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培训意见和建议(精选9篇)
各位校长们能在百忙中抽时间进行学习、思考,难能可贵。但学习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现在与大家沟通。
一、学员提问题前要确定有没有仔细看视频资料。
二、学员提出的问题主题范围不能过大,因为复杂问题短时间难以说清楚。
三、学员写的体会(作业)、评论、不要过于简单,像小学生的答题,缺乏深入的思考,要出精品。
四、全班学员要及时查阅班级各项公告、辅导留言等,要浏览每个学员的作业等,班内进行评议发帖,或对主题跟帖,增加点击率,严禁发表牢骚和反动观点。
五、几点建议:
1、学习中,先看“ 主编寄语”,思考这一模块的内容、特点,主导认识和学习要求。
2、学习中,认真观看视频资料,边听边想。
3、学习中,认真看文字材料,特别是“综合评析”。
4、联系实际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尽可能多从理性角度思考,避免简单化。
5、提问题,注意模块的针对性。而且要特别注意学员之间的交流,有的问题,学员就能解决。
一、加强组织,拓宽特殊学校教师培训的形式、途径和覆盖面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加强全省特殊学校教师职后培训的统一组织、规划,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对特殊学校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扩大培训教师的覆盖面。短期非学历培训、长期函授学历培训、校本培训、特殊学校与大学的合作培训、网络培训等是当今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训的主导形式。各个国家各种机构如大学、师范院校、特殊教育师范院校、特殊学校以及一些民间特殊教育专业团体纷纷采用短期非学历培训形式对特教师资进行培训,如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这种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更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我国华东师范大学于开始试行长期函授学历培训模式,为上海市培训专升本的在职特教师资,解决了上海市特殊学校教师的职后培训和学历提升的问题。
二、加强管理,提高特殊学校教师培训类型、时间的合理性和培训机会的均等性
要提高对特殊学校教师职后培训的质量,必须加强管理,而建立完善的特殊学校教师的职后培训制度是教师参加在职培训的根本保证。政府应在研究和审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后培训的法律和法规来配合教师职后培训工程的实施和发展。目前国际上,如瑞士、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都通过这一方式来保障特教教师职后培训的顺利开展。如建立盛市、县三级特教教师职后培训基地,制定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意见,完善盛市以及特殊学校的培训网络。
积极调研,提高特教教师培训类型、培训时间的合理性,解决培训机会均等性的问题。根据特殊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以教师为本,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进行多元化的培训。根据培训课程的性质、特点以及教师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决定培训的时间。根据教师的需求决定培训的对象和要求。
三、加强研究,加大特殊学校教师培训内容的前瞻性、针对性、实用性
对于特殊学校教师的职后培训,在培训内容上要加强研究。根据确定的培训对象,精选培训内容,提高前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或者,确定培训的专题内容后,选择符合接受培训条件的特校教师进行有目的地培训。培训内容的选择主要来自于特殊教育学校实际存在的问题、实际的需要。同时,在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行培训时,更应强调临床性、实践性,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对接。对特殊教育教师进行培训的宗旨是使教师在接受培训后,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进行有效的操作运用。针对特教专业毕业的教师或接受过特教专业系统培训的教师,英国采用短期培训的形式进行职后培训,其主要培训课程目标是提高技能和拓展专业知识。澳大利亚对特教师资的培训也多是重视加强实践培训。美国特殊教育教师任职资格标准规定:特殊教育教师每年最少要参加25小时的与专业领域有关的继续教育,以对知识进行周期性的更新。针对非特教专业毕业的教师或特教专业毕业学历层次较低的教师,则可采取长期函授学历培训。日本非常强调这一点,规定在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从教5年以上且有3年以上特殊教育经验者,参加长期专业进修后可以获得专任教师任职资格,通过这种培训来提升非特教专业毕业教师和低学历特教教师的理论知识,改变其教学理念,提高其研究、应用能力。
四、加强监督,狠抓特殊学校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培训项目”旨在通过城镇教师的支教或高等师范院校 (包括师范院校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 下同) 师范生的顶岗实习, 置换出农村中小学教师并组织其参加教师培训, 从而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意识与能力, 促进了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骨干带头和示范带动作用, 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培训的组织形式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培训必须与师范生顶岗实习、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这两项工作紧密衔接, 互为支撑, 同步实施, 整体推进。具体形式为:省内师范院校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当地已派出支教教师的城镇学校或农村中小学校进行顶岗实习;城镇派出的支教教师或参加教育实习的师范生在一定时期内顶替现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岗位, 通过两次置换或一次置换出来的农村教师参加由师范院校和当地教育局联合组织的脱产培训。
