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发展学生

2024-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解放发展学生(共8篇)

解放发展学生 篇1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府提出的“效益课堂年”的战略部署,我校有幸邀请到成都市龙泉驿区教师培训中心数学教研员王富英特级教师莅校指导。王老师为老师们做了《让知识在对话中多元生成,让学生在对话中和谐发展》的专题讲座,王老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深入浅出的阐释了DJP教学模式。我带着一颗学习之心,聆听讲座,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认真反思,收获良多。

打造高效课堂时下已成为新课改以来全国各地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但是究竟怎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高效课堂如何建构,这些问题仍然困扰着许多老师,甚至阻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王老师带来的DJP教学模式如春风化雨,拨云见日,让我们茅塞顿开。回味龙泉七中三位老师的示范课所带来的震撼,细嚼王老师DJP教学模式,我认为高效课堂就是既能能够发展学生,又能解放自己的真课堂,DJP教学模式就是高效课堂很好的载体。

DJP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者根据学案自主学习,通过对话性讲解和相互质疑评价,以达到学会学习的教学活动方式。该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就是导学、讲解和评价,三者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该模式主张: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教与学的学习方式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学生的学习是在学习的共同体内完成的;教学的本质是对话,知识是在对话中多种视域融合生成的;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DJP教学模式用“参与者知识观”代替了“旁观者知识观”,用学案代替教案,用对话性讲解代替传授式讲解,真正做到了还课堂于学生,做到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完美契合。DJP教学模式借鉴了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六”教学模式,但是不是简单地嫁接或移植,该模式不仅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十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二者有机统一,才能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

课程改革,高效先行,但是我们为什么会觉得累,因为我们独霸课堂,一讲到底,学生为什么累,为什么厌学,因为他们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课堂为什么低效,因为我们只重知识传授,忽略了能力培养。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老师必须要转变观念,落实行动。首先,我们要学会发展学生,发展学生不是简单教给学生知识,而是知识与能力并重,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交流,学会评价。解放自己不是完全把课堂教给学生,而是精心备课,轻松上课。

解放发展学生 篇2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及其经验

广东县域经济曾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史上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从1978年全国最早的“三来一补”企业——大进制衣厂开始,南海、顺德、中山和东莞就从农村经济起步,在各自不同经济环境下,经过多年摸索形成四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顺德模式、南海模式、中山模式和东莞模式,这四种模式被费孝通先生概括为“珠江模式”,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被经济学界合称为中国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三大成功模式。中山模式、南海模式和顺德模式有个共同特点:内源式发展。东莞模式后来居上,其特点是经济发展依靠外资推动。顺德曾经连续四次获得全国基本竞争力百强县首位;到目前为止,东莞依然保持着高速经济发展势头,下面重点分析东莞模式和顺德模式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所得与所失。

(一)顺德模式:内源式发展

顺德曾经是21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小县,到2004年撤县为佛山的一个区。20世纪80年代初,顺德率先发展乡镇企业,到20世纪90年代初,顺德再率先开展行政体制改革,农村体制改革,产权结构改革。两次率先使得顺德国民生产总值长期居全国县级行政区域之首。顺德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体制改革。

顺德首先改革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模式。大胆实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所有制结构转变,抓住以产权改革为中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力发展混合型经济,股份制经济,民营经济。在姓“社”姓“资”尚在争论的当时,顺德大胆改革无疑承受了巨大的政治风险,当时有舆论认为,顺德的改革是国有资产的流失。然而,顺德的一系列改革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与此同时,顺德展开配套改革,一是围绕政府职能的转变,二是抓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了养老失业医疗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使整个改革非常平稳健康地进行。

2、内源式发展模式。

经过改制后,顺德逐渐形成以本地民营资本为主导地位内源式经济发展模式。在改制后的十几年中,顺德经济一直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长期位居全国县级行政区域首位。顺德已经拥有八大支柱产业,新兴的第九大支柱产业汽车配件业也已基本成型,与此同时,顺德致力构建现代第三产业体系,产业结构日趋均衡,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内源发展模式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二)东莞模式:外资推动型

东莞的发展得益于优势的地理位置。它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北距广州50公里,南距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在没有资金,没有人才,没有设备,没有特殊自然资源条件下,东莞模式以“三来一补”为吸引外资的主要手段积累资金,利用港、台制造业向大陆转移的时机,积极融入跨国公司的供应链中,成为国际性对外加工基地。

1、以制造业为龙头。

从改革开放初期,东莞就陆续承接来自香港、台湾等地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制造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稳步提高,如1999年比重为87.5%,2003年底的比重为94.2%。而且制造企业规模越做越大,2003年年产值超10亿元的制造业有29家,年产值超亿元的生产企业有338家,现在仍有制造业继续入驻东莞。

2、以外资为主体。

东莞实际利用外资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1998年实际利用外资(含对外借款)15.48亿美元,2004年为30.34亿美元,2005年不含借款的利用外资额为14.68亿元(表1)。

到2003年底,“三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投产数分别是9216家和4864家,新签协议数为“三来一补”企业3627宗、“三资”企业3321宗。全市投资1000—3000万美元的外商投资企业共369家,投资超过3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76家。

3、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1998年东莞出口额是130.61亿美元,2003年的出口额为280.02亿美元,净增149.41亿美元,年均增长16.5%。贸易顺差由1998年底的28.48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38.98亿美元,净增10.50亿美元。2004年出口额351.92亿美元,同比增长25.7%。2005出口额409.29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加工贸易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九成,一般贸易出口继续高速增长。

4、以园区经济为引资的主要方式。

东莞规划实施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东部工业园和虎门港的开发建设,以及20个镇级特色园区。东部工业园建设也已全面铺开。完善园区的配套,把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园区绿化、亮化和美化。加大了园区的整合,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突破过去以村组为主的分散开发模式,把园区开发建设主体集中到市、镇两级上来,形成了集聚规模效应。

5、以外来民工作为主要的劳动力资源。

2005年末东莞市户籍人口165.65万人,外来暂住人口584.98万人,近4倍的外来人口,近8倍的外来劳动力,一方面解决了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三)两种模式的比较

顺德模式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释放生产力产生出巨大经济效能的一个缩影。顺德模式的实质是在当地经济体内自发的工业化的冲动,并迅速发展壮大,延伸出来了一个健全的制造业体系,以美的、科龙、格兰仕等为代表的顺德家电产业链,就是这个体系的核心部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内源经济发展是顺德模式根本内涵。顺德模式被东莞模式替代,并不是其内部经济落后,而是东莞依据外资规模产生的GDP超过顺德。

东莞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显现其威力,其发展速度超过了顺德、中山和南海等地。东莞模式实质是由东莞的土地和标准厂房、外来的廉价劳动力和外部的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要素在东莞组合的模式。东莞模式的特点是:外资主导、外向型、松脚型(所谓松脚型是指产业与本地经济融合度较低,一旦经济条件变化产业就会再转移)。东莞模式是我国对外开放产生经济效益的缩影。

单位:亿美元

*不含借款资料来源:东莞1999-2005年统计年鉴和统计报告摘要[5]

不论是顺德模式还是东莞模式,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运用其自身的地缘、人文、政策优势,迅速完成了农业形态向工业形态的转变。从根本上说,顺德和东莞的发展模式本身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顺德内源式发展路径是否是因为遭遇东莞外资主导型发展的竞争压力或是还有其他原因而使得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产业结构升级成了顺德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东莞是世界加工贸易基地,松脚型产业转移将来会导致产业空洞化,这是东莞模式不可以回避的问题。

