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中考物理真题

2025-0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辽宁省中考物理真题(共4篇)

辽宁省中考物理真题 篇1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推敲(qiāo)饶舌(rào)决窍(jué)无可言喻(yù)B.清澈(chè)训诫(jie)控诉(shù)井然有绪(xù)C.严谨(jǐn)元勋(xūn)捷径(jìng)孤陋寡闻(lòu)D.蜕变(duì)绚丽(xuàn)肆虐(nüè)不可思异(yì)解析:这是对字音字形识记的考查。A.有误,“饶舌”应读作“ráo”,“来势凶凶”应写作“来势汹汹”;B.有误,“训诫”应读作“jiè”,“控诉”应写作“sù”,“井然有绪”应写作“井然有序”;C.正确。D.有误,“蜕变”应写作“tuì”,“肆虐”应读作“nüè”;“不可思异”应写作“不可思议”。答案:C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花开是常有的事,花开是有香气更是_____。_____在这个只有我一个人的世界里,我就觉得很不_____。有花香慰我寂寥,我甚至有点儿因花香而_____了。A.司空见惯 但是 寻常 沉醉 B.唾手可得 因为 寻常 沉迷 C.司空见惯 因为平凡 沉迷 D.唾手可得 但是平凡 沉醉

解析:这是对近义词辨析和运用的考查。结合语境可知,语段想表达的意思是,经常见,不稀奇,可想而知的事,“司空见惯“最恰当;第一句与后面的句意有转折意思,所以用“但是”最恰当;这样可初步选为A;由:甚至一词可辨析语意的递进,所以“沉醉”更恰当。答案:A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为爱挖一口井,你就找到了使自己幸福的源泉。②与其说梦想成就爱,不如说爱成就梦想。③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没有人能够阻挡。④一旦心中无论多么尘世繁杂,心灵上都会开出美丽的花朵。A.“源泉”是名词,“神奇”是形容词,“一口井”、“成就梦想”都是偏正短语。B.“你就找到了使自己幸福的源泉。”这个句子中,“幸福”作状语。C.“与其说梦想成就爱,不如说爱成就梦想。”这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复句。D.第④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繁杂”改为“繁多”。

解析:此题考查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答案:C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背影》。B.《琐记》中鲁迅回忆了在正月初一清晨,长妈妈让他吃福橘的往事。C.《骆驼祥子》中刘四爷问祥子,虎妞在什么地方,祥子没有告诉他。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战斗间隙,为战友们读《牛虻》,大家深受感动。

解析:这是对文学常识识记的考查。需要平时广泛读书,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记忆,并做好积累。B.表述有误,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回忆了在正月初一清晨,长妈妈让他吃福橘的往事。答案:B

二、默写

5.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锋火连三月,__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造化钟神秀,______。芳草鲜美,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干中的关键点及平时积累进行解答。注意字形,不要出现错别字,写后要检查。答案:家书抵万金;莫笑农家腊酒浑;几处早莺争暖树;阴阳割昏晓;落英缤纷

三、诗歌鉴赏

6.(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别夔州官吏① 唐刘禹锡

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青帐②联延喧驿步③,白头俯伛④到江滨。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惟有《九歌》⑤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⑥。

【注释】①此诗是诗人调任之际所作。②青帐:指饯别宴席所设的青色帐篷。③步:码头。④白头俯伛:指当地年老的百姓俯身曲背。⑤《九歌》:这里指诗人在夔州所作的九首《竹枝词》。⑥蛮神:夔州在西南边地,故称当地供奉的是蛮神。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托明月以达情,表现了他对贬谪好友的关切和同情,写的深切动人。

B.《别夔州官吏》写于诗人调任之际,三、四两句通过写人们送行的场面,表现他们对诗人的惜别之情。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花落尽子规啼”和《别夔州官吏》中“峡水秋来不恐人”都是写景兼写时令。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别夔州官吏》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解析:这是对诗歌内容理解的考查。D项中“《别夔州官吏》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说法属于无中生有。《别夔州官吏》写于诗人调任之际,通过标题“别夔州官吏”可知,这是作者刘禹锡与过去的官员朋友们告别的诗歌,主要表现诗人的惜别之情,从中看不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答案:D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乙】

凡音①,生于人心者也。乐②者,通于伦理者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惑于物也。是故知声③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能知乐,是故审④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⑤,非致⑥味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知好恶,而返人道之正也。(选自《礼记》,有删改)

【注释】①音:歌曲。②乐:这里是音乐和舞蹈(有事还包括诗歌)相结合的总称。③声:这里指声音。④审:仔细观察。⑤食飨(xiang)之礼:指食礼和飨礼,用于祖宗祭祀或招待宾客。⑥致:极。

7.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知音而不知乐者 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B.唯君子能知乐 虽有千里之能(《马说》)C.而治道备矣 右备容臭(《送东阳马生序》)D.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 客之美我者(《邹忌讽秦王纳谏》)解析:这是对一词多义的考查。答案:D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②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答案:①因此不懂得声音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歌曲。②礼和乐都领会了,称(认为)其有德。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惑于物也

解析:要根据意义来划分停顿,不要把词义划破。可先根据语境,把句子翻译一下,分析句子有几层意思,哪地方应该停顿,再在原话上划分节奏。答案: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惑于物也

10.【甲】文中伯牙和子期共同的兴趣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乙】文告诉我们制定礼乐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请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解析:这是对信息筛选和概括的考查。【甲】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抓住关键语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概括为:爱好音乐。【乙】“将以教民知好恶,而返人道之正也。”告诉我们制定礼乐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答案:爱好音乐。将以教民知好恶,而返人道之正也。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叶雕,就是在叶子上雕刻。它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周代。到了明清时期,叶雕技艺不断发展,出现了剥离叶肉的叶雕。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叶雕艺人之家的刘政,童年时就喜欢看爷爷做叶雕。大学毕业后他四处走访,收集叶雕资料,学习传统的叶雕技法,他一次次设计,一次次试验,开辟了一个“叶雕世界”。刘政还大胆创新,用现代形式呈现古老艺术。他尝试给叶子染色,原本淡黄色的叶子,经过染洗,变成墨绿叶、大红叶。虽然古老的叶雕技法没变,但创作出的叶雕艺术品颜色更加丰富,也更具有无穷趣味。——《人民日报》

【材料二】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他对建筑艺术有着不变的唯美追求。1984年,贝聿铭设计了先锋之作——70层楼、高三百多米的香港中银大厦,它成为“中国大雄心”的象征。2006年,贝聿铭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以“不高不大不突出”为原则,独显传统之美,如中国文人般内敛含蓄。贝氏建筑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这表明贝聿铭作为一个文化缝隙中的优雅摆渡者,既善于吸收西方文化精华,又不放弃自身丰富的文化传统。——《阅读》

