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高铁规划图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0年广东高铁规划图(推荐8篇)

2020年广东高铁规划图 篇1

前 言

广东省陆域土地总面积1797.57万公顷,位于中国大陆南部北纬20°09′-25°31′,东经109°45′-117°20′之间。地势北高南低,海陆兼备,港湾众多,大陆岸线长达3368公里,沿海滩涂资源十分丰富;地貌类型复杂,以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广东省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和谐的人地关系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广东省的土地利用做出历史性、危机性、战略性的安排,解决好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两难”问题,促进和保障广东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导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全国纲要》),为促进广东“面向世界,服务全国,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战略目标的实现,制定《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耕地保护为前提,以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主线,围绕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区域协调和土地空间管制等内容,阐明规划期内广东省的土地利用战略,土地利用目标、任务和土地用途管制政策,对《全国纲要》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调控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制定了具体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规划》基期为2005年,规划期为2006-2020年,近期为2010年。土地基础数据采用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规划范围为广东省1797.57万公顷的陆域土地,包括21个地级以上市。

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形势分析 第一节 规划修编背景分析

一、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工业化、城市化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1996年 广东省GDP为6835亿元,人均GDP为9139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GDP中比例为13.7∶48.4∶37.9,城市化水平为30.4%;2005年广东省GDP达到22367亿元,人均GDP达到24438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GDP中比例是6.2∶50.7∶43.1,城市化水平为60.7%。短短十年间,GDP增长227%,人均GDP增长167%,第二、第三产业分别提高了2.3%、5.2%,城市化水平提高了近一倍。广东的GDP、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等多项经济指标连续多年均位居全国第一,以占全国不到1/50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约1/8的经济总量、1/7的财政收入,在全国发挥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作用。

二、资源环境制约日益突出

广东处于改革开放前沿,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走在全国前面,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环境制约尤其是土地资源制约也暴露得比较早、比较突出,集中体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资源消耗型与投资驱动型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土地资源过度消耗、环境质量下降、资源支撑能力减弱、土地利用总体效益不高;二是人地关系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日趋尖锐;三是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建设用地需求量大,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土地资源“瓶颈”制约特征明显;四是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难以协调,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压力不断增大。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根据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全省土地总面积1797.57万公顷(详见表1)。

表1 广东省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表

单位:万公顷、%

农用地

地类

小计 1494.0面积 占全省面积 地类

小计 城镇工

农村居 交通水 用地 83.12 16.43

5.14

295.27 92.48 56.51

0.15 未利

合计 4.89

耕地

园地

林地 1015.7

2.76

87.82

牧草地

农用地 其他

建设用地

面积 占全省面积 171.53 66.58 9.54

3.70

民点 65.30 3.63

利用地

1797.539.65 131.97

2.21

7.34

100.00 注:

1、表中部分数据不闭合,是尾数四舍五入取整所致,非计算错误,下同;

2、广东为渔业养殖大省,根据《广东省优势水产品发展布局规划》,2005年渔业用地面积为38.02 万公顷,含在其他农用地中。

全省农用地面积为1494.0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12%;建设用地面积为171.5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54%;未利用地131.9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4%。

二、耕地面积减少较多,建设用地增长过快

一些地方政府将土地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竞争筹码,导致城镇用地和工业用地无序扩张、用地结构不尽合理。1996-2005年,全省耕地减少30.17万公顷,年均减少3.35万公顷(剔除199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时遗漏变更的8.67万公顷后,实际减少21.50万公顷,年均减少2.39万公顷),减少幅度较大;建设用地面积增加28.97万公顷,年均增加3.22万公顷,增长速度过快。

三、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不高

广东省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虽然在国内居各省份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单位土地产出仅相当于日本的13.33%、韩国的15.38%、德国的18.52%。根据2005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期工作“四查清、四对照”的成果,全省有低效建设用地13.33万公顷,城镇存量土地3.5万公顷。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高集中体现在农村建设用地上。2005年,全省农村低效用地7.02万公顷(占低效用地总量的53%),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181平方米/人,超过《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规定的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50-150平方米的标准。全省各地存在不少“超面积住宅”、“一户多宅”和“空心村”现象。

四、区域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差距明显

2005年,珠三角平原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即建设用地规模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15.11%,建设用地规模占全省建设用地总量的48%;粤东沿海区、粤西沿海区、粤西北山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分别是12.14%、10.34%、4.73%,建设用地规模占全省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1%、20%、21%。区域之间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差距明显,建设用地增量长期过度集中于珠三角地区。

第三节 规划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挑战

1、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

1996-2005年,广东省建设用地增量年均3.22万公顷,《全国纲要》下达广东省2006-2020年的年均建设用地增量仅1.94万公顷,与历史用地情况相比,建设用地增量规模存在比较大的缺口。如按照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历史的年均用地量更大,实际可利用的建设用地增量会更少,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要实现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从存量中找增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

2、补充耕地任务艰巨

规划期内为实现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预计到2010年需新开垦耕地3.67万公顷,2020年需新开垦耕地10.76万公顷,再加上农业结构调整和灾毁引起的耕地减少,要达到全省2020年的耕地保有量目标,预计规划期内需补充耕地13万公顷。但目前全省可开垦的耕地后备资源只有5.33万公顷,远低于规划期间需补充的耕地量,必须寻求补充耕地的新途径和新办法——通过改造低效园地和山坡地,引导农业结构结构调整向不减少耕地的方向发展,以实现规划期末的耕地保有量目标。

二、机遇

1、省委省政府发展战略指明了规划编制的方向

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提出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地区发展,构建区域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新格局;打造宜居城乡、建设美好家园、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的战略目标,为规划修编指明了方向。

2、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丰富了规划实施的手段

相对于广东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建设用地利用总体上还比较粗放,尤其是农村建设用地和各类工业园区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广东有大量的低效园地、山坡地,通过改造可成为质量较好的耕地。2009年2月印发的《广东省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工作方案》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和拓展用地空间的创新举措,丰富了规划实施的手段,为实现《全国纲要》下达广东省的各项调控指标,落实“双保”(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目标提供了保障。

3、严格土地管理提供了规划实施良好的政策环境

自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以来,国土资源部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实行“两个最严格制度”,即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与国土资源部合作共建“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展望未来,广东土地利用与管理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要抓住全省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机遇,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改革创新,破解难题,解决矛盾,探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走出一条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新路子,实现保障科学发展与保护资源环境的双赢。

第二章 规划任务、原则与目标 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任务与原则

一、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为统领,以“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为出发点,以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为前提,以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为主线,以用地控制指标为约束,以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为手段,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切实转变粗放的用地方式,既要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用地支撑和服务,又要认真贯彻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1、立足破解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难题,统筹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合理调控各类用地总量、结构、布局和时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严格落实《全国纲要》下达的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等各项调控目标,科学分解,层层落实。开展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用地保障,促进规划目标的实现。

3、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质量建设;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建设用地的低效扩张,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新机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加强土地利用区域调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强化土地利用空间管制,优先安排国土生态屏障用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5、强化省级规划对下级规划的约束和控制,建立全省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改进完善规划编制和修改的方式与程序,加强规划实施与监管,制定配套政策与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三、规划编制的主要原则

1、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创新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机制,加大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力度,提高农民保护耕地的主动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2、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通过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和标准,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的盘活力度,促进废弃地、空闲地的开发利用,推进“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等低效建设用地改造,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实现从存量要增量,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的目标。

3、统筹协调各业和各区域土地利用

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保障重大建设项目和民生工程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统筹安排各区域用地,促进珠三角平原区、粤东粤西沿海区和粤西北山区的协调发展,加快实现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强化土地利用空间管制

继续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强化土地利用的空间管制,加强对生态敏感区域及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的管制,协调土地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土地利用总体目标

通过规划的有效实施,促进广东“面向世界,服务全国,作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战略目标的实现,保障和促进广东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通过土地的节约、集约、有序、高效利用,更好地保护资源与环境,构建区域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建设广东美好家园。规划期内要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一、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到202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不少于290.87万公顷,规划期内基本农田面积为255.60万公顷。规划期内,确保基本农田用途不改变、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到2020年全省实现补充耕地13万公顷以上。其中,到2010年通过改造坡度25°以下的园地、山坡地补充耕地10.68万公顷,到2020年土地复垦补充耕地2.44万公顷,确保全省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保有量目标的实现。

——保护优质耕地,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到2012年,计划投入80亿元,建设标准农田33.8万公顷,提高耕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耕地产出率和生产效益明显提高。

二、用地结构与布局调整目标

——统筹安排城乡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在城乡用地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50%下降到2020年的40%。城镇工矿用地在建设用地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39%提高到2020年的46%。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珠三角平原区建设用地增量规模占全省比重由1996-2005年的74.1%降到2006-2020年的47.46%,以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的升级和转移。粤东粤西沿海区、粤西北山区建设用地增量规模在全省的比例则分别提高7.18%、5.59%、13.87%,为区域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通过开展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实行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允许耕地指标有偿转让等行政、经济、市场手段引导农业结构向有利于耕地保护的方向调整,重点推动园地、山坡地改造为耕地。同时,立足省情,促进传统优势农业——渔业的平稳发展。到2010年,渔业用地面积达到39.85万公顷;到2020年,渔业用地面积达到40.5万公顷。

三、节约集约用地目标

——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提高12%,其中2006—2010年年均提高16%以上,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明显提高。

——严格控制城镇工矿用地无序扩张,规划期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由2005年的119平方米/人降低到2020年的118平方米/人。

——深入挖潜、盘活现有存量土地。到2020年,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4.3万公顷以上,改造“三旧”用地3.93万公顷以上。

——积极开展未利用地的调查和评价工作,做好专题规划,把开发未利用地作为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确保生态建设用地和增加建设用地的有益补充。到2020年开发未利用地作为建设用地5.4万公顷以上。

第三节 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

一、主要调控指标

根据《全国纲要》下达指标并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确定2010年和2020年广东省的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见表2),分为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

各项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地级以上市(见附表),作为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指标依据: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各项约束性指标必须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下达指标衔接;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建立符合标准的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并通过省级检查验收,以确保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约束性指标得到严格落实。

表2 广东省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

单位:万公顷

指标属指标

总量 指标 耕地保有量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园地面积 林地面积 牧草地面积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295.27 291.40 290.87 约束性 284.67 255.60 255.60 约束性 92.48

88.86

93.08

预期性

1015.74 1024.68 1026.16 预期性 2.76

2.77

2.74

预期性 建设用地总规模 171.53 182.61 200.60 预期性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131.88 140.00 152.30 约束性 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 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增地规模

新增建设占用耕指地规模

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

效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平率

方米/人)

指标

二、关键调控指标

1、耕地与基本农田

2010年、2020年耕地保有量分别为291.40万公顷、290.87万公顷,分别较2005年减少3.87万公顷和4.40万公顷。

119

118

118

约束性

3.67

10.76

约束性

3.67

10.76

约束性

8.67

23.15

预期性

39.65 -

42.61 11.33

48.30 29.08

预期性 预期性

66.58

75.00

91.30

预期性 规划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255.60万公顷,占2020年耕地保有量的87.87%,较基期基本农田面积284.67万公顷减少29.07万公顷。

2、建设用地

2006-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净增29.07万公顷。其中,2006-2010年净增11.08万公顷,年均2.22万公顷;2011-2020年净增17.99万公顷,年均1.80万公顷。

2006-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净增20.42万公顷,其中,2006-2010年为8.12万公顷,2011-2020年为12.30万公顷。

2006-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净增24.72万公顷,其中,2006-2010年为8.42万公顷,2011-2020年为16.30万公顷。

3、新增建设占用耕地

2006-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29.08万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为10.76万公顷;其中,2006-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11.33万公顷,占用耕地控制在3.67万公顷以内。确保补充等量的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4、人均城镇工矿用地

在建设用地总规模净增29.07万公顷、城镇工矿用地净增24.72万公顷的前提下,维持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基本稳定甚至略有下降,到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不高于118平方米/人。

三、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根据上述调控指标,结合其他地类历年变化的实际情况,编制用地结构调整方案,形成2010年和2020年的全省土地利用结构(见表3):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比例略有提高,由2005年的83.12%分别调整到2010年、2020年的83.18%、83.43%;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有所增加,由2005年的9.54%提高到2010年的10.16%、2020年的11.16%;未利用地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有所下降,由2005年的7.34%调整到2010年的6.66%、2020年的5.41%。

表3 广东省土地利用结构调整(2006-2020年)

单位:万公顷

2005年

地类/年份

面积

占总 面积% 耕地

295.27 园地

农 用 地

牧草地 其他农用地

2.76 87.82 林地

1015.74

.68

.16

0.15 2.77 0.15 2.74 0.15

87.54.89

0

4.87 86.8

4.83

92.48

5.14 40 88.8

4.94 1

93.0

5.18 8

2010年

占总 面积 面

积%

2020年

占总 面积 面

积%

16.4291.16.2290.16.156.5102457.0102657.0城镇工矿城乡建

建设设

用地 用 点用地

39.65 用地 未利用地

131.97

7.34 2.21 地 交通水利及其他农村居民

65.30

3.63 用地

66.58

3.70

75.0

4.17 0 65.0

3.62 0 42.6

2.37 1 119.6.66 75

91.35.08 0 61.0

3.39 0 48.3

2.69 0 97.25.41 7

100.1797100.1797100.总面积

1797.57

00

.57

00

.57

00

第四章 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坚持“严控总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化结构,合理布局、集约高效”的原则,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将建设用地总规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及人均城镇工矿用地等指标分解落实到21个地级以上市(详见附表

2、附表

3、附表4)。

第一节 有保有压,从严从紧供应建设用地

1、建设用地供应优先保障基础设施和城镇发展以及符合省有关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地区主导产业用地需求。城镇用地优先保障住宅建设和其他民生工程。

2、从严从紧控制独立选址项目的数量和用地规模,新增工业园区必须纳入城镇建设用地规划范围;限制产能过剩行业和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用地,优先安排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项目用地;完善各类建设用地定额指标体系,严格执行用地定额标准。

3、工业项目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按照广东省的城市等别划分实行差别化指标管理,必须同时符合规定的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绿地率、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五项控制指标和工业项目用地指标。其中,建筑系数不应低于30%,绿地率除特殊需要外不得超过20%,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用地面积的7%。

4、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容积率、建筑系数、绿地率等规划指标由详细规划具体确定,一般容积率应不小于0.8,绿地率应小于25%,投资强度必须高于土地成本价的2倍。

第二节 充分挖掘建设用地潜力,提高用地效益

1、深入挖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开展对现有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以及闲臵地和低效用地的清查工作,出台激励政策,加大对闲臵地的处臵力度,优先开发废弃地、空闲地和低效用地;推进工业企业集中进园进区,以“集约”促“节约”,对土地利用绩效高的开发区实行用地倾斜政策,充分发挥园区集约用地示范带动作用。

2、积极推行以旧城镇、旧厂房和旧村庄为主要内容的“三旧”改造工作,鼓励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提高容积率。摸清底数,编制专项规划,安排相应的“周转指标”,制定配套政策,积极推进城镇布局调整、优化。

3、探索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扩大相关政策适用范围。通过“挂钩”政策,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臵和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

4、合理安排畜禽养殖用地。组织开展畜禽养殖用地调查和规划,支持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对于新建畜禽场(小区),应坚持按照鼓励利用废弃地和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发展畜禽养殖,禁止占用基本农田,积极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

5、研究制订用地效率评价体系,制订全省不同地区、不同项目的供地指南,鼓励高效用地。建立节约集约用地定期评估机制,定期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估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关政策和措施,确保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等节约集约目标的实现。

6、利用土地税费等手段,加大土地资源市场配臵和调节力度,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经营性基础设施及经营性各类社会事业用地全面实行有偿使用制度,促进土地高效利用,遏制浪费土地现象。

第三节 优化配臵城乡建设用地

1、以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指标为约束,编制城乡规划,合理配臵城镇发展用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产业集聚。城镇建设用地在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中的比例由2005年的24.41%提升到2020年的30%左右。

2、积极促进产业集聚、工业进园,改变工矿用地布局分散、利用粗放的现状,构建生活、生产、生态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秩序。严格限定各类工业园区内的非生产性建设用地的比例,提升用地效率和效益;积极推广多层通用厂房,禁止圈占土地建造低密度“花园式”工厂;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集约用地指标考核园区用地,土地利用评估达到要求并通过国家审核公告的开发区,确需扩区的,可申请整合依法依规设立的开发区,或者利用符合规划的现有建设用地扩区。

3、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按照依法依规、尊重民意、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积极推进村庄规划,构建宜居、集约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农村一户一宅基地政策,严格控制新增宅基地,严格执行农民住宅建设标准。平原地区宅基地面积不超过80平方米/户(不含道路、绿化用地,下同),丘陵地区不超过120平方米/户,山区不超过150平方米/户。农民新建住宅应优先安排利用村内空闲地和未利用地,各地政府应鼓励和引导农民兴建公寓式多层住宅。配合国家“万村整治”示范工程的开展,选取约300个村进行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同时,推进实施广东省“万村百镇”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每年确定100个镇、10000个村为整治点,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省镇、村整治工作。

第四节 合理布局,促进城镇工业集聚发展

1、提升珠江三角洲的综合竞争实力,打造世界级的制造业基地和城镇群,成为引领我国现代化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区域;培育粤东、粤西城镇群,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区;建构珠江三角洲中部、东岸、西岸都市区,粤东潮汕、粤西湛茂和粤北韶关六个都市区。

