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精选9篇)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 篇1

第一章总则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是高校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为了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能够担当发展重任的高素质后备干部队伍,根据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和《2010-2011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我系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

第二章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大局,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培养造就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善于办学治校、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后备干部队伍,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提供充足的干部储备和人才支持,为推动我系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第三章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基本要求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原则,同时根据后备干部工作实际,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真正把那些理想信念坚定、党性观念强、党纪作风好、广大干部群众认可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形成注重品行、崇尚实干、联系基层、群众公认的正确用人导向。

2.坚持优化结构。要确保相应级别后备干部队伍形成合理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知识结构,推进各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3.坚持重在培养。要注重发展潜力,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和改进作风为重点,加强实践锻炼,在实践中提高后备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4.坚持改革创新。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把握工作规律,不断完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机制。

第四章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各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抓住选拔、培养、管理、使用等关键工作环节,制定具体措施,狠抓落实,整体推进。

(一)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切实做好后备干部选拔工作

1.坚持选拔标准和条件,严格选拔工作程序。选拔相应级别后备干部既要坚持干部选拔的基本条件,又要突出后备干部的特殊要求,重点考察了解人选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严把入口关。注重考察人选在政治上是否清醒和坚定,是否具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是否同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注重考察人选的品德修养、群众观念、务实作风和廉洁自律情况,看党性纯不纯、品行正不正、作风实不实;注重考察人选的实际表现,特别是在关键时刻、应对突发事件等重要关头和完成重大工作任务时的表现;注重了解人选的工作经历、主要专长和发展潜力,特别是在推动我系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方面的能力和业绩。

2.拓宽选拔渠道,扩大选人视野。要逐步探索采用竞争性选拔方式,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中的优秀人才符合后备干部条件的,可以按规定程序列入相应的后备干部名单,扩大后备干部选拔工作中的民主,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让更多干部群众有序参与到后备干部选拔工作中来,切实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3.完善调整补充方式,集中补充调整和平时动态调整相结合。不断完善相应级别后备干部调整补充办法,根据学院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坚持每3年进行一次集中补充调整,并形成制度。要加强教学单位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要求,原则上后备干部的数量按照领导班子职数正处1:2和副处1:1的比例确定。坚持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紧密结合其考核考察等情况,对后备干部及时进行补充调整,特别是民主测评情况较差的甚至受到纪律处分的干部要及时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或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中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要及时吸纳到相应级别后备干部队伍中,实现后备干部队伍有进有出,始终保持合理总量。

(二)加强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切实做好后备干部培养工作

1.树立按需培养理念,制定培养计划。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制订后备干部培养锻炼计划,建立起后备干部的专业方向和职位方向的立体培养格局,根据各级后备干部的培养方向和主要不足,缺什么补什么,统筹安排好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业务培训。

2.加强理论武装,提高政治业务素质。针对新时期后备干部的特点,做好和协同教育工委做好干部培训工作,以理想信念、革命传统、改革开放意识教育为重点,对后备干部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培训,注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定后备干部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根据实际岗位职责需要,加强各级后备干部业务理论知识培训,促使他们掌握做好工作必须具备的新知识、新本领。

3.注重党性修养,培养良好作风。着力引导后备干部增强宗旨观念,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着力引导后备干部强化责任意识,时刻牢记肩负的责任和重托,锐意进取,敢于负责,立足岗位模范践行先进性;着力引导后备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模范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着力引导后备干部树立正确利益观,以学生利益为重,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淡泊名利,克己奉公;着力引导后备干部增强党的纪律观念,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秉公守法,清正廉洁。

4.突出实践锻炼,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坚持多岗位、多渠道培养锻炼后备干部,不断提高各级后备干部理论指导实践能力、干事创业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加强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和政策措施的执行力。

(三)坚持从严要求、从严管理,做好后备干部管理工作

1.加强后备干部跟踪管理。系党委和党委组织部对相应各级后备干部既要严格要求和管理,又要热情帮助,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工作上多支持,加强传帮带。对后备干部身上出现的不良苗头,要及时提醒,帮助改正。后备干部出现思想波动、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时,要积极帮助排忧解难,教育引导正确

对待组织,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自己,正确面对挫折,坚定理想信念,经受住各种考验。

2.实行后备干部动态管理。后备干部不以一次选拔定终身,要根据实际需要,适时调整后备干部名单,调控相应各级后备干部队伍的数量和结构比例。紧密结合考核、换届考察和任期考察,对相应各级后备干部加强考核,重点了解思想政治表现、工作实绩、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以及心理素质等情况,特别要加强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考核,通过实绩甄别优劣,及时调整相应级别后备干部名单。

3.规范后备干部信息管理。后备干部名单确定后,要建立各级后备干部分类管理信息系统和个人成长档案,逐步建立起内容完备、信息准确、更新及时、管理规范的各级后备干部管理信息系统。

(四)坚持统筹协调、做好后备干部使用工作

1.坚持同样标准、同样程序任用后备干部。对于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相应级别后备干部,根据工作需要,按程序予以任用。对于特别优秀的后备干部,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破格提拔任用。同时,干部的提拔任用要面向全体干部,不能只在后备干部中进行。