顺德和东莞的发展模式不具备移植效应,这可能是广东的县域经济落后于江苏、浙江和山东等省原因之一。但是顺德和东莞及时抓住改革开放机遇,勇于挑战,获得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是值得任何县域经济发展借鉴的。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解释

广东四小虎(南海、顺德、中山和东莞)全部撤县为市了,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跨越了一个层次。可是粤西、粤北和粤东部分地区的县级市依然非常落后,和内地落后的县级市一样,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发展基本饱和,社会矛盾突出。广东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自然有其内在的原因。

数据来源:中国县域经济网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报告2005年和2006年。注:竞争力等级是指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强弱等级。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等级有强到弱分十个等级, 即由A级到J级。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2002年-2005年广东省统计年鉴

(一)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缓慢

广东在2004年第四届全国基本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九,百强县中有6个席位,在2005年第五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依然为第九位,百强县中却只有3个席位。与浙江、江苏和山东的县域经济相比,广东省县域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偏低,竞争力弱。

1、广东县域经济竞争力整体有所下降。

根据2005年第五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县域经济竞争力增长较快的百强县中广东只有2个县。2005年的竞争力等级与2004年相比还有所下降(表2)。

2、县域经济的整体规模较小。

广东县域GDP占广东省GDP的比重是逐年减少,2001年县域GDP占全省GDP的43%,到2005年却只占14%。广东省整体经济发展较快,而县域经济总量基本上在4000亿元左右徘徊。2004年以后,广东县域经济呈现负增长的态势(表3)。

(二)广东县域经济与山东县域经济的比较

1、广东县域经济竞争力相对较弱。

在第四届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中,广东省有68个县 (市) 参加,在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九,百强县占有6个席位。广东县域经济竞争力与位居全国竞争力排在第五的山东省相比,山东省有91个县,百强县的席位有21个。广东省A类竞争力的县占比为25%,B类竞争力的县占比不到10%,而山东不论A、B类竞争力的县占比都超过36%。广东县域经济竞争力主要集中在C—F档次,而山东主要集中在A-C档次(表4)。

2、广东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弱。

2005年广东GDP稳居全国首位,山东省GDP位居全国第二,然而2004年广东的县域经济GDP不到山东71%,且县域经济的人均GDP和财政收入都远远小于山东省(表5)。

数据来源:中国县域经济网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

资料来源:中国县域经济网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

(三)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制约因素

1、经济增长极的辐射能力弱,产业转移乏力。

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地区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经济辐射能力相对要弱,受益于长三角经济圈的辐射作用是江浙一带县域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珠三角的技术扩散效益和产业联动效应都没有体现出来。珠三角经济的辐射能力弱的主要原因是珠三角经济依靠来自香港和台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起来的,即使是高科技产品也只是具有简单劳动的属性,珠三角地区产业本身就是处在产业链末端。

随着珠三角经济规模扩大,供水、供电、用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资源约束矛盾突出,这使得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企业获利空间缩小。按理论分析,珠三角地区高度聚集的家电、IT产业以及服装等产业应该向周边地区转移或扩散,可是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的特征还没有体现出来。

2、对外资依赖和外资挤出效应。

在广东县域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是缓解资金短缺的重要来源,外资在创造GDP过程中作用非常之大。以东莞为例,2003年末东莞注册登记民营企业4718户,到2005年增加到8404户,可是民营经济不论是数量、创造产值都与外资企业有着明显的差距(表6)。

数据来源:东莞统计年鉴和东莞统计摘要2004-2006年

2003年东莞外资型企业创造生产总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1.8%,2004年为79.6%;2005年为75.2%。在外资的发展过程中,外资对本地民营企业发展的作用是正反两方面的,外资在给本地经济带来发展的同时,也会给本地企业带来竞争压力。顺德的内源式经济增长速度变缓不仅与产业结构调整有关,还与外资大举进入造成的竞争压力有关。

通过回归模型可以测算出国外直接投资对广东的投资的挤出效应,主要表现在产品市场和投资机会的竞争中,国内投资处于劣势地位,造成广东在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外资存在制约力。

3、企业家成长机制没有形成。

机遇和生存环境是企业家成长必不可少的因素。纵观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从事实业的企业家(房地产老板除外)一般是抓住广东改革和开放的机遇,改革和开放在一个层面上的两个不同阶段创造了大量优秀的企业家,包括诸多的农民企业家。可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在中国转型社会中,由于缺乏法制规范和政策引导纷纷退出市场,过早的结束了企业发展之路。可获取资本特别是风险资本,是企业家经营和发展企业的不可或缺因素。目前,广东风险资本市场还不完善,融资难成了中小企业不可逾越的鸿沟。行业垄断、外资挤出效应和腐败使得企业家的成长环境异常恶劣。总之,在广东县域经济发展乃至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家的形成路径畸形造成的企业家短命的现象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的。

4、改革不彻底。

广东率先进行产权改革造就了顺德经济的蓬勃发展,利用经济特区对外开放造就广东GDP的高速增长。可是广东的改革没有触及到资本和土地使用制度,造成了广东进一步发展的窘境。广东的民间金融发展缓慢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土地使用制度不合理造成土地的滥用、占用和荒芜。金融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是广东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绕不开的门槛。

5、政策创新不足。

当顺德模式被东莞模式替代后,招商引资是各地政府工作的重点,并且把这一指标作为政绩,政府政策创新的重点也就是如何招商引资,因此出现引进外资政策创新有余,盘活内部资金政策不足。广东经过30年的发展,居民储蓄居高不下,大量财富藏于民间。以河源市的龙川为例,2005年各项投资总额110.5亿元,可是2004年居民储蓄余额175.9亿元,2005年累计利用外资42471万美元,2004年居民储蓄总额大于国内外投资的总和,因此发展县域经济资金应该不是短缺的;全国各地的人才云集于广东,广东自身也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广东发展县域经济中人力资源也不是缺乏的,为什么广东县域经济还是发展不起来,因为缺少政策创新。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在经历长期的渐进式改革之后,人们对改革的反应已经钝化,加上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阻扰,改革效应大打折扣。如何改变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制度创新依然是首当其冲的,然而渐进式改革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由改革和开放造成的发展模式上的思维定式,彻底的改革成为必需。

1、突破:解放思想。

要解决广东县域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发展思路,首先要摒弃的是对外资的过分依赖思想,摒弃惟有招商引资才可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发展思路,要树立内源式经济发展的意识,发挥民营企业的积极作用;其次,要发扬顺德模式的改革创新精神,完善市场机制、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化土地和金融体制改革;再次,在外资的功能定位上,不要把外资功能仅仅定位于创造GDP和税收。

2、回归:内源式发展。

从引进外资的总量上来看,发展县域经济也不可能依靠外资,因此要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宜本地经济发展的模式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根本选择。从东莞的发展来看,防止产业空洞化的最好方法就是尽快培育本土企业,这样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这实质上是一种回归,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完全依靠外资不可能建立起富裕和谐的社会。

3、转型:新型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包括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首先要否定以外资为主导模式。松脚型国际转移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为税收收入和GDP总量的增加,而其造成的环境破坏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消除;其次,要否定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鼓励广东劳动密集型和污染企业走出去,这既让度了国内市场,也能够使得资源优化配置,不再发展高污染企业。再次,否定外向型发展思路。新型工业化要以国内市场需求为主导,在国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国内市场的份额。

