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焦裕禄争当好干部(精选8篇)
上的讲话
2014年 4 月 23 日
同志们:
根据省市区委和教育局要求,今天我校召开“学习焦裕禄,争当好党员,争做好干部”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师德师建风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加强学习,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焦裕禄精神实质。
(一)学习焦裕禄精神,提高党性、道德修养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儿子、党培养的优秀干部,作为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有着一颗爱民的仁厚情怀,深入百姓,体察民情,访寒问暖。他前往兰考县委报到,衣着简朴,轻车简从,当他看到一群饥饿的孩子时,他拿出了自己携带的全部干粮;当他第一次参加县委会议时,他提议与会同志先到兰考火车站看一看,当看到火车来临时饥民争先恐后逃离家园的情景,众人被深深震撼;当他听说政府的救济粮没有及时发放时,他震怒了;当得知养牛老人被牛角撞伤,生命垂危,想见他一面时,他不顾自己已经被病魔折磨十分脆弱的身躯,深夜冒雨前去探望;在一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他还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资助更需要帮助的贫苦百姓……。面对双目失明的老人,焦裕禄同志深情地说出“我是你们的儿子”,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民情怀!这是多么崇高的人格力量!在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近半个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让中国走上了富国之路,人民生活富足,再没有旧日兰考饥民背井离乡、逃荒要饭的景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国家干部,我们代表的就是党和国家的形象,当我们面对群众诉求时,是否还记得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否拥有像焦裕禄同志一样的赤子之心、人民情怀?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一名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如果一名党员干部连
最基本的党性、道德修养都不具备,又如何能够公而忘私,干好本职工作,又如何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的深情值得每一个党员干部用心感受,用行动去实践。
(二)学习焦裕禄精神,立足本职,无私奉献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不顾病痛,真正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为锁住肆虐兰考的风沙,他亲自调查风沙的起因,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剧烈的病痛让他滑下了沙丘,但他没有退缩,忍痛坚持工作;当得知泡桐树可以在当地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对改善气候环境有巨大作用时,他亲自到苗圃了解情况,部署植树防沙工程,并亲手在沙丘上种下一株泡桐;当得知在苗圃工作的唯一的大学生要离开兰考返城时,他抓起一把兰考的泥土,忍着疾病的折磨,跌跌撞撞跑到火车站为他送行,没有责怪,没有批评,只是交待大学生回城后不要忘记曾经生活过的这片土地,把兰考的泥土做一下化验分析,为改变兰考的自然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为解决夏季水患,又是他在洪水季节,带领干部群众,顶风冒雨,查看水情,在看到村干部面对灾情一筹莫展,垂头丧气时,又是他一句一句的肺腑之言,激起了大家战天斗地的豪情。在我们今天的工作中,工作内容虽然不同,相同的是我们都会面临困难,面临困境。在困难面前,我们就应该学习焦裕禄面对困难,毫不畏惧,知难而上,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精神。
(三)学习焦裕禄精神,正直无私、清正廉洁
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公,两袖清风,清正廉洁、率先垂范。初到兰考的焦裕禄看到百姓的贫苦生活,在主要领导反对的情况下,带头取消了领导干部的特殊生活待遇;在为解决干部因饥饿浮肿而影响工作开展时,他冒着政治风险,主动拍板决定购买议价粮;当地区公署派专员调查时,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他大公无私、一心为公的精神,赢得了党和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当老百姓心存感激送来几条自家养的鲤鱼、孩子们高兴得说要吃红烧鲤鱼时,他教导孩子们要尊重别人的劳动,不能不劳而获;作为兰考县的父母官,他的女儿却连一
件体面的棉袄都没有……。焦裕禄同志正直无私、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的工作作风给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在当今社会经济稳步推进的大好环境下,我们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珍惜党和人民的信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加强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决不能用来为个人谋取私利。
二、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四比四看”活动。
为了把此项活动落到实处,学校迅速启动了“课内比教学 课外访万家”活动,并以“四比四看四争当”为抓手,在“比”中促使教师去学习、去提高、去探索、去积累、去完善;在“比”中掀起学生学、做、用的热潮,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高。
一是比学习,看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与积累,争当学习型教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习其他教师的经验,网络上学习优秀教育资源,教育杂志上学习理论知识,从而使自己成为学习型教师。