2.重视使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根据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自身特点,完善有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拓宽这些干部成长的渠道和途径,提供必要条件,营造良好环境,促使健康成长,满足党政领导班子建设需要。

3.加强统一调配使用。根据系相应级别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在各专业之间统一调配使用各级后备干部,促进干部交流,加强干部培养。

第五章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机制

1.落实领导责任。系党委和党委组织部要切实担负起培养相应级别后备干部的政治责任,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工作会议,集中听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汇报,研究决定各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充实和保证工作力量,切实抓好各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2.加强督促检查。建立相应级别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报告制度,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考核评价体系,进行相应考核。系党委要对《规划》落实情况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

例》实施情况一起进行专项检查,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 篇2

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引用中国古语,“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说明基层工作经历、经验的重要性,强调基层是实现人生价值、锻炼干部的摇篮。 作为国企基层干部,要充分利用这一艰苦但又丰富的工作条件,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绽放青春的光芒。

1加强党性修养

党的十八大就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做出全面部署,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名国有企业党员、干部,要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努力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1.1 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 “三个自信”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 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 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 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政治方向,明辨大是大非,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1.2 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 “三种意识”

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企业发展、基层发展都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我们党将长期面临 “四大考验”“四大危险”。作为西部省份,我们还面临如何跟上全国行业发展步伐的压力,基层发展面临的压力、挑战和难题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 既要坚定必胜信心,又要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特别是要增强责任意识。 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责任落实不到位。 责任和权力是对等的,在省市县三级行政、事业、公司之间,上级将权力配置、资源分配向下倾斜的同时,下级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应尽的义务。 要把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转化为强烈的责任意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破解基层发展的难题,夯实行业发展的基石。

1.3 要保持良好心态,始终做到 “三知”

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潮,要始终坚守正确的价值追求,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到“知恩、知足、知止”。 一是常怀知恩之心。 行业改革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首先归功于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支持,归功于社会主义制度,归功于整个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社会为我们提供了安身立命、干事创业的平台。 我们的成长进步,是组织培养、群众支持的结果。 对于党和政府,对于行业、组织和群众,我们要常怀知恩之心。 二是常怀知足之心。 《道德经》有言:“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意思即:最大的祸患就是不知足,最大的过错就是贪得无厌。 所以自我满足的富足,才是长久的富足。 我们行业经过三十多年艰苦创业,事业发展,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想起过去的苦日子,我们要以知足之心对待职位的进退留转、工作与生活待遇,倍加珍惜干事创业的机会,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回报社会。 三是常怀知止之心。 与知足相比,知止的境界更高一层。 知足是对已经拥有的利益心满意足,是被动地接受现状;知止是在利益变化过程中果断取舍,是主动地适可而止。 《道德经》有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思即: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批评,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失败,这样才能够长久。 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 我们要常怀知止之心,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确保任何时候都经得起考验。

2提高履职能力

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强化干部素质, 提高履职能力。

2.1 要提高学习能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把学习型放在了第一位。 有人说,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读十几年书,才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 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同志, 不缺乏实践经验, 缺乏的是系统的理论指导、精深的专业知识、历史的眼光和宏观的视野。 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持之以恒地学习政治理论、法律、经济、财务、科学、历史、文化等方面知识,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本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2.2 要提高工作能力

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能力,一方面要提高执行能力,基层主要从事执行层面的工作,最重要的能力是执行能力。 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增强执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上级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确保行业政令畅通。 另一方面要提高创新能力,执行与创新是分不开的。 上级的工作部署,很多都是思路性、方向性、政策性的要求,需要基层同志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抓落实。 事实证明,亦步亦趋是抓不好落实的。 要注重发扬独立思考的精神、敢于担当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克服沾沾自喜、自我满足的心理,打破四平八稳、墨守成规的状态,推动基层工作创新发展。 对于基层涌现出来的新经验、新做法、新典型,上级要适时组织交流汇报或巡回演讲,向全面范围推广。

3改进工作作风,加强队伍管理

自从中央八项规定颁布和“三严三实”活动开展以来,全党同志、各级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发生了重大变化。 但从高标准严要求来看,还需要在以下方面重点改进。

3.1 要在艰苦奋斗上下功夫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宝贵精神。 中央狠刹奢侈浪费之风以来,行业和地方风气都在好转。 迎来送往少了,请客送礼少了,对于各级干部都是一种解脱。 我们要衷心拥护中央这一精神,自觉遵守、自觉践行中央和行业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各项规定,不要明知故犯、顶风违纪。

3.2 要在服务群众上下功夫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改进作风的目的,就是取信于民。 无论是党中央部署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还是行业开展的各种改进作风活动,都是为了服务好人民群众,满足群众需要,受到群众欢迎。 基层干部与群众打交道的机会最多,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为群众搞好服务。 服务群众不能只喊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要体现在日常工作中。 我们要心里时刻装着群众,遇事多为群众着想,通过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赢得群众的认可和信赖。

3.3 要在廉洁自律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 ’一起打。 ”这是有针对性的。 现在有些干部只要手中有点权,就要想方设法捞点好处,没有权力可以胆大妄为,没有机会可以创造机会,稍一沾边就为所欲为。 对于严惩腐败、纠正不正之风,中央和各级组织旗帜鲜明、态度坚决。 基层要坚持秉公用权、廉洁从业,防微杜渐、洁身自好,始终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确保单位风清气正。

摘要:基层是锻炼干部的摇篮。基层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清醒头脑和良好心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要认真学习,并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搞好工作和带队伍的素质,提高履职能力;要艰苦奋斗,服务群众,廉洁自律,改进工作作风。

关键词:干部队伍,党性修养,作风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建军.习近平理想信念论述的历史梳理与理论阐释[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8.