4、创新:资金动员。

造成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短缺的主要问题是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不畅,农村资金外流比较严重,中小企业融资难突出,因此要通过立法构建县域经济中资金回流机制,引导资金流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重要的是放松融资方式的管制,这样有利于居民储蓄资本化。

参考文献

[1]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 2000-2005年[DB/OL].中国县域经济网。

[2]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2000-2005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广东省统计局.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路径选择的研究报告[D B/O L].广东省统计信息网。

[4]新望、刘奇洪.苏南、温州、珠江模式之反思[J].中国国情国力, 2001, (7) 。

[5]东莞1999-2005年统计年鉴和统计报告摘要[DB/OL].东莞市统计网。

解放教师 解放学生 篇3

一、课堂上多一点时间,留学生思考

如何学好数学?新课标认为学生主动学习是关键。因此,在数学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因为有思考才会有思想,有思想才会有创新思维。一节课从头到尾都被老师的讲、练挤占了,学生哪有时间静下来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创新思维的产生。教师在编写教学案时就要预留好学生思考的时间,在教学实施时要有效地掌控课堂的有限时间,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

案例1: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E在边AB上。四边形EFGB也为正方形,设△AFC的面积为S,则( )

A.S=2 B.S=2.4 C.S=4D.S与BE长度有关

师生一起分析后,得出了两种常规解法(解法略),得到答案为选项A。

师:大家还有什么想法吗?(给予时间让学生去思考)

生1:我还有更简单的方法,把点E移动到点A处,可以得到两个相同的正方形(如图2),面积S就很容易求出。

师:真是精彩的解法!我也没有想到,你真是聪明!

教师正在为这个意外的精彩而高兴时,又有学生举手发言。

生2:他把点E移动到点A处,我也可以把点E移动到点B处(如图3),这样面积S就是△ABC的面积。

反思说明: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由于题目本身具有开放性,教师的一句:“大家还有什么想法吗?”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课堂上多一些问题,由学生解决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课堂提问是唤起学生求知欲的一条有效途径,问题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提问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如歌德所说:“要想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教师要善于设计富有启发性、创造性的问题,提问设疑要强烈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探求新知的愿望。

案例2:在△ABC中,AD是BC上的高,AB=13,AD=12,AC=15,求BC。

绝大部分学生只想到锐角三角形ABC的情形求出答案,这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能画出钝角三角形ABC的图形,为了巩固学习效果,对问题进行变式。

问题变式:在△ABC中,AB=13,AC=15,BC=4,求BC上的高AD。显然,本题同样需要考虑到锐角三角形ABC和钝角三角形ABC两种情形,两次运用到勾股定理,解方程即可。

问题跟进:在△ABC中,AB=10,AD=9,AC=17,求BC上的高AD。

反思说明: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问题变式,把在解题思想方法上相似或相关的内容串联起来,在变化中求不变,从问题中领悟真谛,提升能力。总之,多设问题、巧设问题甚至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能更好地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的旧课堂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三、课堂上多一些机会,让学生体验

新课程强调学生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去想,还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去理解,去体验。

案例3:在比较线段长短的教学设计中,可以设计如下一组问题供学生去操作、体验、思考:

(1)如何比较两名同学的身高?

(2)如何比较两根木棍的长短?

(3)在黑板上提供两条长度不等的线段,你能确定哪条线段更长?

反思说明: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比较高矮或长短时要注意在同一个起点上进行比较,并且由此积累活动的经验,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

四、课堂上多一些空间,任学生发展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创奇迹的空间。课堂上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发展,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学习,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不仅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知识技能的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案例4:在教学《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这样设计:

1.温故知新:结合实际问题复习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经验,为学习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打下基础。

2.探究活动:

探索一:已知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图略)。

①你能确定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根的情况吗?

②你发现了什么?

探索二:观察下列函数图象(图略),请分别说出一元二次方程x2-6x+9=0和x2-2x+3=0的根的情况。你又发现了什么?

探索三:探索,交流,归纳总结:

一般地,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有什么关系呢?与同学相互交流,归纳总结,然后填写

下表:

反思说明:在本案例中各个探究活动没有限定学生的思维,设计一些开放的问题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去思考、类比、猜想、交流、归纳。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僅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

学习。

教育家叶澜曾经指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我们的教学一定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把课堂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生,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新天地中有所体验,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让一代朝气蓬勃、富有创造力的人才从我们的学校中走出来。