2、强化广州、深圳在全省及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地位,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大都市;加强汕头、湛江-茂名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带动东西两翼的发展;增强佛山、珠海、惠州、东莞、韶关、梅州、中山、江门、肇庆、清远、揭阳、潮州、阳江、汕尾等一批特大或大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区域发展;积极发展河源、云浮、各县级市、县城等中小城市,容纳更多的新增城镇人口。

3、以现有的270个中心镇为重点,整合小城镇,强化中心镇集聚功能,加强中心镇与周边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培育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发展质量,成为推动中心镇周边农村地区城镇化的主要基地。

4、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和《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指导意见》,以全省区域发展和土地利用战略为指导,利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比较优势,在全省布局安排30个产业转移园,推动珠江三角洲加快发展先进和优势产业,推进欠发达地区工业集聚发展和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全省经济的均衡发展。

5、保障矿山合理用地需求,促进矿产资源开发按照《广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送审稿)进行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到2010年大中型矿山所占比例达到10%左右;到2015年大中型矿山所占比例达到12%以上,实现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

第五章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从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耕地开垦费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中筹集资金,用于开展“三旧”改造、园地山坡地改造、围海造地、现代标准农田建设等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以提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确保耕地保有量目标,拓展用地空间,提高耕地质量。

第一节 “三旧”改造

“三旧”改造是指对利用效率低、人居和生产条件差的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等低效建设用地进行拆并整合,以改善城乡面貌,缓解建设用地矛盾,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三旧”改造应当符合城乡规划。对开展“三旧”改造需要新增建设用地和占用农用地的,按照“增加建设用地流量,不增加建设用地规模”的原则,创立专项的“周转指标”解决。“周转指标”在各地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中安排,无法安排的由省里统筹;旧村庄改造可纳入“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中解决。对历史形成的无合法用地手续的建设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已建成使用的,按“区别对待、调减规模、依法处臵”的原则,一并纳入“三旧”改造,以促进用地布局优化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计划到2012年,全省共改造“三旧”用地3.93万公顷(见表5)。

表5 2012年各市“三旧”改造面积

单位:公顷

地市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面积 4659 2256 642 2500 13345 2529 270 257 2256 885 1611

地市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合计

面积 249 1070 220 592 135 1254 4106 175 137 163 39311

第二节 园地山坡地改造

园地山坡地改造是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充分论证的前提下,科学实施工程和生物措施,积极对25°以下宜治理的坡耕地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整理开发部分低效园地、山坡地为耕地。按项目管理规定,新增加的耕地主要用于稳定规划期间的耕地保有量和耕地占补平衡,并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产能。根据调查,全省坡度在25°以下有改造潜力的园地山坡地53.41万公顷,其中园地25.27万公顷,山坡地28.14万公顷。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地理位臵、土壤质量、灌溉条件和改造成本等因素,计划到2010年,全省改造园地6.17万公顷、山坡地4.51万公顷,合计10.68万公顷(见表6)。

表6 2010年各市园地山坡地改造面积

单位:公顷

地市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面积 3051 236 140 1265 2013 15317 1429 5900 4819 1875 547

地市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合计

面积 2859 3979 9118 17446 681 9091 9885 3858 9966 3337 106813

第三节 围海造地

立足海岸线长、沿海滩涂多的优势,在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防潮防洪以及航道整治等要求的前提下,制订专项规划和实施计划,科学合理开展围海造地工程。围海造地成陆土地主要用于建设用地,以减少新增建设对农地的占用,促进东翼、西翼和珠江三角洲海洋经济带建设。围海造地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并纳入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四节 现代标准农田建设

现代标准农田建设对于缓解耕地资源紧张矛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重点是加强农田排灌渠系、田间道路、地力改良和农田管护体系的建设,以提高耕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耕地产出率和生产效益明显提高。

具体项目包括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基本农田整治项目(包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议案、“大禹杯”竞赛综合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计划到2012年,全省整治农田33万公顷左右,建设3个国家级基本农田示范区共2万公顷,6个省级基本农田示范区共2万公顷,市县级基本农田示范区共4.87万公顷。各市具体项目及计划见表7。

表7 2012年各市现代标准农田建设计划

单位:公顷

国家级省

市县级基级基本农地市

田示范区

范区建设

建设

地治理

本农田示

开发土

田整治 田改造

业综合基本农

中低产

合计

国家农广州 珠海 佛山 东莞 中山 江门 惠州 汕头 汕尾 潮州 揭阳 阳江 湛江 茂名 韶关 河源 梅州 肇庆 清远 云浮 合计

3333 10000 10000

6667 3333

3333 3333 39999

707 400 967 333 533 3213 2600 2213 2240 1267 2900 2453 4867 3833 2967 3133 3793 3500 3967 2780 48666

2733

8000 5267 3867 1600 3867 2267 3267 11333 9667 5867 4067 8400 5600 4800 4733

7388 2907 6380 4113 854 10313 8854 3793 8331 3678 7150 9402 15355 11436 10244 10448 10055 9126 13098 7457

263 220 263 220 260 237 263 267 267 267 267 260 260 243 3664

8095 6040 7347 4446 1387 21633 16984 10093 12434 9032 12577 18692 41818 35203 19345 24582 25848 18486 25458 18546 338046

85335 160382

注: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现代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第六章 保障基础设施与重大项目用地

规划期间,2006-2010年全省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净增2.96万公顷,2011-2020年净增5.69万公顷,基本能满足规划期内全省重大基础设施与重大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表8)。近期以广东省新十项工程目录(222项,详见《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编制说明》)为指导,远期以有关部门规划为重要参考,对交通、水利、能源、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用地及其他重大工程项目用地优先予以保障,并在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中予以落实。

表8 全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汇总

单位:个、公顷

交通

水利水类 别

小计 铁路

项目数246 量 用地规模

第一节 交通运输项目

一、轨道交通

到2010年,铁路营运里程约达2900公里,构建“三纵二横”(“三53

5210577 2

386

190

2412 15988

00

155

1448645

124

117

188 19 570

场 公

港口

他 能

其合计 纵”指京广、京

九、洛湛铁路;“二横”指广茂-广梅汕-梅坎铁路广东段,饶平-茂名沿海快速客运专线)铁路干线骨架,基本实现广东省地级以上市通铁路;到2020年,形成以广州为中心,以“三纵二横”为主干线,贯穿东西南北,与周边省(区)紧密连接的轨道交通运输网络。

近期重点建设广珠城际、广佛城际、穗莞深等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武广客运专线广东段、广深港客运专线、厦深铁路广东段、韶赣铁路广东段、贵广铁路广东段、南广铁路广东段、梅州至瑞金铁路广东段、琼州海峡跨海工程、河湛复线、洛湛南线、京九铁路三四线等出省铁路通道;建设广深铁路、茂湛铁路、广东西部沿海铁路、广茂复线、龙川至汕尾铁路、南沙疏港铁路、茂名博贺港铁路支线、湛江东海岛铁路支线等区内干线铁路;推进京九电化、广州集装箱中心站、深圳集装箱中心站等的建设。

二、公路

到2010年,广东省新增公路里程2.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约2000公里。建成通往邻省的主要高速公路通道,基本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向外辐射的高速公路网络。公路通车里程达18万公里,其中,全省高速公路里程5000公里左右,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3000公里左右,全省公路密度约100公里/百平方公里;到2020年,实现地级市与地级市之间(包括与相邻省份的地级市之间)基本通高速公路,沿海重要港口基本上由高速公路连接,全省基本形成网格状的高速公路网络。近期重点建设云浮河口至梧州(省界)、韶关至赣州(省界)、湛江至徐闻、广州至韶关乐昌、怀集至连州(省界)、云浮至岑溪(省界)、梅州至大埔高速公路等出省通道和港珠澳大桥、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广州至深圳沿江高速、广州至高明高速公路及西延线、珠江三角洲环线高速公路、广州至河源高速公路以及汕头南澳大桥等干线通道。

三、水运

利用广东省的岸线资源优势,建设大型集装箱、铁矿石、煤炭和油气等专业化码头,形成以广州港、深圳港、湛江港、珠海港、汕头港为主要港口,以潮州港、揭阳港、汕尾港、惠州港、虎门港、中山港、江门港、阳江港、茂名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与公路、铁路运输和内河航运相连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近期重点建设广州港新沙、南沙等港区码头项目、深圳港大铲湾、前海湾等作业区码头项目、珠海港高栏、万山等港区码头项目、汕头港广澳港区防波堤及码头项目、湛江港霞山、宝满、东海岛等港区码头项目;潮州港通用码头一期工程、惠州港散货码头工程、茂名港博贺新港区、水东港区港口建设。

四、机场

形成以广州新白云机场为枢纽、以深圳机场和珠海机场为干线机场,以潮汕、湛江、梅县、韶关为支线机场的覆盖全广东、辐射“泛珠三角”、连接海内外的高度现代化航空运输体系。

近期重点建设广州新白云机场二期工程和潮汕机场,扩建、改造深圳、湛江、梅县、惠州机场。

第二节 水利建设项目

以推进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完善防洪工程布局为重点,加强对水库的除险加固、维护和管理,提高水库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与水资源综合调度效益。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臵体系,加强水资源调蓄和配臵工程建设,构建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水资源配臵体系。

近期重点建设大中型灌区改造工程,江新联围、景丰联围、榕江大围和汕头大围达标加固等防洪工程,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江海干堤除险加固工程,潖江滞洪区建设工程,珠江三角洲河口地区防洪整治工程,水文测报基础设施建设,水土保持监测基础设施建设等防灾减灾项目;建设韶关乐昌峡、湾头水利枢纽工程、湛江市鉴江供水枢纽工程、清远水利枢纽工程、潮州供水枢纽配套工程;建设湛江雷州青年运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珠海竹银水源工程等珠海、澳门供水工程,以及南澳引韩供水工程等粤东、粤西和珠江三角洲的供水管网建设项目。

第三节 能源保障项目

一、能源建设

以构筑多元、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为目标,统筹区域内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以电力建设为中心,加快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和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开展核电前期工作,规模化发展核电,近期重点建设岭澳、阳江、台山和列入国家核电规划的一批沿海和内陆核电项目,远期在沿海和内陆沿江进一步选址建设核电站;优化发展火电,推进“上大压小”电源项目建设,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在沿海沿江地区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和骨干电厂,在珠江三角洲负荷中心建设支撑电源,统筹推进热电联供和天然气等清洁发电工程建设,近期重点建设一批沿海沿江大型骨干燃煤项目和“上大压小”电源项目;按照能源布局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近期重点建设惠州、深圳、清远、阳春、梅州五华5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稳步推进能源储备工程,建设石油储备基地和大型煤炭中转基地;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重点建设风力发电场和太阳能利用工程。

二、能源输送工程

建设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进一步完善珠江三角洲电网双回路网架结构和跨区域输电通道,优化城乡输配电网络建设,形成便于接受外区送电和省内电力交换,满足用电需要的安全稳定、结构合理的输配电网络。统筹推进全省油气主干管网建设,近期重点建设省天然气主干管网一期、西气东输二线广东段、珠海金湾LNG接收站及配套管道、粤东成品油管道、湛江至茂名原油管道复线等项目。规划到2020年,全省建成油气主干管道约8000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约4300公里,成品油管道约2800公里,原油管道约800公里,建成通达全省21个地级市的油气主干输送网络。

第四节 其他重大建设项目

根据广东新十项工程,近期其他重大建设项目还包括:

一、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工程项目 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广州国际生物岛、国家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广州、东莞)、东莞松山湖华为通讯信息技术产业化项目,中国移动南方研发基地(广州),南海奇美、广州乐金飞利浦、惠州TCL等液晶电视模组项目。

二、先进制造业工程

建设大型修造船基地、船用配套生产基地;建设中山火炬临海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广州南沙重型机械装备基地、珠海航空产业园;建设广州汽车产业基地及配套项目;建设大亚湾石化基地、茂湛石化基地、中科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湛江钢铁基地;建设银州湖纸业基地等。

三、产业转移工程

在全省布局安排30个产业转移园,提高粤东西北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优化地区产业布局,促进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形成东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四、环境治理工程

新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若干,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集污管网及监控系统建设;新建若干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五、资源储备保障工程

建设国家原油成品油储备工程(广东);在惠州、粤西布点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库、国家成品油储备深圳基地、2-3个年卸煤能力千万吨级的煤炭中转基地;新建、扩建和改造市县粮库、消防应急反应系统基础设施、中央直属广州棉花储备库及华南棉花交易市场。

第七章 区域协调发展与土地利用空间管制

第八章 全省分为珠三角平原区、粤东沿海区、粤西沿海区及粤西北山区四大区域。通过优化珠三角平原区空间布局,带动其它三区加快发展,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臵、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此基础上,为加强土地利用的空间管制,全省划定允许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三类空间管制区域,并在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予以落实。县、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结合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进一步划定土地用途分区。

第一节 土地利用分区

第二节

根据区域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特点,以地级以上市为单位,将全省划分为珠三角平原区、粤东沿海区、粤西沿海区及粤西北山区四大区域,并提出各区的发展重点及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以促进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臵,形成合理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2005年广东省四大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见附表8。

一、珠三角平原区

珠三角平原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肇庆、惠州、东莞和中山九市,面积5.47万平方公里;2005年常住人口4547万人,GDP为18244亿元,分别占全省的49.46%、79.42%,人口密度831人/平方公里,人均GDP为4.01万元,城镇化水平77.32%。

珠三角平原区是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已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人口和经济要素高度聚集,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是我国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之一。但在发展中面临着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凸显、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到2020年,珠三角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城镇化水平达到85%左右,成为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以广州、深圳为中心,以珠江口东岸、西岸为重点,加快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主动承接国际高端产业的转移,制定有关政策逐步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挖掘发展空间,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

在产业升级转移的过程中,珠三角平原区土地利用要以节约集约用地为主导原则,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大力盘活并优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积极开展“三旧”改造;提高项目用地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土地产出效益等用地标准,减少资源消耗多、技术含量低的工业用地;加大“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的保护力度,促进耕地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

二、粤东沿海区

粤东沿海区包括汕头、汕尾、潮州和揭阳四市,面积1.55万平方公里;2005年常住人口1586万人,GDP为1570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7.25%、6.84%,人口密度1023人/平方公里,人均GDP为0.99万元,城镇化水平54.75%。

粤东沿海区西接珠三角城镇群,东邻海峡西岸城镇群,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优越,土地利用程度高,水陆空综合交通条件较为优越,但土地资源匮乏,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资源少,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较为滞后。

粤东沿海区应利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机遇,打造成为我国海峡西岸的重要制造业基地;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公路、铁路、航运等交通网的完善和枢纽建设、促进区域整体发展能力的提高;支持主导产业及配套建设,引导产业集中建设、集群发展;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电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大力发展和提升纺织服装、工艺玩具、陶瓷、皮革、食品饮料、五金不锈钢等传统产业;依托良好的港口及其他资源条件,大力发展为临港工业和商贸配套的港口物流,规划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竞争力;同时充分发挥南亚热带和海洋季风气候的优势,重点建设茶叶、药材、水果、蔬菜等优势农产品基地;充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积极发展滨海休闲渔业、海洋生物和制药产业;重点发展具有潮、侨、海等特色的潮汕文化游、滨海度假游等特色旅游产品。

粤东沿海区可通过适度围海造地,拓展用地空间;适当提高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发扬“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合理有序开发耕地后备资源。

三、粤西沿海区 粤西沿海区包括湛江、茂名和阳江三市,面积3.26万平方公里;2005年常住人口1485万人,GDP为1762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6.15%、7.66%,人口密度456人/平方公里,人均GDP为1.19万元,城镇化水平40.23%。

粤西沿海区东出南海,西临北部湾,南与海南省相望,在亚太经济圈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但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区位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粤西沿海区应积极融入北部湾经济区,重点发展湛江港、茂名港、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新区、湛江临港工业园和茂名石化工业区,构建湛江、茂名临港重化工业核心区,建设以钢铁、石油化工上游产品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构筑临港型、资源型钢铁和重化工业基地,做强电力能源、电器机械、冶金、造纸等支柱产业,培育海洋生物、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和生产条件优越的优势,发展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重点建设水果、蔬菜、蔗糖、畜禽、丰产林等优势农产品基地。

粤西沿海区承担着全省三分之一的耕地保有量任务,应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并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积极开展现代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产出率和生产效益;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较大的特点,应积极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积极探索和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促进区域城市化、工业化的健康发展。

四、粤西北山区

粤西北山区包括韶关、梅州、河源、清远和云浮五市,面积7.68万平方公里;2005年常住人口1576万人,GDP为1396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7.14%、6.08%,人口密度205人/平方公里,人均GDP为 0.89万元,城镇化水平40.15%。

粤西北山区的丘陵山地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约80%,土地类型多样,便于多样化利用和农业综合发展,是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同时也是重要的矿产储藏区。但由于地域因素的限制,该区是全省的欠发达地区。近年来,粤西北山区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经济发展较快。

粤西北山区可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冶金及深加工、机械、建材、森工、烟草加工、制药、玩具、铝箔等产业,推进与珠三角产业的互动,发展配套产业;充分发挥山区气候和资源比较优势,建立一批规模化的畜牧、水产、蔬菜、水果、花卉、南药、烟草等优势农产品基地;积极发展以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特色的观光游,以及温泉、山地和乡村度假游,推进资源优势转化。

