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活动《我爱爷爷奶奶》

2025-0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班活动《我爱爷爷奶奶》(精选11篇)

小班活动《我爱爷爷奶奶》 篇1

金秋时节,重阳将至,这是一个登高望远、品糕赏菊的日子,是一个属于敬老爱老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将组织全园师生开展尊老、敬老系列活动,让孩子们能把享受“长辈的爱”的感情进行迁移,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懂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对老人们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关爱,体验与老人间浓浓的亲情,并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情感。在这样一个民间节日活动中,我们注重的孩子的体验与感悟,在活动中孩子不仅能了解一些节日的习俗,体验节日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爱爷爷奶奶的情感,乐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爱活动准备:重阳糕等、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亲亲我,情感激发 1、今天是爷爷奶奶的节日,老师请来了爷爷奶奶到幼儿园里过节,大家欢迎

2、放音乐(亲亲我)

老师亲亲宝宝,老师为什么要亲亲宝宝?(喜欢宝宝)还有谁也会亲亲宝宝?(爸爸妈妈、奶奶、爷爷)

爷爷奶奶也爱宝宝,所以要亲亲宝宝。宝爱爷爷奶奶吗?(爱)那宝宝也来亲亲爷爷奶奶好吗?

二、爷爷奶奶吃糕,学习分享

1、今天是过重阳节,老师准备了重阳糕,我们请爷爷奶奶一起吃重阳糕好吗?

2、幼儿拿起重阳糕,请爷爷奶奶吃,边送边说:“节日快乐!”爷爷奶奶先吃,宝宝一起分享

3、重阳糕什么味道的?(香香的,甜甜的、软软的)

老师小结:爷爷奶奶真辛苦,我们有了好吃的东西都要分给爷爷奶奶一起吃,这样爷爷奶奶会感到很开心的。宝宝也就能变成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三、捶捶背,表达关爱

1、我们吃了重阳糕,心里真高兴!爷爷奶奶也很高兴!我们给爷爷奶奶捶捶背好吗?

2、幼儿学习怎样捶背

3、幼儿给爷爷奶奶捶背,一边捶一边跟爷爷奶奶说说话。

老师小结:以后爷爷奶奶干活辛苦的时候,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们都要给奶奶捶捶背。

活动反思:

小班活动《我爱爷爷奶奶》 篇2

活动背景:通过集体阅读后, 幼儿对故事《我爱妈妈》的内容有了了解, 对熊宝宝和熊妈妈的对话可以简单复述。但是幼儿对故事可以大概讲述之后, 就会只看着其中一个画面马上说出后面的事情, 不再根据图画顺序一页一页地翻讲。笔者想通过这节课, 让幼儿能够对部分画面内容进行排序, 再根据自己排列的顺序进行讲述, 从而再次对画面进行观察。

活动目标: (1) 幼儿可以仔细观察画面进行正确排序, 并能够大胆表述排序的内容。 (2) 通过故事感受熊妈妈和小熊之间爱的情感。

一、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PPT课件, 每位幼儿一个信封, 图画书中的画面 (相机照完后打印出来)

2. 经验准备

(1) 集体阅读过图画书《我爱妈妈》; (2) 会唱儿歌《找朋友》。

二、活动过程

1. 回忆故事

教师出示图书封面进行提问: (1) 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 (2) 熊妈妈教会小熊什么本领了? (3个:抓鱼、爬树、怎么和好朋友一起玩。)

2. 排列图片

(1)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 你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信封, 信封里有熊妈妈教小熊学本领的图片, 我们来给它们排排顺序吧。 (引导幼儿在排序时仔细观察画面。)

难点: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给图片排序。

(2) 幼儿给图片排好顺序后, 根据自己所排列的顺序进行讲述。此时教师引导幼儿说出书中小熊妈妈和小熊的对话, 并鼓励幼儿大胆复述。

重点:鼓励幼儿大胆复述自己所排列的图片, 引导幼儿引用书中的对话。

3. 幼儿体验与同伴一起玩的快乐

教师:熊妈妈教小熊怎样与好朋友一起玩呢?

