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产品策略论文(精选7篇)
一、打造优质的营销团队
银行产品营销方面, 营销队伍的素质高低是决定营销有效性的关键。要有效促进产品营销, 首先必须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营销团队。
1. 培养员工素质。
打铁必须做到自身硬, 开展业务首先要对产品心知肚明, 做起来才有条不紊、胸有成竹。对营销银行产品而言, 营销人员首先要练好内功, 增强自身业务素质。首先要对所开发产品的功能和特点了如指掌, 进行宣传、讲解时恰当明了, 不夸大其词。一旦客户心服口服了, 营销就基本成功了。其次要掌握营销技能。所以, 要加强对营销团队的业务培训, 可采取统一授课、专题讲座、互动讨论等形式, 重点进行产品知识介绍、营销技巧推介、难题分析、问题探讨等, 不断提高营销团队的业务素养和水平。
2. 深化制度改革。
进一步建立适应现代经营管理需求的激励约束机制, 不断健全人才选拔机制, 形成整个团队可持续发展的营销动力源。要推出具体的营销激励措施, 可根据不同岗位的核心职能, 结合各岗位在营销中的贡献度, 合理确定产品营销的分成比例, 制定相应岗位的考核办法, 实行“谁营销, 谁受益”, 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对营销人员不仅要在产品计价上给予物质激励和鼓励表彰, 还要在提职晋级上应给予优先考虑, 全面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采取有效营销方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 银行产品的营销方法层出不穷, 营销团队应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营销方法, 做到灵活、高效。
1. 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业务办理效率高是优质客户的首项要求和普遍要求。大型公司和跨国公司都要求银行结算手续简便, 速度快, 查询便捷。是否能减少业务办理的在途时间, 是客户评价一家银行或一项金融产品的重要标准。银行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 应加快业务信息的传递速度, 尽快做出正确反应, 及时满足客户在新时代“快节奏生活”中的需求。
2. 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当前的市场竞争越来越集中在非价格竞争上, 非价格竞争的主要内容就是服务, 这种服务的竞争也被称为二次竞争。这就要求银行彻底改变商业银行传统的“垄断”经营理念和方式, 在业务的推出、产品的设计到实施服务, 都应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为客户提供服务上, 可推出“绿色通道”, 进行贴身服务, 在同类产品营销中, 取得竞争优势;也可以与客户加强沟通, 建立联系, 尽最大努力满足广大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
3. 推行产品经理制。
现在银行普遍实行客户经理性, 作为银行对外服务的窗口, 客户经理为客户提供了一站式、一揽子的金融服务, 取得良好的业务成效。在客户经理制效果立竿见影时, 还要根据产品品种设置产品经理, 作为与客户经理相适应的后台。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综合策划、管理推进和开发, 当客户经理单独难以成功营销时, 产品经理应主动出面, 帮助搞好营销。
三、提供优良营销业务
银行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目标市场提供全面的、独特的优良营销产品和营销方案, 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 为目标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 让银行和银行产品在顾客心目中形成独特优美形象。
1. 全面开发产品。
银行应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向客户提供立体化、综合性的业务, 保证信贷支持、资金结算和清算系统、电子汇划、财务咨询、财富管理等等产品的全面推出, 才能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回头率。
2. 推出独特产品。
从各家银行营销的产品来看, 产品功能相同名称不同, 不能算是独特产品。真正独特性产品, 是别的银行无法复制, 至少是不容易复制的。这就必须要强化“你无我有, 你有我优, 你优我特”的创新意识, 不断开发新产品。同时, 作为产品要在竞争中胜出, 还必须做到“抓品牌, 抓创新, 抓特色”的服务。
3. 推出个性方案。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银行还要不断优化营销流程, 推出个性化营销。个性化营销指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偏好、风险承受倾向和为之付费的意愿, 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产品设计、定价、服务交付方式、品质和风险控制的个性化整体解决方案;对内实际上是一个业务流程和工作流程的优化和再造。比如某银行了解到, 某大客户公司在销售中回收的银行承兑汇票数量不断增加, 存量已经达到相当可观的水平。该银行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富矿, 但由于公司现金余额亦十分不足, 并无办理贴现的打算。营销团队首先与该公司财务保持沟通, 指出大量的票据存在会降低企业的资金收益, 公司应该想办法盘活这笔资产。经过反复交流, 公司财务逐渐接受了银行的观点。银行根据公司的特点, 向其提供了一份资金增值建议书。该公司经过论证, 顺理成章地在该行办理了贴现业务, 双方的合作得到有效扩大。
新的时代形势下, 国内商业银行义无反顾地跨入金融开放时代的大门, 激烈竞争的浓厚气息已透过厚重的银行铁门扑面而来, 而能否高效销售金融产品成为商业银行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此情势下, 各家商业银行势必打造优质的营销团队、采取有效的营销方法、提供优良的营销业务, 以占据竞争的制高点。
参考文献
[1]韩燕.浅谈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2]姬玲.银行营销面面观[M].兰州:甘肃金融出版社, 2003.
【摘要】 蜂产品以其绿色、健康形象,在保健品市场逐渐占有一席之地。蜂产品市场有其行业的特点,也面临各种内外因素的挑战。本文主要从蜂产品的市场出发,对蜂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试图探求适合蜂产品市场发展的营销管理模式,从而促进蜂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蜂产品 蜂产品市场 营销管理策略
项目基金: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经费资助
【Abstract】The bee roducts has holded the small sace gradually in the healthy roduct market by its green and healthy roducts. The bee roducts market has its rofession characteristic, but also facing kinds of challenges from inside and outside factors. This article mainly embarks from the bee roducts' market and discusses the existence's roblem of the bee roducts market in order to exlore the marketing management strategy which good to the develoment of the bee roducts market,and romotion the healthy develoment of the bee industry.
【Key words】 Bee ProductsBee Products MarketMarketing Management Strategy
引言
蜂产品不仅营养丰富、全面,而且具有各自独特的生理、药理功能,是医食同一、食药同源、食药兼优的特殊物质,被称为是人类永恒的保健食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呼声日益高涨,追求生存环境的天然化,崇尚天然的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蜂产品以其绿色、健康的形象,在食品、药品、化妆品、轻工、农牧业等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1]。但是蜂产品的营销很大程度上还是局限于“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模式,加上国内外市场蜂产品安全问题的存在及其他琳琅满目的保健品的冲击,蜂业市场遭遇了发展瓶颈。本文主要从蜂产品的市场出发,对蜂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寻求完善蜂产品市场的有效的营销管理策略。
1.蜂产品行业市场概况
蜜蜂产业是我国传统农业之一,我国蜂产品年产量及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是世界蜜蜂产业大国[2]。蜂产品主要分为:蜂蜜系列产品、蜂胶系列产品、蜂花粉系列产品、蜂王浆系列产品、蜂蜡系列产品等。我国是蜂产品的生产大国,年产蜂蜜在2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蜂蜜总产量的2/5,出口峰蜜在8—10万吨左右,约占总贸易量的1/4;年产王浆1000吨左右,出口700—800吨;年产花粉约2000吨,出口约1000吨[2]。根据上列数字可以看出我国不仅是产品生产大国,更是出口大国。但按人均消费量来说,我国却是蜂产品的消费小国,年人均蜂蜜消费量仅130克,王浆消费量仅0.2克,花粉消费量不足1克,国内市场可开发的潜力很大。长期以来,我国的蜂产品制品大多停留在对原料的初级开发和应用上,蜂产品生产者盲目跟随,蜂产品市场雷同现象严重,缺乏创新和突破,国内蜂产品无差异市场严重。国际蜂产品相对饱和,出口蜂产品面临绿色屏障。相比较其他保健品而言,蜂产品宣传不够,国人对蜂产品了解不深,真假蜂产品辨别不真。近年来,面对国内蜂产品无差异市场争夺,蜂业企业纷纷挑战市场,做出选择,对自己的企业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进行差异化市场争夺,占领市场份额,涌现了许多蜂业的知名品牌。
2.蜂产品市场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蜂产品市场总体上说,一些蜂产品老企业发展平稳,拥有品牌优势,如江西汪氏蜜蜂、上海冠生园、颐寿园蜂产品等,科研带动产业迅猛发展,如产学研结合的福建神蜂科技公司。但大部分蜂产品市场营销目前还处于传统产品的运作阶段,很多蜂产品企业都只是家族企业,并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系统的营销规划和营销策略,品牌观和市场意识不足。许多蜂产品企业的发展要么不愠不火,要么困难重重。具体而言,目前的蜂产品市场营销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蜂业市场面临安全挑战
2.1.1 蜂产品行业整体信誉不高
我国蜂产品行业存在的一个普遍性且致命的问题就是诚信问题。市场上随处可见各种“假”蜜,混杂在真蜜的市场中,消费者难分真假;蜂产品衍生产品市场混乱;夸大蜂产品功效,以保健产品代替药品,误导消费者;“概念炒作”现象比比皆是;国家标准无强制力,产品标签随意标注; “价格战”激烈[3]。这使得正规企业在竞争中输在价格战上,利润降低,利益受损。
2.1.2 国际市场处处碰壁
国际上欧盟委员会出台的抗生素残留限量标准垒起了一道高高的绿色屏障,大批中国蜂产品因为氯霉素超标被阻挡在欧洲市场之外。如果不尽快从源头上解决蜂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我国蜂产品将面临被国际市场封杀的危险,从而危及整个养蜂业[4]。根据蜂产品商会秘书处的报告,由于监控检查中发现中国产蜂蜜发生了违反食品卫生法的案例,2008年8月29日,日本厚生省下发关于强化监控检查文件,决定将进口中国蜂蜜的监控检查频度提高到50%。按惯例,如再次发生违规案例,有实行命令检查的危险。
2.1.3 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
