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项目策划书(通用7篇)
商业计划不是学术论文,它可能面对的是非技术背景但对计划有兴趣的人,比如可能的团队成员,可能的投资人和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政策机构等,因此,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应该写得让人明白,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词汇,聚焦于特定的策略、目标、计划和行动。商业计划的篇幅要适当,太短,容易让人不相信项目的成功;太长,则会被认为太啰嗦,表达不清楚。适合的篇幅一般为20—40页长(包括附录在内)。
从总体来看,写商业策划的原则是: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内容完整;语言通畅易懂;意思表述精确。
关键词:PPP融资模式,成功,民众利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第一个百年目标, 即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 这使得近年来各地政府不断加大投资力度, 进行大规模建设。为了筹到建设的资金, 不少地方政府通过城投平台把将来的税收拿来建设当前的经济, 其结果就是政府投资的疲软, 后劲不足。因此为了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引入民间资本、发挥民间资本在基础设施领域的作用, 已成为实践界的共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资本投入大、专业技术性强, 对分散的民间资本来说, 进入这样的领域存在一定的困难, 需要政府的引导、合作与支持。在这种背景下, 借鉴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流行起来的PPP模式, 对推动我国基础设施民营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国家是有自己的特色的, 在引进外来的概念的同时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工程项目的成功。只有明白了成功的定义, 我们才能有的放矢, 在政策制定时有所参考, 在判断时有所凭借, 不会让PPP融资模式的应用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对于成功的建设项目的现有的比较完整的阐述。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可以为项目成功评价标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国际上最有影响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当属美国项目管理协会 (PMI) 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 指南2000年版中对项目管理的定义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之中, 以满足项目的要求。按照2000年版的规定, 项目管理工作需要考虑范围、时间、费用、风险和质量等方面的互相冲突的要求, 需求和期望不同的项目关系人以及已明确表示出来的要求。最新的指南中特别强调了项目管理的目的是满足项目的已经表达出来的要求, 根据2000年版对项目管理的定义, 衡量项目成功时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满足项目关系人对项目的明确要求;二是项目是否在规定的时间、成本、质量和范围等条件下完成。
那么满足这算是成功的项目完整的定义么?我们以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为例。悉尼歌剧院计划于1959年开工, 当时的预算是700万澳元, 计划到1963年完工, 用时四年。但实际它到1973年才竣工, 比原计划整整推迟了10年, 总造价达到了惊人的10亿澳元, 是原计划的143倍。在建设的过程中, 由于多度的超工期和预算, 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对, 甚至在项目刚建成还被认为是一个失败的项目。但当它投入到运营后, 人们却不再因为它的超工期和超预算而责难它, 反而给予它很高的评价, 不久便成为全世界公认的艺术杰作, 成为澳大利亚的象征。对比上面的定义, 它应该是失败的, 但是真是如此么?相信你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那么判断一个项目的成功要考虑什么呢?尤其是在引进和实施PPP模式这样的新概念时, 更值得我们思考。
作为一个成功的项目, 首先应该用技术理论解决了所有的技术问题。这当然很容易让人理解。一个没有解决所有技术问题的工程是很难开工建设的, 更不会成功。所谓的技术问题, 不过是解决一个建筑的物理承受能力, 抗弯剪扭的能力是否达标等等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有很成熟的学科理论做支撑, 目前解决起来并没有什么难度。但是要想达到这样一个目标, 建设出能久经考验的建筑, 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在中国楼歪歪并不是个例。问题出在了哪里?为什么在理论上很容易解决的东西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却变了样呢?我想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出在了监管上。比如现在的监理制度, 完全成为了建设单位为了符合建设要求而做的摆设, 并没有起到监管和管理的作用。人都有贪欲, 但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让人克制这种欲望。要想杜绝豆腐渣工程在中国建筑业横行的现象, 非得从制度的制定入手不可。比如对于监理制度, 对于私人投资项目, 没有必要非得把请监理工程师作为硬性要求, 只要私人投资商信得过施工单位或者有更好的方法, 完全可以不用请监理工程师。让监理制度不再依赖国家强制制度而存在, 才能让监理行业从内部焕发竞争力。那些自愿请监理工程师的投资者才会真正发挥监理工程师的作用, 让监理制度步入良性循环的道路, 监理制度才有希望。
作为一个成功的项目, 还应该考虑它的商业关系的因素, 这也是传统的项目管理所关注的重点。当然, 如果像前文中说的例如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的那种情况 (工期和预算完全超出计划) , 我们会在下文中进行讨论。我们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就是从成本 (Cost) 、质量 (Quantity) 、工期 (Time) 三个方面入手来管理一个工程的。美国项目管理协会 (PMI) 的2000年版的指南对于项目成功的定义也是紧紧围绕成本, 质量和工期这三个方面的。经过发展之后的工程项目管理学科体系在管理一个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又加进了健康 (Health) 、安全 (Safe) 和环境 (Environment) 方面的管理目标, 但基本的目标还是具有商业因素的成本、质量和工期的目标。悉尼歌剧院在建设过程中之所以受到人们的诟病, 就是因为它完全没有完成它工期和成本的预算, 以商业的观点来看待它, 它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失败工程的典型代表。
以上所述两点是大部分人评判一个项目是否成功所仅仅关注的两点, 但它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建设项目, 假如它在技术上过关, 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项目要求施工, 没有偷工减料, 在成本、质量、工期、健康、安全, 环境等等方面都达到预期目标, 我们就一定能说它就是成功的建设项目吗?其实我们还应该考虑更多的东西。
首先我们还要考虑的就是建设项目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房地产项目关乎国计民生, 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 不能不引起重视。1994年孙宏斌创建顺驰, 1996年顺驰开始涉足房地产开发行业。之后顺驰凭借疯狂拿地, 疯狂开发的顺驰模式迅速占领全国市场走向全国。顺驰的发展之快, 令业界咋舌。我们不论顺驰日后的成败, 但它的这种疯狂开发确实给地产界带来了不好的影响。顺驰的这种开发模式是跟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相矛盾的, 换言之, 也就是顺驰只考虑了自己公司的发展, 完全不顾国家经济和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我们讲, 顺驰的发展是没有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 顺驰的成功只能是昙花一现, 至于顺驰最后的失败, 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最好还要考虑建设项目对文化以及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中国古建筑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建设项目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前文我们讲到, 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之所以工期和成本远远超过预期, 但任然被看做是一个成功的项目,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它在文化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一个与当地文化价值观有冲突的建设项目即使满足上述三点要求, 也不能算完全成功。我们拿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为例。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以日本的森大厦株式会社 (Mori Building Corporation) 为中心, 联合日本、美国等40多家企业投资兴建的项目, 总投资额超过1050亿日元 (逾10亿美元) , 它的技术没有问题, 各个商业因素也得到了满足, 扩大了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影响, 但是因为其外形酷似日本侵华战争时使用的军刀而存在大量的争议。中国民众对日本侵华战争一直难以释怀, 看到日本企业把他们当年的军刀又插在了我们家门口当然认为这是一种侮辱。上海环球金融大厦与上海以及中国的普遍的价值观有冲突, 争议不断, 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明白了怎样去衡量一个项目的成功以后, 我们就可以更加理智的看待PPP融资模式。政府是人民的管家, 把社会资金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要防止社会资金受到损害, 更要防止以政府为代表的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政府代表的就是民众的利益, 不应该把政府利益划分成和民众利益、社会资本利益并列的第三方, 这是错误的, 所以在评价一个PPP融资项目的经济效果的时候应该把政府投资和对民众的附加收费包含在一起看做民众的投资。希望PPP项目在我国健康发展, 能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个好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吴琼.PPP项目融资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初探.东北财经大学, 2003
[2]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PMBOK Guide) .2000 Edition.2001.
