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精神迈入数学课堂(精选9篇)
走入新时代的网络世界,放眼奇观,一切都觉很新鲜,无数吸引眼球的知识撼人深思,这些无一不是人类创新思维的产物,我们大脑的天空中有各种飞翔的思想,牵动着我们去将生活创新,将知识创新,创新精神时刻都在积极进取的人脑中呼之欲出。可见,知识创新的世纪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则培育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重任在肩,即行实行远行。
带着创新精神进入数学课堂,力求将其融入课堂,洞入学生的头脑。首先,要让学生愿意抬起头迎接数学课的到来,不会再说“数学课很枯燥!”“怎么学也学不会。”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本身就是一本内容多、观点新、要求高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学科,对学生的要求不只要接受,还要会应用。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九月不能再尽力展示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讲得教条,丁卯作响,整堂课都是爆发着数字与符号大战,枯燥无味,学生呆若木鸡,甚至哈欠连天,事倍功半。于是,反思,要一个“新”,新鲜的思维路线,同样的教材,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力求让知识得到学生期盼的目光,积极地接受。
怎样才能创新知识呢?做法如下:
一、新鲜的“开场白”,注目的“切入点”。
讲台被称为教师的舞台,既然被称为“舞台”就要有人演有人看,好的表演才会收集注意力,同样,教师讲课要想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就要找到他们关注的事物作为“切入点”,一张口一投足就要抓住学生的精神。
例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时,某位教师并没有干巴巴举几个例子,或拿来挂图给学生直接讲解,而是从口袋中套出一面镜子利用物理课中的平面镜成像辅助讲解,学生懂得像和物体可以在镜面处重合,关于平面镜对称,以点及面,学生顿悟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抽象性的知识也会一目了然,简单的一面镜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他们思考的性质。一节数学课堂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二、从“居高临下”到“肩并肩”
前苏联教育家斯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态度和蔼可亲方能消除学生的畏惧感,幽默风趣、绘声绘色才能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例如:讲直线公理前,用一个钉子把细木条钉在小黑板上,可以发现木条绕着钉子转动,当用两个钉子把细木条钉在小黑板时,可以发现细木条被固定住了。边做边发问,时刻面带微笑,目光环顾整间教室,态度亲切满足,学生都回以笑容,并能够勇敢积极地回答问题,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答案。交谈的话语代替了传授的语句。和蔼的笑容取代可严厉的目光,学生不再有老师高高在上的感觉,平视且尊敬地看着老师,欣然接受知识。
三、大胆放手,给学生实践活动的空间 课上培养学生实践意识,提高其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例如:在讲授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公里时,我先让每个学生利用直尺和量角器在白纸上作一个△ABC,使∠B=20o,AB=3cm,BC=5cm,并用剪刀剪下此三角形,然后与其他同学所作三角形进行对照,看看能否重合,这时学生们会发现是能够重合的。接下来让学生改变角度和长度大小再做三角形,剪三角形并对照,这样学生自然会发现每次所作三角形都能够完全重合,此时教师启发学生总结出: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边角边”公理。通过同学们的动手操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蕴于简单实验之中,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促进学生认知理解。
课下布置一些创意强的作业,不限制其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生活,让学生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学习知识的实践。例如:轴对称课后,同学甲回家做了一些剪纸作品,同学乙将其应用于平面镜成像,同学丙应用于制作印章,以上等等事例,展现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活用知识,掌握知识,将知识变成自己的。把学生的创意给予肯定,拉近了师生的关系,活跃可数学课堂,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上方法都从不同角度的有所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但是光有兴趣是不够的,还要想方设法优化课堂,显示出创新精神的实效性,对知识的辅助作用。如同一个西红柿不仅要好看,还要好吃,可见,创新精神不但可以印发学生的兴趣,更要有其实效性,能够真正把数学中难懂抽象性强的知识具体化,同时要有新鲜感,给予学生最易理解的知识。
四、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概念、性质的理解
数学概念、性质、定理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如果让学生直接理解,肯定会存在很大困难,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物、模型、教具、教学软件等丰富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具体事物进行操作,使他们获得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具体经验。[2]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形成对概念的理解,而不是通过机械的重复,记住教师讲述的那些关于概念、性质的现成解释,这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是全面的、清晰的、牢固的。
如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我从“折纸问题”开展教学,提出问题:“有一张厚度为0.1㎜的纸,将它们对折一次,厚度为0.1×2㎜,对折10次,厚度是多少毫米?对折20次厚度是多少?”在学生动手折叠纸张进行计算厚度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计算对折10次时的厚度就显得很为难,他们表现出渴求寻找一种简便的或新的运算途径的欲望,此时,教师适时引出“乘方”的概念,用乘方表示算式0.1×220比用20个连乘简洁明了得多,其值为104.8576米,比30层楼(每层3米)还要高。学生通过这种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加深了对“乘方”概念的理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之重要,体现在数学教学中,更是力量明显,它推动了数学的可持续发展,开创了新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在新课标下摸索的教师们有了光明的导向,不能在“提杆探路”了,“趟水试深”了对于学生更是收益颇深,创新精神进入他们的大脑,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对数学的热爱之情,能够很好地优化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实践生活。
创新精神迈入数学课堂
一、创设“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环境由课堂教学的空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课堂气氛等多方面因素构成, 其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开放型教学环境是由外部的开放教学空间和内部开放的师生关系、开放的课堂气氛三方面构成的。要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 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 课堂教学空间是影响教学环境的首要因素。在开放的课堂教学空间中, 容易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 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学习方式上采用小组合作交流互动的形式, 为开放的教学空间的创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其次,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因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使学生感觉教师就是自己的朋友, 能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下交流互动, 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营造氛围。再次, 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将学生当成教学活动的主角, 积极和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通过精心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气氛下得到锻炼。
二、提供“开放型”的探索材料