二是比技能,看教学基本功和活动组织技能,争当优秀辅导员。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没有老教师丰富,通过看别人、学别人、用别人的方法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迅速成长成为有经验的老师。
三是比课堂,看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达成,争当专业型教师。学校扎实开展“课内比教学 课外访万家”的活动,我们针对本学期专任学科教师的教学实际,老教师积极和新教师开展结队互学活动,互相听课研讨,共同打造高效而精彩的课堂。学校不仅安排了“说课、讲课”环节还安排了“观课、议课”等环节,还创造性地按所任教年级提前一天抽签确定内容,真正达到锤炼基本功,打造高效课堂,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使教师们不断成为专业型人才。
四是比研究,看主题研究型活动是否落实,争当科研型教师。我们还继续坚持以往的“每周一课、每月一篇优秀教案、每学期一篇高质量论文评比等活动,让教师们成为互评、互比、互学、互研的科研型教师。
三、加强领导、切实保障“四比四看”活动扎实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为了加强对这次活动的领导,经学
校党总支委和校务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四比四看”活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活动开展,组长由吴显敏同志担任,成员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与处室第一责任人组成。做到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把开展“四比四看”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参与的积极性,确保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二)结合实际,注重实效。要把深入开展“四比四看”活动与推进我校教育发展结合起来,与切实解决教师关心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细致的工作,营造学先进、比先进的浓厚氛围。从实际出发,推进课程改革,优化办学特色,以促进工作、促进科学发展、促进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通过创建党员先锋团队、争当师德标兵等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当他的骨灰回到故乡时, 3000多位村民夹道相迎, 男女老少放声大哭, 山河悲恸, 天地动容。
村大队为他建墓立碑。追悼会上, 无数挽联挽幛上写着“创业积痨, 治河心碎, 河星隐耀, 艰苦创业好领班, 吃水不忘挖井人……”
在他去世13年后的1993年, 县委、人大、政府为他新立纪念碑。揭碑仪式上, 几十位省市领导专程赶来, 数千名村民注目默哀, 集体表达对这位人民最忠实公仆的无限怀念。
他就是王海元, 河曲县巡镇镇曲峪村人。生前从1959年担任曲峪村党总支书记, 一直到他去世的1980年。1974年任河曲县委书记, 1975年任忻县地委副书记。
他是河曲县历史上获得荣誉最多也是最高的人。党的“十大”代表;5次被邀请参加国庆观礼并赴周总理的国宴;先后10次晋京, 4次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集体合影, 在怀仁堂讲过话。如此殊荣, 在忻州, 在山西, 也是屈指可数、凤毛麟角。
王海元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时间跨越近30年。他打碎了一个穷山恶水的旧曲峪, 重建了一个山清水秀的新曲峪。在晋西北贫瘠山区, 是第一家;在黄土高原, 也是奇迹。
曲峪被誉为黄河畔上的一颗明珠, 晋西北的“大寨”。
战天斗地, 治山治水, 不改变家乡面貌誓不罢休
1923年2月, 王海元出生于河曲县巡镇镇曲峪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4年他参加八路军, 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 王海元在战斗中负伤, 一块弹片嵌入右臂, 无法取出, 右臂无法弯曲。同年7月, 他谢绝了组织的转业安排, 穿着一身灰布军装, 复员回到家乡。
阔别5年的家乡是熟悉的, 也是极度贫穷的。
曲峪村和晋西北许多地方一样, 最大的特点是水土流失、十年九旱。“风沙漫天地不长, 牲畜缺草人缺粮”。亩产只有五六十斤, 百分之八十的人家常年过着“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的悲惨生活。
曲峪村全村总面积达1.8万亩。村东光秃秃的干山梁, 被12条大沟和无数条小沟分割得支离破碎, 干巴巴得活像一个个鸡爪子——下雨冲成鱼脊背, 天旱晒成干铁片, 起风刮成沙圪梁。村西守着黄河滩, 不仅同样受风沙之害, 赶上暴雨, 洪水像脱缰的野马窜出沟口, 淹没了黄河滩里的庄稼。黄河滩高低不平, 明沙圪梁烂泥洼, 庄稼长得像秃子头上的头发, 种十遍丢九遍。土改分地的时候, 人们宁愿要那干梁地, 不愿意要滩地。
故乡的山是穷山, 故乡的水是恶水。故乡的自然面貌不改变, 人民永远受穷困。
治山治水, 治沟治滩, 战天斗地, 这个经受了革命熔炉和战争烈火考验与锻炼的硬汉子, 下定决心要彻底改变家乡面貌, 誓要扭转跟着老天转的地瘦、多灾、低产的历史车轮。
一场新的战斗开始了。
治山治水, 一锹一镢, 寸土难移, 谈何容易?更何况治山治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群众都在搞单干, 人心不齐;群众很穷, 温饱尚难, 哪有资金和精力去治山治水?出路在哪里?出路在“组织起来”!
1951年, 王海元带头组织了第一个常年互助组, 共7户人家。
1953年, 曲峪北村成立了58户的初级农业社, 王海元被推选为社长。农业社穷居庙院, 连点灯、打油、买炭的钱都没有, 王海元把妻子结婚时陪嫁的一对手镯和一件新棉袄卖了, 给社里打油买炭, 又把家里仅有的一块毛毡拿到社里让会计铺上记账。
1955年秋天, 曲峪的四个自然村, 南村、北村、前后五门楼合并为一个500户的大社, 成立了高级社, 王海元又被推选为社长。他争取回国家治黄委员会的水保重点, 制订了治山治水的12年规划。
为了抗旱, 王海元带领群众在黄河边彻夜打下了16眼水井, 架起16个吊杆, 又在沟沟岔岔挖了20多眼水井, 浇了600多亩庄稼, 秋收夺得好收成。
新的形势面前, 王海元遇到了严重的困难。摊子大, 事情多, 什么事情都要找他, 忙得东奔西颠, 连顿热饭也吃不上, 连个囫囵觉也睡不成。更重要的是, 家底薄, 人们太穷了, 买树苗、买工具、买树种……根本拿不出钱来。很多人动摇了, 退缩了, 不干了……
此时, 王海元接到了政府通知, 要调他到城市工作, 待遇按原级别。只要他愿意, 马上办转业手续。
一边是捉襟见肘的生活困境和工作中的大难题, 一边是轻松舒适的城市工作, 他该何去何从?
