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饺子作文800字(精选10篇)
一天上午,我和爸爸妈妈光顾了一家名叫“东北一家人”的饭店,那里的饺子难吃极了,肉馅有一股难闻的腥味,而且包饺子用的饺子皮不够劲道,饺子皮还没吃到嘴边就破了,这家店真让人失望。
在我的眼中,最好吃的莫过于自家的饺子了。首先,需要精心配制肉馅,饺子皮也是自家擀出来的呢!记得那一年的冬至,开始包饺子了。我们先看爷爷拿一块饺子皮,放在手心,用筷子夹起适当肉馅放在其中,再在饺子皮边缘抹上一点点水,然后顺一侧一捏、一推、一挤、收口一捏,一个个像大白鹅似的饺子就展现在眼前了,还有,爷爷包的花边饺子特别好看。我仔细看着爷爷的做法,慢慢的学起来,我不但学会了爷爷的祖传包饺子方法,还自创了 “小刺猬”、“小白兔”等形状的饺子,还没下锅,这些饺子就让人产生无限的食欲!
饺子下锅了,我急忙跑到厨房去看看,看到锅中一个个饺子渐渐从锅底浮上来,想到这么美味的饺子马上就可以吃了,真是垂涎欲滴,口水立马就在嘴里打转了。我用炯炯的眼神一直盯着饺子,还时不时地咽着口水。我拿出碗筷,迫不及待地想偷吃一口……自家的饺子鲜嫩无比,香味扑鼻,我家的饺子味道远远超过了外面店里饺子的味道。
家里的饺子,让我记忆中有一股永远抹不去的味道,愿在每个地方都有自家饺子的回忆!
作者:黄楠
每当周末,结束了学习生活的自理,便是母亲大显身手的时候。先是中午时,在米锅里倒入2杯大米,用水洗净,滴上一滴油,盖上锅盖,半晌,便成了三碗颗粒饱满的米饭。拿起筷子夹起,细品,雪白的外壳中包含着柔软和细腻,却不松垮,自带着一片稻香。将一碗盛出,用托盘倒扣着,放入冰箱。春日的阳光射入,给人以无数的温暖,冗余的时光过后,一碗米饭带着温暖,迎着火烧云的倒影,缓缓取出,放入正烧开的锅里。妈妈此时总会拿出几颗小葱,几片胡萝卜,切碎,与已经由蛋液成型,正在徜徉的令人引起无限遐想的金黄色的炒蛋和已入锅的米饭混合,编织出三色辉映的美丽图画。待到完成烹饪,入碗,拿起勺子,一口下去,被蛋液浸泡的米饭,柔香滑腻,令人不住想吃第二口,再一口,胡萝卜的微甜和葱那源自田野的纯粹带来味蕾上梦幻般的深刻记忆,难以再忘怀。
说起茶,便是一抹馥郁。老人常说:“茶人在草木间也,会友,待客,自品,万千事中,无不有茶”。每次回老家,在门外便能听见烧茶的沸腾声,接着是一股古色古香的草木味。走入门中,爷爷招呼我们坐下,拿出小烧杯,将成品的茶放入备好的小壶中,倒入热水盖上盖子,不出10分钟便有了淡黄色泛着涟漪的几小杯茶,爷爷拿起一杯,并非一饮而尽,却是在嘴边细品,轻抿一口,不立刻下咽,等到幽香如兰的茶味俘获味蕾,慢慢咽下,再抿一口。记得夏季来临爷爷每次待客,总是将八月新鲜的桂花和乌龙茶一起入壶,泡出的成品既不失乌龙茶入口的酸甜,又添了桂花的飘香,回味无尽。每当茶饮尽,爷爷总少不了唠叨些大道理,他常说:“你看呐,这人生便是饮一杯茶。初饮,青涩稚嫩,品不透其中的味道;再饮,丰富醇厚,多了些沧桑和经历;终饮,清澈明了,余韵悠长,唇齿留香。茶要细品,人生亦如此,只有细细体会,才能体会到世间这酸甜苦辣。”听完这些,看着杯里红边镶嵌香气醉人的茶,更别有一番滋味。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作文800字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题记
