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造价管理(精选8篇)
[摘 要]
工程造价管理以合理确定,有效控制,提高效益这个基本内容为中心,每部分内容所包含的知识非常之多,由于受本人自身因素以及外界条件的一些限制,本课题并不注重于怎样对成本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等微观问题的研究,而主要侧重于从宏观上探讨工程造价管理的体制、制度以及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力求找到部分问题的解决办法。另外,本文还提到全面造价管理这个概念,它包括全过程、全要素、全风险、全团队造价管理四个方面。全面造价管理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管理理念,任何新生理论都需要用实践来证实,本文只简单提到全面造价管理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至于深层次的问题,就留待建筑界的学术高手去探讨和证实。
[关键词]工程 工程造价 造价管理
一、前言
近年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社会固定资产额快速增长。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项目部分,建设工程投资大幅度上升,相应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显得越来越突出。搞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直接控制、节省投资,在一定投资额度
情况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间接规范建设市场竞争秩序,引导建设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要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为控制好工程建设资金,节约投资,做到有的放矢,下面就如何抓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略谈浅识。
二、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某项工程项目所花费的全部费用。我们所指的造价管理即是对建设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以及建设结算阶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把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内,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能在建设项目中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1】。
工程造价管理是遵循工程造价的运动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合理确定,提高效益,有效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没有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当今我国的建筑业就难以在世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强盛起来。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90年代初至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建筑工程的管理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打开国门走出去,引进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有关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概预算定额管理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建筑工程造价难以客观真实地得到反映,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突破计划投资的项目比比皆是。由于工程投资的确定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工程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投资体制、价格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本建设项目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工程造价管理计价模式落后。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定额计价法。它强调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供求关系和分配制度,在几十年来的国家经济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经逐步的探索和完善已自成一体。这种方法确定工程造价主要是由国家有关部门确定造价定额、规定费用构成和颁布价格及费率标准来完成的。工程设计部门在编制工程造价方面的主动性、创造性不高,责任感不强他们只注重套定额指标,不考虑市场动态。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全过程、全方位、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的计价模式。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
2.难于产生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这与我国的国情息息相关。
投资主体一元化,政府行为干预价格市场,加上区域壁垒、行业保护、暗箱操作等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个别实权人物插手建筑企业,以权谋私,扰乱了市场秩序,没有合理公平的市场环境,就不可能形成科学的竞争机制。
3.法律法规不健全。尽管我国已经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工程造价行为有章可循,但是在执行上活口太大,人为操作因素多,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在实践贯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加强行业立法,增强守法意识和合同意识,与国际惯例接轨已成当务之急。
4.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正规高等院校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毕业的比例非常小,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刚刚起步,虽然近些年来已经培养了一批注册造价师,但是这部分人占整个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人员的比例极小。加之许多造价师工作于咨询单位,从事造价咨询、决算审核工作。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四、如何加强造价管理
(一)工程前期的造价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
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能否合理定位和得到有效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深度与精度,以及设计阶段和招投标阶段的合理管理和控制。国内外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阶段是从投资决策至初步设计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为75%。因此,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就是工程前期能否科学、合理、真实地进行造价管理。
1.加强投资决策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2.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3.抓好招标工作环节。
(二)工程施工阶段是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阶段
造价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施工单位应“以合同为依据,以事实为基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地组织施工,做好全方位的造价管理工作,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具体体现在:
1.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
2.做好统计签证管理工作。
3.建立良好的造价管理系统。
(三)竣工结算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
竣工阶段(事后总结)竣工验收工程是完成建设目标的标志,即全面考核基本建设成果。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即投资成果转入使用。竣工结算是反映建设项目实际工程造价的技术经济文件,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资料、经验和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都有重要意义。
(四)大力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
大力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促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质的飞跃。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国际通用的计价方法,是我国计价改革的突破口。它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条件,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具体措施。
(五)此外,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各工程造价规定,加大管理力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素质。
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化管理。
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2.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素质。
