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生高三应如何学习(精选12篇)
成功既不是靠天才,成功也不是靠努力,成功是靠正确的方法。只有方法正确才可能取得成功。我们周围的同学甚至是我们自己,学习不可能不努力,可是成绩就是就始终上不去,不断增加学习时间,希望自己能够提高考试成绩,总是事与愿违。
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方法有问题。
【语文的学习】
语文学习“七步法”,觉得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这“七步法”中的七步分别是:
(1)读一读
阅读课文是复习的第一步。通过阅读,把握全文大意,了解作者情感、文章特色等知识点。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不同的读法:教读课文需精读,字、词、句、篇等各个知识点全方位掌握,精彩语段达到成诵;自读课文需泛读,有的还需跳读,一目十行,以求提高阅读速度。阅读速度,也是近几年中考考查项目之一。
(2)划一划
即在阅读课文同时,把文中的重点句、中心句、名句以至生字、生词,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来,既能加深印象,又便于复习巩固,一目了然。遇到规范句子,不妨划分句子成分,复句还需标明关系,典型语段要划分层次、归纳层意。遇到疑难,还要作标记,便于以后向老师同学求教。
(3)查一查
查什么呢?查工具书。字典、词典、参考资料,只要用得上,尽可能发挥工具书的作用。亲自查找答案,是探索学习方法、摸索学习规律的过程,也是提高运用工具书能力的过程。对于似曾相识的词句,不妨查一查以往学过的课文,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温故而知新”。查出的答案经过分析辨别,理解能力又能得到提高。
(4)问一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复习过程免不了有疑难,要独立钻研,实在解决不了的,要善于向老师、同学请教。有时自己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老师很可能不止讲一个问题,而且把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使你融会贯通。
(5)写一写
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如手过一遍。无论平时学习还是考试,有的同学往往把常用字词写错,为什么呢?就是缺少写的训练。生字、生词、重点语句不妨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反复写一写。又如一些作文题,往往看似容易写来难,也要动笔写写,切忌眼高手低。
(6)练一练
就是通过做练习题,检验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做题要把考题的目的、意图弄清,要注意归纳总结,寻找规律,触类旁通,增强应试能力。做练习题,既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也要自觉地做。我们反对搞“题海战术”,但不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也谈不上质量。练然后知不足,及时反馈矫正,以求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7)想一想
复习的内容可以通过“想”来巩固。可以从点到面,也可以从整体到部分,或纵向或横向,把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印在脑海里。当某个知识点联想不起来时,要经过查找及时巩固。想的时空不受限制,无论课上、课下,还是校内、校外,都可以尽情地利用时空。当你“山穷水尽”之时,通过联想,也许会步入“柳暗花明”之境。
【数学的学习】
数学的考察主要还是基础知识,难题也不过是在简单题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所以课本上的内容是很重要的,如果课本上的知识都不能掌握,就没有触类旁通的资本。
对课本上的内容,上课之前最好能够首先预习一下,否则上课时有一个知识点没有跟上老师的步骤,下面的就不知所以然了,如此恶性循环,就会开始厌烦数学,对学习来说兴趣是很重要的。课后针对性的练习题一定要认真做,不能偷懒,也可以在课后复习时把课堂例题反复演算几遍,毕竟上课的时候,是老师在进行题目的演算和讲解,学生在听,这是一个比较机械、比较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也许你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听懂了,但实际上你对于解题方法的理解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深入的程度,并且非常容易忽视一些真正的解题过程中必定遇到的难点。“好脑子不如赖笔头”。对于数理化题目的解法,光靠脑子里的大致
想法是不够的,一定要经过周密的笔头计算才能够发现其中的难点并且掌握化解方法,最终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
其次是要善于总结归类,寻找不同的题型、不同的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联系,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举个具体的例子:高一代数的函数部分,我们学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好几种不同类型的函数。但是把它们对比着总结一下,你就会发现无论哪种函数,我们需要掌握的都是它的表达式、图象形状、奇偶性、增减性和对称性。那么你可以将这些函数的上述内容制作在一张大表格中,对比着进行理解和记忆。在解题时注意函数表达式与图形结合使用,必定会收到好得多的效果。
最后就是要加强课后练习,除了作业之外,找一本好的参考书,尽量多做一下书上的练习题(尤其是综合题和应用题)。熟能生巧,这样才能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使你的解题速度越来越快。
【英语的学习】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和汉语一样,学习它需要大量地阅读、大量地写作、大量地听力和口语训练,将自己置身于一个英语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听、说、写、读能力,培养好语感。从总体上说,英语学习可以分为语音、词汇、语法三大块,他们互相联系、交织在一起。
语音主要通过结合词汇牢记一些普遍规律,平时练习中注意随时记下那些特殊的不规则的发音,对基本词汇能正确拼写出国际音标,尤其是一些特别的元音和辅音。
词汇,重点是课本词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扩展。记一个单词,可想想这个单词的其他各种形式,也可把发音规则相同或读音有某种联系的一组单词联系起来记忆。对单词,尤其是动词的掌握,应放在句子中、课文中,以词组或句子为单位来记。
语法要结合大量阅读和习题来进行,尤其要熟读课文和各种句型的例句,并尽可能地多背课文和例句,这样应试就能触类旁通,许多似曾相识的题都能迎刃而解。同时大量阅读又能扩充词汇量,训练阅读速度,适应高考需要。
【物理的学习】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上海中学生总结的“多理解,多练习,多总结”的“三多法”。我觉得这个方法很能概括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要领。
多理解,就是紧紧抓住预习、听课和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预习可分为粗读和精读。先粗略看一下所要学的内容,对重要的部分以小标题的方式加以圈注。接着便仔细阅读圈注部分,进行深入理解,即精读。上课时可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解难点,解答疑问。
这样便对知识理解得较全面、透彻。课后进行复习,除了对公式定理进行理解记忆,还要深入理解老师的讲课思路,理解解题的“中心思路”,即抓住例题的知识点对症下药,应用什么定理的公式,使其条理化、程序化。
多练习,既指巩固知识的练习,也指心理素质的“练习”。巩固知识的练习不光是指要认真完成课内习题,还要完成一定量的课外练习。但单纯的“题海战术”是不可取的,应该有选择地做一些有代表性的题型。基础好的同学还应该做一些综合题和应用题。另外,平日应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沉着、自信的心理素质。
多总结,首先要对课堂知识进行详细分类和整理,特别是定理,要深入理解它的内涵、外延、推导、应用范围等,总结出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其次要对多种题型的解答方法进行分析和概括。还有一种总结也很重要,就是在平时的练习和考试之后分析自己的错误、弱项,以便日后克服。
