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身份识别措施(精选12篇)
1、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对新生儿、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意识障碍、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以及高龄(≥75岁)、语言及听力障碍的患者必须使用识别腕带。
2、佩戴腕带应按照规定标明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科别、床号、性别、年龄、住院日期等,填写完毕后需由双人核对(医护人员—患者、医护人员—家属、医师—医师、护士—护士、护士—医师),确认无误方可给患者佩戴。
3、按照腕带标识制度要求使用腕带,新生儿、手术病人、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危重患者或语言、听力障碍的患者使用腕带标识识别患者身份。
关键词:巡更棒,身份识别,流程管理
患者身体确认是指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诊治过程中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查对、核实, 以确保正确的治疗用于正确患者的过程[1]。手术是一种特殊治疗方法, 围手术期患者需要在病区、手术室、麻醉恢复室等多个科室内转换, 而在转换过程中存在有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 提高患者身份识别流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我院于2012年8月对手术患者在使用腕带基础上开始启用巡更棒对手术患者进行信息管理, 从而更加完善手术患者身份确认流程, 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基层综合三级甲等医院, 手术间共有15间, 每年手术量在16 000左右, 工作日均手术60例。选择2012年3-7月实施巡更棒前工作日择期手术总数6 610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8-12月实施巡更棒后工作日择期手术总数7 710例作为巡更棒组。每例手术使用巡更棒电脑录入手术患者相关信息。
1.2 方法
未启用巡更棒前, 对照组择期手术患者按常规方法核查确认患者的身份;实施巡更棒后巡更棒组手术患者从离开病房到术后回到病房交接流程, 均增加巡更棒管理确认患者身份, 自动记录患者到达各个区域时间和动态、手术组人员的工作情况。具体应用方法:
1.2.1 病房与手术室之间患者身份识别流程:
术前准备时病房护士用读棒器将手术患者的基本信息导入到巡更棒中, 把相对应的患者条形码粘贴在巡更棒上, 患者离开病区时点击“离开”芯片采集信息, 巡更棒随手术患者一起转运。到达手术室门口由护送人员在“到达门口”芯片点击采集患者到达信息, 与手术室护士、患者和家属共同核对患者身份 (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手术方式、手术名称。到达手术间, 由手术室护士点击“患者到达”芯片采集信息。
1.2.2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身份识别流程:
(1) 麻醉实施前, 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核查确认患者身份 (姓名、年龄、性别) 、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风险预警等, 确认无误后在“第一次三方核查”芯片点击采集信息, 实施麻醉。 (2) 切开皮肤前:三方再次共同核查确认患者身份 (姓名、年龄、性别) 、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 特别双侧器官手术等, 确认无误后在“第二次三方核查”芯片点击采集信息, 手术开始。 (3)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确认患者身份 (姓名、年龄、性别) 、确认患者去向, 确认无误后在“患者离开”芯片点击采集信息。
1.2.3 手术室与病房麻醉恢复室交接程序:
术后未清醒患者由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护送到麻醉恢复室, 与恢复室医务人员进行交接, 核对患者的信息确认患者的身份, 点击“患者到达恢复室”芯片采集信息。术后清醒患者直接送回病房, 与病房护士交接, 与患者及家属再次核对患者身份无误后点击“患者返回”芯片点击采集信息, 由护士进入工作站把巡更棒上的数据保存在医院OA信息系统中, 同时把巡更棒上的数据清空, 该巡更棒可以重复使用。
1.3 观察指标
统计巡更棒信息系统记录手术患者身份, 确认数据和护理缺陷或投诉例数进行调查分析使用的效果。使用我院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 随机抽样使用巡更棒前、后各100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手术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采用U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手术室护理缺陷、护理投诉及巡更棒使用前、后医护患者满意度比较, 见表1、2。
3 讨论
3.1 运用巡更棒管理的有效性
巡更棒在手术患者信息管理中为管理者提供了方便可靠的查询工具[2], 手术患者身份识别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 防止因患者术前紧张或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或是婴幼儿、危重患者和无法确认身份的患者等情况;避免接错患者或被送至非指定的手术间以及弄错手术部位等差错事故;也可防止因工作时间长、工作节奏快、劳动强度过大及长期连续工作在密闭环境中所导致的护士过度疲劳而发生护理差错事故[3]。因此, 运用巡更棒自动记录相应患者信息的功能和身份腕带识别方法, 不仅能保证患者与手术间的正确匹配, 还能有效防止因错误识别患者而引发的医疗护理缺陷或投诉, 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率[4], 保障手术护理质量。
3.2 运用巡更棒管理完善了患者在各病区交接的关键流程, 确保患者身份的准确性
手术患者在多个病区转换过程中, 通过巡更棒系统避免了因患者离开病区后无法确定去向情况、无法查询方位时间等情况。以前无信息跟踪器, 只凭腕带确定患者身份, 无法跟踪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内究竟到了那个病区及各时间段的情况, 一方面:一旦出现手术不按时现象, 手术人员和接送人员相互推诿, 无法确定责任。另一方面:接台手术医生, 无法合理安排时间。使用巡更棒信息系统后, 每个环节的工作流程有据可查, 只要上OA系统就能查看患者在那个环节, 合理安排工作, 科学客观监管了手术接送人员、手术人员的行为, 确保了患者安全, 避免了责任推萎, 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 又促使其按规定进行核查确认患者身份, 提高了医生和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 从而提高了手术室工作效率[5]。
随着手术的不断增加, 手术方式不断拓展, 在手术间有限的情况下, 使用巡更棒不仅能确保手术患者身份识别, 而且有效监督第一台手术准时率, 缩短手术人员和患者的等候时间, 提高医护患满意度。巡更棒的应用不仅有利于管理者一目了然地掌握整个过程, 有效地评估接送、手术人员的工作状态, 确保了手术安全, 更利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护士之间的有效沟通, 相互监督, 增强了团队意识, 有效提高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光英.手术患者身份识别交接表的设计及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0, 7 (4) :145.