[3] .杜莹冰.新时期我国PPP融资模式问题研究.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 (33) .
喜欢读书的人大都知道这样三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但什么书是好书,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古人说“开卷有益”。即便是一本很坏的书,有头脑的人也可以从反面得到有益的收获。从前有个叫波斯的地方,那里有一位很有德行又很有智慧的盲诗人。别人向他请教向什么人学习德行,他说:向坏蛋学——凡是坏蛋做的我都不做。但具备这样的头脑需要年纪和阅历。我写信告诉儿子:你还在上小学,还很单纯,对复杂的思想和言行的认识与判断的能力还很有限。这样的能力需要随着你的成长来提高。那么现在怎么办呢?我觉得首先还是要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好每天的功课。另外星期天请妈妈带你去正规的大书店挑选适合你读而你又感兴趣的书。我有空的时候也会去这里的书店帮你买了书寄给你。不过后面两点都不是太好的办法,因为不见得我和妈妈喜欢的就是你喜欢的。我们也不应该代替你选择,这对你的成长是很不好的。我想对你最好的建议应该是帮助你提高选择和辨别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最好是就一本一本的书进行分析讲解。
我想起儿子刚学说话的时候,我们住在一个很小的镇子上。每天早上我拉着他的手去散步,在镇外的小河边上,我们一起看远处的山、山上初升的太阳、山下两边栽着树的铁路、铁路上移动的火车、火车头上冒着的白色烟柱……我跟儿子说以后你要坐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去很多很多的地方、见很多很多的人、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儿子问太阳那儿也去吗?我说当然要去。现在想起来这好像是一个寓言,可以用来比喻读书。读书也可以使一个人去很多很多的地方、见很多很多的人、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什么书是好书呢?我认为,如果一本书让你觉得世界无比广大,生活中有无数重要的事情;让你觉得心胸特别开阔,眼光特别长远,不会为吃什么、穿什么之类的小事烦恼,不会为同学之间的一点小误会、小摩擦而生气计较,那肯定是一本好书。
如果一本书让你产生一种迫切的愿望,想要探索世界的奥秘,想要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一心一意学习和积累知识,掌握开启理想之门的钥匙,那肯定是一本好书。
如果一本书让你尊敬大家公认的好人,让你崇拜对国家社会作出了贡献和牺牲的人,让你想要爱护和帮助身体比你弱小、成绩不如你的同学,让你在公共汽车上随时让座,让你在学校募捐时首先就会想到倒空你的储钱罐,那肯定是一本好书。
如果一本书让你觉得说谎话和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都是可耻的事,让你不害怕一个人走夜路,让你不向欺负人的人低头求饶并开动脑筋使他得到应得的教训,那肯定是一本好书。
如果一本书无法让你产生这一类的感想,你就可以暂时放下它。尽管那不一定就是坏书,但你现在不必为它耽搁宝贵的时间,可以到有了更多的理解能力的时候再去决定是否读它。这里要补充说一句:有些今天的大人们常常引用的古老格言、唐诗宋词,你虽然不能完全明白意思,但也可以死记硬背一些。以后有一天,它们会像种子一样,在你的知识的园地上发芽开花结果的。
我欣喜地看到,孩子听从了这些建议,十年之后,知识之花终于在他的心田绽放。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兵家经典著作。除了我们传统认为的是一部写给军人读的兵书以外,我一直把它当成一本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原理在研究。
学术界一直存在一种声音,说做企业的学《孙子兵法》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持有这种声音的不乏孙子兵法研究方面的大家,诸如北大的李零教授。他认为,孙子兵法的主旨在于“兵以诈立”,打仗双方是对立的,你死我活的,是要靠耍阴谋诡计的,只要能赢,没有道德要求。
经商则不同,商以信立,不能耍奸,要有道德底线。军界也有类似的声音。
马俊是国防大学的教授,在北京电视台一个类似于百家讲坛的栏目讲《孙子兵法》,课程结束以后,有一个企业家站起来问了一个问题:“马教授,您是兵法专家,我听说做企业也可以学《孙子兵法》,并且会有很大价值,您作为兵法专家,讲一讲我们做企业的应该从哪个角度去学习?”
企业家问了这个问题之后,马教授当着全国观众说了一句话:“我从来没见过哪位企业家看《孙子兵法》把企业做好的,《孙子兵法》是写给军人看的,你们做企业的回去看看彼得·德鲁克的《西方管理科学》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学。
当时这个企业家无所适从,非常尴尬,以为自己问了一个非常无知的问题。但就我的理解,不是这个企业家问了一个非常无知的问题,而是一个知名的教授做了一个非常无知的回答。
对于这种流俗浅见,我们应该给予批判。马骏教授的言外之意,似乎连李零也没有研究的资格和必要,你是学术界的,不是军人,更遑论商业界的了,风马牛不相及嘛。
马骏的心胸何其狭窄,思想何其狭隘也!
照这个逻辑,毛泽东既然是军事家,就不应该是一个思想家、政治家,更不应该是一个文学家。
我认为,《孙子兵法》是没有界的,是属于每一个人的。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孙子兵法》也不例外。这才是经典,马骏之流不懂这个。有点扯远了,还是回到正题。
看彼得·德鲁克的《西方管理学》就能做好企业?
彼得·德鲁克的《西方管理学》难道包是治中国企业百病的一剂良药吗? 非也。
我们不否认《西方管理学》对管理中国的企业有帮助,因为世界各国的文化虽有差异,但也有相通的地方。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有借鉴的意义。
中国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其文化一脉相承,传承至今。《孙子兵法》很多独到、精深的军事思想及其理论,都可以上升到哲学范畴,比如孙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知行合一思想,“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掌握主动、避免被动的思想,何以不能应用于现今的企业管理?
他山之石,尚且可以攻玉,何况我们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 经济学抑或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或者一个领域,是不能独立存在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科技等其他领域,简单的说,研究经济,不能仅从经济领域本身入手。按照马教授的理解,做企业的只要看《西方管理学》就能把企业做好,那军人呢?是不是只要看《孙子兵法》、《司马法》、《六韬》等等兵书就能打赢战争?
