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旅游导游欢迎词(共8篇)
福建旅游导游欢迎词篇1
崇武古城: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花岗岩滨海石城-崇武古城,位于惠安崇武半岛上。是我国古代东南海疆的一座抗倭名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武半岛在我国古代的海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为防备海盗倭寇,江夏侯周德兴在崇武建造城池。初筑时,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倭寇攻城六昼夜,城被攻陷,百姓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鉴此教训,劝募大修。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四月,福建总兵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屯兵在此,兴修城防,演武练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军事制度和城防设施。清代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这时全城周长2567米,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基宽5米,墙高7米,有窝铺26座,城堞1304个,箭窗1300个。四面设门,东西二门筑有月城,城墙上有烽火台、了望台和这放铳炮的虚台。城墙有二至三层的跑马道四城边各有一潭、一井和通向城外的涵沟。城内原建有捍寨、墩台、馆驿、军营和演武厅等,构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此后,城防已失去军事上的作用,又因长期废弃,城墙失修倒塌。1983年,由国家拨款进行全面修复。历史上曾经为国立下不朽功绩的古城,又屹立于崇武半岛上。1987年举行“崇武古城创建六百周年纪念活动”及学术讨论会,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巨大兴趣,它是民族的骄傲,历史的丰碑。
福建旅游导游欢迎词篇2
南普陀寺是中国古代建筑物之一,大雄宝殿石柱上有副对联:“经始溯唐朝与开元而并古,普光被夏岛对太武以增辉。”这副对联将寺庙开基的年代和地理位置说得清清楚楚,那就是说寺庙在唐朝就有了,距今也有1200多年;寺庙对着南太武山,真是风水宝地。据说该寺是唐代首先到岛上开发的陈氏族人所建,五代时,称泗洲院,宋初叫无尽岩,后该名叫普照寺.普照院,元代至正年被毁,明洪武时重建,明末又毁于兵火,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由统一台湾的施琅将军重建。因与浙江普陀山普济寺同观音菩萨,又地处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寺,是目前国内僧人较多的寺庙。南普陀寺坐子向午,依山面海,呈中轴线递次向上,主体建筑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向左右对称展开,依次层层升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东西二侧依次升高的庑廊,回护着三殿,形成一个整体,雄伟壮观。南普陀寺原为“临济宗”一派世袭主持,1924年起,该为十方丛林选贤制,选拨贤者为方丈。自那时到至今已选任了11任方丈。
南普陀寺改革开放后增加了活力,得到了政府的扶持,也得到了十方信善的捐赠。80年代以来,所有堂院都翻修一新,还新建了一批设施,主要有:海会楼.普照楼.方丈楼.太虚图书馆,两座山门以及闽南佛学院的教学楼.僧舍楼,还有佛教协会的办公室.上客堂,会客楼。1992年在般若池畔,新建了一座气势宏伟的大禅堂,堂高三层,八角重檐飞脊,围以白石雕栏,精巧严密,富贵堂皇。现在的南普陀寺是建寺以来最为昌盛的时期,是闽南乃至福建最为流光溢彩,金碧辉煌的寺院!南普陀寺院内以及后山五老峰前,都留下历代许多摩崖石刻和多块碑记,主要有明太常寺卿林宗载的“飞泉”,清施琅将军的“为善最乐”,以及抗荷将军沈有容等的题刻和光绪三十四年美国舰队访问厦门的刻石,都提供了历史的见证。
福建旅游导游欢迎词篇3
鼓浪屿是厦门西南禺的一座小岛,面积1.77平方千米,以700米宽的海峡与市区相隔。岛上四季如春,岛上树木丛生,丘陵起伏,有海上花园的美称,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因为岛上有一中空巨石,海浪拍击声如鼓鸣而得名。岛上最高处叫日光岩,附近有民族英雄郑成功当年训练水师的水操台遗址。海边有菽庄花园,花园旁边的金色沙滩,为天然海滨浴场。岛上无车辆,清雅脱俗。尤为游人所赞赏的是,此地的居民文化素质非常的高,钢琴拥有量为全国第一。月下风中,琴声悠扬,漫步其间,韵味无穷,给人以极其优美的艺术享受。
日光岩俗称“晃者”,位于岛的中央,是鼓浪屿的最高峰(海拔92.7米)。从山脚沿石梯登临而上,沿途有日光岩寺、莲花庵。古避暑洞。郑成功水操台遗址以及历代名人的多处题刻。岩顶筑有圆台,站立其间,凭栏远眺,厦鼓风光尽收眼底。裕庄花园坐落于鼓浪屿的南端,分“补山”园和“藏海”园两部分,以园饰海,以海拓园,整座花园设计精巧,园内主要建筑“四十四桥”就建在海上,桥上有观钓台。渡月亭和“海阔天空”。“枕流”等事台叠石。
浩月园位于鼓浪屿的东南隅,全园占地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为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而建。园内景点包括郑成功青铜群雕。郑成功巨型石雕像。郑成功微雕展览馆。郑成功碑廊。皇帝殿。激光舞台。孔雀园。皓月休闲度假俱乐部等。其中郑成功青铜群雕是以青铜铸成的半圆半浮大型群雕,为目前国内历史人物青铜群雕中罕见的一组;郑成功巨型石雕像,高15.7米,重1400吨,用625块花岗岩组成,整座雕像拔地凌空,气宇轩昂,己成为厦门的重要标志和象征物。
本刊为双月刊, 逢双月下旬出版, 公开发行, 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2505, 国内刊号CN 36-1109/S。大16开48页, 单价6元/册, 邮寄费1.5元/册, 全年45元。凡需订阅的单位和个人, 请与编辑部联系 (写信、发E-mail或传真均可) , 订书款由邮局汇寄即可。如有需要近年过刊的读者也请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编辑部地址:江西省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省林科院内, 《江西林业科技》编辑部
