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梦想作文(通用11篇)
小时候,我不太喜欢到爷爷家玩,因为爷爷家的房子很破旧,空间也很小,没有地方可以让我尽情玩耍。我总是希望爸爸妈妈能把爷爷奶奶接到城里来,和我们一起住新房子。可是,爷爷说,这房子是他和奶奶亲手搭建起来的,一砖一瓦都融入了他们的心血,他们舍不得离开。
爷爷给我讲了当时造房子的故事:那时候的房子都是用木头做的梁,用石头砌的墙,再用黄泥土糊墙,所有的材料都要自己去扛,每一道工序都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完成,这在当时可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爷爷奶奶把这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宝贝!我的爸爸就是在这座房子里出生的,那时候,爷爷奶奶可开心了,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几十年过去了,爸爸和房子一起长大了。有一天,爸爸告诉我,他有一个“计划”:要给爷爷奶奶造一座新房子!我想,这可是大工程,我问爸爸,需要我帮忙搬砖吗?爸爸哈哈大笑起来,“如今,造房子可是现代化工程了!”首先,爸爸请来了设计师,画了好多图纸,从地基、外墙到内部装修都做了精心设计。爸爸给我看了电脑效果图,图上是一座三层小楼,白墙红瓦,非常气派。接着,爸爸请来了专业施工队,从打地基、浇钢筋、砌墙到水电等等,都有专业的工人来施工,爷爷奶奶只要在一旁“监工”就可以了。爷爷感叹道:“如今,我都闲着没事了!”为了让爷爷奶奶住得更舒适,爸爸征求了爷爷奶奶的意见,上网购买了许多好看又实用的家具和电器,爷爷奶奶可喜欢了!
为了庆祝爷爷奶奶住进新房子,我还 画了一幅画,送给爷爷奶奶作纪念。画的名字就叫作:《圆梦》。画中,我们一家人坐在新房子前,笑得非常幸福。
恢复高考36年,当初参加考试的青年如今已为人父母,高考之于他们,和他们的子女一辈,经历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意味着什么?
高考全家总动员
高考前夕,山西太原某酒店因大型会议入驻,截至5月底,只接受了约16间的高考房预定,和其他普通酒店相比,除了“有隔音设置”和“四折优惠”外并没有其他特殊之处,但考生家长更看重的是这里的地理位置,酒店距离街对面的高考考点十二中步行只需5分钟。
临近高考,这家酒店值班经理刘某说:“现在学校附近的酒店客房都很紧张,去年有考生因为迟到两三分钟而被拒考,今年家长为了不犯同样的错误,都希望孩子能离学校越近越好,恨不能住到学校里去。”
“如今高考真是全家上阵,如临大敌。我们那时候一家有三五个孩子,父母根本没工夫管,最多是高考那几天吃点好的,现在都是车接车送,以前家里有辆自行车就不错了。”这种贵宾式待遇是1978年参加高考的刘路远想都不敢想的,“我们高考那会和平时没什么两样,骑车从村里到县城参加考试要独自往返10公里,考场外静谧无人,没有家长等候也没有旅行社推销和免费饮料。”
较之刘路远,迟一年参加高考的曹居月当年也是一个人到20公里之外的县城参加高考,“家里也知道考上大学将会对个人、甚至整个家族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子女太多了,根本顾不过来,能吃饱就不错了,没有别的要求。”
对今年参加高考的吴雪来说,她的父母并没有当初自己参加高考时候表现得那么淡定,尽管当时已经是上世纪80年代末。虽然成竹在胸,但吴雪的父母还是选择在考场外和孩子共同经历这个关口。被挡在外面的父母虽然没有去考场外等候,但在吴雪午睡的时间里,夫妻俩坐在客厅都是“大气都不敢出”,甚至连上厕所冲水都觉得是一种严重干扰。
“住在当地最高级的宾馆,每天吃最高档酒店的饭菜,父母怕给我压力太大,让姑姑一个人每天开车接送。考试前的一段时间,每天都能听到母亲念叨‘别紧张别紧张……’,其实最紧张的是母亲。”吴雪告诉记者,与紧张的亲属们相比,自己面对高考并没有太大压力,很平常的心态。
考场外等候的家长在整个考试阶段绝对是最紧张的人群,一场考完,从里面走出来的考生轻松的表情与考场外“陪考”的父母紧张的表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很多考生为了不让父母紧张,干脆躲开他们走,和同学一起绕过大门,轻松地聊天。
上一代人的高考人生
1978年,恢复高考第一年,刘路远离开工地去学校复习。全班80多人,他用了3个月时间便考上大学,成为11名幸运儿中的一个,让当初曾讽刺其参加高考“完全是浪费钱”的老师大跌眼镜。“当时年轻,精力充沛,看书过目不忘。”这令刘路远十分骄傲。另一个让他很自豪的是平和的心态,他坦言当时对于是否能考上并不在意:“不上学,种地一样活,根本没有什么压力。”
刘路远的一个同学却没有这么幸运。“他平时成绩很好,但是一遇大考就完蛋。”刘路远的这个同学在第一次高考之后,陆陆续续参加了五六次高考,结果都是铩羽而归。当年同班的一位女同学从师范学校毕业,回母校任教,参加了高考监考,昔日的同学在高考考场尴尬地相遇,这个倒霉的“高考专业户”写名字时手抖得都写不上去。女同学于是叫他站起来,然后劈头盖脸打了他两个耳光,“高考专业户”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而不知所措,成功地转移了注意力,从而在那年终于考上大学。
当然,更多的人在参加了数次高考之后,无缘接受高等教育,只能回到原来的状态,从此昔日的同学就开始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计划经济时代,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毕业之后就是干部身份,工人、农民和干部的收入有相当的差距,随着时代的更迭,这种差异呈“剪刀差”分布,所以说当年的高考“一考定终身”绝不为过。
在“一考定终身”的背景下,当时参加高考的考生压力自然也很大。然而在当今社会,考生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殷期盼,全社会对高考的高度重视,考生的压力似乎也变成了“全民压力”。
不可回避的压力
据教育部6月5日公布数据称,中国高校历年招生人数1977年招生为27万人,报名570万人,录取率仅5%,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整个90年代也从未超过30%,相对于1999年大学扩招后录取率攀升至60%来说,竞争远没有30多年前激烈,但压力却不减反增。
高考压力成了学生们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那这些压力又都源自于哪里呢?就业压力首当其冲。尽管考生和家长们都知道,大学毕业生如今已经不由国家“分配工作”,但是考上大学是谋得一份好职业的基础。“考研、考博、出国、考公务员……考上大学是最基本的一个步骤,没有大学毕业,其他的都白想。”一个陪同孩子参加今年高考的考生家长坦言,高考是一个门槛,迈过去才有出人头地的希望;迈不过去,一生就要走很多弯路。
