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发展阶段论

2024-1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化发展阶段论(精选8篇)

信息化发展阶段论 篇1

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教育本身也不断得到发展。到了现代社会,教育已经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那么,从原始社会的教育到现代社会的教育到底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又是如何呢?我们依照马克思关于剖析简单劳动过程的方法,对教育本身作一番剖析。马克思把简单劳动过程分为劳动者、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主要是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教育过程的基本过程也可分成四要素: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后两个要素相当于马克思所说的劳动资料)。通过对教育这四要素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把教育分成三个发展阶段。

一、跟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的非形式化的原始教育。

这一阶段的教育自有了人类就产生了,一直到原始社会的解体。远古的人结群而居,形成了原始群。原始群为了使青年一代参加集体劳动,培养他们的劳动智能和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这样就产生了原始形态的教育。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教育受生产力的制约,使得社会上不可能出现专门的教育者。社会实行“自然分工”,这一阶段的教育者就是原始部落群中的年长者。整个新生的一代都是受教育的对象,教育是作为人生过程中必需的训练,还谈不上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在原始社会初期,儿童由原始群公育,成年的男女负责猎兽,而老人和儿童负责看管所获猎物和设置隐蔽所,由老年人教导儿童操作的方法;到了母系氏族,男女分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男童由成年男子指导,学习男子应做的事,女童在妇女指导下练习女子应做的事;到了父系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以父权维系的大家庭,教育青少年的职责是由大家庭承担的。

总之,在原始社会中,教育新生一代是原始群或整个氏族的事,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的教育中,教育主体是不固定的,教育客体也不固定,教育主体与客体的联系也带有偶发性质。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和人们的.社会活动(生产活动、宗教活动、消闲活动、娱乐活动等)浑然一体的。原始社会没有专设的教育机构,教育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儿童以模仿成人的活动为游戏,这些游戏也使儿童掌握了某些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另外,尊长的讲授,也是重要的教育方式。在这一阶段中,由于文字还没有产生,教育传播媒介主要是靠语言和形体示范,这一传播媒介使得这一阶段的教育受时、空的限制很大。这一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劳动经验简单而原始,社会精神文化尚处“蒙昧”时期,所以教育的内容也只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和劳动生产需要,由长辈教导儿童适应社会的一些行为规范,习俗经验,原始的宗教艺术,以及劳动的技能,并进行某些体格锻炼等。

综上,这一阶段的教育是和整个原始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教育。教育主体,教育客体都是不稳定的,它们的联系也具有较大的偶发性,教育的内容、手段也显得原始。这一阶段的教育是各个独立、散乱的教育活动形式,它们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教育组织系统。所以,我们称这一阶段教育是非形式化的原始教育阶段。

二、供少数人享受的初步形式化的古代教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历史形态进入了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教育的发展也步入了第二阶段:供少数人享受的初步形式化的古代教育阶段。

这一阶段的生产力虽较前一阶段有了较大发展,却仍是十分低下,只允许少数人脱离劳动,社会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使得教育能够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这时,有了专门的教育工作者,一般说,教育

信息化发展阶段论 篇2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企业危机的类型不断发生着变化, 从以前的旧型危机如种族歧视、罢工等, 发展到现今的新型危机如法律纠纷、媒体危机等, 危机爆发的频率越来越高, 管理者任何一次决策不当都可能招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 在进行危机决策时就迫切需要相关部门及时提供全面、准确的危机信息, 企业的信息监测能力成为危机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可以说, 在一定程度上, 高效的危机信息监测工作就孕育着成功的种子。

2 商界不存在零风险的真空环境

商界是一个危机四伏、动荡不安的世界, 一些毫无征兆的灾难可能突然降临, 片刻间就将企业置于困境之中。危机形式千变万化, 可以说, 每一种危机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 盲目的规模扩张、产品质量问题、环境污染、财务纠纷、计算机系统故障、他人恶意攻击等, 这些因素都可能诱发一场大规模的危机。任何公司, 包括管理有方、声名显赫的公司都可能遭遇危机, 危机管理的前景在迅速改变。从量的角度, 危机发生的频率骤增, 诸如三鹿奶粉事件、家乐福抵制门、丰田汽车召回门、惠普蟑螂门、霸王洗发水致癌事件、富士康跳楼事件、锦湖轮胎质量门、双汇瘦肉精事件、台湾塑化剂事件等, 层出不穷的状况让各企业防不胜防, 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因此, 许多企业纷纷开始将危机管理意识和能力归入高级管理人员的核心能力需求范围之列。

从质的角度, 危机开始呈现出新的特点。在城市森林里人们的安全感缺失现象逐渐加重, 公众对自身的权利意识日趋强烈, 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突飞猛进, 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有增无减, 社会的重心开始移向“以人为本”, 等等, 这一切变化都导致企业的社会角色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所受到的外部监督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对企业而言, 外部环境似乎正朝着不友善的方向发展, 企业危机表现出新的特点:①高度不确定性——危机预测难度加大;②企业压力激增——危机处理过程中员工的忠诚度骤减, 媒体几乎左右着社会舆论, 公众不再信任企业;③相关利益方对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加深;④危机影响范围急剧扩大, 甚至可能累及整个行业。

企业该如何有效的进行危机预防和控制, 这已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3 企业危机预防阶段主要的信息需求

企业的生存之道在于居安思危。遗憾的是, 管理者总是认为危机如果只是潜在的, 未必会发生, 那么预防准备工作就是消极的, 他们似乎只有在危机发展到白热化阶段才开始将危机管理看做是关键工作, 然而, 发展到此, 可操控危机的余地相对已小了很多。笔者认为, 危机前的预防准备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在此阶段最有希望遏制并消除危机。企业管理者们迫切需要转变认识, 不能仅仅因为在预防阶段投入资源所得的收益难以度量或效果不显著, 而忽视危机预防。

危机管理初期并非是危机管理团队的全员行动, 在预防阶段, 起主要作用的是信息部门, 他们的任务就是建立并完善危机预警信息系统, 详细分析彼此混杂的迹象, 及时发现危机的苗头, 尽力将危机扼杀于萌芽状态。在此阶段, 信息需求相对模糊, 信息收集面较广, 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事件, 对信息人员能力要求较高。首先, 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来搜罗信息, 充分利用网站、报纸杂志、人际网络、行业会议等信息源。例如, 关注顾客的意见反馈;收集、分析相关的行业评论和专业出版物, 把握好市场走向;收集竞争对手的各种资料, 掌握其动向;定期评估相关政府部门新的方针政策以及国际环保组织等非政府组织的各项活动;针对自身运营的薄弱环节和具体问题, 研究其他公司管理中类似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等等。此后, 将收集到的信息加以分类、筛选、整理、统计分析, 形成具体文件, 最好能辅之以详细的数据分析过程, 召开高层会议, 展示出每一个潜在的或已初露端倪的危机问题, 以及预计将导致的后果, 并对此作出初步准备。例如, 准备相关背景资料, 如公司简介、产品/服务/政策信息、常见问答等;明确可以利用的资源;确定潜在的相关利益者, 将其联系方式汇编到一起;分析受众对危机可能的认知和态度, 确定危机沟通的优先次序;选定合适的发言人等, 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很多实例都说明:小的投入可能换来极大的回报。长城饭店在做好危机预防工作方面可谓是典范, 即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展开周密系统的调研工作, 其在信息源、信息收集和处理等方面极具特点, 比如, 信息收集分析并不局限于每天的顾客, 而是将范围扩至全市、全国甚至全球, 对年、季、月、日等不同时段的信息连续监测, 形成了综合交叉式的信息网络, 以确保信息的全面、及时、准确性, 针对具体问题制订方案, 从根源上杜绝危机的发生。因此, 长城饭店才能长久屹立于餐饮龙头之列。

