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职工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共7篇)
为推进我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保障职工基本医疗,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内政发[1999]74号)制定本办法。
呼和浩特地区的中直、自治区直属机关、事业单位和中直企业自治区管理机构及其职工,都要依照本办法,参加自治区本级的职工医疗保险。
驻呼和浩特地区的中直、区直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中直企业自治区管理机构,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分别运作,待条件成熟后统一管理。
自治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行政管理,统一领导和组织组织自治区本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监督检查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其主要职责是: 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有关政策。
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自治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有关政策、制度。
会同呼市医疗保险行政管理部门对申报定点的医疗机构、零售药店进行资格审定。对基本医疗保险机构经办机构实施行政管理和监督。对基本医疗保险各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处各种违反基本医保险有关规定的行为。
协调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工作中各部门的关系。
自治区医疗保险资金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医保中心)负有以下责任: 贯彻落实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各项政策规定。
负责自治区本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登记、缴费基数的核定、基金的管理及支付工作,编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决算方案。
负责自治区本级参保人员个人账户的建立、监督和管理。
负责与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签订并履行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合同,监督、检查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收费。
受理参保单位、参保人员有关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的查询。负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提出改进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做好其它服务、管理工作。
自治区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监督和管理;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医保中心的基金收支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行政管理,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自治区地税直属征收分局负责自治区本级医疗保险费的征缴。
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由政府有关部门代表、参保单位代表、医疗机构代表、工会代表和有关专家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督组织,对医疗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和使用进行监督。
内蒙古自治区本级定点零售药店管理暂行办法
为了加强本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的管理,未参保人员提供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的用药服务,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的暂行办法》(劳社部发[1999]16号)和《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费用结算暂行办法、个人账户及IC卡管理暂行办法》(内政办发[2001]3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本办法所称的定点零售药店是指经内蒙古或呼市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并经内蒙古医疗保险资金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医保中心)确定的,为自治区本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提供处方外配服务的零售药店。处方外配是指参保人员持定点医疗机构医师开出的自治区本级基本医疗保险专用处方,在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的行为。
第二条 定点零售药店审查和确定的原则是:保证自治区本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的品种和质量;引入竞争机制,合理控制药品服务成本;方便参保人员就医后购药。
第三条 定点零售药店应具备以下资格与条件。
(一)持有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放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工商行政部门发放的营业执照,经药品监督部门年检合格。
(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有关规定,有健全和完善的药品质量保证制度,能确保供药安全、有效和服务质量。且2003年底前必须通过GSP认证的药品经营企业。
(三)严格执行国家、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规定的药品价格政策、经物价部门监督检查合格。
(四)具备及时供应基本医疗保险用药、24小时提供服务的能力。
(五)能保证营业时间内至少有一名执业药师或主管药师在岗,营业人员需经市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培训合格。
(六)严格执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有关的政策规定,有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和设备。
第四条 愿意承担自治区本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服务的零售药店,应向内蒙古自治区劳动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副本;
(二)药师以上药学技术人员的职称证明材料;
(三)药品经营品种清单及上一年度业务收支情况;
(四)物价部门监督检查合格的证明材料;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关于上一年度无不良行为记录的证明材料。
(五)劳动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五条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劳动行政部门根据零售药店的申请及提供的各项材料对零售药店是行审查,审查合格的发给定点零售药店资格证书。
第六条 自治区医保中心在获得定点资格的零售药店范围内确定定点零售药店,统一发放零售药店的标牌,并向社会公布,供参保人员选择购药。
第七条
自治区医保中心要与定点零售药店签订包括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药费结算办法以及审核等内容的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协议有效期为一年。任何一方违反协议,对方均有权解除协议,但须提前3个月通知对方,并报内蒙古自治区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第八条
定点零售药店应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与自治区医保中心共同做好各项管理工作。要建立计算机系统,对本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购药服务实行微机化管理。定点零售药店应严格执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并遵守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及国家、自治区物价管理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标识清楚,分类销售。因违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出售假冒伪劣或过期失效、变质、污染药品等引发的药事事故及纠纷的均由药店负责,对情节严重的给予取消定点资格的处罚。第九条 定点零售药店要严格执行《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药品备药率应达到《药品目录》内药品的80%以上,以保证参保患者用药需求。
第十条 参保人员持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外配处方在定点零售药店购药时,药店工作人员要核对处方,《医疗保险证历》和IC卡,做到人、证、卡相符,杜绝冒名顶替购药。第十一条
定点零售药店要及时供应基本医疗保险用药,不得拒绝参保人员持处方购药,确保24小时提供服务。
第十二条
定点零售药店对参保患者所持处方必须经过医师审核签字(签章),要求严格按处方调配药品,不得串换药品、以物代药。
第十三条
定点零售药店应加强IC卡管理,刷卡购药只能用于符合《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的医疗消费。对每笔费用的明细需按自治区医保中心的规定做好登记,并实行单独管理。发现刷卡购药违反规定用于目录外消费的,要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兑换现金的发现一例取消定点资格。
第十四条 参保人员购药时,定点零售药店开单据必须让病人或亲属签字,负责给病人或家属解释发生费用的依据,并告知药品的使用方法及禁忌范围和履行宣传医保政策的义务。第十五条
定点零售药店必须保证药品的质量,要从具有《药品生产企业合格证》、《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药品企业进药,要建立健全药品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质检和各项管理措施,严格药品验收、保管、储藏管理,确保药品安全有效。第十六条 需特殊管理的药品要设立专柜,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七条
自治区医保中心会同药品监督管理、卫生物价等部门,定期对定点零售药店的基本医疗保险服务进行检查,定点零售药店要提供与检查有关的材料。
第十八条
定点零售药店对外配处方要单独管理,单独建账,要按自治区医保中心的要求,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参保患者购药费用明细统计表上报自治区医保中心监察科。
第十九条 定点零售药店要严格按照内政办发[2001]3号文件的有关规定与参保人员和定点医疗机构办理费用结算。自治区医保中心与定点零售药店按《内蒙古自治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结算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和双方签订的协议结算。
第二十条 定点零售药店要全面履行服务协议,违反协议规定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第二十一条 定点零售药店按年度考核确认(考核办法另行制定),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定点资格,考核合格的由零售药店提出书面申请,由自治区医保中心与其签订下年度服务协议。第二十二条 凡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视不同情况通报或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无效的取消定点资格。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内蒙古自治区劳动行政部门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本级定点药店 医疗保险工作内部管理措施
1、医保中心工作人员随时要对药店进行执行医保政策情况的核查,检查过程中需要调阅相关资料、询问工作人员及当事人,所涉及的人员应积极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对存在的问题情况属实需相关人员签字时,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签,否则,将扣除责任人当月奖金;情节严重者,进行一定的经济处罚直至解聘。
