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技术(精选8篇)
一、优势与前景
图像清晰度对于视频监控而言,无疑是最关键的特性,在银行安防应用中更是如此。4K应用在银行安防会给我们超清晰的视觉效果,同时在其他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超高清晰度可以更有力的督促柜员的操作规范是否合规,同时为日后纠纷事件提供更清晰有力度的影像资料证据。丰富的细节,不用为了看清不同区域而架设多台摄像机,同时也节约了投资成本。
二、困难与挑战
虽然4K在图像清晰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在银行安防应用推广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网络传输带宽:网络传输带宽一直是银行安防系统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传统银行安防监控系统的网络宽带一般为2M,如果传输4K,至少需要6M-8M,甚至更高的带宽,这就要求银行必须先投入成本提升网络传输带宽;
编解码能力及存储容量的困难:4K分辨率甚至有超过八百万的像素,因此,对编解码、存储等均有非常高的要求。编解码设备在处理4K码流的时,需要更多的计算处理能力;对于4K码流,在存储相同时长的码流时,需要存储设备具有更大的存储空间;
画质处理能力:4K分辨率的视频监控图像,画面中的物体像素数比以往更多,使得细节呈现更加充分,为视频画面处理技术提供了更保真的视频处理图像,因此,需要有更好的画质处理技术与更大的计算能力处理这些更丰富的细节。
三、专家建议
4K是一个全系统工程,从前端摄像机、网络传输到后端解码、存储及显示,均需要配套的4K产品,每一个环节必须满足4K的要求,才能将4k带来的超高清效果完美呈现出来。
4K作为超高清技术,需要在技术层面具有强力的支撑:
画质处理的技术:目前“2K转4K关联补偿技术”正在兴起,画质转换技术的高低将直接决定观看体验;
芯片解码能力:目前新兴的H.265编码有着可确保视频画质、降低体积、便于传输等好处。
高清电视H D T V是H i g h Definition Television的简称, 意思是高清晰度电视, 它是一种数字电视技术。数字电视技术是指从演播室到发射、传输、接收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是使用数字电视信号, 或对该系统所有的信号传播都是通过由二进制数字所构成的数字流来完成的。也就是说HDTV从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到电视节目的传输, 以及到用户终端的接收全部实现数字化。
高清电视与传统模拟电视和标清电视相比更强调画面、声音的清晰度, 其扫描线在1080行, 每行1920像素, 宽高比16:9, 与4:3宽高比的标清电视相比, 画面的震撼力更强, 更加符合人们的视觉特性, 图像质量更高。它的音频效果也很好, 通过和家庭影院搭配使用, 输出杜比5.1的环绕立体声, 可以实现良好的视听效果。由于它采用全数字化的信号处理模式, 图像在传输过程中, 不会出现任何低质量问题, 因此用户在家里也可享受与演播室一样的清晰画面质量。
高清电视最早是由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提出, 在已有的地面电视广播频道规划下, 通过使用空闲频道或原来的禁用频道与现行的模拟信号实现同播, 以后将通过同播作过渡, 逐渐取代模拟电视。这一计划对于频率资源再利用和现有电视向HDTV过渡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高清地面传输中的干扰抑制
地面无线传输作为电视广播传输的传统手段, 由于其独具的简单接收和移动接收的能力, 能够满足现代信息化社会所要求的信息到人的基本需求。通过电视台的制高点天线, 对外发射无线电视, 对所有电视用户进行覆盖, 用户可以利用接收天线及电视机随时观看电视节目, 这是支持地面传输的基本传输形式。过去, 在模拟电视传输网络状态下, 难以解决噪声污染、多径干扰等问题, 因此人们只能将天线放在室外, 因此楼群中大面积发展公用天线。HDTV地面广播在未来数十年中将成为新的需求增长点, 具备极大的商业价值, 但与卫星广播和有线电视相比, 它也有信道质量恶劣、干扰严重、频道资源紧张等问题。所以HDTV地面广播在传输系统中也要对干扰采取抑制措施。
在HDTV地面广播的传输中主要有噪声干扰、多径干扰和同频干扰3种干扰形式。
(1) 噪声干扰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中的噪声干扰主要有两类, 一类为高斯白噪声, 另一类为冲激噪声, 这两类噪声干扰都属于加性干扰, 会叠加在电视信号上。噪声干扰在模拟电视中造成雪花, 但在数字电视中会造成图像的大面积失真, 甚至无法收看。
(2) 多径干扰
多径干扰又叫回波干扰, 在地面广播中最为普遍, 地面广播中发射信号的电磁波遇到山脉、树木及楼房等障碍物时产生十几秒的回波, 反射信号进入接收机中就会造成回波干扰。回波干扰在模拟电视中造成的就是重影, 而在数字电视中造成的是数字通信中的符号间干扰。
(3) 同频干扰
为了提高地面广播的频谱资源利用率, 将数字电视放在禁用频道上广播, 而禁用频道在本地的模拟电视不用, 只是在相邻服务区的模拟电视中使用, 这样, 在本地的禁用频道中播放了数字电视, 这种方式叫“同播”。由于同播的要求, 相邻服务区同一频道的模拟电视节目有可能进入数字电视接收机, 产生同频干扰, 这种干扰仍然属于加性干扰。
应对HDTV地面传输中的这些干扰有以下的抑制方法:
(1) 噪声干扰的抑制
为了消除噪声干扰, 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传输系统中要加入强有力的纠错措施。传输系统中的纠错编码由两种纠错码级联构成, 一般将具有强大的纠正连续误码能力的RS码 (Reed-solomon码) 作为外码, 内码一般选用卷积码, 因为在相同的编码效率的前提下, 卷积码具有比分组码更优良的性能。目前这一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数字电视系统中, 系统中的内码和调制是综合进行的。而冲激噪声的抑制需要将交织与纠错编码一起进行。
(2) 多径干扰的消除
目前, 克服多径干扰的方法在技术上可以分为两类:时域均衡技术和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 (OFDM) 。
均衡技术是一项传统技术, 被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系统中, 美国的ATSC地面系统 (ATSC 8-VSB) 采用均衡技术来消除回波, 它的特点是技术成熟。但均衡技术只适用于消除时延较短的回波, 对时延较长的回波效果差, 而且对回波时延的变化很敏感, 此外它的结构也很复杂。
(3) 同频干扰的抑制
数字视频广播系统的信号发射功率低于普通电视信号的发射功率, 所以数字视频广播对相邻服务区普通电视的干扰几乎为零, 但当数字电视信号与同频道的普通电视同播时, 普通电视可能对数字电视产生干扰。美国和欧洲解决同频干扰的方法不同, 在美国的系统中, 使用一个NTSC同频干扰滤波器, 比较好地消除了同频干扰, 但收发两端需使用12对编解码器, 系统的结构复杂。欧洲DVB系统采用的是OFDM方式, 考虑到普通电视的能量集中在视频载波、色副载波以及伴音载波附近, 可以直接在频谱上开槽来消除同频干扰, 这种方法实现起来简单, 无需另外增加设备, 但在频谱利用率上有少许降低。
高清地面传输原理
从上述对地面传输的分析来看, HDTV的地面广播不仅要有高效的图像压缩编码技术, 保证能在6/8MHz带宽内传送, 更要有一整套信道编码措施, 如R-S纠错编码, 扰码、交织、格形编码及调制技术来保护。
HDTV地面广播的基本要求是在单个频道 (6/8MHz) 内传输经压缩的图像和伴音信息。图1是全数字式HDTV发送端原理框图。
下面对这几个过程逐一分析:
信源编码中的图像信号:活动图像专家组 (MPEG) 建议的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离散余弦变换, 压缩比在20-60之间。
信源编码中的伴音信号:可采用杜比AC-3的算法, 5.1声道 (五个声道加一个重低音声道的环绕声) 编码。
扰码器的作用是避免信息比特流长时间为0或1, 以免影响有关的同步信息提取。由于电视频道带宽限制和HDTV高信息速率要求, 需采用多电平传输。
RS编码 (Reed-solomon码) 是行之有效的多符号纠突发错误的编码方法, 是一种改善抗干扰性能的外信道编码。在同样编码冗余度下, RS码具有最强的纠错能力。RS码在通信领域已被广泛地应用。当前国际上所提出的各种数字HDTV地面传输方案无不采用RS码。以RS码作为外码, 多电平格状编码作为内码的级联码, 加上完全的数据交织, 为数字HDTV传输提供强有力的前向纠错能力。
交织编码器用来进一步减少信道中的突发干扰影响, 因它可使突发干扰变成随机干扰。纠错编码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要结合数据交织技术。这是因为许多信道中差错是突发的, 也就是说发生错误时, 往往是有很强的相关性, 甚至是连续一片数据都出了错。这时由于错误集中在一起, 常常超出了纠错码的纠错能力。所以在发送端加上数据交织器, 在接收端加上解交织器, 使得信道的突发差错分散开来, 把突发差错信道改造成独立随机差错信道。
