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作业(精选7篇)
关系型领导的五个基本部分以及相互关系(课本33页第四题)
今天听了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智强教授有关大学生领导力建设的讲座,对于大学生领导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收获颇多。
在张智强教授的讲座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关系型领导模式。
关系型领导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即一个中心和四个基本组成部分,一个中心是指这种领导方式是有目标的,四个基本部分是指:这个目标包含了对于不同人和不同观点的融合;包含了授权给参与者;还包含了追求的目标要符合社会道德标准;并认识到前面四个方面是通过有明确方向的变化过程来实现的。
在这五个基本组成部分中,我认为一个中心即这种领导方式是有目标的是最重要的,最有意义的,这里“有目标的”是指对于某一目标或者活动有一种承诺的责任,团体中的全体成员都能认同这一目标并把这一目标作为工作的动力是非常重压的,这是关系型领导的一个必备因素,“追求目标的核心是组织使命的表述,组织使命应该反映该组织的总目标”。“有目标的”既包含了团体所追求的目标,同时也包括积极变革的努力,没有具体任务的目标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没有目标的具体任务是没有意义的苦活,追求的目标和具体的任务就是世界的希望,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
关系型领导中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对目标的实现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系型领导是包容的,“包容的”含义之一是尊重差异,包括性别、文化等,含义之二是促进他人成长,努力开发团体或成员的长处和才能,含义之三是范围的广泛性,包括所有能成为未来社会一部分的人。含义之四是语言的运用,如何与人交谈是极其重要的。关系型领导是授权的,包括威望权即两人或多人之间的关系特征,法定权即一个人担任的正式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行使权力的角色。强制权是通过强制性或威胁性的惩罚,强行实现改变。关系型领导是符合伦理道德的,道德标准具有示范作用,领导者要具有一定的道德素质,要去做正确的事情,缺乏道德行为的领导绝对不是好领导,我们认为,个人的道德标准应该排在各项指标的第一位。这是领导所在的价值理念。关系型领导是一个有明确方向的变化过程,包括协助与合作过程,了解自己,了解团体成员,包括深层次的理解过程,深层次的理解是构筑我们自己和全球知识的过程,包括反思和沉思过程,要从正反两方面反思,反思要讲真话,沉思是反思的一种形式,让我们更深入的思考身边发生的事和我们的感觉和感情。
特别是涉及到管理时,就更不能为了单独强调某种技能,而用“领导力年”,“执行力年”这样阶段性运动式的方法去培养和发展。“领导力应该受到空前的重视。” David Yesford,维新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Wilson Learning)全球方案管理产品副总裁说,“很多组织开始关注销售、业绩考核、执行力,认为领导力已经是讨论多年的话题。事实上以上这些都不能与领导力分开而单独讨论,甚至企业的最终成功都跟领导力息息相关。”在2006年本刊“第15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GE(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庞德明的演讲与此观点不谋而合,他在演讲中也说:“领导力的开发,是个永不停歇的过程。”
在维新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最近发布的一个调研结果中发现:企业的领导者如何看待他们的目标,决定了组织如何走向成功。而决定企业领导者眼光的,就是有效的领导力。
实现本质与形式的平衡
“好的领导要明白两件事,就是领导力的‘本质(Essence)’和‘形式(Form)’”。David Yesford说,“有效的领导力,就是本质和形式之间的平衡。”维新顾问的研究结果表明:本质(成为领导人的品质)和形式(领导人的言行)是领导力硬币的两面,是任何领导力角色的“表”和“里”。
在过去的30年中,维新通过研究发现:一个领导人的目标,就是发动周围其他的人为创造价值和成功贡献所有的力量。这句话中包含三层含义:
发动周围其他人。领导者和一个有个人贡献者之间的关键区别就在于,领导者能发动周围其他人。为了达到业务目标,领导人不仅要知道自己的责任,更要激发和驱使周围的人才为这个目标努力。
贡献他们所有的能力。仅仅是领导者个人的能量是不够的。一个真正的领导者能用他的热情发动员工最大的能量——员工们愿意为组织不断地贡献他们所有的创造力、才能和知识。作为回报,员工们得到了成长,变得更加成熟和专业。
创造价值和成功。有效的领导者知道:企业要生存和成长,它的客户、雇员、所有人和利害关系人都要从中获利。为了培养员工,为客户创造更好的产品,以及让所有者和股东得到公平的回报,有效的领导人就要让所有的人专注于增值——这种价值增长既是针对他们自己也是针对企业的。
不幸的是,很多领导人不能把本质和形式统一起来。很多人都遇到过只做表面文章却没有真实内涵的领导。他们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总是对别人充满期待。他们的真实意图别人猜不透或者不相信。这些人,一言以蔽之,他的员工服从而非效力于他的领导。很多人也遇到过胸怀大志却讷于言表的领导。员工们非常信任并愿意效力于这样的领导,但这些领导很难把这些信任和积极性集中到某一个目标上。换言之,他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却没能体现自己的能力。
领导力的发展是本质和形式两方面并重的。本质,就是我们所说的领导力的特征,这是人们对领导力的看法中最核心最稳固的要素。形式,相反的,是变化的,是随领导者的层次,职能和角色而不断改变的。这两方面对有效的领导力都至关重要。
不要迷恋权力的功能
很多效率低下的领导人希望获得领导职位,是因为他们相信有权势就可以无所不为。而根据维新的研究报告我们发现:多数有效率的领导在谋求发展的时候,是自问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领导,而非权力能让他们做什么样的事。
成为怎样的领导,是一个领导人对自我价值和原则的认知,是个人赋予领导力的内涵。Daniel Goleman曾经在他的书《情商》中对其描述:“其重要性是其他所有技巧和要素的两倍。”领导力特征包含价值、个性和清晰的目标,它指引一个人成为领导者。
“我们将领导力特质分为三个层面:个人特质、社会特质,和组织特质。不管你的特质是怎样的,都要让大家知道,否则就得不到信任。你让大家了解你的程度越开放,你得到的信任就越多。”David Yesford说。
个人特质。在面对困难时领导者体现得最根本,起决定作用的特质。
社会特质。对他人的尊重,富有同情心,评价个体差异。
组织特质。把组织和客户的需要放在个人需要之前。
杜拉克曾经说:“领导力不是个人魅力,不是‘交朋友’或者影响别人。领导力是让人提升视野高瞻远瞩,是把业绩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上。”
扮演好你的四个角色
