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基础外语课程教学的做人基本原则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高校基础外语课程教学的做人基本原则(精选7篇)

论高校基础外语课程教学的做人基本原则 篇1

论高校基础外语课程教学的做人基本原则

李 静 青海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3

摘 要 论述高校基础外语课程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实践性、启发性、综合性及拓展性四大基本原则,以培养大学生的语言学素养及其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 高效外语 实践性 启发性 综合性 拓展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08-0001-02

高校基础外语课程教学中的四大基本原则,是指在基础外语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学生认知水平等实际状况,综合运用语言学教学的实践性、启发性、综合性和拓展性四大原则,构建外语课程教学策略,使大学生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语言学基本素养及语言学应用能力,以期圆满实现高校基础外语课程教育教学目标。

一、坚持语言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认识的归宿。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光在教新课的过程中要坚持实践第一,在总复习的过程中也要坚持以实践为主。在一定意义上,能否实践是检查复习效果好坏的标志。我注意通过各种形式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美国文化主要象征的渊源表述出来,这样既复习了课文中的词汇、语法及句式语言要点,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得到了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感染和熏陶,从而进行中西文化的对比,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表达愿望,积极参加话题讨论。对常用词、词组和经典句式,则要求学生能口、笔头造句、翻译。对有些课文及部分词语进行必要的英语解释。有的则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这样,学生既掌握了课文及词语的真实含义,又复习了旧知识,也增加了语言表达手段。对某些句型,引导学生向实际生活语言发展。

二、坚持语言课程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既是重要的教学原则,更是重要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启发的实质在于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随着学生所学英语知识的不断增多,教师应当充分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深刻理解所学语言,积极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去学习语言。过去教师常用“介绍”为主的方式,使学生学得被动呆板,而现代课程观和学习观,倡导教师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不光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讲“Where there is too much,the waste and poison may do great harm……”一句时,不少学生对where难以理解。因为,在学生的头脑中where只能当作“什么地方”来理解,此时可引导学生联系when既可作“什么时候”来理解,又可当作“在……的时候”来理解,前者是疑问副词,后者却是连接副词,引导学生分析时间状语从句。Where除作疑问副词“什么地方”理解外,还可作连接副词“在……的地方”或“到……的地方”来理解,引导学生分析地点状语从句。启发学生联系what作连接代词等于the thing(s)that,where作连接副词则作为m (to) the place where讲,相当于一个介词短语加上一个定语从句。这样,学生便掌握where这一用法了。有时学生还会仿造一些很好的句子,如Where there is air, there is life.We should go where we are needed most等。英语中有些词语用汉语很难说出它们的区别,有时还需要追根求源,启发引导学生理解其原意。例如在解释set up,put up和build的区别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先意会set和put的本意,进而认识到它们在“建造房屋”中可通用,在“建造水电站”中可用setup好,不宜用put up,在“建造公路”中只能用build。“穿衣服”“试穿衣服”的几种译法中,除动词不同、意思不同外,有的所跟副词或介词也不同,学生对此会感到茫然。He dressed himself in fine clothes.He fitted the fine clothes on (himself)。怎么又用in,又用on? 其实,衣服在人身上,人在衣服里面,因而所用介词或副词是不同的,至此学生豁然开朗。启发思维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了。

三、坚持语言课程教学的`综合性原则

在平日学习中,学生所学知识往往比较零散,还没有进入知识系统,孤独地记忆往往遗忘较快,且易混淆不清。所以,经常性地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及综合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例如,cover,以前学生学过“覆盖”之意,后来学习短语be covered with又有“占”之意,且在不同的场合下有不同的解释。The girls cover one-third of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占)He has covered one-third of the picture-book.(读了)He has covered forty miles today.(走了)Today we´ll cover one-third of the text.(复习,教,学)。这样学生对“cover”这个词的认识就比较全面系统了。如此这样帮助学生依据知识的不同类型特点构建知识系统,使学生所学知识位于整体系统之中,既不易遗忘又能提高其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具有事半功倍之效。

四、坚持语言课程教学的拓展性原则

在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往往不会原本记忆和照原意理解全部教学内容,常常会对教学内容产生疑惑或有新的见解。这表明学生在积极思维,求知欲正旺盛。这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善于解惑,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并借此适当拓展知识范围,引导学生在灵活运用和在较深层次问题的认识上狠下功夫。如学习把“I don´t know what to do.”和“I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时改成复合句,从句中常用“should+动词原形”来代替动词不定式。这是否是普遍规律呢? 应引导学生根据语言环境和前面动词的要求来决定。大多数可用should,但也有用其它助词或情态动词的。如I don´t know how to get to the apples in the tree.就可用can;1 wish to go there tomorrow就应用would;He is anxious to have a new bike就要用should。主动语态改为被动语态,若句中含情态动词,一般谓语应是“情态动词/be+过去分词”。如He can do it . 变成被动形式It can be done by him.那么,对He happened to meet his uncle on his way home. He used to take pictures in the park.He seems to have learned the news.He is going to do the work.等要成为被动语态时又怎么改呢? 这就不仅是拓宽知识领域的问题,还是表达实际生活语言的需要。此时,可引导学生把happen to,used to,seem to,be going to等看成是情态动词,与含有can,may等情态动词的变化形式一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了,这样既培养了兴趣又拓宽了知识面。对于一般性词的用法与区别,常常特意设计一些类型题来拓展学生的思路。如prevent,stop, keep,forbid都可当作“阻止、禁止”来理解,那么对They were to play on the grass. (A.prevented B.stopped C.kept D.forbidden)中的选项又怎样分析呢? 因为,prevent,stop,keep后面一般用“from+动名词”(from在prevent,stop后可省略),而forbid后面的宾语补足语却是不定式,所以D是被选项。还比如“他家着火了”,教学内容要求用break out,译成“A fire broke out in his house.”教师可引导学生作如下拓展,即His house caught fire.His house was on fire.如此这样,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出发进行拓展,既不增加负担又能实实在在地拓宽知识面,还能增强灵活应用英语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要全面提高高校基础外语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让大学生既能获取知识与技能,又能提高语言学基本素养及语言学应用能力,应当较好地运用语言学教学中的实践性、启发性、综合性、拓展性四大基本原则。还应综合运用诸如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等思想策略,以培养大学生的语言学素养及其语言应用能力。实践是人类一切真知的发源地,也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归宿。语言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不论是讲授新课还是复习课教学,不论是学单词、语音还是学语法和课文,都应坚持落实实践性、启发性、综合性、拓展性四大基本原则。总之,对于高校基础外语课程教学应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及学生的实际认知状况,综合考虑和灵活运用启发性、拓展性、综合性及实践性等教学原则,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高校基础外语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语言学基本素养及语言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静。高校基础外语学习策略建构。青海社会科学[J].,(5)。