幼儿大胆表述。

播放音乐《找朋友》, 幼儿按照熊妈妈的要求与同伴一起游戏。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想解决幼儿集体阅读后不再仔细观察画面的问题。本班幼儿在集体阅读后只会复述故事内容, 忽略了画面内容。

一开始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 笔者为每位幼儿准备了信封。同时, 笔者的PPT里也有信封 (如图1所示) , 孩子们看到后充满了好奇, 当他们也得到信封时, 注意力马上转移到自己的信封上。幼儿根据PPT画面的内容认真观察, 信封里有2项内容, 一项是抓鱼, 另一项是爬树。每项只有3张图片, 分别是内容开始、过程、结束。排序的过程中, 幼儿只有仔细观察画面才能正确排序。幼儿排完序后, 请他们根据自己排列的顺序相互讲述, 又进行了一次看图讲述。最后, 通过PPT展示正确的排列顺序, 并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排序。幼儿通过将自己的排序与教师的排序进行对比, 再一次观察了画面。在体验与同伴一起玩的环节, 幼儿按照熊妈妈的要求去和同伴温柔地拥抱, 一起玩, 在整个活动中都能积极参加。

结合活动开展情况分析教案:

1. 优势

(1) 动静交替, 改变了以往“静”的活动形式。

(2) 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整节课充满游戏色彩。

(3) 幼儿对于PPT中的信封很感兴趣, 而且教师出示的画面很大, 幼儿观察起来很清晰。

2. 注意事项

(1) 在幼儿对每张图片进行排序时应让他们充分表述。

(2) 在幼儿观察图画时应让幼儿关注熊妈妈对小熊的爱, 体现出书的本意。

我爱爷爷奶奶作文 篇3

爷爷中过风,行动不是很方便,在我的清明节作文印象中爷爷总是拄着拐杖坐在大门口的椅子上。早上我去上学,他总会啰啰嗦嗦重复着“路上慢点,好好学习……”之类的话新概念作文大赛,那时我会嫌他烦,现在却再也听不见了。每天放学回家,爷爷总是坐在那里,挥着手把我叫过去,笑嘻嘻的从口袋里掏出一些好吃的塞给我,然后叫我做作业去……对于爷爷的记忆一切都那么清晰。

爷爷过世前两个月,我一下子长大了,因为那时爷爷已经不能下床了,需要人照顾。我每天放学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冲进爷爷房间,看看爷爷,帮他倒点水,或是敲敲腿,陪他说说话,把自己在学校一天的趣事说给他听,爷爷总是听得笑哈哈,奶奶总说我是爷爷的开心果。

有一天,爷爷把我叫到他身边对我说:“莹莹,你是个好孩子,以后爷爷不在了,你要好好孝顺奶奶,陪着奶奶,奶奶年纪大了……“我忍不住眼泪哗哗地流,拼命地点头。爷爷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再也见不到爷爷了,我抱着奶奶哭得像个泪人。爷爷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奶奶,我暗下决心。

爷爷走后,我搬到楼下陪着奶奶,除了上学和写作业的时候,我都愿意陪着奶奶:帮奶奶梳头,帮奶奶浇院子里的花,周末放假带着奶奶逛公园,给奶奶读报纸……百顺孝为先,我会永远照顾好奶奶,虽然我现在只能为奶奶做一些小事,但是我会长大后,我要奶奶身体健康,快快乐乐!

爷爷奶奶,我爱您!

小班音乐爷爷亲奶奶亲 篇4

1、感受歌曲的欢乐旋律,熟悉并理解歌词。

2、能够唱准念白部分节奏并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3、通过模拟榨汁机的工作过程,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榨汁机一台。

2、教学挂图、教学CD。

3、水果头饰。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榨汁机的工作过程,初步熟悉歌曲。

1、教师出示榨汁机,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好朋友来班上做客,要给大家榨果汁了。

2、用榨汁机榨一杯苹果汁,榨汁时请幼儿欣赏歌曲。

师:我们要仔细看一看榨汁机是怎样工作的。

二、通过提问及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记忆歌词。

1、师:榨汁机真有趣。请小朋友说一说榨汁机是怎样榨果汁的?(引导幼儿用歌词来回答,如左转转、右转转、压一压、榨一榨等。)

2、师:现在果汁榨好了。榨汁机榨的是什么果汁呢?你们听我来念一首儿歌就知道了。

3、教师以游戏的方式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师:榨出一杯什么呀?(教师示范按节奏朗诵这一句,并多提问几名幼儿,使幼儿反复感受这一句的节奏。)