我看未必!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军人要懂政治,不懂政治就只能像麦克阿瑟那样提前退役了。战争靠经济实力来支撑,军人还应该懂点经济。孙子说:“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孙子认为,用兵的法则是要考虑一下几个因素:一是度,即估算土地的面积,二是量,即推算物资资源的容量,三是数,即统计兵源的数量,四是称,即比较双方的军事综合实力,五是胜,即得出胜负的判断。土地面积的大小决定物力、人力资源的容量,资源的容量决定可投入部队的数目,部队的数目决定双方兵力的强弱,双方兵力的强弱得出胜负的概率。
你看,孙子就是一个深谙经济之道的战略大师,五谷不分的人估计赢不了战争。
战争是一种最残酷的智力对抗游戏,涉及许多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等诸多领域,要想赢,需要具备很多专业知识,没那么简单。
所以,军人在看《孙子兵法》的时候,也需要看看老子的《道德经》,看看孔子的《论语》,看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看看西方的《战争论》。
把国家交予那些只会坐井观天,甚至夜郎自大的人,是靠不住的。再看一组数据:
据美国商业年鉴统计,在全球500强中,近20年来,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成为董事长的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有2000多名,总经理或者董事这一级的也有5000多名。
英特尔公司中国区总裁简睿杰、国际电视电报公司总裁兰德·艾拉斯科、美国在线创业时的CEO詹姆斯·金姆赛、美国东方航空公司的总裁法兰克?波曼、全美知名零售商西尔斯的总裁罗伯特·伍德等等,都是西点的毕业生。
美国西点军校早已闻名世界,她成功地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军事领导人才,但鲜为人知的是,一些跨国公司的董事长、CEO,并未在商学院中接受过正规的商业教育,而是毕业于西点军校。
为什么不是商学院培养了企业领导人,而是西点军校呢?我们可以看一下西点军校对学生要求的标准:爱国,准时,守纪,严格,正直,刚毅。这些都是任何一家优秀企业对其领导人要求的底线标准。
西点军校的这一套标准,在《孙子兵法》一书中俯拾皆是: “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计篇》)“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孙子兵法·火攻篇》)“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孙子兵法?作战篇》)
孙子站在国家与人民的立场和角度说明战争的残酷性与巨大的财力消耗,要谨慎对待战争,拳拳爱国之心见矣。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兵法·计篇》)孙子对将领的要求和洗点军校对学生的要求标准如出一辙。
军事领域的思想何以能指导经济领域?这就是因为军事思想所体现的价值观和领域的价值观有很多相同之处。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商业领域的产品竞争,讲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廉”,“人廉我精”,“人精我新”的策略,与《孙子兵法》的“致人而不致于人”、“避实击虚”等观点何其相似乃尔,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孙子兵法这本书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兵书,而成为政治、经济、外交各个领域领导者的必读书。孙子的思想不仅在现代军事领域而且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马骏教授的观点理论依据是什么呢?很简单,兵家讲诡道,商家讲诚信,在道德层面是相互冲突的;战争的结果是独赢,商业领域讲究双赢,多赢。
现代战争有时候不再仅仅是为了军事上的胜利,战争的重点由赢得战争向赢得和平转变。比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没有一方彻底打败另一方,而是以军事为手段,通过谈判达成双方的和解。
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一贯秉持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和别国发展经济往来。再看今日中国的周边国家,日本、越南、泰国、菲律宾,甚至遥远的美国,有哪一个国家是愿意与我们和平发展边贸,以双赢为理念的?动不动就针对中国商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在中国的周边不断制造政治事端,其目的无非就是阻碍和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乃霸权主义国家一贯使用的双重标准的伎俩。
国家利益至上,没有其他道理可讲。
如果我们在国家多双边或者边贸易中还过分的强调以诚信为本的商业准则不放,只能就像毛主席说的样: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在《孙子兵法》中,孙子确实讲“诡诈”,主张“兵以诈立”。但“诡诈”是有严格的应用范围的,是为以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为目的的军事斗争服务的,是对敌而言的,不能不加区别地应用于以赢得市场、赢得顾客为目的的商业经营活动中。
更何况“诡诈”之道在《孙子兵法》中并不占主导地位。
《孙子兵法》同样是讲“信”的。在将之“五德”(智、信、仁、勇、严)中,“信”的地位仅次于“智”。这里的“信”,强调的便是将帅要有威信、诚信,运用到商业经营领域,就是要求经营者必须讲究信誉,必须重视企业的道德管理。因此,将《孙子兵法》应用到经济领域的一个前提,是必须首先对其思想内涵进行全面的理解,而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做企业不但需要看《孙子兵法》,而且还很有用!
日本有个人叫松下幸之助,他一手缔造的商业帝国叫松下电器。松下公司的企业文化挂在墙上就写了一句话:“孙子兵法为天下第一神灵,我们必须顶礼膜拜,灵活地运用在企业当中,我们的企业才能长盛不衰。”
日本有个人叫孙正义,毕业于美国伯克利大学分校,是软件银行集团董事长兼总裁。1981年创建的软银集团,短短33年,便成了一个信息技术帝国。美国《商业周刊》杂志把孙正义先生称为电子时代大帝Cyber Mogul,推崇至上。
孙正义酷爱《孙子兵法》,在生病住院时也要坚持捧读,琢磨为什么兵法13篇第一篇是计篇,因为万事从计划开始。孙子前面六篇全部讲了战前准备,孙正义认为,战前准备到位,打仗的结果就不言而喻。他还把孙子语录作为厂训放在大门口:一边是“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另一边是“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他将孙子的精髓应用到软银的一次次投资并购中,做到了真正的“不战而胜”。
松下幸之助、孙正义,都是商业界非常有影响的风云人物,按照马教授的观点,莫非这些商业领袖都错了吗?
更可笑的是,马骏先生在书中还运用商业案例来解读《孙子兵法》,让人感觉很难自圆其说。
战争不仅是军人的事,也是老百姓的事,陈毅元帅曾经很形象地形容:“淮海战役是沂蒙老区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军人没有老百姓花钱养活,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打胜仗吗?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全世界都在研究我们的《孙子兵法》,在军事方面的研究,我们不如美国,在经济领域的应用,我们不如日本,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样的现状还要持续多久? 孙子写这本书的初衷也许就是给军人看的,中国军人有多少人了解《孙子兵法》?普及率是多少?作为军人,不感到汗颜吗?
从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再到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能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那是因为有人在不断研究它,继承它,继而才能发扬光大。
孙子以其超凡的文韬武略,在2500多年前创作了流芳千古、名震寰宇的兵学经典《孙子兵法》,这部惊世骇俗的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为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学宝库奉献了绝世珍宝。
孙武用发展的观点、变化的观点和全面看问题的观点,以指导战争和发展军事学说,因此被后世誉为东方兵学鼻祖,百世兵家之师,被尊称为兵圣。
孙子兵法十三篇,凡六千言,言简意赅,内容博大精神,可谓字字珠玑。
《孙子兵法》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从战争的实际出发,揭示和总结了战争的普遍性规律和基本的战略战术原则,同时,它具有深刻的谋略内涵、道德内涵和哲学内涵,具有超越时代的思想性和创造精神,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军事学术史、军事思想史和军事哲学史都占有重要地位,收到历代兵家和学者的推崇。
孙子的《孙子兵法》和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即便在今天,书中的思想也不会过时,常读常新,照样能指导除了军事领域以外的其他领域,尤其是商业领域。
惟其如此,即便是普通人,也有传承的责任和义务。
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长期以来,由于在理论上我们并没有真正建立起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兵法经营学,加之马教授之流的观点泛滥,负面影响较大,确实有害于《孙子兵法》研究事业的发展。
答案:秘书
答案“秘书 ”的解析:
秘书(Secretary)可以指:
1.政党之内的要职,最高者称为。
2.写字楼及商业机构内的文员职位,专长是速记、打字、安排日程、会议、订机票、订酒店等。
3.香港决策局的最高级公务员职位。
