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十论读后感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生十论读后感(精选3篇)

人生十论读后感 篇1

学号:2014015093 班级:广告141 姓名:刘一婧

第一章人生三路向

这章钱穆对人生定向的前提是: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向往必有对象。那些对象,则常是朝我而外在。然后提出三种路向的人生。

第一种,以近代西方人生为代表的向外路向的生命。生命自我之支撑点不在生命自身之内,而安放生命自身之外,因此造成了这一种人生一项不可救药的致命伤——你向前追求而获得了某种的满足,并不能使你的向前停止,向前停止即是生命空虚。人生的终极目标,变成了并不在某种满足,而在无限地向前。第二种,以印度人为代表的向内寻求对象的人生。可以看成是一条无限向前或向后的人生。向外的人生,是一种涂饰的人生向内的人生,是一种洗刷的人生。向外在外建立和向内把外面拆卸想对立。推理来,若外面都拆尽了,你将见本来便没有一个内。推理来,只有把终极宁止的境界,轻轻的移到眼前来,所以说“立地可以成佛”。

第三种,中国禅宗式的中立路向人生。中立态度是消极,无为的,不似前面两者,都有他辽远的向往。若我们走上中国儒家思想里面的另一种境界,它不偏内或外或心或物,它也有向往,但他只依着一条中间路线而前进。他的前进也将无限。但随时随地,便是他的终极宁止点。飞翔的远离现实,将不是一种福;沉溺的迷醉于现实,也同样不是一种福,有福的人生只要脚踏实地,安稳向前。在最后小节,钱穆讲述了印度佛家和中国禅宗的关系,并就中西方新旧人生观的合理融合抛出了令人思考的问题。如何将这三种人生观融合起来,则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努力的方向。否则,一味追求物欲和享乐就形成“现社会的放纵与贪污”,形成一种“人欲横流的世纪末的可悲的现象”。

本章感想:能看透不同人生的根本差异,而且把它们分为三类基本人生,形容贴切,果真大师风范。能透析这种抽象的话题,并且清楚的理论化,形象化。并且我觉得这些分析都很客观,每种人生,都有其优劣之处。只有把握好了度,才能走到自己这条人生的终极追求。以我看来,现在我们的社会,更少中国禅宗式的中立路向人生了,更多西方式外向人生了。我见到的形形色色的家长,学生都不把上学看作一件读书事,而是一件工作事,我也不禁跑偏了,最近总是因为自己三本学校而为未来提心吊胆。现在依钱穆的理论来,我如果只是头脑发热地抱着西式人生观来,恐怕只会永不满足,永远紧绷,不会幸福啊。不管哪一种人生啊,切忌偏跛。

第二章适与神

读《民主政治十论》后感 篇2

读《民主政治十论》后感

国贸13班091351313黄志伟

读书对我来说是一件能收收获快乐事。闲暇的时候,手中拿着饮料,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渴了就喝口手中饮。每有会心之处,笑是征兆;或有揪心之处,眉头紧锁。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有所想,有所获,开心!书不分类别没有卑劣,重要的是读者用怎样的眼光去看。最近看了《民主政治十论》颇有感悟!

首先又认识了一位犀利的政治作家,房宁,1957年6月生于北京市。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治学系主任。长期从事政治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问题等。目前正在主持的研究课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研究”,北京奥组委委托项目“第29届夏季奥运会政治风险预测和防范研究”,以及“当前及未来五年我国社会矛盾与社会稳定形势变动趋势及对策研究”、“民族主义问题研究”等。

主要著作:《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民族主义思潮》。

代表性论文:《社会主义是一种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影响当代中国的三大社会思潮》。

《民主政治十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与实践中的十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民主究竟是什么;中国的民主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是怎样走上自己的民主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规律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民主探索的认识历程及其启示;正确认识与借鉴西方民主;认真记取苏联民主实践的经验教训;全面认识民主政治的功能与作用;科学对待竞争选举制;发展与完善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虽然书中的理论分析深入浅出,有些我还是似懂非懂!怀着至少有所获的心态,粗略的浅浅的扫完了这部著作!以下是作者的见解,也有我对作者的见解的见解!