【材料三】2015年1月,M.Y.Lab木艺实验室在杭州正式创办。在这个新式木工坊里,虽然它的创作方式改变了,但它背后的工序和时光,隐藏着“木友”们不变的制作初心。在这个精雕细琢的世界里,他们体会到了乐趣也收获了许多正能量。除了传统意义的木艺作品,喜欢音乐的木匠们还制作尤克里里和吉他。传统的木作手工艺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变与不变的中国人》

11.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叶雕是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周代,这个时期的叶雕就是在剥离叶肉的叶子上雕刻。

B.香港中银大厦和苏州博物馆以建筑艺术的不同风格,表明贝聿铭是中西文化文化缝隙中的优雅摆渡者。

C.木艺实验室是新式木工坊,“木友”们在这个精雕细琢的世界里,体会到乐趣,收获许多正能量。

D.从刘政的“叶雕世界”到贝式建筑,再到木艺作品,我们看到了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可贵。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信息比对能力。这是一道选择题,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从材料中找出各选项相对应的句子,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即可作出选择。其中理解分析有误的是A项,材料一中显示:“到了明清时期,叶雕技艺不断发展,出现了剥离叶肉的叶雕。”并非如选项中所说在周代就有。答案:A

12.请结合选文内容,补全下面一段话。

叶雕艺术,变的是叶片颜色,不变的是 ① ;贝式建筑,变的是建筑风格,不变的是 ② ;木艺作品,变的是创作方式,不变的是 ③。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内容补全对话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句意从材料中提取出相关信息,将句子补充完整。①处,根据材料一末句:“虽然古老的叶雕技法没变,但创作出的叶雕艺术品颜色更加丰富,也更具有无穷趣味”,可以发现填写的内容是“技法”。②处,根据材料二末句:“这表明贝聿铭作为一个文化缝隙中的优雅摆渡者,既善于吸收西方文化精华,又不放弃自身丰富的文化传统”,可以发现填写的内容是“文化传统”。③处,根据材料三中的句子“虽然它的创作方式改变了,但它背后的工序和时光,隐藏着“木友”们不变的制作初心”,可以发现填写的内容是“制作工序和时间”。答案:①叶雕技法 ②唯美追求 ③制作初心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满 孙君飞

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

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⑤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差了什么东西。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来了;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归来的将军?

⑨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院子。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以甜美的笑声收场。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有了奇迹,有了满足,有了激动。

⑩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

⑪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总是这里还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我们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

⑫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还有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

⑬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13.阅读选文④至⑩段,补全下面的表格。

解析: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概括与人物心理变化过程的梳理。

答案:A.无比自豪;B.父亲两手空空、疲惫沮丧地回家;C.疑惑不解;D.满足激动。

14.选文第三段为什么不能删去?

解析:本题考查段落内容在文中的作用。答案:第③段写了父亲带回来的东西繁多而丰富,表现“我”对父亲带回的东西的新奇喜悦;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和父亲对我们的爱。

15.请分析下面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答案:“镀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周围的人被高凳子的奇特吸引,目光有神采,内心羡慕。

1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六段划线的句子。

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答案: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腰身弯曲和身体疲惫。

17.选文第⑧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判断及作用分析。

答案: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对做生意亏本的父亲的温柔体贴,表现了她对父亲的爱。

18.选文第⑪段中父母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第⑬段中,“我”却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不能停留于句子的表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其深层内涵。

答案:不矛盾,因为父母认为家中“空着的”需要“填满”的是物品,而我认为“不缺不空”的是父母给予我们的深厚丰盈的爱,所以不矛盾。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人贵立志。立志是事业的起点,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事业者莫不先怀雄心壮志,并且矢志不渝。宋代学者程颢曾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明代学者王阳明也说:“夫学,莫先于立志。”由此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既是指引又是动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②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这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更多的人在立志时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比如,被林则徐誉为“绝世奇才”的左宗棠,很早就怀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之志。尽管他三次赴京会考皆名落孙山,直到40岁还是一介布衣,但救世济民之心毫不动摇,潜心研究中外舆地军略,后来被人誉为“天才军事领袖”。在抵抗外国侵略方面,他先是抱病、带着棺材前赴西北指挥,在新疆战胜了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军队后,又挫败了沙皇对中国西北的侵略阴谋,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后来,他在中法战争中坚决抵抗法国侵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④关于立志问题,毛泽东同志在1917年的《致黎锦熙信》中有过深刻论述:“今人所谓立志,如有志为军事家,有志为教育家,乃见前辈之行事及近人之施为,羡其成功,盲从以为己志,乃出于一种模仿性。真欲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再择其合于此鹄之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这就是说,只有把立志建立在深明哲理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盲从,才能使志向更加高远而切实。

⑤毛泽东同志不但对如何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而且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做出了光辉榜样。他在求学时代,即立志救国救民,“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为了救国救民,他在学习上废寝忘食,寻找救国救民真理,最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为了救国救民,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开展社会调查。在1917年暑假,他带着一把雨伞、一双草鞋,步行900多里,历时一个多月,走访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农村,访贫问苦,倾听村民的呼声。同年寒假,又赴浏阳进行调查。1918年至1920年间,为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他利用去北京和上海之便,相继深入河北长辛店、山东泰山和曲阜等地进行社会考察。此外,他还先后多次去萍乡安源煤矿了解工人疾苦,向工人宣传马列主义。这些社会调查为他后来形成依靠工农、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无疑起到了重大作用。通过社会调查,他更加坚定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意志。因此,在此后的革命征途中,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毛泽东同志都矢志不渝,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⑥在这个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我们要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必须确立高远的志向,为了自己的志向不懈奋斗。(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9.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论点的提炼和概括。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议论文的论题一般出现在文题或文章的首尾段,也有的需要根据文意来概括。答案: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20.选文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

答案: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具体突出地论证了“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的观点。

21.选文第四段与第五段不能调换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议论文写作结构的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上下文,明确这样安排结构的原因。答案:第④段论述了毛泽东同志对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第⑤段论述了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树立了榜样。这两段与第⑤段首句一一对应,所以不能调换。

22.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学者程颢和王阳明告诉我们:无论治天下还是学习都要先立志。B.仅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来树立志向是不宜提倡的。C.一个人,只要能立下大志,就一定能为国家民族做出重要贡献。

D.左宗棠心忧天下,面对外国侵略,赴西北指挥,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这是一道选择题,从文中找出与四个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分别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即可得出答案。

其中分析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C,根据文章末段的话:“我们要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必须确立高远的志向,为了自己的志向不懈奋斗。”我们可以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能立下大志,还要不懈的奋斗,才能为国家民族做出重要贡献。故选C。答案:C