邮政编码:330032
电 话:0791-3833691;传 真:0791-3833284
2009年12月30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明确提出将海南建设成为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渡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3月24日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在海南开展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试点的公告》,又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海南还将实施新的开放政策,建设更完善的旅游基础建设和服务设施,开发出更多的特色旅游产品,建立更加规范的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海南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现在正加快推进新一轮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建设国际旅游岛,就是在海南进行旅游改革创新的重要试验和重大举措。目标就是要通过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改造,逐步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海南经济的主导产业,把海南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旅游服务国际化、生态环境持续良好、海岛生态旅游特色鲜明、旅游环境安全、中外游客向往的国际热带海岛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这里有四季如春的气候,年平均气温23.8°C,一流的空气质量,诱人的海水、沙滩,迷人的热带雨林,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独特的黎、苗少数民族文化。海南岛是陆地面积仅次于台湾的中国第二大岛,全省陆地面积3.5万平方公里,辖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人口870万,省会在海口。1999年海南建设中国第一个生态省份,自然环境一流,旅游度假资源得天独厚,被国内外旅游者誉为健康岛、生态岛、安全岛、度假岛等。现已建成食、衣、住、行、育、乐、购配套齐全的度假和旅游接待设施,以及相应的服务人才队伍,具备了年接待三千万人次的能力。众多国际品牌连锁酒店也纷纷落户海南岛,如喜来登、万豪、丽斯卡尔顿、希尔顿、假日、皇冠假日、索菲特、鉑尔曼、凯宾斯基等,现已拥有七十多家四星级、五星级酒店,被国内外旅游爱好者赞誉为「阳光岛」、「健康岛」、「生态岛」、「度假岛」。
海南正向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岛度假胜地的目标迈进。我们的目标是:加快推进新一轮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经过十年的努力,海南的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到时,海南国际旅游岛将向世人展现出一幅国际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美好画卷,成为洒满阳光、四季飘香的热带花园和让人流连忘返的度假天堂。
海南欢迎您!欢迎到国际旅游岛度假、观光、旅游、作客、居住!
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
王献臣在建园之期,曾请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为其设计蓝图,形成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
王献臣死后,其子一夜豪赌,将园输给徐氏,其子孙后亦衰落。
明崇祯四年(1631)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名“归田园居”。
园中部和西部,主人更换频繁,乾隆初,中部复园归太守蒋棨所有。
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进驻苏州,拙政园为忠王府,相传忠王李秀成以中部见山楼为其治事之所。
光绪三年(1877)西部归富商张履谦,名“补园”。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进行抢修,一代名园得到了保护,并于1952年正式对外开放中、西部部分,1960年东部整修完毕,东、西、中三部分完整开放,1961年3月4日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东北街178号,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份。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东部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
主要景点有:兰雪堂、缀云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等。
中部为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1/3,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主要景点有: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见山楼、小飞虹、枇杷园等。
西部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美。
主要景点有:卅六鸳鸯馆、倒影楼、与谁同坐轩、水廊等。