之一作者民主是中国历史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我认为民主肤浅得理解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人人都有享受到应具备的权利,以及人人都应履行应尽的义务。中国历史发展最终目的应该是举国同享幸福,所以民主是必须的!

之二,中探讨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规律性问题。这个规律就是:“要在中国政治制度的运行以及一切民主政治实践中,把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之三,书探讨了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因素。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之四,该书指出应当全面认识民主功能,避免民主建设的误区。

之五,该书指出应当科学地认识中国民主实践的国际环境。

读《民主政治十论》我不敢说我收获满满,但也不是一无所获,有收获总是好的!

杜时忠《德育十论》读书报告 篇3

书名:《德育十论》 作者:杜时忠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杜时忠,男,965年,2月生,湖北省松滋县人。198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99一2000年于英国沃里克大学教育学院任高级访问学者。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全国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学研究会理事。

《德育十论》这本书对德育的十个重要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包括什么是德育?德育有什么用?学校德育何以可能?学校德育功利化的现象分析,传统德育,未来德育,个体道德发展逻辑,德育的内容、德育如何教,德育研究存在的问题等十个问题。作者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的逻辑,对当前的德育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者通过分析中国德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揭示了现德育问题的内在缘由。本书批判德育的功利化,质疑德育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寻求改进传 统德育模式的路径。本书内容切中时弊,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什么是德育?

关于德育有很多观点,作者看来是一种混乱的认识。有人认为德育即道德教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品德教育;德育即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德育即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还有人认为德育即做人的教育等等。但是在作者看来,德育即是道德教育(小德育)而不能是其他。把德育当做政治思想教育虽然合乎现实,但是却不合理的。无论在意识形态上还是在政策上,都不容许道德去代替政治、思想和法律;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是使用小德育的概念,他们的德育是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为研究对象。基于此,作者对德育政治化进行批判,德育与政治自然有密切关系,但是我们要反思的是政治要求是否合乎道德,是否符合更为普遍的道德原则。提出政治要求的阶级或政党本身是否具备道德人格等等。在作者看来,道德教育并非是政治教育,我们应当把教育放在道德上,而不是政治教育上,因为青少年要认识自己之后,才能够实现道德的社会化,才会在社会中运用自己的道德为社会做贡献。

同时德育具有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特点,既要与时代相符合,也要超越所处的时代,明确学生的使命。那么道德教育是为了社会还是为了个人呢?作者认为,“个人是手段或工具,但不会永远是手段或工具,个人会成为目的,但成为目的有一个过程。”针对过去的以社会为本位的教育,作者认为要把个人自己作为目的,独立个体应该成为学校教育优先的价值目标。

总之,德育是为了个人,实现个人独立,具有高尚的人格的道德教育。他并不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德育的一部分。

二、德育有什么用?

目前存在德育“万能”“无能”和“本能”的论点。在此作者分析了德育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关系。从自然性功能和个体享用性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德育功能的多种层次,包括六个: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品德发展功能和智能发展功能、享用性功能。关于德育的地位,作者也进行了分析,对目前的首位和无位的观点进行批判。

三、学校德育何以可能?

作者分析了我们需不需要道德的问题,认为道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生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人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交往,就需要一定的社会规范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而道德是规范的一种形式,所以道德是人生存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道德呢?道德是因为存在着利益冲突才得以产生的,不同的利益主体由于其立场不同,不可能有统一的道德准则体系。所以作者认为,学生需要的是学生的道德,学生有权选择自己的道德,有权创造自己的道德生活。道德是否可教呢?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基本观念是学生有接受教养的可能”,那些有目的有计划的道德教育排斥了生活的偶然性,压抑了学生的需要,远离生活的真实,是为了社会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学生的生活。所以这种德育是不合理的,要与生活相结合的生活德育才是德育的出路。

四、学校德育的功利化错误何在?