解放发展学生 篇4

跨入新世纪,广东农垦两个改革发展“五年规划”由蓝图变为现实,弹指一挥间。跨入新世纪,广东农垦由年亏损近4亿转入年盈利两亿多,科学发展成就沧桑巨变。从破除传统决策观、漠视自身优势盲目发展观,到树立求真务实决策观、开拓进取创新观,肩负探索农垦现代化建设新路子的责任使命,拓展改革发展的新空间;从破除传统耕作观、安于守成观,到树立以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发展,肩负中央要求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责任使命,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空间;从破除安守本土观、小富则满观,到以全球思维和世界视野谋划国际化经营战略,承担维护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责任使命,拓展国际化经营的新空间;从破除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片面发展观,到树立以人为本,关注发展终极关怀,肩负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垦区的责任使命,拓展农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空间;地处美丽富饶的中国南海东西两翼沿岸的330万亩农垦山水田园,每天都记录着绿色王国解放思想改革发展的巨大变迁。当时间和空间定格在2007年年末,广东农垦这艘航空母舰,承载着社会总产值123.0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增长16.5%;出口商品总额26.5亿元,增长22.0%;农场职工收入增长11.8%;近年利润连续创历史最好水平;资产结构更加优化,资产总额达150亿元,资产负债率由78%降至58%等骄人业绩,驶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航道。思想之光:照亮科学决策之道2000年新春,广东农垦新一届党组上任伊始,面对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经历艰难曲折发展历程所遗留下来的严峻局面——垦区由于过于迫切改变落后面貌,放弃农垦自身的产业资源、土地资源、科技资源以及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优势,以什么赚钱搞什么,哪里有钱赚到哪里办企业为决策取向,单纯强调增长速度,盲目追求数量扩张,加上管理失控,使农垦经济走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造成垦区背负13亿的不良债务和巨额亏损;6万多离退休职工被拖欠几亿元工资和产品款;7万多安置在农垦的原水库移民生活困难,不断上访要求解决问题,出现几百上千人集中堵路上水库闹事事件;农垦管理体制面临不确定因素等等„„面对重重重围,省农垦总局党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改革发展思路,提出了“以农为本、优化结构、安居乐业”的工作方针,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路子,制定并实施尽快扭亏、重振优势、改革体制机制、打造产业集团、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和谐垦区、建设美好家园的“一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发展战略,使垦区由“十五”时期的“扭亏、稳定、重组”为主,转向“十一五”时期的“集聚、扩张、辐射”发展,突破重围,做大做强了橡胶、蔗糖两大支柱产业,推进了剑麻、乳业、畜牧、水产、水果、物业租赁等优势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贫困农场初步建立起主导产业,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齐头并进,职工收入快速增长,农垦职工的精神面貌和企业的社会形象焕然一新的良好局面。追逐第三次思想解放浪潮,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谋划发展,省农垦总局党组针对垦区新时期承担的责任使命,又及时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场为家,以农垦为荣”的新要求,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垦美好新家园”为重点,推动农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广东农垦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谋求决策思路创新的实践证明:不同的发展观,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形成不同的产业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其过程是不同的思维方式、新旧观念之间进行较量的过程,是突破思维定势,实现认识飞跃的过程,是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世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种思想领域变革的结果,为广东农垦的经济社会发展本身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思想引导,并迅速使思想解放的活力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思想解放绽新蕾,映日荷花别样红。广东农垦以思想大解放推进大发展的实践经验,近年先后被《人民日报》推上头版头条位置,被农业部发文在全国农垦推广,被中宣部树为全国“改革创新,服务三农”十大典型之一,在中央主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思想火花:点燃现代农业之路经济全球化,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一个历史趋势、时代潮流和世界性课题。中央1号文件吹响建设现代农业的进军号角: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垦要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下一页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工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水平,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达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龙头企业带动力增强的目的。广东农垦兼有独特的规模化生产热带作物资源以及330万亩土地的优势,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在我省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农业经营分散、规模不大、生态环境压力大的现实环境中,可谓得天独厚。跨入新世纪,垦区积极应对国内外农业从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以及日渐增高的绿色贸易壁垒、日渐提升的消费需求和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依托科技创新加快推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破解现代农业进程障碍,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产品安全、技术密集、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发挥的现代农业,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飞跃。追逐第三次思想解放浪潮,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谋划发展,广东农垦积极面对国内外涉农产业大集团、大公司以其强大的产业竞争力逐步掌控、主导国内外市场,进而大规模掌控产业资源控制力的严峻挑战,进一步破除传统农业的耕作观,以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农业,以“建设大基地、形成大产业、培育大企业”全面推进农垦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产业龙头带动优势,以集团化产业化股份化突破发展方式的重围。按照“农业孕育工业、工业提升农业”的发展要求,着力培育丰收糖业、燕塘乳业两家国家级以及广垦橡胶、东方剑麻、华海糖业等一批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组建的广垦橡胶集团,打破区域界限,策动3家年总产橡胶4万吨的现代化加工厂联结24个橡胶农场,纵横驰骋。广垦糖业集团,以独资、控股掌控9家糖厂,形成年产53万吨蔗糖,占全省总产糖量40%以上的糖业巨龙,每年为湛江市创造税收超亿元。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首批国家学生奶定点生产企业、省级乳业科技创新中心和食品放心工程示范基地于一身的燕塘乳业,向粤西粤东扩张,形成日加工乳品能力400吨规模,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绿色奶源生产基地10多个、奶牛2万头。东方剑麻集团以目前全国最大、国际知名度较高的剑麻生产加工基地推动剑麻产业发展。丰收菠萝水果龙头企业年加工2万吨菠萝罐头和1万吨浓缩菠萝汁,年吞吐鲜果20万吨,跃升为全国最大的菠萝加工、出口基地。广垦水产阳江种苗繁育中心成为年产20亿尾虾苗能力、全国最大的优质无毒水产良种繁育中心之一。发挥优良品种繁育优势,以科技园区工厂化育苗突破良种辐射带动重围。先后投入亿元资金建起了天然橡胶、南亚热带木本水果以及甘蔗、剑麻、水产等良种繁育中心,仅广东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园茂名园区的发展规模就达3000多亩,成为国内最大供苗能力达250万株的橡胶种苗中心。全垦区主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区优势,以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突破示范带动重围。先后启动建设了5个农业部、10个广东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使之与10个全国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形成有机整体,建设农垦高新技术研发和展示的创新基地、科技推广和普及的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和推广的辐射基地。发挥现代装备和循环经济优势,以信息化机械化设施突破效益农业重围。开展全国唯一的甘蔗机械化试验,使甘蔗生产从备耕、种植、培土、施肥、喷药到收获实现全程机械化,被中科院院士誉为“探索中国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典范”。以以色列滴灌技术为主的20万亩甘蔗灌溉工程,使甘蔗平均亩产提高2吨以上,破解了雷州半岛十年九旱的难题。打造甘蔗、菠萝、剑麻产业链,形成了年产5万吨酒精厂、10万吨生物有机肥厂以及筹划建设10万吨蔗渣综合利用项目,延长了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创新优势,以实施名优品牌战略突破市场重围。依托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名优品牌50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名牌农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3个,国家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20个,广东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21个,各类国际标准认证企业54家的优势,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广东农垦的发展理念在这里实现质的飞跃,发展模式的巨轮在这里重新启动,增长方式的轨迹在这里迅猛抬升。思想明灯:导引国际化经营之航中国橡胶发展,百年沧桑轮回。从国外引种橡胶,到走出去发展橡胶,广东农垦肩负起促进中国橡胶发展百年转折的神圣使命,这考验着农垦人把握历史性发展机遇的能力,考验着农垦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和成长。广东农垦是建国初期为发展橡胶战略物资这一特殊任务由党中央决策创建的。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先后承担了对亚非十多个国家的热带农业开发援助。进入新世纪以来,广东农垦主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的需要,自觉肩负起维护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责任使命,按照省委、省政府“走出去”发展的要求和农业部“南胶(橡胶)北豆(大豆)”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自身从事天然橡胶为主、热带农业综合开发的国有大型农业企业,具有50多年丰富的走出去实践经验、很强的组织优势以及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团队的优势,加快推进国际化经营步伐,集中力量在境外合作开发战略性、短缺性农业资源,用全球的资源,做全球的市场。重点是把握天然橡胶这一重要工业原料和战略资源随着工业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年消费量270万吨,而国产橡胶仅能提供50多万吨,缺口逐年增大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尤其是宜胶区十分紧缺的现状,本着“低调进入,务实推进,早见成效”的工作方针,采取了“先主要产胶国,后次要产胶国;先投入加工业,后发展种植业;先控有现存资源,后开发未来资源”的策略,通过集团自筹、银行融资、引进合作等方式,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投入5亿元,建成年产橡胶能力超过20万吨的4家天然橡胶生产基地。部分产品已返销国内。同时在马来西亚砂捞月大面积租赁胶园,在马来西亚沙巴州合作种植18万亩橡胶基地等,为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上一页下一页追逐第三次思想解放浪潮,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跨越发展,广东农垦以维护国家经济运行安全为己任,树立世界眼光,向国际水准看齐,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好做法,以全球视野、全国大局意识确立经济国际化战略思维,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垦区开放型经济由被动接受国际分工向自主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转变,使“十一五”期末垦区境外产业营业收入占整个广东农垦营业总收入的1/3,在此基础上不断实施扩产或再建几家加工厂,争取到“十二五”期末境外橡胶达到年产60万吨,境外产业营业收入占整个广东农垦总营业收入的50%。同时,加快推进在马来西亚大面积租赁胶园和合作种植橡胶基地项目步伐,争取“十二五”期末掌控国内外胶园面积达到130万亩。思想之魂:塑造和谐社会之基安居才能乐业敬业,和谐才能持续发展。突破科学决策的重围、突破发展方式的重围、突破国际化经营的重围——是从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谋划垦区发展,从发展的角度追求和谐。突破改善民生的重围,按照“以人为本,以场为家,以农垦为荣”的要求建设和谐垦区——是从垦区社会关系、社会状态上反映和检验发展理念与模式的成效,是从和谐的角度促进发展。广东农垦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承担了大量的政治任务,背负了沉重的历史包袱。由于农垦地处广东东西两翼经济欠发达地区,从事南亚热带农业为主的综合性经营和社区管理,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目前35万人中有转业复退军人2万多人、归侨1万多人、水库移民7万多人、离退休人员7万多人。能否把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是衡量领导者是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标准,是对领导者政绩观的检验。党组在谋划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目标时,都必须同农垦的实际相结合,在推进各项改革中兼顾好企业和职工的利益,把握好力度,严格按政策办事。保持一种为农垦职工谋利益的强烈责任感,一份为农垦和谐社会奋斗的执着事业心,一股团结和谐奋发进取的蓬勃朝气。