根据调查,维新认为领导力特征是有效领导力的基础,但仅有这个是不够的。这些领导力特征,还需要通过技巧和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那些不能成功运用的领导人也不会使企业成功。“我们相信,在形式上,领导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好的领导要寻求理念家和战术家之间的平衡,协调者和贡献者之间的平衡。”
这四个角色相互补充,比如:理念家关注方向,战术家制定达到目标的方案,协调家既考虑团队也考虑股东,贡献家的角色让领导者确保自己的才智被发挥出来。伟大的领袖能有效地把这四个角色平衡协调,并将它们完全与领导人特质统一起来。
这四个基本角色虽然都是领导人的本质。但是并非每个层次的领导必须都面面俱到。一个基层领导可能更关注协调而非理念,一个CEO就应该更关注理念而非贡献的角色。不过在危机关头,往往要求CEO们扮演他们的贡献家的角色。
不会总结理念,员工就不会为他们的贡献而自豪;没有战术,员工就不知道该如何贡献他的能力;没有协调力,就没有友好协作的工作环境;领导没有贡献,员工就无法找到有成就的模范。缺乏任何领导特征,员工都会降低对领导的信任和评价,也会相应降低他们自己对组织的贡献。
“我们把领导人分为3个层次——绩效型领导,成长型领导,战略型领导。” David Yesford说,“绩效型领导是最初级的领导,对他们的要求是最基本的领导技能;随着领导人在公司的成长,他可能成为成长型领导,这时就需要具备更多的领导技巧。而战略型领导是公司的最高层,他们能发动员工为企业成功贡献所有才智。正如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所说:‘如果你能激发他人去更多地梦想,更多地学习,更多地付出并得到更多的成长,你就是领导。’”
1.2.3.4.A.组织建设 B.思想建设 C.作风建设 D.工作建设
2、人才选拔的标准是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德才兼备 B.不拘一格
C.是否符合领导心意 D.是否听领导的话
3、决策的起点是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提出问题 B.发现问题 C.确定目标 D.拍板
4、狭义的决策就是
1.2.3.A.拍板 B.发现问题 C.决策方案评估
4.D.决策方案制定、决定、实施全过程
5、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是()提出来的。√此题回答正确
1.2.3.4.A.西蒙 B.林德布洛姆 C.埃特奥尼
D.邓小平
6、领导作风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态度和言行 B.艺术性
C.权术 D.个性和风格
7、直线式结构中一个下级有几个对其发号施令的上级?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不确定 B.一个
C..二个
D.有多少层级就有多少个
8、最先把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种职能的学者是
1.2.3.4.A.泰勒 B.德鲁克
C.法约尔 D.明茨伯格
9、最典型的总统制国家是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瑞士
10、上个世纪五十自供末,我国经济发展在毛泽东的亲自前台指挥下,提出“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为此开展大跃进、人民公社、大办食堂,推行“多快好省”总路线,在强大的行政压力和长官意志下,全国出现“全民大炼钢铁”“放卫星”等浮夸风,结果导致1959年至1962年间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人口非正常死亡。其根本原因是违背了()的领导原则。√此题回答正确 1.2.3.4.A.群众路线原则 B.效率效益原则
C.实事求是原则 D.法制原则
11、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作用新论述是 √此题回答正确
1.2.3.A.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辅助性作用 B.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C.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性作用
12、提出“领导就是服务”的是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习近平
13、管理方格图中“9.9”型管理是 √此题回答正确
1.2.3.A.任务式管理 B.团队式管理 C.乡村俱乐部式管理
4.D.贫乏式管理
14、“法术势”是()的观点 √此题回答正确
1.2.3.4.5.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E.墨家
15、领导力实质上是一种能够使他人服从或追随或能改变其思想、行为的综合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感染力 B.影响力
C.作用力 D.作秀力 16、1980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的是 √此题回答正确
1.2.3.4.5.A.毛泽东 B.江泽民 C.胡耀邦 D.习近平E.邓小平
17、面对汶川地震这样的突发事件,领导者应采取的决策类型是: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常规型决策 B.最优决策
C.程序化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18、”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说明领导应该具有: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指挥能力 B.统筹能力
C.组织能力 D.决策能力
19、中国大陆,领导科学什么时候产生?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六十年代 B.七十年代
C.八十年代初 D.九十年代
20、领导决策的起点是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提出问题 B.确定目标
C.发现问题 D.拍板
21、领导的本质是: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暴力 B.影响力
C.权力 D.权利
22、下列哪项是上下级之间关系中的不正常现象: √此题回答正确
1.2.3.4.5.A.相互尊重 B.相互支持 C.相互监督 D.人身依附 E.相互学习
23、认为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如果环境条件有利,工作如同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这种理论是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A理论
24、“神人论”“伟人论”属于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领导行为理论 B.领导权变理论
C.行为科学的理论 D.领导特质理论
25、“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说的是什么领导艺术? √此题回答正确
1.A.领导口才和语言表达艺术 2.B.领导授权艺术
3.C.领导处事艺术 4.D.领导批评艺术