监管力度不够,蜂产品标准体系不完善,特别对农残药残等规定不全,缺乏统一的鉴别真假蜂蜜的标准,相关部门对产品质量监管不力。缺乏统一的产品技术标准、生产和检测标准,蜂产品从审批,到研发、生产和流通都缺乏有效监管。造成了审批后没人管,生产过程没人管,流通过程缺乏管理的被动局面[5]。同时暴露了我国养蜂业在质量安全、法律制定、标准建设、检测手段、科研技术等方面的一些问题。
2.2 蜂产品的生产大多尚处于简单加工阶段,同质化产品多,技术含量低
由于很多蜂产品生产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发展而来的,他们比较注重对传统产品诸如蜂蜜、蜂王浆等的生产,而深加工或在其他领域广泛应用还较少,使得企业在对市场的投入方面重视不足。市场上的蜂产品大同小异,多数企业陷于同质化恶性竞争的状态。企业科技投入少,知识产权意识普遍不强,甚至淡化。大多数企业用于新产品研发的投入及科研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很低,对蜂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仍处于比较低级的水平,高新技术在蜂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很少[6]。蜂产品原料及粗加工产品相对过剩,而精深加工产品却较为缺乏,产品样式少,加工技术水平严重滞后于自身产业的发展。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市场导向的营销意识,企业处于一种产品好,市场自然就好的自我欣赏的销售状态。不注重市场调查,不注重消费者研究,导致产品细分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相符合。
2.3 市场教育力度不够,营销手段单一,推广力小
蜂产品营养丰富,是食疗的佳品和药品,但由于蜂产品行业和企业缺少对产品的宣传和对消费者的教育,宣传力度不够,使得消费者对蜂产品的功效并没有得到全面认识[7]。例如很多消费者认为蜂蜜结晶是由于掺了糖而不愿意购买结晶蜂蜜,而有些糖尿病消费者则误认为蜂蜜的甜味是因为含有过量的糖成分,而拒绝购买蜂产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潜在消费者的流失。而营销渠道也仅仅局限于超市、副食品商店、专卖店销售,在其他销售渠道上看不到产品的陈列。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保健品,蜂产品无法突出自己的产品特色。蜂产品企业之间也无法形成一种差异化的运营模式,不能很好地和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2.4 蜂产品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竞争——合作机制,缺乏本行业产品的名牌
尽管中国蜂产品协会将蜂产业的运作模式概括为“三化”,即产业化经营、现代化管理、规范化发展,但由于各个地区、各个企业在行政区隔、利益驱动等方面原因,很难实现真正的合作[8]。尤其是蜂产品企业之间,把竞争列第一位,缺少必要的合作意识,不是把市场蛋糕共同做大,而总是千方百计地想瓜分对方的市场,这在一方面加剧了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也浪费了产业资源和企业资源。
3.蜂产品市场营销管理策略
通过对蜂产品市场的分析,蜂业企业在蜂产品的营销策略上应该在注重产品质量、新产品开发、促销运用、渠道革新、以及客户服务、降低成本及提高销售效率等方面不断提高,以不断增加对顾客的价值。在品牌建设方面,既要加强自身企业品牌的优势特征,带动产品品牌,通过强化产品内涵和品牌形象保护市场份额;还应加强企业形象宣传以及企业形象与品牌形象关联性的建立,实行企业形象与品牌形象的差异化管理[9]。具体表现为:
3.1 蜂产品市场要走向规范
要实现蜂产品市场的健康长远发展,首先要规范蜂产品市场,解决蜂产品的质量问题。解决蜂蜜药物残留超标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养蜂户以及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认真对待,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应改变“家家户户齐养蜂”的传统格局,尽快建立以养蜂科学技术和国际标准化为核心的养蜂基地,对蜂农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提升传统工艺,逐步实现养蜂组织化、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以具有较大规模、较强经济实力的蜂产品加工型、经营型龙头企业,通过蜂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带动蜂农,建立优质蜂产品原料基地,从源头把好蜂产品质量关,才能重新赢得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主动权。此外,还要加强各部门的监管力度,彻底消除假蜜存在的土壤。
3.2 生产开发品质高、多样化的蜂产品
3.2.1 狠抓产品质量
我国转入市场经济后,特别是加入WTO后的今天,所生产的商品要适应市场,靠的是产品的质量,厂家的信誉,所以说“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10]”是所有商家、企业的共同宗旨。市场竞争应有序,而其根本就是在如何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建立并恪守信誉上下功夫!只有生产出优质的蜂产品才能赢得市场。提升蜂蜜的质量,要严把纯度关和浓度关。只有在消费者认同和支持下,蜂产品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站稳脚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2.2 开发差异化产品
蜂业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创造差异产品,形成合理产品结构。一是质量、式样、造型等方面发生改变,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顾客需要,如开发可用于餐饮烹饪,新功能蜂蜜产品,满足高端人群需要,同时增加特种蜂蜜,满足高档人群对产品功能的要求;二是根据消费者习惯,将产品分为便利品、选购品、特殊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要,根据在调查中发现女性在蜂产品购买中占有一定人群基础,因此可增加花粉产品;三是进行有效物质提取,形成高品质的保健品,来满足高档消费者的需求。高档礼盒中主要以蜂王浆胶囊、蜂花粉、蜂胶胶囊为主,蜂蜜为辅,满足顾客对产品功能的要求;四是增加附加产品投入,如服务、广告、顾客咨询、送货、售后服务等,让顾客满意,促成顾客购买欲望,以获取全部的附加服务和利益。
3.3 加强蜂产品业的健康有效宣传
市场经济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营销观念抛进了历史的记忆,各种各样的宣传、广告成为了产品市场营销的先导和重要手段,如脑白金的广告让家家户户都认识了脑白金。当消费者的耳目中充斥着琳琅满目的广告,而蜂产品却又“默默无闻时,这枝天然营养的奇葩就很容易地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所以要打开国内蜂产品市场第一步就要下功夫做好宣传。
3.3.1对蜂产品的行业和蜂产品知识进行科普性宣传
广大消费者对蜂产品既知道又陌生,许多消费者想了解蜂产品和掌握一定的常识,进而享受蜂产品。因此,对蜂产品进行科普性的宣传,这是其他广告宣传形式无法替代的[11]。其可以使消费者全面地了解、掌握蜂产品知识,并科学消费蜂产品。蜂产品虽然历史悠久,但大部分消费者对蜂产品了解很少,甚至有错误的认识和理解。如许多消费者认为蜂王浆是甜的,是从蜂蜜里提炼出来的,是蜂王产的;蜜蜂采花粉酿蜂蜜;蜂蜜必须高温消毒等错误认识。而如果正规对消费者进行科普宣传,许多错误认识不攻自破,消费蜂产品的热情也会大涨。
3.3.2 采取多种方式对具体产品进行宣传
通过宣传使蜂产品深入人心,宣传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在报刊上发表介绍蜂产品知识的文章;在电台、电视台举办蜂产品知识的专题节目;各从业单位可举办宣传蜂产品为主题的社会公益活动;各企业也可结合自身的产品和自身实力选择当地媒体进行广告宣传。蜂产品行业虽然陆续进行过类似的宣传活动,但广度还不够,影响力和轰动效应不大,尤其广告宣传尤为欠缺,今后应作为工作重点予以加强。
3.4打造、树立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21世纪我国将进一步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针对新的竞争环境,蜂产品企业必须适应新的情况调整战略,除了密切注意蜂蜜等产品价格行情,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内部的管理水准,还要塑造企业文化,建立起一个有生命力的品牌。
3.4.1 实施品牌化建设
据了解,我国蜂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享有较高信誉的知名品牌很少。而目前蜂产品市场上产品琳琅满目,但消费者只知道蜂产品,却很少了解生产蜂产品的企业,这就对蜂产品企业的品牌化建设提出了客观要求。因此,蜂产品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品牌化建设是必然之路。蜂产品企业只有在市场上树立自己的品牌,形成独特的差异化形象,消费者也才能形成对企业的认知,从而产生忠诚购买和重复消费。创建知名品牌,树立品牌意识是关键;优良产品是创品牌的基础;规模经营是创品牌的核心;科技创新是创品牌的根本途径;优良服务是创品牌的重要环节[12]。
3.4.2 塑造企业的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蜂产品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我们应依着历史,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创造企业自己特有的文化,形成一种价值导向,为企业赢利目标服务[13]。没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企业是不能走远的,特别是没有营销文化的企业,是不能够稳定占有市场的。蜂业企业应该建立强有力的市场营销队伍,从而创造更多满意的顾客,进而为企业创造市场;争取获得各界的指导和帮助;雇佣市场营销专家,特别是在一流企业里工作过的专家;进行内部培训,建立理念,形成企业市场意识和价值导向,建立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3.5加强蜂产品企业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形成促进蜂产业发展的竞合机制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主旋律,但竞争不代表你死我活的博弈,在合作中共赢同样也是竞争的另一种表现方式[14]。对蜂产品企业而言,建立蜂产业发展的上下游价值链的整合机制,对促进企业的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作用。如蜂产品企业可以与蜂农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指导蜂农养蜂,获取高品质的蜂源产品,实现共赢局面。因此,蜂产品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本着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在必要的时机,与其他蜂产品生产企业或从事与蜂产品有关的企业、机构等建立基于在产品、资金、人才等方面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促进共同的发展。
结论
在人们崇尚健康的21世纪,天然、绿色的食品成为了食品行业追逐的对象。蜂产品以其独特的保健作用,在保健品市场占据越来越大的分量。蜂产品市场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如何在日新月异的保健品市场立足,蜂业企业需要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探求适合整个蜂业发展和具有本企业特色的营销管理策略,才能在国内外市场上逐渐走出自己的品牌。
[参考文献]
[1] 胡福良.我国蜂产品保健食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蜜蜂杂志.2005,(6).
