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帮扶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困生帮扶(精选10篇)

学困生帮扶 篇1

一、xx社区基本情况。

xx镇xx社区位于xx县城南部,幅员面积12.86平方公里,2017年脱贫摘帽。20xx年5月行政区划、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将原xx、五庙两村合并成立xx社区,农业合作社由15个合并为9个。社区人口现有778户2736人,贫困户149户569人。其中:易地搬迁77户236人,监测户1户4人,低保户95户297人。

二、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党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精确定向帮扶,在解决好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的基础上,巩固已脱贫的贫困户增收,稳定xx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并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逐步把xx社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生态良性循环、环境优美整洁、群众健康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社区。

三、工作内容:

(一)、加强政策宣传。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采取入户宣传和集中学习等方式,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县委政府决策部署、惠民政策、乡村振兴战略意义、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电信反诈、森林防灭火等内容。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辨识度和透明度。

(二)、科学制定帮扶规划。

在广泛征求村委和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下,结合xx社区组织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资源优势等现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帮扶内容,明确目标和措施,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三)、抓好村委班子建设。

1、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帮助村两委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村两委议事、办事流程,强化党务、政务、账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抓好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制定学习计划,坚持“三会一课”,引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党章、党纪和法律法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政策法规、业务技能、矛盾调解等知识学习和交流,提高政策把控、业务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思想观念转变。帮助干部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克服等、靠、要思想。引导党员干部办实事、办好事,增强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

(四)、巩固提升产业发展。

1、巩固抓好种植业。社区目前回引业主7人,发展花椒1070亩、水果210亩、羊肚菌6亩。协助村委按照巩固提升现有产业,适度发展优势产业的要求,积极引导种植产业业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花椒、水果、羊肚菌日常管护,不断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花椒、水果、羊肚菌的产量。同时,和相关部门协调,积极争取项目支持,确保花椒、水果产业提质增效。

2、巩固抓好养殖业。根据xx社区实际,在水源较好的地方,持续发展稻鱼共生产业。引导村民因地制宜,进行稻鱼工程改造,加高加固田埂,开挖鱼沟、鱼凼,根据田块面积适量投放鱼苗。利用稻鱼互利共生的特点,达到稻鱼双丰收的效果。

3、全力抓好粮食生产。按照镇政府下达的目标,协助村委加大粮食安全宣传力度,鼓励村民应种尽种,努力扩大稻谷、油菜、小麦、蔬菜的播种面积。通过采取免费发放种子、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等方式,提高群众种植粮食和蔬菜的积极性。

4、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协助村委抓好村集体经营的花椒园,加大日常管护力度,争取相关部门肥料支持,确保花椒早日投产。

(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协助村两委按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求,围绕“一超六有”标准,逐户走访调查贫困户、监测户的生产生活状况,核实政策兑现情况。认真排查群众在生产生活上的困难,找出脱贫短板,针对问题及时整改到位。指导帮扶人核对贫困户信息资料,核算经济收入,制定并落实帮扶措施,防止贫困户返贫。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鼓励贫困户发展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等小微经济,持续增加家庭收入,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六)、强化乡村有效治理。

1、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针对河湖、道路两侧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协助村委大力宣传“讲文明、讲卫生、树新风”的理念,引导群众常态化搞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规范垃圾收集处理、规范污水处理、规范卫生改厕,督促村委加强村容村貌治理,管好用好公益性岗位,切实抓好村内环境卫生治理。

2、加强公共服务。协助村委抓好机动车辆、摩托车、电动车文明劝导,加强安全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充分发挥村文化活动室的作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文化、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文化修养和身体素质。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驻村工作队要充分认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把驻村帮扶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

(二)、强化责任担当。认真落实帮扶工作责任,沉下心来扎根基层。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团结村委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学困生帮扶 篇2

小学生在第一天背着书包来到校园, 一直到小学毕业。在这六年里因智力、学习环境、教师的教学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部分学困生。尤其是农村的孩子, 有部分家长信奉“读书无用论”, 正是因为家长有了这些想法, 不注重孩子的学习, 这样学生也就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 不但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健康进步, 同时也影响了总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学困生形成的因素

1. 基础教育方面的因素

一些偏远山区的学生, 由于他们接触的现代化事物少, 有部分同学的智力开发较晚, 而且有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学前教育, 甚至连数字1~10都不会数。这样在课堂上就造成了学生学习困难, 如果教师再不注重引导, 久而久之, 学生在学习上越来越困难, 赶不上同伴, 因而成为学困生。

2. 心理方面的因素

小学生处于身心的成长发育阶段, 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思想不稳定, 辨别事物的能力弱, 因此, 一旦遇到生活或学习上的打击, 其意志和信心就会遭到打击, 从此一蹶不振。