26、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作用新论述是:1.A.市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2.B.计划让位于市场
3.C.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4.D.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27、领导的本质是什么? √此题回答正确
1.A.权力 2.B.权利
3.C.金钱和物质财富
4.D.暴力和武力 5.E.影响力
28、习近平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执政首先要坚持()√此题回答正确
√此题回答正确),坚持依法 1.2.3.4.A.依宪治国 B.依宪执政
C.党的领导 D.领导意志
29、决策具有的特点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风险性 B.预测性
C.优选性 D.目标性
30、***、王立军、仇和等官员具有共同的霸道作风,无视人权、法治、自由民主等,这领导作风反映了领导者的: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世界观 B.价值观
C.人生观 D.综合素质
31、卢因将领导作风分为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专制作风 B.民主作风
C.放任作风 D.协商作风
32、明茨伯格将领导和管理者的角色分为三大类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 B.信息管理者方面的角色
C.代理人的角色 D.决策方面的角色
33、总书记提出领导干部应该“三严三实”,其中”三实”是指: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实事求是 B.谋事要实
C.创业要实 D.做人要实
34、三顾茅庐的故事告诉我们领导者要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重视人才 B.求贤若渴
C.多走访下属
D.有一两个重要人才就满足了
35、在***王立军事件中,“耳光响亮”,这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此题回答正确 1.2.3.4.A.正常的上下级关系 B.主子与家臣关系
C.人格平等关系 D.彼此利用的关系
36、总书记提出领导干部要“三严三实”。其中“三严”是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严以律己 B.严肃活泼
C.严以修身 D.严以用权
37、我们一再反对个人独断,是因为: √此题回答正确
1.A.任何个人都有其知识、经验、认知、能力、思维、心理、品行等方面的局限性 2.3.4.5.B.容易甚至必然走上独断专行 C.容易忽视民意和他人意见 D.效率低下 E.决策速度慢
38、层级(层次)制的优点有: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整齐划一 B.专业性强
C.指挥统一 D.权利集中 5.E.层级分明
39、中共曾经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是: √此题回答正确
1.2.3.4.5.A.理论联系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谦虚谨慎 E.不骄不躁
40、领导激励的原则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针对性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有效性原则
41、领导激励要坚持的原则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公平性原则 B.尽可能满足原则
C.适度性原则
D.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42、决策是: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职务性行为 B.信息处理行为
C.选择行为 D.目的明确的行为
43、“老三论”是指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信息论 B.耗散结构论
C.控制论 D.系统论
44、中国古代人才选拨制度有: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察举征辟制 B.九品中正制
C.世袭制
D.公开竞争选举制
45、在现实政治生态中,有上司打下级耳光的事,这表明其上下级关系实质是: √此题回答正确
1.2.3.4.A.人身依附关系 B.正常的上下级关系
C.主子与家臣关系
D.共产党高级干部之间的应有关系
46、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 √此题回答正确
1.2.3.4.5.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47、列出下列管理方格图(横坐标对是任务的关心,纵坐标是对人的关心)中标明数字代表的领导方式或管理类型
5种典型的领导方式: “9·1”型称为任务式管理; “1·1”型称为贫乏式管理; “1·9”型称为乡村俱乐部式管理; “5·5”型称为中间式管理; “9·9”型称为团队式管理
48、领导的含义。
领导是指领导者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群体的共同目标,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下,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率领和引导被领导者完成预定任务的创造性实践过程。
49、魅力型领导者的关键特征。
自信;远见;清楚表达目标能力;对目标的坚定信念;不循规蹈矩的行为;作为变革的代言人出现;环境的敏感性。50、1、论述滥用权力的危害。
1、(1)专制、独裁和暴政:世界上凡是权力不受有效制约、监督的政府、领导人都走向专制,而专制一定会导致暴政。(2)、屠杀人民:有学者统计,二战以后,死于暴政之下的人的数量远远大于其他死亡因素导致的人数。(3)、侵犯人权,权力不受制约、监督一定会肆无忌惮,从而大肆侵犯人权。图:二奶反腐(4)严重的腐败:通过权力人世一切好处。(5)、严重的决策失误,导致大规模的财产损失、环境危害和生命非正常死亡,如20世纪在几个专制国家发生的大饥荒,导致人口大量死亡。(6)、维护小集团利益、家族利益,形成特殊利益集团或腐败圈。(7)、卖国:损害国家、民族、人民利益、公共利益。真正的卖国者是当权者、掌权者,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和条件。(8)、危害执政团体的合法性和形象,影响执政地位;危害国家形象。(9)、堕落,败坏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形成腐败文化,拉低民国民素质(10)、破坏制度建设,潜规则当道,显规则成为摆设。(11)、对领导者个人及亲人也是一种危害。
2、批评人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2、批评要弄清真相,实事求是,依据客观真实,绝不冤枉人;批评要对事不对人,不存偏见;批评要分析情节,理解动机;批评要把握时机、地点、场合,注重效果;批评要区分对象,不同对待;批评要不侮辱挖苦,不伤自尊;批评要不翻旧账;批评要掌握火候,适可而止;批评要分析性质,确定范围;批评要允许申辩;批评要主动承担该承担的责任,共同提高。
51、在运用说服和疏导领导艺术时要注意的“十忌”是什么?
