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审题与选材(精选5篇)
(青铜峡市第二小学蔡秀琴)
一、半命题作文的审题
近几年,语文考试中半命题作文考试的比例有增大的趋势。如:《感谢》《真美》、《我因而自豪》、《一个让我____的日子》《聆听》、《______在细微处》等,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写好半命题作文,就成了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半命题作文就是限定一半的内容,留出一半的内容由学生填写的作文命题形式。对于学生来说,如同在蓝天里放风筝.限制性与开放性兼具。因此学生可写的内容更多,切入的角度也更多,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更紧密,有利于考生尽情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最有意义的人生体验和对生活的思考。
而半命题作文写作的关键是审清题目,补好题目,把半命题作文变成命题作文来写半命题作文从形式上看,它由文字部分和填空部分组成,有的题目前还有一段提示语,后面还有具体要求。我们在拿到题目后,先要分析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小学半命题作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命题形式:
1.需要补足前半题。如《______,我想对你说》《______错怪了你》等。
2.需要补足后半题。如《我的______》《我终于______》等。
3.需要补足题目中间部分。如《一个______的人》《记一件______的事》等。
4.需要补足题目前后两部分。如《______教我______》《______“六一”______》等。
那么,半命题作文,怎样补足题目呢?
1.题目中的空白处,需要补足的往往是记叙文六要素中的某一方面或是文章的中心。例如:《发生在______的一件事》这个题目可以填时间(早上、中午、晚上、课间等)、地点(教室、家中、路上等)之类的词语;《记一个______的同学》,可以填上“助人为乐、勤奋学习、尊老爱幼、拾金不昧、关心他人”等表示文章中心思想的词语。
2.要在题目的空白处填上自己最熟悉、最喜爱、印象最深刻的反映内容的词语。如,《我爱______》的题目,因为各人的兴趣爱好不同,生活经历不一样,所以各人填的内容应该是各不相同的。爱学习的同学,会填上“买书、字典、去图书馆”等,爱活动的同学,可以填上“踢足球、下象棋”等。
3.看到题目后,慎重填写空白处的词语。空白处填什么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定。但不管填什么词语,所填的词语决定了你要写的内容,所填词语反映的事件必须是你自己的生活体验。千万不可为了追求新意而使自己无话可写。要是你填的反映内容的词语是陌生的,素材又是生涩牵强的,那么任你怎么搜索枯肠也是写不好的。如:“善待(亲人、生命、自己……)”从这个题目现有的文字部分即可看出,“善待”即好好地对待的意思,“善待”的对象可以是亲人、生命、自己……也可以是你觉得应该好好地对待的人、物或精神、品质等。
再如:“讲给的事儿(爸爸、妈妈、老师、同学……)”
从这个题目的已有文字可看出,本文应写事,而且是向别人叙说的口吻,叙说的对象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中的一员即可。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
(一)、首先要审好已命题部分
即要求对题目中出现的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认真地推敲、揣摩、辨析,然后加以综合,把握题目所提示的写作范围和重点,从总体上把握文题的内涵。如果我们在审题时忽略了其中任何一个词语,都有可能造成文不对题,所以审题必须全面。
1、审清已命题部分的显性信息如《校园的》中的“校园”限定了文章的内容须与“校园”相关,《教师,我》这个题目,就限制了行文要用第一人称,述说的对象是教师,而不是其他人,要从“我”的角度写自己要向教师讲述内容。:善待____________(亲人、生命、自己……)”,从本题已有的文字部分可看出,“善待”即好好对待的意思,“善待”的对象可以是亲人、生命、自己,也可以是你觉得应该好好对待的人、物或精神、品质等。你可以选择提供的词语,也可另选词语。《我尝到了的滋味》修饰中心词“滋味”的,应是酸、甜、苦、辣、咸之类的表示滋味感受的词语。补充的内容应该是表现思想感受的词,如痛苦、幸福、喜悦、沮丧等。这样立意才能与众不同,写出新意。尝到的滋味对你有什么启示和影响一定要写出来。
2、审清已命题部分的隐性信息作文试题中经常带有一定程度的隐含信息,准确把握这些隐含信息,是正确审题的重要一环。
