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爸爸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爸爸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篇1

经常看到妈妈们接送小孩子上学,陪着上各类辅导班。偶然也会看到一些爸爸的身影。以前我因为工作原因,很少陪伴在孩子身边,很少关注学习。因为一件事情,我忽然感觉到教育好孩子培养好孩子是我最重要的事业。

自此以后每天上下课接送,兴趣课的陪伴,作业安排我都会亲力亲为,即使再忙也要提前安排好。而且我也开始研究孩子上课内容,她们的兴趣爱好,喜欢看什么书,作业辅导的内容怎样简化从而更加有效率。作为爸爸,经历了高中保送,经历了大学专业不匹配的苦楚,以及研究生阶段的磨练。自己也有一套自主的学习方法。现在的小孩子学业压力大,帮助她们树立自己的理想,搭配适合的课程,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有一种充实感和成就感是我的一种教育观念。爸爸会学也要会教。我们培养的不是成绩分数,而是坚韧不拔的学习能力,把兴趣爱好培养成今后成才的利刃和闪光点。

爸爸相对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想法更深入,思维更开阔,更有耐心。爸爸妈妈分工要明确,生活由妈妈负责,学习爸爸来管理。我和孩子既是父女也是朋友。争论吵架都是正常的,父女关系却变得更好,因为她知道爸爸的付出是为了什么,爸爸的严格是为了什么,爸爸的陪伴为了什么。而爸爸从女儿的成长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陪伴中感受到孩子对自己的感情。从孩子的成就中感受到喜悦。

我以前忙于自己的工作。现在停下忙碌的脚步。静静地沉思自己的变化,孩子的变化,真正感受到孩子的教育是自己最大的事业。

爸爸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篇2

家庭、学校、社会是每个人必须接触的环境, 在这一环境中, 孩子们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其影响。 教育环境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性格的形成。 家庭在这中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它是孩子出生接受教育的最初场所。 “人之初, 性本善”。 孩子的心灵是一片纯净的土地, 你播什么样的思想种子, 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结果, 家庭是决定孩子行为走向的最重要的关口, 家长是孩子健康成长最关键的教育者和最有力的扶持者。 “言传不如身教”, 我们更应该寓教于生活, 在上好人类认知的第一堂课。

一、家庭教育孩子成长的第一学府

对于孩子, 鲁迅曾说:“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看, 大了以后, 也做不了人。 ”的确, 在一个孩子小的时候, 如果教育不当, 长大后就很难有所作为。 黑格尔在书中曾写道:“子女有被抚养和受教育的权利, 其费由家庭共同财产来承担。 ”家庭作为孩子最初学习成长的环境, 应当承担起这个责任。

儿童的成长中生来具有各种本能和反射, 能被环境造就成各种各样的“成品”, 从而得以发展各种品格。 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幼儿的早期, 在这个时期, 如果我们能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 对于培养品格就是最有希望的。 既然家庭环境有着这么重要的作用, 那么, 我们是不是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 供孩子成长呢? 家庭对孩子的作用首先是抚养, 其次是教育。 家庭氛围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儿童的一般发展、记忆, 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成员的智力和兴趣, 成年人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都将对儿童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前进路上的第一个驿站, 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所学府。 所以说, 每个家庭都有必要, 更有责任营造好这一学府, 让孩子上好人生路上的第一课。

二、父母———孩子的启蒙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他们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人的德行、才能并非与生俱来, 而是靠后天的教育培养。这个最容易被孩子接受的培养时期是幼儿时期。 所以, 家庭教育从这个意义来说就极其重要, 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关系很大。 “子女是父母的镜子, 父母是子女的样子”, 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父母要是能做到, 那将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可见,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的全部和基础。 那么,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行和习惯呢?

(一)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

首先, 利用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般来说孩子虽小, 但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自尊心和是非辨别能力, 只要父母做有心人, 一些不良习惯就可以克服。 比如, 当孩子看见别人买零食吃, 也缠着要买时, 你就告诉她:《好习惯》书上不是说了吗, 吃零食不好, 会影响身体健康。 孩子是讲道理的, 是可以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辨别对与错、好与坏的。这就要看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态度。 我班有个孩子不吃青菜, 他妈妈说:“他在家里就不吃青菜, 他不吃就算了, 你就给他吃白饭吧! ”对于这种家长的教育态度, 能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吗? 家长要以正确的教育观实现对孩子的引导。

其次,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 孩子从小生活在礼貌、文明、有学习气氛的家庭里, 求知欲就高。因为孩子善于模仿, 一般来说, 父母爱好什么, 其孩子就对什么有偏爱。 如书画世家的孩子从小就喜欢涂鸦, 文艺工作者的孩子也喜欢表演, 搞体育的孩子爱好运动, 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爱看书, 这都与环境熏陶有关。 相反, 很难想象在麻将声中, 孩子怎么能安心地学习。 父母有必要在必要的时候严于律己, 给孩子的成长营造温馨的环境。

(二) 营造和谐的充满 “爱”的家庭氛围

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之爱人须要天天做, 不要我今天爱了人, 明天就不爱了。 尤其在小的时候学习的, 小的时候已经有了爱人的行为, 那么到了成人的时候, 自然而然地能够爱别人了。 ” 我们要及早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 让他们学会爱。 和睦的家庭气氛能使孩子情绪稳定, 学会关心和体贴人, 尊老爱幼, 这些都是幼儿应具备的优良品质。然而, 一个整天充斥争吵声的家庭, 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 导致创伤。 只有营造和睦、热情、和谐、友爱的家庭气氛, 才能使孩子愉快、健康地成长。

(三) 摆正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

教育孩子爸爸影响大于妈妈 篇3

《三字经》有云:“养不教,父之过”。近来,各国一些研究证明,在人的一生中,父亲的影响至关重要,甚至超过母亲。美国一项研究也表明,与母亲亲近、与父亲疏远的男孩成年后普遍适应性差、性格内向、缺乏进取精神;而与父亲疏远的女孩成年后,在与男性形成亲密关系上容易形成缺陷。也因此,有心理学家将父亲的影响力比作“离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它会持续不断地发生裂变、释放“能量”,帮我们形成完备的人格。父亲的影响在儿童期和青春期影响最大,在婴儿期、壮年期、老年期影响较小。

婴儿时期:加速母子分离。在婴儿期,孩子主要依赖母亲,从妈妈那里吮吸生存所必需的乳汁。因此,看似出生时早已剪断的脐带,实则还存在于母子的心中。此时,父亲恰恰要充当加速母子分离的角色,以便形成正常的等边三角的家庭模式。在这个阶段,父亲应该多抱抱孩子,和他们建立感情。