[2]王朝纪,辛世俊.直面“四大考验”、化解“四种危险”的若干思考[J].学习论坛,2011(11):5-8.

[3]朱松美.知天以知人:道家哲学的生态智慧启示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08-115.

四个强化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篇3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企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于企业干部队伍。建立一支状态好、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的干部队伍,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那么,如何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呢?

强化思想建设

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武装干部头脑

中铁九局作为重组后的新局,正处在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培育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企业干部队伍,对于推进企业的科学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目前国有企业干部队伍的思想状况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思想建设尤为重要。

认清形势,坚定科学发展信心。对于我们工程企业来说,要时刻让干部队伍认清企业面临的市场形势,特别是当前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工程企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既要让广大干部坚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形成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共识,又要让大家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冷静分析,沉着应对,坚决打好施工生产攻坚战,形成“聚精会神抓项目、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局面。

用科学发展观推动干部队伍思想观念的转变。以笔者所在的中铁九局为例,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在转变干部队伍作风中仍然存在着十种落后思想观念,那就是:僵化保守的市场观念;“等靠要”的经营观念;粗放型的管理观念;单一落后的成本观念;虚假繁荣的效益观念;论资排辈的人才观念;被动应付的服务观念;麻痹大意的安全观念;只顾眼前的发展观念;分散排斥的文化观念。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思想工作,在干部队伍中树立和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

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干部队伍学习、教育和培训。中铁九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制定了3年“大学习、大教育、大培训”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全员教育和培训工作。坚持从学习、教育、培训等基础工作入手,通过落实全局副处级以上干部集中轮训制度,落实好干部组织的各种层次培训,逐步提高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

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企业宣贯先进企业文化理念。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中铁九局重新提炼了企业管理理念,运用多种形式宣传贯彻企业理念,特别是在干部队伍中大力宣传和倡导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着力从打造品牌文化、安全文化、廉洁文化、和谐文化和执行力文化入手,在全局形成上下同心、目标同向、责任共担、荣辱与共的良好氛围。

强化组织建设

用科学机制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国有工程企业要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充分运用党委的核心优势,通过强化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干部选聘任用机制,激发活力和干劲,从而提高企业生存竞争的能力。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建立并完善干部选聘、激励机制。从做好选配干部的规划入手,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推行“竞争上岗、公开选拔、能上能下、末尾淘汰、任前公示”等一整套融竞争、激励和监督为一体的干部选聘机制;完善创新奖励激励机制,建立高技能人才的激励机制,坚持“外引内培”,利用多渠道进行人才配置,改善企业人才队伍结构,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支能攻坚克难的骨干技术队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挥政治工作优势,强化组织制度落实。重点抓好两级班子和工程项目《三重一大制度集体讨论制度》、《党政会签制度》的落实。全过程地明确责任、落实、反馈、督导、检查、考核、奖惩,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坚持集体决策,严格遵守党委会、党政联席会、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发挥班子成员集体智慧。

以创建“四好班子”为载体,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中铁九局在抓好企业“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中,把“真诚、善思、大爱、执着”作为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并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以强化;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免谈话、民主生活会党内监督制度,整体推进领导班子建设水平;全过程地明确责任、落实、反馈、督导、检查、考核、奖惩,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注重选树叫得响、过得硬的干部典型、班子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打标立样,在企业上下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氛围。

强化廉政建设

用廉洁从业规范干部队伍行为

遏制腐败现象,保持企业干部队伍的清正廉洁,必须建立健全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使滥用职权的越轨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制裁和纠正,使弄权营私者无隙可乘。

一靠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抵制腐败。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加强党性和廉洁从业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坚定政治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

二靠加强有效的监督来杜绝腐败。不断完善监督体制,让每一名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在监督的条件下开展工作,并自觉地把接受监督当作一种内在素质和要求。通过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

三靠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来遏制腐败。积极构建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坚持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进一步完善和执行反腐倡廉制度,增强时效性、针对性、操作性和效用性。

四靠惩防结合来彻底治理腐败。坚决查办影响巨大的违法违纪案件,坚持惩罚与防范相结合的原则,与司法部门沟通,积极开展检企共同预防经济犯罪活动。对在工程项目中出现违法违纪行为,并造成项目严重亏损的,要毫不手软地予以严肃处理,必要的时候要求司法介入,加大惩办的力度。

强化作风建设

在实践中提高干部队伍能力素质

作为工程企业,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树立项目主体意识是转变干部作风的基础。工程项目是工程企业效益的来源,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切实加强以工程项目为重点、以项目成本控制为中心的基础管理工作,是每一名干部的职责。因此,转变工作作风首要的问题是树立项目主体意识。

