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权属争议处理

2024-1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集体土地权属争议处理(通用6篇)

集体土地权属争议处理 篇1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而制约该项工作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土地权属争议问题。

一、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权属争议历史问题多,争议时间长,难点集中,焦点突出,调查取证和处理难。经历土地改革、计划经济等历史时期,土地权属争议的主体、内容和形式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土地权属争议多数属于历史遗留、久拖未决的“疑难杂症”,证据收集难度大,特别是原始资料不完整甚至缺失,保存下来的一些证据由于当时条件限制,也难以保证真实性。而且土地权属争议往往涉及利益较大,当事人常常会把调处人员视为对立面,甚至伪造证据使调查取证和处理工作难上加难。

(二)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经费无保障。目前该项工作主要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地籍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兼任,没有专门的工作机构,由于人员流动性较大,工作量大,工作质量难以保证。在办案经费上,土地权属争议调处不收费,所有办案开支均由国土部门支付,遇到不服处理决定再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的,国土部门还要代表政府出庭应诉,必要时还要聘

请专业律师处理涉诉案件,增加了行政成本。

(三)土地确权登记的法律法规层级较低,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缺乏法律依据。目前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在程序上主要依据《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土地确权主要依据《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宅基地使用权登记主要依据《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其没有对宅基地纠纷的解决提出具体措施。上述法律法规难以涵盖实际发生的复杂的土地权属争议情况,致使适用法律困难。

二、土地权属争议产生的原因

(一)农村土地政策变化导致的历史遗留问题引起争议。我国土地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几个时期的变迁,在农村,土地政策经历了以实现“耕者有其田”为目标的土地改革时期,建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上世纪50年代中期,经过初级社、高级社,形成了农村土地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土地所有制。在合作化时期,由于受“共产风”、“平调风”的影响,人民公社体制调整,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界线被打乱,遗留下来的权属未定,地界无明显标志,权利主体不明确等问题,引起土地权属争议。

(二)法律法规对不同时段的情况区别处理,有关人员掌握困难,工作偏差引起争议。从《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村镇建房用地管理

条例》,以及《土地管理法》的多次修改,到1995年发布《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中央颁布的《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对不同时段的情况区别处理,使有关人员对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因工作偏差引起争议。

(三)土地登记法律规定不统一,部门之间难以协调产生争议。《土地管理法》、《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草原法》、《渔业法》、《海洋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规定了国土、林业、农业、房产等相关部门分别对土地、林地、水面、滩涂、草原等进行登记发证,影响了土地登记制度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四)对以调解为主的原则把握不准,地方保护和本位主义严重,影响调处工作进度。如在进行国有农场土地与农村集体土地争议调处过程中,少数干部缺乏大局意识,只顾地方局部利益,助长了某些违法侵权行为发生,使得国有农场与农村集体之间关系紧张、矛盾激化,旧的权属争议没有得到解决,又引发新的争议。

(五)土地价值逐年显现,由于征地等使土地权属争议显化。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新增建设用地向集体土地不断扩展,土地价值日益显现。集体土地所有者依法维权意识也逐渐增强,纷纷要求用地单位对历史上无偿占用的土地进行经济补偿。对利益的要求直接转化为对权利的要求,从而引发土地权属争议。

(六)土地登记不规范,地籍信息管理等基础工作薄弱。早期的土地登记,尤其是初始土地登记边办理、边摸索、边总结,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有的比较粗放,存在着不规范、不完善,甚至错漏等问题。土地无偿划拨时期,用地审批多头管理,无偿占用,少征多用现象非常严重。土地开发、五荒拍卖不规范。地籍信息不统一、不完整,难以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三、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建议

(一)完善土地确权及争议调处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土地权属争议调处主要以《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为依据,但这两项规定是部门的规范性文件,法律层级较低。《行政许可法》、《物权法》颁布实施后,推进两项规定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显现出来,建议结合近几年土地权属争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出台新的《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办法》,上升为部门规章、甚至国家法规,以提高解决土地纠纷依据的法律效力层级。

针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纠纷频出的现状,制定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专项政策、程序和操作办法,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明确权利人权利。另外,建设全国土地权属争议典型案件数据库,广泛收集各地典型案

例,供网上查阅、交流和借鉴。

(二)健全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构队伍。成立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机构,建立土地权属争议调处专业队伍。同时建立责任制,设立专人专项负责。明确土地权属争议的受理范围和管辖责任,在规定的办案期限内完成调解工作、下达处理决定。

研究建立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师制度,提高土地权属争议调处规范化水平。与人事部门一起,研究设立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师职称,组织资格考试,编制教材,培训土地权属争议调处人员,规范调处工作行为。

(三)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专业素质。加大业务培训工作力度,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讲解分析案例,交流案件受理和查处经验等;特别是加强新出台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培训。不断加强调处实务学习和实践锻炼,研究调处工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协调能力。同时,实行人才引入机制,充实调处队伍,为建立长效机制打好人才基础。

(四)强化沟通协调,创造良好工作氛围。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是一项跨部门、跨系统、涉及多行业的工作,涉及国土、民政、规划、农业、林业、水产,甚至信访、公安、司法、监察等部门,要加强部门协调和沟通,做好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衔接,保证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结果的权威性。