培训的形式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培训采取在师范院校集中培训的方式实施。师范院校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科的农村教师开展分类培训, 会同当地教育局共同确定包括高校专家、中小学特级教师、名教师等的高水平教师担任授课教师, 综合运用案例教学、交流互动、说课评课、同课异构等形式组织农村教师进行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培训应坚持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 注重培训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突出案例教学和参与互动。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 针对农村教师实际需要, 着力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重点包括: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 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学科教学问题与对策, 学科教学设计, 教育技术应用, 教育教学研究方法, 师德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研修设计实施等。
目前, 置换教师培训工作已经顺利开展。为使置换培训模式更优化, 置换培训真正提高教师的各种能力, 真正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本人采集了一些置换培训教师对置换培训模式和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 现简述如下。
二、研究方案
(一) 问卷调查———国培教师1.方法
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所在学校以及其他平行学校参加过“国培”的一线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分析。
2.步骤
对本校教师发放问卷, 统一回收;对其他平行学校则运用电子邮件进行调查。
3.问卷材料及调查结果
在邢台柏乡县三所平行中学抽取教师施测。发放教师问卷60份, 回收有效问卷54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
4.研究报告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 我们可以知道:参加国培的教师认为培训课程对他们很有帮助的为25人, 有帮助的为29人;对课程设置很满意的为18人, 满意的为24人, 一般的为12人;54个人都认为培训班授课教师责任心强, 备课认真;对于培训时间, 18个人希望可以加长培训时间, 而36个人认为恰当;对培训班的教务、组织管理有12个人很满意, 36个人认为较好, 6个人认为一般;42个人认为授课课时应适当增加, 12人认为应当减少课时;教师们对教学技能培训和教学法培训较感兴趣。
对于最为实用, 效果最为明显, 启发最多的课程, 教师们各有看法:部分教师认为《青春期教育》《初中生“网络沉迷”的预防与矫正》《家庭教育》《心理健康》这几个课程最能联系当下的学生, 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他们的教育会有所帮助;有些教师认为《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最为实用, 因为这直接涉及到老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去管理学生并与学生沟通交流, 主要教会掌握学生心理的一些方法技能;还有些教师认为《开放式试题讲座》《社会问题解析》对其启示最为明显。
教师们都认为有机会参加“国培”很好。首先, 参加培训可以与名师面对面交流, 可以聆听名师们的精彩讲解, 提升了教学理念, 拓宽了思路, 开阔了视野, 丰富了思想。其次, 教师们反映在农村教学多年, 出去学习、培训的机会太少, 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技能、教学理论和理念等不断地被输出、掏空,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职业倦怠。国培给了教师们难得的机会, 不仅让教师们在知识技能、教学理论和理念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 提高了师德修养, 提高了知识素质, 还有机会结识很多新朋友, 让教师们收获很多, 并且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事业中去。在一线教师们补充新能量的同时, 顶岗实习生们也有了一个上讲台的机会, 很难得。
当然, 也有教师认为参加国培就不能照顾家庭, 家庭与事业不能兼顾。另外, 还有些教师担心顶岗实习生不能独当一面。
(二) 自我剖析———一个参加了国培的农村中学教师
说起国培, 有褒有贬, 但我觉得国培活动利大于弊。首先, 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 国培活动的开展使大量中小学的教师岗位空缺出来, 给了师范学生 (顶岗实习) 支教的机会, 给了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 给了他们宝贵的教学经验。其次, 对国培的教师来说, 虽然有弊但是利大于弊。当今的教育出现了一些弊端, 如:新出现的幼儿园教育对小学的教育存在不利的影响;农村教育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人们大众化选择教师职业, 造成了教师整体素质的下降等等。这些现象与弊端对学生的发展是一种阻碍,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 国培计划开设了针对各专业、针对各教育理念等的课程, 提高了各地方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储备, 也培养了各地方教师对21世纪教育的理解与实施。国培计划又一次实现了教师向学生的转变, 使教师能亲身体会到学生的感受, 对于反思自己的课堂教育缺陷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是让教师作为一个学生的角度去真正关心学生, 理解学生, 鼓励学生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听听大学教授幽默诙谐、意义非凡的课程, 更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超脱, 对自己心灵的一种净化。再加上课下如此“充实”的电子作业及各种课件与反思等, 给每个地方教师熟练运用多媒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的机会。
三、结论
置换培训教师对置换培训模式较为满意, 在亲自参加过“国培”之后, 教师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并且获益匪浅。为继续更好地开展这项培训活动, 让以后参加“国培”的教师们能够收获更多, 教师们对国培计划提出了自己的希望, 具体有如下几点: (1) 多增加一些学生心理方面的课程, 以便与学生沟通交流。 (2) 增加一些教师心理方面的课程, 以便自我调节。 (3) 最好增加跟岗学时, 让接受培训的教师真正体验到怎样才算是一节好课。换句话说就是, 一节好课应该如何上。 (4) 多与一线教师交流, 包括从备课到组织教学、管理学生等方面。 (5) 希望专家在讲解理论之后可以亲自上一节示范课。 (6) 应注意教学新理念与目前应试教育体制有脱节的现象, 进行改进。 (7) 适当增加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法的培训。 (8) 多增加专业性讲座。