作者认为,我们当前的学校德育过程,就是教育者把社会所有要求的品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这是一种“内容中心模式”,是一种灌输式的德育模式,表现出了功利主义的倾向。在这种德育模式中,有表面性、片面性、成人化和一刀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政治化倾向、只关注社会需要而忽视个人的素质培养、德育知识化、德育过程形式化等。之所以会产生功利化的倾向,是因为文化传统中以群体为本,造成了个人意识淡薄;社会历史的根源,强调阶级斗争,为政治服务;思想认识的根源,对道德本质的认识有失偏颇。要克服德育功利化的倾向,就需要达到适应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主体性的统一,树立个人与社会的价值统一。在德育活动中,人是道德的主体,活动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作者在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德育模式——整体德育模式。强调主体性、活动性、民主性、开放性,从而培养完整道德人格的人,在德育过程中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在课程上认知性课程与活动性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

五、中国传统的德育特点

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是根,强调人在完事万物中的优先地位,而不是听命于神,就像《易经》中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同时,中国人文精神的特质是道德理想主义,强调天人合一,强调致中和,反对功利主义。中国的道德理想主义,具有强烈的理想色彩,道德的理想主义强调的是行仁义,而不是由仁义行,不管环境多么恶劣,都应当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一种很高的道德标准之下,让人成为一个“圣人”、“君子”,通过道德修养,自我的学习与实践,调和道德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在对传统道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对传统德育进行了批判和继承。作者看来,传统德育作为一个整体对现代社会是不适用的,它对人性的设计欠缺知性,不属于科学。但是在具体的问题上,可以对传统德育有所继承,要肯定后天道德学习在道德实践和个人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强调社会生活和家庭社会中的基本道德规范,注重自我反省和自我修养等等。同时,作者对未来的德育进行了设想,提出了现代化的德育,指出制度比榜样更具有强制力、影响力,制度德性比个人德性更有普遍性,新的道德建设必须以发展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启发道德自觉为目的,而不是推广某种道德规范,使个体无条件的接受。现代性的德育要审视社会正义、高扬终极关怀、强化普遍伦理,提倡主体精神。作者还分析几种发展趋势对德育的影响,社会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发展的生态化、社会发展全球化、社会发展的人性化

六、个体道德是怎样发展的?

要对个体进行道德教育,首先要明确个体道德的发展规律。作者指出,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行为主体活动和实践的结果;个体的道德发展是其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的实现,矛盾和冲突是促进道德发展的直接动力;道德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发展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个体品德发展是品德个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个体品德的发展是品德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发展。总之,个体的道德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道德的超功利性、理想性和自律性特点决定了学校德育不能把传统道德知识、养成道德习惯作为最总的目的,只能以培养学生鉴定正确的道德信念为归宿。这也在启示我们,大学的德育不能仅仅以知识灌输、道德理念的说教为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讲这些理念吸收为一中信念,从而真正将道德理念转变为道德行为。

七、德育教什么?

通过对中国建国初期、转折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德育内容和特点进行总结回顾,对中国当前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教育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作者认为应当首选区分爱祖国与爱国家,对于祖国的爱是单纯的,是一种无条件的义务,而爱国家是有条件的,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够代表公民的利益,那么这个国家是不值得爱的。同时,也对中国只强调民族自豪感、荣誉感而不重视责任感、危机感,单方面的爱国也是有危险的,应当认识到国家的危机和问题;在德育中要克服形式主义,注重常规建设,注重日常生活。除此之外,强调个人对集体的服从、集体利益至上等等,都是当前德育存在的问题。作者强调,要在有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承认个人利益的地位。

上一篇:监管中心指挥调度系统下一篇:破茧成蝶的素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