“代沟”这个词,我们已经相当熟悉了,说的是两代人因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道德标准等方面的不同而带来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而到了数字信息化的时代,“代沟”正在被一个新词——“代圈”所取代,指年轻人在新事物的操控能力正逐步超过他们的父辈,并且已经在很多方面颠覆了传统的由父辈掌控一切的局面。艺术界当然存在代沟。老一辈艺术家,经历了社会和经济变革,他们的创作大多具有明确的现实批判和人文关怀特征;而新一代艺术家成长在物资丰富、信息爆炸的年代,个性和自我意识的放大,引导他们走向更多元的道路。相同的问题,两代人的理解和表现的方式往往风格迥异;相同的形式,两代人的表达思想上又是南辕北辙。那“代圈”呢?是否新一代艺术家已经具有超越父辈、颠覆局面的力量呢?是否老一代艺术家真的会因为技术的屏障而甘居人后?两代人的交替将把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带向怎样的高度?本期专题,我们就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访谈,邀请两代艺术家进行直接对话,借社会、理念、方式、爱好等各种话题的碰撞,观察两代艺术家之间的“代圈”。艺术家之间面对面的坦诚让我们感到,当代艺术的“代圈”并不意味着障碍、束缚和逆转,而是理解、融合、突破和自我超越。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深深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那蝴蝶停在上面……”听着这甜甜的《童年》,父母童年时的情景跃然纸上。
听妈妈说,他们小时候从来都不用担心学习,家长也从来不管,因为家长还有许多繁重的农活要做。
她们在家独自做完作业后,就三五成群的出去玩。一说到这,妈妈就神采奕奕起来了。她说:“那时候,我们都爱玩滚铁环,捉迷藏,跳山羊。”
妈妈告诉我,当时她们在学校上学时都渴望下课铃赶紧响起来,放学的铃声赶紧响起来,因为这样她们又可以一起去教室外面的黄泥坑里玩泥巴了。要么捏个坦克,要么捏个泥人,要么捏个人间天堂。
虽然上一代人的童年缺乏玩具,但是却不缺乏友情和锻炼。我们现在如果一说到黄泥,肯定会说,“咦,脏死了。”
我们现在有许多玩具、游戏机、电脑、洋娃娃。
可是一到周末,我们就要去补习班或者被堆积成山的作业压垮。就算是完成了这些,或许也不会和伙伴们出去玩,只会在家玩电脑游戏吧。
虽然我们这一代人不缺乏玩具,但是却缺乏交流和磨练。
两个相同的词语,却有着不同的概念。
(1)板书:
一、架起理解的桥梁
前一框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由于与父母的年龄差异以及多重代际差异,而导致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了代沟,从而引发家庭矛盾的不断出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活动一:读图,思考讨论——这两种观说法有道理吗?说说你的想法?(引导学生讨论回答)怎样对待父母和我们之间产生的矛盾和代沟呢?
活动二:读图,动脑筋,出主意(见教材P23页)—— 让我们一起帮小冰正确处理这件事,寻求解决冲突的方法。(首先是不要发火,因为父亲的要求是出于对小冰的安全考虑,是爱护小冰的表现。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找到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⑴争取父亲到同学家接自己。⑵明天再去同学家做作业。⑶打电话给同学,把父亲的担忧告诉她,取消约定。⑷…)
总之,当我们与家长发生矛盾时,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和家长商量。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
2、学会遇事与父母商量沟通
面对家庭冲突,我们一定要学会商量沟通,要知道商量沟通的具体方法。请同学们看下面相关链接的内容,了解处理家庭冲突的集体方法。
相关链接: 处理家庭冲突六步法(学生阅读,仔细体会六步法)
第一步——明确为什么冲突 第二步——分析原因 第三步——解决方法 第四步——舍去下策
——选择双赢 第六步——看效果
3、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其实就是明辨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掌握沟通的基本要领。板书: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1)彼此了解是前提:相互不了解是难以沟通的。
(2)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了还要尊重对方。即子女尊重父母,父母也要尊重子女,尊重是相互的。
(3)换位思考是有效方法:做子女的有时要站在父母的位置上去考虑问题,这样,问题就好解决的多了。
(4)求同存异的结果:沟通中的任何一种可能的选择,都有利有弊,各有其理。因此学会权衡利弊,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衡取其轻。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放弃,放弃也是一种选择,不任性就意味着放弃我们的一些需要或打算。
人们在沟通的过程中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相关链接:沟通中的有效方法和经验(指导学生阅读领会)
了解父母,沟通就有主动权; 打开心扉,沟通起来无顾忌;
笑口常开,沟通起来无障碍; 耐心解释,沟通之中得理解; 换位思考,有效沟通不可少; 尊重理解,正常沟通最关键; 求同 存异,沟通不要走极端。
板书:
二、交往讲艺术
消除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代沟不能消极地等有了矛盾之后才去沟通,在平时我们就应该注意和父母的交往。交往也是一门艺术。
活动四:读一读,想一想——体验与父母交往的窍门毛毛的故事告诉
谈谈对“你想让父母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父母”这一与父母交往黄金法则的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希望父母关心我们,我们也应当关心父母。我们希望父母理解我们,我们也应当尽力去理解父)
2、与父母交往的具体要求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3、与父母交往三字经
这是与父母交往艺术的他人经验,也是非常有用的经验。家庭生活是一团麻,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各种各样的情景。这段“三字经”能给我们以有益的提示。(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细心体会。)
4、家庭交往要宽容。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相关链接:“都是我的错”
想一想:为什么团结寺人人都说“是我的错“,可可他们却都很快乐?而方丈的寺庙人人都对,却都不开心心呢?