【化学的学习】
学习化学要做到三抓,即抓基础、抓思路、抓规律。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提高能力的保证。学好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在做题中要善于总结归纳题型及解题思路。化学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能驾驭知识,记忆知识。如化合价的一般规律,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态不同。
关于化学有一种说法就是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因为化学要记要背的东西很多,而且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阅读与动手、动笔结合。要自己动手推演、计算、写结构式、写化学方程式,或者动手做实验,来验证、加深印象和帮助理解,有时还要动手查找资料来核对、补充某些材料。同时在化学学习中,经过思考提出存在于化学事物内部或化学事物之间的矛盾,即化学问题,由自己来加以研究和解决,或者在自己解决不了时请求别人帮助解决,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活动方法,也是提高化学学习效果的一种基本方法。
【生物的学习】
基本方针:
1.生物是正确了解身体,学习人和环境(植物,动物,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科目。
2.不要盲目记忆,跟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理解。
运用方案:
1.仔细了解课本内容,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
(1)根据每单元的学习目标,联系各个概念进行学习。
(2)不要只记忆核心事项,要一步一步进行深入的学习。
(3)要正确把握课本上的图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
2.把所学的内容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
3.把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互做比较,确实理解整理后再记忆。
4.把内容用图或表格表述后,再进行整理和理解。
5.实验整理以后跟概念联系起来理解。(把握实验目的,把结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较,找出差距,并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
*正确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直接观察了解各生物的特征。
*养成写实验观察日记的习惯。
6.以学习资料的解释部分和习题集的整理部分为中心进行记忆。
7.根据内容用不同方法记忆。
(1)把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整理进行记忆。
*把想起来的主题不管顺序先随便记下来。
*把中心主题写在中间位置。
*按照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用线或图连接起来完成地图。
(2)利用对自己有特别意义或特殊意思的词进行记忆。
(3)同时使用眼睛、手和嘴、耳朵记忆。
8.不懂的题必须解决。(先给自己提问,把握自己具体不懂哪部分后再请教其他人。)
9.通过解题确认所学内容。
(1)整理做错的题,下次考试前重点复习。
(2)不太明白的题查课本和学习资料弄清楚。
(3)以基本题——中等难度题——难题的顺序做题,理解内容。
其他:
1.时间比较宽松的时候,如假期可先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开始重点学习。(相联系的部分也能培养兴趣)
2.平时利用百科全书查找不懂的事项。
对高三理科班学生来说,在高中的最后一学年,挖掘潜力对高三理科学生固然有着诸多的困难,但惟其薄弱,才有提升的可能。教师只有树立教改意识,改变传统的机械练习与机械讲评的教学方法,抓住高三阶段几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结合高三理科学生的思维特点,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优势,积极探索与钻研,实施有效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并在“发现”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激发理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望,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三理科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树立教改意识,改变传统课堂复习模式
有些理科生之所以语文学科成绩落后,与他们对语文学科一贯的态度、缺乏对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外阅读面狭窄等因素有关,更与教师缺乏教改意识、没有结合理科生特有的思维特点进行学法指导、忽视学生的这些非智力因素有关。高三复习阶段,大量的练习与考试、机械的习题讲评几乎贯穿了整个复习阶段,学生对这一成不变的传统模式势必会产生倦怠心理。教师本身缺乏教改意识,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激发,则使高三理科班学生“苦不堪言”。如何实施有效策略,激发其学习语文的热望?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树立教改意识,改变传统课堂复习模式和机械的试卷习题讲评模式,引教学的源头活水进入课堂,让高三语文复习的高效率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
考试、试卷讲评固然是整个高考复习阶段的主旋律,但语文教师适当调整教学方式,甚至丝毫不考虑学生的心理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却要以其他理科的复习方法试图改变学生的落后面貌,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高三复习阶段,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结合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复习方法,在常规的教学环节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高三理科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要结合理科生语文学习的实际,充分利用理科生的思维优势对其加以良好引导、培养和训练,有效提高理科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
二、营造语文气场,用个性化教学吸引学生
营造课堂语文气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就对高三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要紧紧抓住语文课堂这个师生对话交流的特定环境,创设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语文课堂,用个性化的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高三理科生课外阅读知识面狭窄,因此,教师不妨发挥个人的魅力,展示自己的优势和风采,营造个性化的教育氛围。同时要紧紧抓住课堂这个特定的交流空间,对社会上的一些人和事谈谈自己的深度解读。对素材的思考与解读是对高三学生必备的写作思维能力的锻炼,同时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高三阶段,教师更要有意识地加强备考,加强对学生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了解,努力提高自身教学研究的能力。
三、把握关键的教学时机,实施有效策略
1. 新接手班级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与把握,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和条件。高三起始阶段,对学生整体的语文学习情况有必要做实际的调查与把握。每当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你认为语文学科中薄弱的环节在哪里?你手头还有那些语文复习资料?你在语文方面所花的时间是多少?你有积累素材的习惯吗?你拥有哪些课外杂志?
