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重组的再思考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并购重组的再思考(精选8篇)

企业并购重组的再思考 篇1

2012年07月27日 15:27 来源:《化学工业》2011年第12期 作者:傅向升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8 摘要:通过列举实例,证明了并购重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并购重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企业要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在慎重与果断中选择并决策并购。

自工业企业诞生以来,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就一直伴随着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特别是随着企业规模地不断扩大,跨国公司间的并购重组就更为突出。许多案例表明,企业每进行一次并购重组就像人体注入一次新鲜血液,会带来新的生机,市场占有率就不断扩大,核心竞争力也会大大提升。无论是洛克菲勒、摩根、西门子、阿尔科特、波音;还是我们熟悉的石油化工领域,如:埃克森美孚、BP、巴斯夫、杜邦、ICI、拜耳、陶氏等,特别是罗地亚、朗盛、先正达、赢创更是并购重组后新生的跨国公司。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内企业对并购重组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并购重组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举措;是企业调整结构的重要方式;是企业实现世界一流目标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随着中央为鼓励企业提出的“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国内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日益活跃。据统计,新公布的中国500强公司中,有182家企业在2010年进行了并购重组活动,比2009年增加了28家,比五年前增加了约50家:这182家企业共并购重组了1 112家企业(平均每家并购重组6家以上),比2009年增加了255家,比五年前增加了700多家。并购重组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举措

做大与做强存在着辩证关系,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做强是关键,做大是基础。“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企业的做大做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然,不顾核心竞争力的单纯追求规模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很多跨国企业都是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做大做强的,从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过程看,就是一部不断并购重组而走向世界市场并确立所经营领域霸主地位的发展史。以我们都熟悉的拜耳公司为例,拜耳公司成立于1863年8月1日,在近15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次次的并购重组,每次并购或重组都使拜耳公司的业务登上一个新高峰。特别是近20年来:1990年,拜耳并购诺瓦公司在加拿大的合成橡胶业务,成为世界最大的合成橡胶供应商;1994年,拜耳并购美国制药公司莱昂戴尔的非处方药业务;2000年又并购了莱昂戴尔下属的多元醇业务,成为世界最大的聚氨酯原材料供应商;2001年又出巨资并购了安万特作物科学集团,成为世界作物保护领域的领先者;最近也是最大的一次重组是2003年拜耳将化学品部和聚合物业务的13合并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即朗盛公司。今天的拜耳核心业务集中在医药保健、营养品和创新材料领域,列世界500强第178位,全球化工100强第11位。朗盛是一家世界级的特殊化学品供应商,专业竞争力很强,销售收入达71亿欧元,列全球化工100强第43位。并购重组是企业调整结构促进发展的重要方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国有体制改革不断取得突破,企业自新世纪以来踏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企业关键词:并购重组,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投资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大量重复性建设的情况,造成我国企业布局不尽合理、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组织结构也不尽合理;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都比较粗放;经济发展中结构失衡、过度竞争、秩序混乱、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效率低下等问题比较严重,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差距还比较大。所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推进“调结构、转方式”摆在了国内企业的面前,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并认真践行的重大课题。如果还继续按照过去的模式,不顾资源、不顾环境、不计成本地继续沿着重复投资扩大下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无从谈起的,企业将难以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的竞争。

很多企业家已经认识到这一危险的存在,近几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都加大了结构调整的力度。按照市场规律,通过并购重组可以促进企业间的优胜劣汰,可以优化经济的布局,使结构趋于合理;可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可以完善产业链,提高企业的产品附加值;可以合理规划,有效地规避同业和企业间的竞争;可以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以我们熟悉的杜邦公司为例,杜邦公司成立于1802年,在近21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将并购重组作为不断优化结构、提高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当杜邦由一家最大的火药公司发展成为一家世界最大的跨国化工公司的时候,并购重组的步伐加大了。20世纪80年代,杜邦调整并缩减通用产品的生产,将经营重点转向高附加值、高收益的专用化学品领域。20世纪90年代,杜邦开始更大规模地调整重组,退出上游的石油业务,再次收缩通用化学品业务,加大并购、合资和创新力度来发展专用化学品、材料科学及生物科学,并将产业延伸到医药、电子化学品和生命科学领域。21世纪以来,杜邦再次加大重组和调整的力度,出售了医药业务,分拆了纤维业务,专注于电子和通讯技术、高性能材料、涂料和颜料技术、安全防护及农业与营养。今天的杜邦公司列世界500强第284位,全球化工100强第9位,是一个以创新为先导的高科技公司,是全球核心竞争力最强的化工公司之一,正在向第三个百年跨越。并购重组是企业实现世界一流的重要途径

由于跨国公司在我国业务的不断开展与扩大,国内市场已经呈现国际竞争的局面。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80多家进入了我国,如果我们的企业只在国内从事生产经营,虽然面对的也是跨国公司的竞争,但对国际竞争的规则、发达国家的经济环境以及法律环境都难以熟悉,将难以成长为跨国公司,很难提高我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如何走出去,又是需要我们认真并慎重思考的问题。

经过百年来的工业化进程,特别是二战以来的现代工业革命,很多行业都处于成熟期,在国外投资建厂、平地起建生产装置,在有些地区也就是不发达地区是可取的,但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就不适宜。要走进发达国家,在激烈并强烈的市场中练就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搏击市场的能力,就应抓住有利的时机积极地寻求国际并购与重组,这是企业打造国际竞争力和实现世界一流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一条捷径。

目前国内企业都在按照中央的部署,积极地走出去,像我们熟悉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化工、中国五矿、中国铝业等中央企业都有成功的海外并购经验,还有当年轰动效应比较大的联想并购IBM和2010年吉利并购沃尔沃等一些海外并购,以及海尔、浙江龙盛等。浙江龙盛是国内一家生产染料的企业,近两年染料产量一直是全球第一。而德司达是全球最大的染料供应商,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1%,在全球12个国家有18家工厂,拥有1800多项专利,是由德国拜耳、赫斯特和巴斯夫3家老牌染料生产部门重组而成的,技术实力相当雄厚。浙江龙盛并购德司达以后,完成了染料研发体系和销售网络的国际化布局,实现了染料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再如中国化工的海外并购,自2006年底提出“在做强中做大”的战略转移以后,并购重组的重点也由国内企业并购为主转向以海外并购为主,按照“老化工、新材料”的战略定位,紧紧围绕“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的主导产业,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成功地在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挪威等发达国家并购了5家企业。2011年底海外企业的销售收入将占到中国化工集团总收入的近14,同时集团的主导产品有机硅生产能力跃升到世界第三位,国内一直靠大量进口满足市场需求的蛋氨酸产品的生产量跃升为世界第二位。随着新并购挪威埃肯公司的交割,有机硅产品的产业链将进一步延伸,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并购重组过程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并购重组既是企业发展的一种战略,也是企业发展的一种措施;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并购重组的对象如果选择得对、操作的好,就可以促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否则,不仅不能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往往会使企业背上沉重的负担,更有甚者会把企业拖垮。所以,并购重组体现了企业家的战略决策能力:不仅需要在关键时刻大胆果断的决策,更需要全过程细致、谨慎地分析;同时并购重组也体现了企业家的运营管控能力:不仅买得对、买得来,还要整合得顺、过渡得平稳、运营得高效,这也是企业家驾驭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