内信道编码和调制结合在一起优化成格状编码, 其结果在不改变波形速率, 也就是不改变带宽的条件下, 通过扩展了使用的信号电平数, 也就是扩展了采用的信号数目, 使得按波形的符号错误概率的性能得到了改善。但同时也使设备相应变得复杂了。利用格形编码, 可使系统在几乎不增加带宽下, 获得相当的编码增益 (3-5d B) , 从而改善系统抗噪声能力或降低解调门限。
同步信号加入是为了保证信息传输的同步要求, 而测试信号则是为了利用它在接收端来估计信道特性。
由于广播信道受环境条件影响大, 导频信号的插入可保证在强干扰下系统能维持正常工作。
最后, 经调制将信号送至射频发射。其中, 调制的基本要求是, 调制后的信号满足电视频道 (6/8MHz) 带宽的要求。
图2是相应的接收机原理框图。
图2中, 通过中频 (IF) 滤波器可获得导频信号。为此, 利用频率和相位锁定环路获得本地相干载波, 实现相干解调。
抑制滤波器的作用是尽量减少同频道的现存模拟制电视信号的影响。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梳状滤波器的特性把能量主要集中在三个载波 (图像、彩色副载波、伴音) 的模拟信号加以抑制。为避免该滤波器对HDTV信号影响, 在发射端应作相应的预编码。
均衡器用来补偿信道的线性畸变。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测试信号, 获得有关信道的状态信息, 从而对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线性补偿。时域均衡是在匹配滤波器后插入一个带抽头的延时线组成的横向滤波器, 抽头间隔等于符号周期, 各抽头的延时信号经加权后送到加法器输出, 再经抽样送往判决电路, 各个抽头的加权系数是自适应调整的, 这样就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
其它的处理, 均为发送端的逆过程。
高清地面调制技术
高清电视在VHF (甚高频) /UHF (超高频) 波段进行地面传输中都采取全数字技术, 其基带信号调制主要有两类方式, 一类可称为单载波方式, 即正交幅度调制 (QAM) 和残留边带调制 (VSB) 方式, 另一类可称为多载波方式, 即OFDM (正交频分复用) 调制方式。目前, 我国高清地面电视33频道和14频道都使用16QAM调制方式, 标清地面电视32频道使用OFDM多载波调制方式。就以上所提到的HDTV地面传输的一些要求, 对这两类调制方式进行讨论。
单载波调制方式
首先来看单载波调制方式, 即QAM和VSB调制方式。采用双边带调制时, 数字HDTV信号要能在6/8MHz信道传输, 必须采用4bit/s/Hz的调制方法。如果使用简单的幅度波形, 则要用16电平幅度调制, 但这种信号的抗干扰性能很差。可以把数据流中每4bit的数字分成两个2bit数字, 分别构成4电平波形, 再调制到载波的两个互相正交的分量上。由于载波的两个分量相互正交, 在接收端对合成信号可以采用同步解调恢复出两路4电平波形并且不会引起互相干扰。通常载波的两个正交分量分别称为同相分量I和正交分量Q。这种方法称为正交幅度调制 (QAM) 。
QAM传输方式属串行传输方式, 为对付信道中的多径效应, 接收端必须加入自适应均衡器, 以抵消码间串扰。
由于残留边带调制的信号带宽接近单边带调制信号的带宽 (即基带信号带宽) , 故用8电平VSB调制, 即可满足17-20Mbit/s的信息流在6/8MHz信道带宽中传输。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OFDM)
相应于单载波调制, 还有一种多载波调制方式 (MCM, 也称为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 。在单载波调制中, 每一个符号都是对一个载波进行调制。压缩后的符号占满整个频带。而在多载波调制中, 是把频带分为若干个子频带, 使用并行数据对多个载波同时进行调制, 数据对各并行载波的调制可以采用PSK、QAM等多种方式。考虑到频谱利用率, 一般采用QAM进行调制。使用QAM调制的子频带即使频谱交叠, 但仍可以进行正交解调, 并无载波间的干扰。
OFDM信号的一个好处就是实现时可以采用IFFT (快速傅里叶逆变换) 和FFT (快速傅里叶变换) 作调制器和作解调器, 这可以大大降低系统的复杂性。
实际上, 多载波调制可以认为是一种频域技术, 而单载波调制则是一种时域电子技术, 因此, 存在一种时域和频域的对称性。多载波调制抗时域冲击干扰能力较强, 因为这一干扰会在FFT中被抹平。但由于多载波调制中各并行载波的功率都很小, 因此易于受频域冲击干扰的影响, 单频干扰会严重损伤载波。而单载波调制抗频域冲击干扰能力较强, 只要单频干扰信号低于载波功率一定水平即可, 但单载波调制较易于受时域冲击干扰的影响。
调制技术是HDTV传输的关键技术之一, 尽管HDTV地面广播环境最复杂, 条件最恶劣, 但研究全数字式的HDTV地面广播传输体制仍是现阶段的热点。特别是利用OFDM技术利于组成单频网, 前景诱人。
结束语
2009年, 总局先后下发《关于促进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和《关于促进高清电视发展的补充通知》, 明确了高清电视发展的原则、措施和要求, 批准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和北京等8个卫视频道高、标清同播。2009年9月, 同播的9个高清电视的发展方向高清频道一同开播, 同时进入有线电视网络传输, 培养了高清电视市场, 促进了高清电视节目和影视剧制作, 带动了高清电视设备的研发和生产, 为高清电视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高清是如今显示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无论是前投影还是背投影技术,高清都已经成为发展主题之一。HD芯片就是TI为满足高清需求,专门为家庭影院投影机和DLP背投电视推出的高清DMD芯片,历经5年的发展,HD芯片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HD的演进之路
HD1 DMD芯片是第一代HD芯片,其微镜翻转角度为10度,分辨率为1280×720,可以满足720P的高清显示需求,画面比为16:9,控制了画面的光晕(Halo Effect)效应。
2002年,TI推出了HD2 DMD芯片,其微镜翻转角度为12度,分辨率仍为1280×720,采用了由TIA/EIA-644定义的全新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数字接口标准,同时符合IEEE 1596.3,可以实现点对点数字成像,提高了图像的细致度并降低了视频数字噪声。另外,通过对光泄漏现象进行强化处理,HD2在提高对比度的同时保持高亮度,使投影画面颜色丰富,细节明显。
2003年9月,TI推出了HD2芯片的升级产品HD2+,其尺寸为0.85英寸,分辨率为1280×720。HD2+将微镜表面处理得更平坦,提高了亮度,减少了光散射,同时可以使得图像的黑色部分表现的更加完美,对比度有很大提高,理论上采用HD2+芯片的产品在全开/关状态下的对比度能够从2800:1提升到4000:1。
HD2+ 芯片微镜翻转角度为12度。同时,支撑微镜片的结合部分的支撑柱变得更细,构成画面的每个点矩阵中央的黑点比HD2芯片小很多,使得投影画面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消除了“晶格”效应,一直困扰单片DLP产品的黑场下的图像噪音抖动现象得到明显的改善。 目前,HD2+ DMD芯片技术和制作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中高端家庭影院DLP投影机使用大部分为HD2+ DMD芯片。
HD3尺寸缩小为0.55英寸,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微镜翻转角度为12度,它的分辨率为1280×720,HD3芯片的技术进步主要有:是使用新的黑色涂层,使黑色相位更真实深沉;使微镜之间的距离更短,像素密度提升;芯片运算速度提高,使动态化变更为流畅。
xHD3是TI在2004年推出的最新一代芯片,与HD2+的技术指标相同,分辨率提高到了1920×1080,可是满足1080P的高清需求,通过Dynamic Black(动态黑色补偿)技术实现5000:1的理论对比度。
在HD3和xHD3中都实用了菱形DMD网格和SmoothPicture技术,从而使高清图像显示更平滑、精细。
菱形DMD阵列
在HD1、HD2和HD2+的DMD中,TI使用了直角的像素阵列以获得1280×720图像。直角阵列使用了1:1的图像像素来映射显示比例。这意味着每一个精微镜面负责显示一个像素(如图1)。
图1HD2+、HD2和HD1 DMD使用的直角像素排列方式
为了实现提高分辨率并降低系统成本的目标,德州仪器公司开发出了一种创新的DMD。这一全新的DMD使用了一种偏置的菱形像素排列方式,精微镜面相对于直角DMD旋转了45度(如图2)。
图2HD3和xHD3 DMD使用的偏置菱形像素排列方式.