3.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化管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还在于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它贯穿于决策评估阶段、前期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工程承发包阶段、施工实施阶段、竣工验收和决算审计阶段等项目建设全过程,将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在预定的投资额度之内,是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的关键所在。工程造价管理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它是集经济、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工程造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投资效益的好坏,充分体现了我们建设单位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所以,在工程建设中,我们建设单位必须把造价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来抓,最终达到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蓉.工程造价管理.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13-20
一、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一些建设单位为了争取项目能顺利通过, 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 尽量压低概算造价, 而在建设的过程中又通过追加投资提高建设标准, 结果形成“三超”现象的恶性后果。
2.部分新型材料特别是装修材料, 由于市场信息不畅等因素造成材料价格各地差别极大, 承包商利用业主的不知情, 导致造价失控, 使工程造价虚增。
3.工程设计标准难以控制, 而一些设计人员又应中标施工单位要求, 人为地变更设计抬高标准, 以配合施工单位赚取超额“利润”。
4.招标者人为减少建设投资, 人为地要求施工、企业压价、让利或提出垫资施工等条件, 从而造成“不合理”低价中标。这种“无标底”的人为压价, 导致工程造价严重失真, 同时也埋下了工程质量事故的隐患。
二、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
1. 加强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意识。
工程造价的结果取决于从立项、设计、发包施工到竣工全过程, 各阶段影响紧密, 这些特性决定了我们在研究造价管理控制问题时必须树立全过程管理的思路体系。
就目前的体制和现实而言, 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就是预决算。其工作内容就是计算设计变更所产生的费用变化以及防止高估冒算, 而对于决策上的失误, 设计方案技术上的不可行等则无能为力。也就是说现行体制下, 预决算人员只能消极地反映已完工程量, 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这显然是片面的, 所以我们必须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监控。
2.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控制。
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 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 对工程费用以及项目的经济效益, 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是工程费用控制的重要阶段。该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合理的投资估算。现代管理理论认为, 控制是为了确保目标的实现, 工程费用控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定费用控制目标。由于工程建设过程是一个周期长、数量大的生产消费过程, 因此费用控制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 是随着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
要设置工程费用的控制, 首先必须要编制高质量的投资估算, 而投资估算的精确度 (误差范围) 取决于编制该项费用的工程实施阶段, 并同编制人员的知识构成、实施经验以及所消耗的人工时数和掌握的信息有关。椐分析, 我国建设项目费用失控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合理地确定投资估算, 即不可预见费的取值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偏低。
三、建设决策阶段的控制
项目得到审批后, 首要的任务就是采用何种模式来组织实施。在建设市场中, 受项目性质和社会环境等的影响, 项目的实施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 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分开, 分别由三个组织系统实施, 业主自己进行管理。
这是我国传统的项目实施模式, 它的优点是便于业主统一管理, 缺点是费用不易控制, 协调难度大, 适用于业主项目管理经验丰富、工程规模小、工期短的项目。
2. 工程项目总承包是当今普遍采用的模式, 即整个项目由一家工程公司总承包, 实行交钥匙工程。
它的优点是业主管理界面少, 工程质量优良, 缩短建设工期。目前, 国内总承包的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 工程公司多是由设计院改制而成, 他们设计经验丰富, 但项目管理控制能力不足, 也无承担工程风险的财力。所以, 这种模式适用于大中型建设项目, 也是我国未来要采用的主要实施模式。
四、设计阶段的控制
设计阶段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阶段, 据发达国家的统计资料, 设计费一般只占工程费用的6%, 但对工程费用的影响度75%以上。工程费用控制得好与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阶段的控制。而对于施工方来说, 设计阶段的控制如果不当, 会间接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等一系列问题。
1. 在初步设计阶段, 费用控制的方法主要是投资分解。
初步设计开始时, 设计经理根据设计任务书编制开工报告, 把设计原则和费用控制限额向设计人员交底, 并按专业将费用限额下达到设计人员, 要求设计人员对总图方案、主要构建物、工艺流程及关键设备进行多方案比选, 严格按照分解的费用限额进行设计, 同时以单位工程为考核单元, 做好单位工程内部平衡调整, 提出节约费用的措施, 力求将费用控制在限额内。
2.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 费用控制的方法主要是控制工程量。
施工图设计必须严格按批准的基础设计所确定的原则、范围、内容、费用进行设计, 批准的初步设计工程量是施工图设计工程量的最高限额。实施时把初步设计工程量分解成单元, 责任落实到人, 实行优化设计, 看能否削减某些能省略的工程内容。
五、实施阶段的控制
1. 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投标, 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推行和完善招投标制, 利用市场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目的。实施招投标管理必须做到: (1)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督; (2) 不断提高工程量清单和标底的编制质量以及评标专家的业务素质, 切实防止压标或低价抢标; (3) 标底的确定, 原则上应使招投标双方都有利润, 达到双赢的目的; (4) 在评标过程中, 应在合理低价中标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投标单位的社会信誉、资质情况、施工能力、设备状况、业绩等综合评定, 以便选择一个既能降低工程造价成本, 又能保证工程按质按时完成的中标单位。
2. 加强施工管理, 重视施工合同。
合同订立时, 必须对合同的合法性、合理性、严谨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全面审核, 使工程造价在竞争中实现合理确定, 避免产生疏漏, 造成后续索赔。
3. 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经济签证。
在施工过程中, 严把变更关, 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 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 最好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的制度。另外, 在每一变更设计之前, 必须实行工程量及造价增减分析, 并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如果变更后工程造价突破总概算, 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要督促施工方做好各种记录, 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工作, 减少结算时的扯皮现象。
4. 控制材料用量, 合理确定材料价格。
市场经济为材料的供应提供了多种渠道, 而且材料品种价格繁多, 建设单位预算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要密切注意市场行情, 随着工程进展情况深入现场、市场, 掌握第一手的施工情况及材料信息, 为竣工决算提供有力的依据。
六、结束语
总之,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牵涉范围广、难度大的专业性工作, 除了要在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把关, 也需要造价人员提高质量意识, 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 这样才能让整个过程向更加完善、健康的方向发展。
摘要:目前, 建设工程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还普遍存在, 所以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投资成本 建筑工程 造价 控制
