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好书推荐(精选11篇)
《安妮日记》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本个人日记,它真实地记述了她与家人以及另两个犹太家庭为逃避纳粹迫害躲在密室里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隐蔽生活。安妮从13岁生日(1942年6月12日)写起,一直写到1944年8月4日他们的隐居地被德国党卫军查抄前不久。这个不到16岁在纳粹集中营中被伤寒病夺去了生命的孩子的日记在战后成为人们对那场人类梦魇进行深刻反思的珍贵教材。当时距德军投降仅一个星期。1947年,死里逃生的安妮父亲将女儿遗留的日记付梓出版。这本日记已转译成54种文字,共印刷3000万册。她避难的房子已被辟为安妮故居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缅怀那不堪回首的人类悲剧。
《安妮日记》将我带进入她的内心世界。她将我拉入她深深的思考当中,仔细品过去青春中那些我来不及加以回味,便匆匆隙过的美丽,另一方面她的日记给了我感受她的苦难的机会,想来多妙,她写日记坚实她的信念与勇气,我读这些日记也增加了我对生活的勇气,一本日记,两份力量。
在安妮的日记中你绝对找不到无痛呻吟的影子,她以一个早熟的心理去看待痛苦、磨难,并且表现得异常冷静、乐观。我有时候会学着她的样子仰望天空,对自己说:“只要我还活着……就不可能不幸福。”但我清晰地意识到我们有着不一样的天空,安妮的勇气与乐观是我绝不能及的。每当我想象一个少女深呼着充满硝烟的空气,面对触手可得的死亡,她小心冀冀地从污浊的纱窗向外眺望,她渴望天空。而她却能感受到天赐的幸福时,我都会被安妮的乐观所折服。
安妮竭尽全力地将她自己的、家人的、甚至整个民族的痛苦、磨难无限制地缩小,淡化它们的痕迹,而对于身边微不足道的点滴幸福、快乐,她捉得那么紧,并放大到整个生命中去。
她永远能找到最生动的语言来丰富密室单调的生活,枯燥恐慌的日子描摹得像她一样活泼、可爱。对待身边的人,安妮常以惊人的洞察力,绝对公平又持有怜悯态度地评论他们。然后自己汲取其中的优点,并避免缺陷在自己身上重现,尤其是对于彼得.凡.达恩,安妮从一开始的不理解、无法忍受到了后来渐渐内心上的依赖,不过当她继续成熟起来她发现,在生活态度及人生信条上,彼得完全无法同她达成一致。彼得的懒惰、懦弱是自我否定的表现、退却,放弃似乎是她的天性,这些都令安妮失望。然而安妮又坚决拥护彼得的善良。他们之间的友谊好比两个寂寞的灵魂相碰,迸发出瞬间幸福的星光,无论是否能够相融为一体,都不愿再次回到从前的孤独。
当一个少女的思想已经上升到开始为自己的民族释怀时,你不得不承认她长大了。理解自己的民族,尽量容另一个民族,真难相信这是出于15岁少女笔下的言语。比起磨难,安妮更重视磨难能给人们带来的力量勇气。“上帝没有抛弃我们犹太人”信仰冲刷着她心灵的每一个角落,洁净心灵。信仰这片心海总能使心胸保持宽阔。
安妮·弗兰克并没有死,因为她永远在写作——偷偷地把细小的情感写在读者心上,留下她微笑的痕迹,将她勇气的种子也播种在那里。
站在语文教师的立场上来看, 据我了解, 比较普遍的现象是, 更多的教师 (当然, 我也不能例外) 可能还是比较喜欢那些有一点深度的课文, 因为“有东西可讲”, 可供选择的方向较多, 回旋的余地较大;而对于那些相对浅显甚至“一看便知”“一读便懂”的课文, 很多教师感觉“没什么可讲”, 不知道该讲些什么才是, 可能觉得缺少讲的必要和价值, 即使有时硬着头皮去讲, 也自感颇为“乏味”, 于是有的便在课堂上一带而过, 有的甚至完全放手, 任由学生自主阅读。
的确, 有时在面对那些内容相对浅显、似乎“没什么可讲”的课文时, 我们确实处于讲还是不讲、详讲还是略讲的两难境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第二模块是“和平的祈祷”, 表现的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这一模块共收录了四篇课文, 其中就有具有世界影响的《安妮日记》 (节选) 。不久之前, 应邀去某市担任评选语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委, 课堂教学能力考核所选的教学内容就是这一模块中的《安妮日记》 (节选) 。于是, 在连续听了7位教师所展示的课堂教学之后, 我
筅江苏省华罗庚中学崔国明