并购重组不仅仅是促进自身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被并购进来以后的发展更为关键,只有相互促进、相得益彰、“1+1>2”的并购才是成功的。所以说,对并购重组以后的企业更负有一种责任,在并购重组工作中对目标企业,不仅要认真研究、分析,更要耐心跟踪、把握好机遇。

并购重组过程中需要关注和研究分析的因素很多,但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是否符合自己的主导产业。企业的主业就像一棵大树的树干,树干强壮,任凭风吹雨打,大树都会茁壮成长。今天的企业,不能再向20世纪那样,只考虑大小与规模。今天发展良好、竞争力强的跨国公司,一定是主导产业清晰、主导产品竞争优势很强的企业。不能为追求数量和规模而并购,只有与自身的战略定位和主导产品相符的企业才能被锁定为并购目标,一定要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打造百年基业而并购。

(2)关注是否有协同效应。并购重组是为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特别是海外并购,不仅是为了面向两个市场,更是为了利用好两种资源;不仅是为了走出去参与竞争,更是为了引进来再度提升。尤其是发达国家在现代企业管理方面比国内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需要我们借鉴的东西很多,国内需要提升的空间很大。所以在锁定并购目标和重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研究在资源、技术、管理以及人才等方面是否与自己的企业有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明显的优先选择,协同效应小或没有协同效应的应果断放弃。

(3)关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并购重组的关键与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考察指标时,不仅要看收入总水平、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总额,更要注重人均销售收入和人均利润水平的提高。只有并购重组以后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生产效率和运营水平大幅提高,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大为提升,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这才是并购重组的核心目标和落脚点。

(4)关注并购后的风险有多大。由于被并购的企业地处不同的国家或地域,由于不同文化差异和环境的影响,企业特别是海外企业并购以后,不仅有整合的风险,日常的运营和管理也有风险,所在国的法律环境更为重要,文化融合也很重要。还有一种就是政治风险,在一个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的国家或地区并购和投资更要慎重,前一阶段中东、北非的政局变动和社会骚乱,使我国有的企业损失不小。过去,有些企业并购之后,但由于真正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人才少,实际控制不了出问题的有;由于不能有效沟通,融合不成出问题的有;因为工人的理念和文化差异出现问题的也有。前些年上汽并购韩国双龙是一个案例;有些集团并购了南非的企业,由于南非政府对外国投资的特殊规定,投资风险一直难以消除。如此种种,有些企业确实交过一些学费,这些教训实际上对后来的海外并购也是一些宝贵的经验。中国化工在发达地区成功地开展海外并购,总结出了一个“三字经”:买得来、管得住、干得好、退得出、卖得高,不仅总结的经典,而且对海外并购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此外,我们还要加快培育和打造国际化经营管理的人才队伍,以适应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和走出去的步伐。结语

并购重组活动是自企业诞生以来就始终伴其左右的,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优胜劣汰、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近20年来,跨国企业间的并购重组越来越活跃,单笔交易额越来越大。并购重组自20世纪以来就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定位与重点。今天已经成为21世纪现代企业家战略、决策、管理以及驾驭和把握机遇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在慎重与果断中选择并决策并购,在做强中做大,让我国企业走向世界,在国际竞争中搏击与成长!

作者简介:傅向升(1960-),男,山东省人,教授级高工,多年从事化工科技管理工作。

企业并购重组的再思考 篇2

一、企业文化风险

企业并购预示着企业管理人员及其员工的职业发展和生涯的巨大变化, 在这一过程中, 人的价值观、行为与外来文化极易发生冲突。很多研究表明, 并购整合的最大障碍是来自于一体化中不同企业文化间的冲突。

第一, 文化冲突。人们的文化是在多年的生活、工作、学习影响下形成的。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方管理人员、员工由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不同, 对企业经营的一些基本问题往往也会有不同的态度和反应。

企业文化的整合是最基本、最核心, 也是最困难的工作。企业文化是否能够完善地融为一体影响着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方面。如果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在企业文化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企业并购以后, 并购企业的员工不喜欢并购企业的管理风格, 并购后的企业便很难管理, 而且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效益。例如, 通过并购得到迅速发展的海尔集团提出自己的经验:在并购时, 首先去的地方不应是财务部门, 而应是被并购企业的企业文化中心。

第二, 企业人事变革。并购方与被并购企业合并后, 其中必然涉及到对高层领导者的调整、组织结构的改变、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重新审核、工作人员重新定岗以及富余人员的去留问题, 这些都会引起管理者和员工思想、情绪的波动, 对并购态度表现不一。如果并购方的领导者利益受损, 他会利用其对组织与员工的影响力, 增加并购以后经营中的阻力。其次员工对待并购反应冷漠, 并感觉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就会表现出对抗和不屑, 这些会加大并购成本, 会给并购方与目标企业的并购带来阻碍和困难。

二、财务风险

第一, 对价值的预测风险。在确定目标企业后, 并购方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以持续经营的观点合理地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并作为成交的底价, 这是成功并购的基础。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时间的预测。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因预测不当而不够准确, 这就产生了并购公司的估价风险, 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并购企业所采集的信息质量, 而信息的质量又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并购企业是善意收购还是恶意收购;准备并购的时间;商业评估与分析等, 也就是说, 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风险大小取决于信息的可靠程度的大小。在定价中可能接受高于目标企业价值的收购价格, 导致并购企业支付更多的资金或更多的股权进行交易。并购企业可能由此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以及目标企业不能带来预期盈利而陷入财务困境。例如, 上汽并购韩国的双龙, 因上汽以价格高调收购了韩国双龙的股权及过高估计了收购后的收益, 造成并购失败!

第二, 并购的融资风险。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 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企业必须综合考虑各种融资渠道, 是选择短期融资还是长期融资, 如何保证并购后的资本结构合理, 营运资本充足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融资渠道没有选择好, 有可能并购后企业资金链条出现不良状况, 是并购后的企业发展遇到困难。

三、营运风险

所谓营运风险, 是指并购者在完成并购后, 无法使整个企业集团产生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市场份额效应以及实现规模经济和经验共享互补等效果, 甚至整个企业集团还遭受被并购进来的新企业的业绩拖累。并购后的经营效果与初衷相违, 这种营运风险导致了企业破产。但我们知道, 任何一个公司的市值是基于其盈利能力而不仅是账面价值的, 在市场有效率的情况下, 市场价值比账面价值更能反映资产的有效经济价值, 再者公司兼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并购后的新公司运作能否比并购前的老公司更有效率。

四、信息风险

在并购中, 企业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这才使并购公司不会贸然行动而导致失败。但在实际并购中, 因贸然行动而失败的案例不少, 这就是经济学上所称的“信息业不对称”的结果。了解那些信息在活动中所能获取的潜在的商业回报与他所承担的风险量之比, 并将风险控制在组织能承受的范围内。

五、决策不当风险

企业在并购前, 或者没有认真地分析目标企业的潜在成本和效益, 过于草率地并购, 结果无法对并购企业进行合理的管理;或者高估并购后所带来的潜在的经济效益, 高估自己对被并购企业的管理能力, 可能会带来失败的风险。

总而言之, 企业在明确并购战略的同时应抓好组织工作, 做好并购项目可行性研究, 周密分析并购的各种风险, 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扬长避短, 把并购演绎成一场精心策划的飞跃。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2]、张文贤, 高建兵.高级财务会计[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3.