(五)建立健全规范的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管理体系。建

集体争议处理机制构建 篇2

关键词:集体争议;处理机制;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144-02

中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由此带来劳动关系发生深刻变化。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恶化了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加剧了部分地区劳资关系的紧张程度。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集体劳动关系带来了很多便利条件,尤其是在制度上的建构,大力提倡订立劳动合同,普及了社会的法制观念,尤其是对劳动者和资方的影响最大,资方全面学习劳动合同法,劳动者也提高了个人的维权意识,这些都为集体劳动关系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因此,要大力提倡和发展集体劳动关系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发达国家的劳动关系都是以集体劳动关系为主,我国的劳动关系还是以个别劳动关系为主,这种强大落差使我国无法与世界接轨。但是集体劳动关系也有致命的缺陷就是集体劳动争议的问题,并且近年来集体劳动争议都是上升的趋势,资方劳方的矛盾冲突很激烈,劳资矛盾如果不解决好,会成为社会问题进而影响城市化进程。

一、集体劳动争议总体状况

集体争议,也称集体劳动争议,指劳动者组织与雇主或雇主组织为所属劳动者的条件或其相互间所产生的纠纷,劳方争议当事人原则上为雇主或雇主组织与劳动者组织,即工会。集体争议分为集体合同签订争议、集体合同变更争议、集体合同履行争议,前两个是利益争议,后一个是权利争议[1]。市场经济国家通常把劳动争议分为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权利争议主要是个别争议,但也会涉及多个劳动者的情形。利益争议则是工会在集体谈判过程中为了劳动者集体利益而与雇主或雇主之间产生的争议。对于权利争议,可以采用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如协商、调解、仲裁,也可以由法院最终解决,而对于利益争议则可以是协商、调解。我国法律规定的集体争议范围,与国际通行的惯例有差别,我国在法律上没有明确划分集体争议和个别劳动争议的界限,现行规定并没有将集体谈判中的争议也就是国际上所说的争议纳入法制处理轨道。

我国劳动关系现在由个别劳动关系转向集体劳动关系是趋势,发生的区域多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和沿海地区,并且是以冲突性集体劳动争议为主,但现在可以从新闻报道来看,发生的区域几乎全国都有,各种行业都存在着不管各种企业性质,规模大小,各种职业的劳动者都存在劳资冲突,由此看来,普遍性是集体劳动争议基本特征。总结频发集体争议的原因在于《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劳工意识和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开始出现结构性的变化,造成“民工荒”和招工难。

二、集体争议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市场经济国家大多采取的是当事人自主解决原则,国家处于援助地位。解决争议遵循的原则是城市原则、自主原则和政府积极合作原则,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处理集体争议原则有:保护弱者的原则。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三方机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是指政府、工会、企业,三方共同参与劳动关系的协调[2]。三方机制源于西方,并且在西方运用的很好,但是在我国三方机制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工会基本上发不了言,说不上话,代表不了工人利益,而政府充当和事老的角色,基本上是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也不能充分考虑到工人的利益。但是在集体劳动争议中,特别是突发性事件中基本使用这一原则。经济发展的原则。面对集体争议时,既要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又要维护用人单位的生存发展,做到双赢。通行的解决集体争议的方法虽然都不一样,但是基本的包括一是协商,主要是指当发生争议时,资方和劳方自行私下解决,并不需要其他帮助(政府、第三方)。这在西方很普遍,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发生的早,工会发展齐全,一般企业和工会都签有协议,协议里对于争议的解决有明确的规定,当发生争议时,会按照协议来处理。二是调解,这个主要是依靠政府或者是第三方出面组织来对争议事件进行调解,基本属于争议双方比较激烈,矛盾比较冲突时使用。三是仲裁,这个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解决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基本上劳资矛盾已经是不可调和了,前两种方法已经完全起不到作用下才使用。三种方法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相互交叉使用,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集体争议,维护双方的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集体争议处理机制的构建

第一,加强工会的建设,让工会脱离企业发展,让工会真正的参与到企业的发展里,拥有一定的决策权。现在的工会,基本是组织文化娱乐活动,属于企业文化的一方面,形式上的工会,这种工会和西方国家的工会有明确的区别,我们的工会代表的是企业的利益,并不是西方工会那样代表是工人的利益。工会发展不起来,难怪我们国家工人的劳动三权没有落到实处呢?这与西方国家有明显的差别[3]。

第二,让工人有发言权,让工人有地方去诉说,让工人和企业能够亲密接触,拉近企业和工人之间的距离,有渠道去向企业提供各方面(生产、生活、娱乐 、文化)信息,这方面也包含对工会的建设和改革,让工会主席成为工人们的代表和发言人,真正地成为西方的工会,并且让工会在三方机制里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树立企业文化,和谐劳资关系,让双方达到双赢。只有企业和工人一条心,这样企业才能够获取最大利润,而工人也能够得到最好的福利待遇。企业定期地对工人进行技能的培训,人性化民主化管理工人,尊重和保障工人的利益,在工会里面可以设置监督委员会,当工人与企业发生冲突时,监督委员会出面调解,其实这也是预防突发性冲突性集体劳动争议有效方法[4]。