粤西北山区应以生态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为重点,限制污染型企业进入。积极引导城、镇、村、工业集中发展、集聚布局,保障必要的基础设施用地;以基础较好的城镇和现有的工业园区为中心,适度扩张建设用地,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比重,提高城市化水平;严格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构建耕地、林草、水系、绿带等生态廊道,加强各生态用地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力度,妥善处臵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有效保护水源水质和生态环境;区内的生态敏感区内要严禁威胁生态系统稳定的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和资源开发活动;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开展生态安全型小流域建设,增强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避免人为活动产生新的地质灾害。

第二节 土地利用空间管制

通过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区的划定,加强对生态保护区以及敏感区的保护,确保全省的生态底线,提高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一、允许建设区

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区应当划入允许建设区,包括城乡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外为增加规划弹性而划定的变形区域,但不包括规划期间拟改造为农用地的建设用地。

主要管制措施包括:

1、市、县、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划定允许建设区,且应与当地同级城乡规划所确定的适宜建设区范围相协调。

2、项目建设如无特殊要求,均应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允许建设区内安排,严格按照供地指南和用地定额标准安排用地。

3、允许建设区内,要依照城乡规划及交通、水利等专项规划进行开发和建设,建立“四线”(黄线、绿线、紫线和蓝线)管制,杜绝城市开敞空间与设施用地随意占用。涉及农用地的必须办理农转用审批手续,涉及占用耕地的必须实现“占一补一”,经批准后才能进行非农建设,并完善备案制度,加强批后监管。

4、按规划下达指标在图上划定城乡用建设地范围后,可按有关原则和标准划定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作为城乡发展的变形区域和城乡用地增减挂钩的预留空间,变形区域面积原则上不能超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20%。

二、禁止建设区

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质灾害危险区以及法律法规禁止建设占用的其他区域应划入禁止建设区。

主要管制措施包括:

1、区内原则上禁止任何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无关的开发活动,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

2、保持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状态,除允许存在必需的管理维护与科研设施,必需的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有限的观光考察接待设施与农林业生产设施以及原有的农林户生活设施外,禁止一切其它开发建设行为,原有不符合其功能要求的各类人工设施,应逐步迁出。重点清退区内违法建筑、采石场等,实施退果退耕还林,恢复自然植被、湿地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保护和建设各类生态公益林,有效保护饮用水源地、沿海防护林体系、原生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及其生态环境。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和建设与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对威胁饮用水源的重点污染源优先予以整治、搬迁或关闭,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合格。

4、积极治理现存石漠化土地、水土流失以及裸露山体缺口、裸地。对已受破坏的重要生态系统,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组织重建和恢复。自然灾害敏感区禁止永久性的开发建设,严格限制一切可能加剧灾害发生的人文活动,宜通过合理的生态、防护工程,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灾害可能带来的破坏程度。

5、凡是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以及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湿地,一律禁止开垦占用或随意改变用途。

第三节

三、限制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以外的区域为限制建设区范围,包括规划期间拟改造为农用地的建设用地。

主要管制措施包括:

1、严格限制在区内安排建设用地。交通、能源、水利、军事、国家安全、矿山和其他因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需要单独选址且属于限制建设区用地项目目录范围的,可在限制建设区内安排建设用地。

2、主要河流湖泊、坡度25°以上的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原则上不进行建设开发,确需建设开发的,须经严格论证;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确需开发建设的项目,需要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要求实施。

3、建立环城绿带,控制城镇的无序蔓延。环城绿带内的土地开发强度必须严格控制,绿地覆盖率应达75%以上,除法定保留建筑外,环城绿带内任何用地单位的建筑密度不得超过5%。

第八章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第九章 优先安排基础性的生态用地,构建良好的土地利用生态格局。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充分发挥园地、林地、牧草地及耕地、水面的生态作用。到2020年,全省园地、林地、牧草地以及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耕地、水库水面、河流、湖泊总面积达到146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0%。

第一节 构建良好的土地利用生态格局

一、构建区域生态格局

建设4个陆域生态控制区:粤北南岭山区、粤东凤凰—莲花山区、粤西云雾山区和珠江三角洲环形屏障区,形成陆域生态屏障。陆域生态控制区是全省生态公益林的主要建设区域,要严格控制林木开发,优先选用乡土物种,维持自然生境,维护控制区内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保存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

建设4个海域生态控制区:大亚湾—稔平半岛区、珠江口河口区、韩江出海口—南澳岛区和九洲江河口区,形成海域生态屏障。海域生态控制区内严格控制陆源污染,严格保护近岸海域红树林等湿地,并采取措施促进生态恢复,保护水生生物繁衍生息的良好环境。建设沿海防护林带。规划期间,扩大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范围,实施沿海防护林和红树林工程,营造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护岸林。

二、提高生态功能用地规模

加强森林公园建设,到2010年,新建或升级森林公园165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0处,省级森林公园107处,使全省森林公园面积达到95.8万公顷。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2010年、2020年陆域自然保护区占全省土地面积的比例分别达到8%、10%,近岸海域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全省近岸海域面积的比例分别达到5%、6%,初步形成生态良好的土地利用格局。

划定陆域严格控制区。到2020年,全省陆域严格控制区规模达323.2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

三、加强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

重点保护北江、东江、西江、韩江、潭江、绥江、鉴江、九洲江、南渡河、漠阳江,流溪河、增江、沧江河、西枝江、连江等支流中上游的集水区以及主要水库的集水区。到2010年,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治理率达90%,区内森林覆盖率达70%;到2020年,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治理率达95%,区内森林覆盖率保持70%以上。加强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到2015年,完成岩溶地区48.61万公顷石漠化土地的治理。

第二节 加强生态环境整治与污染项目管制

一、大力推进水土流失治理

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万公顷,水土保持设施建设达到防御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人为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治理,坡度大于25°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到202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万公顷,水土保持设施建设达到防御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人为水土流失现象得到完全控制。

二、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到2010年,历史遗留矿山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40%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达到55%,其余地区大于40%,矿山土地复垦率达到30%,矿山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整治率达65%;到2020年,历史遗留矿山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90%以上,土地复垦率达到60%以上,矿山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整治率达75%以上。

三、整治农村环境,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结合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垃圾、污水等污染物处理和“脏、乱、差”问题的解决。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科学的种植制度和生态农业体系,减少化肥、农药和类激素等化学物质的使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合理调整种植种类,严格控制主要粮食生产和菜篮子基地的污灌,综合治理和修复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超标的耕地,确保农业生产环境安全。

四、加强项目的审批和管制

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有关规划、不符合重要生态功能区要求、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达不到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目标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建设。电镀、化学制浆、纺织印染、制革、化工、建材、冶炼、发酵和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或处臵等重污染行业严格实行统一定点、统一规划。科学论证产业转移,严格限制污染性产业向上游地区和山区转移。对区域环境造成重大污染的产业,必须就地关停。

第三节 抓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

到2010年,全省50%的县(市、区)建成林业生态县(市、区),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8%;到2020年,全面建成林业生态省,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0%。

1、沿海生态防护工程。建设沿海防护林22.14万公顷,其中:新造红树林1万公顷,封山育林8.74万公顷,改造低效林12.13万公顷,对0.27万公顷的废弃养殖塘实施退塘还林。同时,抓好全省现有1万公顷红树林的保护管理,促使其天然更新和演替,逐步恢复全省红树林群落。

2、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及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继续开展珠江防护林工程,抓好东江、西江、北江、韩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启动鉴江、榕江、漠阳江、潭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加快大中型水库库区水源涵养林建设,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生态保护功能。“十一五”期间,建设水源涵养林62.93万公顷,其中改造面积10.67万公顷,封山育林面积52.27万公顷。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有沟蚀和崩岗以及石漠化的地区,规划建设水土保持林30.13万公顷,其中改造面积5.53万公顷,封山育林面积24.6万公顷。

3、自然保护区工程。“十一五”期间,新建各类自然保护区12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29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18个,市县级99个,总面积26.13万公顷,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

4、绿色通道及农田林网工程。继续推进铁路、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和农田林网等沿线绿化,构筑覆盖全省的绿色森林网络。“十一五”期间进行线路绿化4.8万公里,通道两侧山地绿化30.13万公顷。实施农田林网建设,建设农田防护林5.47万公顷,使全省平原区的路、沟、渠、堤及适宜造林的农田林网带基本绿化,布局合理,森林生态防护效益显著提高,农业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5、生态功能保护区工程。建设并完善6个生态区、23个生态亚区和51个生态功能区。

第九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节 规划编制与修改

一、通过各级规划和专项规划落实规划目标

1、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和引导作用。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指标纳入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与计划,并作为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2、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以上级规划下达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为依据,重点做好指标分解,并与相关规划协调衔接,明确中心城区的范围。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是将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区、土地用途管制区落实到地块。

3、县、镇级规划修编应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要求进行基数转换等工作,并按照《广东省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建立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确保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约束性指标在图上得到认真落实,实现“图数”一致

4、各地应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和指导下,编制园地山坡地改造、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围海造地、“三旧”改造、建设用地二次开发等专项规划,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二、改进和完善规划编制、修改的方式与程序

1、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要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科学系统地安排各项工作,切实提高规划决策水平;建立完善规划编制的专家咨询制度和部门协调机制,加强规划的协调、咨询和论证以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改革规划审批程序,增强规划的现势性。

2、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公众参与,充分发扬民主,增强规划修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县(市)、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送审批前,编制规划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草案向社会公告,采取听证会、论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后,编制规划的人民政府应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3、结合“金土工程”,建立全省1∶1万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通过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省规划“一张图”,提高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农用地转用审批和规划实施监督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4、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定期评估与修改制度,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编制规划的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的全面评估,并采取听证会、论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公众意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修改的,必须符合《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的相关规定,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修改。第二节 规划实施与监督

1、健全规划许可制度。严格农用地转用的规划审批,加强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管理。所有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的审批都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建立建设用地共同审核制度,完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与信息共享机制。项目建设单位申报审批或核准建设项目时,必须附具项目用地预审意见;未附预审意见或预审未通过的,以及拟划拨的用地未依法取得选址意见书的,不得审批、核准建设项目。

2、健全土地利用计划考核制度。土地利用计划和城乡规划实施计划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宏观调控要求进行编制。建立科学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收集与监控机制,加强土地利用计划和城乡规划实施计划执行情况的评估和考核,以实际用地情况作为计划考核的依据。

3、加强规划实施监管。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布和宣传规划,鼓励公众参与监督规划的有效实施;专项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利用卫星遥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强化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力度,定期公布各地的规划执行情况。构建覆盖土地审批、供应、使用全过程、各工作环节紧密衔接、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联合监管体系和部门联动机制,加大对违法用地行为的处理力度。

第三节 配套政策与措施

一、利用经济手段、市场机制促进规划实施

1、建立和完善对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的经济机制。建立土地开发资源补偿制度,制定鼓励耕地开发的优惠政策,补充耕地储备指标纳入有形土地市场,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2、加大土地出让收入对农村的投入,重点支持基本农田整理、灾毁复垦和耕地质量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快沃土工程实施步伐,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支持农民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

3、建立节约集约用地引导机制,设立区域产业用地门槛,通过价格和税费调节,遏制土地粗放浪费,鼓励开发使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推进地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4、加强和完善对围海造地工程的管理,制订围海造地后的鼓励政策。

二、制订配套法规政策,确保规划目标的落实

1、探索和制订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及“三旧”改造的有关政策。

2、改革征地制度,深入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严格落实工业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提高土地取得、使用和保有成本。不断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逐步推进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充分释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潜力。

2020年广东高铁规划图 篇2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 现将《广东省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规划 (2014~2020年) 》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4年7月31日

广东省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规划

(2014~2020年)

2014~2020年,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大力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和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制品, 是保障清洁生产, 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和建筑施工现代化水平的重大举措, 对发展循环经济和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根据《广东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规定》 (省政府令第156号) , 结合全省经济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建筑、建材、房地产业发展态势, 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现状

㈠散装水泥发展提速, 节能减排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十一五”期间, 我省散装水泥供应量累计完成20928万t, 从期初的年供应量3221万t上升到期末的5064万t, 年平均增幅达到9.5%;水泥散装率也从期初的36.4%提高到期末的46%。2013年, 全省散装水泥供应量达到7000万t, 同比净增9.7%, 散装水泥年度供应量稳居全国前茅。2006~2013年8年间, 全省使用散装水泥累计4.1亿t, 创综合经济效益185亿元, 折合节约标准煤942.02万t, 减少粉尘排放412.05万t,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49.26万t,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8.01万t。与散装水泥“三位一体”共同发展和应用的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利用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物, 仅2013年废弃物综合利用量就达到1215万t, 粉煤灰、矿粉、废石碎屑、建筑废弃物在预拌砂浆中的使用量达到57万t, 节能减排综合效益显现。

㈡预拌混凝土发展迅速, 预拌砂浆发展势头良好

“十一五”期间, 我省预拌混凝土迎来了历史发展的高峰期。预拌混凝土产量由2006年的6366万m3发展到2011年的14140万m3, 年均增幅为14.3%。2013年, 全省预拌混凝土产量达到16900万m3, 同比增长8%;至年末, 全省拥有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633家, 年设计生产能力39000万m3, 并拥有混凝土搅拌车13432辆, 混凝土泵车1336辆。同时, 生产规模和科研并举, 一些高标号预拌混凝土也得到应用。

预拌砂浆近年在重点城市中得到较好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抓好使用试点, 以及召开现场示范会和宣传发动, 全省预拌砂浆推广应用基础工作不断改善。到2013年底, 全省已建成预拌砂浆生产企业70家, 年设计生产能力达到3911万t, 全年共使用预拌砂浆592.04万t。

㈢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制品产业正式纳入散装水泥发展应用体系

随着我省城市及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制品得到较快发展, 混凝土管桩、排水管、桥梁、涵洞等大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和需求持续增长, 各种新型墙体材料、路面砖件等水泥制品的大量生产和应用, 使散装水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制品已纳入我省散装水泥发展应用体系, 成为散装水泥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到2013年底, 全省已取得生产资质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企业71家。

㈣法规政策建设有所突破, 依法行政意识增强

为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方针, 完善发展散装水泥法规政策和依法发展散装水泥机制, 根据《广东省建设工程项目使用袋装水泥和现场搅拌混凝土行政许可规定》 (省人大公告第46号) , 省政府颁布了《广东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规定》 (省政府令第156号) , 并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使我省形成依法大力发展应用散装水泥的良好法规政策氛围。同时, 通过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三禁” (禁止使用袋装水泥、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 执法检查, 开展贯彻省政府令第156号的宣讲和各项宣传学习活动, 全省依法发展散装水泥意识大大提高。部分市县结合当地实际, 积极出台了相关的地方政府规章和政策文件, 健全了我省发展散装水泥的法规政策体系。

虽然我省散装水泥发展应用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散装水泥使用率高的地区达90%, 低的地区只有20%;预拌混凝土生产能力在发展较早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市已趋于过剩, 而地处偏远、经济和建设相对落后的县域则普及率低, 仍进行现场搅拌;广州预拌砂浆设计产能已达到2811万t, 其他大多地区至今仍是空白;预拌砂浆在工程应用方面, 被国家列为第一批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的广州、深圳已取得很大进展;列为第二、三批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的其他城市, 步伐依然较慢, 有的至今尚未实现零的突破。此外, 还存在农村散装水泥使用率较低、部分地市主管部门对散装水泥认识不足、散装水泥管理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等问题。

二、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和发展重点

㈠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紧紧抓住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主线, 以提高水泥散装率为中心, 以城市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和农村推广使用散装水泥为重点, 依法发展散装水泥, 加大监管力度, 推进科技创新。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方便需求、鼓励竞争、注重环保”的原则, 明确发展目标, 科学规划布局, 加快推进全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㈡规划目标

根据《广东省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和国家对水泥工业生产规模的总量控制,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 确定我省至规划期末散装水泥发展应用各项指标如下:

⑴到2015年末散装水泥供应量7300万吨, 散装率60%以上;地级以上市城区全部使用预拌混凝土, 县城区、珠江三角洲建制镇区使用预拌混凝土90%以上, 其他镇区使用预拌混凝土50%以上, 地级以上市城区均有预拌砂浆供应和使用。全省使用预拌砂浆1138万t;农村散装水泥使用率达到50%以上。

⑵到2020年末散装水泥供应量9530万t;散装率70%以上;县级以上城区、珠江三角洲建制镇区全部使用预拌混凝土, 其他镇区使用预拌混凝土70%以上, 地级以上市城区预拌砂浆使用率40%以上, 全省使用预拌砂浆2400万t;农村散装水泥使用率60%以上。

㈢发展重点

⑴散装水泥

根据《广东省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的产业布局和交通运输条件, 珠三角地区重点发展散装水泥的应用;粤北地区及肇庆、云浮、惠州市山区是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 宜重点发展散装水泥供应, 供散能力应达85%以上, 湛江、茂名及粤东四市 (揭阳、潮州、汕头、汕尾) 则重点发展大型水泥粉磨企业 (全省散装水泥发展应用规划目标见附件) 。

⑵预拌混凝土

(1) 对产能过剩区域通过市场竞争、企业资质就位、质量监督及推进绿色搅拌站建设等措施, 淘汰部分管理不规范、混凝土质量较差、且市场诚信度不高的企业;鼓励和扶持企业利用市场资源合理配置, 引导产能过剩区域的搅拌站搬迁至站点较少的区域, 或引导转型生产预拌砂浆。