[2]麻春英, 裴莉英, 生本有, 等.移动护理信息技术在改进静脉输血管理流程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3, 8 (27) :2515-2516.
[3]邹晓华, 杨琳.腕带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 (14) :1332-1333.
[4]方芳, 周剑英, 夏平英, 等.身份腕带在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8, 22 (12) :3367-3368.
【关键词】精神科暴力行为;防范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36-02
精神科患者发生的暴力行为一般是指精神病患者对他人的身体直接伤害或破坏其他物体的不良性质的攻击行为[1]。它不仅对患者的自身安全造成一定送我危害,而且对他人和环境带来无形中的危害。针对精神科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实施预防和防范的护理措施是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的关键措施。因此,笔者在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统一整体的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出相關的护理干预及防范措施。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调查对象针对我科收治的住院精神病患者2595例进行分析,其中发生暴力行为的患者有200例,发生暴力事件共343例次。其中发生暴力行为的患者中男120例,女80例;疾病类型:心境障碍33例,精神分裂症107例,癔病18例,酒依赖戒酒22例,精神发育迟滞5例,其他15例;总年龄分布在15-52岁,平均年龄28.65±8.5岁。病程在2个月至15年,平均病程为5.12±5.93年。
1.2方法根据此组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和护理交班报告为研究主要题材,对所有的暴力攻击性的行为相关护理记录整体的分析回顾并实施调查。2结果
2.1暴力行为的发生率针对我院收治住院2595例精神病患者,男1617例,女978例,发生暴力行为200例,占7.7%;共发生343例次暴力攻击行为。
2.2时间特点发生暴力攻击行为的200例患者出现了343例次攻击行为,所发生时间分布为:白天111例次,占32.3%;前半夜发生175例次,占51.02%;后半夜发生57例次,占16.6%,可见暴力行为多发生在前夜较多。
2.3暴力对象医护工作人员是精神科患者的主要暴力对象,其次是住院的其他患者、家属。对于环境病房内的设施照成破坏,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自身残伤。有时会涉及好几个人为攻击对象。
2.4导致暴力行为的主要原因患者拒绝住院治疗的占主要地位共有89例次,占25.94%;幻觉妄想支配68例次,占19.83%;拒绝护理及治疗的96例次,占27.99%;行为障碍13例次,占3.79%;出现性情易激惹的71例次,占20.69%。
2.5暴力形式精神科患者徒手暴力的278例次,占81.05%,主要手段有抓伤、拳击伤;牙咬伤15,例次占4.37%;自伤12例次,占3.49%;或者随手抓及可接触的物品造成伤人毁物的38例次,占11.08%。
2.6暴力行为发生和患者入院时间的关联患者入院后的7天所发生的暴力行的次数共有191例次,占55.67%;7-15天内发生暴力行为的次数共114例次,占33.23%;15天后发生暴力行为的次数共52例次,占15.16%。可见在入院后的7-15天内较常发生暴力行为事件。3暴力发生的常见原因
3.1精神病患者一般是由家人在强行压制下带来医院进行治疗,患者自身易激怒加之当工作人员对其实施严格的管理,极易出现对工作人员产生拳打脚踢的现象,甚至在没他人的有防备下,拿起办公室内的其他物品就对他人进行暴力性质的攻击[2]。
3.2精神病患者病情平稳后觉得自己住院时间太长,住院的日子枯燥乏味。心情产生急躁,希望早期出院。出院的想法受到医生及家属的拒绝,自此将怨气转移到护理工作人员或其他室内病友的身上,因此发生暴力的行为;长期治疗会使部分患者出现消极的心理,因此导致自残自伤的暴力行为。
3.3精神病患者的病区活动范围较小、环境内较为嘈杂,导致患者心情烦躁,这也是暴力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4相关护理防范措施
4.1改善病房的整体布局对于精神病病房要加强病房内的安全管理措施,病房内加大空间,床位数和床间距应保持合理的比例,禁止发生患者过分拥挤的现象。保持室内环境整洁,简单、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声音对患者产生刺激,病房内的布置要采取安全且简洁为主,减少易拿起的物品摆设数目。危险物品要严格管理,定期对危险品的检查及收缴,尤其是对新入院患者以及外出活动的患者要进行严格全身的检查,禁止携带危险物品,以免使暴力行为基础。
4.2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发生暴力行为的患者一般是急性期疗效差的患者中,所发生的次数并与精神症状的严重性成正比[3]。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日常生活,应及时对患者进行评估,及时制止患者冲动伤人的危险因素因,如对年轻男性患者的精神分裂症刚入院时要加强病情监护。对于先兆暴力行为的症状要采取措施,应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因素刺激,最有利的将暴力行为症状消失在萌芽状态。
4.3加强精神病患者高发期暴力行为的护理基础对于暴力行为事件的高发时间内,可适当的增加护理人员的团结性工作性质,并采取多巡视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变化。
4.4加强工作人员的应激能力采取特殊的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以正确的方式对神科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接触,并掌握其中的技巧以便提高护患关系。针对暴力行为事件时护士应沉着冷静的态度,及时控制暴力场面以及立刻寻求帮助,机智有效的制止暴力事件,使暴力的患者隔离,最终将暴力损伤降至到最低的程度。
4.5提高服药的质量提高有效的服药率是控制患者病情以及预防和治疗暴力行为的最主要措施和正确的防范手段,对暴力攻击事件的先兆及时有效的预防,并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因此加强患者的服药质量,防止出现吐药、藏药的不正当现象[4]。尽快控制患者的病情是减少暴力事件的根本防范措施。5讨论
对于精神科的患者不论男女,均会出现暴力行为的可能性,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患者的行为,掌握患者的暴力事件的前期性质,预防和制止暴力事件的发生,同时学会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她伤现象。对于精神病的患者的护理要加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能顺利接受治疗,因此精神科的护士对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朱琴芳,金冰冰.精神科低年资护士遭受暴力及防攻击学习现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0,18(4):32.
[2]庞秀丽.精神科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特点及防范[J].中国卫生产业,2012,16(3):710.