美国联邦政府的部长英文名称亦为(总统的)部会秘书,如国务卿为Secretary of State、陆军部长为Secretary of Army,平时称为部长先生Mr.Secretary。
其他有趣的脑筋急转弯大全:
1. 古树遮天枝难见,怀内无心甚可怜,赵国有妃不是女,鹅毛轻飘鸟不见,受尽苦难又挽有,自称有人伴君旁。接受又离又做友,情人无心土月勾,竹已孤竹单思苦,从也不从独自愁,如须闭口一了伴,谁人无语又同游。 提示:表白暗语——答案:对不起我爱你,爱一个人好难
2. 竹林上下一寒寺,他儒我僧少一仙,风中一人丘上立,矢口否认想成仙,尔等一人身旁站,百驹过隙空长叹,低头不语连疾走,遍山找寻头顶冠。 提示:表白暗语——答案: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3. 悔意无心空对,大哥头上有条,接受不离只作,单身贵族尔相,朝夕相对盼夕,情人别离影孤单,二人想逢在此处。 提示:表白暗语——答案:每天爱你多一些
4. 淮海又见水退时,双人换走阻碍石,月顶右手不见口,青年男女树心旁,世上何物最懂爱。 提示:表白暗语——答案:难得有情人
5. 寒山寺上一棵竹,不能做称有人用,此言非虚能兑现,只要有情雨下显,天鹅一出鸟不见。 提示:表白暗语——答案:等你说爱我
6. 接受又离只作友,情人无心土月勾,竹已孤竹单思苦,从也单从独自愁,如需闭口一了伴,谁人无言又同游。 提示:表白暗语——答案:爱一个人好难
7. 古树撑天枝难觅,怀抱可怜却无心,赵国有妃不是女,鹅毛轻飘鸟不见,远去不想囊羞涩,受尽苦难又换友,自称有人伴君旁。 提示:表白暗语——答案:对不起我还爱你
8. 相思的泪打湿无眠的枕,相爱的人折磨失意的魂,相牵的心感受分离的痛,相恋的人徘徊离别的街。 提示:打一成语——答案:刻骨铭心
9. 一朵鲜花水中开,有情人儿走过来有心下水把花采,又怕水深上不来,桃花开在二月里,我的情人就是你,只想偷偷看着你,一眼就会爱上你。 提示:表白暗语——答案:永远不让朋友伤心
10. 十日思念如渡十月,日落草塘大雁踩日,田鸭似鸳鸯把心牵,今昔对情将心独向。 提示:表白暗语——答案:朝夕思念
11. 心头十八加一目,单身贵族尔相称,春来人去无日月,一人相随到白头,高头只有一对脚,东南西北路路通,有人为伍吴口多,两人共枕非夫妻。 提示:暧昧暗语——答案:想你三百六十五天
12. 真心相爱心相连,秋水滔滔话缠绵,奈何旁人尔边站,胆怯无能把心迁,请欠今世共吻别,声声欢笑又化烟,情义几许留点点。 提示:约会暗语——答案:想和你去吹风风
13. 河边役人双双走,人戴宝冠要砍头,走路最多行一寸,尔等出门要人帮,莲花无草文满车,公公累得右臂断,十八颗竹连一片,*药花开白又白。 提示:暧昧暗语——答案:没见过你这么笨的
14. 峨眉山前不见山,木目思念心相见,朝朝暮暮心相连,单身一族心已死,草从下边讲历史,农民后代心不甘,右边还有人一家,人死之后心不死。 提示:表白暗语——答案:我想念你苦苦不忘
15. 禾苗未载已八年,一人采玉多一点,种下杨柳不成木,日长一寸双人边,痴心不改却无病,而立之日妙声来,谁人无语又想说,救人不要半文钱。 提示:表白暗语——答案:千金易得,知音难求
16. 天天想着你 (文学用语)——答案:日记
17. 世界上的猪都死光了(打一歌名)——答案:至少还有你
18. 心有余 (中国电影)——答案:勿忘我
19. 外语 提示:宋词——答案:尽在不言中
20. 大部分接受 提示:打一字——答案:爱
21. 晚恋 提示:宋词——答案:人约黄昏后
22. 峨眉山下不见山,昨天芳心已不在,玄机处处少一点,双刀伴月月更明,一句话语已有多,树木难以长出苗,依木盼君把心牵,依人永伴尔身边。 提示:表白暗语——答案:我怎么能不想你
23. 梁祝生离死同碑,想你愿化蝶双飞,情天苦海人思醉,问天何日有缘随,君好可惜君无意,只心单思吾妄为,人情炎凉淡如灰。 提示:祝福暗语——答案:祝你天天好心情
24. 七夕双星偕凤侣 (外国电影)——答案:巧配姻缘
25. 遍插茱萸少一人 (歌曲名)——答案:那就是我
26. 克里思蒂想赢刘易斯谈何容易 (七字俗语)——答案:英雄难过美人关
27. 偷看师傅爱简 (唐诗)——答案:徒有羡鱼情
28. 洞房昨夜停红烛 (打成语一)——答案:爱屋及乌
29. 醉翁之意不在酒 (歌曲)——答案:山水依依情依依
30. 世事茫茫难自料 (宋词句)——答案:悲欢离合总无情
31. 寻仇得遇夕阳中 (四字常言)——答案:相见恨晚
32. 两人离别泪纷纷,一点泪痕到如今 (打字一)——答案:零
33. 与君重逢心挂念 (歌曲名)——答案:懂你
34. 自入典行倍思君 (张学友歌曲)——答案:当我想起你
35. 兄弟反目妯娌纷争 (俗语七字)——答案:男人不和女人斗
36. 同等待遇 (《诗经》一句)——答案:相期与来
37. 且为红颜发冲冠 (打成语一)——答案:怒形于色
38. 余及汝偕亡 (十字常言)——答案: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
39. 庐山恋青山恋 (打成语一)——答案:脉脉含情
40. 日日相系心上头 (打字一)——答案:思
41. 盼望 (歌名)——答案:等到月儿圆
42. 二人不拆开 (打字一)——答案:奈
43. 了却一段相思情 (复姓)——答案:钟离
44. 腰包涨了,兴趣减了,人也不怕养胖了 (八字歌曲)——答案: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45. 十年生死两茫茫 (歌名)——答案:不会太久
46. 洞褃会郎君 (打字一)——答案:窥
47. 一江春水向东流 (唐诗五言)——答案:缘愁似个长
48. 七夕相会 (打字一)——答案:妞
49. 你也思念、我也想念 (打离合字一)——答案:俩人两心相想
一、活动的意义
在当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口才尤其重要。人际关系的交往需要口才,求职找工作需要口才,许多职业本身就需要良好的口才。好的口才使一个人更易引人注目、出类拔萃,会使一个人的成功之路事半功倍。口才是许多成功人士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美国著名总统富兰克林曾说道:"说话和事业的成功有很大的关系。俗话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所以,拥有好口才对我们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活动的目标
1塑造良好的个人当众讲话展示形象,给观众良好的第一印象
2、快速克服面对陌生观众和领导紧张怯场现象,轻松自如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3、学会应用眼神、表情、手势语来辅助自己的表达,让您的演讲生动、有吸引力
4、通过培训、练习、参赛,让学生掌握各种形式的演讲技巧,快速达到敢讲、想讲、会讲、讲得好。
三、活动环节
1、初赛海选;
2、海选通过者选择导师;
3、在导师培训后进行决赛;
四、活动环节细则策划
1、(1)报名
(2)时间与地点:
时间暂定2016年4月初,具体需根据教学点实际情况进行磋商;地点由教学点负责人协调安排。
2、初赛海选;
(1)2016年4月中旬,在各个教学点进行初赛;(2)海选步骤:
学生报名参赛(报名表)、抽签排号、参加海选初赛、评委用红牌进行选拔,通过者可以在三位评委中选择一位作为自己的导师。进行培训后参加决赛。(3)观众参与有礼:
现场观众关注材料院团委学生会微信公众号,并参与现场点评,则可获得神秘嘉宾礼品一份。(4)海选演讲要求 ①初赛可不脱稿;
②演讲前,参赛选手报序号,然后简单的做个自我介绍(姓名,专业即可); ③演讲时间尽量控制在5分钟左右;
④各位选手自选主题,演讲稿内容必须围绕主题,结合实际,突出亮点,主题鲜明 ;
⑤可以配乐,音乐与内容应相协调,可以自带光碟或自己配乐,或他人伴奏; ⑥请参赛选手遵守会场纪律,尊重其他选手;
⑦参赛选手演讲完后,留下来观看其它选手的演讲情况,若有事需离开的,尽量在两个演讲之间的那段时间离开,请不要在他人演讲时高调离去(谢谢配合)。(5)评分标准
A、本次比赛中,专家评委采用是否通过举牌来决定选手的去留,如果有一人举红牌则表示通过,并且选手只能选择这位导师,若有两人及两人以上举红牌,则选手可选择自己的导师。
① 演讲内容:要求内容紧扣主题,充实生动,有真情实感,富有创意;富有启发性,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② 演讲技巧:发音标准,口齿清晰,普通话流利;语言准确生动、形象,有现场感染力。
③ 演讲效果:仪表形象﹑台风;鼓舞性、激励性、说服力、感召;精神饱满,感情处理得当,演讲精彩有力。④ 时间与结构:结构完整紧凑 B、观众投票
决赛时,一票一分制。
3、决赛终极技能PK;
(1)由各个教学点海选出优秀的演说选手团队在导师的带领下集中于2016年,4月初于指定地点进行决赛。(2)决赛步骤:
导师选择自己团队中的队员依次演讲,用百分制来打分选出自己团队的第一名,由各团队的第一名进行最后的pk,通过观众投票选出第一名。(3)观众参与有礼:
现场随机抽选幸运观众15名,可获得神秘嘉宾礼品一份。(4)奖励形式 ①颁发荣誉证书; ②荣获活动纪念册一份;
什么是字母?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字母是音素的符号。②
语音学就是根据语音的定义建立的, 语音学只研究语音, 也就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不研究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语音学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因此, 语音学是通过物理学和生理学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语音并用字母来描述语音系统的构成。上述语音和字母的定义是西方人提出来的, 语音学也是由西方人建立起来的。
语音的定义正确吗?字母的定义正确吗?西方人为什么这样研究语音呢?他们是用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语音和研究语音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讨论五个问题: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吗?西方人为什么孤立地研究语音呢?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吗?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吗?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吗?分析西方语音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一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吗?