生活中, 由于现在的社会生活压力很大, 有些家庭的父母或离异, 或不能尽到监护责任, 而把孩子交给长辈。我在家访中就看到有很多孩子的监护人根本就不管孩子的学习, 有些孩子的监护人由于年龄很大, 孩子还得照顾他们。很难想象, 一个身处这样环境中的孩子, 很难有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习。

学习中, 学生在学校学习中也会受到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在考试中因为没有取得好的成绩, 而产生消极的情绪, 由于没有考好萌生了自卑感而产生了厌学心理, 使成绩飞速下降, 沦为学困生。也有平时学习较好的学生因为没有评上优秀、没有成为班干部等一些原因而导致心理上的失衡, 严重影响了信心和情绪, 对教师和学校产生了想法而放弃学习, 成为学困生。

3. 教学方面的因素

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技巧和方法。一位教师如果掌握好每一节课“教”的方法和技巧的同时, 也让每一位学生学会“学”的方法和技巧, 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 教师只是在“教”而学生没有学会“学”, 就会产生学困生。有的教师只是片面地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 对学生的要求过高, 脱离了实际, 或只抓学习好的学生, 而冷落了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或学困生。也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很简单, 或不认真备课, 教学过程中缺乏艺术性, 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能较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而教学质量和效果不高。

二对学困生的帮扶措施

对学困生的帮扶应始终遵循“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

1. 找出学困生的困难所在及其原因, 然后对症下药

我在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过程中, 对待学困生首先是使其产生亲近感和信赖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 我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和他们敏感的自尊心, 我不但自己做到不歧视、不嘲笑学困生, 我更教育全班学生和他们平等相处、真诚相对, 让学困生处处感到集体的温暖, 让他们感到是班集体的一员, 这样学生就会对你敞开心扉, 把自己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向你诉说, 这样就能很好地掌握他们的困难。知道了学生的学习困难的原因, 才能对学困生对症下药, 找到解决他们学习困难的良方, 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

2. 帮扶学困生要因人而异, 注重培养其兴趣和信心

每一位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都各不相同, 这样就需要我们对每一位学困生采取因人而异的帮扶方法。首先, 我对每一位学困生都制订了一套学习方法, 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也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有些方法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改进,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 我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由于小学生的自学、自控能力很差, 我就让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充满艺术性和趣味性, 兼顾那些学困生, “既让学习好的学生吃得饱, 还要让学困生吃得着”, 并且让学生融入到学习中。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的乐趣。第三, 学困生有了点滴进步, 就要及时地肯定和表扬, 促使其树立信心, 使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3. 循序渐进、分层要求

学困生的帮扶工作是个长期而细心的过程, 因为有的学困生本身自控能力就差, 对学习的热情也是时高时低, 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的帮扶计划, 学生可能又回到从前, 甚至比以前更差, 如果那样再对学生重新帮扶可能就会更加困难。因此, 要拟定详细周到的计划, 做长期持久的帮扶工作。

由于情况不同, 学困生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对于不同的学困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从其源头和关键处抓起, 以求取得最佳效果。

4. 齐头并进、共同提高

对学困生的帮扶工作不是一个人就能解决的事, 它需要学校、家庭、班集体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其中, 班集体的作用不可小视, 我在帮扶过程中就鼓励优秀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与学困生互相帮助, 这样既营造了团结共进、积极向上的良好班级氛围, 又促进了班集体中每一位学生的共同进步。

如何帮扶学困生 篇3

关键词:学困生;关注与帮助;肯定与赏识

所谓“学困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识、本领、品格、方法、体质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问题,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有必要经过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或医疗对策赐予补救或矫治的学生。

面对这些学生,有好多教师都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来帮扶这些学困生,让他们能尽快地走进知识的殿堂,摘掉“学困生”这顶沉重的帽子。

那么怎样的帮扶才是行之有效的呢?

一、关注与帮助他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多关注我们的学生,不要一味地去批评学生不努力,而是要找出原因。

我们班的一名男生,可以说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不写作业,上课不注意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看到这种情况,我没有过于批评他,而是找他谈心,才知道,由于他妈妈在外国打工,他由外公外婆照顾,外婆最近又去北京照顾小外孙了,所以,他只好与60多岁的外公生活,别说学习了,就是早饭都很少能吃上。了解到这种情况,我及时地与他妈妈沟通,最后把他托付给他的大姨,让大姨来照顾他的生活。在学校,我会抽时间来辅导他功课,他也很努力。现在,他的學习成绩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对学习也有兴趣了。

二、引导与鼓励他们

在学困生的帮扶上,好多教师都缺乏耐心,往往都是“就事论事”。不写作业,就看着他补作业;不背课文,就强制他在短时间内背下来;考试不好了,就罚抄写字词,做上百道数学题。久而久之,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但没提上来,在学习上反而更加困难,甚至厌学。

其实,对于这类学生,是需要我们教师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困难或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以此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这才是“治本”。