六、作文

23.大千世界,绚丽多彩。为田野着色,大地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致;为生活着色,人间充满暖意盈怀的真情;为梦想着色,人生拥有执着不懈的追求;为心灵着色,我们收获受用无穷的真知……

请以“为______着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述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③自己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至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解析:这个题目中的中心语是“着色”,所补充的词语是写作的范围。“着色”着色是给画涂上颜色。这里的着色应该理解为“着色”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即给自己的品质、行为增加一抹亮丽的颜色。因此,题目“为……着色”就是让……更丰富多彩,就是希望拥有自己的个性,或者渴望自己对……有个性化的感悟。答案:范文:

为生命着色

树叶,没有留恋停留在枝头的安逸,以其绝美的身姿,飘飘然,如疲倦的蝴蝶一般,落在大地母亲的胸膛上,化作春泥,为来年的绿色祝福,也为生命着上了永远的绿色。

流星,没有眷恋挂在夜空的自由,以其完美的弧线在夜空闪亮划过,承载了许许多多人的心愿,为生命着上了永恒的光彩。

生命,是一张白纸,与其永远苍白,不如使之绚烂多姿。所以我拒绝生命这张白纸,要为它着上它应该有的色彩。

为生命着色,需要一份坦然。

有的人不知道怎样过完自己的一生,所以挥霍浪费,殊不知,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的人生也许“充实”,但也无可否认的是,那样的生命是多么的苍白。虽然我们没有江海那样的壮阔,但是我们可以有小溪的悠扬;虽然我们没有高山的巍峨,但是我们可以有大地的厚重;虽然我们没有参天大树的挺拔,但是我们可以有小草的坚韧……这些都是生命的色彩。生活中,我们不再做旁观者,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真实。让我们坦然地面对一切,以我们的真实、个性为生命着上永远的一抹亮丽。

为生命着色,需要一份巍然。

山,以其沉稳为生命着色;水,以其灵动为生命着色。而我们更需要一份巍然,让狂风吹大不了,让暴雨冲刷不掉,让一切力量都毁灭不了。成功的背后,不知道跌倒过多少次;失败的背后,不知道绝望过多少次。然而,正是这份巍然让我们在跌倒时有了支柱,在绝望时再次坚强。没有巍然,也许我们就会飘然不定;没有巍然,也许我们就会抱憾终身。在演绎生命这支单曲时,我们要慎重填词,以沉稳地方式去演奏。我们将会以巍然为生命着上坚实的一笔。

为生命着色,需要一份超然。

庄子晓梦迷梦蝴蝶,是一种超然;苏子与客泛舟赤壁,是一种超然;陶潜采菊东篱下,是一种超然。他们以超然为生命着色,这样的人生显然是怡然自得的一生。而在他们的背后,不知曾经经历过多少艰辛的历程。风雨过后才能见彩虹。这份超然是需要我们铭记的,我们要坚守自己的超然,为生命着上永恒的一笔。

为生命着色,一笔坦然,一笔巍然,一笔超然,每一笔都是那么坚实有力,每一笔都是无悔无怨。

为生命这张白纸着上不掉的色彩,生命将更加精彩。

24.家是一只船,载满成长的故事;国是浩瀚的海,托起点点的帆。家,展露了国的文明和荣耀;国,汇集了家的幸福与期盼。请以“家与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述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在600至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辽宁省中考物理真题 篇2

201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行驶中列车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A.树木 C.车厢的座椅

2.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A. 摩托车的消声器

C.

防止噪声耳罩

3.通常条件下都属于绝缘体的是()A.玻璃、铁钉 C.橡胶、陶瓷

4.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是()A.水中倒影 B.小孔成像

C.日食的形成5.如图所示,下列事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A. B.

C.

加润滑油 涂防滑粉

滚动轴承

6.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37℃

B.房屋

D.车厢内走过的列车员

B.

隔音走廊

D.

环境质量检测仪

B.汽油、铜块 D.橡皮、铅笔芯

D.海市蜃楼

D.

冰壶运动)

2016年新疆中考物理真题

B.成人正常步行速度约5m/s C.家庭照明电路电压为220V D.一节新干电池电压为1.5V

7.如图所示,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是()

A. B.

C.

D.

8.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电冰箱时,外壳必须接地 B.开关可以接在用电器和零线之间 C.当用电器着火时,应迅速向用电器泼水 D.为了方便可以直接抓住导线拉出插座上的插头

9.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哪一次橡皮膜向瓶内凹陷得更多()A.第一次

C.两次凹陷得一样

B.第二次

D.橡皮膜不会向瓶内凹陷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向下移动时,则()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变暗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变暗 C.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总功率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总功率变小

2016年新疆中考物理真题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满分25分)

11.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会逐渐地变小,直至消失,说明声音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同时一直能看到闹钟的秒针在不停地转动,说明光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2.如图所示,太阳能汽车的表面布满太阳能电池板,该电池能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供电动机转动.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汽车的牵引力____________摩擦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3.在宇宙飞船中生活着一位质量为70kg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下他的质量为____________kg.如果他与地面之间进行通讯联系,是利用

____________完成的.

14.在烧杯中加入盐水,将铜片和锌片放在盐水中,这就是一个电池.用电压表测量这个自制电池的电压,其现象如图所示,这个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_____V,电池的正极是____________(选填“锌片”或“铜片”).

15.小华在探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将一金属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示数为7.5N.当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6.5N,金属块所受

2016年新疆中考物理真题

浮力为____________N;当金属块在水中深度增加时,发现测力计示数不改变,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_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16.小华同学在参加体育中考测试时,发现了很多与物理有关的知识:(1)在50m测试时,小华用力向后蹬地,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使小华受到一个向__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的摩擦力,最终他的成绩为8s,则小华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m/s.

(2)在立定跳远时,小华用前脚掌蹬地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_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双脚站立时的压强;在起跳后上升过程中,____________ 能增大,在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

(3)在实心球测试时,小华检起重为20N的实心球,并缓慢举至2m处,这一过程小华对球做功____________J;将球用力投出后,由于____________,实心球向前飞行了10m;球出手后,小华对球做功____________J.

17.小化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了电路,灯泡L2标有“6V 3W”字样,灯泡L1和L2是____________连接的.开关闭合时,两个电流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其中A2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_A;流过灯泡L2的电流大小是____________A.此时L2_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正常发光的,灯泡L1的电阻是____________ Ω,灯泡L1的电功率是____________W.

2016年新疆中考物理真题

三、作图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

18.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用60N的力推箱子,请画出木箱受到的推力的示意图.

19.请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判定螺线管的极性.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满分12分)

20.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有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____.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关系.