我认为这样定义语音是不正确的, 不能认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因为根据这个定义, 语言还有一个精神内核, 语言是由物质外壳和精神内核两部分构成的, 这样, 语音就成了语言的一部分, 语音和语言就成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而实际上, 语言是人发出和听到的表达意义的声音, 人是通过语言的声音来感知语言的存在的, 也就是说, 没有语音就没有语言, 二者不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另外, 语言的声音是表达意义的声音, 如果认为语言是由物质外壳和精神内核构成的, 这样, 语言的声音和意义就成了可以分开的两部分。而实际上, 没有意义的声音不是语音, 是语音就一定有意义, 也就是说, 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是一个不能分开的整体, 是二者共同构成了语言。
因为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是一个不能分开的整体, 所以从研究语言的角度来说, 就不应孤立地研究语音。研究语言应该从听觉认知的角度研究语音是如何表达语义的, 如果孤立地研究语音, 也就是说, 把语音和语义分开来研究就不是研究语言了。
二
既然孤立地研究语音就不是研究语言了, 那西方人为什么孤立地研究语音呢?
西方人是为了创造文字。西方的字母文字, 如最早出现的腓尼基字母以及后来的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都是西方人在分析语音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通过分析语音, 西方人认为语音是由一些不同的音素构成的, 认为音素是独立存在的, 于是就创造了一些不同的视觉图形来代表这些音素, 这些视觉图形就是字母, 如“A”“B”“C”“D”“E”等。但字母不表示意义, 所以西方人并不是只孤立地分析语音, 还分析语音是如何表示意义的。他们发现由几个音素拼合的语音片段表示一定的意义, 于是就把几个代表音素的字母拼写在一起, 从而就用字母创造出了表示意义的文字单位——词 (英文叫word) 。于是西方人就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字母代表音素, 字母表示音素, 用字母拼合的文字就是语音的符号, 文字代表语音, 文字表示语音,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把他们的文字称为表音文字的原因。因为西方人认为他们的字母文字是表音文字, 用字母拼写的文字单位代表语言单位, 表示语言单位, 所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语言是心境的符号,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③, 而文字是用于书写的, 既然字母是记录音素的, 用字母拼写的文字单位是记录语言单位的, 于是西方人就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文字是研究语言的材料, 应通过书写的文字材料来认识语言。西方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也没有否定西方人对文字的传统看法, 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 即“文字表现语言”④。也就是说, 字母表现音素, 文字表现语音, 文字单位表现语言单位。根据索绪尔的“文字表语说”, 字母就是音素, 文字单位就是语言单位, 文字也是语言, 是书面语言, 书面语言表现口说语言, 文法 (grammar) 就是语法。因此, 索绪尔主张语言学只研究语言, 不研究文字, 因为文字只是研究语言的材料, 文字不是独立存在的, 文字是由语言决定的, 是从属于语言的。也就是说, 索绪尔把文字当作了语言。
因为西方的字母文字是在分析语音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西方人一直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音素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他们认为文字是由语音决定的, 根据音素创造的字母文字是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文字。而中国的文字不是根据音素创造的文字, 因此, 汉字被西方人认为是原始、落后的文字。于是西方的一些传教士就用根据音素创造字母的方法来学习他们不懂的语言, 还用这种方法帮助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来创造自己的文字或者用这种方法把非字母文字改造成像西方一样的字母文字, 如现代越南文。
通过分析语音来创造文字的结果使西方人认为研究语音就是研究语言, 研究语音就是分析语音的音素并用字母来描写语音的构成, 也就是说, 最初西方人把研究语音看作是研究语言的一部分。直到近代, 西方各国学者才建立了以专门研究语音为对象的普通语音学。普通语音学采用现代研究声学的方法以及生理学和人体解剖学的方法来研究语音。因为语音是一种声音, 从研究声音的角度说, 各种声音都可以作为声学的研究对象。所以语音也可以作为声学的研究对象, 可以从声音的物理属性, 如音高、音长、音强和音色等方面进行研究。另外, 人发出语音是人体器官运动的结果, 因此, 从生理解剖学的角度, 还可以对人体器官的发音机理进行研究。为了便于学术交流, 西方研究语音的学者于1886年成立了国际语音协会。为了把各种语言的音素精确地标注出来, 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和公布了一个《国际音标》。
中国的普通语音学是从西方引进的, 是根据西方人的理论建立起来的。中国历史上是没有语音学的, 中国的音韵学过去是为学习使用汉字服务的。中国古代是诗、文并重, 诗词不仅要抒情达意, 而且朗读出来还要合辙押韵, 富有音乐美, 于是中国历代学者为了写诗填词的方便就根据当时汉字的读音编写了大量的韵书。明清两代, 西方人来到了中国, 是高本汉等一些西方语言学家将西方人研究语音的原则和方法引进了中国, ⑤于是中国的不少学者也就开始把中国传统的文字学看成是语言学, 也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就把中国的音韵学改造成了西方的语音学。他们利用中国古代的韵书和字书, 开始了“古音重建”, 开始用西方的字母来描写中国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根据语音学的理论, 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文字是语音的符号, 中国的语音学家自然也认为西方的字母文字是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文字。因此, 中国的语音学家是主张汉字拉丁化的, 是在理论上支持中国进行文字改革的, 认为“新的拼音文字方案必须在语音学的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设计, 才会是科学的, 完善的文字”⑥, 也就是说, 汉字是不科学的, 不完善的, 于是中国的语音学家就根据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创造出了一个西方字母文字方案,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汉语拼音方案》就是这个文字方案, 创造这个文字方案的人是想用它来替代汉字的, 目前是暂被用作辅助学习汉语普通话的工具。
三
通过上一节的分析, 我们知道西方人的“文字是语言的符号”的理论是建立在“文字是语音的符号”的基础上的, 而“文字是语音的符号”的理论是建立在“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基础上的, 而“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理论是建立在“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基础上的。因此, 研究西方的语言文字理论应从两个最基本的概念研究起, 一个是音素, 一个是字母。音素是什么?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吗?字母是什么?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吗?
西方语音学家认为音素是构成语音的最小元素, 也就是说, 音素是独立存在的。
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吗?