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同时和苏州留园、北京颐和园、热河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与苏州留园、苏州网师园、苏州环秀山庄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
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还乡,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拙政园的园名是根据西晋潘岳的《闲居赋》中的“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缩写而成的。
“拙”实指不善在官场中周旋之意,是陶潜“守拙归田园”中的“拙”全园约五分之三为水,足可表现园主这种江湖之志。
恽格在题他所作的拙政园图时,写出了园景所寓的主题:“秋水长林,致有爽气。
海南旅游导游欢迎词篇1
亚龙湾是中国最南端的滨海旅游度假区,与“天涯海角”齐名,并享有“天下第一湾”之美誉。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唯一具有热带风情的国家旅游度假区。亚龙湾属低纠度热带季候风海洋性气候,全年长夏无冬,阳光充足,冬可避寒,夏可消暑。集休闲旅游五大要素:海洋、沙滩、空气、阳光和绿色于一体。亚龙湾的开发不仅是海南省旅游业的重点项目,而且是促进海南经济腾飞的重要一环,因此受到海内外的热切关注。
亚龙湾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亚龙湾开发股份(香港)有限公司控股,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其最大股东为香港鹏利集团。公司以经营土地综合开发、旅游娱乐业为主,同时兼营房地产开发、旅游产品生产及销售等业务。
亚龙湾公司由政府授权对度假区进行“统一开发、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招商、统一建设”。首先开发用地18.6平方公里,其规划项目有:海滨浴场、豪华别墅、会议中心、星级宾馆、度假村、主题娱乐园、海上活动中心、高尔夫球场、游艇俱乐部等。
亚龙湾位于三亚市东南约25公里处,距海南省首府海口市约326公里。亚龙湾东、北、西三面环山,显月牙形南抱中国南海。总面积为14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8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66平方公里。度假区地处亚龙湾中心地带,其面积为18.6平方公里。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内交通主干线与海口至三亚的环岛高速公路相接,距三亚凤凰国际机场34公里。两临相邻三亚榆林港,是海南省货运、客运的重要水上通道,交通方便,海、陆、空四通八达。
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具有优越的热带海洋气候和典型的热带风光。区内沙滩绵延伸展逾8公里,沙粒洁白细腻,海水能见度深达7-9米,清彻透明,极富梦幻色彩的海底世界,是中国最佳潜水胜地。度假区内拥有国家级天然珊瑚保护区及热带观赏鱼群等海洋生态景观、滨海植物群“红树林”和珍稀树种龙雪树以及覆盖面大、发育良好的热带自然植物。相对独立,各具特色的景观资源为亚龙湾旅游开发的系列化,立体化创造了条件。
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首期开发已竣工投入使用,包括拥有2000套客房的豪华度假酒店和公寓、水上活动中心、蝴蝶谷、贝壳馆、中心广场、网球俱乐部、高尔夫球场、滨海浴场等一系列集游览、-、科普观赏、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综合配套设施。
亚龙湾公司还将推出该区旅游业的主题项目--亚龙湾海洋公园,并将使之成为亚洲独一无二的旅游。亚龙湾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基本设施是按照国际标准设计,以满足开发建设的双重目的。主要包括:道路、给排水、供电、通讯、燃气、公共绿化、公共建设及环境工程等设施,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使亚龙湾具备的良好的开发环境和开发条件。
海南旅游导游欢迎词篇2
三亚大小洞天位于三亚市以西40公里处的南山山麓,始创于南宋(公元1187年),是海南省历史最悠久的风景名胜,是中国最南端的道家文化旅游胜地,自古因其奇特秀丽的海景、山景、石景与洞景被誉为“琼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胜”,现已发展成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三亚大小洞天自古留下了众多名人胜迹。唐代高僧鉴真为弘扬佛法六次东渡日本,曾于第五次漂流至南山大小洞天海岸登岸,留下千古史话;宋末元初我国棉纺技术革新家黄道婆在这一带采棉纺织,并从这里登船离岸,把崖州的植棉技术和棉纺技术传播海内外;宋代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曾在此-和传法布道,使大小洞天从此与道家有了渊源……。
三亚大小洞天超凡脱俗的风光,也吸引来了无数古今名人,留下了大量赞美华章。1962年,郭沫若同志到此游览访古,写下了《游崖县鳌山》一诗,并镌刻在小洞天旁。1993年4月17日,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同志莅临视察并题词:“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1994年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景区题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三亚大小洞天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天工造化的山海形胜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目前已形成了六个游览区域:彰显古代道迹仙踪的“洞天福地”区域,发掘长寿文化的“福寿南山”区域,宣传中华龙文化的“南海龙王”区域,揭示古崖州文化渊流的“摩崖题咏”区域,以滨海自然风貌为主题的“山海奇观”区域,展现1.4亿年前生命世界的“三亚自然博物馆”,共有50多个游览景点。三亚大小洞天年接待游客逾百万人次,是一个以古崖洲文化为脉络,汇聚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与龙文化,融滨海风光、科普教育、民俗风情、滨海休闲于一体的国际化旅游风景区。