第四,工人要加强集体意识,并且在工会建设中要大力发展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让工人加入工会,让工会去和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工会真正替工人维权,明白工会的重要性,让工人真正享受到加入工会的好处,不要让工人感觉入不入工会都差不多。面对集体劳动争议事件,我们要理性面对,不要一味的强力打压和回避,要清楚工人的诉求,在解决争议过程中,将三种方法交叉使用,在使用三方机制时,政府要做好调解工作的角色,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解决,尽量将争议事件的波及范围和程度减小,而企业也真心本着解决事情的态度,不要对工人代表事后进行打击报复(辞退或者降职减薪),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罢工的出现,发生了罢工行为就代表了劳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处理不好就成为了社会问题,引发社会动荡恐慌不安。在解决集体劳动争议过程中,各方都要依法规范各自的行为,不允许有暴力血腥事件发生,将集体协商和调解贯穿整个解决劳动争议过程中。

第五,加强对集体劳动争议的立法。我国虽然现在有《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但是这两部法律对于集体劳动争议并没有提及,因此面对集体劳动争议的时候,显得措手不及,各地相应出台的行政法规对集体劳动争议规定不一,在解决现实问题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应当要制定集体争议的法律,来适应经济的发展。

四、完善我国集体争议处理制度的思考

目前,我国在劳动争议处理法理制度中,对于准确的区分个别争议和集体争议,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的概念、类型和范围都没有统一的说法,在实际情况中,劳动争议中这几种状况错综复杂,使现行争议处理制度运用起来很困难,操作性差[5]。还有就是因签订集体协议的争议处理规定的模糊。我国现使用的签订集体合同而发生的劳动争议,就是国际上指的利益争议,也就是指在签订或变更集体协议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就如何确定合同条款所发生的争议,其标的是在合同中如何设定尚未确定的关于劳动者权益。一般表现为在集体谈判过程中出现了僵局,无法在谈判下去,而它最激烈的表现方式就是罢工,将这种争议一般处理方式是使用行政调解,这样做是按利益争议处理方法来的。利益争议中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没有达成《协调处理协议书》的协议,法律并没有规定这种情况下争议如何处理。二是在《协调协议书》达成的情况下,一方不履行,法律也尚未规定。这样就造成了集体谈判协商无路可走。再有就是因履行集体协议争议的处理制度,这个是指在履行集体协议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就如何将协议条款付诸实现所发生的争议,其标的实现协议中已经设定并表现为权利义务的劳动者利益。它通常是由于解释协议条款有分歧或违约所导致的。

综上所述,集体争议所面对的问题重重,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和谐社会、和谐劳动、和谐生活,而和谐社会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一个利益共享,集体争议的问题不解决,会影响到和谐社会进程,对于集体劳动争议制度的构建应该是准确把握集体劳动争议的特点出发,对症下药,不偏不倚,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而且还要注意到集体劳动争议制度的构建与改善劳资之间的关系,对于工会还是大力的扶持建设,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不要与西方国家差距太大,加强工会的主观能动性,让工会成为劳资双方沟通和合作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董保华.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69.

[2]曹燕.和谐劳动关系法律保障机制研究:对我国劳动法律制度功能的反思[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87.

[3]张冬梅.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比较研究——兼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不足和完善[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 ,(3).

[4]蔡定剑.转型社会中的热点论坛[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42.

[5]秦国荣.我国劳动争议解决的法律机制选择—— 对劳动仲裁前置程序的法律批判[J].江海学刊,2010,(3).

土地权属争议成因及处理原则 篇3

关键词:土地权属争议成因处理原则

土地不但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是重要的资产,土地权属是土地问题的核心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因土地权益的分配导致发生的冲突、争议时有发生。土地争议的重要特点是历史时间跨度长,当前的、历史的以及各种潜在的争议情况有时相当复杂,在处理土地权属争议过程中我们应提高办案效率,进行客观公正调查,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的土地权属争议,如处理不及时,矛盾还会进一步激化,甚至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在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样在工作中就不至于带来被动,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立于不败之地。

1、土地权属争议的概念和类型

要处理好土地权属争议,必须正确理解其概念及类型,土地权属争议是指国有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归属而发生的争议。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土地权属争议的主体范围比较广泛。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国有土地所有者与集体土地所有者之间;集体土地所有者之间,即村农民集体之间,村内两个以上经济组织之间,乡(镇)农民集体之间,及其相互之间发生的土地所有权争议;国有土地使用者之间;集体土地使用者之间;国有土地所有者与集体土地使用者之间。

土地权属争议的内容涉及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包括土地所有权争议、土地使用权争议和土地他项权利争议三种类型。

1.1土地所有权争议

我国实行的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只有两种性质的土地所有权。分为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国家是国有土地唯一的、统一的所有者。在实践中,由于国家征用土地、确认权属等情况,存在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之间的争议。集体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依照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分为乡(镇)农民集体所有、村农民集体所有、村内两个以上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1.2土地使用权争议

土地使用权争议分为国有土地使用权争议和集体土地使用权争议,国有土地使用权争议大多为单位与单位之间土地权属争议,集体土地使用权争议有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争议和宅基地使用权争议及宅基地使用权界址争议等。

1.3他项权利争议

他项权利争议是因土地所有者和使用权以外的土地权利而发生的争议,在处理土地使用权争议时往往会涉及这部分权利争议。

2、土地权属争议产生的原因

2.1征地不规范而产生的在1982年5月《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颁布之前,全民所有制单位、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原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有的没有经过批准,有的虽然签订了土地征用协议,但内容不规范,而导致争议的产生。例如,某乡食品站1982年之前征用时与农民组织签订补偿协议时规定,食品站安置部分农民做杂工,以此作为征用土地补偿形式,后来食品站因故倒闭,农民没有杂工可做了,而食品站位置处于临街面,商业价值很高,农民认为过去征用土地的补偿吃亏了,现提出要回过去征用的土地。这种历史上征地协议的不规范,势必埋下了土地权属争议的隐患。