摘要:“置换教师培训, 顶岗实习支教”, 这样做无疑是利大于弊, 不仅可以使一线教师获得自身能力的提高, 也使得师范学生接受了现实的磨砺。
关键词:置换培训,置换培训教师,顶岗支教,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员工入职培训;应届毕业生;培训模式
新员工培训是指给企业的新雇员提供有关企业的基本背景情况,使员工了解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工作的职责、程序、标准,并向他们初步灌输企业及其部门所期望的态度、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等,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地适应企业环境和新的工作岗位,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新员工培训是新员工职业生涯的新起点,所以作为企业来说应改进这方面工作,降低因员工不适应工作而造成的人员流动。新员工通常分为校园招聘员工和社会招聘员工,通常学校招来的应届毕业生像是一张白纸,因而在新员工培训中要做适当区分。
A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A公司拥有近54.9万名寿险销售人员和约20万名正式雇员。截至2013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达人民币3.17万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为人民币1,727.56亿元。从保费收入来衡量,A公司为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A产险为中国第二大产险公司。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A保险公司每年都会在各大高校招聘一批应届毕业生从事业务推广工作,并把这一举措作为企业的人才发展战略予以制度化、常态化。作为新晋员工的应届毕业生,人力资源部在其入职前会对他们进行相关培训,使其尽快掌握必要的业务技能,达到岗位的要求。但在由于现在A保险公司并没有建立一套专门为应届毕业生设计的培训方案,再加上自身培训制度存在缺陷与不足,培训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一、当前A公司保险业务员(应届毕业生)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许多企业对培训工作重视不足,认为培训是“为人作嫁衣”,耗时、费钱、费力。A保险公司也不例外,存在对培训认识不足,认为培训是培训部门的事,没有形成体制,发动各个部门积极参与;认为培训等同于讲课,重讲不重练,缺乏绩效管理等问题。
1.培训方法单一且陈旧
A保险公司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培训方式上,仍然在运用传统的讲授模式,即采取“培训师讲,学员听”的方式,大面积的涉及理论知识。另外,在培训过程中,A保险公司还广泛采用放录像的方式,这样久而久之使得员工认为“培训就是放录像”,由于应届毕业生刚走出大学校园,个性较为突出,时间长了,因此在培训过程中,A保险公司许多员工都对培训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甚至产生抗拒的心态,使培训效果和培训效益大打折扣。
2.员工培训过程中缺乏有效沟通
在A保险的培训过程中,培训一旦开始后就很少有人过问,直到培训结束后才进行简单的考试测试一下。所以就导致同样的培训课程,有的学员学习效果很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有的学员却收获甚微。调查显示,有64%的员工在接受A保险的入职培训时感到无助,其中只有17%的员工可以找到有关负责人解决问题,有83%的人心中的疑问无法解决。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A保险培训沟通机制存在严重的缺陷,员工在参加培训时,特别是参加入职培训,哪怕是细小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都对其会日后的工作造成影响,令企业蒙受损失。
3.忽视培训的评估反馈工作
培训评估反馈是检验培训效果,不断改进培训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对培训进行了全面的评估,才能不断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效果,降低培训成本。目前A保险公司对评估的投入明显不够,他们缺乏对培训的专业管理,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评估反馈信息系统,没有将评估所用的方法、员工的学习情况、测试情况进行完整的记录和比较。这就导致了目前A保险公司对培训工作“下情不明、上情不清”的状况,管理者不能对培训效果进行系统的考评,许多培训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但却无法估量巨大的投入是否能收到预期的回报。
4.没有形成与培训制度相配套的员工职业发展管理体系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A保险公司的员工普遍不重视培训,培训工作的地位可谓是及其尴尬,举步维艰。这是因为A公司的培训制度是一项相对独立的工作,没有和人力资源的其他模块有效的结合起来,更没有纳入到员工的职业发展管理体系中来。这样就造成了培训工作得不到各个部门的重视,难以深入开展。另外,由于A保险当前培训工作只作为员工入职的一个环节,没有形成与之相配套的员工职业发展管理体系,这就使得培训并不对员工的晋升和薪酬等产生影响,员工的积极性自然也就大大折扣。
二、应届毕业生导入培训的改进思路
培训需求的分析一般涉及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三个层面。现在A保险公司存在不足的部分是人员分析,因而造成的培训方法不适合应届生的层次,也造成了沟通方面的困难。因而,首先要对应届毕业生这类新员工要进行分析。
应届毕业生走出校园步入职场,在应届毕业生与社会招聘的人员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
1.理论知识较强,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必要职业技能。应届毕业生由于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学校的教学方式都围绕书本开展,注重教授理论知识,所以这一人群的理论功底扎实,但由于他们还是第一次参加工作,必然会缺乏相关的经历和经验,许多理想和希望都与显示存在一定差距。
