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小结(通用10篇)
1、教学内容
教学更是实习的重点,以下是我实习的一点心得。
第一是预备阶段。先熟悉实习班级的情况,认识班上的每个学生以及他们学习情况(通过班主任或班委或直接交流)。然后,认真听指导老师上课。现在的听课的感觉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听课是为了学习知识;现在听课是学习教学方法。目的不一样,上课的注意点就不一样,现在注意的是指导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的思想。接着,根据在大学所学的教育知识和在中学实习听课所学到的,自己在已有的基础上备课,试讲。做足了上讲台的准备。
在经过了前两周的听课、试讲后,第三周我正式走上讲台,第一次感觉自己所学的知识派上用场。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一个天职就是教书,无私地把知识传播给学生。这也是我们实习的重要内容——授课。我初次体会到当老师的辛苦。上一节课,要经过“备课(写教案)——上课——批改作业——接受学生反馈的信息——评讲、巩固练习”这样一个流水线。看起来简单,可其中每个环节又有很多小细节,最主要的是“上课”。这个环节,也就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课堂教学”。
近年来,我国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各种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指导意义的成果不断涌现.然而,这些成果大多着眼于如何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技能学得更多、更快、更好,如何促进与之相应的个体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问题.也就是说,强调了课堂教学中以知识的传递和学习为基轴的教育过程,强调了以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与养成为主线的发展过程,却忽视了以人际互动为中心的社会过程。几乎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发生在学生群体人际互动的环境之中,因此重视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相互作用,加强和指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所谓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要求学生们在一些由2—6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系统,需要不断地进行反馈与矫正。在班级教学中,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和矫正需要。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班级内学生数学水平差距甚大,设计适当的矫正活动需要大量的计划时间。如果教师是矫正活动的唯一帮助来源的话,那么管理上的困难将会拖延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从而降低它的效能。如果运用合作学习,学生们则可以从同伴中迅速得到高质量的矫正活动的帮助,缩短了矫正时间,也就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完成学习任务。小组中的合作学习还能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诱因,并且能降低焦虑。经验显示,在同伴辅导的过程中,向其他同学提供帮助的小组成员得益最大。这即是说,学习困难学生的进步并不以牺牲优秀学生的发展为代价,相反,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学习小组的同伴辅导中获益非浅。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建立起了学习小组,在课堂上进行了几次小组讨论学生就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教师应对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作细致的组织工作,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对小组之间的活动情况组织有效的交流,以此来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当我们不断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时,它所起的作用就会充分地显现出来。还应指出,强调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削弱学生的自主学习,事实上,合作学习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强调个体责任。其出发点乃是强调在各种形式教学活动的互配实施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以上介绍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我个人认为是可行的,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教学软件数量的增加,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计算机来演示几何教学中的图形,能够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几何中的性质、定理、判定等命题。从而可以做到更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大提高课堂利用率。因此,为了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我们必须掌握有关的计算机知识,制作教学课件,并把它应用在课堂上。
在实习中,我还只是采取传统的讲授法,一共上了八节代数课,还有A、B班的练习课,觉得还是A班的效果好。课堂上若学生对我的提问有所反应的话,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因此,在课堂上必须注意学生的反应,即时对他们的疑问作出解答,使上课内容能够按时完成。
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学习成绩优秀,但这总是老师的一厢情愿。我认为,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原因,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确立教学内容。
高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初中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后进生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高中一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班主任实习