1、盛气凌人,高高在上;
2、粗暴简单,以势压人;
3、生搬硬套,千篇一律;
4、空洞说教形而上学;
5、是非不分,瞎批乱点;
6、夸夸其谈,言行脱节;
7、一手包办,独断专行;
8、浮夸先进,歧视后进;
9、放弃原则,一团和气;
10、自身不正,理亏气短。
52、领导绩效考评的意义。
领导绩效考评有助于明确领导活动的正确导向。
领导绩效考评有利于强化对领导者及其领导活动的监督。领导绩效考评有助于领导制度的创新 领导绩效考评有助于改善领导作风 领导绩效考评有助于改进领导方法。领导绩效考评有助于提高领导者素质。领导绩效考评有助于发现和培养人才。
绩效考评是管理的重要职能和环节,领导绩效考评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环节。
53、激励有哪些作用?
1、领导激励是调动被领导者积极性的重要方法;
2、领导激励是引导正确行为的重要手段;
3、领导激励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保障;
4、领导激励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动力;
5、领导激励是增强组织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54、领导者对待智囊机构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第一,要多形式、多层次地广泛开展决策咨询。第二,要正确处理领导者与智囊人员的关系。
第三、要切实端正领导者对待智囊人员的态度,为他们独立开展决策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55、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有效的领导者应具备的主要素质。
一是善于处理和利用自己的时间;二是注重贡献,确定努力方向;三是善于发现人才和用人所长;四是能分清主次,集中精力于少数主要领域;五是能有效决策。
56、我国大陆领导体制的主要弊端。
1.领导权力过于集中; 2.党政不分的情况依然存在; 3.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4.领导制度建设匮乏。
57、你认为正常和正确的领导和群众之间的关系、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为什么中国大陆会出现***与王立军之间这样极不正常的关系?
应该是:
(1)相互信任的关系。(2)相互促进的关系。(3)相互支持的关系。(4)相互转化的关系。(5)相互监督的关系。
因为权力高度集中且无制约和监督。
58、1958年时期,毛泽东为了“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不顾科学规律和决策规律,一意孤行,强力推行“大跃进、人民公社、总路线”,结果造成1959-1963年三千多万人饿死的“三年困难时期”。由此可见领导者必须严格科学决策,那么科学的决策必须符合的标准是怎样的?
1、必须实行民主政治、民主决策,严禁领导者大权独揽,独断专行,一意孤行;
2、必须科学决策,制定和执行科学的决策程序,严格按程序决策;
3、必须尊重专业人士和人民的意见和智慧;
4、决策目的得以实现;
5、决策的代价小;
6、决策的副作用小且可控。
59、中国的历代政治领域和官场充满着阴谋诡计、尔虞我诈,掌握权谋之术似乎是官场生存之道,你认为权术和领导艺术区别在哪?
阴谋诡计、尔虞我诈是古今中外专制统治的必然产物,在民主和法治社会,政治领域和官场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各种公开、合法的制衡和监督,民主和法治也把政治选举和政治领域尽可能置于公开、透明和竞争状态,因而阴谋诡计、尔虞我诈得到相当程度的控制和减少。权术和领导艺术有本质区别:
领导艺术和政客权术是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对立统一。
二者本质不同:领导艺术的本质是为人民利益,政客权术是为个人或小集团利益。二者目的不同:领导艺术是光明正大的,政客权术是阴谋诡计。
二者手段不同:领导艺术服从领导目标、真理、法律和道德,遵循领导规律,公开、正当;政客权术不择手段,阴暗、卑鄙。
二者结果不同:领导艺术前途广阔,政客权术会随着历史和社会进步市场越来越小。作为现代民主社会的领导者,应尽可能摒弃权术,而努力学习、掌握领导艺术。
60、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必须具有哪五项主要习惯?