有了一点感想, 也促使自己去思考、去反思:当我们面对那些似乎“没什么东西可讲”的课文时, 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我想, 我们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就应该是“选点突破”, 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实, 从理论上来说, 任何一篇课文的教学可能都需要有一个“支点”, 这正如阿基米德所说的“给我一个支点, 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也只有找到某一个适合而巧妙的“支点”, 才能撬动起整篇课文, 也才能带动整个课堂教学。在面对那些内容相对浅显的课文时, “支点”的选择可能尤为重要。因为如果不能“精选点, 巧突破”, 那么, 在梳理文本内容时, 势必会流于面面俱到, 重点不清、难易不分的形式, 甚至还有可能使整个课堂教学沦为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复述和概括。
听到了这样的一节课:教师首先要求学生为9则日记标上序号, 然后逐一浏览, 要求学生概括每一则日记所写的内容, 并找出每一则日记中值得品味的句子。课堂教学的流程显得异常呆板、波澜不惊, 陷入了一种“阅读———概括”“再阅读———再概括”的机械刻板的模式之中, 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即使是“品味句子”, 也依然没有摆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出示答案”的怪圈。缺少了“突破点”的选择, 教学的内容必然流于泛化, 这样的语文课堂怎么能不“面目可憎”?
“点”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抓手”, “选点突破”体现出的是教师的匠心。再者, 不选好这个“点”, 课文内容就不可能有“一纲”在手;没有“一纲”在手, 那课堂教学又何以能“纲举目张”呢?当然, 任何一篇课文可供教学选择的“点”绝非唯一, 但不管作何种选择, 都要力求“准”而且“巧”。此为所想之一。
其二, 面对一个13岁的小女孩在上一个世纪40年代所写的、表现“二战”时期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安妮日记》的节选部分, 我们该从中挖掘些什么内容来提供给现在已经16岁的高中生学习并以此组织我们的教学呢?我想, 这其中关键的可能还有一个“切入底线”的问题。面对类似的内容相对浅显、似乎“没什么可讲”的课文时, 如果我们的切入层次过低, 那么课堂教学可能就是在浪费时间, 重复劳动, 去嚼“已经嚼过的馍”。
如果抛开教材编写梯度的问题, 那么, 从年龄特征上来讲, 《安妮日记》似乎更适合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去学习, 但既然入选高中语文教材, 那我们又该如何来处理呢?文章所描绘的“二战”的灾难也远离学生的生活,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面对呢?我想, 这就需要教师兼顾“课文”与“学情”, 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为课堂教学划出一条“底线”, 并沿着这条“底线”适当地“向上运动”;而低于这条“底线”的教学可能就是低效的, 甚至还有可能是无效的。
但是, 有教师却能独具慧眼。有位教师在处理文本、组织教学时, 抓住了安妮的思想有一种“与一个13岁小女孩的年龄极不相称的成熟”, 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层面, 从“痛苦害怕”和“快乐期待”两个方面去解读安妮那一颗“血色天空下的童心”。窃以为, 这个“底线”抓得非常巧妙, 一“点”带两“线”, 抛开了许多本无须多费时间和精力、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基本能理清的纷繁的内容, 使整个课堂教学的思路显得非常顺畅。
其三, 当我们面对“没什么可讲”的一些课文时, 即使用传统的、像对待有一点深度的文章一样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可能也需要变一个角度, 换一种思维, 适当地去“经营”, 着力于“构思”, 力图通过“匠心”和“视角”给人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尽管我们反对一味地对课堂教学进行“包装”, 但实事求是地说, 语文课堂教学还是应该有适度的“包装”的。契合教学内容的适度“包装”, 也是有可能使人“眼睛为之一亮”的, 而这对营造教学的氛围、吸引学生的目光、获取教学的效益无疑是有一定帮助的。