拒绝浪费,珍惜粮食又一次成为时下的新话题。据统计,中国现在一年浪费的粮食足够三个国家一年的口粮,这个触目惊心的数据反映出了“中国式浪费”的可怕。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特别注重人情面子的国度,历来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你恳求他人为自己办事或者答谢有恩于自己的贵人时,往往在饭店请客,在这重场合,往往都要讲排场,特意用经济实力来表示所谓的真挚和诚意。不管什么意图,总之尽情地发挥着,表演着。豪华的饭店,丰盛的餐桌,美味佳肴,山珍海味,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宾客之间,觥筹交错,尽量点更多的菜,尽量迟到最后让菜能剩下来,这样才能显出自己什么都吃过;当我们去饭店吃饭时,多点昂贵的菜肴,然后只吃一小部分,剩下的也不要求打包打走,似乎总要显示出自己很有钱的样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式浪费”。现在的餐饮浪费已不再是原来的吃不了倒掉,而是演变成了故意浪费。因为这样,可以显示出自己是多么的有钱,多么的奢侈。可是当我们在炫富、炫奢侈时,却很少有人考虑有多少孩子还在挨饿?有多少孩子还在为自己没有着落的下一顿饭在发愁?就拿我们学生来说,国家施行“蛋奶工程”,本意是为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可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去珍惜,用鸡蛋来“练靶子”,用牛奶“打仗”,而且玩得不亦乐乎。
据调查,全球每年有1.28亿人死于贫困,更有甚者,全球每隔6秒就有一个儿童被饿死。可能就是我们扔一个鸡蛋的时间内,就有一个儿童因饥饿而死去。在国外,参加聚会,去饭店吃饭时,吃完盘中的食物是对厨师的赞赏,是对食物的肯定。而在中国,吃饭盘中食物是一种卑贱,被人看不起的行为。难道只是因为国籍的不同,人们的思想就有如此大的差异吗?
然而,当老师放出来的时候,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美食片。《舌尖上的中国》与其他美食片的不同在于它不仅仅是介绍了美食,还讲了人与人、人与美食之间的故事。
老师先给我们放的是第一季中的一集,这里着重讲述了美食的制作过程还有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人们坐在一起笑意浓浓的吃饭。让人在大咽口水的同时,也不禁感到温馨。想必在外的中国人看到这部片子也会怀念起家乡,怀念家乡的美食吧!
看完那一集,我就觉得这部纪录片拍的真美。画面的构图,动作的细节,都将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勾勒了出来。老师说,那一帧帧画面、一个个镜头都是从千挑万选出来的,很多场景拍了上百个镜头,导演还有摄影者将最棒的镜头呈现在观众面前,我听到这儿是十分震惊的,先不说时间问题,关键是劳心劳力,消耗的精力不是能一笔带过的。
老师第二次是让我们看了一点第二季的第一集,之后又放了关于陈晓卿导演的采访。个人觉得陈晓卿导演十分随和,可能工作上稍微有些追求完美,但是他做人还是十分好的。在采访过程中,陈晓卿导演讲了他对外界的评论与质疑并不是很关注,豁达的心态让我深受震撼。也许是人生阅历,让陈晓卿导演看上去充满了大智慧,虽然他自己说自己嘴挺笨的,不怎么会说话,但是我觉得他说的都是充满智慧的、正确的话。
第二季是人们采集食材的故事,对于美食的制作过程有所忽略,但是这也是美食制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呈现了中国某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扭曲的观点、社会矛盾,虽然陈晓卿导演认为他只是在讲故事,并没有刻意的去暗示什么、去表现什么,但是在这个纪录片形成以后,社会上对它的评价、对它的深思、对它附加上去的价值观念会让它提升自己在中国纪录片历史中的地位。