许多灾难性的危机可能仅仅源于小的疏漏, 我们必须尽可能对所有潜在的危机问题保持警惕, 防患于未然, 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危机管理的能力。

4 企业危机预防阶段的信息监测职能

在危机潜伏和成长期, 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做好危机识别与预防则有赖于信息流充分有序的流转, 在此阶段, 最重要的工作是危机信息监测, 即是一个“危机信息规划—收集—处理—传播—反馈”的循环过程, 环环相扣, 如图1所示。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相关信息的全面监测来实现危机预防, 并为高管层提供决策支持, 从而保证企业在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环境下持续发展。

4.1 危机信息规划

企业危机预防中信息监测工作的确切目标就是要通过高速、高质量的信息流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运营风险。首先面临的工作即是危机信息规划, 这是监测工作的基石, 需要建立一个多角度的监测分析框架, 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种潜在危机因素制订切实可行的处理计划。笔者认为企业危机可以从外部环境、企业组织、业务流程、市场表现、财务状况、利益相关者六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如图2所示, 外部环境重点反映企业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变化趋势, 企业组织则重在评估企业当前的组织生命力, 业务流程中的子因素及指标主要反映企业中各项业务流程是否存在改进或再造的必要, 市场表现需考量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状况, 对财务状况中各指标的连续监测分析则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运转是否存在风险, 而利益相关者方面应重点关注各利益方的反应及行动, 并评估其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此危机信息监测框架结构图描述了企业运营过程中极可能引发危机的各种因素, 据此进行信息收集分析, 可以确保在海量信息中, 信息监测工作不陷入盲目、混乱的局面。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信息规划做得越细越好, 其涉及的内容可以概括如下:①考虑和设想一切不利因素, 确定信息监测范围;②建立危机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企业危机的临界阈值;③确定对监测信息进行处理的工作流程, 方便评估和识别危机因素;④预设危机信息沟通方案, 使危机可能涉及的各方可以及时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 预防危机的进一步发展;⑤确保全方位监测技术、平台和人员配置到位。对于危机识别与预防, 不同类型的企业由于其性质、所处环境及经营状况的不同, 信息需求重点呈现出较大差异, 因此在做信息规划时应因需而定,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规划。

4.2 信息收集

相关信息人员需熟悉、掌握各类危机的显著特征, 提高对危机的预见能力, 利用一切可用的合法手段来获悉更详细具体的情况。危机信息中心应对企业危机监测分析框架结构中的所有危机因素进行追踪, 层层挖掘, 广泛收集相关信息。为了确保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 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消耗, 以最小的搜寻成本得到最优的信息, 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确保信息的事实性、相关性, 重视其时效性;②信息收集尽可能全面, 但也要适度, 有所取舍;③确保信息收集的方法和渠道不违反法律法规;④同等条件下, 尽量采用经济实用的收集方法和手段;⑤收集工作必须保持连贯性, 不可时断时续。

企业需要建立密集、可靠的信息收集网络, 综合利用各种公开或非公开信息源。公开信息获取相对容易, 主要包括各种分类数据库、互联网、报刊、专业杂志、各部门对外公开的档案、行业协会出版物、行业研究报告、政策法规文件、政府报告及出版物、业务会、科技会、产品展览会、公开的各种调查报告、广告信息等。而对于非公开信息源, 信息获取难度较大, 付出的成本相对较高, 但是获取到的信息价值高, 主要包括:客户、内部员工、供应商、经销商、竞争对手、行业主管部门、咨询公司等, 此外, 对于内部统计资料、营业日记、原始记录等资料也可经常予以关注。只有将多种渠道结合起来, 才能保障信息的质量。

4.3 信息分析处理

只有通过高质量的加工处理, 方能更好发挥信息的真正价值, 否则决策者们仍旧会被冗余的信息所困。信息处理涉及对监测信息的筛选、分类、统计、分析、评估和记录等一系列工作。其中, 信息真伪的鉴别至关重要, 在海量信息面前, 谁都不能保证收集到的信息都是准确无误的, 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 常常会刻意披露一些信息, 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则有待验证, 比如很多企业在提及自身的市场份额时, 为了吸引消费者, 促进其购买, 往往会夸大数据。我们需要通过对多种渠道所得数据进行综合比对及分析, 更准确地了解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 当多渠道信息一致时, 可以基本确认该信息的真实性, 否则, 需要通过其他方法和途径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而在后续信息处理过程中, 除了定性分析, 更重要的是定量分析, 运用各种经济管理方法和技术, 对数据资料进行量化和汇总, 计算实际危机程度, 并判断综合评估值是否超过临界阈值, 之后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发出预警信息、警示级别及范围、以何种方式发出警讯以及如何确定相关人员已收到警讯。常用的信息分析方法和技术有SWOT分析、PEST分析、优序图法、层次分析法、定标比超法、价值树、S-C-P模型、波士顿矩阵、盖洛普路径、竞争态势矩阵、情景分析、数据挖掘技术等, 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工具, 可灵活加以选择。

4.4 信息传播

此阶段需要把监测信息及时传递到相关人员处。企业危机识别及预警需要快速无误地实现信息交流、发布和反馈, 在本阶段, 由于危机尚未爆发, 所以企业管理决策人员是最主要的信息使用者, 信息传播的主要任务在于针对内部的管理者, 减少信息失真和信息过滤的情况, 避免信息扭曲, 从而保证危机决策的迅速、准确、有效, 提高消除危机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 针对其他受众的更广范围的信息传播, 则需要在信息整理、筛选的基础上完成, 鉴于不同受众的特点, 信息传播策略应具选择性, 在内容、范围、信息量、传播形式等方面都要仔细考量, 既要尽量避免引起无谓的恐慌, 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 又要保证实现危机前期必要的信息沟通和分享, 以期赢得各方的理解和支持, 形成合力, 阻止危机的爆发。在企业危机预防阶段, 甚至在危机爆发后的各阶段, 企业应始终坚持选择那些中间环节少、实用的沟通系统, 以保障信息流的畅通。