儿童期:规则的代表,效仿的对象。这时孩子面临重要的人生发展任务——性别角色认同。心理学研究发现,父亲对孩子性别意识的形成比母亲更重要。此时,父亲必须给孩子建立规则,引导男孩向男人的方向发展,教他们勇敢、理性、负责任、敢于参与社会活动、关注世界等。弗洛伊德认为,懦弱和疏离的父亲是将儿子推向同性恋队伍的“罪魁”。另外,美国学者比博认为,对于女孩,父亲则要告诉她们,女孩子是什么样,她们与男人的区别在哪。因此,在这个阶段,父亲要给孩子树立榜样,如在公共场合不吸烟、不随地吐痰、遵守交通规则、对家庭负责、努力工作等,这会让男孩子从小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男人,让女孩子从中获得安全感。

青春期:超越的标杆。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迅速觉醒,不再认为自己是孩子,有了强烈的独立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崇拜父亲了。男孩开始看不惯父亲,甚至觉得爸爸窝囊;女孩则把对异性的崇拜从父亲转向同龄人。父亲开始成为孩子超越的标杆。

爸爸教育孩子案例 篇4

人物:邹明轩、夏天

●表现:

当一众网友看到邹明轩第一眼看到夏天就自动充当“提裙小花童”时,几乎笑弯了腰。

轩轩是个不吝惜说“爱”的孩子,看到夏天他会直接说喜欢,为爸爸加油时比谁都急切。

此次节目中唯一的“女神”夏天跟爸爸夏克立的互动同样也非常有爱。“摇响铃铛就亲亲”、“爸爸我们再继续回去聊天儿”。可爱公主范儿十足,但是一点也不娇气的夏天poppy,无论怎么样都好漂亮,一下子圈了一堆粉。

●养成记:

邹市明表示,自己和轩轩的妈妈常在孩子面前亲吻秀亲密,“要让他知道爸爸妈妈很相爱。”他透露,儿子跟女孩儿包括幼儿园老师说的话都会让他大吃一惊。

“他曾跟幼儿园老师说‘板凳都收好了,能约你去花园散散步吗?’这个孩子很会表达自己的喜欢和爱。”

爸爸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篇5

陪伴,是最好的父爱,为人父,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当甩手掌柜。父亲与母亲在孩子的教育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父亲在教育孩子时有很多事情,是妈妈难以替代的!

爸爸与妈妈在家庭教育中各有优势,妈妈偶尔也要放手,让爸爸多照顾孩子。

我们的爸爸更要主动参与教育,这样做除了能让孩子变得更优秀,也能令家庭关系更加和睦。

一个父亲能给予孩子的最大教育、影响是内心的力量——自信,勇敢,坚强。

因此,我们说父亲有以下这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

维护规则和权利

在没有规则的时候,孩子的行为就会涣散起来。

我们从小要培养孩子的规则,但在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同时,我们必须要坚守对孩子权利的维护。

父亲坚决主动地维护规则、维护孩子的权利,孩子就能越来越主动地去接受、执行。

教练运动和劳动

教育孩子,真正的运动训练,父亲的教导绝对不可替代。

把劳动当成一种趣味运动来对待,可以激发孩子对劳动的兴趣和热爱,这只有爸爸主导才更具有挑战性和权威性!

磨砺意志和逆商

孩子必须经历一些困境、磨难、压力、挫折,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相对来说,母亲会舍不得让孩子受苦,而父亲的精神和观点,表面上看起来是冷酷了些,但实际上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价值的。

严谨思维与语言

从呀呀学语开始,父亲的教育角色是在辅助母亲,来激发孩子的语言学习热情。

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作为父亲,我们要更多地采用自身的逻辑思维强项,与孩子分析问题。

形象宽容和自信

父亲相对来说,不容易产生怨气,因为男人重要的特质之一就是心胸宽大,作为父亲要把它传承给自己的孩子。

一个宽容的爸爸,必定能将孩子培养得性格积极开朗!

孩子的未来,离不开爸爸4个方面的教育:

用心与孩子相处

尽管工作忙碌,爸爸还是要多抽时间与孩子相处,让孩子感受到满满的父爱。

爸爸和孩子相处,总是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而恰恰是这种只属于爸爸的特点,可以给孩子前所未有的体验和对大脑皮层的刺激,这对孩子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逻辑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爸爸说话、做事的思维方式,就是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关键。

爸爸更注重“立规矩”,冷静和清晰的逻辑思维,会让孩子明确奖励与惩罚,并且从中学会了有逻辑地思考问题。

一言一行传递优秀品质

独立进取、坚毅果敢、合作、自信等等,都是爸爸固有的男性特征。

作为父亲,一定要时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和学习热情、宽厚、敢于冒险、勇于坚持这些父亲特有的优秀品质,帮助孩子塑造健全的人格。

更大的人生格局

父亲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那是一个法律和秩序的世界,是一个阅历和冒险的世界。

眼界和格局决定了孩子能够到达的人生高度,只有眼界宽阔、格局大的孩子,才能做出最有远见的选择,这就是爸爸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结语

想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爸爸的作用很重要,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父爱与母爱在家庭教育中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希望每一位爸爸,听孩子说的最多的话不是“爸爸去哪儿了?”,而是“爸爸回来了!”

体验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篇6

一、体验教育的定义

所谓“体验”,简而言之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体验教育”就是使教育对象在实践中认知,明理和发展。这里的“体验”至少应包括两个层面,即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行为体验是一种实践行为,是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内心体验则是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对促进少年儿童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由此可见,体验教育是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并由此发展学生适应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个性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

二、体验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1、个体亲历的阶段,即个体亲身经历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情境的阶段。这是体验的第一过程;

2、个体对上述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念的阶段。其实,每个人都在经历着许许多多事情,可是,各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作为体验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亲历的第一阶段,还应当上升到对亲历的反思,以形成人生经验的阶段;

3、个体在新情境中检验所形成的观念的适应性阶段。正因为经验具有个体性、主观性,因此,只有在新情境中加以检验才能克服经验中的不足之处,或者巩固经验中的合理之处,同时,新的情境又会促进经验思维的灵活性;

4、再反思,产生新经验的阶段,并不断循环,不断体验,直至达到目标。

三、体验教育的特点

1、主体性。体验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完整意义上的人,作为有独立人格的人,充分发挥他们在体验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在实践和活动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践性。体验教育要以实践为中心,以活动为重要环节。俗话说,“实践出真知”。

3、感悟性。体验教育注重情感与道德体验的内化过程,强调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

4、可行性。体验教育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智水平,符合他们的兴趣和动机;另一方面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提供和创造体验教育的机会。这样才能保证体验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体验教育的功能

1.体验教育有利于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2.体验教育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模式