2.2调整土地手续不规范而产生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前,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为了发展集体经济,搞好壮大本单位的实力,有的通过土地调整成立科技队,还有的办起了工厂,由于当时土地没有分到农户,在调整土地的过程中没有形成书面材料,村组干部开个会同意就行了。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制的宣传不断深入,土地作为重要资产日益得到显化,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纷纷对原调整土地提出土地权属争议,而且此类权属争议涉及面广,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集访,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2.3土地权属界址不清产生的相对来说,土地管理部门成立时间短,而有的土地权属界址不清在上世纪50、60年代就产生了,历史时间跨度长,这类矛盾给我们调查处理工作带来了难度。还有的土地权属界址争议是双方自己造成的,如双方邻里关系好时对界址的范围无所谓,后来双方不和时,就把往事重提,来找国土管理部门处理。

2.4有关法律规定的不十分明确,造成当事人理解不深而产生的如《宪法》第10条做出如下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而《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则不分地域范围,规定只要不能证明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也即只要农民集体不能提供土改时土地所有证或不能提供1962年《六十条》“四固定”时划入农民集体范围的相关证据的土地,即属于国家所有。这种规定的不甚明了,有时会给当事人产生误解,也为土地权属争议埋下隐患。

3、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的原则

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的原则,除了应遵循解决一般民事和行政案件所贯穿的原则外,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3.1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面对现实

土地权属争议产生的原因很多,但多数是因历史遗留问题所引起的,表现为: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时期权属未定;土地权属界线无明显标志以及标志损毁;村、队、社等管理体制的土地调整;新划地界不清或不合理;因过去无偿划拨的荒山、荒地当时未计算面积,没有划定地界;因过去无偿占用或“一平二调”造成权属不清;兴修水利、平整土地、开荒、更改河道等。这些要求我们处理土地

权属争议要从历史出发,摸清争议土地的历史发展变化,同时因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处理时还要面对现实使用情况,寻找争议产生的原因及证据,作出客观的处理。

3.2现有利益保护的原则

《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之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现状。此规定是约束争议双方不得破坏土地上的附着物,争议双方应本着保护现有使用者、所有者利益,减少因争议而造成现有利益者不必要的损失。

3.3客观公正的原则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土地管理监督检查人员应当熟悉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在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过程中,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其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这些规定要求承办人员必须坚持文明执法,依法办案,要求承办人员在具体的调查取证过程中,客观公正,不偏护任何一方。

3.4行政处理在先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常常遇到因土地侵权而发生的争议,土地权属争议与土地侵权在形式上比较相似,土地侵权争议是指有关土地权利受到侵犯而引起的争议,是土地权属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发生了侵犯土地权利的行为而引起的争议,解决的方式一般是向法院起诉,寻求司法保护。土地权属争议是因土地权属不明导致的争议。

土地权属争议的解决,应先采用行政处理的方式,只有对行政处理不服,当事人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处理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必须进行大量的调查,寻找适当的法律依据,而且要符合法定程序。目前处理土地权属争议主要的法律依据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若干规定》,程序性是《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5]57号文件对土地权属争议案件文书格式规定作了进一步的规范,这些要求我们处理过程中必须重视案件的程序性,调查中必须依法行政,客观公正。在处理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受理要及时

申请人在填写申请书后,收件人必须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填写收件单,在收件单上对收件名称、页数,是复印件还是原件必须在收件单中注明。依据《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土管理部门必须在7日内作出是否受

理的意见,认为应当受理的,在决定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书副本发送被申请人,并按要求送达到当事人。对不予受理的,应报人民政府批准,并告知申请人诉权。按照有关规定超过7日没有作出受理的,视为受理。

4.2询问笔录要清楚

案件调查的结果,直接影响案件的处理结果,如果调查稍不细致,就有可能产生事实不清。做好询问笔录更是调查中重要工作,做询问笔录时,第一要说明询问人的身份,说明调查人员是来办理什么案件的;第二要求被询问人说明自己的身份,任职经历,便于其询问笔录作为证据使用时具有说服力;第三询问的内容,要切入调查的主题,在工作中有必要拟定询问提纲,以免询问时遗漏,询问时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并尽量按照被询问人的表述如实记录;第四询问结束后,必须由两名工作人员在场签字,由被询问人签字确认,对有涂改的内容由被询问人首尾按手印确认,最后被询问人在末页写明“以上笔录看后无误”,对没有阅读能力的被询问人,由询问人现场宣读,并在笔录中注明由“询问人宣读”,然后由被询问人逐页签名。

4.3现场勘查要准确

依据《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承办人员对争议的土地进行实地调查的,应通知有关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到现场,并绘制勘丈平面图,由现场人员签字确认,勘查时应选择不易被破坏的东西作为参照物,以便将来产生位置的分歧。

4.4调解要规范

集体土地权属争议处理 篇4

(第235号)

《浙江省土地权属争议行政处理程序规定》已经省人民政府第9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长 吕祖善