2.自我定位不清晰,容易受挫折。由于应届毕业生是第一次参加工作,对职场环境还不熟悉,大部分人刚开始都会感到非常迷惘,短时间内不能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做一个清晰的定位;另外,由于收到现代社会家庭成员结构的影响,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人平日对其都非常关爱,初次独立面对社会,容易受挫折,抗打击能力不强,缺乏战胜挫折的能力。
3.个性突出,富有激情,喜欢创新,但团队合作意识不强,缺乏大局观念。由于第一次接触社会,每一应应届毕业生都对未来充满憧憬,在这一时期,他们普遍看重发展前景,薪酬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他们会对工作充满激情。同样是受到家庭结构的影响,由于从小就独处,喜欢张扬个性,年青人思维敏捷,创新力强,但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虽然在大学有类似的团队训练,但和企业团队项目合作相差甚远。endprint
针对应届毕业生的特点,所以新入职的应届毕业生与社会应聘者分开班次独立培训,受训场地、培训进度及内容以及考试难度内容将不再统一。
A保险公司在针对其业务员(应届毕业生)的培训过程中,应制订连续性的培训计划,把培训分作若干个阶段实施,丰富培训的方法和内容,在培训课程安排和考核安排上做了重新设计。(表1)加强培训时的沟通工作和培训结束后的评估反馈,建立起一套涉及员工职业发展的、完整的培训机制。
1.培训方法多样化,培训内容丰富化
在培训方法上,A保险公司应突破传统的讲授模式,结合应届毕业生员工积极性高、突出个性,但缺乏业务技能的特点,引进诸如会议讨论模式、团队模拟业务模式、带岗实训、拓展训练等方式,将学员从被动学习者转化为主动学习者,从单纯的听记学习转化为体验式学习,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增强了他们在实践中运用学习成果的意愿。
培训效果的好坏与培训过程中间的沟通是否充分密切相关,因而在应届生的入职培训中,每一部分的培训内容都要配合适当互动环节。比如在开班会议、企业文化、晋升计划中,采用了新老员工互动交流、个人未来计划分享来进行互动。在部门介绍、岗位介绍和业务知识流程这块,采用优秀员工交流的方法。在礼仪培训、沟通技巧、缓解压力方法、角色模拟和小组业务中,采用了团队交流的方式。在第四周的方法中,采用了内部导师制度,采用老员工带新的方式来提高员工业务。
在培训的内容上,应届毕业生由于经过学校的正规教育,理论知识功底较为扎实,故而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减少纯理论的学习,加强对企业文化、实际业务技巧、态度培训等方面教学内容的投入,让新员工尽快适应企业的文化氛围,掌握一定的业务技巧,养成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态度。
2.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培训的针对性
所有的培训工作一定是按需而动的,在培训开展之前,A保险公司应针对应届毕业生员工这一群体开展调查工作,要充分了解他们整体情况和培训需求,并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培训计划,而非千篇一律的按照原有的培训方案进行培训。一套方案适用所有的培训上,必然会使培训与实际需求脱节,培训的内容与岗位要求不相符。故而,编写一份高质量的培训计划书,是理清培训需求,指导培训工作开展的重要步骤。
3.注重培训的评估与反馈
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绩效,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形式。目前A保险的培训工作没有建立有效评估反馈机制,特别是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培训更是只作为入职的一个环节,没有对其学习情况、测试情况进行完整的记录和比较,导致无法估量培训效果,更无法进行效果跟踪,改善培训机制。A保险公司要加强培训考核,定期组织培训考核,并通过追踪员工的绩效,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为改进培训机制和决定员工职业发展提供依据。
培训效果的即时反馈也是尤为重要的,在应届毕业生的导入培训中的考核方式呈现多样。笔试、观察表现和提交总结都成了新员工的培训效果的评估。并结合一定的奖励措施,如资源部可参照新员工在公司顶岗实习的半年期间绩效进行综合评估,选取同期新员工的5%到10%颁发新员工奖学金。金额可拟定在2000元到3000元之间,具体按照公司财务部门所给出的建议奖励金额为准。对表现特别突出,绩效考核排在前列的新员工给予更多的培训机会,如公司总部的业务培训、与业务相关的其他培训等。同时,也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如培训中迟到早退。初犯给予口头警告,两次以上书面警告并公示,三次以上的按情况而定,严重者终止培训,解聘。通过一定的正负激励来强化培训效果。
4.强化培训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联系
培训是人力资源工作的一个模块,是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一个环节。它不能独立存在,应当有与培训相配套的一系列员工职业发展管理体系。目前A保险培训工作相对孤立,特别是新入职的应届毕业生的培训工作,只作为入职的一个环节而已,对其日后的发展没有任何影响,这就使得培训的组织者和员工都对培训极不重视,地位很是尴尬。针对这样的问题,A保险应设计一套员工职业发展管理体系,成立A公司培训学院,培训按期进行,每半年或每年一期,培训通过按等级颁发证书,证书在企业内认同,并作为日后晋升等职业发展的依据。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培训与员工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使培训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真正加强企业竞争力发挥作用。
三、小结
本案例结合了A保险公司的实际,对A保险公司业务员(应届毕业生)的培训方案进行了有效的调整,引入了新的培训理念和培训方法,并针对应届毕业生的特点,对课程安排和考核安排做了重新设计。尽快让员工完成学生到企业职员身份的转换、熟悉企业文化和制度、掌握必要的业务技能为出发点初步建立起与培训相配套的员工职业发展管理体系,把培训结果作为员工晋升和职位变动的依据,将大大激励了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热情。(见表1)
参考文献:
[1]宋朝利,王立校,郭爱英:《新员工入职培训工作的改进—以S信贷公司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11
[2]闵罡,吕翠:《新员工导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B保险公司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4