新的DMD菱形阵列支持1080p设备的1920×1080分辨率,具有960对列和540对行(一对行包括一行黑和一行白)。这样在损失一些对角分辨率的情况下,只要用直角阵列一半的像素就可以显示1920×1080的图像。使用菱形阵列后,1080p DMD芯片的尺寸与HD2 720p 芯片相当,这样就能再节省成本的基础上提升图像垂直和水平的分辨率。
SmoothPicture技术
菱形DMD阵列有效地降低了系统的成本,但是单靠它不足以在屏幕上再现原始图像的所有像素。原始图像必须过滤掉一半像素才能在DMD上显示。SmoothPicture技术将菱形DMD阵列和光学驱动器连接起来,在屏幕上显示包含原始图像所有像素信息的完整分辨率的图像。
有了SmoothPicture,光学驱动器在水平方向上位移了DMD图像,并在DMD上同时显示独立的两个亚帧帧数据(如图3)。如图4中每一帧视频信号都被分为两个独立的亚帧,一个包含所有奇数位像素信息,另一个包含所有偶数位像素信息。16ms的视频扫描时间被细分为两个8ms的亚扫描时间。在第一个亚扫描时间段内,奇数位的数据被显示。在第二个亚扫描时端开始时,驱动器将DMD图像水平移动1/2个像素,然后显示偶数位数据。这样屏幕上显示的图像就包含了原始图像中所有的像素信息,而且在一个60Hz的视频扫描时间内完成。
图3SmoothPicture技术的光路示意图
图4 将偏置菱形DMD移动1/2个像素
尽管使用了菱形网格的DMD,水平位移的方法再现了高清图像帧中原始的直角阵列。1/2像素位移的额外好处在于它有效地柔化了像素的边缘。在静态直角显示中(使用一个微镜对应一个像素的显示比例),镜面的边缘清晰可见,造成了某些显示技术中常见的屏幕门效应。使用SmoothPicture后,这一现象得到了抑制,使图像更加精细
一个显示设备的有效分辨率取决于显示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或者称为MTF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录播教室是智能高清录播系统最主要的应用环境,由多个子模块组成,包括智能导播系统、跟踪定位系统、视频采集系统、音频采集系统、直播系统、多媒体设备控制(如讲台、中控、展台、投影机等等)。
通过校园网络,将录播教室进行的授课活动进行直播,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录播教室进行互动教学,也可以登录云录播平台进行课程视频的点播、评论、收藏、分享等,既可以满足老师的备课、教研、评课,也可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前预习、课后补救,再结合数字校园平台应用,就可以打造真正的一站式教、学、管、用校园应用平台。
智能录播系统能达到的目标:
微格录播教室的建设:在各类学校,通过本系统实现学生教学技能有效的快速提高和训练阶段的实时矫正;
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建设:适用各类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实现了学校优质精品课件资源的网络共享;
远程教学: 解决著名专家学者讲课听课人多教室容纳不下更多学生的尴尬问题,实现专家或教授在主讲教室讲课,学校内分布多个听课教室进行网络学习;
课程观摩:通过录播系统广播课堂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研讨、优质动态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共享;
自动录制:能把录播教室的在教学互动中的教师讲课场景、学生听课场景、数字展台视频、教学课件等各个实时音、视频流进行能把互动教学过程进行录制,录制文件是标准格式文件,以适应后期编辑整合的需要;
直播点播:可以将讲课音视频内容进行网络直播,用PC机上就可实现联网通过IE浏览器进行直播接收,录制的文件可以直接上传点播系统存储,并供师生课后点播观摩学习;
多校区互动,网络大课堂:通过网络,在本校或不同校际间形成以授课教室为中心的教学大课堂,在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主动提问大课堂学生,并与学生进行互动,大课堂内的其他班级可以观看到互动的全过程;授课教师也可选择接受大课堂的学生提问,从而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内容更加丰富,制作的课件更具应用性;
智能高清录播系统组成如下:
信号采集系统包括视频信号采集(三位、四位、五位)、音频信号采集、课件采集; 图像智能分析自动跟踪:教师图像智能分析、学生图像分析自动跟踪、板书特写智能分析; 导播录制系统:播系统、数字导播台、音视频录制、PPT索引、高清视频信号输出、中控键盘; 云录播平台:支持多级管理,实现县、学校两级门户管理,平台为网站集群系统,支持主站和无限子 站扩展,架构松散耦合的虚拟网站集,各学校平台可以独立维护也可以统一维护;
扩音拾音系统:针对教学现场的拾音技术上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设计出新型的话筒智能混音器与强指向性麦克风配合使用的方案,让老师、学生在不携带无线话筒的情况下,同样能录制出高保真的现场声音效果。
智能高清录播系统在实际的应用效果:
1、资源共享,实现教育资源均衡
优秀教师的授课现场,可通过网络进行实时直播,师生可在本校或其他学校实时的收看远程的教学现场,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为师生创造了“班班通”、“校校通”、“家校通”的整体学习环境,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均衡发展。
2、优秀资源,网上发布
优秀教师授课所形成的现场教学课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发布,师生登录发布系统后,即可查询所需要的课件资源,并可进行预览、在线播放、下载等自主学习。
3、精品课件制作
教师授课过程中,智能高清录播系统可将摄像机、课件、以及导播形成的电影模式音视频进行自动高品质录制,备份了精品课件制作的素材。
4、同课异构,互动教学研讨
通过智能高清录播系统,两远程端同一课程的授课现场可进行相互的观摩,并可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实时的互动研讨,远程听课专家也可以对本次授课进行实时的点评,并与授课教师进行实时的音视频交流,达到共同提高该课程教学水平的目的。
5、多校区互动,网络大课堂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地深入实施,企业的内外沟通明显增多,内质外形建设持续加强。会议工作作为企业强化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安排部署工作的“基本形式”,组织和服务是否规范、到位,将直接影响会议决策的贯彻落实,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有效开展。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地深入实施,企业的内外沟通明显增多,内质外形建设持续加强。会议工作作为企业强化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安排部署工作的“基本形式”,组织和服务是否规范、到位,将直接影响会议决策的贯彻落实,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有效开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确保有效的沟通方式和信息交流,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作为某省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信息化建设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需求分析
近年来,随着IT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视频会议需求的日益提高,目前在IP网络上构建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也日臻成熟了,高清视频会议已经成为视频会议技术发展的方向,成为新一代视频会议系统的一个标志性指标。
系统要求
某省电力公司为了确保视频会议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其远程视频会议系统需采用1+1备份的方式进行构建。在主会场MCU、高清终端、高清摄像机等设备进行1+1备份,在市州分局会场高清终端、高清摄像机等设备进行1+1备份。整个系统包括1个主会场、4个省级会场、22个地市会场、24个直属会场。
采用当前视频会议系统最高的1920×1080p标准构建系统。因此,在整个系统中,不仅MCU、视频终端要求支持1920×1080p 标准,摄像机、矩阵切换器、显示设备等都应支持1920×1080p标准,并具有相应的高清信号接口。
在整个系统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资源的高度整合。系统应支持多路视频,可任意切换,可显示各种资料,并提供实时的音视频交流:集音频、视频、图像、文字、数据为一体。
通过矩阵切换器可以将多个视频信号源传输至不同视频目的地。矩阵切换器可以接受来自多种格式输入的信号源(计算机、摄像机、DVD 播放器等)视频信号,并将输出传输至不同的目的地,例如投影机、监视器和视频会议数字编解码器。如果主用视频终端宕机,可通过矩阵切换器将备用视频终端信号切换到显示设备,以确保会议的无中断进行。
系统难点
在整个系统中,既有模拟信号也有数字视频信号。模拟视频信号包括RGBHV、分量视频、S-Video、复合视频信号;数字视频信号包括HD-SDI、DVI、HDMI,不同类型的视频信号集成。
由于系统设备种类较多,各种设备的接口也不同。需切换不同信号源到不同的显示设备,容易出现多台切换设备的堆叠情况,造成需要操作和控制设备繁多,增加工作的复杂性。
电缆具有电容和电阻的特性决定了信号在长距离传输时会带来衰减,这尤其突出在高分辨率视频信号上,DVI、HDMI数字信号的峭壁效应体现得更加明显,这给系统集成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不同的信号源具有不同的分辨率和宽高比,而显示设备往往只支持固有的几种分辨率。所以,如果4:3宽高比的信号源需要在16:9的显示设备上显示, 图像容易出现拉伸、变形。由于信号源与显示设备分辨率的不匹配,容易出现不满屏、黑边甚至无显示等现象。
解决方案
Exron针对系统的要求,提出了整套的信号传输、切换以及信号处理的解决方案,产品涉及到高清视频矩阵切换器,信号延长器,分配器,信号格式转换器,甚至高分辨率视频线缆。
作为高清视频信号汇聚的核心,矩阵切换器需符合电信级设计,采用模化、插板式结构;所有电路板均支持热插、拔;机箱附带冗余电源,如果主电源发生故障,系统可自动切换至备用的冗余电源作为热电源,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矩阵应当满足全年7×24小时的不间断工作要求。、主会场方案
主会场作为整个系统建设的核心,在保证安全、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同时需要达到高质量效果。根据主会场的情况,主会场采用Extron SMX 200 RPS FOX 16×16光纤矩阵切换板卡,配合Fox系列光纤延长器。
采用光纤矩阵在主会场进行信号的切换,光纤传输具有衰减小、频带宽、抗干扰性强、安全性能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所以在长距离传输和特殊环境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光纤矩阵配合不同信号的光发送/接收设备使输入输出兼容各种类型的信号路由。可以把系统中的所有格式类型的视频信号统一到矩阵进行集中控制管理,实现任意的信号路由,满足客户的任何需求。、方案的优势 :
Extron 光纤方案完整地进行会场高清视频信号像素对像素传输方式,无论距离的远近,都可以实现高标准视音频信号的传送。