3、体验教育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4.体验教育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

5、体验教育有利于学生发掘潜能与发挥特长。

更多教育文章可关注微信公共号 快乐营教育。快乐营与您一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孩子,爸爸“祝贺”你考试失败 篇7

孩子, 今年开学后的第一个月的月考, 你考得还是不错的, 较之上一年已经进步了许多。你高兴, 爸爸也高兴。爸爸鼓励你继续努力, 你也真的努力了。期中考试, 你又有了很大的进步, 已经进入了年级的前几名。以前跟你仿上仿下的同学都被你超过了, 说实在的, 看到你的进步, 爸爸真的是非常高兴的。

孩子, 虽然你在这学期的考试成绩很让爸爸高兴, 但当爸爸看到你在期中考试后一周多的表现, 爸爸实在很不满意。因此, 爸爸希望你失败一次, 考试的失败会给你一个深刻的教训。

孩子, 期中考试后, 你不再愿意做题了, 更不愿意做难题了, 面对难题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愿意思考了, 要么是懒懒的不思考, 要么就是发脾气后放弃, 有时连书也不愿意读了。即使做题也是马马虎虎的, 有时还很不情愿的。有的时候, 你的脾气还很大, 觉得自己很聪明, 其他同学都不如你。有几次, 你对爸爸的批评也很不满意, 要么用小声嘟囔着顶几句嘴, 要么以沉默来反抗, 有时还伴以重重地放东西的声音。爸爸知道, 你是在用这些方式来表达你对爸爸的不满, 你认为爸爸批评的不对。当爸爸非常生气地责问你的时候, 你很不情愿地说“你不是故意的”。你做错的题, 让你改的时候, 你要么是不愿意改, 要么就是要发完脾气后才能改。在某些需要陈述的试题上, 你的陈述理由有很多不准确的地方, 可你还会替你那不准确的陈述辩解。

孩子, 后来, 有几次单科考试你考的还可以, 你更加沾沾自喜、洋洋自得了。爸爸伤心, 爸爸失望, 所以, 爸爸希望你失败一次。

孩子, 当你今天放学走进家门的时候, 看到你那如雨前的阴云一般的脸色, 爸爸就知道, 你可能受到了委屈。经过再三询问, 你终于说出了昨天考试失败了的情况。说出来后, 你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哭出了声。哭了好久、好久, 你终于勉强止住了, 脸上满是泪痕。

当你用求助的目光看着爸爸的时候, 爸爸的心都要碎了。爸爸既不希望你失败, 又希望你失败。爸爸的心情是非常矛盾的。爸爸希望你在考试中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那样, 你高兴, 爸爸也高兴。鉴于你最近的表现, 爸爸又希望你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失败一次, 必须失败一次。因为爸爸知道, 你骄傲的缺点只有用失败来教训你一次, 才是最好的方式。

孩子, 虽然爸爸很爱你, 但爸爸明白:有的时候, 的确需要让你“撞一次南墙”, 否则, 你永远也不会知

中国家长砍向孩子的“十把刀”

●云淡风清

中国家长的身上藏着十把“刀”。家长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使用这十把“刀”, 使孩子天生纯真的品性一步步受到伤害。

第一刀:砍去民主, 种下家长专制的种子

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里, 家长说一不二, 强行决定孩子应该怎么做, 不能怎么样。现在的孩子不用下跪了, 但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做到最基本的民主呢?当家庭内部出现争执的时候, 无论有没有道理, 家长总是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办法, 以“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来代替孩子做出决定。

第二刀:砍去爱心, 种下自私的种子

当你为如何抚养年迈的父母而与你的兄弟撕破脸皮时, 有没有注意到有一双惶恐的眼睛正疑惑地看着你的表演?当你看到小偷在撬邻居家的门, 而你拉着儿子匆忙离去的时候, 有没有发现儿子的另一只手握成了拳头?你的行为都可能在一刀刀砍去孩子的爱心, 而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自私的种子。

第三刀:砍去诚实, 种下说谎的种子

孩子一旦明白说谎可以不挨揍, 不挨骂, 或者可以让皮肉之痛迟一些来临的时候, 他就可能慢慢变成说谎专家。小孩子说谎都是被逼出来的。如果我们说实话可以得到实惠, 那谁还愿意冒险去说谎呢?很多的孩子都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大人可以说谎, 而小孩就不能呢?

第四刀:砍去冒险, 种下平庸的种子

孩子要下河游泳, 成人不是教会他怎样在水中保护自已, 而是简单地拒绝———理由当然是危险。孩子都10多岁了, 还不敢一个人到门口买东西, 因为大街上是危险的。20岁的孩子还不会开火做饭, 因为煤气是危险的。是啊!现在的社会有些危险人就这样。但就这样一直抱着, 他们又如何能长大呢?一点点危险都不能经历的孩子肯定是平庸的。

第五刀:砍去守纪, 种下违法的种子

孩子自己过马路很少会去闯红灯。孩子骑车也会规规矩矩地在自行车道里行驶。可是当他们跟父母一起上街的时候, 总是被大人拉扯着不走人行横道, 不走地下通道, 也不走人行天桥, 而是翻栏杆, 横穿马路。大人的借口是我忙, 赶时间。殊不知这一刀让孩子体会到:规则是可以不遵守

道“头撞在墙上会疼”的道理。多少次的批评教育有时也抵不上一次切实的失败让你明白得深刻!虽然你“撞了南墙”, 你的“头会疼”, 爸爸也心疼, 但爸爸还是高兴, 你得到了真正的“教育”。只不过, 爸爸希望这样的“教育”, 你“接受”的越少越好。

昨天的单科考试, 你班级有很多同学都在90分以上, 而你刚刚达到70分。你不高兴, 你伤心, 可这些都是你自己造成的呀!你应该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呀!看看你这一段的表现, 这个分数也就是正常的了!