学生的创造能力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专门训练, 这就需要教师在训练中要精心准备材料, 将一些封闭的题型加以变换, 形成富有挑战性的形式, 让学生开拓思维, 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那么, 如何准备这些开放性的探索材料呢?经过研究表明,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 选择材料要多样化, 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 数学教材上提供的习题材料都很常规, 那么开放式题型就要打破这种常规, 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形象, 更加直观和生动, 注重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经常训练这样的题型, 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又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因此, 教师在设计开放类题型时, 应注重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使得材料具有层次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 教材给的例题大都是完整的, 都是用比较常规的例题来展示数学教学规律的。但是, 由于学生在接受这些规律的程度上存在差别, 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教授学生。教师要根据学情灵活运用, 既要考虑到优秀生的发展教材, 完成对教材的整合和创新, 又要照顾到后进生的需求,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享受“开放性”的教学评价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与以往相比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 不但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还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通过评价可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方法、习惯上存在的不足, 从而不断进步, 树立信心, 获得更多的成功。在数学教学中, 为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尝试对学生实施开放式的评价, 具体操作如下。
(一) 将评价行为贯穿于整个课堂
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更不是为了评选出优秀生, 而是关注全体学生的表现和发展,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评价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愉快高效地学习。因此, 评价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的, 可以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进行, 也可以在教学环节结束之后进行。
(二) 评价内容注重个性化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鼓励和肯定, 这样的表扬会使自己精神愉悦。对于小学生更是如此, 教师的一句赞扬、一句问候, 都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愉悦感,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 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表现, 运用个性化的评价语言, 做出不同的评价。
(三) 评价形式多样化
在课堂上, 评价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教师的口头评价, 但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率,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使学生更清楚、更客观地认识自己, 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采用生生评价。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 “开放”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使每一个学生都乐于参与教学活动, 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摘要: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今教育的方向, 新的数学课程改革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提高学生的能力, 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 开拓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因此, 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广大数学教师所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开放数学课堂入手, 浅析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精神,开放,课堂
参考文献
[1]孟燕平.尝试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2) .
[2]庄沧河.开放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意识[J].沈阳:小学数学教育, 2002 (1-2) .
[3]叶天荣.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沈阳:小学数学教育, 2002 (1-2) .
[4]平国强.提高人文性, 增强开放性[J].上海:小学数学教师, 2001 (4) .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精神 课堂导入 作业批改
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的关键实力,同时也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缺乏充足的创造力,创新意识远远不足等一直都是中国大多数学生的弱势所在。其实,中国学生自身的创新资质并不差,关键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实力方面下得功夫不够。所以,将创新精神融入初中数学课堂,不仅是我们的教学理想,更是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努力的方向。笔者认为,将创新精神融入数学课堂,首先应该将其深深融进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师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一、将创新精神融入课堂导入环节
严格意义上来讲,教师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备课;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上,课堂导入确实是第一个环节。我们要想将创新精神融入数学课堂,就必须从第一个环节做起,即课堂导入环节。传统的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都是以自己准备好的内容为主体,将接下来准备讲解的数学知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的导入方式尽管很高效,但是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想象力的创造力。所以,我们在导入的时候不妨尝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们根据简单的提示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假设。比如说,在讲解轴对称这一中考热门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指着教室里面的黑板、黑板擦、窗户、桌子等事物,向学生们抛出问题:“请问,这些我刚才一一指到的事物,有什么样的共同点。”学生就会开始纷纷进行发言,进行各种猜测,等到学生有意或者无意提到与轴对称相关的概念时,我们就及时打住学生们的发言,正式导入轴对称的概念、性质等一系列的知识点。这样,不仅发动了学生的思维,还给予学生一种自主探知答案的成就感,可谓一举两得。总之,融创新于课堂的目的就是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教师在导入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一切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二、将创新精神融入题目讲解环节
讲解题目占据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可以说是数学课堂的核心环节。教师想要将创新精神融进数学课堂,绕过题目讲解环节是不可能的。那么,在讲解数学题目的时候,我们怎样体现创新精神呢。首先,讲解题目的思路上要体现多元化。比如说同一道代数题,我们用系数待定法、同一法、换元法等不同的方法进行示范性的解答,尽可能开阔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见识的解题方法多了,他们答题的时候就会自觉思考,不再局限于一种方法或者说一种思路。其次,在讲解题目的方式上,我们要变换不同的风格。比如说,讲解难度比较高的题目时,我们就采取教师主讲的方式;在讲解学生相对熟悉或者是比较擅长的题目时,就可以采取学生主讲的形式,让学生们站在讲台上讲解题目;遇到一些距离学生最近发展区很近的题目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等等。总之,我们不拘泥于一种讲题的形式,总是探知不同的讲解形式,这本身也是具有新意的,因而也是包含在创新范围内的。综上所述,讲解环节是数学课的核心环节,学生究竟能不能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这一环节,所以教师必须要加倍重视。
