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参会名单

2024-1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2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参会名单(精选6篇)

2022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参会名单 篇1

同志们:

这次全省体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十三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情况,分析体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下一步体育工作任务。刚才,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市、××市、××市的分管负责同志和××体育产业集团、××英派斯集团的企业负责人,结合各自实际作了发言;××同志通报了2021年全省体育工作情况和2022年重点任务。大家讲得很好,我都同意。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十三五”时期体育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

“十三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体育系统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体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大力推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全省17市全部建有市级全民健身中心,76%的县(市、区)、83%的乡镇(街道)和73%的行政村建有相应的健身设施,基层体育设施覆盖率比“十二五”时期翻了一番。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5年累计举办各类健身活动3万多项次,参赛人数超过6千万人次,比“十二五”时期提高了3倍。全面加强全民健身组织建设,全省共有体育社会组织2700多家,体育协会655个,社会体育指导员19.6万人。

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升。注重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狠抓科学训练,在国内外大赛上取得一系列优异成绩,为××争了光。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我省运动员获得7金、4银、1铜的优异成绩,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在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上,蝉联金牌、奖牌榜第一名。在海阳成功举办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赢得了亚奥理事会、各参赛代表团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开创了县级市举办洲际赛事的先河。

体育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21﹞19号),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启动体育产业统计工作,首次摸清了我省体育产业的底数。加快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步伐,形成了××庆云、××经济技术开发区、××河东区等一批体育产业基地,涌现出××体育、英派斯、××中大等一批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全省每年举办高水平国际国内体育赛事100多次,××国际风筝节、××国际登山节、××国际马拉松、××国际航空节、××国际铁人三项赛等品牌赛事的办赛规模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体育彩票累计销售金额638亿元,销量稳居全国前三位,为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筹措公益金80多亿元。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300亿元,实现增加值近500亿元,均居全国第四位。

青少年体育工作取得新成效。不断加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全省现有国家级后备人才基地37个,省级后备人才基地130个,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677所。通过举办第23届省运会,培养选拔了一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实施了运动员文化考试相关制度,妥善安置了552名退役运动员。连续5年举办全省大中小学体育联赛,参赛学生达到20多万人。在全省中小学生中广泛普及游泳和乒乓球等运动,青少年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

体育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创新制定了《××省体育竞赛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78号),改革体育竞赛的申办制度、举办主体和办赛模式,申办、筹办等工作进一步规范。创新全民健身运动会办赛模式,根据群众需求设置比赛项目,省级29项比赛全部交给社会力量和协会承办。去年,省市县三级共举办赛事3400多项次,参赛人数达326万人次。积极推进运动队办队模式改革,高尔夫、足球、篮球、乒乓球、棒球、马术等6个项目交给社会力量承办。稳妥推进体育彩票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和体育协会管办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体育事业发展活力。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省体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政府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感谢,并通过你们向全省体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正确认识体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全面深化体育改革、推动体育事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建设体育强省、实现体育全面均衡发展的关键阶段。

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清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自觉作好新定位、贯彻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加快全省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体育事业发展理念需要进一步转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也为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深刻地阐述了体育的作用和功能,对体育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中的重大作用作了全面精辟的论述,为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确定了根本遵循。健康中国和健康××建设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体育在健康关口前移、预防疾病发生、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群众的体育热情更加高涨,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体育事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体育工作的发展理念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体育系统倾向于把精力和资源放在抓竞技体育上、放在拿金牌上,推动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发展的力度不够。在部门联合协作、促进融合发展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推动工作更多地依靠政府力量和行政手段,社会力量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相比,体育产业作用发挥不够。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目前,我省体育产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与经济大省、体育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体育产业总体规模还比较小,增加值仅占全省GDP的0.87%,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远低于发达国家3%的水平,也落后于福建、广东、江苏等省份。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作为产业核心的体育服务业发展滞后,仅占体育产业总量的20.5%,远低于发达国家60%以上的平均水平。体育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研发实力不足,绝大多数还停留在销售和代工阶段,小作坊多,大企业少。体育品牌竞争力不强,还缺少在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地区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51.8%,中西部地区发展较为滞后。体育产业人才队伍薄弱,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体育产业发展需要。

与建设体育强省目标相比,竞技体育转型发展步伐相对缓慢。目前,我省的竞技体育已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从发展方式上看,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主要是依靠举国体制,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冠军生产线”,在运动项目普及程度不高、群众基础不雄厚的情况下培养冠军。在这一体制下,我们的办队模式比较单一,缺少社会力量的参与;培养选拔人才的范围比较窄,主要依靠市县体校“一条龙”渠道。这种模式没有遵循“以普及促提高”的客观规律,割裂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导致出现了被新闻媒体称为“跛脚巨人”的现象:我们的竞技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国民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健康素质却在下降;金牌拿的越来越多,但群众对体育工作的满意度却没有提高。

与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相比,体育服务供给明显不足。随着群众健身意识逐步增强,健身人群越来越多,体育公共服务“欠账多”的问题进一步凸显。我省人均场地面积仅占体育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总量严重不足。体育设施布局不够合理,城市多,农村少;面向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多,面向社会公众的少。据统计,全省有一半以上的场地集中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开放程度还不够。体育场馆功能比较单一,适合比赛训练的多,用于大众健身的少。体育社会组织发育不够,健身服务指导体系很不完善,严重制约了群众体育的发展。以健身俱乐部为例,全省注册登记的只有3000多家,每万人拥有量仅为0.3个左右,而德国每万人拥有量为120个,日本为97个,美国为52个。

二、积极推进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十四五”时期,全省体育工作要牢牢把握改革创新的主旋律,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关于大众体育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全民健身,必须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好“想健身”“有地方健身”“会健身”的问题。

一是解决好“想健身”的问题。

去年,我们对群众参加体育锻炼情况作了电话调查,有超过70%的人很少参加体育锻炼。根据省里确定的目标,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要超过40%,按照现有的人口基数来计算,意味着至少1千万人要实现从“几乎不锻炼”到“经常去锻炼”的转变。为动员更多的群众参加体育锻炼,去年,省体育局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专门拿出经费,与省广播电视台、大众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加强全民健身公益宣传。各级各有关部门也要利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健身与健康的关系,倡导健康运动的生活方式,增强老百姓的健身意识。要策划制作一批观赏性强、有影响力的体育节目,普及竞赛知识,使老百姓“看的懂、喜欢看”,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泰安、威海等市已经出台了“医保卡健身”的相关文件,正在进行试点的准备工作。各地要加快推行这项改革,引导群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