[3]、陈共荣等.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2 (3)

关于创建和谐型企业的再思考 篇3

一、利与义矛盾

在现实企业经营中中,“利”是企业和大多数个人进行抉择的最重要判断标准。一个企业的成功,必然是丰厚的利润为基础的,而“义”则是企业对社会对员工,员工对企业对社会的责往感。我们不提倡完全以“利”来设计企业和个人的价值导向,但也不赞成仅有精神没有物质“空对空”。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唯有和谐。

从我们企业的实践看主要是不忽略职工的物质和利益需求,设计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让职工工作安心、放心。如我们设立周未旅游专车、建立当地首推一指的健身活动中心、定期组织职工体检疗养、在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同步增加职工的收入。这些举措虽然对企业的利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它的反作用力却是使企业保持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重要源泉。但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不忽略员工的精神需求,因为和谐企业的创建让我们知道完全的利益导向会让企业和员工都成为赚钱机器,凝聚力很低, 有钱但没有道德,那是暴发户,得不到社会的尊重;有利润但没有社会责任感,那是短视的企业,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无法成为百年企业。

二、现在与未来矛盾

企业现在的主要工作是追求利润,松下幸之助说:“不赚钱的企业就是犯罪。”因为不赚钱的企业何谈服务社会、何谈为员工提供机会?但我们有些国有企业领导受任期利益的影响喜欢以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形式以换取“政绩”,这样卸磨杀驴的做法做必然导致企业失去长远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而对于企业的未来,因为环境变化这么快,竞争这么激烈,很多国有企业都认为能够生存下来就已经是一种成功,所以疏于对企业愿景的制定。这样企业的未来也就真的成为梦。这对矛盾的解决之道也是和谐。

在实际和谐企业的建设中,我们引导企业员工细细思考一下,究竟一个企业的成功靠什么,上交利润不仅是为了回报投资者,更是为未来创造条件。因为只有有活力的、有回报、坚持诚信的企业才能得到投资者的青睐,才能为未来添加动力,也只有现实和未来实现互补,双向反哺,才能使企业得到发展。居安思危和抓住今天并不矛盾,只是在各个阶段各有重点罢了。和谐企业的建立正是规范了这些关系。

三、旧与新矛盾

没有旧的经验就不会有创新,但囿于旧经验又会阻碍新的创新,所以旧经验与新创新是企业管理的一对矛盾。旧经验一旦形成,就会推广成为一种模式,但一旦成为一种模式,又不可能去复制成功。所以这就是一对矛盾,我们过去也认真学习过鞍钢、海尔经验,但依葫芦画弧的结果却成了四不象。所以在和谐企业的创建过程中大家得出一个结论,真正的成功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依靠不断地创新。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企业曾有人提出后进优势的理论,即落后企业的优势就是学习优势,可以学习发达企业的经验,避免他们的弯路、错路,从而实现赶超这些企业。而我们认为如果按照这样的思维,其实是有限的,因为缺乏自主创新发展体系的支持,这样的学习不过是模仿而已,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只能被动地紧跟别人,看别人眼色。所有我们无论是在贯标、内控、技改、人事制度等需要借鉴别人经验的工作中,都坚持两条腿走路,既在消化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溶入自已的创新要素,从而实现了既漂亮又合身的要求。

四、刚性与柔性的矛盾

注重人性化的柔性管理,与坚持原则的刚性管理。在企业的生产中也常常发生碰撞,我们经常见到的老好人和黑包公就是他们当中的典型代表。企业的制度再好,决策再超前、工作再细致还是离不开执行这一环节,而作为执行力实际操作者往往两头受气。以致使上面的决策不是转化为迁就就是变为强制。决策的目的不能实现。成了希望和谐又要平衡的又一个挑战。

我们认为注重人性化的柔性管理与坚持原则的刚性管理其实并不矛盾,但这要求管理者具备优秀的领导技能,儒家思想讲求尊重人、发展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是很好的融合企业与员工距离的方法。制度与文化,必须相得益彰,才能发挥最大效能。执行起来就走了样,说到底还是一个企业的文化问题,也就是员工的凝聚力和企业精神问题,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与企业只是一种契约关系,那何谈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所谓的凝聚力也成了一种空话。 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提倡提倡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要求我们的管理人员既要严格要求职工奖罚分明,又要换位思考站在职工的角度考虑问题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努力刚柔并济地做好企业的管理工作,从而有效地推动了企业各项工作。

五、速度与公平的矛盾

企业要追求速度,员工更关注公平,这也是一对矛盾。有人说,企业都希望员工是雷锋,多奉献,少索取;员工都希望企业是慈善家,多给予,少要求。这两种观点显然都是不对的,但不少企业和员工的确都有这样的错误心态。而和谐则是调整这种错误心态的最佳选择。

企业并购重组的再思考 篇4

一、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国有经济的“进”与“退”,要以是否有利于提高国资效率为原则。现代企业理论认为,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天然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私人物品的国有企业(即竞争性领域存在的国有企业),其资产效率普遍比不上非国有企业,非国有资本天然的自负盈亏性质决定了以非国有企业形式生产私人物品的效率必然高于以国有企业形式生产私人物品的效率,这是制度安排本身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_论断,必然要求各种非国有资本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并以此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调整。

通过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一是改制企业经营机制得到转换,企业竞争能力有所增强,经济效益开始好转,职工的实际收入有所提高.二是盘活了大量的闲置存量资产,提高了资本的使用效率,促进了各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三是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外资、民间资本等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激活了国有企业的存量资产,实现了优势互补,促进了国有资本从﹁般竞争性行业和领域的有序退出,促进了所有制结构单

一、国有企业比重过大、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现状的改变,是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一条重要、有效和现实的途径。

二、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形式

1.增量投资。即国有资本稀释型改革。增量投资指在国企改制中,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以存量资产折价入股,其他投资者(包括非国有资本)以货币出资参股,改制前改制主体100%的国有资本在改制后因其他投资者货币资金的投入所占份额相对降低而得到稀释。具体方法有两种:

(1)整体改制国有资本稀释型改革。指原企业整体改为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国有资本由政府指定的部门持有。初期的股份制改革基本上采取这种形式。

(2)部分改制国有资本稀释型改革。以存量吸引增量,通过招商引资寻找战略投资伙伴对国企投资。通过引资重组,既解决了流动资金紧张和技术改造投入不足的问题,又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2.存量并购。即国有资本退出型改革。存量并购主要是指民营企业受让国有产权,出资买断国有企业资产,承接债权债务,盘活出让企业资产,原国有企业不再存续。