二○○七年八月二十日

浙江省土地权属争议行政处理程序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及时、公正处理土地权属争议,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归属争议的行政处理,适用本规定。已依法登记发证的土地权属争议处理,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土地权属争议的处理,应当遵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公平、公正、公开,维护权益和促进和谐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土地权属争议的处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土地管理部门)承担土地权属争议案件的受理、调查等具体工作。

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水利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的相关工作。第五条 在土地权属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都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对擅自在有争议的土地上兴建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的,土地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其停止施工。

第六条 土地权属的确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

第二章 申请与受理 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土地权属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土地所在地人民政府处理。

第八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处理下列土地权属争议:

(一)单位与单位之间的;

(二)本县范围内跨乡(镇)行政区域的;

(三)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

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土地权属争议,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处理,当事人也可以向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处理。第九条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负责处理下列土地权属争议:

(一)本市范围内跨县(市、区)行政区域的;

(二)在本市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

(三)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

第十条 省人民政府负责处理下列土地权属争议:

(一)跨设区的市行政区域的;

(二)在本省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

第十一条 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申请由直接利害关系人提出。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处理的,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处理的,向负责处理的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个人之间的土地权属争议,当事人向乡(镇)人民政府申请处理的,可以口头方式提出;以口头方式提出申请的,接受申请的工作人员应当当场记录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的申请内容,并由申请人确认后签字(盖章)。

第十二条 争议处理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二)请求事项、事实和理由,包括最初发生争议的时间、起因、争议的焦点、主要分歧、四至范围及面积。

第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超过10人的,应当推选出2至5个代表人参加案件的处理。代表人在争议处理过程中的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争议处理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争议处理请求同意调解的,必须经所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土地权属争议的处理。

第十四条 申请人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争议处理申请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在决定之日起5日内向申请人书面告知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决定;受理申请的,应当将申请书副本同时送达被申请人。

第十五条 下列情形不属于土地权属争议申请受理范围:

(一)属行政区域边界争议的;

(二)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的;

(三)因房产买卖、赠与、分家析产等引起的房产争议;

(四)法律、法规规定不属于土地权属争议的。

第十六条 申请人向土地管理部门提出争议处理申请的,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符合规定要求应当受理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作出受理决定,并在受理之日

起5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二)认为不符合受理要求不予受理的,应当提出不予受理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不予受理决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作出,并在作出之日起5日内送达申请人。

本级以及上级人民政府交办或者有关部门转办的土地权属争议案件,按照前款规定办理。第十七条 申请处理的土地权属争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接受申请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争议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建议向有权处理机关提出申请;

(二)争议属于土地违法案件的,接受申请的土地管理部门应当立案查处;由乡(镇)人民政府接受申请的,应当将案件移送县(市、区)土地管理部门。

第三章 调解与裁决

第十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土地管理部门受理申请后,应当指定承办人员。县(市、区)土地管理部门设立的派出机构应当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处理土地权属争议。

第十九条 承办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承办人员是否回避,由承办人员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土地管理部门负责人决定。

第二十条 被申请人应当在收到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申请书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书;逾期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

第二十一条 土地权属争议当事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间内对本人提出的主张提供有关证据。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包括:

(一)土地权属证明,建筑物产权证明材料;

(二)征收、征用、划拨土地文件、附图和有关的补偿协议书、补偿清单,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和交付出让金凭证;

(三)农民建房用地批准文件;

(四)调解书、处理决定和人民法院判决书、裁定书,仲裁裁决书以及有关土地权属协议书;

(五)其他与权属有关的文件、资料、证明材料等。

第二十三条 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土地管理部门应当进行调查核实,并收集相应的证据。被调查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明或者材料。

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权属争议进行调查核实时,应当有两人以上参加,并向被调查人出示有关证件。调查笔录经被调查人确认后,由被调查人、调查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查核实的材料才能作为事实认定的依据。

第二十四条 对争议土地需要进行测绘的,土地测绘机构应当进行测绘,并对测绘结果的准确性负责。

承担土地测绘职责的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

第二十五条 土地权属争议的处理,应当在查明事实、分清权属的基础上先行调解。

调解由受理申请的土地管理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主持,双方当事人、证人参加,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调解主持单位进行调解。

调解尽可能就地进行。

第二十六条 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二)调解主持单位;

(三)争议的主要事实;

(四)协议内容及其他有关事项。

第二十七条 调解书及所附界线图经当事人签字(盖章),承办人、调解主持人署名并加盖主持调解的行政机关印章,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生效的调解书可以作为土地登记的依据。

第二十八条 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经调解达不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负责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第二十九条 土地权属争议处理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二)争议的事实、理由和请求;

(三)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依据;

(四)处理结果;

(五)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第三十条 土地权属争议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办结;因案情复杂确实无法按时办结的,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土地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个月。

第三十一条 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在作出调解书或者处理决定之日起15日内,将调解书或者处理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对争议处理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争议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

第四章 法律责任 议、提起诉讼。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第五条规定,破坏土地利用现状的,由土地管理部门责令其恢复原状;一方当事人给另一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三十四条 土地权属争议当事人以及其他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负责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的土地管理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予以警告,或者处5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理:

(一)伪造、毁灭证据的;

(二)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或者威胁、阻止证人作证的。

第三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权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行政或者纪律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争议处理申请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

(二)承办人员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

(三)争议处理过程中收取费用的;

(四)违反规定的程序、期限办理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案件的;

