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小学生活叙事文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难忘的小学生活叙事文(精选8篇)

难忘的小学生活叙事文 篇1

青春如歌,小学六年生活仿佛昨日的云霞,真美!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教室,我的课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难以忘怀。小学六年生活是他们陪伴我走过来的,我即将小学毕业了,想到那一刻,我的心中满是不舍,因为这里留下了我无尽的美好回忆。

还记得六年级上学期的`那次拔河比赛,是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集体需要团结的真谛。我清清楚楚地记得,那天,同学们个个热血沸腾,脸颊像红苹果一样。我明白这一切都是蒋老师鼓励的结果,因为在比赛前老师一直给我们鼓劲打气。当广播通知大家去操场集合时,“唰”的一声,大家起身快速排好队直奔操场而去。

第一个上场的就是我们班。我们心中涌动着一股难以言表的激动。大家望着那金光闪闪的奖牌,格外耀眼。老师对我们的期待是拿第一。当哨声响起,大家使出浑身的力气一起向后拉。与此同时,老师大声地为我们加油,邻班的同学们也为我们助威。我们在心里默默祈祷:绳子啊绳子,你可要为我们争口气啊!听着老师们、同学们的声嘶力竭,我暗下决心,我们一定要取胜。通过我们的齐心努力,我们终于赢了第一场比赛。赢得了开门红的我们,真是一发而不可收,连续赢了接下来的几场比赛。

终于到了最后的决赛了,随着一声清脆的哨响,我们使出最大的力气拉着绳子,而对方也不甘示弱,就这样双方僵持不下。两分钟过去了,三分钟过去了……大家感到手酸了,腿也开始发抖。这时一直为我们加油的蒋老师大声喊道:“大家听我口令,按照我的节奏一起用力,坚持,每个人都不要放弃,我们一定会赢!”随着老师富有节奏的口令全体同学一同发力,压阵的小胖子陈子轩咬紧牙关,脸涨得通红,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一个劲儿地往下掉。小个子张继鸿几次摔倒,但是他立马爬起来又接着拉,一直坚持到最后一秒。最终我们用团结和拼搏赢了这场比赛,我们夺得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千言万语化作我们溢出眼眶的泪,那一场比赛成为我脑海中永久的记忆。

新年过去了,我们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我永远记得那一天,当我们走进教室的时候,黑板上四个耀眼的大字“欢迎回家”顿时让我感觉迎面扑来了一股温馨的气息,黑板上还有一颗红包树,是老师精心画出来的,上面挂满了红包。我们个个都期待着:里面会有怎样的惊喜等待着我们呢?到了晚上,老师为我们一一揭晓了答案,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新年红包,里面包含着老师对我们的美好祝福与期待。蒋老师,谢谢您的良苦用心……

难忘的小学生活叙事文 篇2

日常生活是文化最表层的显现, 见证了文化的发展历程。《古韵》的日常生活叙事表现为寻常小事的诗意美、日常生活中的女性美以及对安宁生活的眷恋之情。

《古韵》中不乏渲染浓郁的中国风情的细节, 例如房间的布置:

“房子两侧是窗户, 一侧窗前是一大架开满了花的紫藤, 微风吹过, 香味扑鼻, 就好象把花吃到了嘴里。另一侧窗前是紫丁香, 白色和淡紫色的丁香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迷人, 香气时苦时甜……面对紫藤的窗前摆放着一条黑漆桌案, 光滑透亮, 可以反照出美丽的紫藤花, 我常在此练习书法。一张大红漆桌案放在面朝紫丁香的窗前, 这种红漆是北平最好的, 红得发亮……”[1]

义母家里的陈设布局显示出文人高雅的品位:

“家具都是红木的, 桌椅上铺着紫色和兰色的汉代丝绸, 不带刺绣。纱窗帘是浅黄色, 阳光照进来, 嗅闻到一股水仙的馨香。在过去, 养水仙是门艺术, 水仙养在盆里, 放上水, 铺上精选的小卵石……”

室庐、花木、水石、书画、器具、蔬果、香茗等构成的物态环境, 固守着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气质, 表达了东方人的生活观念。作者立足于民族性, 描述的是中国文化中所独有的事件和意象。

再如妈妈和五妈挽发髻的情景:

“阳光透过竹帘, 投下淡灰色的暗影, 立时使人感到屋里凉爽怡人。轻风吹拂, 金色的阳光洒满整个房间。妈点燃几柱香, 插在瓷佛像前的香炉里, 烟雾缭绕, 香气飘散。五妈拿了一把象牙梳子, 正给妈梳头, 她那纤细的手指, 也像象牙一般白皙, 滑润。两双玉手在乌黑的头发上梳理, 宛如盛开的玉兰花瓣。”

妈妈招待客人的场景:

“妈让张妈从地窖里拿一坛陈酒, 双溪陈酿有股特殊的香味, 介于水果香与花香之间。我爱看她们洗了手, 然后小心地揭去封泥, 刚一打开盖子, 屋里便溢满了一股奇妙酒香, 每当我嗅闻着山上浓郁的野花香和阳光送来的植物的馨香时, 总不禁联想起这奇妙的香味。妈接过一小杯, 说, ‘去搞些笑兰的嫩花苞, 撒在上面, 等明儿早晨, 就会香味扑鼻。若放在枕头底下, 保准你梦到酒仙’……”

这些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近乎琐记, 看似散淡, 却萦回绵缈的幽情。中国人生活的艺术与情趣, 抽丝吐絮, 徐徐牵出, 浓郁的文化氛围弥漫全篇。正如吴尔芙建议的那样, 凌叔华用诗意与怀旧的目光搜寻传统文化的精华, 写出了“能保持中国味道, 又能使英国人觉得它新奇好懂”的故事, “在形式和意韵上写得更贴近中国。生活, 房子, 家具……写得越细越好。”[2]作品所

[5]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78.140[6]黄琳华, 舒曼[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8.124

[7]杰里米·希普曼.舒曼钢琴作品的特征 (三) [J].钢琴艺术, 2005,

[8]李斯特.论柏辽兹与舒曼[M].北京:音乐出版社, 1962.102

[9]陈建华.外国著名音乐表演艺术家词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0]沈旋, 谷文娴, 陶心辛.西方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具有的美感, 不是因情节的戏剧性而带来的紧张宣泄, 而是如同朋友谈天时的会心一笑, 随意而亲切。读者的审美期待, 由故事转移到“情绪”, 由小说转移到诗。