(因为团结寺的僧人相互之间懂得宽容,个个心胸开阔把带给别人快乐,做为自己的快乐,所以他们都很快乐;而方丈寺庙的高僧彼此不服气,相互之间争高低,彼此斤斤计较,有了矛盾难以沟通,在相互争吵之中过日子,所以,谁也不快乐。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家庭交往要宽容。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这样才能增进家庭亲情,营造温馨和睦的家。)
(四)本课知识点:
(1)面对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代沟,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
通的桥梁;我们做子女的,要主动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2)学会与父母商量沟通。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法。这样,看似冲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沟通的好,我们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父母的主意。
案例一:
小雨出身于1980年,大学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应用,大学毕业后又考上了杭州某大学软件学院的研究生,毕业后,在找工作的工程中收到上海某外企的录用通知,收到通知的时候当时很开心,觉得这份工作比较体面,在同学之间也算是比较好的,所以当时没有怎么考虑就去上班了,上班没几天公司就把他派到宁波的办事处去工作,他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编程的工作,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之后,他发现他从事的这块工作只是公司业务的一小块,所作的工作也是非常的单调,上升的空间不大,而且公司也不怎么注重这块,提供的工资相对来说也比较低,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挣扎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想不出怎样走出这种现状。用小雨自己的话说是自己还是想走技术路线,但是他想找到适合他发展的平台却非常的困难。并且虽说自己是想走技术路线,但是到底这么走呢,今后职场道路还长着呢,到底怎么发展呢也是自己最大的问题。
案例二:
陈小姐出生于1972年,大学的是机械专业,大学毕业后经人介绍进入杭州某公司从事工装工艺设计工作,做了一段时间后感觉对本专业方面的工作不感兴趣,后来在该公司慢慢转做财务部计划和统计的工作,自己同时又取得了会计中级职称资格证书和CPA的证书,在该公司待了四年的时间之后觉得该公司分工太细,不能学到新的东西,因此选择了离职,
离职之后一直在杭州某民营企业担任出纳和财务主管,一直到最近这几天才选择离职,经陈小姐阐述她离开这家单位的原因是觉得该单位本身的发展有限,对她个人来说也是这样。离开该单位后她感到非常的彷徨,感觉自己这几年的工作的没有相应的提升,也没有学到一些新的知识,老是停顿在原地,她想寻求突破,但是不知到该怎么去做,她想进入一些规模和发展都比较好的企业,但是由于之前那两份工作都是在一些小型的民营企业里工作,使她很难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企业里找到一份适合她的工作。再则,由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是朋友介绍的,第二份工作是自己很容易就找到的,根本没有多花什么心思,如果现在让她去跟求职大军中的那些人去竞争呢,她肯定又竞争不过,因为她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写简历,怎样去参加一轮一轮的面试。
像小雨和陈小姐这样的状况其实是正好体现了80后和70后这两代人经常碰到的状况,往往这两代人前者还没有真正走入职场的正规,还在旁边四处的探索,而后者因为工作时间较长已经慢慢走出了自己的职场路线,但是在发展上都比较的缓慢,或者说到了一定时间之后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发展了,只能停滞不前,其实这两代人的问题都出在前期没有好好的分析一下自己,好好的规划一下自己,导致从学校毕业后根本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或者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但是由于缺乏对行业现状的了解根本不知道怎样去实施,只能盲目的去尝试和探索,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找到自己的职场道路,但是由于前期给自己缺乏相应的规划,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发展了。职场的道路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大家应该静下心里,听听前人的心声,好好给自己的将来的职业道路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父亲、母亲全健在,跟顼老是同龄人。当听说我到县城为顼老祝寿时,二老争着让捎话,祝福平安健康。因为二老知道,我这个性格内向的农民儿子,若不是遇上了顼局长,恐怕就不会有我的今天。有一次顼局长让我到他办公室,我不知有何事,到后来才知是要为我出一本专集。我想,全县那么多教师,单独为我出一本专集,我体会到这是对全体普通教师的鼓舞。回來跟父亲一说,父亲问那要花多少钱,我说是局里挤经费为我出的,不要一分钱。他又说你跟局长破费点,我说不用,父亲说:“遇到好人啦!”
妻子还记得十年前的情景。那时小女儿在县城念初中,放暑假我和妻子去接女儿,接上小女我们一家三口就向顼老的老家赶去,这是我和妻子预先商量好的,因为好长一段时间没看过老人了。到那里才知二老都有糖尿病。临近中午,顼老和师母不让我们走,我记得师母做的是菜豆、粉条、瘦肉菜,并说平时中午他们就吃这。顼老讲了三餐如何订饭谱,如何控制饭量,临走赠了我两本书,并叮嘱要坚持写作。顼老身体欠佳还想着我,我和妻子感受到温情关怀的芳香。妻子这次让我一定问老人身体健康情况,我说一定问到。
我和顼老的最近一次接触是去年,顼老到圪塔头中学作传统教育报告。顼老一到校就向校长打听我,校长特意安排我听会,并协助老干部局作好会议报道。我一个无名小卒,顼局长报告中还提到了我的名字,我真佩服顼老对人的关心。中午用餐时顼老又问我父母的情况。顼老对我家的情况很了解,当初因为愿让我去县城工作,我推说家务重,又要照顾老人,一直未能成顼老之愿,这点我感到愧对顼老一片心。
两代人的点滴温馨记忆都定格在“幸福”上。值此顼局长八秩寿诞,我想用母亲的一句质朴的话来作祝福吧:“顼局长是好人呀!好人长寿,好人有好报。”
刘爷爷告诉凡凡,猫的母亲是一只纯种的波斯猫,浑身雪白,而猫的父亲则是一只黝黑的野猫。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个凄惨的爱情故事呢。当年白猫爱上了黑猫,但白猫的主人为了让它诞出纯种的小波斯猫便到处捕杀黑猫,黑猫连夜逃亡,才勉强保住了性命。只是这时白猫已经怀了小猫,作为母亲,白猫只好离开了家,过着流浪的生活,终于有一天,它倒在了刘爷爷的门口,生出了小猫,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刘爷爷说,这只小猫他养了十几年,比凡凡的年龄都大呢。
凡凡仔细的看着,猫更像它妈妈吧。全身雪白雪白,一只眼睛是柠檬黄,一只眼睛是钻石蓝。凡凡问:“爷爷爷爷,你给猫的眼睛染颜色了?以后颜色掉了怎么办?”刘爷爷笑了:“没有,小猫出生时就是这样,眼睛永远是黄色和蓝色。”
刘爷爷叫猫大白,凡凡也叫猫大白,可是他正在换牙,说话丝丝透风,总是把大白说成了“蛋白”。那时,凡凡和大白一起去田地里奔跑,一起爬到树上偷鸟蛋,一起在繁星笼罩的凉席上睡觉。
凡凡很幸福,他很爱大白,很爱刘爷爷。燕子去了又飞回来,一年过去了。
刘爷爷是在立春那天去世的。刘爷爷的儿女都在远方工作,他的老伴很早就离开了。刘爷爷一直和大白相依为命,那天清晨,大白发出惨痛而绝望的叫声,低沉的声音撞击着院子里的每一个角落。人们抬走了刘爷爷的尸体,大白也随之不见了。
凡凡为这事难受了好一阵子,他让几乎出动了所有亲人去找大白,但都一无所获。有人猜测大白去了刘爷爷的坟头,有人说大白去了隔壁的村子,也有人认为大白已经死了。凡凡总是感觉大白还活着,却怎么也找不到它。
又过了一年,凡凡家进城了,到村口的时候,凡凡看到了一只正在捉老鼠的猫,猫是灰色的,凡凡觉得那个背景好熟悉,好熟悉,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两年后,凡凡因为一些事情又回到了村庄,在家门口的台阶上,躺着一只猫。这个姿势。凡凡忽然记起了什么,大声喊:“大白!”猫扭过头来,一个眼睛是柠檬黄,一个眼睛是钻石蓝。
“爷爷爷爷,你给猫的眼睛染颜色了?以后颜色掉了怎么办?”
