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商业贿赂自查工作报告

2024-12-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治理商业贿赂自查工作报告(精选12篇)

治理商业贿赂自查工作报告 篇1

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是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检查、自我纠正的有效措施,全院集中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要坚持以自我教育为主,做到人人参加学习,人人受到教育,使人人在思想认识上有收获和提高;坚持自查与自纠并重,做到边学习、边自查、边整改;坚持依法治理,严格把握政策,分类处理问题;坚持自查自纠与查办案件和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通过自查自纠和对重点案件的查办,推进建立预防医药购销领域不正当交易行为的长效机制。

我院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要组织督导小组,到各临床院室检查、督导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开展的情况。全院各级部门结合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与加强行风建设,与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医院管理相结合,与整顿医疗秩序、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相结合,责任到人,措施得力,工作到位,扎实做好自查自纠阶段的工作。

自查自纠阶段基本要求

我院上下联系自身的工作实际,对照医院有关文件精神进行自查,做到边学习、边检查、边核实,着重对五大行为重点关注:

1、医疗机构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在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采购活动中,收受生产、经营企业及其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或

回扣的行为;

2、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临床活动中,收受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回扣或提成的行为;

3、医疗机构接受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不按照行政事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明确如实记载、私设小金库、用于少数人私分的行为;

4、医疗卫生机构有关人员在基建工程、物资采购、招标等活动中,收受有关企业和经销人员给予的各种名义的财物的行为;

5、卫生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利用权力,在医药购销和工程招标等活动中,收受有关企业和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的行为。同时,各单位在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生产、经销企业及经销人员,向卫生部门、医疗机构以及工作人员行贿的线索,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积极协助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和工商等部门认真查处。

自查自纠阶段的整体目标

一是充分认识《刑法修正案》扩大商业贿赂犯罪主体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自查自纠的紧迫感。二是充分认识到商业贿赂行为产生的主观原因,进一步增强自查自纠的主动性。三是充分认识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的长期性,进一步增强自查自纠的责任感。四是充分认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自查自纠的自觉性。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行为,既玷污了医疗这片神圣的净土,又严格损害了群众和患者的利益。在全国都向商业贿赂宣战的今天,作为医务工作者,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更应该在这次治理商业贿

赂专项工作中带头响应,挺身而出,自觉抵制商业贿赂,自觉维护医学圣洁。他们均表示要从自身做起,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不开大处方;常怀仁爱之心,多从患者角度出发,同情体贴病人;树立正确荣辱观,牢记“八荣八耻”,诚信为人、廉洁行医、恪守医德,拒吃请、拒红包、拒回扣,做到以收受医疗商业贿赂为耻,以拒受商业贿赂为荣。

平度市第五人民医院

治理商业贿赂自查工作报告 篇2

商业贿赂, 是指在市场交易中, 以获得交易机会或有利于己方的交易条件的不正当行为。“财物”既包括现金和实物, 也包括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 假借促销费、宣传费、赞助费、科研费、劳务费、咨询费、佣金等名义, 或者以报销各种费用等方式, 给付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财物。另外, 提供国内外的旅游、考察、高级医疗保健、住房装修等也是商业贿赂的形式和手段。事实上, 在一些行业和领域, 商业贿赂已成为企业运行的“潜规则”。商业贿赂的盛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多方面的严重影响。

商业贿赂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一方面, 使社会资源向行贿者倾斜, 影响了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 商业贿赂导致的恶性竞争, 剥夺了其他竞争者公平交易的机会, 使守法经营的企业沦为受害者, 从根本上扭曲了公平竞争的本质。

商业贿赂成风, 使国家应得税利大量流失。各种形式的商业贿赂造成了国家、集体财产在很大程度上被参与商业贿赂的企业或私人侵吞。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着增量不增利, 多销不多税的现象。据商务部统计, 在全国药品行业, 作为商业贿赂的药品回扣每年侵吞国家资产约7亿多元, 约占全国医药行业全年税收收入的16%。

商业贿赂是滋生经济犯罪的温床。已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中, 大部分都涉及到商业贿赂。

商业贿赂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的投资环境, 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近年来发生过的“朗讯风波”、“德普事件”等都是有代表性的案例。

商业贿赂之风盛行严重地破坏了社会安定, 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一, 要大力开展反对商业贿赂的宣传教育工作, 强化舆论监督的作用。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 广泛宣传打击治理商业贿赂的重大意义。一方面, 要善于及时宣传一批恪守商业道德, 遵守市场经济法规的正面典型;另一方面, 也要及时曝光典型商业贿赂行为。

第二, 加强法制建设。虽然我国已初步制定了关于治理商业贿赂的法规体系, 但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对商业贿赂形式的规定比较简单, 已不能覆盖当前名目繁多、形形色色的商业贿赂行为;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过窄, 如受贿者不包括非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如医生) , 在行贿犯罪中均没有关于公司、企业人员介绍贿赂的规定, 也没有对单位行贿以及单位介绍贿赂的规定;对查处贿赂行为的主管机构的规定也不十分明确, 易造成多头兼管, 导致案件侦查和处理上的困难。另外, 作为打击商业贿赂的专门立法《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只属于部门规章, 立法层次低, 有些内容陈旧。因此, 亟需制定一部立法层次较高, 专门的统一的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反商业贿赂法》。

第三, 加大处罚力度。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规定, 对商业贿赂的罚款最高不超过20万元, 这对于商业贿赂可能带来的巨额利润而言, 实属微不足道。另外, 我国目前法律对于单位商业贿赂中的个人以及总公司或母公司对下属单位的商业贿赂应当承担何种责任规定不明确, 导致一些涉案公司常常采取“丢卒保车”的手段, 以个人做替罪羊而保全公司的利益。因此, 应加大经济处罚额度, 增加商业贿赂的违法成本。同时, 进一步明确经营单位对其下属单位或个人进行商业贿赂监管失察所应承担的经济、行政直至刑事责任。

第四, 各地、各部门查处商业贿赂案件, 要加强协作、齐抓共管。商业贿赂的主体、行为日益复杂, 案件本身存在着案情发现难、调查取证难、采取强制措施难的特点。另外, 行政执法部门之间, 行政执法部门与纪检、公安、司法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 特别是缺乏线索移送制度, 出现了很多“以罚代处”、“以罚代刑”或“只处不罚”的现象。因此, 一方面,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执法实践中要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的联系, 密切配合, 形成合力;另一方面, 因为对商业贿赂企业的查处可能涉及到一些与当地政府关系紧密的“投资方”、“利税大户”, 各级党委、政府应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全力支持并协调好当地的商业贿赂治理工作。目前, 商业贿赂行为几乎牵涉到社会各个行业的企业和人员, 所以查处时也要积极争取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

论商业贿赂及其治理 篇3

[关键词] 商业贿赂表现形式新发展治理经验行为选择

作为腐败的一种表现形态,商业贿赂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公害:扭曲公平竞争的规则使价值规律无法正常发挥作用,阻碍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败坏社会道德和行业风气,使诚信经营的企业沦为受害者,成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

一、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及新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商业贿赂行为存在的领域和表现形式日益错综复杂,呈现出多样性与隐蔽性的特点,而以政府采购、医疗、电信、金融等领域尤为严重。