三、肯定与赏识他们

在大多数教师的眼里,有的只是那些出类拔萃的学生,这些学困生往往是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其实,后进生同样具有进步心、自尊心,他们更渴望进步,更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当他们有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我们都要给予肯定,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知道:只要你努力了,大家都会称赞你。他们会为此而兴奋的,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勇气。

在肯定的同时,我们还要更多地赏识他们。因为: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这些学生,由于他们被戴上了“学困生”的帽子,即使他们做了好事,即使他们在学习上有了提高,老师还是对他们无休止的批评,无休止的抱怨。因为一味地批评、埋怨,势必给学生造成颓丧情绪,甚至逆反心理,教育效果甚微。因此,教师要给学困生创造机会,让他们施展才华。当他们取得成功时,我们要在班级所有学生面前赞赏他们,这样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困生帮扶案例 篇4

滨河实验小学张全鑫

双困生,既学困生又贫困生的学生仍然是我们学校关注的焦点,在班级中更是关注的焦点。

阳光洒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我站在办公室前的走廊上,深深地吸一口这早春时节湿润而明净的空气。呵,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我和往学期一样,来到了教室,扫视了两个多星期不见的孩子们,忽然目光停在杨贯强身上,他正专心致志地看书,多好的孩子啊!

说起杨贯强呀,上课数他最捣蛋,一会儿大喊大叫,一会儿东窜西跳,一会儿挑衅闹事,完全没有把课堂当课堂,把学校当学校。原先班级的班科任老师拿他没办法,学校领导也无可奈何。

有一天,我刚迈进教室,忽的教室像炸开的锅,举起了一双双小手,这个说杨贯强,刚才打人,那个说杨贯强拿他的东西。再看看,杨贯强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在教室里大摇大摆地走动,完全没有把老师的存在当一回事。不治治他,这课怎么能上得下去呢?虽是生气,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诉我:要沉得住气。这时,我用严肃的目光扫视台下的每一个座位,同学们知道这是我作“重要讲话”前的习惯。然后,我把目光停留在杨贯强同学身上,顿时教室,鸦雀无声。我先让大家说说这时老师最讨厌什么?孩子们可机灵了,尽说杨贯强的种种不是。这下,杨贯强火了,手握拳头,吹胡瞪眼,冲着说他不是的同学直叫嚷。真没有把老师放在眼里,“来,接着说没关系。”我提着嗓门说。这时我仔细大量着这个孩子,只见他涨红了脸,放松拳头,眼光不时地扫视大家,显然,有些慌张。“好,老师知道,同学们和老师一样讨厌的是杨贯强身上的缺点,对不对?”“对。”大家异口同声说。“好,说了这么多,我想杨贯强同学肯定也知道自己身上的缺点。其实,过去他也是好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助人为乐,热爱劳动。记得有位同学在作文中还夸奖过他。可现在他已误入迷途,作为他的同学,我们应该伸出温暖的手拉他一把,决不让他掉队。”在附和和肯定的话音中,我偷偷地看到杨贯强眼睛里流露出一种诧异和不安的神色。最后,我提议每人给小明写封信,信的内容要情真意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自己的同学写信,同学们都感到十分新鲜,他们沉思片刻,便埋头疾书起来。那天,杨贯强同学收到整整38封信,那是38颗火热的心,一双双期待的眼睛!第二天,我在办公桌上意外发现了一张“检讨书”,小明同学在检讨书上说:“老师,我错了,今后我„„”看完检讨书,我疾步来到教室,偷偷地“窥视”这个孩子,他把头压得低低的,眼睛红红的,我敢肯定,他昨天晚上哭了。

从那以后,我详细了解他的家境。家贫如洗,没有母亲,父亲没有什么文化,教育子女的方式极其粗暴。从小,只要他一做错了,父

亲便对他一顿毒打。在这种没有欢乐的家庭中长大,小明充满了暴力倾向。

面对这孩子我深表同情,决心用自己爱的力量来感化他。上课时,我把他调到第一桌,多给他发言机会,不断鼓励他的自信心。课后,经常和他促膝谈心,嘘寒问暖,给他讲做人的道理。一发现有不好的苗头,马上给予引导。渐渐地,我欣喜地发现他进步了,不仅能尊师守纪,友爱同学,还是个爱看书,爱学习的好孩子。

每每想起这事,兴奋与思考,总是在心中萦绕。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农村学校像小明这样的特殊的孩子,屡见不鲜。作为老师,不能歧视他们,冷落他们,疏远他们。而要善待他们,把师爱偏向他们。作为班集体的领头羊——班主任,应当努力构建一种平等、自由、宽松的班级体,让孩子们理解集体生活必须有基本规范,个人必须遵守、服从集体这个规范。

写到这儿,我想强调的是,作为老师应该用真诚的爱来感化他们,因为他们现在是调皮的学生,将来可能是为社会做出你意想不到的贡献。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教师职业是爱的职业。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爱的意义显得更为厚重。因为德育工作

