兴奋点。从这点来说, 影片在叙事上是成功的。其次, 影片充斥着诸多天马行空的意象, 比如马拉火车、鹅城碉楼、麻将面罩、花姐大鼓等夸张荒诞的视觉奇观, 都给观众带来充满想象力的创意享受。这种原创精神在当下充斥着山寨和恶搞的中国电影界显得十分珍贵。这些意象再加以凌厉张狂的镜头, 饱满艳丽的色彩, 观众很难不从中感受到痛快淋漓的艺术激情。因此, 当传统情节与“姜文式”的狂想结合时, 便制造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既合理又荒诞、既现实又魔幻的奇妙张力。在这种张力中, 观众不但通过一个好看、好玩的故事得到了观影的快感, 同时也因禅机锋利的台词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从而将“兴”的意义发挥到了极致。

“兴”是诗歌的基本前提, 在此基础上, “观”的功能得到体现。“观”也有两层含义。一是观风俗之盛衰, 二为考见得失, 就是说诗歌可以再现社会现实, 帮助观者认识历史的衍变、社会的盛衰和政治的得失, 进而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思。姜文的电影向来以强劲的想象、多重的隐喻和鲜明的个性而著称, 《让子弹飞》依旧张狂不减, 个性十足。但《让子弹飞》除了继续延续了姜文个人的梦想与激情之外, 最显著的一个不同之处, 便是和政治有了明显的联系。暴力、权力、公平、金钱、民心等等成了影片最为关注的内容, 这是姜文此前的几部影片中所看不到的。

《让子弹飞》的背景放在了军阀割据、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北洋时期, 讲述了“鹅城”这样一个“乱世”如何最后建立起一个乌托邦似的公平社会的过程。整个叙述重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张麻子英雄形象的确立与合法政权的创建。张麻子最初的定位是个土匪, 持枪抢劫汤师爷只是为了金钱。他到了鹅城, 碰到了不可一世、心狠手辣的黄四郎, 在为剖腹挖凉粉而死的六子复仇的过程中, 张麻子的处境逐渐从他与黄四郎的个人恩怨, 扩大到为鹅城的全体民众代言中去。在张麻子眼中, 鹅城是一座罪恶之城。在黄四郎的暴力镇压和汤师爷之流贪婪自私、只为钱财的心态下, 民众备受欺凌, 苦不堪言。鹅城的现状激发了他的政治理想, 给这位昔日的革命者提供了一个能够实现他家国之梦的理想空间。在这里, 张麻子喊出了他“公平”和“不许跪”的政治理想, 实践了揭竿而起、率领民众推翻暴政的革命行动, 直至夺取了鹅城政权, 取得革命的胜利。在这条叙事线索中, 张麻子的个人形象经历了从土匪、革命者, 再到政权主导者的不断升级。与此相对应, 他的政治目标也从个人复仇到为民反抗, 最终落实到了建立一个公平的乌托邦社会, 从而使其英雄形象持续地得到凸现和明确。二是肯定了暴力在夺取政权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在张麻子看来, 当暴力与大多数人的权益联系起来的时候, 就天然具有了一种合法性。于是我们看到子弹在影片中横飞, 气宇轩昂的军号一般的进行曲贯穿了整部影片, 最后“枪在手, 跟我走, 杀四郎, 抢碉楼”的口号, 更是将暴力推至极端。影片到处都弥漫着男性的孔武之力和英雄之气, 完美地诠释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 暴力成为夺取政权的最主要的手段。

这样一个政权更迭的历史故事在此成为连接观众和现实社会的纽带。观众不仅体验了一次艺术享受, 而且还从中得到了对政治和历史的认知, 比如北洋时期的历史面貌、历史人物的政治诉求、新政权的创建、暴力与政权的关系等等。同时, 由于汤师爷口中“鹅城的前几任县长已经将税收征到了九十年后”之类的戏谑之词, 更是让观众将这个历史故事与对当下的讽喻联系起来。借古讽今、历史与当下的互动等策略都进一步推动了观众对当下政治得失的审视与反思。这样一种情绪和感悟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便自然地会引起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如果说“观”还属于个人的个体感受和内心体验, 那么“群”则将感受和体验具象化, 并促使其流动起来, 扩大到一个群体的范畴。所谓“群”, 即为群居相切磋与和而不流, 就是说艺术作品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 促使他们交换不同的看法, 以此来沟通感情, 增进彼此认同。《让子弹飞》上映以来, 在学术界和坊间都得到广泛的关注, 但是由于网络的巨大影响力, 目前来看, 坊间的热烈程度比学术界还是要远远高于一筹。