[2] 杨慧芳.蜂业现代产业营销管理方略[J].蜜蜂杂志.2007,(11).
[3] 杨寒冰,钟一鸣.国内蜂产品市场开发初探[J].改革与发展.2007,(2).
[4] 孙翑.蜂产品市场营销的探讨[J].蜜蜂杂志.2007,(7).
[5] 孙向芳.蜂产品市场要走向规范[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4,(9).
[6] 于斐.透视2003年保健食品行业行销及其发展趋势[EB/OL].中国健康产品网.
[7] 陈奇锐.保健品营销的发展趋势浅析[EB/OL].中国营销传播网.
[8] 张云起.国际蜂产品的加工现状及趋势[J].世界农业,2003,(12).
[9] 郭芳彬.蜂产品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竞争[J].蜜蜂杂志.2000,(6).
[10] 陆关权.讲诚信,甜蜜事业更甜蜜[J].蜜蜂杂志.2003,(6).
[11] 李勇.科普书籍-宣传促销蜂产品效果更好[J].蜜蜂杂志.2003,(2).
[12] 陶琼,刘秋剑.我国蜂产品保健食品营销策略探讨[J].蜜蜂杂志.2005,(7).
[13] 董丛文,易加斌.对蜂产品企业构建科学营销系统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4,(24).
[14]杨扬.春节保健品营销攻略——访蜥蝎团队总经理何访[J].市场营销,2004,(4):53—55.
林雅玲 (1983.10—),女,福建漳州,硕士生,从事蜂产品药理药性研究。
市场营销策略的成功实施总是从市场的具体情况出发的。农药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一是具有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两重性;二是产品种类繁多;三是应用技术对产品功效有明显影响,从而影响重复购买;四是有毒性,运输销售中对安全性要求特别高;农药产品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决定我们不能完全依靠其它产品市场成功的经验来处理农药市场营销活动。
一、需求特性及需求趋势
1、需求特性
需求量大而分散
农药产品的市场在广大的农村,尽管农村人口众多,但它不像城市,人们是散居在不同的地域,以户为种植单位,每家每户所拥有的土地数量不同,每家每户根据自己对未来的估计和需求种植着不同的作物。
需求集中而季节性强
农作物生长有着极强的季节性,这是自然条件决定的,尽管反季节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不能代表整个农业生产情况。不同季节有完全不同的作物种类,因此病虫害发生也有着极强的季节性。这些导致了农药产品需求的集中性,而且需求往往会只在短短的几天时间,过了这段时间,需求就会变为零。
需求呈现明显的区域性
表现在不同的地区农作物种类不同,不同的地区同一作物种植方式方法不同,农药产品需求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农村分布在山区、平原、丘陵。又有水浇地、旱地、半干旱地之分。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气候、不同的作物结构、不同的水肥条件,农民有着完全不同的种植和生活习惯。这些决定了作物病虫害不同的发生发展状况。导致对农药需求种类不同、数量不同。
需求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气候直接影响作物生长,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从而影响农药的需求量。上年气候对来年作物病虫状况的影响也是肯定的,但很难加以定量估计,这导致了农药市场的复杂性。
受农产品价格影响
农民所生产的农产品大部分是用来销售的,农产品价格影响农民对来年市场价格预期和经营信心,从而影响对农药的投资力度。
2、需求趋势
农民
对高效、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农药需求逐步增大。随着农产品准入制度的实行,一些地方农民已经重视在商品价值高的作物(如大棚蔬菜、果园)上应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产品,高效、低毒、低残留、使用方便农药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需求趋势。
二、农民购买的特点
价格最低原则
由于农民受收入水平及认识水平限制,导致农民在购买农资产品时,价格是选择产品的首要条件,一般大都趋向于低价产品。农药是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制造的有毒商品,起初购买农药时,农民仅靠自身的能力不可能掌握农药的质量,对其功效的了解一般都是来源于产品说明或经销商介绍。这种情形下,“功效”一样的农药,农民肯定选最底的。一些不法商正是利用这一点在坑农害农。
跟随模仿性
绝大多数农民掌握有关科技知识有限,常常是村中的种田能手或者技术能手最近买什么化肥、农药,其他人就会效仿购买相同的品种。另外,在农药使用中,从众心理
现象也表现的很突出,很多使用者会跟随别人使用农药,别人在什么时候用什么药,他也就跟着购买和使用。
随意性
随意性是指农民在购买农药时基本上无明显的品牌意识。
三、市场现状
供大于求,市场竞争剧烈。农药市场总的来讲是供大于求,完全进入买方市场,生产厂
之间的竞争进入白炽化阶段。由于国家对农药生产行业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得农
药产业进入门槛大幅度降低,加之改革开放初期农药行业有着较高的利润空间,大量的资金流入这一行业,从而使得农药生产企业数量激增、重复建设、产大于需,这是导致目前农药企业恶性竞争和市场流通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
对供货商而言,没有成型的销售网络。目前的销售网络基本都是挂供销社、农技站或植保站的牌子,以民营资本经营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完全打破了原有的供销合作社独家经营的局面。销售网络的分布因各地农业生产水平不同,差异很大,据调查,在集中的瓜果、蔬菜生产区,零售商已下伸到村组,一般年农业产值3000元/亩以上,乡镇街道上有农药销售户20家以上,村组平均约1000人左右有一家零售商,也就是中等大小的村有零售商在4-5家;以传统大田作物种植为主的地区,年农业产值1000元/亩以下,销售终端仍以乡镇销售户为主,中等大小乡镇销售户约在10家左右,部分村组有零售商;当然地域的不同(如老、少、边、贫地区)零售商数量也有较大差异。零售商越多的区域厂家及批发商竞争越厉害,而信誉好、会经营的销售商更是竞相争夺的重点,因而形成了众多厂家集中向某一家批发商供货,众多批发商集中向某一零售商供货的局面。从供货渠道看,下游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供货商,无所谓谁轻谁重,下游对供货商而言,是你的客户也是我的客户,无所谓谁的网络。
经销商普遍农药基本知识缺乏,影响农药的销售、使用效果和安全。《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农药经营企业必须具备“
相适应的技术人员
”
。事实上,80%以上的批发商都缺少农药基础知识的掌握,更无技术人员,只是凭多年的经验在储存、运输、推广;批发商的销售员和众多的零售商几乎全部直接来自农民,尤其近年突击进入的零售商,昨天还在种地,在向别人询问如何防虫治病,今天摆几个柜台,就开始销售指导别人用药了,导致药害等事件频繁发生。
农药营销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缺乏品牌意识。一是缺乏树立自身品牌的意识,二是缺乏经营品牌产品的意识。原因同样是由于行业人员大部分来源于农民,对商品经营没有深刻理解,小农意识严重,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一些厂家、批发商、零售商把心思用在防效一般的复配制剂上,甚至个别者有意制劣造假;又因为销售终端面对自我保护能力最差的农民,零售商普遍诱导农民常常几种农药混用,掩盖了劣假产品和生产经销商。形成了农药市场品种繁多,而优质产品较少且销售难的局面。
2、缺乏服务意识。
“销售就是服务”是其它行业营销实践的经验总结,让客户买得放心、用得省心,不断提高售中售后服务,已成为其它行业营销的主要策略之一。服务需要增加较大的销售成本,农药行业目前低成本、低水平的竞争,大部分厂家、商家不愿意也不可能在服务上下功夫,只有包括进口企业在内的少数企业重视服务。
3、缺乏合作意识。主要表现为经销商跨区窜货,低价抛货,无序竞争,无原则争夺客户。为获取厂家年终销量返利、为争夺客户、为了带动杂牌产品销售,不顾产品寿命和他人利益,低价抛货,竞相窜货;还有甚者,自己区域内卖正常价,赚取薄利后贴钱低价争夺非责任区域内的客户,置厂家政策、区域内正常价差体系、竞争品牌状况而不顾。一旦某一品牌打开销路,为了挤压、消灭区域内竞争对手,倒货换货,相互低价倾砸,或采取其它不正常手段恶性竞争。其结果是:批发商、零售商都没有了利润,渠道受阻,品牌下降。
4、缺乏诚信意识。由于供大于求,由于恶性竞争普遍,经销商对厂家的忠诚度下降,经销商之间的信用度也不断恶化,零售商对农民的责任淡漠。行业内赊欠成风,厂家欠给批发商,批发商欠给零售商,零售商欠给农民。便出现了许多经销商不能按照厂家的规范操作,批发商、零售商之间不守合同,烂帐坏帐现象时有发生;而厂家往往又在计量含量、标签等方面大做文章,蒙骗经销商和农民。大部分农药生产厂缺乏对产品的总体策划。对于渠道激
励政策、窜货管理、赊帐管理、发货计划管理、促销管理、价格及价差管理等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制度和执行体系,结果往往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如目前的广告促销虽然投入在加大,但只是简单直白的告示,缺乏真诚和说服;终端促销花样不断翻新,但缺乏细致的沟通和服务工作,一些促销政策不能到达终端,造成大量的人力、财力浪费在分销渠道之中,最终难以为农民提供便利、物美价廉的商品,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掠荒式”销售风行。国内厂家产品好像一把把“火”,客户市场则是“野草山林”。厂家举着“火把”到处点,点着了,只进行简单的播种(即只投放产品,不做网络建设,不搞终端维护,不进行库存管理、技术管理、客户资料管理,更谈不上区域经营的战略计划)就收获。导致产品登记中一厂同一种类,不同含量、不同剂型;不同厂之间相同含量,相同剂型、相同成分的产品大量出现,靠所谓的新产品占领市场,低层次竞争,使产品寿命大大缩短,有的产品仅仅只销1-2年。