解放发展学生 篇5

开展解放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是适应形势,抢抓新机遇,寻求新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掀起高潮,我认为应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立足现实、立足基础,用创新精神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要知道,没有新的观念,就不可能有新的思路;没有新的思路,就不可能有新的举措;没有新的举措,就不可能有新的成效。如何开展好解放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真正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来并正取得实效,我个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勤于学习,增长知识才干。

所谓“学海无涯”,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有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其次要有方法、针对性、时效性地学习,能够学以致用;最后要持之以恒、不浮躁地坚持学习,在学习中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特别是要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时关注国家新的政策方针,刻苦钻研经贸、科技、食品安全等各方面的业务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同时,在学习中要虚心向领导、向身边的同志、群众学习。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更新工作观念,掌握工作方法、工作技巧,才能创新工作思路,更好有效地开展工作。

二、要善于思考,提高应变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一种能力,通过掌握第一手资料,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加工,去粕留精,转化为自己的东西,那么,我们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就能更好地认清分析形势,把握好大局和妥善处理好各种问题和矛盾。另外,作为中层干部,我们还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工作经验,激发下属的思想活力,充分发挥他们工作的能动性,促进办公室的工作效率持续提高,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

三、要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局面。

思想是行动的向导。我们不但要踏踏实实、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工作,还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积极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为领导排忧解难。实践证明,只有解放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大力推动工作的发展。获得成绩和进步在于思想不断解放,存在问题和不足在于思想解放不够到位。如何围绕解放思想,做好经贸工作,我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经济调节,提高服务水平,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其他先进镇街正着力推行“退二进三”模式发展,我镇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既要“进二”又要“进三”,产业结构调整压力比较大。因此,突出重点,规划发展是关键。

1、结合我镇工业企业的分布特点、物流业的发展趋势、新世界服装城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建设、“香飘四季”特色饮食街的建成以及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等认真做好我镇商业网点布点规划。继而以此为指导,大力推动“商贸东莞”工程在我镇的科学实践,从而促进麻涌工商企业发展壮大。

2、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首先要确保在今年上半年全面完成红砖厂拆除工作。其次,要加强对玖龙、德永佳等8家国家、省、市重点能耗监管企业的监督检查,同时,进一步将虽未纳入国家、省、市监管但耗能较大的其他企业纳入到镇级监管范围,力争实现08年我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3%的目标。

3、以创建国家或省级“中国粮油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为抓手,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争取形成更多的龙头企业,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双转型。

4、一方面要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技术、管理等难题开展调研,制定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另一方面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我镇外出的民营企业家回乡创业,全力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5、争取为更多的本地户籍群众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千方百计提高群众收入,让改革的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

二、认清形势,自主创新,大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我镇科技工作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社会的科技意识不够,特别是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农民的科学种植、学校的科技教育等等都有待进一步加强。藉着掀起学习解放思想高潮之际,我们要强化科学意识,大力发展科技事业。

1、通过构筑科技服务平台,搭建科技交流平台,拓宽渠道,让企业更好更快掌握地更多信息,加强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和对外科技合作。同时加强企业在资金投入、技术创新、人员培训等方面工作,积极协助企业争取更多的资金扶持,用足用活政策。另外,积极引进技术研发中心落户我镇,为其争取更多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培育科技企业上市,鼓励科技企业做强做大。

2、实施科技工作对企业全覆盖,加强对科技企业的业务指导和政策服务,积极为企业争取更多科技计划项目的资金扶持。既要着力于为民营科技企业服务,同时对具备条件和有意愿进行科技创新发展的“三资”企业做好转型引导工作。利用科技力量,合理整合内外资企业的资金、设备和技术资源,加快促进外资企业转型、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3、建立科普特色学校,着力于从娃娃抓起。以大步小学为试点,加强学校的科技知识教育和设备的完善,通过开展科技创新专项比赛活动、科普知识教育讲座和参观学习活动等,提高学生对科技的积极能动性,培养更多的科技后备人才。

4、加大对农业科技的重视力度,通过强化农民的科技意识,转变农民的守旧观念,鼓励农民科学种植,调动农民积极性,对于农民科技者有科研发展意向但缺乏资金的初级阶段,我们多点雪中送炭,镇府可以给予适当的资金和人员帮助,尽力将广大农民的精力引导到科学发展农村经济上,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三、巩固成果,突出重点,将质量监督工作推向深入

省政府将今年确定为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巩固深化年,我办将全力巩固深化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提高质量工作总体水平。

1、以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镇为抓手,设立有关食品行业的集中加工场所。计划将猪、牛、羊、鸡、鹅、鸭等禽畜实施集中屠宰,以及将烧味、豆制品等群众日常吃用的食品集中加工,规范食品加工处理程序,加强食品的监督管理。同时,把新麻涌食品公司的建设作为创建工作当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成立专门工作机构,促使新麻涌食品公司早日上马。

2、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

着重提高企业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以确保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3、以质量取胜,推进名牌带动战略。

优化品牌结构,大力推动名牌带动战略,重点培养一批具有“麻涌特色”的名牌,充分发挥名牌企业的带动示范效应,并促进我镇涌现出更多的省级、国家级名牌乃至世界名牌。

4、探索新的机制,重点狠抓“五小”。

“五小”(即小商店、小农资店、小作坊、小屠宰场、小餐饮等五类小型生产经营单位)数量大、管理难,需要探索新的机制,提升管理效率。我办计划探索建立“连带责任”管理模式,对属于同一个负责人的多个小型经营单位进行集中管理,若其中一个经营单位不符合经营要求,属于该负责人的其他经营单位都必须接受全面、严格的检查,以此来督促并规范其经营行为。

4、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市场管理。

在全镇范围内对药店、饮食店等关系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经营单位开展创建“放心店铺”活动,对经考核符合“放心店铺”条件的经营单位加挂由镇委镇政府授予的“放心店铺”牌匾,并在报纸、电视上予以公告,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以此来规范市场管理,达到鼓励先进、督促后者的目的,从整体上提升监督管理的效率水平、提升经营质量规范水平以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认知水平。

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推动税务协管工作深入开展

由于协管站点布局设置欠合理,协管员基本上由村(社区)工作人员兼职,大大降低了中心的工作效率。同时,部分零星税户纳税意识不强,钉子户老大难问题,加大了我镇税务协管工作的开展难度。因此,我办将启动创新制度,深入推进税协工作发展进程。

1、完善站点架构,落实税务协管队伍建设。按照“为民、便民、利民”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基本原则对我镇税务协管机构设置进行适当调整,对外招聘一批协管员,以充实到各村协管站,专职于税务协管工作。

2、加强对税务协管钉子户的管理,加大清理漏征、漏管户的力度,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税务环境,确保2008年零星税源征收额增长12%以上。

3、强化宣传力度、继续为税务协管公正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坚持解放思想 推进跨越发展 篇6

王玲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30多年的沧桑巨变,都是解放思想的成果;荆门“十一五”发展取得的成就,也是解放思想的结晶。我们靠解放思想赢得了发展,更要靠解放思想去开创未来。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继续高举解放思想的大旗不动摇,真正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跨越。

