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委述职报告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区党委述职报告(精选8篇)

社区党委述职报告 篇1

三年来,柏堰社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带领广大群众,与时俱进,努力拼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良好的地域优势,做好各项工作。在群众的支持和党员干部、村民队长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拆迁和社区由总支升格党委等大事。现将社区三年来的工作向组织汇报,向领导和在座的各位党员报告。

一、对社区过去工作的总结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社区各项事业硕果磊磊,曾先后被省委组织部授予“五个好”村党支部标兵、省司法民政部门授予“民主法治示范村”、“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XX市委授予“创先争优奔小康”先进村党组织、XX市综治委授予“平安村(居)”、县委县政府授予“发展乡镇企业优秀村”等多项光荣称号。这些成绩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更离不开社区党委班子的辛勤努力,现将主要做法陈述如下。

(一)深入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1、抓好支部及两委班子自身建设。三年来,我们认真抓好各党支部和两委班子成员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坚持党员“三会一课”制度,开好支部大会和支委会,规范党建工作,抓好年末“小学教”活动。去年6月27号,我社区由党总支升格为党委,成为XX县第一个社区党委,这是我们社区全体党员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桃花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

2、积极开展活动,增强党员凝聚力。社区党支部为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体现党组织的活力,经常性开展活动以增强凝聚力。我们每年都组织党员外出学习,在刚刚过去的党的90岁生日之际,社区党委特别组织全体党员赴皖南XX县考察,再次重温党建立的伟大光辉历程,以更加珍惜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更加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去年7月份的那场洪灾,我社区组织党员干部赴一线抗洪救灾,将群众连夜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有效地把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0**年甘肃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社区党委第一时间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向灾区献爱心,党员踊跃捐款10万余元,充分体现了我社区党员强大的凝聚力。

3.培养和发展新党员。党支部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认真做好了培养、发展,三年来社区党委共发展4名正式党员,5名预备党员,接受入党申请书20余份,大大增强了党员队伍的新生力量,在党内外形成了“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良好工作作风。

(二)关注民生,民政、低保、医保、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社区救助制度落到实处。民政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社区干部细致了解民情,对特困户经常关心,并上门慰问。自我社区制定“大病救助”制度以来,已为很多看不起病的群众解了燃眉之急,三年来,我社区为看不起病的群众共补助20多万元的医疗费。此外,我们还为特困党员设立了专项资金,每年春节都为70岁以上的老人发压岁钱,使社区居民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2、各项保障做到了应保尽保。社居委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国家的城市居民低保政策,及时掌握低保对象的信息,动态补充删减,及时更新。去年XX县作为全国新农保的试点县之一,比其他地方早10年享受养老保险政策。社居委在接到消息后,广泛宣传,最后经社区两委研究决定,每人每年给与90元的补贴,每年总计须补贴30余万元,这一举动大大减轻了群众负担。此外,我们还积极宣传新型农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村干部上门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截至目前,社区医保已实现百分百覆盖。

3.关注教育,实施“人才激励”工程。社区每年均拿出专款奖励考上大学的社区子弟,考上一本以上的每人奖励3000元,二本每人奖励2000元,对考上大学的困难学生给予特殊资金支持,到目前为止,我社区范围内没有出现过一例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学生。自2010年下半年开始,社区子弟从小学到初中所有读书费用全部由社居委掏腰包,目的是减轻社区群众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激励学生们发奋学习,长大了懂得感恩、回馈社会。

(三)维护社会稳定,抓好综合治理工作,打造“平安社区”。

1、稳定压倒一切,责任重于泰山。对维稳工作,社区坚持一年365天不断人,24小时值班制度,夜班还有警车巡逻,全程监控,社区无一例上访现象发生,为上级部门分忧,也确保了辖区的稳定。

2、加强流动人口、房屋租赁规范化管理。由于我社区处于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较多,加之去年征收拆迁之后,群众居住普遍分散,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社区管理的难度。但是社区依然坚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辖区常住人口,外来暂住人员,重点人员进行调查、登记。对小区租赁户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辖区民警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各项普法宣传教育。

(四)开展优质服务,抓好计生服务工作。

加强基础管理,做好经常性工作。社区近年加大了对计划生育知识的宣传力度,使育龄妇女了解计生政策,生殖健康知识,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对城市无业人员、下岗人员、人户分离人员和外来人员进行摸底,建立台帐,及时向计生办反馈辖区的计划生育信息,及时了解流入育妇的生育情况,流动人口查证验证率达100%。

(五)建设优美的人居环境

为了响应XX市大建设的需要,也为了建设更加优美的社区环境,自2010年6月份起,我社区开始了大范围的拆迁。拆迁面积之大、时间之紧是前所未有的。社居委在接到上级指示后,迅速成立了拆迁安置工作小组,以片长、村民组长为核心的20多名村干部全部上一线广泛宣传政策、做群众工作、动员拆迁。短短3个月的时间,我社区拆迁面积达9.8平方公里,近3000多户租居在本镇及外地,给我们的日常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在社区全体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和努力下,社区在拆迁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和人员安全事件,拆迁这一阶段工作顺利结束,受到上级领导的极大好评。县委书记陈晓波同志亲自莅临我社区查看指导工作,并对我社区拆迁工作予以充分肯定。拆迁后的柏堰将进行重新规划,我们拟在大蜀山脚下、柏堰坝旁边建立“堰湖山庄”小区和一个以文化休闲健身为主题的农民公园。农民公园预计占地200亩,周围配备篮球场、羽毛球场、钓鱼台、乒乓球台等一些健身娱乐设施,村民可以在此打球、垂钓、开展水上运动。平时我社区还可充分利用公园广场,组织文艺演出、播放爱国影片、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组织体育比赛活动,将该农民公园打造成为展示柏堰人民良好精神风貌的一个平台。届时,该公园将成为全市一流的农民公园,园内以植物造景为主兼顾园林建设,依托柏堰湾巨大的水域面积,突出人与自然、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建成后这里曲桥回转,亭台错落,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男女老少不出村庄就能游公园,精神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

二、对柏堰未来发展的展望

我社区之所以能取得上述成绩,离不开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以及在座各位党员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借此机会,我向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谢!我决心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利用同时担任翡翠社区党总支和柏堰社区党委书记的便利条件,有计划地组织两社区互助互学,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开阔眼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力扶持村办集体企业、广纳贤才,为社区发展提供更强大的物质保障和智力支持;入户拜访党员、村民,关心群众疾苦、了解群众心声,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最好服务;建立辐射周边数公里的大型农贸市场,既带动群众就业,方便群众生活,也增强柏堰在周边的影响力;搞好拆迁后的安置和小区规划,优化拆迁户居住环境,为群众建立一个更加幸福美好的家园。