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中铁九局在转变干部作风过程中,两级班子、两级机关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抓现场、抓施工生产上来,认真落实“一个亲自”,局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各系统、各部室负责人下基层的时间达到工作时间的1/3以上,分子公司领导班子、机关各部室负责人下基层的时间达到2/3以上,深入现场,分工包保,切实为现场解决实际困难。

积极开展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的主题活动。各级党组织及时开展旨在转变干部作风的主题活动,展开思想讨论,反思查摆,落实整改,推动干部作风转变。结合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利用第三阶段整改落实契机,九局机关深入开展“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努力建设‘九型’机关”活动,其中把建设务实型机关、服务型机关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切入点,引导各级干部在打好施工生产攻坚战和扭亏创效攻坚战中,求真务实,抓出成效。

三项举措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篇4

一、选优配强,夯实团建基础

针对由于人员调整、分工变动导致社区团组织负责人出现空缺的情况,街道及时从社区人员中选拔优秀年轻人担任团干部,鼓励大学生村官担任所在社区团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对社区团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对优秀人员推荐其担任社区工作站站长助理、副站长,为基层团干部提供成长发展空间,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热情。

二、加强培训,提升能力素质

加强对专兼职团干部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团干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每月组织一次集体学习活动,重点学习党的理论和团建知识,着力打造学习型团组织。通过QQ群、邮箱等向非公企业团干部发送团建基本业务知识、方法,定期组织座谈活动,交流工作经验,提高非公企业团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推动非公企业团建发展。

三、完善制度,加大考核力度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 篇5

一、目前山区农村干部队伍现状和问题

1、山区农村干部年龄偏大。随着山区劳动力第一产业递减、第二、三产业增加,年轻的、有创业能力的、优秀的农村青年及部分村干部不断外出,直接造成当地人才的外流,有的村因无合适人选,村支部书记一定终身。在2002年的换届选举中,尽管在选举前对年龄作了限制,但渠口18个村产生的130位村两委成员中,35岁以下的村干部19个,仅占15,60岁以上的村支部书记还有两个。所以党组织承担越来越重的任务与党员干部队伍状况相对薄弱这种矛盾也日益突出。

2、山区农村干部文化素质偏低。从村两委成员结构来看,初中文化程度的村干部比较普遍,高中文化程度的凤毛麟角,而小学或文盲也占到一定的比例,与市、县提出的对农村干部的素质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同时,农村党员干部个体的差异以及党员教育管理方法的欠缺使党员干部整体素质难以提高。

3、山区农村干部思想偏旧。一方面较低的文化程度和较大的年龄,影响新观念、新知识、新思想的接收,另一方面部分村干部更替不快,老的村干部在经验丰富的同时带来经验办事、创新不够,少数村党组织内部家族观念、宗派观念强,导致党员发展困难,后继无人,如渠口乡后进支部珠岸山村,年年有入党积极分子上报,因派别、房族、党员外出等影响,开不成会议,四年结不成正果。

4、山区村干部外出偏多。应当说村干部外出利弊都有,一方面带来信息和能力,但另一方面长期的外出势必造成无人管事、无人理事,引起群众的不满。分析渠口36个主要村干部中,长年外出外省、对工作严重影响的有4人,占11;定居或长年在上塘、瓯北等县内打工的有6人,占16.7,这部分村干部则是有事则来,无事便走,成了名副其实的“走读干部”;还有20村干部一年内有几个月在外,几个月在内,群众曰其为“摇控”指挥。

二、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1、选好配强村党支部班子,特别是支部书记。综观渠口18个行政村,党支部班子好、支部书记能力强的,那么这个村各项工作就走在别村前面,群众拥护率也高。针对少数地方书记一任终身的现象,应逐步建立以竞争上岗为核心的农村干部选用任用机制,通过“两推一选”等办法,拓宽用人渠道,真正把有威信、觉悟高、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人员推到村干部的岗位上。

2、建立农村后备干部“人才库”工程。破除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旧框框,打破地域界限、村际界限、行业界限、身份界限、实行大范围、宽领域选拔农村干部,以备不时之需。去年以来,按照“一职两备”和文化程度高、年龄轻、素质好等要求,渠口乡以组织推荐、群众选荐、个人自荐等办法,推选出78名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后备人选,在村干部外出(如下成村)或无人管事情况下,采取了应急措施,启用了部分后备干部。

3、建立合理的激励保障机制,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逐步完善和落实村干部退职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子女上学优先等措施,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树立村干部的荣誉感,真正发挥村干部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4、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机制。长期以来,在村两委特别是村主要干部队伍的管理上,一直存在“重成绩、轻管理”的问题,对取得一定成绩了的村干部大家赞扬的多,批评的少,往往留下了不少后患。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群众监督,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村民监事会、村民代表大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完善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 篇6

李德林

一是全面落实干部“工作单”制度,在全年工作整体思路的引导下,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每个月份,形成具体详细的工作项目单子,每项工作进一步落实工作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跟进项目落实督导和考核,推进整体工作的落实。全面加强镇村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建设,着力解决好思想上迷惑和困惑、工作上标准低和效能低、行为上心态浮躁、作风漂浮的问题,工作看长远,看发展,看实效,真正达到转变作风、提高素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目的。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 篇7