3.破产收购。破产收购是指非国有资本在国有企业破产拍卖中受让变现资产产权的形式。

4.内部人持股。内部人持股是指经营管理者持股、员工持股及其混合形式。

5.国有民营。国有民营指租赁(先租后买)、承包经营、委托管理等方式。

三、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政府方面。

从政府方面来看,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中存在的问题有:

(1)目标企业出资人不到位。国有企业出资人不到位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长期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由此导致的恶果是,国有资产经营责任不清,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主体不明,无人真正对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负责,致使办事效率低、审批环节多、重组过程长。

(2)参与的领域和参与程度不具体。虽然原则规定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或限制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开放的领域,一律对非国有资本开放,但国有经济的哪些具体领域允许非国有资本进入? 哪些具体企业的改制重组允许非国有资本参与? 参与到什么程度? 等等,规定不具体或没有规定,导致非国有资本参与国营企业改制重组的可操作性大大降低。

(3)参与的政策不到位。一是由于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影响,鼓励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优惠政策难以在一些部门和地方有效落实,致使改制重组因政府“失信”常常中途搁浅。二是一些不合时宜的歧视性规定没有及时得到清理,如改制企业资产处置中,职工或自然人个人名下应收欠款一律不予核销、改制前国企擅自处置的资产不予核销、或有资产(贷款担保、诉讼中的经济纠纷等)不予认可等规定,使目标企业的资产难以夯实,给新企业的运行带来隐患。三是政策不完善、不配套,可操作性不强,客观上迟滞了改制重组进程。

(4)监管、协调、服务不到位。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常常会因一些具体问题(如职工安置等)发生矛盾和纠纷,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手段,宣讲政策、化解矛盾,及时协调解决。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目标企业的主管部门却以企业改制重组后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等种种托词,相关部门也不积极履行监管、协调、服务职责,企业为了化解矛盾和纠纷,往往要“花钱买稳定”、靠钱疏通“关系”,甚至付出更大代价,严重挫伤了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5)担心国有资产流失。人们对国有资产流失有许多认识上的误区,使一部分人形成了改革等于国有资产流失、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等于国有资产流失的错误认识和心理障碍。当某个国企产权重组方案被上级和职工认定为转让或出售价格过低时,就可能背上“国有资产流失”的罪名并导致搁浅。

2.目标企业自身的问题。

(1)领导层面的消极抵制。部分国有企业主管上级出于部门利益和自身利益的考虑,对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不积极,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2)职工层面的观念障碍。职工层面普遍留恋国有企业职工身份,“非国企不干”,对企业、对政府的依赖心理较强,对国有企业被非国有资本特别是民营企业并购思想不通、心理不平,抵触情绪很大。(3)企业自身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家底不清,参改企业在改制重组过程中,难以及时发现企业已有的经济纠纷等深层次问题,一旦进入改制,这些问题就会陆续浮出水面,往往使重组方不仅要付出超额改组成本,而且还会陷入琐碎繁杂的事务处理工作之中,影响了企业机制的重建和战略规划的组织实施,很难达到预期的重组效果。

3.参与主体存在的问题。

(1)动机和认识问题。购并理论认为,购并方的动机往往是多元的。作为参与主体的民营企业,除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外,往往还有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利用国有企业原有资源实现低成本扩张等战略考虑。大多数民营企业虽然对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动机强烈,但认识程度尚待提高。

(2)实力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上看,目前国有资本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还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民营资本还不足以置换庞大的国有资本。加之市场体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配套,“水土不服”等原因,影响了其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积极性。

(3)目标企业的选择问题。正确选择目标企业,迅速对目标企业做出整体评价,并制定出符合实际、完整系统、可操作性强的重组方案和发展规划,是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实践要求。因此,民营企业要成功改制重组国有企业,除了实力雄厚外,还必须有高水平的策划团队。这一点,也是许多民营企业所欠缺的。

4.参与的外部环境问题。

(1)投资环境问题。软环境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主要是思想不够解放,开放意识不强;政府职能转变不快,服务质量不高,办事难,办事效率低;法制环境有待规范,市场环境不配套。

(2)审计评估问题。审计和评估是改制重组不可缺少的程序。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对于目标企业的账面资产与实际盘存资产严重不符,或应收款项账龄时间过长、几乎没有收回可能性的,以及长期挂账的费用性资产等潜亏事项,均应由审计、评估机构予以减值,政府国有资产部门依照有关规定予以监督和认可,使审计、评估结果尽可能客观反映目标企业净资产状况。但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为,将上述不良资产直接从总资产中减掉,属资产处置行为,只有政府部门才有权决定。这样,审计、评估机构只得将这些不良资产在审计、评估结论中加注说明,从而造成有些应该核销的资产难以核销。

(3)资产定价问题。重组的资产定价方式分为市场定价和协议定价两种方式。采取公开拍卖等市场化定价方式的,评估结果仅作为底价;采取协议转让方式确定转让价格的,资产评估结果也只是重组定价谈判的参考因素。调查发现,重组的协议定价方式人为干扰严重。这种干扰主要来自政府、国有企业的主管上级、中介机构和重组双方。往往导致中介机构相互之间恶意杀价,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4)重组筹资问题。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积累和自筹,由于没有畅通的融资渠道相配合,导致许多企业筹资难,资金到位更难,不确定因素多,重组风险大,重组成功率低。

四。促进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对策

1.充分认识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思想观念要先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利用各种手段,采取各种灵活形式大力宣传,充分认识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这项工作势在必抓、必须抓好、早抓早主动。

2.制定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规划。

制定规划是搞好工作的前提,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事关国家经济命脉和发展全局,因此需要制定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规划:

(1)明确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和作用方式。

在转轨变型中,国有经济应该保持必要的数量,但更重要的是确保国有资本分布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政府的职责,就是通过对国有经济、混合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进退安排,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2)明确战略性调整规划的目标任务。

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放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实现的主要形式,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状况。

(3)明确战略性调整的模式。

在对国有资产进行战略性重组的过程中,有“航母战略”(大公司战略)和“旗舰战略”(大集团战略)两种模式可供选择。其共同目标是通过有效整合行业内国有资产,打造行业国资龙头,促使国有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4)明确战略性调整的方法。

对竞争性行业企业的国有资产,除少数骨干企业根据需要可保持绝对或相对控股之外,其余全部应改为国有资产参股或退出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对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能源、交通、水利、发电、电信、供水、供气等基础产业、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的企业,允许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创造适度竞争的局面,促进其提高效率、改进服务;对自然垄断行业以及支柱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实施“资本稀释”型改革,通过增量募集的方式,在保持国有出资人控制力的条件下,实行股份制改制,使其成为政府出资人的利润来源;即使对石油开采等不允许非国有资本参与的垄断行业企业,也要创造条件将其改为国有法人投资入股的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5)明确战略性调整参与主体的范围。

国家对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范围领域,已经有一个基本的划分,即凡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重要的资源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需要由国有经济控制。