4.5 信息反馈

信息监测的最终目的是使监测信息得到有效的利用, 为风险问题和危机决策服务。危机管理过程中信息的传递是多向循环流动的, 信息反馈是为了保持信息的动态性以及了解信息沟通与发布的效果。危机预防通常需要多方人员参与, 为了满足不同主体的信息需求, 既要确保决策信息自上而下的顺利传递以及企业内外部的无障碍沟通, 也要重视来自每一位信息接收者的反馈, 这些信息能够反映出相关人员信息理解、信息交流的实际效果, 也能够不断引导前期工作的改善, 确定或调整后期工作的重点, 使危机预防更有针对性。

5 结论

危机信息监测及预警是危机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企业需要树立信息预警理念, 在相关信息部门的支持下, 通过高效的信息监测, 掌握最真实的情况, 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形式的危机事先有充分估计, 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所造成的损失。本文重点讨论了危机预防阶段的信息需求, 以及本阶段危机信息监测五阶段的具体任务, 而与之相关的危机预警信息系统设计, 以及危机爆发后的控制阶段和恢复阶段的信息机制构建, 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迈克尔.雷吉斯特, 朱蒂.拉尔金.风险问题与危机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张岩松.公共关系案例精选精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3]Arpan L M, Roskos-Ewoldsen D R.Stealing thunder: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proactive disclosure of crisis information[J].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005 (3) :425-433.

信息化发展阶段论 篇3

关键词: 高中阶段 信息技术 日常教学 整合

在高中阶段实现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的整合,在扩充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创新教学形式、推动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实现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的整合,成为一种必然。

一、高中阶段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内容与形式的融合。

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形式新颖、色彩丰富、图像优美,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本着“形式服务于内容”的原则,避免出现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喧宾夺主的现象。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适当播放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能够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然而,如果毫无节制地利用这些资源,则会造成“审美疲劳”、抓不住教学重点、限制学生思维发展等问题,使形式凌驾于内容之上。

(二)注意与传统教学手段的融合。

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的整合,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传统教学手段,而是应该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相互补充与相互促进。例如,在语文课文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播放配乐朗诵片段等形式,使学生从“立体”角度,对课文意境有直观而深刻的理解;充分利用教材、黑板等传统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平面”角度,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语言风格。

(三)注意与教育对象的融合。

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打破传统教学中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使师生在更加广阔的知识天地遨游。然而,也容易拉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减少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因此,在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与教育对象之间的融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例如,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和表情就可以了解学生听课状态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往往使教师只能通过学生提交的习题答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缺少有效的课堂反馈及情感交流。

二、高中阶段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整合的途径

(一)发挥演示优势,增强教学直观性。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演示的优势,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例如,在立体几何的讲解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立体成像的功能,变书面上的平面图形为大屏幕上的三维立体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空间概念、培养立体思维。

(二)发挥灵活优势,增强教学趣味性。

信息技术能够将枯燥的知识用灵活多样、趣味盎然的方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语文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协助下,可以采用歌曲、诗歌、影视短片等多种方式进行导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发挥空间优势,增强教学组织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或集体游戏的时候,往往容易使课堂陷入“不可控”状态,不仅不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分组,并在网络上进行教学活动。例如,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针对某一物理现象,组织学生在网络上随机分组,并在网络群组中进行小组讨论,这样不仅保证了课堂秩序,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四)发挥总结优势,增强教学概括性。

在高中日常教学中,对于很多知识点教师需要通过大量时间讲授,才能让学生理解内涵。然而,借助信息技术,只需要一幅图片、一个表格、一个短片,就可以涵盖大量信息,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扩充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学“虚拟语气”时,教师需要通过大量语言及板书概括“虚拟语气”的特点及用法,而利用信息技术,只需要一个表格,就可以将“虚拟语气”的整个知识体系囊括其中,提高教学概括性。

(五)发挥情境优势,增强教学感染力。

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教学氛围大有裨益。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学习描写景色的散文的时候,教师只需要播放一段与课文有关的风光短片,就可以让学生迅速融入课文情境当中,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六)发挥推导优势,增强教学逻辑性。

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总结等思维能力,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因此,高中教师要发挥信息技术在这方面的优势,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例如,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以往都是教师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演示或操作得出结论,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形式比较单一;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提前揭示实验结果,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反推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七)发挥情感优势,增强教学教育性。

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是高中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整合的途径。例如,在日常教学之余,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数学家的故事短片,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大胆创新的科学态度。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高中教学改革的根本需求。希望广大教师及教研机构能够加强对于这一话题的研究与实践,促进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的有机融合,推动高中新课标的顺利实施和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信息化发展阶段论 篇4

试论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来自于社会结构的.变化,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与腐败风气的蔓延。同时,西方模式的误导及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制约构成了不稳定的外在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妥善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利益分配问题,在政治上调节好现行体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种种问题,才能使我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作 者:杨弘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马列部,刊 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2)分类号:A849关键词:社会发展 不稳定因素 经济政治 政治体制

信息化发展阶段论 篇5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学院名称:

指导老师:

专业:

信息技术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郑潭涛AP1003637AP10036经济管理学院张梦华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12.4.20 五邑大学

信息技术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

摘 要:文章从我国农村信息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入手,阐述了农村信息化建设对于我 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功能和意义。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农村现有的条件,提出改进方案和今后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 农村、信息化、农村可持续发展、信息贫困 ;

信息产业是 2 1 世纪的朝阳产业,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它主导着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 向。实践证明,依靠信息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带来的 财富是无法估量的,只有将信息产业与农业有机结合,及时掌握国内与国际市场行情与动态,才能使中国的 农村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根本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状态,逐步实现国际化与现代化。所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以替代传统农业的发展已刻不容缓。背景与现状

发展背景

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为我们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呼唤农业信息化。首先,信息化有利于农业科技人 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共享科研设备和信息资源,协同工作,联合攻关,避免 重复,少走弯路,快出成果,多出成果。信息化有利于农业生产者及时获取相关的农业科技、农业政策、产品销售、市场行情等信息,推广和使用农业科技最新成果 和实用技术,以便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农业的国际化、市场化呼唤农村信息化 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农产品迎来了一个全面竞争的新时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使农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信息化的发展将会极大的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减少农业生产与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使生产者得到更多的实惠。

农业产业化经营呼唤农村信息化 农村改革的实践证明,实现农业的 “ 两个根本转变”,除了解决经济体制转变和增长方式转变这两个根本问题 . 还必须同时解决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转变,也就是从传统的行业生产组织向现代产业经营组织发展。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使农业的内含扩大。外延更加丰富。在产业一体化经营条件下,农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都不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产业链一体化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通过大量的农业信息。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农村信息化是建设全面小康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基层科技服务能力的重要突破口,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村信息化现状和条件分析

(1)农民文化水平低.信息接收能力差。我国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文盲比例较高。

(2)农村行政村较多,情况多样,有些乡镇经济较好,但绝大部分山区和库区经济实力非常 薄弱。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

(3)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表现在基层缺少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 无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基层缺少能够主动、科学地进行信息管理的人员;信息来源可靠性差,致使不少假信息和过期信息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

(4)信息技术实用性差,没能给农民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且开发的技术品种不多,适应性差,加上目前农业应用软件出现供求之间的矛盾,更加阻碍了农业信息化的普及。