2、热心为参保人员服务,认真查实参保人员投诉的有关问题,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并将投诉及处理情况及时反馈医保中心。否则,视情节严重程度对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
3、参保人员在本药店购药发生药事纠纷时,应在纠纷发生当日内通知医保中心备案,并申请有关部门进行鉴定,鉴定后不属于药事责任事故的,视情节轻重程度协商处理;属于药事责任事故的,一切后果由责任方承担。
4、参保人员购药时(包括外配处方购药)出现下列情况将对药店相关责任人进行一定的处罚,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其不合理费用的5-10倍处罚或扣除3个月奖金或半年资金。(1)在参保人员购药时,工作人员未认真核对《基本医疗保险证历》、IC卡,发生的不合理费用,由药店承担的;
(2)参保人员购药时,工作人员未认真进行处方识别,造成非定点医疗机构开据的处方刷卡购药时,其费用由药店承担的;
(3)参保人员购药时,工作人员未严格执行刷卡购药范围,刷卡购药超出《内蒙古自治区本级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范围或串换药品,兑换现金的;
(4)凡参保人员购药小票,POS机票据及登记内容不相符的。即三票不统一,所造成的费用由药店承担的。
5、凡未明码标价,造成刷卡购药高于现金购药价格的,对责任人进行其费用的十倍处罚,并返还到参保职工手中。
6、按规定渠道购进药品时,出现假药、劣药,造成的后果由药店自负。
7、造成销售药品价格超过国家、自治区药品限定价格的,对责任人进行其费用的三倍罚款,其罚款费用退回参保人员手中。
8、对参保人员持外配处方到药店调剂,药师要严格按照国家处方调剂的规定,给予认真、准确、合理、无误的调剂。
9、凡出现刷卡购置目录外的药品、串换药品、以物代药情况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任人批评,并处以其发生费用5倍的罚款。
10、凡未按规定记录每笔刷卡费用的和未按时上报参保人员刷卡购药费用明细统计表的,要进行批评及一定的经济处罚。
11、药店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则按有关规定处理。
12、定期更新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栏。
参保人员个人账户的划分比例
个人账户以职工本人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基数为标准,参保单位及个人按时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后,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分别按以下比例划入个人账户:
(一)45岁以下(含45岁)的在职职工按1%划入
(二)45岁以上的在职职工按1.2%划入
(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退休人员按本的退休金3.4%划入。
医疗参保人员IC卡购药程序
定点零售药服务公约
患者至上
关爱健康
正确配伍
耐心周到
合理用药
童叟无欺
热情服务
着装整齐
诚信守法
文明用语
明码标价
唱收唱付
一、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观念,忠诚药学事业,一切为了患者的健康。
二、举止端庄,文明礼貌,着装整洁,同情体贴病人。发药时语气温和,交待认真,详细、准确。
三、充分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尊重病人,一视同仁,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认真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并尽力满足患者的要求。
四、对病人高度负责,把好药品质量关,不经销过期失效药品。认真核对处方,确保病人的用药安全、有效。
五、坚持信誉第一,以患者为中心,耐心详细地向患者介绍药品的药理作用。明码标价,计价准确。
六、严格执行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决不允许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搞不正之风。
七、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工作严谨,避免差错。
药店定点工作的计划和措施
1、对持医疗卡的人员首先要进行身份识别,杜绝冒名购药。
2、杜绝用医疗卡购卖非医疗保险目录的药品。
3、定期学习医保知识,严格按照服务公约执行。
4、营业人员服务要主动热情,使用文明用语,对待持卡人员和现金购药人员要一事同仁。
5、定期与社保局信息科取得联系,做到信息准确无误,6、从正规渠道购进医保范围内的药品,尽量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
7、严格审核处方,对门诊处方按医保目录执行。
8、每月及时向社保局上报门诊费用,及时结账,对门诊费用的结算要做到准确无误。
9、对以上出现的差错首先要进行批评,再出现错误者进行罚款。
医疗结算人员管理制度
1、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病人满意为目标的服务宗旨。
2、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做到热情接待耐心解释,来有迎声,去有送声。
3、坚持工作岗位,提高效率,善于收集参保人员对药店的建议,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及时协调解决。
4、对每位参保患者要认真审核有效证件,杜绝冒名顶替,杜绝开社保以外的药品。
5、积极协助社保检查人员的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刁难。
6、每月向社保局提供准确的信息。
目录
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职工医疗保险暂行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本级定点零售药店管理暂行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本级定点药店医疗保险工作内部管理措施 参保人员个人账户的划分比例 医疗参保人员IC卡购药程序 定点零售药服务公约
答:这是一个特殊的措施。就是在实行《暂行办法》之后,养老保险跨地区的转移就是在向着无障碍的方向去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不考虑到一个情况,就是在我们国家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防止一些中心城市、特大城市的人口承载力过大,而难以承受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必须防止一些临近退休的人,仅仅是为了得到中心城市比较高的养老金待遇而转移就业。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集中出现,《暂行办法》对年满50岁的男性和年满40岁的女性,在跨省流动时,只能在新的就业地参保和建立临时缴费账户,建了这个账户就可以继续参保缴费,继续累加权益,等到了时间以后就可以按照之前规定的原则在应该领取的地方领取养老金,而把这个临时账户的资金全部转到那个地方。这样权益得到保障,同样也缓解了中心城市的参保压力。
十二、《暂行办法》实施后就不让办退保了,如果未继续缴纳养老保险,以前缴纳的保险费会不会拿不回来?
答:凡是本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不论什么时候,都会保全利益,现在不退保是为了给你将来争取更大的利益,即使你以后再也没有参保,也没有缴费,退休时又不满15年,你个人缴费的部分仍然会连本带息在退休时退还给个人的,个人缴的这些钱不会打水漂。
十三、《暂行办法》是2009年12月28日出台,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为什么最先实施的是不让退保?
答:退保实际上对农民工的权益是一个损害,因此不让退保是对农民工权益的一种保护。因为退保时退的只能是個人缴费的部分,而单位缴费的部分所形成的权益实际上是损失掉了。所以《暂行办法》规定不再办理退保,实际上是要把农民工的权益作一个更完整的保护。例如,以一个农民工每月挣1000元为例。一个月挣1000元,按照现在规定的缴费比例,个人要缴8%,也就是说一个月要缴80元,一年下来满12个月要缴960元,如果年年参保、年年退保当然他可以每年把这960元拿回去,那么如果他干了15年,他一共是缴了13400元,然后他又退了13400元,他是年年缴、年年退,他缴的钱当然没有损失,但是也就是这样了,就是缴多少、退多少,自己吃自己,也没有什么可增加的,也没有什么新的权益产生。但是按照不退保的权益计算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这15年的13400元仍然是你的,不但是13400元,而且每年都有新的利息计算进去,所以肯定是要多于13400元的。到了你符合领取条件的时候,如果你仅仅只有这13400元的话,那么如果是一个男性的话,每个月可以领到103元,这是一笔账。这叫个人账户养老金。与此同时,第二笔账就又来了,就是如果你当地的平均工资或者单位缴费平均工资是2000元,你每月挣1000元,而单位是按照你本人工资1000元的20%来缴纳养老保险费,也就是单位每个月要缴200块钱,15年下来要缴36000元,这36000元虽然没有计到个人账户里去,但是形成了养老保险的权益。这个权益到最后怎么计算呢?按照你的缴费工资基数是1000元,如果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是2000元,合并计算一个缴费基数大体是1500元,你每缴费一年是一个百分点的权益,你缴了15年的话,就等于每个月你可以领取225元的养老金。这叫做基础养老金。所以你所得到的权益不仅是那103元,还要加上这225元,大体是330元。就是一个月330元,一年是3936元,将近4000元。也就是说,如果按个人15年缴13400元计算,你只用三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就把这些都拿回来了。第二笔账指的只是最低的15年养老保险权益,有人说现在是20多岁不着急缴,等40多岁再缴,缴15年就可以领钱呢,缴15年是领15%,但每多缴一年就多一个百分点,如果缴30年,每个月就是660元了,而不是330元了。如果工资不是1000元,你干得好,你工资高,可以拿到社会平均工资的2000元,那你一个月就可以拿1320元,如果成为单位的骨干,工资还超过社会平均工资,那拿得就更多,这是第二笔账。第三笔账,不光是你可以拿到这么多钱,不光是说这个钱是终生支付的,不管你活100岁、120岁,不管你个人账户是不是支付完了,这个标准是永远支付下去的,是终生支付的。而且政府还建立养老金的调整机制,还要加钱,国务院刚刚公布连续六年第六次调整养老金待遇,是按照10%调的。前五年累计对全国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待遇是500多元。
十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于保障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权益都有哪些考虑?又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本《暂行办法》针对的重点人群就是农民工,虽然其他的职工跨地区转移也需要完善办法,但是毕竟其他的职工跨地区转移的,特别是跨省转移的量相对比较小,而现在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已经有1.5亿人,其中和用人单位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劳动关系的也有一半以上。而他们很多都是跨省就业的。所以保障这部分群体的权益是《暂行办法》确定的主要群体。除了《暂行办法》之外,对农民工还做了这样一些政策和措施的安排:第一,农民工就业的不稳定性,有中断就业的现象。但是不管他中断就业多长时间,参保地方的社保经办机构都一直给他保留着参保关系,他全部参保记录都予以保留,他的个人账户都予以保留,而且是继续按照国家规定给他计息,等他回来之后继续给他累计计算。第二,对农民工返回城镇就业,并且继续参保缴费的,不管是回到原来参保地继续参保缴费,还是到另外一个城市,都要把他的养老保险关系连续计算上,只要是满足了国家规定的领取待遇的年龄,满足了缴费15年以上的条件,就能跟城镇的职工一样,享受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待遇。这是对农民工政策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或者说是推进,也就是一视同仁了。第三,农民工参加了城镇养老保险,有两种情况,他不再返回城镇就业了,不管是回乡创业也好还是做别的事情也好,一种情况就是他在城镇参保的时间已经满了15年以上了,只要他到达规定领取的年龄条件,就由规定的城镇给他按城镇同样的标准来计算养老金。如果他不满15年的话,显然在城镇的职工也不能按月领取养老金,他和城镇也是一样,但是他个人的这些权益还是予以保障,个人缴费的个人账户资金是不会受损的,缴费年限也可以得到承认。这就需要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以衔接。但是因为新农保的制度也是去年刚刚开始启动试点,我们正在一方面巩固新农保的制度,总结它的经验进行完善,一方面也在这样的基础上加强政策研究,制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农保之间的相互衔接的政策。等制度相对稳定之后再相互形成衔接的政策。
十五、《暂行办法》规定,女性年满40周岁后建立的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退休时账户中的全部缴费本息转移到待遇领取地。请问“全部缴费本息”是否包括统筹基金(单位缴费)的全部?还是按第4条规定仅转移12%?