后备干部是为组织上补充干部而准备的后备人选。后备干部管理是选拔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 并对其进行培养考察的一项工作。后备干部是锦州供电公司人才队伍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也是公司改革与发展的推动者、支持者和执行者。只有长期不懈地抓好公司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政治坚定、素质优良、德才兼备的优秀后备干部, 才能更好地改善各级领导班子结构, 推进公司各项管理工作持续稳定的开展, 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好后备干部管理工作, 有利于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有利于强化公司应对突发人事事件的应变能力, 有利于增强优秀人才的竞争意识。

一直以来, 锦州公司高度重视后备干部管理工作, 为促进优秀青年的成长, 树立公司正确用人导向, 不断加强和改进中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通过制定并完善《锦州供电公司后备干部工作的规定》, 明确了后备干部管理应该坚持的“三原则”, 即:注重发展潜力、重视培养提高;坚持备用结合、实行动态管理;服从工作大局、统一调配使用。

2 主要做法

2.1 公开选拔, 科学甄别

首先, 在选拔后备干部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 广开推荐渠道, 扩大选人视野。彻底解决“少数人从少数人中选人”的问题, 在阳光下操作, 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结合年度考核, 将提名权尽可能交给广大职工, 将民主推荐和考察结果作为选用的主要依据, 按照规定的条件和资格严格把关, 并提出建议人选名单, 报公司党委研究认定。真正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到实处, 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选用干部, 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环境。

其次, 为保证选拔出的后备干部能力强、素质优、群众公认, 需要对后备干部进行综合有效的甄别。一是结合公司经营策略近景和远景所需要的人才, 制定并公布各类后备干部的资质标准, 力争做到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二是结合公司开展的绩效考核, 了解后备干部的工作能力, 力争做到选拔出爱岗敬业的人才;三是结合考察测评情况, 了解后备干部的管理知识、管理能力、职业素养, 力争做到选拔出群众公认的人才。

2.2 拟订计划, 系统培训

为促进优秀青年的成长, 不断加强和改进公司中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我们根据实际需求, 即岗位所需条件对后备干部的发展进行定位, 制定培养进度, 设定能胜任岗位要求的标准和框架, 拟订较为详细的培训计划。接着, 设计合理的培训课程, 对后备干部进行技术与能力的培养。2012年, 我公司围绕企业核心价值观、忠诚企业及企业文化建设、公司生产经营过程、“十二五”战略规划、智能电网、“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依法治企、同业对标、素质能力提升等内容开展了四期培训。在培训中, 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并突出了教育培训的时代性, 与时俱进, 注重实效。此外, 由于后备干部需要一个较长的成长周期, 我们还定期组织测评检测其成长轨迹。测评结果有助于后备干部快速准确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测评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专业技能测评, 由各职能部门领导负责, 通过相关考题检验后备干部的专业技能娴熟程度和各项能力;二是综合素质测评, 包括后备干部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2.3 多项举措, 注重培养

根据中层干部任职条件和要求, 结合后备干部自身条件和素质,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理论培训、岗位锻炼、岗位轮换、挂职锻炼、交流任职等形式对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和锻炼。对于通过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方式发现和选拔出来的优秀年轻的人选, 如符合后备干部条件, 可以按照规定程序列入相应的后备干部名单。

实行领导助理制度是缩短后备干部培养周期的有效方法。首先它符合实践第一的观点, 使后备干部能够直接接触实际, 迅速增长才干、丰富经验、磨炼意志。其次它将后备干部直接置于领导身边, 处于组织和群众经常性的监督之下, 增加了后备干部考察工作的准确性。

2.4 定期考察, 动态管理

公司后备干部的定期考察与中层干部的年度考核同时进行, 由人力资源部具体负责。重点考察后备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实绩、廉政情况和发展潜力。在定期考察的同时, 还做好经常性的考察了解工作。考察结果作为后备干部培养、调整、使用的依据。

在考察的基础上, 适时对后备干部队伍进行调整充实, 实行动态管理。使后备干部队伍始终保持充足的数量、较高的素质和合理的结构。

建立后备干部档案, 完善相关管理信息。后备干部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后备干部简要情况表、考察材料及培养方案、民主推荐和民主评议情况、年度考核情况、培养、奖惩以及岗位变动情况等。

3 特色亮点

选拔后备干部采取通过考试考察、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等方式;建立后备干部管理长效机制, 不断提高后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质量。

(1) 2012年, 我公司共有9名后备干部通过公开竞聘等方式走向省公司本部等工作岗位, 不仅向上级单位输送了高质量人才, 而且带动了我公司优秀人才的比、学、赶、超。

(2) 通过加大培训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力度, 公司人才当量密度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 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升, 后备干部更加优质。

(3)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期间, 我公司共调整中层干部89人次, 由于后备干部储量充沛、质量优秀, 应对人事变化更加得心应手。

(4) 在创建“四好”领导班子考评工作中, “一报告两评议”测评表上满意度接近满分。

(5) 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职工队伍呈现更加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工作气氛。

4 实践效果

2012年以来, 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 公司机构设置、业务流程都发生了很大变动, 人员流动也随之加大, 对锦州公司原有的干部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公司领导统筹规划, 遵循科学合理、利于工作、保持稳定、精简高效的原则, 严格按照“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 崇尚实干”的标准选拔任用干部, 加大干部多向交流, 充分发挥后备干部的生力军和模范带头作用, 既保证了省公司各项决策部署的顺利实施, 又保持了干部队伍的稳定发展。

可以说, 通过加强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考察和管理, 锦州供电公司干部队伍结构更加合理, 职工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 争先创优意识进一步加强。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已经形成, 为公司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胡哲, 黄莉.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 2013 (1) .