充分认识新一轮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解放思想是适应形势变化的客观需要。解放思想的本质要求是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统一。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迫切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开阔的思维、国际的视野、世界的眼光来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更新发展模式,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实现荆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解放思想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胡锦涛同志多次要求,全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强调,要把解放思想作为开创湖北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任务来抓。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投身解放思想的伟大实践,进一步调整与时代发展“不赶趟”的思维,更新与科学发展“不相符”的观念,从而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解放思想是实现我市“十二五”发展目标的根本保障。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描绘了荆门跨越崛起的宏伟蓝图,确定了“十二五”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些目标,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解放思想。思想解放是跨越发展的“总阀门”。没有思想的解放,再美的规划也只是空中楼阁,再好的思路也只是纸上谈兵。为此,我们一定要瞄准既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扩大开放,突破常规,务实拼搏,不断推进荆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

解放思想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内在要求。解放思想是领导干部的历史责任和党性体现,也是全市300万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民生的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充满新期待。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望,要求我们必须始终秉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工作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让发展成果造福于民。

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共同完成荆门跨越崛起的宏伟大业

要把解放思想统一到跨越发展的目标上来。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和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鲜明地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思想,并确定了“十二五”时期速度高于全国平均、高于中部平均的奋斗目标。可以说,跨越式发展将是全省新一轮发展的主旋律。从荆门来讲,发展不够是最大的实际,跨越发展、加快崛起显得更为必要、更为紧迫。我们一定要坚定跨越崛起的信心,紧扣“两高一进位”的目标,共谋跨越发展之策,共聚跨越发展之力,共奔跨越发展之路,在全省跨越发展中再立新功。

要把解放思想统一到对市情的再认识上来。理性分析市情,我们在发展的进程中是机遇多多,信心满满;挑战严峻,压力巨大。一方面,要善于发现机遇,抢抓、抢用机遇。既要抢抓抢用普遍性、一般性的机遇,更要看到和使用凸显的、独有的机遇,努力将单一优势聚集成复合优势,将现实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另一方面,要积极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始终保持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十二五”时期,翻番式增长成为全省各地不约而同的奋斗目标。如果我们仍然按部就班、不紧不慢,标兵就会越来越多,追兵就会越来越少。全市上下一定要因机而上,顺势而为,趋利避害,开拓进取,奋力推动全市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要把解放思想统一到“干字为本”的要求上来。当前,荆门正处于厚积薄发、蓄势待发的关键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既需要以“好中求快”的理念来引领,也需要用“跨越发展”的主题来要求,更需要靠“干字为本”的作风来推动。全市上下要坚持解放思想的热潮、跨越发展的热潮与大干、苦干、实干的热潮“三个热潮”同步共进,沉下心思谋发展,脚踏实地干事业,扑下身子抓落实,以真抓实干巩固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以埋头苦干维系跨越赶超的良好势头,以拼命大干使宏伟目标、美好蓝图早日成为现实。

在解放思想中敞开门户,切实拓展跨越发展的更大空间

要敢于开放。从根除封闭保守、等靠要等传统思想的禁锢入手,在思想上彻底放开,用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胸怀、更优的政策、更好的环境,推进对内对外开放。要树立“先舍后得”的理念,善于算长远账、算整体账,舍小利、求大得;树立“精明更要开明”的理念,不嫉妒投资者赚钱,不眼红企业家发财,不怕创业者致富;树立“竞争双赢”的理念,在竞争中扩大总量、提升人气、活跃市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敢于借智、借力、借债来破解难题、推动发展;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成才”的良好氛围。

要扩大开放。在大开放、大放开上下功夫,不断拓展开放的深度和广度。重点要做好“三提高、三降低”的文章。“三提高”,即提高区域经济的开放度,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增长“重头戏”和生命工程,掀起全民招商热潮,千方百计地引进资本、市场主体、管理、人才、技术、资源等,为荆门发展提供强劲的驱动力;鼓励企业、人才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民创业的参与度,抓住创建创业型城市的机遇,进一步放宽政策,搞好服务,大兴全民创业的热潮。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善于借势、造势、乘势、用势,不断扩大荆门的影响力。“三降低”,即降低投资门槛,只要不违背法律、不污染环境,该放开的领域一律放开。降低投资成本,搞好产业配套,完善要素供给,发展现代服务业,并敢于把最好资源向投资者配置和倾斜。降低投资风险,不断加强诚信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社会环境建设,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要善于开放。开放既要有饱满的热情,又要有科学务实的态度。要理性把握开放,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不随心所欲、不违法乱纪。要敢于善于和企业家交朋友,增强他们在荆门投资的信心。要把握国家政策的实质,创造性地工作,特别是对那些没有政策规定,但有利于科学发展、有利于民生改善的,要大胆开放试验。要严格按照市场规则办事,增强抓项目的意识,练就找项目的眼力,提高谈项目的水平和成功率。总之,要通过开放型经济发展,使经济增长显著提速,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招商引资取得显著突破,市场主体显著增多,财政收入显著增加,城市综合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在解放思想中解决问题,着力破解跨越发展的障碍

要在更新发展观念上下功夫。观念的领先是最重要的领先,观念的滞后是最致命的滞后。转变发展观念,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严酷的过程。我们要有非凡的胆识和勇气,不断地转变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要强化大局意识,坚决破除部门利益至上、各自为政的本位思想,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要强化市场意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善于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破解难题、谋求发展。要强化群众意识,在发展的过程中,紧紧依靠群众,调动群众参与跨越崛起的“大合唱”;在发展的目的上,坚持民生至上,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要在破解发展难题上下功夫。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破解难题的过程。难题一般都是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决定因素,躲不过、拖不起、绕不开,必须一个一个去解决、去突破。我们检验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干部是不是真正解放思想,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思想,就是要看在谋划科学发展上是不是有新思路,在推进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上是不是有新举措,在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水平上是不是有新成效,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是不是有新招数,在转变作风抓落实上是不是有真功夫。

要在培育发展文化上下功夫。发展环境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坚持用硬措施来改善软环境,千方百计把荆门打造成为湖北发展环境最优的地区之一。发展环境与发展文化密切相关。建设与跨越崛起相适应的发展文化,关键是要着力营造“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投资环境,真心实意地关心、支持、理解和保护企业家,真正让他们有尊重感、舒适感、安全感、成就感;着力营造规范透明、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坚持“道以通为要”,做到一切服从于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在政务环节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也不允许找理由和借口拖着不办。着力营造公平竞争、一视同仁的政策环境,做到工业和服务业同等对待,招商引资企业和本土企业同等对待,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同等对待,大中型企业和全民创业同等对待。着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只要法律政策规定没有明令禁止,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只要有利于改善民生和增强综合实力,就要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

在解放思想中实施精神提升工程,不断激发跨越发展的动力

要以党的事业为重,勇于担当责任。勇于担当,既是责任问题,也是党性问题;既是精神问题,也是能力问题。要勇于担责,视工作为事业,按照创先争优的要求,时刻反省自己,不忘肩负的职责,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要敢抓敢管,不掩盖问题、不回避矛盾,该签的字要签、该表的态要表、该抓的事要抓,永葆共产党员不怕风险和困难的本色。要奋发有为,定目标、找坐标、循航标,勇于追求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追求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政绩,在荆门跨越发展中建功立业。

要落实落实再落实,将执行进行到底。落实战略是最大的战略。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最细微、最基本的事情做起,切实改变大事做不成、小事不想做的状况。要既勤政又善政,始终把解决了多少问题、化解了多少难题、取得了什么实效、达到了什么效果,把思想是否得到升华、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工作是否得到落实,作为评判人和事的重要标准。要“于无声处听惊雷”,少听汇报,多看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镇发展、循环经济、农民转移培训等工作抓的怎样,多看党风、民风、干部作风树的怎样。要追根溯源,学会从看似偶发性的事件中查根源、找症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谨防小事件酿成大事故。