[3]农彩云.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健康必读,2011,9(2):107-109.
一、医务人员在操作(包括各种穿刺、抽血、给药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的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二、入院后由科室护士给患者戴上安全识别卡(手腕带),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诊疗操作过程中医师、护士须核对以上项目。
三、手术患者:麻醉前手术室护士、麻醉医师分别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手术前手术医师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手术部位包括左/右侧,确认即将采用的术式。
四、新生儿:新生儿出生后由科室护士给新生儿戴上安全识别卡,填写母亲姓名、出生日期、性别、床号、体重;新生儿患者入院后由科室护士给新生儿患者戴上安全识别卡,填写母亲姓名、性别、床号;诊疗操作过程中,医师、护士须核对以上项目。
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
一、所有急诊收治的病人必须佩戴安全识别卡(手腕带),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急诊转科病人(转至病房、手术室、ICU),由急诊科医师、护士陪同将病人送至该科室,同时与(病房、手术室、ICU)医师、护士共同识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确认无误后转至科室根据床位安排情况,重新填全识别卡所有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
二、手术室与病房或ICU的交接,手术后病人回病房后与病区护士共同交接病人的安全识别卡(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以确认病人的准确性。确认无误后转至科室根据床位安排情况,重新填全识别卡所有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
三、ICU与普通病房间的病人识别:两个科室之间的病人转科必须认真核实患者的安全识别卡(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确认无误后转至科室根据床位安排情况,重新填全识别卡所有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
患者身份识别是诊疗活动的重要步骤,是确保各项检查、治疗安全、准确执行的基础。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保各项检查、治疗的安全性,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减少医疗隐患,特制定本制度.一、患者身份识别的内容、方式
患者身份识别贯穿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其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病区、床号、住院号等。患者身份识别的方式主要包括:与患者与家属沟通,获取准确的信息;查阅患者的病历资料,两名以上的医务人员共同确认;腕带识别等。
二、患者身份识别的程序(一)入院时的患者身份识别
1、患者住院实行实名制,入院登记处应认真核对患者的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户口簿、医保卡及其他有效证件等),确认患者的个人信息真实有效后,填写并打印住院患者病案首页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病区、住院号等).若患者处于神志不清、无亲友陪伴、危重抢救等特殊情况下,暂不能出示有效身份证明,患者或家属必须如实提供其基本资料,以利于入院登记处的信息填写和患者进入病区的身份核对。
2、患者进入病区后,护理人员应先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根据患者的语言、行为能力,采取恰当的方式,准确获取患者身份信息。同时将患者的有效身份证明与病案首页进行核对,内容无误后规范地书写腕带。腕带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区一病床、住院号、过敏药物等.孕产妇入院时,除核对有效身份证明外,还应核对孕产妇的准生证。
3、将患者安置到病床后,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佩戴腕带的目的和意义,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再次与患者及家属核对腕带内容,确认无误后佩戴于患者手腕,若双手手腕均不适宜佩戴时,可改在脚跺部佩戴.4、急诊进入抢救室的患者,若神志清楚或有家属、亲友陪伴,则应在抢救生命的同时,确认患者的身份,并为患者佩戴腕带,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若其神志不清,且无家属或亲友陪伴,急诊抢救室的护士应立即为患者佩戴腕带,腕带内容包括临时编号、患者的性别、初步诊断等。待患者病情稳定或讲入病区后,病房护士应重新采集并核对患者临时腕带上所载的信息,并更换正式腕带。
(二)住院过程中一般患者的身份识别
1、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等各种诊疗活动前,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核对患者基本信息。
2、在给予患者化疗、放疗、介入、手术、拨牙等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除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好腕带身份识别外,还应认真核对患者的病历相关信息,包括病理结果、影像学资料等,并应当以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作为患者身份识别的最后确认手段,防止误诊误治。
3、患者因病情需要出科室接受检查或治疗时,应携带其申请单及X片等相关影像学资料,医务人员应严格核对申请单与腕带及其他相关资料的内容,严防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发生身份、部位或方式的错误。
(三)、特殊场所的患者身份识别
特殊场所是指人群聚焦、人群流动快或者风险较高的诊疗场所,包括急诊抢救室、输液厅、产房、高压氧舱等地方.1、非住院而需要进入特殊场所诊治的患者,为避免人 员流动大造成误诊、误治,护士应为其佩戴临时腕带,腕带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住院患者到特殊场所接受治疗前,医务人员应先与患者及护送人员一起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及腕带内容,以确认患者身份.(四)围手术期的患者身份识别
1、患者手术前一日,主刀医师、麻醉医师应亲自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确认患者身份的同时,获得患者及病情和手术、麻醉的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房护士在核对患者的身份与病历后,按照医嘱的要求做好术前准备。
2、手术当日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手术医师应在患者的 手术切口部位用蓝色划线笔进行显现标识,并与患者及家属仔细核对基本信息、腕带及手术相关内容,核对无误后填写《手术病人术前确认记录单》的相关内容。