论高校基础外语课程教学的做人基本原则 篇2

1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我国高校中的计算机教育在面对不断挑战的情况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在此情况下显现了诸多的问题:

1)在高校里面一部分学生并不重视学校给学生安排的课程,学生对所学课程的重要性和目的也不了解,导致经常迟到甚至旷课。

2)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教育水平也各不相同,导致大学生在入学的时候,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由于较大的水平差距,就给高校计算机课程的安排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目前在我国的高校中,在对新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安排时,仍然是从最基本的计算机基础必修课程开始教学的。然而在一些地区,中小学就开始教授计算机课程,其中有一部分与大学所要教授的内容相重叠,这些相互重叠交错的教学内容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

4)由于一些地区的教育体制问题,导致学生对教师有着很强的的依赖性,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把希望寄托于教师身上,这样慢慢地会导致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下降,没有足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学习仅仅是根据书本上或者教师教授的一步一步来做,他们并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做,不积极主动的思考也就不懂得触类旁通,不懂得变通,这在以后的实际运用中还是迷迷糊糊,不得要领。

2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创新发展

2.1 转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

进入大学以后,学生的学习方法与中学时代的学习方法有了相应的变化,不能一味的只注重学习,要学会分析问题的本质,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也是一样,不能一味的充当学生的教育者身份,而应该懂得学生毕业以后将要面对的是社会的角逐和竞争,只有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自学,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分析事物本质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游刃有余。高校在教学方法的制定过程中,首先是要能够让学生明白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突破思想的束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从而能够从原始的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所以我们在高校的教学中应当自始至终都要坚定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关系。教师要本着授人以渔的观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把学生根据各自情况分成不同的层次,分层教学,以防止赶鸭子上架的情况出现。

2.2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在高校中计算机教学主要以大课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举实例,并且以例子为引,引导学生自动自发的学习,把正确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多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以期在实践中了解具体的计算机方面知识的应用方法,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2.3 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实行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主要是依据教学内容的主体目标,将教学对象按照相关影响因素分成不同的层次,针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分层次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第一,教学目标的分层化。以班级为单位,在总体目标不改变的情况下,对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制定不同的个人目标;第二,教学内容的分层化。即在教学的内容时要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标准,在兼顾上下层次的同时也不宜落差太大;第三,任务考核的分层化。在每节课结束以后给学生布置任务时,也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

2.4 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奥充分利用现有多媒体技术教学

计算机知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如果在教学时只是使用传统的黑板教学方法是没有办法向学生讲清楚具体的操作方法的,只有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加入多媒体教学,通过图形、文字、声频、视频的互动全面的展示授课内容。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要充分的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演示资料,准备课堂授课所需的内容。通过新颖的授课方式和鲜活的案例演示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2.5 高校考核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要多样化、全面化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一门专业,它需要相当丰富的实践知识。如果高校从保障教学质量的方面考虑的话,如何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方面来挖掘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就显得相当重要。目前在我国考核学生成绩的方式多种多样,最为普遍也最常用的一种莫过于笔试,但是如果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中加入上机考试的内容的话,就可以从另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如何,这样也为学校了解自身在教学中有哪些不足提供了信息采集渠道,还能保证考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参考文献

[1]丁海燕, 李莉莉, 邱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创新与思索[J].计算机教育, 2010 (10) .

[2]魏立荣, 侯英杰.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 (4) .

[3]董琴.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 (8) .

[4]辛睿文.浅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创新[J].河套大学学报, 2008 (3) .

论高校基础外语课程教学的做人基本原则 篇3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学 交互式语言 解决办法

交互式语言教学是指通过交互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存储,交互的内容可以是教材内容,可以是听力材料,也可以是教学过程中合作者的输出。基于任务的教学方式和注重形式手段的教学都过于依赖交互假设。对当下高校语教学环境下的交互式语言教学认知原则进行再思考,有利于解决我国外语教学和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交互式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交互式语言教学认知原则分析

1.语言自动生成原则。语言自动生成原则认为,将几种语言形式适时的转移到相对无限制的语言形式的自动生成上来。该原则说明,成人在进行外语学习时可以借鉴儿童的潜意识学习方法,对于语言上的细节,不要给予过多的关注,将学习重点放在对于语言有意义的运用上来。儿童之所以可以成功熟练的掌握语言,其根本原因在于儿童具备学习语言的潜意识性,在对目的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中完成对目的语言的学习。

2.交互式语言运用原则。在高校外语课堂中,教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或者独立学习的形式来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策略。教师在应用课堂策略时,要保证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接收相应的课堂策略,尽可能的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级而言,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难度较大,这时便需要教师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解决的大班上课问题,给予了学生更多的互动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包括角色扮演、项目设计、交换意见和教学游戏等。

二、高校外语教学中实现交互式学习的途径

1.创造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师资力量,为开展交互式教学创造条件。我国的外语学习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据不完全统计,儿童在六岁之前至少花费了一万余小时来学习母语,而在我国,从小学至大学的英语课时总数也不会超过两千小时。我国的外语学习者之所以接触语言的规范性不足,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缺乏目的语的语境,并且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普通高校的英语教师很难有机会直接接触目标语言的语境和文化,在外语类的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也少之又少,无法给学生提供真实、丰富的语境和文化体验。同时,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使用目的语言进行交流的对象,也无法使用目的语言去实现真正的社会交际,无法向儿童一样“潜意识的”去学习英语。

首先要加强师资力量,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重新研究教育内容和理论,从理论、信息和技能等方面来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实现教师的自我指导和自我发展,从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发挥成人学习者的优势,适当进行显性教学,在注重目的语言交际的过程中,更要加强对单词的记忆,扩大词汇量,广泛阅读目的语言文章,学会在有利的语言环境中去听、去说。善于运用间接语境,在缺少目的语言语境的情况下,充分利用间接语境,将本族语者看作真实语境。通过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师资水平,为开展交互式教学创造有利条件。