海南旅游导游欢迎词篇3
天涯海角游览区位于三亚市区西南23公里处,以美丽迷人的热带海滨自然风光、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而驰名中外。同时,她也是海南建省20周年第一亮丽品牌,新中国成立60周年海南第一品牌和海南旅游系统创先争优标杆企业。
1984年12月,三亚市正式成立天涯海角风景区管理处,由三亚市旅游公司管理天涯海角事务。天涯海角游览区里的碧海、青山、白沙、巨磊、礁盘浑然一体,椰林、波涛、渔帆、鸥燕、云霞辉映点衬,形成南国特有的椰风海韵,吸引了大批游客的慕名前来。
“天涯海角”原是用于表达旅人客居异乡的惆怅情结。经过千百年来承前启后的积淀,这一成语已经积聚了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其间的意趣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等诗句中可见一斑,而天涯海角游览区则承载了这一曼妙的文化意象。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三位钦天监钦差奉康熙皇帝谕旨在下马岭海边题刻“海判南天”石刻,以此为中国疆域的天地分界处。南天指的是太阳所行区域,“判”是一剖两半之意,“海”则指南海。“海判南天”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南海”在“海判南天”处分为“天南海北”。在此石刻的东南面,还有另外一块剖石,代表三亚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而“海判南天”石刻则代表这里的北极高度。
清雍正年间(1727年),崖州知州程哲在天涯湾的一块海滨巨石上题刻了“天涯”二字。民国抗战时期,琼崖守备司令王毅又在相邻的巨石上题写了“海角”二字。1961年,郭沫若在“天涯”石的另一侧题写了“天涯海角游览区”七个大字。至此,天涯湾畔的这片滨海地带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天涯海角”。
除以上几处奇石外,与“天涯”、“海角”石相隔不远的“南天一柱”也是景区内一大自然奇观。昂然挺立的巨石雄峙南海之滨、笑傲惊涛骇浪,颇有伟岸巨人般的凛凛风姿。展开1990版2元人民币的背面,您会发现这精彩撼人的石景竟深入在华夏儿女每一天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中。
文化的厚重与美丽的风光使天涯海角游览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圣地。1982年,一曲《请到天涯海角来》唱响大江南北,“天涯海角”也正式成为海南及三亚旅游绕不过的地标景观。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南端火炬传递、2008年的北京奥运火炬传递三亚首传终点站传递、世界华人运动会南端圣火采集仪式及“爱国歌曲大家唱—海南篇”等大型庆典盛会均在天涯海角举行。天涯海角真正走向了世界,走向了国际。如今,“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和“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等大型赛事,又使这里成为情侣们表达忠贞爱情的圣殿和模特们展示美丽风采的舞台。
东宁要塞是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群。一是规模最大、沿线最长的一处军事要塞。东宁要塞南起大肚川镇干河子沟,北至绥阳镇的阎王殿,正面宽110公里;东起三岔口镇麻达山,西至老黑山和光村,纵深五十多公里。隐藏在密林深处中,处在极神秘的隐蔽状态。其中野战阵地45处,永备工事400多处,84个地下野战弹药库,多处反坦克壕。三是屯兵最多。侵华日军在东宁县屯兵达13万人之多。其中:中将2人,少将11人。全县屯兵3个师团,一个“国境”守备队。
东宁要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战场。二战时期,随着1945年德国法西斯在欧洲战场的失败已成定局。8月7日,斯大林签署命令,苏军九日开始向中国边境的日军发起进攻。苏联强攻近18个日夜,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而当时日军四周重兵围困,没有接到投降的命令。后经已投降关东军总司令部----牡丹-河野贞夫到东宁要塞传达了天皇《终战诏书》和放下武器、停止抵抗的命令。1945年8月30日,东宁要塞中901名日军放下武器,拖带着105具尸体走出要塞,向苏军投降。至此,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在东宁要塞胜哄山结束。
东宁要塞是中国最大集中埋葬中国劳工的场所。二战时期,在修筑东宁要塞时,日本关东军在国内共抓了17万劳工修筑东宁要塞,这些劳工只有极少生还,绝大多数都被残害致死集中埋葬。劳工坟遗址位于东宁大肚川镇老城子沟村北1.5公里的山岗上,占地2万多平方米,共有8000余名中国劳工的尸骨埋在这里,象这样的劳工坟在东宁就有10几处。
关键词:目的论,云南旅游官网欢迎辞,翻译要旨,文献型翻译,工具型翻译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1978年凯瑟琳娜·莱斯(Reiss)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提出从原文和译文功能对等的角度评价译文。汉斯·弗米尔(Vermeer)突破等值、等效等传统译论,提出以目标文本的目的作为翻译的第一法则,从而提出了目的论。功能派的集大成者诺德(Christiane Nord)在《翻译为有目的活动——功能理论阐释》(1997)一书中用翻译要旨(translation brief),对翻译目的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区分了两种基本翻译策略:文献型翻译(doc⁃umentary translation)和工具型翻译(instrumental translation)。总而言之,目的论摆脱了原文中心论,把翻译定义为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1 云南旅游官网“翻译要旨”