政府采购过去的松散管理状态造成其商业贿赂的积弊难除,以赠送礼金、商品折价、外出考察等方式,在采购招投标的各个环节如评标定标、信息发布、履约验收等对采购人员或机构进行贿赂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医药行业的药品回扣、劳务费、差旅费、赞助费、新药推荐费等已成为医疗机构的普遍现象。由于商业贿赂比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更能获得资源,电信竞争中的免除债务、装修住房、免电话费等也是司空见惯。金融领域资源的稀缺性和垄断性以及监督考核机制的偏差,使其在市场准入、金融基础设施、风险管理、中间业务等环节都有可能发生商业贿赂。房地产管理部门的权力过于集中而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使得土地批租转租、建筑建材、工程承包等都成为商业贿赂的重灾区。其他如旅游业、保险业以及教育系统,都成为商业贿赂的濒临污染区。

正因为商业贿赂是众矢之的,其表现形式也变得越来越隐蔽,由个人腐败向集体腐败转变。这种新发展有以下特点:

核心主犯不明显。一般认为整个案件的主导、起关键作用的人就是核心主犯,以往案件中这样的人往往居于“一把手”的位置或是掌握最多的实权和资源。但从2005年的案例看,这种趋向越来越不明显。

重要角色少不了会计人员。在大案要案中,总会计师或者会计人员都会被牵涉进来。毕玉玺案中的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朴善琨便是一例,这也透露出企业内部会计和审计的漏洞及执业人员的素质问题。

贿赂手段趋于隐蔽。从直接用现金到实物再到商品折扣、赠送股票期权、资助出国考察等形式,商业贿赂的手段变得越来越隐蔽,而其共同点就是寻找法律界定的模糊地带以便于投机。

二、存在原因分析

1.法律体制没有理顺

市场法制不健全,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界定不清,导致相关规定的可操作性差,使商业贿赂大行其道。管理部门的责权不明则导致一些行政管理部门对商业贿赂的弱化处理,如简单地处以行政罚款、通报批评等。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反商业贿赂法,因此,制定专门的法律,整合相关的规定,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等责任追究手段,将为治理商业贿赂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

2.错误的侥幸心理和高额利润的驱使

认为商业贿赂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的观点,使一些人产生了侥幸心理。而高额利润的驱使则使一些企业不择手段,加之商业贿赂者的社会关系复杂,在关系网的作用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也并非鲜见。

3.政府角色错位

市场经济中政府应侧重宏观调控,而现实中,政府的规划、调控、监督角色过弱而执行角色过强,在行政许可、行政合同领域发生商业贿赂的机率比其他地方大,从根本上反映了这一点。政府角色错位,一方面会导致精力过散,另一方面则会干扰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扭曲市场信息,这也是商业贿赂空间存在的原因。

4.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商业贿赂的隐蔽性使当事人的犯罪行为鲜为人知,而知情人的举报既提高了办案效率,也能有效降低成本。然而因对举报人保护不力,举报人遭到打击报复甚至陷害的事情一再发生,导致群众举报的积极性依然较低。在国外不仅有单独的证人保护法,其诉讼法中也有关于证人保护的规定及专门的保护机构和奖励制度。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建立和完善举报制度,是打击商业贿赂的利器和重要保障,其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5.诚信缺失

市场信用规则的缺失和公众对诚信认识的片面性,造成社会信用水准整体较低。政府公共权力部门的诚信缺失以及企业间失信获利与失信受害的恶性循环,不但加大了我国社会经济运行成本,削弱了整体经济竞争力,还破坏社会文化和道德的良性发展,增加社会管制成本,为商业贿赂提供了滋生空间。

三、我国政府和企业的行为选择

1.明晰政府角色定位

政府是市场经济规则的制定者和管理者、协调者和监督者,强化宏观经济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减少对具体经济活动的干预,会大大减少商业贿赂发生的机会。以政府采购、工程发包为例,不妨交由市场中介机构办理,政府部门则支付中介机构佣金和加强监管。引入多个部门参与监管和接受投诉,从而提高不法者的“寻租成本”。

2.理顺法制体制

明确立法,加强普法宣传,加大执法力度,实施责任追究制度。立法上,应提高商业贿赂的机会成本,深入行业与职业压缩商业贿赂的生存空间,提高商业贿赂行为的入罪率。司法上加大财产刑的处罚力度,树立腐败利益必须被剥夺的观念。统一商业贿赂案件中自首、立功和缓刑、免刑的适用条件,纠正目前认定和适用上的过于宽松和混乱。对于商业贿赂的主体不论是在职还是离职的要能够一查到底,将责任追究制度落到实处。

3.信用等级评级和信用环境的创建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那些违反市场交易规则的人应该为其行为付出代价。一个有效互联的社会信用体系,包括信用信息中介服务、失信惩罚机制和政府监督体系,以及社会主体信用信息的传播辐射力,通过联动机制来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从而建立健全社会信用联合管理制度,会使市场规则的公平性得到体现。

4.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

商业贿赂的产生根源在于交易双方市场地位悬殊,而这又源于整体市场准入开放不足,和商业竞争磨合后强势企业的垄断地位。所以要治理商业贿赂,加大市场开放力度,限制企业的垄断行为,确立严格而明确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都与立法形成互补。

5.第三方制衡

市场行为主体的商业贿赂行为会损害相关竞争者的利益,明确规定所有竞争者都有权对行贿人提起民事诉讼,并对预期利益损害给予赔偿,能够形成强有力的第三方监督制衡机制。借助第三方力量,特别是让那些利益相联的经济组织互为监督,通过利益链条调动社会各界一起反商业贿赂,形成一种商业主体和利益主体之间的监督制衡机制,对商业贿赂的消除极为有利。

6.信息公开下的预警机制

竞争过程的不透明性为商业贿赂提供了滋生空间,其根源在于相关信息的不公开。信息的公开化会对商业贿赂起到震慑作用,阻止其实际发生。这就需要在做好群众举报和信访及相关的举报人保护工作的同时,增加监督与反映渠道,与人事考核制度结合,实行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定期轮换制,以便预警将商业贿赂消除于未发。

7.建立企业联动自律机制

企业自律是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企业的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对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起决定作用。企业自律是企业生存的需要,企业应从各个环节对相关人员加强管理,包括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和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并在行业和企业间结成联盟,这样既可以降低法律执行的成本,又可以提升企业自身的信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商业贿赂空间。

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报告 篇4

根据赤治贿发[2006]3号文件精神,现将××*镇2001年1月至2006年5月以来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镇一直十分重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深刻认识到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上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始终把该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和工作责任到位,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成立了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镇长担任组长,常务副镇长亲自抓,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各单位(部门)既要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又要落实镇政府的有关工作要求。镇政府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发挥主抓作用,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二、建立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坚持制度和监督并重,从源头上采取措施和办法,一是加强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诚信理念为重点加强教育,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商业贿赂问题,完善各项制度,制订应对之策,防患于未然;三是完善监管机制,广泛利用电话,设立举报箱等渠道受理群众和社会投诉,在社会上聘请监督员,定期听取意见、建议,同时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人大监督、群众监督及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纵向联动,横向配合的监督机制。