一个社会的组织关系和衣食住行的文化特征, 往往都被纳入婚俗礼仪中。《古韵》中有几场婚礼的描绘, 如第四章《一件喜事》, 十三章《两个婚礼》。如果说第四章《一件喜事》还侧重于描绘妻妾之间的心理, 《两个婚礼》则细致详实地展现了民俗礼仪。

家中长子的婚礼, 隆重庄严, 首先是准备工作:

“红缎子的结婚礼服上有不同颜色的刺绣。婚冕上满是各式各样的珍珠, 顶部是一只凤, 装饰着珍珠, 翡翠和宝石, 冕前垂下一串串的珍珠。除了这, 还有一些其它发饰, 两对金手镯。两只漂亮的红缎盒里放着四个镶着不同种类宝石的戒指。”

而后, 作者对喜宴的过程做了详尽描述:

“每间屋子都披红挂彩。祠堂上方悬挂着一长条红缎子, 正中书写着四个大金字:百世良缘。旁边是爸的老友送来的一对红挂轴, 有些是红丝的, 有些是红纸的, 显得特别好看。刺绣的红桌布, 椅布, 椅垫在烛光映照下, 耀眼生辉, 祠堂前面摆放着几张桌案, 上面是香和大红蜡烛, 还有酒杯, 肉和菜。门廊各侧挂着五对红丝, 轻风吹动红穗, 更显得堂皇庄重, 花轿一大早就抬到院子里。八位轿夫身穿绿丝长袍, 头戴黑帽, 上面是鲜红的缨子。花轿用红丝刺绣包着, 只等吉时一到, 就出去接新娘。”

“大哥兴奋极了, 不停地说笑。他那天显得特别精神, 英俊, 黑缎子上衣外套料一件崭新的蓝缎子长服新帽子, 新鞋, 新袜子, 新手帕……客厅里摆料五十桌酒席。平常隔开客厅和卧室的屏风拿开了, 客厅里更显得宽敞明亮。整个下午, 茶点不断, 这叫流水宴……”

把民俗文化植入一个具体的情景中, 通过对祠堂的装饰布局, 服饰, 花轿, 流水宴习俗的描述, 显示了大家族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 也是中国当时民间文化生活的生动表现。相比之下, 由于家庭地位的悬殊, 五姐的婚礼显得有些寒碜。从这场新旧合璧, 不中不洋的婚礼中, 可窥见当时西方东渐, 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所受到的冲击。

总之, 《古韵》中对日常生活习俗的大量描写, 可以看作应对异国读者的一种叙事策略。日常生活叙事, 既是小说人物和事件叙述的背景, 也为异国读者创造在场感, 再现了一个易于理解的异质文化世界。

摘要:《古韵》是凌叔华追忆童年的自传体英文小说, 在叙述策略上, 通过对日常生活习俗的大量描写, 为西方读者创设在场感, 再现了一个易于理解的异质文化世界。

关键词:古韵,叙事策略,日常生活叙事

参考文献

[1]<英>维他.塞克维尔.韦斯特《<古韵>原序》傅光明译, 载《〈古韵〉——凌叔华的文与画》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0月, 1-4页。

难忘的小学生活 篇3

1.学习写毕业赠言,用简洁活泼而有个性的语言抒发心中的情感。

2.感受同学间纯洁的友谊,激发他们对同学、老师、母校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赠言的内容及格式,学写赠言。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能根据赠予对象不同而写出有个性的赠言。

【教学准备】

1.学生:卡纸、彩笔、以“离别”为主题的诗、名言等。

2.从学籍系统导出全体学生一年级时的照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美好时光

1.导入语:你们在我们的学校上了几年呀?六年的小学生活丰富而多彩:这里有我们在课堂上的各抒己见,有我们在球场上的尽情奔跑,有我们在联欢会上的,轻歌曼舞,有我们在捐款时的庄重。是呀,六年的学校生活,多么美好,多么值得我们铭记!回首过去的六年,是一串充满无限甜美的昨天!

课件播放:同学们的各种活动,结束时展示出本班全体学生在一年级时的照片。(背景音:《追梦人》)

2.照片上的人还都认识吗?照片上的小故事还都记得吧?你有哪些事情也像照片一样深深印在你脑海里?

学生回忆并指代表讲述。

小学的生活五彩缤纷,可小学的生活也慢慢地结束了。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就要告别美丽的小学校园,进行初中生活。那现在,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吗?

学生轮流说说自己心中的感受。

3.师:是呀,在这时候,你们一定有许多心里的话要倾诉,怎样把这些心里话尽情地表达出来呢?我们今天要学习写“毕业赠言”。(板书:毕业赠言)边板书边说:写毕业赠言,就把你们对老师、同学、母校的留恋与感激之情表达出来。

二、欣赏赠言,感悟写法,激发情感

1.什么叫毕业赠言?在哪里见到过?

赠言,就是在即将毕业或分别时赠送给别人的话语。

师:我们的先人,有很多关于离别的名言佳句,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送别的诗句、名言,谁愿意把你搜集到的资料读出来和大家分享,看一看别人是怎么写临别赠言的。

2.课件演示部分诗句:李白《赠汪伦》、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高适《别董大》,请轻轻地读一读。

3.课件出示赠言,学生看后辨别优劣。

师:这些千古名句很感人,很美!这是古人的,下面同学们看一下几句现代人写的赠言。同学们欣赏一下。

附:赠言

(1)我们拥有六个在一起的春秋,每一次游戏,每一次探讨,每一次争吵,都将成为我记忆中珍贵的一页。

(2)采撷一串串的梦,学校的嬉戏,回想起来是那么缤纷绚丽;而成长的追逐,竟已一跃而过。世间的尘嚣喧扰,似乎沉寂,让我重新拾取记忆的落英。

(3)祝你吃得饱、穿得好,永远不会老。

(4)我们曾是并肩生长的两棵小树,我们曾是一张课桌上的一对学友,请带上我最美好的祝福。

(5)我们即将离别了,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祝愿你未来的日子里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命百岁。

(6)祝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4.学生读后评价,辨优劣。

师:有的同学读着读着就发笑,能问问你们为什么发笑吗?主要针对三句、五句展开评析。

你最欣赏,最喜欢哪一句?能简单说说理由吗?

回答板书:语言简洁 主题健康

感情真挚 巧用修辞

5.了解不同的格式,感受不同风格。

一条短小的赠言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文采,可别小看它。但赠言也有一定的格式。

课件展示各式各样的赠言,边播边讲述:

(1)赠言要有赠送人和被赠送人姓名、日期。

(2)字可以横着写,也可以竖着写;可以插入一些图片、外文(英语)、粘贴手工制品等。

三、写赠言,感真情,送朋友

1.许多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下面我们就要动笔在卡纸上写赠言送给同学、朋友,让他们倾听你的心语,感受你的真情。

2.课件提示:

(1)先确定要把赠言给谁。

(2)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多选择几位好朋友写赠言。

(3)可以引用名言警句、詩句,但要写出你的与众不同来!