讲学习,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篇8

讲学习,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我们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时,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来强调的。学习是个前提,不学习政治上就不可能成熟,就不可能自觉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关键。

一、讲学习,就是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

“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实践邓小平理论,从根本上提高自己,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我县的干部队伍中,有些同志很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但由于缺乏理论功底,工作

中原则性、系统性和预见性不强,创造性不够。因此,努力学习和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提高我们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根本途径,也是我们做好实际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当前,我县各方面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许多复杂情况和新的问题,对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政治素质,就离不开理论学习。政治上的清醒源自理论上的清醒,信念的坚定源自理论上的坚定。在新的历史时期干部素质的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各级干部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开拓前进,具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实质就是要把握其立场、观点、方法,把握其研究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所谓立场,就是永远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一边;观点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方法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学习过程就是改善党风,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学会辩证思维,克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解放思想的过程,也就是提高素质,增强本领的过程。

科学的理论是对事物的客观规律的正确揭示,是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分析形成的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观点。只有学好理论,才能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有助于人们从宏观、整体的高度,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中观察与思考问题,从而避免孤立地看问题。这对于我们形成大局观,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的关系,识大体、顾大局,克服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清除实用主义,维护县委、县政府的权威,政令畅通,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人民利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讲学习,必须端正学风 早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学风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严肃指出“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是反科学的主观主义方法,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把学风问题上升到关系“亡党亡国”的高度加以论述:“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由此可见,在理论学习当中,我们要十分注意克服各种不良风气,弘扬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兴起理论学习的新高潮。

端正学风,必须要特别注重反对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不良风气,反对重工作,重应酬而轻学习的不良风气。有的干部热衷于搞关系,虽不学无术,但官欲太盛;有的干部认为干工作自己的水

平绰绰有余,勿需学习;有的干部有了一些知识就自以为是;有的干部把理论学习当做单纯的任务,为“装门面”而学习,严重脱离工作实际,学习不是用来武装头脑,改造思想,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而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口头上说的是一套,而实际做的是一套。凡此种种,必然导致精神上的颓废,政治上的无知,事业上的失败。面临跨世纪发展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在进一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同时,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担当起历史赋予的建设经济强县的重任,广大干部必须把理论学习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自觉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素质和工作水平。否则,就难以担负重任,甚至回会犯错误,给我们的改革和事业造成损失。端正学风,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学风。能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

乡村干部队伍缺员问题及建议思考 篇9

我县总面积平方公里,县辖个行政村、个农牧业队,总人口万余人,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人口素质和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影响,使县域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经过十几年的扶贫攻坚,经济有所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稳定。

我县现有行政编制个,实有人,空编42,其中:

县直机关缺员33人,乡镇机关缺员9人;事业单位编制个,其中:教育个,其他全额事业单位个,差额单位269个、自收自支171个,实有人,其中:教育人、其他全额事业单位1人,差额单位人、自收自支161人,空编904个,其中:教育系统缺员770人,除教育系统以外的其他事业单位缺员:涉农部门缺员人,畜牧系统缺员11人、卫生系统缺员53人、其他事业单位缺员44人。村干部选配更是一件难事,大多数村队干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全县村队“两委”负责人共人,但35岁以下只有28个,文化程度大专及其以上的只有个。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的稳固,应引起上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

一、主要问题

(一)教师人才奇缺是直接影响基础人才发展的关键。目前该县有学龄前儿童12219名,在校小学生19726名,初中生8994名,高中生1912名,在职小学教师1338名,初中教师721名,高中教师157名。按照区编制委员会和教育厅颁布的核编标准,目前,我县缺教师770名,其中:小学教师缺433名,初中短缺278名,高中短缺49名。同时,由于该县族占据了全县总人口的60,设立了小学、初中、高中。但是,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由于汉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于其它语种的学校,因此,造成大量少数民族学生涌入汉语语种学校读书,导致汉语学校教师严重缺编。如县二中是该县唯一的一所汉语完全中学,在校学生达2408名,而教师只有152人,按照新的定编标准,该校教师实缺编40人。由于教师缺编,致使班级学生人数过多,一般情况下,班级人数均在60人左右,象初

一、高一年级每班学生多达70余人,给正常教育教学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如:批改作业没有足够的时间,没有时间与学生和家长进行经常性的谈心、交流;对整个学校来讲,由于教师的紧缺,导致学校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不能太高,只能满足于把课程开齐,所以无法在进人上严格把关,最终导致教师素质下降,教学质量偏低,影响后续人才的教育培养和成长。