“目的论”认为译者在翻译之前,需要详细了解翻译目的,即“翻译要旨”,包括译文的预定功能,译文受众、译文接受时间和地点、译文的传播媒体等。云南作为一个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国内外数以千计的游客。为了进一步推动云南旅游业向国际化和信息化发展,云南省政府建立了云南旅游官网英语版。该网站文本属于目的性较强的非文学文本,主要实现信息和感染功能,即主要介绍云南的旅游资源,增进游客对云南的了解,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网站的受众主要是外国友人,他们想通过网络了解旅游相关信息,但他们大都对中国语言文化了解不多,和中国国内读者有着完全不同的知识结构、文化视野和思维方式。网络文本作为译文的传播媒体比纸质文本更容易让读者产生疲劳感,因此网络文本需要简洁精炼、重点突出。
2 云南旅游官网欢迎辞翻译策略
下面我们聚焦云南旅游官网首页上的欢迎辞,考察其英语译文的总体特点和翻译策略。我们看到欢迎辞中文原文看似政府工作报告,洋洋洒洒几百字,从旅游业的重要性到旅游业对云南经济的发展,再到云南旅游部门的奋斗目标。再看译文,译者采用了文献型翻译策略,译文与原文段落划分基本一致,各信息点几乎一一对应地再现在译文中。通过“目的论”我们知道原文只是译文的一个信息来源,并非原文所有信息内容对译文读者都有交际价值,译者应根据目标受众实际需求和兴趣,在翻译前对原文做一番处理,剔除原文中对读者无用的甚至有损译文功能的信息,并适当补充有用信息。因此笔者认为云南旅游官网应当采用工具型翻译策略,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重点传递原文的交际内容。原文许多信息,忽略受众需求,实用性不强,不必逐字对译完全保留在译文中。
3 英美旅游官网欢迎辞语篇特点
翻译“目的论”还提出了一个重要法则—连贯法则:即译文应该符合文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为使译文符合文内连贯,译者必须了解研究大量平行文本,了解通行文本的语篇特征,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旅游官网(例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它们作为平行文本,为云南旅游官网的翻译以及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参照。笔者初略研究对比发现以下显著文体特点。
1)有的英语国家旅游官没有欢迎辞(例如: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苏格兰、威尔士等国的旅游官网首页有欢迎辞,但是段落简短(字数分别是18字、73字、76字),经常单句成段。
2)为提高游客的阅读快感和效率,欢迎辞句型简短多样,或者选用一些名词、动词构成排比充当一个句子。这种短小紧凑的句型,给人一种动感,从而更有利于激起读者内心的出行意愿。
3)欢迎辞往往使用具有强烈号召力的祈使句来说服、敦促读者实施旅游行动。
4)欢迎辞大多以对话式展开,多使用第二人称和第一人称,这种方式能拉近和预期游客的距离,使读者倍感亲切,好似在听一个朋友讲述故事,而不是第三方在向自己推销某旅游产品。
以上这些特点在夏威夷旅游官网的欢迎辞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Let Hawaii Happen
Six Hawaiian Islands.Six unique experiences.Our iconic des⁃tinations are a must for your itinerary.But the moments you stum⁃ble upon when you wander from the suggested route are often the most memorable.
The fresh floral air energize you,the warm tranquil waters re⁃fresh you.The breathtaking,natural beauty renews you.Look around.There is no place on earth like Hawaii.Whether you are a new visitor or returning,our six unique islands offer distinct experi⁃ences that will entice any traveler.We warmly invite you to explore our islands and discover your ideal travel experience.
(http://www.gohawaii.com/en/#/molokai/landing)
4 工具型翻译策略
根据诺德提出的工具型翻译策略,即把翻译的重点放在根据译文读者的需要传递原文的交际内容,再根据平行文本,即英美等国旅游官网欢迎辞的语篇特点,笔者提出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以期改进云南旅游官网欢迎辞的译文效果。
4.1 删减策略
有悖于实现翻译目的的信息我们应该删除。
例1:“...Yunnan would have been built into an Asia-famous or even world-famous tourism attraction by 2020 with the number of tourists hitting 70 million(person-time yearly)and a total tour⁃ism income of 77 billion Yuan(RMB),accounting for over 15 per⁃cent of the GDP of Yunnan Province...”
这些数据信息说明了云南旅游多么火热,然而对于那些崇尚个性自由,想远离大城市的喧嚣拥挤的游客来说,这样的信息有害无益,应该删除。
4.2 增补策略
翻译旅游宣传文本时,我们应考虑中外读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对那些会引起文化休克现象的词和表述,可以进行适当的信息补充。
例1:The bronze wares unearthed in Yunnan have proved that as early as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s and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Yunnan created wonderful cultural treasures.