3.制定国有资产有序退出的政策和程序。一方面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制定改制方案,注重引入较大增量资金,引进新的经营机制、经营理念、市场需求的产品和经营项目,力戒“近亲繁殖”,尽量不搞内部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改制方案必须由企业自主制定,经企业股东会、职代会通过后,报经授权经营主体审定,最后报国资监管部门审批。国资监管部门审批时,要着重对方案中的产权处置、职工安置、债权债务处置等重大事项进行审核,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并得到保值增值,确保有增量资金注入,确保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债务得到妥善处置。对暂不具备产权置换条件的企业,允许非国有资本采用联合、租赁、承包、托管等过渡形式,通过加速折旧、净资产逐年转让等优惠政策给予必要的扶持,创造条件,完成产权置换。另一方面做好职工安置工作。职工安置事关稳定大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协商和补偿的原则,以多种形式解决职工的身份置换问题。基本思路是允许改制企业预先从净资产中提取职工经济补偿费用。其净资产为零或净资产不足以扣除职工安置补偿费用的,可以采取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办法,以等额土地资产补齐;无资产或资产不能变现的,由国资监管机构统筹解决。同时抓好债务处置。高度重视债务问题,妥善做好债务处置工作。为防止逃废银行债务,新一轮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制重组必须吸收债权银行参加。

改制的难点是在破产无门情况下资不抵债或资债相当企业的债务处置问题。对此类企业,只要重组后的国有法人股权收益在解决原企业职工生存费用后剩余部分用于归还包括债权银行在内的所有债权人的债务,就不属逃废债务,债权银行也应支持此类分立重组。同时,银行和各资产金融公司要认真落实各项金融政策,协助参与改制的私营企业按规定核销呆坏账和妥善处置不良资产,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同时抓好程序制定和规范运作。程序是实现目标的重要制度保障。通过制定规范化的程序,把改革的每个固定流程加以规范,既让非国有资本、改制企业和其他有关各方有所遵循,按部就班地操作,降低改制成本,避免走弯路,又能通过统一的程序,有效防止改制重组中的不正之风和不稳定因素的发生,从而在制度层面上保证企业改制的质量。在具体操作上,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好以下五道关口,做到“五个公开”。五道关口即清产核资关、资产评估和资产报损关、财务审计关、民主决策关、方案审批关:五个公开即改革信息公开、改革政策公开、改革方案公开、改革程序公开、改革结果公开。

4.做好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改革。

一方面要搞好平台建设。以公开性和竞争性为基本原则制定国有产权转让办法,通过透明程序进行公开定价,借程序的透明来实现定价的公正,杜绝国有资产流失。整合产权交易市场,在中心城市建立全省统一的产权交易机构,具体承担产权交易信息发布、拍卖拟出售企业的产权和资产、代有关部门收取转让中发生的各种税费等职责,在条件具备时融入全国性的产权交易市场。国有企业整体出售、股权转让、资产变现等产权交易行为和租赁经营等都应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公开进行。

群体决策能力的再思考 篇5

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能有效地防止因决策失误而受到的损失,群体决策一般都能很好地防止个人主义和群体思维,使决策符合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在群体决策能力的测量过程中,碰到了很多理论和技术上的问题,需要从定性的`分析上解决对群体决策的重新认识,才能建构测量的数学模型.

作 者:郑传芹  作者单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湖北,丹江口,442700 刊 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Y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3(6) 分类号:B84 关键词:群体决策   能力   思考  

对幼小衔接教育的再思考 篇6

刘东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铁岭112001)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第23 卷第1 期

2006 年1 月

[摘要] 从当前我国幼小衔接教育现存问题出发, 分析了幼小衔接教育问题存在的主要根源, 指出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解

决需要两类教育机构坚持终身教育理念, 进行适应儿童发展的以能力衔接为重点的全面而系统的幼小衔接教育。

[关键词] 幼小衔接;断层;终身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6022(2006)01-0057-02

[收稿日期] 2005-09-28

一、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表现

结合幼教工作者的实践和专家的观点, 对当前我国幼小衔接状况进行总结分析, 归纳起来目前还存在以下教育问题:1.片面性。许多幼儿园只重知识衔接, 特别是数学、语文知识的衔接, 轻能力培养, 忽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衔接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 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只关注智力衔接, 忽视德、智、体、美衔接。

2.单向性。在不少地区, 幼儿园积极地开展幼儿的入学准备工作, 主动向小学靠拢, 在教育要求、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尽量接近小学, 但小学很少考虑初入学儿童的特点, 不能主动与幼儿园对接, 形成衔接上的一边倒。3.盲目超前化。许多幼儿园和小学学前班甚至提前使用小学的教材, 照小学的样子排出课程表, 形成幼儿教育的“ 小学化”。4.追求形式。忽视衔接的内容、过程, 衔接浅层次、表面化, 如注意大班幼儿课桌的摆放形式, 课节时间延长, 游戏时间缩短, 组织幼儿到小学参观一下小学生活等。上述幼小衔接的做法, 不仅没有很好解决幼儿初入小学产生的种种不适应问题, 还给儿童的发展带来了新问题, 如提前学习小学内容, 儿童刚入学时, 确实感到轻松, 自以为老师教的知识自己都学过了, 已经会了, 就不认真听课, 从而养成不专心的不良习惯, 当进入新的学习知识阶段时,“ 储备”用完, 以往的知识优势不在了, 又缺乏积极思考问题、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心理和能力, 也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 这时就会出现适应困难, 学习“没后劲”等问题, 同时, 由于幼儿教师没有经过小学教育的专门训练, 对小学教学要求不甚了解, 所教知识和技能有时不够规范, 使儿童养成不正确的习惯, 如书写字的笔顺错误, 读拼音不能“直呼”等, 致使儿童刚入学就面临首先纠正错误的问题, 阻碍了儿童应有的发展。

二、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主要根源

1.幼儿园到小学的儿童存在教育断层, 幼儿教师狭义理解和片面操作过渡期。德国的哈克教授认为, 从幼儿园到小学, 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 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他根据观察和研究指出, 处于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的儿童, 通常存在着下列六个方面的断层问题:①关系人的断层;②学习方式的断层;③行为规范的断层;④社会结构的断层;⑤期望水平的断层;⑥学习环境的断层。通过下表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幼儿在上述这些方面存在的断层问题。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比较内容幼儿园小学教学时间1~1.5 小时集体教学时间, 最长不超过30 分钟, 其他是游戏、劳动、生活时间。集体教学时间4~4.5 小时,每节课40 分钟管理方式一日活动的五交替严格的作息制度教学形式

以游戏为主要的活动, 强调孩子的动手操作, 在做做、玩玩中积累经验, 增长知识, 学 生进行非正规学习。按照严格的大纲, 教师要按教育计划严格实施班级授课制, 课堂教

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学生学习正规师生关系幼儿园一个班教师是二教一保配备, 每时每刻都有一位教师、一位保育员伴随左右,随时解决孩子的困难。小学是一个班5、6 位课任教师, 一节课一轮换, 课间往往无教师在班, 孩子一旦有了困难, 只有自己解决教学内容具体、形象、生动的形式向幼儿传授粗浅知识教学系统、抽象、严谨, 传授系统的知识因此, 解决好断层的连接问题, 是做好幼小衔接的关键。这个断层解决的必要手段就是在小学和幼儿园之间增加一个环节———过渡期, 从而加强断层的连接, 以克服“陡坎效应”所带来的适应障碍问题。幼小衔接的过渡期在儿童入学前半年和入学后最初半年, 在这期间, 幼儿园、小学及家庭应以“在过渡中促发展, 在发展中求适应”为指导思想, 以帮助儿童实现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顺利过渡, 但幼儿园在具体操作中, 如果对断层缺乏全面了解或认识, 狭义片面理解过渡期, 追求某一方面的衔接, 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形式而忽视内容, 或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衔接, 形成衔接教育“ 小学化”、超前发展等问题。