(2) 进一步推进生产规模和科研并举战略, 继续推进高标号、高性能预拌混凝土的研制和应用, 促进预拌混凝土由大中城市快速发展至县城区和中心镇区, 实现预拌混凝土在城镇以及农村全面发展的格局。

(3) 促进混凝土企业的技术进步, 引导企业向绿色生产发展。

⑶预拌砂浆

(1) 按发展和市场需求合理布置生产站点, 有步骤地推进预拌砂浆企业建设, 争取多元化资金投入, 增加技术创新能力, 鼓励利用原立窑水泥生产线或预拌混凝土产能过剩地区生产线改造转产预拌砂浆。

(2) 在发展预拌砂浆企业的同时, 各市散装水泥主管机构按照区域有计划地划定城区禁止现场搅拌砂浆的范围, 加强对建筑工地的检查监督执法。对预拌砂浆产品进行抽检, 确保砂浆产品质量可靠。

⑷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制品

(1) 发挥现有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制品企业的产能, 加强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加快落后工艺技术的淘汰更新, 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推动我省建筑工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根本转变。

(2) 着重发展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制品在住宅产业化、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规模, 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鼓励和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充分发挥预制构件及制品企业在构件部品化中的关键作用, 促进建筑工业化的产业发展。同时引导预制构件企业科学选址, 与物流效益相结合, 缓解城市运输压力。

三、推进措施

㈠完善配套政策, 强化行政执法

在《广东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规定》的贯彻实施中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细则, 加快地方性法规立法工作, 加快“依法兴散”的步伐。严格查处现场使用袋装水泥以及现场搅拌混凝土与砂浆的违法行为, 促进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供应与使用, 不断提升散装水泥量。各级散装水泥主管机构要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的产业政策, 大力推进预拌混凝土、砂浆、预制构件及制品企业绿色生产管理, 环保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指导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对废水、废料回收的再利用, 逐步实现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污水, 粉尘的“零排放”, 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㈡加强推广, 大力推动技术创新运用

鼓励产、学、研相结合, 加大散装水泥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 完善技术标准保障体系。针对影响全省散装水泥发展的关键问题, 开展重点研究攻关。推进预拌混凝土集成式环保生产工艺应用, 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节能生产线;鼓励开发适合农村发展散装水泥的实用技术设备;研究开发低成本预拌砂浆及相关物流装备, 进一步提高预拌砂浆电子配料水平和节能烘干技术;推进散装水泥标准化体系建设, 贯彻实施有关散装水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进一步完善我省预拌混凝土生产应用的技术标准、图集、定额;大力发展再生骨料、集料, 积极利用建筑废弃物, 形成城市废弃物在建筑材料工业中资源化利用的成套技术,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降低生产单位体积混凝土的CO2排放, 保护自然环境。

㈢加强引导, 着力调整预拌混凝土产业结构

各地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要依照省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规划, 认真做好预拌混凝土布点规划工作, 严格控制产能总量, 避免重复建设;鼓励现有混凝土企业创新升级以及绿色搅拌站的建设。引导预拌混凝土企业向县城区和乡镇转移, 将预拌混凝土使用范围向乡镇拓展, 覆盖边远地区。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监督管理, 严格对试验条件、质量体系、售后服务、环境体系等方面进行跟踪检查, 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并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管。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团结业内企业自律规范, 良性竞争,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㈣因地制宜, 加快农村散装水泥发展步伐

鼓励各地因地制宜, 采取不同模式, 推动农村散装水泥发展。要把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建设向纵深推进, 规划布点向山区、边远乡镇倾斜, 依托搅拌站, 把预拌混凝土运送进村到户, 直接参与新农村建设, 通过农村预拌混凝土使用量的提高来提升农村散装水泥的使用量。㈤多管齐下, 加大预拌砂浆推广应用力度。

要加强部门协作, 形成工作合力, 强化对预拌砂浆生产和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省散装水泥主管机构要及时公布已备案的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名单, 市、县要按照省要求认真编制本地区预拌砂浆发展规划, 因地制宜, 干湿并举, 合理布点, 防止恶性竞争。要制定鼓励预拌砂浆发展的政策措施, 积极培育预拌砂浆生产企业, 鼓励现有预拌混凝土企业开发生产预拌砂浆;促进有关部门推进预拌砂浆预算定额、图集等相关标准的制 (修) 订工作, 积极开展工程应用示范试点。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进步降低预拌砂浆生产成本。同时, 加强对建筑工地的检查监督执法力度, 组织对预拌砂浆产品进行抽检, 确保砂浆质量可靠。

四、主要保障

㈠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目标责任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发展散装水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加强对本地区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的组织领导, 健全和完善各级散装水泥主管机构;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要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 认真做好发展散装水泥的各项工作;各级散装水泥主管机构要制定发展散装水泥专项规划和年度目标计划, 逐级分解, 落实目标责任, 确保发展散装水泥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㈡运用监管信息平台, 全面提升监管水平和能力

各级散装水泥主管机构要充分运用“广东省散装水泥发展应用监管信息平台”, 改进对散装水泥行业生产、运输、使用、设备租赁企业以及散装水泥中转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全面提升监管水平和能力。要借助信息平台, 提高散装水泥宣传工作的水平, 扩大散装水泥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增加加快发展散装水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散装水泥事业的良好氛围。

㈢加强人员管理,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加强对全省从业人员的动态监管, 及时掌握人才结构, 建立行业人才档案信息库, 把握行业人才流向和需求情况, 向教学、培训单位反馈人才需求信息。根据发展需求制订行业人才培训计划, 并充分利用行业协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和检测手段, 开展各类基础培训工作。

㈣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增强散装水泥发展的技术创新

散装水泥发展应用相关企业要严格执行已出台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各级散装水泥主管机构要主动参与或组织制订地方标准。省主管机构要加快出台砂浆和混凝土企业试验室管理、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绿色搅拌站建设等地方标准, 完善散装水泥应用标准体系;要牵头组织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研发散装水泥在工程建设应用的相关工法, 促进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制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和技术积累, 全面提升我省散装水泥应用行业科技含量和技术管理水平。

附件:全省散装水泥发展应用规划目标

2020年广东高铁规划图 篇3

《规划》的目标任务是,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加大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全面保护林草植被,积极预防土地沙化,综合治理沙化土地。规划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11?2015年为第一阶段,2016?2020年为第二阶段,10年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000万公顷,其中第一阶段1000万公顷,第二阶段1000万公顷。到2020年,使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

《规划》明确了总体布局和建设重点。在总体布局上,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国沙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考虑治理方向的相似形及地域上相对集中连片等因素,同时尽可能与上一期规划保持连续性,将我国沙化土地划分为5个类型区,即干旱沙漠边缘及绿洲类型区、半干旱沙化土地类型区、高原高寒沙化土地类型区、黄淮海平原湿润半湿润沙化土地类型区和南方湿润沙化土地类型区,在此基础上,又细化为15个类型亚区,分别确定更有针对性的主攻方向和防治措施。在建设重点上,突出沙区林草植被保护、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发展沙区特色产业和推进综合示范区建设。

《规划》确定了主要建设内容。一是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规划》明确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范围,确定封禁保护的主要建设内容为封禁设施建设、监管能力建设和妥善安置农牧民生产生活。二是沙化土地综合治理,《规划》确定了包括造林营林、沙化草原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源及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流动半流动沙地固定、沙化生态移民和小城镇建设以及沙区农村新能源建设在内的综合治理内容,并提出了防沙治沙重点工程。三是发展特色沙产业,《规划》明确了发展沙产业的重点领域和发展区域。四是加强能力建设,《规划》提出了加强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加强监测预警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发布会上表示,《规划》的实施,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精神,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具体措施。虽然近年来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土地沙化仍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下一步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防沙治沙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紧紧围绕《规划》确定的总体思路和建设重点,坚持以改善生态和改善民生为目标,统筹推进规划实施。要认真做好防沙治沙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强化任务落实,强化政策支持,强化法制保障,强化激励约束,全面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为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2020年广东高铁规划图 篇4

(征求意见稿)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2017年10月

目录

一、明确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目标要求.............................................1

(一)总体要求..........................................................................1

(二)工作目标..........................................................................1

二、全面加快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2

(三)统筹规划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2

(四)加快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2

(五)加快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设施建设.................3

(六)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3

(七)加快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建设.............................4

(八)加快电子废物拆解处理处置设施建设.........................4

三、深入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和回收利用.....................................4

(九)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4

(十)切实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5

(十一)完善固体废物回收处理体系.....................................5

(十二)促进再生资源行业规范发展.....................................6

四、全面压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责任.............................................6

(十三)落实固体废物产生单位的主体责任.........................6

(十四)强化固体废物运输单位责任.....................................6

(十五)强化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单位责任.............................7(十六)落实部门监管责任......................................................8

I

五、加大固体废物环境监管执法力度.............................................9

(十七)开展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9(十八)依法查处非法再生利用企业.....................................9(十九)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偷运走私...........................10

六、加强固体废物管理能力建设....................................................10

(二十)完善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体系...................................10(二十一)提升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水平............................11(二十二)提升固体废物风险防控能力................................11

七、完善固体废物管理机制政策....................................................12

(二十三)健全固体废物法规标准.......................................12(二十四)完善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经济政策.......................12(二十五)探索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第三方监管...................12(二十六)建设危险废物交易网络.......................................13(二十七)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13

八、强化行动计划实施保障............................................................13

(二十八)实施重点工程........................................................13(二十九)明确任务分工........................................................14(三 十)严格评估考核..........................................................14

II

为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对广东工作“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加快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明确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目标要求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以“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为统领,按照“摸底数、补缺口、查漏洞、压责任、严监管、强能力”的总体思路,全面压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加快推进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严格环境监管执法,深入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实施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不断提高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确保固体废物得到安全妥善处理处置,保障全省生态环境安全。

(二)工作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省的固体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处置体系,建立相对完善的固体废物监管体系,初步实现固体废物的全过程监管,有效控制固体废物环境污染。具体指标为:到2020年,全省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到99%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全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95%以上的农村

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二、全面加快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

(三)统筹规划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各地要将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切实履行组织建设和保障运行的法定职责,加大辖区内固体废物处置情况排查力度,全面掌握固体废物产生的种类、数量及区域分布等情况,明确处理处置设施的空间布局、工艺路线、建设规模等,推进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行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固体废物处置利用行业的主力作用和标杆作用,形成数家管理强、技术精、业绩好的国有固体废物处置利用企业集团,切实加快推进设施建设步伐。(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负责)

(四)加快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广州、深圳、韶关、东莞等危险废物产生量较大的地市要加快建设处理处置设施或依托现有设施改扩建成综合性处置设施。加快推进粤东、粤西、粤北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设,扩建广州、惠州危险废物安全填埋设施,力争全省年填埋处置能力增加10万吨;加快清远、佛山、肇庆、江门等地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建设,到2020年力争全省年焚烧处置能力增加10万吨。加快汕尾、肇庆、河源、阳江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扩建广州和升级改造汕头、佛山、梅州、清远等地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到2020年力争全省形成10万吨/年以上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能力。(省环境保护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卫生计生委等参与,各地级以上市政

府负责落实。以下各项均需各地级以上市政府负责落实,不再单独列出。)

(五)加快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支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应用,拓展资源化利用途径。深入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和工业“三废”资源化利用,建设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示范工程,支持“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塑料、建筑垃圾等综合利用水平。充分利用工业窑炉、水泥窑等设施消纳尾矿、粉煤灰、炉渣、冶炼废渣、脱硫石膏等工业固体废物,构建以水泥、建材、冶金为核心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系统。以江门、惠州、阳江、韶关、云浮、梅州、清远等地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固体废物项目,力争到2020年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工业固体废物达到500万吨/年以上。(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参与)

(六)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十三五”规划》,全面推进85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并落实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及运行费用,确保到2020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完善农村垃圾收运处理设施设备配套,到2020年末95%以上的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等参与)

(七)加快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各地要根据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工业污泥的处置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建设污泥处置设施,确保辖区内形成与污泥产生量匹配的处置能力,到2020年全省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广州、深圳等14个地市要继续扩充污泥无害化处理能力,到2020年新增5273吨/日的污泥处理处置能力。强化污水处理厂运营企业“泥水并重”处理责任,构建稳定污泥资源化利用消纳渠道,根据污泥特征因地制宜选用好氧发酵、工业制砖、水泥窑掺烧等方式进行资源化处理。对污泥堆放点和不达标的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进行排查和风险评估,制定治理方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等参与)

(八)加快电子废物拆解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加强区域性电子废物拆解利用设施建设,在肇庆、阳江、江门新增3家电子废物拆解处理企业,新增电子废物拆解处理能力9万吨/年,提升电子废物拆解处理技术装备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行业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发展。(省环境保护厅牵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厅、商务厅等参与)

三、深入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和回收利用

(九)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的要求,强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章节编写,细化建设项目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和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及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需配套的固体

废物处置设施未建成、污染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其主体工程不得投入使用。(省环境保护厅牵头)

(十)切实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有效减少生活垃圾清运量和最终处理量,2020年底前在广州、深圳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鼓励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产生量较大的重点企业自行建设废物处理处置设施,鼓励其依法申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开展社会化服务,降低废物运输和周转风险。全面推行污水处理厂内部减容减量政策,鼓励污泥产生量大的企业采用余热干化、深度脱水工艺降低污泥含水率。全面加强企业工艺技术改造,持续推进清洁生产,改变末端固废产生状态,为固废资源化利用创造条件。(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环境保护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等参与)

(十一)完善固体废物回收处理体系。依法推进区域危险废物收集、中转、贮存网络建设,切实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推进生活源危险废物回收体系建设,完善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杀虫剂等生活源危险废物收集处置网络。提高废铅酸蓄电池、废矿物油、实验室废液等社会源危险废物的规范化收集处置率。推进废弃农药及其包装物回收集中处理。试点建立电子废物逆向物流回收渠道,探索“互联网+”模式,推广智能回收、自动回收等新型回收方式,建设全面覆盖城乡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网络,建成县级集中贮存转运设施设置镇级回收网点。完

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保障废弃产品规范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置。(各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促进再生资源行业规范发展。建立健全再生资源行业的标准化体系,明确再生资源回收和加工作业规范,提高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标准化水平。积极推进再生资源行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和初加工技术等研发,推进行业技术进步。研究出台行业加强污染防治相关政策,规范行业经营活动,引导行业绿色发展,鼓励和引导再生利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集聚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等参与)

四、全面压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责任

(十三)落实固体废物产生单位的主体责任。固体废物产生单位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要依法开展网上申报登记,动态申报固体废物产生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信息。加强固体废物贮存设施建设和管理,固体废物产生单位须配套建设符合规范且满足需求的贮存场所,严禁露天堆放,建立规范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原则上须配套建设至少满足贮存3个月的暂存场所,鼓励自行建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进行安全处理处置。(省环境保护厅牵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交通运输厅等参与)

(十四)强化固体废物运输单位责任。严格危险废物运输准

入管理,加强运输企业、车辆、人员的从业准入要求。加强危险废物运输行业监管,加快制订《危险废物与危险货物品名对照表》,全面推行危险废物转移运输全过程GPS跟踪监控,推动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和电子运单无缝对接,实时共享危险废物产生、运输、利用处置企业基础信息与运输轨迹信息。加强危险废物交接管理,严禁将危废交由无资质经营单位利用处置。加强生活垃圾运输管理,垃圾清运作业过程中严格做到密闭化运输,杜绝抛洒滴漏等问题,严厉打击运输企业违法倾倒垃圾或跨区域违法倾倒垃圾的行为。(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省公安厅、环境保护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参与)

(十五)强化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单位责任。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单位要依法依规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厂区门口树立电子显示屏,实时公布污染物排放和焚烧炉运行工况数据,自动监测设备与环保部门联网,保障设施的正常稳定运行。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应采取可行的处理措施,并确保达标排放。规范危险废物经营许可管理,经营企业须依法开展经营活动,严禁超范围、超规模经营,严格企业内部管理,落实入厂分析、预处理等要求,建立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台账,定期对利用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开展环境监测,完善应急预案备案制度。2018年底前完成危险废物填埋和焚烧处理处置单位“装、树、联”任务。(省环境保护厅牵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经济和信息化委、交通运输厅等参与)

(十六)落实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推进固体废物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研究拓宽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利用产业投融资渠道,组织实施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活垃圾处理、医疗废物处理收费等价格政策,开展固体废物生态补偿政策研究。经信部门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发展政策和发展规划,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等工作,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教育部门负责做好校园内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监督校园内固体废物收集、管理、集中处置等,尤其是做好实验室危险废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和无害化处置。公安部门依法查处涉嫌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固体废物处置违法案件,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财政部门财政部门统筹安排现有资金做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财政保障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贯彻落实促进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利用的环境保护财税政策。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健全非工业源有毒有害垃圾收运处置系统,负责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设施建设、运营以及污泥处置管理的日常监管工作。交通运输部门对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收集、处置实施监督管理,负责危险废物运输行业企业、车辆、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农业部门负责农业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监管,加强遗弃、过期、失效农药及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集中处置,完善回收和集中处置体系。商务部门对汽车回收拆解