2. 试卷讲析环节:量化分析,增加认同感
卢梭认为,激发学生自觉自愿学习的最好的也更为可靠的办法是“促使孩子们有学习的欲望”,因为“现实的利益才是最大的动力,才是使人走得又稳又远的唯一的动力”(《爱弥儿》)。可见,现实的成功是对学生最好的激励,高三理科生的思维注重结果,比文科生更功利。在每次的试卷评改后采用量化措施,用数据说话;建立薄弱学生学习跟踪档案。因为理科生对数据和数学分析方法比较认同,所以量化不仅可以让学生知其然、增加认同感,而且能知其所以然。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此方面的分析,激发理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 专题复习环节:让学生体验“发现”的喜悦
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提高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理科生为何对做数学题目孜孜不倦、乐此不疲?主要原因是做这些理科的题目本身具有成就感,如果在我们的语文复习中,也让学生成为“发现者”,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作为发现者的乐趣,体验到“发现”的喜悦,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以小说复习主题探究为例。教师在这一专题的复习中,要精心挑选具有可探究性的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我在小说文本主题探究的复习中,引入汪曾祺的《侯银匠》、卡尔维诺的小说《良心》这些文本。学生通过自行提问、自行答疑的方式探寻小说的主题,有了自己独特的解读,从中体验到“发现”的成就感。
又如诗歌鉴赏复习专题。结合2011年浙江卷的诗歌鉴赏,选取纳兰性德的其他诗词,进行诗歌鉴赏的理论复习。在文本的深入鉴赏与解读的同时,对词人的身世及创作背景进行适当的深入与链接,其中穿插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唤起了学生诗词学习鉴赏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复习文言断句时,选取了《世说新语》中几个有趣的小故事,课堂气氛活跃,效果不错。
四、虚功实做,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望
在高三的语文复习教学中,教师一般都十分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却没有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自觉自愿性。在语文基础基本定型的情况下,关注高三理科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有效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材积累要求学生努力扩大阅读视野,更是高考作文备考的必要环节。但受到时间紧、学业任务重等因素影响,高三理科班的课外阅读和素材积累一直处于困境之中。学生一方面没时间看课外书,一方面也没有相关的课外书可读。许多时候,素材积累环节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从收缴起来的寥寥几本摘记中可见一斑。然而,课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对高三理科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高三理科班学生来说,在高中的最后一学年,挖掘潜力对高三理科学生固然有着诸多的困难,但惟其薄弱,才有提升的可能。教师只有树立教改意识,改变传统的机械练习与机械讲评的教学方法,抓住高三阶段几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结合高三理科学生的思维特点,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优势,积极探索与钻研,实施有效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并在“发现”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激发理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望,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三理科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树立教改意识,改变传统课堂复习模式
有些理科生之所以语文学科成绩落后,与他们对语文学科一贯的态度、缺乏对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外阅读面狭窄等因素有关,更与教师缺乏教改意识、没有结合理科生特有的思维特点进行学法指导、忽视学生的这些非智力因素有关。高三复习阶段,大量的练习与考试、机械的习题讲评几乎贯穿了整个复习阶段,学生对这一成不变的传统模式势必会产生倦怠心理。教师本身缺乏教改意识,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激发,则使高三理科班学生“苦不堪言”。如何实施有效策略,激发其学习语文的热望??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树立教改意识,改变传统课堂复习模式和机械的试卷习题讲评模式,引教学的源头活水进入课堂,让高三语文复习的高效率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
考试、试卷讲评固然是整个高考复习阶段的主旋律,但语文教师适当调整教学方式,甚至丝毫不考虑学生的心理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却要以其他理科的复习方法试图改变学生的落后面貌,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高三复习阶段,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结合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复习方法,在常规的教学环节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高三理科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要结合理科生语文学习的实际,充分利用理科生的思维优势对其加以良好引导、培养和训练,有效提高理科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
二、营造课堂语文气场,用个性化教学吸引学生
营造课堂语文气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就对高三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要紧紧抓住语文课堂这个师生对话交流的特定环境,创设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语文课堂,用个性化的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高三理科生课外阅读知识面狭窄,因此,教师不妨发挥个人的魅力,展示自己的优势和风采,营造个性化的教育氛围。同时要紧紧抓住课堂这个特定的交流空间,对社会上的一些人和事谈谈自己的深度解读。对素材的思考与解读是对高三学生必备的写作思维能力的锻炼,同时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高三阶段,教师更要有意识地加强备考,加强对学生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了解,努力提高自身教学研究的能力。
三、把握关键的教学时机。实施有效策略
1 新接手班级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与把握,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和条件。高三起始阶段,对学生整体的语文学习情况有必要做实际的调查与把握。每当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你认为语文学科中薄弱的环节在哪里?你手头还有那些语文复习资料?你在语文方面所花的时间是多少?你有积累素材的习惯吗?你拥有哪些课外杂志?