我认为音素不是独立存在的, 因为语音是不可以切分的。语音是人发出和听到的表达意义的语流, 人说话时是会出现停顿, 也就是说, 语流是一段一段连成的, 但一段语流是不可以切分的, 是不能从语流中切分出音素的。因为语流不是静止的, 是流动的。认为语流可以切分, 就像是认为水流可以切分一样可笑。另外, 人在发出最小的语音片段时口腔的运动也不是几个割裂的动作, 而是一个连贯的动作。
语音看不见, 没有形象, 人们使用电子仪器可以把语流转化成电流的脉冲信号图形。尽管这种图形不是语音的形象, 但就是这样的图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也不是由一个一个有明显界限的小图形拼合的, 而是一个整体的图形, 由此也可以证明:语音是不可以切分的, 语音是一个整体, 部分和整体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 语流中的音素是分不开的, 是紧密地连在一起的, 而不是独立存在的。
实际上, 音素是人们从语流中分析出来的, 或者说, 是人为分离出来的。
因为语流不能切分, 但人的口腔却能单独发出最小的声音片段, 人也可以听到这最小的声音片段, 语音学家把这最小的声音片段称为音节。而音节的声音是有差异的, 如∕ba∕和∕ma∕, 于是语音学家就根据这些差异认为音节是由比音节更小的元素构成的并把这最小的元素称为音素。也就是说, 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人为分析出来的。
有人会说, 既然音素不是独立存在的, 那为什么人们可以把一个音节分成两部分, 还能把每一部分单独发出来呢?如“ma”这个音节可以分成“m”“a”两个单音, 而且人们也可以把这两个单音发出来, 这单独发出的音不就是音素吗?
单独发出的音不是音素, 或者说, 也不是单音。人的发音器官可以发出各种声音, 如口技演员可以模仿火车和飞机以及各种鸟叫的声音, 但发出的声音不都是语音。也就是说, 人的发音器官可以把从语流中人为分离出来的声音发出来, 但这些孤立的声音已经不是语流中的音素了, 因为这些声音已经失去了和其他音素的联系。也就是说, “m”和“a”的发音已经不是语流中的音素了。打个比方说, 心脏是人体中的一个器官, 但人体的心脏不是独立存在的, 是和人体的其他器官联系在一起而存在的。人体是个整体, 人们可以把心脏从人体中切下来, 但切下的心脏就不是人体的心脏了, 而是一块死肉了, 切下的心脏失去了和人体其他器官的联系, 已经不具有心脏的功能了。
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吗?
我认为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因为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前提是符号所指的事物应该是独立存在的, 而实际上, 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也就是说, 符号所指的事物不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字母就不能说是音素的符号。其实, 西方字母文字中的很多现象可以证明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如英文中拼写“write”和“right”的字母是不同的, 如果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话, 这两个词的发音应该是不同的, 但这两个词的发音是相同的。
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字母不代表音素, 也不表示音素, 那字母是什么呢?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文字也就不是语言的符号了, 那文字是什么呢?
我认为字母不是符号, 而是符号的构件, 字母只是西方人根据语音的差异创造出的一种视觉图形, 西方人拼写这些视觉图形才创造出了大量的表示意义的视觉符号——文字单位 (word) 。也就是说, 西方人分析的是语音, 但创造出的却是视觉表意符号。字母是“字”之“母”, 是文字单位之母, 而不是语音之母, A、B、C、D等西方人创造的字母就像是拼图游戏中的不规则的碎片, 这些碎片本身什么也不表示, 只有把它们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图形才知道这个图表示的是什么。拿英文的文字单位来说, book这个文字单位是由四个字母拼合成的, 单个字母什么也不表示, 只有拼合在一起才表示一定的意义。因此, 文字不是语言的符号, 不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而是用来书写文章的表示意义的视觉符号。因为文字是人为创造出来的, 创造什么样的字形是由人决定的, 而不是由语音决定的, 所以语言不决定文字, 文字不是从属于语言的, 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具有本质区别的、相对独立的表示意义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听懂的, 是听觉符号, 是以“音”示“义”, 文字是看懂的, 是视觉符号, 是以“形”示“义”。因为西方文字是根据语音创造的, 文字是要学习的, 通过学习文字, 字形和语音在大脑中建立了联系, 所以文字可以读出音来。但是字音不是文字的本质, 因为人只要知道字形所表示的意义, 就是不读出字音 (默读) , 或者读不出字音 (聋哑人) , 也是可以看懂文章的, 但即使能读出字音, 却不知道字形表示的意义, 也还是看不懂文章, 所以文字的本质不是字音, 而是字形, 没有字形就没有文字。⑦另外, 语言可以写成文字, 但写成的已经不是语言了, 文字也可以读成语言, 但读成的已经不是文字了, 这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听觉符号系统和视觉符号系统通过人的大脑和器官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现象。因此, 我们应该区分语言和文字, 不应把语言和文字混为一谈。
因为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字母不代表音素, 也不表示音素, 所以西方的字母文字不是表音文字, 而是表意文字。因为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用独立的字母, 就是用国际音标描写的也不是语言的语音系统。
因为字母是有形的, 把字母和字母拼写在一起是拼形, 不是拼音, 所以西方的字母文字不能叫拼音文字, 而应叫拼形文字。也就是说, 一切文字都是“拼形表意”。文字的本质是一样的, 文字的字形都是由人创造的, 是由人决定的, 而不是由语音决定的。汉字是中国人创造的拼形表意文字, 只是中国人创造字形的方式与西方人不同, 也就是说, 中国人创造的汉字字形不是不科学的, 不完善的, 而是独特的。中国方言众多, 说不同语言的人能使用同一种文字, 几千年不衰, 这是中国人创造文字的智慧。应该承认西方人通过分析语音创造字母文字也是一种智慧, 但这种创造文字的方式使研究语言文字的西方学者犯了一个重大错误, 这就是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把书写的文字当成听觉的语言了, 而没认识到文字是视觉表意符号。
虽然索绪尔认为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 但他没有指出这两种符号系统有什么不同。因为他对符号认识有问题, 把符号只看作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 没有认识到符号的类型是由人的感官决定的, 没有认识到符号必须是表示意义的, 所以他没有认识到语言是听觉表意符号, 文字是视觉表意符号, 因此, 他才提出了“文字表现语言”的错误理论。其实, 语言是无形的, 是听觉符号, 是看不见的;但是由人创造出的文字是有形的, 是视觉符号, 是看得见的, 而有形的文字是不可能表现无形的语言的。实际上, 索绪尔根据西方字母文字的现象也发现“文字表现语言”的提法有问题, 他也指出“口说的词中没有一个音是用固有的符号表示的, 这可连那语言的一点儿影子也没有了。”他也警告人们“文字遮掩了语言的面貌, 文字不是一件衣服, 而是一种假装。”⑧总之, 索绪尔始终没有走出“文字表现语言”的思维。其实, 文字连语言的假装也不是, 文字就是文字本身, 文字是用本身的形体来表示意义的, 因为人不仅有听觉认知能力, 还有视觉认知能力。也就是说, 文字不是表现语言的, 字母表现的不是音素, 字母的拼合表现的也不是音节, 文字单位表现的更不是语言单位, 文字单位是用于书写文章的单位。因为索绪尔认为“文字表现语言”, 把文字当成了语言, 所以他就用文字材料来研究语言, 于是就把文字单位当成了语言单位, 把“文法”当成了“语法”。也就是说, 索绪尔并没有真正地研究听觉的语言, 他的所谓现代语言学理论也不是建立在真正研究语言的基础上的, 还是建立在西方字母文字的基础上的。
因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西方人没有认识到语言是自然产生的, 而文字是人为创造的, 语言和文字的产生方式和社会功能是不同的, 因此, 西方人没有认识到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实, 语言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要素, 而文字的产生才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人类创造的能够超越时空的文字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比一发即逝的语言要大得多。试问如果中国没有汉字, 中国会是今天的中国吗?如果世界没有文字, 世界会是今天的世界吗?