(2)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____________是否相等.(3)在寻找蜡烛A的像时,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_____(选填“能”或者“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_像.(选填“实验”或“虚”)

21.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2016年新疆中考物理真题

(1)当水温度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沸腾5min后停止加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第2min时的温度如图所示,为____________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

296 98 98 98 98 98 98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_℃,此时周围环境的大气压______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辽宁省中考物理真题 篇3

物理试题(共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的是()

A.秋天树叶纷纷落下

B.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

C.端午节闻到煮粽子的香味

D.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

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冬天水面结冰是凝固现象

B.冰冻衣服也能晾干是熔化现象

C.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升华现象

D.皮肤上涂一些酒精感到凉快是液化现象

3.下图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杠杆,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钓鱼竿

B.道钉撬

C.筷子

D.理发剪刀

4.下列关于光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佩戴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白光是由红光和绿光混合而成的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是()

A.0℃的冰块内能为0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汽油机做功冲程气缸内燃气的内能增加

D.两个发生热传递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温度差

6.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小鸟在湖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B.小鸟靠近湖面时,像远离湖面

C.小鸟在湖中的像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D.小鸟到湖面的距离大于像到湖面的距离

7.【2017•连云港卷】一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和其周围磁感线的分布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B.C.D.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

C.小灯泡变得更亮

D.电路的总功率变大

9.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手拉长橡皮筋,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绕操场匀速转动的玩具电动车处于平衡状态

10.如图所示,三条线段、、的长度分别为、、,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1.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___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不同的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她讲课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回地球的。

12.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智能设备广泛应用,一款智能送餐机器人的重力是,如果机器人在水平路面上以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运动,它所受到的阻力为。机器人的重力做功___________,牵引力对机器人做功___________。

1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出现等大的清晰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当蜡烛被移至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要想观察到像可以从凸透镜的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用眼睛观察,生活中的___________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14.司机发现路前方有障碍物紧急刹车时,坐在车上的人会向_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倾倒,这是因为人具有___________。

15.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这是用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热水袋里装水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___________;用水取暖的过程中,水的内能不断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6.知识梳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请将动能、能、机械能、内能填在下列知识结构图对应的序号框中。

(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4)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导体就会运动起来,在此过程中,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作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18-21题每图每空2分,22题8分,23题10分,共50分。

解答第22、23题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演算过程)

18.如图为路灯下悬挂的灯笼,请画出这只灯笼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9.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注意角度特点并标出箭头方向)。

20.某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他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不变,电路中仪表均完好无损。

(1)某同学将最后一根导线接入滑动变阻器的A接线柱后就完成电路的连接,该同学连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某同学将不同阻值的电阻接入电路进行实验,某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__;

(4)在实验过程中,当把电阻由更换为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应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小明的奶奶过生日时,爸爸给奶奶买了一条金项链,小明想测量这条金项链的密度。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发现天平如图甲所示,小明应先___________,然后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测量过程中,当天平右盘内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恰好平衡,则金项链的质量是___________;

(3)将金项链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金项链的体积是___________。小明计算出这条金项链的密度是___________;

(4)爸爸提出不用量筒,用图丁的弹簧测力计也能测出这条金项链的体积,他设想将金项链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将金项链浸没在水中(但不沉底)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两次示数之差可以计算出金项链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然后通过浮力计算出金项链的体积。你认为爸爸的测量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22.“彩球温度计”是一种精美的居家装饰品,也是一种很特别的温度计,可用于粗略地测量环境温度。如图甲所示,玻璃管中装有对温度敏感的液体,当外界温度变化时,玻璃管中液体的密度会随之变化。液体中装有体积相同的五颜六色的彩球,每个彩球都标注有特定的温度。当彩球都在玻璃管中静止,不再运动时,所有上浮彩球中最下方一个彩球标注的温度表示所测的环境温度。当外界温度降低时,液体中有部分彩球上浮至“彩球温度计”的上部(彩球体积变化可忽略)。图乙是某温度时彩球温度计中的彩球稳定后的分布情况。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乙图“彩球温度计”中彩球___________上标注的温度是当时的环境温度(请填写彩球编号);

(2)如果图甲是另一温度时彩球稳定后的分布情况,则___________“彩球温度计”所处环境温度较高(选填“甲”或“乙”);

(3)如果彩球质量为,彩球的质量为,则___________(选填“>”“=”或“<”);彩球标注的温度___________彩球标注的温度(选填“高于”或“低于”);

(4)彩球是否为悬浮状态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23.小明家装修房屋,一箱质量为的建筑材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是。装修工人用的拉力通过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建筑材料匀速提升,用时。()求:

(1)建筑材料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拉力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4.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个简单的保温箱,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热敏电阻、定值电阻和电磁继电器组成保温箱的控制电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箱内温度达到100℃时,电磁铁吸合衔铁,使触点A脱开触点改与触点接触,当箱内温度低于50℃时电磁铁松开衔铁,触点A再次与触点接触。当触点A先后与触点、接触时,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和。求:

(1)电阻和的阻值;

(2)保温箱加热时工作电路的功率;

(3)保温箱保温工作电路消耗的电能。

物理答案(共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答案】C

【2】

【答案】A

【3】

【答案】B

【4】

【答案】A

【5】

【答案】D

【6】

【答案】C

【7】

【答案】B

【8】

【答案】D

【9】

【答案】C

【10】

【答案】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1】

【答案】

①.振动

②.音色

③.电磁波

【12】

【答案】

①.0

②.3000

【13】

【答案】

①.10.0

②.左

③.放大镜

【14】

【答案】

①.前

②.惯性

【15】

【答案】

①.热传递

②.比热容

③.减小

【16】

【答案】

①.能

②.机械能

③.内能

④.动能

【17】

【答案】

①.电

②.机械

③.电动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18-21题每图每空2分,22题8分,23题10分,共50分。

解答第22、23题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演算过程)

【18】

【答案】

【19】

【答案】

①.开关没有断开

②.断路

③.5

④.变大

【20】

【答案】

①.将游码归零

②.57.6

③.3

④.不可行,由于金项链的体积为3mL,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只有0.03N,也就是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仅为0.03N,弹簧测力计测不出来。

【21】

【答案】

①.②.甲

③.<

④.高于

⑤.否

⑥.彩球浸没在液体中虽然静止,它除了受到重力和浮力外,还受到其他作用力。

【22】

【答案】(1);(2);(3)

【23】

辽宁省中考物理真题 篇4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A.158毫米 B.158厘米 C.158米 D.158千米

2.如图1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少摩擦的是:

3.如图2所示情况中,力没有做功的是

4.如图3所示的用电器中,利用电动机工作的是

5.如图4所示实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6.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5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 7.如图6所示,属于平面镜成像的是

【答案】

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答案】

9.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两个灯泡都发光的是

【答案】

10.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V1、V2的示数分别是U、U1、U2,关于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U=U1=U2 B.U>U1+U2 C.U<U1+U2 D.U=U1+U2 【答案】