(五)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省土地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省实际情况,制定土地权属确认适用规则,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集体土地权属争议处理 篇5

县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提高应对和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的能力,确保我县在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时反应迅速、措施得力,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障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湖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湖南省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使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芷江侗族自治县行政区域内因土地权属争议引发群体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1.4 群体突发性事件形式

本预案中的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是指因土地权属争议引发的、众多人员参与的危害公共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此类事件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大规模人员违规集体上访、游行、示威;(2)、聚众殴斗、毁坏公私财物;

(3)、聚众冲击、围堵、打砸抢烧党政军机关、司法机关及其他重要单位;

(4)、聚众堵塞公共交通枢纽、交通干线,破坏公共交通秩序;(5)、聚众阻挠、妨碍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建设施工;(6)、聚众围攻、挟持国家公务人员;(7)、聚众哄抢国家仓库、重点工程物资;

(8)、其他由土地权属争议引发的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 的事件。

1.5 群体突发性事件分级

根据参与人数的多少,群体突发性事件分为以下四个级别:(1)参与人数在5人以上、30人以下,为一般群体突发性事件;(2)参与人数在30人以上(含30人)、300人以下,为较大群体突发性事件;

(3)参与人数在300人以上(含300人)、1000人以下,为重大群体突发性事件;

(4)参与人数在1000人以上(含1000人),为特别重大群体突发性事件。

在实际工作中,评估群体突发性事件的级别,还应统筹考虑事件造成的损失、危害、发展演变趋势、性质、影响范围等因素。

1.6 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县国土资源局协助县政府开展本县行政区域内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2)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在县政府领导下,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与公安、司法、法院、信访、法制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尽职尽责,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3)预防为主,常抓不懈。高度重视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防患于未然。县国土资源局、各镇国土资源所不仅要落实预防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的各项措施,更要做好紧急应对的思想准备、机制准备和应急处置人员等准备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4)维护稳定,安全处置。在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时,要把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最

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5)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加强信息收集,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建立土地权属争议案件信息库。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土地权属群体突发性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

(6)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群体突发性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组织体系与职责 2.1 县国土资源局

县国土资源局成立芷江侗族自治县土地权属争议调处领导小组与应急处理办公室,负责排查本县行政区域内可能发生群体突发性事件的土地权属争议,收集整理上报可能发生、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信息,协助县政府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以及上级国土资源部门要求协助处理其他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

2.2 镇国土所

各镇国土所负责排查各镇行政区域内可能引发群体突发性事件的土地权属争议,及时掌握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的隐患和苗头,认真做好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采取措施化解矛盾。

各镇应在所辖村安排信息员,及时报告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情况。预警机制 3.1预警信息收集

县国土资源局应加强对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掌握和研究,建立县、镇群体突发性事件信息监测网络,及时收集、监测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信息。对群体突发性事件的信息,特别是苗头性信息要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逐步形成完善的预警工作机制。县应急办要对监测的信息进行汇总,风险分析,及时报送本级土地权属争议调处领导小组。报送信息必须及时、客观、全面、准确,不得瞒报、谎报、缓报。

3.2 预警信息范畴

下列情况属于预警信息范畴:

(1)出现不稳定事端和群体突发性事件苗头,但尚处在酝酿过程中;

(2)聚集上访但尚未发生堵门、堵路、拦截车辆、围攻殴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严重影响交通、治安秩序或党政机关工作秩序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3)发生在单位内部的表达共同意愿的聚众事件,尚未发生行凶伤人、扣押有关人员或打、砸、抢、烧等违法行为;

(4)其他由群众内部矛盾引起,尚未出现过激行为,可以由有关主管部门现场开展工作、化解矛盾的群体性事件;

(5)其他可以作为预警信息的行为。

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是否属于预警信息范畴,还应统筹考虑事件造成的损失、危害、发展演变趋势、性质、影响范围等因素。

3.3 预警信息报送

对将要发生的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各镇国土所必须在获取信息后2小时内完成核查。经核查无误的,要在15分钟内向所在镇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应急办报告。对于将要发生的跨市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应同时向省厅应急办报告。省厅根据具体情况,经研究评估后,报省政府。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将要发生的事件、地点、原因、各方参与人数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事态发展及应采取的措施等。

3.4 预警行动

县国土资源局应急办接到预警信息后,应迅速派员赶赴现场,核实情况。

情况属实的,应立即向当地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应急办报告。县、镇国土资源部门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应急预案,拟订相应工作措施,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即时有效地开展先期处理工作,控制事态发展,将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根据防控情况及时调整措施,并视情况安排人员、物资、资金和技术装备,防止事态扩大。

情况不能迅速核实的,县国土资源局应急办要积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核查,必要时报告市局、省厅应急办。应急响应 4.1 应急启动

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县国土资源局应急办、镇国土所要迅速启动预案开展处理工作,在县、镇政府统一指挥调度下,进行应急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及时上报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应急办。

4.2 现场处理

县国土资源局、镇国土所负责人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积极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处理人员要面对面的做群众工作,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讲究策略和方法,随机应变采取措施,尽快平息事态。对群众提出的要求,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要当场表明解决问题的态度;无法当场表明态度的,要限期研究解决;对确因政策失误或工作不力而侵害群众利益的,要如实向群众讲明情况,公开承认失误,尽快予以