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

李豪同学经常打架在班级中影响极为不好。他的同学告诉我:他在从小就天不怕地不怕,父母老师都对其束手无策。听完同学的汇报,我深感问题的严峻,也更感到自身的责任重大,于是我给自己下了“军令状”:天下没有教育不了的学生,任何学生都会有他的可爱之处,无论花再多的时间,再多的心思也必须教育好他,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经过细心观察与深入的了解,我发现这位同学虽然脾气暴躁,好惹事生非,但他很讲义气,重感情,而且体育素质相当不错,特别是长跑。当时,恰逢我校运动会,谷志林同学在100米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紧紧握着他的手说:“谷志林,你很了不起,老师十分佩服你顽强的意志,希望我们成为好朋友!”那时,他默默注视着我,手微微颤抖。过后他告诉我:就是那么一句很简单的话,他却记住了我。

有一天中午放学时,我刚要下班,他突然到我办公室找我说:“老师,我想找您谈一下,您有空吗?”我说:“好啊!非常欢迎!我能帮你做些什么事呢?你尽管说,别客气。”他吸了口气说:“老师,为什么同学们不喜欢我?都不选我当体育委员?我很生气,也很烦恼,老师,你能帮助我吗?”当他讲完这一番话,我看到了一双充满渴望的眼睛,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生命的诞生的希望。于是,我抓住时机,耐心地与他一起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首先,我肯定了他在体育方面的优势;其次,让他认识了体育委员必备的品德条件;第三,引导他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并鼓励他扬长避短。离开时,我握住他的手,郑重地向他承诺:“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来找我,我一定是他最信得过的好朋友”,这时,我发现他的眼睛亮了,恼怒、不满的情绪没了,露出了微微的笑容,他也认真地向我承诺:“今后绝不再惹事生非,有什么不明白的事一定先听老师的意见”。从那以后,他真的进步很大,不久凭借优秀的表现,当上了班级的体育委员,学习也较以前努力了许多。

学困生帮扶总结 篇5

帮扶的重点放在对学困生的学习的辅导上,选取学习确实有困难,考试经常不及格的学生为帮教的对象,并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经过老师的耐心、细致的帮教工作,学生的帮扶,家长的支持,学困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一、具体帮扶措施

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如果认为从主科学习中树立自信心比较困难,可以从副科入手。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平均每周谈话一次,每月月考结束谈话一次,帮助学生树立自己能学好、能进步的信心。

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这名学生,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他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鼓励该生的进步。经常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联系,密切关注学生的进步情况,并加以记录。

每天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或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上课之前要求该生把教材读一遍,把问题找出来,把教师预留知识点、重点、难点找出来,并通过自己的归纳把它总结出来。起初可以放宽要求,只要完成其中的部分内容,循序渐进逐步完成。

首先要告诉该生应该精神饱满进课堂,把所有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都抛在一边,认真听讲,做到边听边想边记,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对于该生起初会很困难,但要鼓励学生坚持,哪怕一堂课只记住一两点,那也是学习成果。

课堂练习要认真对待,如果不会可以请小组成员帮助解决,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但绝不能不会就算了,当然难一点的题可以放过。课后练习也就是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按时完成,时间观念强,不拖拉、最好要独立完成,绝不能抄作业。

通过鼓励组内优秀生的方法,来帮助学困生。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总是比学生们在一起的时间短,所以应该帮助学困生,让优秀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帮助这些学生。同时可以从这些同学中间了解学困生的各种情况。

二、总结体会

(一)、要关心、爱护后进生。

任何学生、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对于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而对后进生则易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其优点,这种现象是不利于学生进步的。作为老师,应尊重他们,进可能地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爱他们,爱是具体的,渗透在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中,慢慢地去感动、感化学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差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更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虽然他们有缺点,但他们同样懂得爱,而且更需要爱。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

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

(二)、关爱后进生,就是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做到“真诚”二字,教师不应该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因为他们缺少辨别能力,他们会说:“老师是说给我们听的,才不是那么回事。”结果是真的也变成假的了。

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后进生,鼓励他们自由讨论。

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正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育者对后进生的厚爱定会使他们实现向“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转变。

要做好工作,必须全面调查了解学生,对其各方面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基矗要充满信心地去亲近他们,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和

“知心人”,并进一步认真、仔细地分析后进生后进的原因。

总之,一个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的形成、学习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教师平时的关心和呵护,而对后进生的转化,更应倾注不懈的努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更新观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帮扶学困生工作总结

学困生帮扶总结 篇6

后沽中学 王洪丽

“优生”、“学困生”是一对意义不同的概念,提及“优生”常令老师谈论得津津乐道,涉及“学困生”常令老师“深恶痛绝”。但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明天,作为班主任的我们都应该有着“不放弃、不抛弃”的决心和毅力。在这一学年教学实践中,我结合学年伊始制定的学困生帮扶计划,经过认真探索、实践,总结出一套能有效提高“学困生群体”学习成绩的方案,具体做法如下:

一、教师与家长双向沟通

我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家长联系,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成为有力的教育力量。有了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实现了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学困生群体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最明显的案例就是赵起超同学,我刚教他时,上课不注意听讲、回答问题乱说一气、作业又脏又乱,通过我俩多次私下交流,肯定了他的许多优点,他有了一些进步。自从我当着学生的面说我们是好朋友之后,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现在他改掉了许多坏毛病,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到办公室问我。看到他的进步,我又及时和他的家长沟通、交流。期末考试,他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很多。

二、建立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寻找适合学困生的学习方式,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一题多解,李智鹏认为哪种方法好理解,就用哪种方法解题而不强调他用老师认为简单的方法来解题。

三、善于表扬,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我与学困生李智鹏和赵起超交朋友,关心他们,理解他们,把信任的目光投向他们,把微笑带给他们,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重视、被关注的。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主动学习的活动中来,哪怕是一次小小的成功,都要给他们极大的表扬。让他们通过体会成功的喜悦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我对学生的奖励是不同的,成功的奖赏使学困生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成功的喜悦又会转化为进一步的强大动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此来让他们获得进步。

四、下移教学中心,多提善问,提高学习兴趣

我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关注学困生,对学困生的要求不能过高,教学中心要下移。比如课堂小组合作讨论时,常常听到一些优秀学生大声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学困生很少说话,这时我就会关注学困生的思考、发言,引导、帮助其形成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倾听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另外,小组会合作讨论结束后,在小组汇报时,把教学目标直接指向学困生,经常性的让李智鹏和赵起超他们各代表小组来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当他们汇报的结果不太完整或不太准确时,不批评他们,而鼓励、启发、引导他们,直至能够正确回答为止。随后及时表扬、鼓励他们,从而极大的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开展同伴学习,享受学习乐趣

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的其他同伴,特别是对学困生来说,那是一份珍贵的学习资源。同伴的说教、示范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困生学生的帮助是一般的教育教学手段所无可比拟的。在和同伴的学习中,学困生会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学习、模仿优秀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意志,遇到学习上的困难能随时得到优秀学生的帮助。于是,我以身作则,带头确定一个帮困对象,然后教育和引导每个优秀生主动找一个或两个学困生结成学习对子,积极主动地开展同伴学习。这样学困生就不会因为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而感到迷茫,而且也不再孤独,自卑心理也就自然而然消除了。

六、变补课为指导预习,为学困生扫除学习新知识的障碍

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的基础,是学好新课的起始环节,直接影响新课学习的进行。学困生学生由于基础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差,上新课前又不知怎样进行预习,因此,在听老师讲授新知识时,往往象是在云雾中,不明白老师讲些什么,他应该学些什么。结果旧帐加新帐,知识欠债越来越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因而产生畏难、厌学情绪。过去我忽视了预习在转化学困生中的作用,采取补课的方法。总是利用业余时间把学困生李智鹏和赵起超留在教室或办公室,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补课,逼他们多读多做,企图以多制胜,但事与愿违,他们的学习不仅没有明显的进步,反而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加重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课业负担。我吸取教训,尝试着变补课为指导预习,专门为学困生学生群体提出低一层次的预习要求,同时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如在上新课前,让学困生先看看课本。把握即将上的新课的主要

内容,或提供一些相关练习。学困生学生们在预习中经过自已的艰苦努力,解决了一些问题,并发现了一些疑难点,他们各得其所,自得其乐,逐步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渐养成课前预习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的习惯。

课改中农村学校的学困生帮扶策略 篇7

新课改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创新、生机与活力, 但学困生问题依然是困扰课堂有效性的突出问题, 本文就课改中农村学校的学困生帮扶策略, 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学校学困生帮扶策略问题提出的依据

1. 新课改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写到,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广州市义务教育新课程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修订稿) 》中写到, “初中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并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语文) 》中写到, “倡导全面多样的人才观, 提倡积极平等的学生观”“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观以及评价促发展的评价观”。言下之意, 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和成长素养得不到满足和形成发展的话, 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不符合新课改要求。

2. 地区实情的需要。

本地区是地处远郊的农村地区, 学生眼界、知识面相对狭窄, 学习资源、手段相对贫乏, 容易满足于学习现状;教师新课改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这些, 使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层次相对滞后, 学习习惯养成度相对不足——这成了产生学困生或学困生恶性循环的温床。

3. 有成功先例的支撑。

我们可以见到对农村学校学困生帮扶成功的例子, 远至全国闻名的杜朗口等农村学校的新课改模式, 近至我市天河中学等城乡结合学校的课改先进经验, 都有俯拾皆是的同类案例可供借鉴。

二、农村学校学困生帮扶策略的归类

笔者个人认为, 学困生帮扶策略大致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 非智力因素帮扶。

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情感、教学行为三个方面, 它主要帮扶的是学困生的学习情感、兴趣与动机、学习意志与抱负方面的问题。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改善了, 就是其学习与成长的坚实基石。