2 试卷讲评和分析环节:量化分析,增加认同感
卢梭认为,激发学生自觉自愿学习的最好的也更为可靠的办法是“促使孩子们有学习的欲望”,因为“现实的利益才是最大的动力,才是使人走得又稳又远的唯一的动力”(《爱弥儿》)。可见,现实的成功是对学生最好的激励,高三理科生的思维注重结果,比文科生更功利。在每次的试卷评改后采用量化措施,用数据说话;建立薄弱学生学习跟踪档案。因为理科生对数据和数学分析方法比较认同,所以量化不仅可以让学生知其然、增加认同感,而且能知其所以然。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此方面的分析,激发理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 专题复习环节:让学生成为“发现者”,体验“发现”的喜悦
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提高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理科生为何对做数学题目孜孜不倦、乐此不疲?主要原因是做这些理科的题目本身具有成就感,如果在我们的语文复习中,也让学生成为“发现者”,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作为发现者的乐趣,体验到“发现”的喜悦,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以小说复习主题探究为例。教师在这一专题的复习中,要精心挑选具有可探究性的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我在小说文本主题探究的复习中,引入汪曾祺的《侯银匠》、卡尔维诺的小说《良心》这些文本。学生通过自行提问、自行答疑的方式探寻小说的主题,有了自己独特的解读,从中体验到“发现”的成就感。
又如诗歌鉴赏复习专题。结合2011年浙江卷的诗歌鉴赏,选取纳兰性德的其他诗词,进行诗歌鉴赏的理论复习。在文本的深入鉴赏与解读的同时,对词人的身世及创作背景进行适当的深入与链接,其中穿插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唤起了学生诗词学习鉴赏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复习文言断句时,选取了《世说新语》中几个有趣的小故事,课堂气氛活跃,效果不错。
四、虚功实做,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望
在高三的语文复习教学中,教师一般都十分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却没有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自觉自愿性。在语文基础基本定型的情况下,关注高三理科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有效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材积累要求学生努力扩大阅读视野,更是高考作文备考的必要环节。但受到时间紧、学业任务重等因素影响,高三理科班的课外阅读和素材积累一直处于困境之中。学生一方面没时间看课外书,一方面也没有相关的课外书可读。许多时候,素材积累环节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从收缴起来的寥寥几本摘记中可见一斑。然而,课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对高三理科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三理综
一轮的刷题策略:刷题的话建议你如果有学习比较好,基础知识扎实学长学姐和你的老师,你要去请教下他们你们的高考卷的类型题有哪些。这些因地区而异,每个地区类型题都不一样就不细说了,但总之类型题是第一轮务必掌握的,掌握不了的话理综丢分非常厉害。类型题不懂,高级题是做不下去的,更不用说难题。
其次刷题不要太过量了,适可而止,至于度在哪里就是你看到他必然知道怎么做,但是仍然会非常细致的分析,而且分析中仍然会有些灵活的想法为准。
刷题过多会导致:你看到题就知道怎么做,你知道怎么有套路的分析,然而你会丢掉灵活的想法。虽然高考不讲究太灵活,但是这灵活的想法是很重要的,是拿来纠错救命的,太过套路和程序化的思考会有很惨痛的代价。
对了,有的人说,高考要看错题吗?要做错题集吗?
这东西也是因人而异的,但建议你自己记忆力不是很好,不能很清楚的话,最好还是做一下。或者说,你是一个稳妥性选手,建议你做。
但是你不要每天都搞很多时间来记录错题集,这是本末倒置。我见过有的人一个晚自习花两三个小时整理错题集的,把什么知识点啊,抄的一清二楚在本子上。
说真的,这种本子除了浪费自己时间来让他好看外,并没有任何卵用。比较建议你自己做一套自己的快速笔记方法,这样你会很方便的整理错题集,也很方便的整理知识点。
至于怎么做,我个人是,物理直接画图,写关键公式。化学是直接写链接到的知识点在哪。但总之怎么方便怎么做,每天搞半个小时记录错题顶天了,除非大考的卷子,否则半个小时都记录不完你一天理综的错题只有两种情况:
1.你实在错的太特么多了,这种时候你应该滚去复习
要培养热爱学习的兴趣和一丝不苟的严谨学习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发现自己的优势,在取得成绩后区分建立自信心,进而培养到对学习的兴趣,这样就有了学习动力。同时也要养成刻苦认真的学习习惯,这能保证学习的效率和成果。因而,考生应该把基础练习放在首位,越接近高考,越要做基础题,而且每天都要做;但是数量也不要多,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在高考中容易题和基础题做得又快又准,把基础分拿到手。除此之外,就是针对自己的弱项做一些练习,把以前错过的题再做一遍,并尽力举一反三。一言以蔽之,要始终保持对知识点的熟练与敏感,任何一科都不可荒废。
其次,我认为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考前状态的调整。第一,要调整生物钟,休息时间要延长。因为考生在平时复习中常常休息得很晚,在调整时,上床时间要一点点提前,和高考时间相适应,不要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搞“疲劳战术”。第二,考生还应该注意把自己的最有效率的时间段调整到与高考相吻合的早上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刻意在这两个时间段做和高考科目、题型相类似的练习,使自己在此时注意力集中,思路清晰。第三,缓解压力。在高考中,一点压力都没有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要做的是把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考生可以多和父母、同学谈谈心,也可以和朋友一起玩一玩、笑一笑。
如果有一两门薄弱科目,就要瞄准靶子,对症下药,不让 弱科拖后腿。如果有一两门强项学科,可以把它作为高考的“杀手锏”拿出来,这样可使分数明显提高。
(1)要谨小慎微,忌粗心审题、解题、组织答案需细心,关键字眼、中心思想要抓准,运算过程、书写过程要谨慎,尽量避免因非智力因素而带来的不必要的失分。
(2)要充满斗志,忌怯场。信心是成功的法宝,哀兵必败,历来如是。同学们踏入考场要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忌无精打采,甚至畏惧三分。
(3)要先易后难,忌盲目在每科考试题目中,难题均占有一定的比例,考生做题要先易后难,一方面可以赢得时间,抓住基础分,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因难题而造成对信心的动摇,所以解题时忌“从一 而终”。