网络促进农村管理系统建设

目前.农村各项管理系统还没有实现完全自动化和网络化。因此.要有专门的人员从事相关的信息传播.不仅传播速度受到限制,还可能产生错误或歧义。给农村各项事务的管理带来困难。如果能够建立一个网络平台.将农村的人口.财务.村务。党 务.政务、资源和社会事务等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上网.将国家政 策.通知公告.资源调配等消息上网公布。这样既有利于管理部 门的统一管理.同时做到了党政信息的公开透明。同时.联系气 象,农业科学站.医疗机构,供电系统.信用合作社和农产品销 售团体等机构,将有关信息发布到网上.从而使农民及时掌握第 一手资料。这样的一个综合事务管理平台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 农村管理.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创新与发展的依据.并且这样的网络平台是能够实现的。

农村信息化的基础

(1)到2005年6月底,我国电话用户总数已突 破7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37亿户,农村 固定电话用户达10720.3万户.已通固定电话的行政村达到91.2%。

(2)到2003年底,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 94.8%,其中有线电视用户10508万户,全国电视 机保有量为3.2亿台,农村电视机普及率达108.6 台/百户,是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

(3)我国已建成大型涉农数据库100多个,约 占世界农业信息数据库总数的10%。其中,最主要 的是由农业科研单位先后引进建立的CABI、AGRIS、Agricola和FSTA数据库以及中国农 科院牵头开展的农业数据库和农业光盘服务网络。

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建设要求

集成化

数据库、系统模拟、人工智能、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单项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 用日趋成熟,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等网络技术也日趋大众化。但是,现代农业对信息资源及 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需求日趋综合化,单项信息技 术或单一网络技术往往不能很好满足用户实际需 要。因此,分散、混乱、封闭的农村科技信息资源 共享与集

成问题,多种信息技术的结合与集成问题,多网功能合一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网络化

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等网络技术应用于农村,不但能及时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技术问题,而且能降低农业和农村信息的获取成本。基于不同网络系统,处于不同地域和不同条件下的生产者,可以采用不同技术和方式获取农村信息。为此,必须制定有序的农业信息分类标准,采用先进信息网络技术,建立集多个农村信息子网于一身、多种信息传输渠道为一体的高速、宽带和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同时,为确保农村信息服务的有效实现,还必须建立和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多媒体化

多媒体是利用计算机或其它电子手段传递文本、图形艺术、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交织组合 的信息传输方式。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农村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及农村实用信息和技术等多媒体产品开发应运而生,它将十分复杂的农业和农村信息技术,以极为简单、易懂、易学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具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形象逼真、易于操作等特点。

实用化

目前,符合农村用户实际需求的应用软件开发及推广、农村信息传输的硬件系统研制将成为农村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当然,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地域性、季节性和持续性决定了农村信息开发的复 杂性。因此,对这类软硬件的开发必须通过多部门、多学科的合作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专家的协同 攻关,才能确保软件结构、功能、界面、程序的规 范化,才能提高软硬件的科学性、有效性、适应性和智能化,最终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普及化

为满足农业生产经营者日益增强的信息服务需求,需要快速推进农村信息的普及。一是信息技术的普及。通过有计划、分批次的培训,提高农民科 技和文化素质。二是信息传递方式的普及。指适用、科学、权威的信息能比较容易地通过各种方式传输到农村,为广大农村用户所接受。三是信息的普及。指农村信息的获取、分析与利用贯穿于整个农村生 产、经营的全过程并充当重要角色。

结束语

农村信息化势在必行,综合运用农村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农村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适应市场和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信息化的发展将会大大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减少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迎接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战略举措。信息技术加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时代的选择.设社会发 展的需要。它将以其快捷、方便的信息传输、精确的数据运算为农业生产加速,农民生活带来前所未有方便。但是,信息技术毕 竟是一门新兴的技术,与传统的农业科学技术相融合还需要各学科,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农业网络平台的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完善。终究有一天,网络这扇门将向农村打开,信息技术终归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信息网: h t t p :www.a g r i.g o v.c n2、张建明. “三化” 齐动一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向[J]

湖北大学报

信息化发展阶段论 篇6

何奎琳,冉光瑜

摘要: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评价注重以学生为本,促进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发展性评价策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在传统的教育学习理论里,老师们总喜欢用学分来单向地一刀切学生的学习。现在,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指导下,在学习论的教学改革中,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来综合衡量学生,将自我评价、生生小组评价等多种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教育发展上,开展动态的发展性评价,借鉴哈佛大学提出的“文件夹”评价法,创立学生电子作品集,关注学生发展过程。从而实现评价的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的内容从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别差异,进而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

发展性评价

策略

一、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重评教(主要是以评价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素养、师生活动、教学效果等为主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轻评学(仅仅是以评价学生对教材原义的再现和复出原义的程度等为主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重结果(仅仅以学生在参加各级各类部门组织的统考或抽测中考分的高低来衡量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轻过程(轻视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的关注),重选拔甄别与急功近利,轻激励导向与质量监控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困扰、束缚着成千上万个锐意教育改革的一线教师的身心、手脚,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困惑、迷惘、焦虑之中。虽然近期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实践很多,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许多改革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课堂教学评价仍旧存在着评价主客体单

一、评价方式陈旧、评价内容浅显、评价作用甚微的现象。

二、理性思考

现今,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并可能导致发达地区的教育越来越走向信息技术化、虚拟化、国际化、个性化。目前我们的校园已经建好了校园网,那么如何使全校师生尽快适应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活新环境?这是信息化教育改革必须着重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当前,不仅要提高师生们的信息素养,更重要的是必须要更新广大师生的信息技术化的学习观念与教学理念,培养在信息技术环境中高效学习的策略。

但是,由于我校的办学特点与历史客观问题,我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尤其信息技术环境中创造性学习能力及理念还不成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评价模式与规律,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以多元的多维度的动态发展评价体系来综合评价学生,让学生得到不同的有个性的发展。

(一)沟通是评价的重要前提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从其身份上看,首先是一个“人”,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说,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师生间应该是站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的。传统教育中那种师道尊严的观念,显然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念也的的确确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许多应有的权利。不是吗?多少年来,我们教师习惯了用我们的价值判断取代学生的判断,以我们自己的好恶来区分学生的优劣,以我们自己的一家之言轻易给学生下个结论:你是天才,他是笨蛋„„诸如此类的事,我们似乎已经司空见惯。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称“新课改”)呼唤着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在不断反思我们的班工作,渐渐地,平等代替了压抑,沟通取代了训斥。“沟通”在心理学上的概念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等方式相互交流内心感受,彼此了解对方”,由此可见,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实施评价一定会事半功倍。

师生之间也是如此,不论学生有什么样的缺点和错误,也无论学习成绩是好是差,教师都应该学会“蹲下身子说话”。教师只有放下架子,肯“蹲下来”,才能真正消除学生内心的恐惧感和距离感。换句话说,老师只有让学生感到与自己交流的不再是“老师”,而是关心他的“朋友”,才会把自己真正的内心世界表露出来,才会真正从内心接纳老师的评价。