要凝心聚力谋发展,团结奋斗促崛起。坚持和发扬团队精神,做到为政谋事不谋人,在理解中共事;补台不拆台,在工作中互补;尽职不专断,在用权中自戒;争强不争功,在荣誉上谦让;争气不斗气,在和谐中进取。关键做到“四讲”:要讲坚强的党性,老乡、同学、同事应保持正常交往,坚决杜绝搞成帮派和圈子。要讲严格的规矩,严格按党性要求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要讲发展的大局,时时处处做到局部服从全局,部分服从整体,个人服从组织,确保政令畅通、协调一致。要讲真挚的感情,始终保持同志式的友谊,在工作中建立感情,在干事中增进感情。

要坚持把学习作为人生的第一任务,不断提升引领发展的能力。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不敢担当,除了党性不强外,能力欠缺、本领恐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致使对有些事情看不清、拿不准,无法作出决断。要看到,领导职务岗位是“能力席位”,谁有能力就由谁干,谁最能胜任就选谁,谁最能干好就用谁。提升能力,根本途径是加强学习。要在干中学,学中干,大力倡导简单的人际关系、简捷的工作程序、简朴的生活作风,最大限度地减少应酬,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要善于到群众中去学习和实践,学会做群众的学生,加强调查研究,让决策为群众所接受,更好地服务群众、指导实践。

解放思想关键是坚持领导带头

要抓住“一把手”这个关键的少数。“一把手”是关键的少数,是“发动机”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一把手”思想解放的程度、能力水平的层次、工作作风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部门、地方的发展走向。作为“一把手”,要强化管党责任,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不能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同时,要率先垂范,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加快发展,带头做好群众工作,带头廉洁自律,从而更好地发挥“一班人”的作用。

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明确管理层级,科学合理定位和区分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功能,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向一级交账的工作格局。规范权责设置,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合理确定权利和义务,使管理链条环环相扣、紧紧相连、层层到位。要厘清上下关系,上级要加强对下级的指导和服务,在各方面带好头;下级要强化执行,勇担责任,不上交矛盾,不推卸责任。

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市、县、乡、村集中换届为契机,着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各级干部要正确看待职位,时刻牢记职位是组织给予的,一份权力就是一份责任,要想进位,先得保位。要正确看待政绩,始终铭记“过去只能代表过去”,不沉迷于过去的成绩和贡献,努力再立新功。要正确看待进退流转,真正做到“进”时朝气蓬勃,“退”时潇洒自如,“留”时倍加努力,“转”时奋发进取。各级党委要坚持尚德、尚能、尚绩使用干部,努力创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让干部有序竞争、有序进步,为荆门跨越崛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7月10日,全市“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奋力争先”大讨论活动启动大会暨市委中心组第三次集中学习会在会展中心召开。遵义市政协副主席、仁怀市委书记房国兴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开展“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奋力争先”大讨论活动,就是要让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解放思想中拿出立志跨越的勇气,仁怀不仅要在全省、更要在全国找准位置。

市委副书记黄泽越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飞就全市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奋力争先”大讨论活动进行安排部署。

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王茂才及其他市领导姜世甫、王照达、肖宁舟、舒猛、游海燕、陈灼、李黔阳、何清云、陈茂高、黄万强、陈华、罗欣、王晓星、李立奎、杨云勇、杨宗琪、冯忠、吕恩、邓帆、史云波、宋胜华出席会议,市直各部门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党委负责人参加会议。

房国兴在讲话中指出,开展“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奋力争先”大讨论活动,是市委根据省委统一部署,立足全市发展实际,为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开展好这项活动,对仁怀具有有利于在加速发展、提速赶超中统一思想、认清差距、提升素质三方面的重要意义。

房国兴要求,各级各部门在开展活动中要牢牢把握大讨论活动的重点,在重大问题解决上推进思想解放。针对我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新思路,探索新办法,创新新举措,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要牢牢把握大讨论活动的关键,在创新求变中推进思想解放,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破解难题,牢牢把握推动经济社会事业提速赶超、转型跨越的主动权。要牢牢把握大讨论活动要求,在真抓实干中解放思想。当前,仁怀正处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的关键阶段,每一项工作都特别需要真抓实干的精神、清晰明确的目标、科学严格的制度,在全社会营造创先争优、争先进位、干事创业、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加快仁怀跨越发展的进程。

房国兴强调,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确保广大干部思想受震动、受洗礼,各项重点工作有推动、有起色,跨越发展的布局真启动、真开展。要紧紧围绕“解放思想、推动跨越、仁怀要争先”这个主题开展学习讨论,注重“总结提高”的深度,重点总结并提炼形成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要把握正确导向,激发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活力,全方位、高密度、全覆盖地开展宣传,生动反映大讨论带来的新变化、新风貌,努力营造浓厚氛围,为仁怀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进入中国百强县(市)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解放”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篇7

一、解放幼儿的头脑, 给予充足地思考机会

孩子和成人一样都是有思想的, 作为成人的我们, 不仅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也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多给孩子思考的机会。

有一次与家长时熙熙妈妈说:“我问熙熙你怎么上课都不能举手回答问题的啊?而熙熙却说:“我没有想到正确答案, 我不举手。”这一听我突然觉得一闷, 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我给孩子们思考的机会少了, 是不是隐形之中我给孩子一种“答案只有一种”的概念。针对这一问题, 我做了观察研究。如语言活动《小熊长大了》, 有一张图片是让孩子们思考小熊长大了, 它的什么本领变强了?但在孩子们猜测时我给了个提示“看图片”, 殊不知, 出现的效果是孩子们都开始局限在与河有关的本领, 我突然意识到也许不给孩子这样的提示可能猜测的可能性会更多, 在孩子们给予我答案的时候, 我应该保持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 从而去发散孩子的思维。

孩子的想法有的时候可能与我们预想的不一样, 但我们应该多给孩子说, 了解他们的想法, 特别是在语言活动中, 若每次都想让孩子回答到我的答案上, 无形之中减少了孩子的思考。多给孩子去思考的机会, 多给孩子一些可能, 尽可能地放每个孩子都能融进到你的活动中, 解放更多孩子的头脑。

二、解放幼儿的双手, 多给幼儿操作的机会

有时候我们让幼儿去操作的时候, 总是为幼儿想好这个行不行、这个这样孩子们可能不会弄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我们应该相信孩子, 放手让孩子探索, 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

对此我做了一个对比, 科学活动“融化”这个概念的, 在一个班, 我采用的是集体教学模式, 我给孩子做了一个实验, 在装有果汁粉末的杯子里加了水进行融化的实验了, 孩子们看到变化很开心, 于是我就告诉孩子们这就是融化。那是我想当然的以为孩子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融化了, 但当午餐后再问起的时候发现孩子们都回答不上来, 这种现象叫“融化”。在另一个班上的时候我也做了这样的实验, 但这一次我只做了一种可以融化的实验, 其他材质的实验, 我采用在让幼儿自己去做实验, 每个孩子拿到的材料也是随机的, 当实验结束后孩子们更加兴奋, 而且看见边上孩子的不同现象时很好奇, 更有尝试、探索的欲望, 在实验结束中我对“融化”做了总结。对此我发现:教师应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我们在活动中, 只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 让他们自己去动手尝试, 让他们自己去定义尝试后的结果。