3.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有特色的及时做上记号。播放背景音乐《送别》。

4.互动游戏,交流赠言

请刚才被老师在卡纸上打上记号的几个同学再展示一下自己的赠言,评价后把赠言亲手送出去,并让被赠送人谈谈感受。

5.现在,请把你写的赠言赠送给你的好朋友。

四、布置课外任务,深化师生情感

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写毕业赠言,还通过送赠言增进了朋友间的友情。你还可以接着写给其他同学,别人写给你了,请别忘记回赠。当然,也可以选择一两位老师,来抒发你们的感谢之情。

作者简介:李忠华,男,1974年10月出生,就职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张楼小学,研究方向:班主任的专业性发展。

难忘的小学生活叙事文 篇4

回想起五天前,我们穿着整齐的军装在操场上集合,我们马上就要开始了五天的艰苦训练。在这一天,大家既兴奋又紧张。

儿行千里母担忧

我快要去军训了,可妈妈却一点儿也不放心,总是唠叨个没完:“行李要带去多少带回多少,不要拉在军训的地方了”、“千万不要给陌生人留联系方式”、“在外面要好好照顾自己”……妈妈还教我如何打包行李。我现在真是体会到了诗人说的“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诗的深刻含义了。

自力更生苦训练

在军营的生活,我既辛苦又开心。我们训练的时候,同学们一个个英姿飒爽、精神饱满,努力专注的训练。齐步、正步、跑步我们都走得非常整齐。我们一个个顶着烈日,在太阳底下站军姿,火热的天气并没有将我们打垮,瞧,同学们一个个站得笔直,好象一棵棵松树。严格的训练还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勇敢。我们在军营中的生活习惯井井有条,就象一个合格的小战士。爸爸妈妈不在我们身边的日子,我学会了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我们每天按时起床、睡觉、吃饭,有规律的作息时间能让我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了。

一封家书抵万金

来到军营的每二个晚上,我们要给父母写一封家信。此刻,我想对父母说的话太多了,都不知道从何说起。我不禁潸然泪下,泪珠湿透了整张信纸。接着,我又重新写了一封家信,我还向父母保证,等军训回来,一定会让他们看见一个不一样的丁柯羽。

最后一天,我们要举行会操仪式,并评选出优秀学员和优秀中队。大家的心情都十分紧张,但我们并没有因为紧张而乱了阵脚,反而更加努力,终于拿到了“优秀中队”的荣誉称号,另外,我还被评选为“优秀学员”。

六年级叙事作文:难忘的校园生活 篇5

在校园生活中,有许多非常难忘的事情:同学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踢毽子比赛;听老师讲故事、和同学一起看电影;和同学们一起吃饭、游戏……记得有一天,太阳懒洋洋地挂在蔚蓝色的天空中,同学们在沈老师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到广场上跳长绳。沈老师把男、女生各分成两组,每组发一根绳子。我被分到了第三小组。沈老师好不容易说完跳绳的规则。我们便疾步走到了指定的场地,“疯狂”地跳起来。大家一个接着一个,犹如鲤鱼跳龙门。该我跳了,我的心像十五个吊水桶打水——七上八下似的“砰砰”地跳个不停,一急,空了几个。“啊嚏!

”肯定有人在“诅咒”我了,我无可奈何,只能一遍又一遍耐心地练习着。我先认真地盯住绳子,然后闭上眼睛,心里默默地数着:“一、二、三!跳!”经过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我的技术也慢慢“熟能生巧”,我心中感到一分欣慰,当然我也不能骄傲自满,这样会使我不能继续进步。甩绳的同学有些不耐烦了,一边甩一边跳起来,跳绳的同学都议论纷纷:“这个人怎么这样的,还让不让我们跳呀!是他自己要甩绳的!”到了最后,我们只能换一个人甩绳了,让他也来参加跳绳的队伍。跳绳是一种有趣的体育活动,跳绳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跳绳时,大家一定要万众一心,不能因为一个人跳得不好或者没接住而对他发牢骚,使他失去信心。这样对他发牌气是没用的,要鼓励他要继续努力,那他才会越跳越好!

跳绳是我校园生活中难忘的事。

小学叙事作文:一件难忘的事 篇6

一天,我和妈妈出去散步,不一会儿,我的肚子就“唱”起了“歌”来了。我望着妈妈,妈妈好像知道了我的心思,就说:“买点东西吃吧。”我听了,高兴得直拍手。

路旁有一家卖汉堡的小店,汉堡的香味扑鼻而来,我和妈妈都情不自禁地走向那儿。小店已经站了三四个人了,手里都拿着钱等得有点不耐烦了。汉堡已经出炉了,前两个人付了钱,拿着自己喜欢吃的汉堡就走了。第三个人把十元钱放到台上拿了一个汉堡就走了。那位服务员,一时忙不过来,一边说:“下一个”。一边看炉里还有没有汉堡,没有顾上把台上的十元钱收好。

第四位顾客来了,他一身黑衣扮,眼睛里盯着台上的十元钱,说:“我刚才好像给你了十元钱的,是不是?”听了,没人接话,他把衣服往上面一放,然后,他摸了一下裤兜,我还以为他要拿一张百元大钞来呢,谁知他的手从裤兜里拿出来后马上放到了十元钱上面,把十元钱住后堆,然后,狡猾地说:“我的钱掉了。”接着,他捡起钱就装摸作样地拿了一个汉堡,掂了掂分量说:“十元钱差不多吧。”然后,转身就走了。

看到这里,我简直不敢想象:他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做出这种“偷天换日”的行为,真是令人生气!