社区党委述职报告 篇2

1 资料来源

(1) 社区基本资料:由社区居民委员会, 新建街道办事处提供。 (2) 患病资料:来源于本社区门诊、居民免费体检、居民健康档案、定性资料调查。 (3) 死亡资料:来自本社区的统计和新建街道派出所。 (4) 居民危险因素和不良习惯:来源于对社区居民的随访和健康档案资料。

2 辖区基本情况

2.1 辖区特点

新建街道隶属昌邑区辖区, 位于昌邑辖区西北角6.5公里处, 南与哈达湾街相接, 西面与虹园开发区相接, 北面与幸福开发区七家子村相接, 东面是松花江市区下游岸段, 隔江与龙潭区辖区相望, 属城乡结合部。所辖地域面积为5.73平方公里, 全街辖三个社区, 分为新邑东区、新邑西区和新邑北区。社区总户数5990户 (东区1887;西区2638;北区1465) , 服务人口15521人, 60岁以上人口2064人, 育龄妇女4403人, 已婚妇女3101人。居民多为中钢吉铁和联营公司职工及家属。属城乡结合部。

辖区内的商业网点有新邑街商业一条街, 街内有百货日杂, 五金交电, 饭店, 粮店, 副食, 浴池等大小139个单位;街办综合市场一处。街道辖区内文教、卫生医疗方面, 辖区内有小学1所 (迎宾路小学) , 幼儿园4个 (私立)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 个体诊所3个, 药房5个;铁合金厂文化宫1处;社区内还有健身馆等文体活动阵地。

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由原吉林市和平医院 (二级乙等医院) 转型后成立的, 现仍属中钢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管理。我中心设有内科、外科、全科诊室、妇科、中医科、口腔科、康复科、电诊科、放射线科、检验科、药剂等科室, 共有医护人员40人, 其中副主任医师5人, 可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

2.2 社区人口学特征

见表1~表7。

2.3 社区低保、残疾情况

新建街现有低保户578户, 1049人。其中东区174户, 326人;西区264户, 471人;北区140户, 252人。

新建街现有残疾人228人, 其中智残39人, 肢残91人, 视残33人, 听残20人, 精神残45人。虽然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不多, 但因为大多属于劳动能力丧失者, 对家庭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这些人是社区康复的主要对象。

2.4 收入状况

辖区整体经济水平在吉林市位于低水平, 退休者收入中低位, 人口平均收入约1000元。

2.5 居住情况

居住平房385户, 楼房5605户。

2.6 饮用水情况:均用自来水。

2.7 家庭卫生状况:卫生普遍好。

2.8 改厕情况:除1-4栋三家共用一个卫生间外, 其余家庭均独立卫生间。

2.9 卫生管理情况:辖区配有公共厕所2座, 无垃圾箱, 垃圾日产日清, 卫生保洁员67人。

3 疾病谱特点

3.1 社区人群死因情况

见表8。

3.2 社区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病死率情况:

2010年社区人口出生率2.6%, 病死率6.8%, 人口自然增长率-4.1%。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

3.3 社区人群主要疾病患病顺位

见表9。

4 影响居民健康的行为危险因素

见表10。

5 定性资料调查结果

5.1 主要的健康问题

召开社区医务人员座谈会, 认为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是高血压、冠心病和结石。其病因可能和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5.2 需要的主要卫生服务

社区医务者任务, 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健康水平, 最主要的是加强宣教, 定期健康体检, 早发现, 早治疗, 提高居民自我管理水平。

6 卫生政策情况

积极落实省、市卫生局社区办下达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政府加大对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

7 社区主要的卫生问题

(1) 社区人口文化程度偏低。 (2) 人口老龄化趋势。 (3) 社区位于老工业区, 普通工人、离退休人员及无业人员多, 经济收入位于全市低水平。 (4) 调查社区35~60岁人群中, 高血压、脂肪肝、心电图改变占前三位。 (5) 2010年居民死因顺位, 前三位分别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 (6) 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缺乏体育锻炼、生活无规律、吸烟、饮酒、超重、口味重、生活压力大等。其中缺少体育锻炼、吸烟是主要的不良因素。

8 社区优先干预内容

从统计情况分析, 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是高血压, 其病因可能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高血压又是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因此对高血压的干预是工作的重点。优先干预的危险因素依次为不锻炼、吸烟、饮酒、超重或肥胖、口味重。

9 实施措施

我们利用多种方式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知识讲座、疾病预防宣传、发放各种宣传单以及门诊“一对一”的健康教育等向居民宣传健康卫生知识, 提高居民健康卫生知识水平, 逐渐改变不良生活行为, 减少健康危险因素对居民的影响。重点是慢性病人群, 具体措施如下:

9.1 加强社区健康教育

广泛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提高社区居民自我保健知识, 引起社会对高血压防治的关注;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 提高社区人群及其并发症防治的知识和技能, 树立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信念鼓励社区居民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 减少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流行,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发生, 改善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提高健康水平。

9.2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管理

对社区内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评估, 根据危险分层纳入不同的管理级别。将低危、中危、高危患者分为一、二、三级管理。根据不同级别, 定期进行随访和监测。

10 总结

新建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 交通不便。社区人口老龄化, 文化程度偏低, 社区居民对基本卫生知识了解不多, 不能充分认识危险因素对健康的严重影响, 缺乏健康保健、疾病的诊治常识, 人均收入低于全市最低收入标准,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社区居民就医和遵医行为不足, 有病不能及时得到医疗。由于生活环境处在吉林市重污染区, 使居民慢性病、恶性肿瘤发病率高, 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生活不规律、高盐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行为较多所谓积习难返, 种种不利健康的因素不是几天几个月能改善和纠正的, 需要全体居民、我们医辽疗卫生服务人员及各级政府部门的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行。社区内残疾人是弱势群体, 我们要加强对残疾人的康复治疗工作, 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 使他们逐步回归社会。社区慢性病人群中高血压居首位, 是我们重点解决的卫生问题。

由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隶属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的吉林市和平医院 (二级乙等医院) 转型后成立的。长时期资金投入不足, 造成医疗设备陈旧, 医护人员少。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我们要不断更新设备,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 不断提高对居民的管理和疾病的治疗水平, 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 改善不良生活行为, 降低危险因素, 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以达到全民健康的目的。

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调研报告 篇3

一、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现状

社区是城市组织中的重要细胞,城市居民对社区的概念越来越深刻,对于社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当前社区越来越趋向大型化、多功能化,更注重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和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人们渴求的不仅是居住面积的增加和环境设施的配套,更重要的是生活质量,特别是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文化恰恰是提高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人居生活环境空间质量的最有效方式和途径。社区需要文化,同时,社区本身也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所谓社区的文化功能,反映的是社区对于提高公众的素质、培育公民意识、发展新型人际关系、凝聚社区个体、实践社区自治等作用。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作用力,对社区的每个成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发展社区文化的目的正是要发挥社区的文化功能,以便影响社区人、塑造社区人、教育和完善社区人.