1.目的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规定,为切实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增强领导和职工的安全意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公司所属各单位。3.职责
3.1安全办公室负责制度的制定、检查、考核及日常管理工作。3.2各单位负责本制度的贯彻执行等工作。4.工作程序 4.1带班安排 4.1.1领导带班安排
领导按总经理、常务副经理、主任、值班经理的顺序轮流带班,如工作忙或出差等,按顺序由下一人带班。厂级领导带班具体名单由厂部办公室统一安排。
4.1.2车间级领导带班安排
车间级领导按主任、班长的顺序每人轮流带班。各单位应在每月28日前将下月带班领导名单安排。
4.2带班职责
4.2.1厂级领导带班职责
4.2.1.1坚持生产工作与安全工作的“五同时”,模范地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4.2.1.2负责当日的现场安全检查、督促和指导各车间的安全工作,解决安全方面的疑难问题,防范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因素;
4.2.1.3负责当日生产现场的安全监督、督促和检查工作,有权对“三违”现象进行处罚,并停止其工作,对情节严重者,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4.2.1.4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必须立即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提出整改意见,督促限期整改;
4.2.1.5对当日发生的事故要组织对伤员的抢救,保护好现场并向上级部门报告,要参加事故的调查、分析原因,并提出安全措施及处理意见。
4.2车间领导带班职责
4.2.1布置当日生产必须执行安全工作的“五同时”,模范地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对本车间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4.2.2负责当日现场的安全检查、督促和指导各班组的安全工作,帮助班组职工共同解决安全方面的疑难问题,并对其安全生产状况负责;
4.2.3负责当日生产现场的安全监督、督促和检查工作,对“三违”现象有权进行制止并协助厂领导和安全部门进行处罚,性质严重的有权停止其工作,并向上级报告;
4.2.4要认真检查人的、物的不安全因素,发现事故隐患必须按“三定、四不推”的原则处理;
4.2.5当日发生的事故,必须组织对伤员的抢救,保护好现场并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协助对事故的调查、分析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4.3带班要求
4.3.1安全带班领导对当日安全工作直接负责,当日安全带班值班领导,必须坚守岗位,按安全值班职责要求认真检查现场安全工作,做好记录;
4.3.2认真做好带班交接班记录,把当天的安全工作遗留问题,负责向一下班的带班领导交待清楚。
4.3.3当日安全带班值班领导必须佩安全带班标志。5 考核:
5.1对下列带班领导实行奖励:
5.5.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条例和办法,保持本单位长期安全生产或扭转安全生产被动局面,成绩显著的有关领导;
5.1.2领导在带班过程中及时发现或报告事故隐患,避免重大伤亡事故发生者;
5.1.3防止事故扩大,抢险有功者;
5.1.4对本单位“三违”人员能大胆管理,严格执行处罚规定,成绩显著者。
5.2对下列带班领导实行处罚:
5.2.1不按时上报领导安全带班名单,每一次罚10元;
5.2.2安全带班领导不佩戴安全带班标志,带班记录填写简单不认真,每发现一次罚20元;
5.2.3安全带班领导不检查、不履行职责,忽视安全生产,造成事故,应承担安全责任,接受上级部门的追查和处罚。
5.2.4对本单位“三违”人员不制止不按规定处罚,每发现一次,罚50元。
智海集团榆次水泥公司
张宏伟是宏利服装公司的人事经理,最近她刚刚兼职学习完MBA的所有课程并且获得了某著名学府的MBA学位。在MBA学习的过程中,她对于管理中的激励理论,特别是马斯洛和赫茨伯格的理论相当注意。在她看来,马斯洛的清晰的需要层次和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理论的划分非常具有操作性。因此她认为可以立即在公司中实际运用它们。据张宏伟了解的可靠信息,宏利公司的工资和薪水水平在服装行业中间是最好的。因此,她认为公司在激励下属时应该集中在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上。
经过多次会谈,她说服公司高层管理者。公司总裁授权她去制定工作计划并且放手让她去推行。在这种情况下,张宏伟开始制定关于强调表彰、提升、更大的个人责任、成就以及使工作更有挑战性等各种计划,并且在组织里开始推行。但是计划运转了几个月后,她迷惑了,发现结果和她的期望相差甚远。
首先是设计师们对于计划的反应很冷漠。他们认为他们的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设计的服装在市场上很畅销就是对他们工作成绩的最大肯定,而且公司通过发放奖金的方式对他们的工作已经给予肯定。总之他们认为所有这些新计划都是浪费时间。有一个和张宏伟比较熟悉的设计师甚至和她开玩笑地说:“宏伟,你这些玩艺儿太小儿科了,你是不是把我们当成小学生了,我看你理论学得太多了。”
裁剪工、缝纫工、熨衣工和包装工的感受是各式各样的。有些人在新计划的实行过程中受到了表扬,反映良好;但是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管理人员的诡计,要让他们更加拼命的工作,同时又不增加任何工资。而且很不幸的是,这些人占大多数。甚至偏激一些的工人开始叫嚷要联合罢工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张宏伟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原来她很信任和支持的高层管理者也开始怀疑她的计划,批评她考虑不周全。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
1、你认为新计划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她忽视了各层次员工的需要不同的事实
2、你认为设计人员的主导需要和一线工人的主导需要相同吗,为什么? 答:不相同。设计人员不关心表扬、赏识等,说明他们的主导需要不是自我实现
而大多数一线工人更关注报酬,因此他们的主导需要是生理需求
3、你对张宏伟下一步的工作有何建议?
