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和创高效课堂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和创高效课堂(精选18篇)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和创高效课堂 篇1

德城二中李佩丽

十二月上旬,学校开展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和创高效课堂”活动,我们生物科组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学习。

一.对有效课堂的理解:

有效课堂是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依据课程标准,参照教科书确定教学内容。教师灵活多变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师通过启发讲解,组织指导学生练习、实验来促进学生的学,也可通过示范,有意识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间接促进学生的学习。总之,有效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每节课都实实在在的收获,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能到能。

二、对自己课堂的低效的追因分析:

1、教师讲授时间太多,使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时间、空间太少,导致知识没落实,能力没发展,学生厌学严重。

2、课堂缺少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动笔书写。教师急匆匆地以讲代练,或教师自问自答,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与运用,没有给足学生充分思考练习的时间,追求一个答案,没有达到练习预设目标。

3、生物实验设备不足,致使课堂缺乏生动形象,学生的兴趣难以激发。

4、学生整体生源素质差,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从小就缺乏培养,学习习惯差,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三、自己课堂的整改意见:

目前,我校由于生源等原因,的确存在无效和低效教学现象。特别是我们初中生物,升中考试不考,致使学生不重视,无效低效教学更为突出。要改变这现状,我觉得我们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

1、认真备好每节课:

我们备课时,要先独立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本学科确定自己的教学模式,然后再进行集体备课,集体研讨,参考别人的备课,吸纳别人的智慧去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做到备目标、备师生活动、备练习、备板书、备学生。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效上课。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和创高效课堂 篇2

一、有效预设, 在乎交流研讨前的精心设计

交流研讨虽然是学生主体性的活动, 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需要引导的, 所以教师的课前设计也十分重要, 它决定了交流研讨前的一系列环节是否可以顺利展开, 学生交流研讨时是否积极。

1.重视探究材料的准备。

教师设计实践活动时不但强调学生是课前的主体, 也着重把课前的材料准备适当地分给学生, 让学生的前期投入增加, 那后期无论是实践还是讨论学生的积极性都会增加, 有效性自然也会显著得多。

例如, 在《磁铁有磁性》的教学中, 教师设计实践活动时可以选择能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的材料, 让学生自主准备。学生实验后就能很自然地从实验环节转移到交流探讨环节中去。教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准备各种硬币, 先让学生通过用磁铁吸各种硬币, 观察结果, 然后记录下来, 再在黑板上列出各种硬币的材料属性, 然后让学生讨论探究磁铁吸硬币的规律, 就磁铁特性这一问题进行研讨。这样一来, 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2.重视前期概念的导入。

科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所以他们对于即将交流谈论的课题内容的理解出现偏差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正确的前期概念是决定交流研讨有效性的前提, 所以交流探究前教师应该重视前期概念的导入环节。

例如, 在《热的传递》这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先导入热的传导概念:热从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 让学生对“发热”和“热的传导”这两个易混概念弄清楚, 那才容易展开接下来的交流研讨, 达到探究活动的目的。

二、有效生成, 在乎交流研讨时的有效实施

在准备工作完成之后, 保证交流研讨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清晰、完整、有层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抓住思维关键点和思维拓展延伸点。由现象到结论, 到深化、拓展, 层层深入, 才能保证交流研讨的高效化。

1.注重交流研讨的清晰完整性。

学生在经过前面几个环节的铺垫后, 所收获到的经验和成长是多方面的, 例如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 记录分析数据的能力等等。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交流研讨时要回忆整个过程的得失, 然后再总结反思, 归纳重点, 再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 教师在做完“在水中溶解盐”的实验后,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研讨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先审视实验结果, 再分析溶解盐数量的数据, 猜想溶解盐量不同的原因。然后相互交流质疑, 最后引导学生回顾实验中的种种发现和感受, 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这样清晰完整的交流研讨过后, 学生从中收获的不但是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 还有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性认知和态度价值观的转变, 这样才能实现交流研讨的高效化。

2.注重交流研讨的思维跳跃性。

小学生的智力和抽象思维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 很多时候学生在实验过后只停滞在表面层次, 无法实现思维的跳跃而转到深入思考的层面当中。如果教师只充当旁观者, 无视学生思维的停滞, 那学生在交流研讨后得到的观点也只会趋于肤浅, 无法进行理性的、深层次的分析思考。

例如, 在《被压缩空气》一课的教学中, 学生在交流研讨中发表自己的观点:“用手推进活塞, 空气就变少了。”教师就可以反问一句:“空气如果变少了, 那为什么会变少?逃到外面去了吗?”当学生意识到空气不可能变少时, 教师就追问:“如果空气是不能逃的, 那空气从30毫升转变成10毫升, 说明了什么?”在交流探讨后学生认为空气不是逃到外面去而变少了, 其实是被压缩了。然后教师接着追问:“那空气能被压缩到1 毫升吗?0 毫升呢?”然后引发学生的积极研讨, 一方说都能, 一方说能压缩到1 毫升, 不能被压缩到0 毫升。这样的点拨过后, 学生们的交流研讨会在一个更高的思维层面上展开, 热烈且更有科学价值。

3.注重交流研讨的独特体验性。

科学课堂上的实验过程充满着各种不可预测性, 而交流研讨是充满各种不可预测性的实验和个人的独特体验结合后的产物, 教师对于这当中有可能产生的种种“意外”应该是要抱着尊重的态度, 要让学生明白, 真理不是从书本上得来的, 而是经过探究而来的, 这也是科学教学的内涵所在。

例如, 在《混合身边物质》这一课的教学中, 有一组学生在醋与小苏打混合的实验过程中计算错小苏打的量, 混合时放多了一半的量, 所以与其他组实验结果不同:杯底残留着一些白色颗粒。针对这种脱离书本认知的“意外”情况, 学生们纷纷围在这组同学周围来观看这些白色颗粒。对此, 教师应该抱着尊重而不是否定的态度, 可以顺势把问题抛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弄明白白色颗粒到底是什么。紧接着, 学生都畅所欲言, 提出各种检验白色颗粒的方法, 最后大家都认为可以先倒一些醋进去, 看看会不会产生与小苏打混合时相同的反应, 如果会, 证明是小苏打, 如果不是, 那就再紧接着设计其他各种方法去检验。由此可见, 交流研讨的高效就在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实事求是的科学本质。

三、有效体验, 在乎交流研讨后的主体评价

教师要在交流研讨前的几个过程中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交流研讨时尽量鼓励学生投入, 在交流研讨后给予学生正面积极的评价鼓励, 让学生在潜意识里默认交流研讨的价值, 积极专注地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