11.各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9所示,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答案】

12.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按图10所示电路进行实验,观察到电磁铁甲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比电磁铁乙多。此实验说明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是()A.线圈的匝数 B.电流的大小 C.电流的方向 D.电磁铁的极性 【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危害健康,即使只有很少人吸烟,整个场所也会充满烟味,这说明分子不停地。物质中的分子既相互吸引,又相互。

14.落久水电站位于广西融水县贝江下游,已列入广西域内西江流域柳江控制性防洪工程之一。落久水电站用拦河坝提高水位,被提高了水位的水下泄时,冲击水轮机的叶轮,带动发电机发电。在这个过程中,水的 能转化为水的动能,水的动能转化为 能。

15.今年起,柳州本地生产的宝骏E100电动汽车已经提供给市民试驾。电动汽车比汽车对环境污染(选填“大”或“小”)。电动汽车安装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 传播信息。

16.图11是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从图象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线段AB表明,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17.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用电器的开关要安装在(选填“火线”、“零线”或“地线”)上。如果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选填“不可”或“可以”)直接泼水灭火。

18.A砖长、宽、高分别为0.4m、0.2m、0.1m,它的重为160N,A砖的密度ρA= kg/m。另一种外形跟A砖一样的B砖,如图12所示,当A砖侧放、B砖立放在水平地面时,A、B砖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将A、B砖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体积后,两砖对地面的压强变化之比△pA:△pB=。g取10N/kg

19.如图13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处于R/4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继续向右滑至中点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V,则电源电压为 V;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R0与R的电功率分别达到最大值P0、P,则P0:P=。

20.把边长L=0.5m、密度A=0.6×10kg/m的正方体A放入底面积为S=1m的盛水容器中,如图14甲所示。将物块B轻放在A的上面,容器中的水面上升了0.01m,如图14乙所示,则物块B的质量为 kg;在这个过程中,A重力做功的大小为 J。已知ρ水=1.0×10kg/m,g取10N/kg.333

32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第21、22小题各2分,第23小题5分,第24小题6分,第25小题9分,共24分)

21.图15所示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足球,请画出足球受力的示意图。

22.图16所示,请标出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23.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小龙和小柳测量小明跑40m的速度。(1)小龙和小柳用(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40m的路程。(2)小柳担任计时员,他用(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小明跑步的时间,他应站在 处(选填“起点”或“40m”)。

(3)小龙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明跑完40m路程,小柳计时如图17所示,由图可知,小明跑40m所用的时间为 s。(4)小明跑40m的速度是 m/s。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18所示,可确定出焦距f= cm(选填“0”、“10”或“20”)。

(2)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的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3)移动蜡烛距凸透镜30cm处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

(4)当移动蜡烛距凸透镜15cm处时,光屏上会出现的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他将蜡烛再靠近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25.(1)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选取了一个标有“2.5v”、额定功率约为1W的小灯泡和必要的实验器材。①根据电功率P=UI,小明画出实验电路图如图19甲所示,图中①应接入,②应接

V”或“○A”)入。(以上两个空均选填“○②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几乎接近最大值时,小灯泡仍然不亮,且电压表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③经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后,小明连续进行了3次测量,并把测量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下列表格中,其中第2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9乙所示,此时的电流为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2)在我市农网改造中,小柳家从村口通过进户线接入220V的家庭电路。电工师傅想测试小柳的电学知识,他让小柳用电压表、两个标有“220V 550W”、“220V 1100W”的电炉R1、R2以及开关,连接成如图20所示的电路。只闭合S0、S1,电压表示数为214.4V;当闭合S0、S2,断开S1时,电压表示数为210.4V。①上述现象可概括为,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越低。②造成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降低的原因是。

③当闭合S0、S2,断开S1时,整个家庭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 W。

四、综合应用题(第26小题6分,第27小题8分,第28小题10分,共24分)

26.太阳能是个巨大的能源,直接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太阳能热水器就是直接利用太阳能的装置。假如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200kg、25℃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温升高到75℃。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J/(kg·℃)。

(1)太阳能热水器内水的温度变化了多少摄氏度?(2)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3)若用干木材来加热这些水升高到相同温度,干木材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需要多少干木材?(已知干木材的热值为q=1.2×10J/kg)

27.小柳买了一台全自动豆浆机,下表是这个豆浆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图21甲是豆浆机的主要结构:中间部位是一个带动刀头的电动机,用来将原料进行粉碎打浆;外部是一个金属圆环形状的电热管,用来对液体加热煮沸。图21乙是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的过程中电热管和电动机交替工作时的P—t图象。(1)豆浆机正常加热时的电流是多少?(2)豆浆机正常加热时电热管的电阻是多少?

(3)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总共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28.横截面积均为S=1cm的物体A与塑料B粘合成一个粘合体,全长为L=50cm。粘合体放入水2中时漂浮在水面,浸入水中的长度为4L/5,如图22所示。现将浮出水面部分切去,以后每浮出水面一部分,稳定后就把它切掉。已知ρ水=1.0×103kg/m3、ρ33B=0.4×10kg/m,g=10N/kg。求:(1)粘合体未被切前,A底面受到水的压强;(2)粘合体未被切前的总质量;

(3)第一次切掉后,稳定时浸入水中的长度;(4)第四次切掉后,稳定时浮出水面部分的长度。

2017年广西柳州市中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A.158毫米 B.158厘米 C.158米 D.158千米 【答案】B 命题立意:长度的估测

解析:本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成年人的身高在165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58cm=1580mm=1.58m=0.00158km左右。故选:B。

2.如图1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少摩擦的是:

【答案】D 命题立意: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如何将其与理论联系在一起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对选项A,自行车的刹车装一块橡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选项A不合题意;

对选项B,汽车轮胎表面有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选项B不合题意;

对选项C,登山时要穿防滑靴,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选项C不合题意;

对选项D,给轮滑鞋的转轴表面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故选D。

3.如图2所示情况中,力没有做功的是

【答案】B 命题立意: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判断力是否做功问题。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一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注意三种不做功的情况:一是有力没距离;二是有距离没力;三是有力有距离,但力的方向与通过距离相互垂直。

对选项A,将鸡蛋从下上举起,人对鸡蛋施加了力,鸡蛋在力的方向上最终通过了距离,所以人对鸡蛋做了功,故选项A不合题意;

对选项B,人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有力,但物体没有通过距离,故没有做功;故选项B符合题意;

对选项C,推着小车前进,对小车有一个力的作用,小车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推力对小车做了功,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对选项D,沿着斜面把汽油桶推上车厢,人给油桶一个向上的力,油桶向上移动了距离,人对油桶做功;选项D不符合题意;答案:B

4.如图3所示的用电器中,利用电动机工作的是

【答案】A 命题立意: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解析:本题考查电动机的原理、电流的热效应,利用电动机工作的特点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热效应工作的电器特点是把电能主要转化成内能。