农村学校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对待学困生苦、磨、逼, 帮扶方法相对“粗暴”——这是农村学校教师的普遍现象, 即使在我市教改实行十年后的今天依然未能幸免。所以, 对待学困生的帮扶, 教师必须认识到:应尽力避免学困生的出现;应尊重学困生的人格, 充分关注学困生的个体差异, 想方设法满足不同学困生的学习需要, 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使其得到较充分的发展。

农村学校教师要投入情感去帮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育, 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击年轻的心灵, 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 谁就能获得成功。”对学困生来说, 关怀、细致、耐心更是其需要的。当学困生感受到教师持续的关爱时, 对该生而言, 这可能就是使其打开心灵、懂得接纳、关注学习的重要锁匙。故赫尔巴特曾站在孩子的角度切身处地地说:“孩子需要爱, 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

农村学校教师要在教学行为上落实帮扶。对于学困生, 教师的帮扶应该是立体的, 例如从班级整体环境的布置到学困生个体的谈心;从课内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到课外学习的人格保持;从堂上走到身边的提醒到堂下面对面的交流;从教学困生学习到教学困生做人;从“有意”的褒扬到“无意”的鼓励……总之, 每个学困生的帮扶, 就如艺术家的沙雕, 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耐心与努力方能成功, 否则学困生可能止步不前, 或使帮扶功亏一篑。

2. 智力因素帮扶。

主要包括因材施教、学习习惯养成、评价促发展三个方面。它主要通过训练学困生的思维力、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 从而帮扶其个体智力特点、发展智力的方法、智力信心, 达到提高其学习效率和改善其学习效果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像没有人能代替学生去吃、喝及消化有益食物一样, 也没有任何人能代替他思考学习。”所以智力因素帮扶的一个总原则是:教师必须尽可能让学困生亲自动手, 并用头脑去学习。

对学困生要实施针对其个体的因材施教帮扶。学困生犹如疲累不堪的半路行人, 我们不能指望他走快一点;相反, 我们先要预防他随时随地的“倒下”, 再让他“轻松”, 恢复“体力”。所以, 我们要想方设法找到适合学困生个体的帮扶方法, 使其每一步都不感到那么吃力, 最好能渐渐生出一些动力。这些方法包括练习卷 (分A、B卷) , 课前3分钟的特别要求, 课后适当地开“小灶”, 作业的自改、互改、教师面改、师生共改, “有意无意”的测评松改、拔高分数, 某些学习自主权 (如写作命题) 的下放 (学困生自定) , 某些小组合作自主权的尊重性交流与下放, 某些探究性问题自主权的尊重性交流与下放等。

尤其重要的是针对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养成的帮扶。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主宰人生”, 可见习惯对人生的重要性。而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 只须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可见学习习惯养成在教育中占的地位之高、比例之重。所以, 帮扶学困生养成符合其个体差异和程度的学习习惯, 是学困生帮扶策略中的重中之重。这种帮扶要遵循的关键点主要有二个:一是教师要想办法让学困生在学习上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即真的“在学习”。二是教师要想办法让学困生在学习上做到“积跬步, 至千里;积小流, 成江海”, 从一点一滴做起, 坚持不懈。帮扶的方法, 主要是使学困生养成符合其个体差异和程度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例如建立在互相交流尊重基础上的定期检查笔记、课堂专心度和发言次数的记录追踪、听写默写小测的特殊个体要求与落实、堂上课后小组合作探究表现的特殊要求与记录追踪, 乃至学习工具的定期检查、家长的定期沟通等。

对学困生要实施对其个体的评价促发展的帮扶。站在教书育人的角度来说, 教师对所有学生的评价都应以促其发展、利其身心为出发点, 对学困生也不例外——因为, 相对来说学困生是最需要“促发展”的学习成员。第斯多惠说过, “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从这个角度来看, 对学困生进行评价促发展的帮扶, 就是以激励、唤醒和鼓舞为手段, 达到提高其学习效果的目的。它可用的方法有:平时评价与考试评价相结合、个人学习习惯表现评价及追踪、学困生自评及追踪、小组评议及追踪、进步奖励评议记录及追踪等。

三、农村学校学困生帮扶策略的实施

前面说到对学困生的帮扶应立体地、反复地落到实处, 所以, 对学困生帮扶策略的实施, 应是组成策略具体方法的综合运用, 这些具体方法有:

1. 班级小环境的针对性布置与调控。

一个班就是一个集体、整体——而且是孩子的集体、整体, 我们不防让它健康、富有朝气;一个学习小组也是一个孩子的集体、整体, 我们也不妨让它上进、富有个性。作为集体一员的学困生, 肯定“困”不到哪里去。所以我们可以民主引导, 将教室用班级目标、学习名言、表扬栏等装饰起来;可以民主引导, 将学习小组专用阵地用组名、组语、师生寄语栏等装饰起来。并且要求班、组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每周落实、更新某些内容。