例如, 在《热的传递》这一课的交流研讨环节中, 学生的表现各有不同:有的开动脑筋, 积极发言;有的发言踊跃但答不到点子上;有的能认真倾听但不踊跃回答。那么, 在交流研讨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不同方式的肯定性、积极性评价。对于认真倾听但发言较少或不发言的同学, 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的认真倾听说明你是一个极有耐心的人, 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必备特质, 如果你在探讨中再踊跃一点, 你必然能在探究活动中表现得更好。”对于发言踊跃但总答不到点子上的同学, 教师则应在交流研讨中及时地肯定他的积极性, 并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思考。

促进课堂有效深入交流研讨 篇3

关键词:交流研讨;主题;质疑;氛围

“研讨”其意义为同伴之间一起交流探讨,研讨正好适合有共同经历的人们智力上的需要。大家在一起把各自的思想谈出来,就会有丰富内容。用语言表达出各种各样的观点,又会引起进一步思考。可是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笔者观察发现,许多科学课学生在交流环节容易出问题,主要原因有:一是难以保证学生完全参与,部分学生对讨论的问题兴趣不大,思想游离于讨论主题之外;二是难以使学生始终围绕同一主题进行讨论,如学生容易从讨论地形地貌的特征转变为讨论旅游景点的见闻等;三是教师难以确定是否该对讨论进行干预,学生讨论到什么层次了,各组在讨论中遇到什么困难,是否讨论出结果,老师难以全面把控;四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不足或者对该主题理解不够深入,在讨论自己不熟悉的主题时大多是不愿意发言的;五是教师留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太少,还未等学生思维拓展开来,又指令匆匆进入下一个环节或下课铃声响了。如何不让交流研讨流于形式,从而提高交流研讨的效率?

一、给学生充足的研讨时间

给足时间,是有效交流研讨的基本保证。没有足够的时间交流,学生就无法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就无法充分交流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就没有更多的思维火花的碰撞,同时学生成功感和积极性严重受挫。一些成功人士都善于有效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正如西方学者鲍尔说:“时间是教育王国的金钱,教育需要时间……教师用时间提供教学服务,学生用时间购买学习。”这段话十分形象地说明时间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兰本达教授上课经常用20分钟给学生观察,20分钟用于研讨交流。观察一些成功的课,发现都留有足够时间给学生交流,观察学生在交流中的思维碰撞,思辨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或学到的知识,这样的交流研讨才具有价值。

二、选择恰当的交流主题

选择交流的主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理解该主题的能力。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以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为辅的,在选择主题时我们应该围绕学生的生活、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或亲身经历的实验过程,这样学生才有较强的交流研讨兴趣。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学生难以进行持续研讨。另外,交流的主题难度要适中,太简单的问题没有交流的必要,过难的问题学习交流不出结果。如,教学“日食和月食”内容时,教师在课前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日食的成因已经有所了解,于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展示日食过程的相关资料,构建学习情境,提出交流的主题:月球什么情况下会挡住太阳而发生日食?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会是日全食,或是日偏食和日环食?后面的问题虽然教材中没有提及到,但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能充分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三、重视学生的知识基础

学生在进行讨论前需具备与该主题有联系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经验,要能自主地对已有认识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观点的形成离不开事实支撑,老师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基础知识、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等方式来促进交流。教学“月相变化”内容时,老师可提前一个月指导学生观察月相,并做好观察记录。学生在观察中会发现许多教材上没有讲到的问题,比如:能观察到月亮的时间是不同的,有时晚上六七点能看到,有时要等到深夜十二点之后才能看到。学生观察这些自然现象,会萌发出许多的疑问与猜想,会对这些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才是他们讨论的基础。

四、鼓励生生交流和相互质疑

课堂上敢于抛出自己的观点,善于倾听他人的想法,进而形成统一的认识,这才是思维的交流,课堂中的许多问题就是在交流中逐步解决的。在课堂交流中,人数不宜过多,三到四人最好。人越多组织越困难,学生发言机会就越少,学生的思维就容易分散。在集体汇报时,老师可引导学生多进行生生交流。原因是,师生交流时,学生多关注老师的评价,往往以老师的赞成或否定一锤定音,而且师生交流过程中学生参与面较小,往往是发言者与老师的思维碰撞,其他学生认真思考的不多。但是,在生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是在倾听他人观点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看法,没有对权威的顾忌,其他同学更敢于提出自己的不解,从而引发新的讨论交流,这样交流才更有价值,才是高效的。在教学“振动与声音的关系”内容时,教师让学生整理实验记录,并交流讨论振动与声音的关系,然后请小组学生上讲台汇报。同时提醒学生:你们同意发言者的观点吗?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这个观点?你们有不同的意见吗?这比由教师来总结实验结论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兰本达.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1.

[2]韦钰.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0.

听高效课堂研讨有感 篇4

在学校“有效教学之打造高效课堂”第三届教学论坛中,听了四位老师从不同角度谈高效课堂,教龄还不满半年的我深有感触。地理组任双花老师从趣味、生活、知识、管理方面谈了高效课堂。英语组伏慧钦老师用讲课如炮制大餐的鲜明类比,结合本学科的各个课型形象而生动的传达了高效课堂的指导精神,并就具体操作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政治组的张文博老师以其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的教学风格及信手拈来的气度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化学组的李海红老师以其敏锐的观察力,结合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谈了对高效课堂的把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引发了老师们深层次的思考。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谁抓住了课堂,谁就抓住了教学的90%。论坛中伏老师的发言让我有很大的震动,让我明白了英语的高效课堂是什么样的。现在中国至少有两亿人在学英语,虽然英语环境较原来改善了很多,可是毕竟我们的母语是汉语,我们的大环境还是汉语。学生每天用汉语的思维来思考、交流、学习,就是英语课上,有的时候也不都是全英教学,必要的时候还需要用汉语来解释。有一个结论表明:一个非英语为母语的人在非英语国家要想达到英语为母语国家的6岁孩子的水平,要经过27年!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而我们的学生获得进步主要的来源还是学习,这就更要求我们老师给学生提供高效的课堂,让他们事半功倍,为将来储备知识,打好基础。

就像伏老师说的,语言的输入是基础。只有一定的输入量做基础,学生才能输出,而输入量至少包括两个方面:输入的数量以及输入的质量。英语老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对学生来说都是输入,这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的最直观的英语,我们必须给学生足够量的输入量。与此同时,我们的语言质量也需要提高。高质量的英语表达,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英语不像理科知识那样系统,语言本身的特点是知识点比较琐碎,所以需要大量的重复。在同义词的互换上,在相近短语的应用上,在用已学知识牵引新授知识的语言呈现上,在交流中,学生才能完成学习的过程。所以语言的输入是很重要的,这也就对我们英语老师的个人专业素质提高了要求。我们先要发展自己,才能给学生创造高质量的英语应用环境,才能促进学生更快的发展。