3、体表标示(手术部位的划线):位于体表可以标示的手术切口部位原则上必须用蓝色记号笔划线标示;位于眼球的手术切口可以在相应眼睑皮肤用“。”标示;位于口腔粘膜、腔管内进行的手术体表可以不标,但表格中必须用红笔标出,无法用线标出的如经尿道电切术可以用“0”在示意图中对应部位标出;其他体表切口均用红笔在示意图相应部位划线标出;以上体表手术部位划线时一定要和病人或家属做必要的沟通,说明体表划线是为了明示手术部位,但手术切口的长短与划线的长度无关;表格中划线仅是明确部位,与实际手术切口的具体形状无关.4、《手术病人术前确认记录单》前五行病人基本信息及手术部位标示信息应由主管医师在手术室接病人前填写完整;空白表格或没有手术前确认表格,手术室可以拒绝接病人.5、手术前手术室护士(工人)携手术通知单到病房患者时应与病房护士在患者的床旁进行交接.6、患者入手术室后,腕带内容,巡回护士应再次核对患者病历与核对无误方能送入手术间.7、手术开始前,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核对患者的病历、腕带内容、影像学资料及手术切口部位的标识等,并分别在《手术病人术前确认记录单》上签字确认.经签字确认的记录单应随患者的住院病历长期保存.8、经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核对并签字确认后,麻醉医师方可开始麻醉。
(五)新生儿的身份识别
1、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为其佩戴腕带,腕带需系在新生儿的左手腕,并且男女不同颜色标识(男婴腕带为蓝色,女婴腕带为粉红色),内容包括母亲姓名、病区床号、新生儿性别等;新生儿外包布上系信息牌,标注内容与腕带内容一致。
2、新生儿回到病房后,病房护士应认真核对腕带及外包布上的内容,应与其母亲的病历和新生儿的病历内容一致。新生儿交给其家属后,家属应核对腕带及外包布上的内容.3、进入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护理人员应认真核对腕带、外包布上的信息丽、母亲病历、新生儿病历、并根据新生儿的相关信息,为其加戴腕带在右脚踝(男婴腕带为蓝色,女婴腕带为粉红色),内容包括母亲姓名、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新生儿性别、出生日期、身长、体重、新生病历号、病区床号等。转出监护室时,护理人员应再次核好薪生儿的身份,核对无误后及时撤掉脚踝上的腕带.4、对新生儿进行检查或治疗前,医务人员应认真核对其腕带内容和病历资料,并由两名医务人员进行确认,同时通过与其家属沟通,确认新生儿的身份.5、新生儿出院前,应由其家属与医务人员共同核对腕带内容,确认身份后,出现病房护士和其家属在《新生儿身份识别记录单》上签字确认,方能办理出院。
(六)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身份识别
1、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时,重症监护室的医务人员救治患者的同时,应严格核对患者的腕带内容和病历基本信息.2、术后进入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除按照一般重症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的程序进行身份识别外,还应核对手术方式、部位、麻醉方式等手术相关内容。
3、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若可以清楚表达意志、清晰对答,医务人员救治患者亲自交谈,核对基本信息和腕带内容。4.由于病情允许,患者需要转出重症监护室或出院时,经管医务人员应再次核对患者的腕带内容与病历资料,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确认身份无误后,方能转出或出院。
三、患者身份识别的处理
1、经过以上程序对患者身份识别无误后,方可按照诊疗常规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或治疗。
2、若检查或治疗过程中确定对患者的身份识别有误应立即停止相关的检查或治疗,可能或已经对患者造成损害的,应立即进行补救,防止损害扩大,并按照医院《医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进行处置。
四、附则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2: 患者腕带佩戴的操作程序
一、佩戴腕带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佩戴腕带的目的和意义,以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
二、对需佩戴腕带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认真、规范地书写腕带内容,经核对无误后,方可为患者佩戴。腕带松紧要适宜,以腕带与手腕/脚跺间隙能放入患者本人二指为宜。
三、佩戴腕带前应检查患者手腕/脚跺部皮肤、血运情况,避免在具有伤口、新鲜疤痕、血运不良等情况的部位佩戴腕带。局部无异常者将腕带佩戴在患者手腕部。如果双手腕部无法佩戴则改在脚踩部佩戴。
四、对于躁动不安的危重患者,佩戴腕带后应注意保护腕带,防止腕带与约束带发生摩擦而损坏腕带。
五、护理人员应经常检查患者腕带有无脱落、局部皮肤有无擦伤以及局部血运情况,并做好床边交接。
一、在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诊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三、挂号时认真核对患者就诊卡及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了解患者基本病情并正确分诊,帮助患者选择医师,准确为患者刷卡挂号,避免因分诊错误导致换号、退号。
四、对预约患者认真核对预约单上患者姓名、手机号,就诊卡及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挂号后安排优先就诊。给患者建卡时核对身份证、医疗卡或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正确输入患者信息。
五、医师为患者诊治前核对就诊卡及门诊病历患者基本信息,准确识别患者身份,认真为患者诊查,正确开检查单及处方。
六、对昏迷、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无自主能力及无痛检查、手术等患者,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识别身份的表示和查对的有效手段。在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前要认真核对腕带上的各项信息,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七、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
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八、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
九、加强对患者身份识别情况的检查,门诊部质量控制组每月进行督导检查并记录。
输液巡视制度
一、护理人员应主动按时巡视,及时为患者更换液体。
二、根据病情、患者年龄及药物特性遵医嘱调节滴速,并提醒患者及家属切勿擅自调节滴速。
三、输液巡视中注意观察:液体滴人是否通畅,输液管有无扭曲、受压,针头有无移位、脱出,液体有无外渗或局部肿胀,药物对皮肤组织有无损伤等现象,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四、输液中护士要了解病情,密切观察输液后病情的变化。若发现病情变化及药物反应,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并有登记。