英语读者不了解中国历史,很难对这个句子中的战国和秦汉产生历史悠久的联想意义,因此我们最好补充出相应年代: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476 BC-221 BC);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221 BCE-220 CE),这样英语读者就有了一定的认知和联系。
例2:At present,Yunnan has ten scenic tourist regions and one holiday resort at national level,ranking third in China in this respect.In addition,there are forty-eight scenic tourist regions and eight holiday resorts at provincial level,thus forming eleven tourist routes and six selected routes at national level.
这些著名景点应该是旅游者高度感兴趣的,应该详细介绍。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动态链接,对这些景点进行详细介绍说明。
4.3 转化策略
我们知道同样的信息,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型所达到的修辞效果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我们选择合理的语言形式来传达意义。
译文1:Colorful Yunnan,Tourism Paradise.Enthusiastic and hospitable people here welcome friends from home and abroad to enjoy the beauty,myths and mysteries of Yunnan;
译文2:Colorful Yunnan,Tourism Paradise.Welcome to Yunnan,our dear friends!Go exploring here amongst an enthusias⁃tic and hospitable people.Here,you will enjoy its beauty,myths and mysteries.
曲靖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黄琼英在《云南省旅游网站翻译现状调查与分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7月第33卷第4期)发表了译文2。显然译文2句子短小、明快、祈使句、对偶句错落有致,与英语平行文本风格相似。译文1是一个冗长的简单陈述句,并且“friends from home and abroad”疏远了交际双方的关系,在译文2中改成了英语平行文本中通行的第二人称“you”,带来亲切感。
4.4 整合策略
我们知道汉语是一种形散神聚、多流水句的语言,翻译时我们有必要进行合理整合,使之符合英语重形式、主次分明、脉络清晰的句型特点。
例1 In 1997,Lijiang Old Town was inscribed up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by UNESCO;since 2001,Sideng Street of Shaxi Town in Jianchuan County of Yunnan has been 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of Memorial Architecture and in August of 2003,the Dongba Classics were inscribed upon the World Memory Heritage List.With its unique and mysterious ethnic histories and cultures,Yunnan also fascinates scholars,experts and tourists as well.…In July of 2003,owing to its natural values,the Three Rivers on Paral⁃lel Area of Yunnan was inscribed up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by UNESCO,which has a total area of 34,000 square kilometers,the largest of its kind in China and is a famous scenic resort.
对此译文笔者有三点建议:第一,这个段落通过列举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说明云南旅游景点的知名程度,但是具体列入时间不是英语读者关注的重点,可以略去。因此这些信息可以简洁地整合为:Four sites are 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Lijiang Old Town,Sideng Street of Shaxi Town in Jianchuan Coun⁃ty,the Dongba Classics,Three Parallel Rivers.第二,the Three Rivers on Parallel Area of Yunnan译文不准确,根据网络通行译文应改为Three Parallel Rivers in Yunnan Protected Areas。第三,With its unique and mysterious ethnic histories and cultures,Yunnan also fascinates scholars,experts and tourists as well.这个句子出现在段落的中间,但并非承上启下,打乱了整个段落的统一性和连贯性,应该删除。
在2015年8月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培训中,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黄友义讲了一个经典的译例,也采用了高度整合的策略。
原文:《汉字五千年》是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制作的大型人文纪录片,该篇通过文献资料、考古研究、访谈调研等多种表现形式,从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发展,到汉字对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作用,展现了五千年波澜壮阔的汉字发展史。
《汉字五千年》已译制成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和泰语九个语种图书及DVD,将为各国孔子学院及汉语学习者提供生动活泼的多媒体中华文化读物和音像教材。
译文1:Through historical records,archaeological research⁃ers and interviews with experts,Five Thousand Years of Chinese Characters,a voluminous documentary series,produced by the Con⁃fucian Institute Headquarters,the Office of Chinese Council Inter⁃national(Hanban),presents a five–thousand-Year history of Chi⁃nese Characters,ranging from its origin,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s well as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inheritance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documentary series has been rendered into nine languag⁃es in the DVD and book editions,namely English,French,German Russian,Spanish,Japanese,Korean,Arabian and Thai.These books and DVD may serve as vivid Chinese cultural and audio-vi⁃sual materials for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and the Confucian in⁃stitutes all around the world.
译文2:First full documentary on the history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ese script.
In eight episodes,accompanied by a book with explanatory il⁃lustration.
Available in Arabic,English,French,German,Japanese,Ko⁃rean,Russian and Spanish.