通过光缆传输无信号损失,并且免受外部干扰。光纤是绝缘体材料,它不受自然界的雷电干扰、电离层的变化干扰,不受电磁场和电磁辐射的影响,所以光纤提供了比铜线更清晰的信号,即使光缆内光纤总数很多,也可实现无串音干扰。
安装方便性。光纤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的特点,便于施工维护,由于光纤带宽高,采用光纤方案可以支持DVI视频信号,音频信号,RS232控制信号在同一芯光纤上传输,可简化系统布线。
对未来需要的满足。采用EXTRON光纤矩阵方案可以支持复合视频、分量信号,RGB信号、DVI信号、HD-SDI信号等,同一台矩阵上进行切换。在数字视频信号得到快速普及的今天,选择光纤矩阵可以更好满足未来数字信号连接的需求。由于光纤的带宽非常高可以支持未来更高分辨率的图像传输。
光波在光缆传输过程中很难从光纤中泄漏出来,在光缆外面也无法窃听到光纤中传输的信息。因此通过光纤电缆发送的信号更安全,使得光纤传送成为政府、军事和医疗应用的首选。、分会场方案
地市会场作为二级网络的分会场和三级网络的主会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同样需要对信号进行灵活切换和管理。
采用Exton SMX DVI 系列DVI 矩阵切换器,支持分辨率高达1920×1200p 的计算机视频和1080p 的HDTV 视频;该矩阵具有EDID 管理器,可自动管理信号源与显示设备之间的显示ID 通信;同时它也为外部外围设备的每路输出提供+5VDC、250mA 的电源;在1920×1200 分辨率下可实现50 英尺(15 米)的输入电缆均衡。
采用Extron DVID SL Pro 电缆设计用于支持单链路DVI-D 信号的高分辨率要求。这些电缆的设计允许完美地传输分辨率高达1920×1200p 的DVI 信号。该规格线缆从90cm至60m不等,可以满足不同会场的需求。为了实现DVI信号长距离的输出均衡,采用Extron DVI 101 电缆均衡器。最长可实现DVI电缆60m信号传输。
对于电脑VGA信号的接入,采用Extron RGB-DVI 300,它是一种高性能的RGB 到DVI 的图像解析度转换器,可以将输入的模拟分量视频和RGBHV 信号转换为DVI-D 信号。它接受HDTV 信号和分辨率高达1920×1200p 的计算机视频信号,并且提供分辨率高达1920×1200p 的多路、可选择的单链路DVI 输出(包括HDTV 1080p/60)。
综述
自某省电力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建好运行以来,每次会议都能够稳定、高质量顺利地进行,对于保证某省电力公司与各个市州公司以及与直属单位有效沟通,充分发挥了它的性能。
摘要:CCTV-高清频道台标为“CCTV-高清”,是中央电视台的第十八套开路电视节目,也是第一个以高清晰度信号格式制作播出的开路电视频道。这份报告将全面记录CCTV-高清频道2008年各方面的工作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展望未来。
前言
CCTV-高清频道台标为“CCTV-高清”,是中央电视台的第十八套开路电视节目,也是第一个以高清晰度信号格式制作播出的开路电视频道。频道的定位是:紧跟世界电视潮流,荟萃中央电视台内外优秀节目精华,以本土化、国际化、高品质、时尚感的高清电视节目,满足受众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的收视需求。CCTV-高清频道以其综合性、精品性和高画质、环绕立体声节目,成为定位高端,具有本土化、国际化、高品质、时尚感特色的高清电视频道。
CCTV-高清频道自2008年1月1日试播起,至今已走过了一年的时间。这一年,CCTV-高清频道完成了新频道的初创工作,圆满完成了以北京奥运会为代表的重大事件的转播工作,为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各方面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份报告将全面记录CCTV-高清频道2008年各方面的工作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展望未来。
第一章 CCTV-高清频道开播背景
相对于发达国家高清频道以及国内付费高清频道来说,CCTV-高清频道起步较晚,但生逢其时,国际高清电视的迅猛发展、中国高清电视的蓄势待发、北京奥运会的强大推力,都使得在此背景下开办的CCTV-高清频道格外引人注目。
1、高清电视发展步入快车道,在发达国家已逐步成为主流
从全球范围来看,高清电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是以美国和日本为主导的高清电视的研发阶段,日本于1964年就开始研究高清技术,但在模拟和数字的选择上走了弯路,付了高昂的学费,最终,美国的数字高清技术成为世界标准;90年代到2002年,由于技术、市场、政策等条件的不成熟,高清电视徘徊迟滞、发展缓慢;2002年,由于几大赛事的刺激、政府的强力推动以及前期市场培育的作用开始发酵,高清电视开始快速起步,特别是2006年至今,高清电视的发展可以用“迅猛”来形容。仅以高清频道的数量为例,2005年底,全球共有67个高清频道,而截止到2008年底,这一数字已超过了200。Northern Sky Research公司新发表的调研报告称,到2009年全球将有近500个高清电视频道。高清电视在世界范围内已步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据广电总局的相关资料显示,目前,美国、日本、英国、韩国、德国等12个国家开播的高清电视节目,成为黄金时间段的主要看点。美国主要电视台的高清节目比例已平均超过80%,卫星直播电视公司(DirecTV)播出了150个高清频道,有线电视的高清频道已超过30个,2007年全美高清电视机拥有量超过4000万台。在欧洲,英国天空卫视播出了26个高清频道,卢森堡、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典等国也开播了本国卫星高清频道。BBC等公共广播机构相继开播地面电视高清频道。英国、荷兰、挪威的有线电视网也相继开播了高清频道。2007年欧洲的高清电视机拥有量约为3800万台。在日本,电视台的演播室设备高清化已经达到100%,转播车高清化比例超过90%。日本卫星电视播出10个高清频道,地面电视播出7个高清频道,覆盖家庭超过5000万户,2007年高清电视机拥有量约1500万台。高清电视在发达国家已逐步成为主流。
2、开路免费高清电视是目前世界高清电视发展的主要模式
日本是通过卫星覆盖推广高清电视业务,从最开始的收费模式慢慢转为收费和免费频道并存,目前免费频道已占据了上风;1998年,美国在开播数字电视的同时就选择了免费开路播出世界上最早的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开路免费高清发展模式使美国的高清电视走上飞速发展的道路,并且赶超最早发展高清技术的日本,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数字高清电视国度,拥有数量最多的高清电视频道,规模最大的高清电视观众人群。
3、公益性质的开路高清频道是发展我国高清电视产业的必然选择 我国高清电视发展的基本脉络如下:
1993年,国家科委就组织了“HDTV 发展战略专家组”;1994年,国务院成立了“HDTV协调小组”,任命“HDTV专家组”和“HDTV总体组”;1998年10月,国务院总理根据“HDTV协调小组”的最终报告,提议由国家计委牵头,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科技部、国家质检局、信息产业部、国家广电总局等来自国务院的6个部委成立了“国家数字电视研究开发与产业化领导小组”;1999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成功进行了国庆50周年活动的HDTV地面广播实况转播试验。
从2005年起,一些数字付费高清频道先后开播:
2005年9月1日中央电视台通过有线数字电视开播了我国有线高清付费频道“高清影视频道”,日播19小时,该频道的主要内容包括高清影视剧、高清体育赛事、还有与标清同步播出的一些节目;
2005年10月上海文广集团开播了“新视觉”高清付费频道,日播15小时,该频道定位为以影视剧为主的综合频道,成为集“影视剧、体育直播、纪实、时尚”等诸多高清内容为一体的纯高清播出平台;
2006年4月中影集团开播了CHC高清付费电影频道。该频道每天推出1部新电影,全天提供5.1环绕立体声,是一个专业播放电影的高清频道。
与世界发达国家高清电视的发展历程相比,我国的高清电视仍处于起步阶段,所开办的频道也主要为专业付费频道,内容主要集中于高清电影、电视剧。受高清节目内容有限、观众免费收视习惯难以改变、开路频道的激烈竞争、高清市场认知度不高、收看门槛相对较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付费高清电视的用户规模还很有限,并且短期内还无法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这种现状必然成为掣肘中国高清电视普及和快速发展的薄弱一环,从而无法起到撬动高清电视产业链良性发展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高清电视还必须承担起公共服务的重大责任,在中国高清电视的内容中,免费的公益性节目必须始终占据一定比重。在市场需求和政治要求的双重作用下,借鉴世界高清电视的发展经验,公益性质的开路高清频道的开播就成为发展我国高清电视产业的必由之路。
4、CCTV-高清频道的开办是兑现奥运承诺的必然要求
高清电视转播已经成为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主办城市的基本要求之一,CCTV-高清频道的开播,正是为了兑现我国以高清电视技术转播北京奥运会的承诺。这也是全面展示我国技术发展水平、展示全球体育健儿风貌、树立国家良好形象的大事。
综上所述,CCTV-高清频道的开办既是紧追世界电视一流发展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国内高清电视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兑现国际承诺、服务北京奥运的使命要求。在这些背景下开办的CCTV-高清频道,深知任重而道远,因此从一开始,就一步一个脚印,从摸索中起步,在实践中前行。CCTV-高清频道大事记便粗略的勾画出这一年频道发展的基本脉络。
第二章 CCTV-高清频道大事记
2008年1月1日,CCTV-高清频道开始试验播出,每天播出时间为早9:00至晚10:00; 2008年3月11日,高清频道筹备组正式成立,开始进行组织建设、人员配置、节目梳理等各方面的准备;
2008年5月1日,CCTV-高清频道正式播出,每天24小时,首播6小时,重播3次; 2008年5月8日,CCTV-高清频道顺利完成自开播以来的首次直播——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珠峰的传递;
2008年6月7日至30日,CCTV-高清频道顺利完成为期一个月的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直播工作;
2008年6月11日,中央电视台高清频道编辑部正式成立,频道的管理与播出工作逐步走向正轨。
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9月6日至9月17日,圆满完成第29届北京奥运会和第13届北京残奥会高清转播的工作,完成了直播奥运会、残奥会的开闭幕式及各项赛事的工作,共计直播495小时;
2008年12月15日起,CCTV-高清频道节目进行全新编排,推出迎春精品节目展播。可以看出,CCTV-高清频道2008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即筹备——初创——重大事件的成功转播——角色转换。下面,就从节目播出、频道包装、频道落地与频道收视几个方面详细介绍CCTV-高清频道2008年的播出情况。
第三章 CCTV-高清频道播出概况
一、节目播出情况概述 CCTV-高清频道从创办之初就明确了频道的定位和发展主线,并将之渗透到频道运营的点点滴滴当中。频道的定位是“紧跟世界电视潮流,荟萃中央电视台内外优秀节目精华,以本土化、国际化、高品质、时尚感的高清电视节目,满足受众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的收视需求。”频道主要有三大特点:
1、综合
综合性一是体现在节目构成上,是集娱乐、知识、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电视传播平台。二是体现在国内外节目比例上。以国内节目为主,重点推介中华文化,兼顾世界文化,在强化浓厚中华文化特色的同时,突出国际化视野,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
2、精品
荟萃央视内外优秀节目精华,是集中体现央视品牌化战略和精品节目工程的频道。
3、高端
CCTV-高清频道的开播是我国电视紧跟世界电视潮流的体现,是我国经济技术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观看高清电视节目成为一种更高的精神文化享受,受到城市人群和年轻受众的青睐,尤其中高收入、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观众,对收看国家电视台开办的高清电视频道有很高的期待。
总结CCTV-高清频道这一年的节目播出情况,能清晰地感受到上述思想的指导。
(一)节目内容概述
2008年CCTV-高清频道播出的节目类型主要有电视剧和数字电影(320.5小时)、纪录片和专题片(56.5小时)、体育节目(体育直播类590.5小时,体育录播类219小时)、综艺戏曲节目(153.5小时)、科教节目(200.5小时)等五大类,累计首播时长约1541小时。各类型播出时长比例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CCTV-高清频道的节目已涵盖了大部分节目类型,初步体现了频道“综合性”的特点。但由于2008年奥运年的特殊原因,体育节目占据了CCTV-高清频道总首播时长的半壁江山,成为08年频道播出的主要节目类型。
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CCTV-高清频道具体播出情况如下:
1、高清版电视剧和数字电影:高清频道累计播出16部精品电视剧,共412集,首播时长约为319个小时;电视剧播出的内容包括古代传奇、近代军旅、近代悬疑、都市情感等题材(具体剧目见下表)。播出了一部数字电影《长江》,时长1个半小时。
2、纪录片和专题片:共播出了六个系列,89集,累计首播时长约56小时30分钟,六个系列分别是:《中华文明》、《同饮一江水》、《再说长江》、《故宫》、《香港十年》、《变革与辉煌》。2008年播出的纪录片和专题片主要着力推广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推介不多。
3、科教节目:2008年,CCTV-高清频道共设置了两个主要播出科教节目的栏目,分别是《人文地图》和《探秘》,共播出401集,累计首播时长为200小时30分钟。内容涉及中外历史、神话传说、世界地理、风土人情、神奇自然、传奇人物、文化传统等等,具有极高的知识性、观赏性,也体现了频道“高端、精品”的特点。
4、体育节目:(1)体育录播类节目:体育录播类节目占了频道很大的比重,系列节目从开播时期的《多哈亚运会》到6月份的《欧洲杯足球赛》,再到后来的《北京奥运会赛事》,总共播出此类节目140集,累计首播时长约210小时。除了这些系列之外,对《圣火耀珠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北京残奥会开幕式》和《北京残奥会闭幕式》也进行了制作播出,累计首播时长约为9个小时。
(2)体育直播类节目:2008,CCTV-高清频道共完成了四次大型直播。其中,《圣火耀珠峰》的直播是频道第一场并机直播,历时约6个小时;2008年欧洲杯足球赛的直播历时23天,累计直播时长约89个小时,直播《2008年欧洲杯足球赛》24场,《足球欧洲——2008年欧洲杯晚间专题》17集;最主要的是兑现了我国对国际奥委会的承诺,圆满完成了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和第13届北京残奥会的转播工作,奥运会直播历时17天,包括开闭幕式和赛事的转播,累计直播时长约380个小时;残奥会直播历时12天,包括开闭幕式和赛事的转播,累计直播时长约115小时30分钟。
5、综艺戏曲节目:2008年,CCTV-高清频道共设置了六档高品质、能够体现频道定位与特点、发挥高清电视视听优势的综艺节目,分别为《民歌中国》、《快乐驿站》、《CCTV音乐厅》、《正大综艺》、《神州大舞台》和《舞蹈世界》,共播出261集,累计首播时长约152小时,节目涵盖音乐、舞蹈、曲艺、综艺等内容。此外,“心连心”艺术团赴湖南沅陵慰问演出的特别节目《山歌好比远江水》,也在高清频道黄金时段安排播出,时长为1个半小时。栏目介绍及播出情况见下表:
可以看出,CCTV-高清频道的节目已涵盖了大部分节目类型,初步体现了频道“综合性”的特点。但由于2008年奥运年的特殊原因,体育节目占据了CCTV-高清频道总首播时长的半壁江山,成为08年频道播出的主要节目类型。
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CCTV-高清频道具体播出情况如下:
1、高清版电视剧和数字电影:高清频道累计播出16部精品电视剧,共412集,首播时长约为319个小时;电视剧播出的内容包括古代传奇、近代军旅、近代悬疑、都市情感等题材(具体剧目见下表)。播出了一部数字电影《长江》,时长1个半小时。
2、纪录片和专题片:共播出了六个系列,89集,累计首播时长约56小时30分钟,六个系列分别是:《中华文明》、《同饮一江水》、《再说长江》、《故宫》、《香港十年》、《变革与辉煌》。2008年播出的纪录片和专题片主要着力推广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推介不多。
3、科教节目:2008年,CCTV-高清频道共设置了两个主要播出科教节目的栏目,分别是《人文地图》和《探秘》,共播出401集,累计首播时长为200小时30分钟。内容涉及中外历史、神话传说、世界地理、风土人情、神奇自然、传奇人物、文化传统等等,具有极高的知识性、观赏性,也体现了频道“高端、精品”的特点。
4、体育节目:
(1)体育录播类节目:体育录播类节目占了频道很大的比重,系列节目从开播时期的《多哈亚运会》到6月份的《欧洲杯足球赛》,再到后来的《北京奥运会赛事》,总共播出此类节目140集,累计首播时长约210小时。除了这些系列之外,对《圣火耀珠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北京残奥会开幕式》和《北京残奥会闭幕式》也进行了制作播出,累计首播时长约为9个小时。
(2)体育直播类节目:2008,CCTV-高清频道共完成了四次大型直播。其中,《圣火耀珠峰》的直播是频道第一场并机直播,历时约6个小时;2008年欧洲杯足球赛的直播历时23天,累计直播时长约89个小时,直播《2008年欧洲杯足球赛》24场,《足球欧洲——2008年欧洲杯晚间专题》17集;最主要的是兑现了我国对国际奥委会的承诺,圆满完成了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和第13届北京残奥会的转播工作,奥运会直播历时17天,包括开闭幕式和赛事的转播,累计直播时长约380个小时;残奥会直播历时12天,包括开闭幕式和赛事的转播,累计直播时长约115小时30分钟。
5、综艺戏曲节目:2008年,CCTV-高清频道共设置了六档高品质、能够体现频道定位与特点、发挥高清电视视听优势的综艺节目,分别为《民歌中国》、《快乐驿站》、《CCTV音乐厅》、《正大综艺》、《神州大舞台》和《舞蹈世界》,共播出261集,累计首播时长约152小时,节目涵盖音乐、舞蹈、曲艺、综艺等内容。此外,“心连心”艺术团赴湖南沅陵慰问演出的特别节目《山歌好比远江水》,也在高清频道黄金时段安排播出,时长为1个半小时。栏目介绍及播出情况见下表:
(二)节目编排情况2008年的高清节目编排,总体来说采取了6?的播出模式,即每天18点至24点为首播时段,其余的18个小时均为重播时段。按照观众的收视习惯和现有高清节目的大致类型,CCTV-高清频道首播时段的日常节目编排大致为(如下表所示):18点开始两集高清电视剧,19点40分左右播出纪录片系列,20点30分为《民歌中国》和《快乐驿站》(周六播出《神州大舞台》,周日播出《正大综艺》和《舞蹈世界》),21点35分为《人文地图》和《探秘》,最后是体育实况录像的播出。另外,在开播初期,每周六16点30分播出一期《CCTV音乐厅》。
除了常规节目编排以外,CCTV-高清频道随着不同时期社会事件和社会热点的不同进行了六次大的编排调整:
1、汶川大地震:为配合对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报道要求,CCTV-高清频道及时停止了所有娱乐和综艺节目的播出。直至5月23日才恢复了部分纪录片和实况录像的播出,7月中旬,开始恢复部分综艺节目,直至8月25日奥运会转播结束,CCTV-高清频道所有类型的节目才全部恢复正常。
2、北京奥运会:8月8日,备受世人关注的北京奥运会开幕,CCTV-高清频道为配合这一重大事件,暂时停止了所有原定节目的常态播出,全频道历时17天,24小时转播奥运节目,兑现了对国际奥委会高清转播的承诺,提升了CCTV-高清频道的市场影响力。
3、北京残奥会:9月6日,紧跟北京奥运会之后的北京残奥会开幕,为体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理念,CCTV-高清频道每天开辟三个大的直播时段进行残奥会的赛事转播,原有的高清节目编排也做了很大的调整,大部分节目在转播期间停止播出,圆满完成了残奥会历时11天的转播工作任务。
4、欧洲杯足球赛:CCTV-高清频道从6月7日开始,为配合欧洲杯足球赛的比赛时间,每晚开辟“足球欧洲——2008年欧洲杯晚间专题”和“2008年欧洲杯足球赛”两场直播,为观众提供了一次历时23天的足球盛宴。
5、国庆长假:国庆七天长假,CCTV-高清频道在现有节目源不够丰富的情况下,做了一些小的节目编排调整,乘着奥运热的余温,每天晚间安排奥运会的开闭幕式、残奥会的开闭幕式的播出,进一步满足了观众对奥运节目的收视需求。
6、迎新春:自2008年12月15日起,至2009年2月份结束,CCTV-高清频道对白天节目进行全新编排,强力打造三大时段,重磅推出迎春精品节目展播。上午主打体育娱乐节目,午后主推精品纪录片,下午集中播出优秀电视剧,这标志着CCTV-高清频道在重大事件转播任务告一段落后,开始了频道角色的转换。
二、频道包装情况概述
频道导视节目每天共播出16段,每段时长一分钟。截止2008年12月31日,CCTV-高清频道共完成宣传片编辑制作603条,共计15105秒,合251分钟45秒,包括:
1、电视剧:为除了《出奇制胜》之外的15部电视剧(具体剧目见前文)都制作了宣传片,并制作了除《井冈山》、《出奇制胜》外其余14部电视剧的下集预告片,共336集,计10080秒,合168分钟;
2、专题片:为所播出的6个系列的专题片(《中华文明》、《同饮一江水》、《再说长江》、《故宫》、《香港十年》、《变革与辉煌》)都制作了宣传片;
3、纪录片:
《人文地图》:制作宣传片181条,计2715秒,合45分钟15秒; 《探秘》:制作宣传片32条,计510秒,合8分钟30秒。
4、综艺戏曲节目:
《民歌中国》:制作宣传片22条,计645秒,合10分钟45秒。
5、其它栏目:包括《正大综艺我们的地球》、《正大综艺吉尼斯中国之夜》、《神州大舞台》、《CCTV音乐厅》、《舞蹈世界》、《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湖南沅陵慰问演出》、《2008奥运赛事》及《高清频道迎新春特别编排》等共12条,计360秒,合6分钟。
除上述常规节目的导视外,CCTV-高清频道还对欧洲杯足球赛、奥运会期间的重要栏目与节目也提前制作了宣传片,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从频道开播以来到2008年12月31日为止,导视节目播出量共计3609分钟,合60小时9分钟。
三、频道覆盖落地情况概述
CCTV-高清频道有两种方式落地入户,即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和有线数字电视:已完成有线数字化改造的地区,有线网络公司可以从中星6B卫星接收信号,并在本地网络里传输,用户只需买一个有线高清机顶盒和高清电视机(或高清数字电视一体机),就可以免费接收到CCTV-高清频道节目;首批开播地面数字电视的北京、天津、上海、沈阳、青岛、秦皇岛、广州、深圳等八个城市,用户只需使用地面接收天线、高清机顶盒或数字电视一体机(注:只有符合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的数字电视一体机才能收看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就可在家中欣赏CCTV-高清频道节目。