“没有,小猫出生时就是这样,眼睛永远是黄色和蓝色。”
凡凡全都记起来了。
凡凡确定了,它就是大白,它就是大白!大白跑了过来,在凡凡的周围环绕着。
他们注定会相遇,他们注定会认出对方。
因为他们彼此深爱着。
非常感恩主办方给我这次上台汇报的机会,以及对我们的热情服务和招待。我叫康金胜,来自辽宁抚顺,今年46岁。参加论坛汇报讲座有十几次了。我只所以走上讲台来讲,是想通过我的人生经历让很多与我相似经历的人有所警戒。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传统文化如何改变了我们父子两代人”。我的经历非常坎坷,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给我带来很多灾难,使我苦不堪言,好几次差点儿把人打死,也有好几次差一点儿让人给打死。
我哥五个,没有姐妹,排行老三,家里很贫困。记得我小时候上学,学费都交不起。开始很自卑,长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家里经常断粮,无奈,我去找邻居、朋友、同事借粮本,买苞米面。这时我开始产生怨恨。当时不体恤父母心,其实父母很不容易。我就想,我以后无论如何我得赚钱,只要吃好的,穿好的,让我干什么都行。
我的父亲是个实在人。记得母亲给我讲过父亲的故事,父亲去接我家的一个亲戚,走到半道儿看到有一个人打听路,我父亲就给人家讲,怎么讲人家也不明白,最后我父亲让亲戚在原地等,他领那个人找到了他要找的地方。他再回来,亲戚就在原地等了一个小时。
我开始做生意时也不坏。有一个人突然倒在我们门口,我把他扶进商店,给他买了一瓶汽水,后来他非常感激我。当时我想,这是从小父母对我们的影响。
到了80年代,因为想挣钱,在市场上结识了一些朋友,他们卖各种东西,卖裤子,卖毛衫。有的卖毛料找几个托儿,卖的挺快。当时我觉得挣钱的机会来了,就干吧。找了几个人,卖假布料。当时挺挣钱,那个时候饭店服务员的月工资30几块,我们一天好几百块。我们那时候连唬带懵,再吓唬,天天这么做。有一次,有人发现是假的就来退。到手的钱我们能给你退?那不可能的。怎么办,不是躲起来就是打架,以至于当时几天就打一次架。我们把整个市场闹得乱哄哄的。后来公安局、工商局,还有城市的执法人员都来找我,抓我,那也管不住。只要和我们做一样的,我们肯定给打跑,也不考虑别人如何。后来卖了一年布之后,大家都知道是假的,没人买了。这时候我发现有个粉底卖得挺好,实际上女同志抹脸上都烧脸。后来我起了名叫美国粉底,还卖得挺快,不少人卖,争前恐后。有的邻居、亲人、朋友托我买,我也卖,我也不告诉真假,反正就是卖。
后来学习了传统文化,我就想当时我的行为很恶。恶在哪儿了?先说卖布,人们快过年了,买几套布料,有的自己穿,有的孝敬老人的,拿回去是假的。您想想,那家人能不闹别扭能不打架吗?尤其是粉饼,女同志抹脸上过几天掉皮,直烧脸。你想想他们能不骂我们吗?每天都有几十个,上百个来骂我们。那我们心里能舒服吗?