三、将创新精神融入作业批改环节
有人说,布置家庭作业是教师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严谨的。布置作业并不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结束,批改作业、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问题才是后续更为关键的教学环节。所以,将创新精神融入作业批改环节,是我们创新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批改作业的形式相对单一,大部分教师都是独立完成作业批改这一环节,在批改的形式上,要么是打上分数、要么是划出学生的错误所在。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生总是在同一个问题上出现失误,比如说粗心大意、比如说审题不清等等。尽管教师一再给学生指出他们的问题,但是学生一时之间还是改正不了。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批改跟他有相似问题的学生的作业,让学生去发现其他同学的失误,然后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再比如说,在给学生批改作业的时候,我们不仅圈出学生的正确和失误,还针对学生的字迹、卷面等许多问题进行评阅。换言之,有心的数学老师会把作业批改这样一个环节,巧妙转化为师生沟通的有利平台,通过作业批改,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真诚的爱。
四、融创新精神于数学课堂需要注意的事项
1.推进创新教学,不宜急于求成。创新实力不足是一个共性的现象,要想改变这样一个现象不是那么轻易的。同理,教师在推进创新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始终明白“欲速则不达”这样一个道理,切忌急于求成、盲目尝试。在真正推进创新教学之前,要进行周到的计划和准备,做到胸有成竹。2.创新教学的推进,要顾全教学全局。创新教学的确是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方向之一,但是不是全部。有的初中数学教师在尝试将创新精神融入课堂的过程中,没有摆正创新的位置,将其当做唯一的目标,结果导致教学出现不平衡的现象,一些基本的知识都没能够讲完。最后,既没有达到创新的目的,还影响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费事费力、令人惋惜。3.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激发学生的创新实力一样重要。将创新融入数学课堂,不仅是教师的一个教学理念,更应成为所有学生的共同价值取向。因为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可以左右的,学生本身的创新意识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所以,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样重要的,就是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时时刻刻把创新记在心头,他们才会进一步彰显自己的创新潜能。4.教师要始终为学生做出表率。初中生的模仿力是最强的,所以,我们在努力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要时刻高标准要求自己,为学生们做出正确的示范、努力成为学生的创新表率。学生看在眼里,不知不觉之间就会领悟到创新的方式、路径、技巧等等。
五、结语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当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学校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着眼于创新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学科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思维是一种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能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善于提出具有新意的观点,或是解决了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有创意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创设一个能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个性的教学氛围。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为目标,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允许学生发展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敢想敢问,主动学习,乐于探索,体现学科特色,新颖而别具一格的有创意的教学氛围。在实际教学中常能听到学生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有的颇有见地,有的虽显不周,但教师应积极鼓励这些学生发表独特的或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的禁锢,让学生萌生创新的意识。
二、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
创新能力的培养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没有创造性思维就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显著特点是新颖性,首创性和独特性。小学生思维活跃,常表现出以上特点,教师应有目的,不失时机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发展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既要重视集中思维,更要重视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2、引导学生由果溯因,反向思考问题,发展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它常能引发创新思维,取得创造性成果。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协调发展,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去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
三、质疑善思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切创造从疑问开始”,“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质疑善思,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实践,培养学生敢说,敢做,敢创新的精神。从语言表达到用图画展示,从课本延伸到课外,可以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飞跃以至达到创新的境界,课堂实践包含着学生的创意,潜藏着创新意识,能有力地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强化创新观念,激发创造热情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高中语文新大纲强调“语文 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创新精神。”这些都提示了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重大、深远意义。
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是工程的主导,学生是工程的主体。其中,教师的创新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就象日本心理学家恩田彰所说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所起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教师本身如果是有创造能力的人,就能发现学生的创造性,然后开发它。”因此,教师必须深谙创新教育的重大意义,牢牢树立创新观念,自觉激发创造热情。在此前提下,教师还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教委等的有关文件或精神,结合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等当代形势来深入认识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以此来调动广大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师生双方的创新观念都牢牢树立了,创造热情都被鼓动起来了,就能为以后持久的创新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动力基础。
二、营造创新氛围,培训创造技法
1、更新观念与教法、学法,全力营造创新氛围
想要让课堂创新活动能顺畅有效地进行,师生——尤其是教师——必须摈弃过去一些陈旧的观念,学习和接受一些先进的现代人文、教育、教学、学习观念,并不断改进与更新教法、学法。为此,从高中的第一节课起,我就给自己的课堂
定下了八条原则:课堂主体化原则、民主宽容原则、博览广思深虑原则、答案多样化原则、激励创新原则、互动创新原则、教师先行深研原则、非一次性结束原则。这些原则的坚持实施,就能很有效地营造了民主、宽松、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新幼苗的破土而出提供了一块块肥沃的土壤。
2、学习创造学知识,培训创造技法