2.采用合作学习策略,实现交互式教学。在当前高校的班容量来看,班级人数在六十至八十人的占绝大多数,本科院校的招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庞大的班级容量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大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只是“参与”,而不是“交互”。真正做到互相协同的学生很少,这样便造成了有的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滔滔不绝”,有的“沉默寡言”,即使听不懂也不问,也有的学生无暇去听别人的发言,一直在思考自己应当说些什么。因此,采用合作学习策略十分必要,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使教师和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讨论和交流,师生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潜意识”的去完成英语学习。

在英语教学课堂中,多采用贴近生活实际、趣味幽默的例句,结合电影或者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开展交互式教学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在《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二单元中,单单就distinguished一词而言,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先解释该单词的含义,并结合电影演员卓别林,借助电影片段引出问题:What is Charlie Chaplin distinguished for?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加深对distinguished单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当前高校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本文根据语言教学原则中语言自动生成原则和策略运用原则作为主线,简单探讨了如何将该理论合理的应用在我国外语教学环境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素,强调目的语言语境建设,开展交互式教学。教育者应当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的环境,灵活使用诸多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1]陈金诗.自主学习环境中的交互式专门用途英语阅读教学——基于语料库的语篇信息教学实践[J].外语界,2011,05:31-39.

[2]何莲珍,林晓.高等教育环境下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现实困顿和解决途径[J].现代外语,2015,01:83-92+146.

论高校基础外语课程教学的做人基本原则 篇4

一、高校舞台艺术语言基本表现手段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意义

(一) 高校教学改革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 对于推动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作用。舞台艺术语言基本表现手段综合训练的教学改革与研究符合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舞台艺术语言基本表现手段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意义重大。

(二) 目前, 舞台艺术语言是国内各大高校影视表演专业的必修课, 是表演专业训练未来演员语言技能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包括:语言语音声音基本功训练、语言基本表现手段、语言外部表现技巧以及人物性格化语言等方面。舞台艺术语言基本表现手段综合训练的教学主要训练学生舞台语言的掌握能力, 以及通过语言塑造人物的创作技能, 它与表演、形体、声乐各专业课及其他专业理论课相互协调配合, 为舞台及影视屏幕培养了大量具有独立创造艺术形象能力的表演艺术人才。舞台艺术语言基本表现手段综合训练的教学在舞台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向人物性格化语言过渡, 此阶段教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传统舞台艺术语言基本表现手段课程的教学

传统舞台艺术语言基本表现手段综合训练的教学主要以诗歌、散文、小说及小说片段等经典文学作品朗诵为主。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朗诵数量较多, 学生选择范围大, 难以选择;教材中出现的文章从80年代开始使用, 至今重复现象严重, 学生失去新鲜感;这些文学作品时代背景远离现在生活, 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其内容。这些年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学生由于对一些文学作品不感兴趣, 导致其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人物形象语言塑造不够准确。

例如《丑娘》。这是一篇优秀的朗诵文章, 人物形象鲜明, 文章中矛盾冲突部分可体现学生基本功的扎实与否。但该文章自80年代初起, 就在各大高校艺术类考试中出现, 学生早已在入学之前就接受过训练, 并朗诵过此文章。80年代到现在, 几十年过去了, 如果在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再次出现该文章则失去了教授的意义。

三、高校舞台艺术语言基本表现手段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 调动学生激情——传统文学作品朗诵到课前热身训练

为了更好地将学生引导到文学作品朗诵的状态中去, 教师应在课前带领学生进行放松、热身训练。在音乐的伴奏下, 带领学生一起“动起来”, 直至流汗,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放松下来, 进入到真实的艺术创作中去。这种方法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艺术创作, 调动学生的激情, 使课堂的开始事半功倍。

在台词基本功——气息、声音、字词的学习已经结束的教学阶段, 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加强基本功训练, 不能局限于教室, 应适当将学生带进小或大型剧场, 感受声音色彩的变化。打破传统的站立的基本功训练, 以艺术语言基本功地面训练为主, 让学生更直接地寻找到声音与气息的发源地, 有目的地加强基本功训练。

以上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中很少出现, 传统课堂没有教师能够真正与学生交流起来。改革与创新后的课堂互动活跃, 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自己、调动自己, 大大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 突出重点——传统文学作品朗诵到小说改编片段语言训练

传统的文学作品朗诵一般指学生选取中外经典散文、诗歌、小说等, 由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这些文学作品中小说及小说片段占有重要的地位, 小说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丰富, 写作意图、作品风格各不相同, 文章的层次、段落、语句间的关系清晰, 学生可以充分运用朗读技巧, 协调好重音、停顿、连接、语气、节奏之间的关系。小说改编片段语言训练是让学生通过小说改编针对性学习训练的过程, 是运用各种处理台词的基本方法, 使人物形象在舞台上熟练、自如地展现出来的过程。

小说以语言行动性强、潜台词丰富、人物语言性格化鲜明的台词片断为主, 同时要选择人物的台词量大, 小说中人物语言描写经得住推敲的经典的文学作品来作为训练蓝本。小说改编片段语言训练是传统文学作品朗诵教学的改革, 同样也是高校舞台艺术语言基本表现手段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环节。

小说片段改编可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杜绝抄袭。例如小说改编片段《亮剑》:李云龙的声音显得很平静, 喊道:“山本, 现在还有一分钟, 现在投降还来得及。”据点内的山本声音也很平静:“李先生, 现在我的生命掌握在你的手里, 你也不可能宽恕我, 何况我还毁灭了那个小村子和几百条生命, 你的复仇情绪, 我理解, 你可以开炮了。”李云龙举起手喊道:“炮兵连, 准备射击!”警卫员和尚猛地跪倒在他身前, 抓住他的衣角声泪俱下:“不能开炮呀团长, 秀芹嫂子还在里面, 您给我十分钟, 我带突击队冲进去。”李云龙一脚端倒和尚, 两眼冒火, 大吼道:“听我命令, 预备——开炮!”六门山炮同时开火了, 炮弹径直飞进据点的窗户里, 数发迫击炮弹在空中划出几条弧线, 落进据点里, 一阵集火射击, 守军的建筑物在剧烈的爆炸中坍塌了。李云龙无力地坐下去, 他脑子里一片空白, 浑身乏力。警卫员和尚满脸泪痕跑来报告:“团长, 据点里的敌人全部消灭, 山本的脑袋被弹片削去半个, 我从他身上搜出你给秀芹的手枪, 团长, 秀芹嫂子她……”李云龙挥挥手:“别说了……”他仔细端详着手里的勃朗宁手枪, 枪身上的烤蓝在阳光下闪着蓝色的光芒。这是秀琴留给他的唯一的东西, 两行泪水无声地流了下来。