济南市人民政府令第201号
颁布日期:20021014实施日期:20021201颁布单位:济南市人民政府
根据《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清理《济南市医疗机构使用药品管理办法》等二十一件政府规章的决定》本办法应作如下修改:
(十三)《济南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市政府令第201号)
1、将第二十条第二款修改为“经向市、县(市)、长清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备案后,转往外地治疗或者临时在外地患急症住院治疗的,医疗费个人负担比例增加十个百分点。”
2、将第四十八条修改为“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的具体时间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
2001年4月29日市人民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
二00二年十月十四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城镇职工基本医疗,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镇各类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退休人员和按照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的人员(以下统称参保人,其中退休、退职人员简称退休人员)均应参加本市的基本医疗保险。
乡镇企业和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条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是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主管部门。
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内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工作。
市、县(市)、长清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待遇审核、给付等工作。
财政、卫生、药品监督、物价、税务、审计、人事、民政、工商等部门和工会组织,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本市建立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与社会医疗救助、单位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商业医疗保险等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第二章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第五条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来源是:单位和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利息收入、滞纳金、财政补贴收入、转移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及其他收入。
第六条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照上月职工工资总额的8%向市、县(市)、长清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缴纳,职工按上月本人工资收入(以下简称缴费工资)的2%由所在单位按照月代扣代缴。退休人员个人不缴费。
职工月缴费工资低于本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单位和个人均按本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缴纳。
国有企业和县以上集体企业的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的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均由企业按照本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缴纳。
用人单位逾期未缴纳和代扣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的,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
二的滞纳金。
第七条 经市、县(市)、长清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核准的困难单位,可以不低于本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60%为基数,按工资总额的5.5%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费。
第八条 用人单位依法终止、撤销、解散、破产的,应当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优先清缴基本医疗保险费。
破产企业应当按照本市上退休人员人均医疗费数额为本单位退休人员一次性缴纳10年的医疗保险费。
第九条 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财政、税务部门规定的渠道列支。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计征各种税费。职工个人缴费部分不作为计征个人收入所得税的基数。
第十条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照以下规定计息:
(一)当年筹集的部分,按照银行活期存款利率计息;
(二)上年结转的基金本息,按照银行3个月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计息;
(三)存入社会保障财政专户的沉淀资金,比照银行3年期零存整取存款利率计息,并不低于该档次利率水平。
第十一条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分为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金。
统筹基金包括单位缴费扣除划入个人账户后的部分和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有关收入。个人账户金包括参保人个人缴费的全部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从用人单位缴费总额中按一定比例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个人账户本金及其按照本办法第十条规定计算的利息归个人所有,可以结转使用和依法继承。参保人跨统筹范围转移工作单位时,个人账户金随之转移;无法转移的,可以将个人账户金余额一次性发给本人。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应当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办理登记、变更或注销登记手续,并按月申报缴费。
第三章 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十三条 统筹基金用于支付参保人发生的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住院和门诊规定病种(具体病种附后)的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
个人账户金用于支付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门诊、住院、门诊规定病种诊疗应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和在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的费用。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统筹基金的收支情况,适时调整门诊规定病种目录。第十四条 本办法所称起付标准是指在一个医疗内,对住院或者门诊规定病种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账户金或者个人负担一部分的额度。住院和门诊规定病种的起付标准分别计算。
住院的起付标准以本市上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按一级医疗机构6%、二级医疗机构9%、三级医疗机构12%的标准确定。在一个医疗内,第二次住院起付标准比上一次降低20%,从第三次住院起不再计算起付标准。
门诊规定病种的起付标准,在一个医疗内参保人只负担一次,标准为本市上职工平均工资的6%。
第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最高支付限额是指在一个医疗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参保人医疗费用的最高数额。标准为本市上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超过最高支付限额的医疗费,由大额医疗费救助金解决,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六条 每年的四月一日至翌年的三月三十一日为一个医疗。
每个医疗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的具体数额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于每年的三月底前向社会公布。
第十七条 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从用人单位缴费总额中划入个人账户的具体比例为:
(一)35岁以下的,按本人月缴费工资的0.8%;
(二)35周岁(含本数)以上45周岁以下的,按本人月缴费工资的1%;
(三)45周岁(含本数)以上的,按本人月缴费工资的1.5%;
(四)退休人员按本人月基本养老金(退休费)的4%。
职工月缴费工资高于本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部分计缴的基本医疗保险费,50%划入个人账户。
按照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缴费的用人单位,其缴费不划入个人账户。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参保人的年龄结构变化,按照本市用人单位缴费额30%左右划入个人账户的原则,对个人账户划入比例作适当调整。第十八条 在职参保人在一个医疗内发生的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按照分段计算的办法,由统筹基金和个人按照以下规定分别负担:
1、10000元(含10000元)以下部分,统筹基金负担85%,个人负担15%;
2、10000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部分,统筹基金负担88%,个人负担12%。
退休人员的统筹基金负担比例比上款同段的负担比例提高三个百分点,个人负担比例降低三个百分点。
第十九条 参保人达到退休年龄,享受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累计最低缴费年限为:男满30年,女满25年。
未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的,用人单位和参保人以办理退休手续时的本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一次性补足所差月份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后,方可享受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未补足前,个人账户金可以继续使用,但暂停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补缴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划入个人账户。
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前,其职工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工作年限或者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均计算为基本医疗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
第二十条 参保人发生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乙类药品目录所列药品、支付部分费用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项目的医疗费用,先由参保人按规定比例自付后,再按第十八条的规定分别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金负担。
经市、县(市)、长清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批准转往外地治疗或者临时在外地患急症住院治疗的,医疗费个人负担比例增加十个百分点。
第二十一条 参保人自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次月起享受统筹基金支付医疗费的待遇。
用人单位欠缴基本医疗保险费的,自欠费的次月起,统筹基金暂停支付其参保人医疗费用,原个人账户金余额可以继续使用。待补足欠费和滞纳金后,补记个人账户金和计算缴费年限,自补足欠费的次月起,恢复享受待遇。
对历年缴费较好的欠费单位,经市、县(市)、长清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其参保人享受统筹基金支付医疗待遇的时间,但最长不超过三个月。
第二十二条 参保人住院治疗或者门诊规定病种诊疗时,按照规定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应由统筹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经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按月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