从《当代经理人》组织的“最具领导力的50位CEO”的两年排名状况来看,验证了领导力的评价与研究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紧密结合企业所处的环境,领导力评价指标从影响力、变革力、感召力、情商四项指标调整到变革力、影响力、决策力、凝聚力、前瞻性、社会责任感、情商。调整后的七项指标不仅从领导力本身来评价,而且从领导力的影响结果来证实企业领导者的领导力。从排名结果的变化来看,领导力研究的重点,已经从考虑领导者所具有的某些特征,转而将领导力定义为一种活动模式及活动结果。
对领导力的研究和评价,除了共同的特征以外,企业领导力模型还要存在一些自己独特的东西。需要对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这种环境的特殊性主要是来自于社会环境、企业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
社会环境是企业领导力发展的方向
在2007年50位最具领导力的CEO排名里,涌现出了26位新上榜的CEO,这些优秀领导者的上榜,一方面是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做出卓越绩效的表现,另一方面紧跟社会环境的要求,由于对企业领导力新的诠释,更加综合反映企业领导力内涵的结果。卓越的领导力不仅要懂得如何不断地给顾客创造他们真正喜欢的价值,而且要具备完成企业自身各项经营目标的能力,胸怀企业社会责任的领导力,即关注顾客、关注员工、关注股东、关注社会的综合利益。
文化环境是企业领导力发展的土壤
企业文化也是影响领导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会使企业领导和员工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形成共同的价值观,继而指导他们的行为向着企业共同的目标努力。如果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能够形成重视领导能力的氛围,能够促进对具有良好领导潜力的员工进行发掘和培养,那么,企业的各级领导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领导模式,会把发掘和培养未来的领导者作为领导能力的体现。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企业中能担当重任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最终的结果会推进企业走向繁荣。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领导会更多地接触员工,以便发现谁更有领导潜质;员工受到这种行为的鼓励,会更加踊跃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应该努力建立以领导活动为中心的企业文化。
经济环境是企业领导力发展的动力
在传统经济环境下,由于资金与其他有形资源的运营,需要运用领导人的管理能力,领导力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随着中国经济逐步从传统经济转换到知识经济,无形的知识资产成为企业运营的主体之后,加上有思想和知识的员工越来越多,要求管理者有卓越的领导力,来管理员工和企业的知识资源,维持企业的日常管理,才能更好地管理好员工和企业的知识资产,使其发挥优势和作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是寻求差异化的发展途径,只有根据企业自己的具体情况不断创新,才能赢得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企业运营创新的核心,是源于领导者卓越的领导力。所以,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运营,不仅要制定明晰的企业战略,还要依存卓越的企业领导力,是知识经济环境下管理发展的趋势。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未来企业市场结构、竞争手段、技术革新,到文化理念、顾客需求、员工利益、企业目标等各方面,都有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全方位的调整和变化。反思领导力的建设,也呈现种种国际化的新趋势和发展方向。笔者认为企业领导力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文化智商
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先要条件之一,企业领导者要有一种“文化智商”(Cultural Intelligence),就是在不同文化氛围内,领导者能够适当地将文化因素与商业措施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得到良好的企业收获的智力。 特别是跨文化领导力的建设是对中国企业领导的巨大挑战,企业团队需要具备在全球范围内处理事务的能力,以减少因缺乏熟悉中国和西方文化的海外管理人才而导致的管理和文化冲突。在这个方面联想集团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经验,联想集团的TOP100计划为了提升领导力,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在于重视文化智商的培养,在英语方面多下些功夫。企业领导者大多不必精通英语, 但有一定标准水平的口语, 能得到其他文化伙伴的尊重。企业领导者应多到其他国家进行一下“文化洗礼”, 增加对其他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企业领导者的文化智商,进而提升企业的领导能力。
2.领导者成熟度
在领导力开发方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领导者的成熟程度。不要过于依赖领导力模型中的一些好听的术语,作为企业领导力发展的基础。领导者的成熟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企业领导力的标尺,领导者的成熟程度越高,领导力特质越好,领导力也就越强。笔者认为,人的成熟程度可以分为几个大的层次,其中领导层次是作为企业领导者发展不可跨越的层次。在该层次中,企业要着重考察和分析领导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 而不是人的思维意识或基本的理性知识。也就是说,有很多领导者接受个性型和融合型的思想,甚至有这方面的意识,但就是在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方面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未来对领导力的评价,一定要结合领导者的成熟程度。
3. 系统思维
企业的领导者,在扁平化的世界里更要有广阔的胸怀来促进创新。一定要注意系统思维的打造。只有系统思维的能力, 才可能有系统的竞争力的打造。 一个经久不衰的强大企业靠的是系统的力量。因为今天的世界已经使得各个学科和行业领域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一起。其次,要懂得竞争和合作并重,取长补短。一个企业不可能单打独斗地应付新技术、新产品所带来的深层次的管理、市场和技术挑战;再次,要求领导者有广博的学识、多元化的视角,以顾客为准则,带领企业在产品、技术、服务、管理、组织、生活品质等方方面面开展创新,开拓生存空间。运用最普通的理解,构建领导力发展思路,让组织内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可以轻松找到方法去完成。例如,如果组织的战略是跨国并购,最好要求具备强力的并购整合能力。如果要这样做,就需要一批能够超越国界进行战略思考、系统整合和高效工作、熟练构建伙伴关系和提升团队工作效率的领导者。素质模型的发展就围绕这些特定能力来做,将企业的战略需求转化为一系列领导力要求。
4.关注未来
确保领导力发展战略要考虑明天的商业模式,而不能墨守陈规。不要以组织现有领导者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来甄别潜在领导者的误区。当组织的战略发生变化时,组织的领导力发展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当组织全球化运营时,要相当谨慎,这种情况下领导者对持续的领导力有效性可能会持有不同的观点。接受和承认这些不同观点,就会帮助构建领导力要求的基础,以应对明天的挑战。
领导者要组织好集体决策,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必须对影响集体决策质量的各种心理因素保持清醒头脑,并且明确自己的领导责任。