译文1采用文献型翻译策略,力求信息与原文一一对应;译文2简洁明了,译者摆脱原文束缚,整合提炼出信息的精华点,突显主要信息,表达效果不言而喻。
5 结论
翻译目的论提升了译者这一翻译主体在翻译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地位。就旅游网站翻译而言,译者在翻译之前应首先确定网站翻译的目的、原则和策略;翻译过程中不必一味拘泥于原文,应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兼顾译文接受者阅读习惯、审美心理以及接受能力;译者可采用省略、补充、转换等翻译方法,充分实现旅游翻译文本的“传递信息”和“呼唤”功能,真正体现旅游网站的广告宣传效应。
参考文献
[1]Nord 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33.
[2]范勇.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中国高校英文网页中的翻译问题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9:16-17.
[3]丁大刚.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90-92
[4]程尽能,吕和发.旅游翻译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47.
[5]蔡基刚.英汉写作修辞对比[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10-214.
[6]张美芳.诺德及其功能翻译理论《翻译为有目的活动--功能理论阐释》评介[J].外语与翻译,2003(4):54-76.
[7]黄琼英.云南省旅游网站翻译现状调查与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33(4):88-93.
【关键词】 导游;审美;美育
审美素质教育以其独有特点在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并强调“美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完全之人物”(王国维语),育人是人的灵魂的教育,但目前高职教育中有注重能力本位、注重工具价值培养的倾向。尤其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培养导游人员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如何培养真正高素质的导游——“美的使者”,而不是“导游变导购”或“上山讲神话,进庙讲鬼话,上车讲痞话”的低层次导游,也是当今“人才推动旅游”颇具意义的研究主题。
一、导游在旅游审美中的作用
且不说导游本身就是游客的直接审美对象,其秀外慧中的形象就是给旅游者传播美的讯息。正如常人所言“没有导游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导游必须懂得审美,知道美在何处,然后通过讲解正确地传递信息,让游客欣赏美、获得美的享受。导游就是审美信息的传递者。导游要精心地为旅游者做出行程安排,并指导协调旅游者的具体审美行为,激发旅游者想象,以使旅游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审美满足。所以导游又是游客审美行为的协调者。
二、导游必须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
旅游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活动。导游的责任不仅要向游客传播知识,也要传递美的信息,让他们获得美的享受。一名合格的导游人员要懂得什么是美,知道美在何处,并善于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不同审美情趣的游客介绍美。
(一)形象美
导游还要用美学知识指导自己的仪表、仪态,因为导游人员代表着国家(地区),其本身就是游客的审美对象。导游是旅游者见到的“第一道风景线”,其端庄的仪容仪表、得体的言谈举止自然能在旅游者的旅游审美活动中产生光晕效应,让行程在愉悦中开始。
(二)讲解美
1.生动准确的景点讲述
尽管“看景不如听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导游可谓拥有对景观的“最终解释权”。但并不意味着导游就可以信口开河哗众取宠,而是应该言之有理就实论虚,但求如荀子所云“言语之美,穆穆皇皇”。同时,“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也是导游职业毕生的追求。
2.热情洋溢的情感渗透
如果导游自己不能“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只是把导游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大家都常见许多地陪和讲解员毫无表情干巴巴地背诵程式化“台词”,不可能激发游客情景交融的旅游审美观。导游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不深爱自己脚下的土地,是很难做到成功和优秀的。
(三)服务美
“导游”的含义还包括负责安排旅客整个行程的吃住用玩等服务工作。“调动顾客两条腿,全凭导游一张嘴”,导游只有掌握带团艺术,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把握全局合理安排行程,妥善解决纠纷,做好公关协调工作,树立“从游客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游客”的服务理念,以“心灵美”保证整个行程的圆满。
三、旅游专业学生如何加强审美素质培养
(一)读万卷书——美育的基本前提
当今实用技能教育占了高职教育的主导地位,实用主义和功利色彩日益明显。但高职培养人才的目标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素质修养的提高仅靠知识技能的训练是达不到的,它依赖于人的鉴赏能力。鉴赏力实质上是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识别和判断的能力,它让人分清什么是善恶美丑,并有选择地进行进行接收。人的鉴赏力越高,越能迅速准确地把握住自然和社会中那些高尚的、美好的东西,并使之固化在自己头脑,成为个人修养的一部分。作为“民间大使”的导游,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特别是与审美对象相关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美学、心理学、地理学、民俗学、建筑学乃至宗教学等人文学科的丰厚知识,来谈审美修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基础和前提。只有掌握了广博的知识,才能挖掘出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二)上专业课——美育的主要渠道
高职专业课尤其是核心课都是围绕职业能力而设的,相关的职业素质在课程培养中自然得以体现,教师在教学中也势必重视相应的审美素质的培养。
1.创设审美情境,强化审美敏感性