三、解放幼儿的嘴, 给孩子创造说的机会

心理学上说到, 幼儿思维的发展能够帮助幼儿语言的发展的, 表达能力好的, 那其一定是在动他的脑。语言的发展也是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说”其实是思考后的结果的在现, 给幼儿说的机会就是给孩子思考的空间。曾经看过一本书《乖孩子的伤, 最重》, 是台湾种籽学院的老师实验观察的结果。有的时候在成人眼中的乖孩子, 其实已经抹杀了很多孩子应有的天性了, 当我们仔细看班上成人眼中的乖孩子时会发现, 他们已经有部分都失去了已有的创造力、自己思考的空间。

四、解放孩子的空间, 给孩子实践的机会

《纲要》中说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 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在一个主题活动中, 要请中班的孩子参观菜场, 于是我们利用社区资源, 带领孩子到菜场认识各种各样的蔬果, 还请家长配合给每位孩子五块钱, 去尝试买菜。在活动中发现很多孩子甚至都没有去过菜场, 更别说尝试买菜了, 当我们组织孩子尝试去买菜的时候, 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 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让孩子们走出校园, 自己去实践, 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世界, 给孩子发现、创造的机会。

五、解放孩子的眼睛, 给孩子观察的机会

眼睛是了解物体最直观的方式, 观察是获得知识最好的方式, 特别让幼儿学会观察, 解放孩子的眼睛, 让幼儿有足够的机会去看世界、发现世界、感知世界的无穷魅力。如幼儿园中自然角的创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通过种植各种植物, 让幼儿们养殖、观察, 并做记录。对孩子们来说观察自然角的植物成长是很感兴趣的, 不仅参与度高, 而且能够让自己能够养殖植物, 很有成就感。

六、解放孩子的时间, 给孩子多一点童年的时光

很多时候都能听到孩子们说:“妈妈叫我去学画画、叫我去学钢琴“……。孩子们的时间都被家长安排掉了, 殊不知, 过早的给孩子参加兴趣班, 其实是违背了孩子发展的年龄特征, 更严重的则会出现揠苗助长的现象。请给孩子多一点自己的时间, 孩子和成人一样, 他们也是有自己的时间, 解放孩子的时间, 给孩子的童年更多的欢乐。

在幼儿教育中, 我们要秉承陶行知先生的理念, 不是嘴上说的要解放孩子, 而是要付诸于行动上解放孩子, 才能将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思维、孩子的双手真正地解放。我们应结合实际发展的情况, 放手让幼儿去实践、去创造, 让幼儿体验教与学的快乐, 有实践的机会, 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成为活动的主人。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让孩子成为“行是知之始”, “重知必先重行”, 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 只有解放孩子才能发挥孩子的特长, 才能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 篇8

山西商务事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取得新成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山西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山西商务事业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山西商务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开放兴省”和“流通活省”战略,全省开放型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发挥了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发展的协同拉动作用,为促进山西对外开放、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居中部六省第一。山西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2年的86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914亿元,年均增长17.1%。200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6%,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五。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5805元,居中部六省第一。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4.86个百分点。

——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亿美元。自营进出口总额由2002年的23.1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15.7亿美元,增长了4倍多,年均增长38%。5年累计322.1亿美元,是1978-2002年总和的1.6倍。进出口总额在全国的位次由2002年的21位提高到现在的17位。全口径进出口总额达152.3亿美元,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2.2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取得重大进展。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3.4亿美元,是2002年的5.4倍,年均增长40%。据各市上报统计,利用省外资金648亿元。累计审批外商投资企业数量由2002年的2245个增加到2007年的2808个。外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由2002年的2.48%提高到2007年的5.49%。

——开发区建设迈上新台阶。山西首家保税物流中心在侯马经济开发区建成运营,省级及省级以上开发区数量从2002年的13个增加到2007年的24个。5年来,科工贸总收入、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均翻了两番以上。富士康、太钢等成为全省外资和外贸的重要拉动力量。富士康太原工业园将建成世界最大的镁铝合金科技制造和研发基地,使太原成为全球的“镁都”。

——“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5年来,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累计9.7亿美元,期末在外人数累计11828人(次),对外投资累计3.5亿美元。2007年,山西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3.2亿美元,期末在外人数3945人(次),分别是2002年的6.42倍和2.62倍。外经合作大工程项目明显增多,潞安矿务局投资3000万美元在加拿大设立西鹰能源公司;运城制版集团投资6800万美元,在越南、巴西,美国等累计建办22个企业;大同矿务局承建了土耳其1600万欧元的煤矿竖井项目等。天利实业集团通过全国竞标代表国家在毛里求斯承建经济贸易合作区,这是中国在非洲建设的8个园区之一,也是中国中部省份在非洲建设的唯一园区。

——积极创建国家级平台。一是搭建煤炭博览会平台。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局对博览会的大力支持。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在太原每年举办一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山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二是申请设立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2007年初,会同山西省煤炭运销公司积极向国家申请在太原设立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经过多次向国家相关部委汇报、争取支持,现已得到国家批准,目前正在试运行。三是争取煤层气国际合作机遇。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煤层气独家专营问题,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和商务部联合下文通知,外资进入中国煤层气领域的相关政策予以放宽。目前,山西焦煤集团等8个大型企业将有望获得煤层气的对外合作开采资质。四是获得“中国面食之乡”称号。经过我们的积极努力,2006年,商务部将该称号授予山西省。新时期山西商务事业将继续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是对外开放30周年。当前,全国正在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尽管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但是,中国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挑战。

根据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山西商务事业将以扩大内需、优化结构、加速转型、科学发展为核心,继续又好又快发展。扩大内需就是通过进一步扩大和提高消费水平,发挥协调拉动作用,促进山西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优化结构就是通过不断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保持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加速转型就是通过合理引导外资投向,加速山西省产业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就是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决不符合、不适应商务事业科学发展要求的问题和矛盾。

进一步扩大和提高消费水平,发挥协调拉动作用,促进山西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当前,山西省流通消费市场保持快速增长,但还要着重加强市场安全和质量安全,加强市场监测,保证市场供应不断档、不脱销,确保重要商品市场供应。控制物价过快增长,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特别是完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提高农村消费水平。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双百市场”等重点工程和新农村商网试点工作,提高农村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推进流通业现代化发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不断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保持对外贸易平稳增长。虽然山西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平稳增长,但还要进一步分析国际形势对外经贸发展的影响,抓好重点产品出口,扶持重点企业发展,建立和完善与重点企业的联系制度,提高企业应对国际风险能力,加强出口基地建设。要增强中小企业出口竞争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用好鼓励中西部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政策,积极推动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扩大进口,推动自主创新,不断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

合理引导外资投向,加速山西省产业转型发展。这几年来,山西利用外资取得了新的突破,但还要继续解放思想,扩大县级对外开放,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搞好项目开发,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鼓励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和服务外包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文化、研发中心等新兴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发展,开展境外能源资源类项目投资,开发境外农业综合项目,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加快建设天利毛里求斯经济贸易合作区和巴西莱恩仓储中心。进一步发挥开发区产业集聚作用。抓住“万商西进”机遇,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和境外产业转移,让开发区成为重点招商项目的承接地。

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决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问题和矛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商务事业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商务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商务工作科学发展的各个方面。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科学发展的一系列精神指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积极投身、切实搞好学习实践活动,在提高思想认识、自觉学习实践上狠下功夫,在突出实践特色、解决突出问题上狠下功夫,在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实效上狠下功夫。主动投入到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学习实践活动中,全力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促进山西商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上一篇:村书记就职讲话范文下一篇: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