治理商业贿赂自查工作报告 篇5

为贯彻落实市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部署和要求,按照《关于对全市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督导检查的通知》的内容,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部署,在全局开展了一次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活动,通过开展宣传动员、自查自纠等工作,全局商业贿赂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局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到位。商业贿赂行为不仅有损个人形象,导致犯罪,并且也损害单位整体形象,为此,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及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纪检组长为副组长、机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领导小组,并专门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由监察室主任兼办公室主任,负责全系统商业贿赂治理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等日常工作。并制定了《**市水利局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分解到人,同时设立了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

(二)深入动员,认识到位。市里布置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后,我局由局长***主持召开了动员大会,及时传达学习了关于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对系统内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做出了周密安排,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对治理商业贿赂的认识。同时要求,局机关、局直各单位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认清水利系统商业贿赂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充分认识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与反腐倡廉工作的内在联系和深远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推进水利事业发展上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扎实实抓好治理商业贿赂工作。

(三)突出重点,治理到位。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城防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工作。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重点工作,我们将建设项目的招标工作作为重点,为严格履行招标投标程序、强化工程建设管理,确保水利工程规范实施,先后成立了引黄配套工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支漳河治理工程、滏阳河治理等项目招标领导小组,负责该项目的施工招标和监督工作,对工程项目建设等经营活动进行重点监控。

(四)建立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一是分别从行政审批、综合执法、项目建设、招投标等不同岗位、不同角度认真查找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商业贿赂行为;二是深入到企业和群众中,广泛征求意见,使自查自纠活动更加全面、科学;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将效能监察和审计工作与治理商业贿赂相结合,通过日常的效能监察和审计工作把对外经济业务风险管理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来抓,切实降低违规违纪行为,提高违规违纪内查发现率和堵截率,重点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事前和事中监督的作用和效果。四是针对自查自纠情况,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商业贿赂。

治理商业贿赂自查工作报告 篇6

县XX局多是个“穷单位”,项目少、资金少、多和农民打交道,但我局领导仍然高度重视治理和预防商业贿赂问题,抓好商业贿赂防御体系建设的同时积极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切实维护XX部门廉正、农技干部清白形象,保障XX经济健康发展。现就近半年来开展商业贿赂防御体系构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思想重视

“思想重视”是我们一直都在提的问题,也是一直都在抓的问题,思想关键重视不重视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成败或效果的好与坏,尤其是领导干部,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下,更是商业贿赂“易感人群”。为切实抓好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第一负责人,局班子成员以及各职能股站长为成员的的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每个季度安全一次专题讨论会,针对重点工作,工作措施以及形势分析等内容进行研讨,切实做到思想上重视,组织上到位。

二、强化宣教

宣传教育是遏制商业贿赂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宣传好典型、警示恶事例的环境中培养人的清廉意识和警示不正当交易行为。我局充分利用XX信息网、农民信箱、局内部系统以及宣传橱窗等 宣传阵地,通过张贴、发放、播放名言警句、典型事例等创造良好宣传教育氛围。今年以来,我局先后组织了为局班子成员电脑安装了廉正屏保,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上级部门组织警示教育片,制作廉正橱窗2期,发送名言警句短信160多条。

三、措施到位

今年以来,我局针对重点项目、重点部门进行了重点部署,强化责任,落实措施:

1.抓好重点项目招标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实行项目招投标工作。今年上半年,县农广校《卫星接收远程教育系统建设项目》需采购电脑设备25台以上,涉及资金20多万元,我局严格按照规定,在县投招标中心招标,最终与福兰德电脑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程序透明,符合法律,圆满的完成了项目所需电脑采购工作。

2.抓好制度建设。全力推行权力制衡责任工作,在人事变动后,及时调整权力制衡责任分工;加强财务集中管理,把各科室财务从原来相对独立转变为集中管理,杜绝财务不规范情况的出现;成立庆元国有农场营运有限公司,有效管理农场资产,协调各项利益关系。

3.抓好责任落实。实行商业贿赂防御连带责任制,即股站负责人对一般干部负责,分管领导对中层干部负责,层层抓责任,层层抓落实;同时设立群众监督投诉电话,对发生的政府采购、2 项目建设以及涉农收费等不正当交易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四、成果显著

经过此次自查自纠结合日常工作摸底记录,我局已基本掌握了各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情况,并无发现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参与或从事不正当行为,谋取非法利益,在行政审批中无索贿受贿行为,无玩忽职守,放任、纵容不法分子的情况。

治理商业贿赂自查工作报告 篇7

一、域外治理商业贿赂的成功经验

1. 完善的法律

在欧美, 由于其市场经济起步早, 意识到商业贿赂对整个经济制度的“蛀虫效应”也早, 因此这些国家都有较为严厉的法律来治理商业贿赂行为。德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该法在世界上最早对商业贿赂行为作出惩罚规定。目前, 德国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相对完备, 其法律主要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德国刑法典》和《反腐败法》等。这些法律对各种形式的贿赂作出了界定, 并规定了相应惩罚措施。此外, 德国对在特殊行业可能发生的商业贿赂作了专门规定。英国于1889年制定了《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 主要是规范职务犯罪, 又于1906年颁布了《预防腐败法》, 从而对商业贿赂行为作出明确规定。

2. 健全的制度

市场供求失衡是产生商业贿赂的根源, 因此, 治理商业贿赂需要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美国对商业贿赂行为的认识较早, 并摸索出了一定经验, 主要靠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来抑制商业贿赂:一是反垄断机制。美国早在1890年颁布了《反垄断法》 (Anti-trust Act) , 采取措施大力打击市场垄断行为和商业贿赂。二是建立企业公平竞争机制。在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决定公司经营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把成本控制在最合理状态下。在公平竞争机制环境中, 经济资源的配置充分市场化, 杜绝了暗箱操作。同时, 重视国民道德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荣辱价值观, 从思想本源上铲除商业贿赂之念。在这些国家, 加强国民道德素质教育是防治商业贿赂的基础。在德国, 家庭教育要求未成年人具有诚实、勤奋、守纪、正直、团结等品格, 强调培养子女的生活能力、履行义务的能力、行动的能力以及批判能力等;而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遵守行为规范、公正、诚实、遵守自由和民主的基本条例及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等列为学校教育的重点。通过这些教育使得德国人养成了认真、严谨、守法的品格,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贿赂思想的形成。此外, 注重加强监督。在经济发达国家, 反商业贿赂是全民关注的事情。瑞典法律规定新闻自由, 新闻媒体可以触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有权对任何现象发表言论, 并进行揭露和曝光。在德国, 审计机构分联邦、州和市三级, 审计工作可以随时进行。

3. 顺畅的机制

完善的公务员制度是防止商业贿赂发生的重要保证。公务员实行公开招聘、轮岗 (敏感部门工作人员5年必须换岗) 、权力约束 (对重大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财政支出、警察执行公务等必须坚持两人以上把关和同行) 、高薪养廉和公务员终身制以及行为决策公开透明, 接受多层监督等是德国公务员制度的最大特点。而成立专门机构是治理商业贿赂的组织保障。瑞典在1809年设立了议会监察专员, 首创了专门的监察官制度。监察官可以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依照法律独立行动。在瑞典, 除了常规的检察机关、法院等司法机构外, 还专门成立了国家反腐败办和经济犯罪署。韩国曾经是一个腐败问题严重的国家。1963年, 韩国组成身兼审计、监察和纪检三重责任的监察院;组建行政改革调查委员会, 通过行政改革消除商业贿赂。