班主任工作方面,尽快熟悉每一个学生是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学生沟通交流,从而进行班级管理。花了一个星期记下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并对他们有了一些基本了解。每天早上中午晚上去教室和学生交流一下他们的想法,对学习、对生活等方面的看法,鼓励他们往好的、积极的方面发展,树立自我信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尤其是他们作为90后的一代,只有对学生充分了解后,施以正确的方法管理加以引导,才能使他们突显自我优点,在班级管理上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班主任工作繁琐却意义重大,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作为班主任,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教导学生,去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轨道。这些方面,我们都有幸从班主任那里得到指点并学习到,这都将成为我们以后教师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上,虽然得到了教学指导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肯定,但仍存在不足之处。比如教学上对时间的把握方面还有待加强,班主任工作上还要更积极主动接近学生等等。
3、实习态度
应该说,同学们对实习的态度是认真和严谨的。这包括,严格遵守学校对实习生的纪律规定,不擅自离开实习学校;自觉以教师身份要求自己,遵守实习学校的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尊重学生,虚心向指导老师请教;认真备课,反复修改教案;与共同实习的同学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等。特别是实习期间,全院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未发生一起纠纷,所有的这些都体现了福师大特别是数科院学子良好的素质与认真严谨的态度,也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及学生的一致赞赏。
4、与指导老师的关系
同学们在实习期间,格外尊重指导老师,虚心向他们请教,并就教学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知识及教学方法,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由于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因此教师的年龄普遍较低,这样使得同学们与他们相处更有许多共同话题。同
时,由于福师大桃李满天下,在全省各中学均有校友,很多实习的指导老师都是我们的师姐师哥,因此,相处就更加融洽。
5、与母校保持密切联系
在实习期间,同学们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时刻保持着与母校的密切联系。辅导员老师及时通过这些方式把学校的各种信息通知给大家。指导老师也经常上网,在论坛上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虽然本次实习我校没有带队老师,但通过这些现代化通讯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6、生活
由于实习的中学遍布全省,有的在大都市,有的则在乡村,但生活的迥异,并未打扰同学们正常的生活。有句话叫“年青的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快乐。”同学们通过认真教学,与同实习小组的同学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很多同学早上五点半就起床去班级督读,晚上和学生一起自习到十点才回寝室,但是大家都以一种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作为行为支柱,不叫苦,不叫累,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三、实习心得
首先,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我不得不刻苦钻研。如果我们仅懂得书本上的知识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上好一堂课不仅要求我们能够旁征博引,而且学生在平时也会提到一些书本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所以自己的知识面一定要广。当然,探索是艰苦的,但是,在这种富有成效的实践中,教师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喜悦、欢乐和幸福。因为在教师成功的同时,教师自身渴望成就事业的精神需要也得到了满足。
其次,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他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也都是要有讲究的。上完一节课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当好一名老师真不容易啊!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更加努力地完善自己,争取做一名真正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再次,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教师所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世界,而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世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性。这就决定了教师的教育不能像流水线上的工人生产物质产品那样,可以按照固定的工艺流程,有统一的型号,用一个模子,而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加以教育。有学者很形象地把学生比作大理石,把教师比作雕刻家。作为雕刻家,要雕出好的作品,就要根据大理石的形状、质地、色泽等不同条件,通过精细的加工,把它们雕刻成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工艺品。这个过程是一种创造的过程,也是很艰苦的探索。
还有,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它孕育着愿望,溢生动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设法地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发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知心朋友。
一、课堂小结的作用
有经验的教师会把重点知识放在课的开始和结束两个重要的位置。课堂小结能够突出重点, 达到总结、归纳、巩固重难点知识的目的。所以, 要真正地实现高效课堂, 课堂小结绝不能草草了事, 而应该精心设计, 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回忆我以前的课堂小结, 大多只是对本节课的内容简单、机械地重复一遍, 并没有针对重难点进行总结, 根本达不到课堂小结的真正作用, 当然也唤不起学生的注意力, 像这样的课堂小结只是流于形式, 起不到梳理知识、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二、课堂小结的方式方法
(一) 教师做课堂小结
一节课的小结可以由教师总结, 起到升华知识的作用, 适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归纳知识点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课堂小结的方法,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采用系统性、逻辑性极强的归纳方法再现这节课的知识点, 力求思路清晰、简洁明了。同时, 也可以解释学生理解的误区, 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主线能够准确把握, 记忆深刻。