2.受体制和传统习惯观念的影响, 小学忽视教育衔接。实际幼小衔接中, 幼小衔接教育表现为衔接教育是幼儿园唱主角, 小学的协调工作往往被忽视。长期以来, 我国制订教学计划或课程计划时,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问题上, 主要考虑的是小学和初中的衔接, 初中和高中的衔接, 甚至高中和大学的衔接问题, 而很少考虑小学和幼儿园的衔接问题, 这也就形成了习惯看法, 幼小衔接与小学无关或关系不大。传统习惯看法导致小学教师对初入学儿童心理缺乏足够而充分认识, 小学没有培养幼儿的适应性的衔接任务和准备, 从而忽视与幼儿园的协调, 造成幼小衔接单向性。因此, 由此看来, 幼小衔接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主要是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认识观念问题, 对幼小衔接错误理解, 片面操作, 进一步加剧了教育断层, 衔接不能深入而持久开展。

三、解决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策略

幼小衔接的目的是解决儿童入学以后的适应困难, 即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两个方面。因此对幼儿进行以能力为重点,适应儿童年龄特点的全面系统的衔接教育, 循序渐进地促进幼儿适应能力的持续发展, 使幼儿身心发展和谐, 这是解决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实质所在。1.两类教育机构要求同存异, 坚持终身教育理念, 进行适应儿童发展的教育。孩子能够较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不是仅靠幼儿园大班的培养, 而是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良好教育基础之上, 以及小学阶段对学生的适应性培养。幼小衔接不应是简单地认识为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增加一个过渡环节, 幼小衔接不是谁靠谁, 而是幼儿园和小学都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两类教育机构应进行适应儿童发展的衔接教育, 衔接应是既尊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 强化儿童发展的内在联系, 突出智能和心理方面的教育, 又是关注儿童的生理成长的教育,为儿童终身学习打基础。儿童从学前教育结构进入小学跨越了两个阶段, 从儿童身心发展看, 是持续发展的过程, 因而既存在连续性, 又具有阶段性。在此期间, 儿童身心要发生一定的质变, 掌握不了这一规律性, 就会出现种种的衔接问题。实践证明, 幼小衔接如果仅从“幼儿园向小学靠”、“ 小学向幼儿园靠”的外部条件或形式上寻求措施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儿童入学的适应问题的, 关键是找到儿童在幼儿园和小学奠基阶段持续发展的内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材料表明, 儿童心理的发展既有连续性, 又有阶段性, 幼儿和小学生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有着各自的特点, 但是, 阶段特点的变化不是突然发生, 而是渐变的。所以, 衔接应落在儿童这一主体上, 要找寻儿童前一阶段已有的发展水平、基本能力同后一阶段所需的发展水平、基本能力的差异, 通过衔接教育,促进儿童自身内部的发展变化, 这是持续发展的根本, 衔接的主线。因此, 我们需要反思现在进行的小学教育和幼儿园教育, 更多地去从促进儿童身心持续发展上去思考衔接问题, 而不是局限于过渡期的衔接, 只有这样衔接才能顺利, 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2.幼小衔接教育以能力衔接为重点, 做到全面而系统。为适应儿童在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 促进其健康成长, 幼儿园和小学都要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衔接教育, 全面地看待幼

小衔

接工作, 相互交流与合作, 共同探讨和研究幼小衔接。儿童的发展既是阶段性的, 又是连续性的, 一个孩子决不是在跨入小学的那一天, 突然失去幼儿的特点, 发展的连续性规律决定了两阶段的特点同时并存, 且相互交叉, 幼儿阶段的特点逐渐减弱, 小学阶段的特点逐渐增强。因此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技能的衔接, 也是情感、态度、能力方面衔接;不仅有语言、数学能力的衔接, 还要有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社会交往等社会能力的衔接;既要考虑到生理内容衔接, 更要考虑到心理内容的衔接;既是智力的衔接, 又是德智体美的衔接, 只有这样才能使儿童身心发展和谐。同时, 要把提高儿童的适应能力为衔接的重点。国家教

委基础教育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90~1994 年合作研究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 在幼小衔接的过渡期期间, 围绕“学习适应能力(语言、数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 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 学习、生活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一核心, 为儿童做一般的和特殊的两个方面连续的准备, 以帮助儿童实现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顺利过渡。因此衔接的重点是儿童的适应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逐步实施, 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环境、设施、教育内容、方法、教育形式、手段等方面不断变化, 如果双方还只把外部设施、条件的改变等作为衔接的重点, 则很难达到彼此的协调。这样非但不能解决儿童适应困难的问题, 还会使两类教育失去各自的特点。应该看到,内因是决定性因素, 促进儿童在原有基础上向新的阶段发展,是解决衔接的关键所在。虽然初入学儿童都或多或少会有适应困难问题, 但即使是在相同的学校环境、班级条件下, 不同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过程长短不一, 困难程度大小各异。其原因就是个体的适应能力不同。所以, 双方应从发展和提高儿童自身的内部适应能力入手, 解决衔接问题。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上要注意以提高儿童心理素质(而不是以增加知识量)为目的, 要加强对儿童的主动性、学习动机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减少或缩小儿童不适应的过程, 使之较顺利地过渡到小学生活。综上所述, 由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为了适应这一突变, 加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密切合作, 从素质和能力着手, 促进儿童持续发展, 从而搞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

2007.7、8

进入小学是每个幼儿园小朋友都必然要面临的挑战。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 幼儿园阶段的幼儿主要是通过游戏发展主动性;而小学阶段的儿童主要是在学习中获得勤奋感。这两个息息相关的发展阶段看似有着各自截然不同的发展任务, 但实际上, 前面阶段的发展是后继各阶段发展的基础。而如何巧妙利用两者间的内在联系, 促进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平稳过渡,是教育心理学长期关注的话题。我国一项历时五年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指出: 幼小不衔接的主要表现是儿童入学前在学习和社会性方面准备不足。“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幼儿园和家长意识到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和关键性, 在整个幼儿园阶段, 特别是大班时期,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活动, 是帮助幼儿克服不适应状况的首要条件。开学在即,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幼儿做好准备工作:

一、培养幼儿角色转变意识

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生, 是儿童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不管儿童自身是否体察到这种转变, 但小到具体行为规范大到社会要求的改变, 常常让那些没有准备的孩子措手不及。当这种焦虑情绪未能及时疏导而不断累积时, 可能使儿童丧失学习兴趣, 甚至对学校和学习产生厌恶感。因此, 幼儿生活中的重要成人(主要指直接抚养者和教师)未雨绸缪, 培养幼儿角色转变意识, 重视幼儿情绪在过渡期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潜课程。通过环境向幼儿传递角色转变的信息, 为幼儿提供了解小学生活的窗口, 是教师可