此外,课堂设计也是关键。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要在抓基础上注重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课堂设计一定要有亮点。譬如:单词可以按词性分,用事实串联,也可以编故事,总之用种种方式创设情境,完善设计,充分为学生提高效率。这次高效课堂的研讨引起了我新的思考,有了想法,也就有了改变的可能,我要多向其他老师们学习,开阔自己的思路,尽快形成自己的风格,创设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

音乐高效课堂研讨课总结 篇5

——授课教师:萨出日拉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您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是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是展现一片灼热的情怀。这种立意与意境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留下美的烙印。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幼儿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幼儿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在此我对本届音乐课进行如下总结来自我反思:发现不足以求进步。

一,说教材

由于本班幼儿是一个较为活跃且言语表达能力较强的集体,所以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极强,每次的教学活动会显得生动、有趣。正因为这样,我形成了以平等的身份和态度与他们进行各方面的交流的习惯。所以,我设计活动的原则便是——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与 幼儿进行平等的对话。

二,教材的选择:

该活动选自于幼儿园活动整和教材的<<虫虫.虫虫飞>> 昆虫世界充满了生机充满和趣味,无论是绚丽多彩的春天.还是骄阳似炎的夏天,大自然中随处可见昆虫忙碌的身影,面对这一切,成人可能会不屑一顾,而孩子却会欢呼雀跃,用充满好奇的眼睛去观望,用充满灵性的耳朵去聆听,还会迈开那活泼的小脚去追逐,有趣的昆虫引发了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探索的欲望,因此我将选择其中<<毛毛虫变蝴蝶>>这一活动来满足幼儿对昆虫的好奇心.三,活动目标:

1,了解毛毛虫可以变成蝴蝶。

2,感受音乐节奏由慢到快的变化,并尝试用肢体来表现变化。

3,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感受音乐节奏由慢到快的变化。活动难点:运用肢体来表现由慢到快的变化。四,说教方法: 说教法考虑到本班幼儿是一个较为活跃的集体这个实际情况,特选择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谈话法

以平等地进行交谈的方式开展活动,既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久而久

之,便可以形成一种宽松的语言氛围。我认为,谈话法是一种比较直接且能有效把握幼儿心理的方法。

(二)操作法

操作法是幼儿喜欢的形式,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材料充分表现出来,既可以活动,又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

五,说学法

(一)语言表达法

语言表达是最为直接的一种学习方法,针对本班幼儿的情况,语言表达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形式,他们也会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偶尔还会向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所以,语言表达是幼儿进行活动最乐于接受的。

(三)尝试活动法

要让幼儿能够充分地活动起来,尝试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幼儿极为感兴趣的形式。幼儿在尝试活动中,利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自我意愿的实现,也是幼儿与同伴交流、合作的平台。

在这一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更形象.更直观的了解蝴蝶的生长历程,我将在活动中采用讲解法,图片演示法,碟片演示法.表演法.游戏法.本节课中,我先讲述故事<<好饿好饿的毛毛虫>>,通过故

事让幼儿初步了解蝴蝶是由毛毛虫变的,故事讲完后进行提问,通过提问再次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生长及变化的过程.为了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我还运用了图片及VCD,加深幼儿的直观性,观看碟片后,与幼儿玩<<毛毛虫变蝴蝶>>的体能游戏,充分体现寓知识于游戏这一理念.六.教学过程: 1,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联想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2、分段欣赏音乐,进行动作创编

3、分组协商,运用彩带进行舞蹈的创编

4、欣赏教师的舞蹈,在教师的舞蹈里寻找自己的动作,再次体验创编的成功感

5、结束。愉快的“小蝴蝶”飞到操场玩耍。

六、教学反思

本节公开课我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使用,听故事、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自主创编动作、合作、最后进行完整舞蹈的创编学习,整个环节一环扣一环,定的目标达到。重难点也达到了,但是由于这是第一次接触音乐游戏孩子们刚开始秩序有些混乱,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感谢这堂课,让我暴露出这么多的不足,让我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2014高效课堂研讨课阶段小结 篇6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根据“中学部教师高效课堂研磨课活动方案”,我校从九月末开始举行了高效课堂研磨课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侯科长,张校长等校级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在教导处的精心策划下,结合各位教研组长的认真组织,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使这次活动圆满地落下来帷幕。备课组教师围绕每节“研磨课”进行集体备课、上课、评课活动。现对本学期开展的“高效课堂教学研磨课”活动作以下总结:

一、本次研讨课的特点

1、领导亲自参与,认真听评每一节课。

教导处开学初提出教学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于是大胆改革,开学初组织教师上好一节研磨课。以教研组为单位,领导分工参与其中进行了备课、听课、评课活动。

2、作课教师勇挑重担,在磨砺中提升自己

本次研磨课,主要面向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勇于承担研讨课的重担。在讲课过程中部分教师充分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特色,把课堂交给学生,解放学生,释放学生。给我们展示了讲课的技巧,方法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3、其他教师认真听课,积极研讨。

在组内备课试讲阶段,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都能主动调课,参与本组教师的试讲活动,课后针对课堂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认真的提出合理建议,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在研磨课展示过程中,每位老师能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评课时,大家不分彼此,各抒己见,不仅能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优点,还能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二、本次研磨课的亮点

这次研磨课,我们一方面是以集体备课来促使教师关注“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另一方面也是为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创造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从而在切磋、研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总之,通过这次以探索高效课堂为主的研磨课,我觉得有两大优点。

1、教学理念的变化。从本次授课过程中看,可以看出青年教师在教材把握方面比以前进步了很多。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突破,到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都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路和见解。

2、教学模式的变化。

这次的高效课堂研磨课,主要是以教学模式为目标,引领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学习。

三、存在的问题

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在发现优点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问题的存在。

1、教学内容设计过难、过多。知识的过渡与衔接不好,没能将知识织成网、穿成线、分成类,基本技能练习没有目的性,基本方法缺乏指导性,基本思想渗透不到位,基本活动经验缺乏示范、模仿和提升。

2、教法学法的设置要注重有效性。千法万法都是一个目的,让学生学知识长智慧,所以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课堂提问。问题的设计缺乏预见性,有的离学生太远,有的太难,有的不够严密容易答偏。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很重要,所以我们不仅要传授好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会学习,会思考。本次高效课堂研磨课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学生的自学过程完成的不好。有的老师没有布置或只是随便说一句预习下一节内容,学生也很迷惑拿起书来随意翻翻,就算应付了事,没有任何实效性。