二是解决好“有地方健身”的问题。

一方面,要编制实施好“十四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和《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加快推进体育设施建设。省里已经决定拿出专项经费,补贴省财政直管困难县的体育场馆建设,相关部门和地方要搞好规划设计和建设施工,尽早建成投入使用。要坚决落实《××省全民体育健身条例》要求,在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体育设施,避免出现新的“欠账”。要做好结合文章,利用公园、广场、绿地以及山川湖海等自然资源,广泛建设健身步道、小型健身广场等体育设施。对一些废弃厂房、仓库等场所,可以改造成中小型健身场馆,方便群众健身。要进一步完善土地、税费、价格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建设中高端场地场所,满足群众多层次的健身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要管理运营好现有体育设施。在欧洲一些国家,很多体育馆虽然场地不大,但功能非常多,拉起一条网,可以打羽毛球;推过一张桌,可以打乒乓球;移动一道架,可以打篮球;摆上一道门,还能踢足球。我们一些功能单一、利用率不高的体育场馆,也可以通过改造,实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要积极鼓励现有体育场馆以市场化手段运营,制定开放标准和服务标准,免费或低收费向群众开放。我省一些学校积极与俱乐部开展合作,学校出健身场馆,俱乐部负责日常管理维护和学生的体育教学,课余时间由俱乐部负责对社会开放。通过这种方式,学校减少了场馆维护费用,提高了学生体育教学水平,也方便了群众健身。各地要积极学习借鉴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动更多有条件的学校、机关、企业有序开放体育设施,缓解群众健身场地不足问题。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全省不少城市社区和农村都配上了健身器材,但在使用过程中,不时出现“缺胳膊断腿”等现象,影响了使用效率。各级体育部门要搞好维护管理,发挥好这些老百姓身边的健身器械作用。

三是解决好“会健身”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群众都是自发进行体育锻炼,科学的健身指导服务还非常欠缺。各级体育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健身指导服务,确保群众“健身不伤身”。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动员组织体育院校学生、体育教师、教练员、退役运动员加入指导员队伍,积极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采取体育指导员挂靠基层公共健身站点的方式,指导群众科学健身、合理健身。要建立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优秀指导员给予一定形式的补贴。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多组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趣味性强、参与度高、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广泛普及健身知识,让老百姓在享受体育快乐的同时,收获健康的体魄。

四是探索开展“互联网+全民健身”。

最近,微信运动、咕咚运动等手机软件备受欢迎,每个人都是锻炼者和信息发布者,大家互相竞争、互相点赞,参与性、互动性很强,吸引了一大批爱好者参与运动健身。大家也要开动脑筋,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大平台。目前,省体育局已经启动了“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网络平台研发工作,××等市开发制作了健身场馆电子地图和手机APP,这些都是很好的探索。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全民健身”模式,积极打造网络服务平台,通过专业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方式,为广大群众获取体育信息、交流运动经验、参加赛事活动、预约健身服务、选购体育用品等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关于竞技体育改革创新。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是探索运动队办队新模式。

与我们“举国体制”搞竞技体育不同,在欧美发达国家,竞技体育走的是社会化、职业化的路子,参加国际赛事是从体育协会、职业俱乐部和学校中选拔运动员,这种模式也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借鉴这种做法,探索现有模式和社会化、职业化并行的竞技体育发展新路子。在这方面,省体育局已经做了一些尝试。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将更多符合条件的体育项目交给社会承办,成熟一个,推出一个。鼓励所有运动队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激发竞技体育的发展活力。各市也要参照省里的做法,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举办运动队的新路子。

二是探索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

过去,我们的竞技体育人才往往是通过体校这一渠道培养和选拔出来的。但随着形势变化,县级体校普遍存在“招生难、出路窄”的发展危机。目前,全省传统县级体校开展办学的仅有55所,有39个县(市、区)已经没有体校。这表明单纯依靠传统体校选拔人才的路子越来越窄。省里正在着手改革体校办学模式。总的考虑是,将所有体校改革为“教体结合”的学校,由教育部门负责文化教学,体育部门负责竞技训练;传统体校可以融入普通学校,普通学校也可以加挂体校牌子。普通学校与体校融合发展,意味着将选材范围由原来市县体校3万名学生扩展到全省普通学校的几百万名学生,可以培养更多的竞技体育人才,也提高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水平。同时,还有利于活跃学校的体育氛围,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紧密配合,积极探索运动员培养新模式,争取更大成效。

三是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

义务教育是每个适龄孩子都应享有的权利,也事关运动员的长远发展。在这个问题上,我强调过多次,但有些地方做的还不够好。去年,国务院曾专门来我省开展督导。今年,省体育部门要与教育部门联合,对全省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关于体育产业改革创新。为加快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国家和省里先后出台了《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制定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优惠扶持政策。这次会议前,我安排省政府办公厅对文件落实情况进行了调度。从掌握的情况看,多数市都提出了产业发展目标,××××××等5个市已经出台了配套文件,×××××等市设立了产业引导资金,在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博鳌亚洲论坛成立15年来,今年首次设立了体育分论坛,主题就是“体育产业,下一个风口”。可见,国家对体育产业高度重视。还有一些大型企业也参与到体育产业中。譬如,去年,万达文化集团并购了世界铁人公司,万达体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体育经营公司,也充分说明体育产业将是下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体育产业发展越来越快,体育生态变化就越来越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重点,创新工作措施,抓好任务落实,努力把体育产业培植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优化体育产业布局。

要认真研究全省体育产业的规划布局,鼓励各地结合当地产业特色,明确发展重点,加强协作互补,逐步形成区域分工合作、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二是培育壮大体育市场主体。

体育产业发展已经由过去的政府“独轮驱动”,转化为政府、社会、市场、大众的“四轮驱动”。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已经拥有了一批知名体育企业,有力地带动了体育产业发展。要继续加大扶持引导力度,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有核心竞争力、有行业话语权的重点体育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式支持中小微体育企业发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为中小微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是发挥好体育产业基金的作用。

据调查,我省62%的个体经营户和47%的企业,把资金短缺列为首要制约因素。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我省设立了省级体育产业引导基金,目前已经募集了4.8亿元,主要投资对象为××境内的优质体育企业,重点投向创新型企业、小微企业和体育服务业企业。省体育局正在完善投资项目库,已经纳入了200多家企业。希望各市搞好调查摸底,把发展前景好、潜力大、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积极推荐纳入项目库。要切实用好这笔资金,更好地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体育事业,助推体育产业发展。有条件的市可以参照省里的做法,设立体育产业引导基金,进一步拓宽体育企业融资渠道。

四是培养引进体育人才。

与先进省市相比,我省人才短缺的问题还很突出。要一手抓培养,结合我省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推动省内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一批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要一手抓引进,完善高端体育人才激励机制,引进一批赛事组织、场馆运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鼓励支持大学生、退役运动员等从事体育产业工作,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关于体育发展方式改革创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已经成为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群众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体育发展方式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一是加快体育协会管办分离改革。