孩子, 爸爸早就对你说过, 你一定会失败的, 当时你还很不服气。现在的事实证明了, 爸爸预见得正确了吧?你也应该看到:爸爸以前还督促你学习, 可近一个月, 爸爸一次也没有督促你。爸爸知道:在批评没有什么效果的情况下, 让你失败一次, 的, 自己的利益大于规则的严肃性。人治大于法制。

第六刀:砍去善良, 种下恶行的种子

不愿意带着孩子去为灾区捐献衣物, 因为我们交过税了, 那是政府的事。我们不给街角的乞丐一点施舍, 因为他们肮脏。当孩子想给交不起学费又体弱多病的同学捐款时, 你问, 是不是学校规定必须这样做的?还会问, 规定最少捐多少?你在一点一点砍去孩子善良的本性。

第七刀:砍去自然, 种下破坏的种子

在公园游玩时你带着孩子去攀枝摘花。为了让孩子高兴, 违反规定向笼中的猴子投喂食物。喝完饮料, 你随手扔瓶子, 抽完烟, 随地扔烟头。孩子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喜欢动物的。我们却当着孩子的面杀掉了他喜欢的鱼, 杀掉了他喜欢的鸡鸭。让这个伤心的孩子再也不愿意吃这些动物了。

第八刀:砍去创新, 种下机械的种子

当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时候, 我们或许会因为自己工作的劳累而懒得回答, 或许因为他问的问题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知识范围而敷衍。我们惯用的伎俩就是:“等你长大了就懂了!””这个不要求掌握, 你记住就行了!””这个是不会考的!没有为什么!”等等自以为聪明的说辞。殊不知这会让孩子慢慢变成考试动物, 脑子机械化了, 不会思考了。

第九刀:砍去欣赏, 种下嫉妒的种子

孩子小的时候总会毫不掩饰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东西的欣赏, 会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喜爱。孩子告诉家长某某同学多么优秀时, 家长总是拿孩子的短处跟他崇拜的人比较, 要么说看人家多聪明, 多努力啊!哪像你这么懒!要么说要向他学习啊, 给父母争光!这种批评式的比较很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影响孩子的自尊心。

第十刀:砍去竞争, 种下仇恨的种子

人都是在竞争的环境中生存的, 所以人天生就有竞争意识。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是, 失败者要学会握着优胜者的手真心地向他表示祝贺。我们都可能会在单位被同事超越, 在生意场上被对手打败, 回到家里, 我们不是客观地分析失败的原因, 争取下次胜利, 更多的是找客观理由, 辱骂竞争对手。别以为孩子还小, 听不懂大人的事情, 他已经从你的身上学会了仇恨超越他的人。

你才会明白自己还有哪些不足。爸爸早就知道这一天会到来, 爸爸只不过没有想到刚刚一个月, 你就失败了。爸爸希望你在期末考试中失败, 让你所有的学科都失败一次;只有失败一次, 你才会明白“骄傲就一定会失败”的道理!

孩子, 晚上吃饭的时候, 你表现得可乖了, 爸爸知道你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爸爸给你讲了北魏时期贾思伯“衰至便骄”和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的故事。这次, 你听得可认真了。晚饭后, 你在学习的时候也比以前认真多了。

孩子, 爸爸爱你, 爸爸希望你以后的路程永远一帆风顺, 所以爸爸觉得你今天受点小挫折还是很好的。

爸爸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篇8

二宝马上问:“那坏宝宝呢?”

我平时经常给她灌输,只有好宝宝才有资格读经典,因为好宝宝知道珍惜机会,懂得妈妈和老师的爱。

我赶快说:“经典不给坏宝宝读的。你可是好宝宝啊!”

她认真地点点头,要求再看一遍。我答应了。

看完后,我说:“你看,这个宝宝的书跟你的一样。你想不想读?”

她马上兴高采烈地说:“我也要读!现在就读!”说着立即跑到卧室去找书。

拿出书来,像模像样地点着每个字读了《三字经》的第一段,还想往下读。我说先不要读了,再把刚才那段再点读一遍吧。

读第二遍时就心不在焉了。

但是,这家伙以前可是连一遍也不肯认真指读下来的。这次真是史无前例了。

我在想,对于孩子来说,伙伴多么重要,氛围多么重要啊!

姥姥说,对啊,皇帝读书还要有陪读呢。

这件事情让我更加坚定努力的方向,一定要找机会把幼儿经典家塾做起来!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爸爸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篇9

教学目标:

1、让家长明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创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树立正确培养孩子的观念。教学重难点:

1、创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树立正确培养孩子的观念。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大家好!欢迎家长们来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主题家校 合作的活动课堂。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俗话说“三岁看到老”,这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生活基地与启蒙教育场所,也是学习的第一个环境。

二、提出重点,探索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做合格的父母

师: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父母呢,很多学者都做过调查研究,在此方面,美国学者R、F尼赫茨为了弄清孩子对自己的父母究竟有什么要求,调查了十万个孩子。其中,有10条最有影响让我们来看看:(课件)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好家长。

师:家庭是子女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教师,也是启蒙老师,家长在不知不觉中教给孩子的,比孩子在学校里学到的还重要。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都注意自已的一言一行带给孩子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言行堪为孩子的表率。一个合格的家长懂得如何去爱自已的孩子,对孩子的管教是既不苛求,又不放任,即使孩子处在家庭的温暖、幸福之中,又有道德教养。

(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态度观念

(课件)《父母课堂》2012.11总第27期《你给我滚出去》

家长交流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鼓励和批评孩子?谈谈您平时是怎么和孩子相处的。

师:家长的教育观念首先影响其教育态度、教育期望和教育方式,并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最终对孩子的发展产生长期的效应。所以要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家长要加强自身的学习,肯定并发扬自己教育观念中积极的、正确的因素,转变、纠正那些消极的、片面的因素,从根本上优化家长素质,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为此,建议家长们,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转变重智轻德、重养轻教的观念,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自觉性。其次,要纠正片面的人才观,树立现代的、全面的人才观,现代社会需要的任何职业的出类拔萃者都是人才;退一步说,只要孩子将来能自立于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也就是成材了。这样认识有利于家长根据社会的需要,从子女的智能、体能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既让子女获得立足社会的真才实学,又可免除家长不切实际的期望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所造成的家长及子女的心理挫折与不良适应。第三,家长应始终坚持品德为重的家庭教育观,把教子做人放在家庭教育的第一位,增强对孩子个性品质培养的认识,在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同时,重视孩子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塑造与培养,在这方面,特别强调的是家长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做出榜样。第四,要加强孩子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承认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独

立能力,家长要减少以至消除事必躬亲、包办代替、越俎代庖等等的做法,孩子的事应该让他们自己做主,尽量自己去做。作为家长要改变一些不正确的教养态度,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要把孩子看作家庭的一份子,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建议,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在竞争面前,不会退缩。因此对待孩子要爱而不宠,养而不娇。

(三)、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

师:我们班就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家长代表,培养出一位品行兼优孩子。请他上台和大家分享他的教子良方,大家欢迎!