我们还应布置与调控另一种小环境——针对学困生的班组“同龄共振效应”, 有意在学困生的身边营造其羡慕、模仿的榜样和追遂、竞争的“对手”, 用“正反”两种力量促进、鞭策学困生的学习, 达到“共振”的效果。

2. 在课堂上从细处着手帮扶学困生。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工作中, 我们应从细处关注学困生, 随时、反复地帮扶学困生从课堂“现在”的一点一滴一进步一提高做起, 以便让他们逐渐养成符合其个体差异的良好课堂习惯。例如, 堂上走到学困生身边的有声无声关注、有意无意鼓励, 有进步即使是小进步的大力表扬, 某些情况下 (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练习等) 堂上给学困生“开小灶”, 某些情况下 (基础知识点、关键的笔记、堂上表现异常等) 的即时检查与问题解决, 某段某类课堂的课前3分钟特殊要求, 如表现异常时段的课前3分钟自我调节、互助组帮扶, 测验课的课前3分钟测验状态的进入等。

3. 针对学困生作业的布置、评改方式多样化。

对学困生来说, 要达到全班的平均水平是困难的, 要完全完成针对全班的作业也是困难的。所以为了学困生的学习需求和基本语文素养的发展, 我们不妨在布置作业上采用A、B卷, 让学困生在完成符合其学习需求与程度的题目基础上, 再自主选择其他作业;或者我们可以将作业 (作文) 的命题权交给学困生, 发挥其自主学习与巩固的主动性。评改方式方面, 我们可以综合运用建立在互相商量、尊重基础上的师生面议共改、学困生共议互改、班中“高手”共议面改、学困生自评自改等方法。使用这些方法要注意我们评改作业的目的, 要达到“改” (用方法) 而后“改” (达效果) 的作用。

总之, 面对新课改中农村学校的学困生, 我们需要用心去实践帮扶、讲方法讲策略、有理性有效果地帮扶。我们的帮扶是对“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最好诠释。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2].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语文)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浅谈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帮扶策略 篇8

关键词:分层教学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一、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成因分析

要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搞清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由于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有的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再加上受社会、家庭环境中的负面影响,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给数学学习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差,掌握的知识、技能不系统。在小学里基础就很薄弱,走进初中数学课堂随着知识的加深使他们更加茫然。

三是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有些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基本上是“四不动”:不动眼仔细观察,不动口回答问题、参加讨论,不动手做笔记、做练习、做实验,不动脑思考。又加之学生各科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每天作业量大,缺乏学习自觉性的学生在完成不了作业的情况下就开始拖欠、抄袭。如此循环下去,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给数学学习造成重重困难

四是受到学生本身的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智力思维水平存在差异,使得有些学生在接受、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上存在很大的困难。

二、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困难的教学策略

(一)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生活,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各种习惯不佳,经常会受到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责备,心理负担较重,非常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如果教师再用鄙视的眼神、嫌弃的态度、烦心的话语对待他们,让他们感觉不到生活的温暖,必将滋生他们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将会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更多的困难,甚至会扼杀一代人才。如果教师能经常注意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找他们谈心;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解决他们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让他们感到生活温暖,感到自己不是弃儿,感到身边有很多人在关注他们,希望他们成才,从而从心灵深处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决心和毅力。其次要为后进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充分肯定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鼓励,让他们及时体会到努力的成果、劳动的甘甜,从而树立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必然能获得成功。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宋朝朱熹道:“教人不见意趣,心不乐学。”学困生往往对学习没有兴趣,尤其是课堂上的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题和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等知识,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兴趣是学习最佳的营养剂和催化剂,如果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他们的思维将会更积极,更有效。抓住了这一点,对转化后进生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后进生由于认知前提差、思维能力差、计算能力差,因此教师在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可能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如:可通过填空、改错、判断等变式练习的方法,使后进生得以接受;讲课时语言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充分利用教具、学具或多媒体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对后进生要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辅导、优先检查评价。评价时,态度要诚恳、亲切,让他们感到教师是在诚心诚意帮助他们,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特别要注意发现后进生的进步点和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点燃后进生心灵奋发学习的火花。

四、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使学困生真正地学习和掌握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数学知识,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好了数学,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首先在备课时就要争取分层备课,既要照顾优等生,还应多关注学困生;其次在上课时尽量把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多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人公地位,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一种“是靠自己学好了数学”的切身感受,树立“我也能学好数学”的信念,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第三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做到精讲多练,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练习时间,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减轻学生课后的学业负担;第四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和督促学生做到“四勤”,即勤动眼观察规律,勤动口回答问题、参加讨论,勤动手做笔记、做练习、做实验,勤动脑思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五布置作业最好也要分层次,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不搞“一刀切”,对学困生的作业只要求达到最低标准,如: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节的教学中,共同要求是会列方程解应用题,不同的是,对优等生出一些思维要求高的应用题让他们独立完成,并能说出解题的思路和过程。对中等生出一般性的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对后进生可通过让学生读题填空的形式,帮助他们找出题中的数学关系和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第六要加强课后的辅导,每天一节课的教学,要求学困生能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课余时间对这些学生的作业检查与辅导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补救措施,在辅导时要特别关注这些学生并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对他们的问题要热情、耐心地解答,做到不烦不燥,逐步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精神,只要在班上能培养出一个勤学好问的学生,就能带动一大批,进一步在全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那样的话,学习上又有什么困难不能解决呢?