(三) 改变教学方法——传统教师教授到学生交流及互评

传统教师教授一般以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针对性辅导为主, 这样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加强学生交流及互评是改革与创新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学生在交流、探索中掌握朗诵技巧, 使理性思维得到训练。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声音特点, 每个学生将自己选择的小说作品进行展示。教学实践过程中, 通过学生分组点评、教师点评, 以判断小说或小说片段选择的准确性;小说朗诵中出现的语言色彩把握问题、语言变化处理问题、人物音色处理问题、情感变化处理问题、人物语言转换的合理性问题, 以及旁白与人物语言的基调统一及小说朗诵中道具的处理方法等问题均有老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艺术语言的使用技巧。

总之, 教育观念的转变与创新是科学的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 为培养新一代的艺术人才进行及时有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摘要:舞台艺术语言是国内各大高校影视表演专业的必修课, 是表演专业训练未来演员语言技能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包括:语言语音声音基本功训练、语言基本表现手段、语言外部表现技巧以及人物性格化语言等方面。舞台艺术语言基本表现手段综合训练的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舞台语言的掌控能力, 帮助他们掌握运用语言塑造人物这一创作手段。舞台艺术语言基本表现手段综合训练的教学改革与研究符合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高校舞台艺术语言基本表现手段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艺术语言,教学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郭博谰, 等.艺术语言[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2.

[2]方伟, 等.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

论高校基础外语课程教学的做人基本原则 篇5

一.汉语基础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课程设计的原则是汉语言文字教学, 汉语言文字教学是对外汉语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 在对外汉语教学专业课程设置中过程中, 汉语言文字教学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这是我国高校能实现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许多对外汉语教学专家认为, 对外汉语, 作为一门新兴的年轻学科, 其一般具有三要素、两属性。它是以汉语为基础, 为了对外教学的目的, 汉语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最为本质的属性, 汉语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第一要素。而对外教学这一目的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属性, 是此学科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第二要素。可想而知, 对外汉语教学的第三个要素便是“教学”了。可见, 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离不开这三个要素, 其最为基本的是汉语这一基础地位的要素。它是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存在和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客体。要想培养出出色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 首先得注重他们对汉语本质规律掌握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在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计当中, 突出了汉语本体理论的学习, 把汉语本体课程设置为专业的主体和核心, 切实打好学生坚实的汉语基础。

因此, 各高校在对外汉语教学专业课程设计中应该遵循汉语基础原则,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 应该增设汉语本体知识课程, 加强学生对汉语知识的掌握力度, 优化他们汉语知识结构, 着力增强他们的言语能力;第二, 增加汉语课时, 让学生能有足够的课时充分地学习汉语基础课程, 对于作为对外汉语专业核心的“现代汉语”课程, 可以为其设计l44节的课时;第三, 应该加强汉语教学跟外语教学的比较, 认真分析两种课程教学的差异和共性, 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汉语、理解汉语, 掌握我国汉语的规律。

二.外语辅助原则

作为一种专业性的外向的事业化的教育, 对外汉语专业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复合型教育能力、具有汉语传播素质的人才。对外汉语教学教的是汉语文字及知识, 但其面对的是国外从来没接触过汉语的人, 要想教他们汉语, 首先得了解他们的语言,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的与其沟通, 传播汉语知识。因此, 在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中, 其外语教学或者外语课程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其可视作一种工具性语言, 它支撑着对外汉语专业的发展和执行。有学者认为, 对外汉语专业其实就是“汉语+外语”, 尽管此说法已被许多学者所驳倒, 认为这种观点不正确, 但是其反映了一个真实的大家普遍认同的观点, 那就是:“对外汉语专业中外语的重要性”。可见, 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计的第二个重要原则是外语辅助原则。

因此, 设计外语课程, 培养学生扎实的外语水平, 是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的有力保障。所以, 在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计中, 充分考虑外语课程的设计。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外汉语专业都以英语作为其第一外语, 其英语课程的设置一般分为三阶段:专业阶段、提高阶段和基础阶段。基础阶段所设置的课程一般统一为“大学英语”课程, 基本上在大学一、二年级阶段实施。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体系的掌握。提高阶段所设置的英语课程一般是注重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此阶段一般为学生设置较多的技能型课程, 比如:“汉英反映”、“英语阅读理解”、“应用听力口语”等等。专业阶段所设置的英语课程主要是英语提高阶段的后续课程, 是进行英语学习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推进和延伸, 此阶段, 往往设计一些比如“西方文化”等课程内容, 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应用环境的掌握。

外语对对外汉语专业固然重要, 但是外语并不是只有英语一种, 对外汉语教学并不是只针对只懂英语的学生, 其还涉及到许多第二外语。因此, 在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计中应该设置第二外语课程, 第二外语课程可以是韩语、日语、朝鲜语、德语、法语等等, 第二外语课程的设置可作为学生们的选修课进行, 让他们自行选择。

三.文化素质拓展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绝对离不开汉语文化的教学和传播, 因此,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应该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让他们接受汉语文化内容的教育, 摄取大量的中国文化营养, 以在今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实用。因此, 在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计中, 应该考虑设置中文文化课程, 应该充分遵循文化素质拓展原则。对外汉语专业设置中国文化课程、实施汉语文化教育, 是此专业传播中国文字、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前提, 符合国外学习者学习汉语的最初要求。

中国文化课程不能只涉及一些简单的习俗、礼仪等上面, 其内涵非常丰富。从文化类型上看, 其涉及到两大体系:文化知识课程和文化能力课程。文化知识课程如“唐宋诗词鉴赏”、“红楼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戏曲鉴赏”等, 这些一般单独设置课程进行教学。它注重的是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培养, 将文化放在第一位, 拓展学生对汉语的知识面, 开阔他们的视野。文化能力课程主要是指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 体现了文化跟语言的重要联系。它们彼此依赖、相辅相成。文化通过语言进行传播, 它在篇章、语法、词汇、语音中渗透很深, 通过以上形式, 将语言中的蕴含文化彰显出来。因此在中国文化课程中, 不但要设置文化知识课程, 还必须设置文化能力课程, 其文化知识课程可设置为选修课, 文化能力课程却必须设置为必修课, 从而不但拓展了学生们的汉语文化知识, 而且还提升了其汉语文化能力。