“掠荒”式销售不只造成各种资源大量浪费,同时给农民应用也带来很大困难,使农民-运用新品种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大。
物流配送及时,但资源浪费严重。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使厂家、批发商把送货上门作为目前的第一要务。销售旺季,一般零售商每天都能接待到十几至二十个送货车,其中大多是来自同一出发地。有的批发商在同一区域甚至每天派出两辆送货车往复“攻击”客户,占领市场。
五、农药市场的营销策略
农药的市场在农村。要保障农药企业的持续发展,农药企业家必须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和高度的责任心,根据农村和农业特点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有效制定农药的营销策略。笔者认为,农药营销没有什么模式可循,成功的营销应来源于产品本身特点和对市场的深入了解,即营销策略必须具有针对性,目前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正确对待农药营销。农药市场的问题已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概念,对食品安全和环保更加重视,对农药行业发展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2015年起,国家发改委决定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农药企业多小散乱问题;农业部也对《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农药登记资料要求》进行了重新修订,颁布了《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并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农药名称命名和农药产品有效成分含量两个公告,农药登记要求更加严格,登记成本大幅度增加,标签管理进一步规范。应该看到,随着行业管理的不断加强和农民对农药使用知情权的要求增加,那种粗放式经营,那种投机取巧的“营销”必将吃到“红牌”,让那些“捞一把”的人走开。农药营销谈论的对象是那些对农药、对农业、对农民负责,把农药作为自己事业的企业家。正确对待农药营销是要求企业立足长远,把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作为农药营销的核心,把销售产品和树立品牌有机结合起来。
2、建立有效的营销渠道。营销渠道是所有产品成为商品的基础,农药当然也不例外。只是缺乏品牌的低层次无序竞争,限制了企业有效的建立和管理营销渠道。以产品配送为特点的较紧密的连锁经营将是今后我国农药市场发展的方向。理想的渠道网络模式应是在一个区域市场中,由一家具有领导能力、号召力的领袖式企业牵头组建的物流配送中心。它集各种优势为一体:资金优势、仓储优势、品牌优势、人才优势、运力优势、管理优势、网络优势、信誉优势、公共关系优势等,形成成本最低化、优势最大化、操作规范化。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借助乡邮员进行农药等农资物流配送的尝试。
3、有目的的选择市场。农药与种子等基本的生产资料相比,属于增值的生产资料。也就是说,农药并不是非用不可的生产资料,只有当产出大于用于农药使用的投资时,农药才有市场。因此,农药市场的开发首先要根据作物种植状况和产值选出重点作物、重点区域,确定重点产品。
4、切实搞好服务。农药是特殊商品,功效(品质)只有使用后才能知道,功效往往受
到地域、气候、农作物、病虫草害本身及使用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农药销售的服务不只是急需,不只是需要售后服务,也需要做好售前服务。要求销售人员售前耐心认真地向农民传授病虫知识、作物栽培知识,讲解产品的功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跟踪使用效果,解决使用上存在的问题。这些工作可以通过培训会、咨询会等形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建立示范点这一有效形式进行。农民使用农药有很强的模仿和跟随性,更坚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农村生活中往往有一种“意见领袖”人物,在一定范围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往往是新型事物的尝试者,与其进行充分沟通了解的基础上,可向其提供部分样品,让其率先使用,他们的使用效果将会带动周围的消费者,成为某一品牌的使用者。
5、与农民协会合作。随着现代化农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协会形式的农民自发组织将成为农村经济生活中的新生力量。这些协会对当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经济各个方面都非常熟悉,号召组织力强,信息传播、技术推广、资金融通等集于一体,必将成为影响农药使用的主要力量。能够借助协会开展农药营销,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结束语
农药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农药营销策略不能完全依靠其他产品市场的成功经验,必须按照农药市场发展规律办事。不同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采取不同的市场营销策略。
为了打造长治久安的有效渠道,还是应该从供应链管理的方法-论出发,以市场为导向,让零售终端成为个性化服务的专家。合理的经济秩序应该是谁承当的风险最大,就能得到价值链中的最大收益。由零售终端去判断和预测市场需求,并承当最终的市场风险,同时也能获得最高的回报率。而分销商的角色只是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供应商。对于附加值高、市场细分化程度高、个性化服务要求容易实现的产品,供应链管理是理想的解决之道。
农药产品市场推广方案
本文件制订了针对湖南xx-xx有限公司在2015农药产品的市场开拓与推广方案。
本文件适用于湖南xx-xx有限公司内推广部与市场营销部以及各区域经理的具体市场的所有部门与流程。
产品说明
1.1
产品类型
2015年我公司的农药产品系列主要分为3大类和以特殊类:
1、除草剂。
2、杀菌剂。
3、杀虫剂。
4、植物生长调节剂。
1.2
产品主要功能
1、除草剂:主要针对果园、瓜果蔬菜、粮食物等作物杂草的去除,有效地保证果园、瓜果蔬菜、粮食等作物的正常生长。
2、杀菌剂:主要针对果园、瓜果蔬菜、粮食物等作物上感染的各种病菌以及各种病毒病的防治。
3、杀虫剂:主要针对果园、瓜果蔬菜、粮食等作物上各种病虫害的防治和祛除,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植物生长调节剂:分两类,一种促进植物生长,一种抑制植物生长。我公司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抑制植物纵向生长,防止植物只抽枝,不开花、结果的一款高新产品。
1.3
产品进入市场准备工作情况
农药产品在进入市场前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的准备:
1、市场调查,要了解同行竟争的基本情况,了解该产品在这一区域的销售业绩以及运行状况,并且还要掌握自己和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及售后服务。
2、农药专业知识一定要精通,要深入了解产品的特性,避免发生产品推广的时候出现答非所问或者是专业性知识错误的状况。
3、产品进入市场时的规模,其中有两种规模可供选择:一是针对目标细分市场全面投放新产品,一是针对目标细分市场采用某种顺序进行滚动式投放。
产品市场分析
2.1
产品在市场上的优势以及劣势
湖南xx-xx有限公司2015年农药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农药产品想要迅速的打开并占领市场,那么,产品就必须具备在市场的竞争优势也就是在市场上的卖点。我公司的农药产品在市场上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产品种类齐全,涵盖除草剂、杀虫杀螨剂、杀菌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几大系列几百款产品。
2、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完善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合格达标,施用效果良好。
3、产品在市场上运作完善,有优秀的市场营销团队对产品在市场上的实际情况进行一系列的服务。
4、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合理,因生产技术的完善,成本降低,因此和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5、营销模式先进,选取的是在一个乡镇选择一家销售点独家进行经营。
我公司的农药产品在市场上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因为选取的是在一个乡镇选择一家销售点独家进行经营,所以产品销售网络覆盖面积不够广。
2、因为产品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市场,因此产品运费偏高。
2.2
产品市场竞争对手分析
1、在市场上已经存在的竞争对手。
(1)已知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比如竞争对手的产品在市场上的销量、规格、售价、卖点、产品成分含量、市场运作情况、产品使用后的效果反响以及竞争对手的产品售后服务等各种情况都要进行分析。