二、中国治理商业贿赂的现实困境

1. 法律的缺失

我国现有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22条为核心, 由一系列法律、法规组成。实践证明这一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还存在不足, 例如关于反商业贿赂的法律条文过于分散, 立法层级不高, 法律体系内部不衔接甚至相互冲突。我国相关法律所定义的商业贿赂范围的过于狭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商业贿赂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 商业贿赂的行为对象仅限于财物, 在行为表现上只认可“实际收受或给予”, 同时还将“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受贿罪的认定要件之一;在惩处商业贿赂行为时, 主管机关职权不明确, 易产生揽权或推诿;缺乏规制海外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法规等。与法律分散相对应的是治理过程中的多头管理。各行业、各部门内部的纪检机关以及公安、工商、审计等行政机关以及司法机关都有查处商业贿赂的职责, 但相互间沟通、联络协调机制尚不完善。对重大贿赂犯罪和腐败线索, 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传递, 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打击商业贿赂的力度。一些部门和地方出于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的考虑, 对商业贿赂行为听之任之, 进一步助长了商业贿赂的肆虐发展。

2. 观念的落后

美国专家海登海默依据人们主观上对于各种腐败行为容忍程度的大小, 把腐败行为划分为黑色腐败、白色腐败和灰色腐败。所谓黑色腐败是指那些受到人们普遍谴责的腐败行为, 大家都希望基于一定的原则或法律予以惩罚;白色腐败是指那些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属于或不应当受到惩罚的腐败行为;而那些介于黑色和白色之间的, 人们具有广泛争议的腐败行为就是灰色腐败。显然, 由于腐败行为的复杂性, 由于黑色和白色腐败行为不能截然分开, 灰色也就成了二者之间的一个过渡带。商业贿赂在各个行业普遍存在, 成为各项交易中的“潜规则”。在改革开放初期, 权力、关系、信息的不对称并十分明显, 熟人交易还不能形成自由公平的交易规则和竞争机制。因此那些掌握实权的国家工作人员通过采用获取回扣的方式获取商业贿赂。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一些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行为人为了谋求利益, 相当程度上要依靠回扣、送礼等手段, 最终形成了普遍的潜规则。

3. 权力过分集中, 市场体系发育不成熟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虽然经过三十年的发展, 但仍不健全, 行政干预经济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 通过向掌权者行贿而获得市场收益, 逐渐成为经济领域的潜规则。同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有些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的个体工商户或企业由于没有固定供销渠道, 往往通过采取行贿手段获得物资供应、推销产品, 争取交易机会。此外, 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也是商业贿赂盛行不可忽视的原因。

4. 监督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监督的整体效能不高

首先, 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长期以来习惯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审批的方式管理自己管辖的行业或国有企业。当非公有制企业加入竞争需要加强行业和市场监管时, 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仍然用旧的方式来管理经济。其次, 监管部门分散, 缺乏协调统一和明确的管理责任。各行业、各部门内部的纪检机关以及检察、公安等部门都有监督、查处商业贿赂的职责, 但相互间沟通、联络协调机制尚不完善, 难以形成监督合力。再次, 舆论监督的缺失和新闻媒体的被动消极角色使商业贿赂案件查办机构失去许多发现线索的机会和抵制查案阻力的舆论支持。最后, 缺乏对知情人举报的保护制度, 使会计等知情人的举报积极性受到抑制。

三、中国治理商业贿赂对策

1. 完善法律

依法治理商业贿赂离不开法律的完善。首先, 要完善刑事法律。《刑法修正案》 (六) , 将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扩大到公司、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但这尚不足以涵盖社会生活中实际发生的商业贿赂行为主体范围。世界上不少国家还将为社会提供公正信息的学者、裁判以及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规定为受贿罪主体, 这值得我国借鉴。目前我国商业贿赂犯罪中的“贿赂”仅限于财物。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立法经验, 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 将商业贿赂犯罪行为对象规定为不正当好处。同时借鉴该《公约》规定, 只要索取或者收受不正当好处的行为是与其职务行为相关的, 就足以构成贿赂犯罪。在我国, 行贿和受贿同罪不同罚, 在待遇上也极不对称。美国有关贿赂犯罪的联邦立法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在法定刑上不区分行贿和受贿, 两者一样处罚。为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有效地预防犯罪, 在严惩受贿犯罪的同时, 也不能轻纵行贿犯罪。其次, 完善行政法律。《公务员法》、《人民警察法》等行政法律对商业贿赂行为行政主体并未列尽、对商业贿赂行政处罚仅有罚款和没收违法。因此, 国务院以及有可能发生商业贿赂行为的政府主管部门, 都应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 制定法律法规, 进一步明确本领域中商业贿赂的主体、具体表现形式, 确定相应的处置措施、行政责任。第三, 完善经济法律。在目前涉及到商业贿赂的立法中, 《反不正当竞争法》内容比较笼统, 而一些部门规章, 法律层级太低, 法律效力较弱。这些都限制了立法在遏制商业贿赂方面的作用。所以, 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整合现有立法的基础上, 制定统一的《反商业贿赂法》。

2. 健全市场体系

从源头上治理商业贿赂, 要深化体制改革, 打造阳光政务, 规范行政行为。首先, 要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 规范行政行为,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其次, 要深化财政、税收、投资、价格体制改革, 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 完善工程招标投标制度, 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 健全投资监管体系和国有资产监管制度,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减少垄断, 防止地方保护。第三, 大力加强有关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能, 完善监管制度。其中主要是加强工商、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管和预防工作, 做好对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 完善和严格会计制度。

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打击商业贿赂, 迫切需要重构健康的社会心态。他律不如自律, 单纯地依靠法律手段, 难以真正有效遏制商业贿赂的蔓延。更加注重治本, 更加重视教育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教育内容要紧贴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 使人们真正懂得廉洁是为官之德, 自律是做人之本。注重预防必须坚持教育在先和监督关口前移, 变事后教育为主为事前教育为主, 事后监督为主为事前监督为主, 从而牢牢掌握反腐倡廉的主动权。要对全社会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强化人们的法治意识、公共权力意识、契约意识、公平竞争意识, 从而自觉地抵制商业贿赂。

4. 健全监督体系

商业贿赂是中国社会的一种潜规则, 提高发现商业贿赂行为的可能性, 成为打击商业贿赂行为的关键前提。因此, 在我国有必要建立举报人制度。该制度应该做到:首先, 广泛宣传, 让公众不再容忍商业贿赂行为。对职能机构来说, 通过深入宣传, 让公众认识到腐败对自身权益的危害和威胁, 不再漠视腐败、忍受腐败。其次, 借鉴美国的司法实践, 由政府或律师通过各种非官方的手段隐藏举报人的身份, 充分保护举报人, 避免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再次, 制定重奖举报人的条款, 举报商业贿赂行为的举报者也有权分享政府对于商业贿赂者的罚款所得, 这样, 举报者的举报积极性将会大大提高。再次, 加强舆论宣传和监督, 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 大力宣传商业贿赂对社会的危害及国家有关制止商业贿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参考文献