4、幼儿跟教师一起在游戏中朗诵歌词两遍。

三、引导幼儿将歌词填入旋律中,学习演唱歌曲。

1、幼儿欣赏教师范唱歌曲。

教师:这句有趣的榨汁机咒语还可以升级变成好听的歌曲呢!听我唱一遍。

2、提醒幼儿注意念白部分的节奏。

师:歌里还是有一句是念出来的,请能量升级的小朋友找找是哪一句?应该怎样说呢?让我们一起拍手说一说。

3、幼儿与教师共同演唱歌曲两遍。

四、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围成圈随乐进行榨汁机的游戏。

1、引导幼儿主动邀请家长的手一起围成大圆圈。

2、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头戴不同的水果头饰,提示幼儿准确说出榨出的水果汁名称。

3、教师将水果头饰戴在不同的幼儿头上,让幼儿表演被榨的水果,体验游戏的快乐。

4、请幼儿与家长回家自己榨果汁,并了解喝果汁的益处,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小班活动《我爱爷爷奶奶》 篇5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重阳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2、知道爷爷奶奶的辛苦,懂得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孝顺他们。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邀请爷爷奶奶来园;为幼儿准备一些桔子;请爸爸妈妈和孩子事先为老人准备一份画。

活动过程:

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欢迎您。

1、看看今天来了谁,谁愿意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2、为什么要请来这些爷爷奶奶。

3、教师给孩子们介绍重阳节。

二、介绍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1、今天你们家谁参加我们的重阳节活动,请小朋友们把他(她)介绍给大家。

2、你喜欢他吗?“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为什么喜欢,他给家里做了些什么事情。

3、你们的爷爷奶奶都给家里做了些什么事情。

4、教师总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先把我们的爸爸妈妈养大,现在还要来照顾我们,为我们每天做很多的事情。

三、欢迎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表演节目。

四、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件事情

1、请我们的小朋友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剥桔子。

2、把和爸爸妈妈一起画的画送给爷爷奶奶,送画的时候要对爷爷奶奶说一句好听的话?

3、教师总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年纪大了,我们小朋友要听他们的话,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他们锤锤腿,敲敲背,做个懂事的好宝宝。

教学反思:

农历的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在《易经》中,将“九”定为阳数,所以,重九又叫“重阳”。九月初九又称“重阳节”、“重九节”。这一日正逢秋高气爽,是郊游登高望远的好时候。在古代,重阳节又被称为“登高节”。登高、游园、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是重阳节活动的主要内容。

小班活动《我爱爷爷奶奶》 篇6

一、指导对象:本班祖辈家长及幼儿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11月1日(九月初九),太阳班教室

三、状况分析

幼儿:本班有32名幼儿,其中有87的幼儿是由祖辈家长照顾的,父母不在身边。多数孩子都是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做事情过于依赖家长,尤其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是。

家长:本班祖辈家长平均文化水平较低,对孙辈十分溺爱,包办代替情况较多,认为孩子是家里的轴心骨,过于疼爱。而且和孩子在家时也很少游戏、聊天。

家教问题:由于祖辈家长包办代替,孩子多懒惰、不肯动手。而且家长们没有意识到这一情况,不能做到在家在幼儿园一个样。父母难得回家,不能教育孩子,又是想管却又碍于祖辈家长的包庇宠爱。

四、预期目标:

了解九九重阳节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节日,培养幼儿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情感,增进亲子关系。

愿意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欢度节日。

五、过程简介

(一)导入

(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入座)今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到我们太阳班来做客,宝宝们开心吗?

(二)我爱爷爷奶奶

今天,我们一起来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庆祝节日了。

1.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意思。

今天是九九重阳节,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节日。九九就是长命百岁的意思。

2.我们宝宝一起来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句祝福的话。

——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节日快乐。

3.邦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捶捶背。

1)宝宝,平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要照顾你们,可辛苦啦!你们想怎么感谢他们啊?