(2)分析顾客在市场中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的原因。比如是对手在价格上有优势,或者是在产品质量上比我们的好,还是我们的售后服务做的还不够好等等因素。
2、分析可能会成为竞争对手的企业及产品。
(1)这个企业或产品在何时进入市场,以何种方式进入市场,它们进入市场的原因。
(2)这个企业或产品进入市场后会对我们所在的这个市场占有率造成何种影响,如何避免这种影响,或者利用这种影响。
产品推广策略
3.1
目标市场与市场份额目标
3.2
产品在市场上的卖点与客户价值
我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卖点主要有:
1、采取一个乡镇选择一家零售商独家经营。
2、我公司产品现对于同类产品见效更快。
3、我公司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4、各位零售商很少的投资就可以获得高额的利润回报。
5、根据市场实际需求,让各位零售商承担的风险更小。
6、良好的售后服务,保证了广大客户所担心的产品售后一系列问题。
3.3
进入市场的方式
3.3.1
影响销售成功的内、外部关键因素/人员/部门
1、合理的市场调研,已有先期的准备工作。
2、正确的销售策略,由推广部门决策。
3、细致的产品管理,由销售部门统一管理。
4、良好的售后服务,各目标区域市场经理以及推广员具体负责。
3.3.2
销售渠道/销售方法/销售工具
1、销售渠道:(1)直接式销售策略和间接式销售策略。直接式销售渠道是企业采用产销合一的经营方式,即商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时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间接是销售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用户手中要经过若干中间商的销售渠道。
(2)长渠道和短渠道策略。销售渠道按其长度来分类,可以分为若干长度不同的形式,商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用户的过程中,经过的环节越多,销售渠道就越长;反之就越短。
2、销售方法
(1)自主式推广,以各个推广员为主要单位到目标市场进行宣传推广。
(2)会议式推广,有会议营销方式对目标市场内的零售商进行农药产品会议推广。
(3)情感式推广,经过同行和朋友之间的介绍对目标市场内具有代表性的客户进行推广。
(4)顾问式推广,为客户设计出一个适合于防治当地农作物病虫草害的营销方案,营销思路和促销计划,为客户指引销售的前进方向。
(5)模式式推广,寻找一套适合于该市场该客户营销模式的企业农药产品来进行推广。
3.3.3
产品定价的原则
作为一个市场区域的农药产品的先期进入者,目前市场无同类竞争农药产品,市场定价时可以考虑高价进入市场,快速占领市场,获得高回报。后期发现有竞争对手介入时,可以采用服务策略,感情营销,适当降价手段来保证自己的农药产品的销量。
3.4
产品推广计划
3.4.1
新产品市场推广组织
推广总负责人:
农药产品经理:
推广活动组织负责人:
组员:
3.4.2
推广活动与时间进度
3.4.3
推广费用预算
新产品市场推广激励措施
4.1
销售激励
以销售提成的方式,对各个推广员以及所在市场的销售人员进行奖励。以销售数量为标准,按照件数进行计算,从而对销售人员进行鼓励,使得农药产品在所在的市场销量更进一步。
4.2
推广成员激励
对于推广团队成员,也应当给予相关奖励措施,不如销量提成,晋升机会等措施予以激励,使每个推广员真心的,积极努力的工作。
推广部部:xx-x
2015年1月17日
2015年农药新产品营销策略
现在的农药企业普遍感觉新产品推广困难,产品不上量,客户不买帐,原因何在?正因为农药市场营销环境在逐步发生变化,农药产品品种已由匮乏到品类丰富,由产品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品种多眼花缭乱,消费者选择的机会自然多了起来。如何进行破解新产品营销推广不开、产品不上量呢?笔者认为需要着手从产品策划与营销策略两个方面,以期解决问题:
一、新产品策划策略
一切营销来源于产品策划。农药产品策划需要多方面的市场调研,只有在丰富大量的数据面前,才可以游刃有余地进行产品卖点提炼、包装设计、规格核定、剂型选择等。现在的市场已经是买方市场,只有尊重消费者的需求并满足他,才可以有可能让他选择购买你的产品,否则消费者使用不方便或则不理想,就会拒绝购买。
一般购买者在购买产品时经历这样几个过程:注意—兴趣—欲求—比较—确信—决定—满足,这个整体过程受商品展示力与商品推销力决定。农资作为一个商品,脱离不了商品所具有的属性。在我们产品策划人员进行产品策划时候,一定要考虑好这几个消费环节,并针对每个消费环节制定相应的策略来应对,才可以赢得消费者的心。
产品策划必须满足消费者求新的心理,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是新产品并对作物具有高疗效。产品卖点提炼出新,不与市场同类产品卖点雷同,这样才可以显示出你开发出的新产品与众不同,而让消费者隐约感受到产品质量好、疗效显著,放置效果好。
产品策划还需要以快制慢。同类厂家很多,你开发这个产品,其他公司也可以开发,这就需要农药产品策划经理以快制慢,争取很快进行产品登记,投放市场,抢占市场先机,做出自己优先品牌来,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
毫不夸张地说,农药企业推出更有竞争力、更具创新性、更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可以实现改写市场格局、创造或者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的目的。
二、新产品营销策略
农药企业推广新产品,需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物流等方面下功夫,以便能更快地解决新产品上市所遇到的各个问题。在制定新产品营销策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推广。
农药新产品初推广阶段一般需要进行新产品发布会,召集经销商,让经销商初步了解产品性能,产品卖点,产品利润点、产品提成制度等新产品方面营销政策。新产品需要营销领导者制定比较完善的利润梯度,保证批发商与零售商的利润,是启动市场的先决条件。
2、产品促销政策。
新产品新,指产品在原有市场没有,就需要对经销商进行推广和农民消费者进行引导,使其销售新产品或使用新产品。对产品促销采取的措施有返利销售、有奖销售等,对消费目标市场采用、地区电视广告支持、人员推广相结合的“推、拉”方式,利于新产品在目标市场的推广。
3、营销政策。
新产品与老产品不同,老产品基本不需要公司进行产品推广与促销,客户需要产品时候,一个电话业务员签单发货就可,新产品由于市场局限,需要试销,产品量需求不确定因素多,就需要多市场时刻把握,确切地掌握市场动态与产品销售情况,及时总结产品推广及销售的经验,以利于提高,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对于新产品营销政策可以适当调整,允许经销商赊欠部分货款,但年底前结清,允许新产品优先生产、优先发货、优先推广等,加大对新产品资金投入,以方便新产品的推广与促销等,协调好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的关系。
4、新产品速度策略。
速度决定一切。不能快人一步,就无法洞察市场的先机;不能快人一步,就无法建立自己的阻击阵地;不能快人一步,就不能获得最丰厚的利润;不能快人一步就不有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农药产品策划需要快,登记需要快,产品开发要快,产品线建立要快,对于产品营销阶段也需要快。这样才可以迅速占领自己的桥头堡,赢得市场先机,获取先进市场的利润。
银行保险的产生及发展,是近年欧美金融服务领域的一次重大变化。简言之,银行保险是指银行和保险公司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为共同的客户群体,提供兼备银行和保险特征的金融产品的一种金融服务模式。由于银行保险具有机构上、业务上以及资金上的协同效应,因而无论对保险公司还是银行来说都颇具吸引力。上世纪来。银行保险传入中国并取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但总体而言,国内银行保险发展仍不成熟,在营销策略特别是产品策略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
一、我国银保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品种单一,结构失衡
我国的银行保险基本以寿险产品为主,健康险、意外伤害险及财产保险等非寿险产品只占银保市场的很小部分。而寿险业务中,98%以上又为分红及固定收益产品。促使银行保险集中在分红产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居民的投资需求。自1996年以来,人民银行连续七次下调存贷款利率,使得众多储户不得不将部分银行存款分散投资于其它收益率更高的金融产品,分红寿险便是其中的一种。另外,国内保险公司与银行的合作力度不够、创新能力不足、相关管理经验欠缺也是造成银保产品品种单一的重要原因。
银保产品品种单一化不利于银保市场的健康发展。首先,严重同质化的银保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和不断变化的需求。
其次,由于片面强调收益率,固定收益型银保产品的保障功能被弱化,而与银行的一些本源业务形成竞争替代关系,降低了银行保险的协同效应。
(二)缺乏创新,产品低端化
如上文所述,我国的银行保险产品主要为分红保险等一些与银行产品形成替代关系的产品。而在欧美国家,银行保险则更注重开发一些与银行产品互补的产品,如贷款抵押保险、信用卡保险等,以满足客户多层次的理财融资需求。这充分体现了银行和保险公司在产品开发方面的合作和创新能力。
而目前。我国银保合作大多停留在浅层次的“代理协议”模式(即银行仅作为保险公司推销其产品的一个渠道,以获取手续费为其利润来源)和“多对多”模式(即一家保险公司同时与多家银行合作,一家银行也同时代理销售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阶段。这种模式不利于产品创新:银行由于缺少与保险公司的共同激励机制,而缺乏产品创新的动力:保险公司之间又竞相抬高手续费以争夺银行的网点资源,因而很少把精力放在产品开发上面。所以,国内银行保险产品低端化,主要是由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模式不适应银保的发展而造成的。