2.释疑解惑
课的开始我们可以采用设疑导入法, 然后在课的结束之时对课前设置的疑问给予解释作答, 让学生明确疑问的真正答案是什么, 解决掉了课前留下的疑惑, 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 也可以在这一环节提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 留作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画龙点睛
每节课都有重要的内容, 为了能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在课堂小结的环节里教师可以点明重点、要旨, 学生会更加关注这些内容, 就好像“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 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抓住重难点。
(二) 学生做课堂小结
教学中, 随着学生知识经验的丰富, 课堂小结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 这样也可一举两得, 兼顾着培养了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可以从教师板书中摘抄出重点内容独立完成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的课堂小结, 进而巩固本节课内容, 也培养了学生的总结、归纳、概括能力。
总之, 一节高效的课堂, 一节优质的数学课, 完整的课堂小结必不可少, 教师必须用心打造。
摘要:一节课的最后十分钟左右是学生大脑最易疲劳、注意力最不集中的时候, 那么, 如何引起学生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注意呢?那就是课堂小结。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小结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48-02
笔者学校新上任一位教语文的主任,听了若干节数学课后说:发现数学课的结尾都很无趣,不是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就是老师三言两语的概括主题后下课,不像语文课的小结精彩纷呈。回顾这些课,多数都是精心准备的,大家会把引课作为重要环节去挖空心思,而课堂小结却轻描淡写的草草收场,确实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
一个好的课堂小结,应该在知识上起到良好的总结和归纳的作用,还可以促进学生形成逻辑性思维,建立新的启发,优化解题技巧、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回味无穷。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必须发挥课堂小结的作用,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设计精当的小结,凸显教学效果。就此问题,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得出的策略谈一些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提綱挈领突重点
课堂小结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故在备课时,教师就要潜心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围绕教学重难点来设计课堂小结。教师可以用精练、简洁的语言因势利导,或者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提纲挈领地把整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总结概括归纳,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完整的印象,使其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容易消化和吸收,进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兴趣
用有情趣的情境来结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定的普遍性,多数时候用在低年级的课堂。在结课时辅以教学情境,应用对话的方式总结新课,可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其目的不仅是制造教学高潮,关键的是引领学生学会反思,达到总结、活用、拓展、提升、启智的目的。例如“轴对称图形”一课的课尾,配以优美的音乐,展现生活中形态各异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感受对称之美,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情感教育重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同时还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把数学知识的掌握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的联系起来,将有意识的教育寓以无意识的受教育之中,做到在知识教学中自然、适时、适量地渗透。如结课时对学生课上的表现进行思想教育、在教学有关时间的内容时,课后小结可以围绕珍惜时间的主题进行,让学生从自身谈起要怎样对待时间?结合学生实际,力求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四、巧设悬念留伏笔
“悬念”在心理学上是指对学习对象感到困惑不解而产生的急切的心理状态。一节课快结束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置点悬念,从而延伸课外学习,或者使学生对后继课产生一种向往,这些都是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例如,在教学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时,问学生“要注意什么?有学生说要从个位加起,有同学说自己从十位加起的也能算对啊?究竟要不要从个位加起呢?”给学生留下悬念,促使学生课后主动探究。
五、构建方法建模型
《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里提到了“数学模型”的概念,也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曾经看过刘雯老师执教的《相遇问题》这节课,刘老师充分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构建起相遇问题的图形模型。在课堂小结时,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解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分析思路,构建相遇问题的本质模型——抽出数量关系。
六、延伸拓展促发展
一堂好课的结尾总能给学生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的美好感觉。当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将结束,并非宣告学习活动就此打住,也并非预示着布置些习题练一练就索然无味地草草收场。在此时为何不能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添上重重的一笔,激起学生的思维涟漪,让数学课堂在拓展延伸中变得厚重、开阔呢?
在教学“数学广角——数字编码”之后,可以问:“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可以为楼下刚刚出生的宝宝编一个身份证号码吗?你可以为班级图书角的图书设计编码吗?”