那个时候内心非常空虚,愿意喝酒,每顿饭都喝酒,一顿一斤白酒,愿意喝,喝完之后就难受。有一天我喝多了,天下小雨,和两个朋友一起一起在外面走。我拿着一把破雨伞,看到对面有人拿着比我好的雨伞,我就过去换。有的看我喝多了,换给我,有的不敢惹我换给我,不换我就抢。有个小两口儿拿的雨伞我觉得挺好,我就过去了,他不给我,我上去就给两脚,这个男的也不管女的了,就给跑了。走了大概有一公里的距离,后来我算了一下,整整换了6把雨伞,最后我拿在手里的还是把破雨伞。就是如此的胡闹。
《弟子规》中讲:“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饮酒多了,丑态百出,酒后无德。我抢人家的雨伞,人家回家得骂我,也会给朋友说,也会给别人说,对社会造成恐慌。
有一次参加朋友婚礼,去了就猛喝,喝多了,我对面也有个人,他自己也不含糊,我们话不投机,就打了起来。当时他把我的脸都踢青了,差点儿伤及生命。
坐出租车,我嫌钱要的太多,与司机打了起来,我狠狠地把人家打了一顿。后来人家追过来,给我两刀子。
我从小养成的愤恨、贪婪、虚荣心,谁有钱有权就拼命巴结谁,在人面前就像一个小丑一样。我看到有钱有势的人就跟随他们,知道我这个人的就离我远远的。
我刚才提的我以前的恶心、恶行,只是很少的一些,时间关系我不能说很多。我做了很多坏事,很多坑人的事,以至于导致我睡眠困难。有时候一个人在家里恐惧、焦虑、烦恼,坐立不安。有时候是自己的事,有时候是别人的事,常被公安局抓去,抓去就一两天,也遭了不少罪。
因为没有钱,30几岁连套房子都没有,租房子都租不起。有一次自己在家睡觉,大概早上5点钟,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惊醒。我想一定是公安局抓我,当时是夏天,我没一分钟就穿上衣服,从窗台一下子跳下去。我就打车跑了。跑了之后找朋友打听一下,原来是街道收卫生费的。
从一位老师那里我接触到了传统文化,后来又接触了《弟子规》。我知道了我为什么痛苦,为什么事业没有,财富没有,为什么什么都不顺,我找到了根源,找到了答案。
我得做,我一定要把这个事做好。从讲孝悌开始,从吃素食开始。我知道吃素食,常吃对人身体好,我就坚持下来了。一晃十年了,看我的身体,一点儿病也没有。这几年头疼感冒的,喝点水几天就好,啥病也没有,这就是吃素的好处。
尽孝,当时我母亲在北京,我姥姥已经快80岁了,有老年痴呆,每天得我妈照顾她,我就把姥姥从北京接到我家,找了个保姆,专门伺候姥姥。晚上经常给她唠磕。我伺候她三年感到很欣慰,替我妈妈尽孝了。
兄弟和睦也是孝。我二哥因为触犯刑律在服刑,我得去照顾。我给我二哥拿钱改善生活。当时我四弟已经离开人世走了,我五弟当时他不需要我照顾,但是我也常常地关照他。说到我们哥几个,我再补充两句。我二哥进了监狱,我五弟因为跟人打架被人打死了,我四弟过了一段时间被公安局抓住,和五弟一起都给送到了派出所,我四弟被送进了监狱住院,就是这个时候死的,年仅34岁。后来,我五弟因为喝酒也死了,年仅37岁。说到我们哥几个都不是偶然的,这是必然的。我如此,我的哥们儿在我们这个地方特别有名,都很闹,做了许多恶事。说实话,也是恶报的结果,真是让我妈操粹了心,为我担心,老人家想想就心痛啊!
对妻子体贴,以前跟妻子也是老打架,我别人都敢打,媳妇不敢打?后来我学传统文化
我知道了,夫妻和睦,不能打。我知道了夫妻间不是吵架的地方,是讲道理讲情义的地方,别斤斤计较,这样夫妻能够和睦,家和万事兴。
从学传统文化以后,所有的善事我都爱做,大到救人性命,小到走路,看到有车推不上去,我也帮一把。有人上卫生间没纸,我说有纸,过去拿去。我想帮助别人,做善事,做上瘾了,不做不行了,身心愉快。
忍是个大事。有一回我在下班的路上,看到一个朋友,和我弟弟挺好,我学好了大家知道,他们还在混。看到我了,和我又开玩笑,他们也喝点酒,拿刀给我屁股上攮了一刀。我急了,就跑了。不远他就追来,可能不解恨吧,上来他向我的右下臀又一刀,正好我离一个门诊不远,我媳妇跟我上医院。要做手术,因为扎透了,做完ct后没有捅到肠子,当时真的遭了很多罪,其实挺疼痛的。第二天我以前的老朋友来了,对我也挺好的,对我说,你出院后,我们要拿他们全家算帐。我心里说拉倒吧!因为我学了传统文化,感谢你的善意。我心里想,我再也不和人结仇了。
后来我媳妇报案了,把这小子抓了,判了两年徒刑。过后的日子,我去看他,他都主动给我握手,觉得很惭愧。我二哥从监狱回来,听说这事儿后就想收拾他,我说拉倒吧!冤冤相报何时了。若是在以前,一个是他不敢,还有一个是我得把他打残废。
现在我回头一看,真的挺好,睡觉舒服,走路也不担心。做了十年八年的善事,所有的这些都改变了。财富有了一些,房子有了两处,妻子和睦,兄弟和睦。
我最大的好处是我孩子的转变,下面说说我孩子。我的孩子从小在我的身边长大,因为我做得不好,做了很多恶事,你想让孩子做好可能吗?不可能的。所以我的孩子也长不好。我给孩子说,好好学习,听你奶奶的话。这些不疼不痒的话没有作用,因为我也不会说别的,做别的。所以孩子从小脾气拧,脾气不好。孩子上了中学之后,爱上网玩游戏。一开始买了电脑上网,后来上网吧,整宿玩。玩什么咱们也不知道啊,后来就结交社会上的小朋友,学也不好好上了,喝酒、抽烟、搞对象,给人抢钱。我一看一帮小流氓,晃晃悠悠的,我儿子怎么变成这样了?哪个父亲不想望子成龙,谁都想,我想让我儿子这样吗?我不想。当时我自己又不会做人,从小就没有教育他怎么做人。有一回,他的一个同学,忽悠他去抢钱,抢了一个mp3,后来那个人报案了,公安局把他们抓了。因为我的孩子旁边站着,没有动手,没有抓他,那个孩子判了两年。这个行为很恶劣,因为我儿子没有参加,没有动手也就没有被处罚。但是如果没有公安局及时地抓他们,我儿子尝到甜头了,他自己以后还会这么做。
多亏公安人员,及时抓他们,后来没有抢东西,就打架。这个孩子当时跟邻居还有同学去吃饭,另一帮小孩,看到了其中一个小孩就把他们打了,我儿子过去拉,也把他给打了,后来他拿了菜刀连追带赶地砍跑了,去打他们去了。我说这下完了,走到社会小黑帮去了,我说这个不行啊!他现在走的路就是我当初的走的路,我得救他啊,我不能让他这样下去,这么下去怎么行?学了传统文化我知道,我就是什么都不干也得救他,这最重要的。因为如果孩子教育好了,不光是对他本人的好,对家庭的好,也是对社会的贡献。因为他做的坏事恶事会危害社会的。如果每一个家庭的孩子都不好好管,最后社会成什么样了。大家想想,如果这样,他们四五十岁的时候,社会成什么样了,可想而知。由此我常常非常担忧,现在的孩子很恐怖,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也不知道将来的好坏,也不考虑将来,不考虑以后。我对这些孩子很是担忧,很是心疼。我想到这些以后,我就想一定要帮助孩子。
上北京之后,该拿钱拿钱,该了事了事。
我怎么办呢?让他学习《弟子规》,学习传统文化啊!因为我受益了,人有善念,想要孩子好也是善愿。不长时间有人给我打电话,有一场培训会,当时是全国知名的学习传统文化的老师在做培训,培训很多天。让我也去,我就去了,我把我儿子领去了。我第一天就回来了,五天回来以后孩子就变了。变化怎么样了,他大谈参加培训的盛况,而且说到我也想成圣成贤,我说太好了。
后来我打听了鞍山有个老师举行培训班,也到那里学习。学习了一段时间,也感到很好,改变了很多的价值观,人生观。我打听到庐江有个传统文化学校。这所学校是由爱心人士创办的,不收学生的任何费用,不收学费,不收资料费,不收衣服费,不收任何费用,只要你学习传统文化,父母同意,这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可以。我觉得太好了,就让孩子在那里入了学。学了将近一年,学的什么情况呢?他给我邮了一封信,说了自身的情况,当时是07年去的。我在这里给大家念一下,看看他通过一年的学习到了什么情况。谢谢!