“最”“也”“还”“再”“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往往是考生极易误入的陷阱。如《我最喜欢的》
中的“最”就规定了你笔下作为主角对象只能有一个;《我想让更》一个“更”字,意味着既要写好“以前”,也要涉及“以后”,意味着在你有了某段亲身经历后,你又产生了一种善良而美好的愿望,你又有了新的思路与方向。《也美丽》这个题目中有一个关键字“也”字则应突出一种辨证思维,要有对比,有参照物,能形成对比。如小草相当于鲜花,溪流 相对于大海,青丝相对于黑发,它们也有美丽之处。小 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苦难也美丽。有些学生写的《成功也美丽》《鲜花也美丽》《春天也美丽》,当然会把作文写跑题,因为在审题时就出现了问题。有些题目,我们根据意象,从它的引申意,比喻意,象征意,类比意等方面构思确定新的写作意象,作文才会有新意。
(二)、其次应审好题目中的空缺部分。
对它的解读是非常关键的。半命题作文有的需要填主语,有的需要填谓语,有的需填宾语中心语,有的需要填定语状补等其它成份。这一部分审题时考生应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填哪些内容?2.哪些内容不能填?
3、命题者在命题时是否有一定的命题倾向?《我明白了》,此题要补充的应该是一个什么道理,或者某某人所说的话意思,“明白道理”、“明白意思”是合符语法的,如果补充成《我明白了唱歌》,就不合符语法了。
《生活好比》填完的题目是一个比喻句,“生活”是本体,“好比”是喻词,喻体是要考生填的。填题时,要根据要求“先回忆难忘的生活经历,品尝其中的人生滋味”来思考,填好题,填妙题。如:“生活好比一首歌”、“生活好比爬大山”、“生活好比怪味豆”、“生活好比万花筒”等都是很好的题目。如果填成了“生活好比快乐”、“生活好比学习”,则是读不通的怪题。
(三)、最后还要审好作文要求。
1、题目独立出现与提示(要求、导语)相结合。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 标题完整。
2、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400字。
3、不得抄袭。
这些要求中含有对补题的限制,对文体、字数的限制,对选材的限制。
二、关于半命题作文的选材
【教学目标】
能够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材,并且能够有效地对原有素材进行改进,学会修剪、嫁接、移植的组材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例文的分析掌握修剪,嫁接,移植的组材方法。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二、学习选材的方法。1.真,有积极意义; 2.小,有典型意义; 3.实,有独特感受; 4.新,有真切体验。
三、学习组材的方法
1.学生阅读材料,梳理主要的故事情节。2.学习修剪的组材方法。
修剪法,即根据素材先概括主要情节,看哪个情节可以挖掘出独特立意,然后抓住这个情节重点写,其余的略写。
3.学习嫁接的组材方法。嫁接: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一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鲁迅
4、学习移植的组材方法。
移植:很多文学作品都采用了移植的方法,换掉时代、背景、人物,本质上反映的还是作者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时空错位,可读性强、发人深思。
四、作业,用自己喜欢的组材方式写作
根据所给题目,结合自己积累的作文素材,有效的组合完成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题目]:
1.请以“多想告诉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 文体不限。② 字数不少于600 字(如写成诗歌,则要求不少于16 行)。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2.题目:总想为你唱支歌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学校名。③不少于600字。
3.请以“留住那份纯真”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控制在600—800字之间;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4.有你真好 5.那一次,我真的被感动了 6.____________让我陶醉 7.心中的那份爱 8.竭尽全力
9.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 【板书设计】