有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看,《舌尖上的中国》犹如一场文化仪式,让我们经历了一次难忘的仪式洗礼。透过日常美食的仪式镜像,我们看到的是蕴藏在中国文化深处的遗传密码和文化图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价值信仰、审美情趣最生动的展现。片中凸显的对普通人的人生价值和生活信仰的礼赞,既是对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及生存智慧的讴歌,也让人体认到美食背后强大的人文力量和对共同体价值的一种深深认同。
也有人认为这部片子让人看了气愤,从一对江南母女走两百多公里的山路只为了采集松茸,然而只卖了5000多元。然而大城市里,饭店中的一盘松茸就要很多钱,社会的贫富差距让人感到十分难过。
我赶紧洗漱完,来到桌子旁,只见一桌子的材料和包饺子的工具:盖帘、面粉、饺子馅儿、擀面杖等。
开始和面了,我在一旁看着妈妈把面粉倒在了盆里,她左手拿个瓢接点儿水,将水缓慢而均匀地倒向面粉,右手不停地搅和着盆里的面粉。只见妈妈把面粉朝一个方向打转,周围的干面粉都被粘进了湿面粉里,融为一体,渐渐的,面团就成了可以随意捏动的圆球了。
妈妈把面团整个儿放在桌子上,双手用力地揉面,揉到非常均匀的时候,就用菜刀把面团切成长条,再将条儿横着切成小面团,用右手的手腕把切好的小面团按扁,然后就上擀面杖擀面皮了。
妈妈拿起擀面杖在那厚厚的小面团上向左滚一下,向右滚一下,嘿,厚面团擀成薄薄的饺子皮了。妈妈的手可真巧!“可以包饺子了。”妈妈说。我跳了起来,“太好了,让我苦等了。”
我看着妈妈给我示范:把饺子皮放在左手托住,右手用筷子夹起馅儿放在饺子皮的中间,再用右手捏饺子的边缘,一个饺子轻而易举地就完成了。
我在旁边想,这么简单!“我也来!”我信心满满地对妈妈说。我也照着妈妈那样包饺子。可当我把饺子馅儿放上去时,那馅儿好像马上就要滚落下来,手都拿不下了似的。妈妈赶紧说:“少放点馅,刚开始学,放多了就包不拢,等学会了再多放点。”听了妈妈的话,我把一半的馅夹了回去,然后也学妈妈的样子捏饺皮。可那算是饺子吗?歪七扭八,打开、调整,再打开,再调整,包了许多次后,那张皮已经“漏洞百出”了。我换一张饺子皮,用心学艺,尽量做到和妈妈的动作一模一样:左手的五指微微张开,把饺子皮放在左手上,右手拿着筷子夹上少量的饺子馅儿,放在饺子皮上,对折饺皮,使劲地捏着饺子的边缘,使饺子不露馅儿,最后终于包出来一个看着还算标致的饺子!
这次小成功给了我极大的自豪感,我又试了几次,都能包出完好的饺子来。我又有了新主意。我叫妈妈再教我包花样饺子,妈妈耐心地一步一步讲解示范。我的左右手配合得越来越好,右手能把皮按压出一排整齐的花纹,饺子像一条“小白鱼”似的,我管这个叫“鱼饺子”。妈妈看我包得还不错,给我竖起了大拇指。
有人拿鸡蛋都会碎,但是我家有养鸡场,鸡蛋如果都拿不好,不是给我们养鸡场丢脸吗?
开始做布丁了,我先打一个蛋鸡蛋,不过蛋清和蛋黄粘在一起了,我用手一拉蛋黄的那层膜破了。只好重新来了。我把工具洗干净,原来是过滤器没洗干净,第二次我把什么工具都洗干净,果然成功了!我立马进行下一步。
接下来就要放著名的甜宝____糖了,于是我用勺子抄了一勺10克的糖,甜宝却像不情愿化掉似的,还沉在碗底。
又要放面粉了,我抄了10克的面粉,倒入碗中,有些面粉粘在了碗的边上。碗就像火山,这些面粉就像在逃命的人一样,死死不肯下落,突然一阵180克的牛奶瀑布从天而降,把那些逃命的人给冲了下去,而岩浆也被冲成了暖流。
这个可是太难了,我不停地搅拌,但一些东西却死活不肯融化,后来外婆对我说:“不能像你这样硬搅,要有顺序地搅拌。”于是外婆又给我演示了几遍,我又自己开始搅拌,终于搅拌好了,我又倒入过滤器中,再放入自己喜欢吃的零食和坚果,在200烤30分钟。啊!美味的布丁马上就要做好了!