就如这次所听到的《安妮日记》的教学, 有一位教师就是以鲁迅先生的名言“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为课堂结构之“纲”来构思课堂、组织并实施教学:从文中看, 战争的悲剧性表现在哪里?假如你就是安妮笔下虚拟的倾诉对象“吉蒂”, 你从安妮身上看到了哪些“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战争是一场悲剧, 它也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那么, 从节选部分的内容来看, 到底要毁灭给谁看?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 这三个方面其实依然是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以及安妮对战争的思考”而设, 与其他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并无明显的差别, 但我想, 如果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整个课堂教学, 那就应该是“巧”。
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 各有巧妙不同。但是在这里, 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 面对同样的表现“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以及安妮对战争的思考”教学内容, 如果我们按照常规的教学思路来组织教学, 那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巧合的是, 这次听到了另一位教师执教的《安妮日记》, 就是如此来操作的:安妮笔下描写了战争带给人们怎样的灾难?安妮对战争又有哪些思考?这些思考寄予了她怎样的人生理想?
有比较才能区分高下。从这里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 一位教师善经营、巧构思, 所以整个课堂结构显得新颖别致, 让人耳目为之一新, 而从课堂教学的气氛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 教学的效果非常明显;尽管另一位教师的教学思路也比较顺畅, 也抓住了文本的核心内容, 但由于没有用心经营, 而是“常规出牌”, 所以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反应来看, 教学的效益可能要稍逊一筹。或许, 不能不说这就是“包装”的功效。
安妮·弗兰克是一名犹太少女,1942年6月12日,安妮13岁生日这天,父亲奥多·弗兰克送给她一个日记本,希望她能成为一名作家。安妮激动地对父亲说:“从今天开始,我会将所有看到的一点一滴都记录下来,等战争结束出版后一定能成为畅销书。”
这年7月6日,随着纳粹迫害犹太人的风声日益甚紧,安妮一家躲到了一个废弃的工厂。他们将二楼改装成一个密室,全家躲在密室不敢外出,希望在此躲过惨绝人寰的世纪灾难。
在工厂大院里,生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栗树,安妮十分向往树上那些啾啾私语的小鸟,安妮在日记中写道:“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的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的日子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当我们望着窗外的蓝天和那棵栗树,光秃的树枝上还滴着水珠,海鸥和其他的鸟俯冲飞过时,树看起来几乎呈银色。我们都被这幅景象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每天眺望栗树和树上的小鸟,成为安妮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她多次幻想自己变成了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在栗树的上空飞翔。