治山治沟正在节骨眼上, 自己这时候走了, 谁来挑这副重担?
要坚持, 坚持!
谢绝了县里的好意, 继续投入战斗, 这是王海元最后的决定。
1956年初春, 治理掏泥沟的首场战斗打响了。
掏泥沟里全是白花花的流沙, 寸草不生, 群众“谈沟色变”。王海元带着280多个强劳力, 冒着刺骨的北风, 冲进沟里。流沙被风卷起, 朝着人的眼里、嘴里灌来, 眼睛睁不开了, 嘴里、耳里、鼻子里全是沙子。铲起一锹来, 马上就会流去半锹;挖好一个坑, 说话间又能填成半个坑, 常常是干上一天, 也不见什么痕迹。王海元不断给大家打气, 他不顾伤痛的右臂, 带头猛干、苦干, 挖一尺不行就挖三尺;挖坑一次不行, 就挖两次、三次;手上的血泡, 起了破了, 破了又起, 一层层地脱落……苦战一月, 终于战胜流沙, 在梁上筑起了梯田, 挖满了鱼鳞坑, 种上了洋槐;在站不住人的流沙陡坡上, 修下台阶似的水平阶, 压上不怕风沙的红白柳条;在沟底, 修起一道又一道的闸沟大坝, 栽上一行行的果树。
首战告捷, 但掏泥沟能不能经住山洪的考验?人们疑虑重重。
一天, 黑云突起, 霎时间, 雷电交加, 大雨倾盆, 山洪四起。王海元冒着大雨向掏泥沟跑去。一路上, 只见各坡各沟山洪滚滚, 急流如泻, 心里不禁着急起来。但走进掏泥沟一看, 梁顶、坡上、沟底, 到处是亮闪闪的“小水库”, 绿茵茵的小树林, 咆哮的山洪竟连个影儿也不见了。
王海元激动地不顾一切跑回村, 含着兴奋的热泪, 沿街转巷大声呼喊“快到掏泥沟开会!快到掏泥沟开会!”当惊奇的人们像赶会般地涌向掏泥沟时, 热泪喷涌而出, 整个掏泥沟里响彻了人们欢呼的声音。
铁的事实, 终于打破了穷山恶水“治不了”的迷信思想, 整个曲峪掀起了治山治水的新高潮。
黄河岸边10里长、20米宽的护岸林带栽起来了;高灌站修起来了, 奔腾不驯的黄河水, 顺着渠道乖乖流进了园田;1962年开始, 曲峪大办了多种经营, 在不长的时间里, 粮食加工、农具修配, 钉鞋、缝纫、烧窑、编织、油坊、粉坊、豆腐坊、醋坊等20多项副业陆续办起来了;万荣牛、广灵驴、新疆细毛羊、内江猪、梅花鹿等优种牲畜都陆续引进来了。
1966年, 为了彻底解决枯水期机灌站抽不上水的难题, 王海元带着社员们在黄河畔挖掘河床, 干砌引水涵洞, 站在齐大腿深的深水里, 冻得牙打颤, 唇发紫, 苦战48个昼夜, 黄河暗洞工程竣工。从此, 只要黄河水不干, 暗洞水长流。这项工程是王海元设计提出的, 得到了水利专家的高度评价。
曲峪变了, 变得不可思议。
治了梁、治了坡、治了沟、治了滩、蓄了水、保了土, 建成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只见风沙和瘠土的穷曲峪, 变成一片绿色的树海。烂河滩从此变成米粮川。
在当年90%的合作社连农民的肚子也填不饱的背景下, 曲峪的巨变令人震撼:4300亩新造水地, 3500亩果园, 6500亩森林, 1500亩梯田, 370座淤地坝, 70万斤年水果产量, 粮食年产量从60万斤到350万斤, 增长5倍多;人均年收入从30元到330元, 增长10倍多;公共积累达780多万元, 户均万元……
20余年, 王海元耗尽全部的心血和汗水, 用无私的奋斗和激情换来了这些数字, 也换来了曲峪人民的万贯家产。
时任水利部部长的钱正英视察曲峪后, 称赞是“治山治水的榜样”, 《人民日报》《山西日报》等报刊多次报道了曲峪治山治水、改变面貌的事迹。
至人无己, 忘我无我, 把最无私的爱都给了父老乡亲
层层叠叠的梯田, 缠绕在起伏蜿蜒的梁坡上, 漫山遍野的密林, 随风摇动, 沟沟坡坡上的果木树, 桃李争艳, 果实累累;白云般的羊群, 在山坡上欢蹦乱跳。顺着黄河岸望去, 平展展的园田, 一眼望不到边;机灌站的抽水机, 在隆隆嘶叫, 澎湃的黄河水, 乖乖流进了园田;优美的民歌声, 荡漾在田野上……
景色如画, 生机盎然, 这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曲峪新农村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景象。
为了描绘这幅美丽图画, 王海元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和克服的困难和挫折。
1955年大旱, 南北村社员因争水浇地起了冲突, 纠集几十人手执铁锹准备械斗, 王海元挺身而出, 大喝一声“有胆的向我劈来!”制止了械斗, 团结了群众。
1957年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 冲得曲峪崖塌地毁, 颗粒无收。百姓纷纷卷起铺盖要走西口。王海元带着老党员赶到渡口, 说“你们相信共产党, 就不要走!”从此, 他带领群众劈石开山, 破土引洪。
文革动乱时期, 王海元被打成了“走资派”, 被捏造罪名, 贴大字报。被两次革职, 一次取消省党代表资格, 一次取消全国人大代表资格。
王海元被人们称作是农民政治家。他善于做群众工作, 坚持原则, 更能够抛开稿子, 讲出许多生动而富有哲理的“自造语言”。如“没有怂兵, 只有怂将”“干部干部, 先干一步”“鸡下蛋, 蛋生鸡, 山区建设只能靠自己”“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挑担子的人就比空走的人快得多”……深入浅出地将许多大道理形象化。