第二十三条 因工负伤,被鉴定为一至四级、按月领取伤残抚恤金的,其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比照退休人员的标准执行。
第二十四条 参保人失业后个人账户金余额可以继续使用,但不再享受由统筹基金支
付的待遇。
民事责任范围内已赔付医疗费的,统筹基金不再支付;统筹基金已经支付医疗费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享有追偿权。
第二十五条 经司法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认定,参保人因自杀、自残或者犯罪所致伤、病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第二十六条 参保人因患大规模暴发性传染病、由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紧急事件造成的医疗费,由同级人民政府研究解决。
第四章 医疗服务管理
第二十七条 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在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确认的具有定点资格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中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并与之签定协议。
第二十八条 参保人应当持本人有效就医证件到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可以在定点医疗机构购药,也可持门诊处方到定点零售药店购药。
申请门诊规定病种治疗,应当经市、县(市)、长清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鉴定确认,并发给《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规定病种医疗证》。
危重病人紧急抢救的,可就近在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但应当自住院之日起三日内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报告,病情允许后,应当转到定点医疗机构治疗;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告或者经查实不属危重病人紧急抢救的,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参保人不得将本人医疗证件转借他人使用或者冒名就医、购药,不得伪造、涂改处方、费用单据,虚报冒领医疗费。
第二十九条 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和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不得以伪造或者变造账目、资料、处方、医疗费用单据等不正当手段,骗取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第三十条 物价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基本医疗保险药品价格、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收费标准,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应当严格执行。
第三十一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的监督检查,被检查单位和人员应积极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档案、病历资料和数据等。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设立基本医疗保险监督举报电话和投诉信箱,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第五章 管理和监督
第三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于每年四月份向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通报或者在单位的显著位置公布上一个医疗基本医疗保险费缴纳情况,接受职工监督。
第三十三条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根据国家规定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预决算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事业经费由财政部门从预算中解决,不得从基金中提取。
第三十四条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和挪用,也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
第三十五条 建立统筹基金超支预警报告制度。当统筹基金出现超支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认真分析原因,并向同级政府报告。
第三十六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审计部门应当定期对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基金收支情况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第三十七条 市、县(市)、长清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由政府有关部门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医疗机构代表、工会组织代表、有关专家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监督组织,加强
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社会监督。用人单位和参保人有权按照规定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查询缴费记录。
第六章 罚则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十二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三十九条 参保人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四款规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追回虚报冒领的医疗费,对责任人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停止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六至十二个月。
第四十条 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追回所支付的医疗费,并可以对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处以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定点资格;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违反价格管理规定的,由物价部门依法予以处罚。第四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四十二条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征缴医疗保险费及审核给付医疗费用时,徇私舞弊,损公肥私,或者工作失职造成医疗保险基金损失,或者利用职权索贿受贿、谋求私利,或者无故拖延支付或少付、拒付医疗费用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离休人员、老红军、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和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且按本人原工资百分之百享受退休待遇的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十四条 失业人员、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和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的医疗费,仍按现行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 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金按单位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具体比例由用人单位根据效益和承受能力自行确定。第四十六条 各县(市)、长清区人民政府在贯彻执行本办法时,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四十七条 市政府根据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和医疗消费水平,适时调整单位、职工缴费率或者统筹基金支付比例。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的具体时间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
附: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规定病种目录
(一)恶性肿瘤的放化疗(略)
(二)尿毒症患者的透析治疗(略)
(三)肾移植患者的抗排异治疗(略)
(四)系统性红斑狼疮(略)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定点医疗机构,是指经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并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 定点医疗机构审查和确定的原则是:方便参保人员就医并便于管理;兼顾专科与综合、中医与西医,注重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控制医疗服务成本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四条 以下类别的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以及经军队主管部门批准有资格开展对外服务的军队医疗机构,可以申请定点资格: 一二三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 中心卫生院、乡
镇
卫生院、街道卫生院、妇幼保健院
所
;
综合门诊部、专科门诊部、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部、民族医门诊部; 四五六诊所、中医诊所、民族医诊所、卫生所、医务室; 专科疾病防治院
所、站
;
经地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第五条 定点医疗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二三符合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符合医疗机构评审标准;
遵守国家有关医疗服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有健全和完善的医疗服务管理制度; 四严格执行国家、省
自治区、直辖市
物价部门规定的医疗服务和药品的价格政策,经物价部门监督检查合格;
五严格执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有关政策规定,建立了与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相适应的内部管理制度;配备了必要的管理人员和设备。
第六条 愿意承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二三执业许可证副本; 大型医疗仪器设备清单;
上一业务收支情况和门诊、住院诊疗服务量
包括门诊诊疗人次、平均每一诊疗人次医疗费、住院人数、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出院者平均每天住院医疗费等 四五六,以及可承担医疗保险服务的能力;
符合医疗机构评审标准的证明材料;
药品监督管理和物价部门监督检查合格的证明材料; 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七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医疗机构的申请及提供的各项材料对医疗机构进行审查。
审查合格的发给定点医疗机构资格证书,并向社会公布,供参保人员选择。
第八条 参保人员在获得定点资格的医疗机构范围内,提出个人就医的定点医疗机构选择意向,由所在单位汇总后,统一报送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参保人的选择意向统筹确定定点医疗机构。
第九条 获得定点资格的专科医疗机构和中医医疗机构疗机构和民族医医疗机构
含中西医结合医,可作为统筹地区全体参保人员的定点医疗机构。
除获得定点资格的专科医疗机构和中医医疗机构外,参保人员一般可再选择3至5家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其中至少应包括l至2家基层医疗机构
包括一
。级医院以及各类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管理能力的地区可扩大参保人员选择定点医疗机构的数量。
第十条 参保人员对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可在1年后提出更改要求,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一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包括服务人群、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医疗费用支付标准以及医疗费用审核与控制等内容的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协议有效期一般为1 2 年。任何一方违反协议,对方均有权解除协议,但须提前3个月通知对方和有关参保人,并报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参保人员应在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并可自主决定在定点医疗机构购药或持处方到定点零售药店购药。