(一)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群众参与热情不断高涨

为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据了解,市北区的主要文化节庆活动有:(1)欢乐青岛——广场周周演。(2)“欢乐大家庭”社区文化艺术。(3)“知识与学习”半月一讲。(4)萝卜会·元宵山会。各类文化节庆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

(二)文化设施日趋完善,居民文化生活得到改善

近年来,青岛市加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建设了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在社区文化体育设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建成了众多文化活动的基础场所,逐步完善了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社区文化设施普及率较高。为了使居民拥有更大活动空间、更多的活动场所,近年来,街道、社区都建图书室和综合活动室,配置图书阅览室桌椅、文化活动电脑,电视、音响器材等娱乐活动设施配套齐全,健身馆、全民健身点等,基本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需求。

(三)设有简易健身器材等的户外锻炼场地备受群众欢迎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参加体育锻炼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的“必修课”。设置了简易健身器材的全民健身场地“走”进小区,既给市民锻炼了身体,又给予居民相互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融洽了彼此间的关系。社区体育文化正一天天红火起来。在调研中了解到,对于体育健身场所及设施安置地点的要求,居民的选择集中在小区广场或小山头公园、露天健身场所设施这两项上。文化设施的健全,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强了城市的服务功能,改善了居民文化生活。

(四)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提高居民文明素质

街道、社区依托迎奥示范广场和社区文化中心,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科普画廊等社区宣传阵地,对广大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及时正确地进行宣传引导,通过利用街道、社区基层党校、活动中心和市民文明学校等阵地,定期开展文明知识大课堂系列活动,利用社区课堂向居民宣传奥运礼仪知识,举办奥运安保知识讲座,礼仪、音乐、舞蹈等培训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讲座、授课、座谈、知识竞赛等形式,切实提高辖区居民的文明素质以及对奥运知识的知晓率。为了满足社区居民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街道积极探索创新活动载体,坚持以人文本,从社区实际出发,精心打造了特色楼道,创建了精品小区这一文化品牌,用先进的文化知识感染和熏陶社区居民,为构建和谐社区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一是以奥运精神鼓舞人,街道结合迎奥主题活动,将一些奥运知识、奥运帆船知识、奥运冠军形象、奥运场馆、徽标等图片展出在楼道内,形成了一组迎奥文化楼,让居民在感受奥运氛围、了解奥运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居民的爱国热情;二是以书香文化熏陶人,将一些古代、现代的名人名言、名人简介、名人图像等内容展现在每楼的楼道内,使整个书香楼道书香四溢;三是用科普知识启发人,选取贴近居民生活需要的健康小知识、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等张贴在楼道内,打造了养生楼,为居民的健康生活提供帮助,使居民在养生知识的启发下,热爱生活,科学养生。居民们看到焕然一新的楼道,高兴地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日子过得真是有滋味”。

二、目前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存在的問题

市、区政府长期以来非常重视社区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在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方面、在保存社区文物和民俗方面、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基本上满足了居民的文化生活需要。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社区文化发展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约略说来,有如下几点:

(一)社区居民参与文化生活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社区文化的对象是社区成员,如果他们对社区文化的参与意识不强,甚至毫不关心,那么社区文化的开展就很困难。社区文化管理的主体是社区成员(包括居民和社区单位)。就居民而言,有以下情况值得注意:一是参与社区生活的面不够。二是社区文化活动好不容易组织起来,但参与者却总是一些“熟面孔”,这基本上是所有社区文化活动面临的难题。三是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下降。

(二)社区阅览室等文化设施开放率较高、利用率不高

在调研中发现,社区阅览室拥有率较高,开放率也较高。在调研中,“每周开放五次以上(包括五次)”的社区阅览室占总数的7.4%;“每周开放四次以上”的占22.4%;“每周开放两到三次”的占23.2%;“每周开放一次”的占15.1%;“每周一次也不开”的占31.9%。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许多社区图书馆(室)开放时间同居民上班、上学时间冲突,书籍数量有限、品种不多,内容相对陈旧等。

(三)现代家庭娱乐设备对社区公共文化的冲击

随着电视机、DVD、家庭影院等现代娱乐设施普及到家、家户户,使得社区公众对社区公共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有所下降。例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各大城市几乎每个街道有一个电影院,但现在许多电影院都不复存在,有的被改造掉了,有的被出租掉了,剩下的也艰难维持着。这些局面迫使人们重新反思公共文化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由于公共文化本身的衰退,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人在思想上开始轻视社区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四)社区文化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居民对精神文化需要也呈现了增长趋势。根据调查,该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现状是时间偏少,双休日用以安排文化生活的时间半天以下的居多,绝大多数居民文化活动局限于市内;项目单一,半数以上的居民以影视娱乐为主。

(五)社区文化人才匮乏

从广义上说,社区文化人才伍应包括街道和居委会的相关人员及社区文化机构的工作人员;从狭义上说,则主要指街道社区文化职能部门及社区文化机构(文化站等)的工作人员。就文化站工作人员来说,许多社区存在青黄不接的状况。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影响,社区文化站效益不好工资低,无法留住现有的文化人才,更不可能吸引新的优秀人才近来。另一方面,即使留下来的人员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虽工作勤恳,却很难纳入事业编制,评职称困难,参加专业培训的机会也不多。这些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制约了社区文化的发展。

以上情况表明,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和管理尚存在许多问题,亟需努力加以解决。

三、对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思考

(一)急需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参与意识

为了提高社区成员的参与度应当努力做到:(1)加强社区文化服务,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切实解决社区成员最关注的问题。(2)针对社区成员的文化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3)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形成社区文化特色。社区内一般都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及文化人才等资源,对这些资源的挖掘、配置、利用可形成本社区的文化特色,提高社区文化含量,并激励社区成员的参与热情。

(二)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投入的力度,完善有关的文化管理政策

关于社区文化设施,有条件的社区应建立标志性文化设施,在建筑风格上应体现本社区文化的个性特征,在场地上应达到一定的规模,在功能上应具备综合性的项目。城市社区应当特别重视文化经费的投入问题。社区文化设施的建造及社区文化活动需要一大笔资金。一方面应建立政府、社会、个人等多渠道投入的机制。从社区的角度看,可建立社区文化事业发展基金,也可接受社会各方的资助,甚至可由独家企业资助,制定基金章程,通过一定的程序投入社区文化设施和社区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走产业化道路,引入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由政府、企业、个人来共同投资、开发、运营。以“自立、自养、自兴”为发展策略,引入市场机制,走产业化道路,推进滚动发展。