如果,这个人是你,你会这样做呢?我们不能为了十元钱丢了我们最起码的东西——诚实。

作者:邓珉浩

难忘的小学生活叙事文 篇7

—保罗·利科《, 历史与真理》, 2004

一、历史叙事空间化是寻求垄断地租的当代现实

当下是商品拜物教的世界, 商品泛滥的世界, 信息四处弥漫的世界, 是一切和一切快速关联在一起的世界。当下已然是也持续是加大两分的世界:拥有资本的人群与只拥有基本技能的人群;拥有大数据和生产信息的人群与只被动消费信息的人群;拥有新知识与技术的人群与只有老旧技术的人群;善于应对不确定性的人群与无法适应新变化的人群;拥有各种权力的人群与被权力支配的人群;以及卡斯特指出的被资本欢迎的世界与被资本抛弃的世界。[1]

资本生产与再生产的危机通过空间的扩张, 从欧美, 向东的一支, 蔓延到东亚, 到日本、亚洲四小龙, 再到中国东南沿海, 现在已经深入中国内陆, 并迂回渗透、穿透到印度。危机的处理, 除了空间的扩散 (在大卫·哈维的论述中, 它是资本主义危机“空间修补”的一种) , 是通过技术的不断更新, 日日新, 来生产新的生存空间。从发现新大陆以来, 服务于空间扩张的新技术被持续创造和广泛应用。大型轮船、战船和远洋航海技术、铁路与机车、电报电话、公路与汽车、时区的设置、航空路线、航空港与飞机、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技术, 是尽可能在地区与全球范围缩短生产周期, 加速利润生产的根本结果。在这一基本的、原始的目的下, 空间扩张与空间扩张技术共同构建了一个哈维指出的“时空压缩”的世界。[2]

资本生产与再生产的危机同时还生产了新型的城乡关系和社会结构。舍贝里在《前工业城市:过去与现在》一书中指出, 全球范围的前工业城市并无显著不同, 相反, 有巨大的共性和相近特点。它们的基本构成, 也可以称之为一种已然的、结构稳定的“两分的世界”:主要生活在城市中的皇族、贵族、教士等和在镇、乡等农村地区的农民;从事制度、观念、知识生产的上层知识分子 (舍贝里指出, 他们只关心事物“应该是什么样子”, 而不是“是什么样子”) 和从事具体技术、劳作的匠人。[3]这种在相对封闭单元中的、稳定的、静态的“两分的世界”, 被工业社会中资本流动性所剧烈冲击, 进而形成新的城乡关系和社会结构。城市在这一轮的竞争中毫无悬念地胜出。它不仅大量吸纳农村劳动力 (直接造成农村社会的萎缩) , 更重要的是, 它生产的高附加值商品 (相对于农产品) 反倾销到农村, 进一步吸取农村中的存量资本。从这一点上说, 也可以称之为以“城市”为主要空间的资本主义及其危机向更广的地理范围, 向城市的腹地农村扩张。

资本生产与再生产的危机进一步再构了城市的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资产阶级按照它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城市的世界是总体世界的重要组成。19世纪奥斯曼在拿破仑三世的支持下改造巴黎, 不仅是常言说的拓宽道路以便调动军队, 镇压、摧毁民众的街垒抵抗;更重要的是, 奥斯曼试图通过城市物质空间的改造, 将一个中世纪的巴黎, 一个已经不适应新经济形态的城市结构和空间, 改造成促进资本流动和积累的资本主义城市的空间。首要的考虑是将四方来到巴黎的尽端铁路, 通过内城道路的改造, 与各种交通流线快速联系在一起, 把外围和内城联系在一起。壮观美学和新时期所必要的卫生学是这一时期同样需要考虑的内容。奥斯曼还利用金融的工具, 促进了城市房地产的发展。[4]拆除已经不再具有防御功能的城墙, 修筑马路 (其中最壮观和宏大的是维也纳的环道) 、开辟新市场、修筑沟渠改善城市卫生条件、制定城市建设的规划管理法规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部分城市的普遍做法 (按照福柯的说法, 管理城市的方法进而成为管理国家的方法) 。但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来看, 至少可以将其分为两大很不同的类别, 一类是应对资本危机的空间调整, 是自发的过程;另一类却是形态、技术、知识的移植, 是新兴的、后发的民族国家政府为生产“权力合法性”的一种追随做法。

在这样的状况下, 城市的空间成为了商品, 成为了资本生产与再生产的手段和处理危机的一种方式。对商品生产的一切政治经济学分析, 都可以用来讨论城市空间的生产。“城市空间成为商品”的生产过程中, 生产比较优势是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 (它存在于相互之间的竞争关系中) 。于是, 从最初的生产资料、劳动力、劳动工具, 到组织管理、商品销售等所有环节都可以成为生产比较优势的来源。在市场需求远远大于供给 (缺乏竞争) 的情况下, 城市空间 (特别是构成城市空间的大量的住宅) 的生产往往粗放滥制, 尤其在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监管, 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准低下的状况下;当市场竞争逐渐激烈, 在整个生产的流程中, 前后两端的重要性也就凸显出来: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的不可移动性和特殊性以及市场的生产。在一个交通、通讯成本快速降低的世界中, 包括一般劳动力、依附在高端劳动力上的知识与技术、组织与管理等的生产力的空间移植相对容易。改革开放初期常常谈到的“来料加工”, 其实就是外来资本、生产资料加上一整套的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管理在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等较低 (同样是具有比较优势) 的地区的结合。当然, 其中没有谈到的是, 一种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体系的空间移植, 其中存在的制度性成本。这是需要另外讨论的一个话题。

土地作为不可移动的生产资料的特殊性存在于两个方面—“区位”与“历史”。“区位”和“历史”都是时间的社会建构, 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独一无二的生产资料。在某种程度上, 现代城市设计的根本要义不是塑造优美的城市形态或者城市轮廓线 (那是对古典时期的无望的想象) , 也不是仅仅作为公共政策 (今天它同时还是市场的工具) , 当然更不是极端狭隘的城市规划的三维化、立体化, 而是协调公私关系, 生产尽可能多的良好“区位” (它是优化城市空间存量最重要、最关键的方式) 。尽可能多的良好区位意味着尽可能多的公共资源的生产和开放, 面向更多民众的生产和开放, 而不是私人的、一小群人的占有;是促进某一空间范围内“整体最优”的方法和手段 (其中当然也包含美学的考量, 但并非如之前作为主要的支配性要素) 。其中, 需要处理地方城市空间布局的特殊性, 把自然的山、水、公园、广场、学校、医院、公交站点、公共服务设施等合理利用、均衡布局, 并生产良好的通达性。它的生产与状况是权力、资本与社会之间长期的博弈与共同建构的结果。