影响集体决策质量的心理因素
1.从众心理
在集体决策中普遍存在着从众心理。从众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或者是参与者不愿意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以免感到孤立,而当参与者的态度和见解与其他成员一致时,会有“没有错”的安全感;或者是参与者对讨论的问题不了解,吃不准,心中无数,缺乏主见,因而在有人发言之后,不认真考虑也跟着附和;或者是参与者看见大多数人的意见都差不多,尽管自己有不同看法,可是担心讲出来不为大家接受,不能改变任何事情,干脆随大流,人云亦云。从众心理的负效应在于:一方面,当多数人的不正确认识误导集体决策时,没有人敢于站出来坚持真理;另一方面,如果有预谋的少数人抢先发言或拿出方案,会使不明真相的大多数人轻易赞同,可能损害自身利益的集体决策
2.群体压力
从众心理一般起源于群体压力。群体压力是指已经形成的群体规范,对群体成员的行为具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使得每个群体成员不得不顺从群体的行为。集体决策的顺利进行需要正式的群体规范如议事规则等约束参与者的言行,而由习惯、先例等构成的非正式群体规范也要影响参与者的行为反应。并且,非正式群体规范产生的群体压力常常更大。例如,一些集体讨论的发言顺序总是会按照职务等级要么自高而低,要么由下而上,这不是明文规定的要求,而是习惯造成的结果,谁不按惯例打乱顺序发言,马上就会感到群体压力迫使其回归原位。虽然群体压力没有强制执行的性质,但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往往难以违抗。这就使集体决策的参与者在与多数人发生意见分歧时,迫于强大的群体压力,容易选择沉默不语或放弃己见。在一边倒的情况下做出的集体决策,其正确性和可行性都将大打折扣。
3.个人控制
如果决策集体被一个有才干的人所掌握,他可能是主要领导者,德高望重,可能是个性坚强者,很有个人魅力,可能是敢于说话者,能言善辩,总之,他可以左右整个决策集体,对其他人产生个人控制。这样一来,集体决策就会出现如下现象:谁职务高谁说了算,谁资格老谁说了算,谁敢抢先说谁说了算,谁霸道谁说了算。虽然个人控制者的特征没有一个是作出集体决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那些外在因素与集体决策质量本身没有必然联系,但却容易制人。而且,个人控制在集体决策中的负效应非常突出,会起到抑制集体讨论、降低其他成员的创造力和妨碍其他成员作出贡献的消极作用。
4.小团体意识
小团体意识是指在集体决策过程中形成的不合理地、过分地追求一致的现象和倾向。一旦集体决策被小团体意识所支配,集体决策参与者们就会片面地不遗余力地追求一致而忽视集体决策的质量。他们为了保持一团和气,为了达成形式上的团结统一,有不同意见不愿说,怕伤害彼此和气,有问题不愿争论,怕影响彼此感情,强调大家抱团,什么都要一致,甚至在表面一致赞同的假象下强行通过不正确的集体决策方案。小团体意识最大的弊端是排斥不利于自己意见的信息,按照固定模式评价和选择决策方案,听不进群众和智囊团的不同意见,因而导致阻断决策信息、压抑创造精神和破坏集体决策功能的后果。
提高集体决策质量对领导者的要求
1.创造宽松心理气氛
集体决策的优势之一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取各种知识和信息,在尽可能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的决策。然而,要使集体决策的这个优势充分发挥,领导者必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让集体决策的参与者们觉得不怕讲话,因而敢说真话,敢讲心里话,敢于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只有当参与者们能够无所顾忌地充分表达不同意见,集体决策才能汇聚最新知识、获取准确信息和掌握真实情况。创造宽松心理气氛不仅需要领导者经常公开号召大家打消顾虑、有啥说啥,也要求领导者通过改进信息联系方式、改善讨论会场布置等举措展示虚心听取意见的诚意,从而解除集体决策参与者们的心理障
碍,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决策讨论,大胆直抒己见
2.有效控制决策过程
耗时多是集体决策的一个弱点,而一些心理因素的干扰造成议而不决更会拖长集体决策的时间。例如,有的人在讨论问题时,持有不同见解,可是担心直截了当说出来会得罪人,于是就绕着圈子发表意见,说了半天可能还没有触及实质问题,时间却已经流逝。尤其是当研究重大问题时,许多人害怕说错话被人视为愚蠢或被人笑话,就保持沉默,不表态,不置可否,但当涉及到那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时,他们自信胸有成竹,发言热烈,海阔天空,可遗憾的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没有答案。为了提高集体决策的效率,领导者应当有效控制决策过程,这不是要控制参与者的思想,而是要在决策过程中保证集体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重大问题上,始终紧扣和抓住核心问题讨论研究,高效率高质量地做出决定。
3.灵敏捕捉闪光思想
真理有时候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上。这就要求领导者组织集体决策必须尊重少数人的意见,更不能借多数人的意见压制少数人的意见。应当看到,好的决策方案总是由个别人先提出来。虽然个别人声音微弱,但有价值的思想是很有生命力的。任何高质量的集体决策都会充满每一个参与者的闪光思想,都要充分吸纳每一个参与者有价值的见解。因此,领导者能不能敏锐地意识到、捕捉住集体决策参与者们的闪光的思想火花,并将其融入最终的决策方案,对提高集体决策质量至关重要。这也就要求领导者时刻注意接受好思想,一发现某人有好的想法,就应让他详细陈述意见,然后再交大家讨论,集中讨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吸收、扩展、完善好的思想的过程
4.开发利用不同观点
集体决策过程中出现不同观点交锋是正常现象,是优势所在,是大好事情。如果没有任何不同意见就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一定是好决策,过早一致达成的决策常常隐藏着重大灾难。高质量的集体决策离不开反向思维,欢迎不同意见的争论。为什么我国“一五计划”期间许多重点项目决策的正确性经受住了历史考验?因为每个项目都是反复讨论的结果,要是没有不同意见,领导者要自己站在反面提意见讨论,要是提不出意见,先放一下,让大家再考虑,看能不能提出不同意见,经过反复考虑才最终拍板。《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询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这就是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组织对重大问题的集体决策时,必须高度重视不同意见,要积极开发利用不同观点,不能把不同观点视为麻烦,而是应该看成财富,要鼓励、启发人们提出更多的不同观点,以利于打开决策思路,扩展决策视野,防止决策疏漏,提高决策质量。
5.善于提炼归纳总结
提高集体决策质量要求领导者必须善于提炼、归纳、总结。如果有十个决策方案提交领导者选择,高明的领导者往往不会选定其中之一,而是提炼十个方案的精华,将每个方案的独到之处归纳起来,加以整合,再造一个高于原有十个方案的更为理想的决策方案。这样做既能够吸纳所有的好思想、好观点,使选定的决策方案真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又能够避免制订方案者因为落选而产生失败感、挫折感,让他们看到最后方案有自己的贡献而感到自己也是赢家。当然,这有利于集体决策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有利于集体决策更好地贯彻落实。
当今,我们正处于知识产生效益、成就未来、决定命运的时代,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因此什么是学习,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就成了每一位学习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让我们对学生、教师、教学内容等教学因素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对学习的本质有一个重新的解读,以推动教学和学习的高效能。