沟通是评价的前提,但如何才能做到更好地沟通呢?首先,沟通方式要平等。我们在与学生对话时,不要非让学生在我们面前立正,而是搬把椅子让他坐下,或是倒一杯水,师生面对面,平起平坐,别小看这一把椅子、一杯水,它会给学生带来太多的温暖;另外,老师与学生谈话时,不必总摆出一副长者训导晚辈的架势来,语言不妨随意些,儿童化些,这样往往会收到满意的效果;其次,老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不能用老师的意志来强迫学生;最后,老师如果真的有什么地方评价错了,要敢于向学生承认,这不但不会降低老师的威信,反而更使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可亲可近,因为诚实的人总是最可信的。

(二)评价的核心是真诚

无论什么时候,真诚总是能打动人的。真诚应该是评价学生的首要因素。孩子的心是纯真的,孩子的感情是丰富的,他容不得半点虚假。当老师付出了真诚,也一定会从孩子那里获得更多的真诚。当学生取得了成功,有了进步,老师就和他们一起分享;当学生有了困难,老师就应诚心诚意地伸出热情的手;当学生伤心流泪时,老师就应该像妈妈一样用真情来抚慰他们„„当学生感到了老师的真诚时,他就会用百倍的真情来回报老师,而当师生真情相对时,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感到真诚的重要。我曾教过一个叫许川燕的学生,曾经学习成绩很差,整天沉默不语,同学们渐渐都疏远了她。可根据班里同学说,她从来不和同学说话,有一次,同学想给她讲讲数学题,她竟一个劲地低着脑袋一声不吭。刚入学的第一次语文单元检测,她几乎所有的题目都不会做,后来我抽空辅导她完成这份题目,却花费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甚至让她把正确答案抄到括号里去她也无法完成„„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长此下去,这孩子不就耽误了吗?每次上班会课,我都会想,我该怎样评价她呢?是她不愿意和别人交往不愿意学习吗?我想不是的,谁会反对别人对自己好呢?我想这孩子的自卑心理一定很重,她可能因为自己的眼睛严重近视而产生了自卑的心理。看来,让她感受到别人的真诚从而接纳别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于是我决定多和她沟通,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好帮帮这个孩子。记得我第一次找她谈话时她很拘谨,也很害怕,一副怯生生的样子。于是,我让她坐下,我坐在她的身边,抚摸着她的头,说:“川燕,老师觉得你是个好孩子,和老师谈谈心好吗?”她瞪大了眼睛看着我,看得出来,她对我的话将信将疑。是啊,在这孩子的心目中已经形成了“别人不喜欢我”的定势,突然听到老师样的评价,很不适应了。于是我和她谈起了我小时候也曾一度学习成绩不好,结果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赶上来的事,我还关心地询问她是不是有时心里很难受,是不是被爸爸妈妈责骂过,告诉她我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很理解她的感受。渐渐地,她开始和我说话了,她说她觉得老师同学都瞧不起她,爸爸妈妈嫌弃她,学习一点儿劲也没有。孩子冰冻的心终于开始融化了,我趁机鼓励她,告诉她全班同学都想帮她,在我和全体同学的鼓励下,她终于产生了试一试赶上来的想法。在往后的日子里,只要许川燕哪怕在班里举手回答问题、背诵诗歌、大声地说一句话,同学们都会不约而同地为她鼓掌、为她喝彩。“试一试”,多么珍贵的自信火花,我和全班同学正是用真诚的鼓励点燃了它。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发展性评价的特点 改革和完善评价体系是贯彻落实基础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新课程标准明确给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这就是说完善的评价体系应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它应该是建立在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上进和推动课堂教学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的评价体系。具体地说应该体现以下特点:

⒈评价内容多元化

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应从以“评教”为主转移到以“评学”为主上来,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应在重视知识掌握的同时更重视知识掌握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学习兴趣、情感体验等方面学生的发展。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所以评价应注重教师是否承认并满足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对教师的评价内容应关注其在实施课堂教学时的教育思想(是否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关心每个学生的育人意识,是否有创新理念支撑)、教学过程(是否树立了学生主体意识、学生发展意识)、教学效果(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是否充分、学生思维是否活跃、语言表达是否清楚等)、教师素养(教师是否科学严谨、是否教态亲切、角色转换及时得体、应变能力突出等)。

⒉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新的评价理念中被评价者应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同行、家长、管理者、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将课堂教学评价变成被评价者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双方的了解和理解,形成积极、友好、平等、民主的评价关系。

⒊评价方法多样化

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在此理念下,多元的评价方式必将代替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全和潜能的激发。

如,在教学完一些童话故事后,我经常让学生表演课文。表演完后,我先要求表演的同学进行自评,说一说表演时的感受,对所演人物的理解。学生常常会很公正地对自己的表现作出合理的评价。接着再引导观看表演的学生进行评价,较全面地指出了表演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在自评的基础上,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朗读、背诵、作业,可以开展互评和自评相结合的方法。“你觉得自己做得怎么样?”“你认为她做得怎样?”“好在哪里?”“如果是你,应该怎么做?”“还有哪些要改的,怎么改?”„„从而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在评价中提高评价能力,全面发展素质。

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性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以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的方法。有位教师在她的工作日记中有这样的一次记录:

这是一位学生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老师爱分数》。“唉,别提了,今天发卷子了,肯定又要挨打了!”望着一位同学的滑稽样儿,听了连续几个“了”,我感到挺好笑,可好友竟然也来我面前抱怨,说一些什么“我无脸见人了”之类的可笑话!转而一想我自己,我的语文分数也挺让人难堪的。

太阳暖和极了,照在每个人身上,“赐”予每个人一只“瞌睡虫”,于是,我差点儿没趴在桌上睡着了。一阵悦耳动听的音乐声(铃声)刚过,语文老师就用她特有的走路方式——轻轻地缓缓地冷不丁一下子冒在了教室门前。眼尖的小K小声惊叫了一声:“呀,今天报分数!”可不是嘛,只见老师手里捧着一大摞白花花的、令人心寒的卷子,毫无表情地看着她的学生们。“唰!”的一声,同学们立刻恭恭敬敬地坐正了,用一种讨好的目光看着老师。老师三步两步跨上讲台,把卷子往桌上重重一扔,随后仍毫无表情地看着大家。半晌,没有一个人动,没有一个人说话,我们就这么坐着。终于,语文老师似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来:“看看你们考得多好!”随后,又像是自言自语般地点了几个平时考得相当不错的同学的名字,说:“天天中午去‘疯’去了!”一听这段开场白,我们便都明白了:一定考砸了!可谁料,老师下句话竟是:“分数我没算,语文组长来发卷子,你们自己好好算算!”似乎每个人都稍稍松了口气,庆幸老师不会当着全班60个人的面报分。要不然,可真是“无地自容”了!