我们都知道,在工程建设中,长期以来,如何使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更多、更大的效益,也就是更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一直是建设单位比较关注的问题。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贯穿于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项目的实施阶段。不同的阶段,对建设投资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尤其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下,随着市场经济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建筑建设也在飞速发展。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变化,如: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建设规模的扩大,这样无论是建筑工程的总造价,还是单位造价也在不断提高。如何合理的来控制工程建设造价,使工程造价的增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所以,在同一个价格水平下,谁能有效控制成本,谁就取得生存的决定条件。
1 项目决策及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为了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确定合理的工程造价,必须进行主动控制,其意义不仅在于发现问题和有效地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目前大部分专家都认为,无论施工前的投资决策,还是设计阶段,都是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过程,在项目决策阶段,投资方向的正确与否,这由项目评估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来决定。根据权威统计资料显示,在工程项目不同阶段,影响项目投资最大的是就是可行性研究阶段,影响的范围在75%~95%;而在非常重要的初步设计阶段,影响范围也仅为35%~75%。因此,施工以前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
1.1 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工程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选择的时候,一定谨慎,对多个工程建设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出其中一个最优的来。确定的这个方案不仅在技术上要先进、可行,而且最重要的是在经济上还要合理。根据在工程造价方面的经验,一般来说比较先进的技术方案,它的劳动生产率高,产品质量也好,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所需的投资比较大,因此要对优选出来的方案认真进行全面分析,根据我国建筑发展和企业的经济实力,确定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和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为此,建议工程建设单位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此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1.1.1 积极做好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通过以上分析,我们都知道,建设工程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要对工程状况进行技术等各方面比较,对关系到造价的因素,比如:土石方的工程量、地基处理的方案、建筑建设工程厂址的选择等进行比较,选择技术经济上最优的建设方案。
1.1.2 可行性研究达到规定的要求。在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中,我们不要盲目追求一流,要注重内容和深度,要既要满足顾客和规范要求,又要把钱花在物有所值的地方,不因设计失误而造成浪费。
1.1.3 精细编制投资估算。实践证明,决策阶段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特别是项目规模、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涉及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编制投资的估算是一个重点。
1.2 设计阶段。我们都知道,当建筑项目一经决策,工程设计就成了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这时候,建设单位可以通过设计招投标,来选择设计方案。同时以价值工程理论为基础,通过功能和价值分析,将技术问题与经济问题紧密结合,优化设计方案,节约工程成本,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所以一般建设单位都会积极参与设计的全过程,抓住控制与管理的重点。
1.2.1 制定建设工程投资目标计划。在初步设计阶段应按照批准的研究方案进行,控制成本,使其不超过投资估算。主要是对工程中设备和材质的控制。在初步设计成本控制中,严格按照工程成本设计所分解的投资额进行设计,力求将工程造价和工程量控制在限额内。
1.2.2 保证工程设计深度及质量。在工程建设的设计阶段,为了保证设计深度及质量,我们要积极协调配合设计单位搜集有关资料,设计成品必须达到建筑规划规定的深度要求,从而避免因设计深度不够而造成设计变更。
1.2.3 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投资。在工程能够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优先选用经济合理先进的设计方案。在以前的时候,工程设计人员一切从技术角度出发,对于设计质量与功能非常看重,但是不注重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应该提出明确的工程投资目标计划,督促设计单位开展限额设计,从而将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投资估算以内。
2 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施工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工程施工阶段就是将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同时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阶段也是整个工程投资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支出,以确保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所以,在现场施工中,管理人员要实事求是地从控制造价的角度来审查施工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建设单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控制造价。
2.1 坚持工程招投标的制度。为了使工程价格更加趋于合理,以达到对工程造价实际值的有效控制。其中,工程招投标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它的按竞争方式就是,以合理经济的最低价来择优选择施工企业的一种机制。如果实行招投标制,就一定要制定合理的标底,用以衡量投标者的报价,对投标者的报价进行严格审查,对中标者的价格更应严格审查。除此以外,还要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程设计变更,控制材料,合理掌握进度款的支付。以免让管理水平低的企业更容易中标,而那些国有大型企业在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就难以发挥出来,这直接打击了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积极性。
2.2 加强施工管理。目前,工程施工造价管理均处于有序的市场运行环境,实行了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众所周知,在一个庞大的建设项目中,一般其设计变更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设计变更关系到项目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因此,加强施工管理和控制以减少设计变更,这个越来越受重视,建设单位应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量降低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严格按照设计变更审批管理制度,同时我们要尽量减少设计变更,严格控制来自施工方的工程变更、材料代用等各种预算外费用,无特殊情况坚决不做变更。
3 总结
综上所述,如何加快中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步伐,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科学的管理模式,是摆在工程造价管理者面前的实际问题,为推动我国建筑工程价格管理的规范化、市场化和科学化进程,使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深人,作为从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每一位执业者都应做出不懈的努力和贡献。同时我们要重视工程决算审核,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除此之外,工程建设单位还应在工程决算后,认真对工程管理和造价控制进行分析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陈建虹.建筑工业基本建设预算管理制度.中国建筑出版社.
[2]易涛.工程造价综合知识.中国建筑出版社.
[3]素莹主编.《工程造价管理》,科学出版社2006年.
[4]梁基照编著.《工程管理学》,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年.
1、项目实施前存在不少问题
许多工程在招投标中,委托没有资质或低资质的单位代理招投标,从而使低资质或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违规操作,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部分工程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另外,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同体”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质量监督机构、项目法人、监理单位相互隶属同一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其中有监理单位归属项目法人、设计单位管理的现象。有些监理队伍人员不足,素质较低,部分人员无证上岗;监理工作不到位,比较突出的是作假账,不该签单的签单,应该核实的不去核实。部分工程项目设计前期工作不充分,设计人员设计水平低,不能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设计因素考虑不到位,设计质量不高,设计质量缺乏有效监督。