2)哦,宝宝们真有孝心,那我们来给他们捶捶背吧。

音乐《帮爷爷奶奶捶捶背》

4.吃重阳糕

要求:宝宝们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吃重阳糕,并祝您们健康长寿。

(三)爷爷奶奶本领大

爷爷奶奶的本领可大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1.爷爷的太极拳

2.奶奶的木兰扇

爷爷奶奶们的本领真大,宝宝们喜欢吗?可以一起来学学。

(四)和爷爷奶奶做游戏

1.挑挑绳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小时候完的玩具和我们宝宝玩的不一样,我们也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学学。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挑挑绳。

2.开火车

宝宝,我们开着火车带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参观我们的幼儿园吧。

六、精彩部分

这次活动中,都是精彩的点滴: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重阳糕、捶捶背时,家长们的感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表演节目时,孩子们的兴奋和崇拜;共同游戏时,祖孙的互帮互助……

1、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捶捶背:“爷爷,我给您捶捶!”言言礼貌的对爷爷说;伟杰一言不发,却一下一下、轻重有致地捶奶奶的背……看着这些,我觉得我们班的宝宝们长大了。安琪的奶奶都高兴地流下泪来:“孩子第一次给我敲背,真是懂事了!”

2、爷爷奶奶本领大:爷爷耍太极,奶奶会跳舞,宝宝们看呆了。晓斌说:“我奶奶一直烧饭,还会跳舞啊!”言言说:“爷爷还会给我将好听的故事。”他们从不知道,爷爷奶奶还会这些本领,于是在爷爷奶奶表演时,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喝起彩来。

3、互动游戏显风采:“爷爷奶奶的玩具?”孩子们好奇得很。绳子一发下去,孩子们便搀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他们。有几位奶奶、外婆起初有点不好意思,但在老师的劝说下也开始认真做起“师傅”来。有位奶奶说:“今天才知道,做游戏还需要引导孩子,引起他们的兴趣,以前我们总是买些奥特曼之类的,让他们自己玩,不一会儿就弄坏了。想不到玩根绳子倒玩了那么久。”

七、活动效果

在欢笑中,我们开始游戏;在欢笑中,我们结束游戏。在吃吃玩玩中,孩子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了新的认识;在吃吃玩玩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发现了孩子闪光的一面。活动后,有几个孩子偷偷对我说:“张老师,我爷爷(奶奶)真厉害,本领真大。我喜欢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真辛苦,哦以后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有的祖辈家长说:“以前总以为什么都帮他做好,吃饱喝暖就好了。原来那样也不好呀!”

让孩子更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这是我们所希望达到的效果。我想,我们已经做到了。

八、反思与总结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层层联结,既让幼儿学会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更关注孩子的各方面发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我想说的是最后的两个游戏:挑挑绳和开火车。分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宝宝们会玩的。“挑挑绳”不仅让祖辈家长们回顾了儿时的游戏,也让这些出生在21世纪的小宝贝们学会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游戏。而“开火车”是孩子们每天做的事情,“载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参观幼儿园”成了他们值得自豪的事情。

别以为这是些简单的.事情,有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起初可不把孩子的邀请当回事儿呢:老都老了,还玩这个,被人家笑话的!这番话可把孩子们失望透了。于是,我赶紧开导他们:“和孩子一起做的游戏,本来就是很简单的。你们只要认真投入,孩子们就会很开心的。”慢慢指导玩法,终于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和孩子们完成一片,其乐融融。

家长爱孩子,只是有时候不知道怎么爱,他们没有科学的育儿方法,所以需要我们的指导,我们要以孩子的角度看家长,以家长的角度看孩子。

小班活动《我爱爷爷奶奶》 篇7

儿童生来具有丰富的情感。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保护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美好感情,并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但幼儿毕竟年龄很小,各方面的发展水平都很低,因此很难考虑到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给予他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引导幼儿关心除了自己以外的事物。

教学目标:

教师:

1、了解幼儿同情心发展的水平。

2、激发幼儿开始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

幼儿:

1、明白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给予他力所能及的帮助

2、开始关心周围的事物。

教学准备:几组图片。

明镜台(时间8分钟)

(一)教师引入故事“老爷爷的帽子”。

(二)教师边讲故事边出示图片。

(三)教师提问:“小鸟们为什么要唱歌给老爷爷听?你喜欢老爷爷吗?为什么?如果你看见发抖的小鸟,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四)教师小结。

智慧泉(时间6分钟)

(一)教师结合图片继续讲述故事。

(二)提问:老爷爷生病了,小鸟们是怎样做的?如果你是小鸟,你会用什么给老爷爷做帽子?你喜欢这群小鸟吗?为什么?