总之,这次研讨课凝结着全体教师的智慧、汗水,更为高效课堂的下一步研究做好了铺垫,尤其是各教研组长教师更是功不可没。在这里再一次表示感谢。希望我们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深挖教材、精读课标、合理设计教法学法。为我校的教学工作上一个新台阶贡献力量。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和创高效课堂 篇7

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针对识字速度慢,写字质量差,识字拖阅读后腿的老大难问题,设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板块。研究重点:多种形式,识字提速,写字提质。研究形式:大家讲坛+研究课+名家论坛。

阅读教学改革如何处理好精读与略读,教科书学习与其他资源阅读的关系,是一个重要课题。精读是“举一”,是准备;略读是“反三”,是运用,二者不可偏废。为此本次活动特设以下两个阅读教学板块: 一是单篇课文教学研究。研究重点:突破瓶颈,守正出新。二是群文阅读研究。研究重点:开放主题,比较阅读。

本次活动展示的10节课,都是名师最新设计的新鲜课例,同时邀请有影响力的专家名师现场讲座并深度点评。内容覆盖低、中、高年段,涵盖多种课型,成果接地气,突出操作性。同时开通“微信、短信有奖评课活动”,组织参会代表现场与专家、名师互动。

【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所

【学术支持】《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设计》《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师》《七彩语文·教师论坛》杂志社

【研讨时间地点】2015年11月5~6日(4日报到,如参加教育考察延至8日)深圳。

【参加对象】教育局有关领导、教研员、校长、主任、语文教师;其他从事教学研究工作者等。

【与会专家名师】(以姓氏音序排列)

陈林(全国大赛特等奖) 崔峦(全国小语会名誉理事长) 戴汝潜(中国教科院研究员)

侯华丽(主题学习名师) 蒋军晶(著名特级教师) 李亮(江苏教研员博士)

刘晓军(四川教研员著名特级教师) 田本娜(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王晓辉(全国大赛一等奖)

吴立岗(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许嫣娜(全国大赛特等奖) 袁浩(《教师论坛》主编)

张立军(北京教研员著名特级教师) 张学伟(著名特级教师) 郑明江(全国小语会理事)

周德藩(原江苏省教委副主任) 朱家珑(苏教版小学语文主编江苏省小语会理事长)

【课程安排】请在官网http://www.dnjks.com下载

【会议费用】580元/人(食宿、交通费用自理,回单位报销。)

【报名办法】

电话:0755-28773933 18138876001 13802237528 13632668001

邮箱:dnjks001@qq.com QQ:360019085教研QQ群:74689441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和创高效课堂 篇8

在这次活动中,最让我觉得有效和精彩的是课后进行的交流会,大家在一起坦诚、毫不保留地交流,从中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大家对于这次活动的支持以及对于我们的帮助。

一、合理定位是关键

教师就是课堂中的一个引导者、领路人、指挥员,学生才是整节课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准确处理自己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关系非常重要,让学生在自己的引领下,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给他们一个能够自由思考的空间,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知识源于实践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验证于生活。因此,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分析、归纳、理解和运用知识是巩固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像土芳芳老师讲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用分饼故事引入后验证分得是否公平时,学生出现了分歧。她及时指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分一分、涂一涂、看一看”,学生很清楚地就发现了:虽然三种分法不同,但是结果相同,大小相等。这种直观、形象的展示就能很容易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知识,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三、课堂巩固要灵活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一定要注重实效,走过场是绝对不可取的。预习作业的布置要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知识的过渡、衔接、联系,清楚下节课的学习目标。课堂练习题,要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设计,同时也要考虑到学困生的水平,不能让他们“望题止步”,不敢想、不想做。

四、提高自身能力是根本

要想上好課,必须备好课。要想备好课,必须了解课标、了解教材、了解教学目标、了解学生。要让自己有一个清晰的教学思路,能够灵活变换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学法指导,以及随时调整辅导措施。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更不是关起门来就能直接想出来的。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有能力把工作干好,把学生教好。

通过这次校际交流,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让我感觉到了压力。我愿将这种压力变为动力,努力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学校信赖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李晓蕙.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有效课堂调控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1(36).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和创高效课堂 篇9

活动总结

为了做好毕业班复习工作,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我校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加快初三中考复习模式形成,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的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2011年3月7日至3月11日,我校成功举办了“打造高效课堂”系列教学活动一——初三复习研讨课,此次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邓洪程校长、柳群副校长、穆云峰主任及各教研组长自始至终全程参与,大部分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讲课教师准备充分,教学目标全面具体,讲解清晰透彻,提高了课堂效率,活动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就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教学活动的亮点

本次活动每位教师的授课,都各具特色,突出了各自学科的教学特点,教学流程合理,教学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表现了我校教研活动的亮点:

1、大部分教师课前都能认真备课,积极准备,教师的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相当明显。

2、教师教学思想实现了新转变:课堂上形成了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师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3、新的教学方式正在逐步形成。上课教师能积极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课堂上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

4、教师能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注重运用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方法,注重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课堂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5、教师能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方式得到了改变,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学生学得自主、主动,有效。

6、课堂“双基”训练扎实。课堂上教师注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双基”落实,着力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能力的培养。教师能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立足基础,紧扣教材重点和难点,精当的课堂训练。课堂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

7、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发展学生个性既是主体性教育的体现,也是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8、多数教师能够按照学校的要求,体现出复习课的特点,所讲知识脉络清楚,指明了该节课内容在该学科中的地位、在中考试卷中可能的命题方式及所占的分值。

二、活动中发现的问题

本次教研活动虽然有诸多亮点,但总的说来仍有一些不足。

1、个别教师备课不充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语言不标准,缺乏逻辑性。

2、部分教师对学情的分析不透彻,只是硬性的传授知识,而没有因学情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3、有的教师的复习课上成了新授课,背离了此次教研活动的宗旨。

4、个别教师做到了“精讲”,但没能够做到“精练”,有的甚至没有练习。

5、部分教师没有能够指明该节课的知识在该学科中的地位以及中考命题中的分值比例。

三、综合本次教研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毕业班的下阶段复习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科学业考试要求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内容命题的依据。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科学业考试要求是开展教学工作尤其是初三备考前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没有以上标准和要求为依据的教学与备考是盲目的、缺乏针对性的。初三教师必须认真通读研究课程标准和学科学业考试要求,吃透其中实质,细化至每一知识点、考点。

2、认真研究近年命题趋势及考题热点

要进行初三复习备考,还要认真研究近年命题趋势及考题热点。毕竟课程标准和学业考试要求终究要通过考试的试题来实现,教师要认真把握命题的难度要求、命题变化形式。教师要做题。教师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思考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命题,他主要想考察些什么,体现课程标准和学业考试中的什么理念与要求,类似的题型还有那些,倒过来让你去命题,你会怎么命题,又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掌握好。