师: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对子女教育不要脱离实际,要根据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心理现象及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课件)《父母课堂》2012.11总第27期《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师:不试图控制孩子,而在日常生活中直接面对孩子以及孩子制造的问题,进而重新控制局面,允许孩子“在一定限度内进行选择”,而且有意训练孩子进行有限度的选择。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努力保持亲子之间互相尊重的氛围。有很多家长会这样做:允许孩子参与决策,因而更容易赢得孩子的合作;允许孩子在一定限度内进行选择,并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在指引孩子的同时着力促进亲子之间的互敬。总之,如果父母愿意先改变自己,那么孩子也会迅速做出相应的改变。在引导型教育环境下,孩子既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内做出自己的选择,同时也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理解和接受。这时候,孩子就会感到自己似乎得到了真爱,一切便都会迎刃而解,教育也自然会水到渠成。

(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师:家长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为孩子专设一处学习的小天地。为保证孩子有效地学习,有必要在家里选择一处光线最好、最僻静的地方作为专供孩子学习的固定位置。孩子是这一块领地的小主人,他可以有条理地安排自己的书籍、学习用具和心爱之物。每天早上起来,他可以很自然地坐在这里读书,然后清理书包去上学;放学回家,也就很自然地卸下书包,开始做家庭作业和课外阅读,很快进入角色。家里人和外来的客人见到孩子在学习,就不会去打扰他,不会毫无顾忌地高声说话,随意闯入他的小天地。他自己也会感到很安全、很自在、很愉快,并因此逐步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和

习惯。比起那种孩子找不到自己学习的位置,到处“打游击”的情况,前者有明显的优势。如果我们到一个家庭去,看到这个家庭做到了这一点,马上会感到这个家庭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第二,为孩子提供宽松的、严肃活泼的精神空间。要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减轻孩子的精神负担。坚持正面鼓励,耐心疏导,排忧解难的教育原则,让孩子找到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对学习顺利的孩子来说,宽松的氛围也将有利于孩子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培养创造性。有关研究表明,如果家庭不民主,对孩子过多地训斥、支配,则儿童的思维就会表现出刻板、呆滞、创造力低下的状态。对具有创造力的儿童的家庭进行的调查发现,这些孩子的父母的共同点是:他们主张地位平等,允许儿童自由表达个人的观念等等。

(五)、正确对待孩子看电视问题。

(课件)《父母课堂》2012.12总第25期《不吃完饭就不许看动画片》、《我也想看会儿电视》。

师: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看电视的问题,现在社会上有多种说法,本人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电视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让孩子彻底的远离电视,这是不可行,而且有可能会给孩子造成逆反的心理或信息的闭塞。作为家长,要有选择性地引导孩子看一些如动物世界、环境保护、科学探索等节目,并同意与孩子交流、探讨,从而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及学习兴趣。同时要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专家认为儿童连续看电视的时间最好不超过50分钟。相信在座的家长在这方面都有自己的看法,大家可以讨论交流一下,平常你们是怎么处理孩子看电视这个问题的,待会我再请个别家长陈述自己的意见。

(1)家长交流讨论(2)家长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总结

爸爸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篇10

休学一年后,从日本留学归国的运动医学教授为她做了保守治疗——暂时不做手术,但是随时观察,永远离开舞蹈专业。后来凭借坚强的毅力,女孩就是不愿意离开挚爱的舞蹈专业,“曲线救国”式地报考了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编导专业,因为编导不需要那么大的运动量。顺利毕业择业时,她选择留校做一名舞蹈教师,主攻大家当时都不愿意教的技术技巧基本功课程。

我的亲身经历是不是很现实,很残酷?今年我37岁,来到北京舞蹈学院上学和教学已经17年,带过8个毕业班,做过两个关于技术技巧的院级优秀课题,出版发行了一套技巧课教学法的教材,目前还在撰写一套适用于业余孩子的训练教材。在不断的教学实践探索和科研中,我逐步总结与思考,自己小时候练舞并没有受到外力创伤,但是为什么会伤得那么重?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们没有科学的训练方法作为指导。我们大多是在做简单重复训练,并且过于强调大幅度单一过度训练,忽视肩和胸腰的作用,以及腿部胯根的综合运用,导致我的大腰产生过度疲劳性损伤,长期疲劳进一步形成致命的创伤。我从来不愿回忆儿时的成长之痛,但是每天自己身上的隐隐作痛时刻都在提醒和激励着我:技术技巧基本功作为舞蹈基础科学训练的极大重要性。科学的基本功训练对于舞蹈的重要,对于人生的重要不言而喻。在我的课堂上,不允许练伤一个孩子,那样我会愧疚。

每年报考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的孩子数不胜数。很多孩子在披荆斩棘之后却因为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止步于三试考场,惨遭淘汰。他们大多由于舞蹈训练方法长期不当造成,例如女孩的肩膀练出来较为雄壮的三角肌;下腰不正,发力不匀称导致后天脊椎S形;两条腿由于重心和发力把握不当,导致大腿肌肉外凸……本来可以走进的艺术殿堂,却被细节挡在了舞蹈家摇篮之外。

这些不是骇人听闻,而是每天在我们的课堂上都有可能发生的隐患。如果不注意,这种危险不是在过程中体现就是在结果中爆发!当孩子们的舞蹈之梦破灭,并且被活活扼杀时,家长们还敢送孩子来学舞蹈吗?虽然这些个例不能代表全部,但是以上的例子都不是故事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事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深刻意识到:不练伤任何一个孩子,是作为教师最起码的责任!

目前,中国舞蹈艺术市场上关于技术技巧基本功的各种培训和宣传报道铺天盖地得多了起来。各路培训频频出大招,其中有南方机构,有北方学校;有科班出身的老师,也有自学成才的感悟。大家之所以这样热情高涨,说明人们的意识在进一步提高,认识到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技巧训练方法的重要性。下面针对技术技巧基本功教学,从渠道、教材选择、师资培养、教学评价几方面谈谈我的个人观点。

1 选择出自正规渠道的教学方法。

什么是正规渠道呢?即出自国家办学的知名的艺术院校编写的教材,针对性与可靠性较高,更具有指导意义。

2 教材选择需要具备几点原则。

●训练任务明确。

教材需将肢体的开发与心智的培养合二为一,启发舞蹈兴趣,并促进身体素质能力的提高。它要运用系统严谨有效的训练方式,以培养学生规范扎实的舞蹈基本功为核心任务,以掌握舞蹈基本功能力为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地制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授课服务对象和课堂组织方法要清晰。

教材的授课对象群体包含幼儿、少儿、少年、青少年,内容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特点进行创编,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需求。

●教材选编与内容生动丰富不死板。

教材需本着尊重学生个性、保护学生安全、挖掘学生潜力的方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和运用自己肢体,发挥舞蹈特长。训练内容搭配欢快、轻松的音乐以短句或组合的形式呈现。通过学习,使学生在掌握规范舞蹈动作的同时产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结果表本兼容。