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而数学学习不只包括对数学教材的学习,还包括对与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及课外知识的学习,因此可以在课后进行延伸,实施“课内学一点,课外带几点”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应用,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小学数学教师》编辑部.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为了督促任课教师的常规工作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更好地迎接期末考试。今天下午根据学校的安排,教研组对教师备课,批改作业、练习册、试卷,尖子后进生辅导,上课,进行了第一次检查小结如下:从检查的情况来看、教师能按进度备好课,上好课,都能按时完成单元检测,作业次数也能跟上进度,作业有不同题型设计,作业量适当,既能达到训练目的,又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对学生的学习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和发展。
一、本次检查发现的优点
1、学生作业总体写得认真,教师批阅规范,能做到批改细致、及时。
2、对学生出错的地方,老师及时辅导,学生进行了订正。
3、各教师都能按学校要求批改完练习册,大部分老师能做到全批全改。4.教师在评价中能根据学生基础和特点采用评语来评价和激励学生。
5、每个教师都能按要求每周设计两次有质量的小作业。
6、教师能认真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安排好每周的教学进度。7.教案时效大,形式活,提前备好课,再上好课。
8.教案有修改,有反思,感受、体验、顿悟,内容丰富。
二、存在的不足 有的班级学生的错题没有订正,有些订正后老师没进行第二次批改;
2、个别班级的作业书写普遍马虎,字体不够美观。
3、个别班级的各科作业缺乏精心设计。
4、少数教案空洞,缺乏实用性。5.个别学生的作业订正效果差。
(一)、备课方面:
总体上看,数学教师们备课态度较认真,教案详尽,课时数量充足;大多数教师能认真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安排好上课教学进度。全体数学教师能按规定备课,备课有超前意识;个别的教师的备课能体现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清楚,课后反思及时、详细、深入、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感而发,单元检测表填写完整。
(二)作业情况
1、主要成绩:(1)多数教师布置的作业量适度,批改及时有复批;
(2)个别数学老师根据学生差异采用分层次布置作业的做法,调动不同层次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
(3)望数学老师更加注重学生作业本上即时鼓励性评语的运用。
2、存在问题:(1)学生作业本保洁不好,纸页不整齐。
(2)个别老师批改作业不够认真、严谨。(3)建议老师加强对学困生多采用面批形式。(4)个别班级的各科作业缺乏精心设计。
(三)针对备课、批改、建议如下:
1、有漏写环节的请及时补充。
2、教案课前要有修改,课后要有反思,每次上完课要认真反思总结,以改进自己的教学,为今后自己更好的教学积累一笔财富。
3、对待工作检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足的就整改。
4、发现学生作业有错误时,圈出来或划出来,让学生订正后再批。
(四)、针对本次作业检查情况,建议如下:
1、鼓励所有教师评价应能结合学生特点及作业质量给出定性评价,但是不要只表扬优秀学生作业,而更应该努力发现较差学生进步的闪光点,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上进。
2、对差生作业严格要求订正效果,要据定好的措施认真做好扶差工作。
3、在写教学计划时,应根据每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措施,措施应该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希望各位老师能从这次检查总结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反思自我,争取在教学中能克服缺点、发扬优点,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有效,作业规范实效,学生乐学高效。很好地提高各科教学质量,出色完成教学任务。
江口小学
回归工作到现在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中途接手新班,感觉有点不知所措,不论是学生还是我本身都在努力地适应着,幸好这个时期很快地就过渡了。到现在已经进入学期的尾升了,所有的新课也结束了,感觉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回想过去教学的每个环节,学生的每次测试与作业,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所教的四年级两个班,综合来说是两个比较乖的班,数学成绩也不错,但两个班的成绩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回想自己平时的教学,自问自己真的已经尽力了,但仍然还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例如(1)班的成绩总是赶不上(2)班,两个班仍然有尾巴不及格。我认真的反思教学的种种,得也以下几点:
一、在课堂上过多的关注优等生,而忽视了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在课堂教学时,每次讲解时没有留给学生过多的思考时间,有时只是短短一分钟甚至几十秒钟,以至于只有几个成绩好反应快的同学有思路,而大多数同学还在迷茫阶段,还没有反应过来而我已经将答案告知大家。长此以往,哪些反应不快,成绩不好的同学就忘记了思考,每次问题一出来,他们就坐着发呆,或者等老师同学来告诉他们答案。脑子是越用越灵活,但我却让他们丧失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二、课后辅导没有到位。在课堂上之后短短四十分钟的时间,班内的学生不可能全部都接受,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最多接受40%,有的甚至不到40%,因为上课肯定会有开小差的学生。课堂上如果不注意听讲,课后就需要花2倍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真正学会新知识。但小学生一般都贪玩,他们课后不可能全部用来学习数学,一次两次不学,慢慢地越积越多,越来成绩越差,慢慢地自己也就丧失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于这样的学生我应该抓住课后的时间对他们进行一对一辅导,但我却忽视了这一点,这也是后进生太多的原因之一!