纠正;对群众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讲清道理,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对借土地权属争议之机,煽动制造群体突发性事件的不法分子,要积极配合公安部门与司法部门坚决打击。

4.3 信息报送及新闻报道

(1)对已发生的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镇国土所必须在接到报告后15分钟内,向镇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应急办报告。发生跨县、市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或发生重大、特别重大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的,应同时直接向市局、省厅应急办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群体突发性事件级别、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各方参与人数和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事态发展及应采取的措施等。

应急预案启动后,信息报送仍应持续。

(2)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一般不公开报道。必要时,按国家有关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规定,按程序报批后公开报道;或者经批准,由事发地地方主要媒体作适当报道,引导舆论。

4.4应急结束

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完成后,县国土资源局要在县政府领导下,对事件及应急处理工作进行分析、评估,提出结束应急状态的建议。

4.5 善后处理

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县国土资源局应急办要在县政府的领导下,配合做好调查、统计群体突发性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评估、核实损失情况,参与制定重建和恢复生产、生活的计划。应急保障 5.1 人员保障

县国土资源局要确定参与预防、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预备工作人员,确保群体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应急预备队伍能及时到位,具体实施应急处理工作。

5.2资金物资保障

县国土资源局应当设立参与预防、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应急专项资金,保障应对群体突发性事件所需经费;做好应急装备器材、交通运输工具准备,确保应急时及时到位;确定专用应急固定电话,并有工作人员值守,在此基础上采用移动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等多种通讯方式,保证正常联络。监督管理 6.1 预案演练

县、镇国土部门要按照预案要求,积极参与县、镇政府组织的群体突发性事件应急工作的实践演练。对每次演练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估并认真总结,不断完善、强化和提高应急处理的实战能力。

6.2 宣传和培训

县、镇国土部门要积极参加群体突发性事件应急管理的各种培训,要讲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应急管理的课程列为国土资源管理干部培训内容。要积极宣传有关土地确权政策法规,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土地权属争议,引导群众有序维权、依法合理表达诉求。

6.3 责任与奖惩

(1)因玩忽职守,导致漏报、迟报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预警信息,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相应责任。

(2)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发生后,拒不履行本预案规定的应急处理职责,或者不配合,阻碍、延误预警信息报送或应急处理行动,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有

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相应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3)对在土地权属争议群体突发性事件应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县国土资源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应急工作中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附则

7.1预案制定与更新

本预案由县国土资源局制定。

县国土资源局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对本预案进行修订。7.2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县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7.3预案实施时间

集体土地权属争议处理 篇6

(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11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依法、公正、及时地调解处理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争议,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稳定和谐,促进林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广东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及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争议调解处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争议(以下简称林权争议),是指单位之间、单位与个人之间、个人之间因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归属而产生的争议。

第三条 调解处理(以下简称调处)林权争议,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以事实为根据,尊重历史,照顾现实情况;

(二)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有利于群众生产生活;

(三)互谅互让,协商解决。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依法调处本行政区域内的林权争议。调处林权争议实行领导干部负责制。

省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负责指导全省林权争议调处工作,办理省人民政府调处的林权争议的具体工作。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调处林权争议的机构,办理同级人民政府调处的林权争议的具体工作。

林业、国土资源、民政、农业、水、海洋、司法、公安、法制、信访等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调处林权争议工作。

调处林权争议工作经费纳入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第五条 林权争议发生后,当事人所在地林权争议调处机构应当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林权争议调处机构。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基层组织,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支持配合做好有关调处工作。

第六条 林权争议期间,应当维持森林、林木和林地的现状。有关人民政府不得办理林权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批准使用林地。

林权争议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伐有争议的林木,不得转让、租赁、承包有争议的林地,不得在有争议的林地从事建设、采石、采砂、采土或者造林、采种、采脂、采枝叶等生产性活动。

第二章 管辖与受理

第七条 林权争议按照分级负责、就地调处的办法,由各级人民政府依法调处并作出决定。

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权争议,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调处。

单位与个人之间、个人之间发生的林权争议,由所在地县级或者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调处。

第八条 县级行政区域内跨乡镇的林权争议,由当事人所在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处解决。

地级以上市行政区域内跨县的林权争议,由当事人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共同协商;协商不成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将情况报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依法调处。

跨地级以上市的林权争议,由当事人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共同协商;协商不成的,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联合调处,共同作出处理决定。必要时,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报省人民政府依法调处。

跨省的林权争议,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调处。

第九条 林权争议符合下列条件的,调处机构应当受理:

(一)申请人与争议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有直接利害关系;

(二)有明确的调处对象、具体的调处请求;

(三)有具体的事实依据。

第十条 当事人申请调处林权争议,应当向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递交《林权争议调解处理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林权争议调解处理申请书》的格式要求,由省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统一印制并免费提供,当事人也可以从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互联网网站上下载。

第十一条 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收到林权争议申请书后,应当在10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符合本办法规定,但是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权机关提出。

第三章 调处依据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核发的林权证,是处理林权争议的依据。

当事人未持有林权证或者林权证确定权属有错误的,下列材料作为处理林权争议的证据:

(一)土地改革时期,人民政府依法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二)土地改革时期,《土地改革法》规定不发证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土地清册。