王海元治山治水不仅有胆, 而且有识。他文化不高, 辩证法却用得好。他总结出集中治理、综合治理和连续治理“三个治理”, 治土与治水结合、治山与治滩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建设与养护结合“四个结合”的治理经验, 科技含量很高, 很符合自然规律。他总结的“生物养工程, 工程保生物”“三分建设、七分养护”“治水不治土, 有水无用处”“治滩不治山, 农田遭祸端”等经验到今天, 在水保上也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他设想成功地黄河引水暗洞, 填补了黄河枯水期灌溉的一项技术空白。
他敢于藐视任何困难, 敢于向穷山恶水进行长期战斗。他善于通过政治思想工作, 把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变成曲峪群众的共同思想。他既有治山治水的全盘计划, 又能集中力量在一沟一坡上搞个天翻地覆。
王海元一手培养出来的干部们至今都铭记着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实干精神。
生于斯, 长于斯, 工作于斯的王海元, 深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穷苦农民, 最盼“实打实”, 最怕“假大空”, 因而每一项工程的上马, 都是在充分科学论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策的。干一件, 成一件, 受益一件。
在1958年虚报浮夸的年代里, 乃至70年代“五项革命”“割资本主义尾巴”极“左”思潮中, 王海元甘冒撤职、被“批判”的风险, 也绝不干“损害父老乡亲的事”, 这也正是他得民心之所在。
上世纪70年代, 大队每年进行生产大检查, 路过果园瓜地, 王海元从来不让干部们白吃群众的东西, 吃一次瓜每人交款2毛, 吃一次果子每人交款2毛。当时每个劳动日才分1元钱, 按说大队干部检查工作吃个瓜果再平常不过了, 但他教育干部, 立党为公要从小事做起, 群众才会信赖。
王海元没有上过学, 但从1952年到1980年的工作笔记有57本, 约有80余万字。他的一生受毛泽东思想影响极大, 《毛泽东全集》看过不止一遍。每晚睡前必看书, 《矛盾论》《实践论》是最感兴趣的文章。
他用愚公移山的精神, 给群众栽下“摇钱树”, 让群众端上“铁饭碗”。
1971年, 曲峪遭受了百年少见的特大洪灾, 冲毁了1200亩良田, 冲走了5万多元的物资, 但这一年仍然取得了全面丰收。
1972年, 又遭到了百年少见的大旱灾, 风、冻、虫灾连续发生, 但这一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年头。
人们说, 曲峪在大灾之年出现了“四个较大”, 产量较大、收入较大、发展较大、对国家贡献较大。也就是在他去世的前一年, 1979年12月,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亲自签署国务院嘉奖令;“河曲县巡镇公社曲峪大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成绩优异, 特予嘉奖, 此令。”
王海元在治山治水的战斗中始终是一位斗士, 勇敢坚毅, 但他更有柔情的一面, 他把最深的感情都给了群众。
孤儿、孤老、军烈属、贫困户, 都忘不了海元书记对他们的关爱。
孤儿樊保是王海元接济长大的, 为了感恩, 他把名字改成“王保社”, 意为保卫合作社。他结婚都是王海元一手操办的, 逢人就说, 要不是海元书记, 他早就冻死饿死了。
北村王七林老太太是位烈属。每年过年、过古会, 王海元都把老人接到家里吃饭, 还让妻子把家里不多的口粮挖给老人, 渡过青黄不接。当老人得知海元书记去世的消息后, 久久泣不成声。
一尘不染, 两袖清风, 对自己极度“自私”
王海元说:“小便宜是糖衣炮弹, 吃着甜, 害处大。”
在河曲, 街头巷尾至今还流传着关于他“一颗西瓜”“五斤牛肉”“几条黄瓜”的故事。
路过瓜地, 看瓜的社员拉他到地里吃了一个西瓜, 临走时他硬留下了5毛钱。他说:“我吃一个瓜虽说算不了什么, 可是大队120多个干部都看着我, 每人一个, 就是120个, 那还了得。”
他帮七队到巡镇卖菜, 在集上碰见熟人, 请吃了几条黄瓜。客人走后, 他自掏腰包付了账。
腊月, 队里给社员们分完了过年的肉, 还剩40多斤牛肉, 决定把肉平分给没有杀猪宰羊的干部。当一位干部把5斤牛肉送到王海元家里时, 他说什么也不要, 他说:“咱当干部的不能比社员特殊。”
类似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担任县委书记后的王海元, 依旧爱吃家里的五谷杂粮、家常便饭。他住在烧地炉子的平房办公室, 没有沙发, 只有一个帆布躺椅。吃在县政府的集体大灶上, 坚决不让另立小灶。
他下乡带的是一个黄色书包, 包内装着一个半导体收音机、一个笔记本、一张河曲地图。
他跑遍了河曲的300多个村庄。
他担任忻县地委副书记后, 人们说, 再没有见过或听过像他那样贫寒的“副地市级”干部。
除了部队赠送的一件黄棉布大衣外, 他终身没有穿过超过20元的衣服。最“高级”的衣料是维棉布, 最“时兴”的鞋子是黄胶鞋。
晋京观礼, 别人劝他做件新衣, 他幽默一笑:“毛主席保证不嫌我穿得赖!”