大力利用的资源之一。例如, 大班教师可以布置有关小学生生活、学习的主题墙饰;在区角展示代表小学生身份的红领巾等。同时, 教师还可以通过谈话、绘画、音乐活动等, 围绕“我要上小学啦”, 让幼儿自由畅想自己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 激发他们的热情。让幼儿对小学生活提前感知, 参与小学的活动、参观小学校园、邀请小学生到班上进行交流等活动, 也会对儿童进入小学后的负面情绪, 特别是陌生感和焦虑感具有有效的减缓作用。父母则可以巧妙利用情绪的动力作用, 激发幼儿上小学的主动性, 让他们乐于面对挑战。例如, 当有稍微年长的孩子及其父母到家中做客时, 大人们可以有意对年长孩子上小学后的诸多积极变化给予肯定, 这时幼儿适度的“嫉妒心理”很容易激起他们对上小学的迫切渴望, 使他们对小学生活无比期待, 并在此过程中体验主动感;而在家庭宽松氛围中,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交往, 也能让幼儿从同伴那里学到很多间接经验, 成为应对改变的有益参考。

二、帮助幼儿做好入学的能力准备与幼儿相比, 小学儿童开始过有纪律的集体生活, 学习替代游戏成为主导活动, 对他们的各种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幼儿园和家长可以做的是:1.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再思考 篇7

一、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内容和局限

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是社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市场失灵的外部性存在,是企业由于自身的经济行为而产生的成本费用中由社会承担的部分。

无论是对社会责任成本研究较为成熟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都经历了在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社会责任问题的时期。例如,美国早期为推进商品经济的繁荣,几乎把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奉为经济行为的唯一准则,却埋下了污染生态环境、损害消费者利益、影响雇员安全的种种隐患,进而催生了社会责任成本的理论与实践。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得到了丰富与完善,总体呈现出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扩大化、内容细分化的趋势。鉴于处于特定经济环境中的企业界定其所负社会责任成本的困难性,目前,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贡献;二是对社会福利的贡献;三是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四是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或服务。

由于社会责任产生于市场失灵的外部性存在,是企业由于自我谋利行为且未履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造成的,而要求企业为承担社会责任而放弃自身利益,似乎是不现实的。因为企业是理性的,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追求效率和效益的,“逐利”是企业的天性。这种局限性的存在决定了企业考虑投入产出及成本效益将远远多于社会责任的履行与公众的现实或未来福利,从而论证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仅仅依靠企业自身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是不够的,往往缺乏履行社会责任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也突破了旧有的范式,经历着从一元到多元、从单一视角向协同视角的转化与扩大过程,围绕着企业是否要承担社会责任,相继出现了股东利益至上论、社会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公民理论、层次责任理论、慈善投资理论等理论之争。

以股东利益至上论为典型代表,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他们认为,如果企业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将会严重影响其主要经济职能的履行,进而影响企业及社会的发展。但这种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置社会责任于不顾的做法,在自然与社会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却遭受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倡导者的批判和打击。取而代之的则是以社会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公民理论、层次责任理论、慈善投资理论等为代表的另一种观点,企业应承担扩大的社会责任。

尤其是在当下,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状况逐步恶化、企业与公众面临着诚信和道德危机的考验。过去的几年,自然灾害的频繁暴发与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息息相关;假冒伪劣产品的屡禁不止、企业用工违规操作、企业环境治理未达标等事件,再次说明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与缺乏规范性,更加昭示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紧迫性。因为,它已经不仅仅关系着我们这一代人的利益,更是和我们的子子孙孙休戚相关。

三、构建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运行机制

企业往往由于短期利益而对诸如污染治理、生产安全、人力资源培训等只会在短期内使企业总成本急剧上升,利润大幅度下降的社会责任问题持漠视态度,缺乏承担社会责任的自主性。需要政府强行规制,通过立法等强制性手段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进行硬性约束,减少企业“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但由于政府俘获及其职能行为偏好的存在,导致政府在规制企业过程中,可能存在寻租、创租、抽租的潜在倾向,需要第三方机构对其进行有力的监督,这就是非政府组织。从而形成政府规制、民间组织监督、企业自愿自律的良性运行机制。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在社会责任实践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充分暴露出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自主性不高,大多数中小企业迫于经济转型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难以承担过高的社会责任成本。而政府层面上,对社会责任的规制较集中于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方面,整体上尚处于无序状态,缺乏关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则,进而也给非政府组织发挥监督作用造成严重的障碍。另一方面,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政府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仍处于绝对的优势,发挥监督作用的非政府组织严重缺位。这种集运动员与裁判员于一身的机制大大阻碍了社会责任实践进程。为此,有必要结合我国的国情,采取措施进一步理顺企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真正形成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良性运行机制。

首先,政府应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使其真正成为社会责任的立法者和执法者。结合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CED)(1971)提出的“三个同心责任圈”等理论,强调企业经济责任处于核心,法律责任、伦理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依次减弱,而政府规制的力度也以此为序,形成立法全面完善且有所侧重的立法体系。同时,鉴于目前屡禁不止的虚假广告、伪劣产品、生态污染、煤矿塌陷等严重事件,加大政府的执法力度,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执法环节上的不一致,避免更多的规制流于形式。

其次,强化社会监督,扶持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壮大,并以立法对其运行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约束。同时,加强行业自律机制的建设,防止其被政府抑或是企业俘获,真正能够站在社会的立场看问题,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适度性

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运行机制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认识到不能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责任,但也不能一味地扩大企业社会责任,而将企业置于危险境地。因为,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企业的发展就不会有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因此,要合理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度的问题。

2009年6月1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破产保护申请给我们一定的启示。英国《泰晤士报》刊登的一篇文章认为,导致通用破产的根本原因并非美国经济的深度衰退,而是美国汽车的成本太高但质量并不是最好。文章指出,导致通用汽车成本过高的原因在于,公司员工的福利和医疗保健等成本居高不下,人员过多和效率不高也是其中原因。再如,目前,我国代工企业的艰难境地,绝大多数源于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而这恰恰是我国代工企业兴旺的关键。包括一些知名的合资、独资企业也因为人力资源压力而将资本转移至其他低成本国家。事实上,这些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待到中国经济全面进入资本密集型时期时,其也会逐步退出中国市场。但在目前,相当部分地区仍处于劳动密集型的现状,它们的退出则会给地区就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方面带来急剧的动荡。对此,政府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和企业家就各地的具体社会责任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调研,同时考虑不同行业可能产生的不同社会责任问题,因地制宜地制定社会责任管理范围和职责,给企业以有益的指导。

(二)引入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认证

积极引入第三方认证体系,实现社会责任实施标准化。有效降低政府寻租行为,使其更好地致力于立法和执法职能,增强社会监督的有效性,进而大大降低企业、政府、社会三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外出口的增多,迫于国外大买家的影响,逐步推动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认证观念和体系的发展。但发展趋势不容乐观。据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资料显示,目前以国有上市公司为例,90家企业中只有7家接受了认证。而民营企业创富榜最后上榜的100家企业中,也只有8家接受了第三方认证。另外,随着国外众多检测机构涌入中国,以及国内相关检验机构的成立和发展,使得认证标准五花八门,缺乏规范性和适用性。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国外有关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标准(如SA8000),将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精神,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兼顾标准的适用性、规范性和协商性,尽快构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评估认证体系。