近几年来,地税系统干部职工的财务会计知识和税收业务知识更新比较慢,教育培训力度太小,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涉及到的问题对税务人员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要求在进一步加大,作为税务部门,现在提倡的是从纳税服务上来促管理,从现行的思想观念到财务知识和税收知识等等,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征管工作和纳税服务的需求,因此,对于税务人员思想观念的更新、各项财务税收业务知识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我们现在的培训力度还是有所欠缺。
从基层分局来讲,平时工作繁忙,事务太多,除了对自身管户的管理巡查寻访外,还有日常的检查,还有其他很多综合性的工作,经常还有很多临时安排的调研调查等工作,因此,作为分局要组织集中进行培训是很难的,只能靠管理员自己在工作之余进行自学,但是,现在的干部愿意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太少,没有了热情和动力,大多数还是存在懒惰思想,而且这种自学方式始终不是系统的指导培训,很难达到效果。作为县区局这一级来讲,如果要对基层干部进行培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师资力量,有水平的师资太少。建议加大专业骨干培养,组织人员进行业务骨干培训,培养一批能力较强的专业骨干。同时要把专业骨干选拔培养与各类人才库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有关业务部门配合,建立税收管理、税务稽查、纳税服务等多个系列专业人才库。在加强全员培训的基础上,组织一些专业性强的培训项目,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高素质专业骨干培训。
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培训内容
1、从政治思想上来看,对道德品质的素养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每年对干部职工是从“德、能、勤、绩”几个方面来考核,而且评价一个人是用“德才兼备”了评价,可以看出,“德”是放在第一位的,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如果缺乏道德品质和素养,有再高的学历和能力,如果不发挥出来在也是不行的。特别是这几年考入税务系统的年轻公务员,从业务到接受能力来讲都是比较强的,但是,从道德素养来讲就非常的欠缺(这是通过这几年工作中接触和经历的事情而发现的),因此,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对年轻干部的道德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吐故纳新”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近年来,随着供电企业老员工的年龄逐年增大,不断退休,一批又一批新招聘的大学生加入到供电企业员工队伍中。对他们的培训引起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培训力度不断加大。
2009年12月,受荆州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委托,职工培训中心组织人员走访了公司变电部、送电部、工程公司、配电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等单位,通过查看资料、座谈等形式,对2009年公司新进员工入职前的见习培训进行调研,总结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新进员工入职前见习培训的方法
2009年公司新进员工入职前的见习培训较往年有所改进:全体新进员工集中在职工培训中心军训、培训一个月后,分成五个组前往荆州供电公司变电部、送电部、工程公司、配电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分别进行见习培训。每个组在上述五个单位分别见习培训一个月,然后轮换。
从调研情况来看,荆州供电公司对新进员工入职前的见习培训主要采用了下列方法:
(一)企业情况介绍和理想教育、组织纪律教育:新进员工报到后,荆州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安排他们在职工培训中心集中培训一个月:军训;学习供电企业员工守则、行为规范、行风及职业道德;进行企业基本状况介绍;理想教育等。公司机关各部室及各二级单位的领导们亲自上课。随后分成五组到各二级单位轮训,这些单位也分别将各自的主营业务、资
产设备、机构设置、人员安排、企业远景等情况作了介绍。略有遗憾的是:各二级单位似乎都没有把本单位以往分配来的大学生工作情况、成才过程作为重点介绍。
(二)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教师和考试、鉴定:从座谈、查看资料中了解到,各单位都为新进员工制定了培训计划,编写了培训手册;详细规定了每期新进员工的培训内容、日程安排、注意事项;并为新进员工指定了思想好、技术高的老员工作为培训教师(带训师傅);每期培训结束前,都要求新进员工写出实习报告;对新进员工进行考试并做出实习鉴定。
(三)供用电设备和工器具、材料的认识:从座谈中了解到,现在各大学强电专业的实验、实习课程,其内容、时间的安排与上世纪90年代初大学扩大招生前相比有不小差距;教材中关于电气设备的介绍仍然严重滞后于生产实际。为了帮助新进员工建立概念,各单位都安排了大量时间,并指派培训教师(带训师傅)带领他们到现场认识供用电设备:如变电一次主设备,送配电线路的杆塔、金具、导线、工器具、测量仪器;配电台区、用户电表箱等;受到大学生们热烈的好评。
(四)跟班实习,接触一些简单的劳动:从座谈中了解到,各单位都为新进员工安排了生产现场跟班实习,原则是“多看、多听、多问、多思考,不动手”;在培训教师(带训师傅)带领下,以观摩为主。有些单位在条件允许、不带电的情况下,也为他们安排了一些简单劳动:如堵防火泥、设置遮拦、新设备的开箱、收拾工器具、整理资料档案等。这些简单劳动大学生们都干的很起劲。
(五)工作流程的了解:从座谈中了解到,在情况允许时(生产单位正好在进行相应的作业时),各单位还尽可能的安排新进员工了解一些工作的流程:如倒闸操作的全过程,工程建设(施工)的档案、台账等资料的整理,配电线路(设备)检修的程序,业扩报装的流程等。从座谈的发言中还看不出这些对大学生们有些什么影响,但至少帮助他们开阔了眼界。
(六)生活上的关心、照顾:从座谈中还了解到,各单位都尽可能的安排好新进员工培训期间的住宿、吃饭问题。有的单位在举办本单位员工庆国庆的文娱、体育活动时,也邀请正在实习的大学生们参加。这些行为极大地增强了新进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
二、新进员工入职前见习培训中的几个问题
(一)新进员工“导入制”的建立:新进员工入职前的见习培训是个新课题,没有现成模式可参考,其培训方式、方法有待探讨;现在各单位的培训基本上还处于摸索。鉴于今后每年可能都会有应届大学毕业生进入供电企业,新进员工入职前见习培训将常规化;各单位有必要总结经验,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教师(带训师傅)应相对固定;即建立新进员工“导入制”。积极探索入职培训与其他培训(如师带徒活动)的联系与区别;探索各二级单位入职培训间的衔接与区别。(例如:工程公司的设备安装是在停电状况下进行的;那么,变电部是否还有必要安排一次设备的检修实习?)