1.1 质量监督检查不力稽察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威慑能力不够;稽察整改到位率低、监督力度不足。部分地市质量监督机构还没有完全独立建制,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定性还不明确,质量管理职能责任不明,质监人员不足,监督缺乏规范统一的工作程序,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存在监督机制失灵的现象,质量检测工作有待加强。
1.2 验收工作不规范由于建设项目数量很多,存在着按照正常程序进行验收的项目不多的现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往往分部工程验收不及时,从整体上影响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进度。
1.3 工程资金水利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事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必须管好、用好水利建设资金。但是,在许多地方存在地方配套、自筹资金难以落实,下拨资金层层剥皮,乱支乱用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建设。另外,也存在着工程多次转包的现象,使得工程的实体资金大量流失,进而造成大部分施工企业在为了保证其自身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偷工减料。
2、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建议
2.1 转变观念,树立现代化水利管理观念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使其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多层面、全方位的转变过程。为了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实现水利现代化,使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必须从观念转变上抓起,即从单纯的传统建设管理理念过渡到全方位的现代化建设管理理念。
为了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代化,管理者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应自觉树立现代化水利建设管理观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当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工作上,促进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同时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者要树立全面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以水利建设工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发展为最终目标。
2.2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依法规范项目法人职责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监督检查水利工程的管理养护和安全运行,真正把工程建设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保证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同时全面落实责任制,实行责任到个人,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工程行业规范和技术要求,合理组织施工;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扭转工程当事人置工程质量于不顾的态度,杜绝工程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现象发生。项目法人是项目建设主体,对工程项目建设负总责。应进一步加强对项目法人基本条件的要求和管理,建立对项目法人建设行为的考核管理制度,规范和约束项目法人的建设行为,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扎实执行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
2.3 提高监理人员素质,强化质量监控工作监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加强监理工作对工程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精简职工队伍,配套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使这批人员得到妥善安置。按照定编、定员、定责、定岗、定薪的要求,吸收文化水平高,具有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到监理的岗位发挥他们的知识才干,同时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水平。其次,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监控。对重点工序和部位,设置质量监控重点;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严格监控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做到“腿勤、手勤、眼勤、嘴勤”,同时严格把关,对不合格的工序一律不得验收通过。
2.4 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工作首先,增强法律观念,依法进行合同管理。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认真阅读有关法律法规,并对所签合同的标的、计量标准、质量要求、价款支付方式、合同履行期限、地点、违约责任以及合同条文的释疑等内容,应做出明确具体的解释,防止出现歧义,增强合同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选派具有丰富工作实践经验、懂经济、业务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人员负责合同管理。对于合同管理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对执行人员进行交底,使他们熟悉合同内容,做到有理、有据、有节的执行合同,变被动执行合同为自觉执行合同。加强合同管理控制,杜绝转承包现象。
2.5 加强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生产工作,并督促施工单位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认真做到零事故率。
2.6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工程投资是确保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投资应统一管理,实行专户储蓄、专款专用,单项工程单独记账,避免投资被挤占或挪用。要严格控制资金使用,要按合同要求、工程进度和质量分期付款。凡是质
量不合格的、工程进度未按要求违反合同条款的,可以拒绝付款,同时切实落实质量保证金制度。
3、结语
【内容提要】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契约经济,合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法律表现形式。现代企业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所以合同管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否有效防范和控制法律风险,也是当前企业经营管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合同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经济目的,对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导、监督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因此,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必须妥善解决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工程合同管理法律风险合同分析合同履行
企业合同管理既是一种为了取得经营效益的经济活动,也是一种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的法律行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内容完善、履行良好的合同管理制度是企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防止财产流失、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中工程合同管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制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工程合同管理重要环节分析
我国法律要求,任何一项工程须有合同约束,即共同认可的书面协议以约束双方的行为,从而保证交易安全。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主要有四个重要环节:规范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全过程跟踪、合同运行质量分析、科学的档案管理。注重合同的过程管理既是为防范企业自身风险,也是对工程进度、成本与质量的跟踪落实。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也必将能够引进更多的工程施工企业,扩大承包商的选择范围,真正做到择优选商,扩大竞争,降低经营成本,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1.规范合同的签订行为,保证合同本身合法有效
“财富的一半来自合同”是西方的一句谚语。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要求,工程建设施工,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如果合同签订不规范,将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埋下风险隐患,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签订合同时,须严格审查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资信状况和履约能力。对合同条款认真推敲,防止发生歧义和误解,以保证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和完备性,并选用规范的合同文本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填写合同文本时还要注意下列事项:按照符合合同目的实现的要求填写,不出现缺项、落项;合同条款要条理清晰,语言准确,涉及企业利益方面的条款要认真核对;在合同签订时要避免在需有权人签字处出现代签的不规范行为,保证合同签订的有效性。