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
真: 要有积极意义修剪
选材 小:要有典型意义组材 嫁接
一篇记叙文写作的成败,常常取决于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事物的观察、体验、了解和掌握的程度。因此记叙文的写作,首先要解决的是内容,即“写什么”。那么,什么样的材料才能保证文章的质量呢?这就涉及选材的标准和要求。概括起来说,就是要紧紧围绕中心选择真实、典型、新颖、动情的材料。
一、选择真实的材料
文章不是无情物,唯有真情能动人。要表达真情实感,所选的材料就必须是真实的。记叙文中的真实材料就是我们的独特经历。每个人都是鲜活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作文不是生活场景和历史故事的简单复制,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发现,用心去感悟去思考,为文方能如重锤擂鼓,扣人心弦。
二、选择动情的材料
对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写作时要投入感情,在让读者感动之前你自己要先感动起来。第二,要选取能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来写。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中,令作者动情的材料太多了:梁任公先生可以为“桃花扇”的悲情痛哭流涕,也可以为杜子美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而张口大笑,“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他出口成章,名词佳句倒背如流,即使偶有阻塞,敲击脑瓜儿延续,其情态可掬,令人莞尔;任公先生的口音,也成为梁实秋欣赏的亮点,如此爱屋及乌的描述,可见作者对任公先生的爱戴之情深。
三、选择典型的材料
生活有多精彩,写作的材料就有多丰富。但写作时不能把一切符合中心的真实材料都写到文章里,这就需要我们精挑细选,好中选优,直到选出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有表现力和说服力的.材料,从而写出引起读者心灵共鸣的文章。如《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牢记不忘的口头禅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即使在最晴朗的天气里外出,他也要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的许多物品都装在“套子”里(雨伞用“套子”包好,表放在鹿皮“套子”里,小刀装在小“套子”里);他的脸也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用黑眼镜挡起眼睛,用棉花堵住耳朵;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来,也要造成一个“壳”儿,“套”起来;他住在“活像一只箱子”那样严密、狭窄的小卧室里,床上还要挂上帐子,一上床就拉过被子蒙上脑袋……总之,他的整个人和他的物全要“套”起来。小说正是选取这些典型材料,从而鲜明地表现出别里科夫保守、多疑、胆怯、惧怕新生事物的性格特点。
四、选择新颖的材料
俗话说:“新米煮饭自来香。”文章材料新颖,就会有时代气息,生活味就会浓。“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好作文。如2012年高考北京卷优秀作文《电梯里的女孩》是一篇歌颂、赞美平凡中的伟大与美丽的文章。作者曾经在当地有名的医院门诊大楼里见过两位截然不同的电梯看管员:前者厌恶本职工作,后者却立足于本职工作兢兢业业,赢得了众人的欣赏和赞誉。作者根据这个现象在考场上巧妙地采用对照的方式来叙写,含蓄而形象地表现了命题所给材料中蕴涵的“耐得住寂寞,恪尽职守”这个哲理。两位看管电梯的女孩,无论是前者态度的生硬、冷漠,操作的不耐烦,还是后者灿烂的笑容、和善的声音及热情的服务,这样的人和事都应该是时下再新颖不过的素材了。
选好了文章材料,就如同建房子选好了砖瓦,接下来的工序就是如何把这些砖瓦砌好。这道工序又叫做“剪裁”,是以用布料做衣服为喻的,其道理在于说明如何按照需要把材料组织安排得妥帖自然。
一、巧妙剪裁,动人心弦