对选项A,电风扇核心部件是电动机,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制成的,故选项A正确;

对选项B,电灯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内能,使灯丝温度升高达到白炽状态而发光,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选项B错误;

对选项C、D,电热水壶、电饭锅工作时,都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选项C、D错误。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5.如图4所示实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答案】C 命题立意:杠杆的分类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杠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对选项A,铁皮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选项A错误; 对选项B,手动抽水机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选项B错误; 对选项C,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选项C正确; 对选项D,开酒瓶的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选项D错误;故选:C。

6.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5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D 命题立意: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方法。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对选项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选项A错误;对选项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选项B错误;对选项C,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接触的太少。选项C错误;对选项D,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选项D正确。故选D。

7.如图6所示,属于平面镜成像的是

【答案】A 命题立意:光现象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现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光的反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等相关的现象在生活中均非常常见,且有一定的相似性,应把握其实质,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区分各种光的现象。

对选项A,蜡烛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属于平面镜成像,故选项A符合题意;

对选项B,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是由于来自筷子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光线看去,所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像比物体的位置高,属于光的折射,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对选项C,用放大镜观察标本上的细微部分是利用了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正立的虚像的原理,属于光的折射。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对选项D,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像,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答案】C 命题立意:声现象知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首先,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肯定能发出声音,但由于人的听觉范围、响度大小、是否有介质的限制,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得见;其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对选项A,声音可以在空气、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故选项A错误; 对选项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选项B错误;

对选项C,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选项C正确;

对选项D,振动的物体能够发声,但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不一定都能听到,如没有介质,响度太小,振动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故选项D错误。故选:C。

9.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两个灯泡都发光的是

【答案】B 命题立意:电路的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串并联电路的电路的分析判断。判断开关闭合后,两灯是否能同时发光,可以从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来分析:电源短路会造成电源烧坏、用电器不能工作;用电器被短路会造成被短路的用电器不能工作。

对选项A、由图知,开关闭合后,发生电源短路,两盏灯都不能发光,故选项A不符合要求; 对选项B,由图知,开关闭合后,两灯泡并联,两盏灯都能发光,故选项B符合要求; 对选项C,由图知,开关闭合后,左边灯泡L1被短路,只有L2发光,故选项C不符合要求; 对选项D,由图知,开关闭合后,左边灯泡L1被短路,只有L2发光,故选项D不符合要求;故只有选项B说法正确。故选:B。

10.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V1、V2的示数分别是U、U1、U2,关于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U=U1=U2 B.U>U1+U2 C.U<U1+U2 D.U=U1+U2 【答案】D 命题立意: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认识。由电路图可知,两灯串联,电压表V1测L1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L2两端电压,电压表V测两灯的总电压(电源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U=U1+U2.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1.各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9所示,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答案】D 命题立意: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对二力平衡分析判断。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分析,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对选项A,由图可知,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A错误; 对选项B,由图可知,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B错误; 对选项C,由图可知,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C错误; 对选项D,由图可知,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D正确。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

12.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按图10所示电路进行实验,观察到电磁铁甲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比电磁铁乙多。此实验说明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是()A.线圈的匝数 B.电流的大小 C.电流的方向 D.电磁铁的极性 【答案】A 命题立意: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实验,主要考查了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由图知,甲、乙两线圈串联,所以通过甲、乙两线圈的电流相等;甲的线圈匝数明显比乙的线圈匝数多,实验观察到电磁铁甲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比乙多;所以此实验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危害健康,即使只有很少人吸烟,整个场所也会充满烟味,这说明分子不停地。物质中的分子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答案】无规则运动;排斥 命题立意:分子热运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扩散现象、以及分子作用力的了解和掌握。首先,由于烟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在空气中进行扩散,所以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其次,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排斥。

14.落久水电站位于广西融水县贝江下游,已列入广西域内西江流域柳江控制性防洪工程之一。落久水电站用拦河坝提高水位,被提高了水位的水下泄时,冲击水轮机的叶轮,带动发电机发电。在这个过程中,水的 能转化为水的动能,水的动能转化为 能。【答案】重力势;电 命题立意: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析:本题考查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高处的水流下来时,水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冲击水轮机的叶轮,是水的动能转移到叶轮上;水轮机的叶轮带动发电机发电,将叶轮上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故答案为:重力势;电。15.今年起,柳州本地生产的宝骏E100电动汽车已经提供给市民试驾。电动汽车比汽车对环境污染(选填“大”或“小”)。电动汽车安装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 传播信息。

【答案】小;电磁波 命题立意:信息的传递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能源的利用以及电磁波的利用。首先,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汽车的使用可有效地减少一氧化碳及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烟尘等的排放,进而减少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其次,电动汽车安装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和发送信号要靠电磁波传递,所以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故答案为:小;电磁波。

16.图11是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从图象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线段AB表明,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答案】晶体;不变 命题立意:熔化图象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晶体与非晶体有关的信息。从图象上看,AB段是温度不变的,所以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是晶体;从图象可看出AB段是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故答案为:晶体;不变。

17.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用电器的开关要安装在(选填“火线”、“零线”或“地线”)上。如果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选填“不可”或“可以”)直接泼水灭火。【答案】火线;不可

命题立意:电与热、生活用电

解析:本题主要通过生活中的实际考查安全用电规则。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开关应该接在火线与用电器之间,这样在检修电路时断开开关,切断火线,可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再泼水浇灭,因为生活用水是导体,直接泼水会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故答案为:火线;不可。

18.A砖长、宽、高分别为0.4m、0.2m、0.1m,它的重为160N,A砖的密度ρA= kg/m。另一种外形跟A砖一样的B砖,如图12所示,当A砖侧放、B砖立放在水平地面时,A、B砖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将A、B砖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体积后,两砖对地面的压强变化之比△pA:△pB=。g取10N/kg 【答案】2×10;1:1 命题立意:密度、压强的及其计算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密度的计算以及柱状固体的压强问题。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用压强计算式p=F/S 和p=ρgh(适用于实心柱体对支撑面的压强)进行分析解答。

(1)由G=mg可得,A砖的质量为:mA=G/g

33=160N/10N/kg=16kg A砖的体积为:VA=0.4m×0.2m×0.1m=0.008m,则A砖的密度为:

ρA=mA/VA =16kg/0.008m =2×10kg/m

(2)当A砖侧放、B砖立方在水平地面时,A、B砖对地面的压强相等,pA=pB,规则固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F/S=G/S= mg/S

=ρVg/S=ρShg/S=ρgh 所以 ρAghA=ρBghB 即ρAg×0.2m=ρBg×0.4m 所以ρA/ρB=0.4m/0.2m

=2/1 将A、B砖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体积,底面积不变,对地面的压力变化是切去的部分,即:

△F=△G=ρV切g 所以,两正方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之比: △pA:△pB=ρAV切g/SA:ρBV切g/SB

=ρA/SA×SB /ρB

=(2/1)×(0.2m×0.1m)/(0.4m×0.1m =1:1 故答案为:2×10;1:1。

19.如图13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处于R/4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继续向右滑至中点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V,则电源电压为 V;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R0与R的电功率分别达到最大值P0、P,则P0:P=。【答案】12V;4:1 命题立意:欧姆定律、电功率

解析: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电功率的综合计算。故答案为:

由电路图可知,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当滑片在R/4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1=R/4,且与R0串联,由欧姆定律I=U/R可得,电路中电流:I1=4V/(R/4)=16/R 总电路中:U=I1(R1+ R0)=(R/4+R0)×16/R U=(4+16R0/R)①

当滑片在中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2=R/2,且与R0串联,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I中=(4V+2V)/(R/2)=12/R 总电路中:U=I中(R2+ R0)=(R/2+R0)×12/R U=I中(R2+ R0)=(6+12R0/R)② 解①②式可得:U=12V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R0的电功率达到最大值P0,根据I=U/R,P=UI可得: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为零时,R0的电功率达到最大值:P0=U/R0

2333

3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R的电功率达到最大值P,根据I=U/R,P=UI可得:

Pm=UR/R2=(U-U0)/R2=[U-UR0/(R0+R2)]/R2 Pm=UR2/(R0+R2)=UR2/[(R0-R2)+4R0 R2] 当R0=R2时,使R的电功率有最大值P P=Pm=U/4R0

所以:P0:P=U/R0:U/4R0=4:1 答案:12V;4:1

20.把边长L=0.5m、密度A=0.6×10kg/m的正方体A放入底面积为S=1m的盛水容器中,如图14甲所示。将物块B轻放在A的上面,容器中的水面上升了0.01m,如图14乙所示,则物块B的质量为 kg;在这个过程中,A重力做功的大小为 J。已知ρ水=1.0×10kg/m,g取10N/kg.【答案】10;22.5 命题立意:物体的浮沉及功的计算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功的计算、浮力的计算,涉及到重力和密度公式,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1)将物块B轻放在A的上面,A增大的排开水的体积:

△V排=S△h升=1m×0.01m=0.01m 则增大的浮力:△F浮=ρGB=△F浮=100N 则物块B的质量:mB=GB/g

=100N/10N/kg =10kg(2)根据G=mg和ρ=m/V可得,A的重力:

GA=mAg=ρAVAg=0.6×10kg/m×(0.5m)×10N/kg=750N 将B放在A的上面时,A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量:

△h浸=△V排/SA

=0.01m/(0.5m×0.5m)=0.04m 如图所示,可得△h浸=△h升+d,所以,A下降的高度: d=△h浸-△h升=0.04m-0.01m=0.03m 根据W=FS可得A重力做功:W=GAh=750N×0.03m=22.5J 故答案为:10;22.5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第21、22小题各2分,第23小题5分,第24小题6分,第25小题9分,共24分)

21.图15所示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足球,请画出足球受力的示意图。3

333水

233

2222222

222

2g△V排=1×10kg/m×10N/kg×0.01m=100N

333根据二力平衡可得,物块B的重力:

【答案】命题立意:力的示意图 如答图

解析:本题考查了画力的示意图关键是找出确定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了两个力,重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要牢记足球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足球的重心在球心,画一竖直向下的线段,标出箭头,记为G;同时画出足球受到的支持力。如图所示。

22.图16所示,请标出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答案】如答图

命题立意:磁场、磁感线及其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了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已知电流由右侧流入,根据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使四指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外部磁感线由N指向S。故答案为:如答图所示

23.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小龙和小柳测量小明跑40m的速度。(1)小龙和小柳用(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40m的路程。(2)小柳担任计时员,他用(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小明跑步的时间,他应站在 处(选填“起点”或“40m”)。

(3)小龙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明跑完40m路程,小柳计时如图17所示,由图可知,小明跑40m所用的时间为 s。(4)小明跑40m的速度是 m/s。【答案】(1)卷尺(2)秒表;40m(3)8(4)5 命题立意: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原理和计算公式的应用。

(1)因为要测量速度的大小,需要测量出路程和时间,由于测量的路程较大,因此选择卷尺来测量路程,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计时如图17所示,由图可知,小明跑40m所用的时间为8s;

(2)测量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t 小明跑完s=40m所用时间为t=8s,所以平均速度: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v=40m/8s =5m/s 答案:(1)卷尺(2)秒表;40m(3)8(4)5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18所示,可确定出焦距f= cm(选填“0”、“10”或“20”)。

(2)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的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3)移动蜡烛距凸透镜30cm处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

(4)当移动蜡烛距凸透镜15cm处时,光屏上会出现的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他将蜡烛再靠近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答案】(1)10.0;(2)同一高度;(3)实;照相机;(4)放大;右 命题立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要熟练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1)由图中,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为:

f=20.0cm-10.0cm=10.0cm(2)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3)蜡烛距凸透镜30cm处时,即u>2f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照相机;

(4)当移动蜡烛距凸透镜15cm处时,已知f=10cm,则f<u<2f,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如果他将蜡烛再靠近凸透镜一些,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这时光屏应向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故答案为:(1)10.0;(2)同一高度;(3)实;照相机;(4)放大;右

25.(1)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选取了一个标有“2.5v”、额定功率约为1W的小灯泡和必要的实验器材。

①根据电功率P=UI,小明画出实验电路图如图19甲所示,图中①应接入,②应接入。V”或“○A”)(以上两个空均选填“○②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几乎接近最大值时,小灯泡仍然不亮,且电压表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③经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后,小明连续进行了3次测量,并把测量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下列表格中,其中第2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9乙所示,此时的电流为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2)在我市农网改造中,小柳家从村口通过进户线接入220V的家庭电路。电工师傅想测试小柳的电学知识,他让小柳用电压表、两个标有“220V 550W”、“220V 1100W”的电炉R1、R2以及开关,连接成如图20所示的电路。只闭合S0、S1,电压表示数为214.4V;当闭合S0、S2,断开S1时,电压表示数为210.4V。①上述现象可概括为,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越低。②造成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降低的原因是。

③当闭合S0、S2,断开S1时,整个家庭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 W。

A;○V;(2)断开;小灯泡短路;(3)0.48;1.2(2)①用电器功率越大,线【答案】(1)○路上电阻分压越多;②线路上有电阻的分压;③1052 命题立意:电功率的测量综合实验题

解析:本题考查了电表的使用、注意事项、故障分析、电表读数、求灯泡电功率等,对电表读数时要先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然后再读数,是测量型电功率综合实验题。(1)①表和用电器串联,是电流表;②表和用电器并联是电压表;