3、做好整体复习计划

要做好整体的复习计划,必须基于两点:1)查找、把握学生的弱点,须解决的重点、难点所在,2)合理分配有限的时间,全盘计划各轮次的复习、模拟考试的时间。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复习,增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突出针对性,克服随意性,提高复习课的实效。

4、教师要加强备课

1)了解学生——复习课应从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出发,对学生的了解可从课堂、作业、考试、交谈等方面获得,要尊重学生在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

2)创新备课——复习课既是新课,又不是新课,复习课不是重复,不是在原地踏步,学生对某些知识既然存在缺陷甚至是基本没有掌握,在复习阶段如果还是用原来的方法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可能仍然是难以掌握。复习时间又是那么有限,就要求教师创新备课,紧紧围绕学生的疑难点、遗漏点,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如果方法不当,有可能你教师再怎样讲多少遍都无法解决存在的问题。

3)精选课题和精编试题——复习课要精心选择针对学生学习疑难的课题,进行重点的复习,强化训练,力求全面过关。复习过程中,教师会接触到大量的各类型的试题,如何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精心编选在课堂教学及课后布置给学生练习的题目显得十分重要,凡是试题都拿给学生讲、拿给学生作,凡是试卷都给学生由头到尾讲解一遍的做法是非常盲目的,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4)加强实践模拟——复习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系统的建构、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和遗漏问题,还要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包括准确性、完整性、灵活快速性、清晰整洁性,包括基础题、中等题、填空题、选择题、一般解答题等。要加强模拟考试等的演练,加强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

5、教师要想上好复习课,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1)建构梳理性——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建构梳理完整的知识系统形成学科知识与思维素养。

2)解疑补漏性——捕捉学生学习的疑难点、遗漏点,予以解决。3)技能训练性——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综合快速寻求解答方法的训练以及完整书面解答考题的应试技能训练。任何学生能力的发展没有最终转化为书面解答能力的提高,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是没有成效的,要培养学生会考试的能力。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和创高效课堂 篇10

(校级教研)

三台中心学校 2013年10月21日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和特征,构建高效课堂。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深入研究在新形势下学科领域内如何具体落实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知识水平、教育教学水平,计划在全校开展三个学科构建高效课堂课题主题教研课活动。

为老师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展示的平台。特举办“草根式”主题教研课活动。(草根式:从老师内部,从一线中来,运用到老师中去)

二、参加人员

所有的任课教师(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音乐科、体育科、美术科、品德科、科学科、心理健康科、成功训练科、综合实践科、校本科、信息技术科)人人参加。

三、活动时间

2013年10月30日。

四、参加活动学科及内容

1、学科: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

2、内容:各学科根据所承担课题进行主题教研课的内容选择。主要为数学课的复习课,语文课的新授课,英语课的练习课。

五、活动要求及时间安排

1、上好一堂课,要紧紧围绕学科“草根式”高效课堂主题教研课活动的要求,语言清晰有条理,主题鲜明、突出、紧凑。重点安排合理,难度解决到位。板书设计美观,体现教学目标性,能揭示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2、各位教师要积极准备,课准备好后报教导处,但各学科教师必须在10月26日前备好课。

3、参加教师课后请将说课、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各写一份一并交到教导处。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和创高效课堂 篇11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作业;课程改革

在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课改已经实施十多年了,十多年里老师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由摸索到成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渗透在每一个教学工作者的心中,从课堂到课外听到最多的词就是“以人为本”,那么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课堂作业应该如何体现呢?

一、趣味引导——随风潜入夜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它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有求知欲,有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天性,小学生尤其如此。如果我们语文教师每次布置的作业都是一成不变的,时间一长,学生对作业就会慢慢地失去兴趣,求知欲、好奇心就会慢慢地被抹杀。现在的学生凡是听到“作业”二字产生最多的就是厌烦情绪,他们把作业当作了一个包袱,越少越好,最好就是没有作业。那么让课堂作业变得有趣,让学生喜欢上课堂作业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针对学生注意的心理特点,课堂作业要设计形式新颖、富有创意、内容联系实际的趣味作业,“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一看作业的题目就来劲,就跃跃欲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乐趣。如在设计《桥》这一课的作业时我充分抓住学生攀比的心理,从题目入手,除了设计了:“字词积累,打牢你的基础知识!自我评价”这样的大标题外,还设计了独具个性的小标题:“我的积累,我作主”、“我选择,我创造”、“句子变身,我能行”等,让学生一看题目就好像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这种角色的转换不但让学生愿意做作业,而且还会认真把作业做好。特别是“我的积累,我作主”这一题是这样要求学生的:把你认为写得最好的词、句摘抄下来,并把它们工整地写在作业本上。这样一来,学生兴趣盎然,还积极主动地把自己找到的与同桌比较。

当然“趣味引导”不能脱离了课堂教学实际,应该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加以引导,这样的趣味才是为学生成长、为教学服务。

二、自主选择——润物细无声

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生动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兴趣和学习需要,发展也各不相同,我们应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已有的基础和不同的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所以,“自主”应当成为学生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

1.自主选择作业内容

教师考虑课堂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多梯级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如教学《桥》后,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作业:a、情境一:如果你是当年村里被老汉用生命救来的群众,当洪水退后,面对平静河流你心中有何感想?b、情境二:学习《桥》后,我们被老汉那种无私的爱所感动着。特别是他对亲身儿子的那种严格要求更是让我们赞叹,请你结合当今的社会现象,谈谈你对父爱的理解。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这两个作业能迅速并出色地完成,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可选择其中a类作业来完成。

2.自主选择作业量

统一的作业量往往会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必然加重后进生的作业负担。教师应考虑各种层次的需要,安排一些弹性题目供学生选择,既保证优等生吃得饱,又保证后进生吃得了。例如每课的基础性练习必不可少,每个学生都要完成,但可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和能力差异而定量。如每一课的生字,可以抄写5遍,也可写2遍,只要认为自己能掌握了就行;至于一些拓展性练习,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可以选做或不做。

三、读写融合——万里可横行

有了好的作业,还应该统筹考虑作业呈现的时机,也就是如何更好地与“课堂教学”和谐共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课堂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一些独特的作用,可以代替老师讲,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可以使学生产生问题,可以推进课文的学习等等。所以,它不应该是教学30分种后的固定作业套路,它应该没有刻板程式,应该和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只要自然、需要、贴切、融合,它可以出现在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因此,作业设计应该与教学设计一并构思,成为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割裂,不分离,万不可让作业成为教学的“附加”。我在教学六上《月光曲》一课时,聚焦重点段兄妹俩“感受月光曲”,引领学生感情朗读体悟“作者是怎样通过联想和想像来表现月光曲的美妙”之后,我自然地引到人公兄妹俩的身上,设计了作业:模仿这种描写的表达方法,展开想象描写“月光曲”的情景。学生一下子就写出了:我仿佛看到了青青的草原,草儿在清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