“历史”作为空间生产资料的独特性同样是社会建构的过程。相对于“区位”, “历史”的叙事性及其可传播性在某种程度上更符合当下信息时代的状况, 或者说, 更容易作为一种生产资料来使用—良好区位的建构是调节产权关系的复杂和困难的过程。地方的历史因为其时间维度和社会过程而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价值。地方历史的撰写, 从根本上讲, 是具有各种目的的史家分别在具有各种目的主导性群体的支配下选择性的编撰。于是, 空间的历史、空间的历史叙事成为商品的生产资料, 生产商品的独一无二的材料, 以获得高额的垄断地租, 便成为日趋普遍的生产方式。或者说, 地方的空间作为商品, 它的交换价值的生产, 虽然不能脱离一般性的生产体系 (可以越来越靠“移植”来获取) , 却越来越需要生产它自身的独特性, 与其他商品的差异性。[5]而地方历史作为不可移植、不可购买、不可复制, 却可以选择性摘取和传播的材料 (作为新时期的一种空间叙事) , 成为了空间商品生产的、众所周知的秘方。比如说, 租界的历史不是近代上海的全部历史, 却成为现代上海城市空间生产的一种重要生产资料—上海新天地的空间制造就是其中的一例;比如说, 汉唐的历史不是西安历史的全部, 却成为现代西安城市空间生产的支配性力量之一。

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 一个马克思指出的一切新形成的关系还没有固定就陈旧了, 一个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的世界中, 地方的 (荣耀的) 历史成了极度的安慰, 成了在漂浮不定的世界中牵系住自我的一个锚钩—尽管是一个极其脆弱、容易脆裂的锚钩。从这一点上说, 这也是地方权力机构和社会渴望复制历史符号、重说历史叙事的一种动力—从另外的角度上讲, 它也是一种稳妥的空间生产方式。然而在这一过程中, 缺失的是创造新时期新语言的勇气、毅力和技巧;缺失的是“笔墨当随时代”的思辨和实践。也因为在普遍的、简化的、片段化历史叙事的空间化过程中, 压缩了历史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保罗·利科指出, “最终说来, 历史试图解释和理解的是人”。[6]从这一判断和意义上讲, 简化和片段化的历史叙事及其空间化是异化了我们自己。

大卫·哈维在《地租的艺术:全球化、垄断与文化的商品化》中精彩分析了地方的特征如何被作为独特的生产资料, 成为一种文化的商品来生产垄断地租。[7]他还指出, 地方独特性价值的判定是一个社会各群体间争斗的过程, 不是客观、必然的结果。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另外一端, 市场的生产。—市场生产的本质是人类消费欲望的生产, 这立刻就涉及商品叙事、叙事传播和传播的路径与网络。在巨大程度上, 传播支配了商品的生产, 传播需要的叙事就是商品生产过程需要完成的叙事。从这一意义上讲, 传播即商品;传播承载的空间形象就是空间“应该”的形象。也是在这一层意义上, 空间的历史叙事与传播贴切地、前所未有地、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历史叙事空间化已然成为也将持续成为寻求垄断地租的当代现实。

二、日常生活状态与历史叙事空间化

日常生活状态是总体性的个体化, 是总体性对于个人时间与空间的支配。无数个体的时空行为—个体的日常生活状态汇成总体状态。然而总体状态不是总体性, 是总体性的表象部分。在前现代社会 (舍贝里的表达中是前工业社会) , 总体性体现为一种整体性, 一种二元结构的整体性;总体性即维持社会二元结构的物质、社会和观念的生产机制与现象。个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受支配于维持社会二元的总体性。在农业社会中, 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复一日的劳作是生产生活资料的全部来源, 也构成农民最普遍和最主要的日常生活;农村中的地主、长老到县、州、府城的官吏, 从最根本的定义上讲, 他们也是农民, 但他们是减少与更大量农民之间交易成本—收税、维护农村生产与社会稳定以及观念传输—的必要;他们也从这一必要中获得利益, 而这一必要因此也成为他们最主要的日常生活。汇集在省城、京城的高级官僚, 脱离了农业的体力生产和基层的繁琐, 围绕着稳定二元社会结构的知识生产、制度设计、组织管理、观念维育等成为支配他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内容。[8]必须要强调的是, 节日和节事是日常生活节奏的调节, 然而它们并不是对总体性的逃离, 而是总体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样的状况下, 历史的叙事不是客观的描写, 而是服务于维护二元社会的总体性, 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历史叙事成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 进而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现代社会”与“前现代社会”是表述上的绝然分类。现实中两者并不必然有断然的区分。前现代社会中的种种浸漫在现代社会之中, 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现代的状况是, 某一地区的空间, 已经无法完全如之前般的内在性生产, 在内部维持一种前述的、稳定的二元结构, 而是被迫加入到与其他空间的高度激烈竞争之中;这一地区的空间必将成为更大空间中的一部分—然而却又必须维护地区的特征。这也是保罗·利科在《历史与真理》中指出的, 如何又成为现代的而又回到自己的源泉;如何又恢复一个古老的沉睡的文化, 又参与到全球文明中去。[6]现代的总体性不再如之前体现为一种整体性, 而是体现为整体性的断裂和消亡、动态重组的偶然、关联, 一种生产理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它渴求理性, 加速生产理性, 最终却导向了高度的不确定性。

在这样的状况下, 历史叙事呈现出两种状态。一种与前现代时期并无大不同, 仍然是社会治理的工具;这一治理的手段, 在网络社会中显得尤为必要和急迫, 是地方生产身份认同与内部凝聚力的一种方式。另外的一种状况, 如前所述, 成为资本积累具有独特性的生产资料, 成为资本积累捕获垄断地租的一种方式;这一层面是前现代社会所不具有的。这两种状态的历史叙事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工具或形式来表达, 其中最主要的一种, 就是历史叙事的空间化—用空间的载体来形象化历史, 视觉化历史。比如, 重庆地标“人民解放纪念碑”, 是“重庆解放”历史叙事的一种载体;它之前的名字是“抗战胜利记功碑”, 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家纪念碑, 这是另外一层的历史叙事。

历史叙事的两种当代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日常生活, 它们与价值判断相关, 往往通过各自的方式, 或者联合的方式, 再解释历史过程, 再塑新的集体记忆。然而, 两种历史叙事只能片段式摘用历史与再重组历史资料, 在有限的范围内推广新生产的“历史分配品”或者“历史商品”。然而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 它们往往只能有限再造集体记忆, 而不能占据全部的个体记忆。尽管曾经在某些特定时期, 集体记忆占领了个体记忆的大部分空间, 但仍然存在个体记忆的剩余;也从这一点上讲, 个体才成为个体。

最后, 两种历史叙事具有不同指向。虽然它们都着力于切割历史过程中独特的部分, 但不同的是, 第一种历史叙事只使用可能激发集体认同的材料—往往或是极为荣耀的材料, 或是极为悲惨的历史, 同时在不同的阶段, 通过不断重复、一而再的叙述回到这些阶段, 以在外部高度竞争的状态中, 提醒甚至警告空间内部的每一个人;第二种历史叙事却可能挖掘历史过程中各种任何适合于高额消费的材料, 独特的历史资料, 以便创造更高利润的商品;这是由第二种叙事本身的困境造成的:独特性商品的销售, 是捕获利润的过程, 也是随着商品广泛销售独特性消失的过程, 因此必须不断重造独特性。两种历史叙事及其生产构成了日常生活状态的一部分, 也是空间社会化的基本机制。