教材要使学生不仅具备科学全面的舞蹈基本功能力,更具优秀的品质素养。让学生在趣味的学习环境中和新知识的吸引力下,自愿地付出努力,磨练精神意志。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在舞蹈中发现美、感受美、展现美、热爱美,陶冶性情与情操。通过对中国舞蹈中传统技艺的学习产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3 做好师资队伍梯队建设,逐步提高教师在技术技巧基本功方面专项教学能力。

重视技术技巧基本功训练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是教学第一要素。中国舞蹈的希望与将来都在教师的手中。孩子不分专业与业余,都有权利接受正规科学的训练,不要把他们原本健康的身体练废了,不要把他们之前对舞蹈满满的热爱和天性练没了。老师们,我们必须具有合格全面的素质,以严谨的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专业的方法为依据才有资格进课堂。

4 作为顶层设计管理者的校长,要做好教师教学评价及检验标准,让教学有门槛才会更规范。

这包括教师的穿着、言行、公平教学,对于孩子的爱心、耐心、责任心等各个方面。还包括:对专业教学成绩进行检验及评判,在教学中是否以安全教学为依据进行授课,家长及学生的评价是否满意等等。

孩子情商教育很重要 篇11

胎教时期

胎教是指孕妇通过本身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给胎儿的智力发育以良好的影响。科学研究表明,6个月以后胎儿已能听到母亲的心音、说话声以及外界的音乐和躁声,并能对不同程度的节奏作出反应。保持良好和积极的情绪,就可以增加血液中有益于健康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酶以及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节到最佳状态,对胎儿的心理、生理发展非常有利。因此,孕妇要通过各种方法使自己保持健康的良好情绪,多一些欢笑,少一些忧愁,使胎儿得以健全发育。

婴儿期(0-12月)

婴儿时期,情绪和情感已开始发展,如2-3个月的婴儿就能对人微笑,稍后便能出声地笑。一岁左右看到别人笑,就能跟着笑,其他儿童笑,也跟着笑,表现了最初级的“情感共鸣”。在此期间,婴儿能否获得母爱的滋润,对其心理和智力的正常发展影响极大。儿童心理学家十分强调儿童早期和母亲关系的重要性。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专门研究发现:一些过早离开父母的婴儿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有关调查研究提示,某些精神疾患和变态人格的发病原因,也是由于婴儿期得不到足够的母爱造成的。因此,在婴儿期间,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温柔、体贴和爱抚,每天都要和孩子进行眼对眼的接触,进行亲吻、逗乐、游戏等活动,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幼儿期(1-3岁)

美国心理学家怀特博士曾经对3岁以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进行了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智力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时期是在出生后8-36个月。这一时期的儿童情绪进一步分化,社会性情感增多,而且这种情绪发展很不稳定,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变化。因此,对这一时期儿童的教育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教育目的是以提高婴幼儿心理水平为出发点和着重点,而不应强调知识技能的系统传授,在丰富的生活、游戏、学习中、培养认识、习惯、情感、意志和性格,使之全面发展,寓教育于生活之中、交往之中、游戏之中。二是要重视幼儿时期的生活环境,而影响最早、最深、最强、最经常的环境刺激就是父母的爱,是家庭与孩子建立的亲子关系,它能调动幼儿的全部心理倾向和状态。如父母温存,孩子就恬静;父母暴躁,孩子就胆怯;父母严肃,孩子就认真,父母溺爱,孩子就娇气,总之父母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家庭快乐安详,对孩子和蔼可亲等好的环境,对促成孩子优良性格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龄前期(3-7岁)

此时期幼儿的情感体验已相当丰富,且在兴趣爱好、才能、气质和性格上开始出现个体差异。这个时期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往往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成份或中坚结构,民间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应特别注意这段时间的早期教育。教育方式应提倡“游戏学习,快乐学习”。高尔基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但有些父母把游戏和学习对立起来,认为游戏是不务正业,坐下来读书写字才是学习。如达尔文在童年时期喜欢做一些实验性的游戏,为此却遭到父亲的斥责,说他“把时间都花在无用的玩艺上。”后来达尔文回忆说:“那是无用的玩艺吗?不,那是我学到的最有用的知识,它使我走进了科学的大门。”父母的职责不是干涉孩子游戏,而是帮助孩子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游戏,如根据孩子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兴趣爱好确定游戏主题,制定游戏规则,开展有创造精神的游戏,如“民警指挥交通”;或用游戏的形式来开发智力,如数数字游戏、棋类游戏、猜谜游戏等;也可以通过体育游戏来增强孩子的体质;其他如音乐、舞蹈、画画等也可通过游戏来组织进行,在游戏中施教,使儿童在游戏中增加知识,发展智力。

学龄初期(7-12岁)

爸爸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篇12

孙云晓:最重要的教育是教会孩子爱(-06-03 07:16:53) 标签:

孙云晓媒体报道

文化

教育

分类: 我的访谈及消息

家庭教育是让孩子学钢琴、解奥数?还是鼓励孩子参加选秀博一夜成名?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研究员看来,家庭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孩子如何去爱,“教育的本质目标是让人获得幸福,获得发展,而不是所谓的成功”。

一个孩子的悲剧,其实也是其家庭教育的悲剧

解放周末:近来,药家鑫杀人、留日学生刺母等极端恶性事件屡现报端。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再度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孙云晓:确实,这些恶性事件令人忧心忡忡。而且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一个孩子的悲剧,其实也是其家庭教育的悲剧。

解放周末:有人说,家庭教育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剧痛。这就引发我们思考,究竟什么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什么特点?

孙云晓:在我看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公共教育,家庭教育是私人教育。学校教育由国家培养的教师执行,有统一的教材,体现国家的意志与方针;而家庭教育是由父母主导的个性化教育,是千差万别的。当然,国家对家庭教育也有指导,但都是比较宏观的、软性的倡导,比如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卫生部等多个部门颁发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不过很多父母可能未必知道。

解放周末:家庭教育包含哪些内容?

孙云晓:学校教育侧重知识教育;而家庭教育是情感教育,包括道德教育、生活教育、人格教育,浓缩成一个字,就是“爱”。

解放周末:家庭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孙云晓:对,就是那么简单。一个家庭本就由爱而生,孩子本来就是父母爱的结晶。人类社会要生存下去,就需要爱的传承。爱是教育的最大秘密。

解放周末:如何理解这个“爱”?