2.对合同履行进行跟踪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无法预见的干扰,干扰可能来自业主方、设计方或合同本身的缺陷等,导致合同内容需不断补充,即“合同变更”。如果能够对合同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将实际情况与合同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在合同履行中的偏差,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就能降低发生合同纠纷的几率。特别是当因合同变更造成停工、返工、窝工时,要注意收集整理证据,以便索赔时有据可查。
对合同实施状况进行跟踪,必须强化履约意识。要约一经承诺,即具有法律效力。企业应及时了解和掌握合同履行的情况,根据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适时运用撤销权、变更权和不安抗辩权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违约行为要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即采取仲裁或诉讼手段,尽最大努力减少和避免经济损失。
3.合同运行质量分析
工程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就要在施工过程中全面履行自己的合同责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做到随时查阅合同,加之合同条款繁多,条款之间的联系复杂,增加了企业对合同内容理解和掌握的难度,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对合同进行细致分析和分解就显得极为重要。分析就是关注合同履行中的重点部分,评估工程建设各项活动的法律后果,并将措施和要求分解到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工程施工的全程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4.科学规范的合同档案管理
与其他合同相比,工程合同的资料复杂繁多,但部分组成相对固定,且有自成一体的解释顺序,若企业有科学规范的合同管理体系和档案管理系统,则可快速便捷地查询合同资料;相反,如果管理失范、混乱将导致查询无从下手或效率低下。所以企业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合同档案管理系统,对各种合同资料进行及时全面的收集整理,快速进入档案系统,包括合同相关的各种文件、会议记录、设计变更、来往信函、设计方的索赔报告及其他意见等。
在工程合同管理的合同签订、履行跟踪、运行分析、资料归档四个环节中,以合同签订为重点,强化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有效地化解经营风险;以履行跟踪与运行分析为切入点,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不断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以合同归档管理为信息化建设的要点,使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提高管理效率。
二、工程合同管理常见的问题
1.合同签订不规范。工程项目的合同谈判通常是以招投标方式进行的,招投标文件是有效控制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资金投入的法律性文件。在实际工作中,在施工合同签订后,招投标文件的作用往往流于形式,使得施工合同与招投标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无法及时掌握施工进度的有关情况,许多签证及变更手续没有经过有效确认。同时还存在招投标文件中部分重要内容没有转到施工合同中,合同条款本身有缺陷,导致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分歧时,解释不清,推卸责任,不积极解决问题。
2.合同变更事项多、随意性大。工程范围扩大、工程量增加、设计变更、设计失误、设计文件交付延迟、工期改变(包括推迟开工和提前或延迟竣工)、材料代用、设备材料供应延误等事项导致合同变更,且随意性大。
3.履行迟延问题严重。一是设计图纸未及时下达,现场施工条件限制,交叉施工,互相牵制相互影响工期。二是基本建设过热,劳动力组织难度大,工人技术水平跟不上发展要求。目前,民工荒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可能会因劳动力不足而延误工期。三是施工方承担项目过多,施工组织不到位,劳动力分配不合理,严重影响工期。
4.合同资料管理不规范。合同文本分发管理不规范,发放记录不准确,合同文本及资料丢失,无法掌握准确的合同履行要求。
三、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1.技术与环境方面的风险。工程交底不清,工程设计不规范,施工准备不足,施工组织不科学,施工企业能力不足,自然环境影响。
2.经济方面的风险。一是对设计图纸、工程质量、合同条款以及成本因素分析、研究不足,造成价格波动大。二是对国家劳动力市场政策调整以及物资市场价格变化给工程造价造成的影响分析、研究不足,给施工带来一定影响。
3.合同签订和履行方面的风险。合同条款表述不完整,缺少担保、索赔、保险、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关键性条款;由于选择分包商不当或分包合同有漏洞,分包商违约;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代表或监理工程师工作效率低,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发出错误指令;施工企
业不执行项目管理制度、指挥错误等。
4.违法违规的风险。发包方对施工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了解,违反或规避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被追究法律责任。
四、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1.建立规范化的工程合同管理体系。合同管理体系是以专业管理为核心,合同管理为纽带,科学有序地组织工程建设,其他相关环节紧密配合,分步把关。多层次、全方位的组织体系是影响合同管理作用与效能的决定性因素。工程管理单位对合同的来龙去脉最为清楚,是管理体系的核心,反映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应由工程管理单位详细掌握涉及到合同订立及履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合同变更的前因后果,一旦发生争议和纠纷,由其统一解释、协调,相关单位予以配合。
2.规范合同签订,强化风险意识,划清风险界面,保障双方利益。将合同谈判与合同文本签订紧密结合,把招标文件中的重要内容转化为合同的条款。合同双方应强化合同风险意识,比如,固定总价合同并非承诺对价格绝对不作调整,施工企业依经验和驾驭建设工程施工的能力,在承担了一定风险后,将正常范围以外的风险在业主与自己之间进行合理分摊,建设单位应适当接受。当然这需要施工方与建设单位在合同中预先就允许调整物资、材料的种类、价格标准、调整幅度等作出明确约定。从根本上来说,采用固定价格合同时应考虑优先适用于履行周期短、物资材料市场价格相对稳定的小型工程,此类工程价格变动的几率和幅度都会很低,建设单位与施工方由此而引发争议概率小,符合双方的利益。
3.加强合同履行动态管理,完善制度建设,落实责任。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因素导致合同延迟履行,其中有业主方的原因,也有施工企业的原因。作为工程管理单位应该加强合同基础管理工作,定期向合同管理部门提供合同履行报告,对各工程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归纳、整理。对于有关工期及设计变更的情况报合同管理部门备案,以便合同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合同的履行动态。由于施工合同管理贯穿于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这就要求在质量、安全、技术、人员、物资等方面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综合管理能力。
4.开展合同运行分析。对合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记录,搭建工程管理与合同管理单位之间沟通的桥梁,使其相互间能更及时地发现合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也为合同履行评价及对施工企业评价提供详实依据。
5.规范分包合同管理。总包方负有协调和管理责任并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对分包的工程要严格管理,督促分包商认真履行分包合同。在签订分包合同时,应将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工程款结算及支付的时间和方法明确、具体地纳入相应条款。
摘 要: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要点,并提出了具体管理方法以保障水利工程质量。
关键字: 水利工程; 施工管理; 工程质量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ey poi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from five aspects, and then proposes specific management method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construction management;project quality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水利工程的质量水平高低是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必须对影响工程质量的要点严加控制,严格按施工程序操作,严格按标准规范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工程目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组成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多变,与普通建筑施工过程管理也有着不同之处,其施工管理过程中所要注意的问题与内容也有所区别,只有找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性,才能在实践