这样的读写相结合,有效地达到训练目的。读让学生走进了文本与文本产生对话,而写则让学生走出文本运用于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堂作业的写就是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体现。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课后复习并不理想,而且学生的平时复习是隐性的,教师很难进行监督。“课堂作业”却解决了这个问题,对批阅结果和学生的反馈进行分析比较发现,绝大多数得分低的学生没能做到及时复习,甚至有时会出现一向成绩较好的学生得低分的现象,经了解得知,由于其它作业过多,来不及而影响了复习。看来,“课堂作业”是一个不错的监管学生复习的方法。如果能持之以恒地的对学生复习行为进行监管,将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提供保障。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业负担,二是心理负担。其中,学业负担是有形的,学业负担主要是作业负担。当前的学生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重复做题严重,教辅材料中的习题大多是你抄来我抄去,重复做题、搞“题海战”,耗掉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二是通过学生的阅读、听讲和思考就能解决的问题,只要有适当的训练来加深记忆就可以;三是忽略了个体差异,不管学生有无掌握,都要做同样的作业,这就造成学生个体的重复做题。对“课堂作业”中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非常实用,一是对教师本人的课堂教学情况的及时反馈,以便教师能迅速作出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修改教学方案;二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特别是为发现学生个体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依据。针对不同的学生,“课堂作业”几乎都能发现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及时而有效的个别辅导。教师阶段性地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分析,获得了学生学习的最直接的材料,特别是对学生普遍性的错误进行分析,能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自己的教学效果作出自我评价和反思;有时教师会发现在判断学生进步程度时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对作业分析的结果推翻了原先以为学生正在取得预期进步的想法,促使教师不得不重新考虑对学生的教学,这些都有助于教师确定使自己的教学满足学生需要的专业发展目标。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应该以兴趣为导航,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使课堂作业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训练中得到成长,让每位学生都愿意说上一句:“课堂作业,想说爱你也容易!”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和创高效课堂 篇12

一、潜心解读文本, 精心选择教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是教师必须先认真解读文本, 要求师生“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 使教师更加清晰课文的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发掘文本中听、说、读、写的训练要素, 并结合教材与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法。如果教师自身没有吃透教材, 不能明晰学习目标, 不能掌握教材重点, 便很难帮助学生解读文本, 提高能力, 培养语文素养。语文课堂有其独特性, 教者对文本内容都吃不透, 还谈什么高效课堂教学呢?语文学科的特征表明:语文离开了语言文字训练, 离开了朗读熏陶, 高效课堂只能是空中楼阁。

我虽然执教了多年的毕业班语文, 参与多项课题研究, 但遇到新授课文, 总是先朗读课文, 整理学生可能有疑问的词语, 对文本作出“预设”。对于要通过查工具书理解的词语, 自己先查一查, 把义项写下来备查。为了解决阅读的拦路虎, 我总是认真备课, 朗读或默读文本, 须停顿的语句, 做上记号, 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 在课上不迷信各种教学参考书, 科学利用课本, 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对于关键词句的理解, 总是在一旁批注, 以便课堂上做参考。只有在透彻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撰写教案, 才能一气呵成。由于我对教案了然于胸, 驾驭课堂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课堂上选择什么教法, 什么形式才切实有效, 没有固定的标准。针对不同的学生, 利用不同的教材, 采取什么教法, 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 教师要花费许多心血, 甚至走弯路, 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

二、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 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 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 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新知。建构问题情景,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注心理, 增强学生探究心理上的兴奋感。在教学《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时, 我针对课题提问,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你认为文章可能写什么内容?学生各抒己见、毫无顾虑地提出很多有价值的见解。如:你学过哪些瀑布的诗?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课堂上, 教师是教学情境的建构者, 一个良好的问题氛围, 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激情,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非常重要。一位外国科学家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考的开端, 在张扬创造精神的今天, 教师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不管是发现问题还是解决问题, 都要求学生深刻解读文本, 不走过场, 不搞形式主义, 使语文教学落到实处。因此,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引导学生探索提出问题的策略。

1. 建构和谐的教学环境。

相信学生,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孩子, 一个欣赏的目光、一句赞许的语言, 就是一种激励、一种姿态;要平等对待学生, 宽容学生的“错误”。

2.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1) 建构生活情景,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2) 注重朗读感悟, 引发学生生成问题。

(3) 小组合作探究, 诱发学生发现问题。

(4) 开展课外延伸, 鼓励学生探索问题。

3. 注重对问题的甄别, 提炼有价值的问题。

目前, 语文课堂教学, 重视学生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 尝试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前提, 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创新思维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是这个过程的参与者、指导者, 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合作探究等多种途径试探性地解决问题。这对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三、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 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 小学生对花样奇异的东西特别感兴趣, 兴趣一旦产生, 他们就会产生学习主动性, 主动提出问题, 主动思考问题, 使自己语文能力不断增强。语文姓“语”, 小语姓“小”, 为了使语文课堂教学切实有效, 在教学中, 我总是用读、画、写, 结合角色表演、质疑等来进行语文教学, 符合语文特点, 遵循学生年龄特点, 效果显著。例如, 在教《黄果树瀑布》第一小节时, 我先配乐范读, 然后展示瀑布图片, 引导学生观看体现瀑布魅力的画面, 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在意境中体会瀑布的美。再在学生领略瀑布美景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引导学生绘画创作, 在创作中让学生走进文本, 感受美, 享受美, 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中小学高效课堂研讨会总结 篇13

5月12日—13日,范喜江、唐吉辉参加了在四川文理学院老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的中小学优质高效课堂专题经验交流研讨会。大会由西部教育研究中心主办,成都大学教授姚便芳、全国优秀班主任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教师李思敏、2007年全国小学语文十大人物,西南大学硕士生导师熊生贵、江苏省特级教师昆山市玉峰实验小学高子阳、重师大教育科学院杜萍教授分别作了题为《高效能课堂探析》《共学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大扭转:变“教知”为“练能”》《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浅谈》《课堂师生互动》的专题报告,全市各中小学600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次大会。