(三)必须重视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注重抓好专业和业余两支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做到力量互补。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对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应实行“稳定队伍,提高素质”的方针。要不断提高街道、社区文化管理人员的素质。可采取“输血”的办法,向社会招聘有志于社区文化事业、年纪较轻的人员加盟文化队伍,同时,可安排大专院校有关专业毕业生到文化站工作。

(四)树立社区文化创新意识,实现教育社会化

社区党委述职报告 篇4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社区党委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及廉洁自律相关要求,与社区居委会紧密协作,在广大党员、居民群众、驻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根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的需求认真开展各项服务工作,顺利完成了本的各项目标任务,社区发展、治理进一步推进。根据xx街道工委2019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工作部署,现将xx街社区2019年党建工作及本人履职情况报告如下,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予以评议。

一、继续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建设核心要义和部署要求,切实增强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作为社区党委书记,我深知社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动社区全体党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各项部署,学习贯彻省、市、区委社区发展治理部署要求。坚持参加区委及各部门举办的社区书记主任业务培训会x次,给社区各支部党员讲党课x次,组织开展党建专题学习x次;组织社区党委、各支部、两新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联系社区实际问题,研究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成效;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思路举措,统筹推进社区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区、街道中心大局和群众需求服务。截止目前,社区党委开展专题学习会议x次,基层党组织学习会x次,共xxx余人次参加。围绕主题教育,组织全体党员、群众参观庆祝新中国成立90周年大型成就展;组织全体党员回顾自己入党初心和入党誓词;组织党员观看《我和我的祖国》红色电影;社区党支部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和“蓉城先锋”网络平台开展远程教育,全年共组织党员收看“蓉城先锋·党员微课堂”网络示范课12期,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从而提高党员素质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全体党员、群众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

二、勤政务实,努力完成目标任务,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新气象新作为通过“青健联盟”项目的持续推进,突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对区域内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带头参与社区治理,参与社区重点项目,提高党员、社区干部解决问题、发展创新的能力,为社区发展治理、转型升级发挥积极作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三会一课”“固定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严格落实和方式创新。

(一)强化社区党委的职责,助力社区发展。

全年开展“百日攻坚”行动,排查各类消防、治安、稳定等风险隐患xxx件,建立问题台账,处理整改xxx件,上报x件。牵头完成社区亲民化改造项目,扩展社区公共空间服务功能,提升社区自治、共治能级,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全年参与社区重大项目、重点工作,深入社区院落和重点企业走访,协调解决群众和企业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xx个。指导、督促社区全年公共服务项目x个,老旧院落改造项目x个。

(二)完善社区党委建设的组织体系。

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薄弱环节,2019年对缺失党委成员进行补选。增设社区民警为党委副书记,增强党组织覆盖的深度和广度,继续解决基层党支部虚化、弱化、边缘化的问题。社区党委着力在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强化党组织服务功能、助推社会治理等方面下更大功夫,落实好网格化管理服务,不断巩固党委的引领作用。开展“三分类三升级”工作,x个党支部进行了公开承诺,并针对个别党支部书记缺失、“三会一课”不规范、固定党日不固定、党员教育效果不好等问题进行了指导整改。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基础建设。

三、加强党性党风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作风纪律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纵深

通过xx区纪委、xx街道纪工委工作要求,结合社区“微腐败”工作的深入推进,通过专题工作会、上级纪委专项督查、“阳光问廉”坝坝会、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反腐案例以及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等形式,不断增强自身及社区全体成员思想觉悟、党性修养;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到讲党性、讲原则,遵纪守法,履行党风廉政主体责任,贯彻落实“一岗双责”,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向社区延伸。2019年通过社区微党校持续开展党课学习、党员培训,累计培训xxx余人次。围绕“xx社区”创建工作,严格按照党章、党规、党员廉洁自律准则和社区的各项规章制度约束社区“微权利”,强化“微腐败”专项治理,收集掌握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环保、作风、能力、制度等五类突出问题,并建立问题台账,积极研究寻求解决办法,逐一销账,截止目前,反映问题全部解决。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了各类廉洁小短片、廉洁动漫以及发放廉洁宣传品等宣传资料,通过多种形式使大家更多的了解社区在党风廉政工作方面的开展情况。着力推动社区“两委”班子工作作风转变。

四、工作体会和存在不足及整改措施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社区全体同志一起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社区党员群众、辖区单位的共同努力。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的看到,社区“两委”依然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总结、加以改进,自身学习仍需要进一步加强。主动履行“一岗双责”的意识还有待加强;对党建工作和社区治理的有机结合思路不宽,工作创新办法不多;社区党支部活动效果参差不齐,活动形式相对单一,支部书记能力有待提高;社区自组织发展力度有限,发挥作用能力不强,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有待加强。

社区党委述职报告 篇5

工区街道滨涪社区党委书记 窦柏容

(2018年2月1日)

辖区各共建成员单位,各位党员同志、各位居民朋友:

根据街道党工委统一安排,我就2017年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履行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抓党建工作情况作如下报告,有不对和不妥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我将虚心接受,并加以改正。

一、履行职责情况

(一)加强学习,使社区党组织学习常态化。一是加强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省委第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的学习。首先社区党委及时组织辖区党组织、党员和居民群众第一时间收听、收看大会实况;其次及时组织宣讲,邀请联系社区市总工会领导作十九大精神专题宣讲;再次各党支部采取不同形式组织学习、讨论;最后组织党员参加了市委组织部推广的“绵州先锋”APP有关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测试知识竞赛。二是持续开展“两学一做”.社区党委按照要求做到了“工作力度不减,主要措施不减,着力点不减,突出特色创新”思路,持续发力。三是“三会一课”常态化。健全党组织正常秩序,按照要求每月最后一个周五召开党委会,各下设支部定时召开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做到了学习制度化、系统化。

(二)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抓责任落实。按上级组织的相关要求,明确了年度党建目标任务,落实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了党建第一责任人承诺。社区党委班子成员和各下设支部书记均与社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二是抓好部署检查。与下设党组织签订目标责任书,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工作和基层党建“3+2”书记项目深入开展。三是抓好党建宣传。做好了党建信息报送、动态宣传;四是做好了滨涪社区公众微信号和党建QQ群的日常管理,坚持工作日对微信公众号和党建QQ群信息推送和更新。