三、作业检查与改正
小学生自觉性差,必须要老师及时提醒。虽然两个班的作业上交情况已经比刚接手的时候有了明显的改善,个别拖欠作业的同学都会在当天内把作业补齐,但是有许多同学的作业的质量不好,没有认真完成,只是应付式的完成作业。另外对作业批改后及时改正的习惯没有形成,很多时间对批改后的作业只是看看分数,而不能主动地将自己错的题目弄懂。数学的学习是在不断的改正过程中提高的,如果只是课堂是绝对不行的,还需要课后多练习多巩固,没有了课后的巩固,数学是学不好的!这也是期中考试不及格人数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中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以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为主。新课程改革很关注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可见,新课程改革把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作为改革重点之一。那么如何使探索性学习成为农村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好问题的形成,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教学中我们会提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可以说充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合理的质疑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探索欲望从潜伏状态迅速转入活跃状态。如果我们设计好教学中的提问,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可以把学生引入探索的学习状态中,让学生明确探索的目标,激发强烈的探索欲望。什么是好的提问呢?我认为问题能直接给出的话最好,如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那么探索学习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因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提要贴近学生自己的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的欲望。如“能被3整除的数”的教学中,我们在学习前可以让学生随便说几个数,然后师生之间比一比,谁先得出答案。老师的神速一定会让学生提出“为什么”的问题,然后激发学生自己去探求,这实际就是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强烈欲望。
二、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探索空间,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学习是一个过程,探索性学习更应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和推断的过程。因此,教师作为这个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更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如在小组学习中,我们应给小组中的每一位学生发表意见和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在教学中特别要强调“学生为主”的意识,不要让探索学习过程匆匆而过。当孩子围绕着任务要求正热烈讨论时,千万不要因为教学计划而中断学生的学习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他所说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它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有了时间保障,我们还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探究的空间。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我们就需要考虑学生是如何获得乘法分配律的?他们是否真正经历了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得到的仅仅是知识还是在过程中生成了方法、学会了合作交流?、、、、、、我设计了这样的片段:(1)独立思考。54×(4+7)、6×100+9×100、(6+9)×100、54×4+54×7,哪些等式相等?你有什么感想?(2)65×(30+42)、100×2=100×
8、(a+b)×c,你能写成另外的形式吗?(3)小组合作研究,(250+12)×40、96×19+4×
19,哪个题目容易计算?为什么?(4)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发现、去探究,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历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索学习的能力。
三、不断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探究。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知识,获得知识。在合作交流中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控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进行探究,并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调节和学习效果的恰当评价。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中收集信息资料的过程,像让学生收集零花钱的情况、调查兴趣小组的人数情况、学生的体重情况,都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收集。在制作统计图时,我们让学生根据出示的统计表制成条形统计图。然后反馈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再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制作提出问题,看统计图考考自己组内的同学。这样的过程鼓励了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产生思维碰撞,从而达到培养发展学生探索性学习的效果。再如“编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中,可以分组让学生编应用题,适时反馈,这样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每个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通过倾听他人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并将思维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探索性学习。
在教学中,我觉得让学生在探索中将实际问题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还可以有意识的在实践中指导学生探索,适当延伸探索性学习。然而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我认为应当防止以下几个不良倾向的发生: 小学数学问题探究课题小结
首先,防止教学过程窄化探究性学习的功能。
探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探寻的过程中孕育一种问题意识,亲自寻找并实践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只重视其知识获得功能,而只灌输式地“教”学生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如果我们在探索过程中只把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抽取出来深化训练,实际上仍只是知识的传授,成了关于方法的知识的传授。那样的话,探究性学习实质上成了为探究而探究。因此,我们在这过程中应让学生面对问题探寻个性化的方法,强调过程性探索,在经历和体验中理解探索性学习。如在“年、月、日”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过程。⒈观察手中的年历卡(学生每人手中各有一张年历卡,分别是2001年~2012年及1800年、1900年、2000年、2400年),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说说判断方法。⒉设疑,老师出生在1972年,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让学生产生寻找新的判断方法的欲望。⒊讨论:用什么办法来研究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可以先统计每人手中的年份数,寻找规律。⒋观察统计出的学习材料,小组讨论发现的规律。⒌反馈得出“4年一闰”的规律,并通过猜想树立假设“用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⒍验证假设。⒎引导学生质疑:1800年、1900年的年份数除以4,也没有余数,为什么是平年。⒏阅读书本,知道“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时,须除以400”。这样设计就留给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发现,在过程中领悟探究的真谛。
其次,防止教师作用的边缘化和空洞化。
在发展学生探索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和学生都应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在探索性学习中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学生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深入开展。如在“加法的含义”教学中,教师出示动态蘑菇图象,学生观察。
问: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生:左边有6个蘑菇、、、、、、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一个一个看出来的。
生2:左边蘑菇上面写着“6个”,所以不用数,一看就知道了。
师:你的方法真好,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右边有1个蘑菇、小问号,问我们“共有几个蘑菇?”