尊敬的父亲您好,儿子这么久才寄出信函望您见谅,在此孩儿将学习的经历,对自己的修学所感向您汇报。我曾经风趣地对同学说,过两天25号您知道是什么日子吗?是我来这里一周年的日子。一年了,回忆起来,有许许多多的感怀,我感到很多的喜悦,让我领悟到了人生的价值在何处,大孝显亲。
往日颓废,对父母不孝敬、忤逆,20年的人生都虚度了,浪费了光阴不大紧,在走弯路的过程中,不知伤害了多少人,让他们痛苦过,又有多少人为我惋惜。我以后绝不再重蹈覆辙,重走弯路了。孩儿现在唯一的希望,家庭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一年之中,孩儿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上有了质的飞跃,在此期间意识到了,不学无术是不行的。一年的时间,我总结了十几年的教训,悟出两个经典的道理,万事开头难,只要肯攀登。后来我会一帆风顺,所以孩儿带着这份明白培养了很多能力,阅读、写作、思路、耐心、引导、工作等诸多方面。此外我在设计方面提升的尤为突出,中午也在埋头苦干,没想到我在耐心、观察和交往能力上有了前所未有的成效。
每次去信给您,如果停止不前的话,证明已经不刻苦了。在学习当中孩儿发现,自古以来,圣贤好学成为天下人的楷模,孔子、董仲舒、秋瑾的事件都值得我们学习。相信古人可以,我也可以,相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坚持自强不息的精神,儿的成功指日可待。
宝宝肤色与吃无关
民间认为,孕妇要多吃牛奶、豆腐、莲子、淮山、芡实等白色食物,才会使将来婴儿的皮肤白皙。还有人煞有介事地说,孕妇不能吃黑色、焦色、油炸等黑色食物,中药更是点滴不能沾。
其实,婴儿皮肤颜色的深浅,是由机体黑色素细胞数量决定的,很大程度由遗传基因决定,父母皮肤白,孩子的皮肤就较白,与吃什么无关。有时也可能隔代遗传,父母的皮肤都白,但祖辈的皮肤黑,那么孩子的皮肤也可能较黑。后天也有影响,如光线照射强烈,刺激黑色素的生长,皮肤就变黑。我们建议孕妇多吃上述白色食物,是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利于孕妇和胎儿健康。
孕妇喝中药会使黑色素通过血液流到胎儿体内,导致胎儿变黑的说法站不住脚。因为中药有植物性、矿物质和动物性三种,而给孕妇吃的中药基本都是植物性的,并没有黑色素。而中药汤本身的颜色,会通过消化道流走。
需要提醒的是,瘢痕体质(身体受伤部位会长出瘢痕疙瘩来)的婴儿,身上特别是脸上有伤口在愈合时,要少去碰触,否则会刺激黑色素的生长,使疤痕更明显。
水果也是“双刃剑”
很多孕妇往往没有胃口吃饭,于是便选择用水果代替正餐;有的孕妇由于妊娠反应剧烈,更是依靠吃水果来减轻妊娠反应。这些行为都是错误的。
尽管水果营养丰富,但营养并不全面,而且影响其他食物的吸收,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对于子宫、胎盘及乳房发育来说,水果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更是不足;同时,用水果来代替蔬菜还会减少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容易诱发便秘。
如果正餐过后,还大量食用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加之运动减少、体重增加,很可能导致孕妇血糖升高、代谢紊乱,引发“妊娠糖尿病”,对母体和胎儿都会产生严重危害,孕妇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胎儿则可能出现畸形,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胎死宫内。
孕期食用水果,应该注意“度”和“道”。最好在两餐之间,每天最多不要超过200克;尽量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不要无节制食用西瓜等高糖分水果。水果中含有发酵糖类物质,吃后最好漱口。要注意饮食卫生,生吃水果前必须洗净外皮,不要用菜刀削水果,避免将寄生虫卵带到水果上。
产后火大是吃出来的
产后规矩多,在南方沿海地区更多。炖鸡汤、喝老酒,许多产妇在产后都会强化补充这些高蛋白的食物。可是吃得越多,就越上火。
刘志龙有一个儿子,名叫刘特,高燕有一个女儿,名叫孙兰兰。这一儿一女也跟着父母进入了重组家庭。婚后,他们住在刘志龙名下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里。高燕和刘志龙一起经营蔬菜生意,两口子挺恩爱;更幸运的是,两个小辈—刘特和孙兰兰也相处得不错,一家四口,儿女双全,令人羡慕。
可刘志龙和高燕怎么也没想到,儿子和女儿会“好过了头”,节外生枝。
出了“家丑”?
继子继女谈恋爱
刘特和孙兰兰是在父母的婚礼上第一次见面。刘特在哈尔滨商业大学就读,孙兰兰在哈尔滨工程学院读书。刘特比孙兰兰大3个月,见面后,二人就以兄妹相称。虽然彼此都觉得有点别扭,但因为父母的关系,他们只有试着相处。父母婚礼过后,二人就回到各自的学校。尽管临行前,父母嘱咐他们在哈尔滨互相照应着点,可到了学校,两人谁也没有主动联系对方。
2012年春节前夕,在外上学的他们第一次回到共同的新家。有点拘谨的兄妹俩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住。由于家里是两室一厅,父母占据了一个卧室,另外一个卧室之前一直由刘特的奶奶居住。奶奶见家里添人进口太拥挤,便回到乡下女儿家去住了,这样,奶奶的房间空了出来。即便这样,还是不够用,一个房间,给哪个孩子住呢?