除急诊和急救外,参保人员在非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费用,不得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
第十三条 参保人员在不同等级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个人负担医疗费用的比例可有所差别,以鼓励参保人员到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参保人员在不同等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个人负担医疗费用的具体比例和参保人员转诊、转院管理办法,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 定点医疗机构应配备专
兼
职管理人员,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共同做好定点医疗服务管理工作。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要单独建帐,并按要求及时、准确地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参保人员医疗费用的发生情况等有关信息。
第十五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如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员医疗费用的检查和审核。
定点医疗机构有义务提供审核医疗费用所需的全部诊治资料及帐目清单。
第十六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政策规定和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的协议,按时足额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医疗费用。对不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予支付。
第十七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组织卫生、物价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和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视不同情况,责令其限期改正,或通报卫生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或取消定点资格。
第十八条 定点医疗机构申请书和定点医疗机构资格证书样式由劳动保障部制定。
第十九条 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组织卫生等有关部门制定实施细则。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82号
(1996年12月30日省人民政府第117次常务会议通过)
颁布日期:19970220
实施日期:1997040
1颁布单位:安徽省人民政府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工伤保险范围 第三章 工伤鉴定与申报 第四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五章 工伤保险基金征缴和管理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企业职工因工伤残后的基本生活,对因工死亡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进行抚恤,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境内国有企业、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的职工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中的中方职工,均须按照本办法规定参加工伤保险。
本办法所称职工,包括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临时工、学徒工、见习人员和农民轮换工。
第三条 工伤保险应当与工伤预防及康复相结合。
企业和职工应当遵守国家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规程,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
各级人民政府要逐步发展医疗康复、职业康复事业,为因工伤残职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创造条件。
第四条 省劳动行政部门主管本省行政区域内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工作。
第五条 各级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监督、检查本办法的实施。
第二章 工伤保险范围
第六条 职工在下列情况下负伤、致残或者死亡的,认定为工伤:
(一)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指定和同意的工作的;
(二)经本单位负责人同意或者安排,从事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试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的;
(三)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或者同意,但在紧急情况下,因履行职责遭受人身伤害的,或者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活动的;
(四)在生产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毒有害物质造成职业病的(职业病种类、名称按国家规定执行);
(五)在生产工作时间和区域内遭受不可抗拒的意外伤害的,或者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
(六)因公外出期间,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事故的,或者遭受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伤害或者失踪的,或者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
(七)在上下班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事故的;
(八)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后旧伤复发的;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在生产工作中,由于职工本人故意行为(如自杀、自残、斗殴、酗酒等)或者本人犯罪行为造成伤残、死亡的,不属于工伤范围。
第三章 工伤鉴定与申报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成立劳动鉴定委员会,负责对因工负伤医疗终结的职工评定伤残等级,签发《因工伤残程序(等级)鉴定证明书》。
劳动鉴定委员会由工伤保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工会、医疗机构等单位的有关人员组成,办公室设在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
第九条 职工发生工伤事故时企业必须积极组织抢救,同时按照职工伤亡事故处理有关规定向所在地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条 职工和工会组织有权监督企业如实报告工伤情况。企业不按规定报告的,职工和工会组织可直接向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经查实确认后,按工伤处理。
第十一条 职工因工负伤经治疗至痊愈或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由医疗机构作出医疗终结结论。职工因工负伤的医疗期一般不超过18个月;因病情需延长治疗的,应报所在地劳动鉴定委员会审核同意。
第十二条 职工因工致残医疗终结后30日内,由企业持原始病历记录、医疗终结结论及评残申请到所在地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伤残程序的鉴定,鉴定职业病致残程序须附有职业病诊断权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书。
第十三条 劳动鉴定委员会应在收到企业评残申请后30日内,根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伤残程序鉴定》(国家标准GB/T16180-1996),对伤残职工作出伤残程序(等级)鉴定结论,并签发《因工伤残程序(等级)鉴定证明书》。
职工伤残程度(等级)分为10级:1级至4级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5级至6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7级至10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第十四条 职工因工负伤未致残的,企业应在医疗终结后30日内持有关申报资料,到所在地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补偿事宜;职工因工负伤致残的,企业应在伤残程度(等级)鉴定后30日内持伤残程度鉴定结论和有关申报资料,到所在地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补偿事宜。
第十五条 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本办法对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的申报进行审核,符合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条件的,发给《安徽省职工工伤保险待遇证》,并按本办法规定及时支付各项保险费;不符合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条件的,应在30日内给予答复。
第十六条 因工伤残职工或者因工死亡职工的亲属,对劳动鉴定委员会、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工伤鉴定或者确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提出异议的,可在15日内向其上级劳动鉴定委员会或者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核。
第四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 本办法规定的工伤医疗费(包括挂号费、治疗费、药品费、住院费)、伤残抚恤金、伤残补助金、护理费、康复器具费、丧葬补助金、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工亡补助金等费用,实行社会统筹,由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支付,其中工伤医疗费由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共同负担,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负担的部分不低于70%,具体比例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或者行署确定。
本办法规定的工伤医疗期间工资、就医路费(包括转外地就医的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易地安置费、易地安置交通费(包括住宿费、行李搬运费)以及其他费用暂不实行社会统筹,由企业支付。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逐步扩大社会统筹范围,提高工伤保险社会化程度。
第十八条 职工工伤医疗期间的各项医疗费全额报销,住院伙食补助费按所在地职工因公出差伙食费补助标准报销三分之二。经批准转外地治疗的,就医路费按所在地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职工工伤医疗期间,按其工伤前的标准支付其工资和其他补贴。
第十九条 职工工伤医疗终结或者评残后旧伤复发的,经所在地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后,可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和医疗期间的工资待遇。
第二十条 职工工伤需要护理的,经所在地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护理依赖等级(分为完全护理依赖、大部分护理依赖和部分护理依赖)后,按月分别发给所在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的护理费。
第二十一条 职工工伤医疗终结后,经所在地劳动鉴定委员会认定需要安装假肢、假牙、假眼和配置拐杖、轮椅及其他康复器具的,按国内普及型给予安装、配置。
第二十二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1级至4级的,应退岗休养,并享受下列待遇:
(一)按月发给伤残抚恤金,标准分别为本人工资的90%、85%、80%、75%。
(二)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分别为24个月、22个月、20个月、18个月本人工资。
第二十三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5级至10级的,享受下列待遇:
(一)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分别为16个月、14个月、12个月、10个月、8个月、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因工伤残尚能工作的,由企业安排适当工作;对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5级至6级),企业无法安排工作的,退岗休养,按月发给本人工资70%的伤残抚恤金。
本办法规定的伤残抚恤金,应于每年7月1日按所在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增长幅度的50%-80%作相应调整。