(三)教师进行小结。

回音壁(时间5分钟)

(一)以情境表演的方式激发幼儿帮助筷子、锅等找他们的好朋友。

(二)幼儿参与配对游戏,教师指导。

(三)教师进行小结。

启思录(时间5分钟)

(一)引起幼儿帮助奶奶整理、摆放图书的愿望。

(二)教师指导幼儿用正确方法帮助奶奶摆放图书。

小班语言活动:我爱你 篇8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学说故事中的话“我爱你”、“爱是需要表达出来的”。

2、乐意大胆的用语言表达“我爱你„„”

3、体验大胆表达爱的快乐。活动准备:

1、引导幼儿关注身边各种各样的爱。

2、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身体游戏,导入课题。

找一个朋友抱一抱;找一个朋友摸一摸;

找一个朋友亲一亲;找一个朋友碰一碰。

二、欣赏故事,学说语言。(播放PPT)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提问:

(1)长颈鹿老师教给小朋友们一句什么话?

(2)回家的路上,非非对谁说了这句话?

2、教师讲前半段故事,提问:

(1)长颈鹿老师还说了什么?(幼儿学说故事中的话)

(2)在回家的路上,非非忙着干什么呢?(学说“我爱你”)

(3)非非的心情怎么样?

(4)爸爸妈妈听到非非所说的话有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爱是要说出来的,说了以后,自己很快乐,听的人也很高兴。

2、教师讲后半段故事,提问:

(1)非非吃饭时时怎么说的?

(2)该睡觉了,又说了些什么?

(3)最后,爸爸妈妈对非非说了什么?为什么呢?

教师小结:非非的行为感染了爸爸妈妈,原来爱能感染每一个人。

三、讨论交流,体验快乐。

1、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心中的爱。

2、幼儿讨论交流表达爱的方式。

3、大胆的表达爱。

4、音乐游戏《找个朋友》。

四、大声表达,结束活动。

1、师:我们都找到了自己爱的朋友,现在请大家看看,在我们的周围有什么?你爱什么玩具,就走过去大声的告诉它,好吗?

小班我爱我家主题活动反思 篇9

家是每个人温馨的港湾,每一个孩子都喜欢自己的家,因为家里有疼爱自己的家人,有漂亮的家居布置等等。家里的每一样东西对他们来说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到底孩子们对家里的一切了解多少呢?我们通过这个主题让幼儿采用多种方式收集身边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家,并培养他们尊敬父母和长辈,感受有家的温暖。

主题一开始,我们让幼儿带来了全家福的照片,孩子们三三两两的围在一起相互介绍着,当老师把这些照片布置于墙上时,他们的兴趣变得更高了,不时地指着家人的照片说:“这是我爸爸„„”对于家里有几口人他们能点清。在介绍家人时,往往也简单地说这是谁,对家人了解甚少。随着主题的进一步深入,我们用调查表让孩子和爸爸一起说说画画爸爸的本领,年龄、属相等,孩子们通过和爸爸面对面的交流,对爸爸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介绍爸爸的本领时,他们根据调查表上的图意,讲出了爸爸会造桥、会修车、会捉蛇、会做灯泡、会开车„„,并把这些本领编进了歌曲里。说到自己的爸爸时一脸的自豪。

在对爷爷奶奶的介绍中,老师筛选了一些内容,发现孩子们能感受到爷爷奶奶对他们的爱,但孩子们对爷爷奶奶的尊敬还停留在口头上,通过教育引导,再进行调查发现孩子这方面明显有改变。在幼儿园里,除了进行集体活动之外,我们还开展了各种有趣的个别化学习活动,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求。如:制作全家福,有的孩子喜欢画画,他们就会把爸爸、妈妈和宝宝的图片画出来,然后再利用及时贴进行装饰“镜框”,当自己的作品完成后,他们会兴高采烈地给同伴看,给老师看,还会小心地放到自己的玩具篮子里面,等到回家的时候在带回家。