三、在记忆、失忆与伪忆之间:建筑的社会生产

建筑是历史叙事空间化的主要载体, 它受历史叙事的两种状态支配, 然而不是全部。

相对于其他人造物, 建筑的特殊性在于它的大量生产和难于隐匿性。任何建筑, 无论容纳的是私是公, 一旦建设完成, 它的外部形象就成为城市公共视觉形象的一部分。因此, 构成人居环境一部分的任何建筑 (不仅是公共建筑) 都具有公共性, 进而影响到日常生活的状态—建筑与建筑群构成的空间是人生记忆中的重要组成, 是个体人理解世界的重要组成。资本积累与地方社会管理规定了个体的日常生活轨迹, 设定了个体的时间安排与空间行程。这一过程需要通过不同类型的建筑 (公共的或者私人的建筑, 生产的、生活的建筑, 行为目的地建筑或者行程中的建筑等) 来完成。身体的空间移动或驻留, 本身也是时间的过程, 构成了个体的记忆。受历史叙事支配的建筑, 是身体移动的主要空间类型, 进而生产了个体的空间认知和社会认知。

历史叙事是不同群体的主观性表达,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进而生产不同的空间。曾经的一种, 要尽力切除前现代的历史记忆, 奔向虽然未知, 却可能充满希望的未来—虽然是曾经的一种, 然而至今也大概从未消失。它通过观念、知识、技术、组织管理等的空间移植和在地化生产, “失忆疗法”就是它的历史叙事方法。这一过程分形到建筑生产领域, 旧有的建造体系被彻底贬低和抛弃, 从西方移植来的新型建造体系 (从知识到建筑材料, 到现代建筑师认证与教育体系的建构等) , 逐渐占据建筑社会生产的主流。另外的一种, 是前面谈到的两种历史叙事空间化。它们通过裁剪历史材料来生产空间, 进而成为一种当代的现实, 进而成为个体的记忆。这种记忆不是“失忆”, 而是一种被支配的、被推送、被供给、被消费的“记忆”, 一种真实却又失真的“伪忆”。

这些状况已然是当下现实, 也依然是未来的现实。建筑只不过是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工具, 是两种历史叙事的空间化载体和介质, 但这不是全部。建筑的生产, 除了必须回应日趋急迫和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这是新时期浮现的重大议题, 在更日常的层面, 提供适合人群交流、人与自然沟通的场所, 是必要且可以实践的空间。[9]它不免可能受到两种历史叙事空间化的挪用, 但依然有其本身重要价值—公共空间出现, 意味着交流的可能, 激励着新可能的浮现。物质空间的具体实践者规划师、建筑师本身是这两种叙事构成的一部分。但是空间具有多义性, 空间的能指和所指并不必然建立关联。如何生产出具有当代意味的、激发思辨的空间, 需要规划师、建筑师回到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性思考, 创造性地使用专业的语言。也许,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 至少对于规划师、建筑师而言, 才可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辨析出“失忆”和“伪亿”, 才能够如前引保罗·利科的论断—尽可能趋近历史的客观, 也才可能在批判性意义上存在真实的记忆, 在被历史叙事异化的日常生活中实践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2]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3]舍贝里.前工业城市:过去与现在[M].高乾, 冯昕,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4]哈维.巴黎:现代性之都[M].黄煜文, 译.新北市:群学出版有限公司, 2007.

[5]杨宇振.权力、资本与形象—由重庆城市“刷城运动”论全球化格局中的当代中国城市美化[J].台北:城市与设计学报, 2008 (3) :125-162.

[6]利科.历史与真理[M].姜志辉,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7]HARVEY D.From Managerialism to Entrepreneurialism:the Transformation in Urban Governance in Latecapitalism[M]//MILES M, BORDEN I, HALL T.The City Cultures Reader.London and NY:Routledge, 2000.

[8]杨宇振.兼容二元:中国县镇乡发展的基本判断与路径选择[J].国际城市规划, 2015 (1) :1-7.

基于生活体验的女性叙事 篇8

方雪梅:可以说,我的写作,与大多数作者一样,最早是从诗歌起步的。读中学时,恰逢上世纪80年代,是文学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时代。从小喜欢读故事、看文学书籍的我,胸中藏着的一种对文字的激情,像呼呼冒出的桃花,栖息到诗歌这棵大树上,肆意地抒发自己幼稚的情感。那时,凭着青春的激情写诗,虽然不成熟,但我喜欢这种可以及时把心里的感觉变成文字的快速表达方法。参加工作后,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思想日渐成熟、深邃,散文似乎更能表达我对世事的感悟和认识,所以在散文创作上作墨更多。我喜欢散文的收纵自如,表达情感时的畅通无阻;喜欢诗歌的空灵、跳跃和节奏美。这两种题材的写作,对作者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和文字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是一种淬火的过程;所以,我一直热衷于写诗写散文。另一方面,囿于生活的快节奏与工作的紧张程度,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写诗、写散文,花费时间相对较少,又能及时把内心的感触付之于笔端。散文与诗歌创作最适合我当前的写作状态。

罗长青:我非常赞同您的说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作家也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创作。尽管如此,我觉得您如果从事小说也会很精彩,比方说像您创作的散文一样,有贴近生活的思考、优美的意境、诗歌般的语言等等,您有过这方面的尝试或者打算吗?

方雪梅:说实在的,其实我也一直有写小说的想法,这种愿望还很强烈,甚至可以说“贼心不死”。我想,一个作者,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与思考能力,加上对诗歌意境、想象力的把握,与散文语言的淬炼,就大体具备了写小说的基础。我觉得自己是可以写小说的。五彩斑斓的现实生活,让我体味到了人生的悲喜哀乐,世态炎凉,看到了各种复杂的人性善恶,懂得生活中有密布的寒冷,也有盛开的鲜花。在这种阅历的积淀过程中,我收集了不少素材,这无疑对小說创作是一种必要的前期准备。我也尝试着用散文化的语言写过一两篇。但真正要将小说写好、写精彩,对我而言,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这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与实践修炼才行。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写出较好的小说,甚至可能是长篇小说。

罗长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家为了生存或者获得更多的物质回报,很可能会针对市场和读者的需求进行写作,近年来长篇影视小说的流行便是如此。就当下出版发行市场而言,诗歌作品的销售情况并不佳,散文可能好点,但也无法和长篇影视小说相提并论。您如此慎重地对待小说创作,这算不算您的一种创作价值,比方说作家不应该迎合市场进行创作?