(三)销售手段单一,销售渠道不匹配
为不同的产品提供与之匹配的销售渠道是欧美银行保险成功的经验之一。而在我国,大多数保险公司只看重银行的网点资源和柜台销售能力,从而忽视了对其他销售手段的运用,例如电
话营销、网络营销、客户经理等。另外,国内的银行保险销售渠道与产品形态的匹配程度也不高。使得销售效率低,并造成渠道资源的浪费。
二、我国银行保险的产品策略选择
(一)细分市场,根据不同需求设计产品
保险公司应与银行联合开发和利用客户信息资源,并进行市场细分,根据不同需求层次的客户设计相应的险种。具体来说,银行与保险公司可以根据以下标准来细分市场:
(1)银行产品的消费群体
即对银行现有的客户按照其消费银行产品的不同层次特征来进行细分。对大多数普通银行网点客户而言,一般的保障和储蓄类产品便可满足其需求。对信用卡客户则可以提供一些信用保险类产品,另外,个人意外险也因投保方便而适合对持卡用户利用ATM机进行销售,以降低销售成本。对于银行的高端客户而言,集银行、保险、投资为一身的一揽子产品会受到他们的青睐。
(2)收入水平
客户的收入水平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银行保险产品的需求。一般来讲。一揽子型理财产品比较符合高收入者的胃口。中等收入者则更偏好信贷类保险产品和一些税收优惠的保险产品。而对低收入者而言,保障功能强、有固定收益的产品则拥有更太的需求。
(3)地区差异
在经济发达地区。居民的富裕资金多,理财意识较强,对带有投资功能的银行保险产品的需求量相对较大。而在贫困地区。消费者对银行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则更为看重。在一些农村地区,还可以推出与农业保险相关险种,将农村信贷和农业保障结合起来,不仅增大了银行保险的需求,还可以推动当地农业的发展。
(二)加强保险公司与银行的合作,促进产品创新
首先,要充分利用银行的品牌优势(banks brand equity),设法将保险产品整合到银行的产品组合中。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银行在金融产品的知识、理财建议的客观性等诸多方面较保险公司更胜一筹,因此恰当利用银行品牌具有的先天优势来整合和销售保险产品不仅有利于最大程度发挥银行保险的业务协同效应,同时还可以将不同公司的产品通过银行的品牌效应区别开。如英国的Lloyss TSB、和Hall-fax银行,在收购保险公司后,都把银行网络作为其金融服务的主要渠道,提供银行、保险、理财等全方位的服务,其产品和服务都是使用银行的品牌。其次,应该在产品设计环节加强银保合作。在一些有着成功经验的国家及地区。随着银行与保险公司股权的相互渗透和影响,银保融台已经不仅停留在销售合作层面上,而演化成一种包括股权融合、产品设计、营销、管理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模式。例如,香港汇丰银行将保险纳入自己的银行产品链中,无论是在产品设计、营销还是售后服务的过程中都将保险产品完全视作银
行主业来经营和运作。在产品设计环节加强银保合作,不仅可以最大程度解决目前国内银行保险与银行主业相互竞争的问题,还可以为客户提供真正“一站式”的金融服务,有助于金融创新。
(三)整合销售渠道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服务差异正在逐渐取代产品差异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因此,对实现这种服务的销售渠道进行整合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就国内的银行保险而言,首先是要拓宽销售渠道,在保留原有柜台销售的基础上,发展专家顾问、薪金代理人、网络销售、电话销售、ATM机销售等多种销售手段。
其次,国内的银行保险还应对不同的销售渠道进行整合、管理。整合渠道应按以下标准来进行:一是要尽量以客户的需求为标准;二是充分利用银行现有的销售平台:三是要提供与产品形态相匹配的销售渠道。其中,提供与产品形态相匹配的销售渠道尤为重要。一般来说产品的复杂程度与销售手段的复杂程度是正相关的。对简单、标准化的产品可以进行柜台销售;而一些兼备投资功能的产品则需要通过理财顾问销售:对于信用保险、个人意外险等产品进行直销和电话行销比较合适。
三、制定产品策略需考虑的几个关键要素
银行保险产品策略的制定除要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以外还必须考虑一些客观的因素。首先,银行必须考虑到其已拥有的客户群,制定产品策略时既要保证不丢失已有的客户,又要争取吸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 存款产品 机制 创新 策略
【论文摘要】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开展其他业务的必要条件,是银行间竞争的重要领域。能否在存款竞争中取得优势,关键在于存款产品供给的创新。立足于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现状,通过借鉴美国商业银行存款经营的优势,提出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款创新机制、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创新能力和创新策略。
存款业务状况直接影响着银行的资金管理和营业效益,为此,银行要创造出尽可能多的存款品种、服务手段和技巧策略。创新是银行最大的竞争力。
一、我国存款产品现状及美国创新经验
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品种十分单调,近年来,虽然开辟了网上银行、电子银行、电话银行等新兴服务渠道,也围绕存款帐户增设了代理缴费、银证通、银基通等项目,侧重开展了以代理为主的中间业务,但整体来讲,仍处于存款产品开发的初始阶段。
从存款要素构成来看,仅为利率和期限。在人民银行控制利率的背景下,存款产品也惟一取决于期限,客户对期限选择的确定,也就决定了利率。这种模糊型的定价方式,缺乏对优良客户的优惠条件,无法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以美国为例,美国商业银行的创新步伐远远快于我国,其围绕存款的流动性、收益性开发的新型存款帐户,使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界线更加模糊,为客户提供了最有效、最便捷、最低成本的存款服务。
1.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创新规避法律和联储监管,尽快适应经济环境变化
美国曾经严格管制银行吸储利率。从上世纪60年代起,资本市场快速发展、通货膨胀迅速加剧,银行普遍面临着流动性困难和信贷资金缺乏的局面,迫切需要设计新型的存款产品。可转让大额存单(CD)、可转让提款通知书(NOW)、欧洲美元存款、银行关联机构票据买卖、回购协议等产品都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为银行带来了丰厚的资金和利润。可以看到,美国银行从市场实际状况出发,进行存款设计,使产品能在联储与法律制定的规则框架下,绕过规则的不利约束,带动了监管的创新。
2.建立与投资渠道的直接联系,引入风险因素
1982年美国银行设立了货币市场存款帐户(MMDA),不仅可签发支票,享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存款保险,还把存款与包含国库券、存款定单、商业票据在内的货币市场相联系,使存款者能获得较高利息收入;将风险收益挂钩引入存款产品,开发出投资型存款帐户,比较成功的有股价指数连动型存款,外币定期存单等。这些存款帐户一产生就让有冒险意识的富人产生很大兴趣,使他们的风险偏好能在存款中得以体现,也就吸收了他们手中的大量资金。
3.与服务一体化经营
存款与银行服务是一体的,美国银行会围绕存款帐户,提供多种复合服务,推销相关金融产品。针对个人存款帐户而言,将存款帐户与航空、客运、旅游、商贸、饮食等行业捆绑经营,根据客户行为目标设置专门性的存款帐户,进行中间业务拓展。就公司客户而言,比较流行的是现金管理服务。银行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向客户进行财务报告与分析,提出现金流的管理建议,并为客户开设专门帐户汇总网点资金,将短期闲置资金投资于短期财政证券、商业票据和存单,增加客户收益。
4.差别式的定价模式
客户提供给银行的资金和消费的金融服务量不同,贡献也就不同,因而要向优良客户提供全方面的优惠与服务,培养优良客户的忠诚度,对不给银行带来收益的客户,通过差别化利率、手续费率等至少使银行不提供亏损的服务。因此,美国存款产品构成要素一般包括:期限、最低余额要求、日均余额/联合余额、优惠(减免账户管理费,免费签发若干次支票、利率等)、结算限制、惩罚(降低利率)等,正是经过对以上项目的组合实验,确定最优选择,使银行运营成本降低,获取最大利润同时又可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
5.考虑利率风险管理的需要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很高,频繁的利率变动给银行经营带来很大风险。银行会运用各种利率风险模型进行模拟、应力测试,选择最合适的存款发展类型,调节银行承受的利率风险水平。在存款的设计上就会考虑调整利率高低,持续期长短,结算限制以及选择是否浮动的利率等存款要素,重点发展符合银行利益的存款品种,降低银行利率风险。
此外,进行存款产品设计都会结合银行的品牌营销策略,塑造自己鲜明的形象和特色,尽可能符合目标市场群众的各种品味。
二、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创新策略
由于人民银行一直实行存款利率管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内在活力不足,金融市场规模较小,发育不完善。鉴于这种状况,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创新应考虑以下方面:
(一)从宏观角度来看