(二)畜牧兽医人才奇缺直接影响建设畜牧强县的进程。全县2003年各类牲畜存栏80.89万头,其中:牛11.19万头,良种及改良牛5.08万头,占45;绵羊58.17万只,细毛羊及改良羊16万只。根据实践需求来看,每5000头(只)牲畜,要有一名兽医技术员来管理,才能满足于牲畜疾病的防治和品种改良的技术性服务指导,而全县目前从事畜牧兽医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99名,缺近80名兽医技术人员,且现有技术人员大多是五六十年代出生,加之继续教育未能得到很好落实,使现有技术人员技术知识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给牲畜疾病的防治和推进新技术的应用造成很大的困难。尤其是近几年推广土种牛的品种改良,由于兽医技术人才奇缺和现有知识的老化,使冷配和胚胎移殖后的后期服务护理工作跟不上,造成空胎率高达60-70,使本来很先进的发展良种牛新技术,不但没给养牛户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让养牛户对推广新技术的可信度产生怀疑,最终导致该县畜牧业徘徊在自然发展的状态中。

(三)农业种植新技术推广人才奇缺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关键是要加大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增加科技含量,推动单一的分散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移,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实现规模化效益。然而,该县有可耕地27.06万亩,但由于农业技术人员的严重缺乏,就县农业局下属三站一办一校68名工作人员中,中高级职称农业技术人员不足20人,学农专业只有33人。因此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中,往往由于技术人员后期服务跟不上,致使引进推广种植的许多新品种和新的农业开发项目不但没使农民增收,反而造成投资收不回的重大经济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何谈指导农民种,帮助农民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医护人员奇缺影响全县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该县有个乡(镇)场15万人口,设有乡(镇)卫生院13所和一个县中心门诊医院,从医人员达人,按照定编现尚缺人53名。获得中高级职称的医护人员只有51人。从数量看,已基本可以满足15万人口的就医和看病,但从床位需求来看,仅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还要缺编名;从质量上看,相差太远,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尤其是中高级医护人员的紧缺,面对一些大病、疑难病或突发性疾病就显的束手无策,有的病如果抢救及时的话,不但可以治愈,而且还会很快康复,但是由于缺乏高级医师的及时诊断,而错认病因,发生误诊,使小病拖成大病,大病

拖成重病,甚至由于诊断治疗问题导致死亡的也经常发生。同时,由于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低,造成病人想转院,去医疗条件、技术相对较好的医院治疗,但院方为了自身经济利益,一般情况下就不给办理转院手续,这种现象,在享受公费医疗的病人中比较普遍。该县由于缺乏中高级医护人员,不但不能使患者及时解除病疼,而且加重了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使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受到很大的影响。

(五)党政管理人才奇缺影响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基层政权的稳固。一是党政机关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目前党政人才空编缺人42名。同时,后备干部也严重不足,造成部分工作不能正常运作。目前在职的党政领导干部大多数年龄在40-50岁以上,工作缺乏活力;就文化程度来说,大专以上学历者占60以上,但均属在职函授毕业,实际水平根本达不到大专学历要求,再加之学党政管理的多,学经济管理和专业技术的少,很难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驾驭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相对不足。但由于县直部门这类年轻干部也比较紧缺,使选派工作难度很大,人员选派常常捉襟见肘,困难重重。这些问题,直接给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造成火车头的源动力不足,也给基层政权的稳固带来一定的影响。

(六)村干部难选难配、后继乏人问题严重,成为制约村级各项工作发展的重要一环。主要因素是村干部工作难度大,待遇低(月平均不足300元),因此导致有能力、懂经营、会管理的同志,特别是年轻人不愿当村干部,造成人难选的问题比较突出。2005年初,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一个村出现无村干部人选,造成无法选举;一个村虽选举出一名村长,但因不愿干,于是随即又提出了辞职。

二、主要因素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条。一是现有人才稳不住,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中高级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全县中级以上人才外流达194名,其中:教师148名,党政管理31名,畜牧兽医人员11名,农业新技术推广人员1名。这些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成熟人才,纷纷调往市,县直各单位为了保证工作能正常开展,只好从乡镇和学校抽调人员补充,人才外流的结果,使县、乡两级专业技术水平明显降低。二是紧缺人才引不进来。由于地方财政薄弱,五年间,频频参加各类各地人才交流市场,屡屡空手而归,就连家在本地的大学毕业生,也不愿回家乡贡献青春。更为突出的是村(队)青年人基本都流向外地打工,使党员队伍、团员队伍和干部队伍青黄不接。产生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是他们嫌我县太穷,他们想要得到的生活待遇无法落实,他们想要实现的理想抱负由于受条件的制约,无法了却心愿。所以他们只好流向能够让他们实现理想抱负的地方去,一展才华。三是由于国家分配政策变动。从2000年统发工资后,计划内自费、委培的大中专毕业生不能分配安置,许多老同志退休后岗位空缺,单位人少,工作无人干。在紧缺的岗位,为保证工作正常进行,虽已考试招聘了部分年轻专业技术人员和复员军人,但由于统发工资解决不了,工资待遇无法落实,所以这些同志又离开了岗位。这就形成了人才只出不进的严重反差。因此,也就造成在职人才的知识老化、年龄偏大,专业不对口问题日益突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县各类人才逐渐处于枯渴状态,这对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无疑是雪上加霜。四是贫困导致的原因。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处于空壳的村占50%以上,因此,村上需要办什么事儿,在村上没有钱的情况下,村干部只好先垫付,日子久了,村干部一方面是因考虑村里工作的时间多,整天忙于事务堆里,没有时间去找自己挣钱的机会,另一方面是因工作需要经常垫钱,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几年下来,竞把自己本来还较富裕的户却变成了困难户,造成亲戚、朋友都不支持干村干部。所以,形成有能赖的不愿干,没有能力的拉选票也要当,目的是为了在村干部的位置上好通过不正当的行为“捞好处”。正是因为诸多原因的重叠,才使得村官“难选、难配”。