我本身对创造学感兴趣已经有很多年,从众多的创造技法中筛选了一些适合语文创新的技法。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创造才是课堂创新的关键。因此,我从正常的语文课中抽出一些课时,专门组织学生学习一些必要的创造学知识,了解一些必要的创造技法,并进行相关训练,此称“创造学知识及创造技法培训系列课”,主要有发散求异思维课、逆向思维课、创造性联想课、创造性想象课等。这就为日后在课堂上进行创新实践奠定了思维及技能基础。
三、抓稳寻常课堂,开展创造劳动
寻常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自然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应当说,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创造潜能硬盘”,其存储量是很大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便是他(她)在“课堂”这个“视窗”上能否成功“点击”并打开学生那些“创造潜能硬盘”,从而生产出丰富、新颖、优质的思维产品。
下面,谈谈我“寻常课堂,点击创新”的五种常用技法: 1.发散求异法
这是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在语文教与学创新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一个问题有很多种答案,思维不局限于一个方面,而是向多方面发散,找出的答案越多越好的思维方法。求异性思维,则是不满足于原有或他人的答案,主动寻求与众不同的答案或途径的思维方法。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使用下列方法开发师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性思维:①、穷尽列举法。即把某一事物的特点与功用、或文中某个词句的隐藏含义等,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来。如“世界上都有哪些灯?灯有哪些特点和作用?”(为教巴金《灯》时的阅读和课后的写作做准备),“一群狗在深更半夜遇上人却不叫,可能因为什么?”(学鲁迅《药》时),等等。这种做法往往能帮助师生围绕某一事物建立起与之相关的众多的表象或属性联系,在阅读上能给读者提供众多的理解可能性,在写作上则给写者提供丰富的形象素材或本质联系素材。②、对同一内容用不同形式表达。如学巴尔扎克《守财奴》前,我问学生:“表现某人非常贪婪吝啬,你有哪些表现手段?”学生发现除了用文字从正面描写外,还可以从侧面进行描写;此外还可以用绘画、雕塑、音乐等去表现。③、抽象词语的多种形象化表达。不少学生的作文,语言不够形象、生动、传神,除了词汇量欠丰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法给那些抽象词语建立起丰富的表象联系。为了让学生能在表达上有所创新,我平常很注意进行此项训练。如要求学生用众多的表象来表达“顽强”这个词,经过努力,学生找出的形象多姿多彩:悬崖上横空而出的树木,绷紧的弓弦与弓身,牛儿耕犁时的脚步,磐石下曲折而出的小草,冬天里落尽叶子的老树,逆流而上的小鱼,等等。④、对前人、别人的答案与思路不予苟同。包括对教科书、参考书、老师、同学等的说法或思路,都不要轻易地点头称是,而要尽力另辟蹊径,另发新说并力求自圆其说。
总之,发散求异法能大大拓宽师生思路,造福师生的智慧世界和听说读写。
2.逆思法
这是对问题的答案进行反方向思考、从而得出新结果的逆向思维的运用。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主要通过下列方法来“点击”师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促动语文创新:①、对一些常见事物的品质进行反向思考。如问学生“苍蝇有什么优点?”一开始,他们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可经过深入思考、认真讨论后,都不得不承认它有飞得快、飞得准确、视野广、嗅觉灵敏、适应性强、免疫力强等优点。在学巴金《灯》后,我让学生思考:“很多文章中的灯,都是令人感激、赞美的,那么,有没有令人恐怖、令人厌恶、令人愤怒的灯呢?”大家在一番思索之后,列出了深夜伴着搓麻将声的灯、小偷入室盗窃时的灯、战场上敌人的探照灯等具有反面品质的灯,为其说话、写作等搜索到了新素材、新思路。②、对文艺作品的形象的品质进行反向思考。如在学龚自珍《病梅馆记》临结束时,我就向学生提出:“你是否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有的学生用逆向思维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文中所说的“病梅”,在某种意义上也不见得是“病梅”,现在很多把玩盆景的人就喜欢这种梅,难道这些人都有毛病?他的看法不无道理,我们师生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和提醒。③、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反向分析。有时,从正面去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不容易奏效,这时,不如来个反向分析更好。具体做法是:去掉文中的某些内容,然后比较改动前后文章内容的差异,这时,我们对其深刻性反而容易领会。例如,在学茅盾《风景谈》时,学生对文中那些议论、抒情句子的表达作用比较难于理解,我便提议让同学们试着将那些议论、抒情句子去掉,看看有何变化。这么一来,不用费多少口舌,那些句子的重要表达作用便明白地凸现出来了。在学陶铸《崇高的理想》时,有学生认为文章的第四自然段用了十个人物的事迹作为论据,来从正面证明作者的观
点,这在人们看来是增强了说服力,但换个角度看,却让人有堆砌累赘之嫌。我们当即以热烈掌声鼓励这位同学。
用“逆思法”来促动语文的教与学的创新,能使师生考虑问题时跳出俗套,突破思维定势,产生一些独特、新颖的见解。当然,运用逆思法,一定要注意符合真善美原则。
3.改换法
所谓改换法,是指改换原有文章的内容或形式,从而使阅读或写作产生新的、有价值的东西的创新技法。
在高中语文的寻常课堂中,我们通过下列途径来实施改换法:⑴.改换原文中的事例。⑵.改换原文的词句乃至段落。⑶.改换原文的思路。⑷.改换原文中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心理描写等。⑸.改换原文的环境描写。⑹.改换原文的立意。⑺.改换原文的结构。⑻.改换原文的一些标点符号。⑼.改换原文的语言风格。⑽.改换原文的标题。
改换法,并非专门为了标新立异而实施,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要改才好。我们都知道,包括课文在内的好文章,一定是浑然一体、疏而不漏的,有时容不得滴水渗进。因此,我们不会轻率否认原文的价值,一般是在领会、肯定了原文的精华之后,为了避免读死书、亦步亦趋而进行改换,更为了举一反
三、扩大启迪、“借他山之石以攻玉”而大胆改换。改换之后,我们惊喜地发现:“这世界从来就没有神仙皇帝”这句话说得挺有道理,被公认为经典、权威的东西不一定无懈可击,此法的实施使我们增添了许多自信,也让同学们学会了许多批改作文的技巧。
4.联想法
联想,是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或由于某概念而想起其他相关概念的心理活动现象。联想能力在人的创造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日本心理学家恩田彰在他的《创造心理学》一书中写道:“联想力,就是产生有价值的观点和概念的能力。它是创造的思考力,体现了创造性思考的特性。”联想有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类比联想等。
在语文阅读及写作课堂上,我们通过以下途径来训练、发展师生的联想力:⑴.故事联想。即由文章中的故事,去联想发生在自己或他人身上的相似或相反、相关联的故事。⑵.人物联想。由文章中或别人口中的人物,去联想相似或相反的人物。⑶.文段联想。由所读到或所听到的文段,去联想有某种关联的其他文段。⑷.知识联想。由正在接触的知识,联想到相关的或相反的知识。⑸.道理联想。由目前所接触的道理,去联想相同、相似、相反或能相类比的道理。⑹.语言联想。由目前正接触的语言去联想在别的语境中与此有关联的有声或无声语言(如态势语言、绘画语言、雕塑语言等)。⑺.环境联想。由手头文章的环境描写联想到其他文章中的环境描写。⑻.主题联想。由某一篇文章的主题联想到其他一篇或若干篇有某种关联的文章的主题。⑼.思路联想。由一篇文章的一条思路联想到其他的若干条思路。⑽.结构联想。由一篇文章的一种结构方式联想到另外的若干种结构方式(本文的或另文的)。⑾.感受联想。由一种感受联想到相同或相反、相关联的感受。⑿.优缺点联想。由一篇文章的优缺点联想到其他相似文章的优缺点,由一位作者某文的优缺点联想到他的其他文章的优缺点,等等。
联想法的实施,使得师生几十人将自己在不同的学习、生活、交往、思想、感情等领域中所经历过或接触过的东西,不断地展现出来,大大地丰富了大家的
精神积累,也有力地活化了大家的思路,点击出很多灵感与创意,对大家创造性地阅读和写作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当然,我们在课堂上运用联想法的时候,注意遵循有效和适度原则,以保证课堂效率。)
5.想象法
想象,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我们在课堂上实施想象法的主要途径是:①.人物形象特点想象。即根据文中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的正面或侧面或细节描写,去想象人物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等。②.故事情节想象。我们一般用两种方法去练习:一是在原文结尾的基础上去想象,一是给故事开头或结尾或中部,让师生去想象。想象的题目师生都可以出。③.环境气氛想象。即根据文章的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去想象文中的细致画面及其给人的感受,并要求想象者用语言及态势表达出来。④.艺术效果想象。即想象一部文学作品或一件艺术作品将在何种读者中产生何种艺术影响。⑤.社会效果想象。即想象作品对不同社会条件下的读者将在思想、道德、伦理、行为等方面产生何种实质性的影响。⑥.变换条件想象。即将原文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条件改变,想象一下将出现何种新的结果。
想象训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智活动课程。通过想象,在阅读上,能使人们拉近自己与作者的距离,从而能更深、更透、更容易地理解文章与作者;在写作上,则能活络思路、创造丰富的材料、产生特别的感受、激发灵感等;在听说能力的提高上,也功劳卓著。
四、巩固深化成果,力求再上新阶
关键词:数学课堂,人文环境,创新精神