(三)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抓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两个责任”.一是认真组织党纪党规学习,履行好“一岗双责”责任,开展“中梗阻”专项整治,督促社区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二是认真开展“微腐败”专项整治,杜绝“乱作为、慢作为、不作为”现象;三是扎实开展了纪律教育月活动,根除“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和服务群众“措施不力,方法简单,态度生硬”的现象;四是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入党誓词;持续开展“三全服务”、“24365”工作法。

二、特色亮点工作

(一)探索党建工作新方式,推进城市党建再上新台阶。一是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设置新模式,拟在星河湾小区建立小区党支部;二是向“两新”组织派驻党建指导的工作格局,加强对“两新”组织党的建设指导;三是与联系社区的市、区两部门开展互过组织生活。

(二)巩固市级统战工作示范站。深入扎实开展“三到位、三优先”,通过完善社区统战台账、健全帮扶机制、开展双向服务、发挥统战对象优势等工作,统战工作取得新成效,得到居民和统战代表人士的充分肯定。

(三)推进依法治理,成功创建法治示范社区。以创建市、区法治示范社区为契机,开展普法宣传、设立法治宣传阵地和法治宣传墙,提高居民学法、守法、用法主动性;培育法治意识,营造法治氛围;坚持依法治理,维护社区和谐,推动社区治理法治水平,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群众的诉求;完善居民公约,优化自治制度,开展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等工作,接受了全市法治示范社区集中考评,成功创建了市级和区级法治示范社区。

三、抓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有待进一步加强。作为党建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充分发挥下设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够,对党员干部中出现的理想信念缺失教育帮助不够。

(二)干部队伍管理有待提高。在抓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方法不足,班子分工尚不够科学,部分工作分工不明确,对社区一般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三)基层党建工作抓得不够实。“从严管党治党”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深入研究新常态下党建规律不够。

(四)社区党员人数多,部分党员先锋意识“淡化”.社区党员人数多,部分党员先锋意识“淡化”.由于社区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涉军党员人数多,既得利益诉求多元,由于改革过程造成了部分利益受到损害,产生负面情绪,存在先锋意识“淡化”现象。

(五)党建载体单一。社区党建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吸引党员积极参与不够。

四、2018年工作打算

(一)党建工作计划。一是健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和工作制度。坚持把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党建工作首要位置的战略思想,切实加强对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指导;二是深入开展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扎实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管理。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发挥非公党建指导员作用,完善“两新”组织党建保障工作机制。规范社区“大党委”工作运行机制、积极发挥好成员单位作用;四是做好新形势下的发展党员工作。加大在优秀青年居民、退伍军人和非公企业优秀人士中发展党员力度,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五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严格执行党员党性量化考核和民主评议党员实施办法;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途径和办法,实行党员分类管理,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不断完善更新流动党员台账;六是创新抓好党员先锋行为办法的实施。抓好党员“先锋岗”的设置,“责任区”的划分和“先锋工程项目”的实施工作,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服务居民群众、维护和谐稳定、强身固本中当先锋、创佳绩,使党组织和党员成为攻坚克难的生力军。七是根据《关于在新一轮千名干部进社区帮助工作中开展“双报到三服务”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社区党委组织双报到党员在社区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下,通过“关爱失独家庭,用心传递温暖”项目,使失独家庭进一步感受到“老有所依”和“老有所乐”,让他们逐渐走出失去孩子的痛苦,重新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二)经济发展思路。一是加强协税护税工作,确保辖区税源做到应收尽收;二是加大对辖区空置资源信息掌握,及时了解辖区在建工程情况,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申报工作;三是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和申报工作,年度完成街道目标任务;四是依托现有资源,做好楼宇经济发展和培育;五是做好经济统计工作。

(三)社会治理构想。一是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处早处小,防止矛盾纠纷升级和事态扩大;二是强化社区治理,继续做好“三治协同”,推进社区治理水平提高,实现“社区管理、社区治理、区域共治”协调发展;三是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四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和日常巡查检查,确保辖区不发生大的安全生产事故;五是继续做好市级、区级法治社区巩固提高,使“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法治意识成为每位居民的自觉行动;六是做好网格日常巡查、管理、服务等工作。七是继续做好禁毒工作。

社区党委述职报告 篇6

一、主要工作

(一)主动担当作为,守好群众健康防线。

(二)深化主题教育,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三)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四)丰富组织生活,突出党建阵地作用。

(五)加强区域化党建,实现党员共管、资源共享。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党务工作不熟悉。

(二)党员教育管理措施单一。

(三)党建工作方法创新不够。

(四)落实制度不到位。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党建创新工作方法亟待提高。

二是不能持之以恒有效落实组织制度。

三是好人主义思想。

四、下步工作思路及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创新党建工作新思想。

(二)加强制度建设,为党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三)加强管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四)部署措施,做好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2020社区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2020年,在X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巩固xx党建计划全面提升年计划,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现将2020X社区党建工作述职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主动担当作为,守好群众健康防线。

疫情防控期间,划分为X个网格,每个网格也是一个疫情检测点。明确一名“社区”党员包保

。要求社区网格员管好、管严、管紧,各自把各自网格内的人员排查清楚,做到栋不漏户、户不漏人。把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细化压实。同时发挥党群议事点作用,发挥党员、社区群众代表作用,把疫情防控的各项任务都交给网格,像一颗颗旗子下在网格点上,时时掌握网格动态信息,明确网格员属地责任,对武汉返乡人员信息排查,做到人员准确、上报及时、信息全面。组织成立了“老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扎扎实实做好舆情引导、防疫宣传,真正实现了大喇叭喊起来,小喇叭动起来,横幅拉起来,宣传海报贴起来,一封信发到人手一份,把手机都用起来,抖音短视频、微信发起来,能用的宣传手段一样不落。

(二)深化主题教育,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一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灵活运用集中学、网络学、帮助学、宣传学等学习形式,书记上党课X次,进一步增强党性意识。

二是持续开展“三反两树”和“我是党员向我看齐”活动,先后涌现出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典型,例如:助人为乐好党员X、教书育人好党员X等。三是以“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为宗旨,持续开展五个“百家”活动,即:进“百家门”,知“百家情”,问“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温暖困难群众,给其送去政府的关怀,春节、七一慰问困难党员X名,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全力打造“十支队伍”,全心服务辖区居民。

(三)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一是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加业务培训和素质教育活动,利用每周二社区例会,进行党务工作者专职培训XX人次,组织外出学习XX人次,开展逐社观摩X次,邀请专家指导社区党建工作2次,聘请党校教授开展党建专题教育X次。