三、实践探索

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脱贫,要致富,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建立科学的发展观。为此,该县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稳住现有人才,吸引紧缺人才,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广开渠道留住人才。县委、政府在财政连工资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针对现有在职人才遇到的实际困难,想办法解决资金,优先照顾其子女入托、入学;对夫妻分居两地的及时办理调动手续并按本人要求落实其工作单位;对住房紧张的,通过解决宅基地或减免购房手续费用等,优先解决住房;对享受津贴的专业技术人员,津贴给予适当增调,最大限度地改善他们的生活;对符合有关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以进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以及提职晋级等落实其政治待遇,确保他们参政议事权力得到落实。

(二)政策吸引紧缺人才。县委、政府研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方式,吸引紧缺人才。如优秀企业家和研究开发型学者,只要到我工作,五年内免税,10年内免所提税,成效突出者,可建议到人大、政府、政协任职等,同时无偿解决三居室楼房一套;家属可随迁到县上任何部门工作。

(三)以民为本,夯实基础人才。从提高全县人口综合素质着手,针对全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70,且整个文化素质偏低,农牧区居住分散,子女就学困难,辍学率高的现状,县委决定在农牧区增设教学点8个,使牧区孩子就近受到教育;对九年制以内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家庭只要是享受低保的,就一律取消书费及学杂费,实行免费入学,鼓励完成九年制教育;对考取高中的,每个学年奖励500元,考取大专院校的每学年奖励1000元,并优先解决助学贷款,努力实现5年内每村有12名大学生充实到村(队)班子中,若毕业留外地工作,必须退回奖励金,并加罚奖金总额的20;回本县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考录公务员优先;创办企业的,享受同等优惠条件,努力营造了人人成才的宽松环境。

(四)推陈出新,培养复合型人才。首先,组织部牵头按有关规定落实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任务,与所在单位领导签订继续教育责任书,对未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的个人取消当年评优资格,领导取消年终考核定等资格;其次采取每年抽四分之一人员外派挂职,到发达省市参观、学习、考察、培训,尤其是加大村队干部的外出培训,开阔其视野;第三是每年举办一次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比武,通过理论、实践操作和群众评议及研究成果展示等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检验、测试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检验测试结果作为提升和职称晋升的依据。对达不到要求的,按相应规定撤销职级、职称待遇及津贴,打破职级职称评聘终身制。

(五)创新用人机制,拓宽用人渠道,解决乡村人才短缺问题。首先,针对各乡镇存在有编无人员而全县又有200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无法安置的双重问题,可采取“建立毕业生工作实践站”的办法缓解。即各乡镇场将所需人才通过在县劳动人事部门提前申请建站,然后由人事部门根据用人需求进行统筹规划,从大中专毕业生中,以招聘形式择优试用,试用人员由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试用期间,若能与单位达成留用协议的,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解决其编制问题。县委、政府已按有关规定出台了一些政策,从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及复转军人中,通过严格考录,将340余名具有专业对口的人员陆续补充到学校及83名畜牧兽医人员补充到乡镇畜牧兽医站,在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压缩基本建设和其它费用开支,每月为他们解决350-400元生活费,以暂缓燃眉之急。目前,基本保障了学校课程能够开齐,各单位工作能够正常运转。其次,针对村干部难选难配问题,县委采取把机关干部下派到村挂任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或科级副村长等职务,以缓解村干部暂时缺乏的困难和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提供帮助。

四、建议思考

(一)理顺体制关系,着力解决基层干部队伍缺人问题。由于政治体制改革因素的影响,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直处于探索阶段,作为贫困县的我来讲,再加之2000年实行工资由自治区统发后,导致基层干部队伍因退休、外调形成只出不进,空编无人和在职干部年龄、知识老化等问题严重,直接影响正常工作运转,影响基层政权建设和政权的巩固。所以,建议上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多到基层转一转,看一看,深入地搞个调查研究,理顺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关系,从基层的实际出发,帮助基层把缺人的问题解决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基层各项工作的向前发展。

(二)按编增员,克服一刀切的问题。我县的问题是一个特殊问题,上级在核定编制的基础上,要视具体情况给予及时增人,增人计划不能站在全州的盘子中进行统一考虑,这样就容易造成有编制但严重缺干部的县,无法及时补充干部。从而导致从全州来看,总体人员超编而部分县却有编无人的问题发生,严重影响县乡工作的正常开展。

上一篇:实习三方协议书下一篇:中小学美术课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