方雪梅:你说的作家迎合市场创作现象的确具有普遍性。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的力量有时比文化的力量更为强大,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文学艺术。作家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作品能得到高回报,是对其劳动成果的一种肯定,但作家必须坚持写作的良心,拿出真正对社会、对人心有净化作用的好作品,而不是低俗地迎合市场。我的写作,考虑得多的还是怎样写好,怎样达到一定的水准,愉悦自己,也愉悦他人,而不是物质回报的问题。

诗歌、散文相对影视小说,缺乏故事性与可视性,销售与之相比,的确不够红火,与之相对应,诗歌、散文作者获得的经济效益,也自然比不上影视小说作者。文学创作影视化倾向的出现,与数字化时代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听媒体的发展相适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必然状态。这种创作倾向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它可将好的文学作品,通过视觉媒体强大的图解功能,展示给读者,让更多人领略到文学的美好;另一方面,它也可能让文学创作沦为市场的奴隶,变成追逐金钱、迎合市场的游戏,造成文学创作的功利化与庸俗化。

罗长青:从您的回答当中,我完全能够感受到您对文学创作的坚守。在当前社会语境当中,这种坚守显得弥足珍贵。与此同时,我还发现您具备普通作家通常不具备的创作自觉,即对自己的创作方式、创作目标、创作理念有较为明确的认识,您觉得是这样的吗?

方雪梅:公允地说,个人创作存在从自发创作到自觉创作的演变过程。最初,在学校读书时,是因为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在一帮文学发烧友的影响下而提笔写作的。写到一定程度,《青年文学》《文学月报》《湖南日报》等报刊刊发了我的许多作品;有著名作家主动给我写评论;接着作为当年最年轻的代表,我参加了省里的作家代表大会,青年文学座谈会。这对年少的我,是极大鼓励。体会到其中三昧后,我的写作渐渐从“自然王国”进入到了“必然王国”状态。参加工作后,当了报纸的文学副刊编辑,涉足越深,对文学的审美作用、社会作用与教化作用了解得越多,也就越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所在,所以开始有意识地用笔来书写人性与生活的美好。

罗长青:当您开始有意识地用笔来书写人性与生活的美好的时候,您的创作理想是什么?换句话说,您的创作抱负是什么?

方雪梅:我的确是一个没有什么抱负和“野心”的作者。我写作,只想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受,对世间人、事的认识和对美好事物的敬意,可谓随性而为,我行我素,且并没有什么宏大计划或者刻意要成名成家的追求。就像我在微信里说的,“闲时写点诗文,不求成为大家,但求以娟静笔墨,讨自己开心。若能讨得旁人喜爱,乃意外之乐。”作为编辑,我的抱负就是编辑好作品,帮助更多有写作才华的人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谈到梦想,我希望自己能多些时间读书,扩大知识面;也希望多些时间写作,多向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学习;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写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作品。

罗长青:您认为,在您此前以及当下的创作过程中,困扰您从事创作的主要外部原因是什么?

方雪梅:我觉得最困扰自己的有两大因素:一方面是时间紧缺的压力。我是职业女性,过着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的生活,每周有几万字的编稿任务,工作很具体;业余时间还经常有些写稿任务,必须得完成。这里面包括完成报刊专栏的约稿、应邀写评论、写报告文学,完成各种采风活动的写稿任务等等,这使得我的创作,必须挤出睡觉的时间来进行。缺乏大块时间投入写作,是我觉得遗憾的事。另一方面是要不断汲取知识和提高创作水平。创作活动其实是学识水平、认知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把握文字的能力等多方面才华的聚合与展现,这要求作者不断充电,不断接纳新知识,了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知识,了解社会剧变中出现的新思潮,触摸到时代脉搏和探寻人生的意义。这样,作家笔下才会写出对社会有所思索,对善美进行高扬的好作品,而我,不是那种才力华赡的作家,所以更需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

罗长青:在了解您的创作倾向和价值取向之后,我还想问您一些创作手法和创作风格方面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您的散文创作受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较深,不仅直接引用了较多经典名句,而且能将古诗词的意境融入到散文创作之中,所以您的散文中有“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般的耐人寻味景物描写,同时也呈现“哀而不伤,怒而不怨”的美学风格。您本人是否有这方面的同感?

方雪梅:我觉得自己受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的确不浅。中国传统文学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当一个人在传统文学氛围很浓的教育下长大,这种浸润必然会对日后的文字产生极大影响。对我而言,这种浸润的后果,就是散文写到某处,那些背过的诗词,会很自然地从脑海里荡然而出。有时觉得,自己心里的春天就是李杜们笔端的那个春天。倘若他们的美学意境,能腾挪一丝到我的文字里,也许能修得满纸清气。所以,在我的文字里,这种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很难想象,一个中文作家,能够不接受唐宋诗词的熏染和影响。

罗长青:既然如此,您能不能给我们谈谈,您的散文创作中的古典文学影响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与您儿时的家庭影响、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成年后的个人文化价值取向等有无联系?

方雪梅:在我看来,古典文学之美,可谓水远山长,值得我沿着这美景,一路跟随。喜欢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渴望了解历史烽烟深处的人与事,对我的写作有极大影响。我写了一些关于历史人物的散文,写了欧阳修、张说、孟浩然、刘长卿、宋之问等人在湖南的经历,也写了一系列女性历史人物,包括杨玉环、小乔、李清照、朱淑真等人的悲喜人生。我将一支纤笔,投入这种题材的写作,多少与我当年受到的家庭教育有些关系。我父亲是学中文的老一辈大学生,后来当教师,教古汉语。他爱看书爱书法,也爱写文章。我很小的时候,家里的书就堆满了书架,其中有很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读本也不少。父亲经常读古诗词,每每在书桌前读出声来。也叫我背写诗词,就算我对他讲解的意思似懂非懂,也要逼我背下来。我认识一些字后,开始翻读他书架上的名著和油印的大学课本。里面有元曲、有明清小品,更有唐宋文字。我母亲在学校的图书室工作,她上班时,我就坐在一排排书架后面看书,有时往地上铺一张报纸,一屁股坐下,身边堆着许多外人看不到的书籍。父母允许我看各种“毒草”,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拿出去看,不能把眼睛看坏了。这样,我早早就接触到了四大名著等古代著作,以及英法、前苏联等国家的作品。这对我心向善美,满怀悲悯,看重情义的价值取向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学校十多年的传统教育,更是加深了这种影响。

罗长青:随便问一句,您觉得哪些外国作家的创作对您的影响比较大,能否举例说明?