方法:分析探讨了截瘫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问题,制定相應的护理管理措施,加强防范意识。
结果:确保了截瘫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对避免或减少医患纠纷,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截瘫患者安全管理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67-02
截瘫,是指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我院康复科自2008年成立至今,收治的因外伤致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逐渐增多。由于事发突然,患者心理难以接受,痛苦不已,生活无法自理,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而且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较多,增加了患者的家庭负担等诸多因素,因此截瘫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管理在护理工作中尤为重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分析探讨了截瘫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安全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截瘫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避免或减少了医患纠纷,现总结报告如下。
1截瘫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由于截瘫患者事发突然,生活无法自理,病程长,恢复慢,因此在住院期间容易发生自杀、压疮、坠床、跌倒、皮肤外伤等。了解和掌握这些不安全隐患的发生原因和表现,及时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对保证截瘫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尤为重要。
1.1自杀截瘫多因突发事故所致,多发生于青壮年,致使生活无法自理,失去社会身份,产生厌世情绪,且病程长,恢复慢,增加了家庭负担。患者感觉绝望无助、痛苦、对生活、治疗失去信心,痛苦无法忍受,感到生不如死,不想拖累家人,想以生命为代价结束痛苦的折磨。常表现为:拒绝治疗、绝食、割腕倾向、欲跳楼等。
1.2压疮疾病后营养的消耗、自理能力的下降、皮肤感觉的改变。及大小便、汗液的刺激等使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皮肤角质松软、压力承受力下降极易发生压疮,增加患者痛苦,加重患者病情。
1.3坠床、跌倒引起截瘫患者坠床、跌倒的危险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平衡功能失调、肢体运动障碍、体位性低血压等;外在因素包括环境光线不足、地面不平整或潮湿打滑、室内及走廊障碍物、床边无护栏、使用轮椅及助行器不当等。
1.4皮肤外伤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皮肤感觉迟钝或丧失,防御能力差,在患者日常生活及康复治疗过程中,如:洗浴、转移、烤灯照射、运动锻炼等,容易造成烫伤、磕伤、碰伤、擦伤等皮肤外伤,影响其康复锻炼。
2预防措施
2.1进行风险评估。患者入院后专业护士首先应做好入院宣教,嘱其留陪护照顾生活起居,其次进行护理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评估、专科情况评估、护理体查、精神症状及心理问题评估、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跌倒及坠床风险评估、压疮评估等,根据评估分析患者,提出预见性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提示患者注意安全,告知患者及家属应注意的问题,认真做好交接班,在住院期间不断加强患者的安全意识,把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
2.2心理护理。患者突然遭受严重创伤,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恐惧、烦躁、悲观的心理反应,甚至拒绝治疗,不愿进食,有自杀意念。因此,在治疗护理时必须向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鼓励性回答,帮助其建立信心,积极参加治疗。对有自杀意念的患者,应从亲人的需要、期盼和生命的重要性方面,鼓励其树立起生活下去的勇气,同时介绍一些成功病例,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3压疮。凡压疮风险评估低于15分者,使用气垫床,并建立压疮评估表悬挂于床头,加强床边交班,1—2小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在翻身过程中避免拖、拉、拽病人,在骨隆突处及受压部位增加软枕保护,同时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及全身皮肤清洁,鼓励患者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对尿失禁患者,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接尿器,每日清洗会阴部、肛门部,避免尿液等物理性刺激。
2.4坠床、跌倒。凡坠床、跌倒风险评估大于25分者,床头应悬挂防坠床、跌倒警示牌,使用床档,病室灯光应柔和,走廊、病室、过道无障碍,保持地板清洁,干燥,在光滑的地板放置防滑垫,走廊及卫生间设扶手,坐便及床的高度适宜,长期卧床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可起床活动时,应先逐渐摇高床头进行体位的训练,由卧位逐渐向半卧位、坐位及站立过渡,下床前先坐数分钟,无头晕等不适后,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转移训练,转移训练时,首先应确保轮椅及助行器等相关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助行器调到适当的高度,在日常生活、康复锻炼及外出检查时给予防护照顾,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轮椅及助行器,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加强夜间巡视,防坠床摔伤。
2.5皮肤外伤。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皮肤感觉迟钝或丧失,因此在日常生活、康复治疗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安全宣教,不断强化,加以关注。行洗浴前切记应先试一试水温,以稍温热为宜;康复锻炼过程中避免拖、拉、拽病人肢体;使用烤灯注意掌握灯距、温度和时间;使用中药热盐包、热水袋或冰袋时加强巡视,检查皮肤;转移时动作轻柔等,确保患者安全,防止烫伤、磕伤、碰伤、擦伤等皮肤外伤。
3结论