二是进一步加强社区“两委”班子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能力强、思想好、作风实、熟悉社区管理、热心为居民服务的X人后备干部队伍和X名学历高、能力强的党支部书记队伍。三是严格落实“双推双评三全程”制度,2020年预备党员转正共计X名,发展党员X名,X名工作人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四)丰富组织生活,突出党建阵地作用。

一是斥资X余万元,着力打造X社区党组织示范点,建立了党建文化长廊墙及党群活动中心,并被任命为X区第二批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共接待市委组织部、X大酒店、X社区、X小学、X路小学等检查学习观摩XXX人次,充分发挥党建示范点的引领作用。

二是整合辖区党员资源,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组建了X社区夕阳美艺术团和X红韵合唱团两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并多次参加市、区组织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在去年XX月份市组织的“喜迎十九大”大型演出活动中获得了两项金奖。三是创立了廉政文化小院“清风苑”,打造了X党代表工作室,在社区形成了浓厚的风清气正的廉洁氛围。

(五)加强区域化党建,实现党员共管、资源共享。

一是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充分发挥社区区域化党建的共驻共建作用,积极吸纳辖区X区行政服务中心、X公司、X医院、X路小学、X中学等X家单位作为共建单位,签署共驻共建协议X份,解决各类问题X余件。

二是充分发挥辖区党组织和党员的主体作用,与X小学举行庆七一党的基础知识竞赛、与X医院协商开展医学科普讲座活动、与X中学开展“读书日”活动、与X行政服务中心开展书记上党课、与X举行乒乓球赛等多种形式的共驻共建活动X人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一年来的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党务工作不熟悉。

社区已配备专职副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并配备了X名学历高、能力强的支部书记,建立了X人后备干部队伍,但是新配备的干部任职时间较短,工作经验不足,不熟悉党务知识,支部会议记录简单、不规范,内容不详实,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没有详细记录,存在补记、漏记现象,影响了班子整体合力的发挥。

(二)党员教育管理措施单一。

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社区在对党员管理教育方面,模式僵化、内容单一,基本上沿袭了传统做法,局限于定期组织读书看报、座谈讨论的小圈子里,广大党员普遍反映缺乏趣味性、灵活性和实效性,降低了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导致一些党员对党员活动兴趣不浓,出席率不高。

(三)党建工作方法创新不够。

在党建工作上过于依赖过去的经验和做法,在探索创新上缺乏突破点和亮点工作。热衷于从事具体行政事务工作,忽视了应由自己主抓的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特点规律认识不深、把握不够,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透,对解决矛盾问题的措施方法创新不多,习惯于用传统的经验做法指导工作。

(四)落实制度不到位。

执行党建工作制度不够严格,对党员的教育、监督、管理流于形式,消弱了党建制度的刚性和严肃性。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党建创新工作方法亟待提高。

随着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域不断扩大、要求社区党组织必须具有较强的统揽全局、组织协调的能力,并研究出更多新方法得以创新,为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虽然社区领导班子建设得到了加强,但与快速发展的社区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存在着处理具体问题的方法单一,只注重宏观的发展思路,细节问题有所欠缺。

二是不能持之以恒有效落实组织制度。

忙于日常事务,落实制度不到位,对上级精神思想认识程度不一,存在问题思路不清,社区组织党员学习不深入,运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效果不明显。

三是好人主义思想。

认为工作人员平时工作辛苦,对于上班迟到早退、浏览网页、玩手机逛淘宝等现象没有及时制止和追究责任,对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和谈话提醒做得不够,例如年初制定的《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并没有严格落实下去,还没有形成按规矩办事的工作氛围,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

四、下步工作思路及主要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在今后落实党建工作中,我一定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扎实抓好社区党建工作。

(一)提高认识,创新党建工作新思想。

一是深刻认识党建工作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到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上、难点上,体现在各项业务工作的落实上,形成与业务工作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局面,充分发挥好党建工作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二是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探索建立共驻共建新模式,推进定期开展1次党群议事会为居民集中提供平台,商议“自家”大事、难事,真正实现事务共商、资源共享、建设共管、活动共办。三是加强在职党员作用发挥,学习先进经验,将在职党员与社区志愿服务有机结合,联合辖区志愿服务队,每月开展1-2次医疗救助、法律咨询、环保创卫活动等服务。四是切实抓好党建工作载体创新,通过社区微信等公众平台,联合辖区商铺针对服务群体需求组织好十分钟便民服务,使居民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需求满足,同时通过网站招募有一技之长的愿意服务居民的志愿者,整合社区资源,扩大服务群体。

(二)加强制度建设,为党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规范基础性工作,继续加强党员干部理论水平,认真学习党的政策方针,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提高社区党员、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一征三议两公开”等组织生活制度情况。利用每月召开的党建会议,积极参与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二是要在党建工作中体现出制度的严肃性,强化制度观念,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不能认为制度是活的,需要的时候就执行,不需要的时候就不执行,使制度失去应有的严肃性和约束力。例如利用“双推双评三全程”制度规范党员发展,要用积分制管住党员,对存在的问题不掩盖、不回避、不上交,敢于较真碰硬,要坚持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党性不讲私情,勇于自我批评,敢于相互批评,不断提高党内生活的原则性和战斗性。

(三)加强管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一是提升党建阵地,着重在X小区、X小区和X小区内、楼栋里加强党建阵地建设,将党建氛围的营造由社区工作站拓展到社区全覆盖,依靠小区内原有的老党员,发挥带头作用,全面提升社区党建阵地对党员、群众的吸引力。

二是优化党员结构,抓好党员发展,为党的发展提供优质、新鲜血液。注重发展文化程度较高、返乡务工人员入党,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同时,重视做好困难党员等特殊党员群体的管理工作,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四)部署措施,做好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社区党委述职报告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1月间共49例应用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在纳入研究前均符合卫生部药品ADR监测中心制定的药品ADR判断标准。其中男26例, 女23例, 年龄9~79岁, 平均年龄 (38.4±2.5) 岁, 上呼吸道感染者25例, 支气管炎者18例, 支气管肺炎者6例。

1.2 研究方法

由我社区医院专门的医务人员负责搜集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信息, 分别将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并将信息录入EXCELL表格,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性别与年龄分布

如表1所示, 49例应用阿奇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患者中, 男26例 (53.1%) , 女23例 (46.9%) , 比例为1.13∶1, 15岁以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所占的比例最大, 为46.9%。

2.2 给药途径

我院阿奇霉素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和口服两种, 本次49例调查对象中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的患者有40例, 占81.6%, 口服所致不良反应的患者有9例, 占18.4%。