一直以来,体育协会从属于体育部门,多数与项目管理中心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协会活力不足,作用很难发挥。国家已经出台了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的总体方案,要求通过试点,取消行政机关与行业协会商会的主办、主管、联系、挂靠关系。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今年省体育局将从49个省级体育单项协会中选择15个,先行开展管办分离试点,其他协会随后逐步推开。脱钩后的体育协会要按照章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灵活的优势,利用社会力量,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为体育事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各市也要抓紧制定协会管办分离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积极稳妥向前推进。

二是探索推进项目管理单位社会化改革。

我们现有的运动项目管理模式行政化色彩浓厚,资源配置方式单一,制约了运动项目发展活力。为打破这一现状,国家开展了足球改革,撤销国家足球项目管理中心,明确由足协承担发展足球运动的主体责任,并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省里决定参照国家足球改革模式,选择小球项目开展社会化改革试点。初步设想是,撤销省小球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组建独立运行的省小球联合会,承担发展小球运动的职能。这项改革对体育部门来说,是要放手中的权力;对相关部门来说,是要破旧规、开新路。省体育局要抓紧时间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加快改革步伐。各相关部门要“扶上马、送一程”,抓紧研究相关政策措施,给予积极支持。

三是继续深化办赛模式改革。

2014年,省政府出台了《××省体育竞赛管理办法》,规范了体育竞赛的申办、筹办,鼓励社会力量办赛。从调度的情况看,改革成效已经初步显现。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市场资源参与举办体育竞赛,推动政府主导办赛向社会化、市场化办赛转变。要加强体育赛事公共服务,制定完善竞赛组织、安保、医疗等公共服务标准和流程,降低赛事筹办成本,优化办赛环境,激发全社会办赛的积极性。

四是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体育。

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但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我省有的县(市、区),从事体育工作的只有三五个人,仅仅依靠体育部门的力量,是不现实的。而社会的力量是无穷的,体育社会组织既能把政府的政策传递到群众中去,又能有效沟通、反映群众诉求,敏锐把握市场热点,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是体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培育、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向社会全面放开体育市场,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事业改革发展,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要完善社会力量办体育的支持政策,确保他们在资金扶持、税费优惠、土地使用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要加大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力度,细化配套措施,规范购买程序,加强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

关于体育品牌培育。品牌是重要的软实力,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企业竞争力,引领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省一直非常重视品牌建设,打造了“好客××”、“好品××”等一批公共品牌和海尔、青岛啤酒等许多世界知名制造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21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中,××有42个品牌入选。遗憾的是,其中没有一个体育品牌。可见,我省体育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还不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体育品牌建设,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努力打造一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体育品牌。

一是积极打造体育制造业品牌。

福建省晋江市是我国最大的运动服饰产业集群所在地,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大量名牌企业。××市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由“贴牌生产”向“品牌之都”的跨越,是因为走了一条提升产品质量,培育名牌产品,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子。在这方面,我省的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产品远销国内外,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和国际化程度都在不断提高。各地要把品牌战略作为推动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打造一大批含金量高、影响力大的体育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要积极推动体育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提高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用质量和市场来提升品牌的影响力。要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品牌推广和市场服务,维护好品牌形象。要以创建国家级和省级体育产业基地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批特色突出、产业基础好、产业融合潜力大的体育产业集群。去年,××省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能够检测运动服装、运动食品、室内外健身器材、竞技比赛和训练用器材等4大类90种产品。中心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为全省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检验检测服务。

二是积极打造体育服务业品牌。

体育服务业是我省体育产业最为薄弱的环节,目前还缺少有规模的企业和有影响力的品牌。各地要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加快发展健身服务、场馆运营等重点产业,打造一批知名的连锁健身俱乐部,培育一批健身指导服务、全民健身活动品牌。要围绕体育产业发展,积极培育体育中介咨询、赛事组织推广、体育节目转播与制作等服务机构和服务品牌,充分发挥他们在延伸政府服务,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鼓励体育企业与养老、旅游、金融、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扩展发展领域,丰富品牌内涵。

三是积极打造体育赛事品牌。

××有良好的体育场馆资源和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为举办体育赛事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特别是××奥帆赛、××亚沙会、十一届全运会举办以来,各地掀起了办赛热潮,不少市都结合本地特色,打造了一批品牌赛事。但与上海的F1、青海的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等相比,品牌知名度还不够高,还存在着群众参与面窄、市场运作不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各地要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和其他省市的办赛经验,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资源和体育传统,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国内外赛事等方式,多举办一些体育赛事,打造一批赛事品牌,力争每个市都有一到两项精品赛事。要继续举办好××国际风筝节、××国际登山节、××国际马拉松等赛事,注重与国际赛事接轨,吸引高水平运动员参与,提高赛事的观赏性,努力打造成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力的知名赛事品牌。要加强赛事的市场化运作和商业开发,完善赛事流程和工作标准,切实提高办赛水平。

三、努力构建体育事业发展新格局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

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适应新形势,对接新要求,采取新举措,努力推动全省体育事业转型发展。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

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需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实践。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体育系统的同志们,要切实加强学习和调研,努力掌握体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改革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二)形成发展合力。

长期以来,体育系统的工作独立性强,与其他部门合作联系较少。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各项体育工作,包括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甚至是竞技体育,都要走开放、融合的发展路子。去年12月,我专门召集民族宗教、教育、卫生计生、体育、残联等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开了一个协调会,研究了很多需要部门间协同配合开展的工作,效果很好。这说明,建立联席工作机制,强化沟通协调,对于推动重点、难点工作很有必要。体育部门要主动通报、主动交流,赢得关心支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大体育”的发展理念,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真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2022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参会名单 篇2

副省长徐济超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作工作报告, 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訾新建主持会议, 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黄布毅宣读了省长谢伏瞻对全省教育工作的批示, 省教育厅副厅长尹洪斌宣读了《关于表彰全省教育系统“以法治教年”活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徐济超在讲话中指出, “十二五”期间, 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各级教育部门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我省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中原崛起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后要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提升服务发展的意识, 提升服务发展的能力, 更加有效地支撑经济新常态时期的健康持续发展, 加强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积极推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深化招考制度改革, 不断提升教育系统运行的效能。

在回顾总结2015 年教育工作时, 朱清孟说, 2015 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 也是教育工作亮点纷呈、成绩显著的一年。一年来, 全省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 认真解决各级各类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全省教育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对于2016 年教育工作, 朱清孟强调, 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发展, 进一步提高教育有效供给能力;二是抓质量, 进一步提升各级各类教育水平;三是抓改革, 进一步激发教育发展的活力;四是抓公平, 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五是抓保障, 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会上, 表彰了省教育系统“依法治教年”活动暨“六五”普法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郑州市教育局、郑州大学等195 个先进集体, 时伟平、马彪等300 个先进个人上台领奖;印发了《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2016 年工作要点 (征求意见稿) 》。