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的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坏、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干预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及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截瘫患者由于突遭重创,心理难以接受,失去自我照顾能力及社会身份,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较多,因此安全管理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针对截瘫患者存在的安全问题,我们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健康教育、风险意识及责任心,及时发现发生意外的潜在危险,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为患者提供良好住院环境及优质护理服务,确保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医患纠纷。
参考文献
[1]李丽霞.临床护理安全的探讨与思考.现代医院管理,2004,6(2):31—32
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避免因身份识别差错而发生各类医疗不良事件、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一、为保证医疗安全,来院就诊的每位病人应当如实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身份信息是指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身份资料。相关人员有责任依据患者的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本等有效证件,在各种医疗文书、收款依据上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
二、挂号及出入院处在输入病人身份信息时应当加以核对,并对有疑问的病人信息加以核实。
三、医院在各种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核对时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四、患者身份确认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标识:住院患者需同时使用姓名、床号两种方式。门急诊患者使用姓名、门诊病历条形码核对患者身份。医技科室核对患者身份和检查或治疗项目,保证检查正确的患者和正确的部位。医务人员如发现发现身份信息不符之处应当与病人沟通、核实,并更正。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时应及时主动的进行协调。
五、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 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六、对重点科室如急诊、病房、新生儿、ICU、产房、手术室和重点患者如产妇、新生儿、手术、ICU、急诊、无名、儿童、意识障碍、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等患者,必须佩带标注有身份信息的腕带,如有遗失或损坏等情况,应当及时更换新腕带。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不但要与病人或其家属口头核对身份信息,而且要根据腕带 标注内容进行身份信息的核对。身份信息不符时,应当先明确原因,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疗活动。
七、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需在“腕带”上注明“无名氏+ 就诊卡号”作为身份识别信息。进行诊疗活动时,需双人核对。
八、患者转接时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和交接登记制度。
九、完善关键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
9.1患者转科交接时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尤其是急诊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产房、新生儿病房之间的转接,由医护人员护送,认真交接病历等资料,并填写交接记录。
9.2对重点患者如产妇、新生儿、手术、ICU、急诊、无名、儿童、意识障碍、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等无法向医护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虎患者姓名,如无陪同人员,须有双人共同核对患者身份。
【关键词】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风险;
【中图分类号】R19 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417-02
消化内化是研究食管、大肠、肝、胆、胰腺、胃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涵盖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近年来老年人来消化内科方面的发病率也逐渐攀升,各项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就医也越来越频繁,在住院事件经常会存在一些护理安全风险,种种因素都影响着老年人的病情是否能尽快康复【1】。为此,我院特选消化内科2012年1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患者403例,分析其中护理安全风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2012年1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患者403例,男214例,女189例,年龄55~92岁,平均年龄73.5岁。403例患者中的平均病程在4年左右,最长的已被疾病困扰8年,最短数天,甚至数小时,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患病历程上对比无差异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析403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的护理安全风险因素,并对安全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做好各项防范措施。
1.3 安全风险因素
1.3.1 护理人员自身因素:护理人员主要负责生病、受伤病人的安全与健康及宣教工作,也是护理过程的操作主体,因自身态度和专业水平等原因,也使其成为护理安全风险中的一项。首先技术水平,导致护理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则是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和经验不足,通常表现在:一般消化内科的老年患者因受疾病折磨,身材都较为消瘦,在护理方面难度也比其他科室大,有些护理人员在对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和放置胃管时,因技术水平较低,无法一次性完成技术操作,给患者身心都带来极大的伤害。其次,缺乏护理经验;有些医院的护理人员大多为刚迈出校门的学生,因缺乏护理经验,在处理临床突发情况时常常手忙脚乱,操作失误,影响临床急救时间,严重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第三护理态度方面;护理人员有时在面对繁忙的护理操作时使,为了节省时间常常不按正规流程操作,忽略患者需求,极易引发患者不满情绪和出现操作失误现象。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身体康复方面不如年轻人,而护理人员也不能站在老年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其冷漠,没有同情心,当患者提出疑问和需求时,通常以冷漠的态度回绝,一度使护患关系恶化【2】。