四.提升教育能力原则

众所周知, 语言教育其实是人类心理的认知培养, 它跟其他语言性专业不同的是, 对外汉语专业贴标着教育学的标签, 具有师范学的特性。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的是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才, 因此, 其课程设置决少不了教育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 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论等等课程的设置。所以提升教育能力原则是对外汉语教学专业课程设计的第四原则, 也是一种基础性的原则。其在课程设置上, 应该提升教育学课程的比重, 只有学生教育能力上去了, 其所具有的专业能力才能提升, 其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才能提高。

近些年来, 随着社会上对对外汉语人才需求量的不断扩大, 高校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越来越急于求成, 而谈化其师范性质, 从而对对外汉语教学的社会师资力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 对国外人进行汉语教学, 并非易事, 它需要一定教学技巧和方法, 需要通过教学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去摸索学习者的心理, 针对学生们的心理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所有懂汉语和外语的人就能从事汉语教学, 它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学知识。因此, 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不能忽视教育类课程的重要性, 必须遵从提升教育能力原则。有效设置教育学课程, 其在第一二学期可以设置教育学的基础课程设置, 在三年级及四年级可以安排教育学的实训课程, 安排学生走进课堂进行实践教学。

五.实践教学原则

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第五个原则是实践教学原则, 即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不能少了实习实践教学。因为, 对外汉语不但是一门语言性学科, 同时也是一门应用型学科。通过对外汉语专业的实践课程, 不但能体现其教育特性的专业化, 而且能够实现学生真正走上讲台的实践能力。前面课程设置原则都是纸上谈兵, 现在这个实践教学原则却是要求学生亲身体验, 亲身走进教室, 走上讲台, 将前面所学的汉语知识、外语知识、文化知识、教育学知识统统施展出来。因此, 通过实践性教学, 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实践性课程设置必须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 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动手能力, 基本特征是回归实践。比如, 可以设置“中国剪纸艺术”、“太极拳极剑”、“动漫绘制及电脑制作”等课程。这类课程包括专业实践课和技能实践课两类, 具有独立形态, 目的明确, 与专业理论课程相配合, 以在实践中习得、体验、反思等形式而进行。

综上所述, 随着汉语热的发展, 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置了对外汉语专业, 而在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对此, 笔者对对外汉语教学专业课程设计提出了五种原则, 即:汉语基础原则、外语辅助原则、文化素质拓展原则、提升教育能力原则、实践教学原则, 只有遵循了这五个原则, 其专业课程设置才能是有效的, 其对外汉语专业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教育人才。

摘要:自从我国许多高校设立对外汉语专业以来, 对其课程设计上就争议纷纷, 院校之间的差异很大, 从而形成了各高校因人设课、各自为政的情况。这严重歪曲到高校设置对外汉语的初衷, 影响了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培育。因此, 必须设定高校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标准。本文结合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实际, 提出了高校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五个原则:汉语基础原则、外语辅助原则、文化素质拓展原则、提升教育能力原则、实践教学原则。

论高校基础外语课程教学的做人基本原则 篇6

关键词:大学外语基础阶段,医学外语认知框架,构建方法

1987年全国各高校结束了带有各种学科特点的外语教育 (理工科外语、医学外语、文科外语等) , 在统一的大学外语教学大纲指导下, 开始了定位于打基础的大学公共外语教育 (以下简称大学外语) 。20多年来, 大学外语在教材开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学生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成为评估大学外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成为社会上对毕业生进行考查的重要标准。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不满足于一般的语言交际能力, 越来越需要懂职业外语的人才。就医学院校而言, 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懂一般外语, 还要懂医学外语, 要用外语为医学领域的研究、交流服务。这就对一直以人文社科类内容为主的大学外语提出了崭新的课题:大学外语如何适应时代的变化?是否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医学外语教育?笔者针对大学外语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根据近年来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理念, 分析了大学外语基础阶段进行医学外语入门知识教育的必要性与改革的可行性, 提出了医学外语认知框架构建的基本思路, 并对在大学外语基础阶段如何为学习者建构医学外语认知框架进行了探讨。

1. 大学外语基础阶段医学外语认知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自2002年以来, 在教育部加强双语教学和专业外语课程建设文件精神指导下, 全国各高校都加强了专业外语双语教学的建设。医学院校也不例外, 出现了大学外语、医学外语、双语教学、专业外语同时开设的局面。这似乎解决了学生只单纯学习语言不懂专业外语的问题, 但事实上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因为这四门课程并非是有机结合的, 而是相对独立的:大学外语教学以人文社科题材为主, 强调打基础的综合训练;医学外语侧重医学语言形式的学习如构词法、文体特征、句式表达等;双语教学以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主, 用母语和外语两种语言授课;而专业外语则是完全以外语讲授医学各专业的课程。这四门外语课程的教学时数也不同:大学外语课时最多, 基础教育阶段 (1-4级) 一般为240-280学时, 是必修课;而医学外语、双语教学、专业外语一般只是几十个学时, 有选修课, 也有必修课。这样, 学生的外语技能培养主要依靠大学外语基础教育。但遗憾的是, 大学外语定位在打基础上, 很少涉及医学外语知识, 所以当学生进入医学外语阅读阶段时, 面对大量生疏的医学词汇、陌生的医学应用文文体表达形式时, 就会出现极大的不适应。2012年笔者在对本校人文学院医学外语教师的调查中也了解到:学生在医学外语学习阶段面临的实际困难是: (1) 口头陈述能力较弱, 专业领域话题表述困难; (2) 医学外语文章阅读不适应, 尚未跳出记叙文、文学作品阅读理解模式的圈子; (3) 专业外语写作方面, 语言不简洁, 强调主观感受, 客观陈述事实的能力较弱; (4) 获取医学外语文章中重要信息的能力和文章概括能力不足。很显然, 这与学生缺乏医学外语基础知识有密切关系。如果在大学外语基础阶段能为学生补充一些医学外语方面的语言知识, 进行一些相应的训练, 就无疑会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 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行专业外语的学习。因此, 在大学外语基础教育中导入医学外语知识, 为学生构建医学外语的认知框架, 使他们由基础外语顺利过渡到专业外语学习, 是十分必要的。