2022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参会名单 篇3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开创云南教育现代化的新局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优先发展、稳步推进,全省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稳步推进云南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了教育事业“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是教育水平有较大提升。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两基”人口覆盖率实现100%;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普通高中进一步向特色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以建设职教园区和集团化发展为重点,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科研平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

二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941.33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在学人数69.95万人,毛入学率22.68%;高中阶段教育在学人数133.45万人,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在校生比达1∶1.0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68%;义务教育阶段在学人数629.34万人,学前教育在园(班)人数108.59万人,学前3年毛入园率44.26%。

三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累计开工280.32万平方米,竣工交付使用50.88万平方米;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稳步推进,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高等院校达到66所,呈贡9所高校的新建校舍总竣工面积360万平方米,入住学生11.1万人。

四是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85%、98.84%、96.71%,高等院校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45.29%,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新的提升。

五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办学力度不断加大,民办学校在校生大幅增加,其中民办高校在校生占高校在校生人数近四分之一。校长公选、教师聘任、绩效分配改革较好推进。改革初中教育評价制度,逐步建立了全省统一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展,拓展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以高等教育为重点的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与8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来滇留学生数突破2万人。

六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各级党组织密切结合教育改革发展实际,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向5所民办高校下派党委书记兼督导专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执行学校的重大决策、完成学校的重要工作,以及师德师风、教风学风、服务作风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

全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为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向长期关心支持我省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提高认识、把握机遇,不断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教育是国家大计,也是民生之基。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科技、教育、人才竞争在区域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国际看,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全球正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人才培养与储备越来越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断上升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以人才和科技全力抢占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制高点。从国内看,我国正进入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家把改善民生、发展教育等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全国各地都在深入实施国家和地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着力培育竞争新优势。从云南看,国民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教育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虽然“有学上”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教育需求尚未得到很好满足;二是虽然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但教育结构不尽合理,民办教育、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三是虽然办学条件总体改善,但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差距还比较大;四是虽然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化,但内在动力和发展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学校、师生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我们还要看到,我省教育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党和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民生为重、教育优先的观念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人心,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进一步形成。二是国家对我省教育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在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十二五”规划、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支持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措施、设立教育发展项目、安排教育资金都进一步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我省被国务院列为为数不多的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获得11个专项改革试点项目。三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学难问题的基本解决,人民群众通过接受优质教育改变生活状况、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实现好、发展好、保护好各族人民的教育权益,努力满足人人享有良好受教育机会的需要,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努力提高我省教育现代化水平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我省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屆二次全委会精神,立足于实现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抓手,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紧扣教育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现实省情,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坚持教育资源总量合理增长与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并重,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开创云南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努力扩大教育资源总量。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必须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一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着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办园质量,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二要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和督导机制,扩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三要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资源总量,提高职业教育内涵,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办学机制和灵活的办学模式,搭建城乡一体的终身学习与培训平台。加强职业教育基地化、集团化、多元化、专业化、科学化建设,支持各中专学校和县区职教中心加快发展,高标准建设好一批职教基地,打造富有活力的职教集团。四要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深入实施人才兴校、人才强校战略,推进区域性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开展专业综合改革工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设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工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引导高校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要扶持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教育发展,全面放开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实现民办教育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像重视公办教育那样重视民办教育,对民办教育实行同等对待、同样管理、同步发展,实现公办、民办教育平等竞争、平等招生、平等办学、平等待遇。

第二,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必须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缩小不同群体的发展差距,消除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公平的起跑线,让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教育投入,实施好中小学各项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二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满足留守儿童就学需要。三要建立完善体现规则公平的教育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四要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进一步完善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学前教育阶段,要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给予资助;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标准,扩大补助面;在普通高中阶段,要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要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有关费用,并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在高等教育阶段,要建立和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及生源地贷款办法,并逐步提高奖(助)学金标准和覆盖面。

第三,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大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一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的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加强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管,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二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拓展思维、去陶冶情操、去创新创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三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理念,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同时,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着力提升教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培养名师名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第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好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所有改革项目,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一要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系统培养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二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正确处理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支持民间资金以多种方式投资捐资办教育,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生机活力迸发的办学体制机制。三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探索符合各类学校特点的办学方法和管理方式,加快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第五,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必须把教育作为基本的民生工程置于重要地位,努力满足人人享有良好受教育机会的需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要抓好校车安全整治工作。各级政府及教育、公安、安监等部门要开展对中小学生和幼儿往返学校车辆的安全检查,加大对校车和集中接送学生的其他客运车辆行驶路线,特别是乡村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依法从严查处车辆超员载客、超速行驶、酒后驾车、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取缔货车、拖拉机和非法运营客车接送学生。各级教育部门要结合典型交通事故案例教育学生不乘坐“黑校车”,学校和家长不租用“黑校车”。中小学幼儿园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幼儿和低年级学生校车教师跟车值班制度,坚决杜绝将学生遗忘在车内事故的发生。二要稳步推进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以集中办学为方向,将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与城镇化建设结合、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特别是D级危房的改造结合、与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结合、与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结合、与国门学校建设结合,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整合教育资源。三要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各级各类学校收费、代收费许可和公示制度,清理规范收费项目和标准,坚持和完善校务公开制度,逐步杜绝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继续推进“阳光招生”,使考试招生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四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严格执行国家教材和课程标准,取消违背教育规律、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规范中小学招生中的加分政策,有效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五要建立中小学生营养监测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实施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改善贫困学生营养水平。

第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加快我省教育对外开放步伐。立足于服务桥头堡建设这个大局,发挥我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坚持开放办学、包容吸纳,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一要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引进和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拔尖创新人才。二要加大开办孔子学院、华文学校,互派留学生,加强周边国家小语种教学等国际合作与交流,逐步把云南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人才培养基地及周边国家学生留学中国的重要目的地。三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建立面向外国青年学生的文化交流机制。

第七,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导,落实宏观管理的各项措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对落实教育优先发展负总责,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提高教育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各级党委、政府及主要领导抓教育工作的情况、教育经费依法增长情况、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纳入对领导干部考核的指标体系。各级领导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研究解决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扎扎实实为加快发展云南现代教育事业办实事、办好事。

高校党建工作要紧密结合新形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创先争优为民服务为抓手,以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为主题,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干事业、干成事业、干好事业;全面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深入开展“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2022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参会名单 篇4

一、在“改”上破传统,通过高位推进、赋权基层、强化支撑等,充分凝聚“三医联动”合力。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医改,在全省率先成立县委卫健工委,深度整合医疗、医药、医保资源。将乡镇卫生院财务与资产管理、分院院长任免等权限下放医共体牵头医院,构建“责任共担、利益共享”高度统一的医共体。严格落实“两包”资金不走样,近五年实现医保资金结余近X亿元,留用医共体,根据考核结果奖励医务人员。