2.3 不良反应出现时间

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42例 (85.7%) , 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7例 (14.3%) , 此外首次用药出现不良反应44例 (89.8%) , 连续用药≥2次出现不良反应5例 (10.2%) 。

2.4 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

不良反应共涉及7种类型, 其中以消化道反应所占的比例最大, 为32.7%, 所有不良反应类型的具体临床表现见表2。

3 讨论

阿奇霉素作为一种抗菌药物, 文献[3]报道:阿奇霉素对多种细菌都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如革兰阳性以及革兰阴性需氧菌、厌氧菌、军团菌、衣原体等, 且其具有许多特异的优点, 组织选择性较高, 可用于治疗特异组织的炎症反应而不会对其他组织造成不必要的伤害[4], 因此目前在基层医院的应用较为广泛, 其抗菌效果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菌细胞中的50s核糖体进行结合, 干扰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以达到杀菌作用[5]。随着阿奇霉素在临床频繁的使用, 其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呈现增加的趋势, 从而引起了临床的关注, 通过研究其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 探讨有效预防或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干预措施。

本文结果表明: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与性别关系不大, 不良反应多发生于15岁以下患者, 这与何丽冰[6]的报道一致, 这可能是与低龄患者的生理、重要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有关, 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因此临床用药过程中, 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同时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以确保儿童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在给药途径方面本文发现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所占的比例较大, 这与静脉用药生物利用度高有关, 且在滴注速度过快或浓度过高时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因此建议在使用阿奇霉素时应尽量使用口服制剂, 若病情需要必须静脉给药时, 应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滴速, 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7]。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多出现在用药1h内, 因此用药开始后医务人员需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 一旦发现异常, 应立即停药, 并给予相应的处理。阿奇霉素引起的不良反应类型多样, 临床表现复杂[8], 医务人员需对常见的不良反应及临床表现熟悉, 用药期间加强观察, 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处理, 此外在用药前必须认真询问患者的过敏史, 应了解患者的家族史和既往有无药品不良反应史, 以确保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 临床在使用阿奇霉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使用方法, 用药期间加强对患者的观察, 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保证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分析本社区医院应用阿奇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 (ADR) 情况, 了解阿奇霉素的药物特点, 为临床合理使用阿奇霉素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1月间49例应用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9例应用阿奇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患者中, 男26例 (53.1%) , 女23例 (46.9%) , 比例为1.13∶1, 15岁以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所占的比例最大, 为46.9%。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不良反应40例, 占81.6%, 口服所致不良反应9例, 占18.4%。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42例 (85.7%) , 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7例 (14.3%) , 此外首次用药出现不良反应44例 (89.8%) , 连续用药≥2次出现不良反应5例 (10.2%) 。不良反应共涉及7种类型, 其中以消化道反应所占的比例最大, 为32.7%。结论:临床在使用阿奇霉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使用方法, 用药期间加强对患者的观察, 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保证用药安全。

关键词: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社区医院,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董华.阿奇霉素与氨苄西林-舒巴坦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最小成本分析[J].中国药房, 2007, 18 (14) :1050.

[2]魏锦绣, 张虹云, 崔向丽, 等.32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 2010, (1) :52-55.

[3]华冬梅.阿奇霉素的临床作用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4) :168-169.

[4]韩勇, 张学萍.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84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 13 (10) :170, 181.

[5]庞洲, 查赣, 许尔凤.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探析[J].北方药学, 2013, 10 (7) :100-101.

[6]何丽冰.阿奇霉素致不良反应98例报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 2013, 6 (8) :79-80.

[7]施向红.阿奇霉素不良反应145例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 (16) :2436-2437.

社区党委述职报告 篇8

关键词: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1—0159—03

前言

本调查以某街道(简称A街道)为个案,以其所辖各社区为对象,采用资料搜集、抽样问卷、实地访谈等方式,对社区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进行专项调查。A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1年5月,辖区面积120.8平方公里,辖区居民约33 547户124 600人。下设社区办等8个科室,辖5个社区,现有正式职工55人,聘用人员22人,退休人员9人,共86人。

一、社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特点

1.街道是政府在社区行政管理系统的核心。市政府已将许多社会管理权力下放、转移给街道,实行行政部门的专业管理与街道办事处的综合管理相结合,以后者为主的管理模式。A街道办事处的主要职能:负责本辖区社区党建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民政、武装、文化、再就业、统战、宗教、华侨事务、残联、老龄、人民防空和爱国卫生工作,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指导社区居委会工作等。

2.在街居层面上构建社区的社会服务系统。A街道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首先,在各社区通过居委会对各物业公司工作的引导、监督,提高社区服务的水平。例如,在某社区居委会的敦促下,物业公司在该社区增设减速带,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其次,通过建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社会组织,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再次,由街道倡导、居委会牵头,引导居民成立各种互助性、公益性服务组织,切实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3.积极构建社区居民的自治参与系统。首先,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机制;其次,以培育各类社区活动群体为契机,带动广泛的社区参与和互动。以某社区的宏扬合唱团为例,此合唱团的成立过程虽一波曲折,但经过三年的发展,现在团员的参与程度无论是对团内事务还是对社区事务都已明显提高。

二、社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A街道各社区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颇具特色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社区建设与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应有作用,为中国社区建设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得到了广泛的赞誉。2010年,国家领导人来视察时,作为社区建设样板单位的A街道作了重点接待工作。即便这样,在社区工作的过程中,依然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角色的转换不到位。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A街道,承担了大量的政府职能。所谓的政府角色转换,在实际工作中,就是将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大量职能由市、区政府,进一步下放到了派出机构即街道,却没有放权给社区。以往是市政府、区政府管了许多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现在则由街道来扮演以往上级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依然是管了许多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

2.街道管理体制的问题日益突出。当前,街道管理体制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街道与居委会的关系错位。二者名义上的指导关系被实际的领导关系所取代。长期以往的这种工作关系,使得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也认为自己是“政府工作人员”。在调查中,某社区居委会主任说:“我们作为最基层的政府工作人员,理应为老百姓办实事。”A街道的书记似乎是开玩笑而又认真地说,下面的工作人员(指居委会正式工作人员)考核权在街道,他们的工作内容能不向上吗?

3.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服务管理体制。由于社区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各有关方相互合作。但由于各方主体的工作着眼点不同,在工作过程中就会存在着矛盾、甚至会有冲突。由于缺乏统一协调的服务管理体制,对于居民需求的满足不到位、不及时。

4.社区中非政府、非盈利组织发育迟缓。社区工作主要由街道“指导”下的居委会来做,其他的非政府、非盈利组织有些社区根本没有,即便有些社区有,发育也很迟缓、甚至先天不足,严重影响了社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社区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具有活力的领导动员机制。A街道的工作方式依然是过去的行政命令一条龙式。工作的开展完全以上级的命令为指挥棒,指到哪儿,下面打到哪儿。下面缺乏工作的主动性,用工作人员的话讲,考核权在上面,能不听从命令吗?