姚老师的报告从高效能的课堂:内涵与本质、高效能的教师:特征与素质、高效能学生:态度与思维、高效能教学:标准与模式四个方面来阐述。姚老师鲜活的实例、热烈的互动给与会教师深刻的印象。姚老师在探讨高效能课堂,展示了山东杜郎口中学10+35等各地当前取得巨大成绩的十余种模式时,老师们因自己的孤陋寡闻陷入沉思;在谈到高效能课堂对教师的敬业要求时,所举的获得全国小学语文讲课大赛一等奖的全国特级教师、清华附小校长、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窦桂梅为准备史铁生散文《秋天的怀念》一课,曾不断反思,前后写了九种不同教案最后才择优而定的例子极大地震撼了老师们心灵。老师们一方面为窦老师九易其稿的敬业精神而佩服感叹,一方面内省自己的职业懈怠而羞愧自责。

李老师的报告从优质高效课堂产生的背景、优质高效课堂的概念解读、优质高效课堂的四个要素、优质高效课堂的前途出路、优质高效课堂对教师素养的要求五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使老师们对优质高效课堂从理论上有了全面的了解并对如何建构高效课堂有了初步认识。其提出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关注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抓住一点,无限放大)”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熊老师的报告从我们今天的状态是什么,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这样的教学必须要改变,不变不行吗、大扭转后的状态是什么、大扭转后的教学怎么操作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诠释。其独创的“二面八维”练能理论主要是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并形成同学间的互动,在强化听说读写思的训练中学习、运用和积累知识让与会教师耳目一新,仿佛找到了实现高效课堂的法宝。其深厚的理修养、渊博的学识、风趣的语言、幽默的动作再配上图文影像并茂的课件让老师们在开心学习的同时认真思考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高老师的报告从高效课堂涵义的全面诠释、阅读教学的整体高效课堂、写作教学的整体高效课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其带来的实践课例让参会教师受益非浅,其严谨朴实的治学态度、追根逐源的求知精神使人肃然起敬,其提出的“欠债还债”写作思想(每读一本书就是欠作者的债,需通过写作来还,写的内容可以是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教学反思、育人手记等)使人深受鼓舞。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和创高效课堂 篇14

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行为习惯养成:包括读、写、说、听等各种习惯养成,要求教师在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只要会听讲、会学习了,也就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数学课堂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会思 维,因而思维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掌握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教学中,特别是大班额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嫌麻烦,而只是照本宣科,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设计课堂教学时我们会首先对于某些问题进行预设,预设归根到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但千万不要把课堂的学习预设的满满的,不留一点余地。在老师提供符合学生的认知起点,设置的问题空间符合学生能力的前提下,如果学生没有预设生成,比较好的选择就是给他们时间,有时学生没有回答并不代表结果是0,只是在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型,或还未与原有经验建立连接而已,这就需要时间。教师在教学中要舍得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去发现,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机会绽放智慧火花,表现自己的创新才能。要相信学生:我们给学生一个天地,他们会还给我们一个惊喜。

六、及时评价,及时反馈

及时的评价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之一。及时的反馈矫正,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判定。这里的评价主要包含有“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讲解评价”两种形式。一般在课堂让学生先发表意见,集思广益,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新的火花。评价就像一根指挥棒,应努力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倾斜,对学生的学习新方法、新见解、新思路都要加以鼓励,对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的思想更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重视。如,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等,都先让学生之间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激情,若同学之间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讲解。特别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更要认真地评价。陶行之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就只一问”。有问题是积极思维活动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现在的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多数是有问题不敢问,据我调查,学生不敢问,主要有两个怕:一是怕问题浅,同学会嘲笑;二是怕问题偏离方向,老师责怪。对此,我鼓励学生多提问,适当给予奖励,这样一来,学生果然提出的许许多多的、千奇百怪的问题。而且问题当中有些是学生的困惑,有些也正是代表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学生提出的问题,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老师再加以引导、解释,往往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七、走近学生,改变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是最不容易把握的部分,许多合作学习由于教师没有有效的调控而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如何提高小组合作,这就需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进行合理调控。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学生的操作,学生往往也比较感兴趣,积极性很高,但是有的时候操作的效果总是不理想,教师虽然在操作前进行了指导,但这是不够的,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差异也就更加明显,或许有的学生一听就明白的操作,有的学生却无从下手,或是根本没有听明白,这时候除了小组之间的合作,教师也要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成为他们操作的引导者。

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教师还要有效调控整个学习,有的小组在合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不和谐的地方,教师要走近学生及时协调;有的学生没有全身心投入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走近学生,及时提醒;有的学生早早完成了合作学习的任务,没有事情可做,教师要走近学生,引导他们的讨论向纵深发展。

浅谈高效课堂的有效性 篇15

一、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导学案是伴随着高效课堂改革出现的、引导学生自学的教学案。有效的教学设计要求编写者精心研究课标,从教材实际出发,大胆整合,问题设计,重点突出,能够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切实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探究”,切忌问题的简单化或复杂化。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导学案流程往往陷于模式化。课堂教学大都是按照“课前预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质疑——评价”几个环节进行,造成语文课堂“千人一面”的局面,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达不到高效的目的。有效的教学设计不仅包括书面形式的导学案,也包括课堂上对导学案的灵活掌控。导学案的实施要因材施教,一堂课上不是每个环节都必须有,也不是每个环节都平均分配时间。有些环节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比如“课前预习”环节,我在教授《鸿门宴》时,不同的班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小组内讨论后定稿,班内展示;一种是以小组为单位为刘邦、项羽写一篇不超过五百字的传记,教师择优打印下发。课堂教学模式不能一成不变,否则,语文课堂就会像一潭死水,激不起学生的热情,碰撞不出智慧的火花。

二、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高效课堂上学生有了较多的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们要更加注重活动的有效性。

合作探究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学生间可以互相切磋,互相启发,和传统教学的教师“一言堂”相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是问题设计不合理:或是简单化,没有实际意义,或是复杂化,学生能力不及;或是问题太抽象,学生无从下手。二是小组内分工不合理:由于没有明确的任务,部分学生就产生了“等、靠”的想法,抄袭成绩好的学生的答案,于是在展示环节就出现了雷同答案。三是讨论时间:或是时间短,没有给学生充分考虑的时间;或是时间长,名为讨论,实为闲扯。合作探究不能流于形式,而应关注它的有效性,真正达到“以活动促发展”这一根本目标。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点经验。首先,合作学习的问题要精简、科学,要能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要难易适中。其次,小组内要有明确分工,使每个成员都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第三,教师要适时指导,在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不是“旁观者”,而是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了解他们讨论中存在的问题,适当点拨,切实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如《项羽之死》的导学案设计中:东城快战中写了项羽的哪三次行动?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这样的问题紧密联系文本,不同于网络上现成的问题,学生不认真阅读文本,不团结合作是找不到答案的。小组内经过阅读、探讨后,不难得出答案: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写出项羽“斩汉一将”的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只用眼神和声音就吓退敌兵,。通过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无敌。第三次:项羽“驰,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再次渲染项羽的勇猛无敌。