(4)要知难而上,忌畏缩。前面所说的先易后难,是从方法上的要求,而这里的知难而上则侧重于毅力方面,要求同学们遇到难题要有一股拼劲。
(5)要处乱不惊,忌烦躁。考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教室周围环境的影响,难题的困扰,题型的新颖,设问的刁钻等。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处乱不惊。要知道,若有以上问题的出 现是很正常的事情,同学们只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不变应万变,一切均可迎刃而解。
(6)要坚守最后一分钟,忌好胜心理
时间就是胜利,珍惜一分钟,有可能减少你一分甚至几分的失误。
提升空间很大,多侧重于古典文与现代文。
数学:
高一到高三,课本上的知识一般不难,但是高考相对要上一个层次,所以必须要额外做题弥补不足。
英语:
注重语感,我建议你花15分钟,每天早晨大声朗读,这样你就可以培养语感。李阳疯狂英语说:学好英语,最有权势的人会做和说,为什么的问题;第二是阅读起来会做,但为什么失去了,因为他不知道语法,但要做到与语言问题意识。
综合文字:
1,看到熟悉的教科书,夯实基础。
2,充分完全掌握课本内容基础上,把目录背下来,这是关键的一步,无论是政治、历史或地理课本上。
3,客观题做题,抓住题目主干。重点在于多做练习题,多练来达成复习目的。
时间安排:
1,不要奢求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文科成绩大幅度提升,复习还是需要一步步花时间推进的。
2,每天中午中饭前进教师完成一道题。
一、上好的第一节课,激发学习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对学生来说,老师的第一堂课对他们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所以,如果第一堂课上的非常的生动,有趣,让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有助于以后的教学。为了有一个好效果的第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精心准备。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着重于激发学生兴趣,树立必胜的信念。如果老师的第一节课,很多问题学生都不能回答,学生就会失去信心,若老师讲的课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欢喜,精神放松,课堂气氛就会被调动起来。如在一节化学课上,老师拿着一杯清澈的石灰水,特意告诉学生是一杯水,然后用玻璃管吹在一个杯子,过一会儿,然后杯中的水逐渐的变成了一杯牛奶。这充分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和兴趣,开心的问道,“什么情况呢?“老师摇了摇头,不语,然后做了一个将水墨变成水的魔术表演,推动到了学生的好奇心的心理和情感的高潮。然后,老师说,如果你想知道这个秘密,就要学习化学知识。在这一点上,学生认为化学是非常有趣的,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了化学研究对象。学生一听到化学是门建立在实验上的学科,可以做实验,更兴奋。接下来,老师还展示了4个实验,通过归纳实验现象的分析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随着它,老师简单介绍了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根据我国化工行业的实际情况,为了鼓励学生自强不息,将来为中国化工行业贡献力量。最后,老师结束的第一课到底诺贝尔的故事。
由此不难看出,第一课的兴趣对如何建立信仰的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结合实验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实验课程是对学生最有趣的话题。初中科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生动的演示实验,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保证演示实验的成功,老师在每个实验之前,做了充分准备,努力实现作业标准,以温和的速度,易于观察。所以每个观察实验中,学生应该有一个清晰和详细的大纲和真正的详细观察实验现象,并逐渐培养观察能力。科学实验不仅做演示实验,还要搞好学生的实验组。如果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是生动有趣,让学生做实验更有趣和挑战性实验。老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识别,这样他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他们的学习热情将会翻倍。通过生动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但兴趣还不够稳定,一旦你遇到学习的困难,它将导致丧失信心。为了全面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一方面,通过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如科学家的故事,所以,他们知道,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的真实性。
三、 创新教学方式,保持学习兴趣
科学实验,虽然很有趣,科学原理和计算很无聊。为了加强科学实验,培养兴趣,学习,使用新的和有趣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兴奋和乐趣,并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牢牢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用在一组,讨论和实验方法,测试方法,科学游戏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每学完一章并复习的时候,教师事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这些小组的成员是按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组的,小组内进行互动。互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竞赛式的,也可以是提问式的,可以是辅导式的,也可以是游戏式的。教学效果重复做题目,题目是无法实现的。用一个词,这种方法可以检查和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思维敏捷性,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学习兴趣、收获了知识。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科学教学,两次得到的结果有一半的工作得到了。一句话,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学习,积极探索,努力使学生对学习兴趣,才能得到巩固。一旦学生对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成绩的提高是很自然的。