1.3.2 用药因素;消化内科的用药程序较为复杂,有些药物需饭前服用,有些则需饭后服用,再加上老年患者除了已有疾病之外还伴随多种并发症,服药的种类和数量都较多,安全风险也因此产生。如老年患者经常服用降压药或强心药物,如果给药不及时或错误,后果不堪设想,严重也引发死亡。
1.3.3 陪护因素;由于消化内科的老年患者需要在医院接受系统的治疗,陪护人员则避免不了,通常这些人员的组成是患者家属或雇佣外来者,没有护理经验,常常在护理期间出现不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运动现象发生,从而加重患者病情。
1.4 防范措施
1.4.1 重视护理人员专业培训;针对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医院要定期开展对其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此外,在培训过程中,还应适当的引入人性化護理概念,教导护理人员要用一颗真心来对待患者,解患者所忧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4.2 规范患者用药;护理人员在想向患者发放药物时要做好分门别类工作,妥善分开不同服用时间的药物,要亲手将药递到患者手中并叮嘱其按时服用,针对一些有资质的护理人员,可开展药物知识培训,以此来带动整个科室对药物的认识。
1.4.3 加强陪护人员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宣教的同时,也要对陪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提高陪护人员健康护理意识,尤其在饮食和休息方面要重点宣教,避免出现因饮食或其他因素而引发病情恶化。
2 结果
通过对403例消化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护理情况分析,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护理人员自身因素、用药因素;陪护因素、专科因素及健康告知因素等内容。针对上述风险因素所采取的防范措施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素质,有针对性的培训护理人员,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健康因素等。
3 讨论
消化内科中的老年患者是一群较为特殊的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个各项机能都逐渐退化,在出现疾病时他们需要系统和全面的护理,如用药方面、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态度等方面,如有操作不慎,都会带来护理安全风险【3】。还有一些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忽略患者的某种反应或状态,延误患者就医时间,从而给患者身体和心理上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上述中已经概括了几点防范措施,除此之外,以下几点在护理工作中也应留意:①在对消化内科老年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时,对医院所指定的控制感染制度要严格贯彻,定期给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培训,促进其正确掌握各项操作程序。②做好老年患者皮肤压疮的发生,所以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保证老年患者皮肤干燥清洁,室内温度适宜,定期更换患者床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
综上所述,提高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质量,为老年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能有效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有利于增强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家香,陈宇.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价与安全护理[C].//第14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1:266-268.
[2]谢敏华.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3):149-150.
签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门诊患者就诊须建立就诊卡,须注册患者身份证信息,确保门诊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在门诊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使用姓名、年龄、性别等进行核对患者身份,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亲属陈述患者姓名,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对小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年龄等相关信息的患者,由患者亲属或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年龄等相关信息,确保核对患者身份无误后执行相关诊疗活动。
在核对患者身份过程中出现任何不确定信息均不可执行相关诊疗活动,须待确认清楚后方可执行。
2012年6月12日制定 2012年7月12日第一次修订
HLZD022住院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签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1、对抢救留观患者及病人入住病房时,佩戴“腕带”,详细填写腕带中的信息,包括姓名、科室、性别、住院号、床号、年龄、过敏史,对药物过敏等特殊患者应在“腕带”与“床头卡”中标识,特殊科室根据科室特点及病人情况如心理卫生科增加科室电话号码等信息。小儿科、新生儿科可制作卡通式手腕带,保证查对的有效性。
2、规范使用新式床头卡,患者的信息如姓名、年龄、民族、住院号、医保类型、住院日期、护理级别、饮食、输血病人血型、按要求填写、标识,予以警示提醒。方便医护人员更好的识别患者身份及相关信息。
3、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或提供任何其他治疗和操作时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住院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并核对处置单信息与腕带、床头卡信息是否一致。
(1)对清醒的病人进行查对时,由病人自己报姓名,护理人员查对处置单、诊疗卡、腕带、床头卡等信息识别患者身份。
(2)对昏迷的病人进行查对时,由陪护报病人姓名,护理人员查对处置单、诊疗卡、腕带、床头卡等信息识别患者身份。
(3)患儿输液或各种处置等,由家长报患儿姓名、年龄等信息。
4、输血病人,认真核对输血单信息,并履行谁执行谁签名制度。输血前、输血时必须两人核对签字,完后24小时内护士长/护士长助理核实并签字。配血一次一人一管,输血一次一人一份。