然而,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被人告密,并被逮捕。他们从此辗转于各个集中营之间,过着人间炼狱般的生活。最终,安妮与姐姐被转到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1945年3月,15岁的安妮和姐姐因伤寒死于营中,而当时距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被解放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为了完成女儿生前的夙愿,1947年,侥幸活下来的安妮父亲将安妮的日记整理成书,以《安妮日记》为名予以出版,一度极为畅销,被誉为“《圣经》之外最多人阅读的作品”。而当年安妮全家的藏身之处也被建成了博物馆。
人们在为这位15岁花季就不幸去世的少女表现出惊人的勇敢和毅力深深感动的同时,也忘不了《安妮日记》中所提到的那棵为安妮带来美好希望的栗树,它的命运一度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焦点。
这棵重27吨,已170岁高龄的栗树已垂垂老矣,树的主人担心哪一天它突然自行枯倒会伤到行人,便要求砍树。这个消息立即引起当地民众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虽然根据报告说栗树已有72%得了枯病,但它仍可存活。更重要的是,这棵树被一位饱受灾难的小女孩深深地愛过,并记载在了她那本不朽的日记里,它应该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即使它又病又老,人们仍希望它继续活下去。
最终,荷兰法院做出了判决:这棵被安妮爱过的栗树不能砍除!因为,安妮躲藏在密室的日子里,栗树是她当时唯一可见的庭院景物。这棵树不仅寄托了安妮的情怀,更寄托了她对未来的憧憬,作为后人,谁也没有权利去剥夺这位少女的美丽梦想。
【素材分析】一个日记本,激发了梦想;一棵树,持续了信念。当《安妮日记》成为畅销书时,那个叫“安妮”的女孩,已经去世两年。可至今,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不言弃,还激励、影响着我们。安妮的存在,让普通的栗树变得与众不同,保存的是一棵树,尊重的却是生命。
【速用名言】
1.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印度诗人 泰戈尔
2.幸福的人由希望援助。——古希腊新喜剧诗人 米南德
作者安妮•弗兰克是一名犹太少女。13岁生日那年,安妮收到的生日礼物中有一本日记簿,从此安妮便开始写日记。“没有日记,也就无我”。安妮在日记里表达了她对成年人世界的看法、她热情活泼的天性、不为人知的写作才华以及初生的爱情等。日记记录了荷兰被德国纳粹占领的两年中,安妮一家躲在密室中的生活。他们犹如坐在一个即将爆发的火山口中,脚下是滚烫的岩浆,火山随时都有喷发的可能。愤怒、恐惧、悲伤、甚至濒临崩溃,在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中,身体遭受着非人的折磨,安妮的精神却依旧强大。她从未绝望过,她将日记作为她的精神寄托,写下生的希望。
这是一个不愿屈服的灵魂在黑暗中的呐喊,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生活于水火中的目击报道!安妮以为没有人会看到她的日记,却没想到,如今她的日记已经震撼了全世界。
1944年8月14日,安妮一家被告发,全家被捕,安妮的日记也停止在这一天。安妮因伤寒在卑尔根卑尔森集中营去世了。这个结尾令我心痛不已。
这是一本精妙绝伦的书。由一个年轻的。勇于揭露事实的女孩子所写。是我所读过的有关战争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中最明智感人的一本书。
安妮。弗兰克介绍了纳粹期间,即荷兰被德国占领的那两年里,躲在密室中的八个人的各种变化。他们生活在恐惧,与世界隔离以及被监禁中,而这些不仅仅来自于外界可怕的战争环境,也来自于他们自身。这让我非常真切地体会到战争造成的巨大邪恶人类的精神的坠落。