现在的人或许觉得不可思议, 一个当了20多年总支书记, 七八年县委书记以上职务的人, 会穷吗?
看看他曲峪的旧房, 第一印象就觉得他还不如曲峪的普通老农, 家具、衣什、杂物, 除了“破”“旧”之外再找不出可以形容的字眼。算算他20多年来家中人均生活费只有7.5元这一笔账, 更会觉得他生计艰难。
曲峪富了, 可没有富了王海元。
他1959年被提拔为公社副主任兼大队书记后, 经济待遇便与大队完全脱钩, 45元薪金之外分文不取。大队补贴工、公社下乡补助, 一概拒绝。
拒绝换来了清贫。终他一生, 家庭人均生活费没有超过15元, 去世后还欠下1千多元债务。
这是一个完完全全靠工资生活、没有丝毫染指“外财”的人物。
常年超负荷的工作, 王海元劳累过度, 积劳成疾。1976年冬天, 他已经患上冠心病, 大夫要求必须住院治疗, 但他对工作那样负责, 把最后的精力都消耗在工作上, 导致心绞痛反复发作, 病情加重。
1980年4月, 王海元下乡跑了一个多月, 劳累过度, 心脏病发作。6月, 重病期间, 从医院到家有4里的路程, 他坚持步行, 从不用公车接送。
同事们去看望他, 他仍然询问南石沟大坝的情况, 那是他当县委书记时亲自设计安排的骨干大坝。当时他说话已很吃力。
8月4日, 王海元病发, 抢救无效死亡。
王海元去世第3天, 遗体在太原火化, 骨灰中最显眼的就是那块在他身上存在了30多年始终无法取出的弹片。
海元书记的一生是清贫的, 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重于泰山。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回答“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考题。这似乎是一道简单的考题。这又是一道极难回答的考题。而王海元用什么作答?终其一生, 全部的信念、精力、坚韧、心血、汗水……
人民怀念王海元, 时代呼唤永恒的
一、树立公仆情怀,强化为民服务意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共产党人情感的最高体现就是对老百姓的赤子深情。当年焦裕禄书记冒着漫天大雪走村串户为群众送钱送粮,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这正是他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公仆情怀的生动体现。今天,我们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就是要不断强化为民意识,深怀爱民之情,时刻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多办利民实事,扎实推进“六城联创”、农村安全饮水、井井通电、乡村清洁工程等民生项目。善谋富民之策,时不我待地抓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二、锤炼求实作风,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求实”是焦裕禄为人、为官、做事风格的真实写照。“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当年,焦裕禄书记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走遍了全县149个大队中的120多个,掌握了“三害”(风沙、水涝、盐碱)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作出和实施了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我们贯彻落实总书记“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的要求,就要多深入调研掌握实情,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严格执行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调查研究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定期听取群众意见制度,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要多做打基础谋长远的实事,深入推进民主科学决策、便民服务、矛盾调解化解、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要多干促进科学发展的大事,抓好产业集聚区和商务中心区两个载体,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抓住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机遇,统筹推进城乡发展;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促进农民增收。
三、弘扬奋斗精神,激发为民服务干劲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立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面对兰考自然灾害的肆虐和贫困落后的状况,焦裕禄同志以“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大无畏气概,带领全县人民与“三害”作斗争,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改天换地的英雄壮歌。如今,兰考要如期实现“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奋斗目标,就要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干事业的那股“拼劲”,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绝不止步,不见成效决不放手。要坚持勇往直前的“闯劲”,先进地区已有的,要学着干;别人没干或没干成的,要探索干;对确定的目标任务,要顶着困难干,扛着压力上。要有锲而不舍的韧劲,无论是招商引资、转型发展,还是清洁工程、信访稳定,抑或是作风建设、反腐倡廉,都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必须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用我们的不懈努力,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四、培养道德情操,永葆为民服务本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 一个在兰考仅工作470多天的干部,却能在群众心中铸就一座永恒的丰碑,在党员干部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时隔50年,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至今依然感人肺腑、令人震撼,激励着无数个像我这样在农村工作的基层干部。我愿时刻以焦裕禄为榜样,学习焦裕禄精神,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