CCTV-高清频道委托央视资讯科技有限公司(CVI)进行了频道覆盖、落地情况的相关调查。据CVI的调查统计显示,CCTV-高清频道已在至少29个城市落地,覆盖人口达到10843.87万人,到达率达到10.8%,按15-50岁人口总量推算,能到达1878.04万的观众。这说明CCTV-高清频道的覆盖已取得阶段性的成功,为今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国家广电总局已经部署在全国37个城市建设地面数字电视传输与发射系统,包括奥运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现已做好了这 37个城市的频率规划。之后争取用几年时间尽快在全国推开,届时全国90%以上的人都能通过无线数字电视的方式收看到高清晰度电视节目。
四、频道收视情况概述
CCTV-高清频道委托央视资讯科技有限公司(CVI)进行了收视情况的相关调查,下面从频道收视时间、观众节目收看类型、频道知名度、频道满意度、频道受众结构、奥运期间观众的收视评价几个方面介绍一下CCTV-高清频道的收视概况。
1、频道收视时间统计
据CVI调查统计显示,CCTV-高清频道的观众在休息日的收看比例明显高于工作日,工作日平均一天收看73分钟,休息日平均一天收看114分钟。19:00-23:00是一天的收视高峰,黄金时段收看的比例达到65%左右。
2、节目收看类型
据CVI的调查统计显示,体育、电影、综艺和电视剧是CCTV-高清频道观众最多收看的节目类型,体育类节目的观众更是达到了高清频道总观众数的84.6%。
3、频道知名度
据CVI调查统计显示,全国17个主要城市 的居民中有42.2%的人听说过CCTV-高清频道,居民中有15.2%的人知道CCTV-高清频道在奥运期间免费播出高清奥运比赛节目,这说明CCTV-高清频道已经具有了初步的知名度。
4、频道满意度
据CVI调查统计显示, CCTV-高清频道观众对其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76%,达到了较高的观众满意度。
5、频道受众结构
据CVI调查统计显示,CCTV-高清频道观众具有年轻、高学历、高收入的特征,偏男性观众,职位是私营/民营中层管理者或企业负责人。具体统计数据如下:
(1)性别
CCTV-高清频道观众男性比例较高,达到61.99%。
(2)年龄
CCTV-高清频道观众20-29岁年轻观众比例较高,达到40.7%。CCTV-高清频道观众平均年龄为31岁。
(3)学历
CCTV-高清频道观众大专以上学历达到61.54%。
(4)婚姻状况
CCTV-高清频道观众已婚比例为53.39%,低于总体水平。
(5)行业分布 CCTV-高清频道观众分布在法律行业、社区服务业、批发/零售业、IT业、交通运输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开发业比例高于总体水平。
(6)职业构成
CCTV-高清频道观众职位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以及企业负责人的比例明显高于总体水平。
(7)单位类型
CCTV-高清频道观众单位类型为民营或私营企业、事业单位或三资企业比例高于总体水平。
(8)收入水平
CCTV-高清频道观众个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比例达到12.67%,在1万元以上的达4.52%,明显高于总体水平。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达18.55%,明显高于总体水平。
6、奥运期间观众的收视评价
奥运期间观众通过CCTV-高清频道收看奥运比赛的比例为6.2%(通过CCTV-
5、CCTV-1收看的观众约为90%)。奥运期间收看CCTV-高清频道的观众对奥运会开幕式留下的印象最深刻(71.4%)。收看CCTV-高清频道奥运比赛转播的观众认为跳水、田径、游泳、篮球转播充分体现了高清画面质量,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绝大多数观众都认为CCTV-高清频道在奥运期间免费播出高清奥运比赛节目使更多观众免费收看到高品质的奥运比赛画面,代表了中国电视的高水平,也大大提升了CCTV-高清频道的品牌形象。
综上所述,CCTV-高清频道的节目已涵盖了大部分节目类型,初步体现了频道“综合性”的特点,在节目源有限的情况下坚持了“精品”、“高端”的选择标准;编排上依据观众的收视习惯,着力打造黄金收视时段,将日常编排与特殊编排相结合;注重包装、导视对节目宣传和塑造频道品牌的重要作用;已在至少29个城市落地,覆盖人口达到10843.87万人,到达率达到10.8%,能到达1878.04万的观众;已具有了初步的知名度和较高的满意度,拥有一批具有消费能力的层次较高的优质受众。这些为频道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 CCTV-高清频道的管理策略
对于一个初创频道来说,2008年CCTV-高清频道的首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建设频道的播出架构;二是建立频道的组织制度。如果说播出架构是频道的血肉,那么组织制度则是频道的骨骼,两者的结合才能赋予频道以生命,使其健康茁壮的成长。由于2008年CCTV-高清频道还承担着高清转播北京奥运会的重大任务,所以除了以上两个任务外,确保奥运会的成功转播则成为2008年CCTV-高清频道的又一工作重心。为了确保这三大任务的圆满完成,CCTV-高清频道采取了以下管理策略:
(一)频道四步走,搭建完整播出架构
CCTV-高清频道从只有一部纪录片,到现在有11个栏目,节目类型比较丰富,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播出架构,主要采取了四个步骤:
1、定位先行,明确发展方向 CCTV-高清频道成立之初首先进行了包括频道发展环境、自身优劣势、市场需求的系统分析,认清了频道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根据客观实际确立了符合频道现实情况和发展目标的战略定位。
由于中国的高清电视产业刚刚起步,作为开路高清频道的先行者,CCTV-高清频道在推动中国高清电视产业发展方面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就必然需要面对更多的系统性、产业性的挑战和困难,归纳来说,频道面临六个方面的挑战:观众认知度低、终端价格高、落地范围有限、高清内容缺乏、高清人才有限、高清频道技术和运营经验欠缺等。这些问题决定了CCTV-高清频道必须遵循电视频道导入阶段的一般规律,定位“综合”,以短时间内扩大知名度、扩大覆盖面为首要工作,并最大程度的发挥培育市场、促进产业链良性发展、积累高清电视各方面资源的作用;与此同时,CCTV-高清频道又因为高清电视自身绝对的视听优势、CCTV的品牌优势、资源优势以及现阶段高清频道受众结构高端的特点,顺理成章的将“精品”、“高端”作为自身的定位。CCTV-高清频道定位的确立为频道的发展和工作目标指明了方向。
2、内容为王,整合内外资源
根据广电总局的相关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生产电视剧14000多集,大约四分之一是采用高清拍摄、制作的,同时还生产了不少高清的专题片和纪录片,仅中央电视台储备高清电视剧和纪录片就超过2000小时,但与频道数量多、内容丰富的标清电视节目相比,高清电视节目从整体上来说还是非常有限的。这决定了CCTV-高清频道必须将高清节目内容的储备与持续发展作为频道生存的战略任务。2008年,由于全高清化的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尚未启用,高清节目的生产能力还很有限,因此,CCTV-高清频道着重在“整合、协调”上做文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内外资源,寻找、扩充高清节目源。
在筹备组成立之后到频道正式播出之前,短短的一个半月的时间里,编辑部对现有的高清节目资源进行了调查。对已知的、库存的伴有高清版权的节目,进行了摸底,在梳理高清节目资源的同时,抓紧对现有的高清节目资料编辑制作,分析和掌握了目前所具有的高清节目的生产能力。与此同时,高清频道筹备组连续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召开了六次较大规模的培训和会议。对内强力推进相关栏目的高清化改造;对外宣传推介高清频道,积极与高清产业链上下游建立联系。截止5月1日正式开播共制作完成近一百小时的高清节目,为频道的顺利开播做好了准备。
3、品牌为魂,重视包装导视
CCTV-高清频道从创办之初就有了明确的品牌意识,打造“综合、精品、高端”的高清电视频道既是频道的战略定位,也是频道的品牌目标。在今天电视频道竞争激烈的状态下,电视包装作为电视媒体品牌营销的重要环节和举措,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CCTV-高清频道不仅仅将宣传包装工作视为服务观众收视的工具,也不是将电视包装仅仅看为制作片头这样的简单事件,而是将之看作树立频道形象、培育品牌认知度、美誉度的有力武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CCTV-高清频道基于科学的调研分析,将理念包装、行为包装和形象包装有机的统一起来,将电视包装视为塑造频道品牌形象的系统工程。在此,理念包装即是频道的战略定位和精神内涵,CCTV-高清频道定位于“综合、精品、高端”,以“推广中外文化”为自己的精神诉求,而这些则作为频道一切行为的指南贯穿在节目的选择编播上;而作为形象包装的直接体现——包装导视则进一步将频道的理念和行为具象化、提炼化,成为一个个形象宣传片和节目导视片。
4、调研为基,着眼可持续发展
调研工作既是CCTV-高清频道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频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自觉追求。起步期的CCTV-高清频道一切都处于摸索中,也因此格外重视市场调研的重要作用,频道委托专业的市场调研公司深入了解CCTV-高清频道的落地覆盖情况以及收视效果,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各方的反馈意见,开展多层次的研讨,以此对频道的运营进行不断地总结与调整。同时,高清电视作为电视发展的高级阶段,“不是简单的设备更新,而是涵盖采、编、播、传输、接收、显示等各环节的一个完整系统,不仅是技术上的一场革新,更会给电视节目制作工艺、配套标准、管理政策等方面带来重大变革”。在现今高清电视产业发展还未成熟、高清频道发展的内外环境尚不清晰的条件下,如何高效、高质的制作出受观众认可的高清电视节目,如何摸索出一套受社会和市场认可的高清频道运营管理模式是CCTV-高清频道和所有高清电视频道同仁们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因此,调研工作对CCTV-高清频道快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频道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二)频道组织制度的建设
组织制度建设是频道的硬件,是频道正常运行的支撑和保证,在频道正式开播之后,高清频道编辑部在一手抓节目内容、宣传管理的同时,一手抓频道组织结构的搭建和工作流程的设计,规范频道的业务管理行为,科学合理地应用现有资源的各项功能,努力实现决策程序化、组织系统化、管理行为具体化,确保频道高效、安全、稳定、有序地运行。高清频道编辑部根据中央电视台相关规定,结合本部门实际,初步形成了频道管理办法,包括频道编辑部组织结构、节目生产管理、预算申报管理、编辑部考勤管理、行政管理规定等。
(三)三个关键确保重大事件转播成功