写作文同做衣裳一样,对使用的材料必须剪裁。一般来说,对表现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详写,典型细节要细致刻画;对表现中心思想起辅助作用的材料,要略写;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不管多么生动,也要干脆果断地予以割舍。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无论写景、状物,还是写人,作者都是根据需要精心安排,或轻描淡写,或精雕细刻,着墨浓淡相宜,行文详略得当。像通过对贾府大门、内室、人物的服饰以及封建礼法等的描写来反映这个“钟鸣鼎食之家”的气派和豪华,而写大门只侧重对宁国府的描写,荣国府则一笔带过。因为宁国府是长房,宁府大门也是首先映入黛玉眼帘的,况且宁、荣二府格局相同。写内室便侧重荣国府,宁国府只一笔带过,因为黛玉今后是生活在荣国府的。就是荣国府,也只着重写了“荣禧堂”正室及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的三间房。贾府主子不少,奴仆更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穿戴不一,但作者只详细描述了贾宝玉和王熙凤二人的服饰,余者只笼统地说“华冠丽服”“穿红着绿”之类。宝玉和凤姐,一是少年公子,一是青春少妇,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都有特殊的地位,就其穿着来说,也是两个有代表性的人物。
二、一线串珠,浑然一体
如果把材料比做珍珠,那么线索就像把珍珠串连起来形成一条闪光的项链的线。往往是有了一条线索以后,许多材料和人物便自然地组织到一篇文章里去了。如2012年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父亲的手》,作者学习朱自清《背影》的构思技巧,通过写父亲的手,先写父亲的严厉(我8岁那年,从父亲钱夹里偷了30块钱,父亲用“砖头手”拍打我的手掌;我15岁那年逃课被抓到后,父亲用他那厚大的手掌打我的脸;终于,在一次犯了错后,父亲又扬起他的手……但这次力度似乎不大,只轻轻地抚摩了我的头),再写父亲的慈爱(每天早上6点起床为我准备早餐,每天晚上11点开车去学校接我,我受伤时帮我涂药,等等),字字句句,打动人心。父亲的手,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是严厉与慈爱的化身,那是温暖的象征。父亲的手,也是本文串起颗颗珍珠的那根闪光的线。
三、动态呈现,跌宕多姿
让情节的发展最好是波浪式的,而不是直线式的,因为那种直线式的事件、直线式的情感缺乏回环蕴藉的美。如陆蠡的《囚绿记》如果只写作者与绿枝条的“心灵絮语”而无甚变化,则流于平淡。奇妙的是文章写出了作者心情的起伏和绿枝条命运的变化,作者始而欣喜,继而魔念生出,囚禁绿枝条,最后放生。文章由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到怀绿,层次分明,波澜起伏。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因为平则直,直则板,板则无惊无喜,无趣无味。让叙事一波三折、摇曳多姿可采用抑扬结合、张弛相生、悬念迭起等方法。
——记叙文的选材一、三维目标:
1、知识和能力:明确“内容充实”“切合题意”“中心突出”“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的写作要求,培养实际运用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掌握“以小见大”的方法,提高学生作文选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端正学生准确、鲜明、生动运用祖国语言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掌握“熟悉、有意义、新颖”选材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发散思维立意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五、教学时数:1课时
一、导入
请大家先听一个故事:古代一位秀才在临考前愁眉苦脸,坐立不安,夫人问他:“写一篇文章能比我们生孩子还要难?你愁什么呀?”秀才拍拍夫人的满腹,又指指自己的肚子,叹道:“你肚子里有货儿,我肚中无货,当然要比你难了。”
(可以先让学生谈感觉,可能有学生会有同感)这个秀才虽然有点迂腐,但他的话确实说出了不少写作者的心声。
二、回顾上次作文题
请以“与往事干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三、同学心声(学生留言)
其一:初看题目,真的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当时脑子里就一片空白,记叙文?该怎么写?想想想想想了好久,还是觉得写不好,所以这篇作文是显而易见不怎么样了。
其二:想写一篇深沉而又寓意深刻的文章,奈何总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材料,在虚度了一节课后,咬着牙写了这篇。天马行空,乱七八糟,实属无奈!
写作真有这么难吗?