2.缺乏规范有序的民主管理机制。在社区发展的过程中,已认识到民主的重要性,并对民主的具体内容进行过理论的探讨,但苦于缺乏有效的实施策略和实践基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很多内容只是流于形式。

3、缺乏便捷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居民的参与意愿低、参与频率低、参与积极性差,更有一些居民对社区事务是不闻不问。究其原因,概述起来有两方面:一是参与途径短缺。由于街居的工作不是很到位,许多居民对于需要居民參与的社区事务不知情,于不知中丧失了参与权;二是参与动力不足。有些较关心社区事务的活跃居民,通过有限的途径曾有过自己意愿的表达,但收效甚微,甚至倍受打击,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参与积极性。

4.缺乏稳定可靠的财力筹集机制。社区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充裕的资金做后盾。从A街道资金的筹集来看,名义上有三种途径:一是政府的资金投入;二是社会捐助;三是社区服务的收入。但从实际工作的开展来看,由于受到历史、文化、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加之受到人们收入水平的限制,社会捐助所筹资金非常有限;由于社区服务的非营利性,限制了其收入所得。这样,社区工作所需的绝大多数资金依然来自于政府投入(在调查中,有些社区所需资金完全由政府投入)。由于缺少对社区建设资金投入的硬性规定,导致收入多少无定数、弹性浮动较大等情况,影响了社区建设步伐。

三、完善社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策略

随着政府工作重心下移,社区提供了社会事务管理的基层平台,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如何完善社区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意义深远。

(一)完善社区管理体制的策略

1.要切实转换政府角色。首先,要明确政府角色定位——宏观管理,即制定、完善有利于社区工作开展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引导社区中介组织的有序、健康运作,公正、合法地保障社区成员的公共权益。其次,在角色定位的基础上,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宏观规划,信息、政策引导,行政协调,财力支撑。最后,应切实地转变政府职能,做到简政放权,从大量社会事务中解脱出来,将一些服务职能交给或归还给社区去做。把政府部门的精力用在研究社区发展的方针政策上来,推动社区开展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指导、支持和帮助社区开展工作,培植社区的造血功能,加强对社区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发动引导广大居民和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

2.完善社区自治的相关法律制度。以法律或规章等形式,明确社区内包括居委会在内各权利主体的活动,确定社区组织的职能定位,将街道与社区关系给予法律定位。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让社区居民真正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效果会更好。当然,由于法律出台的烦琐性,在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出台之前,各地可以从实际出发,先行制定地方性法规,明确社区自治的法律地位、自治章程、产生程序等,以及自治组织的权限、工作程序等。这样,便于摆正街道与社区的关系,使得居委会不再是街道的腿,让居委会等自治组织自己走路。

3.建立市级统一协调机构——社区管理委员会。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市级社区领导机构——社区管理委员会,制定本市社区建设中、长期規划并指导实施;发挥市级政府资源整合优势,做好协调工作并实现区域内部的资源共享,为社区建设提供财力支持;实行街道办事处与社区管理委员会“双轨并行”的管理模式,支持与配合社区管理委员会探索社区自治管理的有效途径。这种高层领导机构的建立,便于统筹、协调、处理各方主体之间的关系,避免资源浪费、能量内耗,更好地促进社区发展,更到位、及时地满足居民的需求。

4.构建新型的组织体系。A街道各社区内部组织结构最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是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居民委员会,还有依托于社区居民委员会在社区成立的各类社区服务载体,如社区志愿者、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介等。新型组织体系的最大亮点是有发达的社区中介组织。政府的职责依然体现在宏观层面上。社区居民委员会负有对社区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综合管理和协调的职能,社区工作者应当从依赖政府“等、靠、要”的姿态中解放出来,确立居民自治、自强不息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将培育社区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的繁重任务承担起来,主要包括:调查研究、制定计划;民主协商、科学决策;深入发动、组建到位;检查指导、发挥作用;民主评议、登记备案等,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分工、责任到人。

(二)完善社区运行机制的策略

1.建立具有活力的领导动员机制。首先,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其功能应主要是围绕推进社区的动力而形成,政府与社区居民目标越一致、越协调,运行的推动力就越大。变“你们”为“我们”,改变工作作风,秉承“一心一意和居民交朋友,千方百计为居民办实事”的服务宗旨。其次,作为居民自治组织的居委会,其功能应主要是围绕社区的聚合力而形成,促进社区运行的规范有序。此外,还要引进市场运作机制,其功能主要是围绕社区经营与服务的活力而形成,保障社区运行的可持续性。三者之间互为联系、互为制约,形成具有活力的领导动员机制。

2.建立规范有序的民主管理机制。逐步健全和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积极拓宽居民参与的渠道和途径,使社区居民切实享有对社区自治组织的选举权、罢免权和监督权以及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社区建设与居民自身利益的关联度和参与渠道的通畅,提高社区居民的民主自治水平。

3.建立便捷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社区参与机制的构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构建居民的参与平台。应以居民代表会议、居民议事会、户代表会议等法定性平台为主,以社区志愿者队、服务队等非法定性平台为辅。第二,在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分别建立“民意调查”、“居民议事会”等制度,加强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与沟通,赢得居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第三,实施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政务、财务、服务等内容全部公开,建立社区居民直接评议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工作和街道和居委会干部制度,千方百计地激发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

4.建立新的财力保障机制。以往街居组织为增加收入,以解燃眉之急,也自办了一些经济项目,虽然取得了一时的经济效益,但却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甚至引发了关于街居组织职能的社会大讨论:是解决社会事务、还是达到经济目标。街居组织应该从经济项目中全身而退,转向创造优良社区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大力发展,以此丰富社区税源,把社区财政收入的“蛋糕”做大,在此基础上运用财政支付转移的办法,来解决社区组织的经费来源,并形成一种良性的基层财力机制。这样既可降低对政府投入的依赖性、又可缓解社区服务收入有限的问题。同时,政府财政资助应更加灵活与多样,避免规定的太死、限定的太多。

尾声

调查结束之际,作为主要的调查人员,心中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社区建设的步伐加大了、社区发展的速度加快了、居民对社区的认知度提高了;忧的是居民自治还远未实现。A街道的书记直言不讳地讲,“居委会的自治程度应该在三分之一左右”(据笔者看,这是个乐观的估计)。当然,对于居民的自治程度,这种表述并不一定科学,但它却表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居民自治,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道路下一篇:有关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