这时候,最为难的是刘志龙和高燕,他俩都怕伤害孩子,和继子女处不好关系,谁也不好做主拿意见。这时刘特站了出来,主动提出“我住客厅沙发上,让妹妹住卧室”,二人这才松了口气。孙兰兰很感激地看着刘特:“哥,要不,我住客厅吧?”刘特笑笑:“都是一家人了,不要这么客气,我是哥哥,理当如此。”大家都笑了。这件事,就这么顺利解决了。二人趁着融洽的气氛,又一次嘱咐俩孩子,“在哈尔滨互相多照应”,两人点头答应了。
过完春节回到哈尔滨,还是刘特主动联系了孙兰兰。有了开头,就顺畅多了,日子久了,孙兰兰也不再跟刘特客气,两人的联系渐渐多了起来。孙兰兰喜欢游山逛景,礼拜天没事,就主动联系哥哥,二人结伴去玩。刘志龙和高燕看着一双儿女从哈尔滨发回来的合影,心里特别高兴。
重组家庭孩子之间的相处如此融洽,刘志龙夫妇放心多了,生意也做得更起劲了。他们计划攒够钱就换大房子,让孩子们回来也能住得宽敞些,再把老母亲接回来。
2014年7月,刘特和孙兰兰双双大学毕业,都留在哈尔滨打拼;2015年3月,又先后回到海林市找工作。回家后,依旧是刘特住客厅,孙兰兰住卧室。
之前,两个孩子不约而同地留在哈尔滨,现在又不约而同地回到海林;回来后,两人也是同进同出,形影不离。作为妈妈,高燕察觉到了异常,她担心地对丈夫说:“他俩不会有什么吧?”刘志龙琢磨琢磨,也觉得不对劲。
2015年5月的一天,趁刘特外出,刘志龙授意高燕将女儿叫到卧室询问。孙兰兰面对妈妈的询问,先是敷衍,但在妈妈不依不饶的追问下,只好说了实话:“我们俩恋爱了。”高燕一听就急了:“你们是兄妹!这不是乱伦吗?”孙兰兰不以为然:“我们俩没有血缘关系,怎么就不能在一起了?根本谈不上乱伦!”在客厅里等消息的刘志龙听到越来越激动的对话,赶紧冲进卧室:“小点儿声!家丑不可外扬,这事不能让邻居听到,否则我们的脸往哪儿放?”孙兰兰不服气:“爸,我们是正当恋爱,怎么丑了?”刘志龙压低了声音:“兰兰,别叫唤,有事好商量。”
三人正争执,刘特回来了。刘志龙把儿子劈头盖脸骂了一顿。这时候,他们才知道,两个孩子早在一年前就恋爱了,怕父母接受不了,才一起刻意遮掩,瞒到现在。
见父母已经知晓,他们不再畏惧了,尤其是孙兰兰,放话说:“你们同意最好,否则我们就搬出去住。”刘志龙和高燕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一夜无眠,刘志龙冷静下来对妻子说:“也许是我们太保守了?要不,我们征求一下亲戚的意见吧?”高燕同意了。
第二天,高燕叫来在银行工作的妹妹高娟,刘志龙也叫来在本市做建筑商的堂哥刘志高,说出了眼下的难题。
刘志高坚决反对:“社会再怎么发展,规矩不能破,没有血缘也是哥哥。”高娟却不同意刘志高的意见,认为两个孩子没有血缘关系,谈恋爱很正常,跟乱伦挂不上边。
两派相左的意见,让刘志龙夫妇为了难,他们又先后询问了几位至亲,结果依旧是如此。
夫妇俩举棋不定,又分头做儿女的工作。可任凭两人说破了嘴皮子,一对年轻人都坚称非对方不娶不嫁。为此,两家亲属也闹翻了天,年长的、守旧的,主张马上分手,认为这是天大的丑事,年轻一辈则劝他们不要阻挠两个年轻人的幸福。两口子百般纠结。
哪知,就在这节骨眼上,孙兰兰发现自己怀孕了!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这可怎么办?眼看事情不能再拖了,夫妻俩无奈想出了一个“谁都不得罪”的办法:他俩离婚,让两个孩子安心结合。
暗藏“私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刘志龙和高燕把方案抛出,刘特坚决不干:“你们这是在变相逼我和兰兰分开呀!”孙兰兰也掉下眼泪:“我们再自私,也不能拆散你们!”两对有情人在世俗和真情面前,不知如何是好。最终,刘志龙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两人对外假离婚,让刘特与兰兰结婚,等风头过了,他们再找机会“复婚”。两人把高娟找来商量,高娟也觉得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于是就这么决定了。
夫妇俩打算出去租房住,把现在的房子让给两个孩子结婚。刘特和孙兰兰接纳了父母的方案,但他们不忍心让父母出去租房。
刘志龙态度坚决:“我们假离婚,就不能继续住在这里了,否则别人不会相信。”说到这儿,他内心一阵伤感,想到了有关这套房子的往事:房子是前妻在世时买的,刚搬进来一年,父亲就得了肾癌。夫妇俩把父母从老家接到城里治病,不想,就在给老人治病的过程中,妻子也查出了肺癌,而且已是晚期。不久,父亲和妻子先后去世。对亡妻,刘志龙一直非常愧疚,家里的摆设还是按照她活着时的样子摆放的。现在,房子要给儿子做婚房,一收拾就变样了……不过,看到儿子成家,也是亡妻的夙愿。一时间,刘志龙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说:“只要孩子们好,我们租房怕什么,就是离开海林,也心甘情愿。”
这番话令在场的所有人动容,尤其是孙兰兰,被感动得泪流满面,突然冲着高燕说:“妈,你把租出去的房子收回来,和爸爸去住吧!自己有房干吗还要去租房?”孙兰兰的话令高燕一下愣住了,她打了女儿一下:“什么房子?你胡说什么呀?”