师:谁来把小蘑菇算一算,一共有几个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6+2=8,一共有8个蘑菇。要求“共有几个蘑菇?”就是把“左边的6个”和“右边的2个”和起来,所以用6加2等于8。
生2:老师,2+6=8行不行?
师:对!要求共有几个蘑菇,只是把两边蘑菇的个数加起来就可以了。等式可以是6+2=8,也可以是2+6=8。
在这样的探究性学习中,师生间通过广泛的信息交流,就形成了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学习共同体”,从中也体现出教师在其中应发挥的作用。
再次,防止教师过度干预学生的探索过程。
我们的传统说:三十而立。所以,成人常常认为孩子生来是需要被帮助、被保护的——没有成人的帮助,孩子怎么长大?教师也一样,我们同样害怕一旦放开手后,学生会跌跌撞撞,会错误百出,学习会偏离既定的方向,课堂会不可收拾。所以,教师认为自己必须善尽保护、帮助之责。但殊不知,对于学生发展而言这样的帮助更是束缚,更是枷锁。如果教师长期为孩子提供这样的帮助,而学生也习惯于依赖教师这样的帮助,那么,他们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又从何谈起呢?当习惯于教师帮助的学生面对问题不会再说“我试试”,而只会说“老师还没教过,我不会”。教师好心的帮助就成了扼杀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元凶”。学生要不要这样的帮助,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其实我们应该知道,孩子并不怕跌倒,他们本来就是在跌跌撞撞中认识这个原本陌生的世界的,如果生命的成长需要成本,那么这样的跌撞就是他们该付出的成本之一。我们惟有懂得释放,孩子才能展现独立,才能张扬个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而不是学生学习的领导者、驱赶者和搀扶者,这个“度”的把握在让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除了这几方面的倾向,我们还要注意探究性学习的实效性问题,防止学生无效参与现象的出现,探究性学习的形式化倾向等等。
一、数学日记与生活日记的异同之处
数学日记与生活日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记录学生周围所发生的事情以及心情, 但是也存在区别。数学日记主要记载的内容包含几个方面, 分别是: (1) 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点的理解、计算方式以及所运用的具体情况; (2)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建议以及评价, 包括课程的内容、讲解方式、作业布置情况等各类问题; (3) 学生还可以通过数学日记的形式让教师明白自己内心的想法以及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数学日记与生活日记的不同之处, 并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数学日记, 让学生通过数学日记阐述内心的真实想法。
二、巧用数学日记, 强化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数学是一门重要科目, 教师和学生几乎每天都需要与之打交道。所以保证小学生的学习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就必须学会巧用数学日记, 从而让小学生通过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所学知识, 并且使得小学生在数学日记中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及对数学的重新认知。
1.巧用数学日记, 阐述数学意义
数学日记是教师与学生交流心得的一种特殊方式。因为小学生能够通过日记记录自己在课堂中所消化吸收的小学数学知识, 并且小学生可以在数学日记中倾吐自己的心声, 可让教师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学生对数学的情感。除此之外, 教师还能通过数学日记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从而进行针对性教学, 让学生摆脱学习的困境, 并在学习中展现自我的价值。例如:某校小学数学教师为了使学生了解数学日记的意义价值, 让学生在数学日记中记录几件事, 分别是: (1) 把自己在课堂中所理解的知识点用自己的话语记录在数学日记中; (2) 把家庭作业中的错题记录在数学日记中, 并写明错误的原因以及正解; (3) 每月做一次总结, 并把自己的想法、建议以及自己对知识点的不明之处记录在数学日记中。所以, 教师若想让小学生有效明白数学日记的作用, 就需要巧用数学日记并充分发挥日记的价值, 从而使学生在日记中记录心得与见解。
2.巧用数学日记, 促进数学发展
数学日记是一种特殊的日记, 其包括情感型、质疑型、整理型、错例型、反思型等多种日记。而多所学校的数学教育中, 教师常见的数学日记形式一般为错例型, 因为错例型数学日记能够清楚地反映错误的原因, 并且可使小学生在错例型日记中弥补自我的空缺。所以, 小学数学教师应强化学生运用数学日记记录经验、心得的习惯, 从而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思维更加明晰, 能够构建属于自己解题的思路, 使得思维更加条理化。此外, 学生还可对所学的知识点进一步精加工, 把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除此之外, 学生还能够在数学日记中自我评价, 提升自己的小学数学学习成绩。例如, 某校小学教师为了促进小学数学的发展, 帮助学生学习, 每次数学考试结束后, 教师都会让学生把试卷中的错题整理到准备好的错题本中, 并在错题旁总结错误的原因以及正解, 然后再给学生一周的时间掌握这些错题, 明白这样解题的理由, 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学日记及时改正自身的不足。
3.巧用数学日记, 搭建沟通桥梁
数学日记对学生以及教师来说是交流工具, 因为数学日记能够有效地搭建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成为“传话筒”。例如, 某校小学数学教师在学习中鼓励学生使用数学日记, 把自己对课程的理解以及见解记录在数学日记中, 课后再让学生通过日记来复习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点, 并针对自己的弱项来强化训练。同时, 这位小学数学教师还依据学生在日记中所记录的见解以及意见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尽可能在数学日记中看到自己的“短板”, 从而促使小学生通过数学日记不断反思、提升自我, 进而提升数学日记在小学数学中的利用率。
总而言之, 数学日记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一种特殊文体、特殊的交流工具, 并且教师可通过数学日记全面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数学日记的有效运用, 使小学生的思维更加明晰, 并构建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 使得思维更加条理化。此外, 数学日记还可使学生看到自己的“短板”, 并在日记中不断反思、提升自我, 与教师构建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 提升学生的小学数学成绩。