四、作文选材方面存在的问题:
假:虚假的、没有经历过的材料;
大:刻意选取所谓重大、深刻的材料;
空:没有真情实感、感情虚假;
俗:选取的材料陈旧。
五、记叙文该如何选材。
(一)选择真实、可信的材料
1、自己亲身经历的。
2、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
3、作为生活素材的事件、细节、环境、人物特征进行某种组合、改造,即艺术加工,要合情合理。
只有用真实材料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有感染力。真实、本色是作文的最高境界。
(例文见课件)
(二)抓住感情的触发点
白居易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现实生活中,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抓住它,叙述出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也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 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例文见课件)
(三)抓住事理的感悟点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我们去认真仔细地思考,一定会给我们以感悟、以启迪。抓住感悟点,用文学的语言描述,然后画龙点睛地议论几句,一定是一篇极富哲理的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同样能使自己感动,让别人也受益。如我们所读的文章《敬畏生命》《山中避雨》
(四)选材要新颖别致
创新是作文的灵魂,尤其是作文材料,更要在“真”、“小” 的基础上注意一个“新”字。试想:写父爱母爱的文章,离不开下雨天送雨衣,深夜背“我”上医院的情节;写同学之间闹误会,总是自己心爱的一件物品不见了,往往又恰恰是他到我家玩过之后,于是确定是他偷走的,直到在某一个角落找到之后,我感到很难过,他却不计前嫌„„这些陈旧的材料,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令人读而生厌。因此,要想写出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的作文,就要选取新颖别致的材料。
(五)从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中挖掘素材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典型的形象,选取它们,换一个角度,用今天的眼光去审视它,把它们加上自己的感情倾向表述出来,只要合乎情理,一定能打动很多的读者。选取这样的材料会大大提高你的文章的品位。
(六)关注时事、社会热点以及各行各业的风云人物
我们每一个人生在这样的社会中,有很多的东西是我们所必须关注的。所以,当这样的热点、交点出现,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也会有很多的人希望听到或者读到更多的见解或者是感情的寄托,这时,我们选中它们,用我们自己的理性思维,思考它们、挖掘它们,提炼出我们自己独特的东西,寄托我们自己真善美的感情,也同样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作文。
教师小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最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要博览群书,尤其是中外名著,光靠课本上的几篇文章远远不够。陆游:“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其实,语文学习也是如此,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所以,只要我们平日用心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善于观察,勤于积累,就不难写出文情并茂的好作文来。
我们的生活其实是浩翰无边的,写作时我们并不是没有东西可写,相反,我们面对的是茫茫“三千弱水”,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从生活中选取我们想要的内容——“只取一瓢饮”。
六、知识归纳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
明确:写作时面对众多的内容,选取恰当的内容。取一瓢,并不是随意一舀,那么这里的“瓢”指的是什么?
明确:选材标准。
学生讨论:记叙文选材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熟悉、有意义、新颖
七、名作示范
1、作品:海明威《桥边的老人》
内容:战争即将打响时一个老人坐在桥边念念不忘他的那些小动物。主旨: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读者可以从中读出作者对战争的谴责,对生命价值的珍视的悲悯情怀。
2、作品:瑞典作家斯特林堡《半张纸》
内容:刚刚死去妻子的小说主人公只花了两分钟时间读半张记录着电话号码的纸。
主旨:半张纸、两分钟里却包孕着主人公过去两年里的全部悲欢离合,表达了对人世无常、幸福易逝的感叹,同时肯定了人在命运无常中对幸福的追求。
总结:两位作家的两篇作品在如何从三千弱水中取一瓢饮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八、教师寄语