我愣神的当儿,轻飘飘的卷子已经“落”在了我的面前。我在心中默默祷告着,趴在桌上猛算起来„„我呆住了,74!!我心目中,语文80分是及格线,不达到就算不及格!我多么渴望我算错了,而现实是极为残酷的,我的确得了“74”!前排,考试成绩的第一名已经产生了,我望着这个考了“83”的女孩,既无羡慕,更无妒忌,有的只是我那无限的失望„„我得了全班第七名,对我来说,第七名是毫无滋味儿的,它既无第一名的喜悦,也无后几名的慌张。我只知道,老师爱分数!

细细品味,这是孩子们的内心的无奈。以一张考试卷定结论,以笔试一统天下,审判着儿童,考试被扭曲为只有一个目标——挑选。考核以单一的百分制来评判一个学生的能力,这期间会抹杀孩子们的天性和个性,有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怕考,对自己没有信心,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障碍。怎样较客观的评价学生,就成为教师研究的课题。但是作为考试制度它却是有挑选的目的,考试还有它的存在价值。可以从考试的内容、形式、评价方面进行改变,挖掘学生的潜力,给与表现的机会,更多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点滴成绩,以点来带动其它方面的发展,学科评定以等级制和百分制相结合,淡化了分数,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考试不再是只重结果,更看重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学习过程,注重考试方法在操作上的可行性和普及性。考试改革遵循情趣激励原则、自我发展原则、社会人文性原则、多元多法原则、创新原则。从教育论上认识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的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到以评导考、以评导学、以考促教、以考促学。评出学生的自信和能力,还评价于教育的正向导向功能。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母语的重要阶段。学生的语文能力归根到底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借助主体实践——口语交际、阅读、写作,才得以形成、提高的。这样,在语文教学方面,就提出了若干新的要求:

1、要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及语言交往能力,引导学生讲真心话,要从小培养学生健康、良好、诚信的语言表达能力。

2、要扩大学生的视野,不能把学生封闭在传统的课堂和课本当中。课堂教学应当将现代的信息技术同真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真正符合时代要求和儿童发展特点的课堂教学。

3、要开拓和开发利用课堂资源,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

4、要尊重儿童。因此在语文评价中,从学生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考核。同时加入学生参与评价体系中,形成语文评价的多元化。

可见评价的方式有很多,谈话是最常用的方式,但除了谈话,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采取更灵活的沟通方式:

⑴笔谈。

有一些学生性格内向,和老师谈话会很紧张,这样会影响评价的效果。这时我们教师就可以和学生进行笔谈。可以准备一个专用的师生交心本,老师对学生有什么希望,哪里需要提示学生注意,学生有什么想法、问题,都可以在本子上写出来。笔谈冲淡了师生的拘束感,使交流变得更轻松,也可以提高交流的效率。

⑵眼神。作为班主任,我十分注重和学生的目光交流。我觉得有时相互一个眼神,就能起到交流感情的作用。学生病了,我常常向她投去关切的目光,学生进步了,我就经常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学生有困难了,我就不时送上鼓励的眼神,告诉她不要泄气。这种无声的眼神所传递的感情,有时比语言对学生更有效。

⑶动作。

与学生在一起时,轻轻摸摸她的头,拍拍她的肩膀,把受委屈的学生轻轻搂在怀里,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竖起大拇指„„这些细微的动作,都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关心无处不在,使评价充满了温情。

⒋评价语言的多元化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运用口头的语言,其实在某些情况下,更应重视肢体语言的评价: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个肯定的点头,一个善意的抚摸„„这些无声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将牵动着学生的心,这是一种被评价者最容易接受的评价形式,可以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有的同学胆子小,说话断断续续,就向她投以信任的目光,表示相信她能行„„这样会拉近师生的关系,提高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在教学中进行发展性评价的策略

实施素质教育,主阵地在于课堂教学改革。怎样激活课堂,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但课堂评价——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评价艺术,是其中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针对这一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科学化,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评价中,教师要努力以真诚的语言、温和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满足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一)利用好信息技术载体,用多元评价标准取代单一评价标准,充实发展性评价的灵魂

以往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书面知识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忽视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探究能力、协作精神等个性方面的评价。单一的评价令志趣各异的学生高度统一的向某一个方面发展,造成人才趋向千篇一律、没有个性。我们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作出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也是符合了教育学理论里面的评价原则。很多实验证明:较系统地了解和研究当前国内外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新进展,学习和培养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学习方法与思维的拓展,促进教育观、评价观念的更新,是让学生更好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高效的、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的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最好的途径,为国家培养出多才能的人才。

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行为、创作的作品为基础,从多个维度动态的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我们侧重评价学生的信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学生对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热情和参与程度,还有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成果、收获与发展的评价。

例如,有不少学生在尝试了多媒体学习、信息技术搜索学习后,转变了学习方式,由以往的被动的单一转变为主动学习,由个人学习转变为协作学习。有的学生说:“现在的学习可有趣了,我学会了用电脑查找很多很多与课文有关的课外知识,而且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同学们都说我的资料最好了。”她还说:“前段时间,语文老师给我们讲《海底世界》,让我们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用电脑上网查找有关海底世界的课外知识,我们组找到了很多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海鱼、海草等一些海底生物的图片,我们还和其她组的同学一起交流,我在那节课里学习到了许多知识,也和几位同学成了好朋友。我觉得很高兴。”

(二)用信息技术建成成长文件夹,注重学习过程中发展性评价,开展动态评价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以往只注重单纯的终结性评价,在期末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使一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拿高分而不会学习,忽略了学习的真正意义。这种评价是面向“昨天”的评价,没有着眼于人的一生的发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利用好信息技术环境提供给我们的有利条件,关注每个阶段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和要求,随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通过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或措施,使学生能不断地改进、完善自己的学习活动,学会做学习活动的主人。

着眼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我还鼓励学生对课本的知识大胆的创新与拓展。每天都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和同学们一起研究解决,然后小组讨论评价,这种研究问题和评价方法贯穿于学习过程始终。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做到日日有创新,人人都来评。不少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日记收入个人电子文件夹中。这种学生对自己的动态评价,改变了以往盲目学习的状况,使学生随时能静下心来对自己以往的学习以及现在的学习进行反思。继而不断修改更新自身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这将成为学生成长过程的一份永久记录,使学生养成了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习惯,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有助于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养成。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看到自己的作业一次比一次的好,我心里很高兴。”

(三)借鉴哈佛大学“文件夹”评价,创立学生电子作品集

借鉴国外教育评价前沿正在探索的“文件夹”式的评价模式,将每个学生在本门课程学习期间所做的所有学习成果整理成个人的“文件夹”,并进一步制作成个人和活动小组的网上学习主页(包括学习计划、学习心得、读书笔记、调查报告、Powerpoint演示文稿、Flash动画和资料库等),反映在某一阶段学生的发展状态和取得的进步,作为学生成长和进步的记录,以此作为评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

文件夹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实验教师要指导学生有目的、系统地逐渐将有关作品放入个人学习主页中,并可对部分内容进行更新。而且,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制作出有个人独特风格的文件夹。学生在创建文件夹的过程中,要挑选、提炼、评价她们自己的工作样本,成为她们自己成果和进步的积极评定者,积极地思考、评价她们自身的学习历史,这是一个强有力的学习机会,学生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