[1]李亚杰:腐败分子违纪违法出现新情况新特点.新华网, 2007~05~11

[2]乐华涛:韩国:预防腐败一年一查“社会净化”见效[N].市场报, 2006~06~07

[3]任建明:黑白灰商业贿赂行为的界限[N].中国医药报, 2006~08~08

论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治理 篇8

关键词:商业贿赂;原因;危害;法律治理;法律责任

一、商业贿赂行为的内涵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对商业贿赂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即:“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处;对方单位或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后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回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账。”该规定分为两款,可以划分出三层含义:第一款前段,即:“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是对一般商业贿赂的禁止性规定;第一款后段,即“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处;对方单位或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是对商业贿赂的典型形态——回扣作出的专门规定;第二款表面是直接规范折扣和佣金的,但其目的显然是对商业贿赂与折扣、佣金的法律界限的划分。由此可知,商业贿赂就是指市场交易中,经营者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以获得交易机会或有利于交易条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商业贿赂的特点

1.商业贿赂行为具有普遍性

我国商业贿赂行为出现在多个领域,它比较常见于土地出让、工程建设、医药购销、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和资源开发等领域。只要存在交易,商业贿赂行为就有可能出现。随着经济模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商业贿赂行为也开始出现于服务行业,各种非法“回扣”、“折扣”、“佣金”和“介绍费”充斥着各行业内部。

2.商业贿赂行为更具隐蔽性

现代这个时期经济较发达,从事商事交易的经营者比较多,而且他们一般处于社会的中高层次,因此他们会刻意地隐瞒自己所从事的商业贿赂行为。在实施行为之前,他们会考虑周全,每一个行为的实施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并积极寻找伪装方法,以逃避法律的制裁。现行的经济模式下,经营者为了排挤其竞争对手,会以秘密方式和相对人进行商谈,直接支付约定的“好处费”或暗中转账,以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商业贿赂行为的隐蔽性使得在对其进行规制比较难以被发现。

3.商业贿赂行为实施手段的多样性

随着立法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贿赂行为在猖撅进行的同时也在努力规避相关立法的查处。目前我国的商业贿赂的行为形式也来越多。在继续运用给付财物方式的同时,也不断运用新的方式,如给付外币、红包、有价证券;再如借用“宣传费”、“科研费”、“劳务费”等合理费用形式,或者故意“输钱”、有奖销售等形式变相给付贿赂;再如向其提供旅游、考察、性贿赂等非物质性质的利益……现存的贿赂形式可谓千奇百怪,另人防不胜防。

4.商业贿赂行为的多重违法性

由于我国对商业贿赂行为进行规制的法规比较多,所以一个商业贿赂行为在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同时,也有可能触犯了《民法》、《刑法》、《会计法》等其他部门法律。

三、我国商业贿赂行为法律治理的完善

1.应当制定反商业贿赂法的必要性

我国应当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治理商业贿赂的成功经验,制定统一反商业贿赂法。应当将散落于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他部门发的关于商业贿赂行为的零散条文加以整合,将有关商业贿赂行为的实体性及程序性法律规范在统一的反商业贿赂法中,以维护我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加有效地打击商业贿赂行为。

一方面从立法上看,商业贿赂问题至今尚以零散条文的形式存在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等法律法规中,未形成独立的法律体系,对于应付我国严重的商业贿赂现象来说显得势单力薄。需要通过整合相关的规定,制定统一的《反商业贿赂法》,集刑事、民事、行政责任于一体,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等责任追究手段,对不同程度的商业贿赂行为规定不同的法律责任,构建起行政、民事和刑事制度相互配合和协调的反商业贿赂机制,以遏制商业贿赂,为治理商业贿赂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

另一方面从执法上看,制定一部专门的《反商业贿赂法》对商业贿赂进行全面的界定,协调各个权力机关治理商业贿赂的协作机制,设立专门的反商业贿赂的执法机构,有利于集中执法力量,使目前分散的反商业贿赂力量得到有力整合,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效率,这对于治理商业贿赂,有效建立我国商业贿赂治理的长效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加大经济处罚力度

商业贿赂行为人是以贪财图利为主要目的,因此应通过加大经济处罚,增加其违法犯罪的经济成本。这样行贿人在行贿时,会权衡一下行贿的经济成本和获取的利益,如果得不偿失,行贿人最终可能会在高额的经济处罚前放弃行贿的打算。因此加大经济处罚能够对商业贿赂行为人形成巨大的威慑力,从而有效抑制商业贿赂行为的蔓延。

3.改进举报人奖励制度

加强奖励经费的保障,加大奖励的力度与幅度。公布奖励标准、数额,但同时也要做好奖金发放的保密工作,防止因发放奖金暴露举报人身份从而导致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情况出现。如密码举报、网上举报时,奖金的发放不直接与举报人见面,也不当面交给举报人而是通过银行帐户转存,使受奖励者能够安全地获得奖励。

参考文献:

[1]倪楠.试论商业贿赂[J].商业研究,2011(3):5-6.

[2]种明钊.竞争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3

治理商业贿赂自查工作报告 篇9

今年以来,我院按照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关于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工作部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自查自纠等工作,使我院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有序地进行,“回头看”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宣传动员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我院于2006年6月23日召开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动员大会,动员会上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了《清新县卫生系统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和《清新县人民医院开展治理医药购销中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成阳院长在动员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提高了干部职工对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对存在在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危害性有了充分的认识,提高了参与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自学性,做到统一认识,统一行动。通过印发宣传学习单张、标语横幅、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了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良好氛围。并积极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纲领性法规条文,增强了党员的法规意识,提高了党员的抗腐能力。

二、加强领导,突出重点,确保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我院切实地把治理医药贿赂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作为2006年医院的重点工作之一,由主要领导亲自抓,领导班子确定专人具体负责,成立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成阳院长任组长,支部书记李建文和副院长王永红、周建安、谢道远任副组长,成员:崔金爱、陈燕情、杜北珍、李健龙、王少林、何芳,日常工作人员:陈燕情、李健龙,并对相关部门、人员实行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并按照《清新县人民医院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周密安排、精心组织,认真组织全院干部职工,特别是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开展自查自纠、集中治理、建立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履行职责。

(二)抓紧抓实,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我院结合医疗行业的工作实际,通过“五查五看”弄清本行业和本单位的商业贿赂各表现形式以及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在认真分析商业贿赂行为产生根源的基础上,查摆问题。具体查找:对照法规查制度,对照制度查程序,对照程序查台帐,对照台帐查资金,对照“五个不准”查行为。对照中查找出来的问题,认真了进行梳理归纳,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整改措施。同时我院采取召开专题会议,安排主管副院长到各科室进行走访、调查、汇总,并未发现一起商业贿赂的行为。通过这一活动,更加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从而提高了医院的信誉和知名度

三、自查自纠情况

(一)全面调查摸底。我院对治理医药贿赂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所涉及到的岗位、人员、资金、环节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特别是对财务、药剂、设备、临床科室主任和医生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重点环节进行认真查找,填写了《清新县人民医院治理商业贿赂个人自查表》,在日常工作中均没有商业贿赂现象,院长与科主任签订了《廉洁行医责任书》,科主任与医务人员签订了《廉洁行医责任书》,对所涉及到的工作人员责任到人,所有涉及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环节均严格按照财务审批制度、药品购销制度、药品使用制度、医疗服务行为执行。