1.人民银行对利率管理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当前,可选择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进行试点工作,对特定数额之上的存款赋予商行一定范围浮动利率的权限,有助于体现利率的真实水平,推助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2.深化国有银行体制改革,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
(1)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内控制度,形成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使用配置金融资源的,在这个前提下,各级银行才能以自身收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成本收益对比分析,科学地设计存款产品,理性吸收存款。
(2)使用差别式的定价机制。科学测算银行提供服务成本,结合客户贡献度、银行服务种类和服务量确定合理收费标准,弥补亏本服务的费用,增加非利息收入,同时用优惠的定价吸引住大客户群体,尽量使存款保持高余额,低进出。转
贴于(3)掌握客户存款动机、行为目标,适时开展咨询、代理、信托等中间业务,提高与客户关系的密切度。
(4)推进银行电子网络、自助终端等基础设施建设,向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渠道,便利存款的存、取、转、用,还可结合定价策略,诱导客户使用成本低的服务渠道,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科技设备利用效率。
(5)整合人力资源,补充产品设计营销人员,成立专门机构,综合分析存款目标市场的经济环境、人口因素、社会文化背景、法律法规、技术条件及银行经营状况,创新存款品种,优化银行存款结构,提高经营效益。
(二)从微观角度来看
1.产品包装策略
国内商业银行各种金融产品是由各个专业部门提出需求而开发的,只能满足客户某一种核心需求,且金融产品的营销常常是单独进行,所以对商业银行现有产品的更新改造主要是对现有产品的“包装”销售。
国外商业银行对产品包装的运用相当成熟。有很多可借鉴的经验。如原大通银行香港分行按产品功能包装的“十存十美”、“月月出息”、“梦想成真”等储蓄产品,按销售对象包装的“卓越理财”、“运筹理财”“、大学生理财”等个人产品。在国内商业银行中,运用包装进行产品促销也日渐广泛,但使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展。银行产品包装形式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对产品功能特色的包装;第二种是按营销服务对象的包装;第三种是对银行个别优质品牌的包装。特定的产品使用特定的包装,锁定产品特色有助于加强金融产品营销效果。
2.产品差别策略,即市场细分化策略
商业银行实施市场细分化策略时,在产品设计上要采用不同于其它金融机构的方法,采用新技术,使金融产品具有新功能并提供新服务,要对复杂的金融产品组合中增加的成本与开发这些产品所得收益之间进行平衡,依据客户的个性需要和动机推出相应的存款商品。
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十分重视存款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针对客户某种特殊目的而设计的特种储蓄存款,品种繁多。商业银行应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推出一些具有新意、符合客户口味和心理,同时有利于其自身经营的储蓄品种。现阶段负债业务的创新可以从储蓄存款种类,提供实惠以及便利条件等方面出发来进行。如:开设联立定期储蓄存款、礼仪储蓄、住房储蓄,开办养老金、医疗保险型帐户,开设支票存款帐户,继续发展、完善已有的预购债券储蓄、子女入学储蓄、生产基金储蓄、青年结婚储蓄等新型储蓄品种,以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陈伟,李一军.“零售银行偏好研究”.《金融与保险》,2006(10)
[2]王静亭“.WTO带来的挑战”.《金融研究》,2005(3)
1 炼油产品市场销售管理及开发现状分析
1.1 市场危机意识不强, 市场开发信心不足。
炼油产品市场目前正处于经济分化期、油价低谷期、市场寒冬期、结构调整期“四期叠加”的特殊时期。炼油产品市场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 市场危机全面凸显。但是, 大部分炼油企业危机意识不强, 对严峻形势的认识不够, 还有面对困难束手无策, 对企业发展悲观失望, 市场开发信心不足。
1.2 先进理念树立不牢, 品牌意识不够深入。
价值创造的理念没有充分树立, 协助下游企业谋划前期工作还不够, 帮助下游企业解决困难的意识还不强;合作共赢的理念没有充分树立;培育市场的理念没有充分树立;品牌价值的理念没有充分树立, 形象品牌没有彰显, 严重影响了后续市场开发。
1.3 市场开发深度不够, 潜在市场亟待发掘。
主要表现在传统市场、显现市场多家开发, 潜在市场培育不够, 无人关注;新政策下“一带一路”等国家扶持的新兴市场和热点市场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市场开发缺乏整体研究及规划, 市场开发工作作风不实, 站位不高;产品市场需求信息、产品投标信息等数据库没有完善和及时更新, 信息化助推市场开发的作用没有充分显现。
1.4 市场开发能力不强, 高端、新业务市场开发不足。
主要表现在市场开发手段单一, 方法不多, 尤其是在当前加强企业合规管理、落实八项规定的新形势下, 不能够开拓创新、积极应对;部分人员对市场形势认识不清, 研究不够, 市场营销理论、原则、策略、方法等专业知识欠缺,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新业务市场开发投入力量不足, 效果不明显;涉及新业务的产品说明、售后服务等关键技术和人才储备不足。
1.5 激励作用不突出, 约束作用不明显。
从炼油产品市场开发工作总体状况看, 已经建立了全面的激励约束机制, 加大了市场奖励力度, 在考核指标体系中加大了市场开发指标的权重, 但是与预期效果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考核政策只重视产品市场开发面, 对开发难度、开发质量区分不细。二是在激励手段上, 注重物质奖励, 缺少对市场开发人才职业发展的激励, 奖励政策没有达到与个人成长挂钩, 对于市场开发专业人才的悉心培养、成才发展还需要全局上下共同关注。
2 炼油产品市场开发重点举措
2.1 正确认识形势, 坚定发展信心。
寒冬已经到来, 形势异常严峻。作为炼油企业, 作为依靠市场生存的企业, 面对寒冬, 我们别无选择, 只有坚定信心, 直面挑战。在看到困难的同时, 也要看到我们发展的机遇。从我国经济发展大的趋势来看, “一带一路”战略行动计划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这将极大的拉动区域投资, 对区域经济和全国经济的增长都将带来强大的推动作用。
2.2 树立先进理念, 铸造诚信品牌。
创建优质产品是最好的市场开发, 是搞好市场开发的前提和根本。要深入践行“产优良产品, 铸诚信品牌”的市场开发理念。在市场开发过程中, 还要不断推进先进市场开发理念灵活应用。
2.3 发挥核心作用, 汇聚市场合力。
在市场管理中充分发挥好牵头和引领的核心作用。一是在信息管理方面, 扩大信息收集渠道, 提高信息分析和甄别能力, 促进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二是在服务方面, 汇聚各方力量满足客户需求, 提供超值服务, 提高营销能力;三是在产品市场跟踪方面, 及早发现需求, 指标落实到单位, 责任落实到人;四是在产品投标方面, 全面掌握投标信息, 提高投标能力;五是在开发高端、新业务市场方面, 掌握地方规划, 掌握核心技术, 提高市场开发的能力。
2.4 强化市场分析, 培育潜在市场。
一是从源头抓起。梳理分析, 深耕细作区域市场, 与区域内的经销商建立联系, 掌握地方投资规划和建设信息;二是从下游企业抓起。发现产品需求主体, 提供超前服务, 提高市场培育能力;三是从政策导向抓起。适应形势, 超前介入热点市场, 积极跟进“一带一路”政策下的产品需求市场;四是从基础工作抓起。建立完善的市场开发数据库, 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在市场开发中的助推作用。
2.5 探索商业模式, 促进转型发展
在具体工作中, 要不断创新, 不断总结适应市场规律、符合下游企业要求的市场开发商业模式。一是完善战略合作开发模式。高层领导达成意向, 中层及时跟进, 业务层加快落实, 使销售战略意向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二是建立合作销售开发模式。高度关注政策信息, 与下游企业建立联系, 发挥各自优势, 共同合作, 开发市场。
3 结语
国际原油价格不会永远处在一成不变的位置上, 无论高或低, 都会遵循一定的规律, 市场供需是在价值规律的影响下, 通过不断的波动调整, 最后达到平衡。国内炼油企业只有不断优化销售业务结构, 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提升管理水平, 跟进国家经济发展大趋势, 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促进转型发展, 科学应对油价波动, 才能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 炼油企业产品销售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寒冬已经到来, 形势非常严峻, 改变企业的销售思路和模式, 从危机中寻找出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大的趋势, 高度重视新政策下“一带一路”等国家扶持的新兴市场和热点市场, 增强炼油产品市场开发的敏锐性。对于改变传统销售模式, 扩大炼油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出合理的改进举措。
关键词:炼油产品,销售管理,市场开发,创新意识,品牌理念
参考文献
[1]罗佐县新形势下国际大石油公司发展战略[J].国际石油经济, 2014 (11) .