摘要:日记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并且还是记录身边的事件以及记录心情等的一种特殊文体。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会使用数学日记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 因为小学生能够通过数学日记收集有用的素材, 整理所学的知识,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对小学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持之以恒地运用数学日记学习小学数学。就教师如何巧用数学日记, 强化小学数学教育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日记,沟通桥梁
参考文献
[1]吕欣.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0 (06) .
[2]刘月玲.优化作业设计, 实现“有效作业”[J].新课程:小学, 2013 (10) .
[3]王九红.小学数学作业的功能与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 2007 (11) .
一、小学数
学课的导入
大家知道,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导入新课?我认为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和选择较好的方法。
1.新课的导
入要有趣味性。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因此,导入新课阶段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过程。
2.新课的导入应有针对性。新课的导入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方法。切记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追求形式花样,甚至故弄玄虚,画蛇添足,更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削弱其它教学环节。
3.数学课导入的方法
(1)开门见山。教师在新授前,直接向学生出示新的课题,这样能使学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来对待他们所学的功课。例如:“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一节,一上课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一个很大的数,比如:92600000、1200000000(用数码表示)。然后教师指出:这种数的位数很多,读好这种数和写准这种数对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2)制造悬念导入。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索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过了12个生日,可小华也是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让学生略加讨论)这时学生情绪高涨,疑问产生好奇,好奇又转化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出示课题),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
(3)创设情境导入。小学生思维活跃,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指出:375这个数能被3整除吗?学生一时不能说出。教师接着说,我能直接判断任意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请同学们报数我来判断,这是学生纷纷报数,教师对答如流,学生被眼前情景吸引,然后教师说,今天我就来教你们这个本领(出示课题),这样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轻松地接受了新知。
(4)类比迁移。利用知识间的迁移规律,对同类知识进行类比,获得新知。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根据分数同除法的关系,从“商不变性质”推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新知,而且也强调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二、小学数学课末小结
1.课末小结的主要特点与功能。①要有目标性。好的课末小结,是为实现课时教学目标服务的,否则就失去了课末小结的意义。②课末小结要有引导性。小结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要立足于引导,让学生参与,展现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③课末小结要有针对性。课末小结必须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因文因人制宜,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凡是学生难记、难理解、难掌握及容易出错的地方都应阐明。④课末小结要简练易懂。课末小结要有浓缩的“提炼”艺术,在设计过程中,应抓住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做到少而精,要简明扼要。
2.课末小结的基本形式与方法。①总结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一节内所学的知识和主要内容,作提纲挈领式的总结。②悬念式课末小结。这种小结是在教学本课知识的同时,通过教师设疑引出下节课要学的内容。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③前呼后应式。这种小结需要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给学生设疑置惑,小结时释疑解惑。前呼后应,形成对照,使学生豁然开朗。例如:教学“三位数有余数的除法”,导入新课时,设疑: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如遇到有余数的时候,余数也不变吗?讲完新课后教师结合出现的几对算式,引导学生小结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有余数,那么余数也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这种前呼后应式的小结,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地印象,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的主要知识。
若是考虑因材施教,还可以用延伸式进行课末小结。这种方法是指在课末小结时,为学生提供一些智趣相融、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探新的愿望,把课末小结作为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活跃第二课堂。
本学期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在这繁忙而充实的一学期中,我感触较多,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得失作一个反思。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的新思路。