CCTV-高清频道2008年进行了四次大型直播,分别是“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2008年第13届北京残奥会”、“2008年欧洲杯足球赛”、“圣火耀珠峰——珠峰火炬传递”。尤其是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高清转播,兑现了国际承诺,累计共完成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直播495小时,奥运会结束之后又及时安排了开、闭幕式的重播。CCTV-高清频道人手非常有限,但任务却并不轻松,为了确保北京奥运会的转播成功,频道抓住了奥运转播的三个关键,分别是奥运前的协调对接,制定应急预案和转播中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奥运前,高清频道编辑部多次召开会议安排安全转播工作,并组织人员到新址报道中心了解转播流程,与相关部门人员对接,确保各项工作衔接顺畅。同时,还制定了奥运转播应急预案,要求每位人员熟悉掌握,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奥运期间,高清频道编辑部按照制定的奥运转播工作任务明晰表,明确分工,安排人员分别在新址和现址值班,确保做好奥运安全转播工作。
第五章 思考与展望
一、CCTV-高清频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08年,对于中国高清电视产业、中国电视以及中央电视台自身来说,都是蓄势待发、迎接突破的一年。作为国内第一个开路高清频道,CCTV-高清频道拥有难得的历史机遇,但也面临着系统性、产业性的困难与挑战。
这一年,中国电视在50年华诞之际,与国家和人民一起经历了大喜大悲的洗礼,大国心胸开始显现,向国际一流媒体看齐成为电视人的使命与追求;日益加快的数字化进程则使我国广播影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播影视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清电视则是数字电视的最大亮点,成为广播电视与其他行业竞争的最大优势,发展高清电视已成为广电系统重要的战略任务之一。
这一年,中央电视台将“扩大覆盖面、提高收视率,夺取视频国际话语权,建设国际一流强台” 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作为电视台实力的新标志和新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国际一流电视媒体的标准和主流,高清电视则成为实现这一目标不可缺少的条件和要求。这一年,“平板显示器消费市场已充分启动,高清信号的传输通道已完全具备,许多电视台已具备高清节目制作能力,电视节目生产已向高清迈进,北京奥运的全高清转播大大促进了我国高清电视的发展,中国高清电视产业的发展时机已经成熟。”但仍面临着节目数量少、种类匮乏、播出频道少、专业水准整体不高、高清频道管理与运营经验缺乏、节目制作人才不足、高清节目制作成本高昂、覆盖面不广、消费者认知度低、终端价格高等问题,而这些系统性、产业性的问题也同样是CCTV-高清频道需要面对的问题,而这一切的改变都需要不断的努力、积累和探索。
机遇与挑战并存,CCTV-高清频道站在大国崛起、数字化洪流、CCTV发展新阶段、高清电视产业起步上升的时代背景下,可谓生逢其时;但与此同时,频道也必须迎接身为先行者必然会遇到的密布荆棘,但时代赋予它的责任与使命使得我们坚信这种努力的价值与意义。
二、CCTV-高清频道开播的意义
以社会发展与时代潮流为宏观视角,站在高清电视产业、中国电视和中央电视台自身发展的三重节点上加以审视,便能清晰的感受到CCTV-高清频道的开播已远远超出一个频道本身的意义——
对于高清电视产业,它的开播对有效普及、推广高清电视、刺激高清节目生产、促进终端销售、撬动高清电视产业链良性发展意义重大;
对于中国电视,它的开播代表了电视发展的新方向,是应对新媒体竞争、增强电视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追赶世界一流水平的迫切需要,也为今后更多高清频道的开办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对于中央电视台,它的开播是提升央视品牌形象、拓展央视播出平台,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夺取视频国际话语权、成为世界一流大台的重要战略举措。除此之外,CCTV-高清频道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享受到免费的高品质电视节目,其对北京奥运会的成功转播不仅兑现了对国际奥委会的庄严承诺,也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奥运会的精彩绝伦,从这个意义上说,CCTV-高清频道的开播,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正如中央电视台台长在2008年5月1日CCTV-高清频道正式开播时所说,“高清综合频道是第一个开路播出的高清电视频道,体现了国家电视台坚持公益性、服务人民大众的宗旨。高清综合频道的正式开播,是继播出黑白电视节目、标清彩色电视节目之后,中央电视台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制播全面高清化的一个标志,也是中国电视全面进入高清时代的一个标志。今年(注:2008年)恰逢‘北京奥运年’和‘台庆5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开播高清综合频道,不仅是兑现高清奥运转播承诺的体现,也是给北京奥运会和中央电视台50周年台庆的一份献礼。高清综合频道要„„为丰富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加快我台高清化制播进程、推动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面向2009 2008年为CCTV-高清频道在战略方向、组织与流程建设、节目制作和播出等各方面打下了基础,为09年工作的全面展开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在国内外高清技术日益成熟、国内高清数字电视标准统一、高清终端销售掀起热潮、国内经济平稳发展、国家高清利好政策出台、数字化进程的推进以及CCTV高清节目制作能力加强等有利因素的影响下,可以预见,未来的一年,是中国高清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年,这为CCTV-高清频道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同时,2009年中央电视台将入住新大楼,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设备,代表当今世界电视行业的最高水平,代表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新台播出频道建设规模为,标清频道26套,高清频道8套,高清付费频道在2010年以前播出30套,2012年以后播到40套。年平均节目播出量大概达到30至45万小时„„2010年以后中央电视台每天的节目制作能力设计达到380小时,在新台完成320小时。” “新台所有电视系统全部实现高清化,„„未来的央视新台将成为主要面向高清制作播出的电视台。”节目自制的全高清化的制播流程,全网络化的制播工艺,全文件化的存储传输,是中央电视台技术水平的质的飞跃,这也必将为CCTV-高清频道的发展带来质的突破。
在这样的发展机遇面前,CCTV-高清频道将09年的工作设定为“六个重心”,即CCTV-高清频道将重点在战略、节目、品牌、研发、团队建设、数字化管理几个方面发力,将进一步明确频道的发展方向,扩大频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频道的制度建设、团队文化、科学管理。这几项工作对于还在起步阶段的CCTV-高清频道来说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其中,战略是频道发展的核心,节目、品牌是频道的两翼,研发、团队和管理则是频道发展的保障(各部分工作关系如下图所示)。
具体包括:
1、进一步确立CCTV-高清频道的发展战略、方向和计划编辑部将对CCTV-高清频道落地及国内外高清发展情况进行更全面、更系统的调查研究,通过召开高清频道发展规划座谈会,邀请专家和观众以及高清节目制作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座谈,广泛听取大家对高清频道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在总结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和改进频道发展规划。
2、加快节目资源的整合,打造优秀高清节目吸纳平台
做好2009年高清节目的组织和制作,和节目部门加强联系,推进高清节目的改造工作。加快节目资源的调研,进一步增加节目储备,拓宽节目类型。积极推进市场化,引进更多制作精良的影视节目,将CCTV-高清频道打造成为吸纳国内外、台内外一切优秀高清节目的集散地,对频道管理模式进行“平台化”“开放性”的尝试,整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开门办频道,成本社会化。
3、开展活动营销,扩大频道的社会影响力,打造频道的品牌形象策划重大的、参与广泛的社会活动,形成轰动效应,拉动收视率,进一步形成品牌效应,打造亮点,形成卖点,缩短市场培育期,提高频道的美誉度,进一步推动频道的落地覆盖,缩短市场培育期。
4、以研发为引擎,保持CCTV-高清频道创新活力
实时调研电视台内外和国内外高清市场的发展情况,获取广泛而多元的信息,根据频道发展实际和竞争需要,策划一些具体的节目样态和活动形态。提供频道迫切需要的项目,发挥研发在项目全过程中的作用。
5、建立学习型组织,锻造团队文化
改变管理方式,由过去的单一的约束方式,转变为尊重、信任、关怀、培训、激励和约束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融合上下级之间的情感,协调上下级之间的意志指向、建立共同愿景来提升管理效果。开展高清电视业务及相关专业知识培训,重视团队学习,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锻造和谐融洽又富有战斗力、执行力的团队文化。
6、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实现频道管理的流程化、数字化
“高清晰度电视不是简单的设备更新,而是以一系列当今最先进的数字电视技术为基础,涵盖采、编、播、传输、接收、显示等广播电视各环节的复杂系统。不仅是在技术上的一场革命,更使电视节目制作工艺发生了重大变革。”新台“全高清化、全网络化、全文件化”的实现必然会改变电视台的战略选择和管理模式,这就要求科学决策、流程优化、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管理、内容管理、绩效管理等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信息系统有效融合,构建成互联互通的开放式数字化管理集成平台,从而实现由传统媒介向现代媒介的转变。在媒介激烈竞争的今天,媒介间的竞争已上升为系统性的竞争,管理环节已成为系统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向管理要效益”也已成为现实要求。这就要求CCTV-高清频道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规范业务流程,落实岗位责任,另一方面需要转变管理思想,摸索调适全新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实现向科学管理、现代管理的转变。
除此之外,CCTV-高清频道还需进行文件化网络制作的培训和新台址高清制作系统的学习,熟悉掌握现有高清制作系统的流程,了解新台址技术系统的技术特点,实现进入新台后的顺利对接。
结语
诞生于历史发展新起点的CCTV-高清频道从一开始就承载着太多的希望,但这份沉甸甸的希望不会压垮它现在还尚显柔嫩的肩膀,因为这份希望的背后是各方的支持和鼓励,而这份希望也已内化为频道前进的动力和梦想,以及当仁不让的责任和使命。在这新旧交替的节点上,我们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曾经的探索和艰辛都幻化为未来发展的宝贵经验和财富,我们深知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们并不孤单,我们坚信CCTV-高清频道将会拥有一个灿烂的未来,并在推动中国高清电视发展、比肩