四、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发展和开拓学习兴趣
第二课堂教学是第一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理科教学工作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初中理科新课标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第一堂课上学到的知识,通过在课堂上利用课堂教学的实践,可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要想在第二课堂活动搞好,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最感兴趣的学生对一些知识的需求,让选择活动的内容,制定活动计划。经过一系列的活动,例如,在做一个总结的聚会,内容有相声,魔术,谜语,有趣的实验,等等,所有的表演者都是学生。通过这项活动,演员和观众有一个积极的效果,对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大有帮助。
五、从表演和鼓励中培养学生信心和意志
在初中理科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获得了赞美在他们来看就是获得成功。因此,老师的一致好评和高度的表扬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有良好的表现,老师要给予表扬和及时表扬,即使是一个信任的眼睛,这也会给他们的力量、信心和兴奋。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更好地表现,更要重视学生潜能的发展。教师应该让他们有机会成功,要充分信任、尊重、关心他们,并善于发现、指导、他们有一点点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坚定他们的信心努力的去克服困难。
理科生也是需要背的,可能很多同学都忽略了这一点,所以成绩上不来。理科需要把定理、公式、定义等最基础的都背下来,虽然有同学可能觉得自己已经会用了,做题时不会有困难,但是真正遇到一些题目时,还是会有叫不准的时候,所以这些必须背,没商量。
其次是做大量习题,这个也是同学们最为认可的,因为理科生如果不做题,那么很难提高成绩。计算是理科生的命脉,多做题不仅能提高计算速度,还能提高做题熟练程度。
最后是见多识广和注重细节。理科生做一道题要分很多种情况,所以要考虑全面,而如果见的题型题目多了,知识面广了,这一问题自然就化解了。
一、回归课本,重视基础
绝大多数文科生觉得文综是副科,现阶段备考最重要的是要重视语数英主科,所以对于文综的复习不会把课本上的内容烂熟于心。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事实上,高考文综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内容都来自课本,同学们想要稳拿高考文综的高分,备考就要紧扣课本,重视基础的复习,扎实基础是提高答题能力的关键。
二、规范答题,灵活运用模板
高考文综的主观题占据文综总分的一半,然而主观题也是很多学生的弱项,所以同学们在备考期间务必重视主观题的复习,根据最新的评分标准,规范自己的答题。高考文综的主观题是按点给分的,学生写出这一点就有这一点的分,多写不扣分,所以同学们尽可能把自己想到的点都写下来,注意简洁明了,凸显关键词即可,不要长篇大论。
三、学会整理归纳知识点
1. 了解高三年级的学习内容
进入高三,首先应该了解整个高三这一年要做哪些事。
有很多学科已经完成了所有新授课的内容,并即将或已经开始了第一轮的复习,但英语学科还有很长时间的新授课教学任务。高二结束时我们学完了第八模块,高三还要学第九、十和十一模块的内容。新授课学完之后,我们要进行第一轮的复习,然后还有第二轮甚至第三轮的复习。
高三新授课的学习与高一、高二的学习略有不同。由于高三的时间紧、任务重,所以第九至十一模块的教学通常比较快,大概每周要学一个单元,或者三周学两个单元。这就要求我们从高三一开始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多预习、多背诵,及时掌握好所学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新授课会在十一月下旬或十二月上旬结束,然后进入高考前的第一轮复习。一轮复习一般是对英语语言知识的复习,包括词汇、短语、语法等内容。语言知识的复习主要依据英语教材,老师会帮助我们把课本上的语言知识点进行复习、梳理,同时,也会让我们做一定量的习题,来帮助我们夯实基础,巩固提高学习效率。这一阶段通常持续到三月初,然后面进入第二轮的复习。所谓第二轮复习,主要是进行技能训练,即通过一定量的专题和综合练习,使我们的听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英语的知识和技能是相辅相成的。在一轮复习中,我们应该在大量记忆语言知识的同时,也需要适当注意听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在二轮复习中,我们进行大量的听、读、写的训练过程中,也要关注英语词汇、短语、语法等知识的巩固和查漏补缺。
2. 明确高三年级的学习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了解了高三一整年的学习内容和大致安排之后,我们应该明确高三的学习目标,并依此制定出我们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是指我们最终要掌握的语言知识和形成的语言技能,计划则是通往目标的具体安排。
在高三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来制定自己学习英语的计划,这计划可以从长期、中期和短期三个角度考虑。长期的计划,是指高三的年度计划,或者是学期计划;中期计划可以是阶段性计划,如新授课时期的计划、一轮复习的计划、二轮复习的计划;短期的计划则是指最近的安排,如本周的安排,甚至是每天的安排。下面是不同阶段制定计划时的注意事项:
新授课时期的计划:这一时期我们要学第九到第十一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里有100多个生词,阅读材料中也出现了大量的长难句,由于教学时间紧,老师不可能很详尽的讲解每个单元里所有的内容。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自己要有一个计划,比如每天背诵多少单词,每周背诵多少课文,如此等等。
一轮复习的计划:一轮复习期间,平均每周要复习两个单元。同样,老师在课堂上只能帮助我们复习课本上相对重要的语言知识,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内容老师有可能就不讲了。所以我们在制定计划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操作,明确每个单元里必须掌握些什么,每天必须做些什么。
二轮复习的计划:这一阶段以专题和综合练习的技能训练为主。在这一阶段,一定不能忘记语言知识(词汇、短语、语法等)的巩固复习和查漏补缺。每做一套专题或综合练习后,要及时记录下该套习题中重要的语言知识,要每天都有记忆的内容。
3. 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入高三,要尽快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习惯的养成:
词汇习惯: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说过这样的话:没有语法就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然而,如果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传达不了。高考前,我们必须至少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这对很多同学来讲是个极大的挑战。但是,学外语时词汇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从高三一开始我们就一定要有一个记单词的意识,并养成每天都记单词的习惯。孤立地背单词效果不好,所以背诵单词时最好能把单词的读音、拼写、意义和用法结合起来,连同例句一起背诵。我们要学会探索有效的、适合自己的背诵方法。如果能坚持每天背诵10个单词,那我们的词汇量就会很大。
阅读习惯:阅读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只能通过阅读练习才能得到提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课外阅读量达到30万词以上。所以,阅读是我们每天必做的功课。教材上的课文是非常好的阅读材料,所以在新授课阶段,我们要坚持预习课文、朗读课文,并适当背诵一些语篇。另外,我们要坚持课外阅读,包括阅读英语小说、英语美文、英语的新闻报道等等。阅读时,要学会把握文章的大意、理解文章的细节,学会理解文章的文脉,学会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坚持阅读是提高阅读技能的唯一途径。
字典习惯:字典是重要的学习英语的工具,在英语词汇习得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应该拥有一本合适的字典,最好是牛津或剑桥学习字典(learner dictionary)。正确使用字典,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词义。
摘录习惯:准备一本纠错本,把平时练习中做错的题目集中记录下来,不时拿出来复习、巩固相关的知识。
提问习惯:平时学习、练习中,碰到没把握的、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然后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直到弄懂为止。
4. 坚持听说读写技能训练,提高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听、说、读、写是语言技能的四个方面,这四个技能中,听和读是理解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技能,他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高考试题主要考查我们的听、读、写的技能,所以,听力练习、阅读练习和写作练习应该贯穿整个高三。坚持每天或每两天做一套听力练习,每天做一套单项选择题、一篇完形填空和一两篇阅读理解,每周写一篇英语作文。这样,我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一定能大大提高。
高三的学习,需要计划,需要策略,更需要恒心和毅力。相信同学们在高三的学习和复习中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在高考中一定能创出辉煌。
老师们,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能在这里与你们分享我学理科的心得。很多人都认为,理科是非常难学的,因为它要动脑筋,要耗脑力,而且,往往会因为一道题而花费半天的时间,但我却觉得这就是理科的特色,是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它要动脑筋,所以能锻炼我们的思维;因为它要耗脑力,所以能使我们的思维转得更快,从而使我们的思维由死板、受限制变得活跃。这就是理科的好处。
我觉得,一个人要想学好理科,关键在于要对理科有浓厚的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一个人对理科完全没有兴趣,只是强迫自己去学的话,那么,学习效率就不会高,甚至是在浪费时间,因为理科是一门很活跃的课程,死记硬背是不能适应这门课程的,比如:在数学方面,要成功解出一道几何题,只靠一个知识点是不行的,它需要多个知识点结合起来,再通过分析、思考,最后得出最好、最简便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是思维的活跃性和你对数学的热爱程度,因为繁琐的数学知识会使一个人宁愿放弃也不愿意去解答题目,而当我们算出了一个答案时,我们应再转动脑筋,想想有没有更加合适的、更加简单的计算过程,而且,要细心的核对自己所用的条件与题目是否符合。数学其实并不难,只要你把心放下去了,只要你相信自己能够做到,成功的彼岸就离你不远了。
其次,是要对自己有信心。爱迪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刚升上初三,刚接触化学,我想,很多同学都会担心自己的化学跟不上老师的思维,怕自己学不好,但却不知道,这些忧虑才是真正影响学习的重要原因。我认为,在学习化学时,要给自己信心,让浮躁的心安静思考,让压力变为动力,用平常心去学习,吸收老师传授的知识,同时,在课后不要死记,我们应该打开目录,根据题目回忆老师所说过的知识和重点,遇到不懂的,就要去弄明白,使自己的知识面更加广阔。
在当代的教育里,理科越来越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大多数的知识都用实际去举例,让人通俗易懂,例如在物理方面的杠杆:无论是用来剪铁皮的剪刀,还是指甲钳,都是利用了杠杆原理,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多观察身边的东西,无论是篮球、足球及地球上所有的物体,我们都能从中得到我们想知道的物理知识,从而扩大我们的知识面。
学习理科,归根到底,就是要找到好的、适合自己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
最后,希望各位同学能更好的学习理科,能从理科中找到乐趣。
中国教育报 -11-29 记者 李建平
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
问:我们注意到,在新课程中,特别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请简要地告诉我们什么叫做探究性学习?它与研究性学习是不是一回事?
答:简而言之,探究性学习是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的,它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活”和“动”两个字。“活”一方面表现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活动的生成性。教室里实际所发生的一切不可能都由教师所预设,学生的思维常常迸发出令教师意想不到的智慧的火花;“动”表现为学生真正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从本质上看,它和研究性学习没有什么区别。然而,在新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这样一种特殊形态的课程来进行的,而探究式学习则是贯穿于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的。
科学探究:改变学习方式的突破口
问:为什么理科各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要把科学探究置于核心地位?