由于目前我校师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较薄弱,这样使得工作的难度加大,比较难以激发不同个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自己制定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具体学习目标,使课堂学习目标更细化、具体化、个性化,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这时学习目标的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就更为明显。

文件夹评价并非简单地、盲目地将学生的一些作品收集放在一起,它是与这门课的教学理念、学生观、评价观紧密联系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收集相关的作品。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发展性评价精益求精

在进行信息环境下的动态评价时,由于目前还缺乏一定的技术支持,无法由机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加之有些涉及情感、态度、体验的内容,也无法由机器代替教师进行评价,在遇到学生人数较多时,会给教师增加很大的工作量。仅仅看每个学生的文件夹中的作品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采取让学生互评是减轻教师负担的一种方法,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决定了,发展性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由于我们采用信息技术环境辅助这样的动态的发展性评价方法,那么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生们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是值得探究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动态发展也值得探讨,甚至动态中的静态参照也需要去探索。我们应在不断的实验研究中,逐步更新强化学生文件夹的质量。学生创作的文件夹的质量可能会参差不齐,有的能较好地按教师要求完成,有的却内容不全。我们更需要有耐心的指导学生按部就班的完成。

(五)课堂中的发展性评价要注重评价艺术

实施素质教育,主阵地在于课堂教学改革。怎样激活课堂,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但课堂评价——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评价艺术,是其中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针对这一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科学化,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评价中,教师要努力以真诚的语言、温和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满足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课堂评价的最优化呢?总结自己几年来的评价心得,我觉得应该做到这样几个方面:

⒈热切的激励

一般地说,评价应以激励为主。这种激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优秀的反馈信息的激励。如果学生题目做得正确甚至有独创性,回答问题正确、流利、干脆等,教师可说“某某学生答得精彩,有见地”。一种是“后进生”的激励。后进生有一个很突出的心理障碍是缺乏自信。而在这时,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把爱的阳光洒向那些易被遗忘的角落,使她们在引导激励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如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发言了,发言中哪怕只有那么一丁点儿合理的内容,也就应给予充分肯定,千万不要把欣慰藏在心里,要把激励充分地表现在我们的评价中。这就像一棵断树,只要还有一根树脉未断,它就还有生存并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需要教师的激励。激励性的语言犹如扬帆的劲风,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激励能激发人的潜能,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里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才能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

⒉正确的启迪

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融注情感教育,做到心诚意切,对学生高度负责。教师要善于“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但也不能不加辨别地盲目叫好,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启迪学生。

如我曾经在学校参加的一次教学展示中执教了《狐狸和乌鸦》一课,当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一位学生说:“我觉得狐狸很狡滑,她经常欺骗一些小动物,太可恨了。”我对此说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又一位学生说:“我觉得这只狐狸很聪明,一下子就想到办法得到了乌鸦嘴里的肉,其实我们应该向她学习,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我当时觉得学生能说出这等与众不同的见解,非常值得鼓励,于是不假思索的称赞道:“你说得真好,狐狸的确也很聪明。”课后细细反思,觉得这一评价非常失败,这样的评价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教师不能因尊重学生而悖离了正确的价值观,违心地无原则地赞扬。针对这一问题,应该这样引导:“看起来狐狸的确很聪明,但它的聪明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呢?这样的聪明我们喜欢吗?”可以顺理成章地把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入到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上来。

⒊风趣的语言

机智风趣的语言,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赞许,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如,我在教学《画风》一文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文中几个小朋友的看法,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赵小艺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她第一个想到怎么画风的。”我不失时机的夸奖她说:“你和赵小艺一样,也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孩子。”一位学生说道:“我觉得陈丹和宋涛也很不错,很快也想到了很多画风的方法!”我也顺势竖起大拇指夸奖她:“你的表现也不比她们差呀!”同学们听到老师将课文中的人物拿出来和自己比较,得到了这么高的称赞,顿时一个个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要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种根据特点内容随机引发的机智风趣的评价,不仅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生兴趣,并无形中营造了一种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真可谓一箭多雕。⒋合理的延时

心理学家奥斯本曾提出过一种新的教学技术——思潮冲击法。其根本内容就是通过延时评价,让人们头脑中新颖的“想法和观念”在没有“看守”的情况下蜂拥而出,从而达到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在教学上的体现就是当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时,教师不必过早地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终结性评价,而应把握好评价时间的度,合理推迟评价,注重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尽可能地让每位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自由展开讨论,互相取长补短,形成正确的观点。

有位老师在三年级教学《珍贵的教科书》一文时,回忆说:一位学生忍不住站起来问道:“老师,我觉得张指导员是不是太傻了,为了保护一捆教科书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样做值得吗?”对于她的这一说法,我没有急着去评说,而是用期待的目光瞧着我的学生们,马上就有一些同学举起手来要发表自己的观点。我当机立断,给了她们一个辩论的机会。学生对此热门话题展开了精彩的争论,很多学生都借助书中的关键语句说服了认为“不值”的同学。最后在一位学生 “我觉得张指导员就好比一根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的精彩发言中,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讨论,我再不失时机地给予参加辩论的学生充满激情的赞扬。

教学这篇课文以前两三年前的事,但学生当时辩论的字字句句我仍记忆犹新。我很庆幸自己当时作出了“延时评价”这一做法。在这里,延时评价是一种宽厚和关爱,是一种信任和期待,是一种点拨和启发。它有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四、结束语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真正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就必须加强教学评价艺术的修养,使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成为学生心目中“公正的法官”、“思索的哲人”和“爱的化身。“发展”是新世纪的主旋律。21世纪,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都将突破夯实基础,进入飞跃式发展阶段。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更应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更应加强教育过程本身的发展如何促进人的本体发展规律的研究。这时探究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学习发展性评价的重要性就尤为明显。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 [2]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走进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9.

作者简介:

信息化发展进入有法可依新阶段 篇7

会议由山西省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赵建平主持, 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张立新进行发布, 省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邓永明、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委员高国顺、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王满春、省政府法制办主任王卫星、省经信委主任张华龙、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委员蔡汾湘、省经信委副主任朱鹏出席了会议。省有关厅局和相关企业的代表以及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

张立新介绍了《条例》出台的背景, 《条例》是在当今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 针对山西省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信息化建设低水平重复、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共享度低、信息产业基础薄弱、信息安全存在隐患等问题出台的。他详细介绍了《条例》规定的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化管理职责、规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明确信息化项目的管理要求、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与服务以及加强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以及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信息化、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等内容;并对各相关单位尤其是信息化主管部门提出了贯彻实施的要求。