一、树立中学数学教学的整体人才素质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地实时转变教育思想,以全新的人才意识和实践探索精神配合国家人才战略。数学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科学构建以提高数学实践能力为主体地位的教学环境,以提高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中心,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的重点就是要以全班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力求巩固好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在强化实践应用中培养创新意识。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在数学知识应用方面的技能,在巩固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实践能力,激发差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优秀学生的探索精神,尽量减少同学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理想。在某种程度上理解因材施教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要为每个学生都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不同程度的教学实践环境,通过不同方式的引导与支持,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潜能,最终实现在数学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想。
二、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实践中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创新过程并非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是极为漫长和艰难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营造人文化课堂教学情境,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在科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因为如果激发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可以使同学们在人体机能的最佳活跃状态下,有效地接收教学信息,是思维更加活跃。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聚精会神地参与一切数学学习活动,实现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探索新知的快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
三、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以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并且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数学能力。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巧妙提出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数学智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把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贯穿到教学全过程。素质教育的实现来源于实践,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课本知识的学习和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有效应用,培养每一个学生良好的数学实践行为方式,并把这些实践经验转化为数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重现知识结构的形成过程,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运用用数学的习惯,增强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拓展数学思维能力是极其重要的教学任务。只有树立正确的数学思想才能对事物进行客观理性的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生活实践中数学问题的最佳方法。数学思想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数学方法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践中问题的途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数学思想,只有掌握了有效的数学方法,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四、掌握正确思维方法激发创新意识
掌握正确而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在教学实践中长期锻炼的结果,同时也是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渐渐成熟的标志,是教师充分挖掘数学基础知识过程中提炼的精华。数学教师在创设教学环境过程中,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尽可能设计有利于促进正确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的教学例题,结合教学内容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的头脑,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掌握数学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强化数学能力训练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体操锻炼,因为数学逻辑本身就是一种切合于生活实践的科学思维方法。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数学的这一优势,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全部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始终把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最关键的一项任务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尽可能选编一些有利于巩固知识的应用题,在兴趣的激发下对学生进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化训练,从学生最熟悉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寻找数学问题,在科技进步与市场经济结合中发现数学问题,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数学能力,夯实数学基础,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造和谐学习氛围
新课标要求,要还回学生课堂主体,教师要发挥课堂主导作用,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有限性。在课堂上,学生“小有动作”,教师则“大动肝火”,对学生板起面孔,时不时来几声“狮吼”,把学生吓的面如土色,小气不敢出,大气不敢喘。这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缺乏情感的维系,学生对教师总带有一种畏惧、戒备、冷漠等不正常心理。久而久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想也不敢回答问题,更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课堂效果自然也就无法得到提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型师生关系是基础,营造一种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大胆发言,大胆实践,大胆创新。
2.创造情境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成不变,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不光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更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厌恶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或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造适合教学情境。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让学生亲近数学,为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自主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用生活实例来创设情境。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除教科书上的问题情境外,还可创设更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有人说如果将一张纸裁成两等份,把裁成的两张纸摞起来,再裁成两等份。如此重复下去,第四十三次后所有纸的高度便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一张纸的厚度是0.006cm,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385000km,你相信这个人的说法吗?”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悬,又好奇,很快就谈论开了。此时,教师指出这个问题需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来解决。