(二)在学习宣传动员阶段,积极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了《清新县人民医院开展治理医药购销中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治贿手册》、《医德讲坛》、《医德警示录》、《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健康卫士楷模》、《苍生大医——郭春园》及“八荣八耻”等,参加学习达1792人次,使职工受教育率达100,对全院357名职工进行了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专项工作测试,优秀率达90以上,法律法规知晓率达100,并通过印发宣传单张,标语横幅、电子屏幕、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营造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良好氛围,使全院职工在思想上、行动上融入治理专项工作中。

(三)切实加强了对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监督检查,做县人民医院开展治理医药购销中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存在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本院领导和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行为、内部机制、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认真深入细致的查找,本院没有发生收受“红包”、回扣、提成等受贿或索贿现象。据统计,我院在2006年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15面,33人次医务人员拒收红包可知金额达7000元,100的药品实行集中招标采购,经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让利患者248万,为了减轻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住院费用负担,我院从2006年6月起自动降低监护仪的收费,从每小时60元降低到每小时30元,仅此一项让利患

者壹佰叁拾多万元。完善了《药品使用暂行规定》、《医德考评归档》、《医德考评结果奖惩制度》《中层干部考核》等相关制度,健立建全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做到宽严相济,防止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积极鼓励举报商业贿赂行为,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商业贿赂行为的产生。

(四)积极推行“阳光工程”。首先向社会公布本院举报监督电话:5810735。

在各临床科室设立了举报商业贿赂信箱和意见箱共12个。本院党支部以推进依法治院,依法行医,廉洁从医为切入点,加强对权力运用和工作过程中的控制、监督、规范,落实好“阳光工程”,药品实行集中招标采购,药品使用实行超标预警制和停止购进制,所有新药购进均经过药事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才予实施,对超标使用药品的处方实行点名批评等,遏制商业贿赂,坚持公开透明,依法办事,民主监督,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清新县人民医院开展治理医药购销中商业贿赂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的内容,方法步骤和要求,认真抓落实,并与院务公开结合起来,与创建文明示范岗工作结合起来,在药品和设备采购、医疗服务行为等内容上,切实做到公开透明,按规操作,打造廉洁行医,树立行业文明新形象。

治理商业贿赂自查工作报告 篇10

根据***县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关于组织开展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的工作方案》(县治贿发〔2006〕1号)精神,为了加强我*****系统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切实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我局认真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现将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自查自纠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治

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阶段的基本情况

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我局党组高度重视,针对我县****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易发的重点部位、原因等,广泛开展讨论,专题进行研究,专门成立了治理交通建设领域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局关于组织开展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工作方案》,并提出了全县****领域开展商业贿赂治理自查自纠工作的重点和任务。结合本局实际,有的放矢,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截止目前,我局落实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制度情况是严格的,执行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是坚决的,没有发生和违反任何上级有关政策、规定的现象和行为。

(一)认真开展商业贿赂自查自纠阶段的学习动员工作。自6月份开展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阶段工作以来,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意见》精神和《***市****系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的方案》要求,我局先后召开2次学习动员会,在广大干部职工中进行了全面思想发动,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主要内容:开展学习中央《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意见》,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和2006年全国全区全市交通系统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学xxx自治区、交通厅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的有关文件;学习《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法律法纪政策规定的内容。同时,还积极开展推进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研讨会等,较好地指导全系统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深入开展商业贿赂自查自纠阶段的调查摸底工作。为促使此项工作深入有效的开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我们组织参与项目建设的各企事业单位,对照局制定的《治理商业贿赂调查问卷》,摸清各施工队建设项目的规模、性质、工程进度和项目资金构成情况,摸清单位8***的基本情况,摸清是否有规避政府集中采购行为,摸清发生不正当交易行为的主要环节、关键岗位和人员以及不正当交易行为的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列明可能存在的问题清单。在开展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阶段工作中,我们认真按照**市***局《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方案》的“四查四对照”规定,从制度、程序、台帐、采购、资金等方面进行自查自纠。凡涉及在建的局直接管辖的公路、水路、站场建设项目的公职人员都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比如办公室可能出现的环节有政府采购;***人员可能出现的不正当环节有***时,就容易出现不正当交易。以上部门针对这些环节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没有发现相关人员有不正当交易的行为。

(三)重点突出,扎实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在专项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中,为了保证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落到实处,重点抓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单位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二是要求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写出说明材料并自查自纠。三是要求市****组织对2003年以来,**对2005年以来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写出书面汇报材料,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自纠。四是要求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廉洁从政制度。五是要求办公室及财务部门查对有无规避政府集中采购、自行组织采购,逃避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以及假借各种名义收受回扣、拥金等不正当利益的现象。六是要求各局属各二层机构要设定自查自纠工作重点,并围绕工作重点认真查找问题。****过程中有无以权谋私、行贿受贿等不正当交易行为;是否有执法不公、刁难群众和吃拿卡要的行为;在行业管理中是否有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三乱”行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力求自查自纠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7月份以来,由局领导带队,先后组织检查组深入到各二层机构和各施工单位,对各****的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从督查情况看,全县****部门、单位能落实县《关于组织开展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的工作方案》和《***市**系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的方案》要求,有关科室及重要岗位个人在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的组织下扎实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从思想上重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敢于触及问题,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浅议商业贿赂治理的制度建设 篇11

一、商业贿赂的新特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呈现的新态势, 目前我国的商业贿赂也发生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动向:

1. 逐渐向社会多领域、多行业渗透

目前, 商业贿赂已渗透到建筑、金融、卫生、教育、税务、工商、司法、经济管理等部门或领域。贿赂环节和领域相对集中的同时。向一些新领域扩散。当前商业贿赂相对集中在工程发包、房地产开发、土地批租、产品推销和争取资金等环节上。但也开始向教育、科研文化等领域蔓延, 其中科研机构中贿赂犯罪增势较强。商业贿赂的动机、目的呈多样化。有的是为了走私、制假, 有的是为了争取工程项目, 有的是为了推销产品, 有的是为了逃避法律制裁。商业贿赂分子的身份发生明显变化, 从私营企业经营者、个体业主等, 发展到医疗、教育、金融、党政机关、经济管理部门等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人员。

2. 四类公共部门成为商业行贿的重点对象

据查, 司法机关查办的贿赂案件中有60%以上属于商业贿赂案件。从已经查办案件看, 发生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以及资源开发和经销六个领域以及银行信贷、证券期货、商业保险、出版发行、体育、电信、电力、质检、环保等九个方面的商业贿赂案件占案件总数的78:6%等, 超过一半的商业贿赂案件集中在工程建设和医药购销领域 (《治理商业贿赂相关案例解析》, 2006) 。如我市供电局电力调度中心大楼原筹建办负责人金建军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为他人谋取利益, 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25万 (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2008) 义刑初字第917号) ;我市江东街道办事处青岩刘村原村民委员会主任厉声陆, 在旧村改造过程中, 收受贿赂36万 (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2007) 义刑初字第1833号) 。上述领域属于利润空间大、商业机会多、竞争激烈的行业领域, 经营主体为了获得紧缺的公共资源不得不对其行贿。因拥有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和市场监管权, 质检、药监、环保、安检等部门卫成为商业贿赂新的重点领域。近年, 社保基金和公积金管理、新农村建设等拥有大额资金使用权的部门也成为商业贿赂新的焦点。