中做出科学的工作计划,完成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一、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特点
水利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地区差异大,不确定因素很多,而且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知识涵盖面广、涉及学科多。因此各种不确定因素繁多,对工程施工带来更多困难,如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另外,水利施工过程中缺少统一的量化标准,也给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作为水利施工的管理人员,需要有扎实的建筑施工、管理理论基础和广泛的知识面。
二、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要点
鉴于上述水利工程施工的诸多复杂性, 影响其质量的因素繁多根据水利工程的特点与一般建筑施工管理的共性,归纳起来可以从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五个方面来对整个工程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1、施工人员管理。
人是工程的实施者,施工人员包括参与基础上建设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按其作用性质可划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工程实体质量的形成是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共同努力的结果。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包括人的政治思想水平、身体素质等。其中决策层的素质更是关键,决策失误或指挥失误,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成败。
指挥者或者说管理层的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的工作质量, 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直接实施决策层的施工方案,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着管理,尤其是一些专业技术岗位,必须具有较高水平的技术管理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才能胜任,才能具体指挥和监管作业层人
员的具体操作,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比如项目工程师要向班组作技术交底工作,并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检查落实情况,对违反操作规程的班组和个人有权纠正和制止,必要时令其返工和停工,严防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对施工项目测量轴线定位、水准点及高程控制及时进行复
核,并负直接技术责任;负责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经现场监理和有关人员认定全部符合技术质量要求, 办理签证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检查督促自检、互检、交接检落实情况;及时检查验收进场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零配件的质量情况,对不合格品应提出验收意见及处理意见,坚决制止使用不合格材料;建立工程技术质量档案;督促试验人员对原材料、砼、砂浆、回填土、焊接件等按要求及时做好试验,并提供检验报告。生产班、组长应对本班组人员经常进行 “质量第一” 的思想教育,认真贯彻质量管理制度和各项技术规定、质量标准。全面负责本班组的质量自检、互检和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杜绝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领导本班组人员严格按图纸、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严把材料使用关,拒绝和制止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作业层人员是工程的具体施工人员、操作者,作业人员的素质反映在不仅应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 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职业道德品质。操作者应坚持按要求施工,做好自检自评记录;做到不合格的材料、设备不使用,不合格的工序不交接;自觉接受质检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检查指导,及时纠正违章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针对每类人员应该提供相应的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每类人员的业务素质,包括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对全体职工进行质量规范的培训,同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业务考核制度,强化规范施工工作等等。
2、施工材料管理。
工程材料选用是否合理,产品是否合格,材质是否经过检验,保管使用是否得当等,都将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结构刚度、强度和耐久性,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使用寿命、外表及观感。材料不合格,严重时还将危及整个工程的安全,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
一是源头把关: 严把材料采购关;健全材料管理制度,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 并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凡需复试检测的建材必须复试合格才能使用;使用进口的工程材料必须符合我国相应的质量标准要求, 并持有商检部门签发的商检合格证书;
二是使用把关:合理使用,减少损失,安全存放。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进场前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 《建筑材料报验单》 ,同时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 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规定要求的检验或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严禁易污染、易反应的材料混放,造成材性蜕变;采取预防措施,做好易燃、易爆品的保管工作,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做好材料检查、标示工作,防止产品、材料的误用,严禁混用,避免材料缺失、变形、变质。尤其是受自然环境和气候影响比较大的诸如水泥、外加剂、防水材料、土工织物材料等,更应严格控制。
三是合理处理剩余材料,避免浪费与污染。对于剩余材料要适当存放管理,不能随意丢弃、浪费,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3、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
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机械、设备的选用是对工程类型、施工条件、施工方案、机械设备性能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 是实现机械设备合理装备、配套使用的重要工作,是实现工程高质量、高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应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操作和维护上的方便性等。做到正确选型,合理调配。任何一种机械由于自身的性能、结构等特性,都有一定的使用技术要求。如能严格地按规定合理使用机械,就能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因此,在安排施工任务时,就要使工程项目与机械设备的使用规范相适应。切勿大机小用,还要防止精机粗作”,小马拉大车” 等不合理使用现象的发生。根据施工任务的环境与作业量的大小在现有的公司机械设备中合理的选择符合当前需要的设备。在各项目部之间的机械调配问题,做到提前及时的掌握各个施工项目的工程进度与机械设备方面的需求、退场信息,安排好机械设备调用过程中的二次保养维护工作,解决好使用与保养的矛盾冲突。
由于工程设备都是价格不菲,因此,要正确使用,及时保养 “,用养修” 相结合,保证设备正常、安全运转。在实际运行中,公司应严格要求机械操作人员按标准、规范要求做好设备每天开机前、作业中和停机后的 “一日三查” 的例行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予以排除,这样既确保了设备在完好状态下安全运行,又有效地控制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4、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过程包括施工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涉及要素繁多,包括各类施工技术、工艺等。不同地区,不同工程类型,不同条件下的工程项目,都有各自不同的施工特点。一般在施工过程中,作为管理层,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施工工艺过程质量控制,采用现场检查、查阅施工记录以及材料和构配件、监督试验、见证取样,按照旁站方案进行旁站监督管理。
(2)坚持上道工序不检查不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上道工序完成后,先由施工单位管理层进行自检、专职检,认为合格后再通知现场监理工程师或其他代表到现场会同检验。检验合格后签署认可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3)严格按照各项施工工艺的操作要求进行施工,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安全管理的好坏牵连到人的性命, 所以安全是企业中的命脉。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安全措施,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让所有人员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执行安全措施。
(4)因地制宜灵活实施,一些工程常因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或施工工艺落后,而造成施工进度推迟,质量达不到要求和追加投资等情况。