3.注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和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的应用价值”。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实际生活出发,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教师提取生活中一些题材,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会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让学生先观察自己座位是如何确定的,这样学生就一目了然其位置是由“第几行,第几列”来确定。以此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新的教学内容,在具体且熟悉的情境中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强调“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带着探索的问题去学习,思维将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对事物观察更加敏感,想象力更加丰富,消除了哪些盲目、被动的学习,从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是科学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培养学生探究习惯,要注重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的,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也学习。教师要教会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方法,必须给学生提供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促进学生乐问;增强情感投入,促使学生敢问;传授提问方法,使学生善问。通过问题,让学生探究习惯得到培养,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如教学“打折销售”时,提出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某个体商贩在一次买卖中同时买出两件上衣,每件都以135元出售。若按成本价计算,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本25%,这次买卖中商贩赚了还是赔了?”学生经过一番讨论、猜测后,教师指出,通过 “打折销售”的学习,我们就能明白商品的成本价、售价、利润、利润率等有关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轻松地解决刚才的问题了。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时代教育的要求,它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应允许学生提出标新立异的问题,允许在课堂上被学生问倒;其次,教师所留给学生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探索性,体现在思维方式上不同性,解题方式的多样形,解题结果的多样形。这样,学生要在教师的精心设计的创新问题中自由翱翔,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学习“三角形外角和定理”时,出了一道题:求正五角星的五个角∠A、∠B、∠C、∠D、∠E的和是多少度?若不是正五角星,把它压扁,拉长一些,那五个角总和是多少?在原先的教学设计中,无论是正五角星,还是压扁、拉长以后的五角星,都只预定了一种解法,即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和”来解答。但在教学中,学生出乎意料地提出了三种方法来解:①用量角器量;②把五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③利用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压扁或拉长之后获得结论一致。这第①、②种解法突破常规,利用测量、剪拼的方法达到目的,含有了归纳的思想,让人耳目一新。
3.持之以恒、深化探究效果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中,还应要让学生持之以恒、深化探究效果。学生对陌生知识、未知领域的自主学习,从不懂到懂需要有一定的过程的。当遇到挫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怕失败,勇于向困难挑战,培养吃苦独立的精神,克服胆怯,增强自信。激发学生发现在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为解决这问题去观察,对比,判断,创造性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培养方法
人类社会进入了21世纪的信息时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竞争不断激烈。人才的培养成为各个国家的首要任务,特别是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提出,更需要学生具有创新的思想和能力。因此,我们作为小学基础教育更肩负着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从小就要着手来抓。我们作为小学教师,更要在课堂教学中时刻地注重这方面的培养,使学生从小就有创新的意识。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具有创新的精神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长期教学经验,谈谈对这一问题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
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知道,小学生好动,具有好奇心。很多科学家都是具有这样的好奇心才走上科学成功道路的。比如,牛顿就是好奇苹果落地而引起的对万有引力的研究,陈景润就是对1+2=3的好奇而进行的哥德巴赫猜想。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启发小学生的智慧,加大他们的好奇心理。比如,在执教“圆锥体体积公式”一节时,我让学生进行倒水实验:用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当一组完成而没灌满;另一小组水溢出来了。学生增加了好奇和兴趣,这样创设的教学环境,学生就会认真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激发兴趣
学生勇于创新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有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进行探索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就会得到发挥,创新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创新意识也会得到加强。因此,作为我们数学教师力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奠定基础。在教学中少不了给学生讲讲关于我国古代和现代的一些科学家的事迹,激励他们从小就有学好数学的志向,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将自己的语言生动诙谐一些,让孩子们愿意听你的课,喜欢你。他们的情趣得到引发后,他们就会自觉探索,自己发现,也会得到成功的喜悦,由此创新就会得到发展。
三、赏识教育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愉悦而高兴地学习就会提高一个人的兴奋点,他们的大脑就会积极思考并得以优化。教师要在教学中,要时时刻刻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以赏识教育为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长处,及时给予表扬鼓舞,他们就会以此得到成功的喜悦,或许就是从这里开始了他们走向成功之旅,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做好赏识教育工作。
总之,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需要我们持之以恒,要深入研究教材和新课标,不断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以成熟的经验指导我们今后的教学,使学生从小就具备创新精神。
IMS网络将促成智能家庭网络的实现。
近期, 中国电信IMS一期集采结束, 华为、中兴、上海贝尔三家厂商瓜分了十个省份的大单, 此次IMS集采总量达2000多万线, 而且后期中国电信还要进行其他省份的IMS集采工作。有厂商专家透露, 中国电信此次集采直接面向商用, 对厂商设备提出明确要求:IMS解决方案具备标准化的硬件架构, 设备厂商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服务。而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也在不久前表示, 对于语音承接, 在FTTB下以软交换为主, 而FTTH的模式则应以IMS为主。光网城市的进一步推广, 也将有效推动IMS的规模部署。伴随中国电信IMS的全面商用, 国内IMS市场正迎来拐点。
在市场获得扩张的同时, 国内的IMS面临的困境也不容忽视。相比海外运营商丰富的IMS业务应用, 国内IMS应用仍显匮乏, 这也不利于运营商提高用户体验水平。本期《通信世界周刊》特邀中兴通讯、上海贝尔、爱立信专家探讨国内IMS市场走势。
IMS渐成全业务转型利器
《通信世界周刊》:国内运营商对IMS的需求情况如何, 市场规模有多大?