答:我想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理由。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科学教育改革风起云涌。无论是人类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国家间日益激烈的国力竞争,还是学校教育的现状,都促使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中小学教育,特别是科学教育的加强和改进。通过优质的基础教育特别是科学教育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就成了当今世界上一个国家谋求发展的战略。我国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在理科各科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将科学探究作为核心,是科教兴国战略在理科课程改革中的具体体现。
此外,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实现这样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探究性学习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载体。好的探究性学习活动,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能激起问题的事物或现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收集事实证据、提出和求证假说、做出解释等建构知识的活动,通过交流、辩论,使学生不仅能扩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提高质疑、推理和批判性地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通过“做”科学,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来自人们对学生如何学习科学的认识。对于不少科学知识内容,亲历探究是真正体验科学之魅力的最好途径。
理科课程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增进对科学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趣。
选择核心内容让学生探究
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探究式学习在贯彻中遇到诸多问题,一方面教材中如何真正体现这一新的理念,一方面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探究过程,还有教师如何给以恰当的引导。对此,你怎样看?
答:在义务教育理科的国家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既作为科学学习内容,又作为科学学习方法出现,目的在于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又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增加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时间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探究学习的确需要更多的时间。然而,在这个问题的理解上普遍存在误区,那就是我们往往是静态地、孤立地计算探究性学习所花费的时间,而没有考虑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为日后的学习所省下的麻烦。事实上,从学生真正理解的角度来计算,那种“堤内损失堤外补”的办法反而是效率更低的。
谈到时间的问题,还有一个相关的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探究性学习的选题。学科教学中选择探究性学习的内容自然要依据课程标准,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内容都设计成探究性的。最值得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对于学科来说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那些概念和规律性知识,因为学生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学科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在这样的知识的学习上,多花一点时间是没有多大争议的。
教师应当是“向导”而不是“看守”
问:这么看来,时间不应该成为阻碍科学探究性学习实施的障碍。不过,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是另一个棘手的问题。许多人感到探究性的课堂很不好控制,我们也看到一些探究课显得乱糟糟的。而有人认为,“乱”说明学生活动起来了,这正是新课程理念的反映。对此,你怎么看?
答:首先,如果认为课堂的一切都要在教师的掌握之中,教师失去对课堂的控制就意味着教学的失败,这就涉及到观念转变的问题了。既然探究性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理解和发现世界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就应该是这种过程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探究性科学教学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如果我们承认学生是有思想、有头脑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由教师操纵的机器,那在课堂上要刻意谋求的就不是控制课堂,而是如何引领学生探索知识的奥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是guider(向导)而不是guarder(看守)。
解决了观念的问题,技术的问题同样棘手。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堂课,教师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先后组织了学生的小组讨论和跨小组的讨论。学生真可谓“动”起来了。可是,学生是怎么“动”的?又“动”了些什么呢?我们看到的是小组讨论时,每个人都在高声地说,谁也听不清谁。而刚刚讨论不到5分钟,学生又要进行跨小组的讨论。这样,大量时间都花在了体现“小组之间也有交流”的形式上了。其实,科学探究真正要强调的是“动脑”,学生肢体上的“动”、嘴巴上的“动”,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更积极地投入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行动不如心动”。谈到这里,我特别要指出的是,尽管科学探究性教学中,不能老是牵着学生的思维沿着教师预设的轨道行进,但探究性教学决不等于课堂上的杂乱无章,而应该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一个针对性强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提出后,课堂上可能很寂静,但此时学生的头脑也许“动”得是最激烈的。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
问:探究性教学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听您说来确实如此。不过这样是不是会与探究性学习的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相矛盾?
答:教学活动被“精心设计”之后,怎么能保证“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呢?这似乎有矛盾。但实际上,不管是问题的“开放”、学生的“自主”,还是课堂上教与学的“生成”都不是目的,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应该是教室里实实在在所发生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我们最终所追求的也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质量。因此,我们不仅要关心课堂“开放得如何”与“生成得如何”、学生“自主得如何”,还要计较课堂是“如何开放”与“如何生成”的,学生又是“如何自主”的,更不能不管课堂“开放了什么”与“生成了什么”、学生“自主学习了什么”。因为新课程所提倡的科学探究性学习承载着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习惯的培养等多重任务。正是这样的任务决定了“探究性教学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
科学探究并不神秘
问:这么说来,推行科学探究性学习确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针对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您认为要特别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人类与生俱来具有探究的本能,探究的过程是由一个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或要理解观察到的内容、解决一个问题的热情所驱动的。不应该神话科学探究,我们没有必要纠缠一堂课是否完整地经历了探究的几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学生是否达到了自主探究的程度;也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学生在程序上、形式上是否重复科学家发现的过程,我们真正关注的是学生的“学”。如果探究的环节都有了,探究的程序也都走过了,科学家的样子也做得像模像样了,学生的学习却仍然是机械的而不是有意义的,那样的探究又有什么真正的价值?
【理科生高三应如何学习】推荐阅读:
高三数学一模理科试题10-20
2024年高三理科班班级工作计划12-11
高二理科学习方法06-06
理科研究性学习课题09-26
高考理科状元学习方法11-13
理科生自我鉴定11-26
病理科会诊12-11
文理科职业06-17
理科组教研总结06-22
暑假作业高一理科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