国际一流电视发展水平的征程上做出自己的贡献。此时,我们信心满满,蓄势待发。附: 作者简介
刘连喜,男,1964年生于江苏省沛县。1991年北京广播学院电视新闻专业研究生毕业,师从王纪言教授。同年进入中央电视台,曾先后在新闻中心、广告经济信息中心、台长办公室、总编室、广播电影电视部办公厅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工作,历任记者、编辑、台长秘书、副部长秘书、经济部副主任、新闻采访部副主任、网络宣传部主任、CCTV.com副总编辑兼编辑部主任,参与90年代中央电视台一系列重大电视改革活动,主持制定了CCTV.com发展战略。
————————
1.张海涛:《加快我国高清电视、数字电影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发展》,2008年11月4日,第十七届北京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主题报告
2.调查方法:对17个重点城市进行CATI调查,首先选择6个奥运会比赛城市:北京、天津、上海、沈阳、青岛、秦皇岛;再依据2008年城市综合竞争实力排名(根据社科院社会科学研究院依据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环境,教育科技,政府行政能力等指标编制的2008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在前30位的城市,按照全国区域划分再选择11个城市。采用配额抽样的抽样方法,得到有效样本2043个,其中有232个高清频道的现实受众。
3.参考2 4.同1 5.同1 6.张海涛:《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我国广播影视科技和事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11月28日,广电总局科技委八届二次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7.赵化勇:《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电视强势媒体》 8.同1 9.同1 10.赵化勇:《掀开中央电视台合众国电视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在高清综合频道正式开播仪式上的讲话》
目前大部分的平板电视都放置在桌子上,也有的挂在墙上,由于麻烦的视频/音频电视布线会限制电视被摆放的位置和房间整体的美观。无线视频技术将使这一切得到改变。另外目前高分辨率的视频源越来越多,发展高清视频的无线传播技术已经成为消费电子领域技术发展的新热点。目前,现有视频无线传输技术都是基于压缩格式的视频进行传输,由于大部分的设备在视频源输出时都不会做压缩的动作,因此必须找到一种在视频源和显示器之间的无线未压缩链路才比较有机会推广使用,即定义一种无线高分辨率数字多媒体接口以改变视频显示器连接到视频源的方式。
2 主要技术
2.1 超宽带UWB扩展技术
超宽带UWB扩展技术(又称Wireless HDMI)是一种在3.1-10.6GHz频段内的特高带宽调制,无线链路的速率高达480Mbps。为据资料表明,UWB信号的有效传输距离在10m以内,故而UWB很适合用于个人局域网。但是,UWB实际上通常可用的速度(就应用级而言)不会高于100-200Mbps,这比用来传输未压缩1080i所需的1.5Gbps要低得多,就不更用说来传输未压缩1080p所需的3Gbps速率了。因此如果采用基本UWB标准并通过连接多个频率信道或采用多个空间信道和/或其它方法来扩展UWB链路的性能,就有可能来支持未压缩HDTV。
2.2 UWB与压缩技术的结合
虽然UWB传输技术有诸如上述提到的这些限制,但仍有大量公司通过把标准UWB方案(以WiMedia为基础)与压缩/未压缩引擎相结合来满足未压缩视频链路的需要。这种方案把未压缩HDTV视频进行实时压缩视频,然后通过UWB链路对它进行传输,在被压缩的视频流又重新被实时的解码后,以未压缩的形式提供给输出端。由此引出了图像压缩的方法,动态JPEG2000会对每个帧分别进行压缩,会产生更好质量的视频(虽然以压缩比率为代价)和更低的延迟。但是,由于它以一种非常复杂的算法为基础,结果导致系统成本非常昂贵。但它对信道错误仍是敏感的,这可能导致额外的错误传播结果。对于高端HDTV和投影仪,质量的退化会导致压缩视频流可能无法接受。
2.3 5GHz频段的WHDI技术
基于802.11a技术发展出来的WHDI技术是一种采用专门为视频传输而设计的无线调制解调器方案。WHDI接受视频流并按照视觉重要性把它分拆成多个级别。这些不同的要素然后能被映射到无线信道上,在通常的无线信道中,噪声极有可能破坏重要性稍差的视频信息,但由于这些位误码率出现在对于视频质量不是太重要的视频信息中,这些错误是不易觉察的。眼睛和大脑是WHDI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使出现在LSB上的细小错误被平滑了。WHDI把这种新颖的视频调制解调器与一种先进的以5GHz免授权频段操作的多输入多输出 (MI-MO) OFDM调制解调器结合起来。在5GHz免授权频段内用40MHz信道,未压缩的1080p (3Gbps的视频)能被传输类似的距离。由于WHDI不能进行任何实时压缩(只能视频优先),系统在硅尺寸方面具有非常低的复杂性,从而使无线未压缩HDTV的传输可以用非常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来实现。此外,由于不需要压缩,导致整体传输延迟还不到1毫秒。
2.4 60GHz无线技术
60GHz无线技术又称Wire le s s HD,它使用的是免授权频段,使像无线未压缩HDTV这样的高带宽推广应用成为可能。在60GHz能够商用之前,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与更成熟的5GHz RF相比,60GHzRF的成本仍然非常的高。此外,60GHz的射频发射应当是有方向性的,这就需要对天线进行校准。在60GHz调制解调器中还有一些其它的困难,比如,特高的相位噪声会进一步限制“比特/赫兹”的大小。因为60GHz传输有较差的传播特性,最初也只能提供非常有限的传输范围。目前Wireless HD联盟已经推出Wireless HD1.0标准。
3各技术比较表
4 结语
目前UWB技术由于使用范围比较小,所以只适合PC主机和显示器类产品的连接,或者是PC主机和投影机类产品的连接。另外基于压缩的方案为无线HDMI成本太高。如果利用远程基于WHDI (5GHz)的无线压缩视频,人们能把卧室或家庭办公室内的电脑连接到客厅的电视,从而能在电视屏幕上观看所的PC应用,包括游戏内容和其它的媒体内容;相比之下这个方案比较实用。60GHz有很大的潜力,但是也受到室内应用的限制,并且还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商业化。但是,如果把WHDI视频调制解调器概念与60GHz RF相结合,将使大部分有着苛刻要求的应用包括超高分辨率监视器(如8M Pixel, 120Hz)成为可能。
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5GHz免授权频段可能为大多数家庭环境提供大量的频谱(30个不相重叠的信道对于家庭中像WHDI和802.11n这样的各种各样无线应用应当是足够的),在一个存在大量监控器的环境中(如在一个公司环境中),或者当极高分辨率的监视器(具有4-8MPixels/帧)广泛分布时,60GHz将会提供新的机会。
摘要:目前大部分的平板电视都放置在桌子上, 也有的挂在墙上, 由于麻烦的视频/音频电视布线会限制电视被摆放的位置和房间整体的美观。无线视频技术将使这一切得到改变。另外目前高分辨率的视频源越来越多, 发展高清视频的无线传播技术已经成为消费电子领域技术发展的新热点。
关键词:高清视频,高清电视,无线传输
参考文献
[1][美]Kazimierz Siwiak Debra McKeown, 张中兆等译.超宽带无线电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近日,康佳在深圳召开发布会,高调发布了旨在改善平板电视动态清晰度的“帧像240”技术,宣布高清电视进入快速运动画面清晰显像的“帧像时代”。并与Trident和LG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以共同加强新技术的推广。
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数字电视实验室主任李剑高度评价了“帧像240”技术,他认为“帧像240”技术有效解决了动态图像的清晰显示问题,是平板显示器质量突破的正确方向。李剑称,提升液晶电视显示快速运动图像的能力,是当前进一步改善平板电视画质的焦点和难点,也是技术的制高点。谁能够率先取得革命性的突破,谁就能够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帧像”技术掀高清革命
康佳“帧像240”便是针对这一技术难题,联合上游伙伴开发出来的最新方案。这一技术通过倍帧加速、分帧消影、精帧还原一系列优化运算,将液晶电视显示信号从原来每秒60帧提升到现在的每秒120帧、240段,可以有效提高画面稳定性,缩短响应时间,解决了液晶电视普遍存在的闪烁、拖尾问题,使得画质效果更稳、更清晰。
据康佳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刘丹介绍,“帧像240”技术搭载了最新的第七代芯片平台,以满足大量高速运算的需要。该芯片速算达到了250MHz,比上一代芯片增加了50%;DDR内存速率翻番,FLASH闪存容量翻番,存取的速度和容量空间也大幅改善。同时,康佳还向面板制造商定制了支持120Hz双倍场频的零亮点液晶显示屏,以支持最终输出效果。
“红舞”精品炫耀登场
在发布会上,康佳集中亮相了3大系列新品。集中展示了20余款产品,包括“靓影”、“红舞”及“光彩”系列。
以顶级画质获得成功的靓影20系列,此次基于“帧像240”技术推出了极速响应的最新产品,再次担纲主力阵容。通过对硬件平台和技术方案进行升级处理,新靓影在速度处理、色彩还原、清晰度等方面都达到新的水平。
同时,康佳方面重点推荐了“红舞”系列产品。“红舞”身兼三大特点,包括特别定制的“零亮点”顶级品质显示屏:四大色彩提升技术实现完美还原;独特的“双舞飞天”弧线造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据悉,“红舞”系列在色彩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其运用了686亿色彩处理、超宽色域背光源、LCS智能偏色校正、双倍亮彩还原4大色彩提升技术,有效拓宽了显示色域,改善了传统液晶在红色、黄色等色彩方面的显示不足问题,色彩还原更加真实、均匀和明艳。 可录功能首次运用在康佳的29系列的一个版本上,并被定义为“随时随地多媒体”。该产品以USB2.0接口外接移动硬盘来存储节目内容,并兼容多种格式的流媒体文件。与之前推出的可录功能相比,该产品在内容的分享方面做出了自己特色。
精品路线推动技术进步
在发布会上,康佳设计了一个与外资品牌的色彩比较的展台,希望以此形式再次证明其技术优势。此前.康佳通过与外资品牌较量画质,成功树立了“靓影”系列顶级画质的地位。高交会期间.曾有外国客商表示,他走遍了全世界的电子展会,最终发现最好的彩电产品在中国。中国早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彩电生产国,占据了世界过半产量。
【高清技术】推荐阅读:
高清双向视频互动教学07-23
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09-21
软件技术前沿技术报告07-15
1.2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信息技术 及其发展05-26
矿山技术科采矿技术员岗位描述11-03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通信公司技术员)12-09
监理工程师专业技术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06-0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应用技术部发展规划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