学习焦裕禄的为民情怀,我用真心贴近群众
为民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总书记高度概括的焦裕禄精神,其实质是必须与群众心连心、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是我们成长进步的所依所靠。在工作中我一直践行着群众路线,学到了本领,锻炼了自己,也收获了幸福的体验。赵廷贵是我们村的退伍老兵,现在成了村里的老作家,每次有点喜事、好事情他都会过去做点诗,写点词什么的,我下村的时候经常可以见到在他在外面溜达,与他也比较相熟。他作为村里的老人,对村里的工作经常地献言献策,为我们解决了很多难题。有一次本村讨论潮白河大渠清淤问题的会议,赵廷贵也参与其中。我与书记、主任讨论具体实施措施的时候说“咱们村怎么怎么样,咱们村要怎么怎么办”这时候赵廷贵就在旁边认真听着、记着,不时的提出一些合理可行的建议,会议刚一完事赵廷贵就拉住我说,“小孟啊,你每次都说咱们村、咱们村的,确实把六各庄当成你自己的村了,我觉得以后村里有事找你肯定没错”,说实在的当时我都没反应过来,其实我也是无意识的说的,可是他却听得很认真,仅仅通过这一件小事就对我表示了信任,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其实群众们很朴实,你为他们做一件小事他们可能会记你一辈子的好,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要保持赤诚之心,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学习焦裕禄务实作风,我用实干帮助群众
务实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也是焦裕禄的工作作风和人生态度。他在兰考的475天中,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当时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了走访、蹲点调研,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夜以继日察灾情、找办法、定规划,终于创造性地制定出一套简便、易行、实用而又符合科学规律的治理“三害”的方法。我理解焦裕禄的务实精神,就是坚持勤奋工作、埋头苦干,对所包村的群众负责,带领群众致富,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村级事务工作。李进瑞为我村的老党员,平时在村里属于那种不挑事,不惹事的老实人。夏天的时候,他们家前排的服装厂因为使用水冷空调,每天都有大量的废水流过他们家旁边的水沟,长时间的浸泡造成李金瑞家厢房内的蜂窝煤潮湿,厢房内的其它粮食也被浸泡发霉,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他曾找过大队书记,商量着如何进行解决,但是并没有从实质上解决问题。我在了解情况之后,首先到他们家了解、查看物品的损失情况,随后与书记一起到服装厂与负责人商量解决方案,经过一番的讨论,最终确定由服装厂购买水管,从空调口接出水管直接排放到村子的排水渠里,避免空调废水遍地流,造成水沟旁边的住户财产的损失。通过这一次的调节李进瑞对我的工作也非常肯定,每次我到村他只要看到我都会和我聊天,无话不说。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只有时刻为群众着想,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解决群众问题,切实践行好群众路线。
学习焦裕禄清廉品行,我用廉洁带领群众
清廉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焦裕禄一生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不怕苦,不为名,不图利,是清廉政治的实践者和光辉典范。县里一位管财政的领导干部主张把县委办公室装潢一下,办公桌、椅子、茶具全部更换新的,焦裕禄明确反对说,“坐在破椅子上就不能革命吗?灾区面貌没有改变,还大量吃着国家的统销粮,群众生活很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焦裕禄以自己的言行,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思想境界。平时,我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廉政学习,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物必自腐,而后生虫”党员干部不谋私情,不谋私利,才能经得起各种考验。平时我与村里的党员、村干部一起收看全国共产党员远程教育节目,从学习中熏陶自己,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在保证自己廉洁的同时,时刻提醒村干部,要认真履行履职遵纪承诺,认真遵守我镇《村级管理制度汇编》,村里的重大事项都要进行民主协商制度,实行“六步决策法”,避免出现不透明、不公开的现象。督促村干部严格按照我镇出台的村级财务制度,做到不坐收坐支。与村干部一起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风尚,模范遵守法律法规。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政治警觉,做到谨慎交友,从善交友,丰富自己的内涵,从生活上防微杜渐。
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如果心中有群众,动力则是无穷的。焦裕禄同志已经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用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塑造的不朽精神丰碑,却“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我将继续以他的公仆本色和崇高风范为指引,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姿态服务群众,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情操,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头,践行“为民务实清廉”,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播撒在王卜庄这片热土上!