2. 近年来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理念与改革的可行性

由于大学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上存在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近年来出现了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理念和动向。2010年复旦大学教授蔡基刚撰文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定位应是学术英语的主张[1], 2011年, 他又提出了大学英语以CBI理论为指导开展分科教学的主张。CBI理论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就是通过使用目标语进行某门学科知识的教学, 称之为“依托课程内容的语言教学法”。蔡基刚基于CBI理论, 主张分科教学, 即把外语学习和学科知识的学习结合在一起, 认为学生可以通过学科文章的学习, 提高学术口语和学术书面语[2]。这一学术观点引起了外语界的高度关注和热议, 引发了我们对大学外语教学定位的思考。

笔者认为, 蔡基刚教授的主张对于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开启了语言教学为学科和专业服务的方向。但是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 要完全以分科教学取代大学外语教育, 目前还存在很多实际困难和问题。以医学院校为例, 第一, 师资的问题。大学外语教师绝大部分是文科出身, 少有医学背景知识。要讲好学科外语, 不能没有医学知识, 需要进修学习。第二, 教材的问题。要开发出能完全取代现有教材, 并适合于本科一、二年级学生使用的医学外语听说读写教材, 需要一定的时间。第三, 学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虽然其中不乏优秀者, 但大多数学生仍然需要大学外语基础教育, 因为社会上对毕业生的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依然高度重视, 现行的有助于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大学外语基础教育课程也就不能完全取消。基于上述考虑, 笔者认为在目前条件还不成熟的状况下, 作为过渡, 可以把现有的大学外语基础教学与初步的医学外语认知教学结合起来, 配合基础教育的进程, 逐步为学生建构一个医学外语认知的框架。

3. 医学外语认知框架构建的基本思路

如前所述, 学生由基础阶段进入专业阅读阶段所遇到的种种不适, 是因为缺乏对医学外语内容与形式的认知。因此基础阶段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医学外语认知框架的构建。

3.1 加强医学基础词汇的认知

医学基础词汇是学生进行医学文章阅读、说和写的最基本的知识。词汇通常被分为两大类:理解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理解性词汇指学生能理解其基本词义的词汇, 而产出性词汇则指在口语或书面语表达中学生能自主使用的词汇[3]。对医学外语的初学者来说, 首先要有理解性词汇, 其次才能有产出性词汇。理解性词汇可以通过阅读材料和听力材料的上下文或语境猜测、学习;理解性词汇通过不断的说和写的训练, 最终可以变为产出性词汇。在大学外语1~4级的基础阶段, 学生要面临四级考试和基础课学习的任务, 没有太多的精力记忆医学单词, 所以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讲授些简单的、好理解的构词法知识, 尽量扩展理解性词汇。例如, “心脏”在公共英语中的表达是“heart”, 而在医学英语中却是以前缀cardio开头的;肝脏是“liver”, 而医学英语则是以前缀hepat开头的;其他类似的还有骨bone—osteo;胃stomach—gastr;皮肤skin—derm等[4]。又如, 医学日语中使用的汉字词汇远远高于一般日语文章, 特别在汉方医学中是具有动作意义的汉字名词可用“名词+する”构成动词。这些词汇知识都可以和日常的外语教学有机结合。此外, 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记忆词汇的认知加工策略, 如分类法、联想法、音形记忆法等词汇深加工的策略, 帮助学生扩大理解性词汇量, 为写和说的产出性训练打下基础。

3.2 加强医学应用文文体特征的认知

鉴于大学外语基础阶段缺少医学应用文知识的状况, 应加强对医学应用文文体形式和内容的认知。医学应用文是指广泛用于医学领域的各类文章, 如药品说明书、病历、诊断书、实验报告、医学著作、科技综述等。医学应用文属于专门用途的语言, 不同于文学作品和一般的社科类文章, 其语言概括、简洁、平实、客观, 并有固定化的语言形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认知结构和医学背景知识, 选取不同类型的应用文, 循序渐新地开展教学, 使学生的视野由强调主观感受的、多描述、多修饰的文学作品类表达拓展到客观、简洁、平实的科技文体的表达上。针对学生在接触医学外语应用文时阅读困难等问题, 进行相应的读写训练, 使学生逐步熟悉科技文体形式, 逐步适应医学应用文信息的解码、编码、存储、记忆及提取, 为以后快速获取专业外语信息, 并用简洁、概括、客观、准确的语言进行说和写打下基础。

3.3 加强医学外语表达形式的认知

科技文体的许多表达形式都是从简明的原则出发而形成的。如, 缩略语、紧缩复句、合说、列举分承等。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医学应用文的文体特征, 还可以结合大学外语基础教学的内容, 对一些可理解性医学常用表达形式进行强化训练。例如, 在医用日语文章中, 为使句子更简洁, 常用“名词+の”的短语形式代替“动词基本形+こと”的动词名词化形式;常用“格助词+の”的形式变动词句为名词短语;还有在句末以名词结尾等表达形式, 文章对简洁性要求越高, 这类表达形式的使用频率就越高[5]。再如, 为使表达更具客观性, 科技日语中广泛使用被动语句。而实际上被动句和上述动词名词短语化都属大学外语基础语法, 但学生不知其为医用日语的特有表达, 故可结合日常教学作被动句和主动句、动词句和名词句的对比、转换练习, 训练学生用被动句作更客观的表达;用名词句作更简洁的表达。此外, 一些医学文章中常用的句型也应结合日常教学逐步渗透给学生。

4. 医学外语认知与大学外语基础教育有机融合

如前所述, 大学外语基础教育对于多数学生来说仍然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医学外语认知教育应与日常的大学外语基础教学有机融合, 避免出现教学上互不相干两张皮的现象。开展教学时, 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外语认知结构特点, 结合大学外语基础课的语法、句型、表达及篇章教学的实际, 适当导入简单易学、可理解性高的医学词汇、表达形式及各类应用文体知识。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教学:

4.1 医学词汇的导入

医学词汇可以结合基础教学中可切入之点自然导入。途径之一是在课文或练习中遇有与医学表达相异的词语时, 插入医学词汇知识。如普通英语中“heart”在医学英语中是以前缀cardio开头的;肝脏“liver”, 在医学英语里则是以前缀hepat开头, 可对此进行讲解和说明;再如普通日语中“心” (こころ) 的意义, 表示“精神”、“情感”或“事物的本质、真谛”等, 不同于现代医学日语中“心誀” (しんぞう) 的概念, 也不同于日语汉方医学中五脏之一的“心” (しん) 的概念。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留心、关注这一类词汇并及时导入相关医学词汇知识, 日积月累也可以为学生补充相当多的医学基础词汇。