因此, 在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必须结合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施工方案,达到经济上合理,操作上可行,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5、施工环境。
施工环境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技术环境,施工现场作业面、劳动设施、光线和通讯条件等作业环境,以及与各方关系等人文环境等。因此,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益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营造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搞好与参加各方的沟通协作、处理好地方关系,搞好地方干群关系,遵守地方风俗,创造和建立良好的技术环境、管理环境、劳动环境和工作生活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保证水利工程的文明施工、安全生产。
三、结语
对于工程的建设过程来说,自身的造价控制非常的关键。工程造价包含了在项目的实施整个阶段全部的资金投入,其除了和建设工程的自身内容存在紧密联系外,也和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情况、项目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素养、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政策有紧密的关联。而工程造价的管理,是为了能够达到项目投资所设定的目标,基于项目建设之前所拟定的方案、设计等,对建设项目的造价和变化进行预测、计算以及管控的各种工作。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对造价的科学拟定及精准管控工作。在工程建设时,不仅需要严格的管控工程建设所产生的所有相关费用,同时也应当了解国家及地方和工程造价相关的一些政策,对市场不同价格数据进行汇总与梳理,掌握价格波动的趋势,对于不同的造价资料进行梳理与研究,这样才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以减少工程造价的资金投入。
2 工程造价与管理
在项目建设的整个阶段,工程造价涵盖了项目自筹备开始至项目验收完成整个阶段消耗的资金和,其包含了项目安装工程费用、工具费用、设备费用、预备费用、利息及其他资金投入。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整个阶段,也是增加项目回报的重要环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个的主体所涉及到的工程造价管理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投资方来讲,工程造价涉及到项目建设开支中所有的固定资产投入资金,也就是项目依据所设计的施工内容、项目大小、相关要求、使用性能等,所有项目均建设完成且通过验收,并将项目工程交付于用户的整个阶段所需费用,其本质指的是项目工程所需的成本投入。而对于承包单位来讲,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涉及项目建设的发包价格以及决算价格,其只包含有建设施工以及安装过程资金的投入,其本质是施工单位的承包价。在面对不同的主体时,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存在差异,在实际中也要差异地对待。
3 工程造价管理的阶段性特点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可以将整个周期划分为投资决策时期、设计时期、建设施工时期以及竣工验收时其等四个阶段。
3.1 投资决策时期的工程造价管理特点
在此时间内,需要对投资估算进行编写。而在此期间,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的困难:(1)工程建设的规模未完全的形成,导致投资估算不易精准化。(2)业主希望建设工程赶快开始,存在一定的专断思想,使估算往往偏低。(3)估算过程中,设计的一些数据及信息相对不能完全、客观的体现出现实的状况。在此时期内,其工作重心应当极力的将投资估算做充足,防止出现钓鱼工程的问题。
3.2 工程设计时期的工程造价管理特点
此时期内,设计单位需要依据业主提出的相关要求及合同中的有关内容,尽最大可能的把概算要控制于所拟定资金估算以内。在此时期,又包含了三个步骤:第一,是方案的制定;第二,是初步进行项目设计;最后,是施工图纸设计。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来说,其与设计存在紧密的联系与作用。不同时期的工程造价均和设计存在一定的制约与补充关系,设计对造价存在一定的制约,而造价又对设计有补充作用。
3.3 工程实施时期的工程造价管理特点
在此时期内。通常以承包单位具体施工的工程数,依据合同设定的价格,对估算进行编写。
3.4 竣工验收时期的工程造价管理特点
此时期内,全方位地汇集于项目整个环节的实际费用,例如项目建设的实际工程造价,并对竣工决算进行编写。
4 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因素
4.1 项目所位于的地区带来的影响
不同地区由于所处的方位及周围环境具有极大的不同,导致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出现较大的不一致性,从而使不同地方的土地、劳力以及材料等所具有的价格有较大的差异。对于某一地区来说,位于城市中的物价也要较郊区及乡镇的高很多。位于市中心地段和位于城市新开发地区,项目所涉及的土地价格存在不小的差异。而且,相应的施工成本也将有一定的差异性,最终都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
4.2 项目规模及要求带来的影响
不同的工程项目,由于所涉及的建设规模及要求有所差异,从而导致了造价将出现一定的差异性。据有关数据显示,建造高级公寓所需的费用要较一般的商品房所需的费用多出一倍左右。而建造五星级的酒店所需的费用要较三星级酒店所需费用多一半左右。所以,如果想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应当清晰地了解项目设计的规模及要求。
4.3 规划设计的选定带来的影响
项目投资决策时,所涉及的规划设计方案的选定,会极大的影响到工程造价。项目所涉及的类型及结构密度,均会极大的影响到工程造价。
4.4 工程设备选用带来的影响
对于工程设备所花费的资金,不少情况会导致其超出安装工程的花费。怎样对所需设备价格对比而选用,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非常的关键。所以,要想使工程造价管理拥有更好的效果,就应当全面地对设备功能、价格进行对比选用。
5 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策略
在工程建设的决策设计及实施再到最后的竣工所有的阶段,均涉及到工程造价管理。所以,当项目实施建设过程中,所要处理好工程造价管理的两个方面内容。其一,是工程投资管理。其二,是工程价格管理。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时,应按照不同的管理职能,而选择适宜的策略进行管理的强化。
5.1 在工程投资管理中,要做好决策及设计的控制管理
第一,在竣工经济指标预算基础上,计算科学、精准的投资估算指标以及设计概算,强化工程决策时的造价管控。工程的投资决算时,工程造价师要首先对采取的方案进行对比选用,逐步的将造价管理融入项目工程里,从而使得投资估算可以最直接的体现设计内容,也使投资算管理得以强化,使项目的投资更为精准的被预测,从而使工程项目决算资金更为充足。
第二,实施限额优化设计,关注设计品质。在工程建设设计时,相关人员不具备较强的经济观念。所以,实际执行中应当通过采取优化设计的奖励手段,让设计公司更加具备进行优化项和设计的动力,从而使项目投资可以减少,同时确保工程各种性能品质的条件下,依据所分配的具体限额进行科学的设计,坚决杜绝设计出现非科学性的变更,从而确保工程投资被控制在预期之内,也使得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得以提升。
5.2 在工程价格管理中,要做好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管理
首先,不断地强化招标及投标阶段的管控,逐步的实施工程量清单形成的招标及投标工作。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来说,其效果提升的重要方法就是健全工程的招标及投标体系,通过竞争的机制来择优选择,以达到科学设定工程造价的目标。在进行相关的招标及投标工作的管理过程中,应当始终执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进行工程标底制定过程中,也要将招标及投标两方面的利益均考虑进来,让两者均可以获得效益。要持续的强化工程量清单及招标相关文件的编写水平,并不断的提升评标人员具备的综合素养,使得刻意的压标或抢标的现象彻底杜绝。同时,在进行招标时也要全面的考量所投标企业具备的信誉、实力以及技术水平等,让投资者可以做出最优化的选择。
其次,不断强化施工的管控,使项目变更得以控制。企业签订相关的建设合同过程中,应当细致的复核所签订合同的合法性、精准性及完善性等内容,防治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后续出现索赔的问题。当工程建设时期,要严格的控制变更,实施分级管控、限额签证的相关规章,坚决杜绝经由设计变更而使工程规模扩大化、使工程要求更高化、使施工内容更多化,避免因此而导致的工程造价增加。
6 结语
要想做好工程投资的管理工作,那就应当首先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而对于工程实践来说,工程造价涉及到投标、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等各个过程,要在每个环节严格的管控,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持续的提成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使资金的使用可以获取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赵晓云.关于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历史研究[J].居业,2016(01).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控制措施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基本形成一整套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并已在工程造价管理中逐渐发挥作用。随着近几年对外承揽建设项目的增加,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能促进优化设计,准确地编制投资估算,保证估算起到控制造价的作用。把造价保持在建设单位同意的限额内。同时,工程造价的管理,能把建设项目的投资费用在各工程项目、各单位以至各部分项目工程之间,在各投资项目之间进行均衡而合理的分配。能使建设单位的投资获得尽可能高的效益。控制成本费用,有利于我国建筑业进军国际建筑市场,适应国际建筑市场的不断变化,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可节省大量的建设资金,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1.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