(二)安全教育的新问题:自天门供电公司发生“8.15”安全事故后,实习人员对电业生产安全的影响引起普遍的关注。从座谈中了解到,各单
位都为新进员工安排了三至七天的安规学习,但大学生们的发言中却没有听到他们对此的收获感想;培训效果不够理想。这就引出两个问题值得探讨:①新进员工入职前的见习培训,安全教育应如何进行?需达到什么程度?②各二级单位入职培训都进行安规学习,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何界定?
(三)培训需求与企业生产的矛盾:从座谈中了解到,由于企业生产任务的时间限制,有些单位各批次新进员工见习培训的内容差别很大。(工程公司的工程施工、输电部的线路维护等都存在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什么较好的解决办法。另外,新进员工见习培训需要大学生们与一线员工接触,近距离观察一线员工的日常工作,言行举止。但有些单位反映:个别大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差,对其个人的安全、单位的安全生产都有影响。如何搞好见习培训而不致影响安全生产,这个问题须进一步探索解决办法。
(四)非主营专业大学生的培训:2009年荆州供电公司招聘了少量非主营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如学计算机、财会、中文等),他们的见习培训安排与其他主营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一样。座谈中他们反映学习比较吃力,培训教师(带训师傅)们也认为主营专业与非主营专业的学生,其培训计划应有所区别。这个问题还有待探讨。
三、新进员工入职前见习培训目的探讨
在座谈时,很多学生、培训教师(带训师傅)都表示:一个月时间太短,很多想学(想教)的内容都来不及完成。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新进员工入职前见习培训就是工作技能的培训吗?此时新进员工的工作岗
位尚未确定,如何开展技能培训?此时开展技能培训,与其定岗后的师带徒培训如何衔接?换言之,新进员工入职前见习培训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笔者认为:供电企业新进员工入职前的见习培训,培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技能培训。但见习培训中的技能培训仅仅是向新进员工展示各工种的一些基本工作技能,而师带徒培训的技能培训则要求徒弟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基本工作技能;二者之间存在广度与深度的差别。新进员工入职前见习培训时,技能培训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新进员工入职前见习培训的目的应该是下列方面:
(一)帮助新招聘的大学生们了解供电企业:供电企业是干什么的?它有些什么业务?它下面分些什么单位?这些单位的员工日常工作有哪些?我将会在供电企业的什么岗位上工作?毫无疑问,这些问题都是新招聘的大学生们迫切想了解的。入职前的见习培训,让这些大学生们对供电企业有了一个初步的、直观的、总体的了解;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如对于某项工作,工作本身和相关工作的区别与联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一个人进步最大的动力;对企业的了解会让这些大学生们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初步的、模糊的规划(或者说发展目标)。
(二)帮助新招聘的大学生们尽快融入企业:近年来新招聘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学习强电专业的,供电企业毫无疑问是他们展现自己才华的好地方;当然,供电企业较好的福利待遇也是他们选择的条件之一。企业与之签订用工合同后,他们的人进入了企业,但心与企业还保持着一段距离。(如不时的有大学生签订用工合同后,又离开企业去继续读书、去选择当公务员等。)入职前见习培训的作用在于:通过企业的文化去影响他们;
通过企业老员工的日常工作、言行举止去感化他们;通过他们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企业的现状、主营业务、发展远景去吸引他们;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对企业适当的期望值,尽快把心交给企业,把自己真正当作企业的一员。
(三)帮助新招聘的大学生们加强劳动观念:近年来新招聘的大学生们都属于80后的,不久的将来90后也将陆续进入供电企业。80后、90后的大学生们生活轨迹基本上是从家门到学校门,人生经历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虽然大学里也有些实验课什么的)。人们常常说“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这些骄子们进入企业、踏入社会后一个最重要的转变就是要学会劳动。他们入职前的见习培训,可以让他们第一次真正看到供电企业一线员工们日常的工作情况,可以让他们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供电企业一些最简单的劳动,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眼高手低”的毛病,初步建立劳动观念。
2、对于讲师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不能就做个PPT按部就班,要尽可能用自己语言表达出来让大家都能容易接受
加强学员与讲师的互动讨论环节。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也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对地理学的研究。因为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 而且还强调地理事物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 揭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以及变化的规律。因此可以说地理课程在现代学科体系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以及环境问题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初中地理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 并且具有社会学科以及自然学科的性质。它阐述了地理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智慧圈等共同构成的, 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在对地理研究的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提高经济建设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还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这些都是新形势下对地理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而要贯彻落实好这些要求, 就必须加强地理课程的改革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要紧跟实际生活, 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教学, 并且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 让学生明确在社会生活以及实践当中处处都有地理知识而且处处离不开地理知识, 让他们随时应用所学的知识,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初中地理教学的改革要求从教学内容、思想以及方法上全面围绕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进行考虑, 加强学生对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运用, 并且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1.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与现代社会以及科技的发展保持密切联系。因此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教师要加强对地理课程标准的研究, 在地理课程的设置上要有明显的生活元素, 即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环境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 在教学内容上要能够突出现实性。因为地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的基础学科, 它所有的问题和知识都来源于生活, 尤其是对一些地域性很强的涉及到人们生存以及发展的资源、人口、环境、城市以及经济发展等基本问题, 都需要教师予以足够的重视将其融入到教案编写当中, 并最终在课堂教学中一一呈现出来。例如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对于环境的影响, 以及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 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内容, 使学生通过地理课程学习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 而且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 同时这也是作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所必备的基础性知识。