此外, 每次上课时用3~5分钟时间, 让学生做一个预先准备好的简短的与医学有关的小演讲练习, 演讲中出现的医学词汇大家分享, 这样, 说者和听者都能从中学到一些医学方面的词汇和表达形式。

4.2 医学外语阅读训练

为了使学生进入高年级后更好地阅读医学文献, 应尽早让学生接触医学文章。在基础外语阶段, 根据学生的外语认知结构, 选取简单易读的医学科普或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医学文章的篇章段落作为阅读材料。练习形式可采用快速阅读的方式,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医学应用文的文体表达形式, 即学习的重点不在“意义”而在“形式”。如果每个单元有一篇这样的快速阅读练习, 一个学期学生就可以接触10篇以上的医学应用文, 四个学期下来, 学生能够读到40-50篇医学文章, 这对后期的专业外语阅读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4.3 医学外语的表达训练

医学外语表达包括写和说的训练。大学外语基础阶段的语言技能训练与医学外语的表达训练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二者的关系应该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把日常基础教学与医学外语表达的基础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会收到一石两鸟的效果。例如, 基础教学中经常出现的被动语句, 在科技外语中也是最常用的表达形式, 因为是一种客观的表达形式, 所以更适用于科技外语。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作主动句与被动句的转换练习;还可以根据课文中的句型、句式做一些医学外语短句的翻译替换练习等。再如, 基础教学中的听说训练多有场景会话, 教师可以根据基础教学中出现的句型或语法设计医生与患者的小对话或简单的医学话题, 给一些常用医学词汇, 让学生结合句型练习说;还可以让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作专业话题的小型学术报告 (presentation) 等。如果每2-3个单元能进行一次这样的与医学有关的说的练习, 两年四个学期下来, 学生不仅能在语言表达中学到不少医学方面的词语, 还能逐步形成对医学外语的语言知觉, 增强日后专业外语学习信心和力量。

5. 结语

以上就大学外语基础阶段医学外语认知框架构建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医学外语认知框架构建的基本思路及如何与基础教学相结合开展教学进行了探讨, 目的是通过初步的医学外语入门知识的输入, 培养学生医学外语的语言知觉, 帮助学生构建医学外语认知的框架, 为学生由基础教育阶段平稳过渡到专业外语阅读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42 (4) :307.

[2]蔡基刚.CBI理论框架下的分科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 2011:32 (5) :37.

[3]张庆宗.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204.

[4]马武华.毕业后医学英语教学方式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2) :110-111.

试论新闻媒体使用外语词的原则 篇7

这些规定的效果如何?看看近年发展势头强劲的《河南商报》的标题便可窥见一斑。仅在2011年12月7日一期的《河南商报》版面上, 就能找到以下标题:

《郑州BRT要扩容》 (A1版) 、《Hello“焦桐”》 (A06版) 、《农业路上BRT要向东西延伸》 (A14版) 、《Hold不住了》 (B02版) 、《ED分型而治让男人Hold住幸福》 (A13版) 、《输出功率达430hp的全新保时捷Gran Turismo, 配四轮驱动及运动型底盘 (引题) , Panamera GTS:四门跑车蓄势待发, 续写传奇 (主题) 》 (C06版) 、《首付7万CBD旁住两房》 (B16版) 。

尽管我们不是对这些外语词都能明白, 但是并没感到有什么不妥。相反, 这些外语词的使用, 不仅让人感到新鲜, 还能起到调节语言风格、增添语言趣味的作用。

传播的语境是客观存在的, 不是某个规定就能改变的。既然“禁止”手段不是一个规范外语词使用的良方, 我们不妨给媒体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原则, 对它们使用外语词加以规范, 从而使汉语言在有序的框架内服务社会。

外语词在中国的使用

所谓外语词, 即英语单词或者英语短语的缩写或简称, 如“世界贸易组织”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媒体常用缩略词WTO表示, “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总是用GDP表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外语词在全球得到广泛使用。在中国, 外语词的使用也屡见不鲜。如使用AM代表上午时间, MTV代表视频音乐, PRC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等。

作为舆论的引导者, 新闻媒体成为使用外语词的主要阵地。在一些稍具专业性的书刊以及面向普通受众的报纸、期刊中, GDP、ATM、BBC、TV、CD、DNA、DVD、E-mail等之类的缩略词令读者目不暇接, 电视网络中的此类外语词也时有出现。外语词的使用已经深入社会的各个方面, 影响了公众的语言交流和沟通。

外语词之所以能在中国频繁使用且屡禁不止, 是由其社会背景因素决定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 对外开放的大气候必然导致外来词语涌入。在对外开放的国际环境中, 近20年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流最活跃的时期, 经济、文化和政治日趋国际化, 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传统文化受到猛烈冲击, 在这种大气候下, 外语词大量地涌进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领域则不可避免。

其二, 外语词简短易记, 使用起来, 提高了沟通效率, 降低了沟通成本。如我们熟知的ATM, 多数人不知道其全称是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因为其频繁使用, 就直接缩写为ATM, 意为自动柜员机。

其三, 从受众的角度来说, 由于文化教育的普及, 使受众素质普遍提高, 愿意接受外来词的群体在不断增加。以前说起DIY, 很多人不知道是Do It Yourself的缩写, “自己动手做”的意思, 在素质提高的情况下受众普遍明白了其意义。

其四, 对于媒体来说, 在特定语境下使用外语词能起到特殊的修辞效果。比如上面提到的《Hello“焦桐”》让人对这一政治化的标志物产生了亲切感;说房地产商“Hold不住了”, 要降价售房, 更是透出幽默和调侃。

其五, 当前传播媒介的多样性, 也为外语词的广泛使用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尤其是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的融合, 使传播环境更呈现多样性, 这也为媒体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许多外语词在这种语境下被有些媒体作为展现个性的一种方式大量使用。

新闻媒体中使用外语词的原则

从上文可以看出, 在全球化语境下,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 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等因素相互影响, 导致外语词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大量涌现。我们在维护民族自尊和纯洁语言文化的考虑的同时, 也应该有一个博大的胸怀, 对于大众媒体使用外语词的现象, 应该采取一种客观的态度。在这种“用”还是“不用”的选择中, 我们应该持辩证的态度。大众媒体要依据具体的情况, 如媒体种类、传播对象、语境因素等, 恰当地使用外语词。据此, 笔者对新闻媒体使用外语词方面, 提出了以下几个原则:

(一) 宏观原则

“用”而不“滥”, 即适度使用原则。在全球化时代, 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纷纷“引进来”、“走出去”。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那么, 主人是新主人, 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没有拿来的, 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 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对于外语词, 新闻媒体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一概地排斥拒绝, 应持有开放接纳的态度, 积极地“拿来”, 妥善地使用。日本人利用汉字的草书创造了日本式字母平假名, 利用汉字的偏旁创造了片假名, 从而逐渐形成了汉字与假名相结合的日语文字书写方式, 一直沿用至今。有些中国词语, 也直接被外国人信手拈来, 纳入外语词汇系统之中, “孔夫子”被外国人直接译为“Confucious”、“功夫”为“kongfu”、“麻将”为“mahjong”等。这种交流与影响是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不可逆转的趋势。

但是必须注意, 使用时需要有度。恰当适度地使用外语词, 能丰富信息, 增加韵味, 调节气氛, 起积极作用;如果不顾实际情况滥用, 则会起消极作用。比如, 有人引用这样一段文字:“APEC记者招待会后, 我约了STV的记者和一群MBA、MPA研究生朋友, 讨论中国加入WTO后IT业对GDP的影响。读MBA的张小姐本来想去COM当CEO, 但觉得IT业风险大, 转而想去Nike公司。读MPA的李先生却认为加入WTO后, CEO职能将大有改变。随后大家相约关掉BP机, 也不上Internet的QQ和BBS聊天, 而是去了KTV唱卡拉OK……”这段话里的外语词无论是否缩写, 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 但是总给人一种堆砌卖弄之感, 令人生厌。

规范化使用。在信息化时代, 外语词的使用增加了汉语本土的词汇量, 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 克服了汉语在表达某类新事物上的缺陷。外语词的使用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沟通交流的便利, 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但近年来, 由于网络文化的影响, 外语词的使用呈泛滥化趋势, 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生僻的外语词, 让人看后一头雾水, 不知所云。因此对大众传媒语言进行规范化使用已经刻不容缓, 势在必行。这个规范化, 就包括对外语词选择性地吸收、进行本土化的规范。对于一些已经植根于受众脑海中的约定俗成的外语词, 如ATM、NBA、GDP、WTO等, 应该明确其意义, 合理使用。对于一些不常见的外语词, 应该加以注释说明。如果无法找到合适的词汇来进行表达, 必须要使用外语或外语词时, 应遵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 在这些词后面标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释义, 以利于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达交流信息。

(二) 微观原则

“惯用性”原则。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外语词, 在报刊书面语言和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中出现, 意思应该很明确, 易于公众理解。应该尽量使用那些惯用性的公众熟知的缩略词。如发个E-mail、看个KTV、了解一下GDP, 此类外语词简单且易于理解, 便于公众交流。如果是一些公众不熟悉的外语词, 直接使用可能会让人产生辨识障碍 (听不懂、看不懂、费解、产生歧义) , 就应该慎重对待。

“特定语境”原则。语境指使用语言时的环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语境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语言环境;广义语境是指言语表达时的具体环境 (既可指具体场合, 也可指社会环境) 。一个外语词, 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使用, 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里需要注意:一是具有多种含义的外语词的使用。如AM, 在介绍时间的情境下就是上午的意思, 但在广播技术上就是调频的意思。二是要注意传播场合的特殊性。一般来说, 在专业性强的刊物上, 可以大量使用专业性的外语词, 但是对于大众媒体, 以少用或者不用为宜;如果无法避免, 最好注释一下。在比较严肃的节目中, 比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 最好不用或少用外语缩略词, 而在通俗活泼的娱乐类节目中, 可以适当使用些, 以达到特殊的传播效果。比如, 我们大家熟悉的周星驰电影中有一句经典台词———“I服了U”, 意思是“我服了你”, 就给人一种诙谐搞笑的感觉。另外网络上流行的一些外语缩略词, 如用缩写CU替代See You (再见) 、IC替代I See (我明白了) 、GG表示“哥哥”、MM表示“妹妹、美眉”等, 也能起到增加趣味性的作用。

“注释”原则。对于下列情况, 适用于这一原则:

首先, 对于生冷的外语词。如果外语词使用频率不高, 公众不是普遍熟知, 新闻媒体在使用时要加以注释说明。比如APEC, 是Asian-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的缩写, 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注释说明, 方便受众理解。

其次, 对于多义性外语缩略词。比如BBS, 既可以是英文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 意思是公告牌系统或电子公告板, 也是英语Bronze Bauhinia Star的缩写, 意思是香港特别行政区———铜紫荆星章。另外还是游戏《王国之心梦中降生》等的缩写。这类多义外语词, 在有些场合使用时为了避免产生歧义, 注释是很有必要的。

“媒体差异性对待”原则。媒体是将信息传播给大众的工具, 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中介物, 又称媒介 (MEDIUM) 。一般分为三大类:视觉媒体、听觉媒体和视听两用媒体。以报纸、杂志为主的视觉媒体, 因为注释方便, 加之没有阅读时间限制, 有效时间长, 可以适当使用外语词, 受众有充足的时间去弄清楚其意义, 但对于陌生的和容易产生歧义的词尽量还是应该注释说明;而以广播为主的听觉媒体和以电视为主的视听媒体, 受众被动接受宣传内容, 错过播放时间, 不能再重复收听或观看播出的信息。另外, 主持人不方便口播注释, 故此类视听媒体不宜使用较生僻的或者容易产生歧义的外语词, 应尽可能少用或不用。作为视听网络媒体, 其宣传的可重复性和可检索性决定了其可以大量使用外语词。网络媒体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可以将文字、声音、画面完美结合之后供受众直接检索, 反复观看。只要具备上网条件, 任何人在任何地点, 都可以随时上网阅读浏览, 这是传统视听两用媒体无法比拟的。另外, 能够上网的人, 大都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群体。所以, 网络也成了很多外语词的聚集地和发源地。

结语

我们应当看到, 外语词的使用在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 也对我们的传统文字体系造成了冲击。对此管理部门应该辩证对待, 不应该简单地加以屏蔽。传播实践告诉我们简单屏蔽的工作方式于事无补。应该面对现实提出合理的指导性原则, 根据这些原则, 不同的媒体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外语词的使用加以规范, 使外语词被恰当合理地使用。

(作者单位: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机关党建基础工作下一篇:生活需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