《山西省信息化促进条例》宣传贯彻暨新闻发布会在省人大会议中心召开

张华龙表示, 山西省经信委作为信息化主管部门, 将按照《条例》的规定要求, 认真履行职责, 抓好全面落实, 并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 省人大的监督指导下, 围绕信息化发展目标, 加大《条例》宣传贯彻和落实力度。各级主管部门要做好面向本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全社会的宣传活动;还要进一步细化完善配套规章制度, 研究制定信息化相关标准体系, 出台优惠政策;切实履行监管职责, 加强对《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周然强调, 要认真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工作, 依法加强对《条例》的实施力度和监督检查力度, 促进山西省信息化事业有序健康发展。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 朱鹏明确了《条例》出台的目的, 即为了加快山西省信息化发展, 提高信息化水平, 规范信息化行为, 保障信息安全,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针对信息化缺乏统筹规划、开发利用滞后、应用层次低、信息安全存在隐患等问题, 《条例》对在山西省行政区域内开展的信息化规划与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与服务、信息安全保障等活动进行了规范。《条例》分别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各级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职责作了规定。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制定发展政策和措施, 设立专项资金并逐步增加信息化投入;各级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信息化统筹推进、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在促进信息化方面, 《条例》也有具体的措施, 如设立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 表彰对信息化建设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在促进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条例》在要求利用信息化升级传统产业的同时, 还要求优化文化旅游产业。在促进两化融合方面, 《条例》第五章的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均作出了明确规定;此外, 还出台了《山西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以重点培育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从而带动山西两化融合发展。

《条例》从明确信息化发展的管理体制、规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推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信息化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加快信息技术在民生领域的应用、加大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条例》的出台是山西省政府法制办、省人大有关工作委员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各个部门通力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 凝聚了众多同志的心血和社会各界对信息化的关注, 广泛集中了民智, 充分反映了民意。山西正处于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全面实施阶段, 《条例》的实施有助于加强对山西信息化建设的统一引导与规范, 防止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有助于明确政府各部门、各行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责, 理顺管理运行机制,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有助于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求, 有力推动全省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促进转型跨越发展;有助于提高社会各界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促进信息技术深度应用, 提高信息化水平, 保障信息安全, 有力加快山西信息化进程, 提升信息化水平, 助力调结构促转型, 推动山西省综改试验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链接

论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篇8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阶段性 实施

经历了“增长”与“发展”的困惑,以及要不要增长,如何增长等争论后,人类终于在选择未来的发展道路(模式)上达成了共识,即选择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最高理想,实现这一理想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限制,人类不得不在许多的问题上做出两难选择。本文提出并初步论证了可持续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这一观点,力图为各地结合自身特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实施上的理论依据。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确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尽管是西方国家明确提出的,但可持续性的概念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出现的一些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初步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萌芽。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特别是自西方产业革命以来,由于机器的大量使用,生产效率猛增,在改变世界的同时,带来了局部的环境污染,人们纷纷呼吁保护环境,各地也出现了各种环保组织。在出现了臭氧层损耗、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消失、人口剧增、资源浪费和急剧缩减、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不能仅只依靠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应寻求一种建立在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受基础上的长期发展的模式。经过提出“有机增长”、“全面发展”、“同步发展”和“协调发展”等各种构想后,人们终于提出并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可见,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经历了种种灾难和痛苦后,经过深刻的思索,对人类未来的发展树立的科学的发展模式。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可持续发展(的产生、发展过程)具有阶段性。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本身包含有阶段性特征

1.可持续发展时间上的阶段性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时间上的阶段性。主要表现为:第一,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当代人与后代人发展。他提倡首先满足当代人的发展,同时当代人的发展不应该损害后代人发展,应有义务保护后代人发展的自然、环境及经济支撑力。很显然,这一阶段性表现在把优先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放在了第一位的发展。

第二,可持续发展的阶段划分。由于人们的环境意识不同,对可持续性途径的认识不同。皮尔斯把可持续分为极弱可持续性,弱可持续性,强可持续性以及极强可持续性四个阶段,指出任何通向可持续发展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是缓慢的,向可持续发展面临政治、制度上的挑战,过渡共有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极弱可持续能力,第二阶段为弱可持续能力,第三阶段为强可持续能力。并指出:“可论证的是,英国甚至还没有完全处在第一阶段,甚至在政党的政治条文中还没有把政党放在通向第二阶段的途径上,第三阶段还没出现在各党战略家的心目中。”根据不同资本之间替代程度的大小,可持续性分为四种:弱可持续性,中等可持续性,强可持续性和绝对强可持续性。很显然,这种认识的潜在假设就是:可持续发展具有(时间上的)阶段性。

2.可持续发展空间上的阶段性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对可持续发展的见解不一。可分为三层次:第一层次,芬兰、瑞典、挪威、德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将可持续发展定位于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第二层次,包括第一层次以外的工业化国家和少数准工业化国家,如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将可持续发展定位于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第三层次,几乎全部是发展中国家,将可持续发展定位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意保护环境。

3.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子系统的协调发展

如果将可持续发展简化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那么可持续发展是二者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只强调任何一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图示分析。

图 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保护强度矩阵

处理二者关系有四种方案,很显然,方案C不可取,因为对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而贫穷是可持续发展的第一障碍;方案D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环境保护,这是一种传统的增长的观点,应向B转化;方案A是一种极端的环境保护思想,不顾经济发展而人为地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这在理论上得不到支持,在实践上也是不可行的;只有方案B既体现了经济发展,又关注了环境保护,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在“生态—经济—社会”这个三维系统里,生态子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条件,经济子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社会子系统则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由于各国、地区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他们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上的步骤及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体现了一定的阶段性。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把经济发展放在了第一位(当然是可持续发展思想下的经济发展,而不是经济增长)——阶段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之有条件加大环境保护的投资——阶段Ⅱ;在实践中经过不断调整,使得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阶段Ⅲ。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在各子系统的内部,也存在着阶段性,可持续发展必须体现公平的原则,公平有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首先考虑代内公平,而代内公平的实现也具有阶段性,需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德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可见,“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并不排斥各子系统及其内部按阶段性实施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阶段性特点

中国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三种具有典型特点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区:东部沿海属经济高速增长、资源与环境危机区,其面临的是工业污染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以中部为主的经济快速增长、资源与环境破坏区,面临的是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如何寻求有质量的增长问题;以西部为主的经济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脆弱区,面临的是贫困所带来的温饱问题,并非环境问题。因此,东部地区在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同时,重点是提高增长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生产模式与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对于西部地区来说,重点是消除贫困,加强“发展”所必需的诸如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建设,提高经济对区域开发的支撑能力。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同,必须从国情出发,有步骤、有重点、分阶段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能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

四、结论及建议

可持续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并不否认或抛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整体观思想。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总结,是人类明智的选择,人类的未来发展,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整体指导。但是为了使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理念变为可行的行动,需要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便根据各地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资源环境承载状况,来确定出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出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行动方案,这样才能做到有序、科学的推进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大卫·皮尔斯著李巍等译:绿色经济的蓝图—衡量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第19、186页

[2]徐玉高侯世昌:可持续的、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4~7

[3]王伟中主编:国际可持续发展战略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53~557

[4]潘玉君等:试论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公平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41~43

上一篇:学用政策妇联下一篇:关于狗的成语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