爱立信:目前国内运营商的IMS系统有的已经商用, 有的正处于试商用的测试阶段。而IMS提供的业务主要针对的是固网接入用户 (包括固网宽带用户) , 以及一些与移动网络CS语音相融合的业务。
此外, LTE部署比较积极的运营商, 正在考虑如何通过IMS来提供VoLTE业务。我们可以预见, Vo LTE将是促进IMS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屠嘉顺:目前,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已经把IMS定位为全业务转型过程中的战略任务, 并开始进行全国范围内的IMS部署工作;中国联通还在积极地进行IMS试点工作。中国移动在2010年就已经完成了IMS集采工作, 覆盖全国30多个省份, 用户规模在1000万线以上, 主要用于发展全业务网络中企业集团和家庭用户;中国电信也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10个省份的IMS集采工作, 大约在2000多万线, 后期还要进行全国其他省份的IMS集采工作, 主要用于发展固网改造、宽带业务、固定移动融合业务、业务能力的开放等应用。
后续阶段, 随着有线FTTx网络和无线宽带网络时代的到来,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 有助于多媒体业务和流媒体业务的加速普及, 基于宽带的IMS全媒体业务的市场规模也将越来越大。另外, 作为以固定移动融合业务为主要服务手段的IMS, 可以为更多用户提供丰富的语音、视频、数据融合业务, 更好地提供融合业务、IT和CT融合的业务, 是现有独立的固网移动网络的演进方向, 所以IMS的未来市场将是十分可观的。
《通信世界周刊》:中国电信此次商用IMS网络, 对于国内的IMS市场将带来哪些影响?
屠嘉顺:这次IMS网络的商用, 大力推动了国内IMS市场的成熟, 不仅充分验证了IMS网络的各项能力, 而且也极大推进了IMS产业链的完善, 总结起来, 大致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 增强并验证了IMS网络的业务能力。不仅充分验证了IMS提供多媒体融合业务的基本能力, 还充分验证了其提供固定网络 (如LAN、FTTH、WLAN等) 、CDMA网络以及互联网络的业务融合能力;并积极部署了业务开放平台, 提供给第三方业务引擎, 为以后业务云的部署奠定基础。
其次, 验证了利用IMS进行固网改造的可行性。中国电信在福建、江苏采用了基于IMS的固网改造方案, 并验证了现网业务的继承性, 为PSTN的退网提供了可行方案。
再次, 加大了IMS终端的需求量, 有利于终端厂家积极开发, 从而突破目前存在的瓶颈, 完善产业链的成熟。
最后, 强调了端到端定制能力, 从而有力推动了IMS设备提供商提升对个性化需求定制能力和端到端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
总而言之, 中国电信无论从IMS技术上, 还是从IMS产业链的完善上, 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IMS体现三大“智慧”
《通信世界周刊》:中国电信已经开启了IMS的商用部署, 在城市光网建设过程中, IMS的部署将为其带来哪些益处?
上海贝尔:IMS的商用为中国电信完成光进铜退、打造光网城市后, 实现差异化的全业务竞争体系打下的基础。未来, IMS开放式的架构将成为运营商开展业务的根基。运营商可以将IMS的业务能力与IP互联网应用相结合, 如将IMS的语音和即时消息等通信能力与SNS网站及网络游戏结合, 将IMS与IPTV相结合, 利用IMS的开放性提供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更加丰富灵活的业务。同时, 运营商也可以将IMS的业务能力给多个业务系统调用, 如将IMS网络的通信录的业务能力给移动手机终端、PC软终端共用, 为用户提供统一的业务体验。
屠嘉顺:中国电信目前进行的“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 计划用三年时间打造无所不在、触手可及、天地一体的宽带网络, 实现所有城市光纤化, 这将为打造“智慧城市”铺好了“路”。而用来填充这条“路”的IMS网络, 则是为“智慧城市“贡献自己的”智慧“, 不仅可以使用户享受实时视频业务, 还可以享受数据、消息、宽带语音等多媒体融合业务。有了“智慧”后, 这条“路”将更加丰富多彩, 更加体现自身价值, 从而也进一步地推动其建设。IMS“智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面向个人的“智慧”。一个人可以拥有多个号码、信箱、终端, 您的朋友都会通过一个号码联系到您, 即IMS的一号通业务;也可以随时随地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终端进行接听电话, 即IMS的同振或者顺振业务;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方式与好友、家人通话, 因为IMS的接入无关性, 用户无论在家里、旅途还是办公室均可以通过手机、固定终端或者PC电脑无缝的进行业务享受。随着宽带信息化的发展, 更多丰富的个性化IMS应用将被激发产生。
二是面向家庭的“智慧”。目前家庭市场是各大运营商积极争取的一块大蛋糕。IMS网络的部署可以更好推进三网融合, 打造“智能家庭网络”。
三是面向企业的“智慧”。目前企业存在“打飞的”、“打车的”等员工频繁出差的现象, 据目前统计, 员工有28%的时间在旅途中, 66%办公室工作, 而仅有6%的在家度过。那么现在基于光网络和无线宽带网络, IMS推出的协同办公业务 (包括语音/视频会议业务、高清会议业务、数据共享、电子白板、电子投票等业务) 就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城市光网络为城市信息化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 而基于光网络应用的IMS新业务却会大大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习惯, 为城市光网络的建设添光增彩, 从而推动光网络的建设,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IMS的部署直接加快了中国电信新型业务的引入。
《通信世界周刊》:IMS与FTTH的结合是如何体现的?