第二十四条 因工致残职工易地安置的,一次性发给原所在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数额的易地安置费。易地安置交通费按原所在地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第二十五条 职工因工死亡的,按下列标准发给丧葬补助金、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和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的标准是所在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5个月的数额。
(二)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的标准:供养1人的,每月发给所在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供养2人的,每月发给所在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供养3人及3人以上的,每月共发给所在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0%。
供养直系亲属的范围和条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发给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本人工资。
第二十六条 职工因工致残定为1级至4级并享受本办法规定待遇的,达到退休年龄时,继续领取伤残抚恤金。伤残抚恤金低于按养老保险规定计发的养老金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部分。
职工因工致残定为1级至4级的,因病死亡时,按因工死亡待遇标准发给丧葬补助金和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
第二十七条 计发伤残和死亡待遇的职工本人工资,按受伤或者死亡前12个月本人平均工资计算,低于所在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按所在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
第二十八条 因工伤残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的各项费用自事故发生月或者职业病确诊月起计发。因工死亡职工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和工亡补助金自职工死亡后次月起计发。
第二十九条 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人员,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或者劳动教养的,在服刑或者劳动教养期间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刑满释放后或者解除劳动教养后,原有的工伤保险待遇可按规定继续享受,但已停发的工伤保险待遇的各项费用不予补发。
第三十条 职工因公外出期间,因意外事故失踪的,从事故发生之日起至第4个月按月发给其供养直系亲属的供养抚恤金;经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再发给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如果失踪者重新出现,人民法院撤销死亡宣告的,已领取的费用应予以退回。
第三十一条 因工伤残职工或者因工死亡职工的亲属,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有关情况发生变更或者消失时,应在30日内通知所在地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二条 因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执行。交通事故赔偿的标准低于本办法规定的部分,由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伤残职工所在企业予以补足。
第五章 工伤保险基金征缴和管理
第三十三条 工伤保险基金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或者行署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的原则,根据行业的工伤风险类别和工伤事故及职业病的发生频率实行差别费率,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0.5%至1.5%征收(见附件),并作定期调整。
第三十四条 工伤保险基金来源:
(一)企业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二)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收入;
(三)按规定收取的滞纳金;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资金。
第三十五条 企业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和直接支付的工伤保险金在其劳动保险费用中列支。
第三十六条 企业应如实申报本企业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并按照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或者行署确定的费率,按期、足额地为其全部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三十七条 企业因经济困难确无能力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应向所在地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查批准后可以缓缴。缓缴期最长为6个月,缓缴期满后连同利息一并缴清。
第三十八条 企业破产或者撤销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清偿欠缴的工伤保险费和直接支付的工伤保险金。
第三十九条 企业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由企业开户银行按月代为扣缴,转入所在地财政部门在银行开设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并按其存期依照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息,所得利息并入工伤保险基金。
第四十条 工伤保险基金主要用于支付下列费用:
(一)统筹项目规定的费用;
(二)事故预防费;
(三)重大事故调剂费;
(四)安全生产奖励费;
(五)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费;
(六)其他有关费用。
重大事故调剂费按当年实际征收工伤保险基金的10%提取,实行县(市、区)、行署(设区的市)、省三级提留,比例为4∶3∶3。
第四十一条 各级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费,按有关规定,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列支。
工伤保险基金及管理费实行预算、决算制度,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财政部门会同省劳动行政部门制定。
第四十二条 各级财政、审计、人民银行和工会应加强对工伤保险基金及管理费收支的监督、检查。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四十三条 对当年工伤事故发生率低于规定标准的企业,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从该企业当年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总额中提取10%至20%的奖励金,奖励该企业。
第四十四条 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职工因工伤亡情况进行调查,企业应如实提供情况和有关证据。有意隐瞒伤亡事故真相,提供虚假证据、数据资料以及拒绝配合事故调查的,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拒绝支付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的各项费用,而转由企业负担。
第四十五条 企业无故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应向企业发出书面缴费通知,企业在收到缴费通知之日起10日内必须按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及利息;逾期仍未缴纳的,由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按日加收应缴费额2‰的滞纳金。
第四十六条 职工因工负伤后,不配合检查治疗影响伤残程度(等级)鉴定或者擅自涂改伤残程度(等级)鉴定结论及有关资料的,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可以停发或者减发有关工伤保险金。
第四十七条 不具备本办法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条件,冒领工伤保险金的,由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回冒领的工伤保险金,并处冒领金额20%的罚款,罚款最高限额不得超过1000元。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无理取闹、聚众闹事的,由公安机关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秉公办事、严格执法。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造成企业及其因工伤残职工或者因工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政府及其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其上级机关应当责令改正,并分别给予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将工伤保险费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的;
(二)擅自提高管理费比例的;
(三)违反工伤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经营的有关规定,造成基金损失的。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各级工伤保险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在实行差别费率的基础上,可根据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实行浮动费率,但是企业最低缴费率不得低于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0.1%,最高缴费率不得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2%。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施行前发生工伤事故的伤残、死亡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由各地根据工伤保险基金积累情况,按本办法规定的待遇逐年解决,但本办法规定的一次性费用不予补发。
第五十三条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或者行署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劳动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自1997年4月1日起施行。
附件:工伤保险费缴费标准
----------------------------------- | 分 |
|
缴费标准
| |
|
行
业
|(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 | 类 |
|
%
| |---|-----------------|-----------| | 一 |商业、贸易、饮食服务、环卫
|
0.5
| |---|-----------------|-----------| |
|冷冻、自来水、盐场、橡胶、食品饮 |
| |
|料、纺织、服装、酱料、制糖、制酒、|
| | 二 |制革、造纸、电子、包装、园林、工 |
0.8
| |
|艺、医药、卷烟、粮食加工、印刷等 |
| |
|其他轻工业
|
| |---|-----------------|-----------| |
|五金加工、交通运输、电力生产、邮 |
| | 三 |电、印染、水电维修、建筑材料、家 |
| |
|俱制造等
|
| |---|-----------------|-----------| |
|搬运起重、水泥制造、机械制造、制 |
| |
|砖、水泥制品、金属结构、管道安装、|
| | 四 |煤炭、采掘、造船、锯木、塑料制品、|
1.2
| |
|电镀石灰等
|
| |---|-----------------|-----------| |
|冶金、建筑、采石、石油钻井、化工、|
| | 五 |烟花爆竹、钢铁、火柴、勘探、锅炉、|
1.5
| |
|矿山、煤气生产加工储存等
|
咸人社发(2010)098号2010.3.29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以下简称定点零售药店)的规范管理,根据《咸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管理办法》(咸政办发[2007]22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点零售药店是指取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经营许可证,并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之签订医疗保险服务协议,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提供基本医疗保险用药服务的零售药店。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对本市辖区定点零售药店的审核认定、调整以及相关管理监督检查活动。