同时,安妮在日记中尖锐而清晰地写到了人类根本精神中那些高贵的闪光点。尽管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恐惧与羞辱,但这些人都没有放弃。安妮自己的个性在这本书中也被生动地刻画出来了。她在两年的时间里快速的成熟起来,在人生至关重要的青春期时改变,那么迅速而艰难。凭借她自身的热情和智慧。她的聪明以及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很长的时间里,安妮都在思索着与青少年成长有关的敏感问题。她还写道了与父母的关系,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成长中的问题。
这些就是生活在特殊环境下的一个少女的思想与感情,她的日记更多地向我们讲述了我们自己。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感到我们与安妮的经历如此贴近,更不由地深深陷入到她短暂的一生以及整个世界里。
——读《安妮日记》有感
13~15岁的我们正值花季年龄。快乐地过每一天,安心地坐在教室里上课,不用担心是否有人闯进来,把老师抓走;不用担心是否在书声琅琅时,有子弹从学校上空投下来;不用担心,因为战争我们要流离失所。但上个世纪的孩子就没我们那么幸运。
安妮,身处二战时期的花季少女因为法西斯的迫害,只能和家人躲在父亲公司的密室里。在不能见阳光,不能听雨声,只能在夜深人静是偷偷看窗外的月光的密室里过了25个月。和她陪伴的只有一本日记——Kitty,她承载了许多,安妮的心情:恐慌,快乐,渴望,彷徨;安妮的成长:对自己、对世界、对大人的看法。对于安妮她是最忠实、最了解她的朋友。对于我们,她是一本让我们了解那段历史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创伤。
安妮是坚强的,她没有因为生活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而绝望,她依然阳光。窗外,闷热,弥漫着死亡气息的街道,擦身而过一张张平静却隐藏着惊慌的脸。窗内,死寂,弥漫着担心气息,互相对视一张张恐慌却透显从容的脸。安妮静静地坐在窗前,平淡从容的书写下内心的汹涌澎湃。恐慌与从容,死亡与生存,在生与死的面前,安妮没有逃避,她平静地面对。静思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体会过当时的背景,在一些小问题上被打倒,遇到困难就轻言放弃。我想我们要快乐地正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微笑地去面对。
我想到了60多年前,中国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像我们一样年纪的,或比我们还要小的孩子都拿起了红缨枪把矛头对向了侵略者。那时,中国人民也是时时刻刻都在死亡的阴影下生存,但人民没有放弃,领导者没有放弃,这就是中华之魂。在那时涌现了江姐、小兵张嘎、董存瑞、黄继光一批革命先烈,都值得纪念。
安妮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都在密室中度过,而她生命的华彩乐章便在一本日记上奏响。她比同龄的人成熟、了解、思考地更深,她凭借心中那坚定的信念,走过了看似的两年,实际如一生般的时光。
她在,微笑在,坚强在,阳光在。所以我们的心中也要住一个安妮小人。
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地迟,我希望给自己春天的力量,而反复多变的天气,阴晴难以琢磨的变脸,总是在高温之后又是寒流地到来,无论如何,春,还是来了。没有来得及看的杏花,在轰轰烈烈地杏花节后,就早早退场了,她不顾及大家想要一睹芳容的迫切心情。
此刻5:13分,我坐在这寂寥的夜里,清醒,无语。想着想着,就无眠了。
最近在细细地读《安妮日记》,一边读的同时,一边唏嘘不已。其实读《安妮日记》并不是第一次,但是以前并没有如此强烈的震撼。好书的品读,看来有时也是需要岁月的积淀。我一遍遍地读,仿佛回到了那个残酷的年代。以现在的年纪来读这本书,我的收获更多了。
生命并不是总是浮华如云,深陷密室无法获得自由与新鲜空气的安妮,这个只不过13岁的青春女孩,还是躺在父母怀抱里撒娇的年龄,她所经历的是残酷的、毫无人性的战争年代,而安妮却是多么地感恩生活,她通晓生命的意义。用现在的话来说,安妮是一个活的很明白的人,一个人活的明白与否,并不是金钱、地位、职务等决定,也与年龄的大小无关。活的明白透彻的安妮,在如火如荼的青春里,她的思想与眼光并没有被囚禁在密室,而是飞翔得更高更远了。这也是这本书带给我们深深地思考与责问。
你珍惜你的拥有了吗?
你好好地享受你的生命中的每一天了吗?