二、在“优”上做文章,推动医疗资源更优化、急救服务更便民、数据信息更畅通等,不断提升县域服务能力。

近三年累计投入XX.X亿元,建设县医院补短板能力提升等X个项目,完善六大医疗服务区卫生设施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乡镇。乡镇卫生院门急诊由20XX年XX万人次上升至20XX年XX万人次,医疗收入由20XX年X.XX亿元增至20XX年X.X亿元。探索创新“上车即入院”的智慧急救模式,全县X个急救中心、XX个急救站点共XX辆救护车全部接入一体化医疗急救云平台,年转运患者X.X万人次,实现县域医疗急救“一张网”、资源调度“一键达”。实现“安康码”挂号就诊与医保结算,覆盖县镇两级医疗机构,便民利民。县、镇医疗机构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三、在“防”上下功夫,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创新慢性病管理模式,持续推进健康促进工作,不断增大医防融合效力。

推出送药上门、免费转运就医等一系列便民举措,家庭医生有偿签约人数由20XX年X.X万人增加到2022年XX.XX万人。创新实行“小包干”,将慢性病医保支付费用交由镇卫生院包干使用,有效调动基层慢性病管理积极性。20XX年,常见慢病门诊就诊率同比上升XX.XX个百分点,住院率同比下降XX个百分点,同比节约医保资金约XX万元。选聘XX名“健康副校长”派驻全县中小学,举办健康教育讲座XX场、万步有约等健康活动XX场,顺利通过省级健康促进县(区)评估验收,20X年全县住院率XX.XX%,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四、在“效”上求突破,柔性外引出新招,考核激励出实招,全面激发基层医改活力。

2022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参会名单 篇5

酒泉市交通运输局

关于印发2012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

传达提纲的通知

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局属各单位,局各科室:

现将《2012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学习贯彻。

附件:《2012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印发会议精神传达提纲通知抄送:省交通运输厅,市委办,政府办,人大,政协,驻局纪检组酒泉市交通运输局2012年2月22日印发

12012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

传达提纲

2012年2月16日,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副省长虞海燕,省政协副主席李永军,省政府副秘书长武志斌等领导出席会议。兰州军区联勤部军事交通运输部、省军区后勤部、省国土资源厅、省公安厅、民航甘肃监管局、省邮政管理局局长张玉虎应邀出席会议。全省各市(州)分管交通运输工作的市(州)长和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林业厅、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省安监局、民航甘肃空管分局、海航甘肃机场集团、武警交通一支队和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各单位、各市(州)交通局的负责人以及县(区)交通局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虞海燕省长作了重要讲话,杨咏中厅长作了题为《科学发展,锐意进取,推动甘肃交通运输业转型跨越》的工作报告,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石培荣作总结讲话,副厅长杨映祥主持会议。现将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如下:

一、省政府副省长虞海燕讲话的主要精神

虞海燕副省长指出: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完成省政府确定的今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57亿元、增长30%的目标,尽快形成内通外畅、四通八达的快速交通网,为实现全

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作出新贡献。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的一年,也是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最快的一年。交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274亿元,增长22%,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52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400公里,全年交通运输工作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在甘肃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虞海燕副省长强调: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交通运输工作,对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要全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认真落实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强化项目建设融资保障,确保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57亿元、增长30%的目标。要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在全省尽快形成内通外畅、四通八达的快速交通网。今年全省要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0公里以上,开工建设高速公路400公里以上,建成14条二级公路,新增通车里程800公里,建成通乡油路50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3000公里。省公航旅集团要完成260亿元的融资目标,确保交通建设资金足额到位。重点抓好提高运输总量、强化运输安全、解决公路堵车问题三项工作,建立健全项目建设、公路运营管理、交通应急保障三大体系,重点提升基本业务、依法行政、拒腐防变三个能力,推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省交通运输厅杨咏中讲话的主要精神

杨咏中厅长指出,2011年,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省委“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和跨越式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2011年重点工作任务,创新思路,扎实工作,妥善解决遇到的各类危机和困难,全年交通运输工作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2011年,全社会交通固定资产共完成投资274.83亿元,同比增长21.6%,占全省总投资4200亿元的6.54%。

杨咏中厅长强调:当前,我省正处于黄金发展期、难得机遇期和负重爬坡期。交通运输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排头兵、保障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生力军,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要立足省情、把握机遇、正视困难、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其在全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中的先行作用。今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坚持“建管养运并举、陆水空邮并重”的总体工作思路,紧紧围绕“中心辐射、东西推进、区域带动、全面提升”的战略,按照“整顿、规范、转型、提高”的工作方针,抓质量、保安全、促进度,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抓管理、调结构、转方式,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抓好机制创新、强化科技引领、注重依法行政,进一步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转型跨越、富民

兴陇提供更高质量、更宽领域、更加优质的交通运输服务。要确保全年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357亿元。

XX年全省体育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6

同志们:

现在我对XX年全省体育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就XX年全省体育主要工作任务谈几点意见。

一、XX年全省体育工作的主要情况

XX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体育战线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46号文件要求,积极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各具特色,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

一是制定《xx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XX-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计划》)。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对我省今后五年的全民健身工作进行系统规划部署。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前期调研论证、反复征求意见,完成了《实施计划》的起草工作。去年10月28日省政府正式出台了《实施计划》。《实施计划》明确了未来五年我省全民健身工作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提出了组织保障措施,是“十三五”时期我省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行动纲领,有助于在未来五年,全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更好地为xx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是成功举办了xx省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运动会历时8个月,完成16个大项86个小项的比赛,产生金牌177枚。全省各市、县(区)同步开展新颖多样、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群众踊跃参与,各类比赛和展示活动近XX场,参与人数近千万人次。通过运动会的引领示范,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普遍化、大众化,在社会掀起了健身热潮,营造出浓郁的全民健身氛围。

三是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如xx“天使”健身大联赛、银行系统体育健身大联赛、全国农耕大赛、中华龙舟大赛、全国象棋围棋业余棋王赛、全国传统武术比赛、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全国气排球赛、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xx瑜伽艺术节等全国全省性群众性体育赛事。在重要节日举办特色全民健身活动。如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全国“龙腾狮跃闹元宵”大联动、纪念毛泽东题词全民健身活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元旦贺岁杯足球赛等等。各级体育协会积极举办赛事。如省乒协举办的全省乒乓球系列积分赛、省羽毛球协会举办的中行杯、水投杯羽毛球赛、省定向协会举办的城市挑战赛、省体育舞蹈协会举办的全省体育舞蹈锦标赛等,参赛人数多,影响大。全民健身基地举办特色赛事。如章贡区举办的全国山地自行车赛、庐山西海举办的全省垂钓比赛以及白鹿奥体举办的系列全民健身活动等。全省各地举办机关运动会、职工运动会、行业运动会以及自行车赛、马拉松赛、足球赛、篮球赛、龙舟赛、围棋赛等各类赛事,赛事活动数量、参赛人数都有较大的增长,影响加大,特别是南昌市、九江市、新余市等地在市运会的赛事中,将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相结合,发挥了重大赛事对全民健身的带动作用。