第四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我市行政区域内零售药店的定点规划、审核认定、调整以及相关医疗保险管理工作。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负责按照服务协议对定点零售药店日常服务行为进行监督检查、费用审核和结算。
第五条定点零售药店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合理布局、总量控制、择优定点、支持连锁。实行统一管理制度,引入竞争淘汰机制,建立定点单位准入退出制度,不搞终身制;推行信用等级,实施举报奖励。
第六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根据本区域卫生规划、基本医疗保险需求、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能力等,制定本区域定点零售药店总体规划,并根据定点零售药店的服务质量、费用、效率、服务人群、服务范围等进行不定期调整。
第七条 定点零售药店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一年以上,具有与周围参保人数相匹配的营业面积,备药率达到《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药品目录》)90%以上;
(二)达到国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标准;
(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有健全和完善的药品质量保证制度,能确保服务质量和提供的药品安全、有效;
(四)严格执行国家和物价管理部门规定的药品价格政策,经物价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合格;
(五)销售人员持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核发的《医药购销员上岗证》,能保证24小时有执业药师或药师在岗;
(六)具有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配备符合本区域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相应管理人员和设备。
(七)符合本区域定点零售药店总体规划。
第八条 申请医疗保险定点服务资格的零售药店,应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交以下书面材料:
(一)定点零售药店申请书(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印制);
(二)《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副本及正、副本复印件;
(三)药师以上药学技术人员的职称证明材料及销售人员培训合格证明材料;员工劳动合同复印件,参加社会保险(卡)证明资料复印件;
(四)药品监督管理、物价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合格的证明材料;
(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申请医疗保险定点服务资格的零售药店,必须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按时为其支付劳动报酬,并足额缴纳五大社会保险费,否则不得纳入定点范围。
第十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药店申请和提供的资料,经审查合格的,核发“咸阳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资格证”和“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标牌,并向社会公布(定点零售药店设立的分支机构,不随同主体具备定点资格)。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与之签订服务协议,协议应包括医疗保险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药费结算办法以及药费审核与控制等内容,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协议有效期为1年。协议由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
定点资格的有效期为3年。对本办法施行前已取得定点资格的零售药店,其定点资格有效期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重新认定点资格的申请。
第十一条 定点零售药店资格实行考核制度。考核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参加,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医疗保险服务质量综合考核小组进行。考核合格的,发给《年检合格证》,经办机构与之续签服务协议;不合格的取消定点资格。
第十二条 定点零售药店的地址、经营范围等经有关部门同意变更的,应自批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携带有关批准文件及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资料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定点零售药店名称、法人代表等变更的,应自批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变更相应手续。定点零售药店不按上述规定办理手续的,视同放弃定点资格。
第十三条 定点零售药店为参保人员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服务包括处方药品外配服务和非处方药品自购服务。
处方药品外配服务是指定点零售药店药师根据定点医疗机构的外配处方,为参保人员提供处方药品的行为。
非处方药品自购服务是指定点零售药店药师根据参保人员医疗需要,指导其购买使用非处方药品的行为。
第十四条 定点零售药店应对外配处方进行审核。外配处方必须使用医疗保险专用处方,由定点医疗机构执业医师开具。
定点零售药店应当提供与外配处方相符的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定点零售药店药师要对外配处方进行审核并签字,凡发现外配处方中存在配伍禁忌,或字迹不清、涂改、以及违反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规定的,应予退回,同时记录在案,并告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
第十五条 定点零售药店向参保人员提供的非处方药品的品种、用量等应符合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的相关规定。
定点零售药店向参保人员提供非处方药品自购服务时,应当有药师对参保人员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品进行指导,填写专用的非处方药记录单并签字。定点零售药店应保存相应资料和外配处方2年以备核查。
第十六条 定点零售药店应配备一名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店基本医疗保险用药服务的管理,协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做好相应工作,并按规定及时、准确提供基本医疗保险用药服务的处方、非处方药品记录单等资料及相应的帐目清单。
第十七条 定点零售药店不得从事下列行为:
(一)以滋补品、保健品或其他物品代药的;
(二)向参保人员销售假药、劣药的;
(三)发现持冒用、伪造、变造的医疗保险凭证仍给予配药的;
(四)发现参保人员持用涂改、伪造、变造的处方或与医疗保险凭证相关项目不符的处方仍给予配药的;
(五)参保人员持非医保专用处方仍给予配药的;
(六)擅自将分支机构纳入定点医疗服务范围、进行刷卡业务的,以卡套现的;
(七)私自将医保专用线路接驳未经允许的计算机等相关设备的;
(八)已药易药、以药易物或采用不正当手段划卡结付的;
(九)严重违反医疗保险有关政策、法规的。
第十八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定点零售药店进行综合管理,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根据《服务协议》对定点零售药店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并定期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报告监督检查情况。
对违反规定的定点零售药店,根据《咸阳市基本医疗保险医疗管理办法》规定和服务协议内容,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立即整改,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追回已经支付的有关医药费用并处以违约金;情节严重或一年内被查实违规行为一次的,要限期整改,整改期间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暂停其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结算关系;一年内被查实违规行为一次以上或丧失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取消定点资格。
第十九条 被取消定点资格的零售药店,一年内不得提出恢复定点申请。第二十条 对不按时年检或年检不合格的;连续两年考核后十名的,直接取消定点资格。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筹集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加强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用(以下简称“建安工程劳保费”)的统一管理,确保建安工程劳保费的顺利收缴、拨付、调配及补贴,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建筑施工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筹集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建筑施工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安工程劳保费是建筑施工企业为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主要来源,是建安工程造价的组成部分。建安工程劳保费不计征任何税费。
第三条 建安工程劳保费实行统一收取标准,统一向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工程项目业主)收缴,统一向建筑施工企业划转、调配和补贴。建筑施工企业按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有关规定在当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及基金管理使用办法由自治区劳动厅、地税局、财政厅、建设厅另行制定下达。
第四条 建安工程劳保费管理在自治区与盟市两级建安工程劳保费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由下设的各级建安工程劳保费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建安工程劳保办”)负责运营管理,实行自治区、盟(市)、旗(县、区、市)三级管理和自治区、盟(市)两级核算。即按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权限,自治区建安工程劳保办负责中央和自治区直属建设工程项目和区外建筑施工企业承担的建设工程项目以及跨盟市 建筑施工企业承担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建安工程劳保费的管理;盟市建安工程劳保办负责盟市级建设工程项目和跨旗(县、区、市)建筑施工企业承担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建安工程劳保费的管理;旗(县、区、市)建安工程劳保费代收站负责旗(县、区、市)级建设工程项目建安工程劳保费的管理。
第二章筹集管理范围
第五条 在自治区内注册、具有资质等级,并参加当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建筑施工企业。
第六条 已参加行业统筹和区外的建筑施工企业对其承建的工程项目建安工程劳保费,按规定一次性划转,不再进行调剂、补贴。
第三章建安工程劳保费收取范围和标准
第七条 凡自治区境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维修、技术改造的资质等级,工程项目业主均应缴纳建安工程劳保费。
第八条 建安工程劳保费收取标准实行动态管理。该项费用取费标准随企业参加社会保险项目的增加、费率的变动应适时调整。目前建安工程劳保费收取标准全区统一按工程造价(税前)的3.5%计取。
第九条 建安工程劳保费实行统一管理后,在编制工程预算、结算、招标标底、投标报价中单独列项,不作为竞争费用。工程项目业主向建安工程劳保费管理机构缴纳了建安工程劳保费后,不再向建筑施工企业支付该项费用,同时不得将建安工程劳保费转嫁给建筑施工企业。承包工程的建筑施工企业在计取工程款时,应扣除该项费用,不得重复计算,仅作为企业统计报表计算产值的依据。
第四章建安工程劳保费的收缴。
第十条 各级建安工程劳保费管理机构在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有形市场)派专人现场办公,按下列分工收缴建安工程劳保费:自治区建安工程劳保办负责收缴由国家和自治区有权部门办理报建、招投标建设工程项目的建安工程劳保费;盟市建安工程劳保办负责收缴由盟市有权部门办理报建、招投标建设工程项目的建安工程劳保费;旗(县、区、市)建安工程劳保费代收站受盟市报建、招投标建设工程项目的建安工程劳保费。
上级建安工程劳保费管理机构委托下级管理机构代收的建安工程劳保费,代收部门按规定计取工作经费后其余部分必须在一个月之内足额上缴上级建安工程劳保费管理机构。
第十一条 建安工程劳保费实行开工前参缴(按中标价或合同价或计划任务书)和竣工时结算的办法,多退少补。
第十二条 建安工程劳保费的收缴。
1. 工程项目业主在申请办理工程项目开工报告或施工许可证等手续前,到所在地劳保办凭中标通知书或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办理建安工程劳保费的缴费手续。项目开工报告或施工许可证管理机构凭建安工程劳保办出具的缴费证明(附件1)方可签发开工报告或施工许可证。
2. 工程造价在2000万元以下(含2000万元)的工程项目,实行一次性预缴,工程造价在2000万元以上需分期预缴的项目,工程项目业主应与建安工程劳保办签订分期预缴协议书(见附件2),但 首次预缴额不得少于应缴总额的60%。