1.1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不健全,存在多头管理
就工程定额而言,按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补充定额等,地区省定额是由省定额站编制颁发在全省统一执行的,政府投资的市政工程又由政府颁发了市政定额,由于两部门的要求和掌握尺度不同,在执行过程中常常发生矛盾,致使定额使用单位无所适从,有关主管部门难以仲裁。
1.2计价方式落后,不适应建筑市场经济的发展
未全面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在招标投标采用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是我国工程造价制度改革和招标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建设领域推行工程招标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完善建筑市场运行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建设工程招投标在我国全面推行后,在缩短建设工期、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抵制不正之风方面作用明显。也有效地保障了招标人和投标人的合法权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来的招投标段实行预算定额计价模式已不适应,采用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进行招投标注是必然趋势。建设部颁发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中,由招标人按照国家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提供工程数量,由投标人自主投价,并经评审低价中标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工程招投标行为的有效措施。这种方法有利于改变过去以“量”、“价”、“费”定额为主导的静态管理模式,使清单中的工程量不进入竞争,仅限于价格的竞争;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实力;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可减少重复计算工程量的繁杂劳动;简化招投报价工作;减少工程结算中扯皮与纠纷;逐步与国际上“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惯例接轨,深化工程计价主要依据市场变化动态管理的改革,为我国承包商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1.3缺乏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监控
现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只注重在施工过程中审核施工图预算、合理结算建安工程造价,忽略了工程开工前期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即预决算人员根据已经确实的施工图计算工程量、套用定额、计取费用,或在施工结束后根据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现场施工签证记录等资料编制竣工决算,这时预决算人员所做的工作只是计算设计变更所产生的费用变化防止高估冒算,假如项目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决策存在失误;假如设计方案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不是最优,则预决算人员无能为力,我们必须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监控。
2.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2.1不断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工作
近几年来,信息刊物的质量有效明显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工程造价发布的材价信息,都是经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综合测定,公布材价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比过去提高了。但是造价管理的改革任务是实现量、价分离,变指导价为市场价格,变指令性的政府主管部门调控取费为指导性,由企业自主报价通过市场竞争予以定价。所以我们的材料预结算的管理也要从过去的指定性过渡到指导性,并逐步允许甲、乙双方协商在合同中确定材料预结算价格,使材价的确定更加合理,也使材料信息最后走上一个新台阶。
2.2认真做好招投标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推行和完善招投标制,利用市场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目的。一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加强对投标的监督;二是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要确定一套有效的工程造价和材料价格信息发布机制,提高评标专家的业务素质,对合理确定标底价及成本价等相关造价指标加强监控;三是在批准项目招标申请时应认真审查招标项目的资金落实情况,施工企业也应加强自我保护,不要盲目投标,谨慎择标;四是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标底和合同价的审查把关,一方面不干预交易各方的市场竞争;一方面保证价格竞争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依法维护建筑市场主体各方的合法权益。
2.3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业管理
一方面要加大管理力度。理顺管理体制,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保证咨询工作的科学性、技术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要认真做好工程造价咨询执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管理工作,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其在咨询服务和市场中价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我国将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在我国加入WTO后,WTO规则也在影响和冲击着工程造价领域。面对市场经济的要求和WTO的影响,工程造价管理如何正确发挥其管理职能和作用,是尤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改革“条块分割”的管理格局,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和有机结合工程造价的管理体系。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有关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则、制度和标准。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工程造价管理也要依法行政。只有建立健全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才能实现管理工作的目标,有效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2.4建立工程造价管理的良好竞争秩序
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必须提高该领域各级管理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使他们能够廉洁奉公、严格执法,从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开始,直到项目竣工决算阶段为止,做好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研究,以主要部门牵头,众多相关单位参加,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发挥计算机存储量大和快速的特点,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信息网络和及时可靠的价格信息中心,及时收集和发布建筑市场的各种价格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实现对工程造价各段的动态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和可靠保证。
3.结语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与传统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的区别在于控制对象,控制环节和方法的不同。目前我国的造价管理还不够完善,管理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所以要搞好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还必须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多方的协助。继续深化改革,努力探索和研究,促进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酒建军.浅谈对工程造价全过程的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1年05期
[2]王杰;王玉.关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29期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推荐阅读:
浅析工程项目进度管理09-10
浅析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06-17
浅析如何做好城镇燃气工程施工管理06-15
浅析国际石油工程承包项目HSE管理11-27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与对策的论文12-01
浅析工程项目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论文06-08
浅析10kV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管理办法-改06-27
浅析工程总承包模式06-01
浅析建筑工程预决算10-02
浅析工程项目成本控制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