今天,在安妮面前,三十多岁的我深深地觉得自责,觉得惭愧。人生就这样地被我蹉跎了,真的,生活其实给过我好多的机会,而我并没有珍惜,也没有如安妮一样乐观通达。
安妮身处那样一个暗无天日的密室,却依然幽默风趣地笑看人生百态,却依然有梦想,有追求,在律动的青春里是一颗火热的心,她在心灵成长的路上愈走愈远,她虽然只有 1 13岁,她用自己的方式在解读人生,在短短的不到两年的密室时光里,安妮成长了,成熟了,她知道自己要怎样的人生,自己要走怎样的道路,她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没有什么事是可以预约的,所以人不可以总是处在等待的状态。今天夜里坐在这里,就是想告诉自己:做一个坚持的人,做一个爱读书的人,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对自己的人生要有安妮一样的从容和达观。
再想一想,能够通过阅读,回到经典之中,这是我的幸运。随着网络的传播,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作为老师,一旦停止学习,结束“自我更新”的状态,我们的课堂也将味如嚼蜡。
在此就用著名教师窦桂梅的话与大家共勉吧-------“文品高了,人品高了;人品高了,教品自然也就高了。一句话,什么样的教师也就带出了什么样的磁场,什么样的深度也就拥有了什么样的深度课堂。”
让我们今后不仅要多读书,而且要多读好书。
安妮是一位犹太少女。在当时的德国,正在捕杀犹太人。安妮一家人为了躲避德军的捕捉,在她父亲的公司的阁楼里秘密生活。安妮在她1942年6月12日的13岁生日时,收到了一份生日礼物――日记本。从此,他开始了写日记。她的日记里记载着她和她的家人在阁楼里的生活,以及她的所思所想。她的日记中展现了一种惊人的勇气和毅力。
“像一只本来会唱歌的鸟被剪去翅膀,不断用身子撞那黑暗的笼子的铁条……”我感受到安妮在密室里没有自由的痛苦。“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听见了安妮在黑暗密室中大声呐喊,想实现梦想的声音。“放我出去,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去!”这句话写出了安妮对自由的渴望,对法西斯的痛恨。
回到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比安妮的生活好几百万倍,我们应该反省过去,珍惜现在,不要再虚度光阴。要想安妮一样,勇于面对现实,抓住欢笑和幻想,不辜负和平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安妮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和家人及朋友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记载。作为一个小小的犹太女孩儿,她的日记吐露了与家人的冲突,对爱情的好奇,以及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下担惊受怕的密室生活。
看完《安妮日记》一来你会欣慰于安妮的成熟勇敢和智慧,另一方面心理更多的是难受,难受于在那段黑暗的25个月生灵涂炭仅仅是起源于愚蠢的权欲膨胀和种族优越。
安妮的日记后来被安妮家的一名佣工发现,并在战争结束后转交给了她的父亲——这个家庭唯一一名在大屠杀中幸存的成员。
那是一段并不美好的日子,刚过完13岁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随家人躲藏在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为了不惊动别人,安妮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的,连上厕所和用水的时间都被控制,还常常担惊受怕。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妮拿起笔记录顶楼内每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上帝、宗教等等,她逐渐由一个任性的女孩变为成熟的少女。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心中漾起了莫名的感动,有为安妮的不幸而感到悲伤,也有被顽强的犹太人民的斗争精神的感动,更多的是对那种黑暗独裁统治的憎恶、不屑与鄙视。我悲愤,为什么有人在制造不幸,难道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战争是维护利益的仅有手段吗?我怅惘,为什么我们不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就像桃花源一样,蒙太奇也好,乌托邦也罢,但那儿没有硝烟,没有战争,男女老少平等博爱,愉快地生活在一个宁静的世界,但这可能吗?是的,我敢说可能。因此,我希冀,希冀我们的世界停止战争!希冀白色的和平鸽在这方乐土抛下橄榄枝,希冀我们的人生色彩斑斓。
我发现了安妮的生活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看完这本书后我很感动,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原来居住在德国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十三岁的安妮收到一个作为生日礼物的日记本,从此开始写日记。安妮创造了一个姬蒂的虚拟朋友,在日记上给姬蒂写信,她在日记中描述了犹太人如何被德国纳粹残害迫害和屠杀的情况。她写到了避难时期生活的困难,还多次描写了阿姆斯特丹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安妮作为一个成长期的少女,如何面对战争和种族的迫害、自我的成长与定位、寻求自由等心路历程。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的道理,让我们感受到自由的宝贵,也唤醒我们不要再做出愚蠢的歧视行为,并且让我知道了要有一个宽阔的心,才不会有歧视的行为。
【《安妮日记》好书推荐】推荐阅读:
《安妮日记》小学感悟09-07
安妮日记英文版09-23
安妮日记读后感500字11-16
安妮日记的读书心得体会12-19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400字12-07
安妮日记高中生读后感800字10-30
安妮宝贝伤感句子07-06
安妮宝贝读书心得07-15
安妮宝贝经典名言11-09
安妮宝贝睿智语录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