三、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知识,提升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要使作业设计有效,就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原则:第一,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作业要精当、科学,体现教学目标,这样才不会和课堂教学脱节。第二,作业要有梯度。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练习简单化,失去了作业的实际意义;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探究的精神,练习复杂化,使大多数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这两种情况都是不足取的。有效的作业设计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把握好难易程度,呈现梯度化,让每个学生通过作业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高效课堂模式仍在探索中,在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盲点,关键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性是一个永久的课题,也是每一位一线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高效课堂模式一定会不断完善,真正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摘要: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工作者们正在探讨高效课堂模式。这种模式是针对传统教学的低效性而言的,它将学习的主动性真正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效率。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一直是语文教师们探讨的问题。

有效思维高效课堂 篇16

下面以怎样突破“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难关,如何进行有效地师生互动来作一些策略性的思考。

【课堂实录】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0页“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定一份牛奶一年要花多少钱,怎么算?生1:28×12,一年有12个月,共有12个28元。师:你们能算出28×12等于多少吗?生2:一年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我把12个月分成“6个月×2”先算28×6=168元,再算168×2=336元。生3:一年分为4个季度,我把12个月分成“4个月×3”先算28×4=112元再算112×3=336元。生4:我把28拆成7×4,先算12×4=48,再算48×7=336

学生由于刚学过年月日这一单元,在听同年级的老师课时,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想出利用年月日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并出现了把28拆成7×4,先算12×4=48,再算48×7=336的情况,而没有学生想出对于竖式计算时能起作用的方法,即先算28×10=280元算出10个月的钱,再算28×2=56元算出2个月的钱,再280+56=336元。算出12个月要花的钱。无奈,教师不得不采用“告诉”的方法。

【思考与策略】

一、优化情境——在学生认知的转折点上下功夫

主题图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载着编制者的课程理念。因为主题图的设计总是预设着一定的教育情景和教学对象,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影响着对主题图的选择和接纳,以上学生的发言正体现了这一点。学生想不到,责任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我们老师还没有一学生的思维起点为出发点,还没有站到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作为具有“先见”和“先验”的教师就有指责和义务对主题图进行调整、改变或加工,和学生的实际状态相匹配。这正说明了有了“有效思维”,才会有“有效教学”。 有了“高效思维”才会有“高效教学”。才能促进高效地师生互动。为此,我将主题图进行改进和优化,使其具有一定得导向性。

二、分层教学——循序渐进突破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是学生学习乘法的一个特殊阶段,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因为,在往后无论是三、四位数的乘法,都只是一个量变、推理的过程。在教学笔算方法时,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第二部分积的定位(两个部分积的错位叠加)和书写方法,要使学生在却实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竖式乘的顺序和积的写法(如何“叠”是其教学难点和关键),并能用自己的语言作出适当的解释。

因此,我采用了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

28×12=()元 先算(28×10=280)元再算(28×2=56)元

12×28= 先算(12×20=240)再算(12×8=96)

第二层次:

比较28×12=12×28=

你发现了什么?

①(28×12= 12×28=336)

②第二次的乘积(280和240的末尾都有一个0)

师:这个0我们可以省略,可以写成:

第三层次:(模仿性练习)

出示:计算51×73先算(51×3=153)再算(51×70=3570)(153)+(3570)=(3723)

计算73×51先算(73×1=73)再算(73×50=3650)(73)+(3650)=(3723)

第四层次:(巩固性练习)

1、口述各题的计算顺序

这一层次,要突出口述计算思维的训练,不仅要计算出正确的结果,还要求说出计算结果是怎样算出来的。

2、用竖式计算并驗算。

33×2145×1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节课设计的优劣成败 ,是否有效地做到师生互动,体现高效教学,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认真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课堂不是句号,学习不是特快车,只要我们坚持立足于儿童认知的视角,在数学学科、现实问题、儿童认知三者寻找一个平衡点,通过一个个富有数学逻辑思维的算式,才能使思考数学化、模型化,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数学对话。才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才能实现高效课堂这没有终点的理想。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和创高效课堂 篇17

自9月17日起,钟宝小学语文、数学教研组开始组织本教研组成员深入四至六年级观摩研讨课。活动旨在探寻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磨符合学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

本次活动本着“自主探索,凝聚智慧,精彩展示,专业提升”的宗旨,开展了听课、说课、评课活动。课堂教学中小老师引导学生学习交流,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凸显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了课堂活力。课后,教师齐聚一堂进行说课和评课。授课教师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听课教师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可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一致认为:一是高效课堂教学要重视小老师的培养。二是教师要适时的进行点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和困惑。三是导学案的设计要和作业整合,避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和创高效课堂 篇18

江口小学 汪莎(201

3年10月19-10月20日)

10月19至20日,我参加了在省军区举行的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研讨会活动。此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让我见识了新一代小学英语教师的风采,又学到了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在此次研讨会中,我真正的接触到了高效课堂,第一次近距离地感受到了高效课堂。在这次的高效课堂中,我感受到了它与传统课堂的区别。传统课堂上老师是绝对的权威,老师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老师的言语不可置疑,而孩子却是有问题不敢问,也不敢提,更加不用说上台去展示了,老师满堂灌,孩子却是昏昏然。但高效课堂却打破了这一现象。在高效课堂中,孩子的主导地位得到体现,老师的辅导地位得以明确,孩子改变观念以后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在这次的研讨会中,几位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高效课堂。我最深刻地感受是课堂真正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在课堂中,几位老师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四人一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这样老师真正合理地驾驭课堂教学,合理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在一堂课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大部分时间让学生练习和巩固。并且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突出精讲精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考点。老师还充分利用资源,利用现代教具。如多媒体等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通过参加这次的研讨会活动,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怎么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怎么培养学生的能力?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了。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不断进步。拉近与优秀教师的距离。在近来的理论学习中,使我对高效课堂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我觉得它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

一、我理解的高效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教学高效益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预习、课堂教学中实践展示和课后反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二、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教学中适时指导、监控、反馈、激励,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三、五节展示课的启示。共性的地方:1.学生素养高,学习过程上的学习参与度高,这就使得学生专注于课堂,能够保持较高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2.评价方式的灵活高效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指标,即时、灵活的评价同样起到激励学习主动性、保持学习兴趣的作用。3.高效课堂应是长期进行的工作,最终形成一种常态的模式。它的预习、展示、反馈都应是高效进行的。4.高效课堂重视各学科基本素养的落实和训练。在物理课上对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英语课上对听说读写的强化训练无不突出了这一点。

上一篇:给水管网下一篇:求职信 邮件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