3. 单位一把手成为商业行贿首选对象

在上述六大领域九个方面的商业贿赂高发多发领域中, 商业贿赂受贿主体主要是他们。对这些领域和环节发生的商业贿赂案例受贿主体的实证分析证明了这一点 (《治理商业贿赂相关案例解析》, 2006) 。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由于拥有决策权, 可以左右交易结果, 在商业贿赂的受贿主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如我市义乌市运输场站建设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国有) 原总经理华灵群受贿42万余元 (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2008) 义刑初字第1014号) 。

4. 商业贿赂的利益最大化

如土地市场规范化过程中, 对于土地征用、以租代征、工业用地转变为商业用地等问题的规定上存在着疏漏, 这成为商业贿赂新的增长点。如我市稠城街道办事处原党工委书记刘锦良利用职务之便, 在拆迁安置过程中收受贿赂40余万 (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2007) 义刑初字第1832号) , 以及今年发生的重庆地产窝案等。前述商业贿赂形式的一些新变化, 如以合法费用掩盖贿赂支出, 以合法交易掩护贿赂性支付, 通过特定关系人完成权钱交易等, 都是为了减少商业贿赂被发现和受到制裁的机会逃避法律的制裁。

5. 贿赂的隐蔽化趋势加剧

这种隐蔽化趋势具体表现在:一是贿赂交易在时间、主体、内容上的分离性增强, 更具有隐蔽性、欺骗性和复杂性, 这增加了商业贿赂的认定难度。目前一手贿赂一手办事同时进行的情况不多, 即“贿赂”与“谋利”存在“时间差”, 实行“先贿赂、后谋利”或者“先谋利、后贿赂”, 故意模糊贿赂与谋利之间的因果关系, 使贿赂具有极大的隐蔽性、欺骗性, 给案件认定设置障碍。二是交易形式上以“合法性”掩盖非法目的。行贿者往往利用法律的“空白地带”打“擦边球”。企图掩盖犯罪实质, 如类似“庆典馈赠”、“联谊发奖”、“喜庆送礼”、“咨询取酬”、“借用商品”等多种表面“合法”的商业贿赂行为。

二、当前商业贿赂猖獗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转轨时期, 由于改革的渐进性和改革不到位所造成的一些制度缺陷、制度真空以及规制缺失等因素对于商业贿赂的滋生蔓延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 政府越位导致商业贿赂猖獗

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是一种渐进改革, 政策性因素对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超过了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由于在资源配置中存在政府和市场两大主体, 各类重要资源有行政控制性价格和市场价格两种价格并形成价格落差, 即经济租金。企业寻求这种差价或租金的寻租行为就是商业贿赂行为。而权力配置资源和干预交易价格为政府设租和企业寻租创造了空间。只要市场体系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和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还未完善, 市场机制还未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各级政府还继续干预微观经济活动, 以权力设租和企业寻租为特征的商业贿赂就仍然会存在。

2. 个体、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经济地位诱发商业贿赂猖獗

个体工商户、私企等长期在税收等诸多方面受到歧视性待遇。而各类经济资源却通过政府计划和财政等渠道向国有企业倾斜, 外资企业则在税收等多方面享受超国民待遇。今天, 以中小企业居多的私营企业在政府采购等与公共部门之间的交易、服务机会方面仍然受到公共部门的歧视性待遇, 交易机会远少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劣势的情况下, 采取正常手段竞争往往难以获胜。为在竞争中取胜, 许多个体工商户、私企被迫采取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来谋取商业利益。之后, 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也相继加入商业贿赂的行列。这样商业贿赂的恶性竞争日益成为决定市场交易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3. 刑事立法不够完善纵容商业贿赂

一是受贿犯罪的主体范围过窄。受贿罪的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公司、企业人员及国有单位, 但对国有事业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非国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如医生) , 则没有构成受贿犯罪的规定。二是商业贿赂的犯罪对象范围过窄。当前商业贿赂的形式越来越隐蔽, 已从简单的送金钱、财物发展到提供技术服务费、咨询费、顾问费、外出旅游考察、赞助业内研讨会以及安排子女出国, 甚至提供美色贿赂等。而刑法规定的贿赂犯罪对象仅限于财物, 无法满足现实中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需要。三是附加刑的设置存在缺陷。如财产刑的设置, 刑法规定只能在较高的量刑幅度上附加适用, 而且一种犯罪只规定了一种财产刑。不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

4. 政府监管的缺位和缺陷延续商业贿赂猖獗

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长期以来习惯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审批的方式管理自己管辖的行业或国有企业。当非公有制企业加入竞争需要加强行业和市场监管时, 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仍然用旧的方式来管理经济。当政府试图加强监管的时候, 前置性的行政审批成为行业监管和市场监管的首选监管方式, 费力不讨好的事后监管和事中监管受到冷落。在各类非公有制企业试图进入相关的行业或领域的时候, 前置性的行政审批制度提高了市场准人的成本。抬高了市场准入的门槛。为了获得审批许可, 商业贿赂应运而生。

5. 权力过分集中又缺乏有效监督加剧商业贿赂猖獗

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之前, 国有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企业有党委会、工会和职代会。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后, 国有大中型企业成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新三会。新老三会之间关系难以协调相互掣肘的问题也随之产生。由此, 对国有企业负责人进行有效监督成为新问题。一线工作人员在服从领导和依法办事出现冲突的时候, 后者迫于各级领导权力巨大, 服从领导往往成为理性的选择。所有这些都使得各级党政领导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成为商业行贿的主要目标人群。

6. 微弱的社会监督力量弱化商业贿赂成本

舆论监督的缺失和新闻媒体的被动消极角色使商业贿赂案件查办机构失去许多发现线索的机会和抵制查案阻力的舆论支持。以监督政府和企业为己任的专门民间组织在我国尚未发展起来。企业商业道德和社会诚信建设由于外部压力不够内部动力不足而进展缓慢。一般公民由于缺乏对公、私部门之间交易行为的必要信息而难以发挥监督作用。上述问题使党政系统之外的社会监督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三、对策分析

为改善当前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预防和打出日益猖獗的商业贿赂, 我国党委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制, 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当前的商业贿赂的发展趋势来看,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治理商业贿赂的各项制度建设。

1. 深化市场改革、消除滋生商业贿赂的体制性根源

我国目前商业贿赂猖獗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发挥不充分、市场竞争受限制、审批过多过滥等。为此需继续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 (1) 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 提高交易过程的透明度和竞争性。工程建设等领域应当全部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市场, 通过公开、合法、竞争性的交易行为完成商业交易。 (2)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 在国有企业独占的垄断行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 在实行专营的行业逐步打破专营体制放开市场准入, 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益事业领域鼓励“公有民营”、“民办公助”和民有民营,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消除暴利。 (3) 理顺生产要素和公共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 消除不合理的行政定价和价格管制, 使生产要素和公共资源价格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 减少围绕公共资源的行政定价和市场价格的差价收入而滋生的商业贿赂。 (4) 强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裁减行政审批事项, 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 进一步完善365便民中心的行政审批职能, 压缩审批时限, 规范审批程序, 公开审批过程和结果, 减少利用行政审批权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机会。