(三)20世纪60年代初,人民政府将劳力、土地、耕畜、农具固定给生产小队使用时(即“四固定”时期),人民政府确定的山林权属和经营范围的材料、文件。

(四)20世纪80年代初,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开展的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时(即林业“三定”时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的社员自留山证、社员责任山证及林业生产责任书等有关确定山林权属和经营范围的材料、文件。

(五)当事人之间依法达成的林权争议协议及附图。

(六)人民政府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林权争议裁决、处理决定。同一人民政府对该林权争议有数次裁决、处理决定的,以最后一次裁决、处理决定为依据;同一林权争议上一级人民政府有裁决、处理决定的,以该裁决、处理决定为依据。

(七)人民法院对同一林权争议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判决。

(八)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设立时,该单位的总体设计书、设计文本所确定的经营范围及附图。

第十三条 下列材料可作为处理林权争议的参考依据:

(一)土地改革、合作化时期有关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的其他凭证。

(二)能够准确反映森林、林木和林地经营管理状况的有关凭证。

(三)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可以作为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的其他凭证。

第十四条 有下列规定情形之一的,属于林权证确定的权属有错误,原发证机关应当注销所发的林权证:

(一)发证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或者一方当事人隐藏、毁灭有关证据的;

(二)发证机关工作人员在发证时有徇私枉法行为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发放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土地改革前有关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的凭证,不得作为处理林权争议的依据、证据或者参考依据。

第十六条 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凭证记载的四至界限(即山林座落位臵东至、南至、西至、北至)清楚而面积与实地不相符的,应当以四至界限为准;四至界限不清楚的,应当协商;协商不成的,依照本办法确定其权属。

第十七条 当事人对同一林权均能够出具合法凭证的,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当事人共同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各方均分原则,结合自然地形等实际情况确定其权属。

第十八条 林权争议涉及行政区域界线的,以1996年后市、县勘界协议书核定的行政区域界线及其附图为依据。

林权争议涉及实际管辖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与行政区域界线不一致的,按照管辖实际情况,依照本办法确定其权属,并报上一级 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九条 属于国家所有而未确定使用权的林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其成员历史上在该林地进行生产活动而提出林地使用权确权要求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确定给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其成员一定期限的林地使用权。

第二十条 土地改革后营造的林木,按照“谁造林、谁管护、权属归谁所有”的原则确定林木权属,但明知林地权属有争议而抢造的林木,以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 调处国有林场与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林权争议,应当维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国有林场总体设计书、设计文本规定的经营范围,以及原国有林场与乡镇、村签订的有关合约和协议。

第二十二条 调处林权争议应当维护已经调解签订的合约、协议。未经原争议各方协商同意,不得更改。

第四章 调处程序

第二十三条 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日内,将申请书的副本发送给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提交书面答复和有关材料。

被申请人逾期未提交书面答复或者有关材料的,不影响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根据有关材料认定争议事实。

第二十四条 申请人可以放弃或者变更申请请求。被申请人可以承认或者反驳申请请求,可以提出反请求。

对同一林权争议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组织可以作 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调处,或者由林权争议调处机构通知参加调处。

第二十五条 对当事人提供的材料,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应当进行调查、核实。

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对争议的森林、林木和林地进行实地调查取证时,应当通知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到场,被调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必要时,可邀请有关单位协助。

第二十六条 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对林权争议进行调解。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应当制作林权争议调解书,调解书应当由调解人员署名,加盖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解机构印章,并报同级人民政府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林权争议调解书(协议书)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二)争议的主要事实;

(三)协议内容,并附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界线划定地形图。

第二十七条 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调解林权争议未达成协议的,应当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处理决定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二)争议的主要事实;

(三)人民政府认定的事实及其依据;

(四)处理决定,并附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界线划定地形图。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之间达成的林权争议调解协议或者人民政府作出的林权争议处理决定,涉及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经营范围 变更的,应当依法报有关行政机关批准。未经批准的调解协议和处理决定无效。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对人民政府作出的林权争议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生效的林权争议协议书、调解书、处理决定或者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人民法院的裁定书、判决书等,组织测定林地权属界址、界线及标设界桩,依法办理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并发放林权证书。

第三十一条 调处林权争议工作中所需的测量、鉴定、制图、立界桩等工程费用,由当事人各方共同承担。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权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条件的林权争议申请不予受理的;

(二)在受理、调处林权争议过程中,未向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履行法定告知义务的;

(三)在林权争议调处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四)在林权争议期间,擅自发放林权证、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批准使用林地的。

第三十三条 当事人擅自转让、租赁、承包,或以有争议的林 木、林地作价入股的,其行为无效,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对出让、出租、发包或以林木、林地作价入股方的违法所得,并对调处裁定、决定确定的林权所有者或使用者的损失依法予以赔偿。

当事人在有争议的林地上从事建设以及造林、采种、采脂、采枝叶等生产性活动的,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对调处裁定、决定确定的林权所有者或使用者的损失依法予以赔偿;致使森林、林木或林地受到毁坏的,依照《森林法》有关毁林的规定予以处罚。擅自采伐有争议林木的,依照《森林法》有关滥伐林木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当事人擅自在有争议的林地上造林的,由所在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责令其限期迁移走所造林木;逾期不迁移的,所造林木归调处裁定、决定确定的林地权属者所有。

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伪造、变造、涂改有关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材料的,由人民政府林权争议调处机构认定其无效,收缴其伪造、变造、涂改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材料;并可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处1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上一篇:校风建设之我见下一篇:八年级上物理力学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