一、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对于这一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全面地理解。
第一,学习是人和动物都会发生的活动。广义的学习不仅有人类的学习,而且还包括动物的学习,狭义的学习则专指人类的学习。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类的学习是人积极主动地进行的活动,而动物的学习仅仅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只是为了适应环境。
第二,学习是一种凭借经验而进行的活动。也就是说,学习一定要以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为基础,经过反复的练习后发生的行为变化,个体的成熟乃至衰老使其行为发生变化的改变不能称之为学习。第三,学习所引发的变化既包括行为的变化,又包括行为潜能的变化。也就是说学习所引发的结果不仅有外显的行为变化,而且还有内隐的变化。所谓内隐的变化,指的是那些不一定在人们当前行为中立即表现出来,但却影响着人们未来的变化。
二、新课程新理念
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提出要培养“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教育不但关注人的文化素养,而且关注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以及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考虑到了人的各方面的需要,培养完整的人格。由此反映出新课程背后的教育理念是把教育定位在人的发展上,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发扬人性,完善人。
2.课程内容重视学生经验。新课程要形成新的课程内容,即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纳入到学生的课程体系中,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人的知识,不再将科学世界作为学生课程内容的唯一来源,而要将生活经验也作为学生课程内容的重要背景和来源,充分体现学生课程内容与经验相联系的要求。
3.发展性教育评价的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可以看出,新课改的教育评价不仅要发挥其选拔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体现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重视学生的发展,而最终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选拔适应教育的儿童,而是为了创造适应儿童的教育。
不难看出,新课程改革中的这些理念与我们所理解的学习的实质是相符的,可见,我们所说的重新解读,不是要改变学习的本质,而是对学习本质的一个回归。如何在实践中真正地让学习的实质得以回归,最重要的还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三、如何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1.注重人性化教育。既然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不同,新课程又提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那反映在教学中就是教师要注重人性化教育,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要促进学生发展,并非要让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这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我们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和矛盾,以及学生主体性不强和教学质量低下应该说与一刀切、统一要求有关。因此,我们必须加大重视差异性教育,从而扭转这种教育方向上的不平衡状态。
(2)师生关系应由不民主不和谐向平等融洽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和任教师灌输,师生关系也被比喻成是警察与小偷的关系,猫和老鼠的关系,充分说明了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和不和谐。教学实践表明,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如果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进而达到师生情感共鸣,知情和谐,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注重生活化教育。在传统的教学观下,课程就是教科书,我们是重知识教学,轻实践教学。新课程观不再把课程局限于“知识”、“学科”、“教科书”等狭窄的范畴来理解,而把课程理解为:一种以人类生活经验为内容,通过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对这些内容的批判和反思性的实践,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教育中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观、课程观,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相联系。
(1)改变课程内容。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和实际来看,教材内容学术性、工具性强,生活性、现实性差,科学性强、人文性差,造成内容偏深偏难,脱离师生现实生活和社会现实实际,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学生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主动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遵循任何课程内容都来自于生活,来自于社会,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原则,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进入课堂。
(2)优化课堂设计。新课程观要求把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教”服务于“学”,实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最后达到学生带着知识走向教师、家长、社会,从而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还学生学习的主人地位。为了实现这一转化,教师就应该优化课堂设计,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注重发展性教育。发展性教育的要义在于其“发展的观点”,发展性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来的人具有良好的品德,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不仅会学习,会生活,而且会创造,会做人,体现了高度的主体性和发展性。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发展性教育的理念呢?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人类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主要是精加工、深加工和再加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价值,这就需要以科学技术为生产力的增长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知识以“爆炸”的速度增长,知识与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类时代更换的速度,人们已经无法用“多学”、“快学”取得发展上的优势,人们必须用“创新”求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