端过去给妈妈尝一尝,妈妈又评价:“好好吃啊,但是颜色有些黑,外形不太美观。”妈妈又打分:“让我来打分嘛”妈妈一下子露出可爱的眼神“好美味呀,口感当然100味道也很好100分,至于外形嘛!除了有点黑都挺好,90分吧,”妈妈又做出上通天文,下懂地理的样子,“平均分:当然是96.666666666667分。怎么样,你老妈厉害吧。”其实他早就计算机算好了。
后来我又知道我的布丁黑,是因为我烤了33分钟,多烤了3分钟,下次我一定要更加认真、仔细,把黑色不拿出来,留给烤箱。
下次我一定要做更多,更美味的美食。
经过一段弯绕的山路,我们穿过人群,登上最高层,进入房间,在饱览一顿大自然的风光后,让我最最期待的烤全羊终于被放上了餐桌,我迫不及待地割下一条羊腿,一下子塞进嘴里。烤全羊一般由小羊羔做成,肉质细腻,一咬就有少量鲜美的肉汁迸发出来,烤全羊外皮酥脆,肉质细腻,有一种细腻绵密的感觉。
不仅如此,随着烤全羊一起上桌的还有一盆热气腾腾的羊杂,而羊杂只有现杀现烤的烤全羊才会有,我一直都关注着烤全羊,竟忽略了羊杂,因为我还没吃过羊杂,所以总是摆出一种想吃又不敢吃的样子,最后,我终于克服心理困难,夹起一块羊杂,塞进嘴里,没想到这一吃就喜欢上了。上好的羊杂富有嚼劲,味道鲜美多汁,风味十足,我又夹起了一片羊肝,塞进了嘴里,天啊!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东西!这羊肝嚼起来有一种沙沙的感觉,但隐约中又有一股绵密温厚的味道,层次感很足。羊杂汤在熬的过程中,所有羊杂中的精华都渐渐融于了高汤和周围的蔬菜里,我喝下一口汤,味道浓郁,仿佛喝下的不是汤,而是许多羊杂中的精华。
烤全羊和羊杂都有一点微辣,少吃一点感觉不太出来,但吃多了便会感觉有一团火焰在喉咙里熊熊燃烧,于是老妈买下了一杯白凉粉为我解辣。白凉粉与果冻十分相似,但它却拥有一股独特的薄荷味儿,且更加健康,如果加些糖会更好地激发白凉粉解辣的效果。虽然我并不是特别喜欢那股薄荷味儿,但不得不说,白凉粉的解辣效果是真的不错,两口下肚,那股薄荷的味儿瞬间降服了火辣辣的感觉,也许白凉粉很适合那些不太吃辣的朋友来品尝烤全羊吧。
一份鹅肝蒸蛋,一份生命的传承。
――题记
我的外婆,是一位退休的会计,更是一位“家庭营养师”。年近六旬,头上却没有一丝银发,十多年来,她天天在为我“做饭”幼时,稀白粥,长大了,竹笋汤。现在,又成了鹅肝蒸蛋。她的手简直会变魔术!特别是那碗“鹅肝蒸蛋”,不知渗入了什么魔法,那味儿,终生难忘。
外婆打好蛋,放入蒸蛋器,这不重要,主打菜是鸭肝。她轻轻地把肝放入电瓷锅,慢慢展平,启动!鸭肝的脸慢慢从粉红变成了可爱的深红。油脂像调皮的弟弟,在一旁不时地喷一点香油。就在现在!外婆把葱和蒜泥一点一点地洒下去,酱汁如可爱的雨滴,欢快地淋下去。赶紧翻个面,关火。顷刻间,香气溢满屋子,一碗鸭肝蒸蛋完成了。
迫不及待地夹起一片肝,配上一点蛋,细细品味。哇!丝滑的鹅肝、润润的鸡蛋,配上咸咸油渍的酱汁,一切都安排得恰到好处。咸而不辣,咸中带一点海边的气息。忽然,我想到了什么,呆住了。
在我的印象当中,外婆家是一个“天堂”每次我去的时候,她总是摆满了整桌的美味,等待我的到来。可是,今年(20xx)夏天,爸爸突然把菜烧焦了,无奈之际,只能“投奔”外婆家,但,等待我们的,却只是一碗白粥――这与之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后来,我才知道,那一次是没有跟外婆“预告”要来,也就是说,外婆平日的伙食就只有白粥……
“还不吃,菜都凉了!”