等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进行监督管理,规范企业回收拆解行为,推动企业完善回收服务网络、推进监管信息化。卫生计生部门负责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医疗废物等固体废物的监管。安监部门会同环境保护部门、公安部门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单位转产、停产、停业或解散后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及库存危险化学品处置的监督检查。海事部门加强对港口、码头、船舶垃圾及油污水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监督管理,严厉查处向海域非法倾倒排放固体废物的行为。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相应工作。(各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大固体废物环境监管执法力度

(十七)开展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505家镇级垃圾填埋场为重点,严格按要求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渗滤液达标排放,到2020年实现505家镇级填埋场全部完成封场关闭或升级改造工作,并实现省内无新增的简易填埋场、小型简易焚烧炉等。以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清运和处置以及石油生产和加工行业、机动车维修行业、汽车拆解行业、货物运输行业等为重点,严厉打击非法收集、加工、遗撒、倾倒、堆放、转移、销售和处置各类固体废物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合作等,形成合力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省环境保护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公安厅等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依法查处非法再生利用企业。开展非法再生利用行

业清理整顿,依法查处一批污染严重的非法再生利用企业,主要包括:与居民区混杂、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环境的无证无照小作坊,无环保审批手续、无相关证照经营的非法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且无法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废塑料、电子废物加工利用的企业。对上述违法生产设施由地方政府予以拆除,停止供应生产用水、用电。(省环境保护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厅、工商局等参与)

(十九)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偷运走私。全面排查全省非法经营加工“洋垃圾”情况,加大海上和沿边非设关地走私打击力度,重点打击工业废料、电子废物、生活垃圾、废塑料等“洋垃圾”走私,集中打击走私“洋垃圾”团伙,有效切断走私“洋垃圾”的通道和链条。开展废塑料进口及加工利用企业专项稽查,重点检查倒卖证件、倒卖货物、企业资质不符等问题。建立完善非法偷运走私固体废物处理机制。(省海防与打私办牵头,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省公安厅、环境保护厅、检验检疫局、工商局等参与)

六、加强固体废物管理能力建设

(二十)完善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体系。构建省、市、县(区)三级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完善固体废物监管制度,加强省级及深圳、韶关、湛江、汕尾、云浮等市固体废物监管能力建设,明确监管人员,落实监管经费、装备,强化监管人员业务培训。组织

开展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经营单位等企业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整改不达标企业,到2020年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和经营企业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分别达到90%和95%以上。加强全省危险废物鉴别能力建设,制订危险废物鉴别程序,形成较全面的危险废物鉴别和检测体系。(省环境保护厅牵头,科技厅等参与)

(二十一)提升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水平。将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纳入广东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平台,完善申报登记、审核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提高管理效率。完善危险废物管理系统,开发视频监控、GPS定位、手机APP等功能,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依托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企业网上报告数据质量抽查核查工作机制,对拒报、瞒报、谎报、漏报的行为,依法处置。(省环境保护厅牵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公安厅、交通运输厅等参与)

(二十二)提升固体废物风险防控能力。组织开展废弃危险化学品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建立风险点、危险源数据库和电子图,完善风险源分级防控制度,夯实风险防控基础,建立风险防控体系。组织开展尾矿库、废石场、煤矸石场和冶炼废渣场等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推进隐患治理和防控。依托危险废物重点处置单位,建立区域环境应急处置网络,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省环境保护厅牵头,省安全监管局、公安厅、国土资源厅、交通运输厅等参与)

七、完善固体废物管理机制政策

(二十三)健全固体废物法规标准。根据固体废物管理的新要求,加快推进《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修订工作,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电子联单等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完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行业地方标准规范体系,逐步淘汰不符合行业标准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省环境保护厅牵头,省法制办、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参与)

(二十四)完善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经济政策。研究制定有利于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的经济政策,加大对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和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享受劳务增值税优惠政策,推进市政工程优先使用绿色再生建材产品。积极探索固体废物合法转移处置的生态补偿机制,由固体废物输出地承担补偿主体责任,推动实现固体废物处置利用设施的跨地区共建共享。(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环境保护厅、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国税局等参与)

(二十五)探索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第三方监管。试点开展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第三方监管服务,加大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单位的现场监管,探索第三方专业机构驻点监管模式,重点监督固体废物运输、处理过程及污染物排放的达标情况,严格把好固体废物末端处置关口,严防二次污染。完善处理设施的环境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第三方监管标准,提高处理处置设施运营管理水平和污染治理水平,提升监管的效率和专业化程度。(各职能部

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六)建设危险废物交易网络。建立广东省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交易平台,配套相应管理办法,按照自主参与、公平竞价、公开交易的原则,促进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处置单位之间信息交换和废物交易,提高危险废物安全处理处置效率。(省环境保护厅牵头)

(二十七)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政府部门要依法公开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信息,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力度,主动积极化解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邻避效应”。新建、改建、扩建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应按照国家和省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公众参与。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应依法向社会定期公布固体废物的基本信息、污染物排放和达标情况等信息。鼓励固体废物集中处理设施或静脉产业园开展环保综合示范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向社会各界普及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相关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和积极性。强化社会监督,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公众依法参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社会监督。(省环境保护厅牵头,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参与)

八、强化行动计划实施保障

(二十八)实施重点工程。为落实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固体废物处置利用行业的主力作用和标杆作用,切实加快解决当前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存在的

突出问题。重点工程包括危险废物安全处理处置、医疗废物安全处理处置、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处置及镇级填埋场整治、固体废物管理能力建设等6大类工程。

(二十九)明确任务分工。各地要按照本行动计划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2018年6月底之前制定地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各项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各部门应建立联动机制,按照部门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作和联合执法,研究解决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重点问题,保障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2020年广东高铁规划图 篇5

绩效自评报告

部门名称:广东省林业局

填 报 人:邓华

联系电话:

填报日期:2019 年 8 月 15 日

目录

一、部门基本情况.............................-1--1-(一)部门职能.................................................................-1-(二)总体工作和重点工作......................................-4-(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8--7-(四)部门整体支出情况................................................-10-二、绩效自评情况...........................-13--12-(一)自评结论.......................................................-13--12-(二)部门整体支出目标实现程度及使用绩效....-23--22-(三)部门整体支出使用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31--30-三、其他自评情况...........................-32--30-

附件 1........................................................错误!未定义书签。-31-附件 2........................................................错误!未定义书签。-31-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职能 根据广东省委办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林业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粤办发﹝2018﹞81 号),省林业局是省自然资源厅的部门管理机构,为副厅级。内设办公室、政策法规处、规划财务处、生态保护修复处(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森林资源管理处、野生动植物保护处、湿地管理处、自然保护地管理处、改革和产业发展处、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处、防治检疫处、科技与交流合作处、人事处、离退休人员服务处以及机关党委等15 个处室。主要职能包括 14 项:

1.负责林业及其生态保护修复的监督管理。拟订林业及其生态保护修复的政策、规划、标准并组织实施,组织起草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组织开展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

2.组织林业生态保护修复和造林绿化工作。组织实施林业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和荒漠化、石漠化防治重点生态工程。指导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培育,指导、监督全民义务植树、城乡绿化工作。组织开展退耕还林,负责天然林保护工作。负责监督管理石漠化沙化防治工作。承担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

3.负责森林和草原资源的监督管理。组织落实森林采伐

限额并监督执行,监督检查林木凭证采伐、运输。负责林地管理,拟订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省级生态公益林划定和公益林保护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监督管理草原的开发利用。负责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检疫工作。

4.负责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监督管理。组织实施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提出省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植物名录的调整意见。指导陆生野生动植物的救护繁育、栖息地恢复发展、疫源疫病监测。监督管理陆生野生动植物猎捕或采集、驯养繁殖或培植、经营利用,按分工监督管理野生动植物进出口。

5.负责湿地资源的监督管理。拟订湿地保护规划和相关标准并组织实施。管理国家和省重要湿地,负责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指导建设地公园,监督管理湿地的开发利用。

6.负责监督管理各类自然保护地。拟订各类自然保护地规划和相关标准。负贵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因、森林公园的设立申报、规划、建设和特许经营等工作。负责省政府直接行使所有权的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出新建、调整各类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地的审核建议并按程序报批,组织审核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会同有关部门审核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申报。负责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

工作。

7.负责推进林业改革相关工作。拟订集体林权制度国有林场等重大改革意见并监督实施。拟订农村林业发展维护林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指导农村林地承包经营工作。拟订林业资源优化配置及木材利用政策,拟订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并监督实施。指导协调开发森林体验、森林康养和生态教育等生态服务产品。组织指导林产品质量监督。指导生态扶贫相关工作。

8.指导国有林场基本建设和发展。负责林木种苗、草种管理。组织林木种子、草种种质资源调查,组织建立种质资源库,负责良种选育推广,监督管理林木种苗、草种质量及其生产经营行为。监督管理林业生物种质资源、转基因生物安全、植物新品种保护。

9.指导全省森林公安工作,监督管理森林公安队伍,指导、组织或参与全省林业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依法行使相关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指导林区社会治安治理工作。

10.负责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森林和草原火灾防治规划、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指导开展防火巡护、火源管理、防火设施建设等工作。组织指导国有林场和草原开展宣传教育、监测预警、督促检査等防火工作。指导监督林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必要时,可以提请省应急管理厅,以省应急指挥机构名义,部署相关防治工作。

11.监督管理林业资金和国有资产,提出林业预算内投资、财政性资金安排建议,按省政府规定权限,审核省规划内和计划内投资项目。组织实施林业生态补偿工作。监督指导林区公路建设和管理。

12.负责林业科技、宣传教育、交流与合作工作指导全省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林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承担湿地、防治荒漠化、濒危野生动植物等国际公约履约相关工作。

13.完成省委、省政府以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14.职能转变。省林业局应当切实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监督管理的统筹协调,大力推进国土绿化,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统一推进各类自然保护地的清理规范和归并整合,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体制。

(二)总体工作和重点工作 1.总体工作。(1)扎实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一是扎实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面提升营造林质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实施碳汇造林 100 万亩,完成森林抚育 500 万亩,建设生态景观林带 500 公里,新建森林公园 23 个、湿地公园 19 个。融合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规划,抓紧组织编制《广东省森林经营规划(2018-2050 年)》和《广东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2018-2025 年)》。二是主动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加快建设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持续推进森林进城围城,力争深圳、中山市 2018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动汕头、茂名、梅州、潮州、阳江等市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坚持精品路线,大力推进广东森林小镇建设,打造休闲宜居型、生态旅游型、岭南水乡型三类森林小镇,2018 年全省计划新建森林小镇 30 个以上。三是认真落实湿地保护与修复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广东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加大湿地保护和修复力度。大力建设湿地公园,完善全省湿地生态系统。推进珠三角地区以湿地公园为重点的绿色生态水网建设。四是积极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工作。启动实施新一期全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加强沿海基干林带和红树林建设。加强石灰岩地区石漠化治理。大力推进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建设热带季雨林示范林 1 万亩,绿化交通主干道 100 公里,改造沿海基干林带和农田林网 2700 亩,恢复红树林湿地 1500 亩。五是健全完善提升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制度。实施新一轮生态公益林提标政策,生态公益林效益积极推进生态公益林扩大面积工作,力争扩大市、县生态公益林 400 万亩,全省生态公益林占林地比重提高到 47%补偿标准提高到平均每亩每年提高 4 元,一定 3 年,2018 年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标准提高到

每亩平均 32 元,直至 2020 年平均每亩 40 元。推行实行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分区域差异化补偿制度,进一步提高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区域等特殊区域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标准,2018 年特殊区域补偿标准较一般区域每亩高 2.3 元。(2)继续深化林业改革,释放林业发展新动能。加大国有林场改革督查督导力度,出台有关配套政策,制定我省国有林场改革验收办法,争取尽早通过国家改革验收。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制定出台实施方案,结合林权类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将集体林权确权发证责任压实到县、镇政府。稳步推进森林公安改革,争取早日出台深化全省森林公安改革方案,为森林公安事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完善林业碳汇交易机制,争取有更多项目参与实质交易。(3)切实抓好严管防控措施,全面保护林业资源。按照国家公园建设要求,积极参与建设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完成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严格执行商品林采伐限额。加强天然林保护,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切实加强对征占用林地使用的监管,加大对陆上风电、采石采矿取土等项目使用林地的执法检查力度,严防超范围使用林地。抓好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强化自然保护区资源管护,组织开展对保护区、森林公园的开发项目进行全面调查,坚决处理其违法行为。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快建设清远长隆世界珍稀野生动植物种源基地,严厉打击违法占用林地、破坏森林和野

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4)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绿色富民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工程,计划完成绿化美化乡村 1640 个。着力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培育扶持林业龙头企业和林业产业园区,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认定工作,抓紧建设森林产品交易中心,打造一批知名品牌,不断丰富我省优质林产品供给,提升林产品效益。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推进林下经济示范项目和特色经济林项目建设。加强森林旅游康养产业建设,尽快编制《广东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森林康养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森林旅游康养业发展。积极发挥林业在精准扶贫脱贫中的作用,对贫困村、贫困户实施产业扶持,努力增加群众收入。落实财政、金融等政策扶持,推进森林保险和林权抵押贷款,落实林业补贴政策。(5)着力增强支撑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现代林业保障体系。加强林业法制建设,推进《广东省生态公益林条例》、《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制定和修订工作。加大林业“放管服”力度,研究继续向市县下放行政许可权限。强化林业法治思维,推进以森林公安为主的林业行政执法改革,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用法治方式管理现代林业。加快推进世界珍稀野生动植物种源基地、华南乡土树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加强林业宣传和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全省林业信息平台建设,提高现代

林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2.重点工作。2018 年省政府部署的十件民生实事中,我局牵头负责“增加农民农业生产补助--省级以上(含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平均每亩 32 元”一事。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1.绩效目标。根据原省林业厅 2018 年《广东省省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2018 年部门整体支出目标见表 1-1。

表 1-1 省林业局 2018 年部门整体支出目标表 序号 资金使用方向 目标 1 森林资源培育使用方向 提供优质阔叶树种苗 2100 万株以上,保障性苗圃合规格苗出圃率达 80%以上;建设碳汇林 75 万 0000 亩;建设生态景观林带 430 公里,25690 完成新建面积 6760 亩、完善提升 20294亩;完成抚育任务 178.9800 万亩,同时完成 255 万 0000 亩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助省级配套任务;完成乡村绿化美化省级示范点建设 500 个。森林资源管护使用方向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 4.6‰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8%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 90%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9%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 1‰以下;森林火灾有效处置率在 8 小时内扑灭占 100%,护林员配备率达到平均每5000 亩林地面积配备 1 名专职护林员,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合格率达 90%以上;租 8 架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机;建设 4个市县级森林公安分局和 8 个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森林公安执法办案场所 21 个。生态保护与修复使用方向 对 1000 棵以上古树名木开展抢救复壮和养护,并开展养护研究和示范工作;完成 90%国家第二次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任务,野生动植物及湿地保护宣传率三年内达到 70%,湿地项目计划进度完成率三年内达到 85%,国家湿地公园监测率三年内达到 90%;建设完成 1 个示范自然保护区,进一步完善全省自然保护区数字化监测与管护网络体系,推进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建设 4 个议案结案规划建设的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完善现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科普宣教能力,建设规范的宣教中心、宣教径,开展宣教活动,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切实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环境。林业产业发展使用方向 取得 3-5 项重点林业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培育林木良种和新品系 5 个以上,解决 2-3 个主要林木良种的繁育技术,建立林业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林 3000-4000 亩,建立和完善 2-5 个实验室或区域性示范基地,逐步构建集科研开发、试验示范、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林业科技创新平台;生态林 6332.77959 万亩承保率 95 以上,商品林 2693.764 万亩承保率 20%以上,逐年提高;扶持 14 个示范性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和景观林改造项目建设;林下经济规模达到 4500 万亩,实现产值 700 亿元,全省从事林下经济的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 6000 元;建设 15 个森林小镇,有效带动全省森林小镇的创建工作。生态公益林补助资金 建设管理和保护生态公益林,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公益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落实全省 7212.42 万亩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和管理管护工作管理,确保发放损失性补偿资金发放到村、到户;按每 66.7-200 公顷划定综合管理责任区,落实管护人员;遏制破坏生态公益林森林资源行为;生态公益林区内火灾、病虫害发生面积不超过省定的标准;提高生态公益林森林生态质量。政策性森林保险省级财政保费补贴 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 1‰以下;护林员配备率达到平均每5000 亩林地面积配备 1 名专职护林员。

2.绩效指标。各项绩效指标见表 1-2。

表 1-2 省林业局 2018 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表

内容 绩效指标 本计划 完成水平指标解释 及计算公式 职责履行 重点工作完成率 100% 已完成重点工作/总体工作 预决算公开程度 100% 按照省财政厅的要求进行公开 绩效目标覆盖率 80% 设置了绩效目标的金额与部门整体支出金额的比率 财政供养人员控制 100% 本在编人数与核定编制数的比率 三公经费控制率 合格 本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 履职效益 提供工作岗位 20 万 安排护林人员数量 广东林业产值在全国排名 继续稳居第一 产值排名。数据来源全国林业统计。

森林覆盖率 比上年增长 全省森林资源情况通报 森林蓄积量 比上年增长 全省森林资源情况通报 森林生态效益总值 比上年增长 全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监测

(四)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2018 年,我局年初结转结余 22,703 万元,当年收入115,608 万元,当年支出 105,643 万元,年末结转结余 32,558万元。详见表 1-3。