方雪梅:我觉得少年时读过的俄罗斯的名著和英国作家的书,对我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说俄罗斯作家蒲宁对风景的描写,就特别的美。读他的描写,我眼前就会展开一幅美丽的画卷。早年读过的罗曼罗兰、司汤达、巴尔扎克、莫泊桑、川端康成、托尔斯泰、勃朗特姐妹等人,以及近年读过的马尔克斯、卡勒德胡赛尼、梭罗、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等作家,对我有深刻的影响。他们让我明白了,真正高水平的作家,应该写出触动人类灵魂的作品。因此,我的散文写作,即使没有宏大主题,但也尽可能地以美善关照人心,以思考回望历史。

罗长青:我个人觉得您的散文创作还具有缘情而发、情景事交融、以情动人、情事理结合的特征。您觉得这与您的女作家身份有无关联,如果有,那您如何解释其中的关联?

方雪梅:对女性写作,有一种说法,叫“小女人文字”。我不觉得这是一种贬义词。相反,我觉得这类文字,恰恰展示出女性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情感,以及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力。像我的写作,大多数是心里有感觉了,才会提笔。不一定是风花雪月,但一定会有些积极的东西在其中。例如,从山水文章里面,可以看人文、社会的发展,这就是所谓从小处见到大端。女性写作嘛,不一定是千秋雪、万里船,但她笔下的一片绿叶里,也許就藏匿着一个盛大的春天。有读者评价我的散文集《寂寞的香水》总体特征是“善意的表达”,我比较赞同这样的说法。生活中的我,是一个善良、热心的人,内心深处对于恶行恶为,特别反感。我这本散文集里写了不少善良的人与事,表达了对善美之情的赞誉。我喜欢写一些让自己和读者都愉快的文字。将来我也会继续这种善意的表达。

罗长青:您撰写许多散文都是从日常生活琐事入手,您觉得这是您创作的风格吗?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您是否会持续呢,为什么会这样?

方雪梅:我是一个情感细腻的写作者,对生活中善美的事物,有一种天然的洞察力,所以少不了落笔在生活琐事上。比如说,参加朋友小聚的饭局,我会感悟:“饭局之约,意义不在吃,而在晤。我以为,与腹笥丰厚之人为友,是最大的快乐。”(《年底的事》)而我同龄人中,名字叫梅的女子很多,我会想到,并非父母们没有创意,也非从众心理使然,而“实在是那株寒梅,将根须在中国文化的原野,延展得太久远,太纵深……文人士子们踏雪郊野,循香找梅,这一找寻便是数千年……梅花的气韵从唐诗宋词中,从陈立善、王冕、傅抱石的画笔下,飘逸而出,进入无数国人的姓名与字号里。这是一种根性情结的蔓延……有幸以梅为名,当素着,雅着,活出个梅样。”(《无处不梅花》)当然,这只是我过去的一种风格,未来的创作中,只要它有利于主题的表达,有利于写出好作品,我肯定不会放弃。尽管如此,一个作者不可能固定在一个风格模式里,风格也会随着写作题材、内容,以及思想主题、艺术探索等情况的变化而改变,伟大的作家都是在探索不同的创作风格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很难说未来我的文字会是怎样的风格,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一定会在我行我素、随性而写的基础上,寻求突破与创新。

罗长青:据我所知,由于您长期担任报纸的副刊编辑,您可能会阅读大量的作家投稿,回复作家来稿的处理情况,参加各式各样的文学座谈会,与同事们讨论副刊的办刊原则等等,您觉得这样的工作经历对您的文学创作有无影响?如果有,您能举例详细说明是哪些方面的影响吗?

方雪梅: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内心的爱好与自己的工作,居然如此统一地融为一体,这是一件幸福的事。作为文学编辑,阅读他人的美文,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参加文学座谈,能扩大视野。学习别人之长,了解文坛状况,了解作者队伍的情况,也是副刊编辑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因为自己也是写作者,知道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辛苦伏案、甚至是殚精竭力而成,所以我特别尊重作者的心血,对工作也特别认真。

这份工作对我创作的影响也是直接的,报纸副刊要求把文章写得短而精,这使得我养成了用词尽量严谨、准确,文字干净不拖沓的习惯。把文章写长不难,真正难的是把短文写好。多年的工作中,我已经练就了一双“有毒”的眼睛,挑剔自己的文字,容不得笔下的啰嗦话。

罗长青:您觉得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之于文学创作是何种关系?能够真正理解您的创作并与您产生创作共鸣,或者让您感觉到他的批评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您作品的,您有没有遇到这样的“知音式”批评家?

方雪梅: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是相辅相成的三个组成部分。文学理论修养的提升,有利于文学创作水平的提高,文学批评可以帮助作者发现自己与作品的不足,不断自我完善。我很幸运,遇到了不少能够理解我作品的朋友和评论家。其中包括著名文艺评论家顾建新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刘绪义先生,他们对我的文字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关注,且多有溢美之辞。尤其是刘博士,在我寫作感到困惑时,帮我分析问题,指出我的长处与不足,鼓励我坚持自己的风格与特色,可谓我的良师益友。

罗长青:我注意到您在个人博客曾转载过作家李志高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回忆并感谢了您在他创作道路中的栽培,您能否借此谈谈一位好的编辑之于作家创作的关系?

方雪梅:我觉得,作为副刊编辑,善于发现有潜力的作者,鼓励培养他们的写作热情,是一种责任。一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在创作路上,若能得到编辑的帮助、支持,必然会对写作充满信心,也会激发巨大的创作潜力。在我近三十年的文学副刊编辑生涯中,最高兴的就是,许多文学爱好者,在最初起步时得到过我的扶持和帮助,现在他们已经成为了名作家、诗人和书画家。所以编辑就好比伯乐,也好比是“保姆”。

罗长青:您能否具体谈谈当前或者今后的创作打算?对那些有志于成为作家的文学青年来说,您能否给他们几句过来人的提醒?

方雪梅:这几年工作十分繁忙,所以我的创作,以散文随笔为主,同时也写一些文艺评论、报告文学和诗歌。今年打算完成一本历史女性人物的专题散文集的写作。计划中的一个长篇小说,正在酝酿中。作为过来人,我的建议是,要想成为作家,最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多读书,多向国内外优秀作家学习。不要为了出名或者为了某种功利目的而写作,因为,写作的人有太强的功利预期,就难得写下去,更难得写出有品位的东西。

上一篇:员工招聘调动离职下一篇:写感恩母亲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