家长工作同样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一主题中,我们需要家长们不少的支持,(如:请家长协助孩子收集和准备:与孩子在一起的照片、小朋友最喜欢的物品、妈妈的有关材料以及妈妈为孩子自制的各种生活用品,带到幼儿园与大家一起分享)大部分家长们二话不说及时地帮助孩子准备好所需要的东西,并且热情地参与我们的活动,家长的帮助一方面能更好地了解孩子们所进行的学习活动,而另一方面,对于我们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鼓励与动力,促使我们与孩子们一起更好地开展主题活动。

经过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的主题活动暂时告一段落,从实施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对自己的家及家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知道了家里的成员、电话号码、具体单元,对自己的爸爸有了更多的了解,与爷爷奶奶情感更加深厚,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辛苦,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麻烦他们。应该说:这一主题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每天都能体验感知得到的。

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幼儿收集资料的经验能力不够。教师要对幼儿家长进行这方面的指导。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两位教师对主题开展情况、下阶段如何延伸要做到心中有数,步调一致。

我爱北京天安门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0

1、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初步学习用舞蹈动作表现。

2、学习看指挥演奏,掌握×0×0|、×———|、×一××|三种节奏型,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及喜欢的肢体动作为乐曲伴奏。

3、能在打击乐活动及互动游戏中感受到打击乐的乐趣。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0×0|、×———|、×一××|三种节奏型。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可在餐前活动中欣赏、学唱此歌曲,并能随乐曲节奏做简单的身体动作。

2、铃鼓、小铃、圆舞板等。

3、《我爱北京天安门》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随老师听音乐《我爱北京天安门》跳舞进场。

2、嗓音练习:《国旗多美丽》

教师采用师幼分句唱的方式进行嗓音练习。(教师用手势指导幼儿唱)

二、基本部分:

学习打击乐:《我爱北京天安门》。

●请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歌曲打节奏。教师从中发

现节奏感较好的幼儿,肯定适合的打节奏方式。

●教师出示图谱,用拍手的方式为歌曲打节奏。(下面请小朋友来看一看老师是怎样打节奏的。)

●请幼儿来说一说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打节奏。

●看图谱拍节奏。重点指导幼儿学会看图谱上的图形标志。

●讨论:《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可以用哪些乐器来演奏?为什么?

●师生共同确定,并记录在图谱上。

●看指挥(教师),小朋友空手练习。

●教师指挥分部做两次。

●拿乐器合奏。

●学习当指挥。请1~2名幼儿看图谱指挥演奏。

4、幼儿互换座位,自选另一种乐器演奏。

三、结束部分:

请家长和幼儿分别站成同心圆。家长和幼儿分别代表一种乐器,用肢体打节奏,最后指导家长和幼儿一起手拉手听音乐跳舞,出教室。

以后的复习活动中可增加难度,每句的末尾小结处加入大鼓,或让大多数幼儿都有机会担当小指挥,指挥演奏。增加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提高自信心。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孩子们在家长面前显得更为兴奋,并为自己的表现而自豪,使我们的本次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得到了交流。

节奏乐活动虽说平时进行得不太多,但为什么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将看谱子打节奏的技能掌握的如此轻松呢,我认为,这与节奏谱的设计有很大关系。我在展示完自己打节奏的方式后,问幼儿老师为什么这样打,幼儿很快就能认识到“因为老师在谱子上画了太阳和月亮,还有汽车,太阳就要拍手,月亮就要休息,而汽车就要拉长”。这种直观的教学符号我们平时应多受启发,可用于多种活动之中。

小班活动《我爱爷爷奶奶》 篇11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带蛋宝宝来园、回家、照顾蛋宝宝等活动,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

2、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初步了解蛋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发通知事先与家长沟通

2、贴上幼儿姓名的蛋宝宝

3、与幼儿人数相同的放蛋盒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照顾蛋宝宝的要领带你的蛋宝宝来园、回家要小心,不能让你的蛋宝宝受伤,回家后要细心的照料你的蛋宝宝,让它干净、清爽、舒适。

2、幼儿开始进行照顾蛋宝宝的活动,并请家长帮助记录在家照料过程。

3、开展照顾蛋宝宝交流会,比比谁的宝宝最干净、最漂亮。

4、交流会后孩子们得到启发,照顾蛋宝宝活动继续进行,并争取越做越好。

5、评选“最幸福的蛋宝宝”和“最称职的爸爸妈妈”。

上一篇:卫生系统先进事迹下一篇:实验室申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