四是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培训,促进交流,举办8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举办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交流展示大赛,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扎实推进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积极开展公益体质监测志愿服务,全省完成国民体质监测9400多人次。开展了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完成调查样本4500人次。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争取省级和中央资金9587万元,完成省“民生工程”14个,建设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6个、笼式足球场9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5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46个。

(二)竞技体育扎实推进

一是努力在国际国内大赛上争金夺银。XX年,我省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获得金牌1枚、银牌3枚、铜牌3枚;参加全国各类赛事获得金牌20枚、银牌20枚、铜牌27枚;参加全国各类青年比赛获得金牌22枚、银牌32枚、铜牌13枚。我省运动员刘虹夺得XX里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为xx争得荣誉。

二是备战天津全运会和东京奥运会。狠抓训练与管理,认真组织夏训和冬训,努力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和竞技成绩,全力备战全运会。制定“三个方案”,进一步加强复合型团队建设,落实人盯人工作,强化运动队保障,强化运动员公寓和训练场地日常管理,强化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意识。审核国家级运动健将25人,审批一级运动员86人。积极谋划东京奥运会队伍,针对攀岩项目入选东京奥运会项目,着手在攀岩等项目上选拔培养备战东京奥运会苗子。

三是加强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继续狠抓县级青少年业余训练,创建业余训练“十强县”和“30精品县”,加强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省级后备人才单项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组织举办18个项目的全省青少年锦标赛和3个项目的体传校比赛。全省注册运动员13198人,确认8807人,新注册4391人,参赛5717人,达优秀1156人,达优率20%,达良1599人,达良率27.9%。成功举办了田径、足球、篮球三个百县运动会,圆满完成中日青少年和体育指导者体育交流活动。组队参加16项次全国体传校联赛、青少年俱乐部比赛、冰雪冬令营、户外营地展示大会、阳光体育大会等活动。

四是积极筹备第十五届省运会相关工作。加强与景德镇市的沟通衔接,积极推进省运会场馆建设,着手拟订省运会总则。

(三)体育产业加快发展

随着国家多项体育产业政策的出台,各地积极跟进,进一步丰富完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程序,努力营造体育产业发展环境,推动体育产业良性发展。如南昌出台了《关于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领域的实施办法》和《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等。

一是推动“一县一品”发展战略。南康乒乓球训练基地运行模式基本形成,为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提供了宝贵经验。省体育局与九江市政府、华体集团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庐山西海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推动婺源县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命名婺源县为“全民健身示范县”。一批有特色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全民健身基地和业余体育赛事逐步形成。

二是成功举办传统品牌赛事。第七届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第三届xx女子网球公开赛、第二届玉山中式台球世锦赛、玉山斯诺克世界公开赛等高水平职业体育赛事成功举办,提升了赛事品牌的知名度,带动相关体育运动在省内的广泛发展,培育了体育消费市场。

三是积极推动体育场馆开放利用。全省各地体育场馆开放利用工作进一步重视,场馆开放力度明显加大,开放时间、场次有明显增加,利用率有所提高。宜春的“体育游园”形成特色。省奥体中心打造“全民健身广场”,免费向社会提供健身场地。落实国家对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工作。积极争取省财政厅支持,在全省首次下拨了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为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提供了保障。

四是完成体育产业基础工作。顺利完成了全省体育产业专项调查工作。扎实开展全国体育产业试点工作。研究制定《全省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等多项产业措施。组织8家单位13个精品项目参加中国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博览会。瑞金红区运动休闲旅游线路获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庐山西海旅游名胜风景区、南昌湾里梅岭旅游风景区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环鄱赛、xx女子网球公开赛、全国农耕大赛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南康乒乓球体育旅游线路和崇义上堡乡客家梯田露营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五是体育彩票销量超30亿元。彩票中心和各设区市体育局以实施“1+5”文件为抓手,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夯实产品、渠道、队伍、品牌、技术等各项工作基础,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力加强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去年全省体育系统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学习教育中,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入学习习总书记视察xx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为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要求,各单位制定实施方案和学习教育计划,完善学习机制,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党建载体,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通过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弘扬了清风正气,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进一步强化了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团结统一夯实了基础,体育干部队伍作风进一步加强,有力地促进了全省体育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严明了赛风赛纪,确保各项赛事活动顺利进行。

在过去的一年,全省体育战线团结务实,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在此,我代表省体育局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省体育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XX年全省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XX年全省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XX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十四届党代会和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按照“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作思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努力为实现全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xx作出更大贡献。

(一)以赛事为抓手,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促进全民健身与全面健康深度融合,促进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的融合,普及全民健身理念,努力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要认真贯彻落实《xx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XX-2020年)》,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要加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和全民健身基地的龙头示范作用,把各类体育社会组织的触角向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延伸,提升各级体育组织承接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和质量,加大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力度。要以赛事为抓手,搭建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和赛事平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开展跨区域、跨项目的全民健身竞赛联盟,打造具有区域特色、行业特点、影响力大、可持续性强的品牌赛事活动,积极推动各级各类体育赛事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要进一步抓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实践、教学、裁判等综合能力的培训,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宣传健身知识、普及健身知识、规范健身指导等方面的作用。要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加强对群众健身的科学指导,发挥全民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制定推广普及健身指导方案、运动处方库和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开展运动风险评估,提高群众的科学健身意识、素养和能力水平,引导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健身。要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基地建设,通过开展全民健身基地创建、评估、命名等工作,促进管理和运营标准化、规范化、市场化,提升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其在全民健身活动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各市县要高度重视本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XX-2020年)》的制定工作。《实施计划》的制定,既是贯彻落实国家《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也是顺应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合法权益的要求。各地要按照省里的统一布署,抓紧制定本地的《实施计划》工作。去年国家体育总局就我省《实施计划》的制定工作进行了督导。目前只有6个设区市、23个县(市、区)出台了《实施计划》,九江、鹰潭、宜春、上饶、抚州等5个设区市还未按时完成。请这些市抓紧,并督促所辖县(市、区)于今年1月份前完成。