表 1-3

省林业局 2018 年整体支出情况明细表

目 年初结转结余 加:本年收入 减:本年支出 加: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 减:结余分配 年末结转结余 金额(万元)

22,703 115,608 105,643 540 650 32,558

1.按支出性质分。详见表 1-4。

表 1-4

省林业局 2018 年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明细表

2.按支出经济分类划分。详见表 1-5。

表 1-5

省林业局 2018 年支出经济分类表 项

目 一、基本支出(一)人员经费(二)日常公用经费 二、项目支出(一)基本建设类项目(二)行政事业类项目 合计 金额(万元)

51,063 47,296 3,767 54,579 2,173 52,406 105,643

3.按支出功能分类分。详见表 1-6。

表 1-6

省林业局 2018 年支出功能分类表 项

目 一、工资福利支出 二、商品和服务支出 三、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四、债务利息及费用支出 五、资本性支出(基本建设)

六、其他资本性支出 合计 金额(万元)

43,308 45,167 6,407 55 948 9,758 105,643 项

目 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二、科学技术支出 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四、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 五、节能环保支出 六、城乡社区支出 七、农林水支出 八、交通运输支出 九、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 十、住房保障支出 十一、其他支出 合计 金额(万元)

22 5,441 223 1,128 366 94,769 1357 2,113 110 8 105,643

二、绩效自评情况 (一)自评结论 经综合自评,我局 2018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得分 91.87 分,等级为“优”。各指标得分情况见《广东林业局 2018 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分表》(附件 2)。自评情况如下:

预算编制情况

1.预算编制。

(1)预算编制合理性。我局部门预算编制紧紧围绕国家林草局工作安排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建设全国绿色生态第一省”为目标,加强新时代国土绿化、生态保护修复、森林资源管理和产业惠民提质增效工作,按照“重生态、严保护、惠民生、强基础、补短板”要求,结合项目轻重缓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以及省财政厅关于预算编制要求,精心编制 2018 年部门预算。按照定员定额要求编制基本支出,结合部门职能以及轻重缓急要求编制项目支出预算。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预算。但也存在年末结转结余资金过大、项目支出进度偏低等问题,反映预算编制合理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按照评分标准,扣 1 分,自评得 4 分。

(2)预算编制规范性。我局 2018 年预算编制符合省财政有关预算编制原则,突出规范性和细致性。专项资金安排

报经省政府批示同意。按照评分标准,自评得 5 分。

(3)财政拨款收入预决算差异率。根据 2018 部门决算信息《 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财决 01-1 表)》,我局 2018 年收入决算数为 102,908 万元,收入调整预算数为 103,132.44 万元,财政拨款收入预决算差异率为 0.22%。按照评分标准,本指标扣 0.5 分,自评得 3.5 分。

(4)提前下达率。2018 年我局主管省级事业发展性财政资金共 49.91 亿元,除由省财政直接收回的 4,349.31 万元以外,其余全部下达完毕。由于 2018 年事业发展性预算是落实“大专项+任务清单”及“放管服”改革的启动之年,有关分配方案在原来传统做法的基础上,连续修改多次,导致流程时限等都很长,未能提前下达,下达具体文号等情况详见《省林业局 2018 年省级事业发展性财政资金下达情况表》。但在资金分解下达过程中,完全按照《预算法》以及省财政厅的要求办理,未出现因部门自身原因造成的提前下达率低以及超过预算法规定的时限等情况。按照评分标准,本指标自评得 4 分。

2.目标设置。

(1)绩效目标合理性。我局 2018 年整体绩效目标以向省委、省府办公厅报送的 2018 年重点工作为依据设置,符合我省林业工作实际情况。整体绩效目标包括了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产出数量、质量、成本以及预期达到的效

果性。相关材料见《广东省省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按照评分标准,本指标自评得 5 分。

(2)绩效指标明确性。结合绩效目标,设定了 10个具体绩效指标,既包括数量指标,也包括质量指标,以及效益指标。相关材料见《广东省省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按照评分标准,本指标自评得 5 分。

预算执行情况

1.资金管理。

(1)部门预算资金支出率。根据省财政厅 2018 年省直部门预算下达和支出进度情况通报,我局 2018 年一至四季度支出率分别为 14.7%、37.3%、52.8%和 80.1%,分季执行率分别为 58.8%、74.6%、70.4%、80.1%,全年平均执行率为 70.98%。相关材料见粤财预〔2018〕79 号、146 号、254号和粤财预〔2019〕36 号文件。按照评分标准,本指标自评得 3.55 分。

(2)结转结余率。根据 2018 部门决算信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 07 表)》,我局 2018年年初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 11209 万元,收入102,908 万元,年末结转结余 21,461 万元,据此计算结余结转我率为 9.01%,小于 10%。本指标得 3 分。

(3)国库集中支付结转结余存量资金效率性。根据 2018部门决算信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财决 07 表)》,我局 2018 年年初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 11,209 万元,年末结转结余 21,461 万元,据此计算部门财政存量资金变动率为 9.12%,大于零。按评分标准,本指标得零分。

(4)政府采购执行率。根据 2018 部门决算信息《CS06 政府采购情况表》,我局 2018 年政府采购计划金额为 15,103 万元,其中:货物 6,680 万元,工程 3,056 万元,服务 5,367 万元;实际执行采购金额为 13,888 万元,其中:货物 6,286 万元,工程 2,560 万元,服务 5,042 万元,采购执行率为 92%,总休执行情况较好。按照评分标准,本指标得 1.84 分。

(5)财务合规性。我局 2018 预算执行规范,对于预算调整事项均按规定履行调整报批手续;经费支出合规,资金管理、费用标准、支付符合财政部门有关制度规定,不存在超范围、超标准支出,没有虚列支出以及截留、挤占、挪用资金以及其他不符合制度规定支出;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对于专项资金进行专账核算;重大项目支出经过评估论证和必要决策程序。按照评分标准,本指标自评得 4 分。

(6)资金下达合法性。我局在接到财政部门批复的本部门预算后,于 15 日内向所属各单位批复预算,相关材料见《广东省林业厅关于转批复 2018 年省级部门预算的通知》

(粤林财〔2018〕3 号)。按照评分标准,本指标自评得 3分。

(7)预决算信息公开性。我局按照财政部门统一格式和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公开了 2017 年部门决算信息和“三公”经费信息以及 2018 部门预算信息,详见“广东林业”网,预算做到了公开透明。相关材料见《广东省林业厅关于报送 2018 年省级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情况的函》(粤林函〔2018〕216 号)。自评得 4 分。

2.项目管理。

(1)项目实施程序方面。我局历来重视项目管理,管理严格。项目申报方面,如涉及申报程序的,均按照事先发布的申报指南进行申报、评审。预算安排方面,做到标准明确、测算依据充分,实施对象清晰。实施过程方面,工程类项目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建设标准规范,建设过程中如有调整,均按规定程序履行报批手续。项目日常管理方面,每个专项负责部门都建立了有效的管理机制,明确项目管理各环节责任分工,及时了解项目实施进展,按程序组织或阶段性的检查验收。按照评分标准,本指标自评得 2 分。

(2)项目监管方面。2018 年,我局通过多种形式加强项目监管。一是开展绿盾专项监督。我局联合原省环境保护厅等有关部门开展保护区内违法违规活动排查、“绿盾 2017”

及“绿盾 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严肃查处破坏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的违法行为。国家有关部门前期交办95 个人类活动点,已完成整改 75 个,整改完成率 78.9%,对其余 20 个人类活动点,正在加紧督促整改。“绿盾 2018”新增人类活动点位核查整改 57 处,正在整改 29 处,因涉及民生设施尚未整改 23 处;二是完成 2018 森林督查工作。2018 年积极配合国家林草局广州专员办和中南院对新兴、高明、龙门、封开、大埔、阳春、高州、龙川、梅县、东莞等10 个市(县、区)开展国家级核查工作,切实提高成果质量,全省 21 个市 137 个县(市、区)全面完成了全部 65181 个图斑的外业核查工作,森林督查成果数据顺利通过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组织的省级检查,并及时上报中南院,圆满完成了2018 森林督查工作任务;三是组织开展森防工作专项督查,由分管局领导带队,全面检查、推进防治工作。

按照评分标准,本指标自评得 5 分。

3.资产管理。

(1)资产管理安全性。2018 年我局资产配置合理、保管完整;固定资产账面数 39,407.9 万元,实有数 39,403.23万元,账实基本相符;2018 年国有资产收益 245 万元,已上缴财政(国库)242.47 万元,应缴未缴 2.53 万元。按照评分标准,本指标自评得 1.5 分。

(2)固定资产利用率。2018 局及下属各部门行政

事业单位使用固定资产总额 58,531.73 万元,其中:自用固定资产 57,702.52 万元,闲置资产 382.05 万元,出租出借170.74 万元,其他 276.42 万元。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例为 99%,大于 90%。按照评分标准,本指标自评得 3 分。

4.人员管理。

根据 2018 部门决算信息(F04 机构人员情况表),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我局在职人员编制数为 1678 人,其中:行政编制 417 人,事业编制 1261 人;年末实有人数为 1322 人,其中:行政编制 372 人,事业编制 950 人。单位实有人数与编制数比为 79%,小于 100%,财政供养人员控制较好。按照评分标准,按照评分标准,本指标自评得 2 分。

5.制度管理。

为加强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我局制定了一系列财务、项目管理制度和规划、方案,从制度层面加强管理,提供保障措施。资金管理制度方面,分项制定了《广东省省级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多项林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务管理方面,印发了《广东省林业局关于加强计划财务管理若干规定》(粤林函﹝2013﹞545 号);内部控制方面,制定了《广东省林业局机关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试行)》(粤林函﹝2013﹞747 号);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制定了《广东省林业局绩效评价工作规程(试行)》;

规划、方案方面,制定了《广东省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二期建设规划(2016-2020 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令 218 号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管理办法》《全省开展打击破坏林地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联合行动实施方案》《广东省省级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2016 实施方案和技术标准》《广东省林业科技发展规划》《广东省林业局关于印发四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技术要点的通知》(粤林函〔2017〕98 号)、《广东省 2016 年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粤林〔2016〕59 号)等。按照评分标准,本指标自评得 4 分。

预算使用效益

1.经济性。

(1)“三公”经费控制率。根据 2018 部门决算信息(CS05 部门决算相关信息统计表),截至 2018 年 12 月31 日,我局“三公”经费决算数 498 万元,年初预算数 635万元,2017 年决算数 439 万元。2018 年“三公”经费决算数没有超年初预算数,也没有超上年决算数,“三公”经费控制较好。按照评分标准,本指标自评得 2 分。

(2)公用经费控制率。根据 2018 部门决算信息(Z01 收入支出决算总表),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我局日常公用经费决算 3,767 万元,调整预算数 8,944 万元,决算数小于调整预算数。按照评分标准,本指标自评得 2 分。

2.效率性。

(1)重点工作完成率。2018 年省政府部署的十件民生实事中,我局牵头负责“省级以上(含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平均每亩 32 元”一事。根据《广东省林业局关于报送 2018 年省十件民生实事涉林任务工作完成情况的函》,全省 7212.42 万亩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共下达补偿资金 26.07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 3.26 亿元、省财政 18.55 亿元、珠三角相关市级财政 4.26 亿元),圆满完成今年民生实事目标任务。按照评分标准,本指标自评得 3 分。

(2)整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对照设定的 2018 年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以及 2018 年工作完成情况,除了个别情况外,我局基本完成年初设定绩效目标。按照评分标准,本指标自评得 2.5 分。

(3)项目完成及时性。根据 2018 年部门决算报表信息(财决 06 表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我局 2018 年项目收入82,486.95 万元,支出 54,579.18 万元,整体支出率 66%。按类款项统计,有项目 64 个,支出率情况见表 2-2。总体来看,项目支出进度不够理想,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按照评分标准,本指标自评得 1.98 分。

表 2-2 省林业局项目支出情况统计表 支出率 项目个数 占比 0 2 3.13%(0,30%】12.50%(30%,50%】12.50%

支出率 项目个数 占比(50%,70%】10.94%(70%,90%】23.44%(90%,100%】37.50% 合计

100.00%

3.效果性。

截止 2018 年末,全省森林面积 1.58 亿亩,森林覆盖率58.59%,森林蓄积量 5.52 亿立方米,林业产业产值 8168 亿元,森林生态效益总值 1.43 万亿元,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阶段性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社会效益、经济与环境效益明显。按照评分标准,本指标得 10 分。

4.公平性。

(1)信访办理情况。2018 年我局信访事项总量为 446宗,其中来信 229 件,来访 217 宗 589 人次,与去年(486宗)同比下降 8.23%;其中,民声热线办理信访事项 20 宗。省信访局网上交办信访件 69 宗,446 宗现已全部办结,办结率 100%。关于群众意见反映渠道和群众意见办理回复机制方面,一是制定局领导接访日制度。制定了《省林业局 2018年局领导接访计划工作表》,把每月第二周星期五定为局领导接访日,2018 年,2 名局领导与相关处室(单位)负责人接访上访群众 2 批次 5 人次,办结信访案件 2 宗;二是进行倒查督办。2018 年,清理和批量解决了 2017 年以来涉林信访案件 154 宗,其中已经办结或答复投诉人的有 142 宗,办

结率为 92%; 三是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对省信访局网上交办的 69 宗信访事项,认真进行研究,处室领导包案,并指定专人负责,以“事要解决”为导向,做好信访事项的分解、交办、转办等工作,压实责任,划定解决期限,8 月份,我局已全部办结 69 宗信访积案。

(2)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情况。2018 年我局接访群众 217 宗,群众填写满意度评价为:满意为 78%,一般为 16%,不满意为 2%,没有填写为 4%;2018 年“民声热线”群众上线反映的涉林问题 20 宗,已全部办结,办结率为 100%,在8 月份的上线反馈中,满意度群众给予 98 分的高度评价,得到了省直工委和“民声热线”节目组的肯定;2018 年 8 月和12 月份,我局在省信访局组织的考核中都获得了 100 分的优秀成绩,8月份考核在全省20个省直部门中排名并列第1名,12 月份考核全年专项治理任务信访事项办结率为 100%,在全省 20 个直部门中排名荣获第 1 名。综上,按照评分标准,本指标自评得 7 分。

(二)部门整体支出目标实现程度及使用绩效 1.部门整体支出目标实现程度。见《省林业局 2018 年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省林业局 2018 年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序号 子项目 设定计划值 实际完成 完成率 备注 1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万亩)53.51

53.51 100% 3000 万元

序号 子项目 设定计划值 实际完成 完成率 备注 2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 控制在 4.6‰以下

0.8‰

达标

无公害防治率 达到 88%以上 88%以下上 达标

测报准确率 达到 90%以上 90%以上 达标

种苗产地检疫率 达到 99%以上 100% 达标

森林火灾受害率 控制在 1‰以下 0.04‰ 达标

森林火灾有效处置率

在 8 小时内扑灭占100%,达标

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

合格率达 90%以上; 100% 达标

租飞机(架)8达标

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设(个)36

正在实施中

森林防火及林区治安队伍装备及营房建设(个)队伍装备 7 个,营房建设 1 个 正在实施中

森林公安分局基础设施、派出所技术用房、办案场所(个)30

正在实施中(已完成13个)

林业工作站能-设备购置(个)200 正在实施中(已完成163 个)林业工作站(危旧房改造)建设(个)50 正在实施中(已完成27 个)

木材检查站建设补助(个)25 正在实施中(已完成20 个)

加强森林植被恢复的相关工作管理,对征占用的林地植被进行有效恢复 指导性计划--135478.22 万元 17 抢救古树名木--养护株数(株)

1000 828 达标森林小镇(个)15 正在实施中

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和湿地

序号 子项目 设定计划值 实际完成 完成率 备注 20 完成国家第二次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任务 90% ≥90% 达标野生动植物及湿地保护宣传率

三年内达到 70% ≥90% 达标湿地项目计划进度完成率 三年内达到 85% 正在实施中 达标国家湿地公园监测率 三年内达到 90% ≥90% 达标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和景观林改造项目建设 14 正在实施中

示范自然保护区(个)1 个 正在实施中

完善现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科普宣教能力,切实保护好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建设4个议案结案规划建设的市县级自然保护区 4 个 正在实施中扶持 14 个示范性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和景观林改造项目建设正在实施中

森林保险公益林(万亩)5534 5519 99.80%

森林保险商品林(万亩)3204 835 26%林业科技诚创新平台

取得3-5项重点林业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 3--5 完成率约95% 完成率约95% 逐步构建集科研开发、试验示范、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林业科技创新平台 32 培育林木良种和新品系 5 个以上 33 解决 2-3 个主要林木良种的繁育技术,2-3 34 新品种试验示范林 3000-4000 亩 35 2-5个实验室或区域性示范基地

2--5 36 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亩)750000 750000 100%

森林碳林抚育(亩)

99.38% 面积合格率 99.1% 38 生态景观林带新建工程(亩)6760 53343 78.90%

生态景观林带完善提升工程(亩)202954

71.60%

序号 子项目 设定计划值 实际完成 完成率 备注 40 2017 年中央森林抚育省级配套(亩)

100%

乡村绿化美化(个)500

1000 100% 文件下达1000个 2.使用绩效。2018 年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国家林草局工作安排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深入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切实加强新时代国土绿化、生态保护修复、森林资源管理和产业惠民提质增效等,高质量构筑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强省,为建设美丽广东夯实了生态基础。2018 年林业工作主要绩效如下:

(1)国土绿化行动成效显著。2018 年全省已完成造林面积 364.03 万亩(完成率为 95.55%),其中森林碳汇工程89.9375 万亩(完成率为 93.14100%),建设生态景观林带534.7 公里 19864 亩(完成率为 88.2173.4%),完成森林抚育面积 863.54 万亩(完成率为 86.35%),其中中央森林抚育面积 255 万亩(完成率 100%);绿化美化村庄个(完成率为 86.0100%),;新增森林公园 7 个、湿地公园 29 个,基本完成全年计划任务。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工程稳步推进,建设热带季雨林示范林 1.3 万亩,改造沿海基干林带和农田林网 1920 亩,完成交通主干道绿化里程 35.6 公里,顺利完成计划任务。全省参加各种形式义务植树 3973 万人次,折合植树 12081 万株,形成了全社会播绿植绿的良好氛围。

(2)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稳步推进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专项改革试点,编制完成了《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总体规划(送审稿)》,2018 年 11 月 29 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省政府关于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总体规划的报告;全面完成全省自然保护地大检查,共关停企业 136 个,处罚企业 57 个,罚款金额 83 万元,拆除建筑 19 万平方米,整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积极推进茂名林洲顶鳄蜥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改革试点,化解自然保护区成立时程序不完善、边界不科学等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处理自然保护区内居民合法的利益诉求(3)珠三角森林城市建设全覆盖。2018 年 10 月深圳、中山市被国家林草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至此实现了珠三角 9 市全覆盖,形成了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的雏形,初步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新格局;汕头、梅州、茂名、阳江、潮州、韶关、揭阳、云浮、河源等 9 市正扎实开展创建工作;启动始兴、揭西、连南 3 个县创建国家森林县城工作,全面推动森林小镇建设,2018 年新认定 32 个森林小镇,全省共建有森林小镇 70 个。

(4)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取得新进展。对照《国有林场改革验收办法》要求,完成省级验收工作,已申请国家改革

验收,国有林场改革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全省 50 个深化林改工作重点县逐步完善、细化集体林地确权面积 1125.8万亩,发放林权证 15.6 万本;颁布《广东省林地林木流转办法》,规范林地林木流转行为,积极推进林权类不动产统一登记发证工作,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确权;积极推进森林公安改革。成立深化森林公安改革领导小组,形成了《关于深化全省森林公安改革的实施意见》,已报送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继续推进“碳普惠”林业碳汇交易。支持韶关碳普惠制—林业碳汇试点,省东江林场、河源市属林场等业主单位 2018 年完成实质交易。

(5)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编制《广东省林业生态保护线划定成果报告》,完成全省林业生态保护线划定工作,为森林、林地、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从严从紧管控林地资源,严把项目审核审批关,共审核审批使用林地项目 1307 宗,批准使用林地面积 10721 公顷,保障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切实加强林地监管,加大对陆上风电、采石采矿取土等项目使用林地的执法检查力度;严格执行“十三五”年森林采伐限额,建立完善由省统一管理公益林采伐限额制度;完成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标准进一步提高到平均 32元/亩,推行生态公益林分区域差异化补偿机制;落实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救护工作;

加强林业执法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省森林公安机关共受理森林和野生动物案件 6905 起,查处 5330 起,其中立刑事案件1556起,行政案件5349起;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7015人(次),收缴林木木材 27737.2 立方米,收缴野生动物 4868头(只),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7651.4 万元,有力地打击了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6)林业灾害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成效明显。全省共监测到林火热点 74 个,发生森林火灾 25 起,过火森林面积约 207 公顷,三项数据与去年同比减少约 43%、37%、33%,全省没有发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灾,无人员伤亡,森林防灭火形势总体平稳;全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 519.21 万亩,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331.69万亩,防治率63.88%,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 4‰以下,未出现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大面积成灾的现象,有力地巩固造林绿化成果;采取“三排查一治理”的强力措施,聚焦山林纠纷专项化解,主动“查问题、补短版、促提升”,全省涉林信访继续呈现信访总量、来访次数、上访人数下降和来信、信访复查复核上升的“三降二升”可控态势;全面强化防灾风险管理,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建立健全整治台账,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7)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印发《广东乡村振兴林业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全省特色产业和林下经

济种植面积达到 2982 万亩,年产值 489.4 亿元,受益农户192.4 万户;森林旅游蓬勃发展,全年实现旅游人数超 3 亿人次,旅游收入超 1800 亿元,有力带动农民增收;着力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省现有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1 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 166 家、林产品专业市场 110 个、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4 个;大力实施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组织推进乡村绿化行动,启动绿美古树乡村建设;完成新一轮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建档古树名木 80398 株;扶持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效益明显的特色林果业发展,建设特色经济林示范项目 40 个,建设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30 个;组织开展省级森林康养基地认定,积极推进森林康养、森林体验和自然教育等森林旅游新业态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强力推进省林业局挂钩扶贫村揖花村的狮头鹅种苗繁育、食品加工产能扩建、120KW 光伏扶贫发电等项目,为贫困群众和村集体增收奠定基础,到 2018 年底合计脱贫 63 户 227 人,预脱贫率达到 98%。

(9)现代林业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开展全省“规范林业执法行为提升林业执法能力”专项行动,修订广东省林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裁量基准;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修订完善《广东省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制定《广东省林业厅行政许可随机抽查检查办法》,实现行政许可随机抽查监管全覆盖;加强林业科技攻关,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

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布实施省地方标准 6 项,经鉴(认)定取得的林业科技成果 16 项,36 项林业科技成果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成果库;组织开展东江、龙洞、天井山等 3 个省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和林区公路改建升级工作,全面完成了 3 个桉树经营模式研究试验点桉树林改造任务;编制实施了《广东省智慧林业建设方案(2018-2020 年)》,推动林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取得新进展;努力挖掘林业工作的先进典型,拍摄宣传片、纪录片 8 部,推出了《云勇林场:一座制造业大市的绿色传奇》《深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造就“深圳绿”》等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林业典型报道,向社会传递林业正能量,同时强化广东林业政务微信等新媒体宣传,有力促进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

(三)部门整体支出使用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1.存在问题。一是预算编制合理性有待提高,部分项目支出率不高,造成财政资金沉淀,未能发挥财政资金效益;二是结转结余资金金额较大;三是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较为复杂抽象,不易好评定。

2.改进意见。一是加强事前绩效评估,加强项目论证决策,增强预算编制合理性;二是加快财政支出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优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设定个性化评价指标。

三、其他自评情况

无相关情况。

佐证材料递交清单表 类别

佐证材料类型

材料编号

佐证材料名称及文号

2020年广东高铁规划图 篇6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创建文化特色校园。结合揭西县县教育发展要求,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拟定揭西县上砂镇荷营小学2016年-2020年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办学思想,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学有专长、人格健全、求实创新、和谐发展的学生,造就基础扎实、敬业爱生、开拓进取、和谐发展的教师,建设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和谐发展的学校。

二、主要目标

(1)学校目标:办成一所“师资齐全、管理规范、特色鲜明、质量第一”的小学。

(2)学生培养目标:形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的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本,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创造力得到开发。努力使每一名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懂文明、讲礼貌,遵纪守法好少年。

(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业务精良、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领导班子争创一流。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和骨干教师。教师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树师风、修师德、铸师魂”的主题教育有成效,广大教师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认真教学、团队精神、锐意改革等方面有大幅提高。(4)“美丽校园”建设目标:

加快校园环境和教学设施建设。按照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努力使我校尽快成为符合上级要求的“美丽校园”。

三、具体措施

(一)学校定位

办学理念:以德治校,以美育人,和谐发展 办学宗旨:为学生的全面和谐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办学目标:力争把学校打造成教学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科学、规范,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张扬,教师敬业乐教,教育水平一流的学校。

办学思路:抓德育,创“文明校园”;抓教学,创“人文校园”;抓课改,创“快乐校园”;抓读书,创“书香校园”;抓管理,创“和谐校园”;抓安防,创“平安学校”;抓招生,创公平规范。

围绕办学目标,以教科研为抓手,以科学管理为手段,夯实内涵发展之路,积极创建平安、稳定,质量优良的校园;积极创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档案达标学校、具备现代化教育优质学校。

(二)办学规模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科学考虑办学规模。坚持办学开放,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模式。努力协调与争取各部门的支持,全面规划学校的发展,全面改变目前学校的格局。

(三)办学特色

1)抓好常规管理这一传统特色的建设。继续保持“教学先进校”这一荣誉,再创荷营小学佳绩。

2)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完善,确保在对学生的校本教育发挥更大作用的同时,继续完善和修订校本课程,以激发孩子们发愤读书,报效家乡,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3)以“培养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和“营造书香校园”为特色项目,力求在五年内打造成一所特色学校。

(四)队伍建设

1.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培训和学习。40周岁以下教师人人参加计算机培训,中青年教师大专达标率达100%,本科率达50%;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全体教职工的使命感,责

任感。老教师要发挥余热,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做实施“青蓝工程”的积极参与者;中青年教师积极争当市、镇、校骨干教师;树立先进,弘扬先进,形成优秀的教师群体。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认真实施《上砂镇荷营小学班主任考评制度》,加强对班主任的选聘、考核与评定工作,每学期举行两到三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和优秀班主任工作的评选工作。

(五)教育质量

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攀高,以“活力课堂”为抓手,扎实深化“问题、研学、分享、提升”的教学建模,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发展,在不加重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条件下,教育教学成绩优异;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坚持科研课题开路,不断探索校外教育新路子,培养出一批学有专长的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艺术体育比赛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社会声誉优良,得到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和教育同行的一致好评。

(六)教学科研

坚持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推广以课题引领,掀起教学科研的热潮,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推波助澜。树立哪里有问题哪里便有课题的观念,立足校本,侧重案例研究、微型课题研究,力争各学科有研究课题,人人有研究成果。实现名师著名校,深化“美丽校园”建设。

(七)学校信息化

完善学校校园网络建设,更好、更快地为师生服务,构建学校信息化平台,为家校建设提供保障。使生机比符合上级规定要求,更新改造教师办公室电脑,使每个教师拥有一台电脑,全面改造教室、专用室多媒体设备。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发挥学校信息小组的作用,完善学校网站建设,建立班级网页、教师个人网页和学生个人网页。注重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人人会使用电脑备课,搜集整理资料,100%的教师会制作课件,正常使用课件教学,100%的教师能在真正意义的网络环境下学习和工作,实现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八)办学条件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使专用教室数量达标、面积达标。抓住创建档案达标学校、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和现代化教育学校的契机,不断完善设施建设、设备补充,充实专用教室设施,确保学校规范、高效发展。加强图书室建设,不断增加藏书数量,完善图书管理,做到有效使用。

(九)后勤服务

完善学校后勤服务支撑,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优化校园环境,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最佳的服务条件;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完善校园信息化、现代化、规范化建设,发挥学校发展规划蕴涵的效益;建设节约型校园,教育师生树立大局观念和节约意识,保证学校各项建设资金充足到位;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维护学校稳定,为学校发展规划的顺利施行提供和谐平台。

(十)教师福利

树立大福利的观念,享受是一种福利,培训是一种福利,奖励是一种福利,放弃休息,为学校多做事也是一种福利。严格执行县教育局的指示精神,依法做好“开前门,堵后门”的工作。让教师开心、进取、健康和高效地度过每一天。

三、保障机制

(一)建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

为了保障学校五年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地实施,学校成立“荷营小学五年规划实施领导小组”。

(二)管理创新工程

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理论,在继承我校组织管理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时代和学校发展需要的学习型组织管理机构与组织管理机制,形成精干、务实、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行政作风。一方面制度管理要加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善和修订“学校管理章程”,使之真正成为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实行定岗、定责、定质、定量的教职工目标考评制度,实行教学事故问责制。加大奖惩力度,让优秀教师的工作

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肯定,让工作平庸和懈怠者,时时处处感到危机、危险。另一方面人文管理要跟上,着眼于和谐校园的建设,给予教师足够的关爱,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他们解决一些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

(三)队伍优化工程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完善师德建设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广大教师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加大校本培训力度,拓宽培训途径,改进培训形式。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加快教师职业化、专业化进程。构建教师学习型团体,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个人五年发展规划,有计划的开展学习活动,采用全员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员提升与重点培养相结合,让学习成为教师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把学习过程与自身人格发展、素养提高、理念提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提高的过程紧密结合。多渠道搭建教师成长的展示平台,研究课、公开课、学科教学竞赛、论文评比、论坛讲座等,让他们更多地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成功的体验。

(四)质量提升工程

以德为先,实施主体性德育。加强德育工作的组织建设,点(少先队)、线(班主任)、面(全体教职员工)、体(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用力,大力构建“协同教育体系”。完善德育内容体系,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知荣明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守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梦,我的梦” 主题教育。注重德育队伍的培训与培养,将德育队伍的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以发展为核心,以人为根本,实施新课程改革。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课程标准的精神,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行动研究,改变教师的职业化生活方式。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教师认清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到底应该是个怎样的形象,形成职业认同。公开家长、学生、社会的吁求,刺激教师“怎样做最好的自己”;反省自己“是个怎样的教师”;推行反思式教研模式,把教学札记、教学随笔、案例反思作为教师职业化生活的标志;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确立研究的过程即

是成长的过程,引领教师职业化生活。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树立“厚生为本,教学合一,主动发展”的工作理念,有效推进高质量素质教育。树立现代教学观,改善师生关系,探索高效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大的思考空间,更多的体验空间,更广泛的实践空间。树立质量立校观,在课堂教学中,向目标定位要效益,向优化手段要效益,向规律方法要效益,向有效练习要效益,向学法指导要效益,向师生关系要效益。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在实现未来教育教学五年发展规划中,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我们相信,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荷营小学一定会早日实现教育教学五年发展目标。

2020年广东高铁规划图 篇7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提出了“十三五”时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关键工程与专项行动,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指引,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履行职责提供依据。

第一章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顺利完成了“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十二五”中小企业发展回顾

发展实力显著增强。2015年末,全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超过2 0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5400万户,中小企业利税贡献稳步提高。以工业为例,截至2015年末,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起点标准由原来的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年主营业务收入2 000万元)36.5万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97.4%;实现税金2.5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金总额的49.2%;完成利润4.1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64.5%。中小企业提供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加大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以及所得税优惠力度;金融管理部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申贷获得率“三个不低于”目标;财政资金转变支持方式,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

创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创业领域不断拓宽,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小微企业数量年均增速超过10%。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全国32个试点城市的中小企业集聚区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53%,专利授权增速超过30%,中小企业在产业链和创新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产业集群取得了快速发展。

信息化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成效显著,电子商务等信息化应用不断扩展,研发、生产、财务、管理等各类软件及服务应用日益普及,两化融合进一步深化。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依托大型信息化服务企业建立6 000多个分支服务机构,配备近10万名专业服务人员,汇聚60多万家软件开发商和信息化服务商,每年开展数万场宣传培训和应用推广等活动,参加线上线下培训的人数达千万人次。

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构建了涵盖30个省市、5个计划单列市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带动社会各类服务资源7万多个。认定511家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计划和创办小企业计划,启动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公告工作。组织实施了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对外交流合作不断增强。中小企业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和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成为重要的对外合作平台。中德(太仓)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聚集230多家德资企业,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小企业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交流日益增加。

二、“十三五”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中小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

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十三五”时期,中小企业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招工难、用工贵以及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缓解,传统产业领域中的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存在高耗低效、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盈利能力依然较弱,转方式、调结构任务十分艰巨。

“十三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中小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通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投资审批、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改革,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将更加优化。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市场和新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

第二章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提升创业创新能力为主线,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法律政策,改善公共服务,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培育新增量、新动能,促进中小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本规划立足当前我国基本国情和中小企业发展实际,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总体原则基础上,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创业兴业,促进就业。把推动创业兴业作为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促进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力扶持小微企业,扩大就业规模。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主体,完善创业服务,提高创业兴业能力和吸纳就业能力。

———坚持创新驱动,推动转型。鼓励加快中小企业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提高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中小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

———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促进中小企业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补齐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坚持推进改革,营造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破除各类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营造更加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巩固;单位产值能耗逐年下降,高技术产品增加值占比显著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年均吸纳新增就业800万人左右,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得到发挥。

———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型中小企业对国家创新能力的贡献进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研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断提高,发明专利和新产品开发数量保持较快增长;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与大企业协同创新、协同制造能力持续提高,在创新链中发挥更大作用。培育一批可持续发展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企业素质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诚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不少于5 000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250万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培育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经营管理者和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企业员工。中小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简政放权、商事制度和财税金融改革等取得显著成效,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市场准入环境更加宽松,经营环境更加公平,对外合作更加务实,政务服务更加高效。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扶持和培育300个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3 000个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

第三章主要任务

一、推进创业兴业,激发活力

培育创业主体。整合资源,协同推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创业者打破传统束缚和限制,采取各种合规、有效的方式努力创业。支持留学归国人员、大学生和高校毕业生、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才、返乡农民工等各类创业主体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入的行业和领域。

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壮大。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培育壮大新生小微企业群体。支持一批潜力大、成长性好,积累了一定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中小企业,顺应消费结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加强创业载体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合理安排必要的场地和设施,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类园区,打造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为创业主体获得生产经营场所提供便利。发展新型众创空间,形成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开放式综合服务载体,为中小企业创业兴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服务。