“就是咱家那套大房子呀!你别瞒着爸了,你和爸去那里住,以后我们过去吃饭也宽敞。”这番话令高燕的脸涨得通红。刘志龙疑惑地望着妻子,高燕连忙解释说:“老刘,我跟……跟前夫是有一套房子,忘了跟你说了……”原来,高燕前夫去世前一年曾买彩票中了50万元,在市里买了一套140平方米的大房子。和刘志龙再婚时房子刚刚装修完毕,她搬到了刘家,把房子租了出去。考虑到那套房子是婚前财产,她一直号称无房,把租金悄悄存了起来,打算以后给女儿做嫁妆。她本以为刘志龙永远不会知道,哪知,女儿却莽撞地把这个秘密抖搂了出来。
刘志龙听后脸色大变,场面十分尴尬。高娟赶紧替姐姐解围,岔开了话题。孙兰兰当时是情之所至,认为两家人真正融为一体了,也不忍心让父母出去租房,才抖出了秘密。她哪里知道,这个秘密,就像多米诺骨牌,衍生出无尽的矛盾……
其实,刘志龙是个实在人,对妻子的财产并不觊觎,只是这种欺骗让他受不了。一想到几年来,因为房子不够住,老母亲不得不寄居在姐姐家,妻子却袖手旁观,他就无法原谅。当晚,客人走后,刘志龙质问妻子:“房子是你的,我夺不走,为什么瞒着我呢?”高燕不知道怎么圆场,只有不停道歉:“是我不对,刚结婚时对你不够了解,没敢说。后来,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刘志龙认为高燕的话完全是托词:“如果兰兰不说,你打算瞒到什么时候?你还有多少事瞒着我?”高燕见刘志龙不依不饶,也很生气,两人大吵起来。
2015年7月,高燕的房子出租到期,和刘志龙商量搬进去住。刘志龙却耍起了拗,死活不去,还另外租了一处房子,一个人搬了出去。高燕也生气了,她搬回了自己的大房子,两人开始分居、冷战。谁也没想到,假戏变成了真唱,这回不用宣扬,周围人都知道两口子闹起了离婚。
闹归闹,儿子结婚这件事,刘志龙并没有怠慢。他拿出积蓄15万元,把老房子装修一新,还添置了高档家具,只等找个好日子,让两个孩子把婚事办了。按照当地风俗,结婚前,需要办一个订婚仪式。原本刘特和孙兰兰打算省了,高燕却不同意:“我要在这个仪式上宣布和你爸离婚的事,否则,你们怎么光明正大在一起?”她没有和刘志龙通气,就大张旗鼓地向双方亲友、邻居发出了请柬。对此,孙兰兰提醒过母亲,但高燕是个大大咧咧的人,毫不在乎:“假离婚不是你爸自己提出来的吗?我们俩闹别扭,不能耽误了正事。他心里肯定能懂我的意思,不会生气的。”
期间,刘特和爸爸商量订婚的事,刘志龙说:“兰兰妈操办就行了。”刘特知道父亲在赌气,没有勉强。订婚前一天,见刘志龙迟迟没有动静,高燕主动给他打去了电话:“老刘,别闹了。明天这事,你得出面操办。否则,离婚咱可就假戏真做了。”这本是一句玩笑话,刘志龙却没一点热乎气儿,闷声说:“你想咋办咋办,我出不出面无所谓。”
堕胎?杀人?
脆弱的家庭神经终于崩溃
订婚仪式前夜,高燕给女儿打来电话,电话里,她显得有些郁闷,一再跟女儿说:“看你爸这个样子……如果爸妈真离婚了,也怪不了妈。”孙兰兰安慰妈妈说:“你别多想了,你们俩离不了。” 母女俩相互安慰着,打算等仪式结束后,由孙兰兰出面,好好和刘志龙谈谈,让两人和好。
第二天,刘志龙始终未到,高燕不得不一个人站出来宣布了要离婚的消息:“我和老刘为了孩子们,不得不分开了,希望大家能够包容、理解。”高燕两口子为儿女做出的牺牲,令宾客们十分感喟。
订婚仪式顺利完成,由于父亲始终没有到场,打电话也不接,刘特放心不下,当晚便赶到父亲的租房处。见刘特挺长时间不回来,孙兰兰打电话询问,刘特闷声说了句:“我今晚留下陪爸。”孙兰兰听刘特语气不对,问怎么了,刘特却不肯说。
原来,刘特赶到父亲的住处时,刘志龙已喝得酩酊大醉,正抱着亡妻的遗像痛哭。
儿子一到,他对着儿子泪流满面:“爸这几年把你妈忘了,没良心哪!爸今天没心情去,但绝不会坏你的事。”刘志龙对儿子承诺,等心情好一些,就去找高燕和解。刘特知道,母亲在世时,和父亲感情非常好,这番告白,既真切又伤怀无奈。他听了心里酸楚,却不便告诉孙兰兰。
孙兰兰正在孕期,恨不得男友时刻陪伴,听说刘特不能回来,很不高兴地说:“你爸是不是又一肚子意见?他事真多。”听女友数落父亲,刘特也生气了:“我爸咋多事了?你妈连句真心话都没有,他就不能有点意见?”孙兰兰从没听刘特这样说过话,也毫不客气:“就算我妈隐瞒,她也没错。房子的事还是我说出来的,否则你们知道吗?你们父子俩计较起来没完了,是男人吗?”这些话赶话说出来的抱怨,却激怒了刘特:“我们不是男人,你们还上赶着干吗?有本事分手!”说完,他挂断电话。
第二天刘特就出差去了,赌气好几天没和孙兰兰联系。没想到,孙兰兰是个任性的女孩,见一向百依百顺的男友如此“嚣张”,居然瞒着所有人,到一家私人诊所做掉了近4个月大的孩子,事后还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男性朋友为她签手术单的图片。这下彻底惹怒了刘特,他提出了分手。刘志龙非常喜欢孩子,得知孩子被孙兰兰做掉,勃然大怒,一口咬定是高燕指使女儿干的。双方关系越闹越僵,高燕正式向刘志龙提出了离婚。
2015年9月26日一早,刘志龙喝了不少酒,他越想越气,赶到高燕住处算账。两人一通大吵,高燕把刘志龙赶出家门后,就去家附近的公共浴池洗澡。刘志龙追了过去,两人在浴池院子里厮打起来。高燕抓破了丈夫的双颊,刘志龙随手拾起一块石头,朝高燕头部猛砸数下,高燕当场倒地……
接到群众报警,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将刘志龙当场抓获,高燕却不幸死亡。孙兰兰得知因为她做掉了孩子,继父将母亲杀死,追悔莫及。
本来是件两代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好事,却演变成一场闹剧,最后还出了人命,得知此案原委的当地群众无不唏嘘叹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