新产品的市场进入期有哪些策略?笔者认为关键要把握好四项策略:形成差异化的优势;有系统的上市计划;做好试点市场;集中资源优势,建立根据地。
差异性策略
差异性策略主要有产品差异化、渠道差异化、促销方法差异化等。
产品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品质、生产工艺、产品包装、产品市场定位及消费者群体的选择上要有别于其它产品。娃哈哈绿茶虽然上市比较晚,前有康师傅、统一的冰红茶、乌龙茶,已经占居了优势,后有可口可乐的岚风、天与地,乐百氏、雀巢、旺旺、午后红茶、三得利等大批企业跟进,但是娃哈哈的绿茶在口感上是以清淡低糖,包装和诉求上突出“天堂水、龙井茶”,所以一上市就得到消费者的欢迎,虽然是后来者,但在短短的一年中不经意间就成了中国茶饮料的第三品牌。
渠道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不同的通路设计、不同的通路政策、不同的渠道运作手法。汇源多年来占居中国果汁第一名牌的地位,它的主要销售渠道是家庭和酒店。2002年中国果汁的第一把交椅已经易主为统一,统一的鲜橙多是以PET包装代替利乐包,以路边零售摊点的即兴消费替代了酒店消费,通路上是以大流通的饮料批发渠道替代了餐饮特通渠道。正因为统一没有跟在汇源之后逐步扩大市场份额,而是进行了渠道、市场的创新,所以不到三年就超越了第一品牌。依云水的主要销售渠道是高级宾馆和夜场酒吧,在中国瓶装饮用水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独辟蹊径,创出了中国高级饮用水的品牌。
促销手段差异化是新产品上市的利器。康师傅茶饮料在部分地区新品上市用的促销手段是开瓶见奖“再来一瓶”,因为其新颖力度和可操作方便,一举获得成功。在果汁饮料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可口可乐的酷儿以独特的市场定位和诉求,避开了统一鲜橙多、康师傅鲜的每日C等强势品牌的锋芒,从而一举获得成功!
从竞争对手和市场空缺中寻找机会,从产品差异化、卖点诉求差异化、通路渠道差异化、价格策略差异化、促销手段差异化上建立自己的优势。
上市计划
不少企业新产品进入期是随意无计划的,成败靠运气,结果往往是投入大成功率低。新产品的市场进入行为应该是统一的、事先的、连续的,而不是孤立的、事后的、随意的。市场进入前期的调查、策略的安排、时机的选择、政策的制订、销售费用的控制、广告的设计、促销活动的布署等等都应该事先有计划,尽可能做到量化,同时事中可监控,事后有评估。
市场研究,知已知彼
新产品进入市场之前的研究工作是十分重要,是产品市场进入战略战术的主要依据。市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当前市场环境、消费者行为、竞争对手状况、现有渠道的特点等。首先是产品的开发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其次是新产品上市的初试期,要不断征求各级客户及消费者对产品包装、口感、价格的意见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其三是对区域市场的竞争品牌进行调查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对产品的优势和劣势、市场的机会点和威胁点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合适的榜样市场,寻到了突破口,有了差异化优势,才开始投入运作,要打有准备之仗。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深入了解市场和熟悉各自的优劣势之后,应制订市场进入指导手册,做到各项工作事先有计划。计划应该是明确、详细、可执行、可监控的。明确产品的定位、市场细分和消费者的选择,各项营销指标(如铺货率、市占率、知名度等)和财务指标(销售额、利润额、销售费用等)要做到阶段化和量化,以及各个销售环节定人、定时、定事、定点、定费用。共有多少资源可以投入,销售人员是否到位?新品上市前有没有做过系统的培训工作?渠道有没有准备好?广告宣传投入、POP宣传画、货架、展示柜、样品、赠品、促销品等有没有准备好?促销政策有什么力度、能维持多久?第一轮推广下去后市场可能会出现什么反映、如何应对?
全面推进,兵贵神速
新产品上市区域的选择。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产品特征和市场的特点选择,选择城市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示范性,但是竞争往往比较激烈,容易受到竞品的直接打压;选择农村市场,市场门槛较低,但是战线较长,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影响力不强,市场辐射度不够。选择二三类城市比较合适。一旦选定了目标市场,就要全面推进、快速启动。
铺市,市场成功的关键。铺市工作好可以使新产品快速上市,与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沟通情感,形成联动销售的局面。铺市前应做好人员、赠送品、产品、路线等的准备。铺市前最好在先投入一定量的广告,目的在于树立经销商和零售点的信心,同时也能让一部分消费者知悉品牌,造成买不到产品的局面。铺市过程中厂家应派销售员与经销商一同进行。在铺货达到一定的比例时,再进行大量广告的跟进,对售点的支持,扩大市场知名度。铺市时间尽可能短,一般控制在一周内完成,3个月内可以连续三到四次铺货。只要渠道能够及时跟进,该产品的进入期基本就算成功了。配合铺货,要将售点陈列方式、POP广告等同时跟上。
渠道设计、联袂而动
一般情况下,新产品上市各种营销的资源比较有限,要把产品全面推向市场,靠厂家的单打独斗不仅在上市的时间会很长,而且风险也较大。选择合适的经销商进行合作,利用经销商的资金和网络可以大大缩短上市时间和减小上市的风险。
设计渠道,分析各类渠道的长短、扁平、优缺点。主要是市场的铺货率、信息沟通的灵敏度、市场管理的复杂性三个方面来考虑。
制定招商广告和招商政策。要把握两个核心点,一是建立起经销商的信心,与厂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二是要确保经销商有利可图。在制定经销商的政策上可以实行分级、分时间、分区域的政策,关键是在事前政策要透明,让经销商感到按照一定的销售量来获得利润。但是新品上市一般很难找到好的经销商,除非你是大品牌。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做和经销商合作相结合,倒过来做渠道,先用精兵强将踏踏实实地把市场做起来,让经销商看到希望,再逐步把市场交给经销商做,并及时给予支持和指导。
厂商结合共同做市场,首先要提高产品铺货率和见货率,接着就是二次购买和启动消费者。制订一些鼓励政策加强见货率和产品陈列,如康师傅的见一送一,只要在终端零售店陈列架上摆放一瓶康师傅的产品,就免费送你一瓶,结果零售店争相摆放,产品氛围一下子起来了。
促销政策始于利害零售点尽可能
现有的市场渠道往往已被大品牌所占据,新品的上市,尤其会引来各种打压和封锁,新产品上市应分别针对经销商、批市、零售点、最终消费者制订促销政策,促销必须有力度有效果,不能考虑短期利益,只有形成广大销售网络,造成一种销售声势,使产品摆上柜台,最终为消费者所接受,企业才能获益。各种促销手段屡见不鲜,如试卖、卖不出无偿退货、终端陈列赠品、实物返利、有奖促销等,但是要制定一种最适合本产品和本地区消费者的促销方案。
试点市场
产品在全面上市前,最好先找一个试点市场。如果一上来就同时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会有很大的风险。通过试点市场主要是看看:消费者的反应如何,经销商有什么意见建议,广告宣传是否有效,销售人员的能力,产品价格是否合适,公司对市场的调控能力有多少,各种政策是否恰当,各项销售指标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等等。试点市场不仅能够起到全面检查企业营销行业是否恰当,而且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对于发挥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和渠道的积极性都具有很好说服力。
集中性策略
集中性策略是指将有限的企业资源集中投入到一块市场,在特定范围内资源明显优于竞争对手,达到在这块市场取胜的目的。孙子有云:“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意思是军队不以兵力众多为贵,只要不轻举妄动,就能集中兵力,察明敌情,战胜敌人。
在全国市场中先选定重点目标市场,在重点目标市场中再选定重点区域,将人力物力先集中在重点市场进行突破,由点到面,连面成片。然后将榜样市场的经验进行复制和放大。
【市场营销产品策略论文】推荐阅读:
市场营销中的产品定价策略探讨11-15
产品营销策略论文06-21
新产品营销策略论文01-08
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06-23
市场创业营销策略06-27
网络市场营销策略09-28
腾讯市场营销策略10-16
家具市场营销策略12-01
多芬市场营销策略分析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