(三)积极引导

尽管企业出于趋利的本性,对社会责任的履行自愿性不强,但我们也可以通过灵活的税收、贷款政策等多种手段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通过社会舆论媒介等促使企业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竞争力。凉茶“王老吉”成立初期只是一个华南区域性品牌,发展十分缓慢。而在2008年5月18日晚央视举办的“爱的奉献一2008抗震救灾募捐晚会”上,其以一亿元人民币的国内单笔最高捐款(共筹资15亿元)赢得了消费者的极大认同,让王老吉凉茶的生产商广东加多宝集团一夜成名。企业的销售业绩也在一夜之间急剧上升,很多以前不喝王老吉的顾客也纷纷抢购,甚至一度产品脱销,可见社会舆论的力量之大。此后,这种舆论效应在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募捐中发挥地更是淋漓尽致。

企业并购重组的再思考 篇8

一、做一名统计职员必须态度端正,不能左右摇摆

态度端正,不左右摇摆,这是对统计职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所謂态度端正,有两层两个含义。一是,统计职员必须树立远大理想,认真地自觉地学习国家统计工作的方针、政策,在思想上与统计部门的工作要求保持一致。另一个含义是,统计职员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企业领导班子的决议和决定,做到一丝不苟。

在一个企业当中,无论专职或兼职的统计职员都是主要领导的工作助手。更多时候统计职员既参与企业决策的分析论证,又检查和修订班子特定的专项工作部署。在实施全盘工作计划中,统计职员是一把手的得力“参谋”,分管“情报提供”和“战报分析”。甚至为各位“战将”东挡西杀提供需要的各种数据。所以,统计职员立场不坚定是不行的。但是,在现实工作中,有个别的统计职员在信念上、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认为从财务报表中抽取一些专项数据,做个表就行了。有的统计人员受长官意志的制约,使统计数字中出现了不少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等违法行为,有的单位统计数字是看领导的脸色行事,出现“依人统计”、“依言统计”,搞数字游戏等不正之风,根本就不把《统计法》和《实施细则》放在眼里。

这些想法显然是应该摒弃的。使用任何虚假统计信息,粉饰太平,掩盖问题的统计行为都是违法的。只有态度,不左右摇摆,才能在参与决策时,政治清醒,信念坚定,才能为班子“当参谋”中,分析缜密,科学合理。

要做到态度端正,不左右摇摆,就是不做玩弄虚假数据等游戏。这是忠于国家、拥护政府和热爱企业的最重要的表现。

二、做一名统计职员必须严守机密,不能擅自出据

摆正位置,是对统计职员的行为规范。由于统计职员在企业中掌握一定的生产经营信息,所以,怎样实施统计业务是极为重要的。统计表(报)、函件的编制、会签、流转程序等是衡量一个统计职员思想素质高低及行为是否端正的基本标志。但是,有少数统计职员,想问题,办事情,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上报统计报表,或越俎代庖,不请领导审阅,签批,就上报;或先斩后奏,后向领导汇报……总之擅自做主的意识很明显,结果造成统计工作流程上的混乱。

这种现象虽然发生在极少数的统计职员的身上,但在企业内中影响极坏。小则容易出现偏差,大则容易泄露企业生产经营机密。所以,统计职员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做统计,先做人。养成勤请示、多汇报的好习惯。应该工作端正,接受监督;应该勤恳工作,不搞花架子;应该诚实可靠,坚持原则;应该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摆正自己的位置,克服不经审阅、签批就出据统计报表的行为。当知草率出具的后果责任是可怕的,万万马虎不得。

要摆正位置,克服越位。一要与领导经常沟通,防止出现思想中的僵局;二要增强政策观念,防止思想上和行动上出偏差;三要专研业务,防止只有半桶水却偏要淌得很;四要讲求效率,防止办事拖泥带水;五要认真负责,防止和事老,装老好人;六要执行制度,防止把统计文件提供给无关的人员借阅。

三、做一名统计职员必须增光补台,不能抹黑添乱

增光补台,不抹黑添乱,是对统计职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由于统计数据有时会“暴露”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负面问题,甚至会给企业是负面的影响。因此,企业统计职员的业务操作不仅仅属于个人职业范畴的问题,其统计资料对外公布等行为往往对企业形象、威信及对外信誉造成直接影响。经验证明,一个优秀的统计职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又能把企业的形象看得很重要;既能完成相关的业务,又能维护企业信誉。相反,统计职员工作漂浮,思想懒惰,不善于维护整体工作,就会给企业抹黑。倘若对专项统计工作或某件事物处理不妥,就会给企业带来麻烦,就不能起到增光添彩的作用。

现实中,确有这样的统计职员平时不研究工作,如:工作上的形式意识,思维上的主观意识,行动上的自由意识,等等。还有的企业领导存在急功近利意识,人为“修订”统计数字。因为有些数字关系到本单位的局部利益或个人的荣辱升迁,有些统计数字具有特殊的“用途”和“价值”。使得一些追名逐利置《统计法》于度外,不择手段地弄虚作假,虚报、瞒报或篡改统计数字。这种涉及局部地区“小集体利益”和个人名利的违法行为,它利用群众的期望心理作用。因此,它的欺骗性、危害性更大,往往给依法统计设置重重障碍,增加查处违法行为的难度和阻力。

凡此都要不得。本人认为,一个善于履行统计岗位责任的人,不能给企业抹黑,给统计部门添乱。要做到增光补台,就应该认真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勤奋工作,实事求是,光明磊落,谦虚谨慎,保持操节,团结众人,善于协调。

四、做一名统计职员必须忠于职守,不能懈怠失职

忠于职守,不懈怠失职,这是对统计职员的职责规范。从企业的发展而论,作为统计职员理应扶辕挚纤,为企业振兴而献计献策。若以个人的情感而论,统计职员开展业务服从领导,服务于领导,是一生中的缘分,走到一起,很不容易,应该珍惜工作上的“缘”。所以,统计职员应设身处地为领导着想,尽参谋之职。实践证明,身为统计职员,责任仍然重大。来不得丝毫懈怠和疏忽。任何的闪失,往往会给工作造成严重危害和无法估量的损失。统计职员要避免懈怠渎职之类,就必须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殚精竭虑地做好本职工作。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往往有这样的行为:为了修订企业的各项任务指标,尤其为了加快达成各部门在年初制定了工作指标,统计职员就“心领神会”地维护各级领导的责任心,保持经济发展速度,哪怕有些指标比实际工作过了头,也要拿出让上下都满意的数据来。有的单位到了年终却因种种原因而难以达到指标,就召集各业务口开会议,提出“必保”、“确保” 等硬性要求。凡此种种,都使忠于职守打了折扣。

上一篇:校园环保演讲稿格式下一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事迹材料