所谓审美敏感性,泛指审美悟性或审美鉴赏能力。导游人员首先必须具备审美敏感性,不能发现美感知美的导游其审美解说必然没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面对的学生是在电视电脑陪伴下成长的,他们大都追求时尚也有强烈的审美要求,但也喜欢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来发现、感知美的元素。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说:“我们听完一段美的音乐,感受就活跃起来;我们读完一首美的诗,想象力就恢复了生气;我们看完一座美的雕像或建筑,知性就苏醒起来。”教师应当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投影仪、电视机、计算机等媒体电教手段,制作精美课件,通过图片展示、碟片放映、镜头剪辑、网络资源等方式创设良好的审美情境。教师优雅得体的风度、诙谐风趣的课堂语言、优美别致的板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等也构成美的情境;学生绘声绘色地表演,教师画龙点睛地点评,或者请职场中人现场精彩的导游示范等无不是美的情境,凡此种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审美感受力、想象力和理解力。
2.精选教学内容,凸显美育主题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内容上有所选择,淡化理论性强化人文性艺术性。如核心课程——导游实务,其地陪服务规程等重点内容就可结合当地旅游资源,选取相关景点利用模拟实训系统详尽讲解,让学生恍然大悟身边的美景。另如导游基础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尤其广泛,不可一一详述。自然美景、人文奇观、风物特产等内容也尽可择其美者、意义深远者重点讲授。导游语文课程教师也无妨从经典作品入手,在作品描绘的形象和学生的思维间架起桥梁,使他们理解、感知和向往美的世界。
(三)开选修课——美育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课程安排一般主要由专业技能课和公共课程构成,很少列入“美学”、“哲学”“民俗”“艺术”等相关课程。但选修课的大量开设完全可以弥补这一缺失,让学生从兴趣出发,以职业素养为动力,学习效果定然可以得到保证。
(四)开展活动——美育的有效手段
审美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审美,更要让学生学会感受美,以至学会制造美。各种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拓展和延伸,使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理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如“读书节”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审美素质,“导游大赛”可以激发、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另外诸如专题讲座、名曲名画欣赏、诗词朗诵会、摄影大赛、美文写作、文艺汇演、讲故事大赛、演讲比赛、歌咏大赛、举办各种展览、校园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在审美创造中获得审美的愉悦,理解美的意义,加深审美修养的积淀,提高审美趣味。
(五)美化校园——美育的重要环节
校园环境及校园的文化品味,对培养高职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升校园的文化品味,建设高雅文明、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并用美的规律来美化校园环境,是实施美育不可缺少的环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校应该让每堵墙说话。”他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也特别重视学校环境和大自然的教育作用,他领导的学校不论是校园的花草还是校舍内部的陈设布置无不凸显出教育意义。
图书馆前的“金钥匙”雕塑自然会告诉学生学习能打开智慧大门;校园里科学家的群像也同样能激励人们去探求科学与真理;精辟的校训往往也能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和自省的深思;参天的古木和优雅的建筑又何尝不能留住人们学习的步伐;岳麓书院“唯楚有才于斯为盛”的荣耀一直激励着湖大学子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美丽的环境氛围所展现的浓厚人文艺气息感染和熏陶着学生,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审美修养。
(六)建设师资——美育的必要条件
陶行知在上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教师培养的五大目标:健康的体魄、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和改造社会的精神,其中就涵盖了教师人文素质和美学素养。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高素质的艺术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美学素质;另一方面也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美学素质以及开展美育教育的能力。
总之,美育直接的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识别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水平。可以说,无论他们未来从事何种职业,美学都是他们生活的实际内容,都是他们走向成功所必不可少的要素。尤其是导游的职业特点更需要较高的审美修养,有人说,人是什么样的水平,大自然也就被‘化成什么样的水平。导游的审美修养将决定游客能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审美享受。无论从旅游行业的发展,还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加强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美学教育,是当前旅游职业教育的重点,也是中国旅游事业的使命之一。
参考文献
[1]吴攀升等.旅游美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7)
[2]赵湘军.导游实务[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8)
[3]陈蕾.浅谈怎样才能上好大学语文课[J].当代教育论坛.2005(4)
[4]吴茹.加强高职生的美育初探[J].现代技能开发.2002(11)
【江西旅游导游欢迎词】推荐阅读:
辽宁旅游导游欢迎词01-23
江西井冈山旅游景点导游词02-22
江西红色旅游12-29
江西旅游规划12-28
江西导游词日语03-12
江西婺源导游词04-29
江西瑶里古镇导游词09-11
介绍江西的英语导游词06-16
江西通天岩导游词经典07-08
江西武功山导游词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