干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系统《开展“学习焦裕禄精神,争做新时期焦裕禄式全体教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坚持继承光荣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坚持加强个人修养和接受教育监督相统一,学习焦裕禄精神,争做新时期焦裕禄式干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学习焦裕禄精神活动,在焦裕禄精神的教育、激励和推动下,全体教师政治坚定,风清气正,精神更加振奋,作风更加扎实,心系学生为学生谋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能力素质进一步提高。
1、学习焦裕禄同志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使全体教师树立起服务学生、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的良好新风,遏制不安心本职工作、心态浮躁、不思进取、贪图享受、敷衍漂浮、吃喝玩乐、打牌赌博等不良风气,更加密切党与人民学生的血肉联系;引导全体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加强锻炼,全面提高全体教师调查研究、科学决策的能力,提高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能力,提高服务学生、凝聚人心的能力。
2、学习焦裕禄同志牢记宗旨、心系学生的公仆精神,自觉摆正与人民学生的关系,不断增进与学生的真挚感情,时刻将学生冷暖挂在心上。
4、学习焦裕禄同志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奉献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人生价值与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真正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员推动发展、服务学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三、活动内容
学习焦裕禄精神活动,要求全体全体教师都必须参加,通过配合形势学、结合实际学、联系任务学,瞄准目标学,引导全体教师深刻理解焦裕禄精神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自觉地弘扬焦裕禄精神,争做焦裕禄式的全体教师、争创焦裕禄式的工作业绩。
1、重温焦裕禄事迹。组织全体教师重温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深入了解焦裕禄同志在兰考470多天里做了什么、给当地人民带去了什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什么,使焦裕禄事迹深入人心、鼓舞人心。
2、学习焦裕禄品质。全体教师要经常用焦裕禄事迹对照自己、反省自己、激励自己,从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中学习其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切实把焦裕禄同志的优秀品质铭记在自己头脑里、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在具体行动上、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3、弘扬焦裕禄精神。深刻理解焦裕禄精神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纠正和摒弃那种认为焦裕禄精神已经过时的错误思想。自觉地弘扬焦裕禄精神,在全体教师中大兴服务学生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敬业奉献之风。
四、主要原则
开展学习焦裕禄精神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每个全体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剖析自己,积极开展自我批评,查找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要主动征求别人意见,诚恳接受全体教师的批评。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激发干劲、弘扬正气,增进团结、促进工作。
3、坚持走群众路线。全体全体教师要相信和依靠群众,积极主动地广泛征求意见,自觉接受群众和学生的评议、监督。要把作风是否得到转变、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
4、坚持全体教师带头。全体教师要带头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把加强党性修养贯穿到具体工作中,体现在具体岗位上。全体教师要带头讲党性修养、重品行锻炼、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全体教师。
五、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
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学习提高阶段(4月20日至5月30日)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1、组织集中学习。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关于开展“学习焦裕禄精神,争做新时期焦裕禄式干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增强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学习以个人自学为主,与支部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开展典型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等形式相结合。各党组织每个星期要保证一天的集中学习时间,制定好培训学习计划。
2、丰富学习教育形式。扎实开展好“六个一”活动:
(1)看一部电影,即《焦裕禄》;
(2)读一篇文章,即《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3)开展一次焦裕禄精神集中宣讲,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作“学习焦裕禄精神”专题报告;
(4)开展一次焦裕禄精神大讨论活动或专题辩论活动。
3、开展心得体会交流。每一位全体教师都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学习感受,对照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开辟学习园地,开展心得体会交流活动。通过学习、讨论和交流,使全体教师深刻理解焦裕禄精神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自觉地弘扬焦裕禄精神。
“止,而后能观”是一句广告词,来自于《大学》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表达出的是一种有着历史沉淀的长者智慧:扫除杂念认清方向,追求卓越、历久弥新。企业文化就是要建立共同价值观,用精神激励的方法调动企业成员积极性,规范企业成员的行为,并自觉遵守,形成一种作风和精神,从而获得企业长远发展的精神动力。今天我要讲述的这个故事,就是我们同济支行的前辈们用行动向我们这些新人传递着中国银行的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感。
同济支行坐落在武汉同济医院内。每天一大早,就会有从各地慕名而来的人涌向同济医院,同济支行自然也是川流不息、人来人往,医生、护士和病人构成了支行的主要服务对象。今年的7月,对武汉人来说是个让人记忆深刻的日子。在经过几天几夜暴雨的冲刷,整个武汉市都好像被泡在了水里,同济医院也不例外,我和同事们几乎是淌着齐腰的积水到行里来上班。而客户并没有因为暴雨的到来而减少,支行依然如往常般忙碌。一天,有位病人在同济医院大楼内部的ATM取款,因腿部刚动完手术行动确实不便,又非常着急取钱来缴纳接下来的手术费,导致操作失误其银行卡被吞入ATM机中。这位病人的家属又因为在其它地区无法及时赶到,病人显得十分无助,且情绪激动难以自制,开始敲打ATM机,周围渐渐聚集人员围观,事态眼看就要失控。同济医院的工作人员立即联系我们支行,希望尽快派工作人员前来帮助这名病人,取出被吞的银行卡。在接到同济医院的求助电话后,大堂的陈经理并没有因为外面的瓢泼大雨和浑浊的渍水而迟疑,带着我披上雨衣、搂起裙脚出发,前往同济医院大楼援助病人解决燃眉之急。