屠嘉顺:在IMS网络中, 用于F T TH接入的x PON设备的作用有两方面。
其一是作为“信息化高速公路”承载语音、数据、视频等宽带业务;其二是可接入语音设备为用户提供语音及多媒体业务, 如FTTH ONU内置的IAD、SIP Phone以及PC软终端等, 将光纤宽带接入和IMS语音接入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采用IMS结合FTTH提供语音和多媒体业务, 可以完美地继承现网的业务, 提供电信级的QoS和安全保障, 是光进铜退, TDM向IP演进的最优方案。
上海贝尔:中国电信对IMS与PON设备的互通做了明确规定。目前, 无论是GPON还是EPON的ONU设备中, 普遍集成了内置IAD (综合接入设备) 模块, 将光纤宽带接入和IMS语音接入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不同设备厂商间的IMS与PON实现互通, 将全方位解决用户的有线接入IMS需求, 提供数据、语音、多媒体、固定移动融合等业务。
《通信世界周刊》:中国电信的IMS部署与中国移动有何不同?
上海贝尔:中国电信的CDMA网络肩负着更多使命, 除了普通语音业务外, 中国电信更看重的视频业务, 而IMS将能够为中国电信用户提供更加优秀的移动视频业务体验。此外, IMS还可以实现业务嵌套与业务能力开放, 对于逐渐被管道化的电信运营商来说, 这两种能力是实现智能管道的必备条件。
屠嘉顺:中国电信IMS部署与中国移动的不同点, 主要体现IMS网络的建设目标上。
中国移动各省份的建设目标比较一致, 即“通过CM-IMS提供多媒体信息服务”, 以企业和大客户为当前主要的目标客户;而中国电信各省份基于自身的网络基础和竞争环境, 提出了不同的业务需求和容量大小, 所以建设目标有一些区别。总体来说, 中国电信的建设目标主要体现在:固网改造、FTTH接入、多媒体融合业务 (包括固定移动融合业务、IT和CT融合业务) 以及业务能力开放等方面, 其与中国移动建设目标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固网改造的需求。
国内IMS应用需提速发展
《通信世界周刊》:国内运营商的IMS网络体系架构是否完善, 存在哪些不足?
爱立信:总的来说, 国内IMS的应用还比较匮乏。但是, 不可能让运营商自己去把所有的应用做起来, 一方面, 运营商没有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和物力财力, 另外一方面, 快速的推出创新性的应用, 也不是运营商目前擅长的, 运营商还需要向众多的互联网应用开发者学习, 充分利用海量的互连网应用, 来丰富自身的应用。
其实, IMS天生就具备优良的开放性, 能很好地跟互联网上的多媒体应用相结合, 取长补短。比如, 互联网上的大部分应用都需要在本用户群组提供, 呈现状态、文字聊天、语音通话等等基本通信功能, 如果让这些多媒体应用后台去调用运营商IMS上的这些基本通信能力, 既可以让这些应用开发者们把精力放在自己特色业务的开发上面, 又可以为用户提供很好的跨不同应用的互连互通性, 甚至能跟手机用户和固话用户互连互通。
对于运营商来说, 通过与互联网应用的合作, 也将极大丰富运营商已有的终端应用, 包括能够给用户提供种类更多的应用, 满足用户全方位的需求, 而不再只是提供一些基础语音业务了。
此外, 运营商还可以从这些合作中学到很多应用推广和部署的经验, 为自己的应用开发和混搭赢得宝贵的经验。
《通信世界周刊》:海外运营商对于IMS的部署较早, 对于国内运营商引入IMS有哪些借鉴经验?
爱立信:要有一个灵活而又安全的平台, 来快速地引入新应用, 做一些已有应用的混合, 来不断推陈出新。
屠嘉顺:海外运营商, 特别是欧美主流的运营商, 在基于IMS移动多媒体业务做了很多探索, 经过几年的集成测试和跨运营商互通测试, 2011年2月在WMC, Deutsche Telekom, Orange, Telecom Italia, Telefónica and Vodafone欧洲5大主流运营商将在今年联合发布包括IM, 视频共享, 文件共享在内的RCS业务。
上海贝尔:法国固定及移动通信运营商SFR正在引入其IMS系统, 以满足当前用户无缝接入单一语音、数据、多媒体和视频业务的需求。IMS的部署可使SFR提供更广泛而丰富的新型固定及移动宽带业务, 并简化公司运营, 显著降低成本。而且IMS系统可确保高质量的用户体验, 帮助运营商向消费者及企业无缝提供支持任意设备的宽带接入业务。上海贝尔在全球已经成功实施了79个IMS项目, 具有宽阔的全球化视野。
《通信世界周刊》:国外运营商与国内运营商在探索新型业务模式方面有哪些差距?
屠嘉顺:国内运营商在现网向IMS演进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试点, 取得的大规模商用的经验在全球电信业处于领先的地位。比如中国电信已经开始大规模割接用户到IMS网络上, 其成功的基于IMS的PSTN网络改造经验, 受到欧洲主流运营商的关注;而中国移动和中兴通讯在厦门成功打通全球第一个IMS Centralized Services (ICS) 电话, 验证了传统移动网络向IMS演进这一核心技术。欧美主流运营商在基于IMS的企业应用有多年的经验积累, 在VoLTE, 以及LTE/3G/WiFi环境下的业务连续性有积极的探索。此外, 基于海外运营商跨国经营和多运营商的环境, 在多租户虚拟运营 (Multi Tenancy) 也有成功的模式。
【创新精神迈入数学课堂】推荐阅读:
进步创新精神10-27
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07-15
干事创业缺乏创新精神10-21
有关创新精神的励志名言06-12
科技创新精神主题班会07-07
井冈山精神与创新07-19
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1-23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11-12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组织工作06-06
以创新精神推动超常规发展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