孙云晓:有两个层次:首先,父母要给孩子真正的爱,让孩子感受到爱。一个人最难忘的记忆往往不是父母教给的道理,而是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这是一种亲密的生活体验,也是一种最容易为孩子理解的感情。你看婴儿吃奶时脸上的那种满足、露出的那种微笑,此刻在他(她)眼里无论怎样的母亲都是最美的。其次,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爱,由爱自己、爱他人,推及到爱社会,不能把自爱变成自私。

解放周末:但爱是容易失控的。

孙云晓:所以家庭教育是有风险的。每一种动物都会疼爱自己的后代,人类也不例外。然而,父母对孩子的爱若停留在动物对后代的疼爱,那就极易失去节制,陷入爱的误区。

爱的最大误区,就在于没有给孩子真正的爱

解放周末:现在很多父母口口声声说爱孩子,却不知道如何去爱。

孙云晓:爱的最大误区,就在于没有给孩子真正的爱。

卢梭有一个观点,要让孩子像孩子一样生活。我赞同这个观点。假如你让孩子过得像个君王,那就不正常了。人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需要。比如到了一定的年龄,孩子常常会说“这个我来”,这就说明他(她)有独立的需要。如果你不能满足孩子的这种需求,还是一味地溺爱孩子,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权利。这样的爱,只能爱出一个废物,因为孩子丧失了独立的能力。

解放周末:对孩子的爱要有节制。

孙云晓:对。我一直认为,一个家庭不论多么富有,都不该对孩子过度满足。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节制能力,要敢于向孩子的无理要求说“不”。

这一点在儿童2-4岁阶段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他(她)开始在头脑中建立规则意识了。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有一些不好的举动,比如打人、骂人、睡觉前非得要吃糖等,任凭孩子怎么哭闹,做父母的都要果断拒绝。慢慢地,孩子就会知道,原来这么做是不可以的。

解放周末:很多父母以为,爱孩子就是要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

孙云晓:他们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是幸福的。其实不然。一个被过度满足的孩子,不一定是快乐的孩子,因为快乐来得太容易了,他(她)觉得理所应当。

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延迟满足”,就是说训练孩子为了更重要的目标,可以暂时放弃眼前的诱惑。澳大利亚有一位心理学博士在北京的一次心理学大会上讲了他所做的一个“糖果实验”,我听后深受震撼。他从澳大利亚和中国抽取了一些4、5岁的孩子,每个孩子面前都放两份糖果,一份多,一份少。然后给孩子们两个选择:可以马上吃掉少份的糖果,也可以等待15分钟后再吃多的那份糖果。小孩嘛,谁都想吃多的,但条件是你必须等待。结果,70%的中国孩子等不到15分钟就提前吃起了糖果;而66%以上的澳大利亚孩子都能等到15分钟以后,从而吃到了更多的糖果。

解放周末:这种差异说明了什么?

孙云晓:这很值得我们中国父母注意,它或许能反映当今中国孩子特别是备受溺爱的独生子女的潜在危机。根据国外的相关研究,那些能够经得起诱惑的孩子,往往比无法自制的孩子更有忍耐力、更加独立、更有作为。一个被溺爱的孩子,是难以抵御诱惑、克制欲望的,而现实生活是充满诱惑与欲望的。

解放周末:小时候不能抗拒糖果的诱惑,长大了就可能无法抵御其他诱惑。

孙云晓:对。这样的小孩踏入社会后可能会不知所措。

知识教育的提前介入,可能造成智力的偏瘫

解放周末:但是,现在的父母似乎更关心对孩子应试能力、才艺技能的训练。

孙云晓:我们的研究发现,80%以上的中小学生父母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摆在第一位,而把道德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只要学习好,别的都不用管”,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只会变成没有情感的分数机器。

解放周末:比如药家鑫就是一个极端的个例。

孙云晓:确实,他的家庭教育从表面看挺成功,孩子考上了大学,也比较有礼貌。但却缺失了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而这是一个人最关键的素质。这种缺陷平常看不出来,在关键时刻就会暴露无遗。开车撞了人,具有正常人格的孩子最本能、也最明智的反应就是马上把被撞者送去医院抢救,但药家鑫首先想到的却是“农村人难缠”。他不知道尊重、爱护别人,甚至认为可以为了保全自己去伤害别人。所以我说,这是个“丢了魂的孩子”。

解放周末:或许父母也有苦衷:如今社会的竞争现实而残酷,孩子不得不面对入园难、入校难、就业难等现实困扰。作为父母,总希望孩子多学一点,多会一点,比别人强一点。

孙云晓:在如今这样的激烈竞争下,我也很能理解父母的期望和无奈。但是,提升竞争力不能违背孩子成长的规律。真心爱孩子的父母,又怎能不关心孩子的心理、人格发展是否完善呢?

现在,小学教育中学化,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把早期教育变成了“早期摧残”。我碰到过很多父母跟我说,自己家的孩子智力超常,是“神童”。即使孩子智力并不超常,他们也按照超常的方式送孩子去训练,深信“神童是可以培养的”。

解放周末:真的可以后天培养吗?

孙云晓:有研究表明,天才儿童的比例一般是1%-3%,这就是说,神童是后天无法培训出来的。孩子在学前阶段,其认知水平决定了最好的学习方式是游戏和运动。过早让孩子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完全没有必要。一方面孩子学得特别吃力;另一方面你会发现,其实等到一定的年龄,这些东西孩子很容易就能够学会。如果违反了儿童的成长规律,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我们的调查就发现,在厌学的孩子当中,学前儿童占30%以上。所以,知识教育的提前介入,可能造成智力的偏瘫。

解放周末:急功近利的父母,往往成为童年恐慌的制造者。

孙云晓:这源自一种错误的逻辑。这种逻辑认为,孩子的童年快乐了,成年后的生活一定不会幸福;因此,为了今后的幸福,只好让小孩子童年受点苦。

解放周末: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孙云晓:很多父母都认同这样的逻辑。事实上,这句俗语需要正确解读。人生的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源头。一个幸福的人,童年一定是充满爱的。而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开端,那些问题成人大多可以追根溯源,找到童年时受到的身心扭曲。大量事实表明,学业的成功不能决定人生的幸福;心理健康、人格完善,才是一个人幸福的决定因素。

解放周末:当前,甚至还有一些父母乐此不疲地让孩子参加各种选秀,希望孩子能早日成名。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孙云晓:“失控姐”、“小周立波”、“五道杠”、“忐忑童”……这样的孩子值得推崇吗?为了获得观众的欢呼和掌声,孩子们抛媚眼、装性感、张口就是成人化的语言,离孩子应有的童真越来越远。我认为这些孩子的父母难逃其咎,他们在聚光灯的诱惑下被“出名要趁早”的心态裹挟,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实际上扰乱了孩子自然的成长环境,打破了孩子童年的平静。而有些媒体也热衷于搞这种选秀活动,频频把孩子当猴耍,丧失了媒体应有的良知。

爱的教育不能简单化、形式化

解放周末:在刚刚过去的`母亲节里,一些学校组织孩子们给父母下跪、洗脚,引发了不同的声音。您对此怎么看?