3. 建筑施工企业承揽到工程项目后,在开工前,应填制“建安工程劳保费预收联系单”(见附件3),并提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和工程预算书复印件,配合当地工程劳保做好建安工程劳保费的收缴工作。对不按规定办理劳保费预收手续而开工的企业,建安工程劳保办不予拨付建安工程劳保费。
4.各级建安工程劳保办在收限建安工程劳保费时应出具自治区财政厅统一印制的建安工程劳保费专用票据和建安工程劳保费缴费证明,严禁使用其它票据代收。
第十三条 建安工程劳保费的结算
1. 工程项目在办理竣工手续时,工程项目业主和建筑施工企业要携带工程项目审定后的竣工决算资料和建安工程劳保费预缴收据到建安工程劳保办办理建安工程劳保费的结算手续。建安工程劳保办对决算审核后,按照多退少补的原则进行结算并填制“建安工程劳保费结算清单”(以下简称“结算清单”见附件4),工程项目业主凭建安工程劳保办签发的结算清单和开具的结算票据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对没有预缴和有意隐瞒工程量少缴建安工程劳保费的,除补缴应缴额外,还要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
2. 建筑施工企业承揽的区外和零星工程项目所计提的建安工程劳保费,应每半年与所在地建安工程劳保办进行一次结算。
3. 各级审计机关应依法加强对建安工程劳保费的审计监督。具体监督办法由审计厅、建设厅另行制订。
4. 各级建安行政主管部门相关的职能机构要各负其责,协作把关,在办理建设工程项目相关手续时,应验明建安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部门不予办理招投标手续,合同鉴证部门不予办理工程合同鉴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施工许可证,工程质量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现场管理手续,建筑施工企业不得施工。在工程竣工决算后,对不按规定结算建安工程劳保费或拖欠建安工程劳保费的,质量管理部门不得办理工程质量备案手续,施工企业不得移交工程技术资料,房屋产权管理部门不予办理产权、产籍登记。在组织工程安全、质量检查、现场例行检查等建筑市场执法检查时,必须查验建安工程劳保费交费手续,对没有缴纳建安工程劳保费的工程项目要签发“建安工程劳保费催缴通知书”,令其限期补缴,否则按建筑市场管理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章建安工程劳保费的使用
第十四条 各级建安工程劳保办收取的建安工程劳保费,在留取15%的全区建安工程劳保费上解调剂金,5%的风险积累金和5%的工作经费后,分划转、调配、补贴三部分向建筑施工企业拨付,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的专用资金,必须专款专用。
第十五条 建安工程劳保费的划转、调配、补贴按下列分工进行。
自治区建安工程劳保办负责对在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办理报建、招投标建设工程项目的建安工程劳保费的划转,负责对盟市上报的特困建筑施工企业和自治区直属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调配和补贴,并将划转、调配、补贴结果适时抄送企业所在盟市建安工程劳保办备案。
盟市建安工程劳保办负责对在盟市有关部门办理报建、招投标建设工程项目的建安工程劳保费的划转;负责对盟市辖区内的各类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调配和补贴。
旗(县、区、市)建安工程劳保费代收站受盟市建安工程劳保办的委托,负责对在旗(县、区、市)有关部门办理报建、招投标建设工程项目的建安工程劳只保费的划转,并将划转结果报盟市建安工程劳保办备案。
第十六条 建安工程劳保费的划转。
一、划转条件
1. 建筑施工企业承建的工程项目业主已在建安工程劳保办缴纳了建安工程劳保费。
2. 按法定程序取得了四级以上(含四级)资质等级,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参加了当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并设立了社保基金专户的建筑施工企业。
3. 建筑施工企业在所在盟市建安工程劳保办办理了建安工程劳保费划转等级登记,并按时报送企业建安工程劳保费收支使用情况等资料。
二、划转等级标准
1. 各盟市建安工程劳保办每年要对建筑施工企业划转等级标准核定一次。
2. 划转等级标准应主要依据企业的资质等级、成立年限、完成建安产值、企业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缴费情况等确定,目前 暂按下列标准执行。(见表)
三、划转依据
建安工程劳保费的划转本着“以收定支,留有节余,综合调配”的原则,按照建筑施工企业承建工程缴纳的建安工程劳保费的各级建筑施工企业的划转等级标准直接划转至建筑施工企业社保基金专户。
四、划转方法和时间
1. 凡符合划转条件的建筑施工企业要及时填报“建安工程劳保费划转申请表”(见附件5),并附工程项目业主交纳的建安工程劳保费的缴费收据复印件和预收联系单及建筑施工企业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缴费基数及清单,向企业所在地建安工程劳保办申请划转。
2. 建安工程劳保办在收到建筑施工企业的“建安工程劳保费划转申请表”一个月内,按工程进度及时划转,待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后,将应划转建安工程劳保费的剩余部分一次性划转到建筑施工企业的社保基金专户。
3. 区外建筑施工企业在自治区内承揽的工程项目,项目所在地建安工程劳保办收取建安工程劳保费应在一个月内上缴自治区划转等级标准划转。如外地建筑施工企业用了本地的施工队伍,则建安工程劳保费应扣除本地施工队伍完成建安产值计提的建安工程劳保费后划转。
4. 区内建筑施工企业跨盟市承揽的工程项目,工程项目所在地建安工程劳保办收取建安工程劳保费后应一个月内上缴自治区建安 工程劳保办,由自治区留取上解调剂金和工作经费外,其余部分下拨到企业所在地建安工程劳保办,由企业所在地建安工程劳保办负责对建筑施工企业实施划转。
5. 自治区实行行业统筹的建筑施工企业,各级建安工程劳保办在划转其承建工程项的建安工程劳保费时应暂按以下标准划转,一、二级建筑施工企业全额划转;三级企业按50%划转;其余企业按20%划转(划转基数按缴费总额的75%计)。
五、建筑施工企业当年累计划转建安工程劳保费总额超过企业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应缴费总额时,其超过部分应并入建安工程劳保办调剂积累金。
第十七条 建安工程劳保费的调配:
一、调配原则和范围
建安工程劳保费调配主要解决建筑施工企业间建安工程劳保费负担不平衡问题。凡是参加了当地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其承建的工程项目已交纳了建安工程劳保费,但因施工任务不足,其建安工程劳保费收入不能满足企业社保交费要求的三级以上(含三级)各类建筑施工企业各类建筑施工企业 属调配范围。
二、调配办法
1. 自治区和盟市两级建安工程劳保办依据建安工程劳保费的节余情况和建筑施工企业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费差额的多少,每半年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一次调配。
2. 计算办法
企业应得调配 计算期内可用于调 该企业计算期社保金短缺额
= ×
建安工程劳保费 配的建安工程劳保费 计算期调配范围内企业社保金短缺总额
注:(1)计算期可用于调配的建安工程劳保费
a、盟市调配=计算期建安工程劳保费收入总额-应划转额-应提取费用
b、自治区调配=计算期盟市上解的调剂金总额-应划转额-应提取费用
(2)计算期企业社保金短缺额=企业从事建安施工人员应缴养老金-承建工程项目建安工程劳保费划转收入-境外、零星工程建安工程劳保费收入。
3. 申请调配的建筑施工企业每半年上报一次“建安工程劳保费调配申请表”(见附件6),建筑施工企业填制申请表时要如实反应建筑施工企业在岗职工人数,从事建安生产人数及社保缴费等情况,各级建安工程劳保办审核并综合平衡后,按管理权限分别进行调配。
第十八条 建安工程劳保费的补贴
一、补贴范围和项目
1. 补贴范围:
企业资质等级在三级以上(含三级)且成立年限在1975年以前原国有、集体(含控股)特困施工企业。
2. 补贴项目:
包括建筑施工企业依法交纳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按《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的职工死亡丧葬费及供养直系亲属的救济费,因工致残人员退休后的护理费和死亡后供养直系亲属的抚恤费;按规定在建安工程劳保费中列支的其它费用。
二、补贴方法
补贴原则上每年一次,凡申请补贴的特困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认真填写“特困建筑施工企业建安工程劳保费补贴申请表”(见附件7),上报当地建安工程劳保费划转、调配后的节余情况,实施补贴并报自治区建安工程劳保办备案。
凡经过盟市建安工程劳保办补贴后的建筑施工企业,其应交纳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费缺口额仍较大的均可以向盟市建安工程劳保办申请自治区特困建筑施工企业补贴。盟市建安工程劳保办对申请自治区特困补贴的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审核后,报自治区建安工程劳保办。自治区建安工程劳保办根据盟市上解的调剂金调配后的节余情况和各盟市上报特困建筑企业的情况,综合平衡后进行补贴。
各级建安工程劳保办对建筑施工企业实施建安工程劳保费的划转、调配、补贴后,建筑施工企业仍未能完成企业参加社会缴费要求的,由该建筑施工企业自行补缴。
第十九条 实施建安工程劳保费的划转、调配、补贴是一项政策性强而又十分复杂的工作,各级建安工程劳保办要切实加强领导,严格执行政策,密切与当地社保机构沟通,掌握各个建筑施工企业社会基 本养老保险金缴纳情况,实事求是地认真抓好此项工作,对在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除及时追回拨付款项外,并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以确保建安工程劳保费正常、公正、合理运营。
第六章建安工程劳保费的管理
第二十条 凡自治区境内注册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照规定在银行设立社保基金专户,指定主要领导负责建安工程劳保费的管理,落实专人承办建安工程劳保费的具体事宜。按时填报建筑施工企业建安工程劳保费的划转、调配和补贴。
第二十一条 建筑施工企业收到划转、调配、补贴的建安工程劳保费后,必须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专项核算,按照社保机构核定的缴费数额足额缴费,严禁挪作它用。
第二十二条 各级建安工程劳保办要加强对建安工程劳保费的家务事,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收款必须开具自治区财政厅统一印制的建安工程劳保费收款票据,并加盖建安工程劳保办财务专用章,接受各级财政、审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三条 凡实行票款分离管理的盟市,建安工程劳保办要严格执行票据分离管理办法,票款收入直接纳入本级财政专户。由本级财政专户拨回后,15%上缴自治区劳保办,85%用于划转、调配、补贴等支出。自治区建安工程劳保办所收各盟市上解调剂金和下拨各盟市建安工程劳保办建安工程劳保费调剂金不需再入各级财政专户。
第二十四条 未实行票款分离管理办法的盟市,盟市建安工程劳保办设立建安工程劳保费收入过渡账户,将所收票款在15日内由过渡 账户直接上缴自治区建安工程劳保办15%,上缴本级财政专户85%;各旗、县、区建安工程劳保费代收站设立建安工程劳保费过渡账户,每30日内将所收费用全额上缴盟市劳保办,由盟市劳保办负责上缴和分配,并及时将授权由旗(县、区、市)划转的建安工程劳保费和工作经费下拨到旗(县、区、市)建安工程劳保费代收站专用账户。自治区建安工程劳保办将各盟市上缴的建安工程劳保费按规定及时足额缴入自治区财政专户。
第二十五条 建筑施工企业职工参加社保的个人缴费,按社保机构要求由企业负责代收、代缴。
第二十六条 盟(市)级建安工程劳保办对建筑施工企业建安工程劳保费的管理实行收支季报和年报的制度(见附表8“建筑施工企业劳保费用情况统计表”)。
第二十七条 各级建安工程劳保费管理机构对计取的工作经费要专户管理,每年要认真编制工作经费开支预算,并报自治区建安工程劳保办及有关部门备案后执行。严禁挤占、挪用建安工程劳保费。
第二十八条 盟(市)建安工程劳保办每半年和终了后15日内将本地区建安工程劳保费实际收支情况按报表规定向自治区建安工程劳保办报送一次。(报表见建安工程劳保费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第七章建安工程劳保费管理机构的设臵和职能
第二十九条 自治区和盟市建安工程劳保费管理委员会分别负责研究、指导、协调和决定辖区内建安工程劳保费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原则问题,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第三十条 自治区和盟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成立专门的建安工程劳保费管理机构;指导派专人负责建安工程劳保费的管理工作,同时要对管辖范围内建安工程劳保费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查。各盟市在旗(县、区、市)一级要设立代收站,负责旗(县、区、市)范围内建安工程劳保费的收缴工作。
第三十一条 各级建安工程劳保费管理机构的职能:负责管辖范围内建安工程劳保费的收限,日常使用和管理;负责建安工程劳保费用票据的管理及财务报表的建立,数据的收集、汇总、上报;负责对建筑施工企业劳保费用及人员结构等情况调查、统计;负责对拨付给企业的建安工程劳保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负责与建筑施工企业建立联系单制度,确切掌握建筑施工企业承建工程及施工进度情况,避免建安工程劳保费的少缴、漏缴。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 凡与本实施细则相抵触的有关规定,以本细则为准。
第三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由建设厅负责解释。
【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职工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推荐阅读:
内蒙古保险销售人考试题10-25
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办法07-11
内蒙古自治区畜禽屠宰管理办法07-17
2018年下半年内蒙古财产保险试题10-02
内蒙古的变化07-13
内蒙古政府采购06-15
内蒙古民俗与文化11-04
内蒙古经济形势分析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