五、用一颗平等的心对待学生,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

要真正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还得给他们以心灵上的关爱。这些学生的自尊心是极脆弱的,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和理解,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切忌对他们歧视、讽刺、揭短,以免刺伤他们的心灵,扼杀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多给予他们一些关爱,多给予他们一些帮助,让他们尽快融入到班集体中来,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给他们带来的温暖,感受到在老师心目中他们和其他具有平等的地位。课堂提问时,要给他们投向一种充满信任的眼光,鼓励他们大胆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要热情耐心去引导,让他们从心理上去掉心中的包袱,减轻心理压力,主动地提问,主动地接受学习,从而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运用自己各方面能力,包括个人品格,口才,知识各方面来吸引学生,因为学生喜欢一个幽默、知识广博、品德高尚、善解人意、肯助人的老师,让他们觉得老师就是正义与公理的化身,他们也最信服这样的老师。课余时间要和学困生多交流,多交心,做真正的朋友,从而拉近感情的距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而不要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在他们的面前,那样只能使老师和学困生之间的“沟壑”越来越深,给学习带来困难。

数学教学中对学困生的帮助需要通过长期的、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才能使他们有所进步,并逐步得到巩固。同时,还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不能千篇一律。要随时总结经验,及时改变教法,长期坚持,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学困生帮扶总结3 篇9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要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促进他们全体发展。因此,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应侧重学困生,研究学困生,转化学困生。为此,在学校的关心、支持和密切配合下,我根据这些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现对本次工作总结如下:

一、通过谈心的方式找准转化的突破口

学困生大都对自己要求不严格,长期以来形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家长和老师的教导不能认真对待。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自己能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关注,但由于长期处于学困状态他们又或多或少的对老师存在一些戒备心理。在仔细发现了这一特点后,我便采取了谈心的方式力争得到他们的信任。在课余休息时间我分别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洞察他们不遵守纪律,不认真学习的根本原因,和他们象朋友一样谈话。刚开始他们对我还不能完全信任,所以很不情愿把真话说出来,于是我就经常抽空和他们谈。渐渐的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开始和我交心,在和他们交谈的过程中我了解了学生各自学困的真正原因。

苏子超告诉我,平时他的爸爸妈妈工作比较忙,从上幼儿园开始他就是姥姥带的,爸妈有空了才来看看他,姥姥非常疼爱他,几乎啥都依着他,对他的学习也放得比较松,久而久之他养成了学习偷懒的习惯。有时他也想改,可是总是惰性大于信心,后来他干脆破罐子破摔。潘塞东对我说,在他们家里他简直就是个宝贝,妈妈非常在乎他,使他从小就养成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所以在学校对谁都不放在眼里,上课听讲也不认真,和同学也不能有好的相处,因此现在是学习也不好,朋友也没几个。通过一番深入交谈,我对每位学困生的心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对症下药采取了家访、电话抽查、建立家校联络本等方式进行初步的转化。

二、多给他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知道了这些学困生学习习惯不好的原因之后,我首先从他们的听讲习惯抓起。课堂上我随时注意他们的举动,稍有不正我会轻轻的走到他们身边,用不同的体态语言去提醒他们,使他们从心理上感觉到老师在时时刻刻的注意着我,我必须认真听。其次在课堂上我还会为他们专门设计一些难度较小的题目鼓励他们回答。这样目标定低一些,步子放小一些使他们立刻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一点点的产生学习的兴趣并在一次次小小的收获中增强自己的上进心。

三、布置适量的作业,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点 在平时的作业布置上,为了防止这些同学对学习产生怠倦情绪,我对他们都做了必要的减负。比如我把别人一次完成的作业让他们分两次做,同时又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书写必须工整,做题必须认真。这样持续了两周后他们的作业习惯有了明显的进步,我再从题目的难度和数量上做不同程度的加深加阔,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步。在平时的作业中我会根据他们的某一点进步,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也要做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让学困生从心理上感觉到我并不比别人差。

教师帮扶学困生计划 篇10

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老师除了倾注爱心,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学困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的培养.为了快速有效的帮助我班曹昕昕和刘雅琪两位同学提升数学成绩,特制定如下计划:

1、根据她们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根据她们的能力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以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2、平时不仅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要培养这两位孩子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

3、对她们多宽容,少责备,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有耐心的辅导。对于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4、经常与她们的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

上一篇:范文来著作下一篇:小学预防违法犯罪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