(二)以金牌为目标,确保完成全运会任务。四年一问天下谁为冠,众志齐发津口我进军。今年的全运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次“大考”。没有好成绩,谁都交不了差。离天津全运会只还有半年时间,各项预赛今年上半年就要陆续展开,时间非常紧。要坚持科学训练、刻苦训练,光明正大夺金牌。省体育局各训练单位要进一步加强运动队伍的训练管理,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挂帅,亲守一线,做好“一人一策”、“人盯人”工作,把工作做早、做细、做准、做精。要从实战需要出发,抓好冬夏训工作,进一步提高训练质量,切实提高训练水平,努力在天津全运会上取得好成绩。要以最昂扬的斗志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力做好各项备战工作,确保组织、计划、责任、保障四个落实,实施好备战工作计划,研制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的倒计时备战计划,进一步加强队伍的训练管理工作。要加强信息情报工作,紧密跟踪各方备战动态,深入研究项目规则变化对训练、竞赛规律的影响,深入分析各类特殊因素,制定应对措施并优化备战参赛方案。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与技战术训练同样重要的环节,不断锤炼管理者、运动员、教练员的精神、心理、意志和作风。要一刻不放松地抓好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同时要以全运促奥运,全面启动东京奥运会的备战工作,通过全运会比赛,加强对有潜力的运动员的重点培养,围绕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组建优秀教练员、科研人员、医务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组成的复合型团队,进行系统攻关,争取更多的运动员进入国家备战东京奥运会队伍。

(三)以特色为重点,抓好青少年业余训练。要建立“小、巧、水”战略下后备人才支撑体系,出台工作方案,选择部分重点项目开展试点。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业训工作,完成XX—2018省运会周期全省青少年体育训练目标任务,推进“十强县”和“30精品县”创建工程,继续实施“幼苗工程”和“精英教练员工程”。进一步加强体教结合,健全完善以学校体育为依托培养后备人才的体制机制,放开搞活后备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尝试多种形式开展青少年业余训练,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个人投资参与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提高青少年业余训练社会化、市场化程度,形成多元化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格局。继续办好全省青少年锦标赛以及“百县”足球、篮球和田径运动会等赛事,通过赛事,不断提升训练竞赛质量。

(四)以“一县一品”为突破,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国发46号文件出台以来,去年10月-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又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国家体育总局与几部委联合出台了水上运动、航空运动、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及体育旅游发展指导意见。我们要结合xx特色,利用xx山水资源,大力发展以健身休闲、赛事表演、体育旅游、场馆运营等体育服务业为主的体育产业。着力抓好四个平台建设,积极推动这些文件的落地。一是要以“一县一品”为平台,继续大力推动南康、玉山、庐山西海、婺源“一县一品”发展,以点带面,形成示范。二是要以重大传统赛事为平台,以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为目标,做大做强环鄱赛、xx网球公开赛、玉山台球、全国农耕大赛等传统品牌赛事。加强赛事的市场运作,培育竞赛市场,拉动赛事消费,带动运动项目的普及和推广,带动各市县特色体育产业项目发展。三是以全民健身基地为平台,支持各地打造体育休闲产业,挖掘健身休闲与健康、养老、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潜力,拓展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空间。比如庐山西海的休闲垂钓基地、章贡区的山地自行车基地、婺源的全民健身基地等,去年我们已经建了6个全民健身基地,效果很好,今年要扩大布点。四要以体育场馆为平台,在坚持公益属性、体育属性的前提下,逐步实行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搞活运营机制,搞赛事、搞活动,搞培训、搞健身,切实利用好体育场馆,提高场馆使用率。

(五)以40亿为基点,抓好体育彩票工作。体育彩票是体育事业的生命线,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紧紧咬住40亿元的目标,勇于攻坚,勇于改革,勇于尝试,努力提高彩票销量。全面深化“1+5”改革,进一步理顺“全省一盘棋”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销售管理体系。着力解决机构服务供给能力与彩票市场消费需求不相适应问题,强化供给侧改革创新,补齐短板,夯实基础,实现xx体育彩票健康发展。要认真总结县域发展经验,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激发县域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进一步做大做强县域销售市场。增强购彩便利性,提升购彩体验感,进一步夯实实体网点基础,着力推动销售渠道“量质双升”。扩大购彩新群体,进一步强化游戏产品培育,不断提高市场培育质量和效益。用好“体育元素”,进一步优化宣传“高速公路”,积极提升体育彩票良好品牌形象。强化依法治彩,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强化销售管理,做好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六)以便民惠民为标准,加快体育设施建设。

要从群众身边着眼和着手,切实抓好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立足于便民惠民,立足于小型多样,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努力构建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力争做到每个社区和乡镇都有健身场所,每座城市都有体育公园。要合理规划体育场馆建设,充分考虑后期运营需要,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要盘活体育场馆资源,优化运营模式,扩大公共服务范围,免费或低收费向公众开放。要多渠道增加全民健身场地供给,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与运营,着力解决群众健身场地供给严重不足和现有场馆设施闲置并存的问题。抓好省“民生工程”和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各市县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切实抓好落实,并抓好安全生产。去年,国务院对我省全民健身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对我省部分县市体育设施建设长期搁置等问题,提出了严厉批评。有关县市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予以重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相关设区市体育局要加强督导。

(七)以正气为主调,提升宣传质量和效果。要以战略的思维和眼光,将体育文化和宣传工作贯穿于体育工作全局。大力宣传体育工作,大力推介体育,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关心体育、参与体育锻炼。要唱响体育主旋律,传递体育正能量,讲好xx体育故事,积极融入文化强省建设。要提高宣传质量,增强新闻的时效性。要综合运用报纸、宣传画册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站、网络、xx手机报、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准确地报道xx体育工作的最新资讯,为xx体育“扩大音量”。各市县体育局要高度重视,指定专人负责宣传工作。

创造富裕美丽幸福生活,不仅要物质富裕,更要精神富有。体育精神内涵丰富,追求超越和挑战,强调拼搏与进取,体现了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原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新中国的体育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中华体育精神传承的史书,要加强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中华体育精神为核心的体育文化,抵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倾向。高度重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培养运动员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的能力,丰富运动员的业余生活,关注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培养运动员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促进运动员全面健康发展。

(八)以教育为先导,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全省体育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体育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坚定不移改进作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要以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先导,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和培训,夯实勤政廉政思想基础,让干部知道危险、查找风险、不敢冒险、力求保险。全省各级体育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切实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体育行业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确保“两个责任”得到落实。要严肃赛风赛纪,严禁使用兴奋剂,确保赛事安全。要加大对赛风赛纪的整治力度,建立健全赛风赛纪监督机制和责任机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坚决纠正体育领域的不正之风。要加强运动队管理,加强食品、药品和营养品的管理,强化反兴奋剂责任制,确保不出现任何兴奋剂问题。要加强体育从业人员的社会公德教育和体育道德教育,努力做到公平竞争、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服从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观众。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选拔选派与监督管理,严格审核运动员的参赛资格。不管是群众体育活动还是竞技体育赛事,都要有规矩、守纪律、讲公平,反对弄虚作假,反对朝令夕改、有章不循。要认真执行党纪国法和规章制度,用严的标准要求、严的措施管理、严的纪律约束,防止小病成大患,努力营造全省体育事业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三、实现xx体育新突破的思考