一、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学之中,我根据不同的课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去吸引学生,用多种教学方法去感染学生,促使他们喜爱数学,愿意学习数学。教学之后,我基本做到每单元进行单元测试、反思,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得失,以便在后面的教学中发挥优点,克服不足,同时,积极和同组教师相互切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生的学习氛围有所加强,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基本会积极主动的学习.教育教学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提高文化水平与做人境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非常有价值的努力过程。我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
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我做到: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课堂教学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二、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抓好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有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我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
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学生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学”有所得,我努力向40分钟要质量。
四、教育教学情况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用出总结,力求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上课技能,提高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听课十九节,对自己的教学促进也很大.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总体而言,这学期的教学有得有失,对于“得”我会把它当作自己的财富,对于“失”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去改善,所以今后更应该多学习,多总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走上一个新台阶!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良好的成绩将为我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不过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一如既往地勤勉,务实地工作,我
一、检查概况:
此次我们对8名数学组教师进行了检查。总体来说,教师的工作成效是令人欣喜的,值得肯定,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整改。
二、主要成绩:
(一)、教案编写情况:⑴实效大。大多数教师编写教案能根据学情,课型,紧靠《课标》,重点突出,体现特点,落实目标,渗透理念,教学环节清晰合理,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2)有反思。大部分教师都能及时地在教案后面写上自己的教学感受,体验,思考,顿悟,内容丰富,形式灵活。(3)内容新。看到许多以学定教教育新理念在在教案中的体现。
(二)、作业布置与批改:⑴作业布置有广度:大多数教师能践行学校就作业布置的具体要求,做到“堂堂有作业,课课有练习”。有一部分教师还从时间,类型,要求等不同层面上做“细活”。⑵设置作业有维度:多数教师能根据学情与教材特点,从夯实基础,落实目标,提高能力,发展潜力等多重目的出发,自设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作业。⑶批改作业有效度:教师们都能及时,认真,细致,准确地批改作业,做到:符号规范,反馈及时,重视矫正。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4)教师们能快速接受新事物,在作业中成功的借鉴永威学校的一些好的方面,(三)、三记(学习、会议、听课)
(1)会议记录人人有。(2)学习笔记。每个教师都学习很多有关自己任教学科方面一些新理念,新方法。(3)听课笔记。教师通过看视频,同事互听,外出听多种方式足额足量的完成学校的任务,并且听后写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三、存在问题:
1、个别教师教案书写潦草,教案的书写格式不规范。自己的东西少,照搬的东西多。
2、少数教师的作业布置分量偏少,缺少精心设计,未能有效地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批改时出现大对号,有漏改和错题没有及时改正的情况。批阅时间有的占三格,有的占一格。
3、一部分学生的作业习惯差和作业矫正效果差仍是“顽疾”。作业本不爱护,揉的不成样子。
4、听课笔记的优缺点要多多的找出存在的问题。不要只是泛泛的赞美话语,真正起到帮助同事,提高自己的作用。
5、会议记录的格式不规范。
四、整改意见:
1、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细化教学分工,加强跟踪检查管理。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考评细则,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给教师减负,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工作创造性和主动性。
3、强化教案撰写的实用性,规范教案;会议记录的格式要统一。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结合自己的不足向同事学习,到网上学习。
4、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检查力度,不间断跟踪听课,改变听课方
式;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
5、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家校合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数学教育小结】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工作小结07-22
小学数学应用题归类小结12-06
浅谈小学数学的课堂小结形式06-22
胡集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小结09-11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07-27
小学数学教育案例12-21
小学数学教育研修日志12-02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案例09-22
小学数学教育技术论文11-07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论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