(2)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很大,说明电路有电流,是短路,电压表无示数.则可能与电压表并联的灯泡短路;

(3)由图乙所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8A,灯泡额定功率根据P=UI可得:

P=2.5V×0.48A=1.2W(4)如图20所示,家庭电路总电压为220V,①分析前后电压表的读数减小了,原因是用电器与输电线电阻为串联,当用电器功率增大时,由P=UI可知,电压不变,则电流增大了,造成输电线电阻的电压增大,故上述现象可概括为接入的用电器功率越大,线路上电阻分压越多;②线路上有电阻的分压;

③当闭合S0、S2,断开S1时,电压表示数为210.4V 设用电器的额定电阻不变,根据I=U/R,P=UI可得:

R2=U/P2=(220V)/1100W=44Ω

整个家庭电路总电流:I2=U2/R2 =210.4V/44Ω=4.78A 整个家庭电路消耗的电功率:P总=U总I总=220V×4.78A=1052W A;○V;(2)断开;小灯泡短路;(3)0.48;1.2(2)①用电器功率越大,故答案为:(1)○线路上电阻分压越多;②线路上有电阻的分压;③1052

四、综合应用题(第26小题6分,第27小题8分,第28小题10分,共24分)

26.太阳能是个巨大的能源,直接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太阳能热水器就是直接利用太阳能的装置。假如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200kg、25℃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温升高到75℃。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J/(kg·℃)。

(1)太阳能热水器内水的温度变化了多少摄氏度?(2)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3)若用干木材来加热这些水升高到相同温度,干木材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需要多少干木材?(已知干木材的热值为q=1.2×10J/kg)【答案】(1)50℃;(2)4.2×10J;(3)3.5kg 命题立意: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热量计算

解析:本题考查了太阳能热水器使用、吸热公式计算、燃料燃烧放热计算。

77322(1)太阳能热水器内水的温度变化值:

△t=75℃-25℃=50℃

(2)根据Q吸=cm△t可得,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 =4.2×10J/(kg•℃)×200kg×50℃ =4.2×10J(3)由题知,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根据Q放=Q吸=mq得,Q放=4.2×10J,需要干木柴的质量:

m′=Q放/q =4.2×10J/1.2×10J/kg=3.5kg 答:(1)太阳能热水器内水的温度变化了50℃;(2)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4.2×10J;(3)若用干木柴来加热这些水升高到相同温度,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需要3.5kg干木柴。

27.小柳买了一台全自动豆浆机,下表是这个豆浆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图21甲是豆浆机的主要结构:中间部位是一个带动刀头的电动机,用来将原料进行粉碎打浆;外部是一个金属圆环形状的电热管,用来对液体加热煮沸。图21乙是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的过程中电热管和电动机交替工作时的P—t图象。(1)豆浆机正常加热时的电流是多少?(2)豆浆机正常加热时电热管的电阻是多少?

(3)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总共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答案】(1)5.5A;(2)40Ω;(3)6.678×10J 命题立意: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

解析:本题题考查的是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电功公式的综合应用。(1)根据P=UI可得,豆浆机正常加热时的电流:

I1=P1/U =1210W/220V =5.5A(2)由I=U/R可得,豆浆机正常加热时电热管的电阻:

R1=U/I1 =220V/5.5A =40Ω

(3)由乙图可知:加热时间t1=9min=540s,电动机工作时间t2=2min=120s,加热消耗的电能:

W1=P1t1=1210W×540s=6.534×10J 电动机工作消耗的电能:

W2=P2t2=120W×120s=1.44×10J 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总共消耗的电能:

W=W1+W2=6.534×10J+1.44×10J=6.678×10J

545

455

777

773答:(1)豆浆机正常加热时的电流是5.5A;(2)豆浆机正常加热时电热管的电阻是40Ω;(3)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总共消耗的电能是6.678×10J。

28.横截面积均为S=1cm的物体A与塑料B粘合成一个粘合体,全长为L=50cm。粘合体放入水中时漂浮在水面,浸入水中的长度为4L/5,如图22所示。现将浮出水面部分切去,以后每浮出水面一部分,稳定后就把它切掉。已知ρ水=1.0×10kg/m、ρB=0.4×10kg/m,g=10N/kg。求:(1)粘合体未被切前,A底面受到水的压强;(2)粘合体未被切前的总质量;

(3)第一次切掉后,稳定时浸入水中的长度;(4)第四次切掉后,稳定时浮出水面部分的长度。

【答案】(1)4×10Pa(2)0.04kg(3)0.36 m(4)0.00256m 命题立意: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及阿基米德原理和密度公式的应用。根据漂浮时浮力和重力相等列出相应的关系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粘合体未被切前,粘合体漂浮在水面时,浸入水中的长度为4L/5,可得:

浸入水中的长度:h1=4L/5=4×50cm/5=40cm 根据p=ρ水333332

5gh可得,A底面受到水的压强: 333p1=1.0×10kg/m×10N/kg×0.4m =4×10Pa(2)粘合体未被切前,粘合体漂浮在水面,浸入水中的长度为4L/5,根据F浮=ρF浮=ρ水

gV排可得:

g(h1S)

2=1.0×10kg/m×10N/kg×(0.4m×1×10 m)=0.4N 根据二力平衡有:F浮=G=mg m=0.4N/10N/kg=0.04kg(3)当第一次把它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去后,稳定时浸入水中的长度h1,根据二力平衡有:

F浮=G1,ρ=m/V可得: ρ水gV排=m剩1g 3333

-4-4-4

222

-431.0×10kg/m×10N/kg×(h1×1×10 m)=(m-m截去1)g 1.0×10kg/m×10N/kg×(h1×1×10 m)=(0.04-ρB×0.1×10)×10N/kg 1.0×10kg/m×(h1×1×10 m)=(0.04-0.4×10kg/m×0.1×10)

0.1×h1=(0.04-0.004)h1=0.036/0.1=0.36 m(4)第一次把它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去后,稳定时浸入水中的长度h1,稳定时露出水面长度h01;

h1=4L/5-h01

根据二力平衡F浮=G1有:

ρρ 水水33

-4gV排=m剩1 g g(4L/5-h01)S=(mg-ρBL g/5)S h01=ρBL/5ρ水 同理可以求得, 第二次把它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去后,稳定时浸入水中的长度h2,稳定时露出水面长度h02

h02=(ρB/ρ水)(L/5)

同理可以求得, 第四次把它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去后,稳定时浸入水中的长度h4,稳定时2露出水面长度h04 h404=(ρB/ρ水)(L/5)

=(0.4×103kg/m3/1×103

kg/m3)4

上一篇:单位开展文体活动简报下一篇:高分子化工材料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