孙云晓:我能够理解活动组织者的良好愿望,但我认为这样的做法并不妥当。

孝敬父母是应该的,但“跪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奴性文化,代表一种有伤人格的不平等关系。我曾经呼吁社会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 “家长”的含义是什么?一家之长,是家庭的统治者,是孩子命运的掌管者。这样一个充满封建专制意味的称谓,与爱心无缘,与现代教育相悖,我们怎能容忍它泛滥于民主的生活?让孩子给父母下跪,意味着父母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而孩子必须对父母俯首帖耳,这样的导向是有问题的。

解放周末:正确的导向应该是什么?

孙云晓:我们应当提倡孩子“孝敬”父母,而不是一味地“孝顺”父母。对父母、长辈,孩子理应尊重、敬重,但不该完全顺从,不是父母说什么都对。父母有时候也会犯错。孩子既要尊重父母,但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声音,与父母有分歧时可以保留意见,这是现代人的权利。给父母下跪,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见到权威就要屈服的错觉,从而扭曲孩子的人格。

解放周末:组织孩子给母亲洗脚,这种做法又有哪些不妥?

孙云晓:孩子当然可以给父母洗脚,可是洗脚就是孝敬父母吗?什么是“孝”?子夏问孝于孔子,孔子就说了两个字:“色难。”孔子的理解是,对父母保持一种愉悦的脸色和态度是最难的。不要以为给父母吃饱饭就是孝了。假如把一碗饭“啪”地放在父母面前,就像喂动物似的,这是孝吗?

想让孩子孝敬父母,应该引导他们学会关心父母的需求,观察父母需要什么帮助。父母累了,可以给父母洗脚;碰到别的情况,则要以别的方式让父母感到愉快。

解放周末:学校教育引导孩子爱父母、孝敬父母,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在方式方法上应该注意什么?

孙云晓:不能过于简单化、形式化。“爱”确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孩子不能理解太大太抽象的事情,教孩子学会爱,就让他(她)一切从爱母亲、爱父亲出发,懂得观察他人的需求,关心他人、爱他人。

隔代教育成功率不超过30%,它会带来很多问题

解放周末:可否谈谈,作为父亲,您对您的女儿是怎样要求的?

孙云晓:我对她的要求是8个字:做人要严,学习要宽。

在学习上,我对她要求是比较宽松的。有一次,我正在外地出差,晚上接到了女儿的电话,她沮丧地和我说:“老爸,这次考试我可能有一门功课不及格,你可要有点儿心理准备啊! ”我当时的回答是:“就是两门功课不及格也没有关系,我看你这段时间很努力了嘛!考不好一定另有原因。考完了,咱找位高水平的老师帮忙分析分析,不就行了?”我说得很轻松,女儿也就不那么焦虑了。其实,我何尝不希望女儿能考好?可是如果这时我一味责备,除了给她增加紧张与不安,还能有什么效果?再说,女儿已经尽力而为了,我更没有理由怪罪她了。回到北京以后,我带女儿去拜访了几位老师,他们仔细分析了试卷上的错误,帮助女儿加深理解。这以后,女儿的成绩有了明显提升。

解放周末:这样的老爸可不多见。

孙云晓:我确实不太看重孩子的成绩、名次什么的。女儿在考上复旦大学以前,从没上过重点学校。

解放周末:那您更看重什么?

孙云晓:我只看重她快乐成长,并且有她自己的兴趣。

读高二那年,学业该有多紧张啊,她竟然还在做一个“中日中小学生勤苦状况对比调查”。我十多年以前写过一篇报告文学叫《夏令营中的较量》,我的女儿不完全同意我当时文中的观点。她觉得中国学生也有不少地方比日本孩子强,她感到不太服气。我说,不服气没问题啊,不过你得拿数据说话。结果,她就利用去日本交流的机会,自己做了这么一项调查。中日文问卷、访谈提纲什么的,全都自己设计。她和日本家庭一块儿吃饭,刚吃完饭,她就把事先准备好的提纲掏出来开始访谈了,我觉得很有意思。

解放周末:她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孙云晓:她的结论是中国孩子在学习上比日本孩子更刻苦。比如遇到学业上的难题,多数中国孩子倾向于自己思考,而日本孩子则倾向于求助别人。但她也承认,在运动和家务劳动方面,日本孩子比中国孩子更胜一筹。我觉得这两个结论是比较客观的。

解放周末:即使在高考前夕,您也没有阻止女儿“不务正业”?

孙云晓:她花了大概有一年时间做这个研究,完全是她个人兴趣使然。我觉得挺好,非但没阻止,还很支持她。结果她在高考前最紧张的阶段把这个研究报告写出来了,确实很不容易。

解放周末:对您女儿的教育,您是否也有遗憾?

孙云晓:肯定是有的。比如说,我至今很后悔女儿半岁大的时候,我因为工作太忙把她送回了老家,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带了一年,我们是失职的。

解放周末:如今城市里“独二代”由祖辈隔代抚养的情况很常见。

孙云晓:隔代教育成功率不超过30%,它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由祖辈隔代抚养或者没有稳定监护人的孩子,很难建立安全感和幸福感,长大以后容易在人际关系上出现问题。另外,我们205月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越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的孩子,肥胖率也就越高。我认为12岁之前的孩子不宜长期离开父母,小孩子由父母带最好。尽管不是所有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溺爱孩子,但是,血缘关系是最直接的亲情联系。初生的婴儿,闻着味道就知道爸爸妈妈来了。亲子之间的这种感情是谁都无法取代的。我也一直很遗憾当年让女儿入了幼儿园全托。

解放周末:那您能否给“独一代”父母们支支招?

孙云晓:北京有三个独生子女家庭主动联合起来,父母们利用双休日,轮流带孩子走进博物馆,走进农村,走进大自然,变独养为群养,变小家为大家。他们让我给这个大家起一个名字。我说,一个孩子是一颗星,一颗虽然明亮却寂寞的星,当星星们聚到了一起,便汇成了一条星星河,不妨叫“星星河家园”吧!

解放周末:由封闭到开放,变小家为大家,不失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新思路。

孙云晓:是啊,这种模式给了孩子们莫大的惊喜和满足,也解放了家长自己。教育由苦恼变为了快乐,这不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吗?

解放周末:看来,现实生活中的父母还是很有创造力的。

孙云晓:对,我一直坚信,教育的智慧存于民间。我们有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充满了创造性,他们的很多做法具有极强的可借鉴性。所以,尽管我们的家庭教育目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对家庭教育依然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因为,爱是最强劲的教育资源,而我永远相信父母对孩子的爱。

上一篇:有趣的元旦小学优秀作文下一篇:7.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师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