鼓励大企业提供创业支撑。鼓励大企业提供新型创业平台,开展各类创业孵化活动,形成市场主导、风险投资参与、企业孵化的创业生态。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发挥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市场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营销推广等合作机会,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创业兴业。

加强创业服务。鼓励服务机构提供创业信息、创业指导、创业培训等专业化服务。探索建立志愿者服务机制,鼓励退休政府官员、科学家、行业专家、企业家成为创业辅导志愿专家,组建高素质辅导师队伍。培育“鼓励创业、勇于创新”的创业文化,支持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训练营、创业大赛、创业项目展示推介等活动。

二、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动力

推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改造,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和设备,改造传统工艺,优化生产流程。针对细分市场,开发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推进技术、产品、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提供支持与服务。

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建设和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小微企业专项行动,推广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各个环节中的应用,支持中小企业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和效益。

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同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入口、数据信息、计算能力。通过任务众包、生产协作、资源开放等方式,培育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大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研发、协同制造、协同发展。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推动中小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合作,鼓励中小企业与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合作,增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能力。通过合作、转让、许可和投资入股等方式,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创新政府支持方式,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鼓励中小企业与境外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组建产学研跨境创新协同网络。

加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继续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支持中小企业贯彻落实《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和《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指南》,重视和推进服务业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专业化服务,降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申请、保护、维权成本,推动知识产权转化。

三、推动转型升级,改善供给

推动中小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能力。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标准制定,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支持中小企业做强做精核心业务,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精品和服务。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

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培育一大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技术或服务出色、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鼓励中小企业以专业化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与大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推动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管理能力,实现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申报注册国家及本区域著名商标、原产地标志等,加强品牌策划与设计,丰富品牌内涵,不断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市场份额。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提高区域中小企业影响力。

推动中小企业绿色发展。运用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促进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浪费严重的中小企业落后产能退出。按照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推动绿色、低碳中小企业园区建设。鼓励和支持传统行业中小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清洁生产,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引导中小企业走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发展道路,不断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改善发展环境,推动智慧集群建设,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对外合作交流,发挥产业集群在对外产能合作中的载体作用。

推动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建立中小企业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鼓励东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利用各自比较优势开展合作,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推进城乡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服务领域。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四、拓展内外市场,开放发展

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清理和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推进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打破区域垄断,统一市场监管。

扩大开放领域。进一步推进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油天然气、邮政、市政公用等行业的竞争性业务开放,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开放,消除各种隐性壁垒。

引导中小企业开拓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加强市场调研,顺应需求升级要求,创新营销模式,深耕细分市场,拓展发展空间。鼓励中小企业加强工贸结合、农贸结合和内外贸结合,利用电商平台等多种方式开拓市场,提高市场拓展效率。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

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加强跨区域合作与协作配套,落实APEC第21次中小企业部长会议《促进亚太地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南京宣言》。支持中小企业引进境外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增强发展能力。促进中小企业拓展对外贸易、投资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

五、推进职能转变,改进服务

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动行政审批、投资审批等制度改革,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缩减政府审批范围。推动建立健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企业松绑减负。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创新管理方式,激发市场活力。

降低中小企业成本。发挥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合理降低企业税负,全面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和企业投资项目相关审批程序,推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降低企业用能、用地成本等。

改进政务服务。构建规范高效的服务机制,完善法律、规划、政策,畅通信息发布渠道,建立健全服务信息系统,逐步实现网上受理、信息共享,着力解决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营造受理程序简、办事效率高、服务成本低、中小企业满意的政务服务环境。

完善服务体系。提高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服务效率,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功能。研究制定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和平台的服务规范,加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载体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发挥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骨干架构作用,加强互联互通,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第四章关键工程与专项行动

一、“互联网+”小微企业专项行动

提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深入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鼓励小微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仓储物流、运营管理等环节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和营销方式,提高效率,形成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推广小微企业运用互联网发展的成功案例,不断探索小微企业“互联网+”应用创新与发展路径。支持中小企业资源与互联网平台全面对接,提升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快速响应和柔性高效的供给能力。

推动发展新业态和新模式。利用“互联网+”,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推进专业空间众创、网络平台众创和大企业内部众创;推广研发设计、制造运维、知识内容和生活服务众包,推动小微企业参与线上线下生产流通分工;推动支持社会公共众扶、企业分享众扶和公众互助众扶;规范发展网络借贷、股权众筹和实物众筹。创新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增量。

加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服务支撑。发挥云平台的作用,面向中小企业提供在线研发设计、优化控制、设备管理、质量监控与分析等应用服务。支持大型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企业,以及信息技术服务商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双创”服务平台,在研发、生产、管理、营销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提供高水平、高质量、低成本、低门槛、灵活安全的互联网基础环境、信息技术和解决方案。支持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小微企业“互联网+”评估、诊断等服务。支持建设“创客中国”等公共服务平台。

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

鼓励专业化发展。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针对专门的客户群体或市场,拥有专项技术或生产工艺,使其产品和服务在产业链某个环节中处于优势地位,利用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为大企业、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优质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

鼓励精细化发展。引导中小企业精细化生产、管理和服务,以美誉度好、性价比高、品质精良的产品和服务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优势。鼓励中小企业抓住关键环节,量化标准,强化责任,不断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支持中小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优势和潜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

支持特色化发展。支持中小企业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采用独特的工艺、技术、配方或特殊原料进行研制生产,提供特色化、含有地域文化元素的产品和服务,形成具有独特性、独有性、独家生产特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特色产品、特色服务等。

支持新颖化发展。支持中小企业持续投入、持续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树立新颖化理念,在样式、外观、规格、功能等方面加强个性化、艺术化等创意和设计,提供便捷化、人性化、细致化等产品和服务,以新产品、新服务满足需求,以新发明、新创造引领需求,通过技术、工艺、管理、服务的新颖化不断占据市场先机。

三、服务能力建设工程

培育和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支持各地利用闲置厂房、楼宇,各类园区、产业集群、孵化基地等,开展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培育和公告一批国家和省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引导基地向平台化、智慧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鼓励大企业发挥技术、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建立面向企业内外的创业创新基地。推动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社会实验室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调动社会力量,不断完善创业创新环境和条件。

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有效运转。发挥平台网络资源共享、服务协同优势,以中小企业集聚区或行业为重点,推动平台网络组织带动优质专业服务资源开展专业化、特色化服务,提高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增强平台网络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促进平台网络可持续发展。

提高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继续支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平台不断提高集聚服务资源的能力、完善服务功能,推动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服务与需求精准对接。继续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进行动态管理,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提高平台的服务能力。鼓励和支持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加强技术创新、智能制造、质量品牌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到“十三五”末,培育和认定的省级平台达到3 000家。

创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实现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及引入PPP模式等,推动公共服务模式创新,探索“政府支持+社会投资+市场化运营”机制,建立和完善服务支撑和技术应用支持体系。

提升行业协会、服务联盟、综合性服务机构服务能力。推进行业协会、服务联盟、综合性服务机构整合资源,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其引导和辐射作用,带动各类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四、产业集群发展能力提升工程

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改善产业和中小企业集聚条件,加强节能管理能力和“三废”有效治理。推动产业集群光纤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支持在产业集群中建设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创客空间等。鼓励有条件的产业集群建设多层标准厂房,高效开发利用土地。

推动智慧集群建设和试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实施互联网+产业集群行动,通过基础设施、集群管理与服务、生产性服务等的智能化发展,集群主体与内外部创新链、供应链、服务链的互联互通,形成创新、协同、精益、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体系,提升产业集群系统效率和竞争能力。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智慧集群”建设和试点,开展百家“智慧集群”建设和认定工作,总结推广“智慧集群”建设与发展经验。

提升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集群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采用联合组建产业联盟或研发联盟等新型合作模式,推动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引导创新资源向集群集聚。推动建立集群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专业化协作体系,带动集群内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强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等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集群产业链的延伸完善和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提供支撑。强化产业集群知识产权服务机制,鼓励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推动产业集群品牌建设。鼓励产业集群制定区域品牌发展规划,支持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特色产业集群制定团体标准,将打造区域品牌作为树立产业集群整体优势和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加强区域品牌知识产权保护,支持以品牌共享为基础,大力培育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证明标志等集体品牌。鼓励集群企业创建和培育企业品牌,推动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良性互动。

五、中小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推动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引导中小企业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加强财务、质量、安全、用工、风险等基础管理,强化精益管理、现场管理,鼓励中小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降本增效。激发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创造力。

推动开展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探索建立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制度,鼓励和支持管理咨询机构和志愿者开展管理诊断、管理咨询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改善管理。完善管理咨询专家库,为各地开展管理咨询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撑。

推动中小企业管理创新。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积极开展管理创新,及时总结经验,积极参加全国和地方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活动。加强管理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推广,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提升管理水平。鼓励中小企业依法规范经营,履行社会责任。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继续实施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组织实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探索订单培养等新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利用互联网手段,组织开展各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加强人才引进。继续开展政府间合作培训,实施中小企业国际化人才培训计划。

六、中小企业国际化促进专项行动

发挥中小企业双边多边对外合作机制作用。继续深化与美国、德国、韩国和欧盟、东盟、APEC、金砖国家等双多边合作,探索合作共赢方式,深化在促进政策、贸易投资、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加快中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到境外建立原材料基地、研发设计基地和营销网络,支持中小企业收购境外先进技术和最新科研成果,并购、参股境外创新型中小企业,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品牌、营销、服务“走出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中小企业中外合作区,吸引高端制造企业在园区落地,吸引境外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促进境外原创技术在中国孵化落地。深化“政银企”合作机制,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跨境撮合等活动,为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支持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

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走出去”。支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发挥行业协会和境外中资商会作用,在条件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探索设立“中国中小企业中心”,为境内外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鼓励协会、商会与境外机构加强合作,组织开展企业走访、实习实践、商务对接等合作交流活动。

推动开展展览展示活动。支持建立各类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展示中心,鼓励中小企业利用跨境网络交易平台、跨境电商等渠道拓展市场,继续办好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境内外展览展销活动。

第五章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作用,完善跨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考核,统筹政策、整合资源、协同创新。加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队伍建设,促进中小企业政策制定和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加强规划宣传和工作指导,形成规划实施合力。

二、加大财税支持

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作用。通过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带动地方、创业投资机构及其他社会资本投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省市设立地方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节能减排,以及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和民族特色产业等领域初创期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各级财政统筹安排各类服务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等市场薄弱环节予以支持。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化长效机制。继续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加大政策执行监管力度,确保政策时效。

加强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进一步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让广大中小企业知晓用足政策。结合新情况、新问题,统筹研究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加强政策储备。

三、加强融资保障

推动金融市场发展。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及普惠金融,推动互联网金融规范有序发展。鼓励设立各类中小企业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引导股权投资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创新和扩大中小企业债券、信托、票据发行方式和规模。推进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等发展。促进形成金融机构充分竞争市场格局,增加融资供给,便利中小企业融资选择及获取。

优化融资环境。推动形成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体系,继续加强和深化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适合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应收账款、存货(仓单)等动产融资模式,推动开展供应链融资。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扩大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和比重。

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推动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鼓励和推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政府性担保基金。加快组建省级再担保机构,完善以省级再担保机构(基金)为核心的担保体系建设,推进建立产权纽带关系,发挥其增信、分险作用。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代偿补偿机制建设。推动发展国有及国有控股担保机构,鼓励国有资本参股民营担保机构。探索建立担保机构不良资产处置机制。完善银行与担保机构之间的合作,探索和推动在银行与担保机构间建立合理的贷款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和支持担保机构加强管理,创新业务,提高担保能力,扩大低收费中小企业担保规模。

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支持利用大数据以及各类信息资源,建立包括企业纳税信息、进销存信息、诚信经营信息等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鼓励各类平台畅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间的信用信息渠道,便于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评级及授信。鼓励各类信用服务机构提供有效服务,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四、加强服务支撑

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促进法》修订,围绕财税支持、融资促进、创业扶持、创新支持、市场开拓、社会服务、权益保护等重点领域推动贯彻落实。强化《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切实发挥法律对中小企业保障和促进作用。

推动建立跨部门政策信息发布平台。通过政策信息发布平台,汇集涉及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创业、创新、金融、市场、权益保护等各类政府服务信息,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服务。推动建立和完善各项政策的公开、共享和贯彻落实监督机制。

支持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鼓励各类服务机构通过多种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项目开发、风险评估、管理咨询、信息交流、信用服务、市场营销、投资融资、登记注册、财税代理、贷款担保、产权交易、技术支持、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对外合作、展览展销、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等专业化服务。建立服务机构绩效评价标准,开展服务对标与服务能力竞赛。

推动建立中小企业维权机制。推动各地重视和发挥中小企业维权服务机构作用,支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帮助中小企业提高维权的意识和能力,规范市场主体交易行为,防止大企业违约拖欠中小企业货款。

五、加强运行监测

2020年广东高铁规划图 篇8

关键词:农机;深松整地;推广;技术标准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2.015

1 推广的意义

农机深松整地是指以打破犁底层为目的,通过拖拉机牵引松土机械,在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松动土壤的一种机械化整地技术。

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通透性,从而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防涝能力,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监测数据表明,深松达到30厘米的地块比未深松的地块每公顷可多蓄水400立方米,伏旱期间平均含水量提高7个百分点,作物耐旱时间延长10天,小麦、玉米等作物的平均产量增加10%。

2 技术标准

2.1 行业标准

作业质量要符合农业行业标准《深松机作业质量》(NY/T 2845-2015)。

2.2 适宜地块

采用深松作业方式的土壤质地主要为粘质土和壤土。由于长期采用旋耕、翻耕作业方式而产生犁底层的地块,应进行深松整地作业。当土壤容重大于每立方厘米1.4克,并且影响作物生长时,应适时进行深松整地作业,适宜深松的土壤含水率一般为12%~22%。20厘米以下为砂质土的地块和水田区,不宜开展深松整地作业。

2.3 机具选择

深松机具类型多样,按照作业形式可分为间隔深松机和全方位深松机两大类别。按作业功能可分为单一深松机和复式作业机两种,单一深松机又可分为振动式和非振动式深松机,复式作业机可完成灭茬、旋耕、深松、施肥、播种、覆土等多项作业。非振动式深松机比较常见,主要分为凿式、箭形铲式、翼铲式、全方位、偏柱式等五种类型。各地可根据当地土壤类型、作业方式等要求,选用不同类型的深松机具。

2.4 技术要求

2.4.1东北一熟区 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东部;技术目标:保护黑土地、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抗旱能力;深松时间:夏季苗期或秋季收获后,辽宁部分地区可在春季实施;作业标准:深度大于25厘米,不超过40厘米。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倍深松深度。深松机应加装性能良好的碎土、合墒等装置。

2.4.2黄淮海两熟区 范围: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山东等五省(市),以及江苏北部、安徽北部、陕西关中平原等。技术目标: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积蓄夏季雨水的能力;深松时间 :前茬作物收获后、下茬作物播种前,也可根据需要在玉米苗期进行深松;作业标准:深度大于25厘米,不超过40厘米;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5倍深松深度;深松机必须具有较好的合墒、整地、镇压、平整土地功能。

2.4.3长城沿线风沙区 范围:河北北部(含坝上)、内蒙古中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技术目标:打破犁底层、保蓄夏季雨水、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减轻土壤风蚀;深松时间:春播之前或秋收之后;作业标准:深度大于25厘米,不超过35厘米。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5倍深松深度。春播之前深松,深松机应具备较好的合墒整地功能。秋收之后深松,深松机应具备一定的秸秆处理能力。

2.4.4西北黄土高原区 范围: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和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东部、青海;技术目标:打破犁底层、保蓄夏季雨水、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深松时间:夏季、秋季收获后;作业标准:深度大于25厘米,不超过40厘米。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倍深松深度。深松机应具备一定的秸秆处理能力,冬春季节应有一定量的秸秆覆盖地表;在坡耕地作业,不得顺坡深松,深松后必须具有较好的合墒功能。

2.4.5西北绿洲农业区 范围:新疆及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西部、宁夏中部北部;技术目标:打破犁底层、加深蓄水层、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深松时间:夏季、秋季收获后;作业标准:深度大于25厘米。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倍深松深度。深松机应具备一定的秸秆处理能力,冬春季节应有一定量的秸秆覆盖地表。深松机必须具有较好的合墒功能。

2.4.6南方旱田种植区 范围:湖北、湖南、重庆、云南等南方省份中全年不种植水稻的旱田;技术目标:打破犁底层、加深蓄水层、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深松时间:全年任意不影响后续作业的时期;作业标准:深度大于25厘米,不超过35厘米。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倍深松深度。深松机必须具有较好的合墒及平整土地的功能。

2.4.7南方甘蔗区 范围: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甘蔗种植区;技术目标: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深松时间:在甘蔗种植之前;作业标准:深度大于35厘米,不超过45厘米。凿(铲)式深松机,相邻两铲间距不得大于2倍深松深度。深松周期一般应在三年以上。部分区域可根据作物种类、土壤状况和气候条件,适当调整深松周期和作业深度。

3 实施措施

一是重点补贴大马力拖拉机及深松整地机械,保证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需要;二是创新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制定深松整地作业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三是通过深松整地作业补助,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四是发挥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的作用,推进整乡整村连片作业;五是将农机深松整地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增加地方投入,形成良好工作格局。

上一篇:码头镇文化建设工作总结下一篇:外墙保温技术交底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