•面对“三千弱水”,只取其一瓢。饮一瓢水,就能知水之味;取一角生活,就能知生活之全貌。
•用生活中发生的一个小镜头、小插曲,人物的一点特质、一个侧面、一种情绪、一点感受、一点人生的哲理等细枝末节,来反映时代的脉搏,揭示生活的真谛。
九、一显身手
布置课后写作题目:
我们的生活、学习、思维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保持,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打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拓展,有的空间需要我们开创„„
首先,要审话题。
话题作文中,话题的作用是点明文章的写作中心,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借用到话题作文中,起的作用还是指明作文中心。
其次,要审材料。
材料的作用是标明写作范围,也就是作文的内容不能超出材料限定的范围。材料是引出话题的由头,这就意味着材料与话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审题时就不能不仔细推敲材料了。读材料时,不能只做浏览,应该抓住关键词句,因为关键词句往往就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的载体,抓住了它,审题就有了依托。
第三、要审提示。
它往往在材料的后面,话题的前面。写作时一定要注意这些提示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并加以巧妙的利用。
第四、要推敲“注意”。
在引出话题后,都有一个“注意”,对写作作一些限制,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篇幅等。
例如,话题一:
门,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事物。人的一生谁没有和门打过交道呢?幼年时,家门曾是我们最温馨的港湾;长大一些后,校门曾是伴随我们读书学习的最忠实的朋友;当我们走上社会后,工厂的门、商店的门、医院的门又勾起我们多少美丽的憧憬和遐想啊„„也许有人将会走出国门,也许有人会走进监狱的大门,人生将会为我、为你、为他打开一扇怎样的门呢?请你以“门”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指导]
门可以是指一扇具体的门,也可以把它比喻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隔膜、人为制造的一种障碍,门还可以是一种封闭的象征。“开门”可以理解为人与人的沟通,或打破某种封闭,或打开国门:“关门”就可理解为自我封闭或人为制造隔膜和障碍。有了以上几种理解,写作思路就可以打开了。你可以由一扇具体的门为线索,叙写一件事,描述一个人,自编一则童话或寓言故事;也可以就门的多种比喻义和象征义展开联想,写成抒情散文或议论文。
话题作文的拟题。
俗话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你的作文如果能取个好题目,自然会让阅卷老师对你刮目相看。好标题一般要符合两个标准: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意味;言简意赅,能包孕文章主题。该怎样拟好题目呢?下列方法可供参考:
(1)运用修辞
如以比喻入题的,《送老人一轮暖阳》(话题:孝);
以夸张入题的,《那个障碍粉碎了我》(话题:挫折);
以反问入题的,《我是谁?》(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以设问入题的,《我从日本邮局取回了什么?》(话题:效率);
以对偶入题的,《一头白发,满山青葱》(话题:环保),《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话题:人生感悟);
以拟人入题的,如《地球就诊记》(话题:环保);
以呼告入题的,《回来吧,妈妈!》(话题:亲情);
利用谐音《从心做起》(话题:亲情);
利用双关,《冬日暖阳》《花落春仍在》(话题:温情)
(2)引用妙句
引用诗句为题的,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话题:答案是丰富多采的);
引用流行歌词入题的,如《一笑而过》(话题:宽容)《常回家看看》(话题:孝); 引用名句入题的,如《救救孩子》(话题:素质教育),《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话题:挫折)。
(3)反常设悬
所拟题目有违常理,故意设置悬念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理。如:《感谢你的敌人》(话题:竞争),《往事并不如烟》(话题:关注生活),《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话题:素质教育)、《儿嫌母丑》(话题:亲情)。
拟题求新,可用的方法远不止这些,这些仅仅是“题海”中的浪花,只要你细心采撷,总结归纳,一定还可以找到更多的方法,现在的新闻特别讲究拟题,因此平时养成看报的好习惯,多琢磨新闻标题,对我们作文的拟题必定大有好处。当然考试时实在想不出好题目就不要硬想,干脆以话题作标题,以免浪费宝贵的时间。题目绝对不要空着不写,否则就白白丢了分。
拟题要注意的问题
1、要有沉稳的心态。心定才能气慧神清,气慧神清才能文思敏捷,下笔泉涌。良好的心态对于考试关系重大。其实,题目之难易于其他考生也是一样的,你觉得无从下笔,他人也是感同身受的,何必自增障碍、自乱阵脚呢?