抬头一看,只见外婆那“万年不白”的头发,仿佛已白了几分。
家的味道是什么样的?是甜的?是酸的?是苦的?还是辣的?在我心里家永远是甜的。
每年的春节,都是妈妈来做年夜饭。妈妈最拿手的就是饺子。我妈包的可不一般,不光好吃,造型又美,而且速度也很快,一个只需几秒钟。饺子要包时,需要这几个步骤:一先和面,二是和馅,三是把面切成一块一块的,然后把面块擀成饺子皮儿,四是开始包饺子,把馅放在饺子皮中央,然后把口封住,再捏出花边,五是下锅煮饺子喽!一盘热乎乎的饺子就出锅了。
饺子好不好吃的关键在于馅儿和得好不好。先把五花肉切成肉丁,接着在锅里放上油,等热了放进葱和姜末,炒香后放入肉丁,煸炒。两分钟后放入调好的酱汁(酱汁里有甜面酱和黄酱)。还要加一点白酒,去腥味。煸炒几分钟后再加入已切好的木耳、粉条、萝卜(白萝卜,要用水煮完后做出的味道更好吃)。这样一来,一盆香喷喷的饺子馅就做好了。
馅做好了,接下来就是包饺子了。首先,妈妈把饺子皮放到手心里,再把馅放上去,对折后把口封好,然后可以捏出各式各样的.花边。短短几分钟,一大盘子饺子就包好了,个个皮薄馅大。接下来,顾名思义,那就是下锅煮了。白白胖胖的饺子在热锅中上下翻腾,过了一会儿饺子就香飘十里了。饺子上盘了,一个个玲珑剔透的饺子就摆在了我面前,让人垂涎欲滴。我夹了一个放进了嘴里,咬上一口,真美味啊。让人回味无穷,里面的肉是鲜嫩的。吃着妈妈包的饺子,
一眼看去,蛋挞宛如一朵黄色莲花,灿烂的盛开。仔细看去,蛋挞分很多层,最外面一层是酥皮,接着、是一层层更薄的酥皮,到最后就是莲花的中心蛋挞肉。蛋挞不仅好看,还带有许多种香味。最初开始闻到的是那股浓郁的奶香味,在一闻,是一股来自酥皮的面香。看完、闻完,我已经忍不住想一口咬下去了,蛋挞一入嘴,最先感到的是一股酥皮的酥脆,接着,是一股蛋挞肉的甜,和那股奶香。
蛋挞真是一种经久不衰的美食,一开始,蛋挞只有唯一的一种,但是,蛋挞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演变,直到现在的各种口味,想蓝莓、草莓、菠萝、等等从原来的街头小摊,到现在各个大商场里面的网红美食。蛋挞经历了许多磨难,但是,它顽强的坚持下来了,成为了现在这个新时代的经久不衰的美食!
现在我们都觉得香港是蛋挞之乡传统的蛋挞都来自香港,其实,蛋挞传入香港的时间很短,故事是从19代开始的,那时候,广州各大百货公司的厨师每周都会设计一款星期美点作招徕,蛋挞正是这时候在广州出现。而香港最早的蛋挞是在1950年代出现的。
【舌尖上的饺子作文800字】推荐阅读: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650字10-12
舌尖上的美味作文1000字11-16
舌尖上的武汉作文07-21
舌尖上的安全作文09-16
舌尖上的中国中小学观后感作文07-09
舌尖上的故乡11-16
捍卫舌尖上的安全07-15
《“舌尖”上的争议》阅读答案11-07
舌尖上的中国活动方案11-10
难忘的舌尖之旅作文600字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