2.改变地理教学方式
改变地理教学方式, 并且从根本上扭转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地理教学的影响, 需要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教育部颁布的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这一重要文件,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意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套纲领性文件, 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潮与我国基础教育的相互融合, 并且对推动初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在教学方式的设计上, 需要教师具有广阔的视野充分了解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科学以及技术等领域的知识内容, 将其与地理教学相融合丰富教学内容, 并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即要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性, 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符合学生不同阶段的接受能力, 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根据实际需求来安排地理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 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培养地理学习的能力, 鼓励积极探索, 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 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3.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就是要求无论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设施上都需要与实际的地域差异相结合, 充分体现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和联系, 在进行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通过组织一些户外调查以及社会实践, 培养学生搜集和寻找地理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并且掌握地理研究的简单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构建开放式的地理教学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 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 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大力加强中学地理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推进初中地理教学的改革还要需要大力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改革的主要实施者, 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 从根本上彻底领悟新形势下我国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真正含义, 理解初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方法, 并且结合地理教学在初中素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作为理论依据, 指导自己在地理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正确的进行教学工作。当然教师处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外, 还要求教师自身具有必要的自学能力以及能够熟练运行现代化工具捕获最新的技术知识, 不断深化自己对于地理教学内容的认识, 并且能够加深认识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地改革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教师利用自身理解能力的优越性率先从各种媒介中获取最新的地理知识, 将其分类、整理以及归纳, 在不断充实、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再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对周围的地理变化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因此可以说提高中学地理教师的素质已经成为了深化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地理的学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所以要将地理学习融入到实际生活当中, 增强学生学习自觉性和趣味性。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新形势下要求地理课程的设置必须要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 必须要彻底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知识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 要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相结合的现代化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里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这才是时代赋予学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于教学体制和教学方式都具有了很大的转变, 对于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解决一些遇到的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兰.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知识结构及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钟琦.农村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 2006.
[3]孙志宏.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5.
[4]刘学梅.中学地理新教材评价模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6.
一 学习目标不明确
我发现,一些语文教师课前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对本堂课乃至一篇课文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心中无数,因此,走进课堂,便让学生翻开教材,从读书开始,带领学生漫无边际的交流、读书、汇报,这种“没有航标乱行船”的做法并不少见。出现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真正把握教材,没有真正弄清楚目标。教师在上课前,首先要弄清学什么,也就是研究学习目标和教学侧重点的问题。
二 教师备课不深入
我看到部分教师教案后,感到奇怪的是老师们写的教案与所上的课是背道而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原因是现在小学教师课多,上面成天让教师搞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还有一些老师们把教案当作一种摆设,把写教案当作完成任务。因此,备课时钻研教材蜻蜓点水,理解不到位,读得不深入。
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一步深钻教材,熟读课文。