2、要看清题目要求。话题作文一般包含“提示语、话题、注意事项”三部分,要字字细读,句句推敲,千万不能题目要求尚未弄清就匆匆下笔。
【拟题训练】
文题
一、请你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或叙述经历,或编拟故事,或阐说见解,或客观介绍,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点拨]
比喻:《幸福是杯白开水》、《幸福是金》;
拟人:《幸福的“自述”》
引用:《歌声与微笑》、《花样年华》、《给一点阳光就灿烂》、《快乐老家》;
设问:《什么是幸福?》、《幸福的真谛是什么?》
反问:《享受才是幸福吗?》
仿拟:《曲径通“乐”处》、《将幸福进行到底》、《大话“幸福”》
呼告:《朋友,珍重幸福!》、《幸福,你别走!》
课后训练:
精彩构思
《公园里的幸福》
可从自己的所见所闻出发,记叙一件或几件与幸福有关的事情。
我家到学校的路上有一座小小的公园,每天都有幸福的场景上演,有时是年轻的父母在逗弄牙牙学语的孩童;有时是亲密的情侣在携手漫步,有时是老年人在里面打拳、舞剑或一板一眼地唱京剧。我有时觉得,这真像人一生中幸福的剪影„„
《感受幸福》
从对幸福的理解和认识出发,写一篇抒情散文。
幸福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存在。它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人们用真心去感受。它可能是父母端上桌的热腾腾的饭菜,也可能是恋人送上的玫瑰。它可能是孩子熟睡后的嘴角的微笑,也可能是农人收获时脸上的汗水„„
《幸福访谈录》
采用采访录的形式,说明不同的人对幸福的不同认识。
假设你是一名记者,可以采访古今的任何人。你先去古代采访古希腊的伊璧鸠鲁,他说幸福就是享乐;又去近代采访了马克思,他说幸福就是斗争。接着回到当代采访,我先去采访国家领导人,他说幸福就是能彻底消除贫困,国家综合实力增强;接着采访了一名大众都熟悉的影视明星,他说幸福就是自己的作品能被观众欣赏;去采访农民,农民说幸福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外加科技致富;去采访工人,工人说幸福是能不断地接受教育,永远没有下岗的危险„„
《幸福的假象》
反向思考,讲述一个众人眼中的所谓的幸福的故事。从当事人的心理感受的角度,说明幸福有时只是人们亲眼目睹的假象。
如某单位一对才子佳人结婚,众人前去贺喜。新郎新娘都笑意盈盈,幸福之状羡煞众人。新郎却在想:买房子、照婚纱照、租车等花的钱力争在三年之内还上;新娘却在想:开口喊公婆只得到一只黄金的戒指,真是老土,不知道现在时兴白金啊„„
文题
二、请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精彩构思:
《珍惜生命》
从世界万物皆有生命的角度入手,写一篇抒情性散文,表现对生命的珍惜、热爱之情。世间万物皆有生命。植物有生命,所以它们会春荣秋枯。器物有生命,桌椅破损不堪用,它的生命就到头了;美丽的鱼缸在碎裂的一刹那生命消失了。动物和人有生命,所以才会有生老病死的历程。但所有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所以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爱惜身边的锅碗瓢盆,更要爱惜点点滴滴的时间,因为那就是我们的生命!
《奶奶》
从虚构的或现实中的某个人的一生写起,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看法。
奶奶这一辈子没怎么享福。她因家境贫寒很小就被卖到那时是地主的爷爷家做童养媳。爷爷性格暴躁,奶奶很是受苦。解放后分田地斗地主,爷爷家首当其冲。接着又是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爷爷受不了命运的百般折磨撒手而去,奶奶独自支撑着有二男一女的家。当爸爸他们终于过上好日子时,奶奶又中风在床。爸爸每次提到奶奶便忍不住落泪,我想生命是等于受苦吗?不,生命应该是苦难面前的抗争。奶奶这么困难都挺过来了,这才是生命的意义呀!
《我知道我会死》
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从一朵花的视角来说明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的道理。
我是一朵盛开的鲜花。我知道我可能会遭遇雨横风狂,也知道当繁华过尽,我将会凋零满地,但我并不悲伤,因为我憔悴的花瓣将是我所盛开枝头的植物的最好的花肥,来年它将会开出更美的花,那将是我的新生。人类不是有诗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吗?
《未了情》
续写《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故事,表现生命对于爱情的执著。
【记叙文的审题与选材】推荐阅读:
记叙文选材训练07-15
记叙文选材篇11-12
高一记叙文审题06-29
记叙文开头与结尾的好处07-16
议论文写作与记叙文写作的区别05-25
记叙文光明与阴影06-19
记叙读书趣事的记叙文05-24
记叙文写作指导: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01-09
春游的记叙文06-09
奥运的记叙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