因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西方人不区分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 认为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是相同的, 认为写文章要“我笔写我口”。其实, 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是不同的, 人听说语言的“语法”和读写文章的“文法”是不一样的, 是“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因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也不区分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 因此, 西方人没有认识到人获得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的方式是不同的。其实, 世界各国都有文盲, 文盲的现象说明人听说语言的能力自然可以获得, 是不用教的, 应该教的是读写文字的能力。因为人读写文字的能力必须通过学习才可以获得, 也就是说, 学校的基础教育应该是教儿童读写从古至今的文章, 而不是教听说当下现时的语言。
综上所述, 认为文字是语言的符号, 文字表现语言, 西方人对语言和文字之间关系的认识, 不论是“符号说”, 还是“表现说”都是错误的, 而这些都是语言文字的基础理论。也就是说, 西方的语音学和语言学的基础理论是错误的, 而中国的语音学和语言学都是从西方引进的, 错误的理论导致错误的实践。中国发生的文字改革运动、中国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普遍下降、中国的教改屡遭诟病、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出现断裂以及与方言相关的地域文化的式微等诸多文化教育问题, 从学术层面分析, 都与引进西方语音学和语言学的错误理论密切相关。
四
语言和文字的教学理念源于语言和文字的基础理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源于西方语言学的教学理念也不区分语言教学和文字教学, 不仅认为教文字就是教语言;而且还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 音素合成音节, 音节合成词汇, 词汇合成句子, 也就是说, 语言是合成的, 而语言的合成论源于语音的合成论。
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吗?语言是合成的吗?
我认为语音不是由音素合成的。如果是由音素合成的, 就是认为音素产生在语音之前, 是先有音素, 后有语音, 有了音素才能合成语音。而实际上, 并不是先有音素, 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是人为分析出来的, 我们不能根据人为可以分析出音素就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一棵大树可以分析出树干、树枝和树叶, 能说大树是由树干、树枝和树叶合成的吗?显然不行。大树的树干、树枝和树叶是由种子生长成的, 而不是合成的;人体也可以分析出不同的器官, 但人体也不是由器官合成的, 而是受精卵在母体中由小到大生长成的。所以不能说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
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证明语音是不能合成的, 语言也是不能合成的。
语言的“合成论”在第二语言教学上的应用就是“合成法”。合成法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音素合成音节, 音节合成词, 词合成句子, 合成法认为是先有砖头, 后有房子, 盖房子, 要先准备好砖头, 然后用砖头盖房子。因此, 合成法的教学过程是先用字母教音素, 然后用字母的拼合教音节和词汇, 最后用词汇合成句子, 也就是讲解以“词”造“句”的语法规则。合成法的教学效果如何呢?具有教学经历的教师都会发现, 学生可以准确地发出字母的读音, 也可以准确地发出词的音, 但一说话, 也就是说一个句子, 整个语流就是不像标准的语音。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语音不能合成, “合成法”不是一种正确的教语音的方法。另外, 教了词汇, 也讲解了以词造句的语法规则, 学生可以读懂文字, 但是不会说话, 成了“哑巴英语”。如果语言是合成的, 为什么我们给了词汇和语法规则, 学生却听不懂和说不出句子呢?语言是先有的砖头, 后有的房子吗?“哑巴英语”的现象证明语言是先有的房子, 不是先有的砖头, 语言是不能合成的, “合成法”也不是一种正确的教语言的方法。其实, 教师并没有教“第二语言” (英语) , 教的是“第二文字” (英文) , 所以学生只获得了读写文字的能力, 但没有获得听说语言的能力。
儿童自然获得语言的现象证明语言不是合成的, 而是生成的。
儿童生活在说句子的语言环境中, 儿童学语言是从听人说话开始的, 儿童听到的不是音素, 而是语流。音素不是独立存在的, 儿童听到的也不是孤立的词, 而是一个一个表达意义的句子, 儿童是先听懂的句子, 所以儿童不是先发出音素, 而是先发出语流, 不是获得了词和语法规则后才把句子造出来的, 而是先模仿句子, 后仿造句子。儿童的认知是先整体后部分, 也就是说, 语言不是先有的砖头, 后有的房子, 而是先有的房子。儿童是在大量听说句子的过程中获得了听说语言的能力。这说明:人的语言能力不是由音素、词汇合成的, 而是在语言环境的作用下, 由人体的语言器官自然生成的。
因此, 我们不仅要区分母语和母文, 还要区分第二语言和第二文字, 应该根据母语自然习得的规律来指导第二语言教学, 根据母文的学习规律来指导第二文字教学。
母语和第二语言都是语言, 母语是自然习得的, 第二语言可以用人工的方式来培养, 也就是说, 可以通过教学来获得, 但是人工培养应遵循自然生长的规律。因为母语的听说能力不是合成的, 而是生成的, 所以教第二语言不应采用合成法, 而应采用生成法。语音是人听到和发出的表达意义的声音, 所以教语音就是教学生获得听懂和发出表达意义的声音。也就是说, 教语言就是教语音, 不应把语言教学和语音教学截然分开, 应在课堂中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学过程不应从教音素到教词汇, 从教词汇到教句子, 而应该从听句子入手, 以句子为基本单位, 从模仿句子到仿造句子, 只有在大量的听说句子的过程中才能使学生获得第二语言的听说能力。
母文是通过教学获得的, 第二文字也要通过教学获得, 因此, 第二文字教学应遵循母文教学的规律。因为母语是自然习得的, 不需要教, 而母文需要教, 所以一个文明社会的基础教育是母文教学。语言是当下现时的, 人们只能说当下现时的语言, 而文字是超时的, 人们能学习历史上的经典古文, 可以读写从古至今的文章。因此, 文字的历史越长, 母文的文献积累得越多, 教师教授母文的经验就越丰富, 教师也就越了解母文教学的规律。
自中国人的祖先创造了汉字, 中国人就有了自己的母文教学——汉文教学, 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三千多年的长期教学实践中, 中国的教育家已经认识了汉文教学的规律, 已经找到了使学生能快速获得汉文读写能力的捷径。
五
通过前面的分析, 我们发现西方人对语言和文字以及语言和文字之间的关系等基础理论问题之所以产生错误的认识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地认识什么是语音和什么是字母以及语音和字母之间的关系。
本节要讨论的是西方人为什么会认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呢?为什么会认为语言分为语音和语义两部分呢?为什么会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呢?为什么会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呢?为什么会认为语音是合成的呢?也就是说, 西方人是用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语音和研究语音的呢?