如前所述, 面对一个发生在北洋乱世的历史故事, 众多的影评除了对姜文、周润发和葛优三位影帝的表演表示出兴趣之外, 讨论的重心大都放置于影片的政治隐喻之上, 各种专业的、半专业的, 或完全草根的观点, 都纷纷涌现出来, 互相切磋交流, 一时间形成了众神的狂欢。几经浮沉, 一部分影评被保留了下来, 它们的观点引起很多人的兴趣, 得到多次的转载和复述。在此以一篇有较高知名度的名为《<让子弹飞>的政治隐喻——毛泽东式的革命理想》的文章为例, 说明这类文章如何对影片中的政治隐喻进行读解。作者的观点是:“张麻子:毛泽东的化身, 是致力于建立没有人压迫人、没有人剥削人的新世界的革命者;鹅城:俄国, 即已复辟的资本主义, 资本和由革命者退化而来的资产阶级统治一切, 群众麻木不仁, 逐物丧志, 亟待领袖的唤醒。康城:communist的谐音, 指共产主义方向, 在没有彻底扫除鹅城的恶势力前是无法到达的”。[2]可以看出, 作者在对影片进行读解时有真诚的思考, 但也不乏调侃和揶揄, 甚至还有索隐似的浮想联翩的猜测。

的确, 一方面, 网络的自发性、草根性、开放性、广泛性和快捷性等特点得到充分地发挥, 随着新的影评不断的出现与转载, 影片在社会文化空间中的容量也获得了持续的扩充;另一方面, 每一个对影片感兴趣的人都可以聚集在此, 由话语交流产生的快感, 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正如有学者所言, 草根化的网络影评“扭转了传统影评的过于权威化、精英化, 而大众影评屈居陪衬和边缘的大一统格局, 使电影批评话语权真正回归了民间、回归了大众, 成为一种表达多姿多彩的民间智慧和美学诉求的公共言论空间”。[3]其实在面对这些大众影评时, 它们解读影片采取了什么立场, 以及得出什么观点并不重要, 它们的真正意义在于为《让子弹飞》中的政治空间营造出一个公共平台。这种社会文化空间的扩张无疑具有“群”的独特价值所在。

在“兴”、“观”、“群”的基础之上, 孔子对诗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怨”。“怨”指怨刺上政, 是说诗不仅是用来交流的, 还可以表达民间疾苦, 对时事政治发表批评意见, 对社会不合理现象表达不满和批判。在孔子看来, 个人的情感得到感染和熏陶的过程, 就是个人自觉的心理诉求与社会伦理规范相结合的过程, 个人道德要保持高度的纯洁性, 与社会的顺利发展统一和谐, 那么, 诗同样如此, 也必须遵循崇高的社会道德价值, 不断发挥“怨”的功能, 批评执政之得失。作为一部有着鲜明的政治隐喻的影片, 《让子弹飞》中“怨刺上政”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政权的合法性, 以及如何避免政权危机的问题的理解上。

在影片中, 张麻子所代表的具有合法性政权的建立过程, 是通过与黄四郎和汤师爷的对照建立起来的。黄四郎和汤师爷都有自己的为官之道。前者信奉的是“暴力镇压”和“巧取豪夺”, 后者崇尚的是“金钱至上”和“投机主义”。面对黄四郎“美女不要, 钱你也不要, 你到底要什么?”的疑问, 张麻子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那就是“皇上没有了, 没有人值得你们跪, 我也不值你们跪!”, “钱不要了, 发出去, 发给穷人。”张麻子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权力与金钱, 而是在暴力夺取政权之后的彻底的公平与正义。通过对三人命运不同的设定, 影片立场鲜明地表达出如何保证政权合法性问题的看法。如果《让子弹飞》到此就结束了, 那它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可贵的是, 影片在结尾处又提出一个更加犀利的问题, 即如何进一步巩固政权, 避免再现黄四郎和汤师爷之流的政权危机。之所以这个问题会存在, 是因为在胜利者集团内部出现了分裂。陪张麻子一起打下天下的兄弟们要带着花姐去上海过轻松的、享福的生活, 而鹅城的其他百姓还在忙于抢占黄四郎城堡中的财产。没有人再愿意陪张麻子过一种“不要钱, 不要女人, 有县长不当”的生活。可见, 对权力与金钱的贪恋不仅仅限于黄四郎和汤师爷, 而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人性弱点。大多数人盯着的还是江山打下来的好处, 至于如何进一步巩固政权却是被遗忘了。好在还有张麻子是清醒的。虽然张麻子最后孤独的背影有些凄凉, 但是却让我们得以反思, 那就是面对如何进一步巩固政权, 避免政权危机的问题上, 要克服贪恋金钱和权力的人性弱点, 保持自己高度的道德意识, 更多地站在民众利益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才能够推动社会和谐地向前发展。这点正是《让子弹飞》“怨刺”功能带给我们最深刻的思考。