上好课的前提是深钻教材。一篇课文摆在我们面前,第一步是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随着悟性的提高,有些关键词语,写得精彩之处,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也会很快抓住了,便做上记号。凡是生字,拿不准读音的,一定要查字典,注拼音。有些词语的意思虽然不一定讲,但教师必须弄懂。
第二步是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对于情感型课文,朗读的遍数还要多,要读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的程度。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教师必须掌握朗读要领,把握朗读基调,上课时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为学生做示范,所以备课时要力求把课文读“活”所以,语文教师要在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上下功夫。
第三步是正确领会作者谴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对于文章的妙处和特色理解了,成竹在胸,课堂上便会自如地引导学生去感悟。老师毕竟是老师,是组织者,是引导者。教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诱导下,超常发挥。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四步是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教师要先做一做。如,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教师先背下来。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要努力去做。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先答一答,有时还要写到教案上。
三 语言积累不丰富
我发现多数学生在语言积累方面失分较多,如抽考试卷中,学生不会写描写春天的词语;默写古诗要么记不住,要么错字多;说不出喜欢课文中的“谁”及其原因;毕业水平测试中,不是教材要求背诵的段落学生重视不够,即使是非常优美的段落,学生也记不住。
改进意见和建议:采用科学的策略,加强语言积累。
实验教材把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列入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中的“找找抄抄”、“读读背背”、“读读记记”、“我会填”等,大修订教材也安排了“把你喜欢的词句抄写下来”方面的习题,这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材安排这些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
(1)充分利用教材安排的练习,指导学生在熟读、熟背的基础上,抄一抄,自己再写一写。
(2)引导学生进行随文积累。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是积累语言的典范。因此,读文后一定要安排学生对课文中的优美语言进行记诵、摘抄。在高年级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就熟记的词语、短句分类整理与摘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指导学生加强课外积累。让学生搜集身边的谚语、歇后语和对联,定期交流,看谁找得多,背得多。
四 阅读教学无针对性
无论是低年级、中年级,还是高年级,阅读教学如出一辙,从揭题到内容分析,课文讲完了也算完成了任务。这样的阅读教学教师辛苦,学生乏味,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随之消失。
改进意见和建议:把握年段特点,实现自主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的要求是:喜欢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三学段的要求是:“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推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故事大概”。
五 习作教学缺乏研究
语文教学最薄弱的环节是习作教学,表现在:一是低段的写话练习抓得不扎实,学生练习少;二是习作教学研究不深入,教学效率低;三是学生不善于作文,习作缺乏个性。
改进意见和建议:贴近生活,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1)紧扣学段目标,扎实训练。《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一学段的习作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学时要对照课标要求,扎实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在完成本学段习作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学段间的衔接。
(2)把习作与生活结合起来。因此,我们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现实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发现。
(3)加强阅读与习作的有机联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求读写结合点,指导学生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训练,实现读写能力的同步发展。
1、提高职工体检、餐补、保险等的标准,增加职工福利。不少员工反映,随着物价的上涨,我行原定的体检、餐补、保险等的标准已经不能满足职工的要求,希望按照实际情况提高标准,最大程度给予员工关心、关怀。
如彭州支行、温江支行、青羊支行、营业部、总行资金部的员工建议提高原定的每年200元/人的体检标准,对年龄大的员工体检标准也要适当提高。彭州支行某员工表示,每月200元/人的午餐标准、过节费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建议提高相应的补助标准。另有该支行的某员工及高升桥支行的某职工建议,将看病的门诊费、药费、化验费等日常费用纳入报销范围,购买一些重大疾并门诊医疗和意外伤害保险,进一步完善全行员工的福利。高新支行某员工特别提到,希望给年纪大的员工多一些上述方面的福利。
崇州支行及高新支行的员工表示,员工的工作服为发放,经过长时间的柜面工作(会计条线需每日穿着)已磨损严重。柜面人员是我行给客户留下的第一印象,陈旧的工作服对我行整体形象造成了影响,建议工会对工作服进行统一更换。
温江支行某员工建议定期为女职工购买意外保险、“特殊疾病互助保险”等险种,并适当提高其他保险的标准。
2、提供个性化的福利,在细微处体现工会对职工的关怀。
如青羊支行某职工建议在职工生日时定制贺卡,让员工感受温暖;华兴支行某职工建议发电影票、购书卡及参观票等,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华兴支行另一员工建议提供一些养身保健的理疗,缓解工作中的疲乏;科技支行某员工建议发放成都及周边景区门票,健身卡、运动卡、运动类用品等,鼓励员工锻炼。
多数职工对工会已开展的活动表示满意,他们希望以后在组织工作、活动形式等方面有所创新和提高。
1、组织全行性的活动,使广大员工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如崇州支行、华兴支行、广安分行、广安分行邻水支行的员工建议多组织全行员工都能参与的活动,提高基层职工的参与性,提供不同分支行员工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如爬山,旅游,拓展训练等。
2、促进异地分支行与成都市区支行之间、各分支行之间、各网点之间的沟通交流。
有的员工认为分区县或片区开展活动更加合理。如双流支行、科技支行的员工建议分区县或网点组织活动,增强城区支行与郊县支行交流互动,同时也为职工提供方便。科技支行的`员工反映,“随着成都银行分支机构与人员的增加,组织全行性的活动难度会不断加大。以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单位开展工会活动即便于组织,也使分支行职工充分感受到总行工会的关怀,又增进了同区域分支行之间的交流。” 营业部某员工也建议以分支行为单位组织健身活动、各种兴趣小组,由员工根据自己所需自行报名参加。资阳分行的员工建议多开展员工交流活动。他们反映到,“异地分支行员工由于各个网点距离较远,加之银行上班的特殊情况,基本上没有机会到另外的网点参观,特别是到城区支行。可以定期组织部分员工到优秀网点进行参观,了解其他支行工作模式,取长补短,同时也是一次企业文化灌输和学习机会。”
3、定期组织业务技能培训、比赛,提高职工业务素质。
【入职培训意见和建议】推荐阅读:
教师培训工作意见和建议12-05
员工意见和建议10-29
环卫工作建议和意见09-13
公司发展意见和建议09-16
对学校禁毒建议和意见05-24
对酒店的意见和建议05-31
对讲师的意见和建议07-22
班级建设的意见和建议10-05
对部门工作建议和意见10-07
对县委班子意见和建议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