5、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严格执行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1)患者转科交接时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尤其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转接。
(2)对重点患者,如产妇、新生儿、手术、ICU、急诊、无名、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患者的身份识别,必须严格执行交接流程。
(3)对无法进行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必须严格执行身份标识的方法和核对流程。
(4)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者,由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6、护理部组织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落实督导,定期召开会议并有记录。
2010年3月制定
2012年12月第2次修订
HLZD023住院患者身份识别腕带管理规定
签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1、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营造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患者在住院期间需佩戴身份识别腕带。
2、身份识别腕带信息包括患者姓名、科室、病历号、性别、年龄、床号、过敏史。
4、病房护士接待新患者时,认真填写腕带的信息确认无误后佩戴,一般戴于患者右手腕部,对腕带过敏者佩戴于右足踝部。
5、医护人员应充分告知患者佩戴腕带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保证腕带的完好。
6、一人一腕带唯一对应是保障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最重要条件。
7、患者出院时,病房护士为患者安全剪断腕带,按生活垃圾处理。
2010年3月制定
1.在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等两项项目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2.患者至手术室要戴手术室专用帽。
平均住院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一个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时间的长短,它是评价医院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衡量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由于病床紧张,病人住院难,有可能延误病情及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对医院则减少了收治病人的容量,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如果为了追求病床使用率,并选择压床,代价则是医务人员满负荷工作,医疗质量难以保证,并且以提高每出院人次费用和增加病人住院天数为代价。
有研究把病人住院日分为高效,低效,无效三类。高效住院日指病人的有效诊断,手术,治疗时期,其医疗费用发生颇高,与摊销医疗成本后结余成正比,低效住院日和无效住院日一般指病人的准备期和治愈康复后期,医疗费用发生颇高,与摊销医疗成本后结余成反比。外科手术治疗的高峰期通常集中在第3-4天,属高效住院日;而第1-2天为术前准备日,属低效住院日;第5-7天或以后,住院费用递减回落,一般是术后抗感染期或其延长期,属低效住院日和无效住院日。外科疾病的住院期间平均为7天,如果充分利用医技支持,努力缩短住院第1-3天时间,则可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内科疾病高峰期通常集中在化验检查期,治疗期间的费用回落不太明显,在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改进性策略中不优先考虑。
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措施和方法:
1.实施单病种管理:筛选适当的病种,复习病历资料,剔除不必要的检查,治疗项目,保留必要的诊疗项目,形成单病种规范的治疗方案,减少无效住院日。计算出检查,手术,治疗,护理等医疗费用。实施流程管理,包括检查项目,次数,用药种类,剂量,饮食指导,术后体位,术前准备,术后康复性训练,心理调节等每一个医疗,护理行为都规范成患者须知,医师诊治流程,护士操作流程。规范单病种治疗方案。此外,还有利用疾病诊断相关组,制定平均住院日指标的方法,避免了一切的不公平性。
2.采用微创手术,伤口粘合处理等医疗技术。制定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用药合理的医疗技术,使病人尽可能在术后最短时间内出院。
3.日间手术模式:有医院采取对于手术风险较小的成熟性手术,如单纯性阑尾炎,白内障,子宫肌瘤等病种,术前检查,术前准备上午完成,下午安排手术,术后观察数小时,如恢复情况良好,第2日出院。可以减少病人院内感染的风险,减轻住院费用负担,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4.根据医改政策,充分实行双向转诊或家庭病床。
5.改进服务模式:适当延长门诊服务时间;医技部门实时采集标本,及时报告;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检查安排在门诊完成,住院后直接进入治疗,手术流程。
6.加强手术室管理:手术室决策和高效管理师医院发展和竞争的重要手段。临床科室对手术空间和时间的竞争也变的激烈,手术需求的增长速度已经超出常规手术室基础设施,麻醉设备和护理相匹配的承受能力。手术室使用效率的提高,能增加外科患者的周转,减少无效住院时间。所以,手术室管理师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的重要环节。应当研究手术室的效率最大化作为安排手术时间的依据,合理安排手术科室,手术时间。通常情况下,手术室的过度利用和利用不足往往同时存在,这与手术时间,手术种类,手术医师技能没有严格评估有关。应当研究手术室安排手术时间,标准手术时间,以确保手术资源最大化的使用效率。同时,研究发现,第一台手术准时开始对手术室的利用效率很重要,平均45%的手术室第一台手术开始时间推迟15分钟,有10%的手术室第一台手术开始时间推迟30分钟.7.麻醉流程改进:缩短手术患者住院第1-3天的时间,对麻醉医师的时间和流程提出更高的要求,术前访视和麻醉风险评估的工作流程都要改进。有研究发现,麻醉准备和复苏室的使用,可以极大缩短手术周转时间,每个手术间可以在每个手术日增加1-2.5小时手术时间。
8.改进流程:手术科室的病种诊治流程。科隙间制度执行流程执行流程(如会诊,转科),手术相关科室的协作流程(如手术科室,手术室,麻醉科,医技科室),手术室时间安排流程。
【住院患者身份识别措施】推荐阅读:
患者腕带身份识别制度10-06
住院患者住院安全方面05-25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程序11-12
24.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12-05
住院患者应急预案10-18
患者住院安全十防07-10
住院患者发生摔伤的应急预案06-19
影响患者平均住院日的问题调研报告09-14
危重患者安全防范措施10-19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