在浑浊的渍水中前进,简直危机四伏。我们不仅要警惕被雨水顶翻的井盖,还要注意远离高压线区域。大水和暴雨的阻隔,让平常只要不到5分钟的路程,我们却摸索了大半天。在赶到了ATM机旁后,我们立即向病人和护士沟通了解事情的起因,并迅速为病人取出了被吞的银行卡,病人的情绪也得到了安抚,在场的医护人员和病人纷纷点赞,都为中国银行员工不畏险阻,为客户及时解决困难的精神所感动。也正是这一丝丝的成就感打消了我之前心中的恐惧和抵触。要知道,就算是两个女汉子在医院里面的积水中行走也是需要莫大的勇气,也非常感谢我们的行长在我们回来后为我们准备了酒精和热水消毒,让我们温暖万分。
也许这是个太过平常的故事,没有鲜花和锦旗,每天都在中行各个网点发生着。来支行工作不到半年,我的客户有抬着担架的、坐着轮椅的、挂着吊瓶的,还有那几位手脚不便的可爱老人……每天都会遇到不同原因、不同状况的特殊人士,而他们需要我们更多的耐心和倾听,心中有爱、认真服务好每一位顾客也应该是我们中行人的宗旨。
首先要明确焦裕禄精神的实质。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虽然只有短短20个字,但要实实在在地做到却并不容易。可好干部就应有迎难而上的本色,只要将焦裕禄精神铭记心中,朝着那个方向一步一步迈进,四个字四个字地践行,就能做一个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其次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党的干部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时刻将人民放在心中,远离各种低级趣味,筑牢防腐拒变之墙。建议有空就读读书、听听音乐、看看报,活到老学到老,取书中之精华,吸乐中之灵气,学报中之经验。
第三要树立做人民公仆的决心。要像焦裕禄一样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新时代党的干部队伍中需要公仆,需要时刻不忘群众,时刻将群众放在第一位的干部。干部只要有做人民公仆的决心,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本月17-18日,***同志来到他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兰考县,他强调,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从1962年冬天到兰考担任县委书记,到1964年5月积劳成疾不幸逝世,不到两年时间,焦裕禄同志为了改变兰考贫困面貌,抱病带领全县人民与严重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然是老百姓,树立了一个优秀基层干部的光辉形象。焦裕禄同志不仅给兰考人民创造了宝贵的物质财富,更给党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焦裕禄精神。今年距焦裕禄同志逝世整整50年,50年来焦裕禄精神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市县层面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深入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学习他“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不断汲取践行群众路线的养分,争当基层好干部。
学习他亲民爱民的公仆精神,筑牢理想信念“压舱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正因为焦裕禄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他才能始终做到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而焦裕禄亲民爱民情怀更深层次的来源则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他时刻不忘用党的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提升马克思主义修养,连临终前的病榻的枕下都放着两本书——《毛泽东选集》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习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丧失了理想信念,亲民、爱民、为民的情怀和宗旨就会变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作为党员干部学习焦裕禄,一方面,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深入领会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抵制各种不良思潮的侵入,大是大非前头脑清醒,大风大浪中立场坚定,大起大落间方向明确。另一方面,要时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的事业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凡有利于人民的事就积极去做,凡不利于人民的事就坚决不做,始终把个人信仰、人生价值定位在为人民服务之上。
学习他科学求实的实干精神,汇聚实现中国梦“正能量”。焦裕禄在兰考工作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多,之所以能够在治理内涝、风沙、盐碱“三害”问题上取得实效,赢得兰考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正是因为他在兰考工作的470天里,深入到120多个生产大队走访调研,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治理内涝、风沙、盐碱灾害的办法,抓住了改变兰考落后面貌的“牛鼻子”。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做到“三严三实”就要学习焦裕禄科学求实的实干精神。一要扑下身子摸准实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科学的决策必须建立在了解地方实际的基础之上。基层干部要树立问题导向,扑下身子深入到困难最大、问题最多、发展最难的地方去,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深挖“症结”,找准“病根”。二要科学创新找准实策。在了解实情的基础上,要根据地方实际,敢于突破常规思维、常规路径,找准发展的路子,用科学的理论攻坚克难,用创新的方法清除积弊,用务实的举措促进发展。三要脚踏实地务求实效。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督促检查、一抓到底。一些关键的、重要的环节,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抓紧抓好,用一个个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检验的实绩,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学习他迎难而上的大无畏精神,当好深化改革“先锋官”。焦裕禄曾经说过,“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这就是共产党人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大无畏精神。他到兰考上任时,正值兰考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他不怨不艾,不等不靠,不畏艰难,带领全县干群向“三害”发起总攻。新时期的“迎难而上”主要体现在“敢于担当”上,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特别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触及到深层次矛盾和重大利益调整,每一次改革都是严峻考验,每一个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敢于啃“硬骨头”的勇气,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只能停留在构想阶段,无法落到实处。基层干部更是直接面对困难、问题和挑战,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霸气,勇当全面深化改革的“先锋官”,带领广大群众攻难关、解难题,以奋发有为的激情,争分夺秒“抢”,有胆有识“闯”,千辛万苦“拼”,脚踏实“干”,不断将全面深化改革事业引向深入。
【学习焦裕禄争当好干部】推荐阅读:
关于党员干部学习焦裕禄心得体会10-07
向焦裕禄学习心得05-28
学习焦裕禄精神教师09-16
一要学习焦裕禄精神07-14
学习焦裕禄、文朝荣体会09-07
党课讲稿;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07-22
高校教师学习焦裕禄同志精神心得10-09
新时期如何学习焦裕禄精神征文10-18
学习焦裕禄精神 做为民心得体会07-19
4月大学生思想汇报:学习焦裕禄为人民服务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