(一)思想认识问题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新时期体育工作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刘延东副总理在XX年12月有28日的全国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体育强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我们在民族复兴的时代征程中把准历史方位,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定位体育事业的发展坐标,坚定信心,明确方向,推动我国以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二是以人民为中心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宗旨,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挖掘和释放体育的综合价值,既要以社会效益为优先原则,落实政府责任,确保人民群众共享体育事业发展成果,又要激发市场活力,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三是建设健康中国是体育事业的目标所在,要求我们牢牢把握大健康理念这一民生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以推动全民健身为根本,发挥好体育在促进健康中的独特优势,让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更好,健康寿命更长,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贡献;四是改革创新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完善促进体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五是尊重规律是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原则,要求我们坚持求真务实,遵循规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在打基础、利长远方面多做实事,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体育事业稳扎稳打向前走;六是中华体育精神是凝聚13亿中华儿女的精神力量,要求我们继承好、发扬好这一宝贵精神财富,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与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为国家争得更大荣誉,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自信心。

学习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精神,我们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狠抓落实。我们不能就体育看体育,不能只在体育圈内搞体育,不能只就业务抓业务,而要站在全局的、全面的、长远的角度和高度来研究和布置工作,促进全民健身,提高竞技水平,发展体育产业,充分发挥体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改革创新问题

举国体制下的中国体育取得了辉煌成绩,但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压力。、当今体育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硬实力”,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制度环境、历史文化、价值观念等“软实力”,体育超越了国家、民族、制度、文化的不同,成为展示国家形象、传播国家主张的重要载体。

2、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大计。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已过峰值,要把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把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需要体育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培养健康体魄,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必须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体育产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健康产业,链条长,辐射强,要增加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把体育产业发展潜能激发出来。

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体育健身所体现的健康生活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参与体育、促进健康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人口老龄化、多种疾病威胁并存,仅仅依靠治疗,不仅不利于改善生活质量,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这既要求发展好公共体育服务,满足群众的基本体育需求,又要打造多种多样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群众更高的、个性化的需求。

5、当前体育事业存在四个不适应:一是体育领导体制和管理模式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博弈不适应,管办不分,政事不分,事社不分,事企不分的弊端比较突出,行业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滞后,体育社会化水平不高,体育社会组织呈现“倒金字塔”结构,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十分薄弱。二是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不相适应,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内容单一,远不能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需要,布局结构不合理,城乡、地区、区域之间差距较大,服务供给方式较为单一,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有待加大。三是体育改革的内生动力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存在着“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的问题,存在着重竞技体育、轻群众体育的倾向,对于需要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统筹协调力度有待加强。四是体育人才的结构和总量与体育强国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高素质复合型的体育管理人才依然缺乏。

全国体育局长会议指出,明年最大的任务是改革,着力解决体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坚持不懈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不断探索,勇于破除不利于体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破除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谋划改革的方向路径,落实改革的政策措施,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推动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以足球改革为突破口,加快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职业体育改革,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方式,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学习全国体育局长会议精神,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改革创新,聚焦重点、敢于碰硬,尊重规律、分类施策,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加大宣传、营造环境,努力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思想,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使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三)融合发展问题

在去年的全省体育工作会议上,我们根据形势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各具特色”的xx体育工作思路,强调三大工作是相互联系、共同促进、融合发展的,三大工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不是单枪匹马,单打独斗。我们既要强练内功、又要借力打力,既要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又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既要沉下心来做好围墙内的事情,又要打开门来,采取主导、指导、引导的办法,调动各部门、全社会的积极性,延长我们的手脚,健壮我们的肌肉,扩大我们的队伍,丰富我们的成果。

比如场馆,既要满足专业训练、专业比赛的要求,又要方便群众健身锻炼,还要有利于体育服务,培育体育产业。我们反对“高大上”,反对形象工程。但只要定位准确,选址合理,功能齐全,综合性体育场馆的维护、管理、使用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就不会走进“不建不行、建成便是包袱”的怪圈。无论是自己管,还是管办分离,这样的场馆都是“好东西”、“抢手货”。我们的全民健身工程、健身游园等设施,建好了没人管,设备生锈,存在安全隐患,如果交给社会组织管理使用,政府购买服务,明确责任,让群众办群众的事,就能方便群众、满足群众。

比如群众体育。群众参与是首要,群众组织是抓手,群众身边是基础,群众喜闻乐见是关键。要把群体赛事办成老百姓的节日。各级体育部门要搞规划、交任务、抓督查。各级体总要接地气,具体承办活动,要培育节假日系列品牌赛事。各级体协要改革,要脱钩,要广泛吸纳企业、企业家参加。要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业余比赛要定级别,如围棋的段位。形成广大业余体育爱好者成为我们潜在的专业后备人才的局面。

比如竞技体育。运动员为中心,教练员为关键,条件保障为基础。全省一盘棋,形成一、二、三线的有机衔接,体制内外一盘棋,形成自己办、别人办的有效结合,研究制定激励机制,扩大后备人才输送领域和输送渠道。要重视运动员的职业天赋,挖掘运动员的潜形资源。要请进来、走出去,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平。要购置现代训练设备,利用大数据分析,量化标准,对照差距,精准攻关,科学训练。要与体育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提高训练的科技含量。要提高专业赛事的参与性和观赏性。省运会要增加群体项目,举办“我要上省运”活动,持续预赛,选拔民间高手,办成“嘉年华”。

比如体育产业。无论是群众健身、业余比赛,还是专业赛事,只要有科技含量,有影响力,形成品牌,就会成为“吸金石”。服装、器材、装备是体育产业,体质监测、健身指导、运动饮食是体育产业,品牌赛事更是一个大的产业链条,都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全省各地都建有规模不等的体育中心、健身中心等体育场馆,要培养、引进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和团队,加快场馆运营企业化步伐。xx山好水好空气好,我们又有水陆空运动项目,具备广泛开展、大力促进户外运动的基本条件,要研究制定户外运动发展规划,设立体育产业引导基金,组建体育发展公司。要结合城镇化建设,创建体育特色小镇、“一县一品”、“一镇一品”。

比如体育+。体育已经融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体育与教育、体育与文化、体育与健康、体育与旅游、体育与农业、体育与传媒、体育与金融,等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与相关部门、相关领域、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然。我们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心、支持和协调,更要主动走出家门,谋求配合。功成不必在我,有一个“+”做一个“+”,有二个“+”做二个“+”,摸索经验,逐步推开,积少成多,积沙成堆,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合作发展。

同志们,XX年的体育工作,任务繁重。让我们大家一道,共同努力,为xx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xx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上一篇:《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下一篇:幼教职称评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