我认为这与西方的哲学有关, 西方的科学源于西方的哲学, 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源于哲学的认识论。西方的传统哲学是一种认为整体可分为部分的哲学, 为什么西方人一直热衷于讨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呢?因为西方人认为物质和意识是可分的。所谓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也认为整体是可分为部分的, 只不过对整体和部分之间关系的看法与形而上学不一样。这与中国传统哲学是不同的。中国传统哲学是认为整体不可分为部分的哲学, 是“阴阳观”。中国人认为“阴”与“阳”构成了一个整体, “阴”不能离开“阳”而单独存在, “阳”也不能离开“阴”而单独存在, 中国人还认为“阴阳者, 天地之道,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所以中国人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哲学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 也就是说, 物质世界和人的意识是分不开的, 没有物质世界, 哪儿来的精神世界呀!因此, 用“阴阳观”观察万物的中国人不会提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这种把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截然分开的概念, 也不会用这种认识论来认识语言和研究语言。
法国思想家笛卡儿被黑格尔称为西方“现代哲学之父”, 也被西方科学界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因为他所倡导的科学方法论对西方近代科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笛卡儿哲学是二元对立的认识论, 他倡导的科学方法论是还原论 (reductionism) 和合成论, 还原论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可以分析还原的。也就是说, 事物的整体都可分为基础部分, 整体是由基础部分构成的, 部分代表整体, 部分反映了事物的结构和属性, 是部分合成了整体。因此, 还原论认为不了解部分就不能认识整体, 因此, 有必要把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出来, 单独地、分别地进行专门的研究。根据还原论来认识语言, 西方人认为语言也是可以分为语音和语义两部分。根据合成论来研究语音, 西方人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音素的构成反映语音的结构和属性, 是音素合成了语音, 所以就认为人为分析出的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并用人造的视觉图形来代表它。结果, 不仅用文字来描写语言, 形成了错误的合成论的语言观, 而且还把视觉的文字当成听觉的语言, 又形成了错误的文字观。也就是说, 西方学者提出的“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这一概念以及关于语言和文字等一系列错误理论是西方的传统哲学和笛卡儿所倡导的还原论和合成论在语言和文字研究上的反映。
近400年来, 西方的近代科学是一个以还原论和合成论为主导的世界。其实, 还原论和合成论是有局限性的, 特别是自然产生的有机物是不能还原和合成的, 如自然界的生命现象等。而且这种科学方法论导致了诸多全球性问题乃至文明的危机, 如环境问题, 这一点目前有些西方学者已经认识到了, 他们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哲学, 希望从中国哲学中获取智慧, 以使全球走出危机。因为中国哲学是整体论哲学, 认为整体是不能分割成部分的, 整体存在于部分之中, 部分是依赖于整体而存在的, 部分不反映整体, 不能代表整体, 整体也不是由部分合成的。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是研究任何事物, 首先把所研究的对象看成是一个整体, 从整体来认识和分析局部, 否则, 那是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是“盲人摸象”, 就是把象的局部摸得再清楚, 也不可能得到对大象的整体认识, 反而会对大象得出错误认识。中医理论就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不能分成部分的, 人体也不是由部分合成的, 而是自然生成的。因此, 注重“阴阳”关系的中国人自古就没有像西方人那样用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来认识自然产生的语言, 不会把语言的声音和意义分开进行单独的研究, 也不会用还原论和合成论的方法来研究语音和语言, 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 语言是由词汇合成的, 当然更不会把人为创造的文字当成自然产生的语言, 把学习文字当成学习语言。
人的语言和人体一样不是合成的, 是自然生成的。这一点, 西方人从儿童自然获得母语能力的过程中已经观察到了。但他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并没有转变, 还继续相信还原论, 而不是整体论, 还继续使用合成论, 而不是生成论, 因此, 还认为文字是语言的符号, 文字表现语言, 还使用西方的字母文字来建立所谓的“普遍语法”, 我认为这是西方语言研究不能深入下去的主要原因。其实, 儿童自然获得母语的现象已经证明还原论和合成论不是普遍真理。爱因斯坦曾对中国哲学中没有类似西方哲学中的那些概念, 但却发展出那么发达的古代文明而感到困惑, 觉得这是个迷。今天谜底已经揭开, 这就是中国的整体论哲学。自西学东渐以来, 我们中国不仅引进了西方的各种学科, 而且还引进了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因此, 现在不是继续思考我们如何与西方的学术接轨的问题, 而是到了对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反思的时候了。也就是说, 研究语言, 我们不仅要纠正西方人所提出的一系列错误概念,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转向, 应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 从合成论转向生成论。怎么转向呢?首先要区分语言和文字, 区分自然产生的语言和人为创造的文字, 不能把人为创造的文字当成自然产生的语言。⑨也就是说, 不能把人造之物当成自然之物, 应建立生成论的语言观和合成论的文字观, 应正确处理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使自然的语言和人造的文字和谐相处, 人类是要创造和使用文字, 但不应以破坏自然的语言环境为代价, 应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一样来保护自然的语言环境。另外, 区分两种不同的表示意义的符号系统, 自然产生的语言是听觉表意符号系统, 人为创造的文字是视觉表意符号系统。符号都是由人的感官接收, 由大脑认知的。所以我们要改变研究的方法, 不应通过文字来研究语言;而应对语言和文字分别进行研究, 应通过听觉认知来研究语言, 通过视觉认知来研究文字。也就是说, 要区分语言的听觉材料和文字的视觉材料, 不能把文料当作语料, 不能把研究视觉的文字当作研究听觉的语言。其次是区分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 应通过听觉认知来研究人的语言能力是如何自然获得的, 应通过视觉认知来研究人的文字能力是如何学习获得的。另外, 语言的听觉符号和文字的视觉符号都是存储在人脑中并由神经网络连接起来的, 所以人的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通过人脑是可以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 所以我们还要结合人脑的结构和机制来研究人听说语言的能力和读写文字的能力是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
自中国引进西方的语音学和语言学以来, 中国有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就认为“为什么直到大约七八十年前, 中国人的语言生活是这样一种畸形现象:嘴里说的是方言, 笔底下写的是文言, 两不相干?”⑩于是他就主张消灭方言和废除文言文。这显然是用“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文字表现语言”等西方的语言文字理论来观察中国的语言文字现象, 是要用西方的错误理论来改造中国。其实正相反, 中国人的语言生活和使用文字的现象不是畸形的, 而是正常的, 中国人“说方言”和“书同文”不是两不相干, 而是密切相关, 因为只有这样, 中国的语言和文字才能和谐相处。
中国人研究和教授中国的文字已有几千年历史了。我们不能把中国古人研究和教授用汉字写的古文当作是研究和教授语言, 不应废除古文教学, 而应继承中国人研究和教授古文的传统, 因为这些不是糟粕, 而是精华。“文法”不是“语法”, “文法”是人类创造文字、传承文化之法, 不是语言自然产生之法。“文法”是字形的构造和组合之法, 不是语音的构造和组合之法。“文法”是学习读写文章之法, 不是学习听说语言之法。
中国方言众多, 方言的存在并不是中国发展的不利条件, 而是国家宝贵的语言资源。语言是自然产生的, 不同的语言是人类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们研究语言的主要目的不是为消灭方言, 不是为创造西方的字母文字以利早日实现语言的统一。而是为保护中国人生活的自然语言环境免遭人为的破坏, 是为正确认识方言 (母语) 和通用语 (第二语言) 的关系, 为使方言和通用语和谐共存。因此, 我们研究语言应由分析语言的构成元素转向对语言的生成环境和生成过程的研究, 为需要学习通用语或第二语言的人给予理论的指导, 为如何保护中国多方言的语言环境提供科学的依据。
几百年后……如果方言消失了, 中国人都说一种语言, 那将是中国巨大的智力灾难!
注释
1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 商务印书馆, 1981
2亚里士多德《范畴篇》, 方书春译, 商务印书馆, 1959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商务印书馆, 1982
4王力《中国语言学史》,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0
5张朋朋《论文字的本质》, 见《文字论》, 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7
6张朋朋《语言和文字不属于同一类事物》, 见《汉字文化》2008年第2期
【什么是项目策划书】推荐阅读:
什么是营销策划书07-15
地产项目管理是什么11-22
什么是建设项目信息化10-01
项目管理助理的职责是什么10-02
项目代建竣工验收的内容是什么?05-31
30岁女人创业选择什么项目好10-28
农村年轻人创业的项目有什么06-25
项目工程师工作职责都有什么10-25
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06-08
处暑是什么节气,处暑是什么季节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