2. 加大立法、强化执法

对公职人员的商业受贿犯罪, 在判处主刑的同时, 除没收非法所得外可处以与受贿数额相等的罚金, 并在服刑期满三年内禁止担任任何公职;对公司企业人员的商业行贿犯罪, 在判处主刑的同时, 应剥夺其通过商业行贿手段所获得的商业利益或交易机会并处以与行贿所得同等数额的罚金, 还可剥夺或限制其在法定年限内的从业资格、市场准入资格、出口资格或获得相关交易机会的资格。还应明确对商业贿赂行为的行政处罚与民事赔偿数额与程序, 在有关商业贿赂行为尚不构成犯罪无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 可依法启动行政处罚与民事赔偿程序, 追究其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

3. 建立线人、污点证人保护制度和举报奖励制度、加强社会监管

针对商业贿赂行为隐蔽性强、查处难度大的特点, 建立公民监督机制, 健全知情人举报保护和奖励制度, 有助于依靠群众力量遏制商业贿赂行为。污点证人出庭作证是商业贿赂犯罪案件成功起诉的重要条件, 对污点证人刑事责任的减免和提供安全保护是取得污点证人配合的关键, 有必要在有关法律中作专门的规定。商业贿赂的举报者往往是企业内部知情者, 他们的身份一旦被曝光, 很容易遭到打击报复或者排挤歧视, 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应建立商业贿赂案件举报者保密制度、遭遇打击报复的法律救济制度、人身保护制度等, 同时给予他们足够的物质奖励以补偿其所可能承担的风险和代价。政府可参照瑞典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的相关规定, 通过实行彻底的政务公开作为反商业贿赂和反腐败的有力武器, 瑞典公民都有权查阅任何一个政府部门的文件 (涉及国家安全的除外) 。任何公民想了解某官员的收入和纳税信息, 可以到国家税务署申请查询, 如果他怀疑某官员公款私用或收受贿赂, 可以向有关部门或媒体举报, 这就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商业贿赂发生的可能性。

4. 大力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首先, 执法机关应重视和加强商业贿赂案件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积极开展贿赂犯罪档案查询工作, 并将其纳入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之中, 与其他部门共同建立治理商业贿赂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机制。其次, 建立失信企业公示制度。政府有责任定期、及时、充分公开商业贿赂行为的经济实体和个人以及相关案件的处理过程和结果, 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剥夺或严格限制失信者的商业机会, 形成“一处失信, 处处受制”的制约体系, 有效遏制企业为获得商业机会而进行商业贿赂的现象发生。与此同时, 健全金融管理制度, 加强票据管理, 规范和减少商业活动中的现金交易, 健全信用交易体系, 加大反洗钱力度,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促使市场经济主体完善自律控制机制。唯有如此, 才能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把商业经营活动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5. 建立行贿企业公告制度和“黑名单”制度

检察院建立“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是很好的举措, 如能向社会公告行贿企业及其负责人的名单, 定期向新闻媒体通报商业贿赂案件查处情况, 形成强大舆论压力更有助于治理商业贿赂。联手建立全国联网的“行贿黑名单” (现在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已建立) , 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在与私营部门进行经济往来时应预先审查相关企业是否被列入行贿企业黑名单, 否则将受到纪检、监察机关查处。

6. 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多维治理商业贿赂

从多维全球治理的视角来看, 商业贿赂的治理仅靠单一国家的治理已无法奏效, 必须要强化主权国家、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三位一体的多维治理格局。在我国商业贿赂现象日趋严重的情况下, 推进商业贿赂治理领域的对外开放, 在打击跨国商业贿赂中加强与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 这对我国有效治理商业贿赂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商业贿赂在我国呈现蔓延之势。本文列举了商业贿赂的新特点和动向, 分析了商业贿赂蔓延及日益猖獗的原因, 并就如何进一步治理商业贿赂, 在制度建设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商业贿赂,市场经济,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治理商业贿赂相关案例解析.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6年

[2]何增科:依靠制度建设遏制商业贿赂.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8年第1期, 116~127

[3]蓝艳:当前我国治理商业贿赂面临问题与思考.广西社会科学, 2008年第6期, 108~111

[4]李小军:商业贿赂的多维治理研究.当代经济与贸易, 2008年第6期, 62~63

治理商业贿赂自查工作报告 篇12

根据××公司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的要求,7月初,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进入了第二阶段,我们××单位纪委、审计监察部按照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自查自纠、查摆问题阶段工作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深入开展动员,传达关于自查自纠的政策界限,通过对涉及本单位产权交易、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及设备引进等商业交易领域的部门、单位及具有业务处置权的各级管理人员的认真检查,进一步提高了从业人员自觉遵守纪律和法规,坚决抵制商业贿赂行为。经过一个半月的自查自纠工作,我们××公司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这一阶段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迅速动员部署

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开展以来,本单位领导十分重视,认真贯彻××公司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精神,制定了《××公司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广泛进行宣传动员,全面深入地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转入自查自纠阶段后,我们结合《惩防体系》推进计划,在本单位全面展开了以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规范四种权力为主要目标的自查自纠工作,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扎实有序地开展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7月11日,我单位纪委组织相关领导干部及商业交易领域中有业务处置权的管理人员,召开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自查自纠阶段动员会。会上,纪委书记×××向与会人员传达了××公司关于自查自纠工作的政策界限,对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要求本单位所属各部门按照××公司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自查自纠阶段的相关要求,针对本部门涉及人权、财权、物权等商业交易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

二、把握政策,认真自查自纠

为了使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更加深入,结合本单位实际,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公布投诉、举报方式。为动员、方便群众反映和举报商业贿赂问题,我单位纪委通过114查号系统及本单位审计监察部网页上对外公布了举报电话及电子邮箱等投诉、举报方式。

(二)部署自查自纠工作。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转入自查自纠阶段后,我单位纪委要求所属各部门严格按照《实施办法》,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自查自纠工作计划,认真开展全面的调查工作;同时还要求涉及产权交易、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及设备引进商业领域的部门适时组织召开自查自纠专题会议,认真调查本部门05年以来相关工作量和交易额,交易的主要方式,列出项目清单,统计出所涉及的单位、岗位、环节、人员、资金等基本情况,查找违反规定的不正当交易行为的主要手段、方法和特点,并采取下发调查问卷、走访等形式,征求有关物资、矿建维修项目及设备使用的单位等有关商业交易领域的单位和人员的意见,及时进行分析汇总后以报表形式上报。在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阶段,我单位共有12个部门进行了自查,自查个人达125人次,自查自纠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正确把握自查自纠政策界限。我们在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工作中,要求所属部门要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掌握政策,根据错误事实、情节轻重、影响大小,以及认识态度等予以区别对待。对情节轻微的,以批评教育和自我纠正为主;对虽有问题但能主动说清并认识错误的,可以依据有关规定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

(四)加强指导、重在落实。我单位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开展以来,一直注意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体现边学边改的精神,扎实有效地推进专项治理工作。通过专项治理,使单位全体干部职工普遍受到了教育,全体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四种权力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三、不断深入,建立长效机制

上一篇:变形计飘在天上的日子作文下一篇:公路工程质量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