的确, 《让子弹飞》提出的问题不仅是艺术世界的一次虚构, 更是每一个政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都应该进行关注的对象。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里, 各种反腐倡廉措施的制订、各类民生话题的大力关注、各项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改革, 不都正是社会主义建设在发展过程中对此所作出的积极呼应么。

“兴、观、群、怨”的批评视角赋予了《让子弹飞》一个别样的特质。以这一中国传统的现实主义美学标准来看, 一部优秀的影片需要在“兴”、“观”、“群”、“怨”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多元互动, 也就是说影片需要表达人们的心声, 显示社会的脉动, 并且能够给我们以启示, 创造出可供人们发声的空间, 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让子弹飞》在中国传统现实主义文艺美学的范畴中得到一次精彩的意义呈现。

摘要:本文从“兴观群怨”这一传统中国现实主义艺术理论出发, 对影片《让子弹飞》的美学作用和社会功能进行分析。影片以喜剧和寓言的方式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充满政治意味的故事, 将“兴”的意义发挥到了极致;暴力、权力、金钱、民心等是该片最为关注的内容, 观众藉此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思, 实现了“观”的价值;《让子弹飞》在学术界和坊间都得到极其广泛的关注, 为“群”的交流搭建起一个公共的平台;影片对政权的合法性, 以及如何避免政权危机的问题上提出诸多深刻的认识, “怨”的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关键词:《让子弹飞》,兴观群怨,美学作用,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6:180.

[2]东风压倒西风《.让子弹飞》的政治隐喻——毛泽东式的革命理想EB/OL.2010-12-27?.http://bbs.voc.com.cn/forum-49-1.html.

《让子弹飞》之火锅盛宴 篇8

中国的火锅文化源远流长,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火锅,最简单也最繁复,最贴近生活也最花样繁多,最有中国特色也最具全球化特征。简单在于其原理的返璞归真,就是把各种食材在沸腾的汤底中烫熟食用,再加以作料蘸食。这种烹饪方法有别于煎炒烹炸等其他中华饮食烹饪方法,它最能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也可以更好地避免食材经过高温度造成的营养流失。

小时候,最盼着家里吃火锅,全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铜锅前,桌上摆满了大家爱吃的码放整齐的食材。京津一代管火锅叫涮羊肉,听这个称谓就知道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便是羊肉了,而其他的东西都是根据个人喜好来陪衬羊肉的。北方的火锅比较统一,以涮肉为主,其代表就是赫赫有名的北京大铜锅、东北白肉火锅、山东肥牛小火锅等。四川麻辣火锅和重庆风味火锅是现在风靡全国的火锅类型之一,汤底麻辣醇香,其蘸料也叫油碟,一般都是一碗麻油,是为了降温和去火,食用时不易上火。上海的什锦暖锅、江浙一带的菊花暖锅、杭州三鲜暖锅等极具江南特色,它们的特色在于不是随吃随放食材,而是把荤素搭配好的食材码放在锅中,清淡又美观。广东人称火锅为“打甂炉”,有点类似于沙锅,注重汤底的鲜香,有各色配好料的锅底。澳门豆捞也是近年来很火的时尚火锅分支,豆捞即“都捞”,意在祝福人们都能捞得好运。

如今,历史悠久的火锅也紧跟时代的步伐,走上了全球化的道路。当我在身边看到金发碧眼的外国朋友在热气腾腾的火锅前拿着筷子认真的往锅里填料时,当我在国外的街上看到赫然醒目的“hot pot”招牌时,当我听到他们对这样的饮食方式赞不绝口的时候,我深深感受到了火锅已经成为最能被国际所接受和喜爱